徕卡镜头详解

徕卡镜头详解
徕卡镜头详解

徕卡镜头详解

变焦有

1。Vario-Elmarit-R 28-70mm f3.3-4.5. (1990-1998)。光学设计Sigma,机械设计Sigma,制造Sigma。

2。Vario-Elmarit-R 28-70mm f3.3-4.5. ROM (1998- )。光学设计Sigma,Leica改进了机械设计,制造Kyocera。

3。Vario-Elmarit-R 35-70mm f3.5. (1983-1988)。光学设计Minolta,机械设计Minolta,制造Minolta。其中有些镜片是别的厂家制造的。

4。Vario-Elmarit-R 35-70mm f3.5. (1988-1997)。 Minolta不再为Leica生产此镜,Leica做了一些设计改进,由Kyocera生产。

5。Vario-Elmarit-R 35-70mm f4.0. ROM (1998- )。 Leica重新设计了光学和机械,仍由Kyocera生产。

6。Vario-Elmarit-R 80-200mm f4.0. (1996-1998, ROM: 1998- )。光学设计Leica,机械设计Leica,制造Kyocera。也有少些资料说设计者是Kyocera,但我认为是Leica。

7-9 是中长变焦,设计和制造者都是Minolta,Leica介入了多少设计就不清楚了。请各位补充。

7。Vario-Elmar-R 80-200mm f4.5 (1974-1978)

8。Vario-Elmar-R 75-200mm f4.5 (1978-1984)

9。Vario-Elmar-R 70-210mm f4.0 (1984-1996)

定焦有

10。Elmarit-R 16mm f2.8 鱼眼镜 (1974-2001)。光学设计Minolta,机械设计Minolta,制造Minolta。

11。Elmarit-R 24mm f2.8 (1974-1990)。光学设计Minolta,机械设计Minolta,制造Minolta。

12。Elmarit-R 24mm f2.8 (1990-1997,ROM: 1997- )。Minolta不再为Leica生产此镜,Leica做了一些设计改进,包括用新的玻璃,由Leica生产。

13。Telyt-R 500mm f8.0 (1980-1996)。据传设计制造者都是Minolta。

再说有欧洲血统的。

1。Super-Elmar-R 15mm f3.5超广角 (1980-1997,ROM: 1997-2000),由 Zeiss (Oberkochen, Germany) 设计和制造。

2。Super-Elmar-R 15mm f2.8 ASPH 超广角 ROM (2003?- )。设计源于Schneider,Leica做了一些改进,由Schneider生产。

3。PC Super-Angulon-R 28mm f2.8 (1998- )。由 Schneider 设计和制造。

4。PA-Curtagon-R 35mm f4.0 (1969-1995)。由 Schneider 设计和制造。

5。Super-Angulon-R 21mm f3.4 (1964-1968)。由 Schneider 设计和制造。

6。Super-Angulon-R 21mm f4.0 (1968-1992)。由 Schneider 设计和制造。

7。Angenieux-Zoom 45-90mm f2.8 (1969-1982), 由 Pierre Angenieux 公司(Paris, France)设计和制造。

8。Telyt-R 350mm f4.8 (1980-1995), 400mm f6.8 (1971-1995), 560mm f6.8 (1971-1995), 800mm f6.3 (1972-1995)。有资料显示是Leica和Agfa合作生产的。可以肯定的是,凡是带有APO的长焦R镜都是Leica设计生产的。

Leitz Canada (加拿大)生产的镜头应该认为是纯粹的Leica设计和制造。以下谨做为资料列出。

1。Elmarit-R 19mm f2.8 (第一版)(1975-1991)。1991年完全重新设计后,在德国Solms本厂生产。

2。Summicron-R 35mm f2.0 (第一版)(1972-1976)。现在的版本在德国生产。

3。Summicron-R 50mm f2.0 (1964?-1978)。现在的版本德国生产,光学设计上没有改变。

4。Summicron-R 90mm f2.0 (第一版)(1969-1976) (第二版?)(1976-1986)。现在的APO-Summicron-R 90mm f2.0是全新的设计,在德国生产。

5。APO-Telyt-R 180mm f3.4 (第一版)(1975-1980) (第二版?)(1980-1998)。现在的APO-Summicron-R 180mm f2.0和Apo-Elmarit-R 180mm f2.8 是全新的设计,在德国生产。

另有Leitz Canada 为美军生产的镜头

1。ELCAN-R 75mm f2.0 C-341

2。ELCAN-R 180mm f3.4 C-303

3。ELCAN-R 450mm f4.5 C-329

徕卡R镜头是135的顶级之作,如果你喜欢油画般厚重感觉而且很念旧,他会带给你一切.我喜欢的完美镜头不仅仅是徕卡,还有CONTAX645,禄来6008的蔡司镜头系统,但有一点,再完美的镜头也没有徕卡带给我那一份惊讶.

现代Leica镜头的设计是用来挑战胶片颗粒的极限的。如果说有什么设计知道原则的话,那这个原则就是:对低频空间频率的极高的反差表现(勾勒物体的轮廓的能力)和对高频空间频率的高反差表现(记录尽可能细微的细节的能力)。这样的表现本身就不是容易达到的,而且还有有全开光圈时候对于像场的大部份区域要有如此的表现。

Zeiss和Leica的不同在于:Zeiss着重于高反差的表现低频空间频率而不着重于高频空间频率的高反差表现。Zeiss的以此来补偿生产宽容度设计体系在Leica这里是行不通的。Leica的设计要求暗示着要严格地校正球面像差和色散,而且要求对于镜头设计的根本--让我们姑且称之为光学特性——要有深入的了解。也许你要花上超过一年的时间才能彻底了解一个提议的设计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我不把摄影看做艺术,更愿意当作一种记录,一种怀旧,来卡带给我的那份念旧的感觉特别浓

重,让人感动的想哭,我对来卡的了解很肤浅,在拧动的时候总有些零落的感受,通过来卡的影调一起来回忆过往.

1. 入云龙R21/4 他的视角如年长的诗人般广阔,影调透明,施耐德的淡淡诂兰调子充满画面,成像锐利,分辨率高,出片结实如大画幅,全开的暗角非常非常的舒服,如果面对戈壁草原,雪山金光,无疑能带来远久震撼和回味,

2. 双枪将R35/2 35的焦段是徕卡最为著名的焦段,色彩浓厚的要命,焦外柔媚的让人忘了这是35的干活,全开的画质就非常好了,油润感可能是来卡内部最为出色的,小巧的体积是人像,人文,小品的利器,偶用过蔡司的D35/1.4,无论色彩,焦外,偶都更喜欢R35/2,佳能的35L更不值一提.....

3. 急先锋R35/2.8 虽比大哥35/2小了一挡光圈,可分格却大不一样,成像锐利,色彩强焊,焦外厚重,总想不明白为啥就比35/2要便宜一半呢?

5. 行者R50/2 标头素质的典范,完美的结构造就了各个方面的均衡,色彩很忠实,现实主义

的解释,光圈全开时焦外很好,暗角不明显,调子偏冷

5. 智多星R50/1.4E55 这个头可谓是R头里比较好玩的头了,1.4全开时的画质很松动空灵,又很油润,暗角恰倒好处,色彩比R50/2要通透,1.4到2.0的时候色调偏暖,收到2.8后发

冷色,分辨率很高,玩来卡的一定要尝一下1.4的感觉,很写意,一点都不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

6. 美髯公R90/2 来卡传奇的人像镜头,我很喜欢的视角,他的层次过渡特别柔美丰富,暗部的细节很多,所以画面的感觉非常厚重和浓郁,光圈收到2.8后分辨率提高很多,焦外的感觉要比EF85L要好

我更喜欢全开使用,

7. 小旋风R90/2AA 来卡新镜的代表之一,集多项技术于一身,最好的料都堆在里面了,出片和R90/2的风格完全颠覆了,是那种细微见毛发的那种,反差很大,色彩很明艳,如果你是老来卡迷,需要适应他的强烈,2.0全开的锐度已是顶尖,分辨率奇高,逼着你学会PS磨皮

8. 玉麒麟 R100/2.8APO 在来卡的地位可谓和卢俊义般高大,高贵的身世和影响力是无穷的,完美的调焦手感,经典的设计,无懈可击的成像,你还要求他多少,2.8全开已是令人咋舌的

表现,F4下几乎让你发疯,APO的结构将色散,紫边变成过去式

9. 青面兽R135/2.8 还有比他更具性价比的镜头吗,有来卡所有的优点,色彩浓烈,蓝调飘香,据说为美军偷拍所制,只是停产已久,岁月蹉跎,风光不再,

10. 小李广 R180/3.4APO 来卡的第一个APO镜头,著名的七种武器,百步穿扬的眼力,锐利的成像,APO浓重的发色,暗部的兰色调特别漂亮,发冷绿的蓝,焦外的空间感极强,轻巧的镜身外拍方便

11. 豹子头 R180/2.8APO

来卡的MTF新标准,人类最伟大的视角,色彩较180/3.4APO暖一点,更加的锐利,更好的分辨

率,继R100后又一个完美的镜头

12. 大刀 R180/2APO 来卡的顶级镜头,艺术品的价值,在传统与现代交接的年代,唯有他处世不乱,梦幻的画面带你到另一个世界

13. 双鞭R180/2.8 来卡在180APO以前的版本,180对于来卡来说实在太强了,看这个老版本的表现,知道啥叫王者吗?

14、好像是史上最牛的变焦,据徕卡自己说,超越内部同焦段(意思是其他135的镜头就都拿下了)的大部分定焦头,100端和R100一样棒,180端和180/2.8APO打平手,其他定焦可以通通击败。实际运用下来,完全不用怀疑,徕卡从不说大话锐利而不生硬,层次丰富,色彩浓郁真实(180、3.4APO比她浓些),此生拥有,何欲何求。她就是LEICA R70-180/2.8APO ROM

15、立体感超强,F4的焦外居然和2.8的一样

徕卡R系镜头介绍

MACRO-ELMARIT-R 60∕f2.8

1972年发表的Macro-Elmarit-R 60mm f/2.8镜头。标准焦距和45度视角的徕卡R型镜头最接近人眼观察景物的方式,照片中的透视表现十分自然。标准镜头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深度感强烈的风景摄影、给人印象深刻的建筑摄影、自然抓拍的纪实摄影和构图精细的静物摄影,成就出徕卡镜头的杰出成像质量。尽管镜头光圈很大,但尺寸却十分紧凑和轻便,在光线条件很暗的环境里,也能长时间手持拍摄。通常我们也可以把60mm微距镜头当作R系列标准镜头来使用,因为它另具有近摄功能而倍受摄影师们欢迎。

在近距离摄影时,镜头有极好的成像质量,出色的锐利度和引人注目的细微是这颗镜头的特点。收缩1-2级光圈,可以拉长景深范围并且提升影像素质,即使在恶劣的光线条件下,镜头也没有耀斑,而渐晕现象和镜头畸变,实际上也不会存在。由于镜头焦距为60mm,其拍摄领域非常广泛,适用于任何题材的通用型镜头。如果使用此焦距段镜头,实现无限远到27mm的调焦范围,而且放大倍率为1:2,这只大口径的徕卡镜头将是理想选择。与徕卡R系列微距接环 (Macro-Adapter-R)配合使用,镜头可选到1:1的放大倍

率。最大优点是对焦范围能从27公分(比例为1:2)至无限远,当您接上近摄环后,近摄比例甚至可达1:1。

镜头 MACRO-ELMARIT-R

光圈/焦距(mm)f2.8/60

视角(度) 39

镜片/镜组数量6/5

最小光圈 22

对焦范围(m)∞ - 0.27

最小拍摄范围(mm) 48x72

滤镜尺寸 E55

长度(mm) 62.3

直径(mm) 67.5

重量(g) 400

货号 11347

Leica Vario-Eimarit-R 1:2.8/35-70mm ASPH镜头

镜头新发表的Vario-Eimart-R 1:2.8/35-7omm ASPH非球面镜头是一支德国原厂制造。全新高品质的恒定光圈镜头,不论是在哪一段焦距都能保有1:2.8的大光圈优势,它涵盖了小广角到小望远,不论是对专业的摄影师或者是要求菲常严珞的业余爱好者,这支镜头都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较大的光圈不但在相机的观景窗申可以有比较明亮的影像,方便对焦,提高对焦准确度,即使是面对较恶劣的拍摄光线条件也会占有较好的优势。不论在哪一段焦距,这支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都可以维持在70公分。这可以增加许多可以创作的题材,更令人感兴奋的是这支镜头还增加了近摄功能( Macro),拍摄距离可以缩短至30公分,影像近摄比例可达1:2.8。

功能性

Vario-Elmarit-R 1:2.8/35-7Omm ASPH非球面镜头有非常好的人体工学设计,采双环设计,前环负责对焦,後环负责焦距,透过宽大而且涂脂的对焦环与焦距环使这支镜头的操作变的简单又可靠,即使是气温非常低,双手都戴手套时,也不会有任何操作的上的障碍。这支镜头的光圈环也保持著徕卡至今的传统,在光圈2.8至22之间都有半格的卡位设定。

这支镜头拥有内置直接拉出即可使用的遮光罩,对於抵抗逆光以及测光的干扰,使画面的色彩反差层次表现能够有最好的效果,在最前面的镜片群采直线运动式设计,这对於滤镜的使用,比如是偏光镜(E77)等有很大的好处,因为您不必担心因对焦或焦距的改变而改变了偏光角度。

光学与机械的精密性

这支全新强悍的顶级High-End镜头当然也是一个全新的精密仪器,镜片结构由9群11片构成,其中有5片特殊玻璃(负责矫正色差)以及4片超高折射率玻璃,除此之外,还有

一片徕卡特别研发的非球面镜片,这支镜头在所有的镜片表面都镀上了一层特制的抗反射镀膜,所以它能将逆光与侧光的不良干扰压到最低。全新的Vario-Elmarit-R 1:2.8/35-

7Omm ASPH非球面镜头在全开光圈下,不论是在哪一段焦距都有很高的影像素质,因此即使是利用缩小光圈来提高画质,其进展也是微乎其微的。残馀像差几乎不存在。在望远的时候(70mm),它的效果接近於APO完全消色差的效果,变形现象(请看附图)与渐晕现象储看附图)对整体来说也是十分微小的。

在对焦时,整支镜头的光学系统只要移动一个镜头群,因此转动对焦环时也就特别轻。全新研发的直线运动方式可以使镜片在运行时非常柔顺,这不仅使对焦变得比较精密与快速,并且可以达到最佳的光轴准确度。

相容性

Vario-Elmarit-R 1:2.8/35-7OmnASPH非球面镜头能装置在R3至R8所有R型机身上,机身上所有的功能不会受到任何限制。镜头接座上的电子接点是供R8读取讯号时使用的。这支镜头无法与APO-Extender-R ZX(2倍镜)与APO-Extender-R1.4X( 1.4倍镜)联用。

结语

这支Vario-Elmarit-R 1:2.8/35-7OmmASPH非球面镜头使徕卡的摄影师们在High-End的镜头群中又多了一个选择,填充了原来的空缺,这支镜头适用在许多方面,例如报导摄影、建筑摄影、风景摄影或者是近摄摄影,如果将这支镜头与Vario-APO-Elmarit 1:2.8/7O-

18Omm相搭配,那麽在35mm到18Omm之间的焦距范围就可以由二支徕卡的顶尖变焦镜头所全部涵盖了。

技术资料

●焦距:35-70mm

●视角:64-34°

●镜片结构:11片9群(含1片非球面镜片)

●滤镜尺寸:E77

●滤镜螺纹尺寸:M77X0.75

●光圈自动式

●半格光圈卡位

●最小光圈:22

●公尺/英尺连动式

●对焦范围:O.7公尺至无限远

●最小拍摄范围:焦距35mm时,大约436x654mm(约1:18)焦7Omm时,大约

230X346mm(约:10)近摄时:大约67X 101mm(约1:2.8)

●直线运动式

●可供R3到R8使用的R型快速插刀接环,

也有添加电子接点供R8使用

●镜筒以黑色电镀处理

●遮光罩:内置,直接拉出

●镜筒前方直径:88mm

●镜筒长度: 133mm

●镜筒最大直径:88mm

●重量:约1050克

Leica Vario-Elmar-R 1:3.5-4.5/28-70mm镜头

新发表的Vario-Elmar-R 1:3.5-4.5/28-70mm是一支重新设计的镜头,特别是在机械结构部份更是全新的设计,优雅的外型设计使它的造型风格符合一直在扩充的徠卡变焦镜头阵容,握持在手中操作时更能体会到优异的人体工学,旋转宽大的变焦环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焦距中广角转换至小望远,对大部份的拍摄主体而言,这支镜头是十分适用的。

如果经常出远门旅行而只希望带一支镜头,不希望器材的重量成为负担,那么这支镜头是十分理想的选择,因为这支镜头的筒身直径只有70mm,长度只有 76mm,重量亦仅450克,有非常良好的操作舒适性,因此即使是长时间的携带与使用都不会感到疲劳,在全国光圈时,vario-Elmar-R 1:3.5-4.5/28-70mm就已经有十分良好的影像素质,而这种通用型变焦镜头也适合将它随时安装在机身上当做标准镜头使用。

Vario-Elmar-R1:3.5-4.5/28-70mm与之前的款式一样,是双环旋转式的变焦镜头,最重要的两个部份是位于前面的对焦环以及位于后面的变焦环,它们都在适当的位置上,将对焦环与变焦环分离的好处在于彼此不受影响,也不会在无意间互相干扰到之前所设定的状况,两个环都很宽,表面部涂布了聚已酸脂,并且都有刻纹,因此不论是在炎热或寒冷的气候,不论是徒手或戴手套,它们的运作都不会受到影响。

经过精密计算的遮光罩是这支镜头的标准配备,它能抵抗外力与灰尘对镜片的侵害,而且在保存时只须倒转旋入即可,节省储放空间,这个遮光罩最重要的功能是减少光线对色彩反差层次的十扰。这支Vario一Elmar-R1:3.5-4.5/28- 70mm对直射光线与测光能有如此良好的抵抗力,这必须归功于徠卡最新研发的镀膜技术,但在某些特别的状况,特别是整片光线洒落在整片镜片上时,并不能百分之百完全消除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建议遮光罩仍应随时安置在镜头上。

Vario- Elmar-R1:3.5-4.5/28-70mm是一支非恒定光圈的变焦镜头,这也就是说它的光圈会随著焦距而改变,比如说在28mm时最大光圈是3. 5,随着焦距的变长,光圈就会缩小,到了70mm时光圈则变成4.5,光圈值差了3/4格,这个现象存在于这支镜头所有焦距与光圈中。光圈转环一如所有徠卡镜头一样都有半格光圈卡位设计,方便您在调整曝光做精密的调校,当然也并非一定必须调在卡位上,光圈转环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是有效的,您也可以调校任两个卡位之间,它是无段调整的。

无论是在哪一段焦距 VariOE1mar-R 1:3.5-4.5/28-70mm都可以保持最近的50公分对焦距离,其拍摄比例可至1:6.3(最小拍摄范围:150x225mm)。

Vario-Elmar-Rl:3.5-4.5/28-70mm适用于所有徠卡R系列机身,由R3至R8都能轻易安装,每一款R型机身的功能模式都可以完全发挥,在镜头接环的部份有一排电子接点是供新款的R8机身读取讯号用的,而在使用TTL闪灯时也可以透过这些电子接点读取焦距,

以便TTL闪灯自动调整闪光灯的投射角度,避免四周暗角的现象产生。

由于之前的款式在光学设计上已达到一定的技术极限,因此与之前的款式相比,这支新发表的Vario一Elmar-R1:3.5-4.5/28-70mm在光学上并未做出大幅度的更正,依然是8群11片的结构方式,不过透过现在更新的光学程式计算仍做了细部的修改,但整个机械式结构则是全新的更改,材料则改用了铜锌合金与铝合金使整个结构有更好的精密度。

当您在对焦时,仅有前面负责对焦的镜片群会移动;在变焦时,另一群专门负责变焦的镜片群则朝另一个方向移动,这种设计结构较易获得较好的影像素质,因此, Vario一Elmar-R1:3.5-4.5/28-70mm在全开光圈时就已经有很好的层次表现力与细节冉现力,这有助于您在对焦时能准确而且迅速的找到焦点,略为缩小光圈1至2格可使整个画面的素质再提升,如果是任很近的拍摄距离时,为了使画面四周有较佳的锐利度呈现,建议您尽量使用较小的光圈。

变焦镜头的变形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明显的,但相比起来Vario-Elmar-R1:3.5-4.5/28-70mm在任何焦距都显得十分轻微,在某些状况下,渐晕现象是可以感受到的,比如是在较短的焦距、曝光不足或者是大片明亮的被摄体进入画面,例如浅色的墙壁等,将光圈缩至中等光圈(5.6-8〕就可以不必担心渐晕现象了,这支镜头的色彩再现能力也符合徠卡R系列变焦镜头的一贯标准。

结语:这支新发表的Vario-Elmar-R 1:3.5-4.5/28-70mm适用于大部份的拍摄主体而且操作起来十分顺了,这支镜头的焦距可以使摄影者的拍摄题材由较近距离的人像摄影涵盖到远距离的风景,如果大光圈不是那么需要,比如是闪灯或户外摄影,那么这支非常轻便的通用型变焦镜头会是很好的选择。

Vario-Elmar-R 1:3.4-4.5/28-70mm有变焦功能的镜头,与徠卡所有R系列机身都可以吻合,所有功能皆可正常运作,无法改装在Leicaflex系列机身上使用。

内包装包含:纳帕皮革制成的镜头皮套、镜头前后盖、遮光罩以及总代理的服务卡回函。

Leica Vario-APO-Elmarit-R 1:2.8/70-180mm镜头

这支中焦距的新款望远镜头拥有优雅的外观设计,较大的光圈值,以及前所未有的影像品质。当您将它与机身相结合后,以手持方式拍照时,所有的调节装置都设计往适当的位置以利操作。镜头本身采转环式变焦设计(德文Drehzoom,意指调焦环与变焦环是分开的)有利手持的操作,对焦环位在变焦环之前,两者的外面部涂布一层橡胶加以保护,增加了手持的舒适性,因此不论足往酷热或者严寒的气候下,它的操作性都是一样优秀的。推拉式的遮光罩也用橡胶加以保护,它是经过实验计算的,只要您找到一个支撑点,如树干、窗户等,它就能支撑住整个相机系统,说得明确点,由于它的精密度很高,不会摇摇晃晃,所以可以用来当支点,而不必担心画面有任何暗角产生。在遮光罩的前绿直接与桌面接触垂直站立时(可以连同马达与机身),不必担心有任何损伤,这种状况在换底片时特别容易感受到。

比其它同样光圈的三支90mm,135mm,180mm(重量合计1990g),Vario-APO-Elmarit-R 1:2.8/70-1800mm还是比较轻的(重量1870g)。另外值得一提的优点:最短焦距还短了20mm,而且从70mm到180mm是无段式的,可随善您的创作意图做最精密

的构图,对于需要以手持方式使用较低速快门的摄影者,我们建议您使用徕卡厂制的通用型支架(货号14239)或购买其它厂牌产制的通用型单脚架,为了增加您往使用这两者时的稳固性,Vario-APO-Elmarit-R1:2.8/70-180mm在镜头底部有脚架接孔的设计(译注:是Al/4的螺纹尺寸,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孔)并且加大了与云台的接触面,有效的增加了稳固性。而且即使是您已安装上了通用型支架、单脚架或三脚架,您还是可以籍由镜头上的直幅/横幅转换环来旋转镜头,做画幅的切换,镜头上并有一个固定锁钮,能让您锁定任何角度,就像手持的一样方便。

Vario-APO-Elmarit-R l:2.8/70-180mm适用于所有的徕卡R型机身,如果要将它运用在SL或SL2机身上,便必须送到德国徕卡总公司技术部门做适当的改装。这支镜头左右两侧各有一个钩环,原包装内即包涵了一条标准型背带,请将背带的钩环钩在镜头上,而不要钩在机身上。

这支在德国徕卡Solms原厂完成的镜头,在光学设计与机械结构上又再次的证明徕卡的优异能力,这支采用13片10群设计的变焦镜头能有如此优异的表现是根基于徕卡采用庞大的计算方式所计算出来的特殊结果,13个镜片采用12种不同材质的光学玻璃,其中包涵了5片最特殊的光学玻璃,它们的折射率与,一般的光学玻璃都不一样。当您在调整变焦环时,精密的机械结构会将光学系统中二群五片的光学镜组分别往不同的方式推动,藉以达到变焦的功能。而当您调整对焦环时,位于镜头前端的二群三片对镜组就会开始前后移动以达到对焦的功能,变焦镜组与对焦镜组分别属于二个不同的系统各自独立。由于Vario-AP0- Elmarit-R1:2.8/70-180mmJ 采用直线运动式的设计,因此只要您采用徕卡的环型偏光镜便不会行任何问题了。(译注:千万不要使用线性偏光镜以免曝光错误)。这支功能卓越的全新变焦镜头,在任何焦距时都有固定十变的f:2.8大光圈,光圈不会随着焦距而改变,它的表现能力甚至凌驾三支相同光圈的定焦镜头(译注:指先前提过的90mm,135mm与180mm,因为它们都没有APO的功能),由1.7公尺到无限远的对焦功能足值得赞美的,当您拍摄的焦点在5公尺以上至无限远,焦距在70mm至180mm 时,全开光圈就已经有令人惊喜的解像力了,您不必再缩小光圈来追求较高的解析度了,些微相差现象与慧星相差作实际的拍照中并不必去担心它,因为人眼根本难以查觉。当您将焦距设在100mm时,它甚至可以与拥有极高品质的APO-Macro-Elmarit- R1:

2.8/100mm相媲美。在近距离时(焦点短于5公尺),籍由缩小2格光圈的模式就能得到极佳的影像品质。

每一支镜头都有渐量现象,特别是在曝光不足或者是拍摄一大片较明亮的平面时,如墙壁或天空时更容易发现,Vario-APO-Elmarit-R1:2.8/70-180mm在这方面已是矫正到最好的了,当您将光圈缩到5.6-8时,它就已经没有这种渐量现象。

如果您要求在近摄时画面能得到很一致的平均亮度,我们建议您将焦距设定在较长或较短的范围,并使用较小的光圈值(f:8、11、16、22 )。使用100-135mm中间焦距时,尽量避免拍摄距离短于2.2公尺,因为在这一段焦距内,纵使是使用最小光圈,在画面的四个角点上依然可见极轻微的光晕现象,但是如果您是拍摄幻灯片,这四个角点将在上夹之后被遮住(译注:如果您是拍摄负片,这四个角点也会消失,因为不论是机放或手工放大都需要一个安全距离,唯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是将底片的片夹取下,直接放大成相片并

保留黑边,但依实际经验得知,由于相纸本身的曝光宽容度因素,这四个角点也将消失)。

变焦镜头都会产生变形在短焦距时,有枕状变形;在长焦距时,有桶状变形,当您所拍摄的画面是像建筑之类的题材,而有垂直或水平线在画面四周时,变形现象同样会在Vario-APO-一Elmarit-R1:2.8/70-180mm上发生,避免的方法是尽可能使用中间焦距,大约是100-160mm,变形现象就会得到极佳的改善,肉眼已经无法分辨了。

常拍幻灯片的摄影师可能会发现,当一个镜头有大多镜片时,都很难避免在色彩的再现上会偏向暖色调,与其它镜头相比,Vario-APO-Elmarit- R1:2.8/70-180mm并没有出现令人不快的现象,您将会发现比起其它R系列定焦镜头,它更适合于某些场合。变焦镜头有较多的镜片,因此运用高品质的多层镀膜以便处理各种光线状况,如逆光、反射、眩光等是非常重要的。Vario-APO-Elmarit-Rl.2.8/70-180mm已经致力于减少这种状况了,建议您在使用这支镜头时,一定要将遮光罩拉出,如果仍有,一些光线射入镜头的第一面镜片时,最好能以手稍微摭挡一下。

Vario-AP0-Elmarit-R1:2.8/ 70-180mm加上AP0-Extender-R2X(2倍镜)之后,它就变成f:5.6焦距140-360mm的变焦镜头,这种组合方式在全开光圈时就能达到最佳的影像品质,由于在大光圈时就有如此优异的效果,因此,运用缩小光圈来提升影像品质的方法便不再有任何意义了。如果您使用较长的焦距,稍长一点的曝光时间,透过拍摄技巧(译注:如摒住呼吸,双肘夹紧等)也能得到没有震动的画面。但是受限于结构与物理现象,使用APO-Extender- R2X(2倍镜)时,并非是在所有的焦点都能获得最佳的锐利度,在近摄时,我们仍建议您缩小光圈。

总而言之,许多使用徕卡相机的爱用者所期盼的大光圈、中等望远焦距以及能和那些声誉卓著的徕卡R系列定焦镜头相媲美的变焦镜头已经来临了,这支Vario-AP0-Elmarit-R 1:2.8/70-180mm必定会令您赞不绝口。

Leica APO-SUMMICRON-R 1:2/180mm镜头

第一眼看到这支镜头,首先映入眼中的印象就是标示著“APO”的大光圈优异影像素质以及它的超大直径。

AP0- SUMMICRON- R1:2/180mm的筒体前端直径116mm,长度176mm,兼具了坚固与优雅的特性。由于设计之初即以“手持”为其考量重点,因此,手持APO-SUMMICRON-R 1:2/180mm摄影绝对可行。

2.5公斤的重量仍能在摄影家手中操作自如,这个重量在较长时间手持状态下是可以感受到的,但相对的,在对抗长时间曝光时的震动也有较佳的抵抗能力。当您需要徒手长时间握持时,徕卡的通用型肩架或单脚架呈十分值得推荐的,这支镜头本身有90度旋钮定位,甚至在其它角度上也可以固定,这个优点不仅在使用通用型肩架或者呈单(三)脚架时十分有利,在手持时也能提供更佳的稳定效果(译注:当您需要做直/ 横幅切换时,直接将镜头上的90度旋钮放松,可以在光轴轴心不变的状况下,转出自己所需要的角度,而不必将云台转成90度,因为当云台转成垂直90度时,是云台载重能力最薄弱的时候,

最容易产生震动,APO-SUMMICRON-R1:2/180mm镜筒上的90度旋钮定位设计可以极为有效地保持云台的稳定性,避免拍出震动的画面,而在90度旋钮下方有一个宽阔的脚架插孔平台,在与云台接合时,它能提供较大的接触面,增加稳定度,在手持摄影时,它能让您用左手掌心托住镜头,不论是在直幅或是横幅状态,它都可以保持在正下方,让掌心牢牢托住。)内置式遮光罩拉出即可使用,遮光罩表面与前缘涂布了聚己酸脂,它可以在您安置相机时,采垂直放下的方式,而不会伤害到遮光罩,例如更换底片时,此优点即可充份发挥。对焦环的超大直径设计,可以使您在使用望透镜头时,也有微调作用,这种设计在组合式镜头上也可以发现,当您用左手托住相机时,左手拇指即可轻巧快速地完成微调的动作,掌心与其它手指也可以同时握住相机防止震动,在必要时,也可以迅速用拇指单指调整90度旋转钮的开关。

为了达到最高品质的光学效果,APO-SUMMICRON-R 1:2/180mm在光学上的设计毫不妥协针对这支镜头的特殊需求,徕卡特别为其研发了8种全新的特殊折射率光学玻璃镜片,但另一方面,它也代表著较大的重量以及高昂的成本。另外超低折射率的光学玻璃也是不可或缺的,有了这些优异的光学玻璃,加上高昂的研究与制造成本,才能制造出这支领先群伦的镜头,对徕卡而言,它本身就已经是一个艺术品,优异的光学品质使它冠上“APO”(完全消色差)且声名不坠。

在徕卡制造的镜头中,如果要达到APO的素质,必须通过更严格的要求:它必须在光圈全开时,不论画面中央亦或四周都要能达到或几近于完全消色差的标准。 APO-SUMMICRON-R 1:2/180mm在全开光圈时即有下列的效果:整个画面都有一致的反差,最高解析度及最佳色彩分辨能力。仅只在画面的四个边角有极其轻微的反差降低现象,但也都达到了复消色差(德文:Chromotisch)的最大极限。在实际的运用上并没有什麽可用肉眼分辨出来的差异(译注:完全消色差与复消色差的区别在于一前者是将色光三原色蓝、绿、红的波长校正在同一焦点上,而後者则是将蓝绿二色的波长校正在同一焦点上,红色置于蓝绿色之後,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原文的意思是)旨,虽然APO- SUMMICRON-

R1:2/180mm在四个角落上虽无法使红、蓝、绿三色的波长完全相焦于同一点,但己是复消色差中最优秀的,几乎是完全消色差的效果。

这支镜头完全没有彗星像差(英文:Coma/德文:die Koma)、像散光现象(英文:astiamatism/德文:der Astigmatismus)以及四周松散现象(德文:die Bildfeldwolbung)。简言之,为了提升画面素质,而在拍摄时缩小光圈的作法,在这支镜头上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它在全开光圈时,就已经达到最佳的影像素质了。(译注:这是十分重要的特点,以人像

摄影来说,为了使模特儿与背景分离通常都会使用大光圈来制造短景深效果,但一般镜头在大光圈时,都会使画面素质急剧下降,造成低反差、低解析度以及色调丧失的结果,最容易察觉此现象的地方在於肩色的层次表现以及解析度上,APO-SUMMlCRON-R l:2/180mm能完全克服这些缺点。)对于要求极端严格的摄影人士,我们建议当主体的拍摄距离少於5公尺时,最好稍微缩小光圈(约在2.8到4左右),画质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支镜头也有无法避免的变形现象,但它们都是极其轻微的枕状变形,在实际的拍摄中,根本无法察觉,在无限远时是百分之一,在最近对焦距离时则为百分之二。每一个镜

头当然都会存在着渐晕现象(英文:vignette,德文:dieVignettierung),尢其是遇到曝光不足时,或者是一片亮度一致的主体时,如墙壁、天空等,可以感受到进入画面四角的光线有略为不足的现象,在这支APO-SUMMlCRON-R l:2/180mm上,这种现象也是十分轻微的,当光圈缩到4至5.6时,便可以完全消除这种现象。

APO-SUMMlCRON-R l:2/180mm在出厂时便已经在最前端内置了一片保护镜,并且在八後面的滤镜匣中内置了一片Serie6NDXl滤镜,这支镜头当然也内置了内对焦的功能,也就是说,这支镜头的9个镜片中有3个镜片(分成2群)会向前向後移动,当您在对焦时,镜筒本身的长度并不会有什麽改变,这有助于手持时整体重量的平衡性。透过内对焦的功能,使这支镜头不论由近至远或由远而近,在您转动对焦环时,都能以最快速而轻松的方式操作,这支镜头的最短摄距是1.5公尺,其拍摄面积为160 x 240mm,拍摄比例为1:6.7。

APO-SUMMlCRON-R l:2/180mm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与AP02倍镜的组合,在实际的拍摄中得到了极为优秀的效果证明:与AP02倍镜组合後,能得到一个有APO效果的1:4/360mm APO镜头,保证在最大光圈时,就已经有优异的APO影象品质。略为缩小光圈至1/2格以及近摄时缩小光圈2至3格还可以再提升品质,能完全符合您的期望。如果以APOl.4倍镜柑结合,则能够得到一支1:2.8/250mm的APO镜头,这2.8的光圈是完全管用的,它能完整保留锐利度与反差效果,在近摄时如果使用中间光圈值,则能得到更佳的拍摄效果。

当您使用这支镜头时一定会封它的短景深、超亮的观景窗视觉效果以及弱光卜的摄影能力惊讶不已,不论是在人像摄影、时装摄影、广告摄影、或者体育摄影上,这支APO-SUMMlCRON-R l:2/180mm都会有令您感到振奋的表现。

技术资料

APO-SUMMlCRON-R l:2/180mm是一支大光圈的望远镜头,含内对焦、完全消色差功能(APO)。矫正至红外线范围。可供所有徕卡R型相机使用,

内包装含皮筒、遮光罩(内置),镜头的後盖、滤镜匣、S6 NDXl滤镜、背带。

·视角14°

·镜片结构:6群9片

·滤镜尺寸:S6 (滤镜匣)

·滤镜螺纹(前面):Ml00Xl

·保护镜直接内置锁入镜头前方

·光圈自动

·半格光圈卡位

·最小光圈:16

·公尺英尺连动式

·对焦范围:1.5公尺至无限远

·焦点设定可超过无限远标示

·在近距离内没有矫正红外线光谱

·最小的拍摄范围:160 X 240mm(大约1:6.7)

·直线运动式

·徕卡R型快速插刀接环

·黑色电镀处理

·筒身有挂耳

·脚架插孔:Al/4,DlN4503 (l/4),有直/横幅切换旋转钮

·镜筒前方直径:116mm

·镜筒长度:176mm

·镜筒最大直径:116mm

·重量:2.5公斤

订货号码11271

建议选购配件

·页皮宽背带

·尼龙宽背带

·通用型肩架

·S6黄绿色滤镜

·S6橙色滤镜

·S6偏光镜(含滤镜匣)

以上资料翻译自徕卡原厂PRODUKTINFORMATlON德文版。

译后语

在第十三期徕卡家族通讯中,我转载了德国COLOR FOTO杂志的95年读者票选结果,徕卡的这支APO-SUMMlCRON-R l:2/180mm镜头虽然售价较高,但仍被认为是最值得购买的定焦镜头。之后,我按到了许多徕卡家族成员热切的询问,因此特别将徕卡原厂的资料翻成中文,以供各位参考。

在使用上有二点要特别注意,第一是大光圈的景深极浅,在我实际的拍摄经验中,曾发现在f:2时拍摄半侧脸的胸像,对焦在左眼,右眼即已在景深之外了,因此视力屈度的调整十分重要,以免产生焦点不准的现象。第二是背带钩环请扣在镜头上,而不要勾在机身上,以免不小心的碰撞造成插刀接口损伤。

第一次使用这支镜头的经验是令人难忘的,f:2的大光圈所创造的超亮观景窗,以及轻巧的内对焦合使对焦动作能更准确而迅速,即使是用柯达GOLDⅢ这种业余软片以及机放的方式冲洗就已经能得到极似手工放大的优异效果,更遑论用手工冲洗了,它使我们对望远镜头有了新的衡量标准。

LEICA Summilux-R 1:1.4/50mm镜头

德国徕卡相机公司(Leica Camera AG)现今发表的Summilux-R1:1.4/50mm是经过全新光学程式计算,使其光学表现能力大大超越了之前的款式。全新的Summilux-

R1:1.4/50mm非常轻巧,是一支适合手持的摄影镜头,即使面对最恶劣的状况,也都能创造出色彩层次丰富、清晰亮丽的影像。我们必须强调这支镜头在最大光圈f:1.4时, 就已经

莱卡R镜头杂谈

莱卡R镜头杂谈 Leica Summicron-R 50mm/F2 Leica Summicron-R 50mm/F2 结像踏实,还原逼真,层次丰富,特别是对暖色的还原特别艳丽。手感极佳,松弛有度,是一款很好的镜头。值得拥有!第一版加产E55和后期德产ROM版E55,虽说光学结构没有变化,但明显感觉ROM版在解像力和画面均衡度上都较前期E55要好。最大光圈表现已经很优异,F4到F8锐不可挡,难怪国外称Summicron-R 50是上世纪最伟大的标头之一。和老大哥Summilux-R 50/1.4相比各有千秋,同级光圈在各种评测中Summicron-R 50/2锐度均能胜出,足见其光学结构设计的优异。 LEICA Elmarit-R 28mm/f2.8

LEICA Elmarit-R 28/2.8 当我第一次把这个头拿在手上的时候,不得不感叹德国的机械工艺,完美!出的片子有油画般的感觉,全开光圈,画面锐利,色彩还原极品,虚化的效果很浓郁。还原配一个非常漂亮的遮光罩。 LEICA Elmarit-R 28/2.8 这只经典的广角镜头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经典的徕卡质量。在F/2.8时,从中心到影像边沿的锐度和反差都堪称楷模。收缩光圈后,品质还会有所提高。镜头使用一片浮动镜片,保证了从30厘米的最近对焦距离到无穷到调焦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成像性能。新款E55与E48的结构不同,经过改进加了一组浮动镜组,使得焦外色散,边缘成像又有所提高,堪称135镜头28mm焦段的王者! Leica R Vario-Elmar 35-70mm/F3.5

徕卡非常好的一款变焦头,从实测数据看,德制的这款头较之早期美能达制造的R35-70/3.5和后期京瓷制造的R35-70/4相比,无论从成像质量还是分辨率上都占优,比西格玛制造的R28-70/3.5-4.5更是高出很多.是除R35-70/2.8外徕卡35-70焦段的不二选择! 分辨率高,解像力高,畸变和反差控制好,细节刻画细腻,色彩还原真实,极具徕卡镜头韵味.机械性能优良,做工精细扎实,是替代徕卡定焦头的最好选择.与R21-35,R70-180可以并称为徕卡TOP变焦三剑客!

Leica徕卡M口镜头详谈

Leica徕卡M口镜头详谈 Leica Summilux 35/1.4 ASPH+Summicron 50/2,24K 黄金打造的皇家定制镜头。 (文莱国王定制的礼品镜头,特殊序列号HB-000开头(类似试制产品),绝对没有公开发售,只有做过文莱国王贵宾的人才可能拥有。这两支镜头与其他LEICA金机金镜不一样,它整个表面都是包裹了厚重的24K黄金,连对焦环、镜头卡口全部都用了24K黄金,据我所知,其他黄金版的LEICA 相机镜头都没有如此奢华,大部分是镀金,不是包金。)原作者——SteveGandy这篇介绍徕卡M口镜头的文章可以说非常主观,你可以为里面的每一个观点找到相反的论据。也就是说,文章仅从个人角度谈论了不同年代版本的徕卡镜头,因此不要错把它当作你挑选徕卡镜头的指南或百科大全。文章中引用的一些论据是出自“Pervan Hasberoeck”(一位非常著名的徕卡书作者)。如果你曾大量查阅有关徕卡的书籍和讨论,你就会明白所谓徕卡的专家们也并不总是意见一致。最奇怪的是每个读者还真把专家们的意见很当一回事。无论哪款Leica M镜头都绝对能够展现你的摄影能力,问题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资历去驾驭。 Leica M卡口广角镜头篇(一):[12/5.6Heliar福伦达超广角非球面] 2000年9月面市的、135旁轴系统里最广的镜头;

有黑色和银色选择,不能联动测距,最小光圈f/22,配有优质的非球面取景器和外置黑色金属遮光罩。配件还包括 77mm的滤镜接圈和外置水平仪。镜头为徕卡SM口(螺口),用在M机身上需要加一个BM(M口)的转接环。[15/4.5Heliar Aspheric福伦达] 1999年由Cosina生产,性价比极高,而且是目前唯一的LTM口镜头,需要转M口接环才能用于M 机身。[15/8Hologon 蔡斯] 1972年至1976年生产的徕卡M 口镜头,根据“Pervan Hasberoeck”的书,一共才生产了350支,因此极其稀有。一支成色新、含原包装盒的这支镜头最高曾卖到15000美元。因此,这是一支不能用来拍照的镜头,至少对大多数人而言。[15/11-22Panomigon] 法国1999年生产的f/11镜头配有固定的f/22最小光圈,售价不可思议——相当于两只福伦达的15/4.5 asph镜头,也许我遗漏了什么,反正这样的高价,我看不出选择这支慢速镜头的理由。[16/8Hologon Contax G镜头改装] 市面上冒出很多用Contax镜头改装的M口镜头,它们改装后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最好能在购买前先试用。这支Hologon镜头的表现当然很优秀,但是改装M接口的做法很可笑,因为将它用在ContaxG机身上岂不更加实惠?何况与G机身一起还能得到无法从M机身获得的某些功能。[21/2.8Asph.] 这支非球面镜头1997年推出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大概是所有徕卡21mm镜头中表现最优异的一支。令人欣慰的是它只比老款

徕卡R机镜头对佳能相机的适用性

徕卡R 机镜头对佳能相机的适用性 本帖将分广角镜头、标准镜头、中焦镜头、长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五部分,介绍徕卡R 机镜头通过接环用于佳能数码相机的情形(对佳能胶片机的适用性应与此同)。 相机:佳能D60 接环:日产,本网购买。 注: 因测试镜头不全,望大家予以补充。 ※本文及图片属于作者和中国网络摄影共同所有,转载请注明出 处!※ 广而告之: 04-01-2005 12:25 asaw 的图片集 asaw 会员ID: 11989 VIP 号码: 交易积分: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Dec 2003 来自: 北京 发帖数: 666 asaw 的图片集 广角镜头(15mm-35mm ): --可用: Super-Elmar-R 15mm/f3.5 Fisheye-Elmarit-R 16mm/f2.8 Elmarit-R 19mm/f2.8 (第一代) Super-Angulon-R 21mm/f4 Elmarit-R 24mm/f2.8 Elmarit-R 28mm/f2.8 (第一代) Elmarit-R 28mm/f2.8 (第二代) PC Super-Angulon-R 28mm/f2.8 Summilux-R 35mm/f1.4 Summicron-R 35mm/f2 (第二代) Elmarit-R 35mm/f2.8 (第三代) PA Curtagon 35mm/f4 --不可用(后部突出,无法装卸): Elmarit-R 19mm/f2.8 (第二代) Super-Angulon-R 21mm/f3.4

--未测试: Super-Elmarit-R 15mm/f2.8 ASPH Summicron-R 35mm/f2 (第一代) Elmarit-R 35mm/f2.8 (第一代) Elmarit-R 35mm/f2.8 (第二代) 由 asaw 于 04-02-2005 22:22 最后编辑 ※本文及图片属于作者和中国网络摄影共同所有,转载请注 明出处!※ 广而告之: 04-01-2005 12:27 asaw 的图片集 asaw 会员ID: 11989 VIP 号码: 交易积分: 高级会员 注册日期: Dec 2003 来自: 北京 发帖数: 666 asaw的图片集 标准镜头(50mm-60mm): --可用: Summilux-R 50mm/f1.4 (第二代) Macro-Elmarit-R 60mm/f2.8(第一代) Macro-Elmarit-R 60mm/f2.8(第二代) --不可用(后部突出,无法装卸): Summilux-R 50mm/f1.4 (第三代) Summicron-R 50mm/f2 (第二代) --未测试: Summilux-R 50mm/f1.4 (第一代) Summicron-R 50mm/f2 (第一代) 由 asaw 于 04-02-2005 22:37 最后编辑 ※本文及图片属于作者和中国网络摄影共同所有,转载请注 明出处!※ 广而告之: 04-02-2005 22:28 asaw 的图片集 asaw 中焦镜头:(80mm-135mm)

徕卡 35MM镜头(八枚玉、六枚玉、七枚玉)介绍及镜头编号介绍

徕卡 Summicro M35mm f2.0镜头版本、编号知识 徕卡 Summicro M35mm f2.0镜头在摄影器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虽说同样是 35mm镜头,位是由于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采用了不同的光学设计和镜片组数,所以网友位又亲切地划分出八枚玉、六枚玉、七枚玉 M35/2 Summicron 这款镜头的所有设计版本都极为出色,而且都比35mm Summaron锐利。虽然,这些不同版本summicron的不同设计和光学表现容易令人迷糊,每个镜头都有其不同的成像特点。所有版本镜头的对焦环上都有一个方便的对焦杆。 由于Summicron 35mm版本众多,价格和成像特点也各异。如果没有用过,单纯从外观上有时难以区分,用编号来区分可能就来得直观与方便一些。简单的归纳大致如下: M35 F2第一版(也就是八枚玉) 编号是164000-2316000(1958年-1969年) 早期是L39罗口,后期改成M口。 第二版、第三版是一样的(六枚玉) 编号是2316001-2874000(1969年-1978年) 都是M口。 第四版(七枚玉)编号是2970001-3731000(1979-1997年) M卡口。 第五版(也就是现在还在生产的非球面版) 编号从3731001开始,还在产。 七片五组,一片非球面镜片。 如果要严格一些,可参照如下编号: 第一代(八枚玉):货号11008(螺口)11308(M2)11108(M3)序号1640000-2316000; 第二代(六枚玉):货号11309,序号2316001起; 第三代(六枚玉):货号11309(同上),序号2646001起; 注:二三代光学结构相同,三代在镜筒上做了很大改变。一说自2461001起取消了光圈环上的把手; 第四代(七枚玉):货号11310,序号2974251起; 第五代(ASPH):序号3770930起; 关于生产年代及镜片结构,分析如下: ---- 第一版1958-1969年生产,银色,(因其有八枚镜片组成,故此有人称其为“八

全系列徕卡相机编号查询(1923年

全系列徕卡相机编号查询(1923年 Leica 机身序列号(100~181000)序列号型号生产日期 100-122 Leica 0 1923 123-130 Prototypes 1924 131-1000 I, Model A 1925 1001-2445 I, Model A 1926 2446-5433 I, Model A 26-27 5434-5700 I, Model A 1928 5701-6280 Dial Compur Model. B 26-29 6281-13099 I, Model A 1928 13100-13153 Dial Compur Model.B 28-29 13154-13159 Dial Compur Model. B 1928 13160-13163 Dial Compur Model. B 1928 13164-13300 Ring Compur Model. B 1928 13301-13373 I, Model A 1929 13374 Ring Compur Model. B 1929 13375-21478 I, Model A 1929 21479-21810 Ring Compur Model. B 29-30 21811-28691 I, Model A 1929 28692-28700 Luxus Model A 1929

28701-34550 I, Model A 29-30 34551-34802 Ring Compur Model. B 1930 34803-34818 Luxus Model A 1930 34819-37133 I, Model A 1930 37134-37138 Luxus Model A 1930 37139-37250 I, Model A 1930 37251 Luxus Model A 1930 37252 I, Model A 1930 37253-37Z62 Luxus Model A 1930 37263-37264 I, Model A 1930 37265-37268 Luxus Model A 1930 37269 I, Model A 1930 37270-37272 Luxus Model A 1930 37273 I, Model A 1930 37274-37279 Luxus Modelef A 1930 37280-37281 I, Model. C, non-stand. 1930 37282 Luxus Model 1930 37283-37315 I, Model. C, non-stand. 1930 37316 I, Model A 1930 37317-37349 I, Model. C, non-stand. 1930 37350 I, Model A 1930 37351-37383 I, Model. C, non-stand. 1930

徕卡VS康泰时

徕卡VS康泰时(转载) 徕卡、康泰时可谓世界上生产135相机鼻祖,七八十年来,世界各国生产的135相机无论从外表还是其内部结构,都无不以徕卡、康泰时相机为蓝本,尤其是日本的尼康,佳能两大名牌,早期产品更是全部仿造,有的光看外表很难分辨哪是德国产品,哪是日本产品。可见徕卡、康泰时相机对世界相机制造业的重大影响。 徕卡和康泰时相机都有两大系列。徕卡主要有M型与R型,M型是以1954年生产的M-3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机身、是传统的旁轴式双影重叠对焦相机,R 系列是以1964年设计的徕卡福来为蓝本的单镜头反光镜箱相机。徕卡M型相机全部为纯机械手动相机,M-6为例,它于1984年投放市场至今已16年,仍大受摄影界人士的欢迎,它可誉为当今旁轴相机制造之顶峰。M-6型相机机身紧凑小巧,过电顺畅,快门轻盈,便于携带,利于抓拍可自动更换取景范围,机身制造精良经久耐用。缺点是更换90mm以上长头取景框变得太小不利于取景,另不便于使用偏振镜,不利于微距摄影,使用广角的摄逆光,很难判断镜头是否进光,没有多次曝光装置,由于是横走式帘布快门,所以闪光同步达不到1/100秒以上,康泰时老式旁轴相机有I II III IV型,由于性能无法与徕卡旁轴相机比故于七十年代初期停产。70年代康泰时终于寻找到了海外合作伙伴-日本雅西卡相机公司,于1974年在西德科隆博览会上推出了日德合作生产的康泰时RTS型相机,使康泰时相机生产开始了新纪元。近年康泰时推出的GG2也是旁轴相机,不过它是自动聚焦自动过电自动倒片的全自动相机。G1、G2相机最值得称道之处是它的光学取景器,它把传统的旁轴式相机变框取景器,改成光学变焦取景器,取景器可根据机身所安镜头焦距,变成实际镜间焦距取景器,这样大大方便了使用90mm以上焦距镜头人士,G2的闪光同步达到了1/200秒,开拓了闪光摄影领域。G1、G2虽然使用方便,但总给人一种高级傻瓜机的感觉,少了人为控制曝光对焦搞创作的乐趣。 徕卡R系列相机均为单镜头反光相机,第一款徕卡福徕、第二款徕卡SL、第三款SL2均为横走式帘布快门并均为纯机械相机,均有机内测光系统。R3、R4R4s、R5、R7、R8均为电子控制快门相机,R6、R6.2又为全机械相机。我个人认为徕卡R系列中的电子相机不是很成功,使用中除镜头外,总给人一种使用日本美能达XD的感觉,并且有些机型返修率很高。按理说徕卡相机应是相机中的佼佼者。制造是惜功本的,但让人不解的是,徕卡R系列相机中(R6.2也不例外)的卷片轴是个四插的塑料件,我从徕卡SL到现在的R型机中发现多起塑料片插折断现象,(因它与美能达XD的片插几乎一模一样,美能达XD机就发现多起片插折断现象)这个器件换成金属的岂不更好。 我很欣赏康泰时STR系列机身,尤其是近年推出的RX、ST、AX、167等。有些机身中的反光镜,据说使用了独特的电机控制,利用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反光板上下,这样反光板上下匀速运动减少了震动,使快门声音很宁静,其中AX、RX、RTSIII 的快门声响与徕卡M-6不相上下、并且人机工程设计较为合理,使用者感到握持徕卡R型2.8/90mm镜头 很舒适、且功能一应俱全。康泰时机身由于在日本生产,成本相应较低故售价较徕卡低廉。 镜头是相机底片成像质量好坏的关键,先说镜筒。在镜筒制造方面,徕卡不论是M型还是R型镜头,都遵循了用料厚重制造精良的优良传统。徕卡R型 2.8/90mm 镜头,它的外筒是用硬质铝合金制造,内筒是用黄铜制造,这样工差小经久使用调焦也不会旷。徕卡M型F2/90mm镜头俗称大头九,它的光圈页片是12片,不管

Leica徕卡M口镜头详谈

Leica 徕卡M 口镜头详谈 Leica Summilux 35/1.4 ASPH +Summicron 50/2 ,24K 黄金打造的皇家定制镜头。 (文莱国王定制的礼品镜头,特殊序列号HB-000 开头(类似试制产品),绝对没有公开发售,只有做过文莱国王贵宾的人才可能拥有。这两支镜头与其他LEICA 金机金镜不一样,它整个表面都是包裹了厚重的24K 黄金,连对焦环、镜头卡口全部都用了24K 黄金,据我所知,其他黄金版的LEICA 相机镜头都没有如此奢华,大部分是镀金,不是包金。)原作 SteveGandy 这篇介绍徕卡M 口镜头的文章可以说非 常主观,你可以为里面的每一个观点找到相反的论据。也就是说,文章仅从个人角度谈论了不同年代版本的徕卡镜头,因此不要错把它当作你挑选徕卡镜头的指南或百科大全。文 章中引用的一些论据是出自“Pervan Hasberoeck(一位非常 著名的徕卡书作者)。如果你曾大量查阅有关徕卡的书籍和讨论,你就会明白所谓徕卡的专家们也并不总是意见一致。 最奇怪的是每个读者还真把专家们的意见很当一回事。无论哪款Leica M 镜头都绝对能够展现你的摄影能力,问题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资历去驾驭。 Leica M 卡口广角镜头篇(一):[12/5.6Heliar 福伦达超广角非球面] 2000 年9 月面市的、135 旁轴系统里最广的镜头; 有黑色和银色选择,不能联动测距,最小光圈f/22 ,配有优质的非球面取景器和外置黑色金属遮光罩。配件还包括 77mm 的滤镜接圈和外置水平仪。镜头为徕卡SM 口(螺口),用在M机身上需要加一个BM (M 口)的转接环。[15/4.5Heliar

徕卡镜头详解

徕卡镜头详解 变焦有 1。Vario-Elmarit-R 28-70mm f3.3-4.5. (1990-1998)。光学设计Sigma,机械设计Sigma,制造Sigma。 2。Vario-Elmarit-R 28-70mm f3.3-4.5. ROM (1998- )。光学设计Sigma,Leica改进了机械设计,制造Kyocera。 3。Vario-Elmarit-R 35-70mm f3.5. (1983-1988)。光学设计Minolta,机械设计Minolta,制造Minolta。其中有些镜片是别的厂家制造的。 4。Vario-Elmarit-R 35-70mm f3.5. (1988-1997)。 Minolta不再为Leica生产此镜,Leica做了一些设计改进,由Kyocera生产。 5。Vario-Elmarit-R 35-70mm f4.0. ROM (1998- )。 Leica重新设计了光学和机械,仍由Kyocera生产。 6。Vario-Elmarit-R 80-200mm f4.0. (1996-1998, ROM: 1998- )。光学设计Leica,机械设计Leica,制造Kyocera。也有少些资料说设计者是Kyocera,但我认为是Leica。 7-9 是中长变焦,设计和制造者都是Minolta,Leica介入了多少设计就不清楚了。请各位补充。 7。Vario-Elmar-R 80-200mm f4.5 (1974-1978) 8。Vario-Elmar-R 75-200mm f4.5 (1978-1984) 9。Vario-Elmar-R 70-210mm f4.0 (1984-1996) 定焦有

徕卡相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差异化战略分析

徕卡,世界最著名的照相机品牌之一。 徕卡相机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徕卡”)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的相机制造企业,主要生产数码照相机、胶片照相机和运动光学器材。在百余年的历史中,徕卡作为135相机的发明者和开创者,同时在光学技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其M系列相机一直是高端135相机市场上“完美”的代名词,在市场中处于领先水平。 市场定位:精密,坚固,品质卓越的极品利器,虽然比较难以驾驭,但是一旦掌握,在她所擅长的方面里,所向披靡,无可比拟。 面对竞争,徕卡一直将企业差异化战略作为自己的核心战略。进入21世纪后,日本数码相机企业迅速发展,并以数码单反相机占领了大部分高端市场,徕卡的传统胶片相机产品线市场份额急速下跌。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坚持了差异化战略,经过几年的阵痛期,徕卡挽回了市场上的颓势,也实现了自上市以来的首次分红。 一、企业差异化战略理论回顾 差异化竞争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产品的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等方面实施差异化以此形成在行业内具有独特性的竞争优势的战略。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他在其著名的《竞争战略》一书中指出,企业的一般竞争战略有三种: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战略。通过实行差异化战略,企业可以相对竞争对手形成在某一方面或诸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力求在

本产业中独树一帜,与众不同,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得到溢价的回报。 一般来说,根据侧重方面的不同,差异化战略可分为产品差异化战略、服务差异化战略、人事差异化战略和形象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可以为公司带来较高的收益,一方面可以用来对付上游供方压力,同时可以缓解下游买方压力。当客户对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确实有需求而缺乏选择余地时,其价格敏感性也就不高,顾客更愿意为其支付溢价。另一方面,采取差异化战略而赢得顾客忠诚的公司,在面对替代品威胁时,其所处地位比其他竞争对手也更为有利。 如果企业成功地实施了差异化战略,它就会成为在产业中赢得高水平收益的积极战略,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这种独特性是最好的防御。然而,波特也认为,推行差异化战略有时会与争取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的活动相矛盾,实施差异化战略往往要求公司对于这一战略的排它性有思想准备,这一战略与提高市场份额两者不可兼顾。在公司的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很高的成本代价——不论是产品生产成本还是运营成本,有时即便全产业范围的顾客都了解公司的独特优点,也并不是所有顾客都将愿意或有能力支付公司要求的高价格。

莱卡 徕卡 Leica 镜头编号年份表

莱卡Leica M/R/SM 镜头编号年份表镜头编号:年份 156 001-195 000: 1933 195 001-236 000: 1934 236 001-284 600: 1935 284 601-345 000: 1936 345 001-416 500: 1937 416 501-490 000: 1938 490 001-538 500: 1939 538 501-565 000: 1940 565 001-582 294: 1941 582 295-593 000: 1942 593 001-594 880: 1943 594 881-595 000: 1944 595 001-601 000: 1945 601 001-633 000: 1946 633 001-647 000: 1947 647 001-682 000: 1948 682 001-756 000: 1949 756 001-840 000: 1950 840 001-950 000: 1951 950 001-1 051 000: 1952

1 124 001-1 236 000: 1954 1 236 001-1 333 000: 1955 1 333 001-1 459 000: 1956 1 459 001-1 548 000: 1957 1 548 001-1 645 300: 1958 1 645 301-1 717 000: 1959 1 717 001-1 827 000: 1960 1 827 001-1 913 000: 1961 1 913 001-1 967 100: 1962 1 967 101- 2 015 700: 1963 2 015 701-2 077 500: 1964 2 077 501-2 156 300: 1965 2 156 301-2 236 500: 1966 2 236 501-2 254 400: 1967 2 254 401-2 312 750: 1968 2 312 751-2 384 700: 1969 2 384 701-2 468 500: 1970 2 468 501-2 50 3 100: 1971 2 503 101-2 556 500: 1972 2 556 501-2 663 400: 1973 2 663 401-2 731 900: 1974

徕卡R系镜头科普贴(原创)

认识徕卡 R 系镜头(转载) 莱盘小蔡源自:https://www.360docs.net/doc/ec12594608.html,/thread-94619-1-1.html 徕卡R系是不可复制的经典,因为其高昂的制造成本和及其复杂的制做工艺加之数码时代的冲击,2009徕卡忍痛宣布R系停产。徕卡本是贵族的专利,R停产之后二手价格急剧下挫,顺道让我等小老百姓也有了一亲芳泽的机会。这两年陆陆续续接触了不少R头,现在小小的总结一下,有错的地方请前辈们更正一下, *镜头数据来源于多个国外网站, 镜头评价心得来源于自用心得的总结和这几年来所听到的看到的摄友评价。 广角篇: Leica Super-Elmarit-R 15mm f/2.8 ASPH 2001-2009(序列号3914223 – xxx)年出产,10组13片镜设计,与德国施蔡司作生产,自带内置四色滤镜,做工非常复杂,超广角能达到2.8的光圈实属难得,因其昂贵的价格,稀少的产量,拥有此镜的人非常少,评价:质感好色彩层次一流,值得收藏。 此镜全球产量500只左右。 历史价格:$US 6,995 in 2008 - $US 3,850 in 2010 Leica Super-Elmar-R 15mm f/3.5 1980-1996(序列号3004101- 3309700),12组13片镜设计,与蔡司合作生产,自带内置四色滤镜,做工非常复杂,是一枚值得拥有的超广角镜头,畸变控制非常好,细节上表现突出。1997-2000(序列号3879367- 3947883)ROM版(ROM即Read Only Memo,是在镜头尾部加装了只读存储芯片,使用在R8,R9机身上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曝光控制。用在佳能,尼康或索尼等机身上这个功能是没有用的),ROM版因为后期工艺更为先进成熟,普遍比非ROM版锐度和解析度高。 此镜全球产量3000只左右, 历史价格: EU 2,640 in 2008 $US 2,500 (3-cam) , 3,000 (ROM) in 2010 Leica Fisheye-Elmarit-R 16mm f/2.8

相机不说谎:徕卡崇拜

对于非专业摄影师,徕卡比任何一家生产商都更像一个暗藏阴谋的传说。但对于固执的美学家而言却是另一种情况,徕卡可能带有某种贬损之意。那种朴素而永恒的见证伤痕的渴望,能把布列松和徕卡迷聚拢在一起,把奥斯卡-巴纳克和M8的诞生串连在一起,把俄国革命者与闪光灯下的美国裸体模特联系在一起。 纽约客 | 相机不说谎:徕卡崇拜 ?4088阅读 ?14赞 ?10评论 译者:豆芽蛋 发布:2012-05-05 12:30:39双语对照 | 查看译者版本 索尔姆斯是一个位于法兰克福以北五英里的德国小镇。拐过主街道,驶下宁静的郊野马路,路旁散落着独栋式住宅,在这个八月末温煦的早晨,一个人也没有。再没有比德国人更坚实的中产阶级群体了:想象一下,你可以和你的姨妈来到这儿共享咖啡与糕点,可这未免太没劲了。等来到奥斯卡-巴纳克大街(Oskar-Barnack-Strasse),镇子已快到尽头了;可就在铁路线前方有一些工业厂房,外边的标志上有一个小红点。尽管这样说有些炫耀的意味,但如果你想一窥这世界上最精美的机械制品,这儿就是你该去的地方。

许多人也许要不同意了。拿布加迪(注:意大利知名跑车品牌)的粉丝来说,他们一定会让你去关注布加迪Type 57 Atlantic型跑车,据我所知,这可是唯一一部由按摩师设计的车。我个人觉得,死在兰博基尼Miura的轮下也是一项殊荣——其实也不难办,在你接近170英里每小时的时候,朝路人招招手……但汽车是需要燃料的,而真正的机械装置自己就能够运作。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以这种技术装配而成的机械装置需要每个使用者都拥有更娴熟的技能,不管专业人员还是笨手笨脚的人。我们需要这样一台机器来升华并促进我们对世界的了解,而不是使之受阻隔甚至粗糙化:我们不仅想欣赏它,更想通过它看世界。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徕卡。 徕卡诞生于1925年,这一年徕卡I型相机在莱比锡博览会上亮相。其后的八十余年里,一代又一代的使用者在他们的紧急时刻或灵感瞬间选择了徕卡。亚历山大?罗德钦柯,安德烈?柯特兹,沃克?伊文思,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罗伯特?卡帕,罗伯特?弗兰克,威廉姆?克莱因,盖瑞?温诺格兰德,李?弗里德兰德,以及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这些是其中一部分与徕卡的品牌相关的名字——甚或像布列松,这个名字已经永久地和徕卡烙在了一起。 即便你并不关心摄影,你的脑海中依然会充满徕卡相机的摄影作品。那张著名的切格瓦拉头像,出现在数百万表达抗议的文化衫和学生宣传墙上,用的就是徕卡相机的人像镜头,那是一枚较短的90mm远摄镜头。那张照片由阿尔贝托?迪亚兹?古蒂雷兹(更多人叫他科尔达)于1960年拍摄。同样

徕卡 R镜头 的选择

徕卡 R镜头选择: 1、70-180,世界第一变焦。其他那几个候选没必要买。 再选其他焦段的: 2、21/4或28/2.8ROM,前者细腻后者油润,非常好的广角。 3、100/2.8 ROM微距,世界第一的微距。 4、50/1.4 ROM E60,非常优秀的焦外表现。 5、80/1.4 ROM,非常好的人像头。 6、90/2AA,色彩表现非常奇特。 (如果没有特别喜欢的焦段就按顺序选择) 公认为最权威的有德国的《摄影杂志》和《彩色摄影》,美国的《大众摄影》,法国的《摄影师》和瑞典的《摄影》(即哈苏实验室测试报告)。 对于同一款镜头的测试结果,它们有时趋于一致,有时却出现偏差,以致引起不少争议。引起这些偏差的原因主要有镜头的个体差异(特别是业余镜头存在质量不稳定现象),测试内容的不同(有的将机械质量和光学质量综合评判,有的仅测试光学质量;有的仅判断分辨率和MTF值,有的则综合考虑色彩传递,畸变等)和判断标准不同(再客观的测试,也是由许多个枯燥的数值组成的,要转化为大家能够理解的测试报告,最后必须用主观的方式来表达,如分值,星号等)。 这些测试应该相信哪一家好呢?于是有人想出将这些测试结果综合起来判断,最大程度地消除偶然性。德国摄影器材评论家克劳斯·席洛夫1998年时将上述五家测试报告按一定的标准转化为统一的5分制分值,并加权平均,用这种方法评测了当时市场上流行的205款135单反相机镜头,其中变焦镜头98款,定焦镜头107款,其中有7款镜头获得了满分5分,它们是: Leica Vario-Elmarit R 70-180mm f/2.8(3) Leica Elmarit R 100mm f/2.8 APO macro(3) Leica R 180mm f/2 APO(2) Leica R 180mm f/3.4 APO(3) Leica R 280mm f/4 APO-IF(3)

徕卡相机股份有限公司差异化战略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2594608.html, 徕卡相机股份有限公司差异化战略分析 作者:韦冠楠许庆庆栾中岳徐莺来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年第06期 差异化战略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方式,被大量企业所采用。该文以企业差异化战略理论为基础,从品牌形象、产品设计、营销服务等方面介绍了徕卡在相机数码化趋势和企业内部濒临破产的背景下所采取的差异化策略措施与实施效果。 徕卡;差异化;企业战略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徕卡相机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徕卡”)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的相机制造企业,主要生产数码照相机、胶片照相机和运动光学器材。在百余年的历史中,徕卡作为135相机的发明者和开创者,同时在光学技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其M系列相机一直是高端135相机市场上“完美”的代名词,在市场中处于领先水平。 面对竞争,徕卡一直将企业差异化战略作为自己的核心战略。进入21世纪后,日本数码相机企业迅速发展,并以数码单反相机占领了大部分高端市场,徕卡的传统胶片相机产品线市场份额急速下跌。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坚持了差异化战略,经过几年的阵痛期,徕卡挽回了市场上的颓势,也实现了自上市以来的首次分红。 1.企业差异化战略理论回顾 差异化竞争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产品的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等方面实施差异化,以此形成在行业内具有独特性的竞争优势的战略。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他在其著名的《竞争战略》一书中指出,企业的一般竞争战略有三种: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战略。通过实行差异化战略,企业可以相对竞争对手形成在某一方面或诸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力求在本产业中独树一帜,与众不同,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得到溢价的回报。 一般来说,根据侧重方面的不同,差异化战略可分为产品差异化战略、服务差异化战略、人事差异化战略和形象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可以为公司带来较高的收益,一方面可以用来对付上游供方压力,同时可以缓解下游买方压力。当客户对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确实有需求而缺乏选择余地时,其价格敏感性也就不高,顾客更愿意为其支付溢价。另一方面,采取差异化战略而赢得顾客忠诚的公司,在面对替代品威胁时,其所处地位比其他竞争对手也更为有利。

LeicaM镜头详谈剖析

Leica-M镜头详谈 自从1953年生产至今,徕卡的M镜头慢慢发展成今天有着更高光学素质和更廉价制作材料的镜头。当然,随着光学素质的少量提升,徕卡镜头的价格提升得更高。有趣的是,一些新设计的“有着更高光学表现”的镜头并未如何受到欢迎。 [12/5.6 Heliar福伦达超广角非球面] 2000年9月面市的、135旁轴系统里最广的镜头;有黑色和银色选择,不能联动测距,最小光圈f/22,配有优质的非球面取景器和外置黑色金属遮光罩。配件还包括77mm的滤镜接圈和外置水平仪。镜头为徕卡SM口(螺口),用在M机身上需要加一个BM(M口)的转接环。 [15/4.5 Heliar Aspheric福伦达] 1999年由Cosina生产,性价比极高,而且是目前唯一的LTM 口镜头,需要转M口接环才能用于M机身。 [15/8 Hologon 蔡斯] 1972年至1976年生产的徕卡M口镜头,根据“Per van Hasberoeck”的书,一共才生产了350支,因此极其稀有。一支成色新、含原包装盒的这支镜头最高曾卖到15000美元。因此,这是一支不能用来拍照的镜头,至少对大多数人而言。 [15/11-22 Panomigon] 法国1999年生产的f/11镜头配有固定的f/22最小光圈,售价不可思议——相当于两只福伦达的15/4.5 asph镜头,也许我遗漏了什么,反正这样的高价,我看不出选择这支慢速镜头的理由。 [16/8 Hologon Contax G镜头改装] 市面上冒出很多用Contax镜头改装的M口镜头,它们改装后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最好能在购买前先试用。这支Hologon镜头的表现当然很优秀,但是改装M接口的做法很可笑,因为将它用在Contax G机身上岂不更加实惠?何况与G机身一起还能得到无法从M机身获得的某些功能。 [21/2.8 Asph.] 这支非球面镜头1997年推出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大概是所有徕卡21mm镜头中表现最优异的一支。令人欣慰的是它只比老款的镜头大一点点,有黑色银色两种选择。老款的21/2.8 Elmarit(1982-1997)已经停产,只有黑色M口,用于M6上可以TTL测光。过去,许多人更愿意选择轻巧的21/3.4,但是因为它与老款的21/2.8的光学表现相当接近,因此它们各有无数的忠实支持者。---- 早期的版本最近对焦距离16-28英寸内无法测距---- 新版本最近测距对焦是28英寸 [21/4 Super-Angulon] 1958-1963年生产,银色M口和螺口,其中M口镜头都是由螺口镜头加佩后组接环而成,因此也可以变成螺口镜头用在L机身上。[真遗憾]其它的M镜头怎么不按这种设计生产了呢?这款镜头的评价在所有徕卡21mm镜头里是最差的,不过收小光圈至f/8后就能有不错的表现了。此镜因为有过长的镜身后组而无法在M6上测光。二手的镜头多见有镜片灰雾,其特殊尺寸的后镜盖和遮光罩市面少见。 [21/3.4 Super-Angulon] 1963-1980年生产,只有M口,同样用在M6上无法测光,因其比21/2.8轻巧,故此许多人喜欢它。这是支解像力很高的镜头,在非球面的21/2.8 asph推出之前,

徕卡M9测评-真机+样片

徕卡的全幅旁轴数码相机--M9终于登场了,作为莱卡第一款全幅,同时也是全球第一款可更换镜头的全幅旁轴数码相机,M9在没有发布之前就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借着当年的M8以及M8.2的表现,人们对于这款新机有着极高的期待;当然这不仅仅是对于徕卡的期待,更是对35mm相机鼻祖的一种敬意。

其实过多的描述也叙述也是苍白的,对于徕卡这种已经神话了机型无论你用如何的表述或许都很难让摄影爱好者满意,因此在外观等部分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去评述,而在相关的机型介绍之前其实我们有必要来看看徕卡M9工程测试机的实际拍摄效果,虽说不是最终销售版本,但这已经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在搭载全幅传感器之后,徕卡究竟得到了什么。 太多的描述就不多说了,在介绍样片前我们先简单来看看M9的相关规格,M9最大的特色就是开始搭载了36x24mm的全尺寸CCD传感器,有效像素为1800万,采用6.8x6.8微米的像素间距,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种CCD传感器并不具备低通滤镜。因此,在低感光度的时候将有极佳的色彩表现,不设置低通滤镜其实原先一直是柯达单反相机的专利,很显然徕卡的M9同M8一样,采用了柯达的CCD传感器。

为了满足全幅机型计算量巨大的需求,徕卡为M9特别使用了双图像引擎,而这比M8时候足足提升了一倍的处理能力。在感光度上,M9支持ISO 160-2500的感光度,并可以扩展出ISO 80的超低感光度来,而M8则没这个功能;

镜头检测 为了兼容各种镜头,从而是拍摄达到最完美,在M8上设计了一个镜头自动判定的功能,通过不同镜头后部的调焦顶杆来区别镜头,但是对于一些老镜头来说,M8

就很难通过自动识别功能了,只能手动关闭。而在M9上,新增了手动设定模式,用户除了可以由相机自动判定镜头以外,也可以手动设定,其支持几乎所有的徕卡M卡口镜头,因此对于徕卡迷来说这功能绝对实用。 极为传统的快门按钮,可以直接连接机械式快门线

徕卡M数码系列介绍

本篇文章只讲徕卡M系列数码的机器,其他型号的数码机器,暂时不在这里一一列举 LEICA M8 徕卡是从2000年开始做市场调研和销售数据预测,准备给M系列做数码化,直到2006年上市,徕卡M8是徕卡M系列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数码相机,当时M8还面临一个红外线感光的问题,因为感光元件上的红外线滤镜太薄,当拍摄深黑色时会出现红色的偏色,徕卡解决的方法是在镜头前加上特殊的UV/IR红外镜。 这款相机采用了一枚柯达所生产的1.33X片幅(27.0×18.0毫米)1030万像素CCD感光元件,镜头卡口兼容具有能够识别6位编码功能的徕卡M卡口镜头(焦距在16~90mm 的徕卡系列;1954年后出厂的所有21~90mm6位编码镜头);无6位编码M系列镜头,卡口倍率相当于35mm胶片照相机的焦距长度的1.33倍,可以选择的镜头,基本都是天价,汗一个。快门速度1/8000秒-32秒,B门:4-1/8000秒,最高感光度ISO2500,机身不带有防抖功能。存储方面支持SD/SDHC卡,电池标配了一块3.7VDC/1900mAh的锂电池。

LEICA M8.2 两年后也就是2008年,徕卡推出了M8的迭代产品M8.2,M8.2采用了新式快门,加入了速写模式和蓝宝石屏。 M8.2采用1030万像素18×27mm(APSH尺寸)感应器,DNG RAW及JPEG档案格

式,支持M手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机背的配备23万像素2.5英寸液晶显示器。Leica M8.2相对于M8的改进包括: 1.新的金属焦平面快门,为减小快门声,最高速快门从1/8000s改为1/4000s 2.防划伤LCD蓝宝石玻璃 3.新随拍模式——专为“对摄影一无所知”的用户设计 4.改进快门/光圈调节模式 5.耐磨硬橡胶饰皮 6.便携式充电器,能在一个半小时内充满80%电力 7.黑色版M8采用黑色Leica Logo标

徕卡Leica M8,经典旁轴全画幅机M9

徕卡Leica M8.2 2009-08-30 莱卡近些年来已经成为了贵族相机的代名词,其推出的首款数码旁轴相机M8更是数码相机中的贵族。莱卡M8.2是莱卡M8的改进版产品,其中修正了莱卡M8的某些不可软件修改的缺憾,是一款比较完美的产品。今天笔者从经销商处获悉,目前莱卡M8.2的报价为3,另外还有全球限量500部的珍藏版M8.2,报价为67500元,虽然价格比较贵,但是性能十分强大,喜欢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

Leica公司总裁Steven Lee近日透露,Leica很有可能通过升级服务的方式让用户手中的M8直接升级成为全画幅感光元件。 “当开发工作完成,我们会做出正确的升级选择,”Steven Lee暗示,Leica计划在今年秋季的德国Photokina展上正式推出全画幅Leica M旁轴相机。 不过,即便Leica M8可以通过“升级”的方式进入全幅时代,升级开销也不容乐观,尤其在Leica刚刚推出的M8快门升级套装(需2周时间)价高达1200欧元的情况下,CCD升级也许并不比买一台新M8便宜多少。 除此之外,Leica M8最新版1.201固件已经开始提供 在传统摄影年代,徕卡相机一直以来都以其坚固耐用和极佳的成像质量,成为了135相机的王者,在数码摄影年代,徕卡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推出了其第一款自主设计的数码相机徕卡M8。 M8的机身正面依然沿袭徕卡经典的复古风格,然而,M8的机身背面却与莱卡以往的M系列相机不一样,而是和大部分DSLR的设计相似。2.5英寸23万像素的液晶显示屏,屏幕两侧的简易按钮以及旋动拨盘与普通数码相机并无差异。

与数码单反相机相比,由于M8采用旁轴取景,无需反光板来取景,所以它的光学取景器位于机身的左上角。此取景器的屈光度是0.68倍,具有自动视差的补正功能,而对焦框有24mm+35 mm,28mm+90mm,50mm+75mm,以两个为一组。 M8使用SD/SDHC卡作为存储介质,并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机身重量约545克。M8采用了一块由柯达制造的1030万像素CCD,不足的是,它并非全画幅尺寸,实际尺寸只有27x18mm,镜头倍率为1.33X。最大分辨率为3936 x 2630。ISO为160/320/640/1250/2500。 徕卡M8的快门是由电子控制式的金属快门,可以使用标准的电缆钢丝顶针快门线。M8的最高快门速度达到了1/8000s,而最慢快门也达到了32s,另外还有B门。闪光同步速度也达到了1/250s。无论从各方面来说,M8都是当前旁轴数码相机领域的霸者。 参考价格:约¥38000 徕卡即将发布全画幅Leica M9 而M9的机身外观与M8基本相同,M9最大的提升是图像传感器,它将采用一块全画幅24x36mm的大形感光元件,像素达1800万,而这块全幅图像传感器将由佳能或柯达提供(M8采用柯达所生产的1.33X片幅(27.0×18.0毫米)1030万像素CCD感光元件),卡口方面应该采用徕卡R卡口。Leica Rumors还透露了M9将于9月10号正式发布,售价将达到550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53920元。 经典旁轴全画幅机!看港版徕卡M9评测 2009年11月13日 徕卡M9 (LEICA M9) 参考价格: 上市时间:2009年09月 频道11月13日即使大家没有用过或者从未知道什么是Rangefinder(连动测距相机),大家都多听过德国Leica这个品牌。在不少影友心目中,Leica除了是Rangefinder的代表,甚至也是一个品味、摄影态度的象征。上代推出三年之后,今代推出的终于走进全片幅年代,像素提升至1800万,成为全球最轻巧的一部全画幅。身价达HK$57,000的Leica 究竟是否物有所值?今次就带大家揭开的“身价之谜”! Rangefinder vs DSLR 在观看的测试之前,大家必须要知道Rangefinder跟DSLR在本质上的不同,现在先来一个简单的重温。连动测距相机(Rangefinder)曾经是世界相机的主流,跟单镜反光机不同,Rangefinder的观景器为旁轴取景器,取景器的影像并非的真实影像,而是由一个独立的观景窗取景。Rangefinder的旁轴取景器又透过连动测距器与的对焦系统连动,对焦不准时,取景器会出现两个主体影像,要转动的对焦环直至对焦准确,这两个主体影像才会重叠。用家透过影像的重叠,便可确定相机对焦已经完成。Rangefinder与SLR有截然不同的设计,两者可以作以下的比较︰ 由于Rangefinder跟DSLR各有好处,本身就是两样不同的东西,不能直接比较。因此这个测试报告将会撇除这个差异,在摄影性能上主要以Rangefinder的角度及标准来评价,而不会以DSLR的标准来进行评价(例如说没有AF、取景有视差等)。不过,由于影像处理及数码部分跟机体form factor无关,因此在数码化的部分就可跟DSLR进行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