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研究

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研究
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研究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小组作业

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研究——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为例

小组组长:XXXXX

小组成员:XXXXX

XXXXX

完成时间:

指导教师:徐德华

目录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4)

2 聚类分析与聚类算法 (5)

2.1 聚类分析 (5)

2.1.1 相关概念与定义 (5)

2.1.2 相似度计量模型 (5)

2.2 聚类算法 (7)

2.2.1 传统聚类算法及其比较 (7)

2.2.2 扩展聚类算法 (14)

3 面板数据及其聚类方法 (15)

3.1 面板数据概述 (15)

3.1.1 概念及发展 (15)

3.1.2 面板数据的特点 (16)

3.1.3 面板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 (16)

3.2 单指标面板数据的数据形式和聚类分析方法 (17)

3.3 多指标面板数据的数据形式和聚类分析方法 (18)

3.3.1 多指标面板数据的数据形式 (18)

3.3.2 常见的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分析方法 (18)

4 实证研究 (23)

4.1 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23)

4.1.1 城市竞争力内涵研究综述 (24)

4.1.2 城市竞争力模型研究综述 (26)

4.1.3 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30)

4.2 城市竞争力指标选取 (31)

4.2.1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1)

4.2.2 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1)

4.3聚类分析 (32)

4.3.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聚类 (32)

4.3.2 基于指标距离求和的聚类 (39)

4.3.2 基于概率连接函数的聚类 (41)

4.4结果分析 (43)

5 结论与展望 (44)

5.1 结论 (44)

5.2 不足与展望 (44)

主要参考文献 (45)

附录 (46)

附录1 (46)

附录2 (46)

附录3 (48)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面板数据(Panel Data)作为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的组合数据集,同时体现了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数字特征,克服了时间序列数据多重共线性、数据量不足等困扰,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计量经济学领域统计分析与统计研究的重要方法和工具。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是统计学的新兴研究领域。

聚类分析作为一种数据挖掘手段,已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领域中,包括模式识别、数据分析、图像处理、市场研究、管理评价等。传统的聚类分析对象一般是固定时期的不同个体截面数据,二维数据聚类分析往往不能满足人们分析问题的需要,而且基于单一的固定时期的聚类分析往往抹杀了指标的动态发展趋势及其发展状态,无法预测其未来发展轨迹和所属类别。例如:在城市竞争力聚类分析中,竞争力存在着随时间动态变化过程,仅仅固定在某一年度的截面数据分析就显得有失偏颇,如果根据一个较长时期的面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则显得较为合理。

城市竞争力是国内近年来正在兴起的一个新课题,目前处于起步研究阶段,还未形成公认的完整体系。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促使我国城市必须进行转型改革,走上新型的发展道路。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要从建设城市转向管理和经营城市,就是要重塑城市资源整合和配置资源机制,提高城市对社会资源的吸引力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从根本上就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评价是典型的综合评价,在不同的评价体系下有不同的指标指标,而且必须考虑时间因素,因此相关的数据就是典型的多指标面板数据。

1994年5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6次会议通过,决定将原来的14个计划单列市和杭州、济南2市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市(其中,重庆市97年恢复直辖)。将这15个城市定为副省级市,是中央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加强了省级机构统筹规划和协调的地位和作用,不仅有利于加快这些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而且有利于更好的发挥这些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在国家政策层面和经济决策权待遇同等的情况下,经过20年,这15个副省级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很大差异,城市竞争力也日趋呈现差异化。鉴于此,我们小组决定利用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方法对此进行探析,一方面介绍面板数据的一些处理思路,另一方面通过聚类寻找15个城市类别之间的差异,以提出相关建议。

2 聚类分析与聚类算法 2.1 聚类分析

2.1.1 相关概念与定义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又称群分析,是根据“物以类聚”的道理,对样品或指标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将有限个无标注数据划分到有限个离散的组或类中,发现数据隐藏的内部结构。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一种无监督的模式分类方法,在分类时只依赖对象自身所具有的属性来区分对象之间的相似程度。聚类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图像分割、语音识别、生物信息处理等方面。

给定一个对象集合{}12,,

,n X x x x =,假设每个对象,1,

,i x i n =含有 m 个

特征,在此用向量的方式来表示对象的特征,()12,,,i m x l l l =,聚类分析的过

程就是根据对象的特征来分析对象之间的相似程度,并根据某种聚类决策准则

来获得聚类结果。聚类的结果用{}12,,,k C c c c =表示,则聚类结果满足以下条

件:,1,

,i c i k ≠?=;

1k i

i c X ==;,,,1,

,i j c c i j i j k ?=?≠=。模糊聚类的结

果没有上面的约束条件,模糊聚类给出的结果只是对象隶属于每个类的程度。

通常聚类分析一般包含四个部分:(1)特征获取与指标选择;(2)计算相似度;(3)聚类分组;(4)结果分析。 2.1.2 相似度计量模型

给定数据矩阵,通常需要通过某种相似度计算模型来计算相似度矩阵。相似性计算模型一般需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1)非负性:对于任两个对象x 和y,有0(,)1s x y ≤≤; (2)对称性:对于任两个对象x 和y,有(,)(,)s x y s y x =; (3)(,)1s x x =。

相似度的计算依赖于数据的特性,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目前有许多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下面列出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 (1)数值型数据的相似度

数值型数据的相似度通常利用数据间的距离来构造,可以利用公式

(,)1(,)

(,),(,)(,)1(,)1max_d x y d x y s x y s x y e s x y d x y d

-=

==-+或

将距离转化为相似度,其中max_d 表示集中数据之间的最大距离。 常见的距离公式有:

◆ 闵可夫斯基(Minkowski )距离:1

1(,)n

p

p i i i d x y x y =??

=- ???∑

◆ 切比雪夫(Chebyshev)距离:1(,)n

i i i d x y x y ==∨-

◆ 马氏(Mahalanobis)距离:()

()

11

2

(,)()T

d x y x y S x y -=

--

其中,∨表示取大运算。闵可夫斯基距离是一个一般化的距离度量,当p=1是为曼哈顿距离,当p=2是为欧式距离。 (2)二元数据的相似度

二元数据是由二元变量构成,二元变量只能有两种取值状态:0或1,其中0表示该特征为空,l 表示该特征存在。如果二元变量的两个状态是同等价值的具有同样的权重称为对称的二元变量,否则称为不对称的二元变量。

对于对称的二元变量评价两个对象和之间相似度的最著名的系数是简单匹配系数:(,)r

d x y r s

=

+,其中r 为x 和y 取值不相同的属性的个数,s 为x 和y 取值相同的属性的个数。对于非对称的二元变量,常用系数来表示,其中最常用的是Jacard 系数。下面给出常见系数的计算公式,设

{}12,,,n x x x x ={}12,,,n y y y y =为二元数据,常用0-0匹配表示x i =0且y i =0,同

理可用0-1、1-0及1-1匹配表示x i 及y i 相应的取值,其中f ij 表示集合

(){},==,1,2,

,k

k

k

k x y x i y j k n =且的基数,{},0,1i j ∈。

◆ Jacard 系数 11

011011

f J f f f =

++

◆ Rogers-Tanimoto 系数 1100

00011011

2()f f RT f f f f +=+++

◆ Sokal-Sneath-a 系数 110000011011

2()

22f f Sa f f f f +=+++

(3)其他相似度

◆ 余弦相似度

1

cos(,),=,n

i i i xy

x y xy x y x x y ===∑其中

相关系数构成的相似度 {}1+corr(,)

s(,)(,)s(,)=2

x y x y corr x y x y = 或者

2.2 聚类算法

2.2.1 传统聚类算法及其比较

聚类分析的核心就是聚类算法,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演化出了多种经典的聚类算法,在现有文献中,传统的聚类算法主要有几种类型:划分方法、层次方法、密度方法、模型方法和网格方法。 (1)基于划分的方法

对于给定的包含n 个数据对象的数据库,通常基于划分的方法要求用户给定构建数据的最终划分数目k ,通过采用目标函数最小化策略,将数据分成k 个簇。可以看出,算法将整个数据集划分为k 个簇,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每个簇至少包含一个数据对象;②每个数据对象必须属于且唯一的属于一个簇。但在某些模糊划分技术中,如在FCM 算法中,第二个要求可以放宽。给定划分数目k ,基于划分的方法首先创建一个初始划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随机选取k 个数据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点,然后采用一种迭代的重定位技术,尝试通过对象在划分间移动来改进划分,采用的准则是:在同一个簇中的数据对象尽可能相似,不同的簇中的数据对象尽可能相异。根据对象在划分之间移动的衡量参数和簇的表示方法不同,基于划分的方法主要包括有K-Means 法,K-中心点算法以及对他们的扩展。 (2)基于层次的方法

层次的方法按数据分层建立簇,形成一棵以簇为节点的树。根据层次如何形成,层次的方法可以分为凝聚的和分裂的。凝聚的方法,也称自底向上的方法,该方法从数据点作为个体簇开始,每一步合并两个最接近的簇,直到所有的簇合并为一个(层次的最上层),或者达到一个终止的条件。在这里,判断最接近的簇需要簇的临近性定义。大多数的层次聚类算法都属于这类。分裂的方法,也称为自顶向下的方法,它与凝聚的方法正好相反,该方法从包含所有点的一个簇开始,每一步分裂一个簇,最终每个对象在单独的一个簇中,或者达到一个终止条件,比如达到某个希望的簇数目,或者两个最近的簇之间的距离超过了某个闭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确定每一步分裂哪一个簇,以及如

何分裂。无论是凝聚算法还是分裂算法都要采用一个划分准则,以便判定簇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性,五个广泛采用的簇间距离度量方法如下:

ⅰ.最小(单链)距离:d

min

(C

i

,C

j

)=min P

i

-P

j

, P

i

?C

i

,P

j

?C

j

ⅱ.最大(全链)距离:d

min (C

i

,C

j

)=max P

i

-P

j

, P

i

?C

i

,P

j

?C

j

ⅲ.平均值(质心)距离:d

mean (C

i

,C

j

)=m

i

-m

j

,其中m

i

、m

j

是C

i

,C

j

的质心

ⅳ.平均(组平均)距离:d

avg (C

i

,C

j

)=1n

i

n

j

P

i

-P

j

?

?, P i?C i,P j?C j

ⅴ.中心点距离:d

median (C

i

,C

j

)=M

i

-M

j

,其中M

i

、M

j

是C

i

,C

j

的中心点。

这里P

i -P

j

表示两个对象P

i

和P

j

之间的距离,m

i

是簇C

i

的平均值(质

心),M

i 是簇C

i

的中心点,而n

i

是簇C

i

中对象的数目。

如图 2.1所示,凝聚的层次算法和分裂的层次算法在包含五个对象的数据集合上的处理过程。凝聚的方法将每个对象看作一个簇,然后将这些簇一步一步进行合并。图中簇a和b相似性最高首先进行合并,其次是d和e,再de合并的簇与簇c合并,最终与a,b组成的簇合并,合并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最终合并为一个簇。而在分裂方法处理的过程中,初始时所有对象都放到一个簇中,根据数据对象之间的相异性将该簇分裂,簇的分裂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最终每个簇中只包含一个对象。

图2.1 凝聚和分裂层次聚类算法

层次聚类算法可以在不同粒度水平上对数据进行探测,而且很容易实现相似度量或距离度量。但是层次聚类算法由于合并或分裂簇的操作不可逆,也给聚类结果带来不准确性。有一些技术试图克服“合并是最终的”这一限制。一种方法试图通过移动树的分支以改善全局目标函数。另一种方法使用划分聚类技术来创建许多小簇,然后从这些小簇出发进行层次聚类。凝聚层次聚类技术使用各种标准,在每一步局部地确定哪些簇应当合并(或分裂,对于分裂方法)。这种方法产生的聚类算法避开了解决困难的组合优化问题。这样的方法没有很难确定初始点和局部最小问题。但是,在很多情况下,O(n2log n)的时间复杂度和O(n2)的空间复杂度阻碍了它们的应用。通常在解决实际聚类问题时把层次方法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改进层次方法聚类质量的一个很有前途的方向,是把层次聚类和其他聚类方法相结合起来,形成多阶段的聚类,改善聚类质量。这类方法包括BIRCH和CURE算法等。

BIRCH算法利用层次方法进行平衡迭代归约和聚类。它引入了两个概念:聚类特征和聚类特征树。聚类特征是一个反映类内对象信息的三元组,包含类内数据点的个数、线性和以及平方和。它首先将对象划分成树形结构,然后采用其他聚类算法对聚类结果求精。BIRCH算法采用多阶段聚类技术,对数据集进行一遍扫描后生成初步簇的CF树,再经过一遍或多遍扫描改进CF树的

质量。CF树建好后,可以使用任何聚类算法,如典型的划分方法,对其叶节点进行聚类。BIRCH算法支持增量聚类。当插入新数据对象时,CF树可以动态构造,CF树的重建类似于B+树构建中的节点插入和分裂。但由于CF树的每个节点的大小的限制,可能导致节点并不总是对应于用户所认为的一个自然聚类。而且,如果簇不是球形的,BIRCH算法不能很好地工作,因为它用了直径的概念来控制聚类的边界。

CURE算法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创建一种能够处理大型数据、离群点和具有非球形和非均匀大小的簇的数据的方法。CURE使用簇中多个代表点来表示一个簇。实际上,CURE是从一个簇中选择一定数目散布很好的点来代表该簇,这些点能够用于确定簇的形状和大小。一旦选定代表点,他们就以一定的收缩因子向簇中心收缩,这有助于减轻离群点的影响。使用这些点收缩之后的位置来代表簇,从中找到最近的两个簇,然后把它们进行合并。CURE算法克服了利用单个代表点或基于质心的方法的缺点,可以发现非球形及大小差异明显的簇。同时采用了收缩因子在处理孤立点上也更加健壮。

(3)基于密度的方法

很多算法中都使用距离来描述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前面提到的两种聚类方法就是基于这种相似性进行聚类,这样的聚类方法对于大部分的球形簇聚类效果较好。但往往对任意形状的簇聚类结果较差,甚至无法进行有效聚类,因此提出了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这类方法将簇看作是数据空间被低密度区域分割开的高密度区域。该类算法除了可以发现任意形状的类,还能够有效去除噪声。典型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包括DBSCAN和OPTICS。

1)DBSCAN算法

主要思想是:只要临近区域的密度(对象或数据点的数目)超过某个预先设定的闭值,该数据对象就属于此簇,并继续聚类,直至所有的对象都唯一的划定到一个簇中。

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通常是对于给定类中的每个数据点,在一个给定范围的区域中设定必须至少包含数据点的数目。它定义簇为密度相连点的最大集合。以下为有关密度的一些相关概念:

ⅰ.e-邻域:给定对象e半径内的区域称为该对象的e-邻域;

ⅱ.核心对象:如果一个对象的e邻域至少包含最小数目MinPts个对象,则称该对象为核心对象,MinPts由用户给定;

ⅲ.直接密度可达:给定一个对象集合D如果p是在q的e-邻域内,而q 是一个核心对象,我们说对象p从对象q出发是直接密度可达的;

ⅳ.密度可达:如果存在对象链P

1,P

2

,,P

n

,P

1

=q,P

n

=p对P

i

?D

(1£i£n),P

i+1是从P

i

关于e和MinPts直接密度可达的,则对象P是从对象q

关于e和MinPts密度可达的(Density一Reachable);

ⅴ.密度相连:如果对象集合D中存在一个对象O,使得对象p和q是从O 关于e和MinPts密度可达的,那么对象p和q是关于e和MinPts密度相连的(Density一Connected)。

密度可达是直接密度可达的传递闭包,这种关系是非对称的。只有核心对象之间是相互密度可达的。然而,密度相连性是一个对称的关系。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通过检查数据库中每个数据对象的:e-邻域来寻找最终的聚类。如果一个数据对象P的e-邻域包含多于MinPts个其他数据对象,则创建一个以P作为核心对象的新簇。然后,反复地寻找从这些核心对象直接密度可达的对象。这个过程可能涉及一些密度可达簇的合并。当没有新的点可以被添加到任何簇时,该过程结束。这样算法得到的簇是是基于密度可达性的最大的密度相连对象的集合,其他不包含在任何簇中的对象被认为是“噪声”。这样的方法可以用来过滤“噪声”,去除孤立点数据,并且可以发现任意形状的簇。

对于基于密度的算法聚类过程而言,它的优点是具有相对较低的时间复杂度(如果采用空间索引,DBSCAN的计算复杂度是O(n log n),否则,计算复杂度是O(n2),这里n是数据库中对象的数目),另外可以根据给定输入参数e和MinPts对数据对象进行较好的聚类,但是对于用户而言,参数的取值通常依靠经验,如果用户对数据集不熟悉,又或者是数据集为一个高维数据集,这时用户就很难确定参数e和MinPts,而算法参数取得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最终的聚类效果。该算法对用户定义的参数十分敏感,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聚类效果较差,往往全局密度参数不能刻画其内在的聚类结构。基于密度的算法一般采用给定特定函数,来减少用户人为给定的参数对最终聚类结果的影响。

2)OPTICS算法

OPTICS算法是通过对象排列识别聚类结构的密度聚类算法,它为自动和交互的聚类分析计算一个簇次序。这个次序代表了数据的基于密度的结构,这个次序的选择根据最小的e值密度可达的对象,以便高密度的聚类能被首先完成,基于这个想法,每个对象需要存储两个值)——核心距离(core—distance)和可达距离(reach ability—distance)。

ⅰ.核心距离:一个对象p的核心距离是使得p成为核心对象的最小e。如果p不是核心对象,p的核心距离没有定义;

ⅱ.可达距离:一个对象q关于另一个对象p的可达距离是p的核心距离和p与q的欧几里得距离之间的较大值。如果p不是一个核心对象。p和q之间的可达距离没有定义。

OPTICS算法创建了数据库中对象的一个次序,额外存储了每个对象的核心距离和一个适当的可达距离,基于产生的次序信息,OPTICS来抽取聚类。

(4)基于网格的方法

基于网格的聚类方法采用多分辨率的网格数据结构,把对象空间量化为有限数目的单元,形成一个网格结构,所有操作都在这个网格结构上进行。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处理速度快,处理时间独立于数据对象的数目,只与量化空间中每一维的单元数目有关。代表性的算法是STING算法和CLIQUE算法。

1)STING(Statistical Information Grid)是基于网格方法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该算法基于网格的多分辨率聚类技术,它将要聚类的空间区域划分为矩形单元。针对不同级别的分辨率,通常存在多个级别的矩形单元,这些单元形成了一个层次结构:高层的每个单元被划分为多个低一层的单元。关于每个网格单元属性的统计信息(例如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被预先计算和存储,以便于进行查询处理。

该算法的主要优点是它的网格结构有利于并行处理和增量更新而且效率非常的高,主要不足是由于它采用了一个多分辨率的方法来进行聚类分析,它的聚类的质量取决于网格结构最低层的粒度,如果粒度比较细,处理的代价会显著的增加,但如果最低层的粒度太粗将会降低聚类分析的质量;而且STING在构建一个父亲单元时没有考虑孩子单元和其相邻单元之间的关系,所以其聚类边界只能是水平的或竖直的,没有对角的边界。因此,尽管该技术有快速的处理速度,但可能降低簇的质量和精确性。

2)CLIQUE(Clustering In Quest,自动子空间聚类算法)聚类算法综合了基于密度和基于网格的聚类方法。它对于大型数据库中的高维数据的聚类非常有效。CLIQUE的中心思想如下:

ⅰ.给定一个多维数据点的大集合,数据点在数据空间中通常不是均衡分布的。CLIQUE区分空间中稀疏的和“拥挤的”区域,以发现数据集合的全局分布模式。

ⅱ.如果一个单元中的包含数据点超过了某个输入模型参数,则该单元是密集的。在CLIQUE中,簇定义为相连的密集单元的最大集合。

CLIQUE分两步进行多维聚类:首先,CLIQUE将数据空间中分布不均匀的数据对象,按照n维数据空间划分为互不相交的长方形单元,并识别其中的密集单元,该工作对每一维进行;其次,CLIQUE为每个簇生成最小化的描述。对每个簇,它确定覆盖相连的密集单元的最大区域,然后确定最小的覆盖。

CLIQUE将基于密度和基于网格的算法相结合,它能够自动地发现最高维的子空间,高密度聚类存在于这些子空间中,对元组的输入顺序不敏感,无需假设任何规范的数据分布。它随输入数据的大小线性地扩展。当数据的维数增加时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但是。由于方法大大简化。聚类结果的精确性可能会降低。

(5)基于模型的方法

基于模型的方法为每个簇假定一个模型,寻找数据对给定模型的最佳拟合。一个基于模型的算法可能通过构建反映数据点分布的密度函数来定位聚类。基于模型的聚类方法试图优化给定的数据和某些数学模型之间的适应性,这样的方法经常是基于这样的假设:数据是根据潜在的概率分布生成的。基于模型的方法主要分两类:统计学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

大多概念聚类都采用了统计方法,也就是利用概率参数来帮助确定概念或聚类。每个所获得的聚类通常都是通过概率描述来表示的。COBWEB是一个常用并且简单的增量式概念聚类方法。它的输入对象是采用符号量来描述,采用分类树的形式创建一个层次聚类。一个分类树中的一层形成一个划分。

COBWEB是基于属性概率分布相互独立的假设,属性取值多时较难存储和更新聚类。COBWEB另外一个版本是CLASSIT,它可以对连续取值属性进行增量式聚类。这两个方法都不适合对大数据库进行聚类。

神经网络聚类方法是将每个聚类描述成一个例证,每个例证作为聚类的原型。然后根据某种度量,将新的对象分配到最相似的聚类之中。主要的方法有:竞争学习方法和自组织特征映射方法。

(6)几种传统聚类算法比较

基于上述的分析,下面对传统聚类方法中的一些常用聚类算法的性能从可伸缩性、发现聚类的形状、对“噪声”的敏感性、对数据输入顺序的敏感性、高维性和算法效率六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 聚类算法比较

由表 2.1的比较可以看出,现有传统聚类算法在某些方面达到数据挖掘对聚类分析的要求,但是没有哪一种算法是绝对优越的。由于数据挖掘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对聚类算法提出了各自特殊的要求,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聚类算法。

2.2.2 扩展聚类算法

(1)模糊聚类算法

如果数据对象分布在明显分离的组中,则把对象明确分成不想交的簇是一种理想的方案。然而,在大部分情况下,数据集中的对象不能划分成明显分离的簇。传统聚类把每个样本严格地划分到某一类,随着模糊集理论的提出,传统聚类被推广为模糊聚类。在模糊聚类中,每个样本不再仅仅属于某一类,而是以一定的隶属度属于某一类。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得到了样本属于各个类别的不确定性程度,即建立起了样本对于类别的不确定性描述。

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聚类方法首先由Ruspini提出,但真正有效的算法模糊C均值算法却是由Dunn给出的。Bezdek将其进一步扩展,建立起了模糊聚类理论。

(2)综合聚类算法

现在有很多算法是将不同算法进行综合,以此来获得不同算法的优点。DENCLUE(DENsity-based CLUstEring)就是一个综合了划分方法、层次方法和密度方法的综合方法。该算法主要基于以下理论:

①每个数据点的影响可以用一个数学函数形式化地模拟,它描述了一个数据点在领域内的影响,被称为影响函数;

②数据空间的整体密度可以被模型化为所有数据点的影响函数的总和;

③聚类可以通过密度吸引点来得到,这里的密度吸引点是全局密度函数的局部最大值。

(3)新的对象的聚类算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用产生流数据。它不同于传统的存储在磁盘上的静态数据,而是一类新的数据对象,它是连续的、有序的、快速变化的、海量数据。

相应地,流环境下的流聚类问题研究也成为聚类分析中的一个热点。流数据是数据点12,,...,n x x x 的一个有序序列,它只能被顺序访问,而且仅能被扫描一次货有限的几次。数据流是快速变化的,因而对流数据聚类也要能随着时间而不断地进行。流数据是海量且有序的,不可能保证存储整个数据集,只能分析一定范围内的数据,因而要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

随着人们对面板数据认知的加深,对面板数据的聚类也成为聚类分析中的另一热点。面板数据的有序聚类是难点,如何保证在聚类的过程中,同时保留面板数据的以下三个特征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① 某时期指标发展的绝对水平;

② 特定个体的指标发展的动态水平,即指标随时间变化的增量水平或增

速;

③ 特殊个体某项指标发展的协调水平,即指标的变异程度或波动程度。

3 面板数据及其聚类方法 3.1 面板数据概述

3.1.1 概念及发展

面板数据,即Panel Data ,也叫“平行数据”,是指在时间序列上取多个截面,在这些截面上同时选取样本观测值所构成的样本数据,也就是把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数据。最早做面板数据收集和研究的是美国,开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两个著名的例子一是由米歇根大学的社会研究协会做的关于收入动态的面板研究;二是由俄亥俄州立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和人口普查局所做的劳动力市场经历的国家平行数据调查。欧洲这方面起步相

对比较晚,开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这方面起步则更晚,面板数据的收集还不是很健全。

近20多年来,面板数据模型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上都取得了重要发展,新方法、新观点层出不穷。在经济分析中,面板数据模型起着只利用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模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3.1.2 面板数据的特点

面板数据从横截面上看,是由若干个体在某一时刻构成的截面观测值,从纵剖面上看则是一个时间序列。面板数据可以用三下标变量表示,例

,1,2,

,,1,2,

,,1,2,

,ijt x i N j m t T

=== ,N 表示面板数据中含有的个体数;m 表

示指标变量的总数;T 表示时间序列的最大长度。

相对只利用截面数据模型和只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进行经济分析而言,面板数据模型具有许多优点:

第一,减少多重共线性。面板数据通常提供给研究者大量的数据,包含更多的变量,这样就增加了自由度,减少了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

第二,相对于纯横截面和纯时间序列数据而言,面板数据可以从多种层面分析经济问题。

第三,面板数据能够更好的识别和测量一些效应,而这些效应是单纯的时间序列数据或横截面数据所不能简单觉察的。

第四,控制个体效应。面板数据通常以微观单元来收集,如个人、公司和家庭。在微观的水平上许多变量能被更为精确的测量,因此有测量误差所引起的偏能够得到减轻。

3.1.3 面板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理论方法己日渐成熟,涌现了大量有关面板数据理论和经验分析文章,形成了现代计量经济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绝大多数有关面板数据的分析处理理论,一方面从从计量建模的角度着手,从单方程模型到联立方程模型,从变截距模型到变系数模型,从线性模型到非线性模型等等,另一方面着重于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的研究。目前,用面板数据建立的模型通常有3种,即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其中固定效应模型又可分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时点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

时点双固定模型三类。常用的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有混合最小二乘估计、组内最小二乘估计、组间最小二乘估计、广义最小二乘估计、协方差估计、一阶差分估计和最小二乘虚拟变量估计,其中前两种适用于混合模型,组内、组间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适用于堆积效应模型,后三种适用于固定效应模型。

Bonzo D.C 和 Hermosilla A.Y 等统计学家开创性的将多元统计方法引入到面板数据的分析中来,并运用概率连接函数和遗传算法改进了聚类分析的算法,从而将聚类分析用于面板数据的分析。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是统计学的新兴研究领域。

3.2 单指标面板数据的数据形式和聚类分析方法

单指标面板数据的数据格式可以用一个二维表来表示.单指标面板数据聚类分析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转换方法,将单指标面板数据的时间维度转换为截面数据的指标维度表示,两种数据的统计描述特征相似,在聚类分析中,二者关于样品距离的算法、聚类过程都是相同的,因此,单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可以借鉴截面数据的聚类分析,可以直接运行相关软件进行计算。另一种是一维有序样品聚类方法,将单指标面板数据的空间维度转换为有序样品的指标维度表示,但需要进行降维处理得到一维指标。目前有不少专业软件可以完成一维样品有序聚类计算,比如DPS 等。

由于面板数据自身复杂的数据结构,对于面板数据聚类分析的研究早期多停留在单指标面板数据上较多,例如:Michel和Jeroen(2005)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缺省数据的单个指标面板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朱建平和陈民恳(2007)利用差异上确界、差异欧式距离、差异绝对值等方法研究了单个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构造了度量单个指标面板数据中横截面个体之间相似性的统计指标,并对全国31个省市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支出分别作了系统聚类分析。对单个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在理论研究上就是一个简化问题,其聚类算法和聚类过程都类似于多指标横截面数据或者时间序列的聚类分析。因此,单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相对比较简单,数据也易于处理。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复杂的,单个指标包含的信息太少,不能充分反映现实情况的特征。因此,单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受到很大限制。

3.3 多指标面板数据的数据形式和聚类分析方法

3.3.1多指标面板数据的数据形式

在实际中,由于现象的复杂性,研究对象往往表现为多指标面板数据。多指标面板数据的结构要复杂一些,严格上应该用三维表来表示,在在平面上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一个二级二维表的形式,如表3.1所示。研究总体共有N个,每个样品的特征用p个指标表示(X1,X2,…,Xj,…,Xp),时间长度为T,则X

(t)表示第个样品第j个指标在t时间的数值。

ij

表3.1 多指标面板数据的数据形式

3.3.2 常见的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分析方法

(1)主成分分析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利用主成分分析构造一个综合指标,再对综合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例如,肖泽磊等(2009)对多指标面板数据在各时刻t的横截面数据进

:

行主成分分析,构造出了多指标面板数据在时刻t的综合指标F

n,t

(2-1)然后将综合指标F

间的距离定义为面板数据中横截面个体间的距离或者相

n,t

性指标,肖泽磊等(2009)定义了如下3个度量横截面个体相似性的指标:

(3-2)

(3-3)

(3-4)

上述式(2-2)、式(2-3)和式(2-4)分别将综合指标F i ,t 和F j ,t 的绝对距离、欧氏距离以及极差距离作为度量横截面个体i 和j 相似性的指标。将X n ,t 的样本观测值x n ,t 带入F n ,t 中,可以直接得到相似性指标对应的样本值,由该样本值可以直接度量横截面个体间的相似性。

虽然上述综合指标F n ,t 通常能够包含p 维随机变量X n ,t 的大部分信息,例如肖泽磊等(2009)在利用主成分分析构造综合指标时,考虑综合指标的累积贡献率都在85%以上。但是,上述3个相似性指标只度量了在综合指标上横截面个体i 和j 间的相似性,未必能够度量在p 维随机变量X n ,t 上横截面个体i 和j 是否是相似的。

除此之外,主成分分析法还在数据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第一点是指标的量纲问题,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或者经济解释,往往可能具有不同量纲或者单位。虽然可以通过总体样本的均值x .t 和总体样本的方差矩阵S .t 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各指标的量纲剔除,但是综合指标往往还是无法给出其经济意义或者经济解释的。第二就是指标的数量级问题,不同的指标往往数量级也有可能是不同的。在主成分分析法中,如果指标数量级差异较大,综合指标间的距离往往就会只由数量级较大的指标决定,而数量级较小的指标往往可能对综合指标间的距离影响很小。这样就会直接对数量级较小的指标造成较大的信息损失,可能会导致对横截面个体间相似性度量不够准确。第三是面板数据出现异常值的问题。当面板数据中的某个横截面个体样本观测在某些期出现异常值时,主成分分析法往往会对该横截面个体与其他横截面个体间相似性的度量上出现问题。例如,横截面个体i 在t *期样本出现异常值,致使横截面个体i 与j 间的距离在t *期很大,从而造成了相似性指标的样本值也较大,认为横截面个体i 与j 的相似性不大;但是在其他各期上横截面个体i 与j 间的距离都是较小的,只是因为在t *期出现了异常值,才使得横截面个体i 与j 间的判别距离很大。因此,在面板数据中出现了异常值时,主成分分析法往往可能会对横截面个体间相似性在整个观测期上的度量出现失误。 (2)指标距离求和法

指标距离求和法是在指定时间上,将横截面个体间每个指标间的距离看作是等价的,将所有指标间距离求和作为度量横截面个体间相似性的指标。例如,郑兵云(2008)定义了横截面i 和j 的欧式距离:

1

2

2,,(,)(),,1,2,,p

T

s s i t j t d i j X X i j N

??=-=??∑∑

(3-5)

除此之外,李因果和何晓群(2010)在上述的欧式距离中,还考虑加入横截面个体在时间变化上的距离和“变异系数”距离。其形式如下:

其中

Y i ,t

s =D X i ,t

s /D X

i ,t -1

s ,D X i ,t s =X i ,t s -X

i ,t -1

s ,Z i ,t

s

=X i ,t

*/s i ,t ,X i ,t

*=1p X i ,t s ,s =1p ?s i ,t =1p (X i ,t s -X i ,t *)s =1

p

?2

,上

述第二个求和项就是横截面个体在时间变化上的距离,第三个求和项就是“变异系数”距离。

将横截面个体的样本观测值x i ,t 和x j ,t 带入式(2-5)和式(2-6)中,可以得

到相似性指标d (i ,j )对应的样本值,由相似性指标对应的样本值可以直接度量横截面个体间的相似性。在上述式(2-5)和式(2-6)中,构造欧式距离时,虽然该方法看似对各指标都进行了比较,但是却将每个指标间的距离看作是等价的,将面板数据中的指标看作是“可退化的”。与主成分分析法的区别是,主成分分析法是将面板数据中的p 个指标变为一个综合指标,指标距离求和法是直接将面板数据中的指标退化,将p 个指标的T次观测直接退化为对一个指标的p *T 次观测。郑兵云(2008)也认为指标距离求和法存在着直接忽略了不同指标的概率分布特征的缺陷。对于面板数据来说,不同指标的数字特征和概率分布特征往往是不同的。对于面板数据中某个给定的横截面个体,某一个指标的T次观测往往反映了该指标的概率分布特征,指标距离求和法是无法反映出任何指标的概率分布特征。

与主成分分析法一样,指标距离求和法也在数据方面存在着三点不足。第一是指标的量纲问题,虽然在指标距离求和法中没有构造综合指标,但是却直接对指标进行退化求距离,而指标退化所求的距离往往也是无法给出其经济解释的。第二是指标的数量级问题,指标退化的求和距离往往也是由数量级较大指标决定,而数量级较小的指标往往可能对指标距离求和影响很小。第三是面板数据出现异常值的问题。和主成分分析法一样,当面板数据中的某个横截面个体样本观测在某期出现异常值时,在该期横截面个体间的距离往往可能会过大,影响了对整个观测期相似性的度量。 (3)概率连接函数

物联网大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和技术探讨

物联网大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和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19-09-11T15:11:03.9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作者:吴政[导读] 摘要:文章先分析了物联网关键技术以及数据发现等相关技术,随后介绍了聚类分析方法,包括关键算法和技术流程,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广州市汇源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220 摘要:文章先分析了物联网关键技术以及数据发现等相关技术,随后介绍了聚类分析方法,包括关键算法和技术流程,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大数据;聚类分析 引言:物联网感知层中的无线射频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准确识别目标物的功能。在RFID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其在制造业和电商行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数据复杂度的提高,和数据量的扩大,需要对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创新研究,促进大数据技术架构优化设计。 一、物联网关键技术分析 物联网其实是指通过信息传感相关红外感应器、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在射频识别条件下将待测物体和网络之间进行有效连接,从而实现全方位物体识别、定位、跟踪管理和全过程监控等功能。物联网的诞生进一步改变了原有的识别技术,对现代化信息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中的多个领域也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物联网领域当中。物联网相关技术包括以下三种:第一是数据处理和现代通信。现代通信是物联网基础支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无线智能网络。结合宽带通信的帮助,大部分领域都开始创建多媒体通信,同时相关技术也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第二是智能终端,这部分是物联网整个网络中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智能电话和智能型PDA,可以利用传感器精确采集信息,全面识别判断各种图像。第三是信息安全。将物联网有效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需要进一步确保信息安全,为此需要合理使用相应的加密方法对各种实时访问进行全面监控,进行系统化的安全管理和访问。对于当下的物联网而言,只有的网络状态下才能对各种物体进行准确识别。 二、数据发现 模式识别即利用逻辑关系、文字、数值等内容表征事物现象的信息,实施识别、分析和处理的过程。模式识别也可以称作模式分类,具体包括无监督和监督模式识别,两种模式之间的差异时样本类型已知状态。其中的监督模式是在已知样本类型的基础上进行识别,而无监督则是在不知道样本类型的基础上进行识别。通过计算机识别的目标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具体的包括图像、声音、文字等内容,而抽象的包括程度和状态等内容,模式信息即把识别对象和数字信息清除区分开来,这种技术涉及范围较广,包括人工智能、数据库、统计学等内容,是各种技术的综合。在数据挖掘中,模式发现是其中的核心内容,数据挖掘相关任务包括分类、关联、聚类等形式。数据库相关知识模式发现流程如图1所示: 在处理RFID相关事件时,应该先详细解析事件定义,随后根据事件流中各种事件的定义关系,对已形成的模式关系实施定义分析,随后按照事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实施量化,在量化后距离基础上实施聚类分析。该部分定义中,先对事件进行解析,将其转化为原子事件,随后对其定义,在已经完成定义的原子实践基础上,再对现实事件中的各种关系进行定义,同时分析交易事件中的属性量化指标。原子事件即将事件定义成一个,包括事件标识符ID,也是唯一的标记;DOMAIN是交易事件中问题域实际位置;ALIAS是事件名称,和命名事件相关的一种名称;TYPE是事件种类,和问题域具有一定联系,可以是相关研发人员进行自定义操作,同时也可以是系统自带;TIME是事件出现时间;STIMULATION是激发事件的基础条件,比如快递运输中的某一物品被RFID读取后,证明该物品处于被签收状态,其中的激发因素便是被签收,如果没有被RFID识别器解读,证明该物品尚未发出,也不会出现任何事情。LAOCATION是指事件出现的位置,和事件相关性具有一定联系。 三、聚类分析技术方法 (一)关键算法 第一是平均算法,这种算法从本质上来看是以聚类划分为基础的,在近几年平均算法逐渐广泛应用开来。利用这种算法可以对相关对象进行合理划分,将其分成各种类型的簇。也因此对象组之间也呈现出一种相似性特点。如果是针对特定类型的数据分析工作,则关注点需要放在数据集和数据簇总数上,并从中挑选出可分析数据集。对各组别数据对象进行分配,便能规划处具有较强相似性的簇平均值。第二是分解奇异值算法,这种算法是以特定矩阵为基础,其中包含实数或复数的矩阵,如果该种类型的矩阵存在,便可以直接实施分解奇异值的操作。从整个矩阵范围内分析,涉及到M×M矩阵,这种矩阵类型是一种半正定和对角矩阵。分解奇异值还会涉及到共轭矩阵,并把其看做奇异值分解。从当下的实际发展状况分析,通常可以利用特定类型仿真软件分解相关数值,随后通过归纳得到函数式[1]。 第三是主成分分析算法,这种算法也可以叫做PCA分析办法,正常情况下,如果是多种算法变量,可以利用线性变换方法促进全过程实现简化变换的目标,或利用多元统计方式进行算法分析。从信息分析和数据分析两种视角入手,分析主成分其核心价值是创建对应的数据集,但不能遗漏全方位简化运算。在分析主成分的基础上,降低数据集维度,可以适当保留一些低阶的主成分,忽略高阶成分。第四是决策树学习,其属于一种概率分析图解方法,这种方法需要以事件概率为基础前提,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件进行系统解析。决策树重点针对特殊期望值,保证其最终结果大于零。同时决策树还涉及到可行性判断和决策分析等方面。

16种常用的大数据分析报告方法汇总情况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μ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μ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 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 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聚类分析:原始数据

聚类分析:原始数据 例如:下表是1999年中国省、自治区的城市规模结构特征的一些数据,可通过聚类分析将这些省、自治区进行分类,具体过程如下:(数据只要取到黑龙江,勤快的同学可以都选,嘻嘻,) 省、自治区首位城市规模 (万人) 城市首位度四城市指数基尼系数 城市规模中位值 (万人) 京津冀699.70 1.4371 0.9364 0.7804 10.880 山西179.46 1.8982 1.0006 0.5870 11.780 内蒙古111.13 1.4180 0.6772 0.5158 17.775 辽宁389.60 1.9182 0.8541 0.5762 26.320 吉林211.34 1.7880 1.0798 0.4569 19.705 黑龙江259.00 2.3059 0.3417 0.5076 23.480 苏沪923.19 3.7350 2.0572 0.6208 22.160 浙江139.29 1.8712 0.8858 0.4536 12.670 安徽102.78 1.2333 0.5326 0.3798 27.375 福建108.50 1.7291 0.9325 0.4687 11.120 江西129.20 3.2454 1.1935 0.4519 17.080 山东173.35 1.0018 0.4296 0.4503 21.215 河南151.54 1.4927 0.6775 0.4738 13.940 湖北434.46 7.1328 2.4413 0.5282 19.190 湖南139.29 2.3501 0.8360 0.4890 14.250 广东336.54 3.5407 1.3863 0.4020 22.195 广西96.12 1.2288 0.6382 0.5000 14.340 海南45.43 2.1915 0.8648 0.4136 8.730 川渝365.01 1.6801 1.1486 0.5720 18.615 云南146.00 6.6333 2.3785 0.5359 12.250 贵州136.22 2.8279 1.2918 0.5984 10.470 西藏11.79 4.1514 1.1798 0.6118 7.315 陕西244.04 5.1194 1.9682 0.6287 17.800 甘肃145.49 4.7515 1.9366 0.5806 11.650 青海61.36 8.2695 0.8598 0.8098 7.420 宁夏47.60 1.5078 0.9587 0.4843 9.730 新疆128.67 3.8535 1.6216 0.4901 14.470

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研究解析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小组作业 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研究——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为例 小组组长:XXXXX 小组成员:XXXXX XXXXX 完成时间: 指导教师:徐德华

目录 1 选题背景与意义 (4) 2 聚类分析与聚类算法 (5) 2.1 聚类分析 (5) 2.1.1 相关概念与定义 (5) 2.1.2 相似度计量模型 (5) 2.2 聚类算法 (7) 2.2.1 传统聚类算法及其比较 (7) 2.2.2 扩展聚类算法 (13) 3 面板数据及其聚类方法 (15) 3.1 面板数据概述 (15) 3.1.1 概念及发展 (15) 3.1.2 面板数据的特点 (15) 3.1.3 面板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 (16) 3.2 单指标面板数据的数据形式和聚类分析方法 (16) 3.3 多指标面板数据的数据形式和聚类分析方法 (17) 3.3.1 多指标面板数据的数据形式 (17) 3.3.2 常见的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分析方法 (17) 4 实证研究 (23) 4.1 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23) 4.1.1 城市竞争力内涵研究综述 (24) 4.1.2 城市竞争力模型研究综述 (26) 4.1.3 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29)

4.2 城市竞争力指标选取 (30) 4.2.1 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0) 4.2.2 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31) 4.3聚类分析 (32) 4.3.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聚类 (32) 4.3.2 基于指标距离求和的聚类 (38) 4.3.2 基于概率连接函数的聚类 (40) 4.4结果分析 (42) 5 结论与展望 (44) 5.1 结论 (44) 5.2 不足与展望 (44) 主要参考文献 (45) 附录 (46) 附录1 (46) 附录2 (46) 附录3 (48)

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方法

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本栏目责任编辑:贾薇薇 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方法 黄利文 (泉州师范学院理工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聚类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方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对聚类的分类做简要的介绍,然后给出了常用的聚类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和优缺点,并对常用的聚类方法作比较分析,以便人们根据实际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聚类方法。 关键词:聚类分析;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2-20564-02 ClusterAnlaysisMethodsofDataMining HUANGLi-wen (SchoolofScience,QuanzhouNormalUniversity,Quanzhou362000,China) Abstract:Clusteranalysisisoneoftheimportantmethodsofmultivariatestatisticalanalysis,andthismethodhasawiderangeofapplica-tionsinmanyfields.Inthispaper,theclassificationoftheclusterisintroducedbriefly,andthengivessomecommonmethodsofclusteranalysisand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hesemethods,andtheseclusteringmethodwerecomparedandanslyzedsothatpeoplecanchosesuitableclusteringmethodsaccordingtotheactualissues. Keywords:ClusterAnalysis;DataMining 1引言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把一个没有类别标记的样本集按某种准则划分成若干个子类,使相似的样品尽可能归为一类,而不相似的样品尽量划分到不同的类中。目前,该方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气候学、经济学和遥感等许多领域,其目的在于区别不同事物并认识事物间的相似性。因此,聚类分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常用的一些聚类方法,并从聚类的可伸缩性、类的形状识别、抗“噪声”能力、处理高维能力和算法效率五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人们根据实际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聚类方法。 2聚类的分类 聚类分析给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分类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2,3,4]:划分方法、层次方法、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基于网格的聚类方法和基于模型的聚类方法。 2.1划分法(partitiongingmethods) 给定一个含有n个对象(或元组)的数据库,采用一个划分方法构建数据的k个划分,每个划分表示一个聚簇,且k≤n。在聚类的过程中,需预先给定划分的数目k,并初始化k个划分,然后采用迭代的方法进行改进划分,使得在同一类中的对象之间尽可能地相似,而不同类的中的对象之间尽可能地相异。这种聚类方法适用于中小数据集,对大规模的数据集进行聚类时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2.2层次法(hietarchicalmethods) 层次法对给定数据对象集合按层次进行分解,分解的结果形成一颗以数据子集为节点的聚类树,它表明类与类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层次分解是自低向上还是自顶向下,可分为凝聚聚类法和分解聚类法:凝聚聚类法的主要思想是将每个对象作为一个单独的一个类,然后相继地合并相近的对象和类,直到所有的类合并为一个,或者符合预先给定的终止条件;分裂聚类法的主要思想是将所有的对象置于一个簇中,在迭代的每一步中,一个簇被分裂为更小的簇,直到最终每个对象在单独的一个簇中,或者符合预先给定的终止条件。在层次聚类法中,当数据对象集很大,且划分的类别数较少时,其速度较快,但是,该方法常常有这样的缺点:一个步骤(合并或分裂)完成,它就不能被取消,也就是说,开始错分的对象,以后无法再改变,从而使错分的对象不断增加,影响聚类的精度,此外,其抗“噪声”的能力也较弱,但是若把层次聚类和其他的聚类技术集成,形成多阶段聚类,聚类的效果有很大的提高。2.3基于密度的方法(density-basedmethods) 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只要临近区域的密度(对象或数据点的数目)超过某个阈值,就继续聚类。也就是说,对于给定的每个数据点,在一个给定范围的区域中必须至少包含某个数目的点。这样的方法就可以用来滤处"噪声"孤立点数据,发现任意形状的簇。2.4基于网格的方法(grid-basedmethods) 这种方法是把对象空间量化为有限数目的单元,形成一个网格结构。所有的聚类操作都在这个网格结构上进行。用这种方法进行聚类处理速度很快,其处理时间独立于数据对象的数目,只与量化空间中每一维的单元数目有关。 2.5基于模型的方法(model-basedmethod) 基于模型的方法为每个簇假定一个模型,寻找数据对给定模型的最佳拟合。该方法经常基于这样的假设:数据是根据潜在的概 收稿日期:2008-02-17 作者简介:黄利文(1979-),男,助教。

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实验报告 1.方法背景 聚类分析又称群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研究样本或指标的一种主要的分类方法,在古老的分类学中,人们主要靠经验和专业知识,很少利用数学方法。随着生产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分类越来越细,以致有时仅凭经验和专业知识还不能进行确切分类,于是数学这个有用的工具逐渐被引进到分类学中,形成了数值分类学。近些年来,数理统计的多元分析方法有了迅速的发展,多元分析的技术自然被引用到分类学中,于是从数值分类学中逐渐的分离出聚类分析这个新的分支。结合了更为强大的数学工具的聚类分析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应用到经济分析和社会工作分析中。在经济领域中,主要是根据影响国家、地区及至单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水平的各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很据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便得出科学的结论。 2.基本要求 用FAMALE.TXT、MALE.TXT和/或test2.txt的数据作为本次实验使用的样本集,利用C均值和分级聚类方法对样本集进行聚类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3.实验要求 (1)把FAMALE.TXT和MALE.TXT两个文件合并成一个,同时采用身高和体重数据作为特征,设类别数为2,利用C均值聚类方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并将聚类结果表示在二维平面上。尝试不同初始值对此数据集是否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2)对1中的数据利用C均值聚类方法分别进行两类、三类、四类、五类聚类,画出聚类指标与类别数之间的关系曲线,探讨是否可以确定出合理的类别数目。 (3)对1中的数据利用分级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体会分级聚类方法。。(4)利用test2.txt数据或者把test2.txt的数据与上述1中的数据合并在一起,重复上述实验,考察结果是否有变化,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写出体会 4.实验步骤及流程图 根据以上实验要求,本次试验我们将分为两组:一、首先对FEMALE 与MALE中数据组成的样本按照上面要求用C均值法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对FEMALE、MALE、test2中数据组成的样本集用C均值法进行聚类分析,比较二者结果。二、将上述两个样本用分即聚类方法进行聚类,观察聚类结果。并将两种聚类结果进行比较。 (1)、C均值算法思想

stata处理面板数据及修正命令集合

步骤一:导入数据 原始表如下, 数据请以时间(1998,1999,2000,2001??)为横轴,样本名(北京,天津,河北??)为纵轴 将中文地名替换为数字。 注意:表中不能有中文字符,否则会出现错误。面板数据中不能有空值。 去除年份的一行,将其余部分复制到stata的data editor中,或保存为csv格式。 打开stata,调用数据。 方法一:直接复制到data editor中。 方法二:使用口令:insheet using 文件路径 调用例如:insheet using C:\STUDY\paper\taxi.csv 其中csv格式可用excel的“另存为”导出 步骤二:调整格式 首先请将代表样本的var1重命名 口令:rename var1 样本名 例如:rename var1 province 也可直接在var1处双击,在弹出的窗口中修改: 接下来将数据转化为面板数据的格式 口令:reshape long var, i(样本名) 例如:reshape long var, i(province) 其中var代表的是所有的年份(var2,var3,var4??) 转化成功后继续重命名,其中_j 这里代表原始表中的年份,var代表该变量的名称 口令例如: rename _j year rename var taxi 也可直接在需要修改的名称处双击,在弹出的窗口中修改 步骤三:排序 口令:sort 变量名 例如:sort province year 意思为将province按升序排列,然后再根据排好的province数列排year这一列 最后,保存。 至此,一个变量的前期数据处理就完成了,请如法炮制的处理所有的变量,也就是说每个变量都做一个dta文件。在处理新变量前请使用 口令:clear 将stata重置 步骤四:合并数据 任意打开一个处理过的变量的dta文件作为基础表(推荐使用因变量的dta文件,这里使用

聚类分析中的数据类型

聚类分析中的数据类型 1. Interval-scaled variables:区间标度变量 1.1 什么是区间标度变量? 区间标度变量是一个线性标度的连续变量。典型的例子包括重量和高度,经度和纬度坐标,以及大气温度。 1.2 怎样将一个变量的数据标准化? 为了避免对度量单位选择的依赖,数据应当标准化。 为了实现度量值的标准化,一种方法是将原来的度量值转换为无单位的值。 1.3 度量值变换 给定一个变量f 的度量值,可以进行如下的变换: 1)计算平均的绝对偏差(mean absolute deviation )sf : nf f f f nf f f f f n f f f f f x x x n m f mf n f x x x m x m x m x n s 2121211,,1 的平均值,即是个度量值,的是这里的 2)计算标准化的度量值,z-score : f f f i if s m x z - 1.4 举例 Age: 18; 22; 25; 42; 28; 43; 33; 35;56; 28 6 .08 .833286 .28.83356,2.08.83335,08.833331 .18.83343,6.08.83328,0.18.833429 .08.83325,25.18.83322,7.18.833188.83328335633353333334333283342332533223318101332856353343284225221810 1 10987654321 z z z z z z z z z z s m age age 2. Binary variables:二进制变量 2.1 二进制数据的列联表

大数据聚类算法研究(汽车类的)

大数据聚类算法研究(汽车类的) 摘要:本文分析了汽车行业基于不同思想的各类大数据聚类算法,用户应该根 据实际应用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恰当的聚类算法。聚类算法具有非常广 泛的应用,改进聚类算法或者开发新的聚类算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工作,相信在 不久的将来,聚类算法将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的需求而在汽车行业得到蓬勃 的发展。 关键词:汽车;大数据;聚类算法;划分 就精确系数不算太严格的情况而言,汽车行业内对各种大型数据集,通过对 比各种聚类算法,提出了一种部分优先聚类算法。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分析研究聚 类成员的产生过程与聚类融合方式,通过设计共识函数并利用加权方式确定类中心,在部分优先聚类算法的基础上进行聚类融合,从而使算法的计算准度加以提升。通过不断的实验,我们可以感受到优化之后算法的显著优势,这不仅体现在 其可靠性,同时在其稳定性以及扩展性、鲁棒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一、汽车行业在大数据时代有三个鲜明的特征 1、数据全面数字化,第一人的行为数字化,包括所有驾驶操作、每天所有的行为习惯,甚至是座椅的习惯等等都将形成相应的数字化。以车为中心物理事件 的数字化,车况、维修保养、交通、地理、信息等等都会形成数字化,全面数字 化就会形成庞大的汽车产业链,汽车的大数据生态圈。这是第一个特点。 由于大数据拥有分析和总结的核心优势,越来越多的品牌厂商和广告营销机 构都在大力发展以数据为基础的网络营销模式,这些变化也在不断地向传统的汽 车营销领域发起进攻。从前品牌做营销仅能凭主观想法和经验去预估,而现在大 数据的出现则可以帮助客户进行精准的客户群定位。 2、第二个特点是数据互联资源化。有一个领导人讲过:未来大数据会成为石油一样的资源。这说明大数据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甚至可能成为石油之外,更 为强大的自然资源。 大数据首先改变了传统调研的方式。通过观察Cookie等方式,广告从业者可 以通过直观的数据了解客观的需求。之前的汽车市场调研抽样的样本有限,而且 在问题设计和角度选取过程中,人为因素总是或多或少地介入,这就可能会影响 到市场调研的客观性。大数据分析不只会分析互联网行为,也会关注人生活的更 多纬度。数据可以更加丰富,比如了解到消费者的习惯和周期、兴趣爱好、对人 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笔无形且珍贵的数据资源。 有了大数据的支持,便可以实现曾经很多只能“纸上谈兵”的理论。 3、第三个特点则是产生虚拟的汽车,人和汽车可以对话,更具有智慧的新兴产业。这个就是未来在大数据时代,汽车行业会呈现的特点。 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以人、车、社会形成汽车产业大数据的生态圈,现实生 活中每个有车一族所产生的数据都对整个生态圈有积极的影响。车辆上传的每一 组数据都带有位置信息和时间,并且很容易形成海量数据。如果说大数据的特征 是完整和混杂,那么车联网与车有关的大数据特征则是完整和精准。如某些与车 辆本身有关的数据,都有明确的一个用户,根据不同用户可以关联到相应的车主 信息,并且这些信息都是极其精准的,这样形成的数据才是有价值的数据。 二、汽车行业大数据下聚类算法的含义 汽车行业大数据是指以多元形式,由许多来源搜集而组成的庞大数据组。电 子商务网站、社交网站以及网页浏览记录等都可以成为大数据的数据来源。同时,

面板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及其应用

第26卷第1期2009年2胃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V01.26No.1Feb.2009文章编号1000—5269(2009)01-0021-03面板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及其应用王培,王焱鑫(贵州大学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主要翅多元统诗孛魏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各地区生产效率层次进行分类,验证聚类分析结果的同时指出影响我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关键词:面板数据结构;主成分分析方法;多元统计分析牵图分类譬:0212。l文献标识码:B面板数据是同一截面单元数据集上对不同时闯段上的重复观测值,是对闻序列和截面数据的混合数据。因此筒板数据麟时具有时间维度和截面维度的特征,从截面维度上看,是有若干个体往某一爨寸刻形成的截嚣观测煎;从对闻维度上看是溆某一个体在同一截面上形成的时间序列。由予面板数据的独特优点,使面板数据模型在理论及应用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嚣,这些研究戆出发点都是从计量建模的角度考虑的,且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计量经济学及社会学等领域。很少有学者考虑嚣板数据在多元统计巾的分折。放BortzeD.C和HermosiUaA.Y开创性的将多元统计的方法引入到面板数据的分析中来,并用概率连接函

数和遗传算法改进了聚类分橇的算法,我恁,国外对裰关问题的研究一直停滞不前;国内学者朱建平、郑兵云分别对单指标面板数据及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进行了~定的骚究,并徽了实证分析H强引,为面板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开创了新的局面。然而,聚类分析只是将已知数据、观测样本或变挺进行分类,两不熊告诉我船哪一个变燕是影l蠢分橱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进行面板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在困内,面板数据在主成分分析中的研究尚淄空自。本文尝试了对嚣板数据的主成分分析作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和简单的实证分析。l面板数据的数据格式及数字特征面板数据因同时含有时闯序梦lj数据和截面数据,所以其统计特性既带有时间序列的性质又具有一定的横截露特点,是一辩较为复杂魏数据结构。在进行下面的分析之前。需要对面板数据的数据格式及数字特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了解其基本的统计特性,这对我翻即将进行的主成分分析建立基础。1.1单指标面板数据单指标面板数据的数据格式与截面数据的数据格式颇为相似。对于面板数据X。,i=l,2…。N;t=l,2….r来说,如果从横截面上看,每一个变量都有观测值;从纵割面上看,每一期都有观测值,这样的面板数据可以又一张二维表掺显示。而对于截面数据Yd,i=l,2….N;j=l,2….P而言,从横截厩上看,每一个指标都有观

聚类分析基础知识总结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聚类分析方法是按样品(或变量)的数据特征,把相似的样品(或变量)倾向于分在同一类中,把不相似的样品(或变量)倾向于分在不同类中。 聚类分析根据分类对象不同分为Q型和R型聚类分析 在聚类分析过程中类的个数如何来确定才合适呢?这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人们至今仍未找到令人满意的方法。但是这个问题又是不可回避的。下面我们介绍几种方法。 1、给定阈值——通过观测聚类图,给出一个合适的阈值T。要求类与类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T值。例如我们给定T=0.35,当聚类时,类间的距离已经超过了0.35,则聚类结束。 聚类分析的出发点是研究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似性和亲疏关系。 样品间亲疏程度的测度 研究样品或变量的亲疏程度的数量指标有两种,一种叫相似系数,性质越接近的变量或样品,它们的相似系数越接近于1或一l,而彼此无关的变量或样品它们的相似系数则越接近于0,相似的为一类,不相似的为不同类;另一种叫距离,它是将每一个样品看作p维空间的一个点,并用某种度量测量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距离较近的归为一类,距离较远的点应属于不同的类。 变量之间的聚类即R型聚类分析,常用相似系数来测度变量之间的亲疏程度。而样品之间的聚类即Q型聚类分析,则常用距离来测度样品之间的亲疏程度。 定义:在聚类分析中反映样品或变量间关系亲疏程度的统计量称为聚类统计量,常用的聚类统计量分为距离和相似系数两种。 距离:用于对样品的聚类。常用欧氏距离,在求距离前,需把指标进行标准化。 相似系数:常用于对变量的聚类。一般采用相关系数。 相似性度量:距离和相似系数。 距离常用来度量样品之间的相似性,相似系数常用来度量变量之间的相似性。 样品之间的距离和相似系数有着各种不同的定义,而这些定义与变量的类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距离和相似系数这两个概念反映了样品(或变量)之间的相似程度。相似程度越高,一般两个样品(或变量)间的距离就越小或相似系数的绝对值就越大;反之,相似程度越低,一般两个样品(或变量)间的距离就越大或相似系数的绝对值就越小。 一、变量测量尺度的类型 为了将样本进行分类,就需要研究样品之间的关系;而为了将变量进行分类,就需要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无论是样品之间的关系,还是变量之间的关系,都是用变量来描述的,变量的类型不同,描述方法也就不同。通常,变量按照测量它们的尺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1)间隔尺度。指标度量时用数量来表示,其数值由测量或计数、统计得到,如长度、重量、收入、支出等。一般来说,计数得到的数量是离散数量,测量得到的数量是连续数量。在间隔尺度中如果存在绝对零点,又称比例尺度。

大数据分析报告与可视化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1.什么是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基于商业目的,有目的的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数据,提炼有价信息的一个过程。其过程概括起来主要包括:明确分析目的与框架、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展现和撰写报告等6个阶段。 1、明确分析目的与框架 一个分析项目,你的数据对象是谁?商业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业务问题?数据分析师对这些都要了然于心。基于商业的理解,整理分析框架和分析思路。例如,减少新客户的流失、优化活动效果、提高客户响应率等等。不同的项目对数据的要求,使用的分析手段也是不一样的。 2、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是按照确定的数据分析和框架内容,有目的的收集、整合相关数据的一个过程,它是数据分析的一个基础。 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以便开展数据分析,它是数据分析前必不可少的阶段。这个过程是数据分析整个过程中最占据时间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数据仓库的搭建和数据质量的保证。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化等处理方法。 4、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分析手段、方法和技巧对准备好的数据进行探索、分析,从中发现因果关系、内部联系和业务规律,为商业目提供决策参考。 到了这个阶段,要能驾驭数据、开展数据分析,就要涉及到工具和方法的使用。其一要熟悉常规数据分析方法,最基本的要了解例如方差、回归、因子、聚类、分类、时间序列等多元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原理、使用范围、优缺点和结果的解释;其二是熟悉1+1种数据分析工具,Excel是最常见,一般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通过Excel完成,后而要熟悉一个专业的分析软件,如数据分析工具SPSS/SAS/R/Matlab等,便于进行一些专业的统计分析、数据建模等。

聚类分析原理及步骤.doc

聚类分析原理及步骤——将未知数据按相似程度分类到不同的类或簇的过程 1》传统的统计聚类分析方法包括系统聚类法、分解法、加入法、动态聚类法、有序样品聚类、有重叠聚类和模糊聚类等。采用k-均值、k-中心点等算法的聚类分析工具已被加入到许多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包中,如SPSS、SAS等。 典型应用 1》动植物分类和对基因进行分类 2》在网上进行文档归类来修复信息 3》帮助电子商务的用户了解自己的客户,向客户提供更合适的服务 主要步骤 1》数据预处理——选择数量,类型和特征的标度((依据特征选择和抽取)特征选择选择重要的特征,特征抽取把输入的特征转化 为一个新的显著特征,它们经常被用来获取一个合适的特征集来为避免“维数 灾”进行聚类)和将孤立点移出数据(孤立点是不依附于一般数 据行为或模型的数据) 2》为衡量数据点间的相似度定义一个距离函数——既然相类似性是定义一个类的基础,那么不同数据之间在同一个特 征空间相似度的衡量对于聚类步骤是很重要的,由于特征类型和特 征标度的多样性,距离度量必须谨慎,它经常依赖于应用,例如, 通常通过定义在特征空间的距离度量来评估不同对象的相异性,很 多距离度都应用在一些不同的领域一个简单的距离度量,如 Euclidean距离,经常被用作反映不同数据间的相异性,一些有关相

似性的度量,例如PMC和SMC,能够被用来特征化不同数据的概 念相似性,在图像聚类上,子图图像的误差更正能够被用来衡量两 个图形的相似性 3》聚类或分组——将数据对象分到不同的类中【划分方法 (划分方法一般从初始划分和最优化一个聚类标准开始,Cris p Clustering和Fuzzy Clusterin是划分方法的两个主要技术,Crisp Clustering,它的每一个数据都属于单独的类;Fuzzy Clustering,它的 每个数据可能在任何一个类中)和层次方法(基于某个标准产生一 个嵌套的划分系列,它可以度量不同类之间的相似性或一个类的可分 离性用来合并和分裂类)是聚类分析的两个主要方法,另外还有基于 密度的聚类,基于模型的聚类,基于网格的聚类】 4》评估输出——评估聚类结果的质量(它是通过一个类有效索引来 评价,,一般来说,几何性质,包括类间的分离和类内部的耦合,一般 都用来评价聚类结果的质量,类有效索引在决定类的数目时经常扮演 了一个重要角色,类有效索引的最佳值被期望从真实的类数目中获取, 一个通常的决定类数目的方法是选择一个特定的类有效索引的最佳 值,这个索引能否真实的得出类的数目是判断该索引是否有效的标准, 很多已经存在的标准对于相互分离的类数据集合都能得出很好的结 果,但是对于复杂的数据集,却通常行不通,例如,对于交叠类的集 合。) 聚类分析的主要计算方法原理及步骤划分法 1》将数据集分割成K个组(每个组至少包 含一个数据且每一个数据纪录属于且 仅属于一个分组),每个组成为一类2》通过反复迭代的方法改变分组,使得每 一次改进之后的分组方案都较前一次 好(标准就是:同一分组中的记录越近 越好,而不同分组中的纪录越远越好, 使用这个基本思想的算法有:

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面板数据聚类分析

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面板数据聚类分析 我国的空气质量问题牵动着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为了深入了解全国31个重要城市的空气质量和空气污染方面的差异,根据地方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污染防范和治理措施,了解各地的环保态势和水平,运用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会城市的从2006到2012年的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两个指标的地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 标签:城市空气质量;面板数据;聚类分析 1引言 自从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隐患,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环境问题。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十分的严峻。最近,环境污染重最引人关注的一项就是空气质量问题。PM2.5、雾霾等等已经成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今年我国空气质量标准的重新修订,特别把PM25纳入监测内容,并已经开始在多个试点城市开始运作,加强了政策实施的力度和强度,体现了国家对空气污染的高度关注。尽管我国政府制定并不断完善了法律法规体系,使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太多的改变,发达国家用了百年时间完成了工业化,相比之下我国完成现代化的时间非常之短,这也不可避免的引起环境污染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复合型、结构型、压缩型的特点。表现为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雾霾出现频繁,主要污染物的大量排放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等诸多大气环境问题。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污染的防治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而且是重大的经济和政策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为了深入的了解全国各大城市空气污染的差异,更好的把握防治空气污染的力度,本文应用单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主要城市从2006到2012年的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两个指标的地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 2单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 计量经济学模型在分析经济问题的时候只是利用了时间序列或者截面数据中的二维数据的信息,例如使用一个或者若干经济指标的时间序列建模或不同样本的横截面数据建模。然而,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中,这种仅利用二维信息的模型在很多时候往往不能满足人们分析问题的需要。近些年来,面板数据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但是主要都是面板数据的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的研究以及计量建模。但是很少学者能够把其应用到多元统计分析中来Bonzo D.C.和Hermosilla A.Y.(2002)将面板数据应用到多元统计分析中来。Bonzo D.C.运用概率连接函数(probability link function)和遗传算法改进聚类分析的算法,从而对面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本文试图结合了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对单指标面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和实证分析。

聚类分析原理及步骤

聚类分析原理及步骤 聚类分析原理及步骤——将未知数据按相似程度分类到不同的 类或簇的过程 1》传统的统计聚类分析方法包括系统聚类法、分解法、加入法、 动态聚类法、有序样品聚类、有重叠聚类和模糊聚类等。采用 k-均值、k-中心点等算法的聚类分析工具已被加入到许多著名 的统计分析软件包中,如SPSS、SAS等。 典型应用 1》动植物分类和对基因进行分类 2》在网上进行文档归类来修复信息 3》帮助电子商务的用户了解自己的客户,向客户提供更合适 的服务 主要步骤 1》数据预处理——选择数量,类型和特征的标度((依 据特征选择和抽取)特征选择选择重要的特征,特征抽取把输入的特征转化 为一个新的显著特征,它们经常被用来获取一个合适的特征集来为避免“维数灾”进行聚类)和将孤立点移出数据(孤立点是不依附于一般数 据行为或模型的数据) 2》为衡量数据点间的相似度定义一个距离函数—— 既然相类似性是定义一个类的基础,那么不同数据之间在同一个特 征空间相似度的衡量对于聚类步骤是很重要的,由于特征类型和特 征标度的多样性,距离度量必须谨慎,它经常依赖于应用,例如, 通常通过定义在特征空间的距离度量来评估不同对象的相异性,很

多距离度都应用在一些不同的领域一个简单的距离度量,如 Euclidean距离,经常被用作反映不同数据间的相异性,一些有关相 似性的度量,例如PMC和SMC,能够被用来特征化不同数据的概 念相似性,在图像聚类上,子图图像的误差更正能够被用来衡量两 个图形的相似性 3》聚类或分组——将数据对象分到不同的类中【划分方法 (划分方法一般从初始划分和最优化一个聚类标准开始,Crisp Clustering和Fuzzy Clusterin是划分方法的两个主要技术,Crisp Clustering,它的每一个数据都属于单独的类;Fuzzy Clustering,它的每个数据可能在任何一个类中)和层次方法(基于某个标准产生一 个嵌套的划分系列,它可以度量不同类之间的相似性或一个类的可分 离性用来合并和分裂类)是聚类分析的两个主要方法,另外还有基于 密度的聚类,基于模型的聚类,基于网格的聚类】 4》评估输出——评估聚类结果的质量(它是通过一个类有效索引来 评价,,一般来说,几何性质,包括类间的分离和类内部的耦合,一般都用来评价聚类结果的质量,类有效索引在决定类的数目时经常扮演 了一个重要角色,类有效索引的最佳值被期望从真实的类数目中获取,一个通常的决定类数目的方法是选择一个特定的类有效索引的最佳 值,这个索引能否真实的得出类的数目是判断该索引是否有效的标准,很多已经存在的标准对于相互分离的类数据集合都能得出很好的结 果,但是对于复杂的数据集,却通常行不通,例如,对于交叠类的集合。) 聚类分析的主要计算方法原理及步骤划分法 1》将数据集分割成K个组(每个组至少包

常见的9种大数据分析方法

常见的9种大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分析是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信息的过程,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和归类,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数据分类方法和数据处理模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数据分析员必备的9种数据分析思维模式: 1. 分类 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数据分析方式,数据根据其特点,可将数据对象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和类型,再进一步分析,能够进一步挖掘事物的本质。 2. 回归 回归是一种运用广泛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通过规定因变量和自变量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回归模型,并根据实测数据来求解模型的各参数,然后评价回归模型是否能够很好的拟合实测数据,如果能够很好的拟合,则可以根据自变量作进一步预测。 3. 聚类 聚类是根据数据的内在性质将数据分成一些聚合类,每一聚合类中的元素尽可能具有相同的特性,不同聚合类之间的特性差别尽可能大的一种分类方式,其与分类分析不同,所划分的类是未知的,因此,聚类分析也称为无指导或无监督的学习。 数据聚类是对于静态数据分析的一门技术,在许多领域受到广泛应用,包括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图像分析以及生物信息。 4. 相似匹配 相似匹配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计算两个数据的相似程度,相似程度通常会

用一个是百分比来衡量。相似匹配算法被用在很多不同的计算场景,如数据清洗、用户输入纠错、推荐统计、剽窃检测系统、自动评分系统、网页搜索和DNA序列匹配等领域。 5. 频繁项集 频繁项集是指事例中频繁出现的项的集合,如啤酒和尿不湿,Apriori算法是一种挖掘关联规则的频繁项集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候选集生成和情节的向下封闭检测两个阶段来挖掘频繁项集,目前已被广泛的应用在商业、网络安全等领域。 6. 统计描述 统计描述是根据数据的特点,用一定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数据所反馈的信息,是对数据分析的基础处理工作,主要方法包括: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的计算、资料分布形态的图形表现等。 7. 链接预测 链接预测是一种预测数据之间本应存有的关系的一种方法,链接预测可分为基于节点属性的预测和基于网络结构的预测,基于节点之间属性的链接预测包括分析节点资审的属性和节点之间属性的关系等信息,利用节点信息知识集和节点相似度等方法得到节点之间隐藏的关系。与基于节点属性的链接预测相比,网络结构数据更容易获得。复杂网络领域一个主要的观点表明,网络中的个体的特质没有个体间的关系重要。因此基于网络结构的链接预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8. 数据压缩 数据压缩是指在不丢失有用信息的前提下,缩减数据量以减少存储空间,提高其传输、存储和处理效率,或按照一定的算法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减少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