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书法题字要点

名家书法题字要点

稳思慎之方可下笔

应单位或个人邀请题字,是书法界人士的一项经常性活动。

创造了“萧籀”书体的汉丞相萧何曾经说过:“每欲书字,谕如下营,稳思慎之,方可下笔。”作为题字人,接受题字邀请后,如何“稳思慎之”,写出一幅三满意(自己、邀请方、公众)的作品来,这里提出三点建议供参考。

一、弄清用途,确定内容

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结合,始终是推动书法艺术前进的动力,也是题字应遵循的一个原则。

时下,单位或个人邀请题字时,一般会提出写什么内容,打算用在什么地方。但也有单位或个人邀请题字时,还没有明确目的,有的甚至说,随便写什么都成。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弄清单位性质、个人身份以及题字用途:客厅悬挂、室内装饰、展厅公展、摩崖刻石、建造碑林、制作牌匾、公益拍卖活动等。在此基础上确定写什么内容(多少文字),采用什么幅式:中堂、条幅、屏条、对联、横批、斗方、匾额等。

二、深解文意,确定书体

写什么内容、用什么幅式确定后,就要对所写的文字意象(内涵)进行研究,以便确定用什么书体(篆隶楷行草)去表现。为何这样做?是因为汉字的内涵非常丰富,表现形式(书体)也多种多样,找到一种和用途——环境相适应的恰当意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近两年不少书者应邀写“和气致祥”,这个词组的核心是“和”字,是相安、协调、平静、温和、平息、不猛烈等,与之相适应的书体是篆书、隶书、楷书、行楷。如果用行草、草书、狂草体写,就与“和”字内涵不相吻合,不仅体现不出所要表达的和谐意境,还会给人以浮躁乃至狂躁之感,减弱了题字的意义和作用,还可能影响到书者的声望。

三、扬己所长,确定风格

中国汉字有五大书体(篆隶楷行草),每种书体又分出许多“分体”。例如,楷书中就有颜柳欧赵苏黄米蔡等分体,可谓流派纷呈。每个书者喜欢、擅长的书体或分体各不相同。在确定书体后,要考虑自己擅长何种书体或分体,确定用何种风格(阳刚、平稳、闲适、遒媚、阴柔等)去表现。再以“和气致祥”为例,这个词组不仅要用适合的书体书写,还要以平稳的风格展现。由于书者个性不一样,表现出的风格不一样,但在“平稳性”上则是共同的。多样化地表现“和气致祥”的意境,这正是书法艺术地强大魅力所在。笔者曾经看到一些“和气致祥”的条幅,不仅用草书书写,还用狂飙式风格展现,失去了“和气致祥”的意蕴,令人感到遗憾。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也许有人对“龙飞凤舞”的“和气致祥”很是欣赏呢。

“稳思慎之”——内容幅式、书体或分体、书写风格确定后,就可以书写了。为了更好地发挥出自己水平,动笔之前,可再“稳思慎之”一番——翻阅字帖范本、进行谋篇设计、试写小样等。然后选择适当时机,准备好纸墨,调整情绪,振奋精神,一气呵成。有人可能会说,这样做是不是太复杂了。笔者以为,书法本来就是一件比较复杂的艺术,尤其是为人题字,是供人鉴赏的,“稳思慎之”后尚且不一定写好,如果不这样做,就更难写好了。

提出“稳思慎之,方可下笔”的萧何,据说接到书写“未央宫”匾额的圣谕后,思考了三个月后才下笔。悬挂之日,观者如潮,交口称赞。萧何的态度和做法值得后辈深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