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教案:《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语用整合+同步检测+高考对接

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教案:《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语用整合+同步检测+高考对接
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教案:《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语用整合+同步检测+高考对接

《桂枝香.金陵怀古》

(教学设计+文本语用知识整合+同步检测+高考对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吊古伤今”的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3.背诵整首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一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张择端所绘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中的一个画面。在此画面里,前后两位车夫正推着一辆串车,串车上有一个大字屏风被当作苫布,屏风下似乎放置着一些书籍文字,提出问题:“他们去往何处,又因何而去?”

展示一碑:位于广西桂林龙隐岩的宋代摩崖石刻“元祐党籍碑”。引出新旧党争之始王安石及课文《桂枝香·金陵怀古》。

二、标题解读

“桂枝香”:词牌名,多用入声韵,故于凝重之中含有激烈、感慨之情。

金陵:此名源于楚威王熊商于此建金陵邑,亦称建康,今江苏省会南京,为“三国吴、东

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古都,南京是“位于南方的京城”之意。

怀古:怀念古代遗迹、感慨兴衰。

三、文本分析

上阕“登临”一句:登临送目,指登高远望。故国,又称故都,过去的都城,指金陵。“晚秋”点明季节。肃,肃杀,草枯叶落,寒气逼人千里”一句:化用了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此句描绘江与山两大景致。“千里”见江之长,“澄”见清澈,“练”见水面平静与清亮。“翠峰”指山之苍翠,“如簇”,可见群山低缓起伏。簇,本义小竹丛生,此处为聚集之意。

“归帆”一句:棹,一种划船的工具,形似桨。课内迁移:

《湘夫人》“桂棹兮兰桨”。此处“帆”与“棹”,借代手法,

皆代指船。“残阳”点出登高时间,乃黄昏时分。“背西风”,背靠着秋风。“矗”,直立,“斜矗”指倾斜地插着。船与酒反映出北宋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繁荣,金陵自六朝起已是长江航运交通的重要枢纽。北宋饮酒成风,皇帝为增加财政收入,获取酒税,鼓励人们饮酒取乐。《清明上河图》中就有28 艘船,大小用途各不相同。《东京梦华录》记载,在汴京正店(有酿酒权的豪华大酒楼)有72 户,脚店(一般酒楼,无酿酒权,用酒须从正店批发)更是不能遍数。从中,我们可感受到宋人对酒的热爱。

“彩舟”一句:彩舟,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释疑:上句写了“归帆去棹”,来来回回的船,为何这句又写“彩舟”?笔者以为北宋造船业发达,船型众多,不同船舶功用不同,如远洋海船、运粮船、飞篷船、舫船。“云淡”指淡薄的浮云。“星河”,一曰天河之大,一曰繁星交辉。笔者认为,“星河鹭起”也有可能是“华灯初上,白鹭翩飞”之意。“画图难足” 意为作画也难以完全表现出来。足表示“完全、足以”之意。

下阕“念往昔”一句:“念往昔”起过渡作用,由上阕的写景转为下阕的抒情,由现实转为想象。“繁华竞逐”指词人想象六朝的达官贵人竞相效仿攀比,过着奢侈的生活。

课内迁移:柳永的《望海潮》的“户盈罗绮,竞豪奢”。

时事拓展:“摔倒炫富”源于俄罗斯一位博主在社交平台

发起的“炫富挑战”。看似不小心的一摔,他身边散落的,全是他炫出的名牌奢侈品。“河南考古”一摔,炫出一堆堆待整理修复的文物碎片;军人一摔,炫出了8 年间最珍惜的荣誉证书。门外楼头: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指南朝陈亡国惨剧。韩擒

虎,隋朝名将,原名擒豹,因十三岁时生擒一只猛虎,由此改名。当他带兵攻至金陵朱雀门外时,陈后主尚与其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寻欢作乐。见大势已去,陈后主带着张贵妃、孔贵嫔两人躲于宫中一口枯井中。后因一士兵口渴被捉住,押至韩擒虎帐前,陈亡于隋。门,指朱雀门。楼,指结绮阁。韩擒虎相貌威武,智勇双全,史书记载突厥使臣们一见韩擒虎,浑身发抖、不敢直视。在魏征主持编撰的《隋书》中,韩擒虎死后做了阎罗王。悲恨相续,指六朝亡国之悲、失国之憾,接连不断。“千古”一句:词人登高面对此景,空叹历朝兴盛与衰亡。

课外拓展:李清照的《渔家傲·记梦》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六朝”一句:六朝旧事像流水般逝去,如今只有被寒烟笼罩、凝成一片绿色的衰草留存。“至今”一句:商女,亦称“秋娘”“秋女”,酒楼茶坊的歌女。

课内迁移:白居易的《琵琶行》的“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我国古人把五音——宫、商、角、徵、羽与四季相配,因商音相当于今天的re 音,其凄厉之感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故以商配秋。

后庭遗曲:此曲传为陈后主所作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此三句化用杜牧的《后庭花》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六、板书设计上阕绘景:壮丽雄浑的金陵秋景图。水,陆,空;色彩鲜明;动静结

合。下阕抒情:亡国之叹,借古讽今,忧虑朝事,告诫北宋当权者应居安思危;古今对比,虚实结合。

四、背诵全词

同步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6 分)

A.棹(d ào)簇(cù)澄(ch énɡ)鹭(lù)

B.旷古(ku ànɡ) 亘古(ɡèn) 委琐(su ǒ) 嗟(ji ē) C.栖居(q ī) 屹立(yì) 悲怆(chu ànɡ) 拜谒(y è) D.凝(nínɡ) 笨拙(zhu ō) 惦记(di àn) 埋怨(mán) 解析A 项“棹”应读“ zh ào”。

答案A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6 分)

A.登临送目临:面对。

B.千里澄江似练练:绸缎。

C.但寒烟衰草凝绿但:但是。

D .征帆去棹棹:船桨。

解析C 项但:只有。

答案C

3.下列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6 分)

A.故国:金陵为六朝旧都,遂称故国。

B.千里澄江似练:喻指长江澄碧如缎带。C.星河鹭起:星河,银河,喻指倒映着星空的长江,强调水天一色D.六朝:东晋、西晋、宋、齐、梁、陈六朝建都金陵。解析D 项六朝: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答案D

4.下列各项对《桂枝香·金陵怀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6 分)

A.上片前三句,点出词人的立足点、地点、季节,为全词设置出悲凉的气氛。

B.上片末三句,以水中的彩舟、江洲中的白鹭,展现了金陵多姿多彩的美景。

C.下片起句,“念往昔繁华竞逐”,总结上片内容,并引起下文。

D.下片中“繁华竞逐”四字道出了六朝更替的根本原因。

解析C 项“总结上片内容”错。

答案C

5.名句填空。(6 分)

(1)千里澄江似练, ________ 。_

(2)________ ,_背西风酒旗斜矗。

(3)________ ,_但寒烟衰草凝绿。

答案(1)翠峰如簇(2) 征帆去棹残阳里(3)六朝旧事随流水

【高考对接】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 ~(2)题。(10 分)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捷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1)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词中“我”的形象。(5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是怎样表达词人的愁情的?请加以解说。古诗词中

写愁情的名句还有很多,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请从你熟悉的古诗词中另外举例,并赏析其表达效果。(5 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这首词描写了“我”夜泊溪畔,独处江舟,只有身影为伴,对着孤影,不禁怀念起旧友欢聚和悠游的情景,以及想到如今梦中难寻旧友,只有眼前的寒水空自流,塑造了一位孤独、愁苦的词人形象。

(2)运用了映衬与拟人的手法。用映衬的手法极写天气寒冷。梅花是冬天开放的,有着傲雪的精神,它应该是不怕冷的。但今夜的雪是如此之大,天气是如此之冷,连傲雪的寒梅也禁受不住,像“我”一样深深地沉浸在愁苦之中,将梅花拟人化了。

其他写愁情的句子,如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两句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以船来载愁,将愁物化了,使得愁有了重量和质感,造语奇特而有新意。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12 分)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 这首小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慨?(4 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