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游客红色旅游偏好及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游客红色旅游偏好及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游客红色旅游偏好及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游客红色旅游偏好及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摘要:旅游偏好是红色旅游市场开发和拓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游客红色旅游偏好及影响因素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游客在旅游产品、出游时间、出游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影响红色旅游偏好的主要因素包括红色文化认知、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宣传推广、配套服务及个人保障条件。红色旅游发展应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价值和内涵,培育红色文化与地方文化、休闲旅游等结合的开发模式,制定灵活的价格政策,建设全面的产业配套体系。

关键词:红色旅游偏好影响因素建议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它不仅承担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任务,而且承担着爱国爱党、接受革命教育的政治任务,在红色旅游发展初期,有利的政治因素和红色资源不可替代性促使了红色旅游的迅速升温,其市场客源主要以公务消费为主,但是随着大众化旅游的到来,红色旅游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大

变化,及时了解游客行为偏好对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献回顾

(一)红色旅游研究

对红色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红色旅游产品开发、资源特征、空间结构等方面,戴欣欣对“中国革命摇篮”江西井冈山的资源和环境进行分析,提出创新内容和开发方式才能使井冈山红色旅游发展走的更远(2011);王宝平利用最邻近点指数和线路利用强度指数发现延安的主要红色旅游景点呈

现凝聚分布状态,将陕西延安市区培养成为核心区以带动整个地区的旅游发展(2008);谢建辉认为西柏坡红色旅游形象整体性不强,旅游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协调,用系统论的思想把区域内不同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独立鲜明的旅游品牌(2013)。近年来,以游客需求为出发点成为红色旅游

研究的重点,蒋长春认为不同类型的游客对红色文化感知存在差异性,其差异主要来自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游客收入、区域因素等影响(2013);焦世泰通过因子分析发现景区教育性、体验性、魅力性、服务及环境是影响红色旅游景区的主要因素(2012)。

(二)旅游偏好研究

旅游偏好是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是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营销的基础,了解游客红色旅游偏好及影响因素尤

为重要。旅游偏好是人们趋向某一旅游目标的心理倾向,它包含了认知、情感和意向因素。游客的偏好既存在规律性也存在差异性。国外学者重视实证研究,通过调查问卷、面谈、网上问卷、邮寄信件问卷、小型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运用因子分析、Logit模型来研究游客的偏好与购买意愿。国内游客偏好的研究分别对不同类型的游客如大学生、女性、外国游客等进行偏好分析,也对特定的旅游产品如农家乐、森林度假、文化遗产旅游为研究对象进行偏好分析。

游客偏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Moutinho认为主要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经济状况,社会阶层以及文化和价值观等;内在因素包括个人性格和生活方式等。Swarbrooke认为主要由游客的认知偏差、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人口学特征、服务质量、外在信息的影响、政治的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引起。内部因素包括出游动机、生活方式、价值观、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经济能力等与个人相关的因素,外部因素则包括交通可达性旅游地信息、亲朋推荐、口碑、促销活动等与社会或旅游地相关的因素。以往研究多集中在革命老区如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中西部地区,而对东部地区的红色旅游偏好研究不够。本研究选取嘉兴南湖,通过调查问卷、个人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从红色旅游偏好进行分析,找出红色旅游的影响因素,籍以找出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评价指标确定和数据采集

(一)评价指标的确定

本文在归纳和总结游客偏好的文献基础上,结合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采纳来自旅游业界、政府及学术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共设计了21个影响因素,问卷设计完成后,在浙江嘉兴南湖景区进行小范围的随机调查,包括南湖景区管理人员及10名游客,请他们对指标的结构、可读性、歧义和完整性提出意见,最后对预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删除不理想的选项,最终确定19个代表性的影响因素(见表1)。问卷设计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游客的基本特征和调查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红色旅游偏好;第二部分是南湖红色旅游偏好的影响因素,采用李克特五级度量方法,依次为非常重要、较重要、重要、较不重要、不重要。

(二)数据的采集和研究方法

问卷发放时间选择在2014年的7月至9月,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6份,有效率为97.2%。在地域上,涵盖了全国27个省份,占到了全国省份的81.8%。

实际调查中,收集间信息的高度重叠和高度相关会给统计方法的应用带来很多障碍,因子分析法既能大大减少参与数据建模的变量个数同时也不会导致信息的大量丢失,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原有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

因子,如何使因子具有一定的命名解释性的多元统计方法。

本研究设计指标数量较多,因此,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影响红色旅游的主要因素。

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

在被调查的游客中,男性占54.9%,女性占到45.1%;从年龄看,80、90后已经成为红色旅游景区的主力军,占到了56.1%;客源地省内居多,达到60.1%;从职业看,主要为学生、企事业单位、机关单位人员及退休人员;从政治面貌看,党员占到了52.5%,群众占到了19.8%,位列第二。月收入在3000-5000最多,占到了43.8%(见表2)。

由此可见南湖红色旅游者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男性游客多于女性游客,各个年龄层次游客都有,以中年人居多,学历水平较高,政治面貌中党员最多;第二,客源地分布广泛,省内主要来自杭州、宁波等地,省外主要有江苏、江西、山东等周边地区及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第三,文化程度以大专、高职及本科居多,学历程度偏高。(二)红色旅游偏好分析

旅游产品和信息渠道偏好。“您对南湖旅游产品哪些比较感兴趣”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浙江省内外游客有着明显的偏好差异,省内游客偏好于“党的诞生地”、“革命纪念馆”,嘉兴作为中共一大的会址,在省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同时,省内游客更多喜欢休闲娱乐活动,比如水上茶吧、水

上KTV、手摇船等参与性、体验性旅游产品深受游客喜爱。而省外游客呈现不同特点,他们更偏好于江南的自然风光,其次是“党的诞生地”和“旅游商品”。

游客获取红色旅游信息渠道位于前三位的是互联网、亲朋好友推荐及书籍,游客通过官方旅游网站、在线旅游网站上获取信息,教科书、杂志等书籍也是游客活动红色旅游信息的重要途径,此外,“中央精神的传达”占到了15.4%,说明政治对红色旅游的推动作用很大。

出游时间和方式偏好。如表3所示,红色旅游出游时间选择“建党建军节”最高,占到了38.1%,游客喜欢在特殊节日来缅怀先烈,祭奠革命前辈。“黄金周”占到了32.9%,双休日则是19.5%,空暇时间的增多也刺激游客出行。在出游方式中,自助游达到了69.1%,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自驾游,与家人或朋友结伴出游,而年龄在50周岁以上的游客更喜欢跟团游。游客停留时间较短,多集中在一日游。

旅游购物和住宿偏好。在红色旅游纪念品中游客表现出较强的需求,占到了61.9%。旅游购物是旅游中的重要一环,具有红色元素的香囊、挂件、红船模型等旅游商品深受游客的喜欢,很多游客表示喜欢购买当地的土特产。游客对住宿的要求是安全、舒适,具有江南情调更受游客喜爱。

(三)红色旅游偏好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SPSS23统计分析软件,对获取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在统计结果显示,巴特勒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是14203.918,相应的概率P小于显著性水平a,则拒绝零假设,同时,KMO值为0.761,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特征根,提取五个公共解释原始变量方差的91.897%,因子旋转载荷矩阵显示了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如表4所示。

由表5可知,公共因子1在精彩的景区讲解、合理的旅游线路、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项目、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商品、舒适的住宿条件的指标上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命名为配套服务;公共因子2在党一大的重要历史地位、党中央的红色文化教育、缅怀先烈,传承红船精神、作为党(团)员的政治思想要求、了解红船精神和文化的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命名为红色文化认知;公共因子3在江南特色美食、江南历史文化底蕴、江南优美的自然风光有较高的载荷,命名为目的地吸引力;公共因子4在个人身体健康、有充分的闲暇时间指标上有较高的载荷,命名为个人保障条件;公共因子5在革命电视电影的宣传、朋友家人的影响、单位党建活动影响的指标上具有较高的载荷,命名为推广宣传因子。

1.配套服务。因子结果显示,配套服务的方差贡献率为23.916%,是红色旅游偏好的重要影响因素。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与配套服务要同步进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出

游人数越来越多,2014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6.3亿人次,大量游客的集中到来会导致景区超负荷、交通瘫痪甚至发生突发事件,因此,游客出游更加注重舒适性,旅游地基础设施就起着重要作用。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文化性,游客更喜欢通俗易懂、旁征博引的讲解。旅游线路的设计应满足游客的需求,食、住、行等串联的要有节奏性,保证游客游览的顺畅。

2.红色文化认知。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核心吸引物,游客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直接影响着游客的偏好及决策。因子结果显示,红色文化认知的方差贡献率为2

3.324%,党一大在嘉兴南湖的顺利召开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形成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是我党的重要精神财富,全国上下进行积极的学习和教育,这都对南湖红色旅游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增强游客对红色文化的认知。

3.目的地吸引力。南湖游客重游率较高,其中主要原因是南湖地处长三角,交通发达,既有江南的民居,也有奢华的五星级酒店,嘉兴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美食种类丰富,都成为游客选择南湖的重要原因。单一的红色旅游会让游客产生厚重、乏味的情绪。游客在选择红色旅游时会考虑目的地历史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风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与南湖的红色旅游文化相互

映衬。

4.个人保障条件。随着我国带薪休假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空暇时间逐步增多。充足的闲暇时间、可自由支配收入及身体条件都是红色旅游的保障条件,它直接影响着红色旅游的形成。长三角经济发达,交通方便,嘉兴与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距离只有100多公里,均实现了一个小时经济圈。这些良好的保障都为南湖红色旅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推广宣传因子。优秀的革命电视剧使得游客从小具有“红色情节”,如《长征》、《亮剑》、《新四军》、《毛泽东》、《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革命的优良传统,党的艰苦奋斗、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影响亿万观众,具有传奇特色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历史人物非常崇敬,这种潜移默化的宣传方式已然成为影响游客红色旅游偏好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定期的党建活动、朋友家人的影响也都成为游客的内在驱动力,直接影响着红色旅游的偏好。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红色旅游在旅游产品、出游时间、出游方式、信息渠道、旅游购物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偏好。调查研究发现,红色旅游偏好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红色旅游的出游时间多集中在建党建军节、国庆节、五一等节假日,游

客停留时间较短,停留一天甚至半天的游客居多,出游方式偏好自助游,旅游商品侧重于土特产、红色旅游纪念品。游客对红色旅游产品的偏好存在差异,省内游客偏好于休闲旅游,省外游客偏好于红色文化,瞻仰红船,缅怀先烈。游客消费单一,主要花费在门票及购买旅游纪念品。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红色文化认知存在差异,老年人特别是老党员具有较强的红色情节,表示会用革命前辈的精神要求自己,青少年出游兴趣高,好奇心强,偏好体验性红色旅游产品;政治面貌不同对红色文化的感知也不同,党员的认知效果要好于群众。游客感知红色旅游的渠道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很多来自教科书、党员教育、革命电影电视剧等。红色旅游偏

好主要受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宣传推广、配套服务及个人保障条件的影响。通过因子分析发现,红色旅游的偏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有红色文化认知、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宣传推广、配套服务及个人保障条件。红色旅游文化是游客的内在驱动力,游客更加喜欢多种方式的表达方式,而非单一的参观与游览。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风情、多样性的旅游产品都加大目的地的吸引力。与一般旅游产品相比较,红色旅游的宣传推广具有较强政治性,游客更加偏好互联网,散客对价格也较为敏感。同时,配套服务的完善也对游客的偏好有着重要的影响,游客在决策时不仅考虑是基础设施、景区规划等方面,也考虑当地美食、住宿、交通等条

件。因此,红色旅游偏好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本研究的对象只限在了行动游客中,对潜在的游客的影响因素应该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调查,问卷的设计应该更精细化,采用计量经济模式来验证红色旅游的影响因素。

(二)建议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价值与内涵,增强游客对红色文化认知。红色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革命活动留下的珍贵遗址遗迹,另一个是革命前辈在革命实践中留下的大量精神财富,比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船精神等为代表的伟大民族革命精神。这就要求对革命历史文化遗址进行实施有效抢救、保护,特别是与老百姓生活紧密联系的民房,需要花费更大力气来保护,使得一大批先进人物、革命遗址和英雄事迹被挖掘出来得以整理,这既充实旅游市场,也丰富旅游文化;也要正确衡量红色旅游文化的价值,避免在建设上追求贪大求洋、追求奢华、过度开发、不接地气;其次,没有参与性、体验性、刺激性的旅游项目,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记忆,要深入挖掘、宣传革命精神的内涵和价值,突破传统概念化的展馆文化建设,多采用动态的演示、综合运用光、电、声、沙盘等手段再现历史,推出体验性的活动,特别对青少年采用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当中;最后,通过创作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和文学作品等形式,打造游客喜闻乐道的红色歌曲、出版物、影视剧、舞台演出等,丰富游

客夜间活动,加强演艺文化的建设,大型实景演出《延安保卫战》让游客称赞,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

培育与地方文化、休闲旅游等相结合的旅游产品。红色旅游发展唤醒了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文化大繁荣、地方文化大发展。如井冈山在弘扬革命文化、山水文化的同时,融入客家文化,游客可以品尝客家茶叶、学唱客家山歌、了解客家风土人情,使得井冈山景区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延安红色旅游与黄土风情文化相互促进,推出陕北秧歌、民歌、鼓艺、剪纸等旅游项目,增加吸引力;嘉兴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人才辈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加强与乌镇、西塘等景区的联合,做到资源共享。如今旅游业进入休闲时代,红色旅游开发应加大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春节期间南湖推出系红丝带、投币、烧香、新年欢乐送等旅游产品,手摇船风情游、水上餐饮、水上茶吧、水上会务、脚踏船休闲等项目也同样火爆,各类船只供不应求。积极拓展休闲旅游市场,策划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在重大纪念日期间推出红色文化研习游、长征之路觅踪游、人民军队寻根游、秋收起义访习游,也可以组织摄影爱好者进行红色旅游采风大赛,鼓励摄影爱好者以不同视角展示红色文化。

健全产业配套体系,增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首先,加强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红色明星讲解员,组建有思想、有想法、有干劲的团队,全面提高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的

素质,加大培训力度,依靠旅游院校、大专院校,建设红色旅游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培养一批优秀红色旅游规划管理、市场营销和导游讲解员。注重细节文化建设,景区内建筑布局合理,建筑物高度、色彩、造型与整个红色景观相协调。做到重点突出,规划合理。强化景区服务意识,将革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处处体现。再者,将红色旅游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环境发展相衔接,从生态角度控制大规模的投资与建设,树立生态第一的思想,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进行多种渠道的融资。此外,加大红色旅游商品的研发,打造产品丰富、功能齐全且有红色政治品位的旅游商品购物一条街,结合旅游需要,研发款式新颖、适合不同年龄段顾客需求的水杯、书包、迷彩装、帽子等,使之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

制定灵活的价格政策,构建多形式的营销体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红色旅游的宣传具有独特性,党中央精神的学习、电视电影的宣传及教科书的耳濡目染,都是红色旅游的宣传渠道。但是,极具政治性的宣传较为单一,应构建多形式的营销体系。价格制定应灵活多样,可推出周末价、平时价、协议价、非协议价、网络价,根据不同的客户关系选择不同的价格。可结合建党建军等特殊节日进行节庆营销,南湖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组织《走向辉煌的伟大历程―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画展,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

组织革命老同志专题忆苦思甜活动,让老同志讲述当年的生

活,开展不同形式的公关活动,创建红色旅游品牌形象。针对不同客户群,做好不同的电话营销方案,完善散客预定系统,要加强与第三方网站如携程网、驴妈妈、途牛网的合作,在淘宝网站建有旗舰店,完善红色旅游网站,积极利用微博微信、网上社区等平台进行营销,组织力量制作精美网页,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做好事件营销,搞好媒体宣传。总之,红色旅游市场营销要突破传统模式,要主动出击。

参考文献:

1.尹晓颖,朱,甘萌雨.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5(2)

2.左冰.红色旅游与政党认同―基于井冈山景区的实证

研究[J].旅游学刊,2014(9)

3.戴欣欣.井冈山红色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王宝平,霍云霈,杨新军.成长型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以延安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2008(5)

5.谢建辉,刘春玲.“大西柏坡”红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9)

6.蒋长春.国内游客对红色文化感知的差异性研究―以

延安红色旅游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2013(7)

7.焦世泰.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5)

8.游旭群,杨杏.旅游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王晓庆.国内外旅游偏好研究综述[J].现代城市研究,2014(1)

10.Moutinho,L. Consumer behavior in tourism [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87,21(10)

11.Swarbrooke,John.&Horner,Susan. Comsumer behaviour in Tourism[M]. 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1999

12.梁江川.沪杭甬居民旅游偏好及产品开发策略[J].旅游科学,2006(12)

13.吕文.十年沉淀,红色旅游光辉绽放[N].中国旅游报,2015-3-15

14.周振国,高海生.红色旅游基本理论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 近些年来,红色旅游的异军突起,对中国的旅游市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使老区的旅游品牌和形象更加鲜明,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得到更好地整合。发展红色旅游对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推动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及现状进行梳理的同时,提出了红色旅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红色旅游现状问题发展策略

Abstract During the recent years, the " Red Tourist" developed so fast and made a great change in China’s tourist market. Through the“Red Tourist”,We can offectivety protect and make use of revolutionary historic cutural heritage and make tourist brand, and combine enviromental resources with historic resources of human. Developing the "Red Tourist" contributes to th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mployment and economic devolopment of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real condition of China’s “Red Tourist”and bring up some problems, and then propose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Key Words:the Red Trip; Status; Problem; Development Strategy

全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2016-2017-1《形势与政策》作业 学院: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姓名:吴楷文 课程号:B0900171C 学号:B16090312 任课老师:张娟 2016年12 月18日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变化的新时代,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新时期,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因素及策略值得世界探究,也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两个方面研究。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实现富国裕民,是许多经济学家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本段从经济增长理论的综合分析中发现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规律,通过这些规律来研究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寻找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力图以严密的逻辑、丰富的材料、科学的分析,来发现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历史观为指导,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分析线索,运用数学分析、计量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合理吸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析、探讨和研究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本段研究认为,要素投入的增加固然可带来经济增长,但生产要素资源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都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要素投入增加和综合生产率提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制度是影响要素投入效率、技术进步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之原因。这个结论对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经济现实是经济增长理论赖以产生的基础,从丰富的中国经济增长现实中提炼出有规律 性的经济事实是中国经济研究的重要工作,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中国50年来的经济增长现实,从中得出要素投入的增加、要素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改革开放等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是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的增长,从中得出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路径和增长趋势,并提出需要强化的五个方面政策选择(要提高教育水平、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扩大资本积累、优化融资机制,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增加科研投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率的制度),以推进要素的效率化和综合生产率的不断提离,推动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摘

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文章来自方圆水木规划设计院转载请注明 一.红色旅游的意义2004年以来,红色旅游项目在我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蓬勃升起。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外在形式,以其所具有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目的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游客学习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增加旅游阅历;同时红色旅游也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途径;更是有助于打破老区封闭格局,加快开发开放,还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造就秀美山川。 二.红色旅游的现状 1.红色旅游景区多为橱窗展示类,展品多为革命时期的文件和工作、生活等有纪念意义的用品。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普遍缺少娱乐性和消遣性,对旅客吸引力不足,旅客参与程度极为有限。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但是由于形式单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且游客群单一,多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生群体,其消费购买能力有限,影响红色旅游地区的受益效果。 2. 很多红色旅游的景区开发,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专注突出其政治色彩和以往的政治因素。这使游客难免会产生脱

离感,难以融入其中。应在景区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注意到,要把当地的历史、文化融入景区的建设,使景区拥有浓重的文化氛围。这样不仅丰富了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也对当地文化、艺术的传承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3.红色旅游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一个景区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是景区是否能够拥有大量客源以及良好口碑的决定因素。红色旅游景区多在甘肃、延安等较为偏远的山区,交通的便捷和通讯的顺畅,便成为了这些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必要条件。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一大“瓶颈”,直接影响到了红色旅游景区和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长远发展。因此,加快、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的任务尤为重要和紧迫。 三.如何保持红色旅游长远发展 1.多方合作,规范红色旅游产业格局。在全国红色旅游兴起的大势下,各地方应该将自己区域内的红色旅游发展与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联系起来,做到整体的统筹规划,避免各地方红色旅游景区的雷同发展,突出自己的特色,增强竞争力。使各地区的红色旅游景区都有自己特色,和特立品牌,获得长远发展。 2.丰富红色旅游内涵。目前,我国国内的红色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内容单一、乏味,景区观赏价值小,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够,促使经济效益低,不能有效地带动当地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想要改变红色旅游景区的现状,就要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要在景区建设中更多的体现当地历史、文化价值,着重突出当地特色、民俗,促进多元化游客类型的形成,提高景区的消费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带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3.加强红色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 教学号:21140731 姓名:王月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5年-2015年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公共预算支出、进出口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CPI、GDP、投资、预算支出、进出口、经济增长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在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指出,国民收入核算把GDP分为四大类支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用Y代表GDP有,Y=C+I+G+NX。

从公式可知,GDP主要受这四方面影响,因此本文用公共预算支出衡量一部分政府购买,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衡量投资。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所以,选取了CPI物价指数来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时随着对外经济加强,进出口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出口额也是值得分析的因素。 二、模型设定与参数设计 (一)数据的收集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表

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

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红色旅游就是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型旅游形式,对于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与红色旅游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面临形式单一,吸引力不足,层次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统筹规划,游客单一、消费水平不高等问题。要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发展,就要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 中国红色旅游旅游旅游文化 一、红色旅游的含义。 红色旅游,就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外在形式,以其所具有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与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与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目的的旅游活动。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红色旅游就是反映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红色旅游“就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就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就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就是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就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就是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三、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1、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死板,吸引力不足。 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居多,这种形式既不生动又不活泼,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尽管从内容上瞧,这些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就是高尚而积极的。但就是由于形式单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影响红色旅游的效果。且红色旅游虽然承载着宣扬中华民族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但它毕竟就是一种旅游形式,因此,除了突出其“红色” 的特点外,还应注重它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的一般特征,即娱乐性与消遣性,而只有充分利用更多有效而多样化的形式加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的参与性,提高红色旅游本身的趣味性,才能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 很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肤浅,未能将红色旅游的内涵与精髓深度发掘,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凸显其政治色彩,旅游活动面狭窄、活动内容浅表。因此,很难让游客融入其中。有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因为地理位置、知名度与开发程度等原因,一直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目前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的项目中缺乏“精品项目”与“亮点项目”,难以“留住”游客。此外,有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特点不明显,旅游景区内或周边被一些大型现代化建筑物环绕,破坏了“红色”景观,使旅游景区整体风格不协调。 3、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伴随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而来的还有红色旅游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交通与通讯的畅通与发达就是形成开放型红色旅游的

红色旅游的目的与意义

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与意义 摘要:红色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产品,也增加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发展红色旅游对于满足旅游者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市场有积极作用。同时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努力改进落后文化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红色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活动,随其广泛的经济、社会效益及深远的政治影响。本文通过从红色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意义、红色旅游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浅谈红色旅游发展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对红色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红色旅游;目的;现状;意义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 红色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主题性旅游形式,是以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历史纪念地为资源的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活动[1]。红色旅游所凭借的红色旅游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长征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时期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它们作为全国人民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构成了丰富而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资源。 红色旅游的快速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我国从20世纪60、70年代初期开始。就开展了一些具有红色旅游性质的瞻仰革命圣地,参观革命先烈遗址遗迹的活动。80年代后期。国家开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一些重点革命老区和革命纪念地旅游设施建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一些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重大节庆活动和纪念活动。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规模。1999年江西省首次提出了红色旅游这个概念,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红色旅游开始走俏市场,成为旅游的新亮点。 二、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旅游活动。近年来,每逢重大节假日,大量游客前往红色旅游景区参观游览。红色旅游为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并带动贸工、农、交通、电信等关联产业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 1、各级政府重视

江西省红色旅游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概要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本科生中期论文题目: 研究 学生姓名:王云峰 指导教师:武传表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学号 : 三班四号 20071112010047 日期:二 O 一 0年十月 _ 月二十一 __日 _ 摘要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 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其中, 红色旅游有着特殊的意义。红色旅游可以增加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提高人民群众的革命历史情结, 进而促进人民群众的思想和道德素质。本文通过以江西省红色旅游为例, 分析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我国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绵薄之力。关键词:红色旅游策略问题爱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daily life, which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of red tourism. Red tourism can increase the people's patriotic sentiment, to improve the people's revolutionary history complex, thus promoting the people'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In this paper, Jiangxi red tourism, for example, analysis of the red tourism developm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our country play a humble red.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报告

计量经济学及软件应用课程小论文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 小组成员学号 雨 呵呵 庞晓雅 晓锐 指导教师:西超

目录 1.背景 (4) 2.模型的建立 (5) 2.1理论模型的确定 (5) 2.2建立初始模型——OLS (9) 2.2.1使用OLS法进行参数估计 (9) 2.2.2对初始模型进行检验 (9) 2.3建立修正模型——WLS (18) 2.3.1使用WLS法进行参数估计 (18) 2.3.2对修正模型进行检验 (19) 3.模型经济意义分析与检测 (23) 3.1模型的经济意义分析——结构分析 (23) 3.2利用模型进行预测 (23) 3.2.1被解释变量Y的点预测 (23) 4.结论 (26) 4.1主要结论 (26) 4.2政策建议 (26) 5.参考文献 (27)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三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截止到2009年)三十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劳动力、投资、消费、经济增长、最小二乘法。

1 背景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国生产总值的的增长来计算。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年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本文将以中国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将中国国生产总值与和其相关的经济变量联系起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中国经济增长变动趋势,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根据所得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将得到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更加具体的指标,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预测与决策。因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是有意义同时也是很必要的。

红色目的及意义

二、“红色”旅游展览会活动目的及意义: 目的:红色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产品,也增加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发展红色旅游对于满足旅游者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市场有积极作用。同时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努力改进落后文化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红色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活动,随其广泛的经济、社会效益及深远的政治影响。我国的发展历程中红色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发展红色旅游是我国对国家历史文化的尊重与要求,同时为了警戒后代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 (一)红色旅游具有不可比拟的教育宣传功能,担负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升华。弘扬革命传统是新时期对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游于教,是革命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是贴近历史和生活的大课堂,是新形势下人文精神的回归。对游客而言,不仅可以欣赏祖国的山川美景,更能让英烈们的动人事迹洗涤和净化心灵,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开展有声有色的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二)红色旅游不仅是革命精神的实践之旅,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与时俱进的结合,既是观念的创新,也是产业的创新,是我国旅游产业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在国际经济学界被称为“朝阳产业”、“无烟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统计,旅游业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 为充分挖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感情,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 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二)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三)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革命老区大多位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发展红色旅游,是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四)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要求,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强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和市场有效运作,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改进和完善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手段和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把发展红色旅游同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相结合,同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同有效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相结合,同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同推动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寓教育于旅游之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2、坚持因地制宜。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实事求是地确定重点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把

论陕西红色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初稿)

论陕西红色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型旅游形式,对于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分析陕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红色旅游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通过实施“1312工程”,即培育1个红色旅游之都,陕北,关中和陕南3大红色旅游板块,以及12条精品路线,将红色旅游打造为继兵马俑之后的陕西新的王牌旅游产品。 关键词:陕西红色旅游 一,红色旅游的含义 2004年以来,红色旅游在全国蓬勃兴起,稳步发展,充满激情,蕴含生机,富有活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红色旅游是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和民心工程,因此,深化红色旅游的发展,拓展红色旅游的内容是时代提出的新的课题。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外在形式,以其所具有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红色旅游是反映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是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陕西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利用好国家倡导发展红色旅游的良好机遇,打造陕西红色旅游精品,对于陕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红色旅游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它实现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推进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需求;它实现了传统教育与现代休闲方式的有机结合,寓教于游,寓教于乐,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宣传的是政治内容,运用的是市场手段,满足的是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能够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 (二)红色旅游是培育“红色”下一代的重要课堂。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我党一项重要的任务。旅游是青少年普遍喜欢参与的时尚型、文化性的高层次生活消费活动,具有很强的学习、教育功能。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可以将革命历史知识、革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

发展红色旅游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会宁红色旅游考察侧记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梁旺兵 红色旅游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旅游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和维系社会和谐精神纽带、构建和谐社会精神动力、培育和谐社会文明道德的作用。 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红色旅游以“红色”为内涵,以旅游为形式,把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祖国的大好河山融为一体,赋予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以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红色旅游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笔者通过对会宁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进行考察,从中感悟到:红色旅游文化,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和纽带、动力、培育作用。 一、会宁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概况 会宁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主要由会宁红军会师旧址(会师园)、红军长征胜利景园(桃花山)组成。 著名的会师楼始建于嘉靖年间,大约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于此,将这一座破旧低矮的门洞建成了一座凯旋门。1986年在文庙大成殿红军会师旧址前面空地上建成了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这座三塔环抱的会师楼仿佛像人们讲述着红军二万五千里的悲壮,向人们证明着红军会师的光辉。除此之外,会宁县抓住200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宁胜利会师70周年及全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契机,积极争取红色旅游政策倾斜项目,修缮革命遗址遗迹,兴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纪念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布展,使纪念馆成为立体全面的参观地点。 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位于国道312线南侧,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北麓、桃花山新区东面,占地36公顷,与会宁城内“会师园”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有机整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姓名:胡旭学号:20126701 班级:国贸五班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具体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 【关键字】资本,劳动力,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1引言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既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来计算。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我们这里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

2.研究方法 2.1数据 表1.1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表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2.2模型建立 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Y作为对经济发展的衡量,代表经济发展;用总就业人员数X1衡量劳动力;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衡量资本投入。中国经济增长除了受劳动力、资本投入影响外,还可能受其他一些变量及随机因素的影响,我们把它统一归并到随机变Ui中,根据Y与X1、X2的表1.1数据,作Y于X1、X2之间的散点图,如图1,采用的模型如下:Y= ?0+?1X1+?2x2+Ui 其中Y代表国内生产总

红色旅游原因

经济上:扩大旅游范围~ 政治上:弘扬红色精神~ 其他:老辈们通过红色旅游重温以前的事情~~ 年轻人通过红色旅游增加历史 知识~~了解国情~~学习红色精神~! 1. 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 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2.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3.意义: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 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 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发展红色旅游的八方面内容是: 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党建军等重大事件,展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创建初期的奋斗历程。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革命根据地、创建红色政权的革命活动。 反映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抗日救国、拯救民族危难的光辉历史。 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重要事件和地下工作,展现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人民共和国的奋斗历程。 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爱国统一战线,同心同德、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成长经历和丰功伟绩,以及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4162999.html,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作者:高云薇李佳怡张梓冉 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7年第10期 摘要: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红色旅游作为我国特色旅游类型,在迎来了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本文从机遇与挑战的具体表现入手,探讨我国红色旅游今后的发展对策与方向。 关键词:新时代;红色旅游;机遇;挑战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大力发展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也有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和谐稳健前进。红色旅游作为我国特色旅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营和发展过程当中,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从机遇与挑战的具体内涵表现出发,探讨其今后的改进与提升策略,对于促进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旅游的发展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在探讨当前我国红色旅游在新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之前,本文首先从宏观层面来对我国当前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梳理。根据国家旅游主管部门的统计,全国十四个红色旅游重点城市,在2016年无论是在旅游接待人数方面还是在旅游整体收入方面都增长了百分之七和百分之一百八十,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百分之二十,这充分体现出我国红色旅游整体发展开始提速。另外,在红色旅游的综合收入比例方面,除了原有的门票、餐饮等诸多方面的收入来源之外,红色旅游纪念品、红色旅游娱乐等方面的收入比例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充分体现出我国当前在红色旅游方面已经实现了红色旅游收入多元化的发展特点。除此之外,我国开始逐步探讨红色旅游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入境游客参加红色旅游的比例和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红色旅游在发展规模和业绩表现方面趋于良好[1]。 二、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机遇 当前,为了更好的助推我国红色旅游的科学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更好地引导和助力红色旅游发展,这为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各级部门红色旅游投资力度加大。我国的红色旅游发展的过程当中,其景点、景区投入,无论是在资源的规模方面,还是在投入的方式方面都已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具体来说,在红色旅游投资层面,国家拨款占了百分之二十,银行贷款占了百分之十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姓名:胡旭学号:20126701 班级:国贸五班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具体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 【关键字】资本,劳动力,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1 引言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既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来计算。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我们这里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

2.研究方法 2.1数据 表1.1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表年份Y XI X2年份Y XI X2 19804545.642361910.91997789736982024941.1 19814891.643725961199884402.27063728406.2 19825323.4452951230.4199989677A7139429854.7 198359627464361430.1200099214-67208532917J 198472084481971832.92001109655.27302537213-5 19859016498732543.22002120332.77374043499.9 198610275.2512823120-62003135822.87443255566.6 198712058.6527833791.72004159878.37520070477.4 198815042.8543344753.82005184937.47582588773.6 198916992.3553294410.42006216314.476400109998.2 199018667.86474945172007265810376990137323.9 199121781.5654915594.52008314045.477480172828.4 199226923.5661528080.1200934090377995224598.8 199335333.966808130723201040120278135278140 199448197.96745517042.1201147310479345311022 199560793.768065200193201251932280178364835 199671176.668950□22913.5 资料来源: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2.2模型建立 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丫作为对经济发展的衡量,代表经济发展;用总就业人员数X1衡量劳动力;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衡量资本投入。中国经济增长除了受劳动力、资本投入影响外,还可能受其他一些变量及随机因素的影响,我们把它统一归并到随机变Ui中,根据丫与XI、X2的表1.1数据,作丫于X1、X2之间的散点图,如图1,采用的模型如下:丫二?0+?1X1+ ?2x2+Ui 其中丫代表国内生产总值,X1代表总就业人员数,X2代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Ui代表随机误差项

浙江红色旅游的优势及发展思路研究

浙江红色旅游的优势及发展思路研究 发布时间:2011-8-3信息来源: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网站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我省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资源、交通、需求、机制等优势,必须把握“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开发和建设重要景点景区和线路,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一、发展红色旅游具有突出优势 我省是中国革命和武装斗争的积极活动区域,革命遗址遗迹丰富,加之历史文化深厚,风景秀丽,经济发达,具有发展红色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几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红色旅游发展。红色旅游投入不断增加,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日益深化,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加快推进,游客人数较快增长,社会参与初显成效。 ——革命遗存丰富奠定红色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浙江具有较长的革命传统和抵御外来侵略的光荣历史,党领导的革命遗迹遍布全省,红色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分布广泛,为发展红色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党史部门初步整理的重要革命遗迹及纪念设施有100多处。包含我省嘉兴南湖的沪浙红色旅游区,是《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温州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等5个红色旅游景区,列入国家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我省都保存着一批重要的革命遗址、遗迹和史实,如长兴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永嘉楠溪江红十三军军部旧址、萧山衙前农民运动遗迹等重要革命遗存,以及梁柏台故居、刘英烈士陵园、徐英烈士故居及纪念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浙江地方党领导人在杭州小车桥陆军监狱的斗争等。 ——人文山水优势强化红色旅游发展的环境支持。浙江历史文化深厚,风景秀丽,富有“山水浙江、诗画江南”的美誉,革命历史文化遗存同秀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绚烂的民俗风情相汇聚,形成了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嘉兴南湖既有烟雨奇景,又有古典园林精巧;宁波四明山生态奇特,梁弄古镇古韵浓厚;一江山岛海天风光壮美,观海、攀岩相得益彰;长兴古银杏长廊魅力独特,永嘉楠溪江风景宜人,等等。江南风景和革命历史文化相互结合,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和海洋旅游相互促进,为发展红色旅游构建了一个潜力巨大、可持续开发的平台。 ——经济快速发展创造红色旅游发展的较大空间。我省经济增长迅速,2005年全省人均GDP 超过34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1067亿元,民间资金较多,政府财力有了较大增强,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需求结构正由物质生活为主,向更高的精神文化层次提升,2000-2004年城乡居民旅游娱乐性支出分别增长2.2倍和1.4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