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实验报告卤代烃

10.23实验报告卤代烃
10.23实验报告卤代烃

《有机化学基础》第二章烃及卤代烃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相关物质性质

2 能够通过对比实验体会实验设计时的严密性,理解控制变量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3 理解卤代烃中卤素原子检验的基本原理。

实验用品:苯,甲苯,溴乙烷,乙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水,NaOH固体,稀硝酸,AgNO3溶液,PH试纸,玻璃棒,酒精灯,试管,导管,

试管夹

结论:1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不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用溴乙烷制乙烯并对乙烯进行性质检验时,

若选用,则;

若选用,则。

注意:实验5中受热试管中溶液要留在后面做实验8.

第二部分实验:溴乙烷中溴元素的检验

结论:卤代烃中卤族元素的检验方法是:

注意事项:

1 加热试管时不要持续在外焰加热,否则物质剧烈沸腾还未反应就已挥发,导致实验失败。

2 实验5中注意倒吸现象,不要倒吸至受热试管中。

3 注意通风,多数物质有一定毒性。

4 注意观察各有机物水溶性。

5 NaOH的水溶液和乙醇溶液,需要自行配制。不要配太多。

高二化学下学期卤代烃的性质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高二化学下学期卤代烃的性质综合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一、单选题 ( ) A.CH2Cl2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453658.html,l2F2 C. D. 2.研究表明,将水煮沸3分钟能将自来水中所含的挥发性卤代烃含量降低至安全范围内。下列关于卤代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煮沸消除卤代烃原理可能是使卤代烃挥发 B.与烷烃、烯烃一样属于烃类物质 C.CH3CH2CH2Br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共热,产物中的杂质可能有CH3CH2CH2OH D.挥发性卤代烃可能是氯气与水中含有的微量有机物反应而生成的 3.通常状况下,下列物质为气体的是( ) A.甲苯 B.溴乙烷 C.四氯化碳 D.2-甲基丙烷 4.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水解 C.取代→消去→加成 D.消去→加成→消去 5.如图装置可用于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的生成物乙烯的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消去反应 B.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可用溴水代替酸性KMnO4溶液 D.乙烯难溶于水,故此装置②可以省去

6.已知有机物A与NaOH的醇溶液混合加热得产物C和溶液D,C与乙烯的混合物在催化剂作用下可 生成高聚物在溶液D中先加入硝酸酸化,后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为( ) A. B. C.CH3CH2CH2Cl D. 7.在结构简式为R-CH2-CH2-X的卤代烃中化学键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③ B.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④ C.发生水解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 D.发生消去反应时,被破坏的键是①和② 8.某卤代烷烃C5H11Cl发生消去反应时,可以得到两种烯烃,则该卤代烷烃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 A.CH3CH2CH2CH2CH2Cl B. C. D. 9.下列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后,可以得到两种烯烃的是( ) A.1-氯丁烷 B.氯乙烷 C.2-氯丁烷 D.2-甲基-2-溴丙烷 10.下列关于卤代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溴乙烷(CH3CH2Br)分子中,溴元素的存在形式为溴离子 B.在卤代烃中,卤素原子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 C.聚四氟乙烯(塑料王)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卤代烃 D.卤代烃比相应的烷烃的沸点高 11.下列卤代烃,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且只能得到一种单烯烃的是( )

9章卤代烃习题

第九章 卤代烃习题 1.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 2, 2,4-三甲基-4-溴戊烷 (2) 2-甲基-5-氯-2-溴已烷 (3) 2-溴-1-已烯-4-炔 (4) (Z)-1-溴-1-丙烯 (5) (1R,3S)-1-氯-3-溴环已烷 2. 写出符合下列名称的构造式。 (1)叔丁基氯 (2)烯丙基溴(3)苄基氯(4)对基苄基氯 (3) (2)(4)(1)CH 2 CH CH 2Br H 3C C CH 3 CH 3 Cl CH 2Cl CH 2Cl Cl 3. 写出下列有机物的构造式,有“*” 的写出结构式: (1) 4-chloro-2-methylpentane (2)*cis-3-bromo-1-ethylcyclohexane (3)*(R)-2- bromooctane (4) 5-chloro-3-propyl-1,3-heptadien-6-yne CH 3CHCH 2CHCH 3 (3) (2) (4)(1)H C C 6H 13_n CH 3 Br CH 3 Cl Br C 2H 5 HC Cl CH 2 CH 2CH 2CH 3 4. 用方程式表示α-溴代乙苯与下列化合物反应的主要产物。 (1) NaOH(水) (2) KOH(醇)(3) Mg 、乙醚(4)NaI/丙酮 (6) NaCN (7) NH3(9) AgNO 3、醇 (10) C 2H 5ONa (8)(5) 产物(3)+CH 3C C -Na + CH CH (3) C 2H 5OH (2) (4) (1) (5) CH 2CH 3Br +NaOH H 2O 2CH 3 OH CH 2CH 3Br +KOH NaI CH CH 2 C 2H 5OC 2H 5 2CH 3Br +Mg 2CH 3MgBr 2CH 3Br +CH 2CH 3+CH 3CCH 3 O 2CH 3 MgBr CH 2CH 3 I HC +HC CMgBr

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

第三节卤代烃 第1课时卤代烃的结构和性质 一、卤代烃 1.卤代烃的概念 烃分子中的________被__________取代后所生成的化合物,叫做卤代烃。 2.卤代烃的分类 根据所含卤素种类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卤代烃中除少数为气体外,大多为______或______,卤代烃______于水。 二、溴乙烷及其化学性质 1.溴乙烷的组成及结构 溴乙烷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其官能团为____________,它含有____类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溴乙烷是______________,沸点为38.4℃,密度比水____,______于水,______于乙醇等多种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C2H5Br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去反应 ①消去反应 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H2O、HX等)而生成含__________化合物的反应。 ②溴乙烷在NaOH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卤代烃的用途 ________、灭火剂、______、麻醉剂、合成有机物。 2.卤代烃的危害 氟氯烃——造成“__________”的罪魁祸首。 知识点1卤代烃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卤代烃的是() A.氯乙烯B.溴苯C.四氯化碳D.硝基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卤代烃都难溶于水,且都是密度比水大的液体 B.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 C.卤代烃不属于烃类 D.卤代烃都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知识点2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3.为了使氯乙烷的水解反应进行地比较完全,水解时需加入() A.NaCl B.NaHSO4C.HCl D.NaOH 4.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A.乙烷与溴水的反应 B.一氯甲烷与KOH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 C.氯苯与NaOH水溶液混合加热

四年级科学(苏教版)全册实验报告单答案

实验报告单 ……………………………………………………………………………………………………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年级:四年级实验类别:演示实验;组别:()问题: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是否有关? 假设: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实验记录: 我的结论:(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就越远,说明空气越被压缩,产生的力量越大)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观察冷热空气对流。年级:四年级实验类别:演示实验;组别:()实验准备:准备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其中一个设法使它变冷,另一个设法使它变热。 实验步骤:1、在热瓶中燃香,充满香烟,用玻璃片盖住。2、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我发现:(白色烟雾向上流动,到冷瓶)3、将冷瓶和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观察烟又会如何流动,我发现:(白色烟雾没有向下流动) 我的结论:(冷热空气流动的方向是热上升,冷下降)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研究空气的成份。年级:四年级实验类别:演示实验;组别:() 实验步骤: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再用去掉底的矿泉水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我发现:(蜡烛慢慢熄灭,瓶内水上升一部分)说明:(瓶内帮助燃烧的气体用尽了)2、把水槽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再拧开矿泉水瓶盖子,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内。我发现:(火柴迅速熄灭)说明:(有一种气体阻止燃烧)3、我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成份。他们的性质是(第一种支持燃烧,第二种不支持燃烧)。4、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知道:(支持燃烧的是氧气,不支持燃烧的是二氧化碳),另外空气中还含有(氮气、水蒸气等) …………………………………………………………………………………………………… 实验报告单

高二化学卤代烃

高二化学 卤代烃1 【学习提纲】 一、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的概念 1.概念:从结构上说,可以看成是烃分子里的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代而衍变成的。 2.官能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官能团有:卤素原子_________、羟基_________、醛基__________、羧基__________、硝基__________、酯基__________、氨基__________等,另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分别是烯烃和炔烃的官能团。 例 1 在人造血浆的研制过程中,全氟代烃由于其性质的稳定性和氧气在其中具有高的溶解性,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全氟代十氢萘是人造血浆的主要成分之一。合成此全氟代烃所采用的原料之一是萘。能否认为全氟十氢萘是萘的衍生物?_____请写出与全氟十氢萘相对应的烃的结构简式。 全氟代十氢萘 萘 全氟十氢萘相对应的烃 二.溴乙烷 1.分子结构:分子式是________,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2.物理性质:纯净的溴乙烷是____色______体,沸点38.4℃,____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 3.化学性质: ⑴ 水解反应: 实验1: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溴乙烷,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溴 乙烷是____________(填“电解质”或“非电解质”),____ (填“能”或“不能”)电离出Br - 。 实验2:将溴乙烷加入NaOH 溶液,加热,振荡。加入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加入硝酸银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⑵ 消去反应: 实验3:向溴乙烷中加入NaOH 的乙醇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溴乙烷 ________ (填“能”或“不能”)溶于乙醇。 在55~60℃的水浴中加热上述混合溶液,产生的气体先通过水,再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 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消去反应的概念: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生成 F 2C F 2C C F 2C C F 2C C F 2 2CF 2F 2 C F F

有机化学中卤代烃的性质总结

有机化学中卤代烃的有关性质总结 一.卤代烃的分类 1.按照卤元素的种类可分为三种:碘代烃溴代烃氯代烃等 2.按照卤代烃的种类可分为吧饱和卤代烃,不饱和卤代烃,芳卤代烃等 3.按照卤元素的数目可分为一卤代烃,二卤代烃,多卤代烃等 二.物理性质 在此直说一些常考的有特殊性的的物理性质,氟甲烷,氟乙烷,氟丁烷,氯甲烷,氯乙烷,溴甲烷为气体,其余卤代烃都是液体,无色。对沸点而言,卤代烃相对于各自的烃而言沸点更高(原因是他们之间有极性)。对密度而言,一氯代烷的密度小于1,一溴代烷,一碘代烷的密度大于1 三.化学性质 对化学性质而言,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与金属地的反应还原反应 1.亲核取代反应 (1)RX+NaCN--------RCN+NaX此反应催化剂是醇类物质此的特点就是通过反应增加一个碳原子,用于增加碳链。 (2).与硝酸银在醇的催化下进行取代,同时生成卤化银 RX+AgNO3-----------RONO2+AgX此反应可用于鉴别卤化物,是卤化物的特征反应 (3)卤代烃与氨的反应 CLCH2CH2CL+4NH3---------NH2CH2CH2NH2+2NH4CL此反应的条件要求苛刻必须在封闭容器中,温度在115—120反应5小时,此外,此反应不但生成一级胺还可以连续作用生成二级,三级,四级胺等,如果想得到竟可能多的一级胺则可加过量卤代烃。 (4)卤代烃还能与另一种卤素原子进行互换, C3H7Br+NaI---------C3H7I+NaBr(此处要注意有时候他们之间的互换是不能发生的要依条件而言) 2.消除反应 卤代烃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在醇的作用下卤代烃脱去一个氢和一个卤原子形成双键形成不饱和烃的反应叫做消除反应。 RCH2CH2X+NaOH-----------R-CH2=CH2+NaX+H2O 此反应有个规律(札依采夫规律)当连接卤素的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有两种时,通常会消除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的氢(即那也是主产物)。 3.与金属的反应 通式卤代烃+金属--------有机金属化合物 常见的有镁锂钠 与镁的反应RX+Mg---------RMgX(此化合物叫做有机金属镁化合物) 此反应是将Mg置于无水乙醚中,再滴加卤代烃生成RMgX。RMgX在化学界叫做格利雅试剂,简称格式试剂,此化合物不稳定常与乙醚生成稳定的化合物用于溶剂(此时的外界条件是无水溶剂干燥容器),此外苯,四氢呋喃(THF)也可代替乙醚作溶剂。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成格式试剂时卤代物的活性有一定的顺序,通常RI>RBr>RCL>RF。 由于格式试剂不稳定常会发生如下反应; RMgX+ROH---------RH+XMgOH RMgX+HX----------RH+MgX2

高二化学烃及卤代烃知识点

第二章烃与卤代烃 第二章烃与卤代烃要点精讲 烃得物理性质: ①密度:所有烃得密度都比水小 ②状态:常温下,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得气态 ③熔沸点: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 ; 碳原子数相同,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2、化学性质 (1)甲烷 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KMnO4)等一般不起反应。 ①氧化反应 甲烷在空气中安静得燃烧,火焰得颜色为淡蓝色。其燃烧热为890kJ/mol,则燃烧得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②取代反应:有机物物分子里得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她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得反应。 甲烷与氯气得取代反应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CH4+Cl2CH3Cl+HCl第二步:CH3Cl+ Cl2CH2Cl2+HCl 第三步:CH2Cl2+ Cl2CHCl3+HCl第四步:CHCl3+Cl2CCl4+HCl 甲烷得四种氯代物均难溶于水,常温下,只有CH3Cl就是气态,其余均为液态,CHCl3俗称氯仿,CCl4又叫四氯化碳,就是重要得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2)乙烯 ①与卤素单质X2加成CH2=CH2+X2→CH2X—CH2X ②与H2加成CH2=CH2+H2催化剂 △CH 3—CH3

③与卤化氢加成CH 2=CH 2+HX →CH 3—CH 2X ④与水加成CH 2=CH 2+H 2O ?? →?催化剂 CH 3CH 2OH ⑤氧化反应 ①常温下被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得紫色褪去。 ⑥易燃烧CH 2=CH 2+3O 2??→ ?点燃 2CO 2+2H 2O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⑦加聚反应 二、烷烃、烯烃与炔烃 1.概念及通式 (1)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得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得饱与烃,其通式为:CnH2n +2(n ≥l)。 (2)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得不饱与链烃,分子通式为:CnH2n(n ≥2)。 (3)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得一类脂肪烃,分子通式为:CnH2n -2(n ≥2)。 2.物理性质 (1)状态:常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得烃为气态烃,随碳原子数得增多,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2)沸点:①随着碳原子数得增多,沸点逐渐升高。 ②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3)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得增多,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密度均比水得小。 (4)在水中得溶解性:均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 (1)均易燃烧,燃烧得化学反应通式为:

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题: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无答案)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取代反应 由于卤素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大,使卤代烃分子中的C—X键具有较强的极性,当C —X键遇到其它极性试剂时,卤素原子就易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 (1)被羟基取代 R—X +H2O R—OH +NaX (2)被烷氧基取代 卤代烃与醇钠作用,卤原子被烷氧基(RO—)取代生成醚。如: CH3Br + CH3CH2ONa→CH3—O—CH2CH3+NaBr (3)被氰基取代 卤代烃与氰化物的醇溶液共热,卤原子被氰基所取代生成腈,如: R—X +NaCN RCN+ NaX 生成的腈分子比原来的卤代烃分子增加了一个碳原子,这是有机合成中增长碳链的一种方法。 2.消去反应 卤代烃在碱的醇溶液中加热,可消去一个卤化氢分子,生成不饱和烃。如: RCH2CH2—X+KOH RCH = CH2 +KX +H2O 3.与金属反应 卤代烃能与多种金属作用,生成金属有机化合物,其中格氏试剂是金属有机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一类化合物,是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的试剂之一,它是卤代烷在乙醚中与金属镁作用,生成的有机镁化合物,再与活泼的卤代烃反应,生成更长碳链的烃。 RX +Mg RMgX CH2=CHCH2Cl+RMgCl →CH2=CHCH2R +MgCl2 卤代烷与金属钠反应可生成烷烃,利用此反应可制备高级烷烃。 2RBr +2Na →R—R +2NaBr 二、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烃与卤代之间的转化 例1.卤代烃在碱性醇溶液中能发生消去反应。例如 下面是八个有机化合物的转换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系统命名法,化合物A的名称是。 (2)上述框图中,①是反应,③是反应。(填反应类别) (3)化合物E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写出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 。 (4)C2的结构简式是。F1的结构简式是。 F1和F2互为。 (5)上述八个化合物中,属于二烯烃的是。二烯烃的通式是。 2.在指定位置引入官能团 例2.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相同而条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主产物,下式中R代表烃基,副产物均已略去。

第9章 卤代烃答案

本章需掌握知识: 一.卤代烃的系统命名和制备方法(HX, PX 3, PCl 5, SOCl 2); 二.明确亲核、亲电、底物、离去基的概念; 三.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S N 1/S N 2) 及其影响因素(烃基结构、卤原子、亲核试剂);知道常用的亲 核试剂(C/N/O/S/X 族);卤代烃的鉴别; 四.卤代烃的消除反应(E1/E2)及其影响因素(烃基结构、碱性试剂) ;知道消除反应的选择性;知 道试剂的碱性和亲核性的大致关系; 五.对于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要知道双键位置或苯环位置对卤原子活泼性的影响;知道苄卤和烯丙 基卤的特殊活泼性。 1.用系统命名或俗名来命名。 CH 3CH 2CH 2C Cl CHCH 3 3 CH 3C H 2CH 2CH 2C l C CH 3 H 3C CH 3 Br Cl Cl 2-甲基-3,3-二氯己烷 氯丁烷 叔丁基溴 邻二氯苯 H 3C CH Br CH CH CH 3 CH 2Br ClCH 2C H 2Cl CH Cl 3 CH 2=CH CH 2-Cl 4-溴-2-戊烯 苄溴 1,2-二氯乙烷 氯仿(三氯甲烷) 烯丙基氯 2.写出每一步反应产物,并指出反应类型。 3.完成反应 (1) (2) (3) (4) (5) (6) (7) (8) 4.用化学方法鉴别。 (1) (A) CH 3CH 2CH 2Cl (B) CH 3CH 2CH 2Br (C) CH 3CH 2CH 2I (D) CH 2=CHBr (E) CH 2=CHCH 2Br 加入Ag(NO)3的乙醇溶液:快速浅黄色沉淀,E;较慢浅黄沉淀,B ;微热后黄色沉淀,C ;微热后白色沉淀,A ;无明显变化,D. (2) (A) CH 3CH 2CH 2CH 2Cl (B) (CH 3)2CHCl (C) CH 3CH=CHCH 2Cl (D) PhCl 加入Ag(NO)3的乙醇溶液,白色沉淀产生速度:C>B>A>>D (3) (A) (B) (C) (D) (E) (F) CH 3Br 5.比较题。 ①比较下列化合物分别进行E1、S N 1和S N 2反应速度的快慢。(由快到慢排列) (A)(C H 3)CBr (B)(CH 3)2C HBr (C)C H 3CH 2Br (D )C H 2=C HBr E1:A>B>C>>D S N 1:A>B>C>>D S N 2:C>B>A>>D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卤代烃知识点

第三节卤代烃 一、卤代烃的代表物质——溴乙烷 1、基本结构 化学式:C2H5Br 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2Br 官能团:—Br 2、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无味,密度比水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卤代烃的水解:强碱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 第一步:CH3CH2—Br + HO—H → CH3CH2—OH + H—Br 第二步:HBr + NaOH → NaBr + H2O 总反应:CH3CH2Br + NaOH → CH3CH2OH + NaBr 2)消去反应 从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H2O、HX等)而形成不饱和键 强碱的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 CH3CH2Br + NaOH → CH2=CH2↑+NaBr+H2O 产物验证:因生成物中常混有乙醇蒸汽,需要出去杂质,试剂选用 水,除杂后将气体通入酸性KMnO4,如溶液褪色可证明生成物 【习题一】 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 (1)写出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某同学取少量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向

其中滴加AgNO3 溶液,加热,产生少量沉淀.该同学由此得出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反应,生成了溴化钠,你认为是否合理,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可以用上图所示装置检验,现象是 ___________,水的作用是________.除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外,还可以用_____检验生成的气体,此时还有必要将气体先通入水中吗?______(填“有”或“没有”) 【分析】(1)CH3CH2Br和NaOH水溶液加热时,二者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醇;检验卤素原子必须中和过量的碱; (2)加热条件下,溴乙烷和NaOH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根据乙烯的不饱和性,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和乙烯加成反应,溶液褪色,乙醇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溶液褪色,乙醇不能和乙烯反应; 【解答】解:(1)CH3CH2Br和NaOH水溶液加热时,二者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和NaBr,反应方程式为CH3CH2Br+NaOHCH3CH2OH+NaBr;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卤代烃水解后,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硝酸酸化目的中和碱,否则生成氢氧化银沉淀, 故答案为:CH3CH2Br+NaOHCH3CH2OH+NaBr;取代反应;不合理,没有用硝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 (2)加热条件下,溴乙烷和NaOH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反应方程式为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乙烯气体不溶于水,高锰酸钾能氧化乙烯,所以,它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四氯化碳溶液能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乙烯也能使溴水褪色,因装置1中用水,目的是防止乙醇和高锰酸钾反应,而溴与乙醇不反应,所以,无须用水; 故答案为:CH3CH2Br+NaOHCH2=CH2↑+NaBr+H2O,消去反应,溶液褪色,吸收乙醇,溴水,没有; 【习题二】

【高中教育】最新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等级)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等级)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关有机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熔点高 B.都含有碳元素 C.大多数属于非电解质 D.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气体是 A.氢气 B.水煤气 C.天然气 D.液化气 3.石油主要成分不包括 A.烷烃 B.卤代烃 C.环烷烃 D.芳香烃4.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 B.便于分馏 C.获得短链不饱和气态烃 D.提高汽油的质量 5.对乙烯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A.合成塑料 B.合成橡胶 C.果实催熟 D.气体燃料6.键线式是所表示的物质是 A.丙烯 B.丙烷 C.丁烯 D.丁烷 7.常温常压下密度小于水的液体是 A.溴苯 B.四氯化碳 C.硝基苯 D.乙酸乙酯8.含有两种官能团的有机物是 A.CH3CH3 B.CH2=CHCH2OH C.CH2OHCH2OH D.CH≡CH 9.甲醇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A.消除反应 B.酯化反应 C.取代反应 D.氧化反应

10.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可用的试剂是 A.金属钠 B.浓硫酸 C.无水硫酸铜 D.胆矾11.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的物质是 A.CH3=CH-CHO B.CH3CH2COOH C.CH2=CH-COOCH3 D.CH2OHCHO 12.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以下溶液中,放置片刻后,与加热前相比,铜片质量不变的是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13.苯的同系物C8H10,在铁作催化剂条件下与液溴反应,只能生成一种一溴代物的是 A.乙苯 B.邻二甲苯 C.间二甲苯 D.对二甲苯14.与氢氧化铜、金属钠、碳酸钠都能反应的物质是 A.乙二醇 B.乙醛 C.苯甲酸 D.乙酸乙酯15.在1。013×105Pa下,某些烷烃的沸点见下表。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沸点/℃ 正丁烷[CH3CH2CH2CH3] -0。5 正戊烷[CH3(CH2)3CH3] 36。1 异戊烷[CH3CH2CH(CH3)CH3] 27。8 新戊烷[CH3C(CH3)2CH3] 9。5 正己烷[CH3(CH2)4CH3] 69。0 A.在标准状况时,新戊烷是气体 B.在1。013×105Pa、20℃时,C5H12是液体 C.烷烃随碳原子数增加,沸点降低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烃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反应有两类: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另外,卤代烷还可与活泼金属反生成金属有机化合物。 一、亲核取代反应 ? 在卤代烃分子中,由于Cl 的电负性大于C ,则C-Cl 键中的共用电子对就偏向于Cl 原子一端,使 Cl 带有部分负电荷(Cl -δ),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C +δ)。这样C 原子就成为亲电反应中心,当与-OH 、-NH2等一些亲核试剂(带负电或富电子物种)时,亲核试剂就会进攻C +δ,Cl 则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离去。 ? 亲核试剂:带负电荷或有未共用电子对的具有亲核性的试剂。 ? 亲核取代反应:由亲核试剂进攻带部分正电荷的C +δ原子而引起的取代反应。 ? 亲核取代反应可用下面反应式表示 +X R X +R Nu -Nu - ? 亲核试剂(Nucleophile ) 通常用 :Nu- 表示。 ? 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 通常用 S 表示。 ? 亲核取代反应 就用 SN 表示。 ? 卤烃常见的亲核取代反应有: ? 1. 水解 2. 醇解 3. 氰解 4. 氨解 5. 与硝酸银的反应 6. 与炔化钠的反应 (一)卤烃的水解 ? 卤代烷与水作用,水解为醇,反应是可逆反应。如: CH 3CH 2Br + H 2O CH 3CH 2OH + HBr 在一般情况下,此反应很慢。为增大反应速率,提高醇的产率,常加入强碱(氢氧化钠),使生成的HX 与强碱反应,可加速反应并提高了醇的产率。 CH 3CH 2Br + NaOH CH 3CH 2OH + NaBr ? 此反应工业用途不大,因卤烷在工业上是由醇制取,但可用于有机合成中官能团的转化。用于复 杂分子中引入羟基(先卤代,再水解)。 (二)卤烃的醇解 ? 卤烃的醇解是卤烃与醇钠的醇溶液反应,生成醚。 CH 3CH 2Cl + CH 3CH 2ONa CH 3CH 2OCH 2CH 3 + NaCl ? 此反应是制备混合醚的经典合成方法,称为威廉森(Williamson )合成法。此法不能用叔卤烃与 醇钠反应,因为叔卤烃在强碱(醇钠)的作用下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如: CH CH C CH 3 CH 33 Cl + CH 3ONa 3 CH 3 3 C CH 3 CH 2 3 (三)卤烃的氰解 ? 卤代烷与氰化钠或氰化钾的醇溶液中反应,生成腈。

高二化学烃及卤代烃知识点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要点精讲 烃的物理性质: ①密度:所有烃的密度都比水小 ②状态:常温下,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气态 ③熔沸点: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 碳原子数相同,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有机物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 代表物 CH4C2H4C2H2C6H6 结构特点 全部单 键 饱和 烃 含碳碳双键不 饱和 含碳碳叁键不 饱和 含大π键 不饱和 空间结构 正四面 体型 平面型直线型 平面正六 边形 物理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无色液体燃烧易燃,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 与溴水不反 应 加成反应加成反应不反应 KMnO4不反 应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反应主要反应 类型 取代加成、 聚合 加成、 聚合 取代、 加成

分类通式官能团化学性质 烷烃CnH2n +2特点: C—C 稳定,取代、氧化、 裂化 烯烃(环烷 烃) CnH2n一个C=C加成、加聚、氧化 炔烃(二烯 烃) CnH2n -2 一个C≡C加成、加聚、氧化 苯及其同 系物 CnH2n -6 一个苯基取代、加成(H2)、氧 化 卤代烃CnH2n +1X —X水解→醇消去→ 烯烃 2、化学性质 (1)甲烷 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KMnO4)等一般不起反应。 ①氧化反应 甲烷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的颜色为淡蓝色。其燃烧热为890kJ/mol,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 ②取代反应:有机物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CH 4+Cl 2CH 3Cl+HCl 第二步:CH 3Cl+ Cl 2 CH 2Cl 2+HCl 第三步:CH 2Cl 2+ Cl 2 CHCl 3+HCl 第四步:CHCl 3+Cl 2 CCl 4+HCl 甲烷的四种氯代物均难溶于水,常温下,只有CH 3Cl 是气态,其余均为液态,CHCl 3俗称氯仿,CCl 4又叫四氯化碳,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 (2)乙烯 ①与卤素单质X 2加成CH 2=CH 2+X 2→CH 2X —CH 2X ②与H 2加成CH 2=CH 2+H 2 CH 3—CH 3 ③与卤化氢加成CH 2=CH 2+HX →CH 3—CH 2X ④与水加成CH 2=CH 2+H 2O CH 3CH 2OH ⑤氧化反应 ①常温下被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 ⑥易燃烧CH 2=CH 2+3O 22CO 2+2H 2O 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⑦加聚反应 二、烷烃、烯烃和炔烃 1.概念及通式 (1)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的饱和烃,其通式为:CnH2n +2(n ≥l )。 (2)烯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分子通式为:CnH2n (n ≥2)。 (3)炔烃: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一类脂肪烃,分子通式为:CnH2n -2(n ≥2)。 2.物理性质 (1)状态:常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烃为气态烃,随碳原子数的增多,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2)沸点:①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沸点逐渐升高。 ②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3)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密度均比水的小。 (4)在水中的溶解性:均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 (1)均易燃烧,燃烧的化学反应通式为: 催化剂 △ ?? →?催化剂??→ ? 点燃

高三人教版化学选修五 第三节 卤代烃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主要化性示意图: C C δ _ 亲核取代反应与金属反应还原反应 H 消除反应 β-αβ 一、亲核取代反应概述(S N ) C 碳卤键中正电性的碳比负电性的卤更具活泼性,因此反应由体系中的Nu -进攻电正性 的碳而引发,结果是亲核试剂取代了卤原子,故称亲核取代反应;X -称为离去基团: R X +Nu _ R Nu +X: :::_ 表一:常见亲核试剂(此表全要掌握): CH 3 CH 3OH CH 3OCH 3CH 3COOCH 3CH 3ONO 2CH 3CN CH 3C CCH 3(CH 3OOC)2CHCH 3甲醇 甲醚 乙酸甲酯硝酸甲酯乙腈 2-丁炔2-甲基丙二酸二甲酯 表二:常见亲核试剂(只需掌握氨、X -,了解SH -) CH 3 CH 3SH CH 3SCN CH 3N 3 (CH 3)4N +Br -CH 3N +H 3Br -CH 3P +PH 3Br -CH 3I 甲硫醇 硫氰酸甲酯 叠氮甲烷 溴化四甲基铵 甲胺 溴化三苯基甲基磷碘甲烷 CH 3NH 2溴化甲铵

卤代烃典型亲核取代反应: (一)水解(羟基取代) R X + HOH ROH + HX 注:“氢氧化钠水溶液”体系 (二)氰基取代 R X + R RCOOH (合成多一个碳的酸) (三)氨基取代 RX ++HX NH 3 :R NH 2 (四)烷氧基取代(也称醇解,亲核试剂为醇钠或酚钠) +R X +R'ONa NaX O R R'RX +ONa NaX +OR 合成不对称醚 (Williamson 合成法) 注:1、制备叔烃基型的醚时,由于叔卤代烃在碱中易发生消去反应,故选用叔醇钠与伯卤 代烃反应是较为理想的路径。例如合成乙基叔丁基醚采用下列原料: CH 3CH 2Br + (CH 3)3CONa CH 3CH 2OC (CH 3)3, 而不采用: CH 3CH 2CH 3CH 2OC (CH 3)3 C=CH 2 2、PhX 型卤代烃活性差一般不能发生取代反应,但有致活基团存在则可,例如: NO 2 CH 3ONa + NO 2OCH 3 分析: 硝基为吸电子基,使苯环上电荷密度降低,有利于亲核试剂的 进攻,故是活化;硝基的吸电子效应使苯环交替极化,邻对位 的碳带部分正电荷,故亲核试剂将进攻邻对位。 可见:NO 2对苯环亲核取代的作用是——活化,进入邻对位; 对比:NO 2对苯环亲电取代的作用是——钝化,进入间位。

空气的性质实验报告单

空气的性质实验报告单 篇一: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联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联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联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实验报告单四上 实验过程记录表 1 实验过程记录表 2 实验过程记录表 3 实验过程记录表 实验过程记录表 4 实验过程记录表 实验过程记录表 5 篇三: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细木棍、两只一样的气球、细线、支架、透

明胶带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空气也有质量。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四年级上册第 1单 元)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 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热空气会向上升,形成对流。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认识二氧化碳(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 课题:《空气中有什么》 实验器材:锥形瓶、集气瓶,带有玻璃的塞子、软管、小苏打、醋、澄清石灰水、长、短蜡烛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测量热水变冷的温度(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冷热与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烧杯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直到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热的传递》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乙醇 1. 卤代烃(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 (2)消去反应 2. 乙醇: (1)组成与结构 (2)物理性质 a. 色、态、味:通常情况下,无色液体,有特殊香味。 b. 溶解性:与水混溶,本身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c. 杀菌、消毒:75%<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可作医用酒精。(3)化学性质 a. 与活泼金属反应 b. 取代反应 c. 消去反应 d. 氧化反应 或 (此反应可视为以下两步: (4)制备 a. 饮用酒:以淀粉为原料,在生物催化剂作用下转变为乙醇。【疑难解析】 例1. 如何理解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所需的条件 解析:

(1)碱性条件:因为反应的机理需OH-参与反应历程,也可以从碱可以和生成的HBr反应,从而推动反应进行来理解。 (2)条件差异:水解必须有水参与,醇的NaOH溶液自然不能水解,而只能消去。 例2. 如何从化学键的断裂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 从结构上看,乙醇分子中存在5种不同的化学键。其中②为非极性键。在反应中,表现为极性键断裂。 与活泼金属反应:⑤断裂 与HBr反应:④断裂 生成乙醚:一个乙醇分子断⑤,另一个乙醇分子断④ 消去反应:①、④断裂 催化氧化:③、⑤断裂 【例题分析】 例1. 是否所有的醇都可以发生消去反应和催化脱氢反应试举例说明。 解析: 分析反应的实质,归纳反应对醇的结构要求。 例2. 以溴乙烷为主要原料,如何合成1,1,2,2-四溴乙烷(其它试剂可任选)写出各步化学方程式。 解析:

生成1,1,2,2-四溴乙烷有两种途径:(1)CH≡CH和Br2加成;(2)CH3CH3和Br2取代,由于取代反应不好控制,生成的是多种取代产物的混合物,故选择(1)。 要生成CH≡CH,必须采用消去的反应,如果从饱和卤代烃开始应进行两步消去,故应先生成1,2-二溴乙烷。同理不难逆推得结果: 例3. 甲醇和乙醇的混合物与浓H2SO4共热可生成的有机物最多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解析: 分类: 在浓H2SO4加热条件下生成有机物,对醇而言,反应有两种: 共4种,选C。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物质的量相同的下列有机物,充分燃烧耗氧量最大的是() A. C H 22 B. C H O 26 C. C H 46 D. C H 24 2. 饱和一元醇的通式是() A. C H O n n 2 B. C H O n n 21 + C. C H O n n 22 - D. C H O n n 22 + 3. 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A. 甲烷和乙烯 B. 甲醇和乙二醇 C. 甲醚和乙醇 D. 甲醇和乙醇 4. 严禁用工业酒精配制饮用酒,是因为其中含有() A. 甘油 B. 乙醇 C. 乙酸 D. 甲醇

四年级科学苏教版全册实验报告单(供参考)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 实验类别:分组实验 ;组别: 我概括空气的性质:( ) …………………………………………………………………………………………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 实验类别:演示实验 ;组别:( ) 实验名称:02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问题: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是否有关? 假设: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 ) 我的结论:( ) …………………………………………………………………………………………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 实验类别:演示实验 ;组别:( ) 实验名称:03观察冷热空气对流。 实验准备:准备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其中一个设法使它变冷,另一个设法使它变热。 实验步骤:1、在热瓶中燃香,充满香烟,用玻璃片盖住。 2、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我发现:( ) 3、将冷瓶和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观察烟又会如何流动,我发现:( ) 我的结论:( )

…………………………………………………………………………………………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实验类别:演示实验;组别:() 实验名称:04研究空气的成份。 实验步骤: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再用去掉底的矿泉水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我发现:()说明:()2、把水槽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再拧开矿泉水瓶盖子,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内。我发现:()说明:() 3、我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种气体成份。他们的性质是()。 4、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知道:(),另外空气中还含有()等。…………………………………………………………………………………………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实验类别:演示实验;组别:() 实验名称:05制取二氧化碳并研究其性质。 实验步骤:1、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进一些醋,瓶时出现的泡泡就是二氧化碳。把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并通过管子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2、把澄清的石灰水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几下, 我发现:()3、把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向正在燃烧的蜡烛倾倒, 我发现:()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的性质有: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能使燃烧的蜡烛();二氧化碳比较()。………………………………………………………………………………………… 实验报告单 年级:四年级实验类别:分组实验;组别:() 实验名称:06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实验步骤: 1、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 2、用卡片把玻璃杯盖上,等几分种。 我发现:杯壁上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