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实验箱

移动通信实验箱
移动通信实验箱

移动通信实训教学系统

HD-YD-IV型

一、产品概述

本移动通信实验箱由主底板加ARM、FPGA、GPRS/CDMA、交换接口、传感器等五个独立的模块有机的组合而成,是集移动终端、基站、交换机、传感器网络功能于一体的移动通信系统。该移动通信实验箱系统二次开发功能强大,可做设计性、应用性、研究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箱的产品特点

1.利用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测量实验,同时可以实现温度组网测量实验。

2.实现多台实验系统的自由组网,组网方式任意:

3.系统包含多种接口通信、各种信令实验、多频道共用、频道切换、设置发射功率(软件设置)等实验。4.系统可完成入网、中继、选呼、群呼、频道切换等基本网络功能,使学生测试、剖析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架构及组成。

5.电话用户接口模块可实现和电话机、交换机的对接,可进行分析电话网的七号信令,座机间通过无线模块实现语言通信等实验。

6. 关键技术的实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证号:99114342.8。

三、主要技术指标

(二)移动通信系统部分

1、基站终端部分

(1)配置发射频率(频率可调),多达30多种信道可选。

(2)配置发射功率及目标地址。

(3)向移动台分配通信信道。

(4)向移动台分送各种信号。

(5)首先进行语音的A/D转换,采用Atmega16L芯片。

(6)然后对A/D后数据进行编码。

(7)GMSK调制。

(8)最后射频调制、发射。

(9)移动台部分为上述逆过程。

2、交换机部分

(1)读取电话拨号信令并转化为相应的号码;

(2)控制无线模块发送号码;

(3)识别号码并产生信令;

(4)控制协议及通断状态;

(5)传输语音信号。

(6)可以分析电话网的7号信令,实现座机间的无线语言通话

3、GPRS模块部分

(1)连接液晶电路、键盘电路及ARM控制部分,构成一个GSM手机系统。

(2)AT命令的编辑、通讯软件的配置及使用。

4、传感器部分

(1)测量本机的温度;

(2)将采集到的温度转换成数据;

(3)控制无线模块发射数据;

(4)主机接收并显示温度;

(5)对超过温度界限进行报警。

四、实验项目(基本实验内容)

第一章信源信道编解码实验

实验一 CVSD编解码实验

实验二 CRC编解码实验

实验三汉明码编解码实验

实验四 BCH编解码实验

实验五卷积码编解码实验

实验六 Turbo码编解码实验

实验七 PN码特性实验

实验八 WALSH码产生实验

实验九 GOLD码特性实验

实验十 CDMA系统分析实验

第二章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十一 QP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十二 OQP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十三П/4QP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十四 MSK调制解调实验

实验十五 GMSK调制解调实验

第三章系统实验

实验十六码分多址实验

实验十七时分多址实验

实验十八频分多址实验

实验十九移动信令实验(信道配置、信令)

实验二十信道噪声与干扰实验(临道和同频道干扰、信道衰落、传输距离)

实验二十一电话接口通信实验

实验二十二单台实验箱测温实验

实验二十三组网测温实验

实验二十四温度报警实验

实验二十五电话用户模块实验

第四章二次开发实验

实验二十五 ARM芯片的二次开发(游戏开发:贪食蛇、俄罗斯方块等)

实验二十六 FPGA的使用实验

实验二十七 CPLD开放性实验

实验二十八人机界面显示控制的开发实验

实验二十九传感器的开发实验

实验三十物联网的开发实验

实验三十一网络接口通信实验(通过网络接口方式,实时传输图片,进一步了解移动通信的原理)五、GPRS模块及CDMA模块的实验内容

(一)GPRS模块实验内容:

实验一GPRS模块配置实验

实验二GPRS短信收发送实验(SMS)

实验三GPRS的数据业务传输实验(INTERENET互联)

实验四GPRS与公网通话实验

(二)CDMA模块实验内容:

实验一CDMA模块配置实验

实验二CDMA短信收发送实验(SMS)

实验三CDMA的数据业务传输实验

实验四CDMA与公网通话实验

(备注:CDMA模块为选配模块,用户可根据需要选配。)

六、实验系统及配件配置(按20台实验系统配置)

七、实验另需配置的仪器仪表

高速移动通信中的多普勒分集技术

收稿日期:2005 08 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60332020)。 高速移动通信中的多普勒分集技术* 解 坤 朱 刚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100044) 摘 要: 克服高速移动带来的多普勒(Doppler)效应是无线通信系统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在高速移动环境下存在的Doppler 效应,指出了它对误码率的影响,介绍了Doppler 频域分集的主流技术并进行了性能分析,最后针对现有Doppler 分集的不足分析了改进方案,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高速移动 无线信道 Doppler 频移 Doppler 分集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无线移动通信应用于高速移动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兼容各种通信环境和不同的通信终端,提供高达2~155Mbps 的传输速率和多媒体业务平台,应用到高速移动环境能大大增强通信和导航的能力。无线信道主要特征是由多径传播引起的时延扩展和由于移动台运动引起的Doppler 频移,以及由阴影效应引起的慢衰落。对于无线信道的慢衰落和多径时延扩展,已经有了很多的解决方案。与普通的移动通信环境相比,高速移动环境中的无线信道最突出的问题是Doppler 频移对通信产生的影响。如当载波fc=900MH z,移动速度v=300km/h,则最大Doppler 频移fd=v/ 250Hz,BER >10-2[1] ,而一般数据传输的误码率要求达到10-6~ 10-5。在较高移动速率和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下,要同时考虑无线信道中多径效应和Doppler 效应带来的影响。所以,在采用CDMA 系统及OFDM 系统以克服多径效应的同时,研究这些系统克服Doppler 效应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采用Doppler 分集技术是解决Doppler 效应问题的重要趋势之一。 1 解决Doppler 频移问题的一般方法 对于较低频段的GSM 系统,可以采用增加保 护带宽的方法克服Doppler 频移引起的误码率问题。在采用FDMA 多址技术的通信系统中,整个系统带宽被分为若干个不相重叠的子带来传输并行的数据流,每个子带被称为一个信道,大约为几十KH z 或十几KHz,在接收端用一组滤波器来分离各个子信道。此时的Doppler 频移低于0.5KH z,为了避免子带间相互干扰,可以在子信道之间增加保护频带,从而克服Doppler 频移产生的影响。该方法优点是实现简单,且不增加传输时间,但频谱的利用率低,而且在频分路数较大时多个滤波器的实现使系统复杂化。 对于频段很高的3G 系统,一般解决的方法是在接收端估计出频偏值,再用均衡或同步的方法进行补偿。但这些方法都需要准确的信道估计,在接收机移动速率很大、信道处于快衰落的情况下,要实现准确快速的信道估计非常困难。而且一般的信道估计算法只能得到一个固定的频偏值,所以在Doppler 扩展(同时存在多个频偏)的情况下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LEO 卫星通信系统通过设计合适的调制解调方式,使接收机对Doppler 效应不敏感,可以消除载波频偏以及相位漂移带来的影响,如双信道解调器(DCPSK)、双差分解调器(DDPSK)等。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陆地CDMA 系统中,但现有的非相干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发展分析

摘要:移动通信系统参与高速铁路的运营对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结合移动通信系统在高速铁路中的发展现状,分析高铁中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要点,为移动通信系统更好地服务高速铁路提出一定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发展 一、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是以高速列车计算机系统为主要载体,通过无线设备以及有线的接入,从而形成列车内部信息有效接收与发送的网络。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本身既可以用于对列车的控制,又可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服务于大众。就实际应用来说,针对目前的高铁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行现况,加强高铁移动通信是改善高铁通信系统的主要内容。 二、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发展国内外现状对比 1、国外高铁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发展现状 相比国内高铁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的发展,国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发展相对较成熟。比如,国际高速铁路除了能实现移动通信系统控制列车运营之外,还具备了面向提供旅客的无线网络服务,实现列车内部无线网的全面覆盖。不少国家已经可以运用周围环境中的无线网络来支持运营与服务。在实际中,许多国家利用一些先进技术,降低列车运行环境对无线信号的磨损,完善列车的网络服务。当列车内部缺乏良好的网络支持环境时,往往还可以利用卫星技术达到网络覆盖,弥补列车网络运行的不足。当卫星技术可以协助无线网络覆盖之后,就可以充分地满足列车运行和旅客的需求,保证数据传递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还有一些在高铁行业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例如日本,为了完善列车的网络服务,还使用了泄露电缆实现网络传递,可以使无线网络进行良好的覆盖,充分做到列车运营的交流工作。总的来看,国际高速铁路的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的发展因为起步早,相关科技也较为先进,因此在高铁运行过程中实现了良好的网络服务,为旅客提供了更为优质的现代化服务。 2、国内高铁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发展现状 新型的移动通信技术在国内高铁行业正处于不断研发的阶段。为了更好满足高铁旅客的现代化需求,提升高铁的整体服务水平,积极更新移动通信技术在高铁运营中的使用水平已经成为高铁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趋势。 三、高铁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为了满足高铁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的需求,专业移动通信系统(简称gsm-r)程序应运而生。作为专业的应用程序,gsm-r系统可以有效地为高速铁路提供较为稳定的移动通信技术。gsm-r在经历了长期检验和试用之后,已经投入实际使用,有效地降低了高铁移动通信系统的成本投入,同时成功地提升了旅客服务水平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随着高铁移动通信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网络服务已经难以满足高铁发展的要求,gsm-r已经落后于当下的发展环境。无线网络技术支持成为高铁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发展的新理念。拓展无线网络技术支持,实现对现代科技的改革。这样才能够成功的解决历史遗留的数据狭隘问题,将原本低效率的数据传导工作升级,达成网络传递操作的目标。随着现代化生活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高速列车在运营过程中的业务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网络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新型的网络移动通信服务,终将取代传统的gsm-r系统以供高速铁路长久使用。 当前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网络需求,为了使新的移动通信系统得到更好的应用,在实际中,需要加强对该系统技术的要点控制,主要技术要点包括: (1)完善无线网络支持平台。为了满足通信系统的需求,无线平台必须拥有良好的信息传递通道,能够有效地实现对环境的无差别传递和对待,降低环境对网络信号的影响。因为高速铁路可能经过的道路环境非常复杂,充斥着各种导致信号网络中断的因素,保证信号的

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

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认识 所谓移动通信就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移动通信与固定物体之间的通信比较起来,具有一系列的特点,主要是:(1)移动性。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2)电波传播条件复杂。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卜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3)噪声和干扰严重。在城市环境中的汽车火花噪声、各种工业噪声,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它是一个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必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能协调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动通信系统还应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是很复杂的。(5)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 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1) 空间系统; (2) 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到2020年将大体经过5代的发展历程,而且到2010年,将从第3代过渡到第4代(4G)。到4G,除蜂窝电话系统外,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毫米波LAN、智能传输系统(ITS)和同温层平台(HAPS)系统将投入使用。未来几代移动通信系统最明显的趋势是要求高数据速率、高机动性和无缝隙漫游。实现这些要求在技术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此外,系统性能(如蜂窝规模和传输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频率的高低。考虑到这些技术问题,有的系统将侧重提供高数据速率,有的系统将侧重增强机动性或扩大覆盖范围。 从用户角度看,可以使用的接入技术包括:蜂窝移动无线系统,如3G;无绳系统,如DECT;近距离通信系统,如蓝牙和DECT数据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固定无线接入或无线本地环系统;卫星系统;广播系统,如DAB和DVB-T;ADSL和Cable Modem。 移动通信的种类繁多。按使用要求和工作场合不同可以分为(1)集群移动通信,也称大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为只有一个基站,天线高度为几十米至百余米,覆盖半径为30~km,发射机功率可高达200W。用户数约为几十至几百,可以是车载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们可以与基站通信,也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移动台及市话用户通信,基站与市站有线网连接。(2)蜂房移动通信,也称小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把整个大范围的服务区划分成许多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基站,负责本小区各个移动台的联络与控制,各个基站通过移动交换中心相互联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分析解析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分析 从2010中国(长春)国际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了解到,中国将不断加大对高速铁路的投入建设力度,今年计划投入7000亿元加快高速铁路的建设进度。据铁道部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介绍,目前中国在建的高速铁路有1万公里,包括京哈、哈大、合福、京武、沪宁等多条线路。今年准备投入7000亿元到高速铁路的建设中来,计划新线投产4613公里。目前中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经达到6552公里,高铁技术已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建设了一批在世界上具有影响的高铁项目。中国今年将进一步扩大并完善铁路网布局,扩大西部路网规模,完善中东部路网结构,规划新建1万公里铁路。 中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是世界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铁路旅客乘车时信息传输的畅通与否,关系到移动运营商的服务质量及铁路旅客乘车环境的好坏,因此公众移动通信系统在铁路范围内的无线覆盖更加突出。根据《关于印发〈铁道部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通知》文件,在铁路建设尤其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等高等级铁路建设中,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需实现对铁路沿线的无线覆盖,为铁路旅客提供移动语音和数据通信服务的移动通信,进一步提升铁路服务水平,构建和谐铁路。 目前高速铁路专网GSM-R移动通信系统为了保证列车行车安全已进行了无缝隙的全线无线信号覆盖,在空阔地带采用基站、天线覆

盖,而在隧道环境下全部采用了漏泄同轴电缆进行覆盖。对于公网移动通信系统(移动、联通、电信)的无线信号,由于牵涉到不同部门、不同的移动运营商及铁路建设的特殊性,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方案来实现公网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缝隙覆盖。但不久的将来,高速铁路公众移动通信也将覆盖整个铁路,为旅客的出行时进行信息沟通带来方便。 面对中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美国Commscope公司,德国RFS公司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第一时间抢占了中国的高铁通信市场。目前,350公里以上高速铁路的移动通信专网用漏缆仍有两公司独占市场,而250公里以下的高速铁路专网移动通信用漏缆,两公司将逐步退出中国市场,逐步由国内企业生产制造。目前进入高速铁路的国内企业仅有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后续企业有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3研究所等国内一批企业将蜂拥而来投入设备生产漏泄同轴电缆。而铁路公众移动通信系统用漏缆将主要由上述国内企业生产制造。 通过上述对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几年,高速铁路用漏泄同轴电缆的需求量将会急剧增加,而国内生产漏缆的厂家也会蜂拥而来,对于漏缆产品的竞争也会日趋激烈,对铁道部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带来了价格的降低,国内企业的蜂拥而来也无疑对产品技术、质量缺少安全保证,应加大对产品的抽检检验力度,保证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的平稳运行。

教你怎么把手机上的“中国移动”字样改成你喜欢的任何字

1 :把“中国移动”改成自己喜欢的名字确认手机已经开通了GPRS(即可以收发彩信)功能表--网络选项--输入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c14616171.html,--连接--登陆3G门户... 教你怎么把手机上的“中国移动”字样改成你喜欢的任何字!!!~~~~~~++教你快速识别手机质量的好坏!~~~~~+++【手机暗码大合集】!!~~~~~~~~超实用哦!!!~~~~~~~~ 1 :把“中国移动”改成自己喜欢的名字 确认手机已经开通了GPRS(即可以收发彩信) 功能表--网络选项--输入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c14616171.html,--连接--登陆3G门户 进入“下载”-- 进入“【更多免费下载】”-- 选择“自选网标” 请输入内容(大家可以随便输入了,爱写什么写什么)如果想不显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字,那么请输入空格)--选择”确认“ “获取网标”-- “接受” 然后就会收到一条信息,提示要不要替换现有的网标,点“确定” 就可以看见手机屏幕上的网络标志消失了嘿嘿 2: 教你快速识别手机质量的好坏。按*#06# 然后在你的手机上会出现一个序列号给你,你就数到第七个和第八个数。 假如你的第七个和第八个数是下面对应的两个数,那么你的手机质量的好坏就确定了。 0,2or2,0代表是阿拉伯生产的,是很差的手机 0,8or8,0代表是德*生产的,是好一点儿的手机 0,1or1,0代表是芬兰生产的,是非常好的手机 0,0代表是原产公司生产的,是质量最好的手机(原装手机) 1,3代表是阿赛拜疆生产的,是非常非常差的手机

手机暗码大全,希望大家喜欢在手机上按下列暗码就有如下的用途暗码用途备注 *#06#查询IMEI号码所有手机通用 *#7370#格式化手机Series60手机专用 *#7780#恢复出厂设置Series60和Series40手机通用 *#0000#查询当前软件版本号所有手机通用 *#7760#查询生产线号码Series40手机专用 *#2820#查询蓝牙设备地址Series60和Series40手机通用 *3370#激活EFR部分型号的手机可用 #3370#关闭EFR部分型号的手机可用 *4720#激活HFR部分型号的手机可用 #4720#关闭HFR部分型号的手机可用 *#92702689#查询总通话时间仅限6630 *#92702689#进入数据模式Series40手机专用 *#7370925538#为手机上锁Series60手机专用 一、*#06# 显示IMEI码 二、*#0000# 显示软件版本 部分型号如果不起作用,可按*#型号代码#,如*#6110#) 第一行--软件版本; 第二行--软件发布日期; 第三行--手机型号 三、*#92702689# 显示序列号和IMEI码,带滚动菜单

我国移动通信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4616171.html, 我国移动通信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刘姝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3期 [摘要]21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这正是第四代 (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212-01 一、引言 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对性能要求的提高,促使移动通信在技术上和理论上向更高水平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网中不可缺少并发展最快的通信方式之一。 二、4G移动通信简介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it/s的数据传输能力。它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和交互式广播网络。目前正在开发和研制中的4G通信将具有以下特征: (一)通信速度更快 由于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就是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装置无线访问Internet的 速率,因此4G通信的特征莫过于它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专家预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速度可达到10-20Mbit/s,最高可以达到100Mbit/s。 (二)网络频谱更宽 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it/s的传输速度,通信运营商必须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每个 4G信道将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3G网络的20倍。 (三)多种业务的完整融合

高速公路沿线公用移动通信信号检测报告 G2京沪高速G42沪蓉高速V5【VIP专享】

高速公路沿线公用移动通信信号检测报告—G2/G42京沪/沪蓉高速 一.测试指标及截图 1.高速公路GSM和TD语音测试指标 G2/G42京沪/沪蓉高速近期测试指标显示,移动GSM网络全程呼叫完好率为92.86%(接通率为92.86%,掉话率为0%),GSM语音质量为82.69%,覆盖率(>=-85dBm)为99.52%;移动TD网络全程呼叫完好率为93.33%(接通率为94.14%,掉话率为6.67%),覆盖率(>=-85dBm)为91.06%。具体测试指标如下表所示: *注:1)全程呼叫完好率=接通率*(1-掉话率),接通率=接通次数/呼叫次数*100%,掉话率=掉话次数/接通次数*100%;2)GSM语音质量=语音MOS质量*语音qual质量;3)覆盖率(>=-90dBm)为中国移动集团公司考核指标,因上海境内高速沿线信号底噪较高,覆盖率(>=-85dBm)为满足上海境内高速公路通信需求的覆盖率指标。 2.GSM和TD语音及扫频测试电平分布情况图 G2/G42京沪/沪蓉高速目前欠缺覆盖的主要路段为京沪高速近安智路、陈 岳公路、沪杭铁路支线、吴淞江西侧等,高速全程语音及扫频测试电平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GSM 语音测试电平图 TD 语音测试电平图 GSM 扫频测试电平图TD 扫频测试电平图 二.高速沿线基站建设需求 1.基站建设需求情况汇总 根据G2/G42京沪/沪蓉高速沿线覆盖、容量、投诉等因素提出在高速沿线 共增加4处物理站点,需建设GSM 基站共4个,其中3个为900M 基站,1个 为1800M 基站。具体物理站点和基站需求分布情况如下图表所示: 京沪/沪蓉高速基站建设需求示意图 *注:图中编号与下表中编号为相互对应关系 编号1:需新增 900M 编号2:需新增 900M 编号3:需新增 1800M 通过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手机通信网络技术简介

手机通信网络技术简介 一、手机及网络的发展历史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的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开始通话。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泊。当时他还是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1975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确定了陆地移动电话通信和大容量蜂窝移动电话的频谱。为移动电话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备。 1979年,日本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蜂窝移动电话网。 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移动通信特别组) 。 198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可以商用的移动电话诞生。它是将电源和天线放置在一个例子里,重量达3公斤。 与现代形状接近的手机,则诞生于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约750克,与今天仅重60克的手机相比,象一块大砖头。 此后,手机的"瘦身"越来越迅速。1991年,手机重量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现了体积为100立方厘米,重量为100克的手机。此后又进一步小型化,轻型化,到1999年就轻到了60克以下。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最先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第二代手机(2G)指的是GSM网络。GSM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俗称"全球通",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 ※手机网络在中国的发展 1987年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开始运行900MHz模拟移动电话业务,也就开始了手机在中国的发展之路。摩托罗拉3200便是那个时代的急先锋,无论在重量还是体积,都胜人一筹,当现在我们再重温它的相貌时,恐怕第一个想到的功能便是防身了。摩托罗拉8900,模拟时代的亮点,也是第一款翻盖手机,

移动通信系统论文

2010-2011学年第2 学期 考试科目移动通信系统 姓名 年级 专业 学号 2011年6 月12日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的资源分配的控制消息传输 摘要:总的说来,链路自适应方案,如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以及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加强了时变无线信道的系统容量。为了应用这些链路自适应方案,必须对资源的每一帧进行自适应和动态的分配。因此,系统需要控制消息来发送关于动态资源分配的信息给用户。这些信息包括用户ID,资源位置,调制等级,以及编码和自动重复请求(ARQ)信息。然而,这些资源分配信息的传输,造成了控制开销。在这篇文献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利用AMC来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的方案,并分析了它在支持截断ARQ,如链路层ARQ和HARQ的系统中的性能。除此之外,我们还证明了使用AMC来传输控制消息是减少控制开销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当每帧的用户数较大,如对于互联网语音服务协议(V oIP),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关键字: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控制消息;控制开销;资源分配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Based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Message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Liu Zhihu S100131051 Keywords—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control messages, control overhead, resource allocation. 1.引言 最近的以分组为导向的系统,如移动WiMAX和高速数据分组接入(HSDPA),通过使用链路自适应技术提高了数据吞吐量。这些技术有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以及快速信道感知调度。AMC 方案能够通过选择信号星座图以及适合它的时变信道的信道编码来提高系统容量。自动重复请求(ARQ)有效地减轻了由于信道衰落造成的分组错误。除此之外,截短的ARQ通过限制在应用AMC时的最大重传次数以及在物理层只使用固定的调制和编码,改进了系统吞吐量。重传机制,特别是基于HARQ的机制,提供了一种改进由于信道测量和反馈延时错误造成的链路自适应误差的健壮性的好方法。为了应用这些链路自适应方案,系统必须对每帧资源进行自适应的和动态的分配。并且,目前开发的大多数业务都是基于分组的。所以,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无线资源能够在移动站之间得到有效共享。最后,自适应和动态资源分配要求逐帧链路自适应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对于动态资源分配的控制消息的设计非常重要。资源的链路自适应分配的控制消息应该与数据一块传输,以告

移动通信G技术概述

移动通信3G技术概述 2004-3-14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在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领域从原先的话音业务发展到增值业务。伴随着移动增值业务的不断发展,迈向3G(3rd 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则是两大移动运营商的必然选择。与前两代系统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丰富多彩的移动多媒体业务,其传输速率在高速移动环境中支持144kb/s,步行慢速移动环境中支持384kb/s,静止状态下支持2Mb/s。其设计目标是为了提供比第二代系统更大的系统容量、更好的通信质量,而且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及为用户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及多媒体等在内的多种业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 目前国际电联接受的3G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WCDMA、CDMA2000与TD-SCDMA。CDMA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的缩写,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基础。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频分多址(FDMA)的模拟调制方式,这种系统的主要缺点是频谱利用率低,信令干扰话音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采用时分多址(TDMA)的数字调制方式,提高了系统容量,并采用独立信道传送信令,使系统性能大为改善,但TDMA 的系统容量仍然有限,越区切换性能仍不完善。CDMA系统以其频率规划简单、系统容量大、频率复用系数高、抗多径能力强、通信质量好、软容量、软切换等特点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1、WCDMA 全称为Wideband CDMA,这是基于GSM网发展出来的3G技术规范,是欧洲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它与日本提出的宽带CDMA技术基本相同,目前正在进一步融合。该标准提出了GSM(2G)—GPRS—EDGE—WCDMA(3G)的演进策略。GPRS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简称,EDGE是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 (增强数据速率的GSM演进)的简称,这两种技术被称为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中国移动正在采用这一方案向3G过渡,并已将原有的GSM网络升级为GPRS网络。 2、CDMA2000 CDMA2000是由窄带CDMA(CDMA IS95)技术发展而来的宽带CDMA技术,由美国主推,该标准提出了从CDMA IS95(2G)—CDMA20001x—CDMA20003x(3G)的演进策略。CDMA20001x被称为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20003x与CDMA20001x的主要区别在于应用了多路载波技术,通过采用三载波使带宽提高。目前中国联通正在采用这一方案向3G过渡,并已建成了CDMA IS95网络。 3、TD-SCDMA 全称为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DMA(时分同步CDMA),是由我国大唐电信公司提出的3G标准,该标准提出不经过代的中间环节,直接向3G过渡,非常适用于GSM系统向3G升级。但目前大唐电信公司还没有基于这一标准的可供商用的产品推出。 三个技术标准的比较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会议记录 一移动通信常用的专业术语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都是以主设备加基站天线的形式呈现,最直观的就是我们现实中看到的铁塔,抱杆,桅杆型的基站。 直放站:是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实际上基站在其覆盖范围内并不是100%的覆盖到每个角落,难免会由于某些原因而在有些地方出现信号弱,更甚者出现盲区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直放站进行覆盖,达到消除弱信号或者盲区的目的。因此直放站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将基站信号接入并进行放大,进而改善信号不良区域。 天线(Antenna)——天线是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化成自由空间的电磁波,或将空间电磁波转化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的专用设备。简单的理解,天线就是负责信号中转的无源器件。 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是将基站信号引入室内,解决室内盲区覆盖;它可以有效解决信号延伸和覆盖,改善室内通信质量;它将基站信号科学地分配到室内的各个房间、通道,而又不产生相互干扰。它是基站和微蜂窝的补充和延伸,有不能被基站和直放站所代替的优势,是大都市中移动通信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 盲区:在移动通信中,盲区表示信号覆盖不到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移动信号非常微弱,甚至是没有。由于建筑物的隔墙、楼层等障碍对电磁波产生阻挡、衰减和屏蔽作用,使得大型建筑物的底层、地下商场、停车场、地铁隧道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 通话质量:顾名思义,就是手机通话时的语言质量即清晰程度。在移动通信中通话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网络参数,按照语言的清晰程度将通话质量分为0到7不同的8个级别,0最好,客户通话时的感知最好;7最差,通话时的感知最好,客户。一般正常的通话质量应该为0-3。 信号场强:是指信号信号的强弱。在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强弱用具体的电平值表示,通过测试手机可以测得,一般-40~-90dBm为可正常通话的强度范围,也可直观的从普通手机的信号显示格数看出。 手机发射功率:手机发射功率是指,手机在寻呼基站时的功率。手机发射功率越高,说明上行越弱,客户感知为拨打电话上线慢。 切换:就是指当移动台(用户手机)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者由于外界干扰而造成通话质量下降时,必须改变原有的话音信道而转接到一条新的空闲话音信道上去,以继续保持通话的过程。 掉话:是指用户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出现异常而自动挂断的现象。 单通:是指用户双方正在通话时,由于异常出现只有一方可以听见另一方的

移动通信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OFDM、MIMO OFDM:正交频分复用,基本原理是将高速的数据流分解为多路并行的低速数据流,在多个载波上同时进行传输。 MIMO: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系统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均采用多个天线,以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无线链路传输速率,降低误码率。 选择题: 1、下列方案不属于移动通信中采用的图像编码标准是(D )? A. JPEG2000 B. MPEG-2 C. H.263 D. EVRC 2、以空中接口为主体的安全威胁包括下列(ABCD )等情况。 A. 窃听 B. 跟踪 C. 重放 D. 假冒 3、下列属于分集技术的是(ABCD )。 A. 空间分集 B. 时间分集 C. 频率分集 D. 选择合并 4、每个GSM频点的带宽是200K,最多可以(B )个用户共享一个载波 A. 16 B. 8 C. 24 D. 12 填空题 1、国际电信联盟(ITU)目前确定的全球性3G标准有主要包括 CDMA2000、TD-SCDMA、WCDMA、WiMAX。 简答题: 1、移动通信有哪些特点? 答:通信信道的动态性、用户的动态性、业务类型的动态选择性、网络拓扑与网络运行的动态性。 2、移动通信信道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移动通信信道的主要特点: (1)传播的开放性; (2)接收环境的复杂性; (3)通信用户的随机移动性。 3、移动通信的主要噪声干扰有哪些?对CDMA最主要的干扰是哪一类? 答:移动通信中噪声与干扰大致分为三类:加性正态白噪声、多径干扰和多址干扰;对CDMA主要干扰是多径干扰。 4、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技术与固定网络中的信号复用技术之间有哪些共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答: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技术与固定网络中的信号复用技术的异同如下:共同点:都属于信号的正交划分与设计技术; 不同点:多址划分是为了区分不同的用户地址,通常需要利用射频频段辐射的电磁波来寻找动态的用户地址,同时为了实现多址信号之间互不干扰,信号之间必须满足正交特性;多路复用的目的是区别多个通路,通常是在基带和中频上实现的。 5、在CDMA中,地址码有多少种类型?各用在什么场合? 答:在CDMA中,地址码的分类及应用场合: (1)用户地址码:用于区分不同移动用户; (2)信道地址码:用于区分每个小区内的不同信道; (3)基站地址码:用于区分不同的基站小区。 6、语音压缩编码主要有哪几类? 移动通信网主要采用哪种语音编码?答:语音压缩编码的3种类型:波形编码、参量编码、混合编码。 移动通信中主要采用混合编码。 7、简要说明单钥制与双钥制的区别? 答:单钥制的加、解密为同一密钥;双钥制中加、解密所用密钥不同,且加密密钥是公开的,只有解密密钥的用户才能正确解密。 8、调制、解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调制解调的主要功能包括: (1)载荷信息,搬移频谱; (2)对抗干扰; (3)提高频谱有效性; (4)调制信号的峰平比。 9、为了应对理想加性白色高斯信道、慢衰落信道及快衰落信道引起的干扰,可以分别采用哪些技术措施? 答:在AWGN信道中,典型的抗干扰措施包括:调制与解调,信道编译码技术; 克服慢衰落的典型方法有:功率控制技术或自适应速率控制技术; 克服快衰落的措施有:空间分集、自适应均衡、OFDM、Rake接收、信道交织编码等。 10、信道编码从功能上可以分为哪三类? 仅具有发现差错功能的检错码、具有自动纠正差错功能的纠错码、既能检错又能纠错的信道编码 11、简述多用户检测的优点。 消除或减弱CDMA中多址干扰、多径干扰、多径效应,简化CDMA 系统中的功率控制,弥补CDMA中由于正交扩频码互相关性不理想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改善CDMA系统性能,提高系统容量、扩大小区覆盖范围。 12、功率控制根据当前信道变化及接受信号电平来调节发射信号电平,调节的准则有哪些?试列举两种准则。 功率平衡准则、信号干扰比SIR平衡准则、功率平衡和SIR平衡混合体制、误码率准则。 13、与FDD相比,TDD的优势有哪些,两者分别适用于什么类型的业务? 系统结构简化,有利于新技术应用;灵活支持非对称业务;频段分配灵活,频谱效率提高;FDD适用于对称的话音业务,TDD灵活支持非对称数据业务 14、简述移动网络中信令与协议的作用是什么?信令与协议的作用是协调移动网络网内、网间的正常运行,达到移动网络互通、互控的目的。 15、无线资源有哪些具体类型?无线资源管理有哪几部分组成? 无线资源类型:频率资源、时间资源、码资源、功率资源、地理资源、存储资源、空间资源。 无线资源管理一般包括:资源控制、资源分配和资源调度。 16、简述GSM网络结构组成。 GSM网络包括: 移动台MS:手机、车载台 基站子系统BSS:由基站收发信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组成; 网络子系统NSS:移动交换中心MSC、VLR、HLR、AUC、短消息中心、设备识别寄存器EIR及移动业务交换中心GMSC 网络支持子系统OSS:网络管理中心NMC、安全管理中心SEMC、用户识别卡管理中心PCS、及数据后处理系统DPPS。 GSM系统的主要接口有三个,即MS和BSS间的空中接口Um,BTS 和BSC之间的Abis接口,BSS和MSC间的A接口。 计算题: 、设(7,3)线性分组码的输入信息码组为:U=(U0,U1,U2),输出的码组为:C=(C0,C1,C2,C3,C4,C5,C6) ,编码的线性方程组为: 试给出该分组码的生成矩阵G。 解:由线性方程组可知:C0=1*U0+0*U1+0*U2=(U0,U1,U2)(1,0,0); C1=0*U0+1*U1+0*U2=(U0,U1,U2)(0,1,0);C2=0*U0+0*U1+1*U2=(U0,U1,U2) (0,0,1); C3=1*U0+0*U1+1*U2=(U0,U1,U2)(1,0,1); C4=1*U0+1*U1+1*U2=(U0,U1,U2)(1,1,1); C5=1*U0+1*U1+0*U2=(U0,U1,U2)(1,1,0); C6=0*U0+1*U1+1*U2=(U0,U1,U2)(0,1,1) C=(C0,C1,C2,C3,C4,C5,C6)= (U0,U1,U2)G,故生成矩阵G=[ 1,0,0; 0,1,0; 0,0,1; 1,0,1; 1,1,1; 1,1,0; 1,1,0; 0,1,1]T. 00 11 22 302 4012 501 612 C U C U C U C U U C U U U C U U C U U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息位 监督位

高速铁路通信系统方案研究综述

高速铁路通信系统方案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19-08-02T11:02:22.6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刘全 [导读] 摘要:国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早效率高,而我国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有大面积的运用,在这方面投入的研究精力逐渐增加,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中铁十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国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早效率高,而我国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有大面积的运用,在这方面投入的研究精力逐渐增加,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未来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将要从那些方面发展,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加切实有效地发展相关技术,也能为实践运用提供更多的帮助。 关键词:高速铁路;通信系统 引言:我国在高铁的硬件建设方面虽然领先全球,但对于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掌握还不够成熟,因此,我国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尽快研发更安全可靠、传输性能更优质的专用移动通信技术。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高速铁路通信系统方案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1.国内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 我国在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早起,也采用了GSM-R技术,其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是青藏线路和大秦线路,在这之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相关技术也逐渐运用到了更多的线路,例如京沪、沪宁、沪杭等。GSM-R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在应用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但是无可避免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更高的要求被提出,GSM-R技术已经逐渐无法满足当下高速铁路通信技术发展的要求了。在此之外,出于实际情况的考虑,也有不同的线路采用了其他技术。比如在朔黄线路上,采用了LTE-R技术,而在台湾台北到高雄的线路则是采用了WiMax系统来进行通信系统网络的建设,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一线路逐渐不符合当下时代发展的要求,台湾方面正在进行有关新系统取代旧系统的研究。 2.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2.1基于5G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 1)基于5G的高速铁路无线信道建模。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来看,高速铁路在运行环境方面,对散射环境的要求并不复杂,并且多径数量也很少,LOS(服务水平)特征性较明显。显著地LOS特征就意味着更小的多径时延扩展或者更宽的想干宽带,也就是说通信环境将更优质。当然,移动速度过快将极大地增强多普勒频移的情况,但LOS依然可以显著降低这一现象。2)基于分布式网络和云的架构。当前网络基站的实际资源使用率非常低,基站的位置决定了资源的使用状况,在高速铁路的环境中会产生相当显著的潮汐效应。而为了保证铁路在运行状态下的安全性,只能采取较大时间间隔发车的方法,如此一来,在同时段内,同一线路上运行的列车数量就会非常少,浪费资源。采用云无线接入网络架构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它的主要思想是集中基站间共用的资源到某一基带处理池中,然后集中控制这些资源。3)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如图所示,一般情况下,服务基站和接入用户之间会存在两个平面的连接,也就是控制面和用户面,在这之中,控制面是承载用户与接入网的控制指令的,而用户面则是处理业务数据传输功能的。当控制面的覆盖范围能够满足移动范围时,用户整体的移动性就都得到了保障。所以,在此结构中,用户的控制面会被保留于低频频段,因为次频段具备优质的传输性能,并且覆盖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可是如果要考虑成本问题,这一频段也可以采取利用LTE-R遗留频段的方法已达到目的,但同时真正的用户面就应被搬离出去。应将数据的承载者放置在高频段处,以此扩大系统的容量。 4)频谱融合的异构网技术。就目前来看,可以采用增强频谱效率或扩大系统带宽的方式来提升系统所需的容量,当然,在这两种方法当中,采用扩大系统带宽的方法当然是最简单有效的。当然,合理利用非许可证频段是5G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增加带宽并提升系统容量的主要方法。此技术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较严重的挑战,例如协调方案受到干扰等,为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建议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进行信道质量检测,检测应在接收端完成;第二步,对信道进行筛选,选择出满足最低要求的信道[1]。5)多天线及分布式天线技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案为:大幅度增添车载台的天线阵列组数量,然后合并信号,此后再将不同组别天线阵列的权重进行适当调整,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不同天线阵列之间的关联性作改变。经过这些调整之后,LOS就能在高速铁路的环境下显著提升其系统容量。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所要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就在于越区切换,如果进行频繁的越区切换不利于列车运行安全,因此,应采取分布式天线的技术,以尽可能减少切换次数。6)多普勒效应及快速切换技术。在高速铁路运行时,频繁切换是引起失误的主要原因,为此,高速铁路的移动通信系统应该采用中断时长短的快速切换技术,此外,群切换也会存在一定问题,而这一技术应能够一并解决。以当下的情况来看,最好采用基于双播的切换方案。 2.2综合业务接入系统和承载平台 通信系统承载平台最主要的数字传输体制就是SDH体制,这种体制的使用适用于多种业务开展,例如ATM取款机、IP等业务的连接和处理;MSTP系统的特点就是对信息的接入和综合处理功能非常好,可将多种业务的信息网络集成一个网络设备,例如对公务电话、调度集中等业务数据的处理,可以把区间接入系统中的信息数据传动到目的车站。高速铁路业务信息不仅容量非常大,而且种类繁多,所以根据使用需要对承载平台的设计进行有效的更改,将承载平台的主要结构分为多业务传输系统和接入网系统。多业务传输系统主要任务是解决车站对业务通道的需求,并且为下一层的通道提供有效的保护;而接入网系统主要解决多种业务通道对信息采集点中对信息的接受和传输。MSTP的使用能为高铁客户提供相对的宽带业务,但是想使用语音业务就需要光节点对语音数据进行介入。高速铁路的传输系统不仅要为列车提供业务接口,还要为旅客的服务系统提供接口,把旅客的相关的服务业务储存到传输系统,根据采集的信息接入传输设备,构成传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