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乐与君子之平和 解读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程海霞

说乐与君子之平和 解读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程海霞
说乐与君子之平和 解读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程海霞

“说”、“乐”与“君子”之平和

———解读《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程海霞

摘要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所体现的可能逻辑结构是多重的,主要表现为由

“说”而“乐”进而“君子”之平和的递进结构、或“说”或“乐”或“君子”之平和

的并列结构、“说”统“乐”与“君子”平和的总分结构、“君子”之平和统“说”与

“乐”的分总结构、“乐”统“君子”之平和与“说”的分总分结构。特定的结构所呈现

的生活场景各有分殊,但皆通过对文字本义的探寻来实现。其间所体现的文化的多样性与

传承性及其关系值得深思。

关键词 《论语》 “说” “乐” “君子”之平和

中图分类号 B2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627(2008)06-0056-10

作者:程海霞,女,1975年生,江苏射阳人,哲学博士,扬州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儒

家哲学研究。江苏扬州 225009

《论语》的解读方法众多,但大抵是基于伦理学、文化学等西方的分类模式,有其裨益,但于体现中国文化本身的特色而言,收效甚微。作为语录体,《论语》应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就文本本身亦即从文字的本义以及特定时代的生活场景而言,这种逻辑结构并不过多存在于《论语》的各篇之间以及每篇的各章之间,而是更大可能存在于每章内部。正是基于这一更大的可能性,本文对《论语·学而篇》第一章进行另一种解读,力图通过其内部可能存在的逻辑结构的多种梳理,为研读文本特别是语录体文本的方法探寻提供某种尝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论语·学而篇》第一章的内容。如果说“学而时习”、“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代表了一种原因,那么“说”、“乐”与“君子”则代表了一种由此原因所产生的结果。与“说”、“乐”相对应,此处的“君子”应是指君子所应具有的心态。

“人不知而不愠”正是对这一心态的解释,笔者将之理解为“君子”之平和。在此基础上,对于此章文字的不同梳理以及对于生活场景的不同选择,必然使其内容呈现出不同的逻辑结构。试举以下几例进行分析。

一、由“说”而“乐”进而“君子”之平和

在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注释中,“学”有“诵习”(

刘宝楠:《论语正义·学而》)之义,亦有“觉悟”①之义。此两义区别较为明显②:前者更倾向于初学阶段的识记,是在对于所学内容还不能进行义理爬梳的情形之下,力图通过语言上的反复吟诵、练习来实现对所学内容的朦胧把握;后者则有了义理把握的倾向,即有了明显的目的指向,甚至有了“学为圣人”的目标界定。在春秋时代,与强调为学的内容与觉悟相比,孔子可能更为强调如何去学,因而,此章之“学”为“诵习”之义更为可取。钱穆在其《论语新解》中将“学”解为“诵习”,并以此化解了“觉悟”与“诵习”之对立:“学:诵,习义。凡诵读练习皆是学。旧说:`学,觉也,效也。后觉习效先觉之所为'谓之学。然社会文化日兴,文字使用日盛,后觉习效先觉,不能不诵读先觉之著述,则二义仍相通。”③此时的为学,可视为孩童的最初学习,通过诵习实现对所学内容的把握。与义理把握相对模糊的情形相应,此一阶段,语言自身的能力得到重视,这在对“说”的注解中有所体现:“时习,学者以时诵习之。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怿。”(何晏:《论语集解·学而》引王肃说)“说”与“怿”相关,表示内心喜悦。“说”亦与“诵习”相关,表示语言训练本身所形成的良性结果。因而,此时的“学”,强调的不是学的内容,而是作为方法的“习”。“说”体现为“习”的结果,而与所“学”内容关系不大。由此可见,无论从“学”、“习”还是从“说”的注解中,都能看出语言的表达在此阶段更为孔子所关注。

唯有学到一定阶段,即“学而时习”、“习”有所“说”之时,才谓之学有所成。唯学有所成,才能实现“有朋自远方来”。“方来”为“并来”之意④,“朋”指“同门”(何晏《论语集解·学而》引包咸说)。在此涉及两种可能:其一,是与孔子志同道合·

57·“说”、“乐”与“君子”之平和———解读《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②③

④《说文》云:“学,觉悟也。”《白虎通·辟雍篇》云:“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未知也。”转引自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页。胡志奎言:“孔子所言之`学',究是指`诵习'(读书)?抑是指`效'乃至`行'(德行)?适成相对相反者。”引自胡志奎:《论语辨证》,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版,第136页。

钱穆:《论语新解》,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版,第3页。“友朋自远方来,犹云友朋自远并来。曰友曰朋,明非一人,故曰并来。”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页。

的朋友或同学(同出于一个师门)从远而来。“大抵学中境次,从党庠肄习之后,既已

分开,又复来合,致足娱乐。”(

程树德:《论语集释·学而》)这是一种可能之情形,但在孔子的实际生活中体现得并不明显。其二,“方来”者之间为“朋”。同来孔子门下学习,彼此同门,且相互为友朋。这一理解更能契合孔子自身的生活经历。“宋翔凤《朴学斋札记》:《史记·孔子世家》:`定公五年,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弟子至

自远方,即`有朋自远方来'也。”(

同上)当然此理解并不妨碍孔子视其部分学生为友朋、为知己,亦即此“朋”之理解可贯通孔子之朋友与孔子之弟子两种意义,因而更为可取。由“学而时习”到“有朋自远方来”、由“说”而“乐”,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学记》言:`学至大成,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

然则朋来,正是学成之验。”(

刘宝楠:《论语正义·学而》)此处的“远”与“方”皆值得重视:“远”字“形容知己之难得”①、相知的程度;“方”则体现了“知己”的数量之多。这本身都是学有所成并有所应验的体现,同时亦表明“乐”与“说”相比所增加的内容。

在此结构中,“学”与“说”的强调,是作为基础而言的。在由“说”而“乐”的实现过程中,以孔子的学说为其核心内容并由孔子及其弟子作为组成人员的学术共同体也趋向形成。这一学术共同体必然要将其坚守的理想作为最高价值并对外界施加影响。“人不知而不愠”即是这种影响的一种体现。“`人不知'者,谓当时君卿大夫不知己学有成举用之也。”(刘宝楠:《论语正义·学而》)“人不知”即是指因不为所知故而不为所用。如果孔子倡导的价值本身不涉及“礼崩乐坏”的时代中“救世治弊”的主张,更确切地说,如果孔子所倡导的理想式社会并未被其自身与其弟子所坚信不疑、并未为他们的热情与信心所倾灌,那么,作为一种普通的学说,为人所不知、不用,是正常的状态。对于这一正常状态保持“不愠”的态度也是情理之事。但事实恰恰相反,这是孔子坚信唯此能救世并一生为之践履的学说。他以胸怀天下之心,践履其学,力图为人所知、所用,结果却不见知、不见用。因其付出的艰辛,孔子有足够的理由“愠”或“怨”,但他表现出的是“不愠”。“怒”与“恨”于事无补,而连发泄情绪的“怨”都没有,这是“君子”平和人格的体现。在此处,孔子不仅用“愠”与“不愠”来体现“君子”与“常人”之境界差别,而且用“人不知”与“人知”来体现与圣人相比,“君子”独特使命中所具有的无奈。因而,此处的君子不仅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同时亦是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的践履。由此可见,在“由`说'而`乐'而`君子'之平和”的结构中,孔子的论说及其经历皆是一个由低而高的递进过·

58·孔子研究 2008年第6期①南怀瑾言:“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不一定是远方外国来的,……这个`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引自南怀瑾:《论语别裁》,台北,老古文化事业公司,1991年版,第13页。

程。这一过程虽基于时间上的不可逆性,却成就了《论语·学而篇》空间架构上的最为完美的现实诠释向度。

二、或“说”或“乐”或“君子”之平和

从事理上对此章进行解读,“学而时习之”,体现了为学之事;“有朋自远方来”,体现了为教之事;“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了为仕之事。“孔子生平,以`学不厌而教不倦'自许。以`学而时习'为可悦,乃`学不厌'的气象;以`朋友自远方来'为可乐,乃`教不倦'的气象。”①与为学、为教相比,为仕则表现为“知而不悔,不知不愠”。“夫子一生进德修业之大,咸括于此章。是故学而不厌,时习也,知也;诲人不

倦,朋来也,仁也。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不知不愠也,惟圣者能之也。”(

刘宝楠:《论语正义·学而》)为人所知时的“不悔”与不为所知时的“不愠”皆是“勇”的体现,因而此三种事理,体现了“知”、“仁”、“勇”的并列关系。

从为学的角度进行解读,此章即言学为“道术之总名”(

程树德:《论语集释·学而》)。“毛奇龄《四书改错》:学有虚字,有实字。如学《礼》、学《诗》、学射、御,此虚字也。若志于学、可与共学、念终始典于学,则实字矣。此开卷一学字,自实有所

指而言。”(

同上)由此来看,此学可分为“独学”、“共学”与“教人以学”。“盖独学共学,教人以学,皆学中事。”(同上)毛奇龄还指出应将“人不知”理解为“不知学”,

而非“不知我”,此乃与“本章言学之意”相契。依此理解,与“独学”相对的是“说”、是“独乐乐”,与“共学”相对的是“乐”、是“人乐乐”,与“教人以学”相对的是“众乐乐”②。此三者亦体现了并列之结构。

从人生立世之关系中解读,此章体现了个体与己、与人、与天的关系。“学而时习之”,正体现了个体与自身的关系,是“正己”而“说”的过程。此时的“学”,则兼“诵”、“行”之义;而且,“学而时习”,“未有不朋来”③。由此在个体与自身关系的处理之时,亦须进行人己关系的处理。此处的“朋”可为弟子亦可为友朋。与“正己”的过程相对应,“朋来”体现了“与人同正”而“乐”的过程。“人不知而不愠”则是己与天关系的体现。《礼记·中庸》:“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

59·“说”、“乐”与“君子”之平和———解读《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②③王云五编、毛子水释:《论语今注今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页。此“三乐”之名称,取于南怀瑾先生之引言:“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引自南怀瑾:《论语别裁》,第14页。

阮元《研经室集》:“此章乃孔子教人语,即生平学行始末也。……朋自远来者,孔子道兼师儒。……盖学而时习,未有不朋来。圣人之道不见用于世,所恃以传于天下后世者,朋也。”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第7页。

人。”《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是“有待天正”而内心平和的过程。刘宝楠认为:“正谓己之为学,上达于天,为天所知,则非人所能知,故无所怨尤也。”(刘宝楠:《论语正义·学而》)这种“天所未达,亦不求人达”的平和人格,既体现了“君子”与天在“如何作为”上的差距,又体现了此种平和人格对天的理解与敬畏。此与己、与人、与天的关系处理亦是并列之结构。

以上三种解读结构中更多强调了一种“或`说'或`乐'或`君子'之平和”的并列关系,此不仅在孔子自身的经历中多有证实,而且在当下亦有意义。时虽不同于孔子,“学者内心,仍亦有悦有乐有愠不愠之辨”,将来“亦复如是”①。这即是说,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可能存在这三层关系以及与之相应的三重心态。这三重心态不一定同时拥有,但其意义上可以相互补充。一方面,在为仕而“人不知”之情形之下,亦即在“众乐乐”的愿望不能得以实现时,从“人乐乐”与“独乐乐”的实现中依然会对社会充满希望。即便是在“人乐乐”亦不可得之时,“独乐”仍是一种意义的替代,从而使内心的平和有其最后的根基。另一方面,个体与自身、与别人以及与天的关系处理,是一个自身影响范围逐渐扩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个体的作用进行正视仍是必须的。孔子内心的平和正是来自于对自身作用的正视:在自身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独学”、“正己”,“不亦说乎”?“共学”、“与人同正”,“不亦乐乎”?而在无法展示人格魅力的环境之下亦即无法实现“教人以学”、“有待天正”的情形之下,依然保持“人不知而不愠”之平和。由此可见,“君子”平和人格的实现并不依赖最终的功成名就,而更多地体现为自身努力过程中的无怨无悔。此种结构展示了个体存在的多种可能性意义,此众多的意义可以服从一个最终的意义如“众乐乐”,亦可各自独立。因此,无论面对何种生活,应如孔子一般,珍惜能够拥有的意义并努力去实现更多的意义,在追求某种意义而不得时,应能在意义之间进行合理替代。此乃“或`说'或`乐'或`君子'之平和”的并列结构之启示所在。

三、“说”统“乐”与“君子”之平和

此例着重探讨南宋朱子对本章的解读。朱子在其注释中,引程子及程门弟子谢良佐之言来阐述其思想:“程子曰:`习,重习也。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也。'又曰:`学者,将以行之也。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谢氏曰:`时习者,无时而不

习。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

朱熹:《论语集注·学而》)在程子的思想中,此学仍是理论的、书本的学习,此习亦是思维的时时温习,强调自我与理论之间达到接洽。与程子强调“习”为学与思的结合有所区别,其弟子谢良佐更为强调学的·

60·孔子研究 2008年第6期①

钱穆:《论语新解》,第3页。

实践指向。朱子在此两种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学”的含义:

学而,说此篇名也。取篇首两字为别,初无意义。但学之为义,则读此书

者不可以不先讲也。夫学也者,以字义言之,则己之未知未能而效夫知之能之

之谓也。以事理言之,则凡未至而求至者,皆谓之学。虽稼圃射御之微,亦曰

学,配其事而名之也。而此独专之,则所谓学者,果何学也?盖始乎为士者,

所以学而至乎圣人之事。伊川所谓“儒者之学”是也。……夫子之所志,颜

子之所学,子思、孟子之所传,皆是学也。其精纯尽在此书,而此篇所明又学

之本,故学者不可以不尽心焉。

①朱子虽然承认此“学”初无意义,但是若要读《论语》亦先须讲“学之义”。为学是总纲。首先,朱子认为,“学”之含义应被理解为“效”。“学之为言效也。”(朱熹:《论语集注·学而》)“效”具体是指“有所效于彼,而求其成于我之谓”。朱子从两

个方面进行说明:其一,

“以己之未知,而效夫知者”,目的是“以求其知”;其二,“以己之未能,而效夫能者”,目的是“以求其能”。可见,为学的内容在此时既包含了理论上的学知亦包含实践中的学能。其次,在涉及为学的具体目标与内容时,朱子认为,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为学应以“学而至乎圣人之事”为目标,以“儒者之学”为内容。“儒者之学”有其传承,从孔子之所志到颜回之所学再到子思、孟子之所传,皆是其体现。此乃《论语》“精纯”处。再次,朱子强调为学要以“圣人”为目标。朱子认为若不学、不效,则是“冥行”;若只学而不习,则“工夫间断”,危而不安。此两者都无以成圣人。只有学有所效,才能知其“当知”,能其“当能”;只有学而时习,才能“心与理相涵”,“身与事相安”②。此乃学为圣人之法。最后,朱子重点强调了读书与其他方法相较所具有的优先性。朱子强调为学作为总纲的意义中,强调学有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承认了为学方法的众多可能性。但在具体方法的比较中,朱子特别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黄式三《论语后案》:学谓读书,王氏及程子说同。朱子注学训效者,统解学字于第一学字之中,如`孰为好学'、`弟子不能学'、`愿学'、`学道',必训为效而始通。其引程子说学为读书,时习为既读而时思绎,则此章之正解。”(程树德:《论语集释·学而》)对读书以明理这一方式的推崇是与朱子强调为学的内容、目标等思想相统一的,因为唯有读圣人所传之书才能明圣人之道。

朱子不仅从“学”上强调其思想,而且从“说”上强调其对于“乐”与“君子”之平和的统括。“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说,……喜意也。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

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朱熹:《论语集注·学而》)这是一种“学而时习”与“自不能已”的良性循环,而导致这一循环实现的原因在于内心有“说”。时习·

61·“说”、“乐”与“君子”之平和———解读《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①②转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第3页。

以上引自朱熹:《四书或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孔子研究 2008年第6期

是一种无间的功夫,正是这种为学不已使得由“学而时习”而来的“说”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朱子言:

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又曰:“说在心,乐主发散在外。”(朱熹:《论语集注·学而》)

尹氏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程子曰:“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乃所谓君子。”愚谓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

故惟成德者能之。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学之正、习之熟、说之深而不已焉耳。

(朱熹:《论语集注·学而》)

朱子将“人不知而不愠”视为“成德者”的境界。但他仍强调“德之所以成”是“学之正”、“习之熟”的结果。为学之“说”贯穿于“有朋自远方来”与“人不知而不愠”的过程之中。一方面,“有朋来”是为学的正面取向,“说”发散而为“乐”。另一方面,“人不知”是为学的负面取向。“人不知”有更为复杂的情形。“张履祥《备忘录》:朱子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不知岂特为人忽易而已,甚者贱辱之,咎责之,怨恶之,无所不至。舜之于家,文王于朝,孔孟于春秋战国之世,一时父子兄弟君臣朋友其孰能知之?当时而能不愠,岂非甚难?非甚盛德,何以履之而泰然乎?”(程树德:《论语集释·学而》)身处如此复杂的人生困境,唯有内心有“说”,才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才能保持“君子”之平和。此时的平和更是“说”的散发。这是一个由学所“说”而来的弥漫过程。在此过程中,“学而时习”所达到的“本体流行”这一最佳状态必然发散为“乐”与“君子”之平和。由此可见,为学的每一步皆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一种呈现,而“说”代表了最高的境界与为学过程的最佳状态。

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重点的朱子时代的解读结构,与孔子时代的解读相比存在众多不同,这是其时代内涵决定的。在朱子所处的宋代,佛学与道学的发展使得儒学面临挑战,首先必须在内容、目标与方法上进行自我维护,因而此时的为学,与孔子时代相比,更多的是思考与鉴别。朱子强调为学的实质是“明善而复其初”(朱熹:《论语集注·学而》),这与其时代理学对人的先在规定性相联系,既体现了朱子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又体现了他力图通过对人之道德修养结果寄予厚望来实现救世治弊的良苦用心。另外,朱子在理解“不愠”时强调“逆而难”的处境,亦是体现了朱子自身所面临的“人不知”的社会现状以及道学遭到排斥的政治现状。由此可见,朱子解读所体现的结构反映了其对孔子思想阐释向度的继承与发展:继承体现为坚持并坚定了本章中的为学之道,维护了《论语》的学术权威;发展主要是在于为解决时代难题而对其中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的侧重,从而形成了与孔子时代不同的解读结构。总之,以“说”统“乐”与“君子”之平和的结构,是以与“说”相关的“学而时习”为标准,并将“乐”与“君子”之平和视为标准贯通与实现的手段,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朱子的阐释因未能充分强调与“说”、“乐”以及“君·

·

62

子”之平和相关的众多内心状态,从而使其成为理学之苛严特征的一个重要诱因。尽管如此,朱子对为学重要性的强调、对正面价值的积极倡导以及对实现正面价值所进行的理论建构,对于当前的传统文化之倡导,具有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

四、“君子”之平和统“说”与“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须时时温习,内心有所体会从而表现为“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指“志同道合”之“同类”①。朋缘何而来呢?《易·系辞上》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礼记·学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方面,“出其言善”自能使朋由远而来;另一方面,避免“孤陋而寡闻”亦须朋来。此朋或为朋友,强调理论的横向影响;或为弟子,强调理论的纵向影响。有志同道合者由远并来,这必然可“乐”。“说”与“乐”相比,前者表现为内心愉悦,后者表现为外表喜乐。这是人生的常态,是人们因有所成就而进行的情绪表达。无论从“学而时习”、“有朋自远方来”的事理上,还是从“说”与“乐”的心态上,这都是一种可能的现实。但与此现实相比,“人不知”则是另一种现实。这在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那里常有体现。然而,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则是由现实向理想的提升。孔子自身成就了此提升,他以自身的行为成就了自身的“君子”之平和人格。但此处要强调的是,“君子”之平和人格作为理想,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此体现在“成己”、“成物”两个方面。“《礼·中庸》云:`诚者,非

自诚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此文`时习'是`成己',`朋来'是`成物'。”(

刘宝楠:《论语正义·学而》)可见,“学而时习”为“成己”,“有朋自远方来”为“成物”。在“成己”过程中,有了“说”的体验;在“成物”过程中,有了“乐”的感受:这皆是“君子”平和人格的部分实现。这是处于“顺而易”之境因内外有得而来的满足感、从容感。但人生还存有“逆而难”(朱熹:《论语集注·学而》)的状态。若说前者体现了为学的进取状态,而后者则体现为此种进取中的不为主观所控的无奈情形。君子面对这种由不被人知而不被人用的情形时,应始终保持平和的心境。“王衡《论语驳异》:罗近溪谓`愈学而愈悦,如何有厌;愈教而愈乐,如何有倦。故不愠人之不己知者,正以其不厌不倦处'。此却说得好。”(程树德:《论语集释·学而》)“不愠”正是不厌不倦的体现,亦是“说”与“乐”的反说。此时的君子是一种境界的体现,是一种德性的充足,君子因有此德性而成为圣人激励人之为学的一种方式。

以“君子”之平和人格为最高境界,以此作为理想向现实的投射与指导,这是此结构的突出特点。在此结构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理想向现实中的自我投·

63·“说”、“乐”与“君子”之平和———解读《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钱穆:《论语新解》,第2页。

孔子研究 2008年第6期

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乃理想向现实的人我投射。“说”与“乐”体现了“君子”之平和人格的部分实现,而现实中所涵盖的理想指向在君子人格上得以完全实现。在此结构中,“君子”之平和人格作为价值之源,以“说”与“乐”的方式体现其人格的多重魅力。而在实现“君子”平和人格的过程中,要在顺承与逆难的环境中表现如一,才有这种价值的最终实现。如果说“说”与“乐”体现了一种满足心态的量的变化,那么“人不知而不愠”则是不满足心态的质的飞跃。在满足与不满足间保持住平衡,从而就会达到“不怨天,不尤人”的境界。此种结构是研究《论语》思想所经常提及的,如果说第一例体现为实践行为之结构,此例则是体现为价值倡导之结构。

五、“乐”统“说”与“君子”之平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刘宝楠认为:“此文`时习'是`成己',`朋来'是`成物'。但`成物'亦由`成己',既以验己之功修,又以得教学相长之益,人才造就之多,所以乐也。”(刘宝楠:《论语正义·学而》)由此可见,“说”与“乐”可统一于“乐”,而“不愠”是“乐”的前提。“愠,怒也。凡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怒。”(同上)从怒的角度理解愠,在皇侃的《论语义疏》中亦有体现:“君子易事,不求备于一人,故为教诲之道,若人有钝根不能知解者,君子恕之而不愠怒之也。”在此解中,君子对于“钝根”即资质较为落后的人所采取的态度是原谅而不动怒。而焦循在其《论语补疏》中引用一例来说明“君子”之“不愠”:“《〈后汉·儒林传〉注》引《魏略》云: `乐详字文载,黄初中,徵拜博士。时有博士十余人,学多褊,又不熟悉,惟详五业并授。其或难质不解,详无愠色,以杖画地,牵譬引类,至忘寝食。'”刘宝楠认为,此是“教学之法”,“语之而不知,虽舍之亦可,无容以不愠即称君子”,并指出此《注》“不与经旨应也”(同上)。由此可见,此处“君子”之做法,与较高的道德境界之理想并不匹配。但是此例却为“君子”之平和的理解提供了一种另外的视角,即从“有位者”的角度来诠释“君子”之平和。“人不知而不愠”之义即:不为人所理解而不怒恨,不失为有位之人。此处的“愠”理解为怒与恨,而非怨。因为对于“有位者”而言,不怒恨要比不怨来得容易。“有位者”是指有一定影响之人,在其主张不为人知解的情况下,从客观上是有能力怒恨并产生影响的,但却保持了与此地位相称的涵养。这种涵养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说是基于一种知识上的优越感而带来的不屑,不如说是基于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同情与宽容。这是孔子时代对“有位者”的首肯。笔者更认为,“君子”一词既然能同时表示“有德者”与“有位者”,其本身说明两者是相通的,虽存有侧重的不同,但其相通之处仍是主要的方面。因此,在“有位者”的阐释中,笔者对其所具有的道德亦进行了承认。在此前提之下,此种结构则表现为:“君子”之平·

·

64

和是一种最起码的心理基础,正是在这种平和的心态中,才有“学而时习”以及“有朋自远方来”的可能。“不愠”是“说”的前提,亦是“乐”得以实现的基础。这种解读结构以“乐”为最高境界,以“君子”之平和为底线,逐步实现由平和向“独乐”与“众乐”的提升。这是“乐”作为最高境界被强调。

乐也可以作为前提被强调。在“有朋自远方来”之后,才有“学而时习”之“说”,才有“人不知而不愠”之“君子”的平和。在这一结构中,强调人处于“有朋”的关系之中,亦即处于人伦关系之中,此乃人作为个体必须面对的一种处境。对此处境保持“乐”的态度是创造生命其他意义的前提。此时,“乐”代表了对外界的信赖,亦是基于个体的存在对群体有所依赖的现实。此为人伦之“乐”,亦即“不离人世”、“不离感性”,但这只是起点,不能满足于此而要“超出它们”①。只有对外物的认识中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乐”的超越才有可能。在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把握中,“说”代表了一种成功后的心态,“不愠”则是失败后的心态。这两种心态虽是比“乐”更高的境界,亦是人自身与外物关系处理中必然涉及的状态。内得于心时则“说”,不得于外时则分两种情况:“我所知而人不知”与“人所知而我不知”。处前者,“不愠”为“不矜”;处后者,“不愠”为“不忌”②。此才是“君子”平和人格的体现。由此可见,处于远比“有朋”更为复杂的人伦中,能有此面对成败的心态,才不失为自己,既不为外物所诱亦不沉溺于自以为是,既不为“无得于外”而消沉亦不为“有得于心”③而过于张扬。这是一种“不偏不倚”的适中状态。

以上两种解读,于前者而言,“乐”为境界是以“君子”之“不愠”为前提;于后者而言,“乐”为起点是以强调人伦为前提。此两者虽不为前人所强调,但其对心理调适状态提供的指向却是处于焦躁中的现代人所渴望的。·65·“说”、“乐”与“君子”之平和———解读《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②③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焦循:《论语补疏》,转引自程树德:《论语集释》,第8页。南怀瑾言:“`说',不是哈哈大笑。悦者,会心的微笑,有得于心。”见所著:《论语别裁》,第12页。

学而篇第一

学而篇第一 共十六章 1.1子曰:“学而时习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火,不也是君子吗?” 【注释】 ①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在适当的时候”。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把它解为“时常”。“习”,一般解为“温习”;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比如礼乐射御。所以这个“习”理解为实习比较好。 1.2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tì),而好犯上者,鲜(xiǎn)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③生。孝弟(tì)也者,其为仁④之本与(yú)!” 【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好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啊!” 【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称字,独曾参和有若称“子”。 ②弟:读音和意义跟“悌”相同,tì,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③道:道理,法则,制度。 ④仁:一种很高的道德规范,具有丰富的内涵,诸如爱人、忠恕、克己复礼、谨言、慎行等。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xiǎn)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1.4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吾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②(chuán)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注释】 ①曾子:孔子的学生,名参(音sēn),字子舆。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②传:动词作名词用,老师的传授。 1.5 子曰:“道/千乘(shèng)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译文】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对待工作,诚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员,役使百姓要按照农时。” 1.6子曰:“弟子入①则孝,出①则悌(t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篇》(我的学习资料)

论语 学而篇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

论语学而篇读书心得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内容以伦理、教冇为主,细细读来、慢慢品位,读完论语的学而篇之后,你有哪些读书心得呢?不妨将你的读书心得写下来。下而是带来的论语学而篇读书心得范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论语学而篇读书心得范文篇1 论语学而篇,从为学、为人、为事出发,讲到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 为学方面,总的要求是要学而时习之,言简而意赅。学习的目的是要达到,能够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英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样的话,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当然,学习有时候是痛苦的,要是能够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回想当初考大学,考研,可以说牺牲的东西太多了,知道现在有时候都在反思,当初是对还是错,当然,对错其实在当初就根本没有标准,所谓的对与错,英实都是用历史的眼观来衡量的。因此,如果君子不重,学则不固。 论语学而篇读书心得范文篇2 近日,一口气买下了宋代大儒朱熹之《四书集注》、钱穆老先生的《论语新解》和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准备要好好的读读《论语》。不是为了其他的,以前南怀瑾老先生的《论语别裁》和于丹大姐《论语心得》也都读过,只是想了解得更深入、更系统些。 记得梁启超老先生在讲到读国史典籍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善于做学案,学案的浅层次就是读书笔记,所以便欣然从之,既算是对学问的一种自我领悟,也是对坚持的一种自我历练。我人生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读书笔记正式开始(颇有些感叹为时已晚,自愧啊)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上学以来,我们就一直朗诵着,但是我们很多同学往往只记住了前两句,而把最精髓的一句给落下了,这句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可以说,此段既有学习方法的阐述,又有学习态度的思考,更有学术境界的提炼,切不可肤我析之。 从学习方法言,学习必须时习,即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不倦, 特别是此中之习,不能简单理解为温习,其还有演习之意,因为孔子特别要求所学必须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即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不能是空洞的理论、说教。 从学习态度言,一为说乐,即必须对学习感兴趣,学为乐,在学习中感觉到快乐,把学习读书当做是一件快乐之事,有兴趣才能有所成,有所成才能有朋自远方来,钱穆老先生就说:学者惟当牢守学而时习之初境,斯可有远方朋友来之乐。二为不愠,即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扬名天下,让人知,不是为了追求功利,成为谋生手段,而是为了成为君子,何为君子,乃成徳之名。 从学习重要性言,朱熹老夫子在英《四书集注》中有云: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徳之基、学者之先务也。而首篇之第一段,也是全书的第一段就将学习之要,由此可见学习对于做人做事的重要性。孔子一生重教,孔子之教又重在学,孔子教人以学,又重在学为人之道。列此为篇首,实有深义。 从学习境界言,在此余颇同钱穆老先生言,其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不知而不愠,达于最高境界。解之,朋之义,不仅仅是指朋友,更多所指求学者或弟子不知之义,乃指学日进,道行越深,至于别人已不能领会,就像孔子自己所言:知我者其天乎。此段实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 由此所感,《论语》的确博大精神,半部《论语》治天下在此就可见一斑。 论语学而篇读书心得范文篇3

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 子曰:“道千乘之国(2),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

论语(学而篇第一——公冶长篇第五)

论语(学而篇第一——公冶长篇第五) 注:常见的名句要知道 学而篇第一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 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13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3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杨伯峻版《论语译注》应该是了解孔子思想和《论语》精髓的 一本教为权威的书。以下是分享的关于论语译注读书心得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 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心得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个人心得体会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心得论语学而篇第一章个人心得体会【--个人述职报告】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得感受。以下是分享的论语学而篇第一章心得的文章,欢迎阅读!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

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应该言行一致。但是,当今社会,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我们在今天读《论语》就应该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 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且不说要我们以竭心尽力、诚实可信、学而时习之来要求自己,当今的我们,又有几人能够每天沉心静气,思考自己一天的作为?忙碌似乎是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最好借口,我们看似每天在为理想奋斗,但其实却有很多人在不知所谓的忙碌中虚掷了青春。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忙的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是不是顺应内心的?今天,我们也许真的做不到曾子的要求,但我们至少应该在脚步匆匆之际,抽出片刻,反省一下自我,调整一下 __方向,让自己的目标更明确。

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感

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感 以下是整理分享的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感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论语第一篇学而篇读后感篇一《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 虽为学而,但并不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 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 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 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 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 人不知而不愠,不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

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应该言行一致。 但是,当今社会,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中华民族传统的踏实、质朴的精神抛诸脑后,“仁心则更不必说。 在我们夸夸其谈的背后,藏着的究竟是难填的欲壑还是真心诚意?撕下我们挂在脸上的面具,摘掉强作的笑颜,一张张疲惫而冷漠的面孔背后,还有一颗空洞的心。 我们在今天读《论语》就应该抛开尘世烦扰,摒弃花言巧语,寻找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我们所渐渐丧失的“仁心。 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则,莫过于“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一则说孔子想住九夷那蛮荒之地去,大家觉得奇怪,就去问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却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此话又说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环境的好坏,毕竟自身内心的清净重要于外界环境的清净。 二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人,有一则小故事说把胡萝卜放到开水里,胡萝卜变软了,把鸡蛋放水里,蛋清蛋黄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开水里,水就成咖啡了,这足以说明三种对于外界环境的态度,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

论语读后感800字_论语读书心得五篇

论语读后感800字_论语读书心得五篇 读论语,会从中学到很多做人和怎么学习的方法,喜欢里面的因材施教,不同的人不 同的教法,这样才能够让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读 后感8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论语十则》主要讲两大方面:一是讲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二是讲有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论语》使我懂得如何处世待人,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其中有几句论语,我受益非浅。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小学时的课本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 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vv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他发现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马 上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 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 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 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秘密……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 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 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学而篇教案精编版

《论语》学而第一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1——1.4 教学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学习要点: 1、孔子的思想主张; 2、《论语》的思想内涵; 3、学习孔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孔子介绍 二、经典诵读 1.出示原文内容: 1.1子曰(1):“学(2)而时习(3)之(4),不(5)亦说(6)乎?有朋(7)自远方来,不亦乐(8)乎(9)?人不知(10),而不愠(11),不亦君子(12)乎?” 1.2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1.3子曰:巧言令色(1),鲜(2)矣仁。” 1.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2.教读词句。 3.听读音像材料。 4.三最法诵读原文。 三、经典故事 四、经典哲理 1.教师简述孔子本章思想内涵。 2.初知大意。 1.1 【译文】 孔子说:“认真地学并按时练习,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共同切磋学问),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如果自已的才能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1.2 【译文】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能践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而喜好触犯上级的,这种人很少。不愿触犯上级,却喜好造反的,这样的人从来没有。领导者治国就是要抓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美德,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1.3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1.4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及时的温习了呢?” 5、【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

第一章 论语学而篇

第一章 论语学而篇 zǐ yuē xué ér shí xí zhī bù yì yuè hū yǒu péng zì yuǎn fāng 子 曰: 学 而 时 习 之,不 亦 悦 乎。有 朋 自 远 方 lái bú yì lè hūr én bù zhī ér bú yùn bú yì jūn zǐ hū 来,不 亦 乐 乎。人 不 知 而 不 愠,不 亦 君 子 乎。(1) yǒu zǐ yuē qí wéi rén yě xiào tì ér hào fàn shàng zhě xiǎn yǐ 有 子 曰:其 为 人 也 孝 悌,而 好 犯 上者,鲜 矣; bù hào fàn shàng ér hào zuò luàn zhě wèi zhī yǒu yě jūn zǐ wù běn 不 好 犯 上,而 好 作 乱 者,未 之 有 也。君 子 务 本, běn lì ér dào shēng xiào tì yě zhě qí wéi rén zhī běn yú 本 立 而 道 生;孝 悌 也 者,其 为 仁 之 本欤。(2) zǐ yuē qiǎo yán lìng sè xiǎn yǐ rén 子 曰:巧 言 令 色,鲜 矣 仁。(3) zēng zǐ yuē wú rì sān xǐng wú shēn wèi rén móu ér bú zhōng hū 曾 子 曰:吾 日 三 省 吾 身:为 人 谋 而 不 忠 乎? yǔ péng yǒu jiāo ér bú xìn hū chuán bù xí hū 与 朋 友 交 而 不 信 乎?传 不 习 乎?(4)zǐ yuē dǎo qiān shèng zhī guó jìng shì ér xìn jié yòng ér ài rén 子 曰:道 千 乘 之 国,敬 事 而 信,节 用 而 爱 人, shǐ mín yǐ shí 使 民 以 时。(5)

《论语》学而篇第一之翻译及自我赏析

———————————————————————————————— 【原文】 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另译】 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自我赏析】 这三句话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对此章评价极高。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贯穿《论语》始终,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部分。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自我赏析】 此章中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是孔子以仁为本的哲学、伦理思想的核心。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这也是孔子当时作为一个纯粹的思想家为了生存而必须提出对统治者有利的思想的无奈体现,从另一方面也提想出了孔子思想的局限性。但是,在当今社会,尤其是我们这一代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的状况下,我们更应该注意孝敬父母,关心长辈,考虑到老人们心灵上的需求。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自我赏析】

《论语_学而篇》原文及译文

论语》学而篇 本文简介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 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经典原文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9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参考译文 1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3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 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5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论语》之《学而第一》原文+翻译(分段)(全)

《论语》之《学而第一》原文+翻译(分段)(全)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①之,不亦说②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注释】①习:温习。②说:通“悦”,愉快。③愠:恼怒。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后按时温习并实践练习,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品格高尚的人吗?” 【原文】有子曰:“其①为人也孝悌②,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③本④,本立而道⑤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注释】①其:应该。②孝:孝顺父母,悌:顺从兄长。③务:专心致力于某事。④本:根本、基础。⑤道:规范、秩序。 【译文】有子说:“如果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事务的根本,根本建立了,道德规范、秩序就产生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些,应该是仁的根本啊!” 【原文】子曰:“巧言令①色,鲜矣仁!” 【注释】①令:美善。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讨好的表情,(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①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不习乎?” 【注释】①省:反省。②身:自身。③忠:尽心竭力。④信:诚实。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温习了呢?” 【原文】子曰:“道①千乘之国,敬②事而信③,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④。” 【注释】①道:治理。②敬:慎重、严肃。③信:守信。④以时:根据时节。 【译文】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要严谨认真地办事而且(恪守)信用,节约财政开支而且爱护官吏,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①而信,泛爱众,而亲②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③。” 【注释】①谨:谨慎。②亲:亲近。③文:文献、知识。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兄长。(做事)谨慎而且(说话)诚实,广泛地去爱护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学习论语学而篇的心得体会

学习论语学而篇的心得体会 学习论语学而篇的心得体会范文篇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儿时的吟诵这是在我的脑海中回响开来。索性用这吟诵做一个开篇,开始我《学而篇》学习心得的叙写。 全篇16章,内容涉及仁、孝、信等道德的各个方面。在现在看来也远不会过时。忽然想起上星期在听学长学姐答辩的时候,老师根据北村的文章问了一个问题在中国是没有信仰的,你认为基督教不能在中国扎根、广泛传播的原因是什么?熟不知,那时我多想说,中国人怎么会没有信仰,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化中积淀了多少智慧与圣明。我们有信仰的,我们信仰的是五千年凝结成的智慧,我们信仰的是源源而来理性,我们信仰仁与礼。我们不会在做错事的时候忏悔,也会少了期望得到时的祈祷,我们有一套礼法去约束我们,一直做一位君子,在自救中救赎。学而篇里的章节就让我看到了这些,看到了促成人们内心强大的理性武器,看到了君子之身的感召力。 先说我最喜欢的一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师曰:人总是不断地在反省,在反省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在反省中修正自己的行为。于是人一步一步从猿进化为万物之灵。反省不仅仅是反思。反省是积极主动的对过去行为的自我论定,是在社会共同认知的是非标准下进行自我修正。省,又有省悟的意思。由省查而省悟,由省悟而不断修正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人就会逐步进入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境界。我对此深表赞同,同时,我更想表达对于本章提到的三个方面表示喝彩。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此处三句应是他提出的修养方法。 那么曾子为什么强调要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反省?疑问刚一出老师就做出了详细的解说。陈祥道《论语全解》卷一说:谋贵忠,言贵信,传贵习。谋、交、传者,施诸人;忠、信、习者,存诸已。先忠信而后习,与《易》言忠信、进德,继之以修辞,立其诚,《礼》言尊德性而继之以道问学同意。也就是说,曾子的三省讲的是进德修业的大事情。进德以忠信为本,修业以习传为基。忠本于心,《说文》:忠,敬也,从心,中声。段玉裁补尽心曰忠以足其义。也就是说一个人谋事要尽心竭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爱岗敬业。信本于言,《说文》:信,诚也。从人从言。也就是说,与人交往,说话要诚实。你说话不诚实,净说假话骗人,你最终没有一个

《论语》学而篇和为政篇全文(拼音和注释)

第一章论语学而篇 z i yu e xu e & sh i x i zh 1 b u y i yu e h u y 0 叩

论语 学而篇第一名句 肖思琪整理

论语《学而篇第一》名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解释: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解释: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释: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

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5、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解释: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6、过则勿惮改。 解释: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7、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解释: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解释: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孝了。 9、礼之用,和为贵。 解释:礼仪最大的作用在于和谐。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_心得感悟五篇范文

读《论语·学而篇》有感_心得感悟 五篇范文 当我们看了某一本书的时候,总会有自己的感想,那么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下面就由为大家整理的论语学而篇读后感,欢迎查看~ 论语学而篇的读后感篇一: 《《论语》》学而篇,从为学、为人、为事出发,讲到就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 为学方面,总的要求是要学而时习之,言简而意赅。学习的目的是要到达,能够做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样的话,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当然,学习有时候是痛苦的,要是能够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而已。回想当初考大学,考研,能够说牺牲的东西太多了,明白此刻有时候都在反思,当初是对还是错,当然,对错其实在当初就根本没

有标准,所谓的对与错,其实都是用历史的眼观来衡量的。因此,如果君子不重,学则不固。 论语学而篇的读后感篇二: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共包括16章,涵盖诸多方面的资料,从学习到道德修养,从孝悌到忠信,从君子到君主其实讲的全部是做人的道理。虽为学而,但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在孔子看来,知识在于其次,最重要的在于做人。“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我,但我并不怨恨、恼怒。因为别人的不了解而愤愤不平,争吵不休,实际是缺乏气度与自信的表现。别人不理解我而出言讽刺,我不与之争,也不怨恨之,只是淡然一笑,你有你的理解,我有我的坚持,如此而已。要做到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正需要这样的超然与坚持。人不知而不愠,不仅仅是一种大度,更是一种对自身所坚持之道的自信与坚守。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貌,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留意,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孔子的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实际行动,尤其强调人就应言行一致。但是,当今社会,状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巧言令色、长袖善舞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一种浮夸的表现方式,渐渐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