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 J/T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Guidline on Management of Radioact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Guidline on Management of Radioact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1 电磁辐射测量仪器

本导则所称电磁辐射限于非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的测量按测量场所分为作业环境、特定公众暴露环境、一般公众暴露环境测量。按测量参数分为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电磁场功率通量密度等的测量。对于不同的测量应选用不同类型的仪器,以期获取最佳的测量结果。测量仪器根据测量目的分为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和选频式辐射测量仪。

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

工作原理

偶极子和检波二极管组成探头

这类仪器由三个正交的2~10cm长的偶极子天线,端接肖特基检波二极管、RC滤波器组成。检波后的直流电流经高阻传输线或光缆送入数据处理和显示电路。当D≤h时(D偶极子直径,h偶极子长度)偶极子互耦可忽略不计,由于偶极子相互正交,将不依赖场的极化方向。探头尺寸很小,对场的扰动也小,能分辨场的细微变化。偶极子等效电容CA、电感LA根据双锥天线理论求得:

CA= (π·ε0·L)/{ln(L/a)+S/2L-1}……………………………………()

LA = μ(ln -)……………………………………()

式中:a --天线半径;

S --偶极子截面积;

L --偶极子实际长度。

由于偶极子天线阻抗呈容性,输出电压是频率的函数:

V= ·………………………………()

式中:ω--角频率,ω=2·π·f ,f频率;

CL--天线缝隙电容和负载电容;

RL--负载电阻。

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6-05-10批准 1996-05-10 实施

由于CA、CL基本不变,只要提高RL就可使频响大为改善,使输出电压不受场源频率影响,因此必须采用高阻传输线。

当三副正交偶极子组成探头时,它可以分别接收x、y、z三个方向场分量,经理论分析得出:

Udc = C·|Ke|2·[|Ex(r·ω)|2 +|Ey(r·ω)|2+|Ez(r·ω)|2]

= C·|Ke|2·|E(r·ω)|2……………………………………()

式中:C --检波器引入的常数;

Ke --偶极子与高频感应电压间比例系数;

Ex、Ey、Ez --分别对应于x、y、z方向的电场分量;

E --待测场的电场矢量。

()式为待测场的厄米特幅度(Hermitian)可见用端接平方律特性二极管的三维正交偶极子天线总的直流输出正比于待测场的平方,而功率密度亦正比于待测场的平方,因此经过校准后,Udc的值就等于待测电场的功率密度。如果电路引入开平方电路,那么Udc值就等于待测电场强度值。偶极子的长度应远小于被测频率的半波长,以避免在被测频率下谐振。这一特性决定了这类仪器只能在低于几吉赫频率范围使用。热电偶型探头采取三条相互垂直的热电偶结点阵作电场测量探头,提供了和热电偶元件切线方向场强平方成正比的直流输出。待测场强为:

E = E2x+E2y+E2z ………………………………………()

与极化无关。沿热电偶元件直线方向分布的热电偶结点阵,保证了探头有极宽的频带。沿x、y、z三个方向分布的热电偶元件的最大尺寸应小于最高工作频率波长的1/4,以避免产生谐振。整个探头像一组串联的低阻抗偶极子或像一个低Q值的谐振电路。磁场探头由三个相互正交环天线和二极管、RC滤波元件、高阻线组成,从而保证其全向性和频率响应。环天线感应电势为:

ζ=μ0·N·π·b2·ω·H

式中:N --环匝数;

b --环半径;

H --待测场的磁场强度。

对电性能的要求

使用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实施环境监测时,为了确保环境监测的质量,应对这类仪器电性能提出基本要求:

各向同性误差≤±1dB

系统频率响应不均匀度≤±3dB

灵敏度:m

校准精度:±

常用的非选频式辐射测量仪

附录A1为常用的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的有关数据。实施环境电磁辐射监测时,可根据具体需要选用其中仪器。

选频式辐射测量仪

这类仪器用于环境中低电平电场强度、电磁兼容、电磁干扰测量。除场强仪(或称干扰场强仪)外,可用接收天线和频谱仪或测试接收机组成的测量系统经校准后,用于环境电磁辐射测量。

工作原理

场强仪(干扰场强仪)

待测场的场强值:

E(dBμV/m)= K (dB)+Vr(dBμV)+L(dB)………………………………()

式中K是天线校正系数,它是频率的函数,可由场强仪的附表中查得。场强仪的读数Vr必须加上对应K 值和电缆损耗L才能得出场强值。但近期生产的场强仪所附天线校正系数曲线所示K值已包括测量天线的电缆损耗L值。

当被测场是脉冲信号时,不同带宽Vr值不同。此时需要归一化于1MHz带宽的场强值,即:

E(dBμV/m)= K (dB)+Vr(dBμV)+20lg +L(dB)…………………………()

BW为选用带宽,单位MHz。测量宽带信号环境辐射峰值场强时,要选用尽量宽的带宽。相应平均功率密度为:

Pd(μW/cm2)= ……………………………()

上式中q为脉冲信号占空比,K、L值查表可得,Vr为场强值读数,于是E和Pd可以方便地计算出来。频谱仪测量系统

这种测量系统工作原理和场强仪一致,只是用频谱仪作接收机,此外频谱仪的dBm读数须换算

dBμV。对50Ω系统,场强值为:

E(dBμV/m)= K (dB)+A(ABm)+107(dBμV)+L(dB)………………………………()

频谱仪的类型不受限制,频谱仪天线系统必须校准。

微波测试接收机

用微波接收机、接收天线也可以组成环境监测系统。扣除电缆损耗,功率密度Pd按下式计算:

Pd = ·10 (mW/cm2)…………………………………………()

式中:G --天线增益(倍数);

λ--工作波长(cm);

A--数字幅度计读数(dBm);

B--0dB输入功率(dBm)。

由上述测试接收机组成的监测装置的灵敏度取决于接收机灵敏度。天线系统应校准。用于环境电磁辐射测量的仪器种类较多,凡是用于EMC(电磁兼容)、EMI(电磁干扰)目的的测试接收机都可用于环境电磁辐射监测。专用的环境电磁辐射监测仪器,也可用上面介绍的方法组成测量装置实施环境监测。常用的常用辐射测量仪器见附录A2。

2 电磁辐射污染源监测方法

环境条件

应符合行业标准和仪器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条件。测量记录表应注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测量仪器

可使用各向同性响应或有方向性电场探头或磁场探头的宽带辐射测量仪。采用有方向性探头时,应在测量点调整探头方向以测出测量点最大辐射电平。测量仪器工作频带应满足待测场要求,仪器应经计量标准定期鉴定。

测量时间

在辐射体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测量,每个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小于15秒,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测量读数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

测量位置

测量位置取作业人员操作位置,距地面、1、三个部位。

辐射体各辅助设施(计算机房、供电室等)作业人员经常操作的位置,测量部位距地面、1、。

辐射体附近的固定哨位、值班位置等。

数据处理

求出每个测量部位平均场强值(若有几次读数)。

评价

根据各操作位置的E值(H、Pd)按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或其它部委制定的"安全限值"作出分析评价。

3 一般环境电磁辐射测量方法

测量条件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应符合行业标准和仪器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条件。测量记录表应注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测量高度

取离地面~2m高度。也可根据不同目的,选择测量高度。

测量频率

取电场强度测量值>50dBμV/m的频率作为测量频率。

测量时间

基本测量时间为5:00~9:00,11:00~14:00,18:00~23:00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的高峰期。若24小时昼夜测量,昼夜测量点不应少于10点。

测量间隔时间为1h,每次测量观察时间不应小于15s,若指针摆动过大,应适当延长观察时间。

布点方法

典型辐射体环境测量布点

对典型辐射体,比如某个电视发射塔周围环境实施监测时,则以辐射体为中心,按间隔45°的八个方位为测量线,每条测量线上选取距场源分别30、50、100m等不同距离定点测量,测量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一般环境测量布点

对整个城市电磁辐射测量时,根据城市测绘地图,将全区划分为1×1km2或2×2km2小方格,取方格中心为测量位置。

按上述方法在地图上布点后,应对实际测点进行考察。考虑地形地物影响,实际测点应避开高层建筑物、树木、高压线以及金属结构等,尽量选择空旷地方测试。允许对规定测点调整,测点调整最大为方格边长的1/4,对特殊地区方格允许不进行测量。需要对高层建筑测量时,应在各层阳台或室内选点测量。测量仪器

非选频式辐射测量仪

具有各向同性响应或有方向性探头的宽带辐射测量仪属于非选频式辐射测量仪。用有方向性探头时,应调整探头方向以测出最大辐射电平。

选频式辐射测量仪

各种专门用于EMI测量的场强仪,干扰测试接收机,以及用频谱仪、接收机、天线自行组成测量系统经标准场校准后可用于此目的。测量误差应小于±3dB,频率误差应小于被测频率的10-3数量级。该测量系统经模/数转换与微机联接后,通过编制专用测量软件可组成自动测试系统,达到数据自动采集和统计。自动测试系统中,测量仪可设置于平均值(适用于较平稳的辐射测量)或准峰值(适用于脉冲辐射测量)检波方式。每次测试时间为8~10min,数据采集取样率为2次/s,进行连续取样。

数据处理

如果测量仪器读出的场强瞬时值的单位为分贝(dBμV/m),则先按下列公式换算成以V/m为单位的场强:

Ei=10 (V/m)………………………………()

x --场强仪读数(dBμv/m),然后依次按下列各公式计算:

E = ∑Ei (V/m) ……………………………………()

Es = ∑E2 (V/m) ……………………………………()

EG = ∑Es (V/m) ……………………………………()

上述各式中:Ei --在某测量位、某频段中被测频率i的测量场强瞬时值(V/m);

n --Ei值的读数个数;

E --在某测量位、某频段中各被测频率i的场强平均值(V/m);

Es--在某测量位、某频段中各被测频率的综合场强(V/m);

EG--在某测量位、在24h(或一定时间内)内测量某频段后的总的平均综合场强(V/m);

M--在24h(或一定时间内)内测量某频段的测量次数。

测量的标准误差仍用通常公式计算。如果测量仪器的是非选频式的,不用()式。

对于自动测量系统的实测数据,可编制数据处理软件,分别统计每次测量中测值的最大值Emax、最小值Emin、中值、95%和80%时间概率的不超过场强值E(95%)、E(80%),上述统计值均以(dBμV/m)表示。还应给出标准差值σ(以dB表示)。

绘制污染图

绘制:频率-场强、时间-场强、时间-频率、测量位-总场强值等各组对应曲线。

典型辐射体环境污染图以典型辐射体为圆心,标注等场强值线图(参见附录B1),或以典型辐射体为圆心,标注根据()式或式得出的计算值的等值线图。

居民区环境污染图

在有比例的测绘地图上标注等场强值线图,或标注根据()式或式得出的计算值的等值线图。根据需要亦可在各地区地图上做好方格,用颜色或各种形状图线表示不同的场强值(参见附录B2),或根据()式或()式得出的计算值。

质量保证

测量方案必须严格审议。

充分考虑测量的代表性。

测量结果准确可靠、有比对性。

数据处理方法正确。

环境质量评价

用非选频宽带辐射测量仪时,由于测量位测得的场强(功率密度)值,是所有频率的综合场强值,24h 内每次测量综合场强值的平均值即总场强值亦是所有频率的总场强值。由于环境中辐射体频率主要在超短波频段(30~300MHz),测量值和超短波频段安全限值的比值≤1,基本上对居民无影响,如果评价典型辐射体,则测量结果应和辐射体工作频率对应的安全限值比较。

≤1 ……………………………………()

式中:EG--某测量位置总场强值(V/m);

L --典型辐射体工作频率对应的安全限值或超短波频段安全限值(V/m)。

用选频式场强仪时:

∑≤1 …………………………………………()

式中:EGi--测量位置某频段总的平均综合场强值(V/m);

Li--对应频段的安全限值(V/m)。

4 环境质量预测的场强计算

为了估算辐射体对环境的影响,对于典型的中波、短波、超短波发射台站的发射天线在环境中辐射

场强按()式至式计算。对正方形、圆口面微波天线在环境中辐射场功率密度按()式和()式计算:中波(垂直极化波)

理论公式:

E = P·η·G·F(h)·F(△·ф)·A……………………()

近似公式:

E = P· G· A (mV/m)………………………………………()

式中:

A = ………………………………………………()

X= ·…………………………………………()

上述各式中:d--被测位置与发射天线水平距离(km);

P--发射机标称功率(kW);

η--天线效率(%);

G--相对于接地基本振子(点源天线G=1)的天线增益(倍数);

F(h)--发射天线高度因子,

F(h)=1~;

F(△·ф)--发射天线垂直面(△仰角)、水平面(方位角φ)方向性函数,△max=0;

A--地面衰减因子;

X--数量距离;

λ--波长(m);

ε--大地的介电常数(无量纲);

σ--大地的导电系数,1/(Ω·m)。

近似公式是:η≈1、F(h)≈、F(△·φ)=1得出的,即舒来依金-范德波尔公式。

短波(水平极化波)

短波(水平极化波)场强计算公式同、,但水平极化波的X按()计算。各量纲同前。

X = ·……………………………………()

超短波(电视、调频)

E = F(θ) (mW/cm2) ………………………………()

式中:P --发射机标称功率(kW);

G --相对于半波偶极子(λ=)天线增益(倍数);

r --测量位置与天线水平距离(km);

F(θ)--天线垂直面方向性函数(视天线型式和层数而异)。

微波

近场最大功率密度Pdmax:

Pdmax= (mW/cm2) ………………………………()

式中:PT --送入天线净功率(mW);

S --天线实际几何面积(cm2)。

()式给出的预测值,是对于具有正方形口面和圆锥形口面天线的情况(其精度<±3dB)下天线近场区内最大功率密度值。

远场轴向功率密度Pd:

Pd = (mW/cm2) ………………………………()

式中:P --雷达发射机平均功率(mW);

G --天线增益(倍数);

r --测量位置与天线轴向距离(cm)。

附录A1 常用非选频式辐射测量仪

名称频带量程各向同性探头类型

微波漏能仪 ~ ~30mW/cm2 无热偶结点阵

微波辐射测量仪 1~10GHz ~20mW/cm2 有肖特基二极管偶极子

电磁辐射监测仪 ~1000MHz 1~1000V/m 有偶极子

全向宽带近区场强仪 ~1000MHz 1~1000V/m 有偶极子

宽带电磁场强计 E:~3000MHzH:~30MHz E:~1000V/mH:1~2000A/m 有偶极子环天线

宽带电磁场强计 E:20~105HzH:50~60Hz E:1~20000V/mH:1~2000A/m 有偶极子环天线

辐射危害计 ~18GHz 0. 1~200 mW/cm2 有热偶结点阵

辐射危害计 200kHz~26GHz ~20 mW/cm2 有热偶结点阵

宽带全向辐射监测仪 ~26GHz 8621B探头:~20 mW/cm28623探头:~100 mW/cm2 有热偶结点阵

宽带全向辐射监测仪 10~300MHz 8631:~200 mW/cm28633:~100 mW/cm2 有热偶结点阵

宽带全向辐射监测仪 ~26GHz10~300MHz 8621B:~20 mW/cm28631:~100 mW/cm2 有热偶结点阵

宽带全向辐射监测仪 8635、863310~3000MHz864410~3000MHz 8633:~100 mW/cm28644:~2W/cm28635:~10W/cm2 有热偶结点阵环天线

宽带全向辐射监测仪由决定选用探头由决定选用探头有热偶结点阵环天线

全向宽带场强仪 E:5×10-4~6GHzH:~3000MHz E:~30V/mH:~1000A2/m2 有偶极子磁环天线

附录A2 常用选频式辐射测量仪

名称频带量程注

干扰场强测量仪 10~150KHz 24~124dB 交直流两用

干扰场强测量仪 ~30MHz 28~132dB 交直流两用

干扰场强测量仪 28~500MHz 9~110dB 交直流两用

干扰场强测量仪 ~1GHz 27~120dB 交直流两用

干扰场强测量仪 ~30MHz 10~115dB 交直流两用

场强仪 2×10-8~18GHz 1×10-8~1V NM-67只能用交流

EMI测试接收机 9KHz~30MHz20MHz~1GHz5Hz~5GHz20Hz~ <1000V/m 交流供电、显示被测场频谱

电视场强计 1~56频道灵敏度:10μV 交直流两用

电视信号场强计 40~890MHz 20 dBμ~120 dBμ交直流两用

场强仪 40~860MHz 20 dBμ~120 dBμ交直流两用

附录B1 典型辐射体环境辐射等场强值线图(示意图)

附录B2 居民区环境辐射电平标准

种类场强值(mV/m)

>300

200~300

130~200

80~130

50~80

<50

附录C 单位换算(自由空间条件)

转换公式量的单位量的名称mW/cm2×10 W/m2 功率密度

mW/cm2× (V/m)2 电场强度平方

mW/cm2÷ (A/m)2 磁场强度平方

mW/cm2× PJ/cm3 能量密度

mW/cm2× V/m 电场强度

mW/cm2÷ A/m 磁场强度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基础知识

1、GSM基站频率900MHz、1800 MHz、cdma2000分配的频率是1920~1935 MHz(上行) 2、什么是基站? 基站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基站发射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3、基站监测 2007年7月《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 移动通信监测依据的标准: (1)移动通信。。。 2G发射天线的特点:(1)发射源全向定向;(2)标称发射功率2~60W;(3)频率800~1000MHz;(4)固定方式屋顶重力支架,地面铁塔,屋面拉线塔,窗户,阳台或屋顶悬挂 全向天线县城及乡镇:水平瓣宽360°,垂直瓣宽20°以内。 定向天线城区:(1)板状定向天线俯角在3°~15°不等;(2)水平瓣宽分为90°和65°两种; 对于基站的监测现在主要以《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作为我们监测的规范要求。 (1)适用范围:适用于超过GB8702(电磁辐射防护规定)规定豁免水平,工作频率范围在110 MHz~40GH内的移动通信基站的。。。可豁免的电磁辐射体的等效辐射功率 频率范围MHz 等效辐射功率,W 0.1~3 300 >3~300000

P有效=P标称×G G:天线增益。 监测范围:监测点位一般布设在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50m的范围内可能受到影响的保护目标,根据现场环境情况可对点位进行适当调整。 探头(天线)尖端与操作人员之间距离不少于0.5m。 在室内监测,一般选取房间中央位置,点位与家用电器等设备之间距离不小于1m。 每个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监测时间不小于15s,并读取稳定状态下的最大值。 测量仪器探头(天线)尖端距地面(或立足点)1.7m。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安全防护管理与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根据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术、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2)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元件并按规定参加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 (3)按规定对放射诊疗场所和诊疗设备进行防护与状态检测。(4)严禁对妊娠妇女进行X线检查,尤其是妊娠8—15周的妇女。(5)对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尽量采用X线摄影检查,照射野面积一般不超过胶片面积的10%,并采用短时间曝光的摄影技术。(6)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放射诊疗设备,请取得资质印证的服务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7)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正确掌握适用范围,合理使用X线诊断。 (8)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后过滤”和小照射野工作。 (9)工作人员在使用X线摄影时,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需要的范围内并与成像器件相匹配。(10)施行X线检查时注意受检者防护,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摄影中除受检者,其他人员应在机房外等候,对受检者需要扶携时,对扶携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1)进行X线摄影检查时,合理选用胶片以及胶片与增感屏的组合,熟练掌握暗室的操作技术。

X射线影像诊断质量保证方案 (1)根据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术、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2)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元件并按规定参加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 (3)按规定对放射诊疗场所和诊疗设备进行防护与状态检测。(4)严禁对妊娠妇女进行X线检查,尤其是妊娠8—15周的妇女。(5)对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尽量采用X线摄影检查,照射野面积一般不超过胶片面积的10%,并采用短时间曝光的摄影技术。(6)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放射诊疗设备,请取得资质印证的服务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7)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正确掌握适用范围,合理使用X线诊断。 (8)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后过滤”和小照射野工作。

辐射防护概论课后题及其答案(参考)

思考题与习题(第一章p21) 1. 为什么定义粒子注量时,要用一个小球体? 答:粒子注量da dN /=Φ表示的是非单向平行辐射场的情况。之所以采用小球体,是为了保证从各个方向入射的粒子有相同的截面积,从而保证达到“Φ是进入单位截面积小球的粒子数”的目的。 2. 质量减弱系数、质量能量转移系数和质量能量吸收系数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区别: 质量减弱系数ρμ/: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粒子数减少的份额。 质量能量转移系数ρμ/tr :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因相互作用,其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的份额。 质量能量吸收系数ρμ/en :不带电粒子在物质中穿过单位质量厚度后,其能量被物质吸收的份额。 联系: 由p tr μμμ+=知,质量能量转移系数ρμ/tr 是质量减弱系数ρμ/的一部分; 由()()g tr en -1//ρμρμ=知,某物质对不带电粒子的质量能量吸收系数ρμ/en ,是质量能量转移系数ρμ/tr 和()g -1的乘积。 3. 吸收剂量、比释动能和照射量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D E 1=K 1g g μφρ --tr = [][]a /;/en a m a m en a w w D D e e μρμρ=?X =?X 4. 在γ辐射场中,某点处放置一个圆柱形电离室,其直径为0.03m ,长为0.1m 。在γ射线照射下产生10-6C 的电离电荷。试求在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和同一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各为多少? 解:() () Gy D kg C l d dm dQ a 372.0011.085.33X 85.33011.01.003.014.34 1 29.11041101 26 26=?==?=????=??= X ---πρ= 答:该考察点处的照射量为()1011.0-?kg C ,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Gy 372.0。 5. 通过测量,已知空气中某点处照射量为 6.45×10-3C ·kg -1,求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 解:()Gy D a 218.01045.685.33X 85.333=??==- 答:该点处空气的吸收剂量为()Gy 218.0。 6. 在60Co γ射线照射下,测得水体模某点的照射量为5.18×10-2C ·kg -1,试计算同一点处水的吸收剂量。(60Co γ射线能量1.25MeV ) 解:取γ射线能量为1.25 MeV ,查表1.3得f m =37.64 J ·C -1,于是, ()Gy X f D m m 949.11018.564.372=??=?=- 答:同一点处水的吸收剂量为()Gy 949.1。 7. 用一个小型探头的照射量仪器,在实质骨的一个小腔测得照射量为7.74×10-3 C ·kg -1。设辐射源的光子平均能量为80 KeV ,试计算在此照射条件下实质骨的吸收剂量。 解:查表1.3得f m =75.19J ·C -1,所以 ()Gy X f D m m 582.01074.719.753=??=?=-

建设项目环境护审批辐射类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辐射类) 许可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13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29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2条第1款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9条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33条、第36条第2款 许可条件: (一)、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 1、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等级要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要达到《环评导则》规定的深度要求。 2、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按照国家环保总局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编写。新建容易发生扰民的项目时,如果距离居民较近,可以征求项目周围居民意见。 3、放射性的建设项目(含退役、野外示踪)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项目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及《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10.1-1995)编写,如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按照推荐标准中的格式化表格仍不能完全说明的,须按照报告书中规定的条目编制补充说明; 4、以电磁辐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96)和《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98)的规定编写。 (二)、对建设项目的要求: 1、建设项目基本要求: (1)符合《北京市为保护环境禁止建设项目、禁止建设地区和严格控制建设地区的名录》的要求; (2)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3)符合城市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规划; (4)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5)采用的技术与装备政策须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6)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环境保护排放标准;

电磁辐射检测方法

常规电磁辐射监测方法 1.电磁辐射污染源监测方法 1)环境条件 应符合行业标准和仪器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条件。测量记录表应注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2)测量仪器 可使用各向同性响应或有方向性电场探头或磁场探头的宽带辐射测量仪。采用有方向性探头时,应在测量点调整探头方向以测出测量点最大辐射电平。 测量仪器工作频带应满足待测场要求,仪器应经计量标准定期鉴定。 3)测量时间 在幅射体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测量,每个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应小于15秒,并读取稳定状态的最大值。若测量读数起伏较大时,应适当延长测量时间。 4)测量位置 测量位置取作业人员操作位置,距地面0.5、1、1.7m三个部位。 辐射体各辅助设施(计算机房、供电室等)作业人员经常操作的位置,测量部位距地面0.5—1.7m。 辐射体附近的固定哨位、值班位置等。 数据处理 出每个测量部位平均场强值(若有几次读数)。 根据各操作位置的E值(H、P d)按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或其它部委制定安全限值”作出分析评价。 2.环境电磁辐射测量方法 1)测量条件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应符合待业标准和仪器标准中规定的使用条件。测量记录表应注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测量高度: 离地面1.7~2m高度。也可根据不同目的,选择测量高度。 测量频率: 电场强度测量值>50 dBμV/m的频率作为测量频率。 测量时间: 本测量时间为5:00~9:00,11:00~14:00,18:00~23:00城市环境电磁辐射的高峰期。 24小时昼夜测量,昼夜测量点不应少于10点。 测量间隔时间为1h,每次测量观察时间不应小于15s,若指针摆动过大,应适当延长观察时间。 2)布点方法 典型辐射体环境测量布点

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的规定,辐射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操作规程 1、每天上岗前做好摄片机保洁工作,保持机器良好的工作环境。 2、开机后应注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并检查其他功能键是否选择正确。 3、操作机器时应该小心仔细,尤其注意电源电压,不得超过标识的标准电压。 4、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杜绝一切非法操作。 5、随时观察照片质量,出现异常应检查摄片机是否正常,如果异常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 6、工作结束后应关闭摄片机并将电源关闭。 第二章岗位职责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 2、要正确使用使用射线装置,作到专人专管专用。 3、工作时,每一名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笔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4、从事射线装置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杜绝非法操作。 5、发生辐射事故,立即上报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不得拖延或者隐瞒不报。 第三章辐射防护制度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 2、从事辐射工作人员应该配备个人剂量笔,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3、射线装置应设有专门工作室,工作室设立专人管理,非相关人员不得入内。 4、作好辐射安全防护工作,设立辐射标志、声光报警等防止无关人员意外照射。 5、严格检查玻璃破损情况,使门窗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第四章台帐管理制度 1、建立射线装置台帐管理制度,设有仪器名称、型号、管电压、输出电流、用途等。 2、严格射线装置进出管理,坚决杜绝外借现象发生。 3、对退役的射线装置应该选择有资质单位或厂家回收,杜绝私自销毁或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第五章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1、安全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具体工作人员坚持每天检查一次射线装置,加强卫生清洁和管理,使射线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严格检修注意事项,对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上报并立即防止使用。 3、设备出现事故应请专业人员或设备生产厂家进行维修、建立设备检修及维修记录,并专人专管。 第六章人员培训制度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 10.2-1996 Guidline on Management of Radioact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Monitoring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1 电磁辐射测量仪器 本导则所称电磁辐射限于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的测量按测量场所分为作业环境、特定公众暴露环境、一般公众暴露环境测量。按测量参数分为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电磁场功率通量密度等的测量。对于不同的测量应选用不同类型的仪器,以期获取最佳的测量结果。测量仪器根据测量目的分为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和选频式辐射测量仪。 1.1 非选频式宽带辐射测量仪 1.1.1 工作原理 偶极子和检波二极管组成探头 这类仪器由三个正交的2~10cm长的偶极子天线,端接肖特基检波二极管、RC滤波器组成。检波后的直流电流经高阻传输线或光缆送入数据处理和显示电路。当D≤h时(D偶极子直径,h偶极子长度)偶极子互耦可忽略不计,由于偶极子相互正交,将不依赖场的极化方向。探头尺寸很小,对场的扰动也小,能分辨场的细微变化。偶极子等效电容CA、电感LA根据双锥天线理论求得: CA= (π2ε02L)/{ln(L/a)+S/2L-1}……………………………………(1.1) LA = μ(ln -)……………………………………(1.2) 式中:a --天线半径; S --偶极子截面积; L --偶极子实际长度。 由于偶极子天线阻抗呈容性,输出电压是频率的函数: V= 2 ………………………………(1.3) 式中:ω--角频率,ω=22π2f ,f频率; CL--天线缝隙电容和负载电容; RL--负载电阻。 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6-05-10批准 1996-05-10 实施 由于CA、CL基本不变,只要提高RL就可使频响大为改善,使输出电压不受场源频率影响,因此必须采用高阻传输线。 当三副正交偶极子组成探头时,它可以分别接收x、y、z三个方向场分量,经理论分析得出:Udc = C2|Ke|22[|Ex(r2ω)|2 +|Ey(r2ω)|2+|Ez(r2ω)|2] = C2|Ke|22|E(r2ω)|2……………………………………(1.4) 式中:C --检波器引入的常数;

电磁辐射考试题与答案

1、手机信号强度和电磁辐射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0分) A手机信号越强,手机辐射越小 B手机信号越强,手机辐射越大 CCDMA2000 DTD-LTE 正确答案:A 2、我国《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规定通信领域应用范围内的辐射强度标准限值功率密度为() (2.0分) A20微瓦/平方厘米 B30微瓦/平方厘米 C40微瓦/平方厘米 D50微瓦/平方厘米 正确答案:C 3、基站和手机,哪一个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影响相对较大?() (2.0分) A基站 B手机 正确答案:B 4、下面哪种电磁辐射体需环境评估通过后方能建设?() (2.0分) A陆上、海上移动通讯设备 B步话机 C额定功率20W基站 D功率较小的室内分布系统 正确答案:C 5、下面哪种辐射属于电离辐射?() (2.0分) A基站辐射 B核辐射 C电视机辐射 D微波炉辐射 正确答案:B 6、基站环评验收时,需选取多少基站进行站址现状环境测试?() (2.0分)

A10% B20% C30% D40% 正确答案:B 7、下面哪种设备的电磁辐射强度最小?() (2.0分) A电热毯 B电视机 C移动基站 D收音机 正确答案:C 8、我国在30-3000MHz这一通信领域应用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标准限值比欧美工业化国家要更加严格,其中美国的标准是我国的()倍? (2.0分) A2 B5 C15 D25 正确答案:D 9、下面哪个方式可以查询苹果手机的信号强度?() (2.0分) A呼叫*3001#12345#* B呼叫*3002#12345#* C呼叫*3003#12345#* D呼叫*3004#12345#* 正确答案:A 10、经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多年来对省内数万座基站的现场监测,所有基站都符合电磁环境安全的要求,而且95%以上的监测点的数据小于(),远低于40微瓦/平方厘米的国家标准。 (2.0分) A1微瓦/平方厘米 B5微瓦/平方厘米 C10微瓦/平方厘米 D15微瓦/平方厘米 正确答案:A 11、下面哪种辐射属于电离辐射?() (4.0分)

放射诊疗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编号:SY-AQ-04894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放射诊疗防护安全管理制度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radia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ection

放射诊疗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为贯彻放射诊疗时间的正常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医疗照射放射防护的基本要求》等法律、法规,保证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及患者(受检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制定本制度。 一、放射许可制度 1、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和《辐射安全许可证》,并在许可范围内从事方式性工作。 2、对许可证要按规定进行审核、校验、变更、延续、注销等工作。 3、开展不同种类放射诊疗的工作人员,必须达到《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所要求的学历、专业特点和身体的健康标准。

4、所有从事放射性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放射工作人员证》、《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和《大型设备上岗证》上岗。 二、放射防护设施 1、对新建、扩建、改建的放射工作场所和新增、换新的放射设备,均要按规定进行环境影响影响保护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并经审批同意后,方能投入使用。 2、在放射项目建设时,要严格遵守从“三同时”的要求,做到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体设计和评价、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和使用。 3、放射性场所的相关区域要设立明显的放射性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4、放射性场所进出入口要设置安全联锁、报警装置、工作指示灯等保证放射安全的设备。 三、放射防护安全措施 1、对放射性设备要定制使用、保养维护与维修的操作规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好使用、维护维修的记录并存档。做好设备的安全保卫工作。

电磁辐射常识防护手册

电磁辐射环境安全防护常识手册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电现象和磁现象。现今,无论人类生活、科学技术活动以及物质生产活动都已离不开电。 电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工业生产的面貌,还使人们享受到了家用电器带来的便利。以发电、输电、变电、配电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工业和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线电缆等的电气设备工业,以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为主要内容的无线通信、广播、电视、雷达等产业,以磁力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磁记录技术、磁浮列车技术等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志。 本手册从电磁学原理及其应用出发,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磁设施为主要对象,采用问答的形式就电磁应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解释,意在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和使用电磁设备(设施)。 现代人的生活已离不开电 第一篇电磁学原理 1.1什么是电荷? 电是实物的一种属性。古代就已观察到“摩擦起电”现象,并认识到电有正负两种,同种相斥,异种相吸。当时因不了解电的本质,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上的,因而称它为电荷,并把显示出这种斥力或吸力的物体称为带电体。习惯上有时也把带电体本身简称为电荷(如运动电荷、自由电荷等)。通过摩擦或静电感应方法之所以会使宏观物体显示出带电性质,是由于各种宏观物体都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而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不带电荷的中子组成的原子核所构成的。电荷是带电基本粒子的内在特性之一。 1.2什么是电场?

电场是传递电荷与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场。电荷周围总有电场存在;同时电场对场中其他电荷又有力的作用。任何带电体的周围空间中都存在着由电荷激发产生的电场。带电体上的电荷分布如果是不随时间变化的静止电荷,其周围空间中的电场分布也是不随时间变化的电场,称为静电场。电场分布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称为交变电场。 1.3什么是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表示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电场强度是矢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随着距离的增加,电场强度衰减得很快。 1.4什么是磁场? 磁场是传递运动电荷或电流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场,由运动电荷或电流产生,同时对场中其他运动电荷或电流发生力的作用。运动电荷或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和电场来传递的。 1.5什么是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是表示磁场方向和强弱的矢量。由于磁场是电流或运动电荷引起的,而磁介质在磁场中发生 的磁化对磁场也有影响,因此磁场强度有两种表示法:磁感应强度矢量和磁场强度矢量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单位为高斯(G),国际单位为特斯拉(T,1T=10000G)。磁场强度的电磁单位为安培/米(A/m)。 1.6什么是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是指通过闭合回路面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这样产生的电动势,称为“感生电动势”。发电机就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来产生电能的。 电磁感应现象 1.7什么是电磁场? 静止电荷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场,运动电荷(电流)在其周围空间同时产生磁场。当频率很低时,电场和磁场是相互独立的,彼此没有联系。当频率很高时,变化的电场与磁场可以相互转换且存在定量的波阻抗关系,而且可以脱离电荷或电流以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电磁能量。所以,在高频情况下,电场和磁场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这种情况下的电场和磁场统称为电磁场。 1.8什么是电磁场辐射强度? 电磁波的电场和磁场都与传播方向垂直,电场和磁场互相垂直,并且同相位。电磁波可以脱离电荷或 电流以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电磁能量,故又被称为电磁辐射。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能流密度由矢量来描述,国际单位是瓦/平方米(W/m2)或者毫瓦/平方百米(mW/cm2)。 1.9什么是工频电场?

[如何预防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检测方法

[如何预防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的检测方法技的进步带来了生活上的便利,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电磁污染。什么是电磁污染?电视、电冰箱、电脑、手机等工作时,产生的电磁波就是电磁辐射。今天,为你带来了如何预防电磁辐射的方法。 卧室:“床头音响”勿放床头 床铺大概要算是测量家中电磁场的重头戏。如果长期睡在高磁场的地方,可以想见这影响有多大。由此也可以知道所谓的“床头音响”是不应该放置在床头的。原则上任何的电器用品都应该远离你的床铺。游人总抱怨睡眠质量不好,其实很可能就是宾馆的床铺附近放置了电暖器、电风扇、空气清新机、空调等电器作怪,要知道,一个小型电暖器的磁场就可以高达200mG以上。 微波炉:对小男孩伤害大 一些微波炉的磁场极高,与其他家电用品不同的是,即使仅是插着电没有使用它,有的机型前方按键板的磁场仍可高达30~60mG,使用时的磁场则超过200mG。另外,研究显示,这些泄漏的微波对男性生殖系统的伤害尤其大,因此小男孩更应避开。 冰箱:把散热管上灰尘吸掉

电冰箱是厨房中一个高磁场的所在,特别是在冰箱正在运作、发出嗡嗡声时,冰箱后侧或下方的散热管线释放的磁场更是高出前方几十甚至几百倍(冰箱前后范围测得1~9mG,后方正中央可高达 300mG)。如果冰箱的效率不高,嗡嗡声就特别久,也特别大,如果用吸尘器把散热管线上的灰尘吸掉,就会提高冰箱的效率,也减低家中的磁场。 非照明用的小型灭蚊灯 可别小看它,其磁场也可以超过500mG,应该把它放在墙角。 很多家长让孩童在电视前玩耍,或是靠得太近观看,要知道发育中的小孩受磁场的干扰比成人更大。 电脑:液晶显示器辐射较小 如果你的电脑桌太小,迫使你与屏幕的距离太近,不妨将显示器尽可能向后退,当然,换成液晶显示器,辐射就相当小了。至于电脑主机,一般人也容易忽视而常常放置在腿边的位置,以方便插入磁盘。主机前方磁场可超过4mG,越靠后面磁场越高,所以能放远一点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完整版)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 辐射(放射)科 安全防护管理 安全防护制度 放射岗位职责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医务科 二0一五年十月

目录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1)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操作规程 (1)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2)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2) 设备使用登记制度 (2) 人员培训制度 (3) 辐射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 (3)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辐射监测方案 (4) 学习培训制度及记录 (5) 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6) 辐射(放射)设备操作规程和使用制度 (6) 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7)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7) 辐射(放射)科组织管理制度 (8) 登记室管理制度 (8) 资料存档保管制度 (9) 借片管理制度 (9) X线摄影室管理制度 (9) 暗室管理制度 (10) CT室管理制度 (10)

DSA室管理制度 (10) 综合读片制度 (11) 疑难读片讨论制度 (11) 放射介入手术随访制度 (11) X线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1) 导管(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 (12) 进修,实习医生管理制度 (12) 登记室岗位职责 (13) X线摄影室岗位职责 (13) 暗室岗位职责 (13) CT室岗位职责 (14) DSA室岗位职责 (14) 辐射(放射)科岗位职责和各级人员职责 (15) 放射科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制与流程 (19)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及省环保厅、市环保局相关文件精神的规定,切实加强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的监督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辐射危害,保障放射诊疗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权益,结合我院辐射工作实际,决定调整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杨斌 副组长:周长平程福舟 成员:王延忠王蕾纪振华金星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日常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 3、辐射安全及防护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拟定辐射防护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2)做好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与安全培训、防护设施的供应与管理以及辐射防护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等工作。 (3)组织实施本院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健康监护档案,做到一人一档。 (4)定期对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进行督查,检查本院放射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情况,指导做好个人以及患者的辐射防护,确保不发生辐射安全事故。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 2、要正确使用射线装置,做到专人专管专用。 3、工作时,每一名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笔(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4、从事射线装置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杜绝非法操作。 5、发生放射事故,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不得拖延或者隐瞒不报。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操作规程 1、每天上岗前做好各类X线机保洁工作,保持机器良好的工作环境。 2、开机后应注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并检查其他功能键是否选择正确。 3、操作机器时应该小心仔细,尤其注意电源电压,不得超过标识的标准电压。

信号塔学名(基站)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中国移动信号塔学名(基站)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也许大家还不清楚为什么一些近郊区到处可见都是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的信号塔(学名基站)其样子要比电线杆粗好多高度也差不多是电线杆的两倍基站全身为白色大约50公里就有这么一个在现代化社会的今天每人不只有一部手机虽然这基站给人们的通信带来了很方便的服务,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距实际报道生活在基站附近的人在他们的下一代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白血病的患者后果很可怕。 通信基站或微波站对人体有什么伤害?主要是通过发射高功率微波束对伤害人的器官主要是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眼等,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也有明显的损伤效应。 通信通过天线发出电磁波,对于电磁波的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辐射源(天线)发射到空间的现象,简称电磁辐射。当电磁辐射穿过人体时,其能量会被人体吸收,如果这种能量过大,将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人体暴露在这样的电磁辐射环境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电磁辐射源的来源通常有以下几种: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各种电加工设备、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通信站、大型电力发电站、输变电设备、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线、地铁列

车及电气火车以及大多数家用电器等。 电磁辐射场区:电磁辐射场区可分为近区场和远区场。一般情况下,天线的300米以内的区域都为近场区,在这个区域电场要比磁场强得多;而在大于300米的区域,磁场要比电场大得多。远区场为弱场,其电磁场强度均较小。所以,对于一个固定的可以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源来说,应注意电磁辐射近区场的防护,包括对作业人员及处在近区场环境内人员的防护,和对位于近区场内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的防护。而在远区场,通常对人的危害较小,这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就是对信号的保护。 电磁波的辐射危害:由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射频辐射伤害具有累积效应,所以当处于射频辐射下时,人体是不会立即受到伤害的,只有随时间推移,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个累积过程为安全滞留时间。而这个安全滞留时间往往是几年的时间。 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又传出消息,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通信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对胎儿的脑组织有损害。因为大脑的活动是以脑电波为主,大脑细胞是通过脑电波来传递信号的。手机和移动通信基站所有产生辐射为电磁波,既然可以干扰无线电的通讯和导航系统,也就同样对人的大脑构成“污染”。从而对胎儿的脑组织有损害而引起畸形;对与从年人却可以引起

放射诊疗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放射诊疗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为贯彻放射诊疗实践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医疗照射放射防护的基本要求》等法规、标准的要求,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患者(受检者)的健康权益,制度本制度。 一.警示告之 1.在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和各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在各机房门口设置工作指示灯。 2.在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入口处显眼位置设置:“孕妇和儿童对辐射危害敏感,请远离辐射。确需放射检查,请与医生说明并在知情同意书签名。”的温馨提示标语。 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事先告知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二.屏蔽防护 1.放射工作场所应当配备与检查相适应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应符合一定的铅当量要求,并符合国家相应的标准。 2.放射工作人员实施医疗照射时,只要可行,就应对受检者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工作人员在辐射场操作时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三.放射检查正当化和最优化的判断 1.医疗照射目的明确,控制剂量,严格执行资料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受检者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2.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3.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 4.应当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5.实施放射性药物给药物给药和X射线照射操作时,应当禁止非受检查进入操作现场;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检时,应当对陪检查者采取防护措施。 6.使用便x射线机进行群体透视检查,应当报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7.每次检查实施时工作人员必须检查房门是否关闭。四.设施维修保养 1.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对机器使用,保管,清洁,维护负责。机房内保持清洁,不放杂物,无关人员不得擅自动用机器。 2.设备开机后检查是否正常,先预热球管后才能工作。3.设备定期维护。(三个月一次)

清华大学辐射防护与保健物理期末公式总结

第一章 放射性及辐射场的量和单位 01/21ln 2t N N e T λτλ λ-=== 活度:A=λ?N [Bq]or[Ci] N=m ?N A /M 连续衰变:N1→N2→N3 1 2 1 21,021 = ()-t t N N e e λλλλλ--- 非平衡:λ1>λ2 暂时平衡:λ1<λ2,A 2/A 1=λ2/(λ2-λ1) 2211 1 ln m t λλλλ=- 长期平衡:λ1?λ2,A 2 = A 1 粒子注量 ?=dN/da (小球体截面积)=?L/?V 粒子注量率 φ=d ?/dt=d 2N/(da?dt) [m -2?s -1] 能量注量 Ψ=dE n /da [J ?m -2] 能量注量率 ψ=d Ψ/dt [J?m -2?s -1] 0d E E dE dE ∞ Φ ψ=Φ?ψ= ?? 0() ()d E d E dE E dE dE dE ∞ ∞ΦΦΦ= ψ=?? ? 第三章 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 线碰撞阻止本领: ()col dE dE dl dx = 质量碰撞阻止本领:11()col dE dE dl dx ρρ= 各类粒子的碰撞阻止本领分析:PPT-P9 电子能量转变为轫致辐射的份额 β射线厚靶:f β=3.5×10-4ZE m (Z 吸收介质的原子序数,E m 为β粒子最大能量[MeV]) 电子束厚靶:f e =1.0×10-4ZE 总质量阻止本领: 1()()()()col rad S dE S S S dl ρρρρρ==+ rad / col ≈ ZE/800 射程 (1)α~空气~E <4MeV: R=0.56E; α~空气~42.5MeV :R=530E-106 [mg/cm 2] 比电离(单位径迹长度上产生的离子对数): S p,i =(dE/dl)col /W [ip/cm]; S average =E/(WR) 传能线密度(能量的就地沉积)L ?=(dE/dl)? 2. X 、γ射线的衰减(I/I 0=e -μt ) (1) 光电效应 线衰减系数:=n ττσ [cm -1] 光电效应截面:57/2 (1)Z τσυ∝ [cm 2] 原子密度:/A A n N M ρ= [cm -3] (2) 康普顿效应 PPT-P53 (3) 电子对效应 PPT-P62 线衰减系数:μ=τ(光电)+σc (康普顿)+σcoh (相干散射)+κ(电子对) 线能量转移系数: 21 2(1)(1)tr a a a c E mc cm h h h ττσκδτσκυυυ-=++=-++- 质能吸收系数:μen /ρ=μtr (1-g)/ρ (g 为次级电子轫致辐射损失的能量份额) 混合物/化合物:()i i i μ ρμ ρω= ∑ (ωi 为元素i 的重量百分比) 3. 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PPT-P83) 非弹性散射阈能:E tr =E r (M N +M n )/M N (E r 靶核第一激发能,M N 、M n 反冲核靶核质量) 中子能量转移系数: , , ()()L L J n L J n L J tr n N E E E εσμρρ??= ?∑∑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环保部第 号令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环保部第18号令)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场所安全和防护 第三章? 人员安全和防护 第四章? 废旧放射源与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管理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应急报告与处理 第七章? 豁免管理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人员的安全和防护,废旧放射源与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的管理以及豁免管理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负责,并依法对其造成的放射性危害承担责任。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 场所安全和防护 第五条? 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射线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放射性同位素的包装容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设备和射线装置,应当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放射源上能够设置放射性标识的,应当一并设置。运输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工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或者显示危险信号。 第六条? 生产、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运行故障,并避免故障导致次生危害。 第七条? 放射性同位素和被放射性污染的物品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性同位素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对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场所应当采取防火、防水、防盗、防丢失、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的安全措施。 对放射源还应当根据其潜在危害的大小,建立相应的多重防护和安全措施,并对可移动的放射源定期进行盘存,确保其处于指定位置,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第八条? 在室外、野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应当按照国家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划出安全防护区域,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第九条? 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环境监测规范,对相关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并对监测数据

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 为贯彻放射诊疗实践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原则,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医疗照射放射防护的基本要求》等法规、标准的要求,保证放射诊疗质量和患者(受检者)的健康权益,制定本制度。 放射防护工作由“放射防护安全管理小组”全权负责处理。 组长:范伟伦 成员:滕晓静 一、警示告知 1、在放射诊疗工作场所的入口处和各控制区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在各机房门口设置工作指示灯。 2、在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入口处显眼位置设置“孕妇和儿童对辐射危害敏感,请远离辐射。确需放射检查,请与医生说明并在知情同意书签名。”的温馨提示标语。 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事先告知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二、屏蔽防护 1、放射工作场所应当配备与检查相适应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应符合一定的铅当量要求,并符合国家相应的标准。 2、放射工作人员实施医疗照射时,只要可行,就应对受检者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 3、工作人员在辐射场操作时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三、放射检查正当化和最优化的判断 1、医疗照射必须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严格执行检查资料的登记、保存、提取和借阅制度,不得因资料管理、受检者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2、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3、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核素显像检查或X射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 4、应当尽量以胸部X射线摄影代替胸部荧光透视检查。 5、实施放射性药物给药和X射线照射操作时,应当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操作现场;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当对陪检者采取防护措施。 6、使用便携式X射线机进行群体透视检查,应当报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7、每次检查实施时工作人员必须检查机房门是否关闭。 四、设备维修保养 1、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对机器的使用、保管、清洁、维护负责,机房内保持清洁,不堆放杂物,无关人员不得擅自动用机器。 2、设备开机后应检查是否正常,先预热球管后才能工作。 3、设备应开展定期的维护(三个月一次)、检查。 五、监督检查 1、放射安全领导小组应每月一次对科室的防护操作进行检查,科室负责人每周应进行检查。 2、对放射工作人员违规操作行为应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督促科室落实整改。

放射物理与防护练习题

放射物理与防护练习题

为A A (t)、A B (t),达到放射平衡后 A .N A (t)=N B (t) B .A A (t)=A B (t) C .N A (t)、N B (t)不随时间变化 D .N A (t)、N B (t)的比例不随时间变化 E .以上都不对 14.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 A .居里 B .秒-1 C .戈瑞 D .伦琴 E .贝可勒尔 15.下列公式中错误的是 A .Te=T+T b B .λτ1= C .T t N N )2 1(0= D .λ 2ln =T E .t e A A λ-=0 1 6.关于放射性核素衰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放射性核素分为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 B .人工核素主要由反应堆和加速器制备 C .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遵守电荷、质量、能量、动量和核子数守恒定律 D .放射性衰变是放射性核素本身的特性 E .放射性核素所放出的射线种类都是单一的 17.原子核数因衰变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是 A .平均寿命 B .衰变常数 C .放射性活度 D .半价层 E .半衰期 18.贝可勒尔(Bq)与居里(Ci)的关系是 A .1Bq=1Ci B .1Bq=3.7×1010Ci C .1Bq=3.7×109Ci D .1 Ci===3.7×109Bq E .1Ci===3.7×1010Bq 19.在电子俘获过程中,可能出现外层电子填补内层电子空位,而产生 A .特征X 线 B .俄歇电子 C .轫致X 线 D .γ光子 E .A+B 1.氢原子光谱的谱线系可用一个通式表达为 A .??? ??+=2211n K R H ν B .??? ??-=2211K n R H ν C .??? ? ?-=221n K R H ν D .??? ??-=221n K R H ν E .??? ??-=2211n K R H ν 2.在原子中,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核带正电荷,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称为结合力,距核愈近的电子结合力愈大,移动该电子所需要的能量愈大。反之,亦 然。移走原子中某轨道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就叫做这个电子在原子中的 A .电离能 B .激发能 C .能级 D .动能 E .结合能 3.一种核自发的变成另一种核,其质量数不变,而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向 前或向后移一个位置,这是 A .α衰变 B .γ衰变 C .β+衰变 D .β-衰变 E .β衰变 4.原子核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把全部能量交给核外电子,使其脱离原子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这一过程称为 A .电子俘获 B .光电效应 C .轫致辐射 D .俄歇电子 E .内转换 5.无论是电子俘获还是内转换过程,由于原子的内壳层缺少电子而出现空位, 外层电子将会填充这个空位,因此这两个过程都将伴随着发射 A .特征X 线 B .俄歇电子 C .轫致X 线 D .γ光子 F .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