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_358-2009《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_358-2009《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GDW_358-2009《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

Q / GDW 358 — 2009 ICS29. 020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358 — 2009

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lass 0.5S polyphase smart

electricity meters

2009-××-××发布2009-××-××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Q / GDW 358 — 2009

目次

前言...............................................................................................................................II 1适用范围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技术要求 (2)

5试验项目及要求 (11)

6检验规则 (14)

7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15)

附录A试验项目明细表 (17)

附录B显示项目表 (19)

编制说明 (23)

I

Q / GDW 358—2009

II

前言

在国家电网公司“计量、抄表和收费标准化建设研究”项目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统一坚强智能电网

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国内外计量、通信技术现状以及公司系统生产、经营、管理对电能表的基本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编制了智能电能表系列标准。本系列标准包括《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单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0.2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0.5S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无线)技术规范》、《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1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智能电能表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范》等12个标准。标准编制参考了有关标准、规程、规范。

本标准以《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为基础,对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以及运行质量管理等要求做了进一步的规定。本标准是公司系统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招标采购、检验验收及质量监督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电力公司、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安徽省电力公司、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甘肃省电力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共计13个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宗建华、卢兴远、周宗发、徐英辉、杜新纲、葛得辉、秦楠、许钧、林繁涛、刘国跃、张勇红、张洪明、阳龙、王思彤、刘宣。

Q / GDW 358 — 2009

1

0.5S 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系统0.5S 级三相智能电能表(以下简称“电能表”)的招标、检验、验收等工作,它包括技术指标、机械性能、适应环境、功能要求、电气性能、抗干扰及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以及运行质量管理等要求。 1.2 凡本标准中未述及,但在有关国家、电力行业或IEC 等标准中做了规定的条文,应按相应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除本标准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应遵循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如果制造单位有自已的标准或规范,原则上采用更高要求的标准。

IEC 62053—22 《0.2S 和0.5S 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度表的特殊要求》

IEC 62053—23 《2和3级静止式交流无功电度表的特殊要求》

GB/T 17215.323—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第23部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2级和3级)》 GB/T 17215.322—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第22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0.2S 级和0.5S 级)》 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 通用要求 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 17215.301—2007 《多功能电能表特殊要求》

GB/T 15284—2002 《多费率电能表 特殊要求》

GB/T 15464—1995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JG 596—1999 《电子式电能表》

JB/T 6214—1992 《仪器仪表可靠性验证试验及测定试验(指数分布)导则》

DL/T614—2007 《多功能电能表》

DL/T 645—2007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DL/T 566—1995 《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

DL/T 830—2002 《静止式单相交流有功电能表使用导则》

Q/GDW 206—2008 《电能表抽样技术规范》

Q/GDW 356—2009 《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GDW 354—2009 《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智能电能表 smart electricity meter

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量计量、数据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等功能的电能表。 3.2 需量 demand

规定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3.3

需量周期 demand interval 测量平均功率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

3.4 最大需量 maximum demand

Q / GDW 358—2009

2 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记录的需量的最大值。

3.5滑差时间sliding window time

依次递推用来测量最大需量的小于需量周期的时间间隔。

3.6 冻结freeze

存储特定时刻重要数据的操作。

3.7时段、费率time consumption, rates

将一天中的24小时划分成的若干时间区段称之为时段;一般分为尖、峰、平、谷时段。

与电能消耗时段相对应的计算电费的价格体系称为费率。

3.8临界电压critical voltage

电能表能够启动工作的最低电压,此值为参比电压(对宽量程的电能表此值为参比电压下限)的60%。

3.9 失压loss of voltage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某相负荷电流大于启动电流,但电压线路的电压低于电能表正常工作电压的78%时,且持续时间大于1分钟,此种工况称为失压。

3.10全失压no-voltage

若三相电压均低于电能表的临界电压,且负荷电流大于5%额定(基本)电流的工况,称为全失压。

3.11 断相loss of phase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某相出现电压低于电能表的临界电压,同时负荷电流小于启动电流的工况。3.12 失流loss of current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三相有电压大于电能表的临界电压,三相电流中任一相或两相小于启动电流,且其他相线负荷电流大于5%额定(基本)电流的工况。

4技术要求

4.1 规格要求

4.1.1参比电压:3×57.7/100V,3×100V,3×220/380V。

4.1.2参比电流:参比电流(In)为0.3A、1.5A,最大电流宜在参比电流的4倍及以上。

4.1.3参比频率:50Hz。

4.1.4 脉冲常数:电能表的脉冲常数由下式决定并取百位整数:

C= (2~3)×107/(m·Un·Imax·t)imp/kWh,

式中:

C——电能表常数;

m——测量单元数;

Un——参比电压;

Imax——最大电流;

t——时间间隔,为1h。

4.2机械及结构要求

电能表机械和结构要求除应符合《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4.2.1 通用要求

电能表的设计和结构应能保证在额定条件下使用时不引起任何危险。尤其保证:防电击的人身安全;防过高温影响的人身安全;防火焰蔓延的安全;防固体异物、灰尘及水的保护。易受腐蚀的所有部件在正常条件下应予以有效防护。任一保护层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应由于一般的操作而引起损坏,也不应由于在空气中暴露而受损。

电能表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能承受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高温和低温。

Q / GDW 358 — 2009

3

部件应可靠地紧固并确保不松动。

电气接线应防止断路,包括在本标准规定的某些过载条件下。

电能表结构应使由于布线、螺钉等偶然松动引起的带电部位与可触及导电部件之间绝缘短路的危险最小。

电能表应能耐阳光照射。 4.2.2 表壳

表壳应具有阻燃、密封、防尘、防潮、防水性能,并有一定的强度,由能抗变形、腐蚀、老化的阻燃、环保材料制成。

表壳应可实施封印,前后有螺丝固定。只有破坏封印才能打开前后螺丝触及表内部件。表壳悬挂点应采用镀锌铁或不锈钢构件。表壳的结构和装配应能保证在出现非永久性变形时不妨碍电能表正常工作。表壳的全部或部分是金属材料时,应具有保护接地端,采用延伸型或嵌入型表座,采用II 类防护绝缘包封。 4.2.2.1 表盖

表盖由能抗变形、抗腐蚀、抗老化的阻燃、环保材料制成,应密封防尘并有一定的强度,上紧螺丝后,不应有变形现象。表盖的透明窗口应采用透明度好的材料(不应使用回收料),透明窗口与上盖应无缝紧密结合。 4.2.2.2 端子盖、接线端子、端子座、螺钉、底座

电能表应有独立可封印的端子盖。端子座应有足够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

导线同接线端子的固定方式应确保充分的和持久的接触,以免松动和发热。每一接线端子中的所有部件,应保证同任一其他金属部件相接触而产生腐蚀的可能性最小。

组装在一起并具有不同电位的端子应加以保护,以防偶然短路。

各接线端子、固定导体的螺钉、外部的或内部的导体,不应同金属端盖接触。

端子座、端子盖和底座应使用绝缘、阻燃、防紫外线的材料制成,具有不燃性(端子座的热丝试验温度为:960℃±15℃,端子盖和底座的热丝试验温度为:650℃±15℃)。

端子座内所有桩头一体化,采用“ ”型、“+”型通用螺钉。电压、电流接线端子的接线柱在受到向内60N 的接线压力时,接线柱应不内缩;辅助接线端子的接线柱在受到向内10N 的接线压力时,接线柱应不内缩。采用延伸型或嵌入型底座。

底座设计应考虑安装方便。 4.2.3 显示 4.2.3.1 电能表采用LCD 显示,LCD 尺寸、屏显图形和内容、技术指标应不低于《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的有关要求,并应根据电能表工作温度范围选用不同类型的LCD 。在电能表正常使用条件下,LCD 使用寿命应大于10年。 4.2.3.2 在安装有表盖的条件下,其电子显示器外部应能承受15kV 试验电压的静电空气放电。 4.2.3.3 电量数据显示位数不少于8位,小数位可设置且不少于2位。 4.2.3.4 具备背光显示功能。电能表在运行状态下可通过按键、红外等触发方式点亮背光,2个自动轮显周期后关闭背光。 4.2.4 输出接口 4.2.4.1 电能量脉冲输出

电能表应具有与其电量成正比的电脉冲和LED 脉冲测试端口(有功、无功),脉冲测试端口能用适当的测试设备检测,脉冲宽度为:80ms±20ms 。电脉冲应经光电隔离后输出;LED 脉冲采用超亮、长寿命LED 作电量脉冲指示,测试端口能从正面触及到。 4.2.4.2 多功能测试接口

电能表应具有日计时误差检测信号、时段投切信号以及需量周期信号输出;三个输出信号可以使用同一输出接口(多功能测试接口),并可通过编程设置进行切换;电能表断电后再次上电,多功能测试

Q / GDW 358—2009

4 接口输出信号默认为日计时误差检测信号。 4.2.4.3 报警输出接口

具有报警输出接点,接点额定参数:交流电压220V 、电流5A ;直流电压100V ,电流0.1A 。 4.2.5 铭牌

标志应清晰,能防紫外线辐射(7级以上),不退色,并符合GB/T 17215.322—2008和GB/T 17215.323—2008要求。条形码采用激光光刻技术刻蚀在电能表铭牌上,并应符合Q/GDW 205—2008的要求。

铭牌盖板应可以翻开,并能实施封印。 4.2.6 封印

电能表表壳上应具有施加两个封印的位置。出厂的电能表应具备完整的两个封印,封印具有一次性防撬和防伪功能,并有明显生产厂家标识。 4.2.7 接线图和标识

电能表应采用激光蚀刻等非粘贴性方式在端子盖内侧刻印电能表电压接线端子、电流接线端子、辅助接线端子等接线图,接线图清晰、永久不脱落。 4.2.8 电池

a ) 抄表及全失压电池

应使用绿色环保锂电池,此电池电量不足时,电能表应自动提示、报警,电池应方便用户更换。 b ) 时钟电池

采用绿色环保锂电池,在电能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断电后可维持内部时钟正确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5年。电池电压不足时,电能表应自动提示、报警。 4.2.9 外形尺寸

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要求。 4.2.10 电源供电方式

电能表电源由线路和辅助电源(AC/DC 自适应)供电,两种供电方式应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并可不间断自动转换,且辅助电源供电方式优先。电能表应具备带隔离的多路输出电源,分别提供表内部测量与数据处理单元(或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通信单元使用。对于三相四线电能表,当电能表三相电压中有任两相断相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对于三相三线电能表,当电能表三相电压中有任一相断相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 4.2.11 开关、按键

开关、按键应灵活可靠,无卡死或接触不良现象,各部件应紧固无松动。编程键设置在铭牌盖板下方,应能施加封印,防止非授权人操作。 4.2.12 表内配件

表内所有器件均应经过防锈蚀、防氧化处理,内部连接线路采用焊接方式或插接方式。如采用插接方式时应紧固、牢靠。端子座电流接线采用嵌入式双螺钉旋紧。 4.3 环境条件 4.3.1 参比温度及参比湿度

参比温度为23℃;参比湿度为40%~60%。 4.3.2

温湿度范围(见表4-1、4-2)

表4-1 温度范围

Q / GDW 358 — 2009

5

表4-2 相对湿度

招标方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温度范围提出特殊要求。

4.3.3 大气压力

63.0kPa ~106.0 kPa (海拔4000 m 及以下),特殊订货要求除外。 4.4 功能要求 电能表的功能应满足下述要求,其他功能要求参见《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4.4.1 电能计量 4.4.1.1 具有正向有功、反向有功电能、四象限无功电能计量功能,并可以据此设置组合有功和组合无功电能。 4.4.1.2 四象限无功电能除能分别记录、显示外,还可通过软件编程,实现组合无功1和组合无功2的计算、记录、显示。(注:循环显示组合无功1和组合无功2,但可按显和采集四象限无功量)。 4.4.1.3 具有分时计量功能,即可按相应的时段分别累计、存储总、尖、峰、平、谷有功电能、无功电能;不应采用各费率(或各时段)电能量算术加的方式计算总电能。 4.4.1.4 具有计量分相有功电能量功能,不应采用分相电能量算术加的方式计算总电能量。 4.4.1.5 能存储12个结算日电量数据,结算时间可设定为每月中任何一天的整点时刻。 4.4.1.6 电能表的参数可根据需要设定;电能量参数不得设置底度值,只能清零;清零必须使用硬件编程键。 4.4.2 需量测量 4.4.2.1 测量双向最大需量、分时段最大需量及其出现的日期和时间,并存储带时标的数据。 4.4.2.2 最大需量值应能手动(或使用抄表器)清零,需量手动清零应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措施。 4.4.2.3 最大需量测量采用滑差方式,需量周期和滑差时间可设置。出厂默认值:需量周期15min 、滑差时间1min 。 4.4.2.4 当发生电压线路上电、时段转换、清零、时钟调整等情况时,电能表应从当前时刻开始,按照需量周期进行需量测量,当第一个需量周期完成后,按滑差间隔开始最大需量测量。在一个不完整的需量周期内,不做最大需量的记录。 4.4.2.5 能存储12个结算日最大需量数据。 4.4.3 显示功能 4.4.3.1 电能表显示内容包括主显示数据,辅助显示代码和汉字两个方面;显示内容对应显示代码参见《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附录B 。 4.4.3.2 显示分为自动循显和按键显示两种方式,显示项目可按要求进行设置。按键显示时LCD 应启动背光方式。循环显示周期可以在5~20秒范围内设置,默认值为5秒;循环显示和按键显示的项目参见附录B 。 4.4.3.3 电能表显示方式和显示要求应满足《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中

5.1和5.2的相关要求。 4.4.3.4 具有异常提示功能。当电能表运行出现异常(失压、电流严重不平衡、断相、逆相序等)时,显示应停留在该代码上,并同时进行光报警。出错代码至少包括下列故障:内部程序错误、时钟错误、存储器故障或损坏。 4.4.4 时钟、时段及费率功能 4.4.4.1采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内置硬件时钟电路,具有日历、计时和闰年自动切换功能。内部时钟端子输出频率为1Hz 。

Q / GDW 358—2009

6

4.4.4.2至少具有两套费率时段,可通过预先设置时间实现两套费率时段的自动切换。每套费率时段全年至少可设置2个时区,24小时内至少可以设置8个时段,时段最小间隔为15分钟,并且时段间隔大于表内设定的需量周期值,时段可跨越零点设置。 4.4.5 校时 4.4.

5.1 通过RS485、红外等通信接口可对电能表校时,除广播校时外,校时必须在编程状态下才能进行。 4.4.5.2 广播校时无需编程键和通信密码配合,每天只允许一次,电能表可接受的广播校时范围不得大于5min ,应避免在电能表执行冻结或结算数据转存操作前后5分钟内进行;当校正时间大于5min 时,电能表只有通过现场进行校时。 4.4.6 测量及监测

能测量、记录、显示当前电能表的总及各分相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运行参数。测量误差(引用误差)不超过±1%。

提供越限监测功能,可对线(相)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设置限值并进行监测,当某参数超出或低于设定的限值时,应以事件方式进行记录,记录格式及要求按DL/T 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执行。 4.4.7 事件记录 4.4.7.1 应记录编程总次数,最近10次编程的时刻、操作者代码、编程项的数据标识。 4.4.7.2 应记录需量清零的总次数,最近10次需量清零的时刻、操作者代码。 4.4.7.3 应记录校时总次数(不包含广播校时),最近10次校时的时刻、操作者代码。 4.4.7.4 应记录各相失压的总次数,最近10次失压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4.4.7.5 应记录各相断相的总次数,最近10次断相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4.4.7.6 应记录各相失流的总次数,最近10次失流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等信息。 4.4.7.7 应记录最近10次电流不平衡发生、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能量数据。 4.4.7.8 应记录电压(流)逆相序总次数,最近10次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其对应的电能值量数据。 4.4.7.9 应记录开表盖总次数,最近10次开表盖事件的发生、结束时刻。 4.4.7.10 应记录开端钮盖总次数,最近10次开端钮盖事件的发生、结束时刻。 4.4.7.11 永久记录电能表清零事件的发生时刻及清零时的电能量数据。 4.4.7.12 应记录各相过负荷总次数、总时间,最近10次过负荷的持续时间。 4.4.7.13 应记录掉电的总次数,最近10次掉电发生及结束的时刻。 4.4.7.14 应记录全失压的总次数,最近10次全失压发生时刻、结束时刻、及对应的电流值。 4.4.7.15 可抄读每种事件记录总发生次数和(或)总累计时间。 4.4.8 冻结 4.4.8.1 定时冻结:按照指定的时刻、时间间隔冻结电能量数据,每个冻结量至少保存12次。 4.4.8.2 瞬时冻结:在非正常情况下,冻结当前的所有电量数据、日历和时间以及重要的测量数据。瞬时冻结量保存最后3次数据。 4.4.8.3 约定冻结:在新老两种费率/时段转换或电力公司认为有特殊要求时,在约定时刻冻结该时刻的电能量以及其他重要数据。 4.4.8.4 日冻结:存储每天零点的电能量,可存储2个月的数据量。 4.4.8.5 冻结内容及数据标识符应符合DL/T 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要求。 4.4.9 负荷记录 4.4.9.1 负荷记录内容可以从DL/T 645—2007定义的“电压、电流、频率”、“有、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有、无功总电能”、“四象限无功总电能”、“当前需量”六类数据项中任意组合。 4.4.9.2 负荷记录间隔时间可以在1~60min 范围内设置,每类负荷记录的时间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Q / GDW 358 — 2009

7

4.4.9.3 负荷记录存储空间应保证在记录正反向有功总电能、无功总电能、四象限无功总电能、组合有功、组合无功1、组合无功2,时间间隔为1min 的情况下可记录不少于40天的数据容量。 4.4.10 停电抄表

在停电状态下,能通过按键或非接触方式唤醒电能表,抄读电能量等数据。 4.4.11 数据存储功能 4.4.11.1 至少能存储上12个结算日的双向总电能量和各费率的电能量数据,数据转存分界时刻为月末24时(月初零时)或在每月1至28日内的整点时刻。 4.4.11.2 至少能存储上12个结算日的双向最大需量、各费率最大需量及其出现的日期和时间数据,数据转存分界时刻为月末24时(月初零时)或在每月1至28日内的整点时刻。月末转存的同时,当月的最大需量值应自动复零,其他时刻最大需量值不转存,最大需量也不复零。 4.4.11.3 电能表电源失电后,所有与结算有关的数据保存时间应不少于10年,其它数据保持时间应不少于3年。 4.4.12 清零

电能表清零操作必须作为事件永久记录;所有清零指令必须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安全措施,如设置硬件编程开关、操作密码或封印管理以及保留清零前数据等。 4.4.13 通信要求

电能表至少应具有1个红外通信接口和2个RS485通信接口。红外和RS485接口的物理层必须独立,一个通信接口的损坏不得影响其它接口正常工作。另外,通信接口应和电能表内部电路实行电气隔离,有失效保护电路。

RS485接口通信波特率可灵活设置,标准速率为1200bps 、2400bps 、4800bps 、9600bps ,缺省为2400bps 。 RS485、红外通信遵循DL/T 645—2007协议及其备案文件。 4.4.14 脉冲输出

电能表应具备与所计量的电能成正比的LED 脉冲和电量脉冲输出功能。

光测试输出装置的特性应符合GB/T 17215.211—2006的要求。电测试输出装置的特性应符合GB/T 15284—2002的要求。 4.4.15 失压、断相

发生任意相失压、断相时,电能表都应进行记录并发出正确提示信息。

电能表的失压功能应满足DL/T 566—1999的技术要求。 4.4.16 扩展功能

可以根据需要,选配以下功能:

a ) 计量视在电能,建议的计算方法参见DL/T614—2007;

b ) 谐波电压、电流、电量的监测;

c ) 电能质量监测;

d ) 计算铁损、铜损;

e ) 辅助电源失电记录。 4.5 准确度要求 4.5.1 准确度等级

有功准确度等级:0.5S 级;无功准确度等级:2级。 4.5.2 基本误差

有功0.5S 级电能表应符合IEC 62053—22的规定;无功2级电能表应符合IEC 62053—23的规定。 出厂误差数据应控制在允许误差限值的60%以内。 4.5.3 起动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cos =1.0的条件下,负载电流升到0.001In 后,电能表应有脉冲输出或代

Q / GDW 358—2009

8

表电能输出的指示灯闪烁,启动时间不超过下述公式计算结果要求。 起动规定时间:6010001.2Q Q

t C P ?=??min , 式中 C 为脉冲常数,单位为imp/kWh ;P Q 为起动功率,单位为W 。 4.5.4 潜动

电流回路无电流,电压回路加115%Un 时,在起动电流下产生1个脉冲的10倍时间内,电能表输出应不多于1个脉冲。 4.5.5 需量示值误差

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cos ф =1.0时,当I=0.1In ~Imax ,其需量示值误差(%)应不大于规定的准确度等级值。

需量示值误差推荐的测试负载点为: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参比温度、cosφ=1条件下0.1In 、In 和Imax (1.2In )。 4.5.6 时钟准确度

在参比温度(23℃)及工作电压范围内,内部时钟准确度应优于0.5s/d 。

在工作温度范围(-25℃~+60℃)内,在交流电源供电和直流电池供电条件下,时钟准确度≤1.0 s/d 。 4.5.7 影响量

影响量相对于参比条件的变化引起的附加的百分数误差改变应符合IEC 62053—22的规定。 4.6 误差一致性要求 4.6.1 误差一致性

同一批次数只被试样品在同一测试点的测试误差与平均值间的偏差不能超过表4-3的限定值。

表4-3 误差一致性限值(%)

4.6.2 误差变差要求

对同一被试样品相同的测试点,在负荷电流为In 、功率因数为1.0和0.5L 的负载点进行重复测试,相邻测试结果间的最大误差变化的绝对值不应超过0.1%。 4.6.3 负载电流升降变差

电能表基本误差按照负载电流从小到大,然后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两次测试,记录负载点误差;在功率因数1.0、负荷电流0.01In ~Imax 变化范围内,同一只被试样品在相同负载点处的误差变化的绝对值不应超过0.12%。 4.7 电气要求 4.7.1功耗 4.7.1.1 电压线路功耗

在参比温度、参比频率和三相电压等于额定值的条件下,电能表采用线路供电时,每一电压线路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消耗1.5W 、6VA ;电能表采用外部辅助电源供电时,每一电压线路的视在功率消耗0.5VA ,辅助电源功耗<10VA 。 4.7.1.2电流线路功耗

在基本电流、参比温度和参比频率下,电能表每一电流线路的视在功率消耗不应超过0.2VA 。 4.7.2 电源电压影响

电压范围按表4-4执行。

Q / GDW 358 — 2009

9

表4-4 电能表电压范围表

电压在规定工作范围内变化时引起的允许误差改变量极限应满足GB/T 17215.301—2007的相关要求。 电压在0.8Un ~0.9Un 和1.1Un ~1.15Un 范围内改变时引起(电能表电测量单元)的允许误差改变值,应不超过其规定工作范围内允许误差改变值极限的3倍,当电压低于80%额定电压时电能表的误差可在+10%~ 100%的范围内变化。

电能表在5.4.1试验后,不应发生死机或信息改变。其它相关要求应满足GB/T 17215.301—2007的规定。 4.7.3 短时过电流影响

电能表应能经受20Imax 的电流,施加时间为0.5s 。

当回到初始工作条件时,电能表的信息不应改变并正确工作,且在额定电流和功率因数为1.0时的电能表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0.05%。 4.7.4 自热影响

在功率因数为1.0或0.5L 、负荷电流为Imax 的工况下,由自热引起的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0.1%。 4.7.5 温升影响

在115%Un 、120%Imax 条件下,线路和绝缘体的温升不应达到影响电能表正常工作的温度。电能表任何一点的温升,在环境温度为40℃时不应超过25K 。 4.7.6 抗接地故障抑制能力(仅适用于在非有效接地系统电网上使用的电能表)

对三相四线经互感器工作的,并且接入非有效接地系统或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配电网上的电能表(在接地故障及线对地产生10%过电压情况下,没有接地的两线对地电压将会达到1.9倍的额定电压)规定有下述要求:

在三线中的某一线上进行模拟接地故障状态的试验中,各线电压提高至标称电压的1.1倍历时4h 。试验时,电能表的中性端与电能表试验设备(MTE )的地端断开,并与MTE 中模拟接地故障的一端连接。这时,没有接地的两电压端的电压则为相电压的1. 9倍。试验时,电流线路设定电流为0. 5 In ,功率因数为1、对称性负载。试验后,电能表不应出现损坏,并且应正确工作。

当电能表恢复到参比温度时,在功率因数为1.0、负荷电流为In 的工况下,误差的变化量不应超过0.3%。 4.8 绝缘性能试验 4.8.1 交流耐压试验

电能表应能承受交流耐压试验的影响,且应满足GB/T 17215.211—2006中的要求。 4.8.2 脉冲电压试验

电能表应能承受脉冲电压试验的影响,且应满足GB/T 17215.211—2006中的要求。 4.9 电磁兼容性要求 4.9.1 对电磁骚扰的抗扰度

电能表的设计应能保证在传导和辐射以及静电放电的电磁骚扰影响下不损坏或不受实质性影响。 注:考虑的骚扰为:

——静电放电;

——浪涌抗扰度;

——高频电磁场;

Q / GDW 358—2009

10 ——快速瞬变脉冲群;——射频场感应的传导;——衰减振荡波试验。

4.9.2 无线电干扰抑制

电能表不应发生能干扰其他设备正常运行的传导和辐射噪声。

4.10 可靠性要求

4.10.1 采用绿色环保锂电池作备用时钟电源,电池容量≥1.2Ah,在电能表寿命周期内无需更换,断

电后可维持内部时钟正确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5年。

4.10.2 产品的设计和元器件选用应保证整表使用寿命大于等于10年,产品从验收合格之日起,由于电能表质量原因引起的故障,其允许故障率应小于等于表4-5规定值。

表4-5寿命保证期内允许的故障率单位:%

4.10.3 订购的电能表具有国家电网计量中心出具MTTF不少于10年的可靠性检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对电能表制造企业提供的主要元器件明细表进行标注。电能表的功能、结构、线路、关键器件等有重大变动时,必须重新进行全性能试验和可靠性验证试验,并在铭牌以及产品说明书中给以标注以示区别。国家电网计量中心负责对电能表全性能试验和可靠性验证试验中使用主要元器件进行备案、技术审查和发布。

4.10.4 制造单位应提供基于元器件应力法的电能表可靠性预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电能表设计方案、选用的主要元器件性能、可靠性相关工艺控制措施、可靠性计算过程及结果等,确保电能表的设计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可靠性要求;主要元器件至少应包括计量专用芯片、CPU、液晶、电解电容、压敏电阻、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晶振、片式二极管、片式电阻、片式电容、光耦、电池等,元器件参数应涉及生产厂家、型号、规格、主要性能、品级等。

4.11 数据安全性要求

4.11.1 一般性要求

当其它设备通过接口与电能表交换信息时,电能表的计量性能、存储的数据信息和参数不应受到影响和改变。

在任何情况下,电能表存储、记录的电量数据以及运行参数不应因非法操作和干扰而发生改变。4.11.2 编程要求

可通过调制式红外光口、接触式红外光口、RS485通信口对电能表进行编程。电能表应具备编程开关和编程密码双重防护措施,以防止非授权人进行编程操作。

(1)编程开关:采用按键形式,设置在可封印的铭牌盖下,打开铭牌盖才可触及到该按键。编程开关可以切换电能表允许编程及禁止编程状态。电能表仅在允许编程状态才能进行编程操作,广播校时和读表操作不受编程开关的控制。电能表若在允许编程状态下中止操作超过240min,电能表应自动关闭允许编程状态。

(2)编程密码:电能表密码分两种:管理员密码,操作员密码。按DL/T 645—2007要求,管理员密码为02级,操作员密码为04级。管理员02级密码出厂初始设置为000000,操作员04级密码出厂初始设置为111111。对电能表进行编程操作时,需先按下编程开关,正确输入编程密码后,方可进入编程模式,允许编程。如果连续3次输入编程密码错误,电能表应自动闭锁编程功能24小时。

4.12 软件要求

4.12.1 电能表生产厂家应提供操作应用软件,并可通过RS485接口或红外等接口方便抄读电能表内

Q / GDW 358 — 2009

11

部记录的数据、信息,并下载到相应存储设备中。 4.12.2 涉及计量准确性的软件设置功能,应提供明确的说明资料,并经试验验证,确保其稳定可靠。 4.12.3 设置软件应采用权限和密码分级管理体系,具有设置验证功能,并能记录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操作项目等信息,能备份被改写的内容。 4.12.4 表内软件和操作应用软件应成熟、完整,表内软件出厂后不允许远程或现场升级更改;操作应用软件应满足用户要求;软件要有良好的向下兼容性。 4.13 包装要求

应按照GB/T 15464—1995的要求进行产品包装。

5 试验项目及要求

0.5S 级三相智能电能表的全性能试验、抽样验收、全检验收的试验项目参见附录A 。 5.1 准确度试验

5.1.1基本要求

电能表在参比条件下,基本误差、起动和潜动、电能表常数、由其他影响量引起的误差极限等性能, 0.5S 级静止式有功电能表应符合IEC 62053—22的规定; 2级静止式无功电能表应符合IEC 62053—23的规定。 5.1.2电能示值误差 5.1.2.1费率时段电能示值误差

按GB/T 17215.322—2008的规定试验、判定。 5.1.2.2计度器总电能示值组合误差

按GB/T 17215.322—2008的规定试验、判定。 5.1.3日计时误差 5.1.3.1日计时误差

按GB/T 17215.322—2008的规定试验,电能表的日计时误差不应超过0.5s/d 。

5.1.3.2环境温度对日计时误差的影响 按GB/T 17215.322v2008的规定试验,环境温度对日计时误差的影响不应超过0.1s/ d/ ℃。 5.1.4 需量示值误差

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cos ф =1.0时,当I=0.1In ~Imax ,其需量误差(%)应不大于规定的准确度等级值。

需量示值误差推荐的测试点为: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参比温度、cosφ=1条件下0.1In 、In 和Imax (1.2In )。 5.2 机械试验

对电能表的防尘和防水试验、弹簧锤试验、冲击试验、振动试验、耐热和阻燃试验应符合GB/T 17215.211—2006的规定。

每项机械性能试验后,电能表应按本标准正常工作,无信息改变。 5.3 气候影响试验

对电能表的高温试验、低温试验、交变湿热试验、阳光辐射防护试验应符合GB/T 17215.211—2006的规定。

每项气候影响试验后,电能表应无损坏,无信息改变并能按本标准正确地工作。 5.4 电气性能试验

在参比条件下,电能表的温升、脉冲电压、抗接地故障能力等电气性能应符合GB/T 17215.211—2006的规定。 5.4.1 电源电压影响试验

Q / GDW 358—2009

12 电源电压影响试验应符合GB/T 17215.301—2007的规定。

5.4.2 交流电压试验

0.5S级静止式有功电能表按IEC 62053—22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2级静止式无功电能表按IEC 62053—23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

5.4.3 功率消耗

0.5S级静止式有功电能表按IEC 62053—22规定的条件试验;2级静止式无功电能表按IEC 62053—23规定的条件试验。电能表电压回路、电流回路的功率消耗应满足4.7.1.1和4.7.1.2的规定。

所有的测试都应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进行,即通以三相参比电压、基本电流,显示器应在全显状态。电压线路的有功功耗宜用低功率因数瓦特表测量,电压线路的视在功耗宜用高内阻VA表测量,电流线路视在功耗宜用VA法测量,测量的准确度应优于5%。

5.4.4 短时过电流

0.5S级静止式有功电能表按IEC 62053—22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2级静止式无功电能表按IEC 62053—23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

试验后,电能表应按本标准正常工作,无信息改变。

5.4.5 自热影响

0.5S级静止式有功电能表按IEC 62053—22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2级静止式无功电能表按IEC 62053—23规定的条件试验、判定。

5.5 电磁兼容性试验

电能表的静电放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抗扰度、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浪涌抗扰度、衰减振荡波抗扰度、无线电干扰抑制等电磁兼容试验应符合GB/T 17215.211—2006及GB/T 17215.322—2008的规定。

试验后,电能表应能正常工作,存储的信息无变化。

5.6 误差一致性试验

被试电能表在参比电压、基本电流加载30min后,对同一批次n个被试样品(典型为3 6只表),在参比电压、100%In、10%In、功率因数1.0和0.5L处,被试样品的测量结果与同一测试点n个样品的平均值的最大差值不应超过表4-3的限值。被试样品应使用同一台多表位校验装置同时测试。

5.7 误差变差试验

被试电能表在参比电压、基本电流加载30min后,对同一被试样品,在参比电压、100%In、功率因数1.0和0.5L处,对样品做第一次测试;在试验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间隔5min后,对样品做第二次测试,同一测试点处的两次测试结果的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0.1%。

5.8 负载电流升降变差试验

被试电能表在参比电压、基本电流加载30min后,按照负载电流从轻载到Imax的顺序进行首次误差测试,记录各负载点的误差;负载电流在Imax点保持2min后,再按照负载电流从Imax到轻载的顺序进行第二次误差测试,记录各负载点误差;同一只被试样品在相同负载点处的误差变化的绝对值不应超过0.12%。测试点的负载电流为0.01In、0.05In、In、Imax。

5.9 通信规约一致性检查

电能表在全性能试验或验收试验时,应通过公司系统内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通信规约一致性的检查。检查依据DL/T 645—2007及其备案文件执行。

5.10 数据传输线抗干扰试验

对于与通信接口连接的,长度超过2m的脉冲传输线、数据传输线,应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试验按照GB/T 17215.211—2006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电能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使用电容耦合夹将试验电压以共模方式耦合至输入/输出脉冲和数据通信线路。

——严酷等级:3;

Q / GDW 358 — 2009

13

——耦合在脉冲/数据传输线上的试验电压:1kV ;

——试验时间:60s 。

在脉冲群的作用下,电能表及组网成系统的各设备不应出现损坏,并能正常工作。试验后,系统应能正常工作和通信。 5.11 功能检查

电能表的各项功能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5.12 可靠性验证试验

电能表的可靠性试验,应根据环境条件,按表1中对应的温度范围上限以及参比电压上限等条件进行,本标准的可靠性试验按JB/T 6214—1992中的截尾序贯试验方案4:6(α=β=0.2,Dm=2)进行,见表5-1。

可靠性试验的样品出厂检验项目必须全部合格,在试验前发现有不合格项目,可用合格样品替换。 方案中各符号含义如下:

m 0——指定的可接受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m 1——不可接受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φ——生产方风险,实际的m= m 0时产品被拒收的概率;

β——使用方风险,实际的m= m 1时产品被接收的概率;

D m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鉴别比。

D m 的计算公式是

D m = m 0 / m 1

已知D m =2.0,m 1=5×104h ,所以m 0=1×105h 。

表5-1 4:6合格判定表

a ) 可靠性试验抽样数

抽样数按表5-2进行。

表5-2 推荐的样品数

Q / GDW 358—2009

14

b ) 计算累积试验时间

可利用电能表上的计时器计时,第k 次失效的累积试验时间应为所有计时器读数的总和

T k = 1n k m m t

=∑

式中:

T k —— 第k 次失效的累积试验时间,h ;

t k ·m —— 在第k 次失效时第m 号电能表的试验时间,h ;

n —— 电能表总数,台。

在判定点上未出现失效时的累积试验时间

T =1n

m m t =∑

式中:

T —— 未出现失效时的累积试验时间,h ;

t m —— 到判定点时第m 号电能表的试验时间,h ;

n —— 电能表总数,台。

根据计算累积试验时间,按表5-1进行下列判定。

1) 如无故障发生,则在1.40 m 0时间后可验收。

2) 如在0.35 m 0时间内发生两只以上故障则拒收。

3) 其余情况按4:6判定表确定是否继续试验。

试验工作条件参照DL/T 830—2002中6.7.3.4的规定。

电能表的功能、结构、线路、关键器件等有重大变动时,必须重新进行型式试验和可靠性验证试验,并在铭牌以及产品说明书中给以标注,以示区别。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由制造单位对所生产的每个产品按照本标准提供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应施加出厂封印,并出具质量合格证明,检验项目参照GB/T 17215.301—2007等相关标准要求。 6.2 型式检验

新产品定型鉴定或电能表结构、工艺、主要材料(元器件)以及软件发生重大改变时,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和要求,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的单位或部门对送检样品进行的检验。 6.3 全性能试验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开展检测,以确定电能表规定的特性并证明其与本标准要求的符合性,试验项目参见附录。全性能试验一般在产品招标前和产品到货前两个时间段进行,通常采用制造单位送样或抽样的方式。产品招标前的全性能试验由国家电网计量中心负责,样品数量为6只,由制造单位送样;产品供货前的全性能试验由各网省公司计量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样品通过抽样方式确定,

Q / GDW 358 — 2009

15

抽样方案按照Q/GDW 206—2008有关要求执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则判定不合格。

(1)依据制造单位有效书面确认,对比产品招标前全性能试验和产品到货前全性能试验的样品,出现元器件不符、工艺简化、软件改动等改动产品的情况;

(2)依据本标准,试验样品中出现电磁兼容、功能、通信测试不通过;

(3)依据本标准,试验检测结果不满足判定标准要求。 6.4 抽样验收试验

产品到货后,由当地网省级电能计量中心(试验院)或地(市)级电能计量中心按照Q/GDW 206—2008规定的抽样方案进行抽样和抽样验收试验,试验项目参见附录。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则判定验收不合格。

(1)依据检测样品,未经招标方有效书面确认,出现元器件不符、工艺简化、软件改动等改动产品的情况;

(2)依据本标准,样品中出现电磁兼容、功能、通信测试不通过;

(3)依据本标准,试验检测结果不满足判定标准要求;

(4)检测过程中发现有3只及以上样品存在因生产工艺、元器件等同一原因引起的质量隐患问题。 6.5 全检验收试验

由当地网省级或地(市)级电能计量中心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对到货产品进行100%验收检验,试验项目参见附录,全检验收基本误差的误差限值按照最新JJG596中要求误差限的60%的要求进行验收。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则判定验收不合格。

(1)全检验收合格率低于98.5%;

(2)检测过程中发现有3只及以上样品存在因生产工艺、元器件等同一原因引起的质量隐患问题。 7 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7.1 监督抽检

由监督抽检工作组按照统一的监督抽检方案进行抽样和监督抽检试验,对运行的电能表进行监督、考核管理,及时排查故障隐患,对抽检结果不满足判定标准要求的及时通报。 7.2

周期检测 由当地网省级或地(市)级电能计量中心按照有关管理规定要求组织开展电能表周期检验。 7.3 故障统计分析

按照制造单位、产品型号等信息分类统计电能表故障类型、故障次数、故障原因、故障率,并及时将统计分析结果上报国家电网计量中心进行统计汇总,分析查找影响电能表质量的关键因素,及时消除故障隐患,并定期发布统计分析结果。

各类电能表的故障率应不超过表4-5的指标要求。 7.4 技术服务要求

(1)制造单位应协助产品使用方进行现场试验调试、试运行和验收,在产品整个寿命周期实行“三包”,提供必要的维修及服务;负责提供设备接线图以及必要的技术文件及图纸等;负责对用户维护人员、运行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提供培训资料,对软件进行定期更新并提供免费升级。

(2)接到产品使用方的服务要求后,制造单位应在12小时内作出响应,48小时内按要求派人到指定地点提供服务。

(3)对于不能及时提供相应服务的,应及时填写不良技术服务记录。 7.5 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

公司系统各网省公司应建立健全电能表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电能表检验、故障处理信

Q / GDW 358—2009

息记录,及时汇总全性能试验、抽样验收试验、全检验收试验、监督抽检、周期检验的检测结果及相关信息并上报国家电网计量中心,这些内容将作为该电能表制造单位的供货品质参数记录在案,作为今后招标过程中的评价依据。

16

竣工资料编制及档案整理程序(精编版)

竣工资料编制及档案整理程序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竣工资料编制及档案整理程序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目的 本规定明确了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及工程档案的建立、实施、审查、移交等过程, 旨在保证各种地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和设备安装、调试等环节质量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的系统性, 以及案卷质量和质量责任的可追溯性, 促进技术资料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2.范围 2.1本程序适用于参与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300MW级供热机组扩建工程建设的设备制造单位、施工承包商、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移交的设计、施工、建筑、安装、调试等工程项目资料的管理及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内部形成的文件资料的归档管理。 2.2特殊行业、特殊专业有特殊规定的, 参照有关规定执行。如:消防、焊接等。 3.责任 3.1施工承包商 3.1.1负责在单位工程开工前建立单位工程文件包, 并在施工过程中对承包项目竣工文件和图纸进行收集、积累和整理。

档案 编制要求及管理办法

档案资料编制要求及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规范项目资料、文件保管程序,保证各类档案资料的完整性,避免后期竣工资料的返工,结合《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档案验收移交细则》及《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声像档案管理细则》的相关规定,特制定资料编制要求及管理办法。 一、纸质文件归档要求 (一)归档文件的内容及其深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工程勘测、设计、监理、施工等方面技术标准的规定。 (二)归档文件应为原件,应真实、准确、完整,与轨道交通工程实际相符合。 (三)归档文件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盖章规范,图章完整清晰,负有责任的各方签署手续完备(签名、盖章)。 1.签字人:技术负责人、质检员签字一栏必须是投标技术负责人及持证质检员签字,若有人员变更,则以变更通知下发之日起的相关文件由变更确认的人员签字。 2.盖章:必须是中标单位公章。 (四)归档文件中文字书写应符合国家用字规范,采用国家颁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图表的绘制应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规定。 (五)归档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宜为A4 幅面(297mm×210mm)。图纸宜采用国家标准图幅。 (六)竣工文件材料使用的纸张、照片、光盘等记录材料和载体材料必须质量优良,耐久性强。

(七)归档的竣工图必须为新蓝图。 (八)对破损的文件、图纸应进行托裱,使用无粮浆糊,不得使用胶纸带粘贴。 (九)工程文件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中性笔,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如圆珠笔、铅笔、复写纸等。 二、归档文件字体与页边距要求 (一)归档文件字体、字号要求 (二)表格页边距要求 纵向左边距、横向上边距必须保证2.5cm的装订线,其它三边尽量满足要求。(表格页边距已经调整好) (三)签名 必须由本人签名,签名字迹必须工整、清晰,不可艺术话。 三、工程变更依据性文件质量要求 (一)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和图纸有差错的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所有设计变更文件必须经勘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签字认可。

结算书编制要求

陕西化建四川中心油库工程项目经理部 工程结算书编制要求 一、总则 为了做好本项目的结算管理工作,规范结算计价,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造价,实现项目部经营管理目标,根据国家、省(市)以及集团公司的有关造价管理办法,根据《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预结算管理办法》,编制本项目的结算编制要求。 二、编制要求 1、结算的编制 1.1预算的编制依据 1.1.1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会审的施工图、施工说明书、招标文件、会审记录及施工验收规范、技术文件; 1.1.2经建设单位批准的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方案; 1.1.3施工合同和协议; 1.1.4现场签证、变更单; 1.1.5规定的预算定额、材料价格及取费标准; 1.1.6业主确认的材料认价单; 1.1.7经过业主确认的设备、主材招标价格。 1.2结算的执行的定额 1.2.1所有土建工程采用2009《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和相应的取费标准,并执行四川省最新政策性调价文件。 1.2.2所有安装工程执行《陕西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2004版)及配套《陕西省安装工程价目表》(2006版)

1.2.3土建和安装预算软件统一采用广联达GBQ4.0计价预算软件。 1.3结算资料要求 1.3.1各单位的联系单必须附有签证单,联系单、签证单必须签字盖章齐全,至少要有1份是原件。有联系单而无签证单的结算时不予以认可。 1.3.2分包单位自行采购的材料(包括安装主材、地材),必须要有业主签字确认的材料认价单,至少要有1份是原件。 1.3.3分包单位定额外采购材料,必须经业主同意,由业主认价,工程技术部认量后方可采购,否则,结算时不予认可。 1.3.4安装施工单位的结算书内必须计入设备费和主材费。设备、主材单价以项目设材部提供的为准。 1.3.5各单位上报的结算书,统一上报至项目工程技术部,经项目部专业预算员审核、预算领导小组领导审核后报公司预算中心审核。 1.3.6经过预算中心审核后的结算方可报送业主,业主审核完后将签字确认的结算资料交预算中心一套归档。任何单位不得不通过项目部,私自将结算书上报业主,发现后,项目部经予以重罚。 1.3.7分包单位参与项目工程竣工后15日,由分包单位组织人员编制竣工结算,结算分为施工图结算与变更签证两部分,经工程部确认工程量,质量部确认工程质量,竣工资料交齐后,结算交预算部门初审,统一汇总后,交公司预算中心审核,然后交业主审核及审计,分包单位应积极配合甲方接受对工程的审核与审计工作,负责所承担工程结算的解释工作。业主最终审计完成后,如无工程质量问题,扣质保金及相关费用后,办理结算手续,最终结算价以陕西化建总公司预算中心和审计部门审定价为准。 1.3.8经项目经理部正式批准执行的预算,在工程施工期内不予调整。

MJ-29程序编制规范

程序编制规范 1程序文件的命名规范 1.1“*.prt”文件的的命名 示例 D:\xgj\1023Ezc2A-5101073\1-4\am01.prt “D:”表示存储器,“*.Prt”文件必须在D盘中存储。 “xgj”是计算机用户以自己的用户名所建立的文件夹。 “1023Ezc2A-5101073B”是产品图号(必须与产品图一致)。 “1-4”是工序号,表示该制件总共有4序,此为第1序。 “am01.prt”是文件名,“am”为零件名称的第一拼音字母缩写(此例为“凹模”),“01”表示该零件在模具图中的零件号。 1.2线切割程序的命名 *.dwg”图形文件参考“*.prt”的命名规范,只是文件扩展名由“.Prt”改为“.dwg”;生成的线切割程序扩展名为“*.wire”。 1.3草图(sketch)的命名 草图(sketch)的命名要与建立的特征和该草图放置的层相关连,以便于调用和编辑,能对号入座。示例 sketch-09-71 “sketch”表示为草图。 “09”表示要用该草图生成的特征序号。 “71”表示该草图放置的层号。 1.4加工泡塑实型的“*.prt”文件命名 为明显区别,加工泡塑实型与加工模具所使用的文件不同时,必须使用不同的文件名,并将文件分别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 推荐采用格式如下:“D:\xgj\1023Ezc2A-5101073\1ps-4\am01ps.prt”。 任何一个最终的文件的路径和文件是唯一的,上述命名规定只能用于最终状态的“*.Prt”文件和程序。 2 关于层(layer)的使用规定 层的使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图形中的各个对象(objects)便于查找,图画清淅。 根据放置对象的不同,把层划分为几个范围(见下表)。其中:带“*”号为关键层,包括层

档案管理制度基本内容(样本)

档案管理制度基本内容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一、认真学习贯彻《档案法》和《上海市档案条例》等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制定本单位档案工作制度。二、热爱本职工作,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保守国家机密。 三、积极参加档案部门举办的各类档案业务技能培训,按时上报有关数据和材料。 四、负责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组织档案工作人员学习业务、交流工作经验,提高档案业务管理水平。五、监督和指导单位各科室兼职档案人员根据归档范围的要求对文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保证按期完成归档工作。六、熟练地掌握档案业务知识,定期检查、督促、指导各科室做好预立卷工作,按照分类标准组卷,减少质量差错。七、接收、整理、保管和利用本单位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八、负责开发、编研档案专题汇编,要求文字准确、条理清楚、内容真实,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九、根据需要编制检索工具和参考资料,更好地为单位的中心工作服务。十、负责档案的借阅和利用,严格查阅、借阅档案的登记手续,热情接待利用者查阅档案,注重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对超期借阅未归的档案及时催还。 十一、参加档案鉴定、销毁工作,并对销毁的材料进行监销。 十二、遵守库房管理制度,保持库房整洁,按照“八防”要求定期整理、清扫、检查,并做好温湿监控记录。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完整、系统地保存单位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文书材料,提高文书档案的归档质量,适应单位各项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文书档案的管理制度。一、归档范围文书档案归档范围包括:计划、总结、报告、重要的协议、请示、批复、重要简报、会议纪要、记录、函、通知、会议材料、组织沿革、大事记、年鉴、、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规章制度流程类文件编制规范

精心整理 规章制度编制规范 一、规章制度的结构 (一)规章制度的结构一般由名称、题注、正文三部分组成。正文由总则、分则、附则等组成。 1、总则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定规章的目的、依据、原则、适用范围、应对的主要风险(可选项)等。 制定 等。 二、规章制度的名称规范 (一)规章制度的命名应当概括出制订规章制度调整的对象,命名应当完整、准确、简洁。 (二)规章制度命名一般结构为:单位名称+调整对象+名称类别(制度、办法、规定、细则)。

(三)某些规定性的规章制度,因为客观要求需要尽快增加新的内容,对原规章制度内容并不改变的,为避免因修订程序延误时间,可以制定“补充规定”。 (四)规章制度标题的题注应当载明制定(或修订)机构、制定(或修订)日期。 三、规章制度制定目的和依据规范 (一)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和依据是规章制度的必备条款,应当在规章制度的“第一条”做出表述。 (二)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是指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要获得的直接结果的高度概括。按照具体到 1XX规2 3 遵守本规定的规定”。 (四)行为,指规章制度所调整的行为。如“本规定适用于分中心单证操作 及相关活动”。 (五)物,指规章制度所调整的物。如“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相关业务”。 (六)规章制度适用的表述,应当结合实际需要,可以是空间、人、行为和物的单一表述,也可以组合表述(一般按照“本规定适用于……空间……行为……物、人”的顺序表述)。 五、规章制度确定的管理机构规范

(一)管理机构是指规章制度确定的主要管理某一方面工作的部门或协助管理某一方面工作的部门,其表述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主管部门的表述有实写(如财务部)和虚写(如各业务部门)两种方式。一般采用虚写的方式,虚写可以避免因部门名称的变更而频繁修改规章。但是如果虚写指代不明,难以认明该表述实指哪一个部门,或者会产生歧义时,则应当实写。 2、一个规章制度一般明确一个主管部门;不便统一管理的可以明确分别主管的部门;需要在统一主管部门下分管的,可以明确统一主管部门和分工主管部门。 3、既有主管部门又有协管部门的可以明确主管部门和协管部门。 1 2XX工作3C、D部门 等。 “责 1、原则表述:“对XXXXXX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 2、具体表述:“对XX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并根据创造XX效益或挽回经济损失的大小,分别给予XX元至XX元的奖励”。 (五)规章制度对处罚的规定,通常采取以下方式: 1、条文对应表述:依次引述规章制度中设定的违规行为的有关条款序号,然后表述所给予的相应处罚。如“违反本规定第X条(第X款)规定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XXXXXX、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罚种类,也可原则规定经济处罚”。

档案管理制度基本内容(样本)

档案管理制度基本内容 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一、认真学习贯彻《档案法》和《上海市档案条例》等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制定本单位档案工作制度。 二、热爱本职工作,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保守国家机密。 三、积极参加档案部门举办的各类档案业务技能培训,按时上报有关数据和材料。 四、负责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网络,组织档案工作人员学习业务、交流工作经验,提高档案业务管理水平。 五、监督和指导单位各科室兼职档案人员根据归档范围的要求对文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保证按期完成归档工作。 六、熟练地掌握档案业务知识,定期检查、督促、指导各科室做好预立卷工作,按照分类标准组卷,减少质量差错。 七、接收、整理、保管和利用本单位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八、负责开发、编研档案专题汇编,要求文字准确、条理清楚、内容真实,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九、根据需要编制检索工具和参考资料,更好地为单位的中心工作服务。 十、负责档案的借阅和利用,严格查阅、借阅档案的登记手续,热情接待利用者查阅档案,注重档案利用信息反馈,对超期借阅未归的档案及时催还。 十一、参加档案鉴定、销毁工作,并对销毁的材料进行监销。 十二、遵守库房管理制度,保持库房整洁,按照“八防”要求定期整理、清扫、检查,并做好温湿监控记录。 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完整、系统地保存单位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文书材料,提高文书档案的归档质量,适应单位各项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文书档案的管理制度。 一、归档范围 文书档案归档范围包括:计划、总结、报告、重要的协议、请示、批复、重要简报、会议纪要、记录、函、通知、会议材料、组织沿革、大事记、年鉴、重要的人民来信来访处理材料,月、季、年度报表,专题材料等有查考价值资料。

文件排版及编号管理规定

整理部门企管部生效日期2013-8-10 版本G 编制审核批准 1.0目的 为了规范管理本公司的各种文件和记录,对其编号方法做出统一规定。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文件与记录。 3.0内容 3.1文件的编制格式 3.1.1文件编制时,正文部分都要加上文件头用来明示文件信息,文件类别的填 写请按照后附《文件类别对照表》中的文件类别进行填写,文件头中的具 体设置参照附件。(文件模板可以在OA系统的“模板”文件夹中下载使 用。) 3.1.2文件编写条目按照以下格式。 1.0 1.1 1.1.1 1.1.1.1 2.0 依此类推,层次分级最多不超过4级。 3.1.3文件页边距设置如下: 竖版:上 1.8cm 下 1.5cm 左2.5cm 右1.8cm 横版:上2.5cm 下1.8cm 左1.8cm 右1.5cm 3.1.4文件正文字体为仿宋或宋体,字号13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数字序 列字体为Arial,字号与正文相同,小标题可以加粗。 3.1.5文件文档为word文件,表单不限。 3.1.6页眉:1.5cm 页脚:1.0cm 页眉页脚及其他部分的未尽事宜以附件范本为准。 3.2表格记录的编制格式 3.2.1表格编制时,要加入公司标示,公司标示如下图。 图(1)集团公司logo标示

整理部门企管部生效日期2013-8-10 版本G 3.2.3表格中所有字体均为仿宋或宋体,表头字号为16号,表格正文字号13号, 表格编号及表格正文之外的附属信息字号均为10号。 3.3文件的编号 3.3.1公司、分厂及部门代码(详见附件) 3.3.2管理体系文件 体系文件包含ISO9001质量体系文件,OHSAS18001安全体系文件,ISO14001环境体系文件。 3.3.2.1一阶文件(质量手册、安全手册、环境手册) X1-X2-01 流水号:01—99 文件类型标示: QM质量手册 SM安全手册 EM环境手册 公司代码:参照附件 说明:质量手册以后将分为集团公司质量手册和分公司质量手册,分公司质量手册的部分内容可引用集团公司质量手册。 3.3.2.2二阶文件(体系程序文件) (1)ISO9001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X1- X2-01 流水号:01—99 文件类型标示:QP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公司代码:参照附件 说明:程序以后将分为集团公司质量程序文件和分公司程序文件,分公司程序文件的部分内容可引用集团公司程序文件或等同使用。 (2)OHSAS18001安全体系程序文件,ISO14001环境体系程序文件 X1-X2-01 流水号:01—99 文件类型标示:SP安全体系程序文件 EP环境体系程序文件 公司代码:参照附件

程序流程图编写规范_(终极整理版)

程序流程图规范 1.引言 国际通用的流程图形态和程序: 开始(六角菱型)、过程(四方型)、决策(菱型)、终止(椭圆型)。在作管理业务流程图时,国际通用的形态:方框是流程的描述;菱形是检查、审批、审核(一般要有回路的);椭圆一般用作一个流程的终结;小圆是表示按顺序数据的流程;竖文件框式的一般是表示原定的程序;两边文件框式的一般是表示留下来的资料数据的存储。 2.符号用法 程序流程图用于描述程序内部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思路或算法。 图1-1 标准程序流程图符号 1)数据:平行四边形表示数据,其中可注明数据名、来源、用途或其 它的文字说明。此符号并不限定数据的媒体。 2)处理:矩形表示各种处理功能。例如,执行一个或一组特定的操作,

从而使信息的值,信息形式或所在位置发生变化,或是确定对某一流向的选择。矩形内可注明处理名或其简要功能。 3)特定处理:带有双纵边线的矩形表示已命名的特定处理。该处理为 在另外地方已得到详细说明的一个操作或一组操作,便如子例行程序,模块。矩形内可注明特定处理名或其简要功能。 4)准备:六边形符号表示准备。它表示修改一条指令或一组指令以影 响随后的活动。例如,设置开关,修改变址寄存器,初始化例行程序。 5)判断:菱形表示判断或开关。菱形内可注明判断的条件。它只有一 个入口,但可以有若干个可供选择的出口,在对符号内定义各条件求值后,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出口被激活,求值结果可在表示出口路径的流线附近写出。 6)循环界限:循环界限为去上角矩形或去下角矩形,分别表示循环的 开始和循环的结束。一对符号内应注明同一循环标识符。可根据检验终止循环条件在循环的开始还是在循环的末尾,将其条件分别在上界限符内注明(如:当A>B)或在下界限符内注明(如:直到C

档案管理复习题

一、填空: 1.档号是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代码。P105 2.省级以上机关永久保存档案为(20)年。 P58 3.档案检索工具有(存储)(查验)基本职能。 P170 4.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室)根据社会利用需要,对档案内容进行(研究)和(编纂)的工作。 P255 5.件号是归档文件为单位给予代码,件号分为(室编)和(馆编)。 P99 6.档案鉴定是判定档案(真伪)和(价值)的过程。P109 7.档案保管期限表是档案部门对档案(鉴定价值)和(确定保管期限)的依据和标准。 P116 8.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原则是全面、历史(发展)和(效益)。P110 9.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作为全国统一标准,于(2000年12月6日)由国家档案局发布,并从(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P93 10.档案室是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统一(保管)和(利用)本机关档案的内部组织机构。 P31 二、单选: 1.档案产生社会历史条件之一是A国家。 P1

2.《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规定归档文件整理以 D件为单位。 3.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管理性、政治性是档案工作的C性质。P24 4.做好档案接收和征集工作是档案馆的D首要任务。P17 5.归国家所有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档案总称是C国家档案全宗。P17 6.按年度、组织机构和问题分类是档案C常用分类方法。P81 7.档案工作组织原则是 D统一领导。P28 8.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 C本质属性。 9.档案室是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统一保管和利用本机关档案的A内部组织机构。 10.机关文书处理部门或业务部门做好文书立卷归档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建立健全B归档制度。P50 11.档案整理工作是按一定原则对档案B实体进行有序化管理。P70 12.公元404年东晋末年国家文书正式书写材料为 D纸张。 13.说明历史和现状的有关文件材料组成的专门案卷是A全宗卷。P147 14.档案馆(室)对档案内容和外形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过程是B档案着录。P186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分类表》主要适用于 C现行档案。P212

竣工文件编制各专业归档内容和份数

竣工文件编制各专业归档 内容和份数的说明 根据铁路运输体制改革要求,按照路局直管站段模式,规范管理。档案管理按铁道部的要求两级建档两级管理的原则,依据铁道部办档[2002]8号文件关于印发《铁路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移交办法》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局的具体情况,做如下说明。 1、各专业工程施工日志,施工单位只做一份,交接收使用单位归档。 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出厂合格证及各种原材料复试报告,零小配件抽样检查合格证,施工单位只做一份,交接收使用单位归档。 3、混凝土、砂浆试压报告,混凝土灌注记录,隧道压浆记录、路基填土夯实度试验报告,电气、设备测试报告,施工单位只做一份,交接收使用单位归档。 4、各种设备随机的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图纸、操作规程等、施工单位只做一份,交设备使用维修部门归档。 5、站前工程项目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可不归入竣工文件内,房建专业的分部、分项质量评定表可收集汇总表(只要一份)交接收使用单位归档。 6、施工过程中填报检验批、隐蔽工程检查证(铁程检),施

工单位只做一套纸质的,检验批交接收使用单位,隐蔽工程检查证(铁程检)交路局档案馆。检验批做两套电子板的,接收使用单位各一套。 7、房建专业路局、接收使用单位收集内容应各有侧重,具体规定如下: A、路局接收机车、车辆检修车间、工厂厂房、通信站、信号楼、站调楼、继电室、行车室、给水所、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特、一、二等客站房、局机关办公楼、局直属文化宫、浴池、酒店、局机关职工宿舍整套竣工文件及图纸,铁路沿线各站房屋平面位置图等。 B、接收使用单位接收产权属于本单位全部生产、办公、福利、生活等各类房屋。 8、锅炉设备、安装工程均做二份,路局档案馆、基层使用单位各一份(其内容包括:锅炉质量证明书、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锅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证书、安全阀排气能力计算书、锅炉安装工程质量证明书、锅炉安装技术记录薄、锅炉本体图、安装图)及其它竣工文件。 9、施工单位编制的竣工文件除按规定进铁道部档案馆、城市建设档案馆外,交接管单位的份数是: (1)路局、基层站段二级建档单位为两份。重大建设项目需要进铁道部档案馆的增加一份。 (2)合资铁路工程指挥部应在竣工文件编制前与投资方共同

文件编号及格式编制规定

文件编号: 文件编号及格式编制规定 版次: 受控状态:

1.0目的 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记录进行编号和格式规定,确保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一致性。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部门 3.0职责 3.1技术质量部负责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记录编号及格式规定,审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记录编号及格式规定。 4.0工作程序 4.1质量手册的编号规定 HC / QM 质量手册 XX 4.2程序文件的编号规定 HC / QP —×× 程序文件 XX 4.3管理及操作性文件编号规定 HCYL—×××—××—××× 文件流水号 职能代号(见4.3.1) 文件分类(见4.3.3) 医疗 4.3.1 职能代号 “JZ”——技术质量 “SC”——生产采购

“SB”——设备 “RL”——人力资源 “BG”——办公室 “YC”——营销 “JL”——计量(监视和测量设备) 4.3.2文件分类 “SOP”——标准操作规程 “SMP”——标准管理规程 “STP”——技术、质量标准 “SOR”——记录 “CE”——CE技术文件 “QR”——确认 “YZ”——验证 4.4产品确认资料编号 HCYL –YZ/QR /×××—××× 确认或确认流水号 产品名称首位字母(大写三位) 验证/确认资料 医疗 4.4.1第一个确认资料编号为001,第二个验证/确认资料编号为002,……依次排序表示 如:灭菌确认为公司第一个验证/确认资料为001,包装确认为第二个验证/确认资料为002,……依次排序表示 4.4.2方案为每个验证/确认的001,报告为每个验证/确认的002。 如:导尿包灭菌验证如果为公司的第一个验证,验证方案编号为HCYL-YZ/DNB-001-A,验证报告为HCYL-YZ/DNB-001-B;导尿包包装验证如果为公司的第二个验证,验证方案编号为HCYL-YZ/DNB-002-A,确认报告为HCYL-YZ/DNB-002-B,……。 4.4.3验证/确认版次、修订按管理及操作性文件执行。 4.5外来文件的编号 如果原文件有编号,引用原文件编号,如无编号按下列编号格式执行。 ×××—××××—××× 流水号

结算要求及结算书编制要求

施工方报送结算资料时,需要张订成册,要有封面和目录。 一、结算时施工方需要提交的资料 1、工程承包人向项目公司提出结算申请填写《工程竣工结算申请表》,竣工结算 申请表需要盖章和资料送审人处记得要签字。 2、工程施工合同、补充协议(复印件) 3、中标通知书(复印件)(适合经过招标的工程) 4、图纸会审纪要,会议纪要(复印件) 5、设计变更通知单及附件,对应《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及(现场签证)确认 单》,上述文件必须连号。 6、发包人供应材料及设备签收单(原件)(适合经过发包人提供材料的工程一定 要有)。 7、工程边界说明文件及其他反映工程造价变更的来往文件(原件)。 8、工程结算书、工程量计算书(原件、电子文件) 9、竣工验收报告(供货的没有竣工验收报告,要求要有收货单、交接单) 10、竣工图要张订成一本(原件和电子版),竣工图的封面要求盖竣工图章和 项目公司工程部现场工程师和部长的签字,里面的内容需要项目公司现场工程师的签字。 二、按固定单价(或约定综合单价计算方式)合同的结算书组成及编制方式要求 (一)结算书组成:1、总封面2、编制说明;3、******工程项目结算汇总表;4、竣工图(不含设计更改单工作内容)结算书;5、《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确认单》结算书;6、发包人供应的材料及设备清算单计算书;7、合同中约定的人工及材料价格调整汇总计算书;8、工程中出现的奖金计算书;9、罚款计算书; 10、其他来往文件工作内容计算书组成。 (二)编制方式要求 1、工程承包人编制的工程结算书总封面,封面上须有结算总价,且必须有工程承包人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公章,注明编制时间; 2、编制说明,内容要足以明确竣工图结算书的结算范围、编制依据、计量、

程序代码注释编写规范

程序代码注释编写规范 XXX份公司

为提高控制程序的阅读性与可理解性,现制定相关代码程序代码注释编写的编写规范。 一般情况下,源程序有效注释量必须在20%以上,注释的原则是有助于对程序的阅读理解,在该加的地方都加了,注释不宜太多也不能太少,注释语言必须准确、易懂、简洁。 常规注释有以下两种方式。 单行:以"//"符号开始,任何位于该符号之后的本行文字都视为注释。 多行:以"/*"符号开始,以"*/"结束。任何介于这对符号之间的文字都视为注释。 一、说明性文件 说明性文件(如头文件.h文件、.inc文件、.def文件、编译说明文件.cfg等)头部应进行注释,注释必须列出:版权说明、版本号、生成日期、作者、内容、功能、与其它文件的关系、修改日志等,头文件的注释中还应有函数功能简要说明。 示例:下面这段头文件的头注释比较标准,当然,并不局限于此格式,但上述信息建议要包含在内。 /************************************************* COPYRIGHT (C), MicTiVo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 NAME: // 文件 Author: Version: Date: // 作者、版本及完成日期 DESCRIPTION: // 用于详细说明此程序文件完成的主要功能,与其他模块 // 或函数的接口,输出值、取值范围、含义及参数间的控 // 制、顺序、独立或依赖等关系 Others: // 其它内容的说明 Function List: // 主要函数列表,每条记录应包括函数名及功能简要说明 1.... History: // 修改历史记录列表,每条修改记录应包括修改日期、修改 // 者及修改内容简述 1. Date: Author: Modification: 2. .. *************************************************/ 二、源文件头 源文件头部应进行注释,列出:版权说明、版本号、生成日期、作者、模块目的/功能、主要函数及其功能、修改日志等。 示例:下面这段源文件的头注释比较标准,当然,并不局限于此格式,但上述信息建议要包含在内。 /************************************************************

档案管理专业基础知识

档案管理专业基础知识 档案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一: 一、立档单位 形成全宗的单位,称为立档单位,又称“全宗构成者”。构成立档单位的主要条件有: 1、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并能主要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文; 2、是一个会计单位或经济核算单位,自己可以编造预算或财务计划; 3、设有专门管理人事的机构或人员,并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权。 二、国家档案全宗的含义 国家档案全宗是指归档国家所有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一切档案财富的总和。国家档案全宗(国家全部档案)这个概念,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它的实质,二是它的构成。 国家档案全宗的实质,是解决档案的所有权和国家档案管理原则的问题。国家档案全宗的构成有以下三部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档案 2、革命历史档案 3、旧政权时期的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档案,包括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各个机关、部门、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以及由国家征集或个人捐赠的某些著名人物形成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主要是从1919

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政权、军队、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革命活动家所形成的档案。旧政权时期的档案,包括历代王朝、中华民国、北洋军伐和日伪时期所有机关、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反动党、团、会道门的档案,以及社会组织、私营企业、私立学校、官僚资本企业和国家所接收的外国在华的侵略性机关、团体、企业单位的档案。 三、档案工作的内容 档案工作,简单地说就是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服务的工作。它的基本内容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这是关于档案工作的传统的划分法,通常称为档案工作“七个环节”。档案业务六项工作解释: 1、档案收集工作,就是把分散在各机关内部职能部门和个人手中的文件材料,按照规定集中保存起来。收集工作是为了解决文件形成后的分散状态与利用要求集中的矛盾,它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是档案工作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实现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一项重要和基本的内容。 2、档案整理工作,是为了解决档案的零乱状态与系统查找的矛盾。就是把收集来的零散的不系统的文件材料进行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使整理出的档案能够反映历史活动的真实面貌,便于保管和利用。 3、档案鉴定工作,是为了解决档案庞杂和只需要保存有价值的档案的矛盾。就是根据档案对今后各方面可能起的作用,通过

档案资料编制要求及管理办法

档案资料编制要求及管理办法为了加强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规范项目资料、文件保管程序,保证各类档案资料的完整性,避免后期竣工资料的返工,结合《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竣工档案验收移交细则》及《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声像档案管理细则》的相关规定,特制定资料编制要求及管理办法。 一、纸质文件归档要求 (一)归档文件的内容及其深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工程勘测、设计、监理、施工等方面技术标准的规定。 (二)归档文件应为原件,应真实、准确、完整,与轨道交通工程实际相符合。 (三)归档文件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盖章规范,图章完整清晰,负有责任的各方签署手续完备(签名、盖章)。 1.签字人:技术负责人、质检员签字一栏必须是投标技术负责人及持证质检员签字,若有人员变更,则以变更通知下发之日起的相关文件由变更确认的人员签字。 2.盖章:必须是中标单位公章。 (四)归档文件中文字书写应符合国家用字规范,采用国家颁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图表的绘制应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规定。 (五)归档文件中文字材料幅面尺寸宜为A4 幅面(297mm×210mm)。图纸宜采用国家标准图幅。 (六)竣工文件材料使用的纸张、照片、光盘等记录材料和载体

材料必须质量优良,耐久性强。 (七)归档的竣工图必须为新蓝图。 (八)对破损的文件、图纸应进行托裱,使用无粮浆糊,不得使用胶纸带粘贴。 (九)工程文件应采用能够长期保存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如碳素中性笔,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如圆珠笔、铅笔、复写纸等。 二、归档文件字体与页边距要求 (一)归档文件字体、字号要求 (二)表格页边距要求 纵向左边距、横向上边距必须保证2.5cm 的装订线,其它三边尽量满足要求。(表格页边距已经调整好) (三)签名 必须由本人签名,签名字迹必须工整、清晰,不可艺术话。 三、工程变更依据性文件质量要求 (一)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和图纸有差错的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所有设计变更文件必须经勘测(设计)单位、监理类别 土建工程用表 建筑与系统工程用表 标题 宋体加黑小二 宋体加黑三号 表头 宋体小四 宋体小四 内容 宋体小四(注:可根 据填写内容多少做适 当调整) 宋体小四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规定(doc 7页)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规定(doc 7页)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规定 1目的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符合内容格式统一、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等要求。 2 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所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和质量记录的编制。 3职责 3.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起草,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 3.2 质量手册由所长审定批准,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由主管所领导审定批准。 4文件编号 Q S X —X X —X X X X 发布年份 同层次文件顺序号 层次代码:质量手册—A 程序文件—B 作业文件—C 质量管理体系代号质量记录—D 5 文件封面格式 5.1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的封面格式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2作业文件及质量记录不设封面。 6 文件页面格式

6.1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除封面、目录外,每页均设有页 眉。 6.2 页眉格式为 文件名称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X X X X 文件编号: 批准人: 修改码: 7 文件内容 7.1 质量手册内容 0 引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定义 4 5 6 按GB/T19001-2000—ISO9001:2000标准中的4至8的条款对应 编写。 7 8 7.2 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内容 1 目的 2 范围 3 职责 4 程序内容 5 记录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规定 文件编号:QSC-01-2002 批准人: 修改码: 0 / A

注:1、程序内容可以分几章编写; 2、记录也可以插入程序内容中编写。 8 文件条文的编排 8.1 文件层次编号 章 条 条 条 1 2 3 4 5 当条文内容适于采用分行并列叙述时,其编号用小写的拉丁字母 a .,b.,c.,……顺序表示。 8.2 “章”一般设有标题,“条”可有也可没有标题。但同一层次的“条”,有无标题原则上应一致。 9 文件幅面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幅面采用A 4(210mm×297mm )。 10 质量要求 文件编写要符合下列要求: a .文字通顺,表述清楚。 b .名词、缩略语、标点符号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c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11 会签与审批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稿经编制人起草后,按附录B 的《质量管理 体系文件会签审批单》,经编制人、编制部门负责人签字后,经相关部门会签,并经主管所领导签署批准。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规定 文件编号:QSC-01-2002 批准人: 修改码: 0 / A ???2.21.2

档案的管理

档案的管理、整理方法、档案号编制及目录格式 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建设是全面建设和长远发展的最基础性的、不容缺失的重要内容。全体工作人员都要树立强烈的档案管理意识,从每个人员、从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做起,认真加强档案建设。 (一)档案收存的范围 1、行政档案: ①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 ②发出的各类文件 ③各种会议记录及会议要 2、人事档案 ①在编人员的档案材料 ②人员招聘的相关材料 ③各类工作人员的登记表、请假条、迟到、旷工等资料。 ④工作人员聘用合同、工资待遇审批表及相关资料。 ⑤工作人员年度考评资料 3、财务档案 ①日常支出的财务凭证、账目、审批手续及报表。 ②各种税费、社保金交纳的相关资料。 ③年度、季度及专项财务分析报告。 4、技术部门 ①各个型号机械设备的图纸。 ②每次出差的售后服务回馈单归档。 (二)档案管理体制: 档案实行统一管理。部门分类管理的二级管理体制。

1、建立档案室,对及各部门档案资料正本统一管理。办公室分工专人管理档案。 2、人事、行政档案由办公室助理和办公室主任直接管理。 3、技术部门档案直接汇总到档案室; 4、根据工作需要,主管会计可在财务室保留当年和前一年的财务档案,尔后逐年建档移送档案室保管。 (三)归档 归档要求:①档案必须具有真实性。所有资料应为原始资料。②档案必须具有完整性。每个案卷力求资料齐全。③档案必须具有价值性。立卷要避免杂乱无章,做到分类、分项、分目清晰;要避免重复立卷,同一事件只立一个卷目;要准确分类,不同类型的资料,不能混合立卷。 (四)档案保管和使用 1、档案管理人员要对档案卷宗分类编号、类别,分类存放,做到分类清晰、放置有序,便于查阅。 2、在人员变动时,要认真做好移交。 3、档案借阅必须填写申请表,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借出,并按申请使用时限及时收回。 文书档案的整理方法 一、概念 文书档案主要是指各单位从事社会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即法规性文件和行政性文件。法规性文件是本单位制定和颁发的。具有法律性和强制性的文件。行政性文件是本单位为贯彻执行法规、在日常政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目前我国党政军机关、部门使用和形成的文件主要由:命令(令)、指令、决议、决定、

竣工图编制及归档要求剖析

天津石化10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项目 竣工图编制及归档要求 1 目的 为做好天津石化10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项目竣工图的编制工作,提高竣工图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案卷质量,满足企业生产运维需要,特制订本要求。 2 编制依据 2.1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SH/T3503-2007) 2.2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管理规范》(DA/T28-2002) 3 各方职责 3.1 设计单位 3.1.1 负责编制竣工图,提交监理单位审核; 3.1.2 根据档案管理要求,进行竣工图整理组卷,并形成电子版竣工图; 3.1.3 将审查合格后的竣工图提交建设单位验收、移交、归档。 3.2 监理单位 3.2.1 负责完成对竣工图审核,并签署竣工图章。 3.3 建设单位 3.3.1 项目经理部设计部 3.3.1.1 负责组织、协调竣工图编制和审查工作; 3.3.1.2 负责组织设计单位按要求向建设单位归档竣工图; 3.3.1.3 负责单独签订设计合同的项目竣工图保证金的管理工作。 3.3.2 项目经理部工程管理部门 3.3.2.1 负责协调施工、监理单位审查竣工图; 3.3.2.2 负责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对竣工图进行审查。 3.3.3 项目经理部控制部 3.3.3.1 负责EPC、EP项目竣工图保证金的管理工作。 3.3.4 分公司信息管理部 3.3. 4.1 负责按照档案管理要求,指导竣工图的归档工作;

3.3. 4.2 负责接收竣工图。 4 竣工图编制要求 4.1 准确性要求 竣工图必须准确、真实,需将设计、施工、建设单位所提出的变更内容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核实,保证所编制的竣工图与现场实际情况相一致。 设计单位主要依据设计变更单和经设计确认的工程联络单编制竣工图。4.2 完整性要求 竣工图要求完整,凡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所出的各专业的图纸(包括单线图)均要求出竣工图,并按主项编制出图纸总目录、分目录、专业目录。 同一主项工程中重复利用的标准图、通用图按专业区分,单独组册,案卷号排在相应专业最末。如果各专业的标准图、通用图量较少,可以按主项区分,单独组册,案卷号排在该主项竣工图最末。重复利用图在汇编组册时,须在《交工技术文件说明》中填写清楚引用此复用图纸的源图纸所在的案卷号。 设计单位在提交竣工图的同时还需单独提供设计变更总目录,供施工单位整理交工技术文件以及档案部门验收核对时使用。设计变更总目录不需要列入竣工图案卷中。 4.3 及时性要求 4.3.1 设计单位在2009年12月底编制完成供建设单位审核的竣工图,并提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核; 4.3.2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在收到竣工图1个月内完成对竣工图审查,并将审查意见反馈设计单位; 4.3.3设计单位在2个月内完成整改、组卷,加盖、签署竣工图章,形成电子版竣工图;经建设单位验收后,向天津分公司信息管理部归档。 4.4 竣工图的版本要求 竣工图必须在最终版施工图基础上编制,且必须为蓝图(其中A3和A4幅面的图纸可为计算机直接打印,但不允许打印后再复印)。 4.4.1 按图施工无变动的,可用原施工图作为竣工图,但需要将“设计阶段”栏改为“竣工图”。 4.4.2 在施工中发生变更的应按最终修改状况重新绘制竣工图(其中图签中“设计阶段”栏改为“竣工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