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太空一日教案

22太空一日教案
22太空一日教案

22 太空一日总第课时

一、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思考与质疑。

核心目标:

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式,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并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

发展目标:

理解作者的科学精神与探险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引学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他在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课文写他自己在太空一日的亲身经历,既惊险又真切动人。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重要信息,又能感知作者怎样的精神情操呢?

探究生趣

二、前置学习

1、积累字词、标注在文中

2、用横线表现作者心理变化的词语,用波浪线标出表现作者科学精神的语句。

三、释疑导学

1、指导学生根据小标题梳理重要信息:

2、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感受作者的探险精神与科学精神。

(1).“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汽”,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突出了火箭发射时温度极高,为下文写作者的紧张作铺垫。

(2).“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比喻,夸张。突出地表现了杨利伟的高度紧张。

(3).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情感的变化:

明确:紧张——放松——非常痛苦——难以承受——解脱痛苦——轻松和舒服——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4).“意外出现了”,“意外”指什么?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意外”指: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读杨利伟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表达作用:引起下文,吸引读者注意。

(5).“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由于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杨利伟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眼也不眨,

大家都担心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6).“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作者为什么期望着下一次?

明确:作者热爱祖国,期望下一次能将祖国看得更清楚一些。

(7).“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明确:心情:希望看到长城但没有看到的遗憾心情。

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8).“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从结构来说总领下文内容,从内容来说,表达了首飞的航天员会遇到许多没有预料到的危险。

(9).“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在本部分哪些地方表达了杨利伟的严谨?

明确:靠意志力克服“本末倒置”的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给“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的航天员讲会产生怎样的错觉和怎样克服这种错觉。

对于神秘的敲击声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10).“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另有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

明确:误认为舷窗的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

(11).“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这段过程”指的是什么?

明确:抛开降落伞盖,并迅速带出引导伞。

(12).“外面来人了”,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以之结尾,嘎然而止,令人回味;写出了“神五”飞天取得成功,写出了作者放松的心情。

四、课堂小结:

1.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明确:作者通过叙述乘神五到太空遨游一日的观察与体验,表现了可贵的探险精神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

2、本文写作者作为我国第一个航天员乘神五到太空遨游一日的观察与体验。

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再辅以小标题的方式使全文思路清晰而各有侧重,于平实的记叙中既让我们了解太空一日为人所不知的细节,也让我们有惊心动魄之处,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写飞船起飞的过程及作者的感受,小标题就吸引眼球,“意外出现了”,不仅让“作者几乎难以承受”,让“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也让读者为之揪心。

“我看到了什么”,既写见到了什么,也写没有见到了长城,表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神秘的敲击声”写出了船行过程中的未解之谜。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写出回归过程的惊险。

作者的叙述虽然平实,但写出了鲜为人知的内容,又写出了自己细致的观察、真切的体验,据有很强的可读性。

布置作业:

1.预习《带上她的眼睛》,要求能概述文章内容,拟出不懂或有质疑之处。2.课外阅读有关太空探索的文章。

教学后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