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的硬伤和软伤

集结号的硬伤和软伤
集结号的硬伤和软伤

《集结号》的硬伤与软伤

我喜欢冯小刚的生活片。我感觉冯导对生活有着深入的观察与体验,所以不论电影还是电视剧,冯导的片子都是我的最爱。但他明显对历史特别是对中共军队的历史了解不深,因而他拍的这部《集结号》,我是真的不敢恭维。

先说硬伤。

客观地说,该片和其他如《亮剑》、《太行山上》、《新四军》等烂片相比,硬伤不明显,但不能细扣,如果对照中共军队的历史认真比对,就知道片中失真之处是十分突出的。

兵器方面的硬伤最突出的是PPS43冲锋枪在片中的出现。苏军进军东北时,确曾有少部分枪械散失于民间,后被东北我军收集使用,但主要应该

是莫辛纳干系列步枪和PPSH41冲锋枪(俗称转盘冲锋枪),

至于PPS43冲锋枪,则为数肯定极少,因为苏军装备此枪也不多。退一万步说,即使这凤毛麟角的PPS43真的应用于国共双方,那也只可能出现在东北战场,故而象片中那样在中原战场国共双方出现的该枪是不可能的。

第二处硬伤是朝鲜战场上赵连长踩中的那颗地雷,片中借美军士兵和赵连长之口说那是反步兵地雷,仅能炸断一条腿,但从片中看到的那个大家伙,怕就是一辆坦克也能炸翻,那显然绝对不可能是仅能炸断步兵一条腿的反步兵地雷。

第三处是汶河阻击战中出现的M26潘兴坦克,那坦克从没在解放战争中出现过。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军,曾装备CV33、92式、94式、M3A3、M5A1、T26、95式、M4等各种型号坦克,但唯独没有装备过M26坦克。该坦克在当时的美军中还属新宠,装备数量也不多,自然不会给蒋介石。

第四处是影片开头巷战时我军战士抛到敌据守的二楼上的那个小炸药包。从影片中所见估计,那炸药包至少有十多公斤,足可以将那栋小楼夷为平地,抛掷那炸药包的战士和他同在楼下的战友也会被震死,但片中不仅没将那楼炸平,甚至那抛掷手仅仅躲在沙包后面便安然无恙,这也太离谱了。看来韩国的特效人员太低估炸药包的威力了。

第五处是影片中两任指导员使用的那支斯登冲锋枪。如果观众们认真看一下,就会发现,该枪的枪管比原型枪略长,说明什么呢?说明那枪是解放后经过改造用交与民兵使用的口径7.62毫米的斯登改型枪。影片能作到这点不应再过分挑剔,但毕竟……,呵呵……

服装方面最突出的硬伤是我军官兵脚上的大皮鞋。我军在解放战争中有缴获国军的皮鞋,但一般的步兵绝对不会穿。这主要是当年我军打的是运动战,徒步行军是家常便饭,每天都要跑很远的路,皮靴当然远不如布鞋胶鞋草鞋方便,所以即使有缴获,普通的一线步兵也绝对不会穿它。

其次是大皮帽。片中的狗皮帽子,在当年只有东北我军戴,关内的中原部队戴这样帽子的情况基本等于零。中原我军冬天戴的是即没有象今天这样裁绒也没有动物皮毛的棉帽子。有的人可能会说,当时那样的情况,我军哪可能会统一军装呢?这话也对也不对。在当时,服装供应的确很落后,即使是野战军,军装也未必统一,有时缴获了敌军的军装就直接穿上,许多解放战士也仍然穿着国军的军装,但恰恰有一点是基本统一的,那就是军帽。不管你是刚刚从地方部队升级上来的,还是刚刚从国军阵营解放过来的,别的可以不统一,而军帽必须统一,这是当时唯一可行的识别标志。

人物塑造方面的硬伤最突出的是那两任指导员。我不知道冯导是真的不懂呢,还是故意丑化贬低我军的政工干部。九连前后有两任指导员,第一个只会蛮干。第二个打仗尿裤子的那个,影片给人的印象,连长就是个大家长,什么事一个人说了算,而那指导员,简直就是一个可以让连长随便嘲弄随便使唤的受气小媳妇,甚至连里的士兵都可以嘲笑他辱骂他,这就太……太那个了。很难想象象片中这样的指导员,能够成为连队支部一班人的领导核心,能够体现党指挥枪的意图。实际的情况是,一直到解放战争初期的1946年之前,部队中的军

政主官更象今天政府中的双主官,政治主官的地位是略高于军事主官的。尽管这时党委(支部)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已经逐步在全军中实行,这之前那种不论军政大事全由政治主官下最后决心的情况从制度上得到了纠正,但受惯性的作用,在遇到关键性问题时,仍然主要是看政治主官的意见,特别是基层分队,就更是如此,因为指导员基本全是营党委成员,而连长不是。我真不知道编导是怎么杜撰出这样的指导员的,要是我军的政治工作和政工干部真象电影中演的那样的话,呵呵!别说五年打倒蒋介石了,我看用不了五个月,就得让蒋介石打倒了。不过这到也符合今天许多愤青对我军政工干部的歧视,符合多数观众的胃口。

语言方面的硬伤是所有硬伤中最突出的。片中特别刺耳的就是谷子地动不动就“弟兄们”如何如何,甚至有一句话:“我手下有个弟兄”,这已经是典型的国军语言了。冯导看来也没能走出《亮剑》等剧的俗套,这都是以今人臆造古人的结果了。时尚与俗套,有些是会因时代而变化的。“弟兄们”在当时的军阀部队和国军部队惯用,而在以革命者为自豪的我军官兵们眼中,它代表的是一种俗套,而“同志们”,则是当时的新潮和时尚,所以我军绝对不可能用“弟兄们”,有没有另类可能呢,绝对不可能有。第一,是左的环境不允许,你想这么喊也不敢这么喊,你要这么喊了会让人看不起。第二,是人们厌弃这样的称呼,觉得不够革命,不够新潮。不过呢,大概就象几个月见不到荤星的人见了肥肉会大快朵颐,而天天顿顿吃肥肉吃了几个月后再见到蔬菜又会舍肉而食素一样,“同志们”这一称呼我们呼了几十年,早已听腻歪了,听厌了,所以会感觉“弟兄们”更显新鲜也更有人情味。电影是演给今天的人看的,是演给大多数人看的,从票房的角度出发,冯导安排谷子地这么喊叫是看准了的,至于历史真实,那是不能换来钞票的,所以自然也就不管它了。

影片中包括连长等几乎所有人物在说到牺牲了的战友时,动不动就“那个死了的”、“把那死尸弄到一边去”的说法,听起来特别的不舒服,别说特别讲究阶级感情的中共军队,任何时期的任何军队,不管是旧军阀部队,还是西方军队,对于同一战壕的阵亡的同袍战友,也绝对不会使用这样无情的称呼的。这编导看来不仅不了解中共军队,就是美军等西方军队,就是古代封建时代的军队,也根本不懂。真他妈混蛋。

军队编制方面的硬伤是那个什么团预备队。影片中说到对参与杀害俘虏的九连的处理时,宣布的是九连全部编入团预备队。后来又从谷子地口中,说出他们连作为团预备队,在汶河岸边打阻击,这我可真的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预备队是各级为应付紧急和意外情况预作机动使用的兵力,是一种战时兵力编组形式,或者说是任务区分方式,它不是平时编制。如果一支部(分)队受到处分,在当时有可能撤销番号,有可能转(降)为独立单位,而从没有把将其编为预备队算成是处分的。而且,担任预备队的部(分)队,一般都是战斗力较强,兵员装备较充实,休整比较充分的单位,也不可能将打得只剩半个连的疲惫不堪的连队编成团预备队呀。再说,既然是预备队,就应该集结待命,待出现最急需的情况再重拳出击,可又为什么要担任阻击任务呢?这到底算哪门子呢?到底是我糊涂了还是编导糊涂了呀。

军事技术方面的硬伤最突出的就是那在西方通用的战技手语和跃进方式。影片中我军进攻时,基本都是双手持枪跃进,并互相以手语联络指挥,怎么看怎么也不是我军的技术。实际的情况是,按我军的传统与条令,在前进时,或直身,或屈身,或匍匐(高姿匍匐除外),都是右手单手持枪,而从来没有影片中出现的双手持枪动作。为什么呢?这是我军在长期战争中总结出来的动作要领,因为单手持枪跃进时,双臂可以不受限制地摆动,有利于身体协

调,遇到情况卧倒时,身体亦显灵活轻捷,而且卧倒后出枪快。而双手持枪,无形中就象双臂被手铐铐住,跃进中双臂受制摆动不灵活,卧倒时显得苯拙,出枪也慢。影片中那样的动作,到很象警察反恐时的攻击动作,特别是那手语,就象围脖与手套一样,太不伦不类了。

再说软伤。

所谓的硬伤,是事实根本不可能而出现在影片中的,是明显的错误,而我理解的软伤,则是不适宜这样安排而影片作了这样安排的处理方式。前者好比1+1=2这样的数学题,而后者就好比作文题了。

还是先从兵器说起。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装备的兵器是万国造。只要是世界上有过的家伙,出现在解放军手中,便都不奇怪。在这点上,影片处理的是不错的,一改以往同题材影视作品中“三八”、“二四”一统天下的情况,出现许多较为罕见的兵器,给人以丰富多彩的感觉,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在什么枪用于什么地方什么情况的处理上,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比如那支出足了风头的约翰逊M1941步枪。尽管此枪本来生产的数

量不多,流入中国的就更少,但它出现在片中也不算错。错在哪里了呢?错就错在不应该将它用作狙击步枪,因为该枪的自动方式不是一般半自动步枪惯用的导气式,而是枪管后坐式,

所以该枪的精度一般。影片中有美式M1903步枪,这枪比M1941的精度高多了,但却未用它而用它了,这是不大可能的。另外又因为该枪采用觇孔式瞄具,不适合快速瞄准,影片中姜茂财那么快地射击还能打那么准,要不就是姜茂财是个天才,要不就是冯小刚是个蠢才。

影片中某武装部收缴流散枪支出现的谷子地说的“英七七”,看上去是英制恩菲尔德NO4步枪

,不大可能。因该枪生产于二战时期,全部装备英军和加拿大军队,并未出口到中国,基本不可能在平西游击区出现。早年流入中国的“英七七”更可能是老式MK3步枪。NO4在朝鲜战场的英军中可能会有装备,志愿军极有可能缴获,但刚刚在朝鲜战场缴获的该枪却成为民间流散枪支被武装部收缴,这可能性就几乎为零了。而且谷子地说它不好使,就离谱了。英制恩菲尔德系列各种型号的步枪都是很优秀的步枪,NO4就更是不错,曾入选二十世纪十大著名步枪,其口碑绝对不逊色于M1903,更是M1941远不能比的。

片中谷子地背着一支木盒子毛瑟手枪(盒子炮),但却从未取出来使用,看来冯导是绝对地服从于外籍枪械师的安排了。因为该枪有个奇怪的现象,即包括德国人在内的外国人,都不太喜欢该枪。而在中国却正相反。在当年,盒子炮是中国军人的最爱。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初级指挥员甚至包括普通士兵手中,都极普遍地装备此枪,即使正规作战中,使用率也是极高的。

影片中展现了解放战争中我军的土原子弹——飞雷筒,但其架设方式则令人担忧。那么粗大的口径,能把几十公斤的炸药包投射到几百米远的大家伙,就那么简单地支在那,那强大的后坐力如承受呢?还有,此种武器威力虽大,但射击精度欠准确,安全系数亦低,一般只适宜专门的工兵部队集中使用于攻坚,而不可能用于一般步兵单位进行防御。

相比于兵器,该片在服装上的软伤要大的多。

首先是钢盔。国共内战时,我军也有戴钢盔的情况,但不多,即使有,也主要是日式钢盔

,象片中那样的美式钢盔

,尽管有缴获,但就更少,影片中表现的整编以前的中原部队中肯定更是少之又少。少之又少不等于没有,不管它占多少分之一,只要当时有这种情况,在影片中出现便不能算作硬伤,但,它是个软伤,而且是一处十分突出的软伤。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艺术所要表现的东西,应该是一般的东西,特殊的东西应该交待出它的特殊,换句话说就是不能用一般表现特殊,否则会误导大众,但影片这点没有做到,甚至他压根就没想要去做,从而极有可能会使影片表现的东西背离原态。就象谁也没规定西部牛仔不能穿中式长袍马褂,但要是西部片中的牛仔全都长袍马褂的话,你觉得如何呢?就象义和团民缴获了西装燕尾服也可能会穿上玩个新鲜,但要是反映义和团的电影中出现的义和团民全都西服革履的话,你觉的如何呢?作为艺术,失去了典型意义,必然败笔。

至于片中出现的围脖与手套,哼哼!那只能是冯导的意淫了。那是冯导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欣赏角度表现的东西,他没有想到或者根本就不愿意想到当年的解放军基本全是土头土脑的农民出身的。当然,谁也不保证那年头土八路不能戴洋围脖,谁也没规定土八路不能戴洋围脖,所以片中出现了,不能算硬伤,但它绝对是软伤。

关于片中出现我军伤员大喊救命的戏,关于谷子地对胆小怕死的评论,实在是太人性化了。的确,从冯导的解释上看,从今天人们的理解上看,这都很正常,似乎应该很真实。但若从中共军队当年的实际情况看,它就不正常,它就不真实。中共军队是区别于古今中外任何军队的一支特别另类的军队。在这支军队中,与众不同的是它强大的政治工作。这政治工作的作用,我看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的威慑作用。在这支军队内部,如果你受伤后大喊救命,如果你怯战怕死,那么,等着你的那种无休无止的大会小会的讲评检讨思想汇报,那种铺天盖地的政治宣传造势,就会让你几十年几代人抬不起头来,会让你遭受到远比肉体的疼痛和流血牺牲更痛苦万分的打击。两害相权取其轻,在这样的超强的政治态势下,任何人都宁愿选择壮烈地牺牲。

另一方面是它的鼓动效果。我没打过仗,但我到过前线,我也到过即将参战出征的部队。以我的亲见,即使到了八十年代,象电影《董存瑞》中表现的争当爆破队长那样人人写血书请战、人人争当突击队员的场景也都会在任何一支部队中出现。进攻时争当主攻连,回撤时争着断后,也是每个连队党支部的必须功课。我不敢说所有人都是真心情愿的,但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那种油然而生的慷慨赴死的豪情,也一样会在你的心潮里澎湃。这种强大的政治工作,远比酒精和毒品更让人无比地亢奋而忘死。而即使你不想真的这么做,在那样的氛围里,在那样的政治强势下,你却没办法不这样做。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力量,你不服不行。

影片在表现我军的战术运用上,是极不相宜的。

韩军是我军的手下败将,要他们来为反映我军战争题材的电影做战场效果设计,也只能从视觉效果上得分,在票房上得利,他们明显不了解我军的战术,不是基本不了解,是根本不了解。

比如街垒战术。影片开头那场巷战中,怎么看怎么也不是我军的街垒战术,而是今天惯用的美军清剿战术。清剿残匪与城市攻坚不同,不同在哪呢,不同在对手不同。前者是我强敌弱,而且我处于压倒优势。搜剿作战中不会有受到左右临街制高点敌火压制的顾虑,因往往这些制高点都已在我方控制中,故参战人员只需专注于前方某个残匪可能藏匿的房屋就行了。但巷战攻坚不同,在当时,一般情况下是敌强我弱,作战中顾虑颇多,并不仅仅只专注于某个房屋就可以了。实际上,按我军的打法,如果有炮火支援,会在炮火先期准备后,才由步兵进行扫荡。即使没有炮火,也不会沿着主干大街硬冲,而一般是以火力从正面吸住敌人,以一部夺占临街制高点,先行掩护,而后步兵主力采取小迂回的战法,绕到敌人侧后,采用穿墙打洞的方式向前推进。遇敌火力点时,则采取连续爆破的手段将其击毁。小群多路,逐楼逐屋地夺占敌各防御要点,最后达成战斗目的。可影片展现给我们的则是参战兵力全部猬集于主街道上硬攻,即看不到迂回,也看不到对敌火力点的爆破,更看不到凿墙打洞,而是完全和敌人拚射击,似乎要和敌人比谁的子弹多,比谁的脑袋更不怕枪子,这这这……,简直是……,要不韩军败在我们手中呢,他们就这样打仗呀。

比如阵地阻击战。影片中有一场戏,敌我已经开始进行手榴弹攻击了,敌人居然还可以向我阵地实施炮击,真不知他们在那个年代是如何掌握这门技术的。更可笑的是,面对敌人的炮火袭击,我军竟然毫不畏缩地仍然在阵地上坚守,让人看了瞠目结舌。实际作战中,当敌实施炮火准备时,我除观察哨外,主力全部进入防炮洞隐蔽,没有防炮洞则进入堑壕分散隐蔽以尽可能地减少伤亡,待敌火力准备完毕步兵开始接近我前沿到五十米左右时,再跃出掩体进入阵地,发挥我军的强顶——一百米内的硬功夫,近距离射击、投弹、拚刺刀,让敌人的炮兵优势无法施展。待打退敌人一个波次的冲锋后,应估计到敌人的第二次炮火准备而再次躲入防炮洞内,敌人步兵冲击时再次跃出进入战壕,进入第二回合。之所以要这么打,与当年我军的火器火力不如人有关。如果真的象影片中那样的打法,哼哼!别说人家是一个营,就是一个排,在那么强大的炮火支援下,用不了半小时,就能将谷子地们打到种谷子的庄稼地里作肥料了。

不过影片中的国军也够傻够笨,冲锋时似乎根本不知道有匍匐,也根本不知道有散开,就那么直不了挺地端着枪前进,闹不清楚他们是在游街还是在打仗。

比如燃烧瓶的使用。在国产影片中出现燃烧瓶,是以前没有的,也是应该给予肯定的。燃烧瓶主要在二战时期的苏联等地下抵抗组织中使用,苏军中也有少量使用。一般是手工生产,成本低廉,其引爆方式基本采用碰炸,是利用瓶体撞击目标碎裂后浓硫酸和氯酸钾的反应来点火,将瓶内燃料引燃爆炸。这样就有了一个问题,因为玻璃瓶是极易破碎的,而野战军经常处于流动中,如何保证安全携行,就成为一个不好解决的问题。所以,就目前掌握的资料,仅东北解放区受苏联人的影响,有过少量生产,也并没有推广。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不适合野战军携行。燃烧瓶的使用方法,一般是将伴随坦克的敌步兵消灭后,投瓶手隐蔽于坦克侧后方,将燃烧瓶砸在坦克炮塔后方发动机处起爆。而影片中的投瓶手却是在坦克的正前方

或侧方挺起身子投掷,整个暴露在敌人的坦克机枪火力面前,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总的说吧,如果你。不说这是描写解放军的战争片,它就很好看。特别是片中的战争场面,确是国产战争片中所没有的,其视觉感受很刺激,如果要将片中的官兵说成是按照美军战术训练出来的韩军或台军或日军什么的,的确很好,要打分的话我至少给它90分。但你要说那影片中表现的是中共领导下的解放军的话,那就是指鹿为马了,我不给它打负分就算客气

集结号观后感大学生范文

集结号观后感大学生范文 看了《集结号》,我对当年解放战争的惨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集结号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集结号观后感1 一次有去无回的战役;一群生死与共的士兵;一段没有吹响的集结号;一个丢失了自我的身份,可是永不放弃的军官。 这些组合到一齐,大家应当明白,这是一部什么电影了吧没错,这就是由冯小刚导演的战争大片--《集结号》 要说到《集结号》,在我眼里那真的是中国至今为止的最好的战争片。它并没有战争片传统的英雄主义手法,把一个英雄描绘的多么多么伟大,而是还原了战争的残酷无情、荒谬绝伦。当我看到前半段的时候,对它的感觉并不是很好,因为它太血腥,太残酷,还以为长达2小时的故事一向都是这样可怕的战争场面。而之后,当连长谷子地失去了兄弟,失去了身份却依然很固执的找寻他昔日的部队时,我感动了。相信看过这部影片的人们你们必须也感动了吧他虽然经过了千辛万苦,但最终毕竟达成了自我的目--荣耀自我已死去的弟兄,为他们讨还一个公道。这部战争大片并没有歌颂谷子地那坚强固执的性格和他对朋友的义

气,可是我们无一不对谷子地感到敬佩,这也许就是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吧。 说到深度,《集结号》算不上有深度。在影片中,谷子地这个人,被塑造成一个完全丧失自我,只想为弟兄们讨一个说法而活着的人。同时,在后半段谷子地的情感自我认为太多了,反而令人觉得有些不适应,异常是当团长的号手小梁告诉谷子地他根本没有给他吹集结号时谷子地那过于冲动的行为,可是也就是这种情感的爆发,才让我们觉得更加感动。其实如果把战争渲染得再残酷一些,把谷子地的身份转变再加强一点,从战斗英雄直接变成叛徒或俘虏,再把结尾改一改,改为谷子地在河边烧掉追认的烈士通知书,最终去汶河边自杀,追随他以往有难同当的战友们去了可能更为震撼。 总而言之,《集结号》这部电影确实拍的很成功,在那里对导演和所有演员、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激!这确实是一部令人百看不厌的经典战争片。 集结号观后感2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看着《集结号》,我不觉想起了这首《梦驼铃》。 “嘟嘟嘟……”影片在一声机关子枪声下拉开了帷幕。中原野战军独二师一三九团九连胜利地打败了敌人,指导员却被敌人给

集结号吹响,关于建军节的获奖作文为你献上

八一集结号吹响,关于建军节的作文为你献上! 篇一: 今天是八月一日,是建军节。 每年的今天,我都喜欢看电视里的联欢会,也都会怀念我的父亲! 我父亲就是一个空军飞行员,当了一辈子的兵,从小在军营长大的我,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 我父亲。1951年从苏州入伍,去哈尔滨,沈阳空军,当兵。在第一航校,我记得他在司令部的飞行训练处担任通讯主任。 我读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只有每周六晚上,才能看到爸爸回来,那时,爸爸在团里一直有飞行任务,每当看到解放军叔叔回到我们军属大院,我就跟我妈说:我爸回来了。我妈说:“傻孩子,看清楚,穿军装的不都是爸爸!你爸要周六晚上才能回来呢!”如果我爸回来晚了,我妈可着急了! 后来,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爸每年飞行一个月就可以了。他会写剧本,还教我写作文。 我1980年回到了苏州。1986年,我父亲55周岁退休了(飞行员55周岁退休的),仍然在哈尔滨,1997年4月,父亲因为病毒性心肌炎去世,当时为正师级,离休。就是太年轻了,才66岁!那时还在哈尔滨,我把父亲的骨灰带回了苏州,叶落归根啊! 建军节,怀念父亲!爸爸,您知道吗?

篇二: 八月一日建军节那天,我跟随童军去慰问解放军叔叔。我们一下车,首先看到是洁净的马路,两旁耸立着茂密的苍天大树。 沿着小路我们先参观了他们的宿舍,一进门就看到了整洁干净的床铺,尤其是被子叠的整整齐齐,像一个四四方方的豆腐块。 然后,我们又去阶梯教室。 在那里观看了一场*,*的名字叫士兵的桂冠。解放军叔叔还演了小品,童军也表演了旗语。 最后,在操场上解放军叔叔让我们亲眼目睹了擒拿格斗的本领。 他们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整齐划一,刚劲有力,所有的童军都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 我想这些本领一定是和平时的刻苦训练分不开的。今天的参观,让我对军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以后我要学习解放军叔叔的这种勤奋努力的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最终取 得成功。 篇三: 朝霞流彩的地方有一簇簇橄榄绿,草原安宁有我青春的步履,战士的责任凝结在神圣的哨位,披 星戴月数风沐雨我从不有停息……”这是一首多么动人心弦的歌曲啊!每当这优美的旋律飘扬在我的耳畔,我总会想起身着橄榄绿的群体。

《集结号》电影观看笔记范文

《集结号》电影观看笔记范文 《集结号》电影观看笔记范文1 我觉得《集结号》拍的一个与众不一样的战争片……过去我们看到的战争片多是表现运筹帷幄的将军。而《集结号》拍的是战争洪流中最底层的士兵或最低级的指挥员——像谷子地这样 一个连长。 因为在所有的战争中,决定战争胜败的实际上还是他们。《集结号》表现的是常人,是名将身后的“万骨”们。 这部能让观众在没有视听冲击力、没有感情、没有美女的情景下跟着剧情走,这是电影最难的,从目前电影放映的效果来看,最入戏的恰好是后半部分。 最终《集结号》的结尾,谷子地找到了一个证人,证明战友们是烈士,而不是失踪人员。《集结号》这样的电影,会让观众看到谷子地的委屈,跟着谷子地把这一年的委屈宣泄出来,这也是十分有快感的。谷子地这个人性格很开朗,他打了那么多仗,不会单单因为战争这件事而感到伤感,只是全连的人都阵亡了而他讨不到一个说法,这件事压得他喘可是气来。谷子地坚持认为对他的审查不公平,这种不公看似只针对他个人,实际上是针对他的全部阵亡战友。

这种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么需要啊! 想起前段时间看的《色.戒》,二者相比还是《集结号》令人感动。我觉得电影最重要的还是故事,好故事不需要裸露一样能卖座,不吸引人的故事再怎样裸露也可是是噱头而已,终也挽救不了电影! 《集结号》电影观看笔记范文2 《集结号》这部电影我很早就想看了,一向等呀等呀,国庆假期,最终有幸让我一睹冯氏战争片。——震撼! 有人说《集结号》这部电影,类似《拯救大兵》《兄弟连》。可无论人家说什么,自我眼见为实——在战场戏那部分的确有点“美国味”。 说到战争片,让我厌恶的就是中国战争片,连长顶着炸药包对手下喊“兄弟们你们撤!那里有我顶着!”….…好假!在这战争片里,许多地方采取西风东借,可还是看得到一些传统的中国风格,如吕宽沟和姜茂财去为连长拿手表,宽沟找到手表后竟然高兴地跪了起来!这不是当活靶子吗?可是从中也许能看出一点,那些士兵不是天生的职业军人,他们都是普通人,都是种田的人,所以一高兴,忘了自我置身战场也是人性流露。这时我就觉得这个傻军人很可爱——可如果我是连长我肯定能被他气得吐血,这绝对属于非战斗性减员。

集结号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5篇

集结号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5篇集结号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1) 有人说《集结号》这部电影,类似《拯救大兵》《兄弟连》。可无论人家说什么,自我眼见为实——在战场戏那部分的确有点“美国味”。 说到战争片,让我厌恶的就是中国战争片,连长顶着炸药包对手下喊“兄弟们你们撤!那里有我顶着!”….…好假!在这战争片里,许多地方采取西风东借,可还是看得到一些传统的中国风格,如吕宽沟和姜茂财去为连长拿手表,宽沟找到手表后竟然高兴地跪了起来!这不是当活靶子吗?可是从中也许能看出一点,那些士兵不是天生的职业军人,他们都是普通人,都是种田的人,所以一高兴,忘了自我置身战场也是人性流露。这时我就觉得这个傻军人很可爱——可如果我是连长我肯定能被他气得吐血,这绝对属于非战斗性减员。 可见《集结号》并不是传统的,教条的,宣扬解放战争怎样怎样的影片。他更多的是在宣扬一种“人性”,哪怕就像宽沟的那样傻乎乎的行为。人性,是一个人自然流露出的本性,不被政治和某种特定目的所控制、引导的东西。我十分佩服导演敢这么做。老谷,他是一个很有血性,感情用事的一个军人。从一开始,为了指导员被炸死而领导大家杀战俘这一事件开始,我便觉得他是一个意气用事的人。这样的人,似乎在《战神》里写到过,是不适合呆在战场上的,这样的人注定了之后为他的手下弟兄们追讨“烈士”荣誉。 在烈士陵园,老谷明白集结号没有吹响,明白了大部队早就撤

走留他们牵制敌人,其实这种以大局为重的事情战场上很平常很正常,可是老谷明白了以后就是发怒了——“你们怕大部队被咬死,就不怕我们被咬死这个时候似乎就能看出他的自私,因为要明白,传统战争片里的中国军人是不会以“自私”的,传统战争片里的中国军人是乐于牺牲一人拯救全军的。 自私的老谷,难道就不是一个可爱的人吗自私的老谷才是有人性有血性的人,他把他手下四十几个弟兄都当成亲兄弟对待,他答应过他们的妈妈把他们平安的带回去,他已经对他们一半食言了,他要他的那些兄弟们死也不能落在敌人手里。谁敢对这样一个“自私”的军人做正面宣传谁敢对一个“畏敌”的连长做正面刻画呢那些传统战争片的导演都不敢,唯有冯小刚!也仅有小刚敢在贺岁大片里那么拍!”他说:“我可是是把一个人的经历给拍下来。”哪来什么教条哪来什么英雄主义有的只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人性的人呀! 我认为看电影应带着自我感情色彩去看,否则就没几部好电影了。影片里的老谷、是冯导手下的老谷,是个有人性的人,真性情的汉子! 集结号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2) 记得在一年级,老师组织我们全校小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集结号》。看到战争的惨烈、看到英雄们为遵守军纪,坚守阵地,最后除连长谷子地一人外,全部壮烈牺牲……当时,我年纪小,看到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 导语:集结号,是一部爱国主义电影,主要讲述了九连是怎样一次又次的将日本鬼子的进攻打退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集结号电影观后感,欢迎借鉴! 我和奶奶到了酒家,有的人在嗑瓜子、有的人在喝茶、还有的人在聊天;假如没有声音我们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人类和动物就无法沟通。”弟弟边说边拍了拍他的“将军肚”。爱,宽广。 那声悲怆的集结号遥远了,"曾经"已概括不了他的沧桑,唯有历史,灰白的一段历史,冰冷而又生疏的记忆,冷不丁经心激起情感上的一层涟漪。 看完《集结号》思绪被带到那个为人民幸福斗争的战争年代,解放战争时期,九连连长谷子地率领全连四十七名兄弟奉团长的命令坚守狙击阵地,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然而团长为为战争全局考虑,没有吹响集结号,以致九连全体战士在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后,除谷子地以外全部壮烈牺牲,并按失踪处理。为给九里哦按正名,谷子地张开了执着的探寻,最终在烈士墓前吹响了47个生命一直想听,甚至死也没有听到的集结号。 故事情节就是如此简单,这简单的背后却屹立着那些被遗忘的人英雄。没有人生来是英雄,他们都是被那个年代所傲。为了革命胜利,为了人民幸福,即使是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所不惜。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连长谷子地坚守上级所下达的听不到集结号绝不撤退的命令,带着47个弟兄死守汾河拦截战壕,只为了争取大部队撤退的宝贵时间。当连中有人提出自己已经听到集结号响了,可谷子地没听到,他疑心自己耳朵被炮火震聋了,问代理指导员王金存他是否听到集结号。这个文弱书生此刻彰显了英雄本色,他说他没有听到,因为集结号根本没有响。他没有昧着良心讲话,虽然他知道假如他说他听到了谷子地也许会下令整个连撤退,九连也许就会留下种。最终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九连从47人到43人,再到13人,圆满完成任务只剩下连长一个人。 集结号的响起意味着任务的结束,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可它并没有响起。因为它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革命战时不能撤退;因为他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英雄很执拗地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命令,对一个战士来说,它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年轻的一代,贪图享乐,懒惰娇逸。没必要说关于生死的革命任务,就连教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当中某些人也不乐意认真完成。是该反思一下了。我们应当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加倍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争,硝烟弥漫,我们生活和平的年代里,有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还有什么理由去浪费时间而不好好学习呢?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幸福的一代,假如非要下达什么任务的话,那么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做奉献。

关于开展“吹响青春集结号,学习雷锋树新风”主题班团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吹响青春集结号,学习雷锋树新风”主题班团活动的通知各二级学院及团总支: 为响应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学雷锋、做传人、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渝教工办…2012?8号)的号召,增强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大学生开展唱、读、讲、传雷锋活动,将学雷锋活动在大学中常态化、体制化、可持续化,将“当今活雷锋”的思想追求贯彻到新一代的青年学生之中。特此,经校党委学工部研究决定在全校青年学生中开展以“吹响青春集结号,学习雷锋树新风”为主题班团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吹响青春集结号,学习雷锋树新风 二、活动时间 2012年3月1日——2012年3月28日 三、参与对象及方式 重庆科技学院全校青年学生,以班团(或班团联合)为单位开展本次班团活动。 四、活动内容(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3月1日——3月3日) 1.各二级学院组织开展关于“学雷锋、做传人、树新风”的相关文件学习,深入了解和认识雷锋精神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开展此次主题班团活动的重要意义。

2.围绕此次主题班团活动展开讨论,提出与学院特色相关,符合学院青年学生特性的开展方式,并做好前期资料准备和宣传工作。(2)第二阶段:活动全面开展阶段(3月3日——3月25日)各班团围绕主题开展“六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学习活动、开展一次社会公益活动、做一件好人好事、传一条学习活动箴言、写一篇学习心得、开展一次班团讨论”,切实将学雷锋活动深入开展,努力做到可持续化。 (3)第三阶段:活动调研总结阶段(3月25日——3月28日)活动结束后,各学院需对参加此次主题班团活动的基层青年学生进行调研反馈,将活动中青年学生所获所感,以及对于活动内容、形式的看法意见等形成一份完整的调研报告,并与总结一起在活动截止时间交至校团委组织部。学工部和团委将根据各学院的活动总结和团委组织部、校学生会对各学院班团活动的考核情况进行统一的评定。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要将本次主题班团的开展作为3月份重点工作,精心组织策划,广泛发动青年学生深入学习雷锋精神。在班团活动开展期,各学院应对其做出方向引导,精神鼓励,合理督促。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需通过多种方式加大此次主题的宣传,营造出学雷锋树新风从我开始,做新一代又红又专接班人的良好氛围。

吹响劳动集结号演讲稿

吹响“劳动”集结号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吹响“劳动”集结号》。 习爷爷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上曾说过,“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费午餐,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小标兵。” 习爷爷从年轻就非常热爱劳动,1969年,不满16岁的他来到陕北农村插队,一头扎进最基层。在农村生活的7年间,他什么活儿都干过,乡亲们说他是“吃苦耐劳好后生”。从政之后, 习爷爷不改劳动本色,从贫困山村到基层社区,他走进群众中间,一起种树、打糍粑、炸酥肉……就在刚刚过去的 4月8日,习爷爷还挥锹铲土,扶苗培土,与广大少先队员和市民们一起劳动,植树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景象,到处都留下了劳动的温暖记忆。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 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亲爱的队员们,“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 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应当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培养高尚的情操,掌握丰富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本领,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去适应和 创造新生活。

其次,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家里,积极进行内务整理、居家打扫、小物洗涤、后勤服务等家务劳动;在学 校,积极参加红领巾志愿服务小岗位,在实践岗位上收获劳动的喜悦;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培养自己的劳 动能力。 第三,我们要心有榜样,积极寻访家乡劳动模范或身边各行 各业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光荣事迹,感受家乡发展新变化。 第四,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劳动的人,切身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中默默无闻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最美 “小标兵”。我们应该小手拉大手,向市民们宣传劳模事迹,倡 导大家珍惜劳动成果,表达红领巾对劳动者们真挚的谢意和崇高 的敬意。 队员们,在火红的“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积极行 动起来,吹响劳动集结号,体验劳动带来的美好生活,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从小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济南市营东小学大队辅导员李文艳

电影《集结号》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

电影《集结号》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集结号观后感范文(一) 2008年4月3日,学校团体观看了电影《集结号》。这是我第二次看这部影片,十分过瘾。故事让我十分感动,因为影片尊重人的生命。 没有人不热爱生命。所以第一次上战场的王金存才尿了裤子,因为他害怕失去自我的生命。可是在战争中,战场上,真正应对敌人时,他却毫无惧色。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来看看王金存的故事:他在上战场尿了后,被关了禁闭,遇见了因杀俘虏而被禁闭的谷子地。谷子地没有嘲笑他,却拍拍他的肩膀说:“没关系,上战场嘛,谁都可能尿的。”并向上级申请要求派有文化的王金存担任自我的指导员。当整个七连只剩下他们俩活着时,两人有一段经典的生离死别的对白让我记忆犹新。一条腿被炸伤的王金存地说:“连长,那里还有一发炮弹,拿去吧。”谷子地也递给他一些炸药包的引线说:“我们不能让兄弟们的尸骨落在敌人的手里!”说完转身离去。王金村却又深情地喊了声:“连长!”谷子地转过身来,俩人对视了片刻。“连长,我没给你丢人吧”“没有!”谷子地说,“来生我们还做兄弟!”王金存笑了,拉响了炸药包...... 没有人不热爱生命。在战斗的最终时刻,焦大鹏为什么谎称听见了集结号因为他想给七连留下个种,因为他不想再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面前消失、死亡。可是一向害怕战争、害怕死亡的王金存此时却

说了实话。因为他意识到如果没有战争,没有自我的牺牲,就没有和平,到时候被屠杀的就不止这些人了。战争意味着什么战争不允许恐惧的存在,因为战争意味着流血与牺牲。因为没有战争,和平永远不会到来。战争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和平的种子撒满人间。集结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军人服从与背叛的较量,意味着进攻与撤退的选择,意味着生与死的抉择。可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作为军人他们义无返顾,选择了前进! “生命诚可贵,和平价最高!”当有一个清明节到来的时候,想起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让我们唱起国歌:居安思危、振奋精神,为保卫伟大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集结号观后感范文(二) 当喧嚣的山城还沉浸在新年欢乐气氛里时,我却走进了电影院,看了冯小刚的电影《集结号》。 近年来,冯大导演的电影向来以幽默,搞笑的贺岁剧作为主打,并且热衷于公映前的大肆炒作,所以在《集结号》推出前后我就没有认真关注过它。 但这次给我的震撼和感受却是巨大的。电影一开始的战争场面太逼真了,一下子就把我带入了战火连天的年代,好像就发生在我的周围。那纷飞的子弹和炮火把我给炸了,所以当时异常想哭,是真的害怕了。 “听不见号声,就是打剩最终一个人,也要之后打下去”。忘不了的台词,忘不了的命令,这是一个英雄下给一个英雄的命令。三营

集结号观后感1000字

集结号观后感1000字 观影片《集结号》有感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尚智 高中的时候我曾经看过一次《集结号》,那时只是觉得谷子地和 他的九连太受委屈了,他们没有得到应得到的荣誉和公正的待遇。但这次从头到尾,认认真真重地新看了一遍《集结号》,心中的感受和第一次不一样了,心中想的更多了。也许人对一件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全面的多次的重新理解才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吧。重温经典,少了对他们委屈的过分在意,而是重新思考他们为什么选择那条路,为什么受苦却又要坚持。我觉得谷子地和他的九连的每一位战士都很伟大,他们甘愿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也成全自己心中的梦想。 谷子地的遭遇正像每一位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一代人的缩影。他们为了推翻地主的压迫,为了国家的和平,为了政治上的信仰,背井离乡,投入到革命队伍中。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和命运作斗争,每一刻都可能牺牲掉自己的生命。王金存一开始害怕上前线是因为他害怕牺牲,更害怕让自己的母亲和媳妇担心。但他选择了为 * 献身的道 路就不该畏惧牺牲,虽然残忍,但集体理想的实现没有个人的牺牲是无法达成的。当他目睹了自己战友一个又一个的牺牲之后,他变得勇敢,坚强起来了,将个人情感置于一边,真正的为自己的国家为自己的信仰而敢于冲锋了。他的选择是对的,他的牺牲是他生命中最绚烂的的时刻。谷子地是个有血有肉的铁血男儿,本来他也会死的,但 他侥幸逃脱了,他的余生不为自己而活,为了给自己死去的战友一个

证明,一个归宿!让社会认同他们的付出,认同他们的生命是有意的!当他在朝鲜战场上为赵二斗接过地雷的时候,他又为集体做了一次牺牲,因为他不能让他的炮兵连失去眼睛!他放不下自己的使命,就委托赵连长帮自己继续找寻自己的组织。他的选择再一次体现了他的无私,他的伟大! 当谷子地又一次死里逃生后,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四处奔波,不畏艰难险阻,执着的要为战友和他们的连队找到组织。当他走在无名烈士公墓的时候,他的心情是难过的,有名的孩子没了名字,有意义的生命却得不到认同,这更坚定了他寻找组织的执念。无论风吹日晒,无论旁人唏嘘冷落,他都一直在挖,让战友们重见天日!黄河终有澄清日,当战友的尸体找到的时候,谷子地愣了,他终于等到那一天了。那一天,九连的战士们聚在了一起,接受了荣誉的授予和革命队伍的肯定。集结号响了起来,英雄们可以安稳的走了。 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是我们的幸福,但我们不能忘掉老一代革命分子为我们所做的牺牲,我们也要继承前一代人的夙愿,努力建设* 现代化中国,让革命火种永远传递下去! 集结号观后感 昨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电影集结号。其实对于这部影片,我早就听说了,但是一直没看,因为据介绍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我想那个炮弹横飞的战争年代可以用历史来形容,就大多数人而言,是不太感兴趣的。可是,昨天观看了以后,我就不那么想了,因为我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400字500字600字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400字500字600字集结号电影观后感400字500字600字 《集结号》思绪被带到那个为人民幸福斗争的战争年代,解放战争时期,九连连长谷子地带领全连四十七名兄弟奉团长的命令坚守狙击阵地,以集结号为令撤退。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一 电影《集结号》是冯小刚导演的最新力作,战争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九连连长为掩护大部队撤离而带领团队与敌军主力作战的故事。 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接到团长命令,要打阻击战帮助大部队撤离,以集结号为撤退信号。整个连队打光了,也没听到集结号响,谷子地被炮火轰晕在死人堆里得以生还。之后漫长岁月里,他寻找原来的队伍,一是想找到团长说完成任务了,但全连阵亡;二想知道团长到底有没有吹响集结号。谷子地最后找到的是团长的坟头。一个司号员告诉谷子地,其实团长从来就没有打算吹响集结号,原来为了大部队的转移,团长和谷子地的连队一样,也是战争的牺牲品。谷子地醒悟后,决心挖出全连49个弟兄的遗骸,为当年阵亡的弟兄们找回“烈士”称号…… 我们应该记住,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由先烈们用鲜血换

回来的!也许还有许许多多的烈士们都无法正名,也许还有许许多多的烈士被长埋在一个个旧窑洞里,但是每一个牺牲的烈士都是永垂不朽,让我们向他们致以最深沉的默哀,向他们致敬!所以我们要努力读书,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这样,我们的祖国将来才不会被侵略,也不会出现《集结号》中那一幕幕悲惨的场景了! 集结号电影观后感二 1997年,那是一个冬天,有一位导演在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划出了一个特殊的档期,专拍贺岁片,第一部名叫《甲方乙方》,从那以后,每到岁末,他就要和喜爱他的观众“不见不散”,没想到十年下来,还“没完没了”了。渐渐的,观众把他当成了“大腕”,把看他的贺岁片看作是去赴一场“夜宴”,但这个导演不满足,他总是渴望突破,期待转型,如果说那顿《夜宴》让人吃完之后难免有“一声叹息”的感觉,那么,这次吹响的《集结号》,则彻底圆了他的大片之梦。 《集结号》是一个有关退伍老兵的故事,就为一次到底有没有吹响过的集结号,老兵失去了全连所有的战友,十多年来他魂牵梦萦不得安宁:那是在解放战争的一次战役中,上面的命令是一个连队的战士坚守4小时,以集结号为令撤

电影集结号观后感范文大全

集结号观后感一 鲜血承载着一份职责和勇气,泪水蕴藏着一份情义与感动,号声凝聚着对生存的期望。 那声悲怆的集结号遥远了,“以前”已概括不了他的沧桑,唯有历史,灰白的一段历史,冰冷而又陌生的记忆,冷不丁经心激起情感上的一层涟漪。 看完《集结号》思绪被带到那个为人民幸福斗争的战争年代,解放战争时期,九连连长谷子地带领全连四十七名兄弟奉团长的命令坚守狙击阵地,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然而团长为为战争全局思考,没有吹响集结号,致使九连全体战士在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后,除谷子地以外全部壮烈牺牲,并按失踪处理。为给九里哦按正名,谷子地张开了执着的探寻,最终在烈士墓前吹响了47个生命一向想听,甚至死也没有听到的集结号。 故事情节就是如此简单,这简单的背后却屹立着那些被遗忘的人英雄。没有人生来是英雄,他们都是被那个年代所傲。为了革命胜利,为了人民幸福,即便是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所不惜。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连长谷子地坚守上级所下达的听不到集结号绝不撤退的命令,带着47个弟兄死守汾河拦截战壕,只为了争取大撤退的宝贵时刻。当连中有人提出自己已经听到集结号响了,可谷子地没听到,他怀疑自己耳朵被炮火震聋了,问代理指导员王金存他是否听到集结号。这个文弱书生此刻彰显了英雄本色,他说他没有听到,正因集结号根本没有响。他没有昧着良心讲话,尽管他知道如果他说他听到了谷子地也许会下令整个连撤退,九连也许就会留下种。最终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九连从47人到43人,再到13人,最后圆满完成任务只剩下连长一个人。爆笑谷集结号的响起意味着任务的结束,意味着生存的期望,可它并没有响起。正因它没有吹响,因此我们的革命战时不能撤退;正因他没有吹响,因此我们的英雄很执拗地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命令,对一个战士来说,它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年轻的一代,贪图享乐,懒惰娇逸。不必说关于生死的革命任务,就连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当中某些人也不乐意认真完成。是该反思一下了。我们应当知道这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加倍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争,硝烟弥漫,我们生活和平的年

吹响“劳动”集结号

【国旗下讲话】吹响“劳动”集结号 大家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吹响“劳动”集结号》。 习爷爷在“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上曾说过,“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费午餐,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和创造。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小标兵。” 习爷爷从年轻就非常热爱劳动,1969年,不满16岁的他来到陕北农村插队,一头扎进最基层。在农村生活的7年间,他什么活儿都干过,乡亲们说他是“吃苦耐劳好后生”。从政之后,习爷爷不改劳动本色,从贫困山村到基层社区,他走进群众中间,一起种树、打糍粑、炸酥肉……就在刚刚过去的 4月8日,习爷爷还挥锹铲土,扶苗培土,与广大少先队员和市民们一起劳动,植树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景象,到处都留下了劳动的温暖记忆。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亲爱的队员们,“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应当牢记自己的学习使命。培养高尚的情操,掌握丰富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本领,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去适应和创造新生活。 其次,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家里,积极进行内务整理、居家打扫、小物洗涤、后勤服务等家务劳动;在学校,

积极参加红领巾志愿服务小岗位,在实践岗位上收获劳动的喜悦;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培养自己的劳动能力。 第三,我们要心有榜样,积极寻访家乡劳动模范或身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光荣事迹,感受家乡发展新变化。 第四,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劳动的人,切身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中默默无闻的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最美“小标兵”。我们应该小手拉大手,向市民们宣传劳模事迹,倡导大家珍惜劳动成果,表达红领巾对劳动者们真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队员们,在火红的“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吹响劳动集结号,体验劳动带来的美好生活,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从小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2019年4月29日

集结号观后感20篇

集结号观后感20篇 集结号观后感(一): 鲜血承载着一份职责和勇气,泪水蕴藏着一份情义与感动,号声凝聚着对生存的期望。 那声悲怆的集结号遥远了,“以前”已概括不了他的沧桑,唯有历史,灰白的一段历史,冰冷而又陌生的记忆,冷不丁经心激起情感上的一层涟漪。 看完《集结号》思绪被带到那个为人民幸福斗争的战争年代,解放战争时期,九连连长谷子地带领全连四十七名兄弟奉团长的命令坚守狙击阵地,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然而团长为为战争全局思考,没有吹响集结号,致使九连全体战士在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后,除谷子地以外全部壮烈牺牲,并按失踪处理。为给九里哦按正名,谷子地张开了执着的探寻,最终在烈士墓前吹响了47个生命一向想听,甚至死也没有听到的集结号。 故事情节就是如此简单,这简单的背后却屹立着那些被遗忘的人英雄。没有人生来是英雄,他们都是被那个年代所傲。为了革命胜利,为了人民幸福,即便是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所不惜。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连长谷子地坚守上级所下达的听不到集结号

绝不撤退的命令,带着47个弟兄死守汾河拦截战壕,只为了争取大部`队撤退的宝贵时刻。当连中有人提出自我已经听到集结号响了,可谷子地没听到,他怀疑自我耳朵被炮火震聋了,问代理指导员王金存他是否听到集结号。这个文弱书生此刻彰显了英雄本色,他说他没有听到,正因集结号根本没有响。他没有昧着良心讲话,尽管他明白如果他说他听到了谷子地也许会下令整个连撤退,九连也许就会留下种。最终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九连从47人到43人,再到十三人,最终圆满完成任务只剩下连长一个人。爆笑谷集结号的响起意味着任务的结束,意味着生存的期望,可它并没有响起。正因它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革命战时不能撤退;正因他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英雄很执拗地坚持到最终。这就是命令,对一个战士来说,它高于一切,包括自我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年轻的一代,贪图享乐,懒惰娇逸。不必说关于生死的革命任务,就连教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当中某些人也不乐意认真完成。是该反思一下了。我们应当明白这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加倍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争,硝烟弥漫,我们生活和平的年代里,有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还有什么理由去浪费时刻而不好好学习呢?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幸福的一代,如果非要下达什么任务的话,那么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发奋,将来报效祖国,

电影《集结号》观后感500字精选篇五篇

电影《集结号》观后感500字精选篇五篇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电影《集结号》观后感500字精选篇,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电影《集结号》观后感500字精选篇 在《集结号》中,我们看到了同是炎黄子孙的两方战士以残忍的方法互相杀戮,子弹钻入肉体、滋滋作响的声音始终在观众耳边回响,窄小的巷道里满是断肢残臂,杀红了眼的战士甚至冒大不韪枪杀俘虏。特别是还有谷子地在为小我讨回尊严时所经历的种种窘境,这一切都让我感觉到,冯导演实际上是在以一种让观众揪心的手法来提醒我们大家,关爱个人,关爱生命。所以说,称《集结号》是中国版的《拯救大病瑞恩》,不无道理。 中国历史是一部崇尚集体主义的历史。我曾赴某水电厂考察,多年前响应组织号召来到这深山老林的热血知识青年们已是垂垂老朽,可如今世事已变,他们深为自己儿孙入学就业而发愁。我还曾去过一老国企,厂区外山脚下那一排排建于四五十年前的低矮房屋多属于当年那些支边的老员工,比他们晚进厂数十年的则住在旁边的现代化建筑里。对他们来说,组织靠不住,子女又没出息,可谁又会来拯救这些老年“瑞恩”呢? 我并非试图证明小我比大我,或者公平比效率,更重要。局部利益服从于整体,这完全正确。但我知道,观众们流泪的主要原因并非47名烈士死得伟大,而是因为整体利益满足之后,局部利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明明是烈士,却被认定为“失踪”;谷子地为烈士们积极奔走平反,除了受害者,却没有人真正当回事(剧中提到,老兵寻找部队的信件有几十万封);还有一名受害者,他感到不平的原因却是,“失踪”者家属的补偿比烈士家属要少很多。所以,我认为,观众们的泪水,是委屈的泪水,既为自己,就象活着的谷子地,也为逝去的先人,就象那47位长眠地下的烈士。其实,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向组织要求的并不多。由小纸袋装着的那一枚金属小片片,还有那向空中鸣放的枪声,都足以让受了多年委屈的国人泪如泉涌,泪如泉涌之后则是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继续牺牲小我。 电影《集结号》观后感500字精选篇 近日,观看了冯小刚导演的大片《集结号》,从主人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

《集结号》观后感

《集结号》观后感 鲜血承载着一份责任和勇气,泪水蕴藏着一份情义与感动,号声凝聚着对生存的希望。 那声悲怆的集结号遥远了,“曾经”已概括不了他的沧桑,唯有历史,灰白的一段历史,冰冷而又陌生的记忆,冷不丁经心激起情感上的一层涟漪。 看完《集结号》思绪被带到那个为人民幸福斗争的战争年代,解放战争时期,九连连长谷子地带领全连四十七名兄弟奉团长的命令坚守狙击阵地,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然而团长为为战争全局考虑,没有吹响集结号,致使九连全体战士在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后,除谷子地以外全部壮烈牺牲,并按失踪处理。为给九里哦按正名,谷子地张开了执着的探寻,最终在烈士墓前吹响了47个生命一直想听,甚至死也没有听到的集结号。 故事情节就是如此简单,这简单的背后却屹立着那些被遗忘的人英雄。没有人生来是英雄,他们都是被那个年代所傲。为了革命胜利,为了人民幸福,即便是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所不惜。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连长谷子地坚守上级所下达的听不到集结号绝不撤退的命令,带着47个弟兄死守汾河拦截战壕,只为了争取大部队撤退的宝贵时间。当连中有人提出自己已经听

到集结号响了,可谷子地没听到,他怀疑自己耳朵被炮火震聋了,问代理指导员王金存他是否听到集结号。这个文弱书生此刻彰显了英雄本色,他说他没有听到,因为集结号根本没有响。他没有昧着良心讲话,尽管他知道如果他说他听到了谷子地也许会下令整个连撤退,九连也许就会留下种。最终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九连从47人到43人,再到13人,最后圆满完成任务只剩下连长一个人。 集结号的响起意味着任务的结束,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可它并没有响起。因为它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革命战时不能撤退;因为他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英雄很执拗地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命令,对一个战士来说,它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年轻的一代,贪图享乐,懒惰娇逸。不必说关于生死的革命任务,就连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当中某些人也不乐意认真完成。是该反思一下了。我们应当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加倍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争,硝烟弥漫,我们生活和平的年代里,有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还有什么理由去浪费时间而不好好学习呢?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幸福的一代,如果非要下达什么任务的话,那么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我是中原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

集结号观后感汇总5篇

集结号观后感汇总5篇 每一个牺牲者都是垂不朽的。这是《集结号》这部电影所要的表达的主题。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带来集结号观后感精选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集结号观后感1 “不管几点钟,以集结号为令,随时准备撤退。听不见号声,你就是打剩的最后一个人,也得给我接着打下去!”“是!”团长的命令,连长的回答,构成《集结号》整个故事的核心。 1948年,中原野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拖上个临时指导员共47人坚守汶河南岸旧窑厂,这是一个营的军力也只能抵挡四个小时的险要之地。47条年轻的生命,有日夜盼望回去的家,有朝思慕想的亲人,47个鲜明的个性,触碰着心灵最深处的感动。几个有血有肉,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向我们展示着最真实的人性。九连连长谷子地,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冷静而不失人情味,把每一个战士放在心里,胜于亲兄弟。在汶河南岸眼看着自己的战士一个又一个地倒下,集结号又迟迟未响的疼痛与焦虑;当有人提出集结号已经吹响自己又真的没有听到,选择留守阵地时的坚忍;被误会是国民党俘虏时的忿忿;抗美援朝战场上面对地雷,怀想死去兄弟时的愧疚,渴望救赎的煎熬;一直坚持寻找已经改编了的独二师的坚持; 在烈士陵园里得知集结号根本没有为九连吹响过时的愤怒;在旧窑厂誓死要将死去弟兄们的残骸挖出以证明他们坚持奋战到了生命

的最后一刻,不是无名失踪者时的疯狂;迟来的追认烈士通知到来是的激动。不得不说,张涵予对于谷子地这个人物的把握的确恰如其分,每一个阶段都恰倒好处,他的表演感人至深。一排排长焦大棚,我特别喜欢这个角色,廖凡的确是个好演员!“打一回仗报一回丧,以后别让我干这事儿了。”孙指导员被敌人炸成两截,焦大棚想致俘虏于死地时的血性;口述家书让王金存代笔时焦大棚对老婆儿子流露的温情;面对战友一个一个牺牲时内心的纠结;当敌人如小强一般铺天盖地涌来,焦大棚拿着___冲在最前面被烧成火人时的勇猛;全身焦黑的焦大棚虚弱地和谷子地说“我听到集结号了,一直都听你的,就听我一次,撤退吧,再下去人都死光了”时的恳求。 这就是全九连最勇敢的焦大棚。可这样的战斗英雄,又不同于我们习惯了的那种不怕死的形象,他即使没听到集结号,也在临死时想为九连剩下的人寻求一个活下去的机会!从100多号人到47个到33个到13个,每一回都是焦大棚在统计,战友牺牲的伤痛他比谁都能体会得更深切,又是一个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还有王金存。这个人物的成长让人觉得真实。战场上可能都是不怕死的英雄吗?当然不可能。害怕,逃跑,畏战想必是人之常情,可贵的是王金存在战火中得到了灵魂的救赎。原本只是个文化教员,第一次上战场吓得尿了裤子,被谷子地拉去接替了孙指导员的位子。帮战士们写家书,自己也不停地给妻子写信。从一个面对受伤的战士都吓得动弹不得的胆小鬼,最终成长成坚持没有听到集结号留守阵地、守着战友们的尸体、拉响了炸药包的男子汉。

集结号观后感

集结号观后感(一): 鲜血承载着一份职责和勇气,泪水蕴藏着一份情义与感动,号声凝聚着对生存的期望。 那声悲怆的集结号遥远了,以前已概括不了他的沧桑,唯有历史,灰白的一段历史,冰冷而又陌生的记忆,冷不丁经心激起情感上的一层涟漪。 故事情节就是如此简单,这简单的背后却屹立着那些被遗忘的人英雄。没有人生来是英雄,他们都是被那个年代所傲。为了革命胜利,为了人民幸福,即便是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所不惜。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连长谷子地坚守上级所下达的听不到集结号绝不撤退的命令,带着47个弟兄死守汾河拦截战壕,只为了争取大部队撤退的宝贵时刻。当连中有人提出自己已经听到集结号响了,可谷子地没听到,他怀疑自己耳朵被炮火震聋了,问代理指导员王金存他是否听到集结号。这个文弱书生此刻彰显了英雄本色,他说他没有听到,正因集结号根本没有响。他没有昧着良心讲话,尽管他知道如果他说他听到了谷子地也许会下令整个连撤退,九连也许就会留下种。最终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九连从47人到43人,再到13人,最后圆满完成任务只剩下连长一个人。爆笑谷 集结号的响起意味着任务的结束,意味着生存的期望,可它并没有响起。正因它没有吹响,因此我们的革命战时不能撤退;正因他没有吹响,因此我们的英雄很执拗地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命令,对一个战士来说,它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年轻的一代,贪图享乐,懒惰娇逸。不必说关于生死的革命任务,就连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当中某些人也不乐意认真完成。是该反思一下了。我们应当知道这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加倍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争,硝烟弥漫,我们生活和平的年代里,有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还有什么理由去浪费时刻而不好好学习呢?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幸福的一代,如果非要下达什么任务的话,那么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发奋,将来报效祖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我是中原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无论是被误会是国民党俘虏时,还是得知独二师军队已经改编,谷子地说自己是总是说这么一句。在他心目中,群众是最重要的,先是群众其次才是个人。生活在物质横流的社会,我们似乎变得很自私,太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关心群众,或是忽视别人的感受。其次,没有一个人是与社会他人隔离的,我们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与别人交往,我们有各自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也隶属于某个

《集结号》观后感

陕西科技大学2011-2012-1平时考核.课外实践论文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文题目:红色电影《集结号》观后感 电影《集结号》之观后感 号角又响 一九五八年的冬天,汶河县汶河南岸再次吹响了传遍神舟大地,震撼中华儿女,让人感动,让人心碎,让人撕心裂肺的《集结号》。那是曾经中原野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全体48名中华“无名英雄”的誓死等待啊。如今,它,终于响起来了。可是,响得响彻心扉,夹杂着如此沉重的气息,因为,它来得实在是太迟了! 剧中,连长谷子地奉命带领战士在延庆桑园镇执行阻击任务、掩护全团撤退。当时团长刘泽水的命令是:“听不见号声,就算打了只剩你一个,你也给我扛下去。”连长谷子地毫不犹豫地接受力任务。接着,一幕幕炮火连天、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血腥撕杀的场面令人惊心动魄;一场场战友惨死、尸骨无存、背负“失踪”名份的情节使人撕心裂肺、悔恨哀怨;一个个舍生舍义、视死如归、锲而不舍的英雄壮士让人无限敬仰、难以忘怀。到底军号有没有吹响,为了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谷子地进行了48年感人肺腑的追寻。当人们期待以久的集结号终于在片尾中吹响的时候,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集结号精神 《集结号》是一曲以忠诚为主旋律的壮丽诗篇!四十七个壮士血洒疆场是忠诚、为的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为的是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焦排长在重伤弥留之际说听到了集结号吹响了是忠诚,为的是余下的战友的生命;刘营长不让吹集结号也是忠诚,为的是大部队的安全撤退和更多人的生命;王金存未婚妻千里寻夫又何尝不是是忠诚,为的是至高无上的爱情;谷子地面对必死无疑而选择

坚守,面对地雷爆炸而将生存留给战友,面对四十七个“失踪”的亡灵而不懈地追寻、不屈地抗争,更是显示了他的赤胆忠心。 《集结号》是无名烈士为党和人民勇于献身的伟大壮举!我看到了一个老兵——一个战斗英雄伤痕累累的内心疮疤,看到了在至高无上的集体荣誉下个人生命也不再是那样的无足轻重了,47个弟兄,他们也是人,他们同样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谷子地寻找战友遗骸的下半生我觉得比他在战场上的视死如归更为动人,在他不懈的找寻中,我看到了一种属于真正的中国男人的脊梁,那么地坚忍不拔百折不挠。 《集结号》是无数革命先烈披荆斩棘,不朽精神和灵魂的结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老一辈共产主义先锋者,同生死,共患难的大无畏精神。从王金存畏战,到最后为保留战友们的尸体视死如归。还有为让连长戴上一块新手表,吕宽沟把它看成自己的生命。中弹后,仍挣扎着死死地握住那块表。“这回连长就知道点了。”变成了它生前最后的遗言。战场上,冰冻的雪和血,比较是那么的鲜明。一幕幕,总在感动,激励着我。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该用他们的光辉形象来对照对照自己,用血与火的震撼来洗涤自己的心灵。 金无足赤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谷子地英勇善战,誓死如归,一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还是因为一时冲动而下令杀死俘虏,犯了思想上的错误。团长刘泽水无奈之极,只好让九连誓死狙击敌军,带领大部队撤离而没有吹响号角,也因此直至牺牲而心存遗憾。当然,这些都存在很大的争议,谁对谁错不做过多评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这些敢于以血肉之躯同钢铁坦克同归于尽的忠诚战士,就不可能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没有那些肯于服从大局,甘愿牺牲局部利益,承担打阻击、做掩护的指战员,就不可能有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没有千千万万个先烈的壮烈牺牲,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和平环境和幸福生活。 今天,我们似乎已经远离了战争,远离了那些风风雨雨,那些让人憎恶的战火硝烟。但是,我们应该铭记:中国现代社会的和平与发展,经济与繁荣,正是他们一代人的艰苦奋斗,用生命换取来的。为了人民群众能够吃上饱饭,拥有一个宁静的生活条件,一个和平的社会环境,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他们不畏流血牺牲,用血肉之躯,挡住了迎面而来的子弹;用坚强不屈的脊梁,支撑起炸药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