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台州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台州市“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台州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循环经济正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调结构、促升级”成为我国经济战略主基调。台州是资源小市,人口密度高,环境容量小。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有利于深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全力构建完善企业层面小循环、产业层面中循环、社会层面大循环,以及资源再生产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有效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切实改善环境质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实现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市的战略目标。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规划范围为台州市域,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台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促进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倡导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积极探索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低环境代价为特征的发展之路,全市循环经济长足进展,为“十二五”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一)完善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工作扎实推进

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组长和常务副组长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把循环经济工作纳入对县(市、区)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全市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发改部门抓协调、工业部门抓工业循环经济、农业部门抓农村循环经济、环保部门抓生态建设,相关部门抓配合的工作机制。《台州市“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纲要》有序实施,“511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台州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办法(试行)的通知》等政策,为发展循环经济搭建了良好的政策支撑体系。

(二)产业联动:三次产业循环经济同步发展

以生态文明、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落实结构调整、集聚发展、技术创新、清洁生产、绿色创建等措施,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组织实施农产品“358绿色行动”,全市农产品通过“三品”认证的达49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18个、绿色食品213个,有机食品62个。完成测土配方施肥293.31万亩,建立116个示范展示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6.5%。工业发展方面,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是我省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中唯一以循环经济命名并以此为发展目标,集聚区已进入全面启动建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以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和改造为抓手推进

产业集聚优化发展,11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均按要求开展了生态化改造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废弃物内部循环、能源循环利用、污染治理等手段和途径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全市共有350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累计创建省级绿色企业44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2010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1.69%,有效促进了全市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绿色系列创建工作。

(三)初显特色:形成特色明显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建设“城市矿山”。形成了“废旧金属、废电机设备—拆解分类—深加工—再制造”、“含银废弃物、废液—提炼白银—白银制品”、“废塑料—拆解再生—再利用”、“废粉媒灰、炉渣、废石膏、淤泥—水泥、新型建材”、“废弃蟹壳、虾壳—提炼甲壳素—保健产品”、“废弃树木—板材、活性炭”、“污水—中水回用”、“农作物废弃物—饲料、油、燃料棒”等多条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目前,我市是“中国再生金属之都”,全国最大的废旧金属集散地、最大的电机拆解基地和拆解利用率最高的地区,年拆解各类进口废旧金属240多万吨,回收利用铜50万吨、铝36万吨。全市定点拆解企业44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6家,超10亿元企业1家,台州齐合天地金属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的金属资源再生利用行业的上市企业(香港上市)。此外,我市还是全国最大的甲壳素及其衍生产品生产基地;年废银回收产量约占全国白银产量的四

分之一。

(四)节约集约:“两型”社会建设不断加快

重视项目载体示范作用。积极实施市循环经济“511行动计划”、市工业循环经济“2525示范工程”和生态市建设,累计约有100个项目列入市“511行动计划”,50个项目列入省“991行动计划”。一批项目顺利建成,起到了很好的“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作用,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四节”取得新成就。2010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为0.51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54吨标准煤,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绿色能源走在全省前列,核能、风能、抽水蓄能、潮汐能、太阳能、垃圾发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现有清洁能源装机规模156万千瓦(含抽水蓄能120万千瓦)。万元生产总值水耗下降至80.9立方米,居全省前列。推广实施集约用地512行动计划,“以亩产论英雄”逐渐深入人心。积极推进低丘缓坡、废弃盐田开发,在建滩涂围垦项目22.44万亩。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达73%,散装水泥使用率达60%。生态建设扎实推进。“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顺利推进,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污染整治工作初见成效。我市列为全国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单位。全市COD和SO2排放量比2005年分别累计削减17.3%和19%。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台州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在今后发展中予以重点关注和解决。

一是园区整体规划有待完善,生态产业链还未形成。部分工业园区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完善,对进入园区的企业在产业关联度层面要求不高。造成产业链短,布局分散,各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关系比较松散,集约化程度和协调能力较弱。

二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体系有待健全。缺乏循环经济资质认定标准,相关配套政策体系尚不健全,产业准入、财政补贴、税收、信贷、土地要素等方面激励政策不够系统,难以调动和激发企业节约资源和利用再生资源的积极性,现有特色循环产业链难以做强做大。

三是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基础薄弱。循环经济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应用比较滞后,发展急需的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极为缺乏。同时节能、环保等循环经济设备制造企业少,规模小,缺乏核心技术。

另外,以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发展大平台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空间拓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市为目标,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全面

实施以构建一个大平台、建设五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壮大五条主导循环产业链为主要内容的发展循环经济“155行动计划”,实现循环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各环节和企业、园区、社会各层面的全面发展,开创有台州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增量优化,存量提升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要严格按照循环经济的思路进行项目的筛选和建设;现有产业要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的推广深化、特色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及现有工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推动单向流动的传统模式升级为循环经济模式。

——统筹规划,重点推进

按照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的要求,注重长期战略目标和近期工作重点相结合,社会整体推进和重点领域突破相结合,传统园区生态化改造与新建园区循环型布局相结合,试点示范与循环型产业体系建设相结合。

——技术创新,完善机制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充分引进先进技术,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化改革,通过制度

创新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引导资本、技术和人才转向循环经济,逐渐建立起资源节约、循环和环境改善的长效机制。

——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

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强化政府引导,推动企业自觉按循环经济理念改造提升产业,引导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倡导绿色消费,夯实发展循环经济的群众基础。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走在全国前列;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大平台基本建成,争创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型工业(农业)园区和城市(镇),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一批资源生产率高、废弃物排放率低的清洁生产企业,一批循环经济典型产业链,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经济技术,一批循环经济新兴产业,形成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依托丰富的潮汐能、风能、太阳能资源,建成绿色能源大市;城市公建、重要产业基地节能、节水、无污染或轻污染的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广泛使用;建成重点领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危险物处置体系;基本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公众节约意识、绿色消费观念普遍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循环经济发展大平台1、优化布局结构,壮大集聚区实力

按照“一轴一港一核三区”的总体布局,重点建设台州湾组合式中心港区、台州市区东部组团核心区和临海东部组团、台州石化工业基地、温岭东部组团。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原则,进一步优化各大片区的发展规划,完成相关园区的循环经济专项规划编制,形成“园区差异发展、产业高度耦合、经济生态自然和谐”的示范化集聚区。至2015年,集聚区力争实现经济总量逐步扩张、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集群效应初步显现、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发展的基础条件基本形成。集聚区重点开发建设面积达到46.26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2500亿元,其中循环经济、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30%以上;土地、人才等要素的集约发展能力大幅提升,达到全省领先水平,新增工业用地产出平均水平力争达到80亿元/平方公里以上,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提高到35%以上。

2、严格产业准入管理,完善产业链

按照全省推进生态文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强化培育建设工业循环经济、生态循环渔农业等循环产业链,推进集聚区各个层面循环经济发展,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中凸显差异化竞争优势。按照有利于构建集聚区循环产业链、有利于提升行业循环经济水平的要求,引进符合发展导向的产业和企业,加强对引入企业内部循环链构建情况、清洁生产水平等方面审核,构建特色鲜明、环节完整的主导循环产业链。以大石化产业为基础层,利用集聚区内

外资源生产产品,为下游产业提供主要原料;以大医化产业和大装备产业为应用层,利用上游产业提供的原料并结合集聚区外部原料,生产相应产品;以大静脉产业为分解层,利用集聚区内外废弃物和回收资源,分解上游产业废弃物资源,同时通过再生资源深加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为循环产业链提供原材料。同时,积极发展生态循环渔农业,构建渔农业循环产业链。

3、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便捷高效的物流网、生态网

统筹推进集聚区公路、铁路、港口及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效便捷、多式联运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强化集聚区内外经济联系,提高资源、产品配送效率。重点推进沿海高速公路、台金高速东延段至台州主城区连接线工程、台金高速公路东延二期(道感堂至沿海高速)等高速公路建设,构建方便快捷的集聚区对外交通网络。加快推进椒江二桥及接线、75省道南延(椒江二桥至温岭胜北)、74省道南延(毛张至椒江二桥)、头门港疏港公路、81省道改建(龙门港疏港公路)、82省道复线椒江大桥至黄岩马鞍山段、83省道改建临海城区至杜桥段、104国道路桥桐屿至温岭泽国段等城际干线公路和东二路、台东大道(开发大道~东方大道)等市政主干道路建设。积极推进金台铁路、台州石化铁路专用线、铁路临海头门支线、以及台州中心港临海头门港区码头、炼化一体化配套码头、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码头、沿海进港航道整治等铁路、港口和航道项目建设。按照生态功能区划要求,以保育陆域和海洋生态系统、净化自然环境为主要目标,构建“一区一带多廊”的集聚区生态安全总体格局。

(二)着力推进循环型产业发展

1、加快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以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强市、特色精品农业大市”为目标,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为主平台,以创建生态循

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示范项目为载体,着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推广节本增效农业技术。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大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节约型农业技术的主要发展模式包括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农用设备节能、设施栽培等。到2015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达到85%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面达到80%以上,农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10%。

加快完善立体高效大农业循环链。按照立体化、循环化、无害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循环高效生产等技术模式、品种以及产业布局的研究推广,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粮经结合、农机农艺结合等新型高效农作制度,积极推广农作物间作、套作和轮作,稻-鱼共生组合、稻-鸭共育等农业循环链,以及水旱轮作,粮、经、饲轮作等技术模式。加快推进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有效降低农业源污染物排放水平。到2015年,全市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90%,新建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15个。

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体系。按照点线面有机结合的思路,以“两区”建设为重点,以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为载体,加快建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体系,以点带面推动加快发展。到2015年,重点创建2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1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50个生

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

2、大力发展循环型工业

适应园区循环化、工业经济生态化发展趋势,加强工业内部的物质循环利用和能源高效梯次利用,实现资源能源的“减量化、尽量化和增量化”,提高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结构转型。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电力、医药化工、造纸、汽摩及配件、橡胶塑料等耗能和排放较大行业的结构调整,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扶持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技术改造,鼓励余热利用、废水回用、废弃物循环使用等,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围绕核心资源、核心企业,大力延伸产业链,推进产品链、产业链之间的延伸和耦合,通过不同企业、行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产业共生组合,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形成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格局。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海洋新兴产业等高技术、高附加值和低污染的新兴产业。及时完善《台州市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落实绿色环保节能“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落户台州,防止各类财政性资金流向产能过剩行业。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严格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业中,积极推广新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清洁生产应用,增强企业中水回用、余热利用和各类工业废弃物回用利用的能力。强势推进企业的清洁生产和持续性清洁生产以及环

境认证和标准化管理,力争到2015年,累计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500家次以上,创建省绿色企业70家以上。鼓励企业研究和制定绿色采购体系、绿色营销体系和产品回收资源化体系,带动和促进本行业及相关行业供应链的生态化转型。

实施园区生态化循环化建设和改造。到2015年完成11个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任务。大力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共享、废弃物循环利用,促进企业在资源和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合作,新建工业园区要按照生态园区的要求规划建设。“十二五”期间,力争建成1个国家级循环化园区,2个省级循环化园区。

做大特色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引入补链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着力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完善“废旧金属回收—拆解分类—深加工—再制造”、“废塑料—拆解再生—再利用”、“含银废弃物、废液—提炼白银—白银制品”、“废粉煤渣、炉渣、废石膏—水泥、新型建材”、“废弃蟹壳、虾壳—提炼甲壳素—保健产品”、“锯末、树皮、枝丫树—板材、活性碳”等多条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力争台州市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列入国家“城市矿产”。根据已有循环经济产业链特征,加强现有产业体系的纵横向耦合,推动产业循环组合,建设相对完善梯级行业供应链,重点打造以汽摩制造、船舶制造、成套设备制造、电器电子等为支撑的梯级利用产业链,做大特色循环经济产业。

3、推进第三产业主要行业生态化调整

以生态物流、生态旅游为重点,大力推进低消耗、低污染的服务业发展,扩大服务业总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大力发展生态物流业。以物流枢纽和物流节点建设为重点,优化规划布局,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节约物流成本,提高土地、能源、交通运输工具等使用效率。优化交通运输组织结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运输实体,促进运输效率提高和运输资源的减量化。加快发展大运力铁路、水路运输,引导营运车船向大型化、专业化、清洁化方向发展;优化公交系统建设,大力发展快速公交和农村客运;推进新能源交通发展,鼓励选用环保型节约型运输车辆,淘汰落后的车船。加强物联网建设,加快搭建高效的物流信息标准化平台,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语音识别技术、GPS、EDI、MIS等现代化物流技术手段,实现物流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减少物流过程资源消耗,抑制环境污染。在物流企业中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大力培育生态物流大企业。

加快生态旅游业发展。建立旅游企业清洁生产的监督及考核制度,合理确定旅游区环境容量,切实加强旅游景区环境的整治和保护工作,建立健全旅游区资源环境生态监测系统和生态安全保障系统。加强旅行社、旅游商店、旅游设施的生态化建设,加快形成一批生态旅游景区(点)和生态农家乐,构建绿色旅游产销体系。

(三)加强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

1、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

全面开展建设项目节能评估、节能审查、能源计量管理、能源监察审计等工作。严格实行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重点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工程。深入实施建筑节能,积极推进既有高耗能建筑节能改造,稳步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建筑一体化,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累计新增节能民用建筑1200万平方米。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等农村再生能源,促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到2015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2、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利用价格杠杆政策,制定节水扶持措施,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执行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认真落实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从源头上控制节水。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设备,因地制宜应用喷灌、微灌、集蓄节灌技术和设施,大力引进各种旱作生物、农艺节水技术,提高农作物水生产效率和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力争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以上。大力推广工业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重点控制各集控区污水处理,在高耗水行业开展污水净化再利用;加快全市中、污水回用设施建设,建筑业、绿化养护和环境卫生等行业提倡使用再生水技术。加强推广节水器具,力争到全市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85%以上。有序推进海水利用,鼓励建设

海水直接利用工程和海水淡化工程。

3、土地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

严格贯彻土地政策,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正确处理好新形势下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与农地保护的关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盘活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城镇地下空间,推进住宅节地。继续推进标准厂房建设,促进工业节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科学开发围垦资源,扩大土地利用空间。到201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74.6万亩。

4、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

大力推广新工艺,鼓励企业引进低耗材料生产线,减少生产环节原材料损耗。加大再生材料和替代材料推广应用,减少不可再生材料的消耗。大力推广使用可降解、易回收、低成本的包装材料,改进大宗原材料产品包装方式。积极推进“禁实限粘”、“禁现搅拌”工作。进一步禁止使用和限制生产使用粘土实心砖,推广应用非粘土类新型节能墙体材料,提高水泥散装使用率。

(四)强化污染减排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1、深化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开展“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着力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城市噪声、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切实抓好医化、电镀、固废拆解、制鞋、印染、橡胶等重点行业整治。认真落实规划环评

制度,深入实施园区生态化改造。全面实施主要河网的污染防治规划和主要河道的整治和修复。实施清洁空气行动,基本消除化工恶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有效控制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污染。强化城市噪声治理与核辐射安全管理。扎实推进土壤修复工程,加快推进坡耕地及林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通过实施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管理工程减排和结构减排项目,到2015年,确保实现“十二五”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2、实施重大生态工程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二期及配套管网工程、工业园区和乡镇及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填埋场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流域和饮用水源地环境监测自动站建设,完善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和使用,逐步推进城市、工业园区的大气监测系统建设。做好湿地和沿海港湾、滩涂的保护性开发。加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积极开展湿地、滩涂、重要海域、海岛的生态修复工程,着力增加海洋碳汇。

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进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转变,积极推进发展清洁能源。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减排作用,扎实推进“森林台州”建设,加快重点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和城市森林等建设,增强森林固碳能力,到2015年,全市林木蓄

积量达到2462万立方米。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加快适应技术研发推广,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沿海、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水平。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大力倡导绿色消费

1、倡导绿色消费方式

广泛开展绿色消费教育,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培养绿色消费需求,倡导理性消费和清洁消费,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与环保意识;引导市民尽量延长产品使用周期,减少消费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抵制“白色污染”;在餐饮、酒店、超市等消费领域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积极推广可降解购物袋,推进购物袋重复使用与回收,全面使用节能灯,做好公共场所耗能设备的分时段运行管理,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做好分类放置。鼓励流通企业参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大农超对接力度。

2、发展消费绿色标志产品

鼓励企业产品参加绿色产品标志认证,重点在家电、办公设备、日用品、纺织品、建材和农产品等领域开展“绿色产品”标志认证,倡导消费者积极购买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无公害标志食品等绿色标志产品。

3、实施绿色采购

学校十二五规划方案

篇一:《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沟小学“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目前,随着党中央和国家政府将工作重点转向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充分认识到农村是我们这一农业大国发展的根本,而发展农村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的根本在教育。为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提升平沟小学的办学水平。本着立足当前,考虑长远,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均衡、持续稳步健康有效发展和教育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以“办行知学园、创平安校园、建和谐乐园”为目标,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的管理思想,坚持以教师队伍的发展为重点,坚持以全面进行教育改革、构建新的育人模式为途径;坚持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目标,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学习、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把平沟小学办成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保质保量完成“普九”任务,优化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完善师生评价体系;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学校品位。在原有的基础上,师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水平得到提升,学校管理规范化,经过五年的努力,把学校办成有特色、有活力的农村学校。 三、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重点任务 1、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完善硬、软件建设,积极筹措资金,配置电脑10台,硬化操场。争取多媒体进课堂,进一步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 2、努力创办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特色学校,提升学校品牌。 3、全面实施课堂模式改革,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科教学研究和实施,积极构建符合农村学校特色的教育管理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更新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材,建立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核心,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加强学科教研,使小学毕业质检成绩位于同类校前茅。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紧密联系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推进园林化校园建设,促进学校个性发展并形成特色,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发展,全面推进高质量的素质教育。

幼儿园发展规划阶段总结一

幼儿园发展规划阶 段总结一

龙冈幼儿园十二五发展阶段总结 2月 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以来,我们本着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主线,以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及《盐都区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为依据,以创“实验性、开放性、示范性”的窗口幼儿园和特色幼儿园为目标,全面落实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培养队伍为重点,以服务家长、社会为宗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以新的理念构建管理模式,实施目标管理,提高师德修养,增强凝聚力,努力营造“和谐、奉献、求实、奋进”的良好氛围;坚持走“规范、优质、特色”的幼儿园发展之路。规范管理,以质量求生存;优化师资,以改革求发展;科研引领,以特色求品质。向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管理精良、师资强大、科研扎实、质量过硬、特色育人的现代化优质幼儿园而努力。”为发展总目标,努力践行五年发展规划中第一阶段的各项目标。现就本阶段的目标的践行情况作一回顾。 第一阶段目标 园务管理 1、理顺体制,经过竞争上岗,建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构

建一个科学的管理网络,形成园长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园长监督的互动式管理网络。 2、办园指导思想端正,全心全意为家长、为幼儿服务。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岗位责任制,重点强化后勤 和食堂管理。 4、建立健全非编人员的工资构成标准。 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职工的专业素养,着力于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3、教师合格学历、资格100%,专科学历达80%,督促参加本科学习。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率50%。 保育教育管理 1、深入学习新纲要,重点抓好保教常规工作。 2、进一步健全卫生保健制度,幼儿体检率达100 %,合格率达 100 % 。 3、强化安全责任,签订安全责任状,无安全责任事故。 4、巩固“科学认读”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家园互动式生活化主体阅读”结题。 家长工作 1、认真细致地做好家长工作,继续办好园报,使之真正成为家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体思路是:加快发展做强建材业;超常发展做精地产业;持续发展做大建筑业,统筹发展做好辅助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资源循环、全面提升弘洋综合实力。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

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资料之二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二O—O年十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 二、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 三、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14) 四、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16) (一)指导导方针 (16) (二)总体目标 (17) (三)重点任务 (18) 五、技术重点方向 (22) 六、政策措施 (39)

前言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全行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和化工 大国。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 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行业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率先实现 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 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至45%。这些都对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是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 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并组织实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 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调整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增强行业竞争力,推动行业稳定较快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纲要》在总结“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分 析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科技需求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总体要求,充分吸纳《我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教育十二五规划全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教育强市品牌,为加快海峡西岸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发展目标 1、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 扩充基础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优质资源,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当地“5+2”产业、与海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有机链接; 适当发展社区高等教育,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 2、提升教育强市水平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各类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和参与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三、发展任务 1、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早期教育开展 (1)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行学前三年教育,基本形成0-6岁的学前教育一体化体系;城区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以上,农村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6%以上。0~3岁早期教育工作有序推进。 (2)构建以公办幼儿园(所)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办园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格局; (3)到2015年,乡镇中心园(所)以上均达到省定标准。 (4)到2012年,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达50%,2015年大专以上学历达75%,培养一批名优骨干教师。 2、提高义务教育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保证6~14岁人口都能按时入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区低于2%、农村低于3%。 (2)2013年之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3)以继续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其办学条件以及通过“市管校用”的教师队伍管理手段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1)以永安一中创建省示范高中为目标,以永安十二中的“山海合作”教育改革为接口,努力打造永安普通高中强势资源;

北极星幼儿园十二五发展规划一

北极星幼儿园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北极星幼儿园在上级领导支持下,全体员工通过共同努力为幼儿园赢得了较好社会声誉和集体荣誉,为了追求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开拓,特制订本规划。 一、园情分析 (一)幼儿园概况: 北极星幼儿园创建于2009年7月,占地面积达到近3000平方米,现有校车3辆,办学以来,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现有学生260多人。幼儿园有14名教师,其中有6人幼师毕业,还有多人在进修。 (二)发展优势: 1、制度化的管理机制已成为幼儿园发展的基石 以法制园、以德立园是幼儿园办园的根本。在规范幼儿园办学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了幼儿园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了民主管理的体系。 2、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所提高 根据教育局十一五发展规划:我园坚持以教师自我发展为本,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同步发展中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我园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阶梯: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特色教师—→专家教师。 (三)存在的困难及新的挑战。 1、硬件方面 园舍方面已经大有改善,但硬件方面园舍设备还远远不足。 2、软件方面 (1)服务经验有待加强。幼儿园教职工的服务意识与经验,还需要拓展,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 (2)幼儿园至今没有核编,保教队伍还有待稳定。 二、新一轮发展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一)幼儿园发展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全面落实上饶市幼儿园课程标准。 1、幼儿为本,适度超前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坚持幼儿教育适度超前教育的原则,形成0—6岁早教一体化的教学,使学前幼儿的教育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2特色为主,全面提高 幼儿园在落实上饶市课程标准过程中要传承和创新自己的特色。在今后发展的五年内要保持课程研究的特色,形成教学特色课程 3、理念为先,和谐发展 全体教师认同“教师发展是幼儿园最为有效的保障”这一理念。幼儿园创造各种条件,使教师具备实施学前新教材的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有效教育的真正落实。 (二)办园理念 我们的办园理念——“以人为本,开发潜能,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幼儿园的教育以孩子的发展为本,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工作的目标归宿。幼儿园要教育面向全体幼儿,承认孩子的差异。 “开发潜能”——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要为孩子的德智体美发展负责、要为孩子的个性特长发展负责,从孩子的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开展教育,让孩子得到充分发展。 “和谐发展” 形成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的和谐。 “以人为本,潜能开发、和谐发展”就是以幼儿为本,在活动中挖掘培养一切幼儿的潜能;以教师为本,在工作中挖掘利用一切教职员工的潜能。实施开发幼儿潜能的教育,形成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 (三)发展目标 1、办园目标: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新教材,努力建设办学理念新、师资力量强、教育管理好、保教质量高的“学园、乐园、花园”式的幼儿园。争取在五年内把北极星幼儿园办成一所具有特色的省级幼儿园。 办园目标的内涵: (1)办学理念新——幼儿园善于把科学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化为符合本地区、本园实际的教育理念。 (2)保教质量高——儿童在学习、、生活、游戏及社会性情感等方面发展良好。保教工作被社会认可,家长满意率高。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1)

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十二五”发展回顾 回顾公司“十二五”发展,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以精益生产管理深入扎根为目标,以车间班组建设为抓手,在保证产值产能的同时,完成了推进组织机构建设、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并努力拓展其外延等工作。 一、推进组织机构建设 “十二五”期间,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共设立生产运营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物资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设备工程部、行政事务部、财务部、安全保卫科,均由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在整体工作运行上,达成了高效准确的管理目标。固体制剂一车间、固体制剂二车间、动力维护车间作为公司产能保证,由车间主任直接负责,车间主任配备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劳资核算员、设备管理员四大职能管理人员,该管理体系独立支持车间生产运作。 在后勤管理方面,公司依靠管理协调体系、后勤保障体系两大主体带动生产、保证发展。从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在生产中,严格要求过程控制,全面落实“三检制度”,确保流入市场产品的合格性。 二、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 “十二五”期间,公司积极参与山西省内制药行业标准设计,努力投身我省生物制药科技项目工作。

通过小试工艺研究、中试、大生产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等,太原制药公司独立起草了“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产品质量标准,其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已申报专利。 三、实施精益生产管理 在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公司组建“精益生产管理小组”,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全面审视公司的组织运作,解决组织架构与组织运作的冲突。在整体运作方面,公司以管理流程为中心组建管理架构,对公司的部门进行重组,不断改善管理流程。 在不断打造精益样板的同时,目标管理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通过目标管理工具的运用,管理逐渐以数字和事实为基础。通过系统的培训,公司全员将自身工作和公司目标对标,达成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的目标。 6S的深入落实,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同时也在挖掘“精益生产管理”精髓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集团“精益生产管理”的试点,太原制药公司在车间管理方面率先施行班前会、工作教导等多种管理形式,以“三件事情两张表”作为管理工作的抓手,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车间员工的工作技能。 第二部分“十三五”面临形势 伴随制药行业政策的发布、执行,不能严格按照GMP规定生产的制药企业会面临倒闭风险。在政府不断提高制药企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制药行业成熟度已经很高。面对更加规范化、严格化的政府管理现状,药品生产企业更加需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提高自身的管

(售后服务)德州市服务业

(售后服务)德州市服务业

德州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进壹步促进我市服务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壹、“十壹五”服务业发展回顾 “十壹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结构逐步优化、质量不断提高的良好态势。(壹)规模实力明显提高。壹是从发展规模见,截止201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48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占GDP的比重为33%,高于“十五”末3.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4.1%,高于“十五”末8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45.6亿元,是“十五”末的2倍。2010年,服务业提供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41.3%,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6.7%;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42万人,比“十五”末净增32.6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5%。二是从发展速度见,截止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5%,分别比“十五”末高1.4和2.6个百分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是从发展亮点见,截止2010年,全市初步形成了以传统服务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的新格局,形成了壹批优势产业和亮点。“十壹五”期间,德州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太阳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京剧城”、“中国粮油食品城”等,特别是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于我市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德州于国内外的知名度。商贸流通综合效益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德百集团进入全国百强,德百集团、黑马集团、龙马金建集团被列入全省流通30强企业,庆云商品城跻身全省8大重大现代批发市场,培育了具有直接通关资格的物流企业资通国际物流公司。 (二)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十壹五”期间,随着对外开放和民营经济俩大“天字号”工程的深入实施,大上工业的强势突破,“三农”形势的日益好转,城市规模的加速膨胀,我市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全市经济总量突破1600亿元,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之上,德州城市综合实力跨入全国百强,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基础越来越强。随着生产生活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

高校学院学生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资料总结

***学院 学生工作处“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学生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生工作部(处)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工作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日常工作有效率,重点工作有突破,创新工作有成效,不断拓宽学生工作新思路,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工作新模式,建立健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新机制,为学校和谐发展和学生全面成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提高思政管理水平 1、落实“四导制”模式,构建特色学管队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院从育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整合、优化人力资源,建立了由专职辅导员、辅导员助理、学业导师、职业导师构成的科学合理的“专职为骨干、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动态平衡”的“四导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体系,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学生工作大格局。 在“四导制”中,专职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是学生思想的指路人;辅导员助理协助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生活指导和休闲文化教育,是学生生活的贴心人;学业导师主要帮助学生解决专业学习和学业定位,是学生学业的解惑者;职业导师主要帮助学生解决技能培养、就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领路者。“四导制”在工作上有分工有合作,各有侧重又互相补充,通过相互协调、沟通、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发挥作用,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四导制”的成功推行,改变了我院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打独斗的格局,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全过程、全方位覆盖。目前,我校有31名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23人,兼职辅导员43人。69名辅导员助理。 学院在辅导员配备上,首先按照学生党团建设、心理辅导、职业发展指导、资助等工作需求,选配专职辅导员,其次依据专业、年级、班级的特点选配学业导师、职业导师和辅导员助理,形成“矩阵式”配置,便于工作协调、取长补短和优化组合;在队伍结构上,既有党

幼儿园五年发展规划

幼儿园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已经到来,教育局三园将在在教育局正确领导下,依法治园,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精化办园条件,不断探索创新。认真贯彻实施幼儿园新《纲要》;以幼儿园两个法规为准绳,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探索办园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全面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努力把幼儿园建设成“管理优化,教育优质,师资优秀,环境优美,服务优异”的特色幼儿园,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的乐园。 一、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xx市xx区教育局第三幼儿园创建于1992年4月,位于xx区六一路六号,是xx区教育局直属的省级示范幼儿园,占地面积257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5平方米。目前有小中大6个班级,180名幼儿。幼儿园共有教职工36名,专任教师12人,2人为研究生学历,学前教育本科学历达100%,学历达标居全市领先地位,市区级骨干5名。幼儿园自筹资金不断进行环境改造和硬件建设,这些项目的改建使幼儿园安全、卫生更加达标,环境更加优美,特色更加凸显。(二)、发展优势 1.历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幼儿园先后荣获辽宁省先进集体、辽宁省活动区教育优秀园所、辽宁省幼儿园园本文化建设暨环境创设评优活动二等奖。荣获xx市科研先进集体、xx市贯彻《纲要》先进集体、xx市交通安全幼儿园、xx市绿色幼儿园、xx市2010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誉度A级单位。xx区公信幼儿园、xx区学前教育系统先进集体、xx区“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教师教育

先进单位、自制玩教具评选优秀组织奖、教育系统宣传报道工作优秀单位、区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示范单位、区“三育人”先进集体、区妇女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参与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省、市、区级课题研究,国家级立项课题获全国优秀奖,语言课题荣获辽宁省“十五”教育规划优秀科研课题三等奖。连续两届代表xx区迎接省继续教育的验收、迎接市人大领导、市督学、市教育局安全组的检查指导。幼儿绘画、舞蹈、足球在市区比赛中荣获多项一、二、三等奖。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在xx晚报、半岛晨报、xx市教育网、教育局网及区信息网报道百余次2.引领作用的发挥幼儿园是为数不多的省级示范幼儿园,在全区的教育教学、行政管理、卫生保健的各项工作中起引领作用。多此作为省市区现场接待各级各类幼儿园的观摩、学习;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经验在市级交流,科研经验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交流;接待华东师大李季湄教授的现场观摩指导(全市只有三家),在xx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3.行政管理工作园内有一支团结向上、乐于奉献、有较强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领导班子和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及团结有力的后勤工作人员,为顺利完成幼儿园各项工作提供了保证。初步完善了幼儿园各岗位职责,建立了较科学合理的岗位责任制、教师聘任制和工作考核制,为幼儿园正常运作提供了保障。 4.教师队伍的建设幼儿园教师队伍充满活力与潜力,师资队伍结构逐步趋向专业化,教师专业水平与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明显提升。教师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育行为不断优化、初步构建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师德优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较强教育教学能力、示范能力与创新意识师资队伍。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

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

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八仙筒学区中心校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文化特色校园。结合国家教育发展目标及省、州、县教育发展要求,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拟定“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及方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树特色、创品牌为核心,“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为切入点,坚持以法治校、以德管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为宗旨,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学园、家园和乐园。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校园新建,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强学校设施建设,用文化和环境育人,力争把我校办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师素质优秀,教学质量优良,学生习惯良好,学生品质高尚”的地区先进学校。 2、具体目标:

(1)校园建设:积极争取校舍新建,进行校园改造,增加设施、设备,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园林化校园”,创建人文环境,用文化熏陶人,用环境影响人。促进和谐校园发展,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把学校办成理想智慧的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科学人文的花园,自主互动的学园。 (2)德育教育:“用文化的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作为德育内容、德育活动的方向。充分整合社区、家庭、学校三者的德育资源,加强养成教育、品质教育、感恩教育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质量提升:实施“质量兴校工程”,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有效教学途径和方法,争取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的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起自信,个性、爱好和特长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4)科研强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教育科研研究为抓手,走主课题统摄下的小课题研究的道路,重点做好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工作,整体推进各级科研、教研课题的研究进程。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创建,加大科研活动力度,提炼具有特色的科研成果。形成明显的学校教育特色,促进

凤山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凤山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 全县共有1个镇8个乡,总人口20.2万。现有高级中学1所,职教中心1个,初级中学14所,中心小学11所,县直小学3所,村完小87所,教学点81个,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36所。中小学生33130人(其中高中2367人、初中9190人、小学21573人),学前教育在园儿童4276人,在编教职工2088人。 “十一五”期间,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五年。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使全县教育沿着健康稳步和谐的良好轨道发展。 (一)取得的成绩 1.学前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县幼儿园由原来的1所增加到37所,在园人数由原来的410人增加到4276人。 2.“普九”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06年“普九”工作通过自治区级评估验收,2007年“普实”工作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通过自治区级评估验收。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高,至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 三类残疾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73%。 3.高中阶段教育取得重大突破。凤山高中实现独立办学,2007年被评为“市级示范性高中”;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09年县职业技术学校实现独立办学,职业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4.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共实施教育基建项目78个,用于校舍建设、危旧房改造、资源整合、仪器设施装备等累计投资达到4700万元。新建、扩建、改建校舍总建筑面积46760平方米,添置课桌凳1.5万套,购置图书46万余册,新增微机教室15个,新增多媒体教室16个,建地

2020年(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 划

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录 一、“十一五”回顾与总结 (1) (一)发展现状 (1) (二)存在问题 (6) 二、面临的形势 (7) (一)工业转型升级引导民爆行业健康发展 (7) (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拉动民爆行业市场需求增长 (7) (三)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民爆行业产能布局调整 (7) (四)一体化模式成为民爆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8) (五)倡导绿色发展和强化社会公共安全对民爆行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8)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基本原则 (9) (三)发展目标 (9) 四、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11) (一)推动结构调整 (11) (二)促进行业科技进步 (11) (三)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13) (四)推行绿色发展 (13) (五)强化行业信息化建设 (14) (六)加快行业市场化进程 (14) (七)扩大国际贸易与交流合作 (15) (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6) 五、保障措施 (16)

(一)坚持依法行政和政策引导 (16) (二)加快技术与管理标准化工作 (17) (三)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17) (四)强化产品质量监督 (18) (五)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 (18) (六)充分发挥中介组织服务功能 (18) (七)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18)

“十二五”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民用爆炸物品行业(以下简称“民爆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民爆行业是我国工业体系中的基础性产业,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使命。为继续促进行业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现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与总结 “十一五”是民爆行业发展较快的五年。在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能源及资源性工业品的需求持续旺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加大的拉动下,民爆行业产能逐步释放,结构不断优化,安全水平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效益明显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发展现状 1.行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十一五”期间,民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效益状况明显改善,运行态势趋稳向好,经济规模总量和企业利润大幅提高。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总值分别由2005年的137.8亿元、13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78.2亿元、278.3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1%、15.2%;销售企业的销售总值由2005年的12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28.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1.9%;产品和技术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不足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亿美元以上;实现利润总额由2005年的13.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8.6亿元。

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总结

. 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总结 神山乡初级中学 赵家营学校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县委政府、县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我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活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了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来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的历史起点,践行依法治教,弘扬依法治教精神,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现就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神山乡中、赵家营学校是一所集乡初中和村小为一体的农村学校,位于神山乡赵家营村。学校现有教学班9个,共有中小学生214人。其中,初中3个班,中学生85余人;小学6个班,小学生129人。在职在岗教师22人,其中大学学历17人,大专学历5人;中级职称10人,45岁及以下教师18人。近年来,学校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校园环境明显改善,教育设备设施逐步完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狠抓队伍建设:

1、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狠抓“四风”建设,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防腐倡廉,防微杜渐;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提高学校领导班子防腐倡廉能力,进一步使班子有凝集力、团结力和战斗力。 2、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全面推行教职工聘任制度,调整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继续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学校以“校本”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技术为目的,坚持“学习、工作、反思一体,强化反思;教师、专家互动,突出主体;课题为载体的演绎型科研、‘小现象真问题’为特征的归纳型教研互促,注重实效”的策略,整合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即将教师队伍建设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开展禁烟、劝烟活动。坚决杜绝乱收费,乱补课,乱收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酒后上班,上课使用手机等现象。 (二)、夯实师训工作: 1、在“十二五”期间我校先后有15人次参加市以上各类培训,参加国家级远程教育培训先后三次共66人次。 2、在“十二五”期间学校每年均组织对全体教师的校本培训。培训内容有:师德师风学习、教师信息教育技术学习、分学科的教材教法学习、安全知识学习。 (三)、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1、硬化学校操场地面,面积40平方米,投入资金0.68万。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报告

公司 “十三五”发展规划 二○一六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基础 (2)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2)

三、自主创新上台阶 (3) 四、市场开拓创新高 (4) 五、管理水平显成效 (4) 六、存在的不足 (5) 第二章发展环境分析 (9) 一、市场环境分析 (9) 二、同行业对标分析 (1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1) 第三章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发展思路 (14) 三、发展目标 (14) 第四章保障措施 (17) 一、抢占市场 (16) 二、增加产能 (17) 三、储备人才 (17) 四、科技创新 (18) 五、狠抓成本 (18) 六、确保安全质量 (19) 七、文化建设 (19) 八、加强党建 (20) 结束语 (21)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公司实现管理提升、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时期,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对企业统筹规划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本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明确了企业“十三五”时期方向性、整体性、全局性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是“十三五”时期公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企业快速转型壮大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时期。公司紧紧围绕股份公司总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业务结构调整,细化管理责任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前进步伐,坚持三个市场齐头并进,实现产业链无缝对接,公司社会影响力、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015年各项任务目标的胜利完成,为实现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画上圆满句号。五年来,累计新签合同额1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2.3%、30.67%。企业总资产、净货币资金存量分别由期初的 4.11亿元和9255.2万元增长到6.4亿元、1.1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7%、3.86%。十二五末和期初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一年一个小台阶,五年实现大跨越。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十二五”期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以及《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纲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求好、求快、求实”的总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做强做大为重点,以求真务实为抓手,着力处理开拓经营与防范风险、做强优势与补好短板、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

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vdΓ?ǔeê q

? ? q 8 ] ? @ q q) S??; Ф Ф9? ?e @ pJ?

学校十二五规划

东尖山学校“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计划 东港市东尖山学校 2011年3月

东尖山学校“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计划 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文化特色校园,根据《东港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现状,特拟定《东尖山学校“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为契机,以抓质量、树特色为核心,以人性化思想发展生命化教育为切入点,坚持以法治校、以德管校、文化强校为宗旨,用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师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园地。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整合办学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规范学校管理,优化师资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加强学校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用人性的光辉发展生命化教育”的发展特色,办好人民满意、适应地区发展的教育,力争实现“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师素质优异,教学质量优秀,学生习惯良好”的办

学目标。 2、具体目标: (1)校园建设:增加设施、设备,创新学校文化建设,合理规划校园布局,创建“园林化校园”,促进和谐校园发展,优化育人环境,把学校办成理想智慧的家园,成功愉悦的乐园,科学人文的花园。 (2)品德教育:把“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发展生命化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活动的方向,道德教育以重视观念的传递、行为的限制转为情感启迪,走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具有一定探求价值的德育教育系列模式。充分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德育资源,强化养成教育、品质教育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内化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质量提升: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创新“有效课堂”研究,探索“有效课堂”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达到全市中上等水平的教学质量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使全体学生的自信、个性、爱好和特长都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 (4)科研强校:以“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为抓手,整体推进各年级各学科的校本研修进程。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