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面变电所设计毕业设计

煤矿地面变电所设计毕业设计
煤矿地面变电所设计毕业设计

煤矿地面变电所设计毕业设计

第一章矿井(区)概况

一、概述

1、目的与任务

变电所是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也是煤矿生产供电的关键环节。变电所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为满足煤矿对生产发展的需要,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增长需要,迫切要求增长供电容量,拟新建35kV 变电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此设计任务旨在体现自己对本专业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自己对本专业各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检验本专业的学习结果,是毕业前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是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既有助于提高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以后在工作岗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

2、矿井概述:

本矿井位于七台河市茄子河区东部,地跨茄子河区、桃山区,东起铁东-新富附近,西止308省道;南自万宝村断层,北至华楠县边界。东西长40~150km,南北宽135km左右,面积约127平方公里。百年最高洪水位0.2米,交通便利,地处山区, 所在海拔高度120M。最高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月平均气温16摄氏度。该矿采用综合开拓方式,年产200万吨,服务年限为100年,瓦斯等级为2级,煤尘爆炸指数为0.15%

二、拟建变电站概况

1、本变电所电源以双回路与 5km外的电厂相连。该电厂为汽轮机发电,带有电压自动调节,电压等级为35KV,电源容量为3000MVA。

2、电源出口相对阻抗为:

系统最大方式的容量为:2900 MVA,电抗为:0.518;系统最小的方

式为2100 MVA,电抗为:0.584;

系统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TM=5660h

3、本矿变电所电源由双回LGJ-240架空导线与电厂相连,线路长度为5.3KM,架线是铁塔与水泥杆结合,跨跃部分用塔式,其它部分用水泥杆。地线采用复合地线,具有避雷、通迅作用。

三、变电所的任务和位置

1、矿区负荷的分布情况

(1)地面高压供配电

自35/6KV矿井地面变电所所有馈出线以电缆为主:其中电缆出为:主、副提升井,压风机房、地面低压配电所,选煤厂,锅炉房400V变电所,井下变电所各2回。架空馈出为:风井二回,污水处理厂、居住区各一回。

(2)地面低压配电

在锅炉房设置6.3/0.4KV变电所,装设SL7-6.3/0.4KV电力变压器两台,选用MCC配电屏一台,担负锅炉房动力及照明电源。

(3)、井下供电

自主变电所引两回电缆,经副井提升井进入井下变电所,采用矿用防爆变压器两台,矿用低压配电柜12台,分别向水泵,所内变压器,升下照明供电。

2、变电所任务

变电所任务是从电力系统接受电能、变换电压和分配电能,主要为井下

煤碳生产提供电能而设,它负责主、副提升井绞车,地面主扇风机,井下的主排水泵,井底车场的动力及各采区提供电能,同进担负地面选煤厂,生产锅炉,集中供热、宿舍及矿医院照明等,变电所是接受分配控制和保护的枢纽,是分配能源的接力站。

3、变电所的位置确定

其任务是将中央变电所送的高压电能变为低压电能,并将此电力配送到采掘工作面及附近用电设备。它的位置选择是否合理,对采区供电安全及供电质量有直接影响。采区变电所的位置决定于低压供电电压、供电距离、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方式、采煤设备的容量大小等因素。1 采区变电所位置确定原则(1)变电所处于负荷中心,使低压供电距离合理保证供电质量而又节省电缆。在铠装电缆截面不超过95mm 、橡套电缆截面不超过70mm 的条件下,保证采区内供电电压不低于该设备额定电压的95%。(2)附近巷道应有轨道,便于运输采区变电所的大型电气设备。(3)变电所内通风良好。保证变电所硐室温度不超过附近巷道温度5~C。(4)变电所硐室围岩稳固,易于维护,防止淋水,顶底板坚固,顶板无滴水现象。(5)根据采区生产的特殊性要求,尽可能由一个变电所向采区全部电气设备供电。在采区内生产期间减少迁移次数。另外,采区变电所硐室不得设在工作面平巷中。根据以上要求,通常采区变电所设置在采区装车站附近,或设置在上(下)山与运输平巷交叉处,或两上(下)山之间的联络巷中。

本设计的矿山变电所,地面工业广场已统一考虑了压煤问题以及运输、通讯、水暖等设施,所以变电所的所址一般选择在靠近井口的工业广场边缘地带。

确定变电所的位置时,应在保证变电所安全的基础上,对几种可行方案,根据变电所所址的各项要求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最后确定最佳方案。

第二章变压器的选择

一、用电负荷计算

1、负荷资料的来源

本设计用的负荷统计表是由矿山机电科和变电所提供,经指导教师审核而确定。

2、负荷计算的方法

计算用的所有参数如:功率因数,需用系数,不同时系数等其它参数,均由《电工手册》和教材查得,计算的方法是采用需用系数法。

负荷统计表如下:

全矿负荷统计及相关数据

三、无功功率补偿

电网输出的功率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功功率;二是无功功率.直接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或声能,利用这些能作功,这部分功率称为有功功率;不消耗电能;只是把电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这种能作为电气设备能够作功的必备条件,并且,这种能是在电网中与电能进行周期性转换,这部分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如电磁元件建立磁场占用的电能,电容器建立电场所占的电能.电流在电感元件中作功时,电流超前于电压90℃.而电流在电容元件中作功时,电流滞后电压90℃.在同一电路中,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方向相反,互差180℃.如果在电磁元件电路中有比例地安装电容元件,使两者的电流相互抵消,使电流的矢量与电压矢量之间的夹角缩小,从而提高电能作功的能力,这就是无功补偿的道理。

1、变电所自然功率因数

由用电负荷的计算知变电所的自然功率因数为cosφ〈0.76〈0.95.补偿前功率因数低,需人工补偿。

2、功率因数低的影响

(1)、降低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

(2)、增加电网的功率损耗。

(3)、增大电网中的电压损失,降低供电质量。

(4)、增加电能成本。

3、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未装设人工补偿装置时的功率因数称为自然功率因数。一般从设备选择和运行上采取减少无功功率需求量,如合理选择感应电动机,使其额定功率与拖动的负载相匹配;调整变压器负荷分配使其在最佳负荷状态下运行;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改善机电设备的工况;控制机床、电焊机等用电设备空载运行的时间;在生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同步电动机代替感应电动机。

(2) 人工补偿:装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进行人工补偿。电力用户常用的无功补偿设备是电力电容器,又称并联电容器、静电电容器。

4、功率因数的改变

经计算全矿功率因数cosΦ=9194/11743=0.783<0.95

若功率因数偏低,在保证供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不便的前提下,电流将增大。这样电能损耗和导线截面增加,提高了电网初期投资的运行费用。电流增大同样会引起电压损失的增大。为了减少电能转化的损耗,降低投资,一般采用电力电容器进行补偿。

需要电容器的容量: Qc=P z(tgΦ1-tgΦ2) (2-8) 式中 Q c——补偿电容器的容量,单位:千乏

P z——总有功功率,单位:千瓦

tgΦ1——补偿前的功率因数,

tgΦ2——补偿后的功率因数,

95.0cos 789.0cos 21==??

计算可知,tg Φ1=0.776, tg Φ2=0.329

Qc =9194×(0.776-0.329) =4109

选择GR-1C-08型电容柜,容量为270千法。需用电容柜的数量: N=4109÷270=15.2 取16个柜

利用电力电容补偿容量为Qc =270×16=4320千法 补偿后变电所总无功功率:Qz =7306-4320=2986千法 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 ?=0.951 满足要求。

由于煤矿变电所6千伏供电采用单母线分段,电容器分别安装在一 、二,三段母线上。故每段补偿电容器容量1440千乏。分别安装5个电容柜。共计十六个电容柜。满足无功功率的补偿要求。

三、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

1、35/6.3KV 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主变台数的确定)

第3.1.2条 在有一、二级负荷的变电所中宜装设两台主变压器,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装设两台以上主变压器。如变电所可由中、低压侧电力网取得足够容量的备用电源时,可装设一台主变压器。

第3.1.3条 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电所,当断开一台时,其余变压器的容量不应小于60%的全部负荷,并应保证用户的一、二级负荷。

已知系统情况为系统通过双回35kV 架空线路向待设计变电所供电,且在该待设计变电所的负荷中,同时存在有一、二级负荷,故在设计中选择两台主变压器。

2、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1) 主变压器容量一般按变电所建成后5至10年的规划负荷选择,

并适当考虑到远期10至20年的负荷发展。

(2)根据变电所所带负荷的性质和电网结构来确定主变的容量。对于有重要负荷的变电所,应考虑当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

器容量在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

二级负荷。

3、主变相数的选择

(1)变压器采用三相或单相,主要考虑变压器的制造条件,可靠性要求及运输条件等因素。

(2)当不受运输条件限制时,在110kV及以下的发电厂和变电所,均应选用三相变压器。

4、主变绕组连接方式

变压器绕组的连接方式必须和系统电压相位一致,否则不能并列运行。电力系统采用的绕组连接方式只有Y和△,高、中、低三侧绕组如何组合要根据具体工程来确定。

我国35kV及以上电压,变压器绕组都采用Y0连接;35kV亦采用Y连接,其中性点多经过消弧线圈接地。35kV以下电压,变压器绕组都采用△连接。

由于待设计变电站为35kV电压等级降压至6.3kV故绕组连接方式为Y0/△。根据该待设计变电所负荷分析确定:采用两台主变压器。

5、是否选择有载调压变压器

由于我国电力不足,缺电严重,电网电压波动较大,变压器的有载调压是改善电压质量,缺少电压波动的有效手段,对电力系统,一般要求35kv 及以上变电所至少采用一级有载调压变压器。

6、主变冷却方式

主变一般采用的冷却方式有自然风冷却、强迫油循环风冷却、强迫油循环水冷却、强迫导向油循环冷却。小容量变压器一般采用自然风冷却,大容量变压器一般采用强迫油循环冷却变压器,在发电厂水源充足情况下,为缩短占地面积,大容量变压器也有采用强迫油循环水冷却。近年来随着变压器制造技术发展,在大容量变压器中,采用了强迫油循环导向冷却方式,它是用潜油泵将冷油压入线圈之间和铁芯的油道中,故此冷却方式效率更高。

据上所述因S总=96078.4317*0.6=57647.06KVA

7、所以选择变压器为

变压器型号SFZ9-35/30000(北京变压器厂)

S-在第一位表示三相,在第三、第四则表示三绕组F-代表油浸风冷

Z-代表有载调压

J-代表油浸自冷

L-代表铝绕组或防雷

P-代表强迫油循环风冷

D-代表自耦,在第一位表示降压,在末位表示升压X-代表消弧线圈

第三章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一、电气主接线的依据

1.一般变电所多为终端和分支变电所。电压为35kV,但也有110kV。

2.变电所根据5至10年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进行设计。

3.对于一类负荷,当失去一个电源时应保证不停电;对于二类负荷,当失

去一个电源时,应保证不全部停电;对于三类负荷可以只有一个电源。

4.系统中应有一定的备用容量,运行备用容量不应小于8%,以适应负荷突

增、机组检修和事故停运三种情况。设计主接线时,还应考虑检修母线或断路器时是否允许线路故障、变压器或发电机停运。故障时允许切除的线路、变压器的数量等。

5.当配电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居重要地位、负荷大、潮流变化大且出线回路

数多时,宜采用双母线或双母分段的接线方式。

6.采用单母线或双母的35KV至110kV配电装置,当断路器为少油或压缩

空气时,除断路器有条件停电检修外,应设置旁路设施;当110kV出线在四回及以上、35kV出线在六回及以上时,宜采用带专用旁路断路器的旁路母线。当断路器为SF6时,可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可不设旁路设施;当需要设置旁路设施,且110kV出线在六回及以上、35kV 出线在八回及以上时,可采用带专用旁路断路器的旁路母线。

二、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可靠性:

1.断路器检修时不应影响对重要负荷供电;

2.断路器或母线故障及母线检修时,尽量减少停运的回路数和停运时

间,并要保证对一类负荷和大部分二类负荷的供电;

3.尽量避免变电站全部停电的可能。

灵活性:

1.主接线应满足调度、检修及扩建时的灵活性;

摘要 本设计初步设计了煤矿地面35KV变电所的设计。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负荷计算、主接线设计、短路计算、电气设备选择、防雷与接地等。通过对煤矿35KV变电所的负荷统计,用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确定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型号。用标幺值法对供电系统进行短路电流计算,为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提供了数据。根据煤矿供电系统的特点,制定了矿井变电所的主接线方式、运行方式。其中35KV侧为全桥接线,6KV主接线为单母分段接线。两台主变压器采用分列运行方式。并根据电流整定值以及相关数据,选择了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电气设备,并进行校验。 关键词: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变电所;运行方式

Abstract The coal mine ground 35KV transformer substation was designed. Design process is mainly including load calculate, the design of mai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hort out calculate, electric equipment choose,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etc. According to load statistics and the result of load calculation determine the quantity ,capacity and mode of the main voltage transform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al electric system determine the main electrical connection and operation mode of the ground transformer substation .The side of 35KV is Full –bridge Connection and the bus of 6KV is single bus section .The two voltage transformers adopt the mode of split run .And according to the check–up of whole definite value and relevant data of the electric current , have chosen such electric equipment as the relay, voltage transformer ,etc. Keywords:Load calculation; short-circuit calculation; substations; operation mode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题目:10kv变电所设计 指导思想和目的: 1、灵活运用本专业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2、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第一线的运行、维护、检修及技术管理等实际工作,具有分析解决一般技术和业务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一次高级人才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技术经济政策的理解能力;查阅和综合分析各种文献资料、掌握使用工程技术规范和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绘图和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的能力。 4、培养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严谨论证的科学态度,团结勤奋、协同作战的优良作风和应有的职业道德。 二.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 1.设计任务 要求根据用电负荷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与形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参数、容量与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装置、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制设计图纸。 二、设计进度与要求: 第1周:收集10kv降压变电所资料。 第2周:了解掌握10kv降压变电站的基本组成。 第3周:根据设计背景计算变电所负荷。 第4周:短路电流计算。 第5周:电气主接线选择与校验。 第6周:继电保护预防雷保护的设计。 弟7周:制作10kv降压变电站设计报告。 弟8周:答辩 三、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1]刘介才编著.《工厂供电》,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雷振山编著.《中小型变电所实用设计手册》,第1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3]雷振山编著.《实用供配电技术手册》,第1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4]王子午编著.《常用供配电设备选型手册》,第一版,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5]徐泽植编著.《10kV及以下供配电设计与安装》,第一版,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2012年2月21日

35kV 变电站设计原始数据 本次设计的变电站为一座35kV 降压变电站,以10kV给各农网供电,距离本变电站15km和10km处各有一个系统变电所,由这两个变电所用35kV双回架空线路向待设计的变电站供电,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待设计的变电站高压母线上的短路功率为 1500MVA。 本变电站有 8 回 10kV架空出线,每回架空线路的最大输送功率为 1800kVA;其中 #1 出线和 #2 出线为Ⅰ类负荷,其余为Ⅱ类负荷及Ⅲ类负荷, Tmax=4000h,cosφ=0.85。 环境条件:年最高温度 42℃;年最低温度 -5℃;年平均气温 25℃;海拔高度 150m;土质为粘土;雷暴日数为 30 日/ 年。

35KV变电站设计 一、变电站负荷的计算及无功功率的补偿 1.负荷计算的意义和目的 所谓负荷计算,其实就是计算在正常时通过设备和导线的最大电流,有了这个才可以知道选择多大截面的导线、设备。负荷计算是首要考虑的。要考虑很多因素才能计算出较为准确的数值。如果计算结果偏大,就会将大量的有色金属浪费, 增加制作的成本。如果计算结果偏小,就会使导线和设备运行的时候过载,影响 设备的寿命,耗电也增大,会直接影响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2.无功补偿的计算、设备选择 2.1无功补偿的意义和计算 电磁感应引用在许多的用电设备中。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产生交变磁场,每个周 期内释放、吸收的功率相等,这就是无功功率。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和有功功 率都要平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之间相互关联。 S P2Q2 S——视在功率, kVA P——有功功率, kW Q——无功功率, kvar 由上述可知,有功功率稳定的情况下,功率因数 cosφ越小则需要的无功功率越 大。如果无功功率不通过电容器提供则必须从该传输系统提供,以满足电力线和变 压器的容量需要增加的电力需求。这不仅增加了投资的供给,降低了设备的利用 率也将增加线路损耗。为此对电力的国家规定:无功功率平衡要到位,用户应该 提高用电功率因数的自然,设计和安装无功补偿设备,及时投入与它的负载和电 压的基础上变更或切断,避免无功倒送回来。还为用户提供了功率因数应符合相 应的标准,不然,电力部门可能会拒绝提供电力。所以无功功率要提高功率因

货运铁路牵引变电所的电气系统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货运铁路牵引变电所的电气系统设计 学生学号班级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承担指导任务单位电气工程系导师导师 职称 讲师 一、主要容 1. 按规定供、馈电容量与要求确定电气主结线。 2. 短路电流计算。 3. 牵引变压器容量、型式及台数的选择。 4. 母线(导体)和主要一次电气设备选择。 5. 配置所需的二次系统,并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6. 进行防雷与接地的设计。 二、基本要求 1.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要求条目清楚、计算正确、文本整洁。 2. 绘制出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三、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方法) 1. 包含有A、B两牵引变电所的供电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牵引供电系统示意图 2. 电力系统1、2均为区域变电站,电力系统容量分别为4000MVA和4800MVA选取基准容量Sj为100MVA,在最大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1、2的综合电抗标幺值分别为0.10和0.12,在最小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1、2的综合电抗标幺值分别为0.11和0.14。 对每个牵引变电所而言,110kV线路为一主一备。 图1中,L1、L2、L3长度分别30km、50km、20km。线路平均正序电抗X1为0.4Ω/km, 平均零序电抗X0为1.2Ω/km。 基本设计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牵引变电所基本设计数据 项目A牵引变电所 左臂负荷全日有效值(A)560 右臂负荷全日有效值(A)780 左臂短时最大负荷(A)[注] 860 右臂短时最大负荷(A)1080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摘要 货运铁路牵引变电所是铁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它直接影响整个铁路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 本设计主要针对牵引供电系统进行设计和研究。主要包括牵引负荷的计算、主变压器接线方式的分析比较、主变压器型号和台数的选择、牵引变电所进线和馈线方式的选择、短路计算、高压设备的选取和校验、继电保护的拟定与计算、牵引变电所防雷与接地装置的设置。其中电气主接线是变电所设计的主要环节,直接关系着整个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并且是牵引变电所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短路电流计算是本次设计的关键部分,通过计算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熔断器等进行选择校验和进行继电保护的拟定计算。 本次毕业设计实现了任务书要求的全部容,选择出牵引变压器,高压侧、低压侧的电气设备,确定了主接线方式。并且用AutoCAD绘出了系统的主接线图。 关键词:主接线主变压器电气设备

摘要 本设计初步设计了煤矿地面35kV变电站的设计。其设计过程主要包括负荷计算、主接线设计、短路计算、电气设备选择、继电保护方案、变电所的防雷保护与接地等。通过对煤矿35KV变电站做负荷统计,用需用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确定出该站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型号。用标幺值法对供电系统进行了短路电流计算,为电气设备的选择及校验提供了数据。根据煤矿供电系统的特点,制定了矿井变电所的主结线方式、运行方式、继电保护方案。其中35KV 侧为全桥接线,6KV主接线为单母分段。两台主变压器采用分列运行方式。并根据电流整定值以及相关数据的校验,选择了断路器、隔离开关、继电器、变压器等电气设备。 关键字:负荷计算; 变电站; 继电保护;运行方式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1) 1.1 设计依据 (1) 1.2 设计目的及范围 (1) 1.3 矿井基础资料 (1) 2 负荷计算 (4) 2.1 负荷计算的目的 (4) 2.2 负荷计算方法 (4) 2.3 负荷计算过程 (5) 2.3.1 各用电设备组负荷计算 (5) 2.3.2 低压变压器的选择与损耗计算 (8) 2.3.3 6kV母线侧补偿前总计算负荷 (11) 2.3.4 无功补偿计算及电容器柜选择 (11) 2.3.5 补偿后6kV母线侧总计算负荷及功率因数校验 . 12 3 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 (13) 3.1 变压器的选取原则 (13) 3.2 变压器选择计算 (13) 3.3 变压器损耗计算 (14) 3.4 35kV侧全矿负荷计算及功率因数校验 (15) 3.5 变压器经济运行方案的确定 (15) 4 电气主接线设计 (16) 4.1 对主接线的基本要求 (16) 4.2 本所电气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16) 4.2.1 确定矿井35kV进线回路 (16) 4.2.2 35kV、6kV主接线的确定 (17) 4.2.3下井电缆回数的确定 (17) 4.2.4 负荷分配 (18) 5 短路电流计算 (20) 5.1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20) 5.2 短路电流计算中应计算的数值 (20) 5.3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计算的步骤 (20) 5.4短路电流计算过程 (21) 5.5短路参数汇总表 (30) 5.6 负荷电流统计表 (32) 6 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33)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区域电力网及降压变电所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区域电网的设计内容 1、根据负荷资料,待设计变电所的地理位置。据已有电厂的供电情况。作出功率平衡。 2、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电网供电电压、电网接线方式及导线截面。 3、进行电网功率分布及电压计算,评定调压要求,选定调压方案。 4、评定电网接线方案。 二、在区域电网设计的基础上,设计110 kV;kV A降压变电所的电气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对B 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所供用户的分析。 2、选择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型式。 3、分析确定高低压主接线方式及配电装置型式。 4、分析确定所用电接线方式。 5、进行继电保护及互感器的配置。 6、进行选择设备所必须的短路电流计算。 7、选择变电所高低压侧回路的断路器、隔离开关。 8、选择10kV 硬母线。 9、进行防雷及保护接地的规划。 三、设计文件及图纸要求: 1、设计说明书一份; 2、计算书; 3、图纸(2号)。 (1)区域电网接线图; (2)变电所一次接线图;

原 始 资 料 一、区域电网设计的有关原始资料 1、发电厂、变电所及新选定变电所地理位置(见附图一):D 图; 2、原有发电厂、变电所主接线图及设备规范(见附图二); 3、新变电所有关资料; 变电所 编 号 最大负荷 MW 功率因数 COSφ 二次侧 电压kV 调 压 要 求 负荷曲线 性 质 重要负荷 % A 20 0.92 10 顺 A 60 B 23 0.9 10 逆 B 51 C 27 0.9 10 逆 B 60 D 20 0.92 10 常 A 70 4、典型日负荷曲线 典型日负荷曲线(A )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同名16366)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课程设计 题目:35kV电网的继电保护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2015年12月28日-2016年1月8日

摘要 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反映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而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生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作用是:全系统范围内,按指定分区实时地检测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快速及时地采取故障隔离或告警信号等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维持系统的稳定、保持供电的连续性、保障人身的安全、防止或减轻设备的损坏。随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大量机组、超高压输变变电的投入运行,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屏障,同时又是电力系统事故扩大的根源,做好继电保护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电力系统事故具有连锁反应、速度快、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特点,往往会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社会性的灾难。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35kv线路继电保护的设计。主要任务是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需要对电网配置完善的继电保护装置.根据该电网的结构、电压等级、线路长度、运行方式以及负荷性质的要求,给35KV的输电线路设计合适的继电保护。 关键词:35kv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故障分析短路电流计算

某中心牵引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 某中心牵引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某中心牵引变电所电气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学号 5 班级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承担指导任务单位电气工程系导师 姓名 导师 职称 讲师 一、主要内容 1.按规定供、馈电容量与要求确定电气主接线。 2.短路电流计算。 3.牵引变压器容量、型式及台数的选择。 4.母线(导体)和主要一次电气设备选择。 5.配置所需的二次系统。 6.进行防雷与接地的设计。 二、基本要求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要求条目清楚、计算正确、文本整洁。 2.绘制出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三、主要技术指标(或研究方法) 1.包含有A、B、C三个牵引变电所的供电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牵引供电系统示意图 图1中对每个牵引变电所而言,220kV线路为一主一备。待建牵引变电所为牵引变电所A,220kV线路向220kV地区变电所供电,供电容量为2000MVA。图1中L1、L2、L3、L4长度分别30km、15km、15km、20km。线路平均正序电抗X1为0.4Ω/km,平均零序电抗X0为1.2Ω/km。 2.气象资料:本地区最高温度为38℃,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29℃,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温度为22℃,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年雷暴雨日数为20天。 3.地质水文资料:本地区海拔60m,底层以砂黏土为主,地下水位为2m。 4.电源短路容量:电力系统容量分别为3000MVA 、2800MVA。选取基准容量为100MVA,在最大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的综合电抗标幺值为0.21、0.23;在最小运行方式下,电力系统的综合标幺值为0.30、0.35。 5.负荷资料:

第一章矿井(区)概况 一、概述 1、目的与任务 变电所是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也是煤矿生产供电的关键环节。变电所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为满足煤矿对生产发展的需要,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增长需要,迫切要求增长供电容量,拟新建35k V 变电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此设计任务旨在体现自己对本专业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自己对本专业各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检验本专业的学习结果,是毕业前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是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既有助于提高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以后在工作岗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 2、矿井概述: 本矿井位于七台河市茄子河区东部,地跨茄子河区、桃山区,东起铁东-新富附近,西止308省道;南自万宝村断层,北至华楠县边界。东西长40~150km,南北宽135k m左右,面积约127平方公里。百年最高洪水位0.2米,交通便利,地处山区, 所在海拔高度120M。最高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月平均气温16摄氏度。该矿采用综合开拓方式,年产200万吨,服务年限为100年,瓦斯等级为2级,煤尘爆炸指数为0.15% 二、拟建变电站概况 1、本变电所电源以双回路与 5km外的电厂相连。该电厂为汽轮机发

煤矿35KV地面变电所供电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 I 第一章概述.. (1) 1.1电源 (1) 1.2基本地质气象资料 (1) 第二章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 (1) 2.1负荷分析 (1) 2.1.1 负荷分类 (1) 2.2负荷曲线 (1) 2.3矿井用电负荷计算 (2) 2.3.1 设备容量确定 (2) 2.3.2 需用系数的含义 (2) 2.3.3 本系统的负荷计算 (3) 2.3.4 原始资料 (5) 2.4.1 计算负荷: (8) 2.4.2 全矿负荷统计 (12) 2.5无功功率的补偿 (12) 2.6主变压器的选择 (14) 2.6.1 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14) 2.6.2 主变压器台数的确定 (14) 2.7全矿总负荷的计算 (15) 2.7.1 变压器损耗计算 (15) 2.7.2 全矿总负荷 (15) 第三章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16)

3.1 电气主接线的概述 (16) 3.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16) 3.2.1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16) 3.2.2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17) 3.3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比较 (18) 第四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21) 4.1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概述 (21) 4.1.1 短路的原因 (21) 4.1.2 短路的危害 (21) 4.1.3短路的类型 (22) 4.2短路电流计算 (22) 第五章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27) 5.1高压电器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27) 5.1.1 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高压电气设备 (27) 5.1.2 按短路条件校验 (29) 5.2电气设备的选择和校验 (30) 5.2.1 高压断路器的选择和校验 (30) 5.2.2 低压隔离开关的选择和校验 (31) 5.2.3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及校验 (31) 5.2.4 母线 (32) 5.2.5 高压开关柜的选择 (34) 第六章导线的选择与敷设 (36) 6.1导线选择的条件 (36) 6.2电缆型号的含义 (37) 6.3导线截面的选择 (37) 6.4电缆的选择与计算 (38) 第七章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40) 7.1继电保护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40) 7.2保护的装设原则 (41) 7.2.1 电力变压器应装设的保护装置 (41) 7.2.2 保护形式 (42) 7.2.3 变电所的室外布置 (46) 第二部分采区变电所 (47) 第一章采区变电所的负荷统计 (47) 第二章变压器的选择 (49) 2.1变压器的选择 (49) 第三章采区电缆的选择 (52) 3.1电缆型号的确定 (52) 3.1.1电缆选择的基本原则 (52) 3.1.2 型号的确定 (52) 3.2电缆截面的选择 (52) 3.2.1 采区变电所6kv电源,电缆的选择 (52) 3.2.2按长时允许电缆流校验电缆截面: (53) 3.2.3 按电压损失校验。 (53) 3.2.4 按热稳定条件校验。 (54)

《发电厂电气部分》结业论文 110KV降压变电所设计 课程名称:发电厂电气部分 任课教师:姜新通 所在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中国·大庆 2012 年 5 月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1 35kV变电所设计论文第一节设计方案确定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上级变电所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变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所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本次设计为35KV海迪变电所初步设计所设计的内容力求概念清楚层次分明。本设计在撰写的过程中曾得到老师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并提供大量的资料和有益的建议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龙矿集团基地35kV变电所于1994年投入运行主变容量为两台 2500kVA变压器主要负担社区居民生活用电企业办公用电等。随着集团公司的飞速发展两台主变不能满足用电负荷要求附近很多企业由于受用电负荷限制不能正常生产另外由于用电负荷中心偏移压降增大用电损耗增加不能保证用户的电能质量为此拟在公司机关再建一座35kV变电所以满足机关居民生活用电和周围企业生产用电要求。一、设计思路煤矿供电系统电压等级多为110kV、35kV、6kV等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供电方式拟建的35KV变电所从基建投资、电能损失等经济指标及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配电合理性等技术指标综合分析主变压器拟采用 2 台35kV三相三绕组油浸式自冷降压变压器分为三个电压等级、各个电压等级均采用单母分段的主接线方式供电、10kV 6kV均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其中机关居民生活用电采用6.3/0.4降压变压https://www.360docs.net/doc/ec17695011.html, 2 器距变电所距离较远的用电大户采用10.5/0.4的降压变压器这样能减少线路投资、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电能质量同时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运行变压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二、主要设备设计方案、一次设备主变压器采用新型节能产品采用可调整电压的有载调压变压器SSZ11型。变电所内35kV配电装置采用JYNl—40.5(Z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间隔式开关柜、10KV配电装置采用JYN2—12移开式交流金属封闭间隔式开关柜。馈线断路器采用ZN12-12真空断路器,实现高压断路器无油化,电流、电压互感器全封闭浇注式。及10kV、6kV避雷器采用合成绝缘金属氧化锌避雷器。操作机构为电动机储能开关一体机构具备手动功能。

第1章概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心脏,它的主要任务是将电力系统输送来的三相高压电变化成适合电力机车使用的电能。而电气主接线反映牵引变电所设施的主要电气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以及在电气上是如何连接的,高压侧有几回进线、几台牵引变压器,有几回接触网馈电线。通过电气主接线可以了解牵引变电所等设施的规模大小、设备情况。 1.2 电气化铁路的国内外现状 变电所是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在电能是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中最为重要的能源和动力的今天,变电所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当前我国进行的输变电建设和城乡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对未来电力工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产品技术要先进,产品质量要过硬,应达到30~40年后也能适用的水平;而且产品必须要国产化。现阶段我过主要是使用常规变电所。常规变电所即采用传统模式进行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变电所,一般为有人值班或驻所值班,有稳定的值班队伍。继电保护为电磁型,电器就地控制,不具备四遥、远方操作功能,需要一支训练有素的运行与检修队伍和一整套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度进行管理,以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这种模式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国的近期目标是既要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又要能够适应微机远动自动化系统;既要实现无人值班,又要满足安全经济运行的要求。 国外的变电所研究已经远远超过我国,他们在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上, 已经能做到无人值守。 1.3 牵引变电所 1.3.1 电力牵引的电流制 电力牵引按牵引网供电电流的种类可分为三种电流制,即直流制、低频单相交流制和工频单相交流制。 (1) 直流制 即牵引网供电电流为直流的电力牵引电流制。电力系统将三相交流电送到牵引变

太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纸 第一章矿井(区)概况 一、概述 1、目的与任务 变电所是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也是煤矿生产供电的关键环节。变电所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为满足煤矿对生产发展的需要,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增长需要,迫切要求增长供电容量,拟新建35kV 变电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此设计任务旨在体现自己对本专业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自己对本专业各科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检验本专业的学习结果,是毕业前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是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既有助于提高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以后在工作岗位能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 2、矿井概述: 本矿井位于七台河市茄子河区东部,地跨茄子河区、桃山区,东起铁东-新富附近,西止308省道;南自万宝村断层,北至华楠县边界。东西长40~150km,南北宽135km左右,面积约127平方公里。百年最高洪水位0.2米,交通便利,地处山区, 所在海拔高度120M。最高年平均气温8摄氏度,月平均气温16摄氏度。该矿采用综合开拓方式,年产200万吨,服务年限为100年,瓦斯等级为2级,煤尘爆炸指数为0.15% 二、拟建变电站概况 1、本变电所电源以双回路与 5km外的电厂相连。该电厂为汽轮机发

************ 中文题目:**** 35kV 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外文标题:THE DESIGN OF ELECTRICAL PART OF YUJIAN 35kV' SUBSTATION 毕业设计(论文)共页(其中:外文文献及译文页)图纸共张完成日期 20 年* 月答辩日期 20 年6 月

摘要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力供应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持续性。然而电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往往取决于变电所的合理设计和配置。 一个典型的变电站要求变电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灵活、经济合理、扩建方便。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本论文设计了一个 35kV 降压变电站,此变电站有两个电压等级,一侧是35kV,另一侧是 10kV。本设计按照传统变电站的设计步骤进行设计,包括负荷计算,无功补偿,变电站形式,变压器的选择,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一二次设备的选择和继电保护设计以及防雷和接地等内容,同时对于变电站内的主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 本设计选择两台主变压器,其他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无功补偿装置和微机保护装置等等也按照具体要求进行选型、设计和配置,力求做到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具有扩建的可能性和改变运行方式时的灵活性。使其更加贴合实际,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变电站;变压器;负荷;短路电流;微机保护;防雷接地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industry, the demand of power supply system is increasing, especially its 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continuity. However,the 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power net are determined by the power grid’s rational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of substation. A typical substation needs its requirement reliable, flexible, economic, rational and convenient for expansion. Taking the above aspect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aper designs a transformer substation of 35kV which has tow level of voltage, one is 35kV, and the other is 10kV. This design has its steps be in accordance with traditional substation design. It contains load calculation, reactive compensation, substation form, the choice of the transformer, 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nnection, short 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 choi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secondary equipment design, as well as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etc. At the same time, this design rationally selects the mode of the main equipments in substation. This design chooses two main transformers. Other equipments, such as Circuit Breaker, Isolating switch, Current Transformer, V oltage Transforme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 Protective Relay and so on, are also selected, designed and configured in accordance with specific requirements. The purpose is to make it safe and reliable to operate, easy and simple to manipulate, economical, and with advanced technology. Meanwhile, it is hoped to be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expansion and flexibility of changing its operation. The significance is to be more actual and practical. Key words: Substation, transformer, load, short-circuit current, computer protec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毕业设计

摘要 高速列车与牵引供电系统直接相关,是进行牵引供电系统研究的最重要的基础。为此,文首先对牵引供电系统组成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结合牵引供电系统供电方式及牵引供电回路的特点,对牵引供电系统供电分析论证,针对无功功率、谐波电流、负序电流,分析了牵引供电系统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然后提出了理想牵引供电系统,根据运行方式与同相供电系统,研究并分析牵引变电所的(最小)补偿容量,并提出研究后的自耦变压器(AT)供电模式,从而进行新型AT供电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牵引供电系统、牵引变电所、供电系统、供电回路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外研究现状 (2) 1.2.1 概况 (2) 1.2.2 日本 (3) 1.2.3 法国 (5) 1.2.4 德国 (6) 1.3 本文主要工作 (6) 第2章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系统介绍 (7) 2.1 牵引供电部分 (7) 2.2 牵引网供电方式 (9) 2.2.1 直接供电方式 (9) 2.2.2 吸流变压器—回流线装置BT (9) 2.2.3 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AT) (10) 2.2.4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DN) (11) 2.3 牵引供电回路 (12) 第3章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相关问题 (14) 3.1 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 (14) 3.2 铁道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 (14) 3.2.1 无功功率 (14) 3.2.2 谐波电流 (15) 3.2.3 负序电流 (15)

3.2.4 解决方法 (15) 第4章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发展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17) 4.1 理想牵引供电系统 (17) 4.1.1 系统构成 (17) 4.1.2 运行过程 (18) 4.2 现行方式与同相供电系统 (19) 4.2.1 同相供电系统 (19) 4.2.2 牵引变电所的(最小)补偿容量 (20) 致 (21) 参考文献 (22)

一、负荷计算与变压器选择 工作面电力负荷计算是选择变压器和移动变电站台数、容量的依据,也是配电网络计算的依据之一。 1、负荷统计 按表1-1内容,把工作面的每一种负荷进行统计。 表1-1 工作面负荷统计表格式 平均功率因数计算公式: en e e en en e e e e pj P P P P P P ++++++=...cos ...cos cos cos 212211???? 加权平均效率计算公式:

en e e en en e e e e pj P P P P P P ++++++=......212211ηηηη 注:负荷统计表的设计参考北京博超公司的负荷统计表的设计 2、负荷计算 1)变压器需用容量b S 计算值为: pj e x b P K S ?cos ∑= ()KVA 2)单体支架各用电设备无一定顺序起动的一般机组工作面,按下式计算需用系数: ∑+=e x P P K max 714 .0286.0 3)自移式支架,各用电设备按一定顺序起动的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按下式计算需用系数: ∑+=e x P P K max 6 .04.0 max P ——最大一台电动机功率,kw 。

井下其它用电设备需用系数及平均功率因数表

二、高压电缆选择计算和校验 1、按长时负荷电流选择电缆截面 长时负荷电流计算方法:pj pj e x e g U k P I η?cos 3103 ??= ∑ ∑e P ——高压电缆所带的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 ;(见变压器负荷统计中的结果) x k ——需用系数;计算和选取方法同前。(见变压器负荷统计中的结 果) e U ——高压电缆额定电压(V) V 10000、V 6000; pj ?cos ——加权平均功率因数; (见变压器负荷统计中的结果) pj η——加权平均效率。0.8-0.9 2、电缆截面的选择 选择要求是: g y I KI ≥ ―> 长时最大允许负荷电流应满足: K I I g y ≥,初步筛选出符合条件 的电缆 g I ——电缆的工作电流计算值,A ; y I ——环境温度为C o 25时电缆长时允许负荷电流,A ; K ——环境温度校正系数。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1 引言 (3) 1.1 设计的原始资料 (3) 1.2 设计的基本原则: (3) 1.3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4) 2主接线的设计 (5) 2.1 电气主接线的概述 (5) 2.2 电气主接线基本要求 (5) 2.3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原则 (5) 2.4 主接线的基本接线形式 (6) 2.5 主接线的设计 (6) 2.6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比较 (6) 3 负荷计算 (8) 3.1 负荷的分类 (8) 3.2 10kV侧负荷的计算 (8) 4 变压器的选择 (10) 4.1 主变压器的选择 (10) 4.1.1 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确定 (10) 4.1.2 变压器型式和结构的选择 (10) 4.2 所用变压器的选择 (11) 5 无功补偿 (12) 5.1 无功补偿概述 (12) 5.2 无功补偿计算 (13) 5.3 无功补偿装置 (13) 5.4 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分组 (14) 5.5 并联电容器的接线 (14) 6 短路电流的计算 (15) 6.1 产生短路的原因和短路的定义 (15) 6.2 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类型 (15) 6.3 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原则 (15) 6.4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16) 6.5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16) 6.6 短路电流的计算 (17) 7 高压电器的选择 (19)

7.1 电器选择的一般原则 (19) 7.2 高压电器的基本技术参数的选择 (20) 7.3 高压电器的校验 (20) 7.4 断路器的选择选择 (21) 7.5 隔离开关的选择 (24) 7.6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26) 7.7 电压互感器的选择 (28) 7.8 母线的选择 (29) 7.9 熔断器的选择 (30) 8 继电保护和主变保护的规划 (31) 8.1 继电保护的规划 (31) 8.1.1 继电保护的基本作用 (31) 8.1.2 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 (31) 8.1.3 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 (31) 8.1.4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31) 8.1.5 本设计继电保护的规划 (32) 8.2 变压器保护的规划 (33) 8.2.1 变压器的故障类型和不正常工作状态 (33) 8.2.2 变压器保护的配置 (34) 8.2.3 本设计变压器保护的整定 (34) 9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36) 9.1 变电所防雷概述 (36) 9.2 避雷针的选择 (37) 9.3 避雷器的选择 (38) 结论与展望 (40) 致谢 (41) 参考文献 (42)

齐鲁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 题目:牵引变电所接地防雷系统的设计 系别: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牵引变电所是铁路供电系统的枢纽,它担负着电网供电的重要任务。雷电具有很强的危害性,因此应该重视牵引变电所的雷电的防护。 综合运用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接地系统及供防雷接地的设计方法,对110kV牵引变电所进行防雷接地设计。引变电所雷击的配电技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牵,基于常用的形式及防雷接地的几种措施,研究接地装置的类型和降阻方式 关键词雷电放电防雷保护装置防雷接地装置牵引变电所

目录 1 绪论 (3) 2 雷 (1) 2.1 雷电 (1) 2.1.1 雷电的发生机理 (1) 2.1.2雷电放电 (1) 2.1.3雷电放电的过程 (2) 2.1.4雷电放电的基本形式 (3) 2.1.5雷电放电的选择性 (5) 2.1.6我国雷电活动分布的规律 (5) 2.1.7雷电的危害 (6) 2.1.8雷电的防护措施 (7) 2.2雷电参数 (13) 2.2.1雷电放电的计数模型及等值电路 (13) 2.2.2雷电流 (15) 3 防雷保护装置 (19) 3.1避雷针 (19) 3.1.1避雷针保护原理及组成 (19) 3.1.2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20) 3.2避雷线 (22) 3.2.1避雷线保护范围 (22) 3.3变配电所装设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有关规定 (24) 3.3.1避雷针的有关规定 (24) 3.3.2避雷线的有关规定 (25) 3.4避雷器 (25) 3.4.1避雷器的保护原理及要求 (25) 3.4.2避雷器的伏秒特性 (26) 3.4.3避雷器的分类 (26) 4 防雷接地装置 (31) 4.1接地装置的概述 (31) 4.1.1 接地装置组成 (31) 4.1.2接地电阻和流散电阻 (32) 4.1.3对地电压、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33) 4.2接地装置的分类 (33) 4.2.1工作接地 (34) 4.2.2保护接地 (34) 4.2.3 防雷接地(如图4-5所示) (34) 4.3工程实用的接地装置 (35) 4.3.1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 (35) 4.3.2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接地 (35) 4.4接地电阻的计算和降阻方法 (36) 4.4.1接地电阻的计算 (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