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绵阳二诊语文答案教学文案

2018绵阳二诊语文答案教学文案
2018绵阳二诊语文答案教学文案

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35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A(“各类建筑”范围扩大)

2.B(不是“比喻论证”)

3.C(形成以“家庭”为单位对外封闭的中国合院格局的原因还有“传统的居住习惯”)

(二)(14分)

4.(3分)B(主要原因是老柴痴迷于汤显祖的作品)

5.(5分)①第一次:对老柴不给自己开门表示不满,对老柴半夜唱戏的行为无法理解(深

层表达了队长对传统文化的不理解)②第二次:“一人唱两角”解开有女声唱戏的迷惑让队长可笑又可气,对老柴的执着表现出佩服之情,心中对老柴的行为由不理解到理解(深层表达了队长与老柴和老柴倾其一生的传统文化的和解)。(划线处各1分)6.(6分)

作者称老柴为“汤粉”是因为老柴痴迷于汤显祖的作品。分析:①熟悉汤显祖的作品:

一部《牡丹亭》看不了下百遍,从头讲到尾,一字不差;②只专注于写书唱戏,无心他顾:

读书种地马马虎虎,无人看管反而正中他下怀;村邻纷纷搬离花村,老柴却仍然守着老宅看书唱戏;④特别喜欢唱《牡丹亭》:半夜时唱,到了外地也唱,且可一人可分唱两角;⑤

入戏深,将自己看作《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别人喊他老柴,但他却说自己姓柳;

(概括2分;分析4分:每点1分,任答对4点给满分)(三)(12分)

7.(3分)A(“健康指标均优于”错,原文是“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

8.(5分)BC(A.“中国人肥胖率与超重率都高于美国”错,于原文无据; D.“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选择”错; E.“当前我国对医务人员的尊重度高”错。)

(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多选不给分)

9.(4分)①坚定不移地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健康事业发展道路;②加强青少年的饮食健康教育;③向全民普及身体健康及肥胖的相关知识;④以政府为核心,全方位多角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每点1分)

二、(35分)

(一)(19分)

10.(3分)D(攘:捋起)

11.(3分)C (“孝谨修长者之行”中的“长者”应是德高望重之人)

12.(3分)D(“最终被孙可望杀害”错,杀严起恒的人是孙的手下贺九仪)

13.(1)(5分)张献忠蹂躏(欺压)湖南,官员百姓都纷纷逃窜,严起恒独自坚守永州,

贼寇也没有到达(永州)。(划线处各1分,大意1分)

(2)(5分)(严起恒)与文安侯马吉翔共患难很长时间了,没有矛盾(抵触),但是五

虎怨恨严起恒,争相毁谤(他)是邪党。(划线处各1分,大意1分)

(二)

14.(5分)CE(C.颈联“不悟”是不能理解;E.“又不失含蓄柔媚”错。)

15.(6分)相同之处:两句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不同之处:“惊”句侧重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痛苦;“慷”句着重表达了诗人虽心系祖国,但岁

月流逝双鬓斑白,无法为国效力的悲凉与无奈。

(划线处各2分;大意接近即可)

16.(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每空1分,与原文不符该句不得分)

三、(20分)

17.(3分)A(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耿耿于怀:形容令人牵挂

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俾昼作夜: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壮士解腕:

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不决;走马观花:是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情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今非昔比:是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

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8.(3分)D(A.搭配不当,“促进经济结构……转变”错; B.语序不当,应为“慎重地给出答案”; C.中途易辙,导致主语不一致)

19.(3分)C(A.“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不能用于亲情; B.花甲与古稀矛盾;D.“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其意为梅花志节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

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用在此处不妥。)

20.(6分)①作为反省思维的批判性思考②它是一种自觉严谨的慎思明辨

③理性不一定把我们引向确实的真理(每句2分)

21.

22.①起点高不一定动力就大,目标大不一定成功就大,高起点、大目标容易使人受挫,反

而影响成功②成功与辉煌不能以发疯作为前提,因为发了疯,就没有所谓的成功与辉煌了。

(写对一处给2分,写对两处给5分)按照2017年高考作文阅卷标准赋分。

参考译文

严起恒,浙江山阴人。崇祯四年进士。曾任广州知府,升迁为衡永兵备副使。崇祯十六

年,张献忠蹂躏(欺压)湖南,官民都纷纷逃窜,严起恒独自坚守永州,贼寇也没有到达(永州)。永明王登基,命令他兼管湖南的军饷。顺治四年,永明王驻在武冈,拜严起恒为礼部

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永明王逃往靖州,严起恒来不及跟随,在万村避难。随后得知永明王在

柳州,取道偏僻的小路前去投奔。跟随永明王返回桂林,又跟随永明王到达柳州、南宁。李

成栋叛离大清,率领广东归顺永明王。严起恒跟着永明王到达肇庆,与王化澄、朱天麟一起

进入内阁。

那时朝廷的政治和事务取决于李成栋的儿子李元胤,少詹事刘湘客等五人依附他,独揽大权,培植私党,人们将他们视为五虎。严起恒居于他们中间,不能有所匡正。然而严起恒

清白廉洁,遇事主持公正,与文安侯马吉翔共患难很长时间了,没有矛盾(抵触),但是五

虎怨恨严起恒,争相毁谤他是邪党。永明王在梧州,尚书吴贞毓等十四人联名上疏攻击五虎,

把刘湘客等人关进监狱,打算置他们于死地。严起恒跪在永明王的船边,竭力营救五虎,吴

贞毓等人都厌恶他,于是提请召回王化澄,而合力攻击严起恒。给事中雷德复弹劾严起恒二十余项罪状,把他比作严嵩。永明王不悦,剥夺雷德复的官职。严起恒竭力请求罢免,永明

王挽留他没有成功,开船径自离开。

适逢郧国公高必正入朝觐见永明王,吴贞毓打算借助他的力量以排挤严起恒,说:“朝廷的政事被五虎败坏,主使他们的人,是严起恒。您入朝觐见,请求除掉皇上身边的奸臣,

几句话就可以决定。”高必正答应了他。有为严起恒解围的人,告诉高必正说:“五虎攻击严先生,严先生反倒大力营救五虎。这是有德行的人,怎么把他当做奸臣呢?”高必正觐见永明王,便大力阐述严起恒无私公正,可以任用,请求永明王亲手书写圣旨邀请严起恒与自

己一起回朝。文安之入朝后,严起恒被推举为首辅。桂林被攻破后,严起恒跟随永明王逃跑

到南宁。

在这之前,孙可望占据云南,派遣使者请求永明王封自己为王。朱天麟提议予以批准,严起恒坚持不同意。后来胡执恭假托圣旨册封孙可望为秦王,孙可望得知那是伪造的,遣使请求正式册封。严起恒又坚持不同意,孙可望非常恼怒。到了这时,孙可望得知永明王迁徙,派遣他的将领贺九仪统率精兵五千人,到南宁迎接永明王,直接登上严起恒的船,瞪圆眼睛,捋起衣袖,质问王爵的封号是“秦王”还是不是“秦王”。严起恒说:“您远道而来迎接皇上,功劳十分大,朝廷自然会有厚恩。假如特意询问这件事,就是要挟册封,就不是在迎接

皇上了。”贺九仪恼怒,击杀他,把尸体扔到江里。时间是顺治八年二月。严起恒死后,尸

体漂流十多里,停留在小沙洲之间。老虎背着严起恒的尸体登上山崖,将他葬在山脚下。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2019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2019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是一国之学,是国家之学,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之学。“国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正如近代国学家梁启超所言:“学术思想在一国,犹人之精神也。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现象,则其形质也。故欲觇其国文野强弱程度如何,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中国“国学”既为中国之学术,那么,何为中国“国学”之“本”? “国”原义是指邦国、疆域。“国学”的“国”是指“国家祖国”。“国家”是随着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而文化也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得到繁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仅有阶级性,而且还具有社会性。“中国”指我们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中国的“国学”指由我们自己的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其“根”在本国、其发展亦在本国。“国学”的“国”不仅指“国家”,而且还指“祖国”。“国家”是在阶级社会才产生的,然而“祖国”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祖国” 有自己本土的古老文化,并且这种文化会一直传承延续到有阶级的社会,甚至再延续到阶级消亡的社会。“祖国”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祖国”的外延一般来说大于“国家”的外延。“称呼别的国家时,国家这个词应该用复数形式,因为它们每一个都是许多个而不是一个。”而称呼“祖国”时,“国家”相对于自己而言具有唯一性。 “本”原义是“根”,这里所说的“国学”之“本”,即“国学”之“根”。“国学”离不开“本国”,“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中国“国学”之“本”即“中国”。日本学者山田孝雄说:“国体的宣明是国学的第一要义……把国学看成文献学,就止于丢失精神的形骸,同时也丢弃了我国特异的意识。”邓实在《国学今论》中也指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其国者有其学。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 谈论中国“国学”之“本”,首先必须明确“国学的本根在“本国”,以服务于本国的国家意识为第一要义。此外,还要明确“国学”之探讨,是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本”,就像日本近代盛行的“国学”以排斥外来文化、主张以研究《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古籍为“根本”,以阐发日本的“固有精神”为主旨。探讨我国之“国学”,即以中国固有文化为本根,例如中国“国学”者讲“国学”,大都以中国的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哲学等为主要内容。偏离了“本国”之学,就不是“国学”,故而“国学”不仅以服务于本国的国家意识为“本”,而且还要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根据”。 (摘编自史少博《中国“国学”之本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学”是国家之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B.中国“国学”是中国之学,即中国之学术,是由我们自己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 C.“国学”的“国”既指“国家”也指“祖国”,“国学”的根及其发展也都在本国。 D.“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主要在于称呼别的国家时应用复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部分,从“国学”的定义写起,意在引出中国“国学”之本这一论题。 B.文章中间部分厘清了“国”与“本”两个概念,并明确了中国“国学”之“本”。

2018成都二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②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③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比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比较,不但有益而且必需。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 ④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 ⑤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⑥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后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故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牲…… ⑦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有个就叫“文明”的游戏,选哪个来玩都可以,结果只和操作有关,真实的文明也是。现在讲多元,不是否认进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明体系。 (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法》,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比较研究都必须具有整体性。 B.比较文明研究讲究伦理,是为了让比较有价值,只要比较前提正当,就能得出有益的结果。 C.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其积极意义是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 D.更好地理解文明,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达成文化认同和自信,这是比较文明的核心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绕着比较文明,文章依次论述了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方法和意义。 B.文章阐释了比较文明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对比了微观比较的两个范畴。

成都市高2018届 高三二诊 英语试题 word精校版+答案

成都市2015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英语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1至8页,第II卷(非选择题)第9至10页,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务必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10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个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will the man do at the weekend? A.Go hiking. B. Camp in the mountains. C. Host his friends. 2.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home. B. In a hotel. C. In a restaurant. 3.What did the man probably do? A.He offered Gary advice. B.He had a fight with Gary. C.He made peace with Gary. 4.Who is making the call? A.Stanley. B. Mr. Miller C. Betty. 5.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Stay with the man. B. Go to see a doctor. C. Visit John in hospital. 第二节(共15个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第7题。 6.When did the man go to Indonesia? A.In 1959. B. In 1961. C. In 1973.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

成都七中高2018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总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目前,随着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创新弘扬问题现在显得尤为重 要。这里所说的创新弘扬,是把激活中国古代有价值的美学思想资源,加以阐释和发扬光大。中国 古代的美学思想是当代美学建设的重要资源,这正是我们中华美学精神在当下应当发扬光大的原因。 美学作为人文价值学科,应当重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心存偏见,依然 怀抱全盘西化的那种矫枉过正的态度,总是误以为只有古希腊、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传统才对当下 的美学思想发展有启示,而中国孔孟老庄、宋明理学以来的思想传统就不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我 们既不粗率地鄙视和否定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也不能盲目地迷信和简单地移植西方美学。实际上, 即使在西学东渐、甚至有人主张全盘西化的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并没有被全盘否定,并没有完 全断裂。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承载着丰富的审美经验,由这些经验归纳和总结出来的理论,乃至审美经 验本身,值得中国当代美学和世界美学加以继承。这些传统的美学思想已植根于我们民族的生活方 式之中,千百年来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以及艺术心理。因而,对于它们的继承 与弘扬,是当代学人之使命所在。古代传统与当下发展的关系,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譬如脍炙人 口的唐诗宋词,在当下依然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享受;古代的戏曲小说和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可以 在当代新媒体艺术中得以再现;古代的器物造型等可以为当下的设计提供启示和灵感,等等。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包含着启迪学者智慧、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一个 重要传统,就是“返本开新”。这也是我们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追溯中国传统 美学的源头,切实把握其中有价值、有活力的资源,从而使当代美学别开生面。诸如我国古代“天 人合一”的思想、和谐的宇宙观、“立象言意”的传统、物趣人情浑然为一的艺术境界等等,都值 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国艺术的抒情传统虽然不能涵盖全部的艺术作品,但它确实是中国古代 艺术具有独特民族特征的贡献,同样也值得我们珍视和发扬光大。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有优秀的传统,就无限夸大其内容,或者固守中国 传统美学中僵死的教条。中国传统美学资源在学科形态上、研究方法上确有诸多的不足,我们应当 客观对待其中的生机和活力,客观地对待这批遗产。 (节选自朱志荣《中国传统美学的传承弘扬》,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创新弘扬,重在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资源加以激活、阐释和发扬。 B.在有人主张全盘西化的时代,中国的孔孟老庄、宋明理学以来的思想传统被完全否定。 C.优秀的传统美学思想对我们有着长期而深刻的影响,当代学人应当对其加以继承弘扬。 D.“返本开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重要传统,返本溯源有助于当代美学发展创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提出我们要客观对待传统 美学思想的观点。 B.文章从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价值、审美经验以及其作为思想资源等层面论证了传统美学思想在 当下具有重要意义。 C.在论述的过程中,文章列举了一些有一定典型性的事例,具体而有力地证明了论点,使文章的 观点更具说服力。 D.文章第三段举唐诗宋词、古代戏曲以及古代器物造型的例子证明了传统与当下发展的关系是一 种源与流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的美学思想,诸如古希腊、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传统对我们当下的美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

2018届成都二诊文言文字词详解

泷冈阡(坟墓)表 欧阳修 呜呼!惟(我)我皇考(1.古代对已故曾祖的尊称。2.父祖的通称。3.对亡父的尊称。)崇公,卜(占卜)吉(吉地)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1.能够2.战胜,攻下3.制伏4.严格限定5.消化6.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7.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表(立碑)于其阡。非敢缓也,盖(表原因)有待 (等待)也。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父亲去世)。太夫人守节自誓;居(家境)穷,自力于衣食,以(来)长(抚养)以(并且)教(教育)俾(使)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代词,我)曰:汝(你)父为吏(官)廉(清廉),而好施与,喜(爱好)(结交)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因为)是(这,钱财)为我累(使我受累)。”故其(他)亡(去世)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来)庇(庇护)而为(作为)生(生计);(没有留下可赖以生存的家产)吾何(什么)恃(依靠)而能自守(守节)邪?吾于(对)汝父,知(了解)其一二,以(因而)有待(希望寄托)于汝也。汝父为吏,常夜烛治(1.管理,处理:~理。~家。~丧。~标。~本。~国安邦。自~。统~(a.管理;b.分配)。2.整理:~河。~水。 3.惩办:~罪。处(chǔ)~。 4.医疗:~病。~疗。医~。 5.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蝗。~蚜虫。 6.从事研究:~学。~史。 7.安定:~世。~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 8.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所。 9.姓。)官书(1.官府的文书。2. 官府收藏、编撰或刊行的书籍。),屡(多次)废(停下来)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死罪)狱(案件)也,我求(寻求)其生(生路)不得尔。”吾曰:“生可(可以)求(寻求)乎?”曰:“求其生而(却)不得(无能为力),则死者与我皆无恨(遗憾)也;矧(shěn,1.况且。2.亦。)求而有得(有办法)邪,以(因为)其有得,则(那么)知(知道)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经常)求其生,犹(还)失(失误)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回头看)乳者(奶娘)剑(挟在胁下)汝而立(站)于旁,因(于是)指而叹,曰:“术者(算命的)谓我岁(年岁)行在戌将死,使(假使)其言然(正确,应验),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将来)当以(把)我语告之。”其平(平常)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做)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装腔作势)\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重视)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你)其勉(勉励)之(自己)!”修泣而志(记下)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丧父)力(努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担任)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太夫人姓郑氏,自其家少微(家道中落)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过多)之,曰:“吾儿不能苟(苟且)合(迎合)于世,俭薄 (俭约一些)所以居(度过)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本来)贫贱也,吾处之有素(1.本色,白色:~服。~丝。2.颜色单纯,不艳丽:~净。~淡。~妆。~雅。~描。3.洁白的绢:尺~(用绸子写的信)。4.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质。~养。~性。~友(真诚淳朴的朋友)。5.物的基本成分:色~。毒~。维生~。6.向来:~来。~常。~志。平~。7.白,不付代价:~餐。8.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食。~席。~油。)矣。汝能安(安乐)之,吾亦安矣。”

2018成都二诊文综地理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成都市201 5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文科综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选择题)1至8页,第Ⅱ卷题)9至14页,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为某类工业在我国不同区域所占比例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类工业最有可能是 A.钢铁工业B.电子工业C.制糖工业D.乳制品工业 2.该类工业在①区域所占比重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B.市场C.劳动力D.技术 一个地区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图2中甲、乙分别为耕地、草地在各区域中占农业用地百分比图。图示地区耕地、草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30%、50%。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区 A.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地B.耕地和草地均主要分布在东部 C.东部多草地,西部多耕地D.耕地和草地均主要分布在西部 4.该地区草地面积大于耕地面积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地形C.市场需求D_交通运输

5.影响该地区耕地和草地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日照B.气温C.土壤D.河流 图3为美国西部内华达山脉370N西坡1~12月降水垂直递增率分布图。降水垂直递增率是指海拔每上升100米降水的增加量(毫米/100米)。据此完成6~8题。 6.3月,最大降水高度约在海拔 A.900米处B.1400米处C.1800米处D.2300米处 7.7月降水垂直变化小的原因主要是 A.位于背风坡,各海拔降水均少B.受高压控制,各海拔降水均少 C.受低压影响,各海拔降水均多D.受海风影响,各海拔降水均多 8.下列各月中,海拔300米处降水垂直递增率最小的是 A.2月B.4月C.10月D.12月 澳大利亚地势低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容易随地下水蒸发而上升到地表,造成盐碱危害。科学家发现在南部小麦带(图4)盐渍化农田上种植一种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的盐生灌木滨藜,3~4年后,土壤盐分明显降低,并可在盐生灌木行间种植大麦、燕麦等作物,发展畜牧业。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M地土壤盐分含量最低时为该地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0.种植滨藜能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成都市2018届二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②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③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比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比较,不但有益而且必需。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 ④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 ⑤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⑥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后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故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牲…… ⑦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有个就叫“文明”的游戏,选哪个来玩都可以,结果只和操作有关,真实的文明也是。现在讲多元,不是否认进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明体系。 (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法》,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比较研究都必须具有整体性。 B.比较文明研究讲究伦理,是为了让比较有价值,只要比较前提正当,就能得出有益的结果。 C.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其积极意义是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 D.更好地理解文明,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达成文化认同和自信,这是比较文明的核心意义。

成都市2020届高三二诊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成都市2020届高三二诊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共有五个书名:《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石头记》和《红楼梦》。《风月宝鉴》代表道学眼光,《情僧录》代表痴男怨女的口味,《金陵十二钗》代表“写女儿之书”的看法。《石头记》和《红楼梦》是两个最好的名字,也是读《红楼梦》最深入的两个角度。 把眼光局限于“道学”,便把《红楼梦》当成“劝世文”或“意淫书”来读。以“情僧”来看的人,就把苏曼殊个人的遭遇告诉他,相信也会得来与读《红楼梦》同样的满足了。以“女儿之书”来看,大可以说它是《镜花缘》,不过文字写得好、人物画得真、结构更紧密。但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不也文字好、人物真、结构严吗?她是聪慧明智的女作家,在包涵广摄的意旨上,却无论怎样都不够与曹雪芹相比了。 《石头记》原是此书的本名,能代表《红楼梦》的中心意旨之一——欲望之斗争与生灭,但为什么曹雪芹终于选定了《红楼梦》为此书正名?第一,《石头记》此名好是好了,但读者无法一见此名,就可“望文”而“生义”,必须要读了此书,知道了关于那“石头”的寓言,方可略明。由石变玉、由玉变石的象征意义,亦不容易从此名而一目了然。第二,《石头记》一名,单调、无色彩,不大能表现出现实与

空幻、入世与出世这正反两方面的涵旨,更不能显呈此书在“时间”上的主题。 《红楼梦》却不同,“红”是颜色,“楼”是建筑,“梦”是虚幻,三字合在一起,把所有内容都尽包进去。“红”可以表示万花千彩的女子,见得到“色”。“楼”是现实中的“相”,摸得着的实体,有人工在其中而建成的“楼”,代表现实世界。“红楼”两字合起来,是“千娇百媚所居的世界”——大观园,或“金粉繁华”的世界——书中所云“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或如一位译者所说的,“红楼”就表示佛家所指的“红尘”——现实世界。这就有“色”有“相”了,是此书“实”“成”“有”的“正”的一面。 “梦”却是虚也、空也,这是“反”的一面。“红楼梦”三字合起来,乃有实、有虚,有成、有幻,有有、有无,而“梦”又表示事物之易变。佛家说现实世间的“色”与“相”都是“幻”(梦),正因为一切都“无常”;何以无常,因有死、有灭、有散——都由时间的大限所决定。此名一看之下,可给人这三方面的意旨,所以最好、最切。(节选自胡菊人《小说红楼》,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曼殊与贾宝玉都出家为僧,了解了苏曼殊的经历,就等于读了《红楼梦》。 B.《傲慢与偏见》在文字好、人物真、结构严方面强于《镜花缘》,但其意旨的广度比不上《红楼梦》。 C.小说中的石头是有寓意的,其“由玉变石”象征了小说的意旨之

2019年成都高三二诊语文试卷(PDF版)

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高下之分,应以扬弃的态度审慎对待。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活》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如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向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诗人的创作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在这个“入手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辩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管养,同时要能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二诊(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二诊(3月)模 拟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目前,随着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创新弘扬问题现在显得尤为重要。这里所说的创新弘扬,是把激活中国古代有价值的美学思想资源,加以阐释和发扬光大。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是当代美学建设的重要资源,这正是我们中华美学精神在当下应当发扬光大的原因。 美学作为人文价值学科,应当重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心存偏见,依然怀抱全盘西化的那种矫枉过正的态度,总是误以为只有古希腊、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传统才对当下的美学思想发展有启示,而中国孔孟老庄、宋明理学以来的思想传统就不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既不粗率地鄙视和否定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也不能盲目地迷信和简单地移植西方美学。实际上,即使在西学东渐、甚至有人主张全盘西化的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并没有被全盘否定,并没有完全断裂。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承载着丰富的审美经验,由这些经验归纳和总结出来的理论,乃至审美经验本身,值得中国当代美学和世界美学加以继承。这些传统的美学思想已植根于我们民族的生活方式之中,千百年来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以及艺术心理。因而,对于它们的继承与弘扬,是当代学人之使命所在。古代传统与当下发展的关系,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譬如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在当下依然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享受;古代的戏曲小说和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可以在当代新媒体艺术中得以再现;古代的器物造型等可以为当下的设计提供启示和灵感,等等。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包含着启迪学者智慧、引领未来发展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一个重要传统,就是“返本开新”。这也是我们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追溯中国传统美学的源头,切实把握其中有价值、有活力的资源,从而使当代美学别开生面。诸如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谐的宇宙观、“立象言意”的传统、物趣人情浑然为一的艺术境界等等,都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国艺术的抒情传统虽然不能涵盖全部的艺术作品,但它确实是中国古代艺术具有独特民族特征的贡献,同样也值得我们珍视和发扬光大。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有优秀的传统,就无限夸大其内容,或者固守中国传统美学中僵死的教条。中国传统美学资源在学科形态

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中考语文二诊试卷

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中考语文二诊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分)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他会听见黄莺清吟.(jīn),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xiāo)鸟的怪鸣 B.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萌,来萌庇.(bì)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xīn) C.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chuò)只有穿长衫的,才踱.(duó)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D.万顷.(qǐng)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chān)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诀别喉咙感概万分水波粼粼 B.诺大清冽忍俊不禁鸦雀无声 C.孱弱瞻望头晕目眩瘦骨嶙峋 D.荣膺馈赠通宵达旦睡眼惶松 3.(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给他提意见的时候,要求他洗耳恭听 ....,他也点头称是,但转过身,就全忘了。 B.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切都在那瞬间妙手回春 ....了。 C.校长学识渊博,阅历丰富,他给我们谈心时总是高谈阔论 ....,让我们受益匪浅。 D.他的学说在当时起到中流砥柱 ....的作用,每个见到他的人都对他肃然起敬。 4.(3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家提出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观点是遏制房价飞速发展的重要结果之一 B.身体因素不仅限制了霍金后期的科研能力,也是他转向科普的一个原因 C.现已查明,这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电线短路引起的 D.如果将烟草税提高 50%,可使烟民减少 4900 万,避免约 1100 万左右的人不因吸烟死亡。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2分,共12分)

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考试答案

成都七中高2018届高三二诊模拟语文参考答案 1.C(A.原文是“激活中国古代有价值的美学思想资源”,也并未提及“重在”;B.文中并未提到“中国的孔孟老庄、宋明理学以来的思想传统被完全否定”;D.根据原文“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一个重要传统,就是‘返本开新’”,无法得出“‘返本开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重要传统”的结论。) 2.B(文章并未论及“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价值”。) 3.C(根据原文无法推断出“继承这一抒情传统是发扬民族传统的必要前提”这一结论。) 4.B(张二狗“头也不回的离开我家”,是因为谎言被揭穿而自尊心受到伤害,四年没有相见是因为丢了面子,不好意思再见我,不是因为记恨“我”。) 5.(1)张二狗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承担家庭重担,同时又渴望得到他人尊重的外地民工。(2)生活艰辛。他靠在工地上打零工,出卖劳力生活,收入不高,生活拮据,同时担负着供孩子读书、妻子治病的生活重担。(3)渴望受尊重而不得。他常常在别人面前提起自己要去北京的想法,甚至编造了自己“两次北上”的假象,这体现了他渴望得到别人尊重的愿望。但最终受制于现实的种种因素没能如愿以偿。(第1点和第3点各2分,第2点1分,说“有梦想、有追求”可给1分) 6.(1)“我”是小说的线索,串联起了整个故事情节,使情节集中紧凑;情节上, “我”一开始对张二狗“北京梦”的冷漠无视,推动了张二狗“两度北上”的情节发展;(2)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3)人物塑造上,我对张二狗的冷漠甚至看不起,映衬出了张二狗自尊并渴望得到他们尊重的人物形象;(4)主旨表达上,“我”从不留情面的揭穿到默默守护张二狗卑微的梦想,“我”重新找回了人性温暖的一面,深化了小说主题。(每点2分,答满3点给6分。) 7.D(“都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错。) 8.BC(A 项“表明”不合逻辑,“是未来超市发展的标杆”无中生有;D项“第一次”错,原文是“再一次”;E项,“只要……一定”过于绝对。) 9. 优势:①对于超市业态而言,可以带来超市业态的整体进步; ②对于零售商而言,有利营销; ③对于用户而言,可以提升购物体验; 不足:①技术尚未成熟,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每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10.A(擿:揭发) 11.A(“在古代是比稽首更重的拜礼”错,古代拜礼中最重的是稽首。) 12.B(“私自让中书省拟制诏书”错。应为“不由中书省制定诏书”。) 13.(1)李辅国暗示他的妻子让她(为夫)申冤。下诏监察御史孙蓥审理这个案子。孙蓥判决谢夷甫无罪。(“讽”“鞫”“直”各1分,大意2分) (2)李岘说话直率,不敢专权。陛下宽恕他,只会增加圣上您高尚的品德。(“直”“宽”“益”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李岘是吴王李恪的曾孙。他乐于结交地位低下的贤士,有政治才干。天宝年间,多次迁官后做了京兆尹。杨国忠派门客骞昂、何盈揭发安禄山造反的阴谋,指使京城的官捕搜查他的府邸,搜到安岱、李方来等与禄山谋反的证据,将他们勒死。安禄山发怒,上书为自己辩解,皇帝害怕发生事变,将李岘贬出京为零陵太守。他理政时深得人心,当时京城的粮食价格飞涨,百姓们都说:“想使米粟贱,莫过追回李岘。”后来去了长沙。永王当时任江陵大都督,暂时让李岘做长史。乾元二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辅国当权,不由中书省制定诏书,百官没有敢违抗的。李岘在皇帝面前磕头,竭力陈说李辅国的罪恶,皇帝于

2017-2018四川成都青羊区初三二诊试卷语文(含解析)

2017-2018四川成都青羊区二诊试卷语文 注意事项: 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题卡相应位置。 3.A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A卷第Ⅱ卷及B卷为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他会听见黄莺清吟.(jīn),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xiāo)鸟的怪鸣。 B.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萌,来萌庇.(bì)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xīn)。 C.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chuò)。只有穿长衫的,才踱.(duó)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D.万顷.(qǐng)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chān)杂在芦叶的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 答案A 解析考点为字音,A清吟(jīn)改为清吟(yín),本题应选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诀别喉咙感概万分水波粼粼 B.诺大清冽忍俊不禁鸦雀无声 C.孱弱瞻望头晕目眩瘦骨嶙峋 D.荣膺馈赠通宵达旦睡眼惶松 答案C 解析考点为字形,A“感概万分”改为“感慨万分”;B“诺大”改成“偌大”;D “睡眼惶松”改为“睡眼惺忪”。本题应选C。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给他提意见的时候,要求他洗.耳.恭.听.,他也点头称是,但转过身,就全忘了。 B.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切都在那瞬间妙.手.回.春.了。

成都市2018届二诊语文试题与答案

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 ②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有了“从周边看中国”,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 ③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比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比较,不但有益而且必需。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 ④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彩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 ⑤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如今的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⑥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后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故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牲…… ⑦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有个就叫“文明”的游戏,选哪个来玩都可以,结果只和操作有关,真实的文明也是。现在讲多元,不是否认进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明体系。 (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法》,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的维度理解中国,比较研究都必须具有整体性。 B.比较文明研究讲究伦理,是为了让比较有价值,只要比较前提正当,就能得出有益的结果。 C.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其积极意义是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

2018成都二诊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成都市 2018 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 1.本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表达 ) 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卡上。 2.作答,将答案写在答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3.考束后,将本卷和答卡一并交回。 一、代文(35 分 ) (一 ) 述文本( 本共 3 小, 9 分 ) 下面的文字,完成1-3 。 ①比文明是个新。之所以新,是因我开始以世界关心象。 ②比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整体的果一定是盲人摸象。比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 的比,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沉。从中国的角来看世界以及从世界的度理解中国,是出和入、离和沉浸的关系,是展的关系, 是螺旋上升的关系。有了“从周看中国”,中国的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 ③比文明研究是有理的。有些比无益甚或有害,理就是束。比如“ 祖”和“莎士比”,比人生迹,没什么好比,但在造 文学形象的度比,不但有益而且必需。有些比无意,并非学前提出了,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 个。 ④比文明是有方法的。文明离不开人,物作文明的,也很重要。物是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当年瑞典人安特生 在西北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系,后来我批判“中国文明西来”,把世界度下的中国彩陶成了中国自己 的彩陶。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毫无关系。 ⑤文明比有宏和微两个面。制度比属于宏的文明比。因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料有太多不可信 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品,其本是制度的制定者受制度束的人践的工具。如今的民主 制度在柏拉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 ⑥微的文明比主要在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方式;从核心价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空束, 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能改的很有限。后者有超越空的启和引意:人的沃杯与两千年后的中 国影《霸王》同在叙述欲望与的故事;静穆而大的希腊石与北佛造像都是人最大的气与精神的外化, 存在于所有不朽的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都是牲?? ⑦文明的比,核心在于解文明的演,以达成文化同与自信。有个就叫“文明”的游,哪个来玩都可以, 果只和操作有关,真的文明也是。在多元,不是否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需要一个色丰富的文明体系。 (郭青生《比文明的目的、理和方法》,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是(3 分) A.无是从中国的角来看世界,是从世界的度理解中国,比研究都必具有整体性。 B.比文明研究究理,是了比有价,只要比前提正当,就能得出有益的果。 C.批判“中国文明西来”,其极意是把世界度下的中国彩陶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 D.更好地理解文明,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达成文化同和自信,是比文明的核心意。 2.下列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是(3 分) A.着比文明,文章依次述了比文明的目的、理、方法和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