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法学综合自检自测题(一)

监狱法学综合自检自测题(一)
监狱法学综合自检自测题(一)

《监狱法学》综合自检自测题(一)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监狱种类是指基于一定的(),依据某种相似性,对于具体的监狱形态进行分析、抽象而归纳的行刑处所的()。

2.所谓罪犯精神活动产品,是指受刑人在狱服刑期间()、()活动的物化形态或结果。

3.监狱烙印,是指()或()将监狱生涯内在化、积淀入自己的心理、精神、()乃至生理方面,而显现、暴露出来的较具稳定性的()标记或特征,是()的最具消极性的后果。

4.罪犯的特殊权利是指具有在监狱中()的罪犯这种特殊身份的人依法享有的()。

5.从严管理是对罪犯中的()、()、()以及其他主观恶性较深、有抗拒改造表现的罪犯所采用的严格管理方式。

6、分类管理既包括对()所进行的管理工作,也包括在罪犯服刑过程中因改造表现的不同而发生的()以及()的变化。

7、()和()是监狱法赋予监内服刑罪犯的权利,也是我国行刑的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体现。

8、出狱人社会保护的内容是指对出狱人重返社会后,重新适应()所不可或缺的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是指受刑人经过一定时期的监狱生活而了解、习得和掌握的监狱生活习惯、知识、技能等。

A 监狱经验

B 监狱人格C监狱烙印 D 监狱适应

2.监狱法律关系客体包括()。

A 刑罚

B 改造对象

C 监狱适应不良现象

D 物及行为

3.罪犯非正式群体的形成过程表现为:()促使旧有的交往关系分化瓦解。

A 服刑初期

B 严格的管理

C 入监教育

D 直接管理

4.劳动与教育是中国监狱行刑的()。

A 基本手段

B 行刑手段

C 行政手段

D 行刑环境

5.收监是刑罚执行的开始,是保证刑罚执行机关能够准确有效地执行刑罚的()。

A 前提条件

B 执行手段

C 基本手段

D 重要条件

6、()的检查,是指监狱在接收罪犯入监时,对罪犯的人身及其所携带物品进行安全检查的行刑制度。

A 人身

B 物品C健康D搜身

7、申诉是我国法律规定的罪犯在服刑期间享有的一项()。

A 基本权利B法定权利C意思表示D刑罚

8、行刑的法律监督有利于国家法制建设的()。

A齐全B完备C发展D提高

9、坚持以理服人原则应做到()。

A立足讲理B坚持以正面疏导为主C坚持耐心说服D以理服人

10、集体教育的主要途径是()。

A课堂教育B作报告C专门培训D规劝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假释

2.狱政管理

3.又犯罪处理

4.因人施教

5.分类制度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

1.简述奖惩的考核内容

2.实行劳动改造的目标管理有哪些?

3.行刑法律监督的内容

4.罪犯在服刑期间的控告、检举包括哪几种情形?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

1.论述分类制度的意义

2.论述减刑的程序

《监狱法学》综合自检自测题(一)答案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行刑目的群落状态

2、智力心理

3、受刑人出狱人人格消极性症状监狱化

4、服刑权利

5、死缓犯无期徒刑犯长刑犯

6、罪犯分类关押后管理级别管理内容

7、通讯会见8、社会生活需要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A 2ABCD 3ABC 4A 5A

6AB 7B 8B 9ABC 10ABC

三.名词解释(20分,每个4分)

1、假释:假释是指对在刑罚执行期间,符合法定原因的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依法将其附条件地提前释放的制度。

2.狱政管理:是指行刑机关对在监狱内服刑的罪犯执行刑罚的过程中所实施的各项具体行政管理活动。

3.又犯罪处理:又犯罪亦称狱内又犯罪,指罪犯在狱内服刑期间重新实施的触犯我国刑法已构成犯罪的行为。

4.因人施教:四人施教,是指监狱及其工作人员在对罪犯实施教育改造过程中,根据罪犯个体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5.分类制度:是指行刑机关对在监狱内服刑的罪犯,依照他们的犯罪类型、刑罚种类、刑期长短、改造表现以及年龄、性别和其他情况的差异,实行分类关押、分类管理、分类教育的一种狱政管理制度。

四.简述题(20分,每个5分)

1.简述奖惩的考核内容

(1)思想改造方面的考核

(2)接受政治、文化、技术教育方面的考核

(3)遵守监规纪律方面的考核

(4)劳动改造方面的考核

2.实行劳动改造的目标管理有哪些?

(1)生产劳动的时间的目标管理

(2)生产劳动任务的目标管理

(3)实施生产劳动的保护目标管理

(4)合理组织调配劳动力,充分发挥罪犯改造的积极性

3.行刑法律监督的内容

(1)对收监活动的法律监督。

(2)对狱政管理活动的法律监督

(3)对刑罚执行变更的法律监督

(4)对罪犯申诉、控告、检举处理情况的法律监督

(5)对教育改造罪犯活动的法律监督

(6)对劳动改造罪犯活动的法律监督

(7)对释放安置活动的法律监督

(8)对未成年犯行刑活动的法律监督

(9)对监狱人民警察执法守纪情况的法律监督

4.罪犯在服刑期间的控告、检举包括哪几种情形?

(1)对监狱外违法犯罪的组织或个人的控告、检举。

(2)对监狱内违法犯罪的组织或个人的控告、检举。

五.论述题(20分,每个10分)

1.论述分类制度的意义

(1)分类制度有利于增强改造工作的针对性。

(2)分类制度有利于调动罪犯改造的积极性。

(3)分类制度有利于防止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4)分类制度有利于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素养性。

2.论述减刑的程序

(1)对无期徒刑犯的减刑,由监狱提出减刑建议,报经所在省(市、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审核同意后,提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

(2)对有期徒刑犯的减刑,由罪犯所在监狱提出减刑建议,送请当地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

(3)对死缓犯的减刑,根据监狱法第31条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符合法律规定的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条件的,二年期满时,所在监狱提出减刑建议,报经上级监管部门审核后,提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裁定。

《管理学基础》课后参考答案

一、理论分析题 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答:管理的科学性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基本客观规律。人们在长期管理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这些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验证和丰富。因此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管理的艺术是强调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管理艺术。也就是说,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靠背诵管理理论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管理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地将管理知识和具体管理轰动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动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管理肯定是科学,但同时又是艺术。因为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而不是机器,所以要讲究方式方法,这就是艺术了。有些管理者懂管理理论,但不会做人的工作,结果与愿望相反,有些管理者可能不是很懂理论,但会做工作,结果与希望相一致。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所在。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 二、综合实践题 走访学校(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进行简单的介绍) 1.他属于哪一层次的管理者? 答:属于中层管理者. 2.他在组织中担任的职务. 答:担任副校长一职. 3.他管理的下级人员的数量. 答:教师30人,学生800左右. 4.他认为胜任其工作所必需的技能. 答:胜任其工作要具有良好的领导能力,教学能力. 5.观察他如何安排一天的工作,并记录下来 答:上课,组织学校会议. 建议根据自己目前所在单位为走访对象,很容易写。

第2章 流体静力学自测题

第2章 流体静力学自测题 一、思考题 2.1 流体静压强有哪两个特性? 2.2 流体平衡微分方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3 什么是等压面?等压面有什么特性? 2.4 重力场中液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是什么?2.5 静止液体中等压面为水平面的条件是什么?2.6 相对静止液体的等压面是否为水平面?为什么? 2.7 什么是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它们之间有何关系?2.8 压力表和开口测压计测得的压强是绝对压强还是相对压强绝? 2.9 盛有某种液体的敞口容器作自由落体运动时,容器壁面上的压强等于多少? 2.10 压力中心D 和受压平面形心C 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情况下D 点和C 点重合?2.11 如何确定作用在曲面上液体总压力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的位置?1.12 什么是压力体?如何确定压力体的范围和垂直分力的作用方向? 二、选择题 2.1相对压强的起算基准是 。(C ) (A )绝对真空 (B )1个标准大气压 (C )当地大气压 (D )液面压强 2.2 金属压力表的读值是 。(C )(A )绝对压强 (B )绝对压强加当地大气压(C )相对压强 (D )相对压强加当地大气压 2.3 某点的真空压强为65000Pa ,当地大气压为0.1MPa ,该点的绝对压强为 。(C ) (A )65000 Pa (B )55 000 Pa (C )35 000 Pa (D )165000 Pa 2.4 绝对压强与相对压强p 、真空压强、当地大气压之间的关系是 。(C ) ab p v p a p (A ) (B )v ab p p p +=v ab p p p +=(C ) (D )ab a v p p p -=a v p p p +=2.5 在封闭容器上装有U 形水银测压计,其中1、2、3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压强关系为 。(C ) (A )p 1>p 2> p 3 (B )p 1=p 2= p 3 (C )p 1

领导科学基础习题一

领导科学基础习题一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领导科学基础试题一 一、填空题(共10题,共20分) 1. 构成权力性影响力的要素主要包括: 传统、职位______和资历。(2分) 2. 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要素主要包括:品格、能力、知识、感情(2分) 3. 美国学者彼得·诺思豪斯归纳出领导伦理的五大原则是:尊重、服务、公正___、 诚实、团对建设。(2分) 4. 影响领导者道德素质的因素主要有:个人特征、结构变量、______组织文化、问题强度; ________。(2分) 5. 激励效果的外在表现在于个体工作的积极性、个体工作积极性的持续时间和个体工 作的满意度三个方面。(2分) 6. 工作满意度的内容主要反映在工作本身、报酬、升职机会、上司、同事五个方面。(2分) 7.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追随者个性;智力挑战型工作、公平报酬; 支持性工作环境;融洽的同事关系。(2分) 8. 领导绩效考核必须遵循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客观公正性原则;民主公开原则、 价值导向原则_________________。(2分) 9. 马斯洛在_____1943___________年发表的《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__________。(2分) 10. 领导文化除了具有文化的基本特征,还模式性、连续性、变化性、政治性 等独有的特征。(2分) 二、名词解释(共5题,共15分)

1. 工作满意度(2分):是指由于人对自己的工作或者工作经历的评价而产生的愉快或积极的情感状态。 2. 组织文化(2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组织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组织内全体成员的积极实践所形成的组织整体价值观、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共同信仰和文化观念、行为准则和制度体系。 3. 领导者(2分):是在领导活动担负一定的领导职务、拥有组织赋予的权力、肩负着率领和组织追随者实现领导目标的领导责任人。 4. 领导(2分):是指在社会共同生活中,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通过特定的组织结构,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引导、指挥、协调和组织追随者共同实现某种预期目标的行为过程。 5. 管理力(2分):就是通过计划和预算、组织、控制和决策等行为对组织的各个资源进行配置,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三、问答题(共5题,共25分) 1. 请简述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5分) 答:1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2系统分析的方法3案例分析的方法4比较研究的方法 2. 请简述研究领导环境的意义。(5分) 答:1正确认识和把握领导环境是领导活动开展的客观前提2有助于领导者积极适应和利用领导环境,提高领导效能3有助于认清环境形势,为创造良性的领导环境创造条件4领导环境是领导者发挥领导艺术的客观基础 3. 请简述领导关系的主要形式。(5分) 答:1指挥与服从关系2沟通与信任关系3合作与支持关系4评价与监督关系5互动发展与转化关系

领导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领导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领导主体:是由组织中担任决策、指挥、协调和监督等职责的人员,包括领导个体和领导群体,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得以展开并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上层和整个组织、群体各方面所取得的支持的程度。 2.领导体制:就是指在组织内部与领导活动中,组织机构的设置和领导权限的划分及其所形成的用以规范领导活动范围和方式的制度体系。 3.强制性影响力:也称权力性影响力,是由社会、组织所赋予的,带有强迫和不可抗拒的影响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 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 C )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 A.职位 B.组织 C.权力 D.权利 2.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怎样(D )。 A.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D.提高工作效率 C.提高人的思想觉悟 D.激励人的内在潜力 3.组织内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信息丢失的现象,属于( A )。 A.信道障碍 B.传送障碍 C.接受障碍 D.非语言障碍 4.领导的缓冲器、替代品与放大器理论是由以史蒂文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的具有( B )的领导理论。 A.权威理论色彩 B.权变理论色彩 C.行为理论色彩 D.特质理论色彩 5.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 B )组织结构。 A.职能式 B.直线式 C.混合式 D.矩阵式 6.文化本质上是( D )。 A.历史的产物 B.环境的产物 C.人类精神力量的产物 D.社会活动的产物 7.按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不同,决策可分为( A )。 A.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B.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C.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D.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 8.思维创新的逻辑起点是( C )。 A.创新目标 B.灵感

工程力学在线自测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静力学把物体看为刚体,是因为 A、物体受力不变形 B、物体的硬度很高 C、物体的变形很小 D、抽象的力学模型 第2题 二力平衡公理适用于();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适用于();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作用与反作用定律适用于()。 ①刚体;②变形体;③刚体和变形体; A、①①①① B、③③③③ C、①③①③ D、①①①③ 第3题 物体A重量为Q,置于水平面上,接触面上的静滑动摩擦系数f=0.32,在物体上施加一水平拉力P =0.3Q,则接触面上的摩擦力F为 A、F=0 B、F=0.3Q C、F=0.32Q D、F=Q 第4题 若力F对Z轴的矩为零,则

A、力F的大小必为零 B、力F必与Z轴平行 C、力F必与Z轴相交 D、力F必与Z轴共面 第5题 平面汇交力系有()独立的平衡方程;平面力偶系有()独立平衡方程;平面一般力系有()独立的平衡方程;空间汇交力系有()独立平衡方程;空间一般力系有()平衡方程。 ① 1个;② 2个;③3个;④4个;⑤5个;⑥6个。 A、③①③③⑥ B、②①③③⑥ C、②①③③③ D、③③③③⑥ 第6题 某构件受到3个力的作用而平衡,则该3个力的作用线 A、一定相交 B、相互平行 C、一定共面 D、一定共点 第7题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物体的一条直线上,这是 A、二力平衡公理 B、力偶的定义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公理 D、二力杆约束反力的特性 第8题 下图中属于二力杆的构建是

A、构件1 B、构件2 C、构件1和构件2 D、都不是 第9题 如图所示平面汇交力系,已知F1=kN,F2=1KN,F3=3KN,则合力R的大小为 A、R=0 KN B、R=3^(1/2) KN C、R=[1+2*3^(1/2)] KN D、R=[1+2*4^(1/2)] KN 第10题 柔索对物体的约束反力,作用在连接点,方向沿柔索 A、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B、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拉力 C、指向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D、背离该被约束体,恒为压力 第11题 图示平面机构,正方形平板与直角弯杆ABC在C处铰接。平板在板面内受矩为M=8N·m

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表

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表 序号检查 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 备注 1组织 机构 设置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 专业人员 2平面 布局 检查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平面布局情况: 1)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2)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场所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 隔离 3制度 规程 制定职业卫生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及贯彻实施 情况 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制度及落实情况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

序号检查 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 备注 4用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和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有毒物品的作业 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时,告知劳动者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 5监护 档案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 建立健全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6作业 现场 工作场所应符合下列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4)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劳动者生理、心理 健康的要求 5)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 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 施 6)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序号检查 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 备注 7 材料 和设 备管 理 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 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 对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后果承担责任 8警示 标志 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 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 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 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对可能产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 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备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 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9应急 设备 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 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 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 使用 10教育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

领导学基础作业答案秋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 《领导学基础》作业(1) 一、名词解释1.柔性领导: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 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地行动的领导行为。2.不充分授权:也称特定授权过刚性授权,使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 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等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3.矩阵式: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4.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她的主要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和生活方式的决定因素。二、单项选择题1. B. 2 . C. 3 . D 4. A 5. D 6 . D 7. C 8 . B 9. D 10. B 三、多项选择题 1. A CDE 2 BCDE 3 . A

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BCDE 4 . ABE 5 . ABE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1.领导权力只能用权力进行制约。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对领导权力进行制约,单靠某一种制约方式,都可能给权力拥有者留下滥用权力的空间,从而以权谋私,产生权力腐败。对于领导权力的制约应该是与领导权力同生并存的,是由权力自身的特性决定的。而要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除了以权力制约权力这种权力制约机制外,还应有以道 德制约权力的道德制约机制,以及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权利制约机制。而且这三种制约机制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作用,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制约权力的目的。 2.简述中国领导 体制的演变历程。答:1、1949 -1956年,为领导体制的基本确立阶段。这是从分散的根据地政权到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集中领导的领导体制阶段;2、1956 -1966年,为领导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并走向集权化阶段;3、1966年—1976年,

高中物理竞赛训练题 - 《静力学》奥赛试题

2003年高一物理奥赛培训系列练习 第一讲 共点力的处理 班次 姓名 得分 1、(本题20分)如图1所示,一根重8牛顿的均质直棒 AB ,其A 端用悬线悬挂在O 点,现用F = 6牛顿的水平 恒力作用于B 端,当达到静止平衡后,试求:(1)悬绳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2)直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 2、(本题10分)均质铁链如图2悬挂在天花板上,已知悬挂处的铁链的切线与天花板的夹角为θ,而铁链总重为G, 试求铁链最底处的张力。 3、(本题20分)如图3所示,两不计大小的定滑轮被等高地固定在天花板上,跨过滑轮的轻绳悬挂三部分重物。A 、B 部分的重量是固定的,分别是A G = 3牛顿和B G = 5牛顿,C G 则可以调节大小。设绳足够长,试求能维持系统静止平衡的C G 取值范围。 图 2 θ 图1 F O A B αβA B C 图 3

4、(本题10分)如图4所示,被固定在竖直平面的大环半径为R , 另有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环套在大环上,并通过劲度系数为K、自由长度为L ( L < 2R )的轻质弹簧系在大环的顶点A 。试求小环静止平衡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5、(本题20分)如图5所示,均质杆AB置于互相垂直的两斜面上,杆两端与斜面摩擦系数均为μ,右边斜面的倾角为α。试求:平衡时,杆与斜面AC的夹角θ的可取值范围。 6、(本题20分)图6的系统中,所有接触面均粗糙,B静止 在C上,而A沿C匀速下滑,且α<β,试判断地面对C的 摩擦力大小情况、地面对C的支持力与ABC三者重力之和的 关系。 θ A m 图 4 A B α  90-α θ 图 5 A B C αβ 图 6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格模板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陪同人员: 标准条款/内容检查内容检查记录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E/O)1.是否为确保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所建立职责与权限? 2.所建立责任和权限是否形成文件,并作出明确规定? 3.工作场所人员是否在所控区域内,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文件要求? 4.4.3信息交流(E/O) 1.内部信息如何进行交流,并形成文件? 2.外部相关方信息是否交流、沟通并形成文 件? 4.4.5文件控制(E/O)1.文件发布前是否进行审批,是否能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 2.必要时是否对文件进行评审和修订? 3.是否对文件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 4.是否对外来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进行控制? 5.是否对过期文件进行处理,并做出适当的标识? 4.4.6运行控制(E/O) 1.危险源是否可识别,并进行监管? 2.是否对生产现场设备进行控制?

3.是否对生产现场固体废弃物进行监管? 4.是否对生产现场污水进行监管? 5.是否对生产现志噪声进行监管? 6.是否对生产现场扬尘进行监管? 7.是否对生产现场易燃易爆品进行监管? 4.3.1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E/O)1.是否建立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清单? 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是否考虑常规和非常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包括访客),人为因素? 3.是否对工作区域机械、设备、操作程序及组织机构的设计进策划及控制? 4.是否对危险源进行标识、警示、并进行管理和控制? 5.是否按照文件要求进行配戴个人防护用品? 4.4.7应急准备和响应(E/O)1.是否建立文件,用于识别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并规定响应措施? 2.是否定期评审其紧急准备和响应文件夹,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 审核人员:审核日期:

领导科学基础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领导科学基础模拟题 一、单选 1.领导的主要特征不包括:(B) A权威性与综合性B客观性与复杂性C超前性与战略性D超脱性与全局性 2.领导科学研究的领域可以概括为领导活动的主体,结构以及:(C) A原则B规则C过程D组织 3.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之一是,领导者具有前瞻性,而管理具有:(B) A操作性B当前性C局部性D权威性 4.(D)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 A决策B管理C资源配置D服务 5.领导科学产生的思想基础是:(A) A分权制的形成与发展B文艺复兴时期自由思想的发展 C传统管理方式难以为继D资产阶级产业革命的影响 6.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处的地位是:(D) A双重地位B中间地位C中心地位D辅助地位 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任何组织活动都离不开:(C) A领导者B社会环境C物质基础D制度规范 8.以下环境因素中不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的是:(B) A教育水平B人口C生活方式D宗教信仰 9.下列属于权变论阶段的主要理论的是:(C) A Z理论B管理方格理论C路径-目标理论D杜拉克的“五项主要习惯” 10.马斯洛把影响人们的行为的需要从高到低划分为:(B) A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D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社交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11.以下属于非职位权力的是:(A) A专家权B强迫权C合法权D奖励权 12.“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证明领导者的素质具有:(B) A层次性B综合性C发展性D品位性 13.领导决策科学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C)结合决策的趋势。 A理性与感性B科学与民主C定性与定量D理论与实践 14.(B)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的公共权力被极少数统治者掌握时的产物A权力B权术C领导D管理 15.对于能挑150斤的人,领导者既不是只让他挑100斤,也不是硬要他挑200斤,这体现了:(B)A扬长避短,各尽所能B量才用人,职能相称C用人不疑,疑人不用D五湖四海,宽以容人16.在事情复杂多变\领导对情况不太清楚\被授权人精明强干的场合,易采用的授权方式是:(D) A刚性授权B模糊授权C惰性授权D柔性授权 17.决策活动的第二阶段是:(A) A集思广益,拟定方案B分析评估,选择方案C明确问题,确立目标D实施方案,完善决策18.洞察需要是领导激励的:(B) A起点B源头C建立D目标 19.(B)是评价领导活动有效性的基本维度,反映为领导活动进行的状态与结果。

初中物理竞赛-静力学复习试题

静力学复习试题 1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球面放在水平桌面上,球面上放置一光滑均匀铁链,其A 端固定在球面的顶点,B 端恰与桌面不接触,铁链单位长度的质量为ρ.试求铁链A 端受的拉力 T. 2、均质铁链如图2悬挂在天花板上,已知悬挂处的铁链的切线与天花板的夹角为θ,而铁链总重为G, 试求铁链最底处的张力。 3、如图3所示,两不计大小的定滑轮被等高地固定在天花板上,跨过滑轮的轻绳悬挂三部分重物。A 、B 部分的重量是固定的,分别是A G = 3牛顿和B G = 5牛顿,C G 则可以调节大小。设绳足够长,试求能维持系统静止平衡的C G 取值范围。 4、如图5所示,长为L 、粗细不均匀的横杆被两根轻绳水平悬挂,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图上已标示,求横杆的重心位置。 5、如图所示,一个重量为G 的小球套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 的光滑大环上,另一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自由长度为L (L <2R ),一端固定在大圆环的顶点A ,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环静止平衡时位于大环上的B 点。试求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思考:若将弹簧换成劲度系数k ′较大的弹簧,其它条件不变,则弹簧弹力怎么 变?环的支持力怎么变? 图 2θ图 3

6、光滑半球固定在水平面上,球心O的正上方有一定滑轮,一根轻绳跨过滑轮将一小球从图中所示的A位置开始缓慢拉至B位置。试判断:在此过程中,绳子的拉力T和球面支持力N怎样变化? 7、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非均质圆球,其重心不在球心O点,先将它 置于水平地面上,平衡时球面上的A点和地面接触;再将它置于倾角为30° 的粗糙斜面上,平衡时球面上的B点与斜面接触,已知A到B的圆心角也为 30°。试求球体的重心C到球心O的距离。 8、如图所示,一根重8N的均质直棒AB,其A端用悬线悬挂在O点, 现用F = 6N的水平恒力作用于B端,当达到静止平衡后,试求:(1) 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2)直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 9、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用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拉物体时,物体匀速前进。若此力大小不变,改为沿水平方向拉物体,物体仍能匀速前进,求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 10、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均质金属球上固定着一根长为L的轻质细杆,细杆的左端用铰 链与墙壁相连,球下边垫上一块木板后,细杆恰好水平,而木板下面是光滑的水平面。由于金属球和木板之间有摩擦(已知摩擦因素为μ),所以要将木板从球下面向右抽出时,至少需要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试问:现要将木板继续向左插进一些,至少需要多大的水平推力? 图1 F

领导学基础单选题.docx

领导学基础-4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0 3. 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组织结构。 A. 直线式 B. 职能式 C. 混合式 D. 矩阵式 正确答案:A 满分:1 得分:1 4. 从长远来看,在综合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 A. 经济力 B. 外交力 C. 领导力 D. 军事力 正确答案:C 满分:1 得分:1 5. 被公认为“人力资本之父”的是( )。 A. 舒尔茨 B. 丹尼森 C. 杜拉克 D. 贝克尔 正确答案:A 满分:1 得分:1 6. 提出期望理论的是( )。 A. 马斯洛 B. 赫茨伯格 C. 弗洛伊德 D. 弗洛姆 正确答案:D 满分:1 得分:1 7. 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人的()。 A. 性格 B. 气质 C. 素质 D. 道德 正确答案:B 满分:1 得分:1 8. 通过指挥渠道来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属于()。 A. 内部协调 B. 纵向协调 C. 上行协调 D. 下行协调 正确答案:B 满分:1 得分:1 9. 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 )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A. 领导者个人特质

B. 领导者 C. 领导组织 D. 领导效益 正确答案:A 满分:1 得分:1 10. ()的领导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A. 原始社会 B. 转型社会 C. 现代社会 D. 传统社会 正确答案:C 满分:1 得分:1 11. 运用同态模型的原理进行决策的方法是()。 A. 头脑风暴法 B. 鱼缸法 C. 德尔斐法 D. 模拟决策法 正确答案:D 满分:1 得分:1 12. ( )既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又是领导活动的归宿,是反映领导者能力和领导活动成效的综合性指标。 A. 领导目标 B. 领导效果 C. 领导效能 D. 领导效率 正确答案:C 满分:1 得分:1 13. 在伯恩斯编制的测量超越型领导的问卷MLQ(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中,超越型领导包括三个子维度,分别是领导魅力、个性化关怀和()。 A. 良好的沟通 B. 协作精神 C. 智能激发 D. 动机激励 正确答案:C 满分:1 得分:1 14. 在领导生态系统中,领导者、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构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其中领导活动的基本关系是()。 A. 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作用 B.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的互动关系 C. 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D. 被领导者与领导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正确答案:B 满分:1 得分:1 15. 在专家式领导中,“软专家”是指()。 A. 精通业务和技术的专家 B. 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

大连理工大学船舶静力学试题

2005 年船舶静力学试题 一、填空题(2分*10 = 20分) 1.通常采用的船长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船舶静水力性能计算中一般采用的船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干舷的定义是:在船侧船中横剖面处自_______至__________的垂直距离。 4.菱形系数是船体设计水线下的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 5.船舶的一般浮态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参数来表示。 6.稳性衡准数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 7.浮性是指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8.稳性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复原力矩。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复原力矩。 二、简答题(4分*5 = 20分) 1.横稳性高于纵稳性高 2.漂心与浮心 3.设计水线长与垂线间长 4.静稳性曲线与动稳性曲线 5.稳性消失角与进水角 三、论述题(10分*5 = 50分) 1.每厘米吃水吨数和每厘米纵倾力矩的定义以及各自的用途,举例说明。 2.提高数值积分精确度的办法有哪些?并作图说明梯形法、辛浦生法对曲线端点曲率变化较大时如何处理? 3.如何应用邦戎曲线计算船舶具有纵倾浮态下的排水体积V和浮心位置(X b、Z b)4.如何利用动稳性曲线求考虑波浪横摇角时的极限动倾力矩和极限东倾角? 5.自由液面对船舶稳性的影响如何?减少自由液面影响的办法有哪些? 四、证明题(20分) 1.设船舶原正浮状态,吃水为d,排水量为Δ,水线面面积为A W,漂心纵坐标为x F,初稳性高为GM,海水比重为w。 试证明把小量载荷装在后新的初稳性高G1M1为 G1M1= GM + p/Δ+p (d + p/2wA W - Z – GM) 五、计算题(25分+15分= 40分) 1.已知某长方形船的船长L=100m,船宽B=12m,吃水d=6m,重心垂向坐标z G=3.6m,该船的中纵剖面两边各有一淡水舱,其尺度为:长l=10m,宽b=6m,深a=4m。在 初始状态两舱都装满了淡水。(海水比重1.025t/m3,结果保留三位小数)试问: (1)在右边淡水舱舱内的淡水耗去一半时船的横倾角; (2)如果要消去横倾,那么船上x2=8m,y2= - 4处的60吨货物应移至何处? 2.已知某内河船的主要尺度和要素为:船长L=58m,船宽B=9.6m,首吃水d F=1.0m,尾吃水d a=1.3m,方形系数C b=0.72,纵稳性高GM L=65m,为了通过浅水航道,必须 移动船内的某些货物,使船处于平浮状态,假定货物从尾至首最大的移动距离为 l=23.0m,求必须移动的货物重量。(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静力学自检自测试题

静力学自检自测试题(一) 题(每题2分,共20分) 能分解为一个力偶;一个力偶也不可能合成一个力。 错误 交定理表明:作用在物体上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必是平衡力系。 错误 的力系,都可以按照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而不改变原力系的作用效果。 错误 约束力,其作用线沿两受力点连线,指向可以任意假定。 错误 作用力同样是一对平衡力,因为它也满足二力平衡条件中所说的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沿同一直 错误 成一封闭力多边形的平面力系是平衡力系。 错误 是定位矢量,力对轴之矩是代数量。 错误 空间汇交力系,只要A、B、C三点不共线,则和是一组独立的平衡方程。错误 糙的水平面上,因为摩擦力为零,故由摩擦定律。 错误 临界平衡状态时,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均是确定的。 错误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物体作用的两种效应,力是 量 B.自由矢量 C.定位矢量 四边形法则 用于刚体上的力才适用; B.对刚体系统才适用;于同一刚体或变形体上的力均适用。 上作用一矩为M的力偶。则支座A、B的约束力满足条件 B. C. 右为正,则在下列各已知情况下,力F的方向能否确定 (b)、(c)都不能确定力F的方向; B.仅(b)能确定力F的方向;(c)都能确定力F的方向; D.仅(c)能确定力F的方向。 受三个已知力作用,分别汇交于点B和点C,平衡时有 不一定为零; B.不一定为零; D.均不一定为零。

力系向平面内任意两点简化,所得的主矢相等,主矩也相等,且主矩不为零,则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为; B.一个力偶; C.平衡。 体的前侧面AB方向作用一力F,则该力 、z轴之矩全等; B.对x、y、z轴之矩全不等; 轴之矩相等; D.对y、z轴之矩相等。 平行力系,各力作用线与z轴平行。若力系平衡,则其独立的平衡方程为 B. D.

领导学基础试题

、任务结构是指(任务 的明确程序和对任务的负责程度) 28、文化本质上是(社会 活动的产物) 、单项选择题 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 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首先发生在(政治领域) 从长远来看,在综合 国力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因素是政治力和 (领导力) 领导具有双重属性,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属性) 在专家式领导中, 软专家"是指(擅长领导与管理的专家) 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 孔子提出 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名言,体现了 古代领导思想中的(人本思想 ) 权变领导理论的研究重点在(领导 者、被领导者的行为和领导环境的 关系) 领导的缓冲器、替代品与放大器理论是由以……具有(权变理论色彩) 我国领导学发展的关 键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 、在伯恩斯编制的测量 超越……维度,分别是领导魅力、个性化 关怀和(智能激发) F 列关于权力起源的学说,除了(神权 说)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在(传统社会)时期 领导权力与宗教权力 (现代社会)的领导 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 领导权力的发展变化 是与(社会发展阶段)紧密相连的 、领导体制的核心是( 各级各类领导机关职责与权限的划分) 般情况下,领导幅 度应以(二八律)为宜 、领导体制的本质属性 是(社会属性) 、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 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直线式) 组织结构 、(矩阵式)组织结构 有利于高效完成临时性的重大攻关任务 、根据领导系统中各层 级领导领导者??…领导体制划分为(集权制与分权 制) 、根据组织系统内部各 机构的职责……领导体制划分为(层次制与职能 制) 、根据上级领导机关对 下级行政……领导体制划分为(完整制与 分离制) 、根据领导机关中最高 决策者……领导体制划分为(一长制与委员 会制) 、我国领导体制最主要 的弊端是(权力过分集中) 、在现代社会中,组织 成功的概率与组织和环境之间的一致性程 度(呈正相关关系) 、领导环境发展的第 原则是(科学性原则)

《领导学基础》综合练习(附:参考答案)

《领导学基础》综合练习(附: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领导主体 2.职位权力 3.领导体制 4.强制性影响力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 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 )是领导关系存在的前提。 A.职位 B.组织 C.权力 D.权利 2.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怎样( )。 A.满足人的物质需要D.提高工作效率 C.提高人的思想觉悟 D.激励人的内在潜力 3.组织内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信息丢失的现象,属于()。 A.信道障碍B.传送障碍 C.接受障碍 D.非语言障碍 4.领导的缓冲器、替代品与放大器理论是由以史蒂文为代表的研究者提出的具有( )的领导理论。 A.权威理论色彩 B.权变理论色彩 C.行为理论色彩D.特质理论色彩 5.简单而低层的组织与重复性较高的简单工作宜采用( )组织结构。 A.职能式 B.直线式 C.混合式D.矩阵式 6.文化本质上是()。 A.历史的产物 B.环境的产物 C.人类精神力量的产物D.社会活动的产物 7.按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不同,决策可分为( )。 A.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B.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C.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D.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 8.思维创新的逻辑起点是( )。 A.创新目标 B.灵感 C.创新意识 D.工作需要 9.要建设一个成功的团队,首先要( )。 A.了解团队的作用 B.提高领导艺术水平 C.设立共同的目标D.了解团体方面的理论 10.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 )。 A.虚拟政府B.高效政府 C.便民政府 D.精简政府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按照老子原则处理冲突的主要方法有( )。 A.不干涉法 B.理顺法 C.避开法 D.主动出击 E.预防法

领导学基础简答题

1.简述领导的属性及其关系 领导活动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领导的属性主要包括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个方面。(1)领导的自然属性产品于社会整体活动的自然需要,是由人们社会集体实践活动中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其一般标志,就是统一的意志和一定的权力,即任何社会与时代的领导都必须具有的共同的标志。(2)领导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渗透于领导活动的全部过程之中,并规定着它们的社会性质,即领导的社会属性。(3)在领导的双重属性中,社会属性占据着主导地位,决定甚至改变自然属性,使其发生某种形式上的变化。 2.按照领导的历史发展进程,领导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1)自然式领导(2)专制式领导(3)民主式领导(4)专家式领导也称专家辅佐式领导(5)专家集团式领导 3.简述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1)儒家。儒家反对一味以刑杀治国,主张以“德治”和“仁政”维护政治统治。(2)道家。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主张“齐物论”和“道法自然”认为“道”的观点来看,万物一体,无是无非。(3)法家。法家主张“法治”、刑治、霸道。其核心是依靠严刑峻法以力服人。(4)兵家。兵家以谋略著称。 4.简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思想与领导实践方面的主要贡献。(1)决策与执行分工的领导观念(2)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3)注重领导作风与素质的领导思想 5.简述西方领导理论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两个研究方向。 (1)一条基本线索:即由价值中立理论向非价值中立理论发展。(2)两个研究方向:一是从研究者入手来研究领导理论,二是从研究领导活动入手来研究领导理论。 6.简述西方领导理论主要涉及的三个研究领域。 (1)政治与行政领导领域。这主要体现为对政府首脑或领袖素质于行为的研究。(2)企业领导领域。西方一些经济管理学家普遍认为领导是管理的一部分,他们的领导学著作也往往冠以管理学的专业用语。(3)军事领导领域。这主要体现在对战争中的领导艺术的研究。 7.简述领导权变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贡献。 领导权变理论就是有关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环境因素条件下,如何选取相应的领导方式,最终实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权变理论认为:领导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与被领导者的交互作用去完成特定领导目标的动态性行为过程,领导的有效行为应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一理论认为领导的成效依赖于领导者本身的条件、被领导者的条件、环境条件三个因素的交互关系,即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的函数。

领导科学基础答案整理

《领导科学基础》网上作业答案(整理) 1、1966年最早提出生命周期理论的是() 2、美国行为学家麦格雷戈在对企业中人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后提出了() 3、领导活动的内容包括引导、指挥、组织、协调、控制与() 4、一般把()称为领导,而不把基层的具体管理称为领导。() 5、在领导理论的研究过程中,主要经历的阶段分别是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和()

6、领导的本质就是 7、下列那个作用不属于组织的功用() 8、领导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为领导者、被领导者与() 9、未来领导者的责任不包括() 10、路径——目标理论是于1968年首先由()提出的( ) 11、组织的变革有几种基本方式(如下图)

12、史帝文. 克尔与其他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具有权变色彩的领导理论——关于领导的()理论() 13、美国管理学家彼特把难以胜任领导者的品质归结为:() 14、亨利.法约尔认为所有大企业高级领导应具备的7个素质,共同的因素有() 15、领导权变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16、理方格理论阐述的几种典型的领导方式包括()

17、斯蒂芬.罗宾斯将领导控制的内容归纳为:() 18、领导具有以下特征() 19、豪斯提出的领导方式包括:() 20、克利斯托弗?霍金森在其著作《领导哲学》中将领导者作了如下划分()

21、事业部制又称() 22、在科学管理理论基础上提出职能结构的是() 23、提出了领导者建立可信度的“六C”标准的是() 24、领导者的核心角色是( ) 25、以一个系统或单位的指挥、监督和控制方式为标准,可将领导体制划分为:( ) 36、《领导的追随职责》一文的作者是()

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测试题库(学生)

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测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3小时 一、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 的物体自斜面顶端无摩擦的下滑,设斜面的倾角θ已知。求 (1)下滑过程中m 对M 所施的正压力。 (2)下滑过程中,A 、B 各自的加速度为多少? (3)斜面长为L ,m 从顶端下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此时M 的速度。 2、如图,大炮向小山上开火,此山的山坡与地平线的夹角为α,求发射角β为多大时炮弹沿山坡射得最远。(已知炮弹发射速率为定值) 图

3、合理估计出如图所示沙漏中沙子全部流下所需要的时间。使用现实生活中的数据解释为 什么沙漏在英文中称之为“egg-timer”。提示:量纲分析,近似求解。 4、曲柄OA=r以等角速度ω绕定点O转动。此曲柄借助连杆AB使滑块B沿直线Ox运动, 求连杆上C点的轨迹方程及速度,设AC=BC=a,∠AOB=?,∠ABO=β。 x

5、设平面曲线上某点P 的加速度方向与曲率圆上弦PB 重合,已知PB=L ,P 点速度为v 0,试求P 点的加速度。 6、如图所示,有一固定的、半径为a 、内壁光滑的半球形碗(碗口处于水平位置),O 为球心。碗内搁置一质量为m 、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均 匀薄板ABC 。板的顶点A 位于碗内最低点,碗的最低 点处对A 有某种约束使顶点 A 不能滑动(板只能绕 A 点转动)。 1、当三角形薄板达到平衡时,求出碗对顶点 A 、 B 、 C 的作用力的大小各为多少 2、当板处于上述平衡状态时,若解除对 A 点的 约束,让它能在碗的内表面上从静止开始自由滑动, 求此后三角形薄板可能具有的最大动能.

(完整版)静力学基础测试题

静力学基础测试卷 姓名:成绩: 一、是非题(每题3分,30分) 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6.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9. 力偶只能使刚体发生转动,不能使刚体移动。() 10.固定铰链的约束反力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二、选择题(每题4分,24分) 1.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F 1和F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 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①F1-F2; ②F2-F1; ③F1+F2; 2.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 A、F B,满足F A=-F 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3.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4.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 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①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 ②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 ③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④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