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输送机课程设计

步进输送机课程设计
步进输送机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步进输送机

学校: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制3班

学号: 201001265

设计者:魏超

指导教师:房菲,

2012年1月5日

目录

一、设计题目 (2)

二设计简介 (3)

2.1工作原理 (3)

2.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4)

2.3 设计任务 (5)

三、运动方案的拟定 (5)

3.1 步进输送机构 (5)

3.2 下料机构(插断机构) (7)

3.3运动方案的选定 (8)

四、运动分析 (11)

5.1输送机构的运动分析 (11)

5.2插断机构(下料机构)的运动分析 (20)

五、机构运动循环图 (24)

六、机构运动循环图 (24)

七、设计总结 (25)

八、参考文献 (25)

一设计题目:步进输送机

一、设计简介

2.1工作原理

步进输送机是一种能间歇地输送工件,并使其间距始终保持稳定步长的传送机械。图1为运动示意图,工件经过隔断板从料轮滑落到辊道上,隔断板作间歇往复直线运动,工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向下滑落。输送滑架作往复直线运动,工作行程时,滑架上位于最左侧的推爪推动始点位置工件向前移动一个步长,当滑架返回时,始点位置又从料轮接受了一个新工件。由于推爪下装有压力弹簧,推爪返回时得以从工件底面

滑过,工件保持不动。当滑架再次向前推进时,该推爪早已复位并推动新工件前移,与此同时,该推爪前方的推爪也推动前工位的工件一齐向前再移动一个步长。如此周而复始,实现工件的步进式传输。显而易见,隔断板的插断运动必须与工件的移动协调,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匹配。

图1 步进输送机示意图

2.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输送工件形状和尺寸如图1,工件质量60kg,输送步长H=840mm,允许误差±0.2mm。

(2)辊道上允许输送工件最多8件。工件底面与辊道间的摩擦系数

0.15(当量值),输送滑架质量为240kg,当量摩擦系数也为0.15。(3)滑架工作行程平均速度为0.42m/s,要求保证输送速度尽可能均匀,行程速比系数K≥1.7。

(4)允许速度不均匀速度为[δ]=0.1。

2.3 设计任务

(1)根据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2)进行插断机构、步进输送机构的选型;

(3)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4)进行工件停止在工位上的惯性前冲量计算;

(5)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运动方案的拟定

3.1 步进输送机构

步进输送机的主传动机构的原动件是

曲柄;从动件为推爪(滑块),行程中有急回

特性;机构应有较好的动力特性及在工作

进程中速度要求较小且均匀。要满足这些

要求,用单一的四杆机构是难以实现的。

下面介绍拟定的几种方案。图1-1

1.如上图1-1所示,牛头刨床的主传动机构采用导杆机构、连杆

滑块机构组成的6杆机构。采用导杆机构,滑块3与导杆之间的传动角

γ始终为90o,且适当确定构件尺寸,可以保证机构工作行程速度较低并

且均匀,而空回行程速度较高,满足急回特性要求。适当确定推爪的导

路位置,可以使压力角α尽量小。

2、如图1-2所示,步进输送机的主传动机构采用凸轮机构和摇杆

滑块机构。适当选择凸轮运动规律,设计出凸轮廓线,可以实现刨头的

工作行程速度较低,而返回行程速度较高的急回特性;在推爪往复运动

的过程中,避免加减速度的突变发生(采用正弦加速度运动规

律)。

3、如图1-3所示,步进输送机主传动机构采用曲柄导杆机构机构。导杆做往复摆动其速度有点波动,并且也具有急回特性。

图1-2 图1-3

4、如图1-4所示,步进输送机的主传动机构采用曲柄摇杆机构和摇杆滑块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可以满足工作进给时推爪的速度较低,在运动过程中曲柄摇杆机构的从动件摇杆3的压力角 是变化的。

3.2 下料机构(插断机构)

一种方案是采用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图2-1)。

s =s

ψ

(图2-1)

而另一种方案是采用从动件盘形凸轮与摇杆机构的组合图(2-2)

,利

用弹簧的弹力使滚子从动件始终紧靠在凸轮上

图2-2

3.3运动方案的选定

经过小组讨论最终确定选输送机构的方案1和插断机构的方案2作为此次课程设计所要求的运动方案。 四、运动分析

4.1输送机构的运动分析

1.要求条件:输送滑架输送步长S=840mm+20mm=860mm, 滑架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为0.42m/s, 输送速度尽可能均匀,行程速比系数K≥1.7。

2.制定参数:令K=2,推爪(滑块)的导路X-X在导杆运动弧长的平分线上。

极为夹角θ=180°×(K-1)/(K+1)=60°,即∠O2O4A=30°。

由输送架工作行程平均速度0.42m/s,且输送步长S=860mm可得导杆O4B 的长度O4B=860mm。

工作进程的时间t1=0.86m/0.42m/s=2.0476s

回程时间t2= t1/2=1.0238s,有Wt=θ知W=2.0457 rad/s。

转速n=60W/(2*3.14)=19.5r/min。

由∠O2O4A=30°知O2A=O2O4/2,

又X-X在导路所在弧长的平分线上,取H约为(860+860*cos30°)/2即令H=802mm。

又要求工作过程中传动平稳,速度均匀,即BC杆的传动角γ越大越好。最大的传动角γ=90°-arcsin[(860-860*cos30°)/BC]。为保证机构的传力效果,应使传动角的最小值γmin大于或等于其许用值[γ],即γmin

≥[γ]。一般机械中,推荐[γ]=40°-50°。

取BC=200mm, γ=74.38°。

推爪形状如下图:

尺寸如上图所示,单位:cm

由上述结论,确定输送架运动的6杆机构的长度分别为:

BC=200mm O4B=860mm O2O4=500mm O2A=250mm 。

4.2插断机构(下料机构)的运动分析

1.凸轮的设计

凸轮的远休止角Φ=40°,近休止角Φ=240°,推程运动角Φ=40°,回程运动角Φ=40°。

凸轮轮廓的最大圆半径(远休止部分),最小圆半径(近休止部分)即基圆半径r0=120mm。

凸轮的回程、推程轮廓采用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的曲线过渡。因为五次运动规律的曲线既不存在刚性冲击也不存在柔性冲击,运动平稳性好。 2.摆动滚子从动件的滚子在凸轮上的位移曲线为:

3.用相对运动图解法做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将曲柄端点的运动轨迹的圆周12等份,初始位置为1如上图5.1.1 例如计算滑块处于位置8时机构的速度、加速度。 1、求C 点的速度:

⑴确定构件3上A 点的速度:

构件2与构件3用转动副A 相联,所以υA3=υA2

而υ

A2

=22O A l ω=0.51m/s

⑵求4A V 的速度: υ

A4

= υ

A3

+ υ

A4A3

方向: ⊥BO 4 ⊥AO 2 ∥BO 4

大小: ? 22O A l ω ?

图1

用图解法求解如图1:、 式中υ

A3、

υ

A4

表示构件3和构件4上 A 点的绝对速度,υ

A4A3

表示构件4

上A 点相对于构件3上A 点的速度,其方向平行于线段BO 4,大小未知;构件4上A 点的速度方向垂直于线段BO 4,大小未知。在图上任取一点P ,作υA3

的方向线p O3 ,方向垂直于AO 2,指向与ω2的方向一致,长度等

于υ

A3

/μv ,(其中μv 为速度比例尺)。过点p 作直线垂直于⊥BO 4 代表

υ

A4

的方向线,再过O 3作直线平行于线段BO 4 代表υ

A4A3

的方向线这两

条直线的交点为O 4,则矢量pO 4和O 3O 4分别代υA4

和υ

A4A3

易知PO 3、PO 4同向,由速度多边形PO 3O 4得:

υA4=0.51m/s υ

A4A3

=0

⑶ 求BO 4的角速度4ω:

4ω=VA4/4

AO l =0.68rad/s

V B =4ωBO 4=0.59m/s ⑷ 求C 点的速度υc :

υ

c

= υ

B

+ υ

CB

方向:∥X-X⊥BO4 ⊥BC

大小:?ω4l O4B?

图2

速度图见图2:

式中υ c 、υ B 表示点的绝对速度。υCB表示点C相对点B的相对速度其方向垂直于构件CB,大小未知,点C的速度方向平行于X-X,大小未知,

ω转向相图上任取一点p作代表υB的矢量pb其方向垂直于BO4指向于2

反,长度等于

Vμ/(vμ为速度比例尺)。过点p作直线平行于X-X,代

v

B

表υc的方向线,再点b作直线垂直于BC代表υCB的方向线,这两方向线的交点为C则矢量pc和bc便代表υc、υCB

则C点的速度为:υc=0.58m/s,υCB=0。

S表示滑块在导杆上的位移,

V 表示滑块沿导杆的滑动,

A表示滑块的沿导杆的加速度。

5.4 工件停止在工位上的前冲量

冲量F*t=mv=60*0.15=9N·s

六、机构运动循环图

七、设计总结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看到了我们班同学团结互助的精神,也看到了同学们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课程设计是对我们思维能力的一种锻炼,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次过渡,同学们兴趣浓厚,并有着创新的意识。同时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在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能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课程内容,并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设计中,不仅加强了学习更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和设计经验。在设计计算过程中,通过组内的讨论和交流,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机械实际设计方面的知识,开阔了视野。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才发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好的设计是建立在塌实的理论知识之上的。

八、参考文献

1、《机械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刘会英等主编(第2版)2007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科学出版社,陆凤仪主编 2011

3、其它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书籍和有关机械方案设计手册

步进式输送机设计

步进式输送机设计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1.设计题目 (3) 2.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3) 3.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3) 4.步进式输送机的功能分析与设计过程 (5) 5.步进输式送机构与插断机构选型 (6) 6.机械传动系统的速比和变速机构 (9) 7.步进式输送机构的尺度设计 (10) 8.步进式输送机的运动分析 (13) 9.步进式输送机三维图设计 (15) 10.参考资料 (19) 11.设计总结 (19)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5 —2016学年第1学期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专业 2013250101 班级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步进式输送机设计

1.设计题目:步进式输送机设计 1.1设计原理: 工件通过隔断板释放,滑落到辊道上,带有推爪的滑架作往复直线运动,当向右运动时推爪推动工件的左端面一起运动,经过多次的往复运动,最终把工件运送到指定位置。 1.2设计要求 1)工件质量:70kg 2)输送步长H=860mm,可载5~8个工件 3)运输速度为0.44m/s,尽可能均匀,行程系数K≥1.5 4)速度不均匀系数[δ]=0.1 5)滑架导路水平线与安装平面高度允许在1100mm以下。 2.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2.1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根据工艺过程,机构应具有一个电动机和两个执行构件(滑架、隔断板)。 (1)滑架作往复直线运动,推程时推动工件向前运动,回程时,工件静止,工作行程 L=880mm,工作平均速度v=0.44m/s。 (2)隔断板作间隔往复直线运动,推程时隔板打开释放工件,回程时隔板关闭,处于 停歇状态,工作行程h=80mm,其运动准确性要求不高。 3.根据工艺动作和协调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 拟定运动循环图的目的是确定各机构执行构件动作的先后顺序、相位,以利于设计、装配和调试。 以主动件的转角作为横坐标(0°、360°),以各机构执行构件的位移为纵坐标作出位移曲线。主动轴每转一圈为其准拟定的运动循环图如图所示: 图3-1 滑架机构运动循环图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课程设计

1.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 1.1 传动装置的运动简图及方案分析 1.1.1 运动简图 输送带工作拉力 kM /F 6.5 输送带工作速度 /v (1 m -?s ) 0.85 滚筒直径 mm /D 350 1.1.2 方案分析 该工作机有轻微振动,由于V 带有缓冲吸振能力,采用V 带传动能减小振动带来的影响,并且该工作机属于小功率、载荷变化不大,可以采用V 带这种简单的结构,并且价格便宜,标准化程度高,大幅降低了成本。减速器部分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这是两级减速器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要求轴具有较大的刚度。高速级齿轮常布置在远离扭矩输入端的一边,以减小因弯曲变形所引起的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现象。原动机部为Y 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总体来讲,该传动方案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此外还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传动效率高。 1.2电动机的选择 1.2.1 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电动机选择Y 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电动机的结构形式为封闭式。

1.2.2 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由于电动机同步转速愈高,价格愈贵,所以选取的电动机同步转速不会太低。在一般 机械设计中,优先选用同步转速为1500或1000min /r 的电动机。这里选择1500min /r 的电动机。 1.2.3 确定电动机的功率和型号 1.计算工作机所需输入功率 1000 P Fv w = 由原始数据表中的数据得 P W = 1000 FV = KW 3 1000 10 85.05.6?? =5.25kW 2.计算电动机所需的功率)(P d kW η/P d w P = 式中,η为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n ηηηη???=21 式子中n ηηη,,21分别为传动装置中每对运动副或传动副的效率。 带传动效率95.01=η 一对轴承效率99.02=η 齿轮传动效率98.03=η 联轴器传动效率99.04=η 滚筒的效率96.05=η 总效率84.096.099.098.099.095.02 3 =????=η kW kW P W 58.684.0525 .5P d == =η 取kW 5.7P d =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具备设计单片机应用设计系统的能力。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要求能够通过键盘设置步进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加速和减速。并在LED 数码管显示器上显示步进电机转速。通过了解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及其特点,详细掌握怎样通过单片机控制其输出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转,并对应地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更加系统的了解步进电机的组成,工作原理,控制方法。 设计要求: 【1】进行方案论证,说明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设计控制系统所需的硬件电路,给出电路原理图和元器件清单。 【3】给出软件流程图并编写程序源代码。 【4】完成系统的调试,给出调试结果并分析。 【5】了解单片机的内部结构,组成,学习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内部工作状态,并熟悉在不同时刻,单片机的输入输出情况 【6】了解步进电机的分类和用途,掌握步进电机的内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并学习单片机简单控制步进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加速和减速 【7】使用keil和proteus等软件进行系统的仿真,并在开发板硬件上实现。锻炼自己的编程,调试能力。 设计条件: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步进电机。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时,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电机的位置和速度与导电次数(脉冲数)和频率成一一对应关系。而方向由导电顺序决定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及调速控制分解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步进电机正反转及调速 控制系统的设计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 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0电气1班 学生姓名管志成 学号1004103027 课程设计地点C304 课程设计学时20 指导教师李国利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具有快速启动能力,定位精度高,能够直接接受数字量,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如数模转换装置、精确定位、计算机外围设备等,在现代控制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基于Proteus 7.8设计环境,运用了8086 CPU芯片以及74273芯片、74244芯片和步进电机以及7位小功率驱动芯片ULN2003A、按钮、指示灯等辅助硬件电路,设计了步进电机正反转及调速系统。绘制软件流程图,进行了软件设计并编写了源程序,最后对软硬件系统进行联合调试。该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及调速系统具有控制步进电机正反转的功能,还可以对步进电机进行调速,不同的按钮对应不同的速度,并且在没有速度按钮按下的时候,步进电机自动切换到停止状态。 关键词:步进电机;正反转;调速控制;ULN2003A芯片;8086微机系统

一、概述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4)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4) 二、总体设计方案及说明 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5) 2.2系统工作框图 (5) 三、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Intel 8086 微处理器的简介 (6) 3.2 步进电机的原理 (7) 3.3 ULN2003A的简介 (8) 3.4 74154芯片简介 (9) 3.5 74LS273芯片简介 (10) 3.6 8086最小系统的设计 (11) 3.7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电路的设计 (12) 3.8 电机状态显示电路的设计 (12) 3.9 输入采样电路的设计 (13) 3.10系统总电路图 (14) 四、系统软件部分设计 4.1 系统流程图 (15) 4.2 系统软件源程序 (16) 4.2.1电机绕组通电顺序设定 (16) 4.2.2 延时子程序设计 (16) 4.2.3 汇编源程序及说明 (16) 五、总结 5.1 系统软硬件的联合调试 (21) 5.2 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23) 5.3 心得与体会 (23) 六、参考文献 (23) 附录:总电路图 (25)

步进式工件输送机毕业论文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设计题目:步进式工件输送机设计

目录 容摘要 (1) 关键词 (1) 1、绪论 0 1.1背景介绍 (1) 1.2方案比较 (2) 1.3设计方案综述 (3) 2、连杆机构的设计 (4) 2.1 连杆机构的定义及特点 (4) 2.2 平面曲柄摇杆机构 (5) 2.3 平面四连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5) 2.4 连杆设计容 (6) 2.4.1 摇杆的摆角初选 (6) 2.4.2 铰点位置和曲柄长度的设计 (8) 2.4.3 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 (9) 2.4.4 校核最小传动角 (9) 3、机构的运动和动力分析 (10) 3.1 概述 (10) 3.2 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平面连杆机构的速度分析 (11) 3.2.1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11) 3.2.2 作速度分析 (13) 3.3 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平面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14) 3.3.1 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15) 3.3.2 确定各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 (15) 4、杆件的设计 (16) 4.1 杆件的类型 (16) 4.2 钢材和截面的选择 (17) 4.3 杆件间的联结 (17) 4.3.1 剪切强度计算 (17) 4.3.2 挤压强度计算 (17)

4.3.3 稳定性的校核 (18) 5、减速机的设计及选择 (18) 5.1 电动机的选择 (18) 5.1.1 选择电动机类型和机构形式 (18) 5.1.2 功率的计算 (18) 5.1.3 电动机功率计算 (19) 5.1.4 传动效率 (19) 5.1.5 确定电动机转速 (19) 5.2 确定传动装置传动比 (19) 5.2.1 总传动比 (20) 5.2.2 分配减速器的各级传动比 (20) 6、机架的设计 (20) 6.1 机架钢材料的选择 (20) 6.2 钢结构设计应满足的要求 (20) 6.3 传输机附件的设计 (20) 参考文献 (21) 致 (22)

步进电机实验报告剖析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论文) 课程名称:微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3年06月11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 微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时间:2013.6.11 课程设计题目: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 设计步进电机单片机控制系统,其功能如下: 1.具有对步进电机的启停、正反转、加减速控制; 2.控制按钮分别为正转、反转、加速、减速、以及停止键; 3.能够通过三位LED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器)显示当前的转动速度,并且由两只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分别指示正转和反转,因此可以清楚的显示当前转动方向和转速; 4.要求每组选择的步进电机控制字不同; 5.用单片机做控制微机; 应用软件:keil protues 成果验收形式: 1.课程设计的仿真结果 2.课程设计的报告书 参考文献: 【1】张家生. 电机原理与拖动基础【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2】马淑华,王凤文,张美金.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3】顾德英,张健,马淑华.计算机控制技术【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4】张靖武,周灵彬. 单片机系统的PROTEUS设计与仿真【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第16周 时间 安排 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 2013年06 月11日

内容摘要 步进电机是一种进行精确步进运动的机电执行元件,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的数字控制,为使系统的可靠性、通用性、可维护性以及性价比最优,根据控制系统功能要求及步进电机应用环境,确定了设计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划分,从而实现了基于8051单片机的四相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单片机存储器、I/O接口、中断、键盘、LED显示器的扩展、步进电机的环形分频器、驱动及保护电路、人机接口电路、中断系统及复位电路、单电压驱动电路等的设计,实现了四相步进电机的正反转,急停等功能。为实现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系统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系统设计了两个外部中断,以实现步进电机在某段时间内的反复正反转功能,也即数控机床的刀架自动进给运动,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在日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六十年代初期以来,步进电机的应用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步进电机单片机数码管显示

步进电机课程设计

汇编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班 级: 070609 学 号: 070609313 姓 名: 赵明 时 间: 2009年12月 成绩: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3- (二)设计方案(包括设计思路、使用到哪些芯片、各个 芯片的作用)-------------------------------------------------3 (三)硬件线路设计(包括线路图及连线说明)----------4 (四)软件设计(包括程序流程图)-------------------------4 (五)源程序(要有注释)-------------------------------------5 (六)调试过程(包括实验过程中的硬件连线,实验步骤、 出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使用的实验数据等)-----8 (七)总结(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150字左 右)----------------------------------------------------8

课程设计题目: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设计目的 1.了解步进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编程方 法。 2.进一步熟练8255的使用。 (二)设计内容 编程控制步进电机,使其能够正常运转,要求: 1.开关K8控制电机的启动与停止:当K8向上拨时,电机启动,否则电机停 止; 2.开关K1~7控制电机的转速:K1向上拨时,得到最低转速,…… K7向上 拨时,得到最高转速。 3.每个开关对应一个发光二极管,要求开关向上拨时,对应的发光二极管亮。二.设计方案 (一)步进电机原理 步进电机驱动原理是通过对每相线圈中的电流的顺序切换(实验中的步进电机有四相线圈,每次有二相线圈有电流,有电流的相顺序变化),来使电机作步进式旋转。驱动电路由脉冲信号来控制,所以调节脉冲信号的频率便可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 本实验使用的步进电机线圈由四相组成,驱动方式为二相激磁方式,如图3.1 所示。 图3.1 步进电机原理图 如表3.1所示,首先使HA线圈和HB线圈有驱动电流,接着使HB和HC、HC和HD、HD和HA,又返回到HA和HB有驱动电流,按这种顺序切换,电机轴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表3.1 步进电机激磁方式

步进输送机的设计

步进输送机的设计 前 言 步进输送机是综采工作面配套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装运的第一个环节。因此,步进 输送机的输送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采煤工作面的生产能力和效率。然而, 我国生产技术 落后,目前设计生产的步进输送机装机功率小,输送能力低,运输距离短,耐久性差,可靠性 低, 寿命短。 综合分析我国步进输送机的使用现状, 设计制造高性能的步进输送机迫在眉睫。 本文首先综合比较了各种类型输送机的特点, 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了往复型步进输送机。 而后, 对往复型步进输送机进行了总体结构设计。通过对动力输送杆、输送滑架、推爪以及动力装 置等主要部件进行了技术分析和结构设计,完成了往复型步进输送机的整体设计。此次设计 的往复型步进输送机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受力均匀,运行平稳,摩擦阻力小 ,不易出现堵塞, 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由于本人缺乏经验、 水平有限, 设计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 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我会积极改正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和认真。 1.绪论 输送机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物料搬运机械,又称连续输送机。输送机可进 行水平、倾斜和垂直输送,也可组成空间输送线路,输送线路一般是固定的。输送机输送能 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所以应用十分广泛。 可以单台输送,也可多台组成或与其他输送设备组成水平或倾斜的输送系统,以满足不同 布置形式的作业线需要。 输送机的历史 中国古代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雏形;17 世纪 中,开始应用架空索道输送散状物料;19 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输送机相继出现。 1868 年,在英国出现了带式输送机;1887 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 年,在瑞士 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 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此后,输送机受到机械 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输送,发 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 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 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具有牵引件的输送机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张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 承件等。 牵引件用以传递牵引力,可采用输送带、牵引链或钢丝绳;承载构件用以承放物料, 有料斗、托架或吊具等;驱动装置给输送机以动力,一般由电动机、减速器和制动器(停止 器)等组成;张紧装置一般有螺杆式和重锤式两种,可使牵引件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垂度,以 保证输送机正常运转;支承件用以承托牵引件或承载构件,可采用托辊、滚轮等。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范例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范例

**学校 机器人课程设计名称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班级10电气3 姓名谢士强 学号107301336 指导教师宋佳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 (2)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2) 第二章硬件设计 (3) 2.1 结构设计 (3) 2.2电机驱动 (4) 2.3 传感器 (5) 2.3.1光强传感器 (5) 2.3.2光强传感器原理 (6) 2.4硬件搭建 (7) 第三章软件设计 (8) 3.1 步态设计 (8) 3.1.1步态分析: (8) 3.1.2程序逻辑图: (9) 3.2 用NorthStar设计的程序 (10) 第四章总结 (12) 第五章参考文献 (13)

第一章绪论 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 机器人由机械部分、传感部分、控制部分三大部分组成.这三大部分可分成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一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控制系统六个子系统现在机器人普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如汽车制造,医疗领域,如远程协助机器人,微纳米机器人,军事领域,如单兵机器人,拆弹机器人,小型侦查机器人(也属于无人机吧),美国大狗这样的多用途负重机器人,科研勘探领域,如水下勘探机器人,地震废墟等的用于搜查的机器人,煤矿利用的机器人。如今机器人发展的特点可概括为:横向上,应用面越来越宽。由95%的工业应用扩展到更多领域的非工业应用。像做手术、采摘水果、剪枝、巷道掘进、侦查、排雷,还有空间机器人、潜海机器人。机器人应用无限制,只要能想到的,就可以去创造实现;纵向上,机器人的种类会越来越多,像进入人体的微型机器人,已成为一个新方向,可以小到像一个米粒般大小;机器人智能化得到加强,机器人会更加聪明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设计一个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可以是轮式、足式、车型、人型,也可 以是仿其他生物的,但该机器人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为:能够灵活行进,能感知光源、转向光源并跟踪光源;另外还应具备一项其他功能,该功能可自选(如亮灯、按钮启动、红外接近停止等)。 具体要求如下: 1、根据功能要求进行机械构型设计,并用实训套件搭建实物。 2、基于实训套件选定满足功能要求的传感器; 3、设计追光策略及运动步态; 4、用NorthStar设计完整的机器人追光程序;

步进式输送机课程设计

X X大学 课程设计 资料袋 机械学院(系、部) 2015~2016 学年第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题目步进式输送机的设计 成绩起止日期 2016 年 6 月13日~ 2016年6 月 17 日 目录清单

机械原理 设计说明书 步进式输送机的设计 起止日期: 2016 年 6 月 13 日至 2016 年 6 月 17 日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工程学院 2016 年 6 月 17日 目录 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5 ~2016 学年第 2 学期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大类专业 1406 班级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步进式输送机的设计 完成期限:自 2016 年 6 月 13 日至 2016 年 6 月 17 日共 1 周

主要参考资料[1] 朱理.机械原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04月 [2] 戴娟.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01月 指导教师:年月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1、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分解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该机械的应有的工艺过程是,机构应具有一个电动机和两个执行构件(滑架、隔断板)。两个个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为: 滑架作往复直线运动(左右移动),推程时推动工件向前运动,回程时,工件静止,工作行程L=900mm,工作平均速度v=s。以主动件的转角作为横坐标(0°、360°),以各机构执行构件的位移为纵坐标作出位移曲线。主动轴每转一圈为其准拟定的运动循环图如图所示: 图滑 架机构运动循环图 (2) 隔断板作间隔往复直线运动,推程时隔板打开释放工件,回程时隔板关闭,处于停歇状态,工作行程h=80mm,其运动准确性要求不高。

步进电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 课程名称:步进电机表实验 授课班级:2010级自动化三班 任课教师:文远熔 计划学时:32学时 实验组员:张藤耀赵福亮王聪慧 秦菱蔚梁钦郑欢

目录 摘要………………………………………………………………………… 第一章概述…………………………………………………………………………………………. 1.1实验目的………………………………………………………………………… 1.2实验要求………………………………………………………………………… 1.3步进电机的介绍……………………………………………………………………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硬件设计………………………………………………………….. 2.1 51单片机介绍…………………………………………………………………… 2.2 UIN2003A…………………………………………………………………………… 2.3 ZLG7290…………………………………………………………………………… 2.3.1 7290工作原理………………………………………………………………… 2.3.2 7290引脚图…………………………………………………………………… 第三章相关图像………………………………………………………………. 3.1 总电路图……………………………………………………………………… 3.2 7290控制数码管……………………………………………………………………… 3.3 程序流程图………………………………………………………………………… 3.3.1 控制框图………………………………………………………………………… 3.3.2 流程图………………………………………………………………………… 第四章调试………………………………………………………………………第五章心得体会…………………………………………………………………附录【一】系统程序……………………………………………………………附录【二】参考文献…………………………………………………………….

PLC课程设计步进电机

电气控制技术 课程设计 题目: 步进电机的控制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学院 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目录 1 系统概述 (1) 1.1 对被控对象步进电机控制的分析 (1) 1.2 设计的目的及工作内容 (1) 2 方案论证 (2) 2.1 开环控制系统 (2) 2.2 闭环控制系统 (2) 3 硬件设计 (3) 3.1 系统的原理方框图 (3) 3.2 I/O分配 (3) 3.3 主电路及I/O接线图 (4) 3.4 元器件选型 (4) 3.4.1 步进电机选型 (4) 3.4.2 PLC选型 (5) 3.4.3 按钮选型 (6) 3.4.4 熔断器选型 (6) 3.5 元件清单 (7) 4 软件设计 (4) 4.1 主流程 (8) 4.1.1 转速控制 (8) 4.1.2 正反转控制 (9) 4.1.3 步数控制 (9) 4.1.4 程序流程图 (9) 4.2 梯形图及其功能注释 (10) 5 系统调试 (14) 5.1 软件调试 (14) 5.2 硬件调试 (14) 5.2.1 转速控制过程 (14) 5.2.2 正反转控制过程 (14) 5.2.3 单步执行控制过程 (14) 5.3 调试结果分析 (14) 设计心得 (15) 参考文献 (16)

1 系统概述 1.1 对被控对象步进电机控制的分析 三相步进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直线位移或角位移的执行元件。步进电机的输出位移量与输入脉冲个数成正比,其转速与单位时间内输入的脉冲数(脉冲频率)成正比,其转向与脉冲分配到步进电机的各相绕组的相序有关。所以只要控制指令脉冲的数量、频率及电机绕组通电相序,便可控制步进电机的输出位移量、速度和转向。步进电机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其启动、停车、反转及其它任何运行方式改变,都在少数脉冲内完成,且可获得较高的控制精度,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典型步进电机外观如图1-1。 图1-1典型步进机 1.2 设计的目的及工作内容 本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三菱FX2N系列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核心控制步进电机,及其相关外围电路组成的控制电路设计。可以通过对几个开关按钮的控制来实现对步进电机转动的方向、速度和步数的控制。 用PLC控制三相六拍步进电机实现如下操作,其控制要求如下: 三相步进电动机有三个绕组:A、B、C,正转的顺利为:A-AB-B-BC-C-CA-A;反转的顺利为:A-CA-C-BC-B-AB-A。 1.要求能实现正、反转控制,而且正、反转切换无须经过停车步骤。 2.具有两种转速: (1)开关闭合,则转过一个步距角需0.5s。

微机原理步进电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课程名称: 学年学期:2 0 —2 0 学年第学期 指导教师: 20 年月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一、设计题目………………………………………………………………. 二、设计目的………………………………………………………………. 三、设计原理及方案……………………………………………………….

四、实现方法………………………………………………………………. 五、实施结果………………………………………………………………. 六、改进意见及建议………………………………………………………. 七、设计体会………………………………………………………………. 、 一、设计题目 编程实现步进电机的控制 二、设计目的 1.了解步进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 2.掌握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编程方法 3.了解8086控制外部设备的常用电路 4.掌握8255的使用方法 三、设计原理及方案 3.1设计原理 步进电机驱动原理是通过对每相线圈中的电流的顺序切换(实验中的步进电机有四相线圈,每次有二相线圈有电流,有电流的相顺序变化),来使电机作步进式旋转。驱动电路由脉冲信号来控制,所以调节脉冲信号的频率便可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 利用8255对四相步进电机进行控制。当对步进电机施加一系列连续不断的控制脉冲时,它可以连续不断地转动。每一个脉冲信号对应步进电机的某一相或两相绕组的通电状态改变一次,也就对应转子转过一定的角度(一个步距角)。当通电状态的改变完成一个循环时,转子转过一个齿距。四相步进电机可以在不同的通电方式下运行,常见的通电方式有单(单相绕组通电)四拍(A-B-C-D-A…),双(双相绕组通电)四拍(AB-BC-CD-DA-AB…),八拍(A-AB-B-BC-C-CD-D-DA-A…)等。 通过编程对8255的输出进行控制,使输出按照相序表给驱动电路供电,则步进电机的输入

课程设计-三相步进电机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步进电机控制电路 专业:本10电力02班 学生姓名: 邓鹏学号: 20104450226 起迄日期: 2012年9月28日—2012年12月28日指导教师:刘原欧阳宏志 教研室主任:苏泽光

目录 1 设计任务和要求 (2) 2电路原理分析 (3) 3 矩形波产生电路(含555电路) (4) 4 三相三拍脉冲分配器 (5) 5三相六拍脉冲分配器 (5) 6功放电路部分 (7) 7电路总原理图 (7) 8三相三拍脉冲分配器仿真图及PCB (8) 9三相六拍脉冲分配器部分仿真图及PCB图 (9) 10元件清单 (11) 11心得体会 (12)

步进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设计任务 设计制作步进电机的控制电路。 2、设计要求 (1)使用D触发器或主从JK触发器设计一个兼有三相六拍、三相三拍两 种工作方式的脉冲分配器。 (2)能控制步进电机作正向和反向运动。 (3)设计电路工作的时钟信号频率为10-100Hz。 (4)设计驱动步进电机的脉冲放大电路,使之能驱动一个相电压为24V, 相电流为0.2A的电机工作。 二.电路原理分析 1.设计要求分析 图1 三相步进电机原理图 步进电动机是一种用脉冲控制的电动机,它能将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应的角位移。下面以反应式步迸电动机为例,说明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如图是三相步进电动机的结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动机的定子上有六个等分的磁极,AA'、BB'、CC',每两个相对的齿构成一相。每相上绕有一组线圈。转子有四个齿,上边不绕线圈。当A相通电,B、C相都不通电时,那么由于AA'

步进电机实验报告

步进电机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Arduino步进电机实验报告 步进电机是将电信号转变为或的开环控制电机,是现代数字程序控制系统中的主要执行元件,应用极为广泛。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来控制电机转动的和,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实验目的: (1)了解步进电动机工作原理。 (2)熟悉步进电机驱动器使用方法。 (3)掌握步进电动机转向控制编程。 实验要求: (1)简要说明步进电动机工作原理。 (2)熟记步进电机驱动器的使用方法。 (3)完成步进电动机转速转向控制编程与实现。 (4)提交经调试通过的程序一份并附实验报告一份。 实验准备: 1. ArduinoUNOR3开发板 Arduino是一块基于开放原始代码的Simplei/o平台,并且具有开发语言和开发环境都很简单、易理解的特点。让您可以快速使用Arduino做出有趣的东西。它是一个能够用来感应和控制现实物理世界的一套工具。它由一个基于单片机并且开放源码的硬件平台,和一套为Arduino板编写程序的开发环境组成。Arduino可以用来开发交互产品,比如它可以读取大量的开关和传感器信号,并且可以控制各式各样的电灯、电机和其他物理设备。Arduino项目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在运行时和你电脑中运行的程序(例如:Flash,Processing,MaxMSP)进行通讯。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一、 3 1. 系统设计摘要 (3) 2. 系统设计概要 (3) (1)设计目的 (3) (2)设计内容 (3) (3)工作原理 (3) I.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II.设计工作原理 二、 (5) 1总体设计.......................................... 5 2.系统控制电路 (5) 三、.......................................... 8 1总体设计.......................................... 8 (1)设计思想.......................................... 8 (2)系统总体流程图.................................... 9 2关键模块设计. (10) 1开关控制流程图.................................... 10 2通电方式流程图 (11) (12) (13) (16) 1.

步进电动机是机电数字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元件之一。由于其精 度高,体积小,控制方便灵活,因此在智能仪表和位置中得到了广泛应 用。如在绘图机,打印机及光学仪器中,都采用了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是机电控制中一种常用的执行机构,它的用途是将电脉冲 转化为角位移,通俗地说: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 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及步进角)。通过控制 脉冲个数即可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通过控 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步 进电机是一种将脉冲信号转换成直线位移或角位移的控制微电机,其步 距角位移和转速分别与输入电机绕组的脉冲个数和脉冲频率成比例;它 易于实现与计算机或其它数字元件接口,适用于数字控制系统。本设计 通过一种设计方案,包括硬件的介绍和组建、硬件原理图和软件流程图 的设计、源程序的编写等,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运行控制系 统。 2. a. 了解步进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b. 了解步进电机的的基本控制原理; c. 掌握用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 d. 熟悉步进电机驱动程序的设计与调试并使用仿真软件进行调试; e. 掌握控制步进电机的步数、转向、启停等功能的程序设计方法; f . 提高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和调试水平。 设计一个单片机控制三相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a. 电机启停由K3键控制,方向控制由K4控制; b. 通电方式选择由K0-K2键决定,K0为单三拍,K1为双三拍,

步进式工件输送机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设计题目:步进式工件输送机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2010年12月

目录 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题目 (3) 1.2 工作原理 (3) 1.3 已知条件 (3) 1.4 设计要求 (3) 1.5 设计任务 (4) 第2章机构选型设计 2.1 传动方案 (5) 第3章机构尺度综合 3.1 整体的设计思路 (7) 3.3 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尺寸 (7) 3.2 偏重式推爪的设计尺寸 (7) 第4章机构动力学分析 4.1 机构的运动分析 (8) 4.2 曲柄摇杆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8) 4.3 确定铰链中心A点的位置 (9) 4.4 设计减速器 (12) 第5章几何尺寸的计算 5.1 计算分度圆直径 (16)

5.2 计算中心距 (16) 5.3 计算齿轮的宽度 (16) 第6章绘制齿轮图 (16) 第7章电动机的选择 (16) 附件1 大齿轮图 (17) 附件2 小齿轮图 (18) 附件3 工件输送机系统总图 (19)

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设计题目:设计步进式工件运输机 1.2 工作原理 步进式工件输送机能间歇的工作,电动机能过通过传动装置,工件机构驱动滑架往返移动。工作行程是滑架上的推爪推动工件前移一个步长,滑架返回时,由于推爪与轴间有扭簧,因此推爪从工件底面滑过,工件保持不动。当滑架再次向前推动时,推爪一复位,并推动新的工件前移,前方推爪也推动前一工件前移。起传动装置常由减速器和一级开式齿轮传动组成。 1.3 已知条件 1. 工作阻力Fr(N):2500 2. 往返次数N(min):30 3. 形成速比系数K:1.15 4. 步长S(mm):475 5. 滑架宽度d(mm):260 6. 高度H(mm):800—1000 7. 工作机构效率:0.95 8. 使用年限(年):5 9. 工作制度(班/日):2 10. 载荷:中等载荷 11. 使用电源:三相交流电源

单片机课程设计-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院部名称 专业自动化 班级M10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课程设计地点 课程设计学时 指导教师高峰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注:根据课程设计大纲第四项具体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1设计任务和要求 (3) 2设计思路 (4) 3系统硬件设计 (5) 3.1 硬件电路的工作原理 (5) 3.2步进电机模块 (5) 3.3控制模块 (6) 3.4主要元件介绍: (6) 4软件编程 (11) 5 调试过程与结果 (20) 5.1正转结果显示: (20) 5.1.1正转加速: (21) 5.1.2正转减速: (21) 6 总结与体会 (24) 7 参考资料 (26) 8 附录 (26)

1设计任务和要求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考察学生利用所学过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并最终完成实际系统连接,能够使学生对电气与自动化的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最终形成一篇符合规范的设计说明书,并参加综合实践答辩,为后期的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本次设计考核的能力主要有: 1)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包括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单片机、检测技术、电 气控制、电机与拖动、微特电机及其驱动、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辅 助设计、计算机办公软件等课程,还包括本专业的拓展性课程如变频器、组态技术、现场总线技术、伺服电机等课程。 2)项目设计与运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文档撰写能力,PPT汇报与 口头表达能力。 3)电气与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际应用能力。 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包括: 1)现场仿真演示效果。 2)学生结合课题进行PPT演讲与答辩。 3)学生上交课题要求的各类设计技术文档。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_——步进输送机

步进输送机设计计算说明 书 姓名: 学号:20091370 班级:车辆七班 指导老师:何朝明 2012年6月

第1章问题的提出 (2) 1.1引言 (2) 1.2设计简介 (3) 1.2.1国内外步进机发展史 (3) 1.2.2工作原理 (6) 第2章设计要求与设计数据 (8) 2.1 设计要求 (8) 2.2 性能数据要求 (8) 2.3 设计用途 (8) 第3章设计方案 (9) 3.1 设计方案1 (9) 3.2 设计方案2 (9) 第4章机构尺度综合 (11) 4.1尺寸的得出 (11) 4.2机构尺寸计算结果 (11) 第5章机构运动分析 (13) 5.1步进输送机运动学方程 (13) 5.1.1 步行输送机初始状态 (13) 求解方程组,以求得BP和CP的长度值。 (15) 5.1.2步行输送机平动过程 (15) 5.2运动学分析结果 (21) 第6章机构动力分析 (22) 6.1步行输送机的动力学分析 (22) 6.1.1步行输送机的动力学方程 (22) 6.1.2步行输送机的动力学仿真图 (23) 6.2动力学分析结果 (26) 第7章结论 (28) 7.1方案特点 (28) 7.2设计方法特点 (28) 第8章收获与体会 (29) 第9章致谢 (30)

第1章问题的提出 1.1引言 输送机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物料搬运机械,又称连续输送机。输送机可进行水平、倾斜和垂直输送,也可组成空间输送线路,输送线路一般是固定的。输送机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所以应用十分广泛。在现代的工业生产中,随处可见输送机的身影。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它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除进行纯粹的物料输送外,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运输线。所以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

步进电机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步进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频率来实现步进电机的调速,并且步进电机没有积累误差。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得非常的简单。步进电机的调速一般是改变输入步进电机的脉冲的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一个脉冲到下一个脉冲的时间间隔来改变脉冲的频率,延时的长短来具体控制步进角来改变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步进电机的调速。在本次设计中步进电机的给定速度由电位器通过A/D转换输入。 关键词:步进电机调速单片机 A/D转换器

前言 把电脉冲信号变换成角位移以控制转子转动的微特电机。在自动控制装置中作为执行元件。每输入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动机前进一步,故又称脉冲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多用于数字式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以及打印机、绘图机和磁盘等装置。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由变频脉冲信号源、脉冲分配器及脉冲放大器组成,由此驱动电源向电机绕组提供脉冲电流。步进电动机的运行性能决定于电机与驱动电源间的良好配合。主要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精度高,运行可靠。如采用位置检测和速度反馈,亦可实现闭环控制。步进电动机已广泛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如数模转换装置、数控机床、计算机外围设备、自动记录仪、钟表等之中,另外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印刷设备等中亦有应用。 现在比较常用的步进电机包括反应式步进电机(VR)、永磁式步进电机(PM)、混合式步进电机(HB)和单相式步进电机等。永磁式步进电机一般为两相,转矩和体积较小,步进角一般为7.5度或15度;反应式步进电机一般为三相,可实现大转矩输出,步进角一般为1.5度,但噪声和振动都很大。反应式步进电机的转子磁路由软磁材料制成,定子上有多相励磁绕组,利用磁导的变化产生转矩。混合式步进电机是指混合了永磁式和反应式的优点。它又分为两相和五相:两相步进角一般为1.8度而五相步进角一般为 0.72度。这种步进电机的应用最为广泛,本次设计使用四相步进电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