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氧化复习资料

生物氧化复习资料

生物体内,物质氧化的常见方式:加氧、脱氢、失去电子

营养物质经柠檬酸循环或其他代谢途径进行脱氢反应,产生的成对氢原子以还原当量NADH+氢离子或FADH2的形式存在,是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还原电子载体

第一节氧化呼吸链是由具有电子传递功能的复合体组成

氧化呼吸链:生物体将NADH+氢离子和FADH2彻底氧化生产水和ATP的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需要消耗氧,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组分由含辅助因子的多种蛋白酶复合体组成,形成一个连续的传递链

真核细胞中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递氢体:传递氢的酶蛋白或辅助因子(递氢的过程也需传递电子)电子传递体:传递电子

一)氧化呼吸链是由4种具有传递电子能力的复合体组成

氧化呼吸链的四种蛋白酶复合体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分别为复合体Ⅰ、Ⅱ、Ⅲ、Ⅳ

其中复合体Ⅰ、Ⅲ、Ⅳ镶嵌于线粒体内膜的双层脂质膜,复合体Ⅱ仅镶嵌于双层脂质膜的内侧

电子传递的过程主要通过金属离子价键的变化、氢原子(氢离子+电子)转移的方式进行。本质是由电势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复合体Ⅰ:NADH—泛醌还原酶复合体Ⅱ:琥珀酸—泛醌还原酶复合体Ⅲ: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体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

(一)复合体Ⅰ将NADH+氢离子中的电子传递给泛醌

复合体Ⅰ中的电子传递路径:还原型NADH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NAD+,其电子被复合体Ⅰ接受并传递给泛醌

复合体Ⅰ可催化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将一对电子从还原型的NADH传递到泛醌的过程中,可同时偶联质子的泵出过程,将4个氢离子从内膜基质侧泵到内膜胞质侧。复合体Ⅰ有质子泵功能,所需能量来自于电子传递过程。

注:泛醌又称辅酶Q(CoQ),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醌类化合物

(二)复合体Ⅱ将电子从琥珀酸传递到泛醌

复合体Ⅱ是柠檬酸循环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其功能是将电子从琥珀酸传递到泛醌——琥珀酸的脱氢反应是FDA转变为FADH2,后者再将电子传递到铁硫中心,然后传递给泛醌

注:铁硫中心是由氧化呼吸链中的铁硫蛋白其中的铁离子通过无机硫原子或铁硫蛋白中的半胱氨酸残基的硫原子相连,形成铁硫中心。铁硫蛋白是单电子传递体复合体Ⅱ没有氢离子泵的功能

(三)复合体Ⅲ将电子从还原型泛醌传递到细胞色素C

复合体Ⅲ的功能:泛醌从复合体Ⅰ或复合体Ⅱ募集还原当量并穿梭传递到复合体Ⅲ,后者再将电子传递到细胞色素c

注:细胞色素(Cyt)是一类含血红素样辅基的电子传递蛋白,为单电子传递体细胞色素c是氧化呼吸链唯一的水溶性球状蛋白

(四)复合体Ⅳ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递给氧

复合体Ⅳ的功能:将Cytc的电子传递给分子氧,使之还原为水

复合体Ⅳ有质子泵的功能

二) NADH和FADH2是氧化呼吸链的电子供体

氧化呼吸链有两条途径:

一)NADH氧化呼吸链,以NADH为电子供体,电子传递顺序为:

NADH✍复合体Ⅰ✍泛醌✍复合体Ⅲ✍细胞色素C✍复合体Ⅳ✍氧气

二)FADH2氧化呼吸链,也称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以FADH2为电子供体,电子传递顺序为:

琥珀酸✍复合体Ⅱ✍泛醌✍复合体Ⅲ✍细胞色素c✍复合体Ⅳ✍氧气

第二节氧化磷酸化将氧化呼吸链释能与ADP磷酸化偶联生成ATP

细胞中由ADP磷酸化生成ATP的方式有两种:

一:与脱氢反应偶联,直接将高能代谢分子中的能量转移到ADP,生成ATP,称底物水平磷酸化

二:ATP形成的主要方式是氧化水平磷酸化,即由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此释能过程与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相偶联,即还原当量的氧化过程与ADP的磷酸化过程相偶联,产生能量ATP,又称偶联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在复合体Ⅰ、Ⅲ、Ⅳ内

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是产生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当质子从线粒体膜间腔返回到基质中时,这种势能可被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酶利用以合成ATP

第三节氧化磷酸化影响因素

(一)体内能量状态可调节氧化磷酸化速率

ATP/ADP比值下降,可致氧化磷酸化速度加快,反之氧化磷酸化速度降低

(二)药物和毒物——呼吸链抑制剂(能抑制呼吸链递氢或递电子)

(三)甲状腺激素——可加快氧化磷酸化速率

胞质中的NADH通过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的氧化呼吸链

一)3—磷酸甘油穿梭主要存在于脑和骨骼肌中

NADH通过此穿梭系统带一对氢原子进入线粒体,经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产生1.5个ATP

穿梭路径:在胞质中,磷酸二羟基丙酮在甘油磷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3—磷酸甘油,伴随NADH脱氢生成NAD+,3—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再由甘油磷酸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磷酸二氢基丙酮,同时生成FADH2,磷酸二氢基丙酮再进入胞质完成穿梭

(二)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主要存在于肝和心肌中

NADH通过此穿梭系统带一对氢原子进入线粒体,经NADH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产生2.5个ATP

穿梭途径:在胞质中,草酰乙酸在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苹果酸,同时NADH 脱氢生成NAD+,苹果酸进入线粒体在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再次生成草酰乙酸,并伴随NAD+转化成NADH。草酰乙酸在线粒体内与谷氨酸在转氨酶的作用下生成天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天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出线粒体,在胞质内由转氨酶催化再转化为草酰乙酸和谷氨酸。

生物氧化复习题2

生物氧化复习题 一、填充题 1.细胞内代谢物上脱下来的氢如果直接与氧气结合则形成。 2.真核细胞的呼吸链主要存在于,而原核细胞的呼吸链存在于细胞膜。 3.线粒体内膜上能够产生跨膜的质子梯度的复合体是、和。4.复合体Ⅱ的主要成分是。 5.P/O值是指,NADH的P/O值是,草酰乙酸的P/O值是,还原性维生素C的P/O值是,在二硝基苯酚存在的情况下,琥珀酸的P/O值是。 6. 化学渗透学说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内膜上,其递氢体有泵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差,同时被膜上合成酶所利用,促使ADP + Pi → ATP。7.H2S使人中毒的机理是。 8.在呼吸链上位于细胞色素c1的前一个成分是,后一个成分是。 9.除了含有Fe以外,复合体Ⅳ还含有金属原子。 10.氧化态的细胞色素aa3上的血红素辅基上的Fe3十除了和氧气能够配位结合以外,还可以与、、和等含有孤对电子的物质配位结合。 11.解释氧化磷酸化机制的学说主要有、和三种,基本正确的学说是其中的。 12.化学渗透学说最直接的证据是。 13.生物合成主要由提供还原能力。 14. 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NADH +H+必须依靠穿梭系统或穿梭系统才 能进入线粒体,分别转变成线粒体中的和。 二、是非题 1.呼吸链上电子流动的方向是从高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到低标准氧化还原电位。 2.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因处于呼吸链的中间,因此它们的血红素辅基不可能与CN一配位结合。 3.NADH脱氢酶是指以NAD+为辅酶的脱氢酶的总称。 4.NADH在340nm处有吸收峰,NAD+没有,利用这个性质可将NADH与NAD+区分开来。 5.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基FAD与酶蛋白之间以共价键结合。

生物化学三羧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复习题

实用文档 生物化学《三羧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复习题出处:佚名作者:佚名型题一、A .下列关于营养素在体外燃烧和生物体内氧化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1 .都需要在温和条件下进行 BA.都需要催化剂 .都是逐步释放能量.生成的终产物基本相同DC E.氧与碳原子直接化合生成CO2 .生物氧化是指2 B.生物体内释出电子的反应 A.生物体内的脱氢反应 D .生物体内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C.营养物氧化成H2O及CO2 的过程 E.生物体内加氧反应 3.人体内各种活动的直接能量供给者是.脂酸 A.葡萄糖 B GTP DC .ATP . CoA E.乙酰 1)→肌酸+ATP…………………(4.磷酸肌酸+ADP )……………………………………(→ADP+Pi2 ATP ′为=-51.6 kJ/mol。磷酸肌酸水解成磷酸及肌酸时,ΔG0=-6.8kJ/mol,反应(2)的ΔG0′反应(1)的ΔG0′ +6.3 kJ 6.3 kJ B. A.-.-+51.6 kJ 51.6 kJ D.C E.-57.9 kJ ′最大的是.下列化合物水解时,ΔG05 .焦磷酸 B.葡萄糖-6-磷酸 A D.烯醇丙酮酸磷酸Pi C.ATP水解成 ADP 及 Pi AMP水解成腺苷及E. 6.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TP 磷酸化成2个ADPB A.循环一周可生成4分子NADH .循环一周可使.丙二酸可抑制延胡索酸转变成苹果酸可经草酰乙酸进行糖异生 DC.乙酰CoA CoAE.琥珀酰是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的产物 经三羧酸循环氧化后的产物是分子乙酰CoA7.1 .草酰乙酸和CO2 B A.草酰乙酸 + CO2+H2O DCO2+H2O .草酰乙酸C. 2 CO2+4分子还原当量 E. 8.三羧酸循环中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是 -.α酮戊二酸→琥珀酸B A.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D.延胡索酸→苹果酸C.琥珀酸→延胡索酸 E .苹果酸→草酰乙酸最多的步骤是.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9ATP -.异柠檬酸→α A.柠檬酸→异柠檬酸酮戊二酸B .αC-.琥珀酸→苹果酸酮戊二酸→琥珀酸D 实用文档 E.苹果酸→草酰乙酸 10.下列关于乙酰CoA的叙述错误的是 A.*CH3CO~SCOA经三羧酸循环一周后,*C出现于CO2中 B.它是丙酮酸羧化酶的变构激活剂 D.乙酰CoA不能通过线粒体是不可逆的 C.从丙酮酸生成乙酰CoA CoA含高能键 E.乙酰 ATP?CO2及H2O,可生成多少摩尔111mol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成B.A.4mol 8mol D.14mol C.12 mol .15 mol EATP 及.谷氨酸氧化成CO2H2O时可生成12B.12个个 A.9 D. 24个 C.18个个 E.27 .调节三羧酸循环运转最主要的酶是13B .乌头酸酶 A.丙酮酸脱氢酶D C.异柠檬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 - E.α酮戊二酸脱氢酶 14.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B.三羧酸循环还有合成功能,提供小分子原料.是三大营养素分解的共同途径A D .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氧化时,可提供4对氢原子.生糖氨基酸都通过三羧酸循环的环节才能转变成糖 C E .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后即只能被氧化 15.关于高能键的叙述正确的是B.高能磷酸键都是以核苷二磷酸或核苷三磷酸形式存A .所有高能键都是高能磷酸键 D.高能键只能在电子传递链中偶联产生C .实际上并不存在键能特别高的高能键 ATPE .有参与的反应都是不可逆的.关于电子传递链的叙述错误的是16B.氧化如不与磷酸化偶联,电子传递可以不终止开始.最普遍的电子传递链从 ANADH D.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内进行.电子传递方向从高电势向低电势 C

(整理)生物氧化、糖代谢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氧化磷酸化、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丙酮酸脱氢酶系、底物水平磷酸化、呼吸链 二、填空题 1.糖酵解中有三个反应是不可逆的,催化这三个反应的酶是()、 ()、()。其中()是糖酵解反应的关键限速酶。2.1分子丙酮酸测定氧化,反应中有()次脱氢,共生成()分 子ATP,生成()分子CO2。 3.葡萄糖的无氧分解只能产生()分子ATP,而有氧分解可以产生() 分子ATP。 4.糖原合成中,葡萄糖单体的活性形式是(),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 氨基酸的活性形式是()。 5.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是相反的两个过程,各自的调控酶协调作用,防止了 ()的形成。 6.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意义是生成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7.一个完整的TCA循环会发生次脱羧,次脱氢,和1次。 8.糖类与蛋白结合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糖苷键,一种是肽链上Asp的氨基与糖基 上的半缩醛羟基形成的___________,一种是肽链上Ser或Thr的羟基与半缩醛羟基形成的___________。 9.生物体内的维生素作为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参与许多体内的重要代谢, 通常按溶解性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其中具有强还原能力能防治坏血病的维生素C属于___________类。 10.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患(),缺乏()会患脚气病。 11.果糖-1-磷酸在()的催化下,产生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前一种 产物可在()催化下生成3-磷酸甘油醛而进入糖酵解。 12.生物合成主要由()提供还原力。 13.糖酵解的关键调控酶是(),果糖2,6-二磷酸的作用是() 糖酵解。 14.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15.生物体有许多种类的高能化合物,根据其键型特点,可分为()、

生物化学复习提纲

生物化学复习提纲 1.生物氧化 a)呼吸链:代谢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最后传递给被激活的氧分子,并与之结 合生成水的全部体系称呼吸链。 b)P/O比值:物质氧化时,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的摩尔数,即一对电子经电子传递链转移至1摩尔氧原 子时生成ATP的摩尔数。 c)生物氧化: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的作用下,生成CO2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d)高能化合物:含自由能高的磷酸化合物称为高能化合物。 e)氧化磷酸化:伴随放能的氧化作用而进行的磷酸化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 f)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是在被氧化的底物上发生磷酸化作用,即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某些 高能的磷酸化合物,这些高能磷酸化合物通过酶的作用使ADP生成ATP。 g)电子水平磷酸化:电子由NADH或FADH2经呼吸链传递给氧,最终形成水的过程中伴有ADP磷酸化为ATP,这一过程 称为电子水平磷酸化。 h)磷酸-甘油穿梭系统:在脑和骨骼肌,胞液中产生的还原当量转运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方式。以磷酸甘油为载体,进 入线粒体FADH2氧化呼吸链氧化,生成1.5分钟ATP。 i)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统:在心肌和肝,胞液中产生的还原当量转运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方式。以苹果酸为载体, 进入线粒体NADH氧化呼吸链氧化,生成2.5分钟ATP。 各种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虽然复杂,但却有共同特点:反应条件温和,由酶所催化,对内外环境条件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敏的自动调节机制。 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的作用下,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生物体内氧化反应有脱氢、脱电子、加氧等类型。 常见的高能化合物:磷酸烯醇丙酮酸、乙酰磷酸、腺苷三磷酸、磷酸肌酸、乙酰辅酶A 典型的呼吸链有NADH呼吸链与FADH2呼吸链。呼吸链由线粒体内膜上NADH脱氢酶复合物(复合物I),细胞色素b、c1复合物(复合物III)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物IV)3个蛋白质复合物组成。呼吸链中的主要成员包括以NAD+或NADP+为辅酶的烟酰胺脱氢酶类、以FMN或FAD作为辅基的黄素脱氢酶类、铁硫蛋白类(Fe-S)、辅酶Q及依靠铁的化合价的变化来传递电子的细胞色素类。 复合体I电子传递顺序:NADH → FMN → Fe-S → CoQ → Fe-S → CoQ 复合体II电子传递顺序:琥珀酸→ FAD →几种Fe-S → CoQ 复合体III电子传递顺序:QH2 → b;Fe-S;c1→ Cyt c 复合体IV电子传递顺序:还原型Cyt c → Cu A→ a → a3→ Cu B→ O2 细胞色素传递电子的顺序:Cyt b → Cyt c1→ Cyt c → Cyt a → Cyt a3→ 1/2 O2 NADH氧化呼吸链:NADH →复合体I →辅酶Q →复合体III → Cyt c →复合体IV → O2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琥珀酸→复合体II →辅酶Q →复合体III → Cyt c →复合体IV → O2 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生成ATP的主要方式。电子传递是氧化放能反应,而ADP与Pi生成ATP的磷酸化是吸能反应,氧化和磷酸化是偶联进行的。化学渗透假说从能量转化方面解决了氧化磷酸化的基本问题,构象变化学说可以详细地解释ATP生成的机制。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将H+从线粒体内膜的内侧,转移到外侧的膜间隙,使内膜外侧的H+浓度高于内侧,形成电化学势,当H+通过ATP合酶回到线粒体内膜的内侧时,释放的能量用于合成ATP。

生物氧化复习资料

生物氧化复习资料 生物体内,物质氧化的常见方式:加氧、脱氢、失去电子 营养物质经柠檬酸循环或其他代谢途径进行脱氢反应,产生的成对氢原子以还原当量NADH+氢离子或FADH2的形式存在,是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还原电子载体 第一节氧化呼吸链是由具有电子传递功能的复合体组成 氧化呼吸链:生物体将NADH+氢离子和FADH2彻底氧化生产水和ATP的过程与细胞呼吸有关,需要消耗氧,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组分由含辅助因子的多种蛋白酶复合体组成,形成一个连续的传递链 真核细胞中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递氢体:传递氢的酶蛋白或辅助因子(递氢的过程也需传递电子)电子传递体:传递电子 一)氧化呼吸链是由4种具有传递电子能力的复合体组成 氧化呼吸链的四种蛋白酶复合体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分别为复合体Ⅰ、Ⅱ、Ⅲ、Ⅳ 其中复合体Ⅰ、Ⅲ、Ⅳ镶嵌于线粒体内膜的双层脂质膜,复合体Ⅱ仅镶嵌于双层脂质膜的内侧 电子传递的过程主要通过金属离子价键的变化、氢原子(氢离子+电子)转移的方式进行。本质是由电势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复合体Ⅰ:NADH—泛醌还原酶复合体Ⅱ:琥珀酸—泛醌还原酶复合体Ⅲ: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体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

(一)复合体Ⅰ将NADH+氢离子中的电子传递给泛醌 复合体Ⅰ中的电子传递路径:还原型NADH失去电子被氧化生成NAD+,其电子被复合体Ⅰ接受并传递给泛醌 复合体Ⅰ可催化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将一对电子从还原型的NADH传递到泛醌的过程中,可同时偶联质子的泵出过程,将4个氢离子从内膜基质侧泵到内膜胞质侧。复合体Ⅰ有质子泵功能,所需能量来自于电子传递过程。 注:泛醌又称辅酶Q(CoQ),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醌类化合物 (二)复合体Ⅱ将电子从琥珀酸传递到泛醌 复合体Ⅱ是柠檬酸循环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其功能是将电子从琥珀酸传递到泛醌——琥珀酸的脱氢反应是FDA转变为FADH2,后者再将电子传递到铁硫中心,然后传递给泛醌 注:铁硫中心是由氧化呼吸链中的铁硫蛋白其中的铁离子通过无机硫原子或铁硫蛋白中的半胱氨酸残基的硫原子相连,形成铁硫中心。铁硫蛋白是单电子传递体复合体Ⅱ没有氢离子泵的功能 (三)复合体Ⅲ将电子从还原型泛醌传递到细胞色素C 复合体Ⅲ的功能:泛醌从复合体Ⅰ或复合体Ⅱ募集还原当量并穿梭传递到复合体Ⅲ,后者再将电子传递到细胞色素c 注:细胞色素(Cyt)是一类含血红素样辅基的电子传递蛋白,为单电子传递体细胞色素c是氧化呼吸链唯一的水溶性球状蛋白 (四)复合体Ⅳ将电子从细胞色素c传递给氧 复合体Ⅳ的功能:将Cytc的电子传递给分子氧,使之还原为水 复合体Ⅳ有质子泵的功能

【初中生物】八年级生物复习资料之氧化淀粉

【初中生物】八年级生物复习资料之氧化淀粉 【—八年级生物之氧化淀粉】,淀粉是植物体中贮存的养分,贮存在种子和块茎中,各类植物中的淀粉含量都较高,人类膳食中最为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就是淀粉。淀粉是以葡萄糖为单位构成的多糖。 氧化淀粉 许多试剂都能够水解淀粉,但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就是碱性次氯酸盐。用次氯酸盐水解的淀粉被称作“氯化淀粉”(虽然处置中并没把氯引入淀粉分子内)。 淀粉乳浆的次氯酸盐氧化是在碱性次氯酸钠溶液中进行的,此时需要控制ph、温度和次氯酸盐、碱和淀粉的浓度。用约3%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10,在规定时间内添加有效氯5~10%的次氯酸盐溶液。用添加氢氧化钠稀溶液的方法来控制ph,并中和反应中生成的酸性物质。改变时间、温度、ph值、淀粉品种、次氯酸盐浓度和次氯酸盐添加速度,能够生产出多种不同的产品。当氧化反应达到要求程度时,将ph降至5~7,加入亚硫酸氢钠溶液或二氧化硫气体以除去其中多余的氯来终止反应。 变性淀粉的分类 目前,变性淀粉的品种、规格达两千多种,变性淀粉的分类一般是根据处理方式来进行。 (1)物理变性:进度表淋入(α-化)淀粉、γ射线、超高频电磁辐射处置淀粉、机械研磨处置淀粉、湿热处置淀粉等。 (2)化学变性:用各种化学试剂处理得到的变性淀粉。其中有两大类:一类是使淀粉分子量下降,如酸解淀粉、氧化淀粉、焙烤糊精等;另一类是使淀粉分子量增加,如交联淀粉、酯化淀粉、醚化淀粉、接枝淀粉等。 (3)酶法变性(生物改性):各种酶处置淀粉。例如α、β、γ-环状糊精、麦芽糊精、直链淀粉等。 (4)复合变性:采用两种以上处理方法得到的变性淀粉。如氧化交联淀粉、交联酯化淀粉等。采用复合变性得到的变性淀粉具有两种变性淀粉的各自优点。 另外,变性淀粉还可以按生产工艺路线展开分类,存有干法(例如磷酸酯淀粉、酸求解淀粉、阳离子淀粉、羧甲基淀粉等)、湿法、有机溶剂法(例如羧基淀粉制取通常使用乙醇并作溶剂)、侵蚀法和滚筒潮湿法(例如天然淀粉或变性淀粉为原料生产进度表淋入淀粉)等。 淀粉与糊精的区别:糊精是由淀粉制造而来,两者的区别是分子量不同,就像蛋白质与多肽的关系。

生物氧化复习题

生物氧化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呼吸链 2.底物水平磷酸化 3.氧化磷酸化 4 . P/O比值 二、填空题 1.一分子乙酰CoA通过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可生成分子A TP,其中分子ATP来源于底物水平磷酸化,分子ATP来源于氧化磷酸化。 2.NADH氧化呼吸链的排列顺序为、、、和。 3.FADH2氧化呼吸链的排列顺序为、、、和。 4.线粒体外的NADH通过或将氢带人线粒体内进行氧化。 5.2H经NADH氧化呼吸链可生成分子ATP;2H经FADH2氧化呼吸链可生成分子 ATP。 三、单项选择题 1.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是 A.由氧和碳直接结合生成 B.受加双氧酶催化 C.同时伴有H2O2生成 D.在氧化呼吸链递电子过程中产生 E.从代谢产生的有机酸上脱羧生成 2.氧化呼吸链存在于线粒体的 A.外膜 B.内膜 C.膜间隙 D.基质 E.外膜以外 3.胞浆生成的NADH+H+ 进入线粒体的途径有 A.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B.乳酸循环 C.穿梭载体 D.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E.NADPH转氢酶 4.电子传递链中唯一能直接使O2还原的递电子体是: A.Cytb B.Cytc C.Fe-S蛋白 D.cytaa3 E.Cytc1 5.三羧酸循环中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高能磷酸键的反应是下列哪种酶催化的A.柠檬酸合酶 B.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C.琥珀酰CoA合成酶 D.延胡索酸酶 E.苹果酸脱氢酶6.P/O比值的含义是 A.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消耗的无机磷摩尔数 B.每消耗lmol氧分子所合成ADP的摩尔数 C.每消耗lmol氧原子所消耗ATP的摩尔数 D.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合成ATP的摩尔数 E.每消耗1mol氧分子所合成ATP的摩尔数 7.细胞色素氧化酶中除含铁卟琳外,还含有 A.Mg B.Cu C.Mn D.Co E.Zn 8.氰化物和一氧化碳(CO)中毒时被抑制了的细胞色素是A.Cyta B.Cytb C.Cytc D.Cytc1 E.Cyt aa3 四、问答题 1.试述CO和氰化物中毒的机理。 2.胞液中NADH+H+进入线粒体的方式有哪几种,试述其过程。 3.试述生物体内A TP的生成方式。

生物化学复习资料:第六章生物氧化的学习指引

学习指引: 第六章、生物氧化 掌握:1.电子传递链:概念、存在部位、功能、组成;体内两条主要的电子传递链的排列顺序。 2.氧化磷酸化:概念、与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区别;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学说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氧化磷酸化的调节。 3.胞液中NADH的再氧化利用(胞液→Mit):两种穿梭的概念、作用部位和功能(意义)。 了解:4.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储存和利用;微粒体加单氧酶的作用机制。 一、生成ATP的氧化磷酸化体系 (一)呼吸链(电子传递链) 1.概念、组成、存在部位、功能、体内两条主要的呼吸链的传递顺序。 2.四种复合体的组成、功能、电子的传递顺序。(了解) 3.CoQ和CytC的性质和功能(了解) 问题: 叙述体内两条主要呼吸链的组成及递氢递电子顺序、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二)氧化磷酸化(将氧化呼吸链释能与ADP磷酸化生成ATP偶联) 1.氧化磷酸化的概念、与底物水平磷酸化的比较。 氧化磷酸化作用:是NADH和FADH2通过与氧化呼吸链的电子传递相联系的合成ATP的作用。每个NADH被氧化可合成3 ATP;每个FADH2被氧化大约可合成2 ATP。 2.P/O比值的概念及意义;氧化磷酸化偶联的部位(复合体Ⅰ、Ⅲ、Ⅳ) 3.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是产生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 ⑴电子传递------化学渗透学说 ①核心内容:质子梯度形成(化学势能:质子的浓度差;电势能:内负外正)

②质子梯度是怎样建立的?质子泵模型:有人认为复合体Ⅰ、Ⅲ、Ⅳ具有质子泵的功能,一对电子经过复合体Ⅰ传递时共有4个质子进入膜间隙,一对电子经过复合体Ⅲ传递时共有4个质子进入膜间隙,一对电子通过复合体Ⅳ传递时共有2个质子进入膜间隙。 ⑵ATP合成------ATP合酶的结构和功能---结合变构学说 ①质子顺梯度回流释放能量被ATP合酶利用催化ATP合成 ②ATP合成的结合变构机制:当质子顺浓度梯度经Fo中a亚基和c亚基之间回流时,γ亚基发生旋转,3个β亚基的构象发生改变(O、L、T三种构象); 结合变构学说可简化为:质子流动→驱动C单位转动→带动γ亚基转动→诱导β亚基构象变化→ATP释放和重新合成 (三)氧化磷酸化作用可受某些内外因素的影响 1.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⑴呼吸链抑制剂阻断氧化磷酸化的电子传递:复合体Ⅰ、Ⅱ、Ⅲ、Ⅳ抑制剂要记住;⑵解偶联剂破坏电子传递建立的跨膜质子电化学梯度:基本作用机制---能 够快速消耗跨膜质子梯度,使得质子难以通过F 1F -ATP合酶上的质子通道来合成 ATP,从而使储存在质子梯度中的电化学势能转变成热。如:二硝基苯酚(DNP) ;解偶联蛋白(UCP1);⑶ATP合酶抑制剂同时抑制电子传递和ATP的生成:这类抑制剂对电子传递及ADP磷酸化均有抑制作用。例如寡霉素。 2.ADP是调节正常人体氧化磷酸化速率的主要因素:呼吸控制率的概念、ADP调节的意义。 3.甲状腺激素刺激机体耗氧量和产热同时增加 4.线粒体DNA突变可影响机体氧化磷酸化功能 (四)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条件:底物(NADH和FADH2)、呼吸链(完整的线粒体)、ADP、氧、无机磷酸。 (五)ATP在能量的生成、利用、转移和储存中起核心作用(了解)

复习题-生物氧化

06 生物氧化 一、学习要点 1.掌握: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呼吸链的概念及组成;线粒体内两条呼吸链的排列顺序;ATP的生成方式。 2.熟悉:CO2的生成方式;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胞浆中NADH的氧化。 3.了解: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的确定。 二、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氧化 2.呼吸链 3.底物水平磷酸化 4.氧化磷酸化 (二)填空题 1.体内CO2的生成不是碳和氧的直接化合,而是通过生成的。 2.胞液中的NADH+H+可通过和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进行。 3.体内ATP生成的方式有和两种,以为主。 4.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供应者是,而是能量的主要贮存形式。 5.生物氧化中物质氧化的方式包括、和。 6.代谢物脱下的氢通过NADH氧化呼吸链氧化时,其P/O比值是,通过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氧化时,其P/O比值是。 7.ATP分子中含有个高能键,其末端的高能键常可转给、、,生成、和。 8.细胞色素是传递体,其辅基中的能进行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 (三)选择题 A1型题 1.关于生物氧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物氧化是在体温,pH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B.生物氧化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并逐步氧化,逐步释放能量 C.最终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能量 D.所产生的能量均以ADP磷酸化为ATP的形式生成和利用 E.生物氧化是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彻底氧化的过程 2.下列物质中,属于解偶联物质的是 A.一氧化碳 B.二硝基酚 C.鱼藤酮 D.氰化物 E.ATP 3.P/O比值是指 A.每消耗一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分子数 B.每消耗一原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数 C.无机磷原子消耗的摩尔数与氧原子消耗的摩尔数之比 D.每消耗一克分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原子数 E.每消耗一克无机磷所需消耗原子氧的分子量 4.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 A.aa3→b→c→c1→O2 B.c→c1→b→aa3→O2 C.b→c1→c→aa3→O2

生化复习题(一)

生化复习题(一) 生化复习题 吕文华 2008.10.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2、蛋白质有哪些元索组成?其分子量如何计算? 3、氨基酸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如何分类? 4、解释以下概念: 肽键肽氨基末端羧基末端氨基酸残基肽键平面 5、蛋白质分子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及作用力是什么? 6、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形式有哪几种? 7、蛋白质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与功能之间有何关系? 8、蛋白质是如何分类的? 9、蛋白质溶液的两种稳定因素是什么? 10、何谓蛋白质的等电点? 11、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有何特征? 12、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因素、实质、特点各是什么? 13、何谓蛋白质的沉淀?沉淀蛋白质的方法有哪几种?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核酸如何分类?分为哪几类?主要有哪些生理功用? 2、请写出核酸的元素组成。 3、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是什么?基本单位是什么? 4、何谓核酸的一级结构,维持其一级结构的作用力是什么? 5、写出DNA二级结构的特点,RNA的二级结构是怎样形成的? 6、核酸的紫外吸收有何特征? 7、何谓核酸的变性、复性与杂交? 第三章酶 1、说出酶、酶的底物、产物、酶的活性及酶的失活的概念。

2、酶促反应有何特点? 3、何谓酶的专一性?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4、根据酶的分子组成可将酶分为哪两类? 5、在结合酶类中酶蛋白和辅助因子各起作用? 6、何谓辅酶和辅基?各种B族维生素与辅酶之间有何关系? 7、何谓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 8、何谓酶原及酶原的激活?酶原激活的实质及生理意义是什么? 9、何谓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是几聚体?包括哪几种? 10、何谓多酶体系、多酶复合体及多功能酶? 11、何谓别构调节及化学修饰调节? 1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 13、米氏常数Km值有何生理意义? 14、何谓最适温度、最适pH值? 15、何谓不可逆抑制与可拟抑制、竞争性抑制与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 16、酶是如何分类的?分为哪几类? 17、酶如何命名? 18、酶与疾病发生、诊断与治疗有何关系? 第四章糖的代谢 1、何谓新陈代谢?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有何关系? 2、生命存在的三大要素是指什么? 3、代谢途径有哪些特点? 4、简述糖在体内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 5、食物中的糖类是如何消化吸收的? 6、简述血糖概念及在体内的来源和去路。 7、降低与升高血糖的激素各有哪些? 8、用氧化酶法测定血糖的正常值是多少? 9、何谓高血糖、低血糖与糖耐量曲线? 10、糖分解代谢的途径包括哪几条?

生物化学《三羧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复习题

整理:佚名出处:佚名 一、A型题 1.下列关于营养素在体外燃烧和生物体内氧化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都需要催化剂B.都需要在温和条件下进行 C.都是逐步释放能量D.生成的终产物基本相同 E.氧与碳原子直接化合生成CO2 2.生物氧化是指 A.生物体内的脱氢反应B.生物体内释出电子的反应 C.营养物氧化成H2O及CO2的过程D.生物体内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 E.生物体内加氧反应 3.人体内各种活动的直接能量供给者是 A.葡萄糖B.脂酸 C.ATP D.GTP E.乙酰CoA 4.磷酸肌酸+ADP→肌酸+ATP (1) ATP→ADP+Pi (2) 反应(1)的ΔG0′=-6.8kJ/mol,反应(2)的ΔG0′=-51.6 kJ/mol。磷酸肌酸水解成磷酸及肌酸时,ΔG0′为A.-6.3 kJ B.+6.3 kJ C.-51.6 kJ D.+51.6 kJ E.-57.9 kJ 5.下列化合物水解时,ΔG0′最大的是 A.葡萄糖-6-磷酸B.焦磷酸 C.ATP水解成ADP及Pi D.烯醇丙酮酸磷酸 E.AMP水解成腺苷及Pi 6.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循环一周可生成4分子NADH B.循环一周可使2个ADP磷酸化成ATP C.乙酰CoA可经草酰乙酸进行糖异生D.丙二酸可抑制延胡索酸转变成苹果酸 E.琥珀酰CoA是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的产物 7.1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氧化后的产物是 A.草酰乙酸B.草酰乙酸和CO2 C.CO2+H2O D.草酰乙酸+ CO2+H2O E.2 CO2+4分子还原当量 8.三羧酸循环中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是 A.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B.α-酮戊二酸→琥珀酸 C.琥珀酸→延胡索酸D.延胡索酸→苹果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9.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 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苹果酸

中山大学生物化学复习资料

生物氧化 ㈠概述 概念: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在机体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等小分子物质并释放出化学能的总过程称为生物氧化,又称为组织呼吸或细胞呼吸生物氧化在线粒体内和线粒体外均可进行。 意义:线粒体内的氧化伴有ATP的生成,在生物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外的氧化不伴有ATP生成,主要与体内代谢物、药物、毒物的生物转化有关。 线粒体内生物氧化的特点: ①在细胞内由酶催化; ②温和条件(37℃,pH中性)进行; ③能量逐步释放,并有相当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分子中. ㈡线粒体氧化体系 ⒈概念 呼吸链:氢或电子的传递链就叫呼吸链,又称为电子传递系统。 氧化磷酸化:与生物氧化相伴而生的磷酸化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即代谢物被氧化释放的电子通过一系列电子传递体传到O2并伴随将ADP磷酸化产生ATP的 过程。

P/O比值:每消耗1摩尔原子氧所消耗的磷的原子数。 底物水平磷酸化:指ATP的形成直接与代谢中间物上的磷酸基团的转移相偶联,即能量直接由高能化合物释放出来,用于ADP磷酸化成ATP。 体内三个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 1,3-二磷酸甘油酸+ADP→3-磷酸甘油酸+ATP 3-磷酸甘油酸激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丙酮酸+ATP 丙酮酸激酶 琥珀酸单酰CoA+H3PO4 +GDP→琥珀酸+CoASH+ GTP 琥珀酸单酰CoA合成酶 ⒉呼吸链的组分及排列顺序 3.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⑴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可与复合物Ⅰ中的铁硫蛋白结合,阻断电 子传递; ⑵抗霉素A、二巯基丙醇抑制复合物Ⅱ; ⑶H2S、CO及CN-抑制复合物Ⅲ;

生物化学《三羧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复习题

作者:佚名出处:佚名 一、A型题 1.下列关于营养素在体外燃烧和生物体内氧化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都需要催化剂B.都需要在温和条件下进行 C.都是逐步释放能量D.生成的终产物基本相同 E.氧与碳原子直接化合生成CO2 2.生物氧化是指 A.生物体内的脱氢反应B.生物体内释出电子的反应 C.营养物氧化成H2O及CO2的过程D.生物体内与氧分子结合的反应 E.生物体内加氧反应 3.人体内各种活动的直接能量供给者是 A.葡萄糖B.脂酸 C.ATP D.GTP E.乙酰CoA 4.磷酸肌酸+ADP→肌酸+ATP (1) ATP→ADP+Pi (2) 反应(1)的ΔG0′=-6.8kJ/mol,反应(2)的ΔG0′=-51.6 kJ/mol。磷酸肌酸水解成磷酸及肌酸时,ΔG0′为A.-6.3 kJ B.+6.3 kJ C.-51.6 kJ D.+51.6 kJ E.-57.9 kJ 5.下列化合物水解时,ΔG0′最大的是 A.葡萄糖-6-磷酸B.焦磷酸 C.ATP水解成ADP及Pi D.烯醇丙酮酸磷酸 E.AMP水解成腺苷及Pi 6.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循环一周可生成4分子NADH B.循环一周可使2个ADP磷酸化成ATP C.乙酰CoA可经草酰乙酸进行糖异生D.丙二酸可抑制延胡索酸转变成苹果酸 E.琥珀酰CoA是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的产物 7.1分子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氧化后的产物是 A.草酰乙酸B.草酰乙酸和CO2 C.CO2+H2O D.草酰乙酸+ CO2+H2O E.2 CO2+4分子还原当量 8.三羧酸循环中有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是 A.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B.α-酮戊二酸→琥珀酸 C.琥珀酸→延胡索酸D.延胡索酸→苹果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9.三羧酸循环和有关的呼吸链反应中能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 A.柠檬酸→异柠檬酸B.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 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苹果酸

大学生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生物化学的定义 生物化学就是研究生命有机体的化学,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及其相互联系的科学,即研究生命活动本质的科学。 二、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生物体的化学组成有水分、盐类、碳氢化合物等。其中的碳氢化合物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及维生素,激素等。 三、生物化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生物化学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1)叙述生物化学阶段,2)动态生物化学阶段,3)机能生物化学阶段。 四、我国现代生化学家最突出的贡献 我国近代生物化学主要研究成果:人工合成蛋白质方面 1965年,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1972年,用X光衍射法测定了猪胰岛素分子的空间结构。 1979年12月27日,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半分子。 1981年,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全分子。 第二章蛋白质 一、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参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不参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二、20种氨基酸按照酸碱性的分类。 中性氨基酸:包括8种非极性氨基酸和7种非解离的极性氨基酸,共15种。 酸性氨基酸:即天冬氨酸和谷氨酸。解离后,分子带负电荷。 碱性氨基酸:即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解离后,分子携带正电荷。 三、氨基酸的等电点及其实际意义(用途) 两性解离:即在同一氨基酸分子中,带有能放出质子的羧基及能接受质子的氨基,而羧基放出的质子,能被其氨基所接受,成为带双重电荷的两性离子。 等电点:当调节氨基酸溶液的pH值,使氨基酸的氨基与羧基的解离度完全相等时,则氨基酸所带净电荷为0,在电场中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氨基酸所处溶液的pH值称该氨基酸的等电点,即pI值。 意义:由于在等电点时,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易沉淀。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分离制备某些氨基酸。利用各种氨基酸的等电点不同,可通过电泳法、离子交换法等方法进行混合氨基酸的分离和制备。 四、计算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赖氨酸的等电点 丙氨酸:PI= (PK1 + PK2) / 2 = (2.34 + 9.69) / 2 = 6.02 天冬氨酸:PI= (PK1 + PKR )/ 2=( 2.09 + 3.86) / 2 = 2.97 赖氨酸:PI= (PK2 + PKR )/ 2 = (8.95 + 10.53) = 9.74

2020高考生物复习资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020高考生物复习资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名词: 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语句: 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 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 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38ATP)---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4、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5、关于呼吸作用的计算规律是:①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1:3②产生同样数量的ATP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为19:1。如果某生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

生物氧化复习题 理工大

生物氧化复习题理工大 生物氧化复习题-理工大 第五章生物氧化 (一)填空题 1.甘油磷酸和苹果酸在穿梭后进入呼吸链进行氧化,其P/O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2.给予两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 3.高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指水解时_________的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4.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 _________。而原核细胞的呼吸链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 5.在呼吸链中,氢或电子从。 6.磷酸来源是指。脊椎动物的磷酸盐来源是,无脊椎动 物的磷酸盐来源是。7.H2S中毒的机理为。 8.线粒体呼吸链中电位跨度最大的一步是在_________。 9.典型的呼吸链包括。 10.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_________,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米切 尔(mitchell)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11.化学渗透理论的主要论点是呼吸链的组成部分位于内膜上。它的氢传输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效应,导致内膜两侧的差和差,同时在膜上_____→ ATP 12.每对电子从fadh2转移到_________必然释放出2个h+进入线粒体基质中。 13.细胞色素aa3辅助基团中的铁原子是一个结合配位键,它也保留了一个自由配位键,因此它可以与结合受结合抑制的结合配位键相互作用。14.二氧化碳在体内的形成不 是碳和氧的直接结合,而是。 15.动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成方式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16.能够在线粒体内膜上产生跨膜质子梯度的复合物是。 (三)选择题 1.如果质子没有F1/F0 ATP合酶而返回线粒体基质,它将发生:A.氧化B.还原C.解 偶联D.紧密耦合 2.离体的完整线粒体中,在有可氧化的底物存时下,加入哪一种物质可提高电子传 递和氧气摄入量:

生物氧化复习题

生物氧化 一级要求单选题 1 从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到高等的人类,能量的释放、贮存和利用都以下列哪一种 为中心? A GTP B UTP C TTP D ATP E CTP D 2 下列物质中哪种是呼吸链抑制剂? A ATP B 寡酶素 C 2,4-二硝基苯酚 D 氰化物" E 二氧化碳 D 3 NADH脱氢酶可以以下列什么物质作为受氢体: A NAD+ B FAD C CoQ D FMN E 以上都不是 D 4 能以甲烯蓝为体外受氢体的是: A 氧化酶 B 不需氧脱氢酶 C 需氧脱氢酶 D Cyt C E Cyt aa3 C 5 参与糖原合成的核苷酸是: A CTP B GTP C UTP D TTP E UMP C 6 参与蛋白质合成的核苷酸是: A CTP B UTP C GTP D ADP E GMP C 7 能直接以氧作为电子接受体的是: A 细胞色素b B 细胞色素C C 细胞色素b1 D 细胞色素a3 E 细胞色素C1 D 8 氢原子经过呼吸链氧化的终产物是: A H2O2 B H2O C H+ D CO2 E O B 9 加单氧酶催化代谢需要下列哪种物质参与? A NAD+ B 细胞色素b C 细胞色素P450 D 细胞色素aa3 E 细胞色素b5 C 10 下列物质中哪一种称为细胞色素氧化酶? A CytP450 B Cytc C Cytb D Cytaa3 E Cyta D 11 生物氧化中大多数底物脱氢需要哪一种作辅酶? A FAD B FMN C NAD+ D CoQ E Cytc C 12 NADH+H+的受氢体是: A FAD B FMN C CoQ

第6章 生物氧化习题

第6章生物氧化习题 第六章生物氧化复习测试名词解释 1. 生物氧化 2. α-脱羧 3. 氧化脱羧4. 呼吸链5. 氧化磷酸化 6. 底物水平磷酸化7. P/0比值8. 氧化磷酸化解偶联9. 递氢体和递电子体10.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选择题A型题:1.生物氧化CO2的产生是:A.呼吸链的氧化还原过程中产生 B. 有机酸脱羧 C. 碳原子被氧原子氧化 D. 糖原的合成 E. 以上都不是2.生物氧化的特点不包括: A. 遂步放能 B. 有酶催化 C. 常温常压下进行 D. 能量全部以热能形式释放 E. 可产生ATP 3. 可兼作需氧脱氢酶和不需氧脱氢酶的辅酶是: A. NAD+ B. NADP+ C. FAD D. CoQ E. CytC 4. 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成部份不包括:

A.NAD+ B.CoQ C.FAD D.Fe-S E.Cyt 5. 下列代谢物经过一种酶脱下的2H,不能经过NADH呼吸链氧化的是:A.苹果酸B.异柠檬酸C.琥珀酸D.丙酮酸E.a-酮戊二酸6.丙酮酸转变成乙酸辅酶A的过程是:A.α-单纯脱酸,B.β-单纯脱酸C.α-氧化脱酸D.β-氧化脱酸E.以上都不是7.下列关于呼吸链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复合体Ⅲ和Ⅳ为两条呼吸链共有B.可抑制Cytaa3阻断电子传递C.递氢体只递氢,不传递电子D.Cytaa3结合较紧密E.ATP的产生为氧化磷酸化8.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A.a → a3 → b → C1 → 1/2 O2 B.b → C1 → C → a → a3 → 1/2 O2 C.a1 → b → c → a → a3 → 1/2 O2 D.a → a3 → b → c1 → a3 → 1/2 O2 E.c → c1 → b → aa3 → 1/2 O2 9.电子按下列各式传递,能偶联磷酸化的是:A.Cytaa3 → 1/2 O2 B.琥珀酸→ FAD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