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

初中音乐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
初中音乐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初中音乐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本试卷包括课程标准、课改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三部分内容,请把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的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栏内。 得 分 栏 题号 课程标准部分 课改理论部分 学科专业知识部分 总分 单选题 问答题 教学设计 得 分

课程标准部分(5分) 简答题(5分) 1.音乐课程总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哪五个方

面?

课改理论部分(10分)

填空题(每题1分,共4分) 2.新课改倡导的自主、、探究三种学习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新课程“新”在观念创新、和评价创新。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5.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树立、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分)

6.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应尽可能尊重( ) A.教学内容 B.教师 C.每个学生 D.每个人

7.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 )

A.创新态度

B.创新方法

C.创新思维

D.创新精神 8.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 )

A.发展性评价观

B.过程性评价观

C.结果性评价观

D.激励性评价观 学科专业知识部分(85分) 单项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计10分。把选出的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上面的选择题答题栏内,不用直接答在试题上。 9.下列拍子中属于复拍子的是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A.四二拍B .八三拍C.二四拍D.四七拍

10.“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这句话所描述的作曲家是莫扎特 B .肖邦 C.李斯特 D.贝多芬

11.中国民歌中的小调是

A.作品短小 B .小调式结构 C.地方小曲 D.儿歌

12.京剧中散板的意思是

A.有板无眼B .无板无眼C.一板一眼D.一板三眼

13.圆舞曲是一种节奏鲜明而轻快的舞曲,它又称为

A.华乐兹 B .探戈 C.恰恰 D.桑巴

14.《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

A.理查·施特劳斯B .约翰·施特劳斯C.柴可夫斯基D.舒伯特

15.在自然形式中音的组织相同因而调号也相同的大小调,叫做

A.同主音大小调B 自然大小调C.关系大小调D.和声大小调

16. 下列几项中不属于音乐的基本要素的是

A.歌词

B.速度

C.旋律

D.节奏

17.下列音程中不是自然音程的是

A.大三度B .增四度C.小六度D.增五度

18.《大海啊,故乡》的曲作者是

A.王立平B .罗大佑C.施光南D.徐沛东

问答题(55分)

19.名词解释(8分,每小题2分)

旋律:

节奏:

变奏曲:

速度:

20.将下面旋律记写在五线谱上(10分)

21.民族管弦乐中的乐器分为哪四类?(4分)每类列举两种乐器?

(4分)

22.写出下面力度记号的名称(6分,每空1分)

① mf()② pp ()

③ p ()④ fff()

⑤ fp()⑥ mp ()

23.混声合唱的位置一般采用下图形式,请在相应的位置上标出指挥、钢琴伴奏及四个声部。(6分)

24.写出下列歌曲的拍号(4分)

①《银杯》拍②《友谊地久天长》拍

③《桑塔·露琪亚》拍④《青年友谊圆舞曲》拍

25.用小节线划出正确的拍节(8分)

1=C 4/4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3 .2 2 -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2.11-

26.谈谈电影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5分)

教学设计(20分)谱例:

27.写一份《雪绒花》的教学设计。

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科学、合理(3)教学方法灵活、适当(4)教学形式有创新

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考试

初中音乐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标准部分(5分)

简答题(5分,每小点1分)

1.答: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课改理论部分(10分)

填空题:

2.合作

3.学习方式创新

4.过程与方法目标

5.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选择题:

6.C

7.C

8.A

学科专业知识部分(85分)

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D C B A B C A D A 问答题(55分)

19.名词解释(8分,每小题2分)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

变奏曲:由一个鲜明凝练的音乐主题及其对同一音乐主题在旋律、和声、调式、调性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变化反复,称为变奏曲。

速度:引起音乐情绪变化的因素之一,是音乐进行的快与慢,这种音乐进行的快与慢称之为速度。

20.将下面旋律记写在五线谱上(10分)

21.(8分)评分标准:分组名称每写对一个得1分,列举乐器写对一个得1分

吹管乐器:笛子、唢呐、笙、管子等

拉弦乐器:二胡、高胡、中板、板胡等

弹拔乐器:琵琶、中阮、扬琴、古筝等

打击乐器:云锣、堂鼓、大锣、小拔等

22.(6分,每空1分)

①中强②很弱

③弱④极强

⑤强后即弱⑥中弱

23.(6分)

24. (4分,每空1分)

①《银杯》四四拍②《友谊地久天长》四二拍

③《桑塔·露琪亚》八三拍④《青年友谊圆舞曲》四三拍

25.(8分,每个小节线1分)

1=C4/4

3 3

4

5 │ 5 4 3 2 │1 1 2 3 │ 3. 2 2 -│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 2 . 1 1 -‖

26.(5分,每小点1分)

第一,突出主题作用。

第二,抒情作用。

第三,描绘作用。

第四,背景气氛作用。

第五,推动剧情发展作用。

教学设计(20分)

27.教材分析:(4分)

《雪绒花》这首乐曲选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歌曲C大调,单二部曲式,四三拍子,要求采用中速稍慢,深情地演唱风格,歌曲优美,舒缓,轻柔,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抒发了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和祝福。

教学目标:(4分)

1、指导学生用悠长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表达对祖国深切的眷恋和热爱。

2、感受四三拍的节奏特点,学习三拍子指挥图示。

3、通过欣赏、学唱、体验、探究,增强自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2分)

在歌唱、指挥活动中感受体验四三拍韵律美感。

教学难点:(2分)

学习、应用歌曲中的创作手法。

教学过程(8分):略

(评卷教师根据实际答题情况酌情给分与扣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