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一数学《平移》基础练习题(一)

2018年初一数学《平移》基础练习题(一)
2018年初一数学《平移》基础练习题(一)

2018年平移基础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形的平移是指把图形沿水平方向移动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一个真命题

(C)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D)“直角都相等”是一个假命题

2.如图,△DEF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ABC()

A.把△DEF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B.把△DEF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把△DEF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D.把△DEF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3.下列各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互相得到的是().

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三角形甲平移到图②中所示的位置,与三角形4.如图,在55

乙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下面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1格

B.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1格

C.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2格

D.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

5.下列图形中,不能

..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的是()

6.如图,将△ABC沿直线AB向右平移后到达△BDE的位置,若∠CAB=60°,∠ABC=80°,则∠CBE的度数为()

A.30° B.40° C.60° D.80°

7.下列图形中,哪个可以通过图1平移得到()

8.在以下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①在荡秋千的小朋友;②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③自行车在行进中车轮的运动;

④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火柴棒摆成如图所示的象形“口”字,平移火柴棒,原图形可变成的象形文字是()

A. B. C. D.

10.在下列说法中:(1)△ABC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一定相等;(2)△ABC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一定平行;(3)△ABC在平移过程中,周长保持不变;(4)△ABC在平移过程中,对应边中点的连线段的长等于平移的距离;(5)△ABC在平移过程中,面积不变,其中正确的有()

A.(1)(2)(3)(4) B.(1)(2)(3)(4)(5)

C.(1)(2)(3)(5) D.(1)(3)(4)(5)

11.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

A.荡秋千

B.地球绕着太阳转

C.风筝在空中随风飘动

D.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

12.如图,在△ABC中,BC=5,∠A=80°,∠B=70°,把△ABC沿RS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若CF=4,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BE=4 B.∠F=30° C.AB∥DE D.DF=5

13.如图,在10×6的网格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将△ABC平移到△DEF 的位置,下面正确的平移步骤是()

A.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B.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D.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14.如图,△ABC中,AB=4,BC=6,∠B=60°,将△ABC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得到△A′B′C′,再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恰好与点C重合,则平移的距离和旋转角的度数分别为()

A.4,30° B.2,60° C.1,30° D.3,60°

15.如图,将周长为8的△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 )

A.6 B.8 C.10 D.12

16.如图,将边长为5cm的等边△ABC沿边BC向右平移4 cm得到△A/B/C/,则四边形AA/C/B的周长为()

A.22cm B.23cm C.24cm D.25cm

二、填空题

17.如图,△ABC 沿射线AC 方向平移2cm 得到△A ′B ′C ′,若AC=3cm ,则A ′C= cm .

18.如图,将△ABC 沿射线AC 平移得到△DEF ,若AF=17,DC=7,则AD=

19.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1)--,,点B(21)-,,平移线段AB ,使点A 落在1A (01)-,,点B 落在点B 1.

,则点B 1.的坐标为 .

20._________和_________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1.如图,将三角形纸板ABC 沿直线AB 平移,使点A 移到点B ,若∠CAB=50°,∠ABC=100°,则∠CBE 的度数为____ ____.

22.如图,一张长为12cm ,宽为6cm 的长方形白纸中阴影部分的面积(阴影部分间距

均匀)是 cm 2.

23.如图,△ABC 平移到△DEF,那么和∠BAC 、BC 对应的分别为 ,如果∠ABC=40°,BC=3cm,则∠DEF= ,EF= .

24.如图,△ABC 中,∠ACB=90°,AB=8cm ,D 是AB 的中点.现将△BCD 沿BA 方向平移1cm ,得到△EFG,FG 交AC 于H ,则GH 的长等于 cm .

25.图形在平移时,下列特征中不发生改变的有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①图形的形状;②图形的位置;③线段的长度;

④角的大小; ⑤垂直关系; ⑥平行关系.

26.如图,在Rt △ABC ,∠C=90°,BC=3厘米,AC=4厘米.将△ABC 沿BC 方向平移1厘米,得到△A′B′C′,则四边形ABC′A′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27.如图,将边长为cm 4的等边△ABC 沿边BC 向右平移cm 2得到△DEF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

28.将函数y x =-的图像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图像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

29.已知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BC=3,EF=4,把30°的三角板向右平移,使顶点B 落在45°的三角板的斜边DF 上,则两个三角板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E D

B A F

30.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6,第1次平移将长方形ABCD 沿AB 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长方形A 1B 1C 1D 1,第2次平移将长方形A 1B 1C 1D 1沿A 1B 1的方向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到长方形A 2B 2C 2D 2…,第n 次平移将长方形1111n n n n A B C D ----沿11n n A B --的方向平移5个单位,得到长方形n n n n A B C D (n >2),则n AB 长为_______________.

31.如图,将面积为5的△ABC 沿BC 方向平移至△DEF 的位置,平移的距离是边BC 长的两倍,那么图中的四边形ACED 的面积为

32.如图所示,方格中有一条美丽可爱的小鱼.

(1)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则小鱼的面积为________.

(2)画出小鱼向左平移3格后的图形(不要求写出作图步骤和过程).

三、解答题

33.画图并填空:

(1)画出图中△ABC 的高AD (标注出点D 的位置);

(2)画出把△ABC 沿射线AD 方向平移3cm 后得到的△A 1B 1C 1;

(3)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得BB 1= cm ,AC 与A 1C 1的位置关系是:

34.如图,四边形ABCD所在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1)建立以点B为原点,AB边所在直线为x轴的直角坐标系.写出点A、B、C、D的坐标;

(2)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

(3)请画出将四边形ABCD向上平移5格,再向左平移2格后所得的四边形A′B′C′D′.

35.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中,△AOB的顶点均在格点上,

(1)B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2)将△AOB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1O1B1,请画出△A1O1B1;

(3)在(2)的条件下,A1的坐标为.

36.(本题4分)如图,在方格纸中,△ABC的三个顶点和点M都在小方格的顶点上.按要求作图,使△ABC的顶点在方格的顶点上.

(1)过点M做直线AC的平行线;

(2)将△ABC平移,使点M落在平移后的三角形内部.

37.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方格纸中,△ABC 的顶点都在方格纸格点上.将△ABC 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4格.

(1)请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A′B′C′,

(2)再在图中画出△A′B′C′的高C′D′,并求出△ABC 的面积.

38.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 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 平移,使点A 对应点A ',点B C 、分别对应点B C ''、.

(1) 画出平移后的△A B C '''.

(2) △A B C '''的面积是_ ;

(3) 连接AA CC '',,则这两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__ __.

39.(6分)如图, 已知A (-4,-1),B (-5,-4),C (-1,-3),△ABC 经过平移得到的△A′B′C′,△ABC 中任意一点P (x 1,y 1)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x 1+6,y 1+4)。

(1)请在图中作出△A′B′C′;

(2)写出点A′、B′、C′的坐标.

40.(8分)△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O 为坐标原点:

(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

(2)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对应△A2B2C2,并画出△A1B1C1与△A2B2C2,的对称轴;

(3)(2)中△ABC向右平移个单位时,OA2+OB2的值最小.

41.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C点坐标为(1,2).

(1)写出点A、B的坐标:

(2)将△ABC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A′B′C′,则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B′(,)、C′(,).

(3)△ABC的面积为.

42.如图,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给出了格点△ABC(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和点A1.

(1)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画出相应的△AB1C1;

(2)将△AB1C1沿射线AA1平移到△A1B2C2处,画出△A1B2C2;

43.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平移,使点A变换为点D,点E、F分别是B、C的对应点.(1)请画出平移后的△DEF,并求△DEF的面积;

(2)若连接AD、CF

4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3)、B(-2,-3)

(1)描出A、B两点的位置,并连结AB、AO、BO。

(2)△AOB的面积是__________。

把△AOB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画出平移后的△A′B′C′,并写出各点的坐标。

45.(本题6分)如图,方格中有一条美丽可爱的小金鱼.

(1)若方格的边长为1,则小鱼的面积为;

(2)画出小鱼向左平移7格后的图形.(不要求写作图步骤和过程)

46.(6分)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

(1)画出△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A1B1C1;

(2)图中AC与A1C1的关系是:;

(3)画出△ABC中AB边上的中线CD;

(4)△ACD的面积为.

47.宾馆重新装修后,准备在大厅的主楼梯上铺设一种红地毯,已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40元,主楼梯道宽2米,其侧面如图所示,求买地毯至少需要多少元?

48.(本题满分6分)如图,经过平移,小船上的点A移到了点B.

(1)请画出平移后的小船;

(2)该小船向下平移了______格,向_____平移了格.

49.(2013福建漳州)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画出将Rt△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的Rt△A1B1C1.

50.如图,将直角三角形ABC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得到三角形DEF.AB=8,BE=5,GE=5,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A图形的平移可以沿任何方向移动,故错误;B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错误;C符合平移的特征,故正确;D直角都相等是一个真命题,故错误.

考点:平移真假命题

2.A

【解析】

试题分析:图象的平移实际上就是图象上的点的平移,结合图形找出对应点的平移变换规律,然后即可选择答案.根据图形,△DEF向左平移4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即可得到△ABC.

考点:平移的性质

3.C.

【解析】

试题分析:图A是通过翻折得到的,图B和D是通过旋转得到的,只有图C是通过平移得到的.

故选:C.

考点:图形的平移.

4.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形中三角形甲、乙的位置可知:将三角形甲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或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3格,可平移到图②中所示的位置,故选:D.

考点:图形的平移.

5.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形状和大小的性质可知:A、B、C均可通过左右,上下平移得到,而D只能通过旋转得到.

故选D

考点:平移变换

6.B.

【解析】

试题分析:在△ABC中,∠CAB=60°,∠ABC=8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ACB =40°.由平移的性质可知AC∥BE,即可得到∠ACB=∠CBE=40°.故答案选B.

考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平移的性质.

7.A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图形平移前后,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是位置发生改变,所以由图1平移可得A,故选:A.

考点:平移的性质.

8.D.

【解析】

试题分析:①在荡秋千的小朋友,是旋转,故此选项错误;

②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是平移,故此选项正确;

③自行车在行进中车轮的运动,是旋转,故此选项错误;

④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是平移,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9.B.

【解析】

试题分析:原图形平移后,水平的火柴头应在左边,竖直的火柴头应是一上一下.只有B 符合.故选B.

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10.D.

【解析】

试题分析:(1)△ABC在平移的过程中,对应线段一定相等,正确;

(2)△ABC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一定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故本小题错误;

(3)△ABC在平移过程中,周长保持不变,正确;

(4)△ABC在平移过程中,对应边中点的连线的长度等于平移的距离,正确;

(5)△ABC在平移过程中,面积不变,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1)(3)(4)(5).

故选D.

考点:平移的性质.

11.D

【解析】

试题分析:A,荡秋千和B,地球绕着太阳转属于中心旋转,C属于不规则运动,只有D符合平移的特点:向同一个方向移动.

考点:平移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把△ABC沿RS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BC=5,∠A=80°,∠B=70°,

∴CF=BE=4,∠F=∠ACB=180°﹣∠A﹣∠B=180°﹣80°﹣70°=30°,AB∥DE,

∴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考点:平移的性质

13.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网格结构,观察对应点A、D,点A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即可到达点D的位置,所以平移步骤是:先把△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故选A.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14.

【解析】

试题分析:∵∠B=60°,将△ABC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得到△A′B′C′,再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点B′恰好与点C重合,

∴∠A′B′C=60°,AB=A′B′=A′C=4,

∴△A′B′C是等边三角形,

∴B′C=4,∠B′A′C=60°,

∴BB′=6﹣4=2,

∴平移的距离和旋转角的度数分别为:2,60°

故选:B.

考点:1、平移的性质;2、旋转的性质;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5.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个单位的△ABC沿边BC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AD=1,BF=BC+CF=BC+1,DF=AC;

又∵AB+BC+AC=8,

∴四边形ABFD的周长=AD+AB+BF+DF=1+AB+BC+1+AC=10.

故选C.

考点:平移的性质.

16.B.

【解析】

试题分析:∵平移距离是4个单位,

∴AA′=BB′=4,

∵等边△ABC的边长为5,

∴B′C′=BC=5,

∴BC′=BB′+B′C′=4+5=9,

∵四边形AA′C′B的周长=4+5+9+5=23.

故选B.

考点:平移的性质.

17.1

【解析】

试题分析:∵将△ABC沿射线AC方向平移2cm得到△A′B′C′,∴AA′=2cm,又∵AC=3cm,∴A′C=AC﹣AA′=1cm.

考点:平移的性质.

18.5.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出AD=CF,再利用AF=17,DC=7,即可求出AD的长.

试题解析:∵将△ABC沿射线AC平移得到△DEF,AF=17,DC=7,

∴AD=CF,

∴AF-CD=AD+CF,

∴17-7=2AD,

∴AD=5,

考点:平移的性质.

19.(1,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1、B1的位置,然后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B1的坐标即可:

如答图,点B1的坐标为(1,1).

考点:坐标与图形的平移变化.

20.平移,旋转.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和性质可以得到答案.

故答案是平移,旋转.

考点:平移和旋转.

21.30°.

【解析】

试题分析:∵将△ABC沿直线AB向右平移后到达△BDE的位置,

∴AC∥BE,

∴∠CAB=∠EBD=50°,

∵∠ABC=100°,

∴∠CBE的度数为:180°﹣50°﹣100°=30°.

故答案是30°.

考点:平移的性质.

22.12.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平移后得一个矩形,一边长为2,另一边长为6,所以面积是12.

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

23.∠EDF,EF;∠DEF=40°,EF=3cm.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①对应线段相等且平行,对应角相等,对应点的连线相等且平行;②平移后的图形全等.因此,△ABC平移到△DEF,那么和∠BAC、BC对应的分别为∠EDF,EF;如果∠ABC=40°,BC=3cm,则∠DEF=40°,EF=3cm.

考点:平移的性质.

24.3.

【解析】

试题分析:∵△ABC中,∠ACB=90°,AB=8cm,D是AB的中点,

∴AD=BD=CD=12

AB=4cm ; 又∵△EFG 由△BCD 沿BA 方向平移1cm 得到的,

∴GH∥CD,GD=1cm ,

∴△AGH∽△ADC, ∴GH AG CD AD =,即4144

GH -=, 解得,GH=3cm.

考点: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平移的性质.

25.①③④⑤⑥.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形平移的性质,知图形在平移时,其特征不发生改变的有①③④⑤⑥. 考点: 平移的性质.

26.10.

【解析】

试题分析:∵△ABC 沿BC 方向平移1厘米,得到△A′B′C′,∴AA′=CC′=1厘米,∴BC′=BC+CC′=3+1=4厘米,∵∠C=90°,∴四边形ABC′A′是梯形且AC 是梯形的高,∴四边形ABC′A′的面积=12

×(1+4)×4=1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0.

考点:平移的性质.

27.16cm

【解析】 试题分析:∵将边长为4个单位的等边△ABC 沿边BC 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 , ∴BE=AD=2cm ,EF=BC=4cm ,DF=AC=4cm ,

∴四边形ABFD 的周长=AD+AB+BE+EF+FD=2+4+2+4+4=16cm .

考点:平移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8.1y x =-+.

【解析】

试题分析:直线y x =-经过点(0,0),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对应点的坐标为(0,1),∵平移前后直线解析式的k 值不变,∴设平移后的直线为y x b =-+,把(0,1)代入,解得1b =,∴所得到的直线是1y x =-+.故答案为:1y x =-+.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29.3-6

. 【解析】

试题分析:∵∠F=45°,BC=3,

∴CF=3,又EF=4,

则EC=1,

∵BC=3,∠A=30°,

∴,

则,∠A=30°,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2×3-12×(-1)×()

考点:平移的性质.

30.5n+6.

【解析】

试题分析:每次平移5个单位,n 次平移5n 个单位,加上AB 的长即为ABn 的长.

试题解析:每次平移5个单位,n 次平移5n 个单位,即BN 的长为5n ,加上AB 的长即为ABn 的长.

ABn=5n+AB=5n+6,

故答案为:5n+6.

考点:平移的性质.

31.15.

【解析】

试题分析::设点A 到BC 的距离为h ,根据平移的性质用BC 表示出AD 、CE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与梯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试题解析:设点A 到BC 的距离为h ,则S △ABC =

12BC ?h=5, ∵平移的距离是BC 的长的2倍,

∴AD=2BC ,CE=BC ,

∴四边形ACED 的面积=12(AD+CE )?h=12(2BC+BC )?h=3×12

BC ?h=3×5=15. 考点:平移的性质.

32.(1)16

【解析】(1)三角形面积

(2)如图所示.

33.(1)画图见解析;(2)画图见解析;(3)3,互相平行.

试题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作出即可;

(2)先确定出点A1的位置,过点B作BB1∥AA1,使BB1=AA1,确定出点B1的位置,过点C作CC1∥AA1,使CC1=AA1,确定出点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3)根据平移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且相等解答.

试题解析:(1)高AD如图所示;

(2)△A1B1C1如图所示;

(3)BB1=3cm,AC与A1C1的位置关系是互相平行.

考点:作图-平移变换.

34.(1)A(-4,0)、B(0,0)、C2,2)、D(0,3);(2)9;(3)画图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首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而得出各点坐标;

(2)利用S四边形ABCD=S△ABD+S△CBD进而求出即可;

(3)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平移后对应点坐标,即可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A(-4,0)、B(0,0)、C2,2)、D(0,3);

(2)∵S△DCB=1

2

×3×2=3,S△ABD=

1

2

×3×4=6,

∴S四边形ABCD=S△ABD+S△CBD=9;

(3)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

考点:作图-平移变换.

35.(1)(﹣3,2);

(2)作图见解析

(3)(﹣2,3).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可得;

(2)根据坐标平移的特点找出点A、O、B向左平移后的对应点A1、O1、B1,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3)写出坐标即可.

试题解析:(1)B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为(﹣3,2);

(2)△A1O1B1如图所示;

(3)A1的坐标为(﹣2,3).

考点:1平移变换;2、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36.作图见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直线AC经过的网格得出过点M作直线AC的平行线.

(2)再将△ABC向下平移1个单位向右平移5个单位得出即可.

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和平移变换.

37.(1)(2)图形见解析;(3)△ABC的面积为8.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平移后的对应点A′、B′、C′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2)根据三角形的高线的定义作出即可;

(3)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试题解析:(1)△A′B′C′如图所示;

(2)△A′B′C′的高C′D′如图所示;

(3)△ABC的面积=1

2

×4×4=8.

考点:作图-平移变换.

38.(1)作图见解析;(2)3.5;(3)平行且相等.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可得将△ABC先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又向下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则可画出图形;

(2)△A′B′C′的面积等于边长为3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直角边长为2,1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减去边长为1,3的直角三角形面积,减去直角边长为3,2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3)根据平移前后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判断即可.

试题解析::(1)如图: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A. B. C. D. 2018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学籍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 A .增加14% B .增加6% C .减少6% D .减少26% 2.1 3 -的倒数是 ( ) A .3 B . 13 C .-3 D . 13 - 3、如右图是某一立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则该立方体是 ( ) 4、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它的面积约为2 500 000平方千米.将2 5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A.70.2510? B.72.510? C.6 2.510? D.5 2510? 5、已知代数式3y 2 -2y+6的值是8,那么 32 y 2 -y+1的值是 ( ) A .1 B .2 C .3 D .4 6、2、在│-2│,-│0│,(-2)5 ,-│-2│,-(-2)这5个数中负数共有 ( ) A .1 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7.在解方程 5 1 13--=x x 时,去分母后正确的是 ( ) A .5x =15-3(x -1) B .x =1-(3 x -1) C .5x =1-3(x -1) D .5 x =3-3(x -1) 8.如果x y 3=,)1(2-=y z ,那么x -y +z 等于 ( ) A .4x -1 B .4x -2 C .5x -1 D .5x -2 9. 如图1,把一个长为m 、宽为n 的长方形(m n >)沿虚线剪开,拼接成图2,成为在一角去掉一个小正方形后的一个大正方形,则去掉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 A . 2m n - B .m n - C .2 m D . 2 n

人教版初一数学代数式求值练习题

人教版初一数学代数式求值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 若,,则代数式的值为 B. C. D. 2. 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的值为的是 A. , B. , C. , D. , 3. 根据以下程序,当输入时,输出结果为 C. D. 4. 某书每本定价元,若购书不超过本,按原价付款;若一次购书本以上,超过本部分 按八折付款.设一次购书数量为本,则付款金额为 A. 元 B. 元 C. 元 D. 元 二、填空题(共3小题) 5. 当时,代数式的值是. 6. 根据如图的程序,计算当输入时,输出的结果. 7. 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都有,例如, 那么.

三、解答题(共3小题) 8. “”代表一种新运算,已知,求的值.其中和满足 . 9. 为解决沙区拥堵问题,政府在三峡广场附近拟建一个地下长方形车库,图案设计如图所 示,已知长方形长为米,宽为米,在长方形内部修等宽为米的安全通道,四角修完全一样的正方形临时停车位,且正方形临时停车位的边长为米,若安全通道铺红色地胶,临时停车位铺黄色地胶,其余部分铺绿色地胶. (1)请用含的代数式表示铺绿色地胶部分的面积,并将所得式子化简; (2)如果铺红色地胶的费用为每平方米元,铺黄色地胶的费用为每平方米元,铺绿色地胶的费用为每平方米元,设铺地下车库地面的总费用为元,请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并将所得式子化简; (3)在()的条件下,求当时,求铺地下车库地面的总费用. 10. 小王购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他准备将地面铺上地砖,地面结构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数据(单 位:),解答下列问题: (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地面总面积; (2)已知客厅面积比卫生间面积多平方米,且地面总面积是卫生间面积的倍.若铺平方米地砖的平均费用为元,那么铺地砖的总费用为多少元?

2017-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多套及答案

123 (第三题)A B C D E (第10题) A B C D 1 23 4 (第2题)1 2345 678(第4题)a b c A B C D (第7题)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1 2 1 2 1 2 1 2 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 A 、∠1=∠2 B、∠2=∠3 C 、∠1=∠4 D、∠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B D 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 A 、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 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E =(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比较与运算

4.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1.会比较角的大小,理解两个角的和、差、倍、分的意义;(重点) 2.掌握角平分线的概念,能够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相关计算问题,会用量角器画角的平分线;(难点) 3.经历比较角的大小、用量角器画角平分线、用折纸法确定角平分线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重点) 一、情境导入 有一天聪聪和明明各带了一把折扇(状态如下). 下面是他们的一段对话: 聪聪:“我的折扇张开大一些,所以我的折扇的角也大一些”. 明明:“我的折扇长一些,所以我的折扇的角也大一些”. 同学们有办法帮他们进行判断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角的比较 如图,射线OC ,OD 分别在∠AOB 的内部,外部,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 A .∠AO B <∠AOD B .∠BO C <∠AOB C .∠CO D <∠AOD D .∠AOB <∠AOC 解析:A.∠AOB 与∠AOD 的边OA 重合, OB 在∠AOD 内,所以∠AOB <∠AOD ,A 正确; 同理B 、C 正确;D.∠AOB 和∠AOC 的边AO 重合,OC 在∠AOB 内,所以∠AOB >∠AOC .D 错误,故选D. 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角的比较大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角比较大小的方法. 探究点二:角度的有关计算 【类型一】 利用角平分线进行角度的 计算 如图,∠AOB =120°,OD 平分 ∠BOC ,OE 平分∠AOC . (1)求∠EOD 的度数; (2)若∠BOC =90 °,求∠AOE 的度数. 解析:(1)根据OD 平分∠BOC ,OE 平分 ∠AOC 可知∠DOE =∠DOC +∠EOC =1 2(∠BOC +∠AOC )=1 2 ∠AOB ,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2)先根据∠BOC =90°求出∠AOC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解:(1)∵∠AOB =120°,OD 平分∠BOC ,OE 平分∠AOC , ∴∠EOD =∠DOC +∠EOC =1 2(∠BOC + ∠AOC )=12∠AOB =1 2 ×120°=60°;

人教版初一数学代数式试题练习题

2019人教版初一数学代数式试题练习题 同学们想要取得好成绩就要在平时多下功夫,把老师所讲的内容消化为己用,小编搜集整理了2019人教版初一数学代数式试题练习题,以助大家学习一臂之力! 一、选择题 1、下列代数式x不能取2的是() A、B、C、D、 2、如果甲数为x,甲数是乙数的2倍,则乙数是() A、B、2x C、x+2 D、 3、一批电脑按原价的85%出售,每台售价为y元,则这批电脑原价为() A、元 B、元 C、元 D、元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30cm,若长方形的一边长用字母a(cm)表示,则长方形的面积是() A、a(15-a)cm2 B、a(30-a)cm2 C、a(30-2a)cm2 D、a(15+a)cm2 5、甲种糖果每千克a元,乙种糖果每千克b元,若买甲种糖果m千克,乙种糖果n千克,混合后的糖果每千克() A、元 B、元 C、元 D、元 二、填空题 1、一枚古币的正面是一个半经为r的圆形,中间有一边长为a厘米的正方形孔,则这枚古币正面的面积为 2、某校共有a名学生,其中男生人数占55%,则女生人数

为 3、当a=2,b=-3时,代数式的值为 4、若则4a+b= 5、如果不论x取什么数,代数式的值都是一个定值,那么,代数式的值为 三、做一做 1、2只猴子发现山坡上有一堆熟透的红果子共有m个,第一只猴子吃掉了其中的,又扔掉了一个果子,第二只猴子吃掉了其中的,也扔掉了一个果子,最后还剩多个果子? 2、一台电视机成本价为a元,销售价比成本价增长25%,因库存积压,所以就接销售价的70%出售,问每台电视机的实际售价是多少元? 3、找规律(用n表示第n个数) (1)1,4,9,16,25,,请写出第n个数, (2)2,5,10,17,26,,请写出第n个数, (3)3,6,9,12,15,18,,请写出第n个数, (4)2,4,8,16,32,64,,请写出第n个数, 4、(1)分别求出代数式和值其中(1) (2)a=5,b=3 (2)观察(1)中的(1)(2)你发现了什幺? 5、治理沙漠的植树活动中,某县今年派出的青年志愿者为100人,每人完成植树任务50棵,计划明年派出人数增加p%,每人植树任务增加q%

七年级数学代数式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代数式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任何一个整数N,可以用一个的多项式来表示: N= . 例如:325=3×102+2×10+5. 一个正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是x,十位数字y. (1)列式表示这个两位数; (2)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位置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试说明新数与原数的和能被11整除. (3)已知是一个正三位数.小明猜想:“ 与的差一定是9的倍数。”请你帮助小明说明理由. (4)在一次游戏中,小明算出、、、与等5个数和是3470,请你求出这个正三位数. 【答案】(1)解:10y+x (2)解:根据题意得:10y+x+10x+y=11(x+y),则所得的数与原数的和能被11整除(3)解:∵ - =100a+10b+c-(100b+10c+a)=99a-90b-9c =9(11a-10b-c),∴ 与的差一定是9的倍数 (4)解:∵ + + + + + =3470+ ∴222(a+b+c)=222×15+140+ ∵100<<1000,∴3570<222(a+b+c)<4470,∴16<a+b+c≤20.尝试发现只有a+b+c=19,此时 =748成立,这个三位数为748. 【解析】【分析】(1)由已知一个正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是x,十位数字y ,因此这个两位数是:十位上的数字×10+个位数的数字。 (2)根据题意将新的两位数和原两位数相加,再化简,即可得出结果。 (3)分别表示出两个三位数,再求出它们的差,就可得出它们的差是否为9的倍数。(4)根据题意求出a+b+c的取值范围,再代入数据进行验证即可。 2.|a|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O的距离,例如:|3|=|3﹣0|,即|3﹣0|表示3、0在数轴上对应两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地,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a、b,那么A、B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b|,解决下面问题: (1)数轴上表示﹣1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数轴上P、Q两点的距离为6,点P表示的数是2,则点Q表示的数是________; (2)点A在数轴上表示数为x,点B、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多项式2m2n+mn﹣2的常数项和次数.________ ①若B、C两点分别以3个单位长度/秒和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t秒.当OC =2OB时,求t的值;________ ②用含x的绝对值的式子表示点A到点B、点A到点C的距离之和为________,直接写出

2018-2019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数学 一.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个数的绝对值是4,则这个数是 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为5 的数是 2、—2x 与3x —1互为相反数,则=x 。 3、如图3,是某一个几何体的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4、已知x=3是方程ax-6=a+10的解,则a=_____________ 5、已知0)1(32=-++b a ,则=+b a 3 。 6、买一个篮球需要m 元,买一个排球需要n 元,则买4个篮球和5个排球 共需要 元。 7、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在离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极月圆轨道绕月球飞行工作,它距离地球最近处有38.44万公里。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8.44万公里= 公里。 8、袋中装有相同10个红球,15个白球,从中任取一球,取到白球的可能性是 9、图9是根据某市1999年至2003年工业生产总值绘制的折线统计图,观察统计图可得:.增长幅度最是 年,比它的前一年增加 亿元 10、如图10所示, ∠AOB 是平角, ∠ 图 3 100 80 60 40 2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份/年 工业生产总产值/亿元

AOC=300, ∠BOD=600, OM、ON分别是∠AOC、∠BOD的平分线, ∠MON等于_________________. 图10 二.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计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A.(-3)÷(-2) B. 0×(-7)× C. 1-9 D. -7-(-10) 12. 5的相反数和绝对值分别是() A. -5;-5 B. -5;5 C. 5;-5 D. 5;5 13. 一款新型的太阳能热水器进价2000元,标价3000元,若商场要求以利润率不低于5%的售价打折出售,则售货员出售此商品最低可打() A. 六折 B. 七折 C. 八折 D. 九折 14. 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A. 2ab-2ba=0 B. 3xy-4xy=-1 C. 2a2+3a2=6a2 D. 2x3+3x3=5x6 15. 小红家的冰箱冷藏室温度是3℃,冷冻室的温度是-1℃,则她家的冰箱 冷藏室比冷冻室温度高() A. 2℃ B. -2℃ C. 4℃ D. -4℃ 16. 下列方程的变形中正确 ..的是() A. 由x+5=6x-7得x-6x=7-5 B. 由-2(x-1)=3得-2x-2=3 C. 由 3 1 0.7 x- =得 1030 10 7 x- = D. 由 13 93 22 x x +=--得2x=-12 17. 将下左图直角三角形ABC绕直角边A C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从正面是 ()

(完整版)初一数学《角的比较》教学设计

初一数学《角的比较》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初中几何教学中最基础的线段和角的概念学习之后,通过类比“线段的比较”来进行“角的比较”教学的。 因为线段和角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比较复杂的图形如三角开、四边形的必要基础,角的画法、计算是有关复杂图形的画法、计算的基础。“角的比较,角平分线”是今后学习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和相似形的基础,其中几何语言的认识与运用是从此开始,所以本角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会数学的几种语言(文字语言、图形、符号语言)的基础,会进行几种语言的转化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从学会方法上是通过类比“线段的比较”的方法,学生容易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类比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对今后的学习在方法上有所收益。 三、教学目标: 1、会用类比“线段的比较”的方法进行“角的比较”大小。 2、通过观察图形总结出角之间的和差关系,并会用符号表示。 3、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归纳、总结出角平分线的概念。 4、能够把几何图形、语言表述、符号表示很好的联系起来。 重点:会用类比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 难点:能够把文字语言、图形和符号语言很好的转化 四、本节课的教学理念: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的学习、操作、探索、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同学老师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发现新知识,本课注重了培养学生从数学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角的比较》教学简案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角的比较》课堂练习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角的两边画的越长,角就越大 B、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C、从角的顶点出发的一条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D、从角的顶点出发的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初中数学代数式基础测试题及解析

初中数学代数式基础测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若(x+1)(x+n)=x2+mx﹣2,则m的值为() A.﹣1 B.1 C.﹣2 D.2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将(x+1)(x+n)展开得出一个关于x的多项式,再将它与x2+mx-2作比较,即可分别求得m,n的值. 【详解】 解:∵(x+1)(x+n)=x2+(1+n)x+n, ∴x2+(1+n)x+n=x2+mx-2, ∴ 1 2 n m n += ? ? =- ? , ∴m=-1,n=-2.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以及类比法在解题中的运用. 2.已知:1+3=4=22,1+3+5=9=32,1+3+5+7=16=42,1+3+5+7+9=25=52,…,根据前面各式的规律可猜测:101+103+105+…+199=() A.7500 B.10000 C.12500 D.2500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用1至199的奇数的和减去1至99的奇数和即可. 【详解】 解:101+103+10 5+107+…+195+197+199 = 22 1199199 22 ++ ???? - ? ????? =1002﹣502, =10000﹣2500, =750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数字类规律与探究,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36a a a += B .632a a a ÷= C .()235a a a -?=- D .()336a a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出每个式子的值,3332a a a +=,633a a a ÷=,()235a a a -?=-,()339a a =再 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3332a a a +=,故选项A 错; B :633a a a ÷=,故选项B 错; C :()235a a a -?=-,故本选项正确; D.:()339 a a =,故选项D 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应用;掌握乘方的概念,即求n 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分清()22n n a a -=,() 2121n n a a ++-=-. 4.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有序实数对(n ,m )表示第n 排,从左到右第m 个数,如(4,2)表示9,则表示58的有序数对是( ) A .(11,3) B .(3,11) C .(11,9) D .(9,1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排列规律可知从1开始,第N 排排N 个数,呈蛇形顺序接力,第1排1个数;第2排2个数;第3排3个数;第4排4个数 根据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 解:根据图中所揭示的规律可知,1+2+3+4+5+6+7+8+9+10=55,所以58在第11排;偶数排从左到右由大到小,奇数排从左到右由小到大,所以58应该在11排的从左到右第3个数. 故选A .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初中数学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答案:D 初中数学易错题及答案 1. 4 的平方根是.(A ) 2 (B ) ?、2 (C ) _2 ( D ) 2 . 解:..4 = 2 , 2的平方根为二'”2 2. 若|x|=x ,则x 一定是( ) A 、正数 B 、非负数 C 、负数 D 、非正数 答案:B (不要漏掉0) 3. 当 x 时,|3-x|=x-3。答案:x-3 丸,贝U x3 4. 乎_分数(填“是”或“不是” 答案:三 是无理数,不是分数。 5. 尺的算术平方根是 _______ 。 答案:"6 = 4, 4的算术平方根=2 6. _________ 当m= 时,J _m 2有意义 答案:-m 2 X ),并且m 3 4 X ),所以m=0 x 5 +x —6 7分式 2 -的值为零,贝u x= ______________ ■ x -4 (A) a ::: -2, (B ) a - -2 , (C ) a ■ -2 , (D ) a 一 -2 . 2 - 答案:I x-6=0 ... x 「2,X 2 二 [x 2 -4 H0 8.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 -2)x 2 -2(k -1)x k 0总有实数根?则K [k —2式0 答案:i . /-k<3 且 k = 2 9.不等式组 x= -2, a .的解集是x>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_3「.x 「3

10. 关于X的不^-<3等式4x-a"的正整数解是1和2:则a的取值范围是。 4 答案:2且3 4 11. 若对于任何实数X,分式于」总有意义,则C的值应满足______ . x +4x +c 答案:分式总有意义,即分母不为0,所以分母X2+4X+C =0无解,--C〉4 12. 函数v=也土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x+3 x -1 -0 、,‘ 答案:「X昌 |x +3鼻0 13. 若二次函数y =mx2-3x+2m-m2的图像过原点,贝U m = _______________ . m = 0 2- m = 2 2m - m =0 14 .如果一次函数y=kx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辽x乞6,相应的函数值的范围是 -11兰y兰9,求此函数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x = - 2 _|_x = 6 \ x =-2_|_x = 6 t . t,、“ 答案:当时,解析式为:时,解析式为 |y--11y=9 l y=9 y--11 15.二次函数y=x2-x+1的图象与坐标轴有 _______ 交点。 答案:1个 16 .某旅社有100张床位,每床每晚收费10元时,客床可全部租出.若每床每晚收费再提高2元,则再减少10张床位租出.以每次这种提高2元的方法变化下去,为了投资少而获利大,每床每晚应提高_________ 元. 答案:6元 17.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8和6,则最小角的正弦等于________ . 答案:3 或口5 4

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认识——角的概念及计算(学案)

角的概念及计算 【知识导图】 角 钟面角 角的概念及计算 方向角 角的计算 余角和补角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角 (1)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是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其中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2)角的表示方法:角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其中顶点字母要写在中间,唯有在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情况,才可用顶点处的一个字母来记这个角,否则分不清这个字母究竟表示哪个角.角还可以用一个希腊字母(如∠α,∠β,∠γ、…)表示,或用阿拉伯数字(∠1,∠2…)表示. (3)平角、周角:角也可以看作是由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当始边与终边成一条直线时形成平角,当始边与终边旋转重合时,形成周角. (4)角的度量: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1度=60分,即1°=60′,1分=60秒,即1′=60″. 知识点二钟面角 (1)钟面一周平均分60格,相邻两格刻度之间的时间间隔是1分钟,时针1分钟走 112格,分针1分钟走1格.钟面上每一格的度数为360°÷12=30°. (2)计算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角的度数,一般先从钟面上找出某一时刻分针与时针所 处的位置,确定其夹角,再根据表面上每一格30°的规律,计算出分针与时针的夹角的度

数. (3)钟面上的路程问题 分针:60分钟转一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360°÷60=6° 时针:12小时转一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360°÷12÷60=0.5°. 知识点三方向角 (1)方位角是表示方向的角;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来描述物体所处的方向.(2)用方位角描述方向时,通常以正北或正南方向为角的始边,以对象所处的射线为终边,故描述方位角时,一般先叙述北或南,再叙述偏东或偏西.(注意几个方向的角平分线按日常习惯,即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3)画方位角:以正南或正北方向作方位角的始边,另一边则表示对象所处的方向的射线.知识点四角的计算 (1)角的和差倍分 ①∠AOB是∠AOC和∠BOC的和,记作:∠AOB=∠AOC+∠BOC.∠AOC是∠AOB和∠BOC的差,记作:∠AOC=∠AOB-∠BOC.②若射线OC是∠AOB的三等分线,则∠AOB=3∠BOC或∠BOC=13∠AOB. (2)度、分、秒的加减运算.在进行度分秒的加减时,要将度与度,分与分,秒与秒相加减,分秒相加,逢60要进位,相减时,要借1化60. (3)度、分、秒的乘除运算.①乘法:度、分、秒分别相乘,结果逢60要进位.②除法:度、分、秒分别去除,把每一次的余数化作下一级单位进一步去除. 知识点五余角和补角 (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4)余角和补角计算的应用,常常与等式的性质、等量代换相关联. 例题解析 类型一钟面角 【例题1】上午9时30分,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为( ) A.90° B.100° C.105° D.120°

人教版初中数学代数式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代数式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有() ①若 x2+kx+25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 k 的值等于 10; ②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③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构成的四边形是菱形; ④黄金分割比的值为≈0.618. A.0 个B.1 个C.2 个D.3 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完全平方式的定义,黄金分割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即可一一判断; 【详解】 ①错误.x2+kx+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 k 的值等于±10 ②正确.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可以推出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即可判断是平行四边形; ③错误.顺次连接平行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构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④正确.黄金分割比的值为≈0.618;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式的定义,黄金分割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 2.观察等式:2+22=23-2;2+22+23=24-2;2+22+23+24=25-2;已知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250、251、252、、299、2100,若250=a,用含a的式子表示这组数的和是() A.2a2-2a B.2a2-2a-2 C.2a2-a D.2a2+a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等式:2+22=23-2;2+22+23=24-2;2+22+23+24=25-2,得出规律:2+22+23+…+2n=2n+1-2,那么250+251+252+…+299+2100=(2+22+23+…+2100)-(2+22+23+…+249),将规律代入计算即可.【详解】 解:∵2+22=23-2; 2+22+23=24-2; 2+22+23+24=25-2; …

2018-2019年最新初一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 1.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点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A、在第二象限,符合题意; B、在第三象限,不符合题意; C、在第一象限,不符合题意; D、在第四象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根据点的坐标特征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2.下列各数属于无理数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因为是无理数, 故选:C. 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判断. 本题考查无理数、实数、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基础题. 3.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 调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收视率 B. 调查重庆市民对皮影表演艺术的喜爱程度 C. 调查某市居民平均用水量 D. 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 【答案】D 【解析】解:A、调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收视率,人数众多,应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B、调查重庆市民对皮影表演艺术的喜爱程度,人数众多,应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C、某市居民平均用水量,人数众多,应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D、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人数较少,应用全面调查,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4.下列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A、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故此选项错误; B、是三元一次方程组,故此选项错误; C、是二元二次方程组,故此选项错误; D、是分式方程组,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直接利用方程组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组的定义,正确把握次数与元的确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5.如图,,,,则的度数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 , , . 故选:B. 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解答.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 垂线段最短 B. 同位角相等 C. 对顶角相等 D. 邻补角一定互补 【答案】B 【解析】解:垂线段最短,A是真命题;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是假命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比较与运算课时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比较与运算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如图,O是直线AB上的一点,过点O任意作射线OC, OD平分ZAOC, OE 平分ZBOC,则ZDOEO A.一定是钝角 B. 一定是锐角 C. 一定是直角 D.都有可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ZAOD=ZDOC, ZBOE=ZCOE,进而得出答案. 解:TOD 平分ZAOC, OE 平分ZBOC, Λ ZAOD=ZDOC, ZBOE=ZCOE, ΛZD0E=× 180° =90° , 故选:C. 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 2.两个锐角的和不可能是()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平角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等于0。小于90°的角是锐角,所以两个锐角的和不可能是180°,所以D正确,故选:D. 考点:锐角 3.己知ZAOB=50o , ZCOB=30°,则ZAoC 等于()

A. 80o B. 20o C. 80o或20°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射线OC在ZAoB 内部时,则ZAoC=50° -30° =20°;当射线OC在ZAOB外部时,则ZAOC=50° +30° =80° . 考点:角度的计算 4.如图,将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放置于处(两块三角板可以在同一平面内自由转动),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ZBAE>ZDAC B.ZBAE-ZDAC=45° C.ZBAE+ZDAC=180o D.ZBAD≠ZEAC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因为是直角三角板,所以ZBAC=ZDAE=90° , 所以ZBAD+ ZDAC+ ZCAE+ ZDAC=ISO o , 即ZBAE+ZDAC二180° . 故选C. 考点:角的计算. 5.如图,己知ZAOB= α , ZBOC= β , OM 平分ZAOC, ON 平分ZBOC,则ZMoN的度数是() A. β B. ( a - β ) C. a D. a - β 【答案】C.

七年级数学《代数式》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代数式》—巩固提高 一、耐心填一填: 1、32x y 5-的系数是 2、当x= __________时,的值为自然数; 3 12-x 3、a 是 13的倒数,b 是最小的质数,则2 1a b -= 。 4、三角形的面积为S ,底为a ,则高h= __________ 5、去括号:-2a 2 - [3a 3 - (a - 2)] = __________ 6、若-7x m+2y 与-3x 3y n 是同类项,则m n += 7、化简:3(4x -2)-3(-1+8x )= 8、y 与10的积的平方,用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 9、当x=3时,代数式 ________1 3 2的值是--x x 10、当x=________时,|x|=16;当y=________时,y 2=16; 二、精心选一选: 1、 a 的2倍与b 的 3 1 的差的平方,用代数式表示应为( ) A 22 312b a - B b a 3122- C 2 312??? ??-b a D 2 312?? ? ??-b a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x 与y 平方的差是x 2-y 2 B x 加上y 除以x 的商是x+ x y C x 减去y 的2倍所得的差是x-2y D x 与y 和的平方的2倍是2(x+y)2 3、已知2x 6y 2和321,9m - 5mn -173 m n x y - 是同类项则的值是 ( ) A -1 B -2 C -3 D -4 4、已知a=3b, c= ) (c b a c b a ,2a 的值为则-+++ A 、7 12 D 611C 115B 511、、、 5、已知:a<0, b>0,且|a|>|b|, 则|b+1|-|a-b|等于( )

【强烈推荐】初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带答案

初一年级数学易错题带答案 1.已知数轴上的 A 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2,那么数轴上到 A 点距离是 3 的点表示的数为 2.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 ,这个数是 。 3.用代数式表示 :每间上衣 a 元,涨价 10%后再降价 10%以后的售价 ( 变低,变高 ,不变 ) 4.一艘轮船从 A 港到 B 港的速度为 a,从 B 港到 A 港的速度为 b,则此轮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5. 青山镇 水泥厂 以每 年 产量 增长 10% 的 速度 发 展, 如 果第 一 年的 产 量 为 a,则第 三年 的 产量 为。 6.已知 a = 4, x = 1 ,则代数式 by 3ax 的值为 b 3 y 2 7ay 4by 1 7.若|x|= -x, 且 x= , 则 x= x x 8. 若 ||x|-1|+|y+2|=0, 则 = 。 y 9.已知 a+b+c=0,abc ≠0,则 x= |a| + |b|+ |c|+ |abc | ,根据 a,b,c 不同取值 ,x 的值为 。 a b c abc 10. 如果 a+b<0, 且 b>0, 那么 a,b,-a,-b 的大小关系为 。 11.已知 m 、x 、y 满足 :( 1) (x 5)2 m 0, (2) 2ab y 1 与 4ab 3 是同 类项 .求代数式 : (2x 2 3xy 6y 2 ) m(3x 2 xy 9y 2 ) 的值 . 12.化简 -{-[-(+2.4)]}= ;-{+[-(-2.4)]}= 13.如果|a-3|-3+a=0,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 2

2017-2018年度七年级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1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 七 年 级 数 学 期 末 试 题 数学试题共6页,包括六道大题,共26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 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 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在数2,π,3 8-,0.3333…中,其中无理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已知:点P (x ,y )且xy=0,则点P 的位置在( ) (A) 原点 (B) x 轴上 (C) y 轴上 (D) x 轴上或y 轴上 3.不等式组211420x x ->??-? ,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4.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图形的平移是指把图形沿水平方向移动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一个真命题 (C)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改变 (D)“直角都相等”是一个假命题 5.某市将大、中、小学生的视力进行抽样分析,其中大、中、小学生的人数比为2:3:5,若已 知中学生被抽到的人数为150人,则应抽取的样本容量等于( ) (A) 1500 (B) 1000 (C) 150 (D) 500 6.如图,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能判断AB ∥CD 的是( ) ①∠1=∠2 ②∠3=∠4 ③∠A=∠DCE ④∠D+∠ABD=180°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请写出一个在第三象限内且到两坐标轴的距离都相等的点的坐标 . 8.-364的绝对值等于 . 9.不等式组20 210 x x -≤?? ->?的整数解是 . 10.如图,a ∥b ,∠1=55°,∠2=40°, 则∠3的度数是 °. 11.五女峰森林公园门票价格:成人票每张50元,学生票每张25元.某旅游团买30张门票花 了1250元,设其中有x 张成人票,y 张学生票,根据题意列方程组是 . 12.数学活动中,张明和王丽向老师说明他们的位置(单位:m ): 张明:我这里的坐标是(-200,300); 王丽:我这里的坐标是(300,300). 则老师知道张明与王丽之间的距离是 m . 13.比较大小: 2 1 5- 1(填“<”或“>”或“=” ). 14.在某个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共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长方形的高等于其 它10个小长方形高之和的 4 1,且样本容量是60,则中间一组的频数是 . 学校 年 班 姓名: 考号: 2 1 3 4 A B C D E (第6题) (第10题)

初一数学代数式练习题

1 初一数学代数式练习题 一 填空: 1、a 的两倍与b 的和,用代数式表示:____ 2、温度由t ℃下降2℃后是______℃ 3、产量由m 千克增长10%,就达到_______千克。 二、解答题 1、当x 是2时,求代数式2x+1的值。 2、112-+n n ,其中n=4 3、 b c a 41)(2+-,其中a=7,b=3,c=5 4、张同学存300元的活期储蓄,有利率是0.0825%,利息税的税率是20%3个月后,张同学实际得到利息多少元? 5邮购一种图书,每册定价 a 元,另加书价15%的邮费,购书n 册时,总计金额y 元,y 是多少?计算当a=6,n=35时y 的值。 6.当2,3==b a 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 b +; (2)a b -; (3)22a b -。 7. 当2,21-==b a 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2)(b a -; (2)22a b +-; (3)22b a +。 8.当2,3-==b a 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33b a -; (2)22b a -。 9.若代数式22+-x x 的值为5,则2222+-x x 的值是多少? 10.已知21+22+23+24+…+2n =61 (n+1)(2n+1) ①求21+22+23+24+…+250的值; ②求226+227+228+229…+2 50的值;

2 11、设甲数为x ,用代数式表示乙数。 (1)已数比甲数大5; (2)乙数比甲数的2倍小3; (3)乙数比甲数大16%; (4)乙数比甲数的倒数小7. (5)乙数比甲数的一半小1; (6)甲数比乙数多3; (7)乙数比甲数的倒数小17%. (8)甲、乙两数的平方差; (9)甲数与乙数的倒数的和; (10)甲数除乙数与1的和的商. 12、用代数式表示 (1)比a 小3的数; (2)比b 的一半大5的数; (3)a 的3倍与b 的2倍的和 ; (4)a 与b 的和的60%; (5)x 与4的平方差(即平方的差) ; (6)a 、b 两数平方和 , (7)a 、b 两数和的平方 。 13、当61 ,31 ==b a 时,求代数式2)(b a -的值 14、一个塑料三角板,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1)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2)当a=5cm ,b=4cm ,r=1cm 时,计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15、“a 的 3 倍与 b 的的和”用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__。 16、比 a 的 2 倍小 3 的数是_____。 17、某商品原价为 a 元,打 7 折后的价格为______元。 18、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为 a ,十位上的数字为 b ,则这个两位数是_______。 19、设某数为 a ,则比某数大 30% 的数是_____。 20、被 3 除商为 n 余 1 的数是_____。 21、校园里刚栽下一棵 1.8m 的高的小树苗,以后每年长 0.3m 。则n 年后的树高是__ m 22、已知:a =12,b =3,求 的值。 23、已知:a +b =4,ab =1,求 2a +3ab +2b 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