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题

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题(一)

1、填空题

(1) 207读作

(2)五千八百零三写作:________________

(3)375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4)从996往后接着数5个数是()、()、()、()、()。(5)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多().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如:5431=5000+400+30+1286=()+()+()7560=()+()+()2048=()+()+()8009=()+()3070=()+()

3、80里面有()个十 1 90里面有()个十>>>

4、(1)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10万里面有()个一万,一千里面有()个十。

(2)从右边起百位是第()位,右边起的第五位是()位,千位是第()位。

(3)8008这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上的8表示8个(),第四位上的8表示8个()。

(4)892是()位数,最高位是()位,10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5、写出下面各数

二千零六写作()五千八百七十二写作()5个百和8个十是()1个千、2个百、3个十和4个一是()六个一、八个千是()一个万是()6“我们学校有24个班,80位教师,大约有1200名学生”。这句话中,()和()是准确数,()是近似数。

7(1)

< 4350,

里最大能填

(2),里最小能填。

(3),里可以填。

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题(二)

一、填空

1、用

2、7、0 三张数字卡片,可以排出()个不同的三位数,把它们写出来是

;其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

2、用5、0、

3、9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3、按顺序,找规律填数。

102、____、100、____、____97、____。

190、____、____、160、____、____、____、120、____、____。

5000、____、6000、____、7000、____、____、____、____、9500。

二、直接写出得数。

400+300=5000-3000=99+1=1000-1=1000-240=450+540=1001-1=999+1=5600-5000=7000+600=350-120=89+2=三、在()里填上“>”、“<”或“=”。

1000()99999()1011111()9999999()1001 1010()999+199()100-11001-1()999+1

四、在()里填上“+”、“-”、“×”或“÷”。

45()5=3()36()7=20()2

27()9=87()2448()6=27()19

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1090100911001909

(2)999989009990890910000

六、按要求写出各数。

1、写出个位上是0的所有两位数。

2、写出个位上是5的所有两位数。

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题(三)

一、填空题

1、一个数从右起第三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2、4603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其中4在()位,表示()个()。

3、3298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

4、由9个千,9个一组成的数是()。

5、最小的4位数和最大的三位数相差()。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数的个位和千位都是6,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是6006。()

2、一个数是四位数,那么它的最高位是万位。()

3、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4、263 读作:二百六十三()5030读作:五千零三()

2006 读作:二零零六()4000读作:四千()三、写出下面各数。

六千()五千八百()一千四百一十八()九千零四()二千三百零七()一万()四、口算

46÷5= 35+62= 36÷4= 5000+5000=

72÷9×3= (13+22)÷7= 45-15÷5= 1000-800=

五、选择题

1、用两个8和两个0组成的数,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8008

B、8080

C、8800

2、在8070、8700、8007中最大是()

A、8070

B、8007

C、8700

六、按照从小到大排顺序。

5001、1005、5010、5100

七、解决问题。

1、一桶油连桶带油重52千克,桶重5千克,油有多少千克?

2、伙食团今天买回25千克萝卜,15千克黄瓜,买回的白菜和萝卜同样多,今天伙食团买回3种蔬菜共多少千克?

3、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去春游,一班有34个同学,二班有38个同学,如果每辆面包车坐8人,共需要多少辆面包车?

4、有一条25米长的绳子,每4米做一根跳绳,可以做几根跳绳?还剩几米?八、思考题

1、用

2、4、6组成一个三位数,最多可以有几种组法?从大到小排出来。

2、小王有23千克大米,小明有13千克大米,小王要把几千克大米给小明,他们的大米才同样多?

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四)

一、读一读,写一写

1、写出下各数

一千五百写作:三千零七十写作:

八千九百二十一写作:六千零三十写作:

九千九百九十九写作:七千二百零一写作:

六千零四写作:五千三百写作:

2、读出下列各数

3000 读作: 4009 读作:

7800读作:2890 读作:

4590 读作: 1101 读作:

3030 读作: 3330 读作:

6706 读作: 3007 读作:

二、写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3908 ( )7008 () 9980 ( )3100 ()

5201 ()809()999()1988()3049()8091 ()309 () 498()2004 ()3099()

三、口算

5600+3200= 8900-700= 900+200= 450-200=

3400-300= 1000-300= 2000-1900= 4000-500= 8000-400= 7800+200= 200+1100= 890+100=

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五)

一、填空

1、70里面有()个十,260里面有()个十。

2、600里面有()个百,1200里面有()个百。

3、14个十是(),14个百是()。

4、5个百加3个百是()个百;5个千加3个千是()个千。

5、16个百加2个百是()个百,写作()。

6、13个百减5个百是()个百,写作()。

二、口算下面各题

400+500= 200+400= 3000+4000= 1800-1000=

800-500= 700-400= 7000-3000= 520-400=

1200+3000= 400+2000= 4600+300= 500+900=

1700-400= 7800-800= 3400-3000= 4700-3000=

1200+6000= 2600+300= 4000+600= 240-60=

9000-7000= 780-80= 2400-400= 700+800=

60+90= 180-80= 2600+4000= 2800-2000=

三、解决问题

1.养鸭场养鸭8000只,昨天上午卖出3000只,下午卖出4000只.还剩下多少只?

2.玩具厂要加工一批玩具,第一个星期加工了1600件,第二个星期加工了2000件,还要加工3000件玩具才能完成任务.共要加工玩具多少件?

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六)一、写数:

1、四百六十写作()五千零四写作()

三千八百写作()七千零一十写作()

2、按规律写数。

1900、 1800、 1700、()、()、()

3000、 3010、 3020、()、()、()

3、用1、2、3、0按要求写数。

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四位数

有:最大的四位数

是,最小的四位数是

二、读数 1、读出下面各数:

3248 读作()2407读作() 7008读作()5900读作()2000读( )6030读作()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2005读作二千零五。()(2)3201读作三千二百一。()

(3)4006读作四千零零六。()(4)7830读作七千八百三十。()

三、填空

1、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2、 10个一十是(),()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

3、 3294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4、 5087=()+()+()。

5、 5个千3个十组成的数是()。8个千2个百和7个一组成的数是()。

6、 9201是()位数,第四位上的数是(),表示()个

(),百位上的数是(),表示()个()。

7、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大的

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四、比较大小

1、在()里填上 > 或 <

2020()2200 3509()3510

1001()989 5035()4999

2、分别排列下面各数8880 888 8800 8080

() < () < () < ()

7000 7099 7989 7899

() > () > () > ()

五、写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4301 () 798 () 9998() 674()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七)

1、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899()923 297()1000 3578()789 1003()999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28□3 >2867 7□00>7240 646 > 6□2 □49 > 413 □21 > 201

4293 > 4□63 15+7< □+7 20-20÷5 > □-20÷5

3、找规律,填一填。

(1)596、597、()、()、()

(2)1720、1730、()、()、()

(3)5000、5100、()、()、()

(4)1360、2360、()、()、5360、()

(5)2130、3240、()、()、6570、()

(6)9999、8888、()、()、5555、()

3、写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398 897 9800 597 1021 5999 5、找出相应的近似数

577、980、603、967、9800、589、9789、608、9788

近似数是600的数:

近似数是1000的数:

近似数是10000的数:

6、10000里面有()个1,()个10,()个100,()个1000。

7、( )个10是10000,()个100是10000,()个1000是10000。

8、1459里面有()个千,()个百,()个十,()个一。

9、由3个千,5个百,6个一组成的数是()

10、有8个千,7个百组成的数是()

11、按规律填空

(1)1646、1746、1846、()、()

(2)4567、4577、4587、()、()

(3)()、1788、1789、()、()

(4)6000、7000、8000、()、()

12、读一读

9000读作()4567读作( )

2390读作()2009读作:()

209读作()2900读作()

290读作()10000读作()

13、写一写

三千五百八十一写作:()六千五百写作:()六百五十写作()

七千零九写作:()七百零九写作:()七千零九十写作:()

七百九十写作:()一万写作:()

万以内数的认识练习(八)

1、填空

(1)一万里有()个千,一千里有()个百.

(2)3个千,4个十组成的数是(),6028是由()个千,()个十,()个一组成的.

(3)千位右边是()位,左边是()位.

(4)3805是()位数,最高位是()位;806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5)一个数千位上的数字是4,十位上的数是8,其余各个数位上的数是0,这个数是().

2、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五千零八写作500008。()

(2)6785是一个四位数。()

(3)3个一,5个十,7个百和4个千组成的数是3574。()

(4)一个数的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5)与1019相邻的两个数是1030、1031。()

(6)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二位是十位,第四位是千位。()

(7)8009读作八千零零九。()

(8)一个数的千位上是6,十位和百位上都是0,个位上是4,这个数是604。()

(9)7085这个数中的8表示8个十。()

3、读出下列各数

3090读作()4502读作()5002读作()6528读作()7000读作()

4、下面是每个数的组成,把这些数写出来

(1)5个千和2个百__________________。

(2)3个千、4个百、6个十和3个一__________________。

(3)8个千和1个一.

(4)4个百、9个十和7个一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在括号里.

(1)3685中的6表示()

①6个②6个一③6个百④6个十

(2)由5个千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

①5005②5050③5500④50005

(3)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①8280②3400③6008

(4)九千零九接着数下去的一个数是()

①九千十九②九千一十③一④九千零一十

(5)6在百位上的数是()

①6827②6466③6915④7683

6 2460=□+□+□4526=□+□+□+□6003=□+□

7、用4,0,0,8组成不同的四位数中

(1)最小的四位数是();(2)最大的四位数是();

(3)两个“0”都不读出来的数是()和();

(4)只读一个“0”的()、()和()、()。8、用0、2、4、6组成三位数(能写几个写几个)

9、在○里填上“>”或“<”

91○1935○40100○99 276○2076 301○298498○8941010○1000 5040○5004 2437○4317

10、排列下面各数

(1)1005、1500、5001、5100、5010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696、969、996、669、906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数学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数学教案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 2、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4、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5、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

6、掌握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能正确测量生活中较长物体的长度。 7、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体会测量长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米尺、直尺、吸管、卷尺、绳子、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发探究需要

1、同学们观察过吗?在桌上的线是弯曲的,不过,把线拉紧,它就直了。那么,你知道两手指间的一段可以看成什么吗?(线段)还有什么也都可以看成是线段呢?(直尺、课本的每条边等??) 2、你知道在两点之间如何画一条线段吗?在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呢? 3、设疑激趣谈话:小朋友们,量一量你们的课桌有多长。请2~3个小朋友说出自己选用的工具,有的用拃长量、有的用铅笔盒量、有的用数学书量??按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试着量一量,提醒小朋友互相帮忙,注意记录结果。(为什么大家说的测量结果的数量不相同呢?) 4、导入课题。

通过小组讨论认为只有工具一样,测量的结果才一样。我们通常用尺子来量物体的长度。谈话:除了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还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计量单位不一样,很多东西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因此,我们的古人在很早就统一了计量单位。 二、合作探究,认识厘米 探究一:认识直尺。学生拿出直尺,看一看,摸一摸,交流发现的结果。表示厘米的字母是cm,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直尺上有长度单位,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直尺来量。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1cm到底有多长?请小朋友们看看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有多长。 同学们在自己用的直尺上分别指出2cm,5cm和8cm的长度。用手指比划一下1cm大约有多长。 你是怎样看的?引导学生汇报:从0到1是1cm长,从2到3也是1cm长??

【强烈推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综合练习题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共3套)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12分共24分) 1. 下面图形, 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画出√或×. 2. 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是的画√, 不是画×. 二、填空题(1-2每题12分, 第3小题16分, 第4小题24分, 共64分) 1. 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 在()里填几.

2. 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直角? 有几个, 填在()里. 3. 下面图形 中有 ()直 角.

4. 数一数下图有()个正方形, 有()个长方形, 有()个直角. 三、其它题( 12分) 从指定的一点起, 画一个角, 并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 小学二年级角的认识练习题(B) 一、判断题( 18分) 用三角板量一量, 下面哪个角是直角, 在()里画√, 哪个不是画×. 二、填空题(第1小题10分, 2-5每题18分, 共82分) 1. 量一量下面的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在()里标出. 2. 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3. 下面的图形里有几个直角? 4. 在下面的图形里加一条线段, 把它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加线后的图形中有()个直角 5.下图中( )个直角 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练习——角的初步认识 姓名: 一、我会填。 1、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一面国旗有( )个角。 2、一个长方形中有()个直角;两块手帕有()个直角。 3、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角。 4、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5、请你给右图的角的各部分填上名称。 二、我能做好。 1、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是角的在□里画√;不是的画×。 ()()()()()()2、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是直角,是直角的画△,不是直角的画○。 □□□□□ 3、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大的画△;小的画○。 □□□□ 三、我会数。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填在()里。 ()()()() 四、我会画。 1、画一个角。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直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 用米量教案

第1单元长度单位 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学习内容】:课本第4页。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 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课前准备】: 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学生每人1根较长的绳子,1米的卷尺,刻度尺。 【学习过程】: 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知识链接 用直尺量一量窗户的宽度,你发现了什么?找一找有没有比“厘米”更长的长度单位和更适合量窗户宽度的尺子。 准备一把米尺,或一米长的木棍。 二.认识米,用米量 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

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 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 2.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3.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 (1)用直尺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 (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4)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5)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 3.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 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 2.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解读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解读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数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其中的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的重点。 难点有三:(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2)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的教学。(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三、单元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密切数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提高的,所以设计教学环节时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加强思考,进行探索。 教材的例题和练习题充分展示给学生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大数,掌握数的概念。其实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万以内的数,所以要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注重知识的迁移和铺垫,使新旧知识连贯,教学情境也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学生才会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才会把知识自然的运用于生活中,也就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再运用于生活的数学理念。 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数一数、拨一拨、读一读、比一比、猜一猜、写一写等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活动,使教学落到实处,这样也降低了数的抽象程度。 1.主题图的教学。 教材首先安排了一幅体育馆召开运动会的情境图,教学时制成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上正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学生“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直观的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让学生通过猜猜体育馆大约能装多少人,引起学生的估计意识,为引出认识万以内的数做准备。 2.例1、例2的教学。 例1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数数体会:一个一个地数,10个小正方体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从而认识计数单位“千”,进而发现“个”“十”“百”“千”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这时教师可以问:如果这样的小正方体还有很多,要继续往下数,怎样数比较快?学生就会想到一百一百的数,然后由学生亲自来一百一百的数到一千,同时用计数器帮学生理解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在数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悟到数数的方法很多,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的意识。认识“千”后,注意引导学生讨论“聪聪”提出的问题“关于数数,你们有什么新发现”,给学生空间,让学生自己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角的初步认识 执教:王巧玲 上课日期11月10日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假设、亲自探索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考虑到此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虽然学生平时与角接触较多,对角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角的特征,尤其是从生活中的角,首先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却是非常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从而引入正确的表象,再通过摸角、描角、找角、做角、创设角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交流,将知识性、趣味性、创造性融为一体,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做角。 2、数学思考:在对角的形状、大小、组合的探索中,认识角,发展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角,了解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其作用的大小。 4、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体会几何图形的美感,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角的初步认识 一、导入课题 出示五角星三角板 师:比较一下五角星、三角板上有什么? 生:角 二、探索新知 师:三角板有几个角?谁上来指一指。 生指点 师:我把你们指的角描在黑板上(描点) 师:这是你想像中的那个角吗?怎样指才是一个角 生指 师:把**指的角描下来。 师:这是角的顶点,这两条是角的边(板书:顶点、边) 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师:由一个顶点2条边组成的这个图形就是角。(再画上一条弧线作角的标记) 2、摸一摸三角板上的角 3、描三角板上的一个角 4、练习P34/1要求:是角的标上角的记号 P39/2增加6边形和扇形 三、找生活中的角 1、书本情景图中找角 2、教室里找角 四、创造角 1、按照要求做一个活动角 2、能不能把你的角变大 师:怎么把角变大 把角的什么变大,角就变大了? 学生操作活动角使他们变大变小 师:你发现了什么?怎么样就变大了?怎么样就变小了? 3、创造角:小组活动,选用线、圆形、吸管进行折角,组长分工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 用米量》教学设计

《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4页例4例5及第4页“做一做”和练习一第3—5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学方法: 教法:讨论、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教学步骤: 复习引入 提问: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很累) 对!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认识米用米量) 探究新知 认识“米”。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铅笔长15米。() 课桌高70米。() 一棵树高16厘米。() 完成练习一第3—5题。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米用米量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学长度单位米,并教学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课始,运用让学生用厘米尺量黑板感受到太麻烦和太累,从而产生学习用大长度单位量长度较大的物体的兴趣。接着出示米尺,让学生直观感受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用米尺测量物体等活动,通过比较,建立1米的表象,在学生头脑中留下1米到底有多长的深刻印象。再让学生比比看看,探索出1米=100厘米,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实践活动,明确测量长度的方法。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练习题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练习题 1、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一面国旗有( )个角. 2、一个长方形中有()个直角,两块手帕纸有()个直角. 3、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角. 4、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5、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个锐角,最少有()个锐角. 6、请你给下图的角的各部分填上名称. 7、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是角的在□里画√,不是的画×. ()()()()()() 8、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是直角,是直角的画△,不是直角的画○. ()()() ( ) ( ) 9、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填在()里. ()个()个()个()个

10、请在下面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钝角. 第三单元练习题2 一、填空 1、角的大小与角的()有关,与()无关. 2、三角尺上有()个直角()个锐角. 3、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个角. 4、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个直角. 5、七巧板中的5个三角形的直角都(),2个()也相等 6、锐角比直角(),钝角比直角(). 7、红领巾上有1个()角和2个()角.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2、用纸折角,折出的角的大小,与这张纸的大小无关.() 3、老师的三角形板上的直角比同学们三角形板上的直角大.() 4、一个正方形里面的直角的个数与一个长方形里面的直角的个数是相同的.() 5、三角形中最大的角就是直角.() 三、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直角,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四、下面图形, 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画出√或×. 第三单元练习题3 一、判断题: 1、钝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 2、直角没有顶点. () 3、角有3个顶点和3条边.() 4、扇子有3个角. () 5、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6、圆片上没有角. () 7、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 8、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二. 下面图形是什么角?请写在()里. 三. 下面图形中有几个是直角?填在( ) 里. 有()个直角有()个直角 四、从指定的一点起和一条边分别画一个角, 并写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 五. 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米》教学设计

《认识米》微课脚本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金慈实验小学沈丽萍微课名称义务教育人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米》 知识点描述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米的实际长度,能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设计思路复旧,引入长度单们米——认识米尺——认识米——感知生活中大约1米的物体——课堂总结 教学过程 内容画面 一、导入①课前导入(时量:1分钟) 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如果要量 黑板或操场的长,用什么工具测量合适呢?第 1张至3 张PPT 二、教学过程②讲授新知(时量:5分钟) 1、认识米 小朋友们,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如黑板的长, 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字母 “m”来表示。我们来认识“米尺”这个新朋友。 米尺有什么特点? ①米尺上有刻度。 ②米尺上有0,10,20……100这些数。 ③每两个数之间的间隔是一样大的。 米尺也是把“0”作为尺子的起点。 第4至第6张PPT

小朋友们,请你们再仔细想一想,米尺上的1小格是多长?1大格是多长?米尺上1个大格里有多少个小格?米尺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 2、用米量 1米到底有多长呢? ·比一比,请小朋友把两臂伸开,你会发现伸直的两臂长度大约是1米。 ·量一量,你的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还是矮? ·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课桌的高。 3、生活中的1米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来表示? 1根跳绳大约长2米一棵大树大约高15米第 7张PPT 第8-13张 ③随堂练习(时量:2分钟) 1.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米? 2.试一试,是cm还是m? (1)衣柜高约2( )。 (2)黄瓜长约20( )。 (3)房子高约3( ). ( 4 ) 一枝粉笔长8()。 ( 5 ) 大楼高约15()。 第 14张 三、教学总结④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米尺,认识了米,还只知道了1米 到底有多长,同时也知道了测量物体的长度要根据物体的长度选择适当 的单位。测量较短物体时(比如手掌的长),可以用作单位;测量较长的 物体(例如黑板)时,要用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你们真是了不 起! 第 15 张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用米量》教学设计 课题: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内容:P4及练习一第3、4、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准备: 师:米尺、一支铅笔、一根筷子、卷尺、皮尺。 生:长的绳子、学生尺、铅笔。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用米尺完成对物体的测量,掌握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你能用你手上的学生尺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多少厘米吗?如果用你手上的尺子量我们教室的长,你觉得合适吗?(不合适)为什么?教师指出:量教师的长、操场的长等比较长的物体时一般用米尺。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比厘米长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认识米尺。 请你用你手上的小尺子来量一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学生举手,教师让一位手拿30厘米长的尺子的女生来量黑板的长,要求其他学生注意看着。女生拿着尺子每量一次都在尺子的右端作个记号再往下量,并口算着:30厘米、60厘米、90厘米……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说一说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说。)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烦了,拿老师的这把尺子(教师出示米尺)试试,指名上台量一量。师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教师指出: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板书:1米) (1)横向、纵向建立1米的表象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教师说明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就麻烦了,这时我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米教案 教学内容: 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 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3.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学方法: 教法:讨论、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 提问; ①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②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2. 引入新课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很麻烦、很累)对!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板书:认识米用米量) 二、探究新知 1. 认识“米”。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课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3. 用米量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三、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铅笔长15米。() ②课桌高70米。() ③一棵树高16厘米。() 2.完成练习一第3—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教学长度单位米,并教学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课始,运用让学生用厘米尺量黑板感受到太麻烦和太累,从而产生学习用大长度单位量长度较大的物体的兴趣。接着出示米尺,让学生直观感受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用米尺测量物体等活动,通过比较,建立1米的表象,在学生头脑中留下1米到底有多长的深刻印象。再让学生比比看看,探索出1米=100厘米,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实践活动,明确测量长度的方法。

【强烈推荐】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系列练习题

二年级《角的初步认识》系列练习题 一、按要求经过下面的点(o);画一个角; 锐角直角钝角 二、判断;下面图形中;请你在是角的图形下面画“√” 三、判断下面的话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2)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1个角以后;还有3个角。() (3)用纸折角;折出的角的大小;与这张纸的大小无关。() (4)老师的三角形板上的直角比同学们三角形板上的直角大。() (5)一个正方形里面的直角的个数与一个长方形里面的直角的个数是相同的。()(6)三角形中最大的角就是直角。()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2、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3、角有3个顶点和3条边。() 4、直角没有顶点。() 5、扇子有3个角。() 6、直角不是角。() 7、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8、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9、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得边张开得小;角就小。() 10、小刚身高125厘米。() 11、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

四、按要求填序号。 上面的图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角。上面的图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角。上面的图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直角。 五、填空

六、把下图里的直角标记出来。 七、数角。 七、、在方格纸里画一个有直角/钝角/锐角。 八、我会填。 1、一个角是由()个顶点和()条边组成的。 2、一把三角板有()个角;其中直角有()个。 3、一个长方形有 ( ) 个角;有 ( ) 个角是直角。 4、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 ( ) 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5、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 ()

二年级数学上册.1 长度单位(2)认识米和用米量

爽爽文库汇编之 认识米和用米量

情景 ,激 趣生 疑。 景。 师:你看后有什么想法,请跟大 家交流一下。 量结果很不准,感觉很麻烦。厘米作单位。 (2)食指宽大约1厘米。 (3)下图中的蜡笔长(4)厘 米。 2.填一填。 (1)从尺子的刻度0到刻度1 是1厘米。 (2)从尺子的刻度2到刻度5 是3厘米。 (3)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6米=(600)厘米 500厘米=(5)米 4米=(400)厘米 300厘米=(3)米 二、自 主探 究,理 解释 疑。 1.动手测量,释疑。 (1)用课前准备的长约12cm的 三角尺测量黑板的长,把测量结 果告诉大家。 (2)交流测量过程、质疑。 2.导入单位“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像黑板的长, 通常用比“厘米”高级一些的单 位——“米”作单位。补充:米 可以用字母“m”表示。 1.(1)小组代表测量黑板的 长度,并汇报。 (2)交流测量过程,质疑: 生1:这把尺子太短,量黑板 太麻烦。 生2: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吗?我想用尺子量。(老师纠 正:应该是高级一些的单位) 2.明确单位“米”及用字母“m” 表示。 三、实 物体 验,感 受新 知。 1.认识米,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 系。 (1)出示米尺,引导学生对比观察 学生尺和米尺,看看米尺有什么特 点。 (2)用尺量一量,看看米尺上一个 小格有多长。 (3)用尺子量一量或者数一数,你 发现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1米=100厘米) 1.(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 汇报:米尺上的刻度是10、20、 30……。 (2)比较、测量。发现:米尺 上一个小格是1厘米。 (3)小组分工,测量、数出1 米里面有多少个厘米。 得出:1米=100厘米 2.(1)同桌合作,动手测量臂 展长度,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 4.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1)我们的教师宽约6(米)。 (2)黑板长约3(米)。 (3)小明身高126(厘米)。 (4)课桌高70(厘米)。 (5)教室门高2(米)。 5.估一估,填一填。 狗熊高约(1)米。 小狗高约(20)厘米。

(完整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 1. 下面图形,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画出√或×。 2. 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是的画√,不是画×。 二、填空题 1. 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在()里填几。 2. 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直角? 有几个填在()里。 3. 下面图形中有()直角。 4. 数一数下图有()个正方形,有()个长方形,有()个直角。 三、其它题( 12分) 从指定的一点起,画一个角,并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一、下面图形中有()直角。 二、填空题(第1小题 10分,2-5每题 18分,共 82分) 1. 量一量下面的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在( )里标出。 2. 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3. 下面的图形里有几个直角 ? 4、在下面的图形里加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加线后的图形中有()个直角 5、下图中( )个直角 6. 数一数下图有()个正方形,有()个长方形,有()个直角。

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练习——角的初步认识一、我会填。 1、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一面国旗有( )个角。 2、一个长方形中有()个直角。 3、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角。 4、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5、请你给右图的角的各部分填上名称。 二、我能做好。 1、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是角的在()里画√,不是的画×。 ()()()()()()2、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是直角,是直角的画△,不是直角的画○。( ) ( ) ( ) ( ) ( ) 3、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大的画△,小的画○。 ( ) ( ) ( ) ( ) 三、我会数。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填在()里。 ()()()() 四、我会画。 1、画一个钝角。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直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学生 一、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一个角是由()个顶点和()条边组成的。 2、一个三角板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个锐角。 3、红领巾上有一个()角,两个()角。 4、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 )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5、在我们学过的角中,( )角比直角小,( )角比直角大。 6、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6、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在( )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7数一数下面图形按要求填空。 ()个钝角()个直角()个钝角()个角 8、下列各角中,( )是直角,( )是锐角,( )是钝角。 ①②③④⑤⑥ 二、我会连.12分 三、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4分)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2、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

3、直角比锐角大,但比钝角小。() 4、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5、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6、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得边张开得小角就小() 7、用一副三角尺拼出来的角一定是钝角。() 四、我会找。(每小题5共20分) 1、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在下面的()里画“√” ()()()()() 2、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在它下面的()里画“√” ()()()()() 3、下面哪几个图形是锐角,在它下面的()里画“√” ()()()()() 4、下面哪几个图形是钝角,在它下面的()里画“√ ()()()()() 五、我会比。(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下面各题左右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在○里填上“>”“<”或“=”)(10分) ①② 六、我会画。(每小题5分共20分) 1、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2、以下面的点为顶点,画一个直角、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100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知识归纳与总结

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1.能正确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2.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及数的顺序,并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学习目标 3.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会在算盘上表示出万以内的数。 4.认识近似数,并会体会使用近似数的意义。 5.能正确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计算。 1.掌握万以内的读、写法及数的组成。 学习重点 2.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3.认识近似数,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4.正确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环节1:单元知识归纳 知识点认识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 万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法 用算盘数数和记数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近似数 整百、整千数不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 具体内容 1.常用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数位的顺序: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1.万以内数的组成: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10000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3.10000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数位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 1.算盘上的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2.用算盘记数时,要先定位再拨珠。 万以内的大小比较方法:(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大。(2)位数相同时,就从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千、整百或整十的数及几千几百、几百几十的数,称为近似数。 整百、整千数不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直接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1)把整百、整千数都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2)可以不看整百、整千数末尾的0,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的未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铅笔长18()(2)手掌宽7() (3)楼房高40()(4)妹妹身高98() (5)小红身高1()25厘米 2、填空. (1)24厘米+17厘米=()厘米 (2)72厘米-27厘米=()厘米 (3)1米=()厘米 (4)45米+36米=()米 (5)2米+50厘米=()米()厘米 (6)在直线上点两点,这两点间的一段叫(). (7)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做单位. 3、有三条线段,第一条线段长9厘米,第二条线段长7厘米,第三条线段长14厘米. (1)第一条线段比第三条线段短()厘米. (2)第三条线段比第二条线段长()厘米. (3)三条线段一共长()厘米.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3)直线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4)小明身高120米。() (5)这是一条线段。() (6)一条直线长7厘米。() 三、在○里填上“>”“<”或“=”。 (1)25厘米○2米(2)100厘米○1米 (3)51厘米○49厘米(4)98米○89米 (5)50厘米○5米(6)33厘米○3米

四、解决问题。 1、工人叔叔修一条95米长的路面,修了一天后还剩36米,这一天修了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服装厂运来白布46米,花布39米,花布和白布一共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根绳子,原来长53米,我第一次剪去19米,第二次剪去23米。这根绳子还剩下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动手题。 1.量一量下面各条线段的长度。 2、画一画。 ①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②再画一条比它长2厘米的线段。 3 ()条()条()条()条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练习题 1、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一面国旗有( )个角。 2、一个长方形中有()个直角,两块手帕纸有()个直角。 3、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角。 4、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5、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个锐角,最少有()个锐角。 6、请你给下图的角的各部分填上名称。 7、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是角的在□里画√,不是的画×。 ()()()()()()8、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是直角,是直角的画△,不是直角的画○。 ()()() ( ) ( ) 9、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填在()里。 ()个()个()个()个 10、请在下面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钝角。 第三单元练习题2 一、填空 1、角的大小与角的()有关,与()无关。 2、三角尺上有()个直角()个锐角。

3、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个角。 4、一张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剩()个直角。 5、七巧板中的5个三角形的直角都(),2个()也相等 6、锐角比直角(),钝角比直角()。 7、红领巾上有1个()角和2个()角。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2、用纸折角,折出的角的大小,与这张纸的大小无关。() 3、老师的三角形板上的直角比同学们三角形板上的直角大。() 4、一个正方形里面的直角的个数与一个长方形里面的直角的个数是相同的。 () 5、三角形中最大的角就是直角。() 三、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直角,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四、下面图形, 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画出√或×. 三 单元练习题3 一、判断题: 1、钝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2、直角没有顶点。() 3、角有3个顶点和3条边。() 4、扇子有3个角。() 5、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6、圆片上没有角。() 7、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 8、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二. 下面图形是什么角?请写在()里。 三. 下面图形中有几个是直角?填在 ( )里。

(完整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的认识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的认识 一、判断。 别针长5米 ( ) 铅笔长50厘米 ( ) 小明高2厘米 ( ) 二、填空。 (1) 32厘米-9厘米=( )厘米 (2) ( )厘米+8厘米=38厘米 (3) ( )厘米-7厘米=40厘米 三、在○里填上>、<或=。 84厘米○48厘米 44厘米○50厘米 四、填空。 40厘米+60厘米=( )厘米 15厘米+5厘米=( )厘米 五、画一画。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试着画一个每边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0() 曲别针长3()一张儿童床长2()七、判断正误。 (1)人的大拇指指甲盖大约是1厘米。()(2)300厘米=100厘米+200厘米。() (3)一条线段长8厘米。()

参考答案 一、×;×;× 二、 23;30;47 三、>;< 四、 100;20 五、略 六、分析:学习长度单位很重要的就是要了解长度单位所表示的实际长度。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则用米作单位。1米大约有两臂伸开的长度;1厘米约只有图钉的长度。由此可以判断:铅笔和曲别针的长度可以选择“厘米”作单位;大树和儿童床则应该选择“米”作单位。 答案:铅笔长18(厘米)一棵大树高10(米) 曲别针长3(厘米)一张儿童床长2(米) 七、分析:“米”和“厘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常用的两个长度单位,因此不但要掌握它们各自的实际长度,还要牢记它们之间的进率,即1米=100厘米。 第(1)题的错误是没有记清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这题正确的应为2米=200厘米。 第(2)题也是错误的,原因是没有考虑300厘米里应有3个100厘米,因为1米=100厘米,300厘米里有3个100厘米,这题应为300厘米=3米。第(3)题是正确的。因为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万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

万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 归纳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万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归纳 1、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3、算盘,加1口诀: (1)一下五去四,二下五去三,三下五去二,四下午去一。 (2)一去九进一。 4、读数时要注意,中间的零要读出来。 写数时要注意,末尾的零不要少。 5、一个数最高位上是百位,是三位数。最高位上千位,是四位数。最高位是万位,是五位数。 6、读作要写汉字,写作要写数字。 7、个、十、百、千、万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8、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先告诉个位,要小心。 9、相邻的两个数,减一和加一。 1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过关小练习:

1、8的相邻数是()和(),80的相邻数是()和(),800的相邻数是()和(),8000的相邻数是()和()。 2、用5、2、9三个数字拼成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数是 ( )。 3、用0、 4、7三个数字拼成的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数是 ( )。 4、一个数比最大的三位数多1,这个数是( ),算式是 ()。 5、一个数比最小的五位数少1,这个数是(),算式是 ()。 6、一个数百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是最小的一位数,个位上是10的一半,这个数是()。 7、一千里面有()个一百。 8、一千里面有()个十。 9、六个一和八个百,合起来是()。 10、256里面的2表示()个(),6表示()个(),5表示()个()。

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米 用米量教案 人教版

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 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 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 1.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 2. 厘米是个长度单位,它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3. 我们还学会了以厘米做单位画线段的方法。] 2. 师:请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 二、新授 1. 认识米 (1)导入谈话:看来,大家厘米的知识掌握的都不错,老师这儿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2)抛出问题(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2厘米的刻度尺) (3)[学生提出问题: A: 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 B: 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的单位。]

(4)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 (5)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6)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 [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 (7)让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到讲台前来和教师的1米直尺比一比,体验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2. 用米量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3. 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初步质疑: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同学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呢?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画出1厘米。 师: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一下。 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米等于多少厘米? (5)板书:1米=100厘米 (6)教师出示卷尺。说: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