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自紧F头,适用标准75-5的电缆卫星工程及有线电视馈线安装使用

螺旋自紧F头,适用标准75-5的电缆卫星工程及有线电视馈线安装使用
螺旋自紧F头,适用标准75-5的电缆卫星工程及有线电视馈线安装使用

螺旋自紧F 头,适用标准75-5的电缆 卫星工程及有线电视馈线安装使用

实物拍摄:

使用方法:这是普通的有线电视传输线,把他加工成这样即可

.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中间的铜芯长度千万不要超过1厘米,要不然太长造 成高频头、机器短路而烧毁。

套上F 头,顺时针用力拧!

拧到露出中间的铜芯为止,做成这样就加工好了

.

用剪刀把多余的线头剪掉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带电插拔机器的任何接头,不然机器很容易烧坏! 英制螺纹自紧F 头,DM500S,八切一,四切一,功分器等适用。

四屏蔽线辨别:请看上图,二层网,二层铝箔,即为四屏蔽线,较粗,较贵。反之一层,一层铝箔的即为二屏蔽线,较细,较便宜,普通线。

特别提醒:本F头适用二屏蔽标准75-5线材。

图:自紧F头的制作单屏蔽线制作

切口到顶部10mm,白色部分3mm,顺时针转动拧紧。屏蔽线分四屏蔽F头和二屏蔽F 头。注意:中间的铜芯不要和旁边的丝网接触到,不然会短路.切记

!

另外,上图中,F头铜芯出来较长,要剪掉它,一般来说,高出F头2毫米就可以了!!!!太长容易弄坏设备!!!

有线电视线75-5英制

F头直插F头二四屏蔽通用

是插在屏蔽层和绝缘层之间,这样不容易引起短路。

线的铝箔层一般是镀在塑料薄膜上,用万用表量下就知与泡沫接触的那一面是绝缘的.所以F头要从最里的屏蔽网下,铝箔的上面装入才是正确的。图上标的第二层铝箔,外径正好5MM,与-5F头刚好匹配,此处装F 头合适合理。

【制作方法】把金属接头的稳固环先套到线材上,把信号线外层绝缘层剥除2cm左右,注意不要切断紧贴的金属丝网,再整理一下金属丝网与锡铂膜,并把包在中心铜芯外的泡塑绝缘层去除1.5cm左右

把锡铂膜与泡塑绝缘层及中心铜芯一同穿过金属接头中接的圆孔,让金属接头压入线材金属丝网与铜芯泡塑绝缘层间的间隙间,用力压到头。

把线上的稳固环移到接头接口处,用钳子压紧,并切除露在外面的金属丝网,并将穿过中孔的锡铂膜用尖剪刀尽量剪到最短,并保证不与中心铜芯接触短路,再把中心铜芯修剪到合适长度。

以目前绝大多数的住户来说,家里基本都是至少两台电视,在不允许私自接卫星电视的情况下,有线电视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有线电视线基本上都是在楼体建筑时就已经埋入墙内的,这部分线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即使真有了问题,因为已经埋在墙内,普通用户也无能为力,这里不作讨论,只当它全无问题吧)。从墙壁插座到电视机或者630TV这一段线,多数都是用户自己购买或是制作的。而问题,往往就出在这根线上。以下我的制作方法:首先,剥去电缆的外层护套。在做这一步操作时,大家一定注意不要伤到屏蔽网,因为收视质量的好坏完全依赖于屏蔽网,如果镀锡屏蔽层损伤过大,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收视结果。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这样的

然后将屏蔽层取散,外折(如下图)。

一旦折翻过来,反而会影响正常导通,所以这一段铝复合薄膜需要剪掉(如下图)

然后剥去芯线的绝缘层(上图中红圈所示部分)。剥的时候需要注意,芯线长度应该和插头的芯长一致(如下图)。

接好插头,将铜芯用固定螺丝拧紧,并检查屏蔽层固定器是否与金属屏蔽丝良好接合(图中红圈处)。屏蔽层固定器在这里的作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除了起到固定金属屏蔽丝的作用,同时还是屏蔽层与插头的金属外壳相连接的桥梁(图中绿圈处)。插头的金属外壳再与电视卡天线接口的金属外壳相接,连入电视卡的地。至此,一条完整的屏蔽通道完成,镀锡屏蔽网的外导电作用得以真正发挥(如下图)。

最后的工作就是将插头拧紧了。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插头拧的牢固程度。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情况,有个朋友前面各步骤做的都非常好:绝缘层剥的很够水平、金属屏蔽网也基本没有损伤,但效果就是不理想。往往动一动接线画面会突然变的很清晰,可手一松又不行了。检查之后才发现,问题就是由于插头没有拧紧。(如下图)

象上图中这种松松的旋上几扣的做法,屏蔽层固定器与金属屏蔽网的结合肯定是似接非接,动一动线效果变好,手一松效果又不好了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建议大家最后一道工序也一定做到位,千万别因为一点小小的疏忽而前功尽弃。下图为制作标准的插头。

至此,一条合格的有线电视线制作过程介绍完毕。希望能对大家–特别是那些收视质量

不理想的朋友–有所帮助。

电缆头制作施工工艺标准

电缆头制作施工工艺 环网电缆专业--电缆头制作 1电缆头制作前提条件 1.1环网电缆敷设并整理、固定完成; 1.2《35kV单芯交联聚乙烯电缆冷缩型接头安装说明书》、《35kV单芯电缆内锥插拔式可分离终端头安装说明书》已提供;; 1.3操作人员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2电缆头制作 电缆敷设好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线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些连接点就称为电缆接头。终端头是电力电缆线路两端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装置。电缆接头包括:电缆中间接头和电缆终端接头。中间接头分为冷缩式和热缩式,本制作工艺介绍的中间头为35kV冷缩式中间头,终端头为35kV 单芯电缆内锥插拔式可分离终端头。 2.1电缆头制作前期准备 2.1.1电缆头选型 电缆头的绝缘材料符合要求,其规格型号与电缆规格型号匹配。 2.1.2在制作高压电缆头前,使用2500V兆欧表测量电缆绝缘电阻,测量合格后方可操作。 2.2电缆头制作 2.2.1电缆剥切 在制作高压电缆头前,利用2500V兆欧表测量电缆绝缘电阻,测量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 根据电缆中间接头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剥除电缆外护套和金属铠装,并去除铠装、内护套及填充物。 按尺寸剥除屏蔽带、外半导电层,切除电缆主绝缘。 处理电缆半导电层和主绝缘,必要时可用砂纸磨掉主绝缘上残留半导体。 对半导电层断口进行打磨处理,用砂布打磨主绝缘表面。 清洁电缆绝缘表面,必须由绝缘向半导电层擦拭。

2.2.2线芯连接 将应力锥套入电缆线芯端,将电缆两端的线芯分别插入擦拭好的连接管内进行压接,根据电缆的规格选择相对应的模具,压接的顺序为先中间后两边。压接后打磨毛刺、飞边。用锉刀或纱布将压接后的连接管的棱角、毛刺除掉。用清洁巾清洗电缆芯绝缘和连接管,并晾干,按安装工艺的要求将接管处填充。 2.2.3恢复铜屏蔽、内外护套 按安装工艺的要求,将铜屏蔽恢复材料安装在电缆上,与电缆两端铜屏蔽搭接接触良好。将电缆线芯合拢,用胶带将线芯捆牢,在恒力弹簧处用胶带1/2搭接缠绕两层。 恢复电缆内护套时冷缩材料注意缠绕均匀,按要求搭接1/2缠绕。 将电缆预留铠装用砂纸打磨,去除氧化层。用恒力弹簧将材料中提供的软铜带固定在铠装上,固定牢固。在恒力弹簧处用胶带缠绕两层。 按安装说明书要求与接头两端电缆的外护套搭接100mm,在搭接处用胶带1/ 2搭接缠绕,恢复电缆外护套。 2.3电缆头制作工艺 2.3.1 35kV冷缩式电缆中间头 1 电缆预处理 1) 确认电缆中间接头与电缆接头型号匹配、主绝缘的外径在电缆在选用范围内; 2) 铠装型电缆: 清洁距电缆端部约500mm范围内的电缆保护套。按下图所示尺寸剥除电缆外护套、铠装层、内护套和铜带(或铜丝)屏蔽层,用所提供的粘帖铜带在图示位置固定屏蔽铜带。

馈线接头制作方法优选稿

馈线接头制作方法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馈线接头制作方法 (撰稿:黄俊伟摄影:黄俊伟7月16日)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地铁内部有信号,需要要天线来传输电磁波,而馈线就是给天线提供电磁通道,馈线的接头质量指标直接影响到共用天馈线系统的各微波波道的通信质量。今天做一个小教程,简述一下馈线接头的制作方法和大家一起学习下。 上面三个从左到右依次是7/8馈线的警用、专用和公用接头;下面是1/2馈线的警用、专用和公用接头。其中7/8馈线是主通道使用,1/2馈线是经耦合器或公分器或终端出天线使用的连接跳线。 各个厂家提供的接头不一样,但接头方法大致相同。 7/8切割刀,上面是刀口用于切割馈线,下面的半圆型槽刚好可以把7/8馈线卡进去。下面有两根圆柱形钢柱,一长一短,短的带尖,用于将7/8的馈线里面的铜皮往外扩,可以更好的接头接触。长的则用于放进馈线中心的铜管里,给外面的短的受力转动。 反过来看一下可以看到那两根钢柱型突起。其中外面的带尖。 这个是1/2馈线切割刀,使用方法和7/8相同。切割时先将馈线头的外皮用切割刀环切一下,然后用美工刀纵剖开将外皮去掉,露出里面的铜皮,这时用切割刀在适当距离处(本次距离以公网接头为例,外皮与铜皮起始凹陷处到旁边凸起处为一个丝,切割刀刀片的位置放在两个丝半处)开始顺时针转动,均匀用力,一般转至6-9圈处就可以把断面切开。 切割完之后断面要保持平整。

套上防水圈。起防水进入和牢固接头的作用。 套上接头底部。 再将钢圈儿套至端面下的第一个凹陷处,然后底部往上转动至与端面一样齐。 套上之后开始向上转动于与端面一样齐。 用7/8切割刀的底部的两条柱形物外扩外面的铜皮,与接头紧密接触。再反沾胶布的丝刀把里面的铜屑给清除干净,外面用胶布把端面上的杂质清除掉。 将头儿套上之后拿两个扳手将接头拧紧。 再拿热缩管将头儿保护好。这样一个接头便做好了,之后就开始连耦合器或公分或跳线或 终端了。 中间的为耦合器,两边两个接头,信号从左边进右边出,左面下面还有一个接头通过90度的连接器连接,那根馈线是连接天线的。馈线的接头方法大致如上,至于其他不同型号接头区别之处大多是裸露铜片丝的长短问题,一般为两个半或三个半,1/2的也是如此。借本教程抛砖引玉,师傅们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有好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一起学习!

馈线接头制作流程步骤及检测方法说明

1、馈线制作工具 1、一字螺丝刀 2、十字螺丝刀 3、美工刀 4、活动扳手 5、尖嘴钳 6、斜口钳 7、老虎钳 8、锉刀 9、钢锯 10、呆扳手 11、铜丝刷 12、铁锤 13、卷尺14、馈线刀 15、驻波测试仪 16、防水胶泥 17、防水胶带 18、绝缘胶带 如下图1-1: 注:目前的这些工具通用的我们都好买,只有馈线刀和驻波测试仪是专用的工具,但是市场上也能买到。

2、馈线的制作方法 2.1目的和意义 统一馈线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和维护抢修及整改工作中制作馈线接头的方法和提高馈线接头的制作工艺水平,避免因工具或认为原因导致的馈线系统驻波比过高,造成网络性能下降和引起隐形故障。 2.2馈线接头制作工具要求 制作馈线接头必须使用专用的工具,专用的工具如图1-1所示。 2.3馈线接头制作要求 ?馈线切口处内外导体必须平整光滑,不起毛刺,馈线内外导体表面不能有凹陷,绝缘层表面和内导体内不能残留有任何的金属碎屑。 ?街头必须拧紧,在馈线上用人手大力拧动,应不能出现松动的情况,接头连接处应紧密,间隙应不能大于0.5mm。 ?馈线皮切削处的内导体表面应无明显和深的切割或划痕。 ?接头包装内的所有配件不惜全部使用到位,不能遗漏和少装。 ?接头包封必须严密不进水。 ?驻波比测试小于1.1。 3、馈线接头制作基本步骤和方法 3.1 准备制作馈线接头 ?选取合适的长度和位置(15厘米)制作接头,将多余的馈线用细齿小手锯锯掉。 ?确定制作接头段的馈线没有弯曲的情况,必须是直的,对不直的部分需校直,校直段馈线的长度不小于15厘米,如图3-1所示。

图3-1 3.2 剥除馈线外皮及切割馈线 如图3-2和3-3 ?选择在将要制作接头馈线断口5mm处的一圈馈线波纹是波谷中央位置,用馈线切割刀在该处的馈线外皮进行环切,用手轻压馈线刀,按馈线切割刀旋转的方进行向旋转以恰好能切断馈线皮为佳,应尽量避免切伤馈线外导体。 ?使用馈线安全刀,从环切处开始向外将这小段馈线皮剥掉,剥削时,馈线安全刀刀刃应微微向上,避免划伤外导体表面。 图3-2 旋转馈线刀图3-3切割好的馈线 3.3 馈线接口处理 ?用小金属刷将刚切好的馈线端进行清洁,如有毛刺的则用锉刀锉平,用钢刷将金属导体内的和表面的碎屑清理干净,然后再取一小块防水胶,对切割口进行粘 贴,吸附更细小的金属碎屑。 ?使用专用的街头扩孔器,顺时针旋转2到3圈对馈线口做扩孔和定型。 ?用一字螺丝刀小心的将清理后的馈线端的绝缘层边缘,与馈线的外导体成45°角向内导体方向环绕一圈压开。

电缆头制作-技术交底 - 制度大全

电缆头制作:技术交底-制度大全 电缆头制作:技术交底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交底内容: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10(6)kV油纸绝缘电缆户外型终端头制作。2施工准备2.1设备及材料要求:2.1.1电缆终端头型号、规格应符合电压等级、使用环境及... 交底内容: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10(6)kV油纸绝缘电缆户外型终端头制作。 2施工准备 2.1设备及材料要求: 2.1.1电缆终端头型号、规格应符合电压等级、使用环境及设计要求。 2.1.2电缆终端头,应由电缆附件厂家配套供应,其主要部件、附件应齐全,绝缘套管不得有裂纹、损伤、并有使用说明书及合格证。 2.1.3电缆绝缘胶的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要求并应有理化及电气性能试验单及合格证。 2.1.4金属紧固件,均应用热镀锌件。 2.1.5其他辅料有:黑玻璃漆带,封铅、硬脂酸,铜绞线、白布、黄铅粉、甘油、汽油、电缆油等。 2.2主要机具: 2.2.1制作机具:防风栅、塑料布、油压接线钳、喷灯、铁壶、铝壶、搪瓷盘、铝锅、铁勺、漏勺、手套、漏斗、电炉子、钢锯、钢丝刷,温度计、剪刀等。 2.2.2安装机具:滑车、大绳、扳手、台钻、电焊机和气焊工具等。2.2.3测试工具:摇表、钢卷尺、钢板尺及试验仪器等。 2.3作业条件 2.3.1室外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施工,环境温度在+5℃以上,其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下。 2.3.2施工现场及其周围应清洁干燥,操作平台要牢固,四月应搭设防风栅。2.3.3施工现场应备有220V电源和安全电源。 2.3.4施工现场应符合安全消防规定,易燃物要妥善保管。 2.3.5电缆终端头制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方可施工操作。3.2电缆终端头制作按以下制作程序进行。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充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以免受潮。 3.3设备点件检查及准备工作: 3.3.1开箱点件检查,应有施工单位与供货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共同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3.1.1电缆终端盒点件应根据设备技术资料或说明书进行,配件齐全,无损伤。3.3.1.2电缆端头盒的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各配件相吻合。 3.3.2铜压盖及出线铜杠挂锡。拆下铜压盖,将封铅部分及出线铜杠接线孔内壁挂锡。3.3.3将电缆终端盒内部用钢丝刷除去污物及铁锈,然后用布沾汽油连同瓷套管内外均擦试干净。3.3.4准备好电缆终端盒全部密封垫,大盖采用橡皮垫或鸡毛纸垫,瓷套管及加剂孔均采用鸡毛纸垫。 3.3.5三只套管进行试装,应紧密无误。 3.3.6瓷套管与大盖结合缝处涂上黄铅粉与甘油调合胶,以便密封。3.3.7加工好防扭抱箍、

天馈系统安装标准施工规范华为

天馈系统安装标准施工模型V1.0 (铁塔型安装场景)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2 安装工具 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活动扳手 斜口钳 卷尺 剪线钳 美工刀 钢锯梯子指南针长皮尺馈线刀 定滑轮色环胶带绝缘胶带防水胶带 套筒扳手 老虎钳倾角仪驻波比测试仪

3 天馈系统安装流程 开始 结束 00:00-00:10 组装天线 00:25-00:55 吊装天线 00:55-01:45 安装天线 00:55-01:45 制作馈线接头/ 粘贴色环 02:15-02:45 安装馈线固定夹 01:45-02:15 吊装馈线 02:45-05:25 安装室外馈线和馈线接地 05:25-05:45 馈线入室 05:45-06:25 安装室内馈线和跳线 06:25-06:40 天馈系统安装检查 1.本手册以在约40米高的铁塔上安装3副定向天线(有主分集且采用定长跳线)、馈线长度为40米的天馈系统为例介绍安装过程。 2. 安装天馈系统需4名安装人员,其中 2人具有铁塔登高资格。 00:10-00:25 连接天线侧跳线/ 粘贴色环 02:15-02:45连接馈线至天线侧跳线

天馈系统标准施工模型 4

1 组装天线安装人员A\B\C\D 10分钟 1.此处以华为公司的800MHz定向天线为例介绍安装过程,其他天线 的安装可参考厂家的说明书。 2.组装3副天线的过程在地面上完成。 a组装支架 b安装支架至天线 安装上支架 安装下支架完成后效果图 5

6 缠绕三层防水胶带缠绕三层绝缘胶带绑扎线扣 1.缠绕胶带时,须保证上一层胶带覆盖下一层的50%以上。 2. 缠绕防水胶带时,均匀拉伸防水胶带,使其宽度为原 宽度的1/2后再缠绕。每缠一层都要拉紧压实。 2 连接天线侧跳线 安装人员A\B\C\D 15分钟 a 连接跳线至天线 1.使用6根定长跳线。 2. (可选)若现场无定长跳线,则需裁剪合适长度的跳线,并在跳线两端制作DIN 公型接头。 b 粘贴色环 c 密封接头 1. 缠绕色环应方向一致,不能错位,每道缠绕2~3层,相邻两道色环间距为10mm ~15mm 。2. 在距跳线接头200mm 处粘贴对应扇区的色环。 可选 完成后效果图

关于馈线接头和防水工艺规范

关于馈线接头、防水工艺规范 4月初连续降雨导致L网室外站点驻波频发,原因主要是存量站点馈线接头和防水工艺存在问题。继2016年关于馈线接头、防水工艺等培训宣贯之后,本次拟规范馈线接头和防水工艺。本规范适用于全区施工人员和维护人员。 需准备材料:斜口钳、小钢锯、倒角器(或平锉)、剥线刀、馈线刀、防水胶带、胶泥胶带、扎带。 一、馈线接头制作规范 1.1首先在波谷的位置切断馈线,使截面平齐,然后过7个波峰后,在波谷处使用馈线刀切成45度倾角剥去外皮,使外导体裸露35mm左右; 1.2将剥好外皮的第一个波谷放置于馈线刀第一个刀片上,合上馈线刀,逆时针旋转,“咔擦”一声后停止,注意不要损坏馈线内导体,拥斜口钳夹住慢慢向外旋转,露出导体12mm左右;1.3使用倒角器或平锉导角,使内导体光滑成圆锥形; 1.4安装馈线接头的后端,露出馈线的外导体; 1.5使用扩孔器进行扩孔,使外导体和泡沫分离; 1.6安装馈线头的前端,用扳手固定好馈线头中间部分不动,拧紧前端。 二、普通截面防水工艺规范 2.1 馈线接头拧紧后,使用防水胶带从馈线头下部往上、从上往下、从下往上按顺序连续裹3层;

2.2 然后使用胶泥胶带从下部往上、从上往下、从下往上按顺序连续裹3层,使用胶泥胶带必须充分的拉伸; 2.3 最后再使用防水胶带从下往上、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连续裹3层。 2.4 将裹好的馈线接头使用黑扎带进行板扎,防止胶带接头处松脱。 以上操作具体见视频,因视频较大,故建立FTP服务器; ftp://218.94.85.186/ ,用户名:Guest;密码:Guest123 三、复杂截面防水工艺规范 针对二功分、三功分等复杂截面,采用胶泥胶带难以包裹到位,无线维护中心组织全区人员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并在江宁和浦口现场试用自适应耐候保护贴。通过现场初步观察保护贴操作简易,只需包裹于需要密封处并捏紧即可;当然具体防水效果正

电气安装控制电缆头的制作及二次接线方法

电气安装控制电缆头的制作及二次接线方法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每项工程控制电缆的数量越来越多,若控制电缆头制作不美观,二次接线混乱、错误多,将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提高控制电缆头的制作工艺及二次接线质量,事关重要。如鄂钢双机架冷轧薄板厂工程项目中各种传感器、接近开关多达500余件,设计远程IO柜一套,控制电缆数量之多,盘柜空间狭窄,如不合理安排,将会使IO柜内出现扎乱的局面,给调试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组织专业配线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通过不断的探讨,摸索出一套比较成熟的方法。下面是一些具体做法。 1、具备电缆头制作及二次接线的条件 作业前,对于控制电缆头的制作及二次接线,不仅要制定统一标准,而且在施工前对所有参加二次接线的人员要进行技术培训,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并由有经验的老师傅进行传、帮、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安装前,应具备如下条件。 ⑴制作电缆头的材料及二次接线的材料已准备齐全。 ⑵电缆所接引的盘、柜箱等已安装验收完毕。 ⑶所敷设的电缆已确认无误,整理、固定完毕。 ⑷二次接线图纸已确认正确无误。 ⑸电缆绝缘已测试合格。 ⑹已对施工人员进行过电缆头制作方法及二次接线工艺的培训和

技术交底。

2、二次接线前应熟悉的图纸 二次接线前,应熟悉以下图纸: (1)端子排列图。表明屏内线路与屏外线路连接的图纸。制造厂根据端子排列图排列端子并将屏内的二次线配好,施工现场则把其他设备引来的电缆与屏内端子相连。 (2)安装接线图。依据制造厂按照安装接线图配好屏内的二次线和组装端子排,施工现场把这种图纸作为查对二次接线的标准。 (3)电缆管线表。其中包括电缆编号、起止点位置、电缆规格型号、电缆长度等,是敷设电缆和二次接线的依据。 二次接线施工与以上图纸密切相关,只有把这些图纸看懂了、弄懂了才能保证接线工作的顺利进行。 3、控制电缆头制作及二次接线的程序 控制电缆终端头制作及二次接线的程序 控制电缆终端头制作及二次接线的程序是:熟悉图纸及技术交底→整理排列盘下、盘内或设备旁的电缆→确定电缆线芯接线最长位置并切割电缆→电缆头制作和挂牌→拉直电缆线芯→电缆芯线校核和分线→做线把、整理固定线芯→线芯套好端子号→接线、配合调试、查线、改线。 4、控制电缆头的制作方法 控制电缆终端头的制作方法 ⑴在制作电缆头前,应根据接线图把电缆按盘前、盘后、盘左、盘 右分类整理,并一次固定在盘内的固定件上。

学习总结__10kV三芯交联冷缩电缆终端头的制作过程

10kV三芯交联冷缩电缆终端头制作过程 普通三芯交联电缆的构造由外至内包括:外护套、钢铠、内护套、铜屏蔽和三相电缆线芯;线芯由外至内包括铜屏蔽、外半导电层、绝缘层、内半导电层和线芯。冷缩电缆附件如下图所示: 1.电缆预处理:把电缆放置在预定的位置,开剥外护套。用美工刀环形切割外护套,并从前往后划开。方可切开外护套。

2.用恒力弹簧包裹住钢铠,包裹位置为外护套环切处。用一字螺丝刀慢慢将钢铠撬起,如果包裹太紧导致螺丝刀塞不进去,可以从电缆前端将钢铠松开少许,或用小锤将螺丝刀捶打。撬起后改用老虎钳夹紧撕开钢铠(钢铠有两层)。 3.沿撕开处向前1厘米左右,环形切割内护套,并从前往后划开,方可切开内护套。注意切割时切勿用力过猛,以免伤及里面的铜屏蔽层,甚至是绝缘层。 4.割掉填充物。注意切割时要从前往后割,以免伤及铜屏蔽和绝缘层。分开三根线芯后,注意将线芯头部用包布包裹,以免铜屏蔽散开。

5.用砂纸打磨钢铠和铜屏蔽层。 6.将接地编织线线缠绕在交联线芯分叉处,向后收紧编织线,并套上恒力弹簧。在钢铠处同样用恒力弹簧固定住编织线,向后用力收紧。两条编织线要有一定距离,以便之后做实验方便。接地时两条编织线可以在同一处接地。在两个恒力弹簧上分别缠绕几层包布,以进一步保证弹簧不会松脱。 7.在恒力弹簧及其之间缠绕若干条填充胶,使其外观平整,略呈苹果形。并在三芯电缆分叉处,把密封胶撕成小块,揉成团团之后填充进分叉的根部。 8.在钢铠恒力弹簧向后一段距离处包裹一层密封胶。以加强防水密

封。 9.安装冷缩三指套。将三指套从线芯分叉处,套到电缆根部。将三指的线芯抽出少许,使其略微颈缩。压紧三指套,抽出塑料支撑条,先收缩根部,再收缩三根指套。 10.安装冷缩管。抽条时手不要拉着未收缩的冷缩管,使其自然收缩。

实操-全业务-室分-馈线头制作及测试-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附件2 实操:馈线头制作及测试操作评分标准 馈线接头的制作(50分) 1、工具准备:(10分) 1/2馈线接头1对、1/2馈线3米、1/2与专用割刀各一个、美工刀一把、细锉一把、固定扳手2把、开口活动扳手2把、2寸小毛刷1把、扩管器1把(可用普通螺丝刀代替)、小剪刀1把、胶带若干。 2、制作步骤:(30分) (1)切割馈线外皮(5分) 使用馈线专用割刀,将馈线外皮切割下,1/2馈线(跳线)割25mm。 (2)切割外导体(5分) 使用馈线专用割刀,将馈线外导体割下,1/2馈线(跳线)切割后余约4个波峰(约13mm)。 (3)去除泡沫塑料(2分) 沿馈线外导体横切面,齐整去除泡沫塑料。 (4)切整内心导体,去除残渣(5分) 使用馈线专用割刀,将馈线内心导体割下,1/2馈线(跳线)切割后的内芯要比外导体多出10mm-13mm左右。 (5)压紧泡沫塑料,将横切面用细锉打磨,用毛刷去除残骸(4分) (6)拆开馈线接头,紧固螺母(2分) (7)扩张馈线接头导体,检查扩张表面,去除馈线接头内残骸(5分) (8)配合工具重新装配接头(2分) 对制作出的馈线头,进行驻波比测试(10分) 1、工具准备:(2分)

天馈线驻波比测试仪1台,电子校准器1个,连接器1个,连接线1根,其它物品根据实际情况待定 2、测试步骤:(8分) (1)按ON/OFF键开机,待自检完成后,按ENTER键,进入;(1分) (2)按MODE键进入模式界面,按照要求选择需要测试的驻波比种类,按ENTER 键,进入相应模式;(1分) (3)校准,将电子校准器连接到测试仪射频接口,进行校准,校准完成后,按SAVE SETUP键对校准结果进行保存;(1分) (4)取下电子校准器,正确将馈线连接到测试仪射频接口,开始驻波比测试;(1分) (5)按MARKER键对测试结果进行标记;(1分) (6)按SAVE DISPLAY键对测试标记的结果进行保存,按RECALL DISPLAY键对保存结果进行调取;(1分) (7)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要求故障定位驻波比在1-1.2间,频率驻波比在1-1.5间。(2分)

安德鲁馈线刀制作馈线头标准步骤

安德鲁馈线刀制作馈线头步骤 一、工具清单 1.安德鲁馈线刀一把,型号MCPT-L4,针对1/2英寸馈线。 2.1/2英寸扩孔器一只。 3.安德鲁馈线刀一把,型号MCPT-78,针对7/8英寸馈线。 4.7/8英寸扩孔器一只。 5.活动扳手两把。 6.美工刀一把。 7.尖嘴钳一把。 8.鲤鱼钳或老虎钳一把。 二、馈线认知 馈线—是接收天线到接收器之间的连线。也叫天线馈线。 馈线能有效地传送天线接收的信号,畸变小、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馈线与天线之间、与接收机信号输入端之间应有良好的阻抗匹配。这些要求普通导线不具备。普通导线对接收信号的高频衰减严重,抗干扰能力差,容易受到各种外来高频信号的干扰,同时普通导线的特性阻抗不定,很难满足阻抗匹配要求。常用的天线馈线特性阻抗通常为50欧姆的同轴电缆馈线,因有金属屏蔽层,抗干扰能力好,传输损耗小,但不易配接。 馈线基本参数为 1.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2.馈线的衰减系数。 3.匹配概念。 4.反射损耗。 5.电压驻波比。

三、馈线头制作 1.工具清单 2.1/2馈线头内部结构 3.1/2馈线头侧面结构

4.用美工刀在馈线由右边向左数5个波峰处,横向割开馈线的外表皮。 5.用美工刀在馈线由右边向左数5个波峰处,横向割开馈线的外表皮。 6.将馈线按在馈线刀的无刀片一遍的线槽中,注意馈线刀是有方向的。

7.将馈线刀有刀片的一面合上,注意按压时两面逐渐合拢,太过用力导致外皮和内芯变形。 8.将馈线刀顺时间拧动,拧3-5圈即可。

9.用老虎钳轻夹馈线割开部分,取下。 10.用老虎钳轻夹馈线割开部分,取下,成如图所示情况。

馈线接头

馈线接头(连接器)和转换头(转接器) 一、馈线接头(连接器) 馈线与设备以及不同类型线缆之间一般采用可拆卸的射频连接器进行连接。连接器俗称接头。 常见的射频连接器有以下几种: 1、DIN型连接器 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一般用于宏基站射频输出口。 2、N型连接器 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用于中小功率的具有螺纹连接机构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这是室内分布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连接器,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配合大部分的馈线使用。 3、BNC/TNC连接器 BNC连接器 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4GHz,是用于低功率的具有卡口连接机构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这种连接器可以快速连接和分离,具有连接可靠、抗振性好、连接和分离方便等特点,适合频繁连接和分离的场合,广泛应用于无线电设备和测试仪表中连接同轴射频电缆。 TNC连接器 TNC连接器是BNC连接器的变形,采用螺纹连接机构,用于无线电设备和测试仪表中连接同轴电缆。其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 4、SMA连接器 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8GHz,是超小型的、适合半硬或者柔软射频同轴电缆的连接,具有尺寸小、性能优越、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但是超小型的接头在工程中容易被损坏,适合要求高性能的微波应用场合,如微波设备的内部连接。 5、反型连接器 通常是一对连接器:公连接器采用内螺纹联接,母连接器采用外螺纹联接,但有

些连接器与之相反,即公连接器采用外螺纹联接,母连接器采用内螺纹联接,这些都统称为反型连接器。 例如某些WLAN的AP设备的外接天线接口就采用了反型SMA连接器。 实例图片:

二、转换头(转接器) === 我们常用的1/2馈线头即为N型J头,又称N-J头 而室分中常用的7/8头为DIN-NJ头,即接馈线端为DIN大小、输出端为NJ头的

矿物绝缘电缆电缆头终端头制作安装和施工方法

矿物绝缘电缆电缆头终端头制作安装和施工方法! 矿物绝缘电缆和传统的耐火阻燃电缆是不一样的,所以电缆终端头安装施工要有专业的技术指导,必须按照正规流程来操作。 电缆在通电使用前,需采用一种永久性的终端将电缆与电气设备相连接; 终端有两种作用: 1、能使电缆绝缘材料(氧化镁)与外界隔离起密封作用。 2、将电缆连接到开关柜或用电设备上起固定作用。 因而终端由两部分构成: 密封部分:一般由黄铜罐(或热收缩管)、罐盖、密封材料和导体的绝缘套管所组成。 压盖部分:一般由压盖本体、压缩环和压盖螺母组成。 矿物绝缘电缆终端头安装施工方法:

图1矿物绝缘电缆终端头安装制作 1、将电缆按所需长度先用管子割刀在上面割一道痕线(图1,铜护套不能割断)。再用斜口钳将护套铜皮夹在钳口之间按顺时针方向扭转,以一步步地夹住护套铜皮的边并以较小角度进行转动剥离,直至割痕处(图2)。 图2矿物绝缘电缆终端头制作剥离护套铜皮 2、用清洁的干布彻底清除外露导线上的氧化镁绝缘料,然后将束头套在电缆上,并将黄铜封杯垂直拧在电缆护套铜皮上(图3),开始时应用手束拧,并用束头

在封杯上滑动来检查杯的垂直度。确真垂直后再用管丝钳夹住封杯的滚花座继续进行安装,直至虎护皮一端低于封杯内局部螺纹处! 图3黄铜封杯垂直拧在电缆护套铜皮上 3、从约距电缆趟开端600mm处用喷灯火焰加热电缆,并将火焰不断地移向电缆敞开端,以便将水分排除干净,切记只可向电缆敞开端移动火焰,否则将会把水分驱向电缆内部(图4) 图4喷灯加热电缆 4、用欧姆表分测量一下芯与芯、芯与护套之间的绝缘电阻,若测量结果达到要求,测可以在封口杯内注入封口膏(图5)。注意封口膏应从一侧逐渐加入,不能太快,以便将空气排尽。等封口膏加满,在压上杯盖,接着用热缩套管把线芯

馈线接头和馈线类型识别

为什么要需要馈线接头和转接头? 馈线接头又叫连接器(俗称接头):馈线与设备以及不同类型线缆之间一般采用可拆卸的射频连接器进行连接。作用是有时馈线不够长,需要延长馈线或者馈线要连接设备时,都需要接头的转换。 转接头又叫转接器:在通信传输系统中用于连接器于连接器之间的连接,对连接器起转接作用。 公头和母头的区别:一般,公连接器都是采用内螺纹连接,而母连接器是采用外螺纹连接器,但有少数连接器相反,叫反连接器;还有一种简单区别的方法,工的中间有跟针,外围是活动的;母头中间是环管,外围有螺纹不能活动。 连接器命名方式: DIN型连接器和N型连接器一般使用范围: DIN型连接器: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一般用于宏基站射频输出口;N型连接器:适用的频率范围为0~11GHz,用于中小功率的具有螺纹连接机构 的同轴电缆连接器,这是室内分布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连接器,具备良好的

力学性能,可以配合大部分的馈线使用。一般设备都是n型母头,din头常见于基站类设备;DIN头是用来接基站的,耦合基站的时候用,而N头是室分的。 一般来说,在连接两根馈线时,就要用母头,此时母头不连接器件;一般器件自带的机头都是母头,馈线是公头,馈线接公头后直接就能接器件;直角弯头其实就是把公头的头部弯了90°便于施工,也比较美观。 一些连接器和转接器的图片: 1/2N型K头(母头) 1/2N型J头(公头) 7/16F-NM(母头)7/16M-NM (公头) [1/2(公)转7/8接头(母)] [1/2(公)转7/8接头(公)]

AD-NF/NF AD-NM/NM AD-NM/NF(1/2(作用:连接器与1/2 (作用:同右)(作用:90度弯曲的时候,用于转换)连接器之间的转换)

全业务-室分-馈线头制作及测试-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

全业务-室分-馈线头制作及测试-操作步骤及评 分标准 1、工具准备:(10分)1/2馈线接头1对、1/2馈线3米、1/2与专用割刀各一个、美工刀一把、细锉一把、固定扳手2把、开口活动扳手2把、2寸小毛刷1把、扩管器1把(可用普通螺丝刀代替)、小剪刀1把、胶带若干。 2、制作步骤:(30分)(1)切割馈线外皮(5分)使用馈线专用割刀,将馈线外皮切割下,1/2馈线(跳线)割25mm。(2)切割外导体(5分)使用馈线专用割刀,将馈线外导体割下,1/2馈线(跳线)切割后余约4个波峰(约13mm)。(3)去除泡沫塑料(2分)沿馈线外导体横切面,齐整去除泡沫塑料。(4)切整内心导体,去除残渣(5分)使用馈线专用割刀,将馈线内心导体割下,1/2馈线(跳线)切割后的内芯要比外导体多出10mm-13mm左右。(5)压紧泡沫塑料,将横切面用细锉打磨,用毛刷去除残骸(4分)(6)拆开馈线接头,紧固螺母(2分)(7)扩张馈线接头导体,检查扩张表面,去除馈线接头内残骸(5分)(8)配合工具重新装配接头(2分)对制作出的馈线头,进行驻波比测试(10分) 1、工具准备:(2分)天馈线驻波比测试仪1台,电子校准器1个,连接器1个,连接线1根,其它物品根据实际情况待定

2、测试步骤:(8分)(1)按ON/OFF键开机,待自检完成后,按ENTER键,进入;(1分)(2)按MODE键进入模式界面,按照要求选择需要测试的驻波比种类,按ENTER键,进入相应模式;(1分)(3)校准,将电子校准器连接到测试仪射频接口,进行校准,校准完成后,按SAVE SETUP键对校准结果进行保存;(1分)(4)取下电子校准器,正确将馈线连接到测试仪射频接口,开始驻波比测试;(1分)(5)按MARKER键对测试结果进行标记;(1分)(6)按SAVE DISPLAY键对测试标记的结果进行保存,按RECALL DISPLAY键对保存结果进行调取;(1分)(7)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要求故障定位驻波比在1-1、2间,频率驻波比在1-1、5间。(2分)

冷缩电缆头的制作工艺

冷缩电缆头的制作工艺 在变、配电工程中,电缆由于施工维护方便、供电可靠性高而得以广泛使用,冷缩电缆头也以其独有的优点得到广泛使用。 冷缩电缆头优点:现场施工简单方便,其冷缩管具有弹性,只要抽出内芯尼龙支撑条,可紧紧贴服在电缆上,不需要使用加热工具,克服了热缩材料在电缆运行时,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热缩材料与电缆本体之间的间隙。尤其对于防爆车间及管廊架等不宜动火的地方,冷缩电缆头完全取代了热缩电缆头。冷缩方式适用于10~35kV三芯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其工艺原理利用冷缩管的收缩性,使冷缩管与电缆完全紧贴,同时用半导体自粘带密封端口,使其具有良好的绝缘和防水防潮效果。为了避免电缆剥切后因长时间放置使芯线氧化以及杂质、水份、灰尘等的侵入,要求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制作时间应尽量缩短。 冷缩电缆头制作步骤: 剥外护套、钢铠和内衬层→固定钢铠地线→缠填充胶→固定铜屏蔽地线→固定冷缩指套、冷缩管→端子压接→固定冷缩终端→密封端口→测试。 1、剥外护套、钢铠和内衬层将电缆校直、擦净、剥去从安装位置到接线端子的外护套、留钢铠30mm、内衬套10mm,并用扎丝或PVC 带缠绕钢铠以防松散。铜屏蔽端头用PVC带缠紧,以防松散和划伤冷缩管。 2、固定钢铠地线将三角垫锥用力塞入电缆分岔处,除去钢铠上的油

漆、铁锈,用大恒力弹簧将钢铠地线固定在钢铠上。为固定牢固,地线应预留10~20mm,恒力弹簧缠绕一圈后,把预留部分反折,再用恒力弹簧缠绕。固定铜屏蔽地线也是如此。 3、缠填充胶自断口以下50mm至整个恒力弹簧、钢铠及内护层,用填充胶缠绕两层,三岔口处多缠一层,这样做出的冷缩指套饱满充实。 4、固定铜屏蔽地线将一端分成三股的地线分别用三个小恒力弹簧 固定在三相铜屏蔽上,缠好后尽量把弹簧往里推。将钢铠地线与铜屏蔽地线分开,不要短接。 5、固定冷缩指套、冷缩管在填充胶及小恒力弹簧外缠一层黑色自粘带,使冷缩指套内的塑料条易于抽出。将指端的三个小支撑管略微拽出一点(从里看和指根对齐),再将指套套入尽量下压,逆时针将端塑

馈线接头制作方法完整版

馈线接头制作方法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馈线接头制作方法 (撰稿:黄俊伟摄影:黄俊伟7月16日)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地铁内部有信号,需要要天线来传输电磁波,而馈线就是给天线提供电磁通道,馈线的接头质量指标直接影响到共用天馈线系统的各微波波道的通信质量。今天做一个小教程,简述一下馈线接头的制作方法和大家一起学习下。 上面三个从左到右依次是7/8馈线的警用、专用和公用接头;下面是1/2馈线的警用、专用和公用接头。其中7/8馈线是主通道使用,1/2馈线是经耦合器或公分器或终端出天线使用的连接跳线。 各个厂家提供的接头不一样,但接头方法大致相同。 7/8切割刀,上面是刀口用于切割馈线,下面的半圆型槽刚好可以把7/8馈线卡进去。下面有两根圆柱形钢柱,一长一短,短的带尖,用于将7/8的馈线里面的铜皮往外扩,可以更好的接头接触。长的则用于放进馈线中心的铜管里,给外面的短的受力转动。 反过来看一下可以看到那两根钢柱型突起。其中外面的带尖。 这个是1/2馈线切割刀,使用方法和7/8相同。切割时先将馈线头的外皮用切割刀环切一下,然后用美工刀纵剖开将外皮去掉,露出里面的铜皮,这时用切割刀在适当距离处(本次距离以公网接头为例,外皮与铜皮起始凹陷处到旁边凸起处为一个丝,切割刀刀片的位置放在两个丝半处)开始顺时针转动,均匀用力,一般转至6-9圈处就可以把断面切开。 切割完之后断面要保持平整。

套上防水圈。起防水进入和牢固接头的作用。 套上接头底部。 再将钢圈儿套至端面下的第一个凹陷处,然后底部往上转动至与端面一样齐。 套上之后开始向上转动于与端面一样齐。 用7/8切割刀的底部的两条柱形物外扩外面的铜皮,与接头紧密接触。再反沾胶布的丝刀把里面的铜屑给清除干净,外面用胶布把端面上的杂质清除掉。 将头儿套上之后拿两个扳手将接头拧紧。 再拿热缩管将头儿保护好。这样一个接头便做好了,之后就开始连耦合器或公分或跳线或终端 了。 中间的为耦合器,两边两个接头,信号从左边进右边出,左面下面还有一个接头通过90度的连接器连接,那根馈线是连接天线的。馈线的接头方法大致如上,至于其他不同型号接头区别之处大多是裸露铜片丝的长短问题,一般为两个半或三个半,1/2的也是如此。借本教程抛砖引玉,师傅们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有好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一起学习!

馈线接头制作指导手册(修改)

馈线接头制作指导手册

前言 为了统一天馈线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和维护抢修及整改工作中制作馈线接头的方法和提高馈线接头的制作工艺水平,避免因工具或人为原因导致的天馈线系统驻波比过高,造成网络性能下降和引起隐性故障,特编制本指导手册。本指导手册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同事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修改。

1 馈线接头制作要点 1.1 目的和意义 统一天馈线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和维护抢修及整改工作中制作馈线接头的方法和提高馈线接头的制作工艺水平,避免因工具或人为原因导致的天馈线系统驻波比过高,造成网络性能下降和引起隐性故障。 1.2 馈线接头制作要求 z馈线切割口处内外导体必须平整光滑,不起毛刺,馈线内外导体表面不能有凹陷,绝缘层表面和内导体内不能残留有任何的金属碎屑。 z接头必须拧紧,在馈线上用人手大力拧动,应不能出现松动的情况,接头连接处应紧密,间隙应不能大于0.5mm。 z馈线皮切削处的内导体表面应无明显和深的切割或划痕。 z接头包装内的所有配件必须全部使用到位,不能遗漏和少装。 z接头包封必须严密不进水。 z驻波比测试小于1.3。

2 馈线接头制作基本步骤和方法2.1 7/8" 馈线接头制作基本步骤和方法 连接器前套 连接器 后套 馈线O 型密封圈 连接器O 型密封圈 保护盖 图1 2.1.1 准备制作馈线接头

馈线接头制作指导手册2.1.2 剥除馈线外皮及切割馈线 2.1.3 安装连接器后套

2.1.4 安装连接器前套 说明: z 先用手将接头的前端(外套件)和后端(内套件)拧紧,需要注意的是,拧紧的过程中外套件须固定不动,只旋转套在馈线端的内导体,待手拧紧后,再用扳手将接头拧紧,拧紧的方法仍然是旋转内套件,外套件用扳手夹紧固定,直到将接头两边紧密连接到位。 z 如果旋转连接器前套件,在拧动过程中,连接器前套件内导体与馈线内导体因摩擦而产生的金属碎屑容易残存在两者接触面之间,影响馈线的电气性能。 2.1.5 完成效果图

电缆头制作步骤

10-35kV 3芯冷缩电缆终端头安装制作要点 一、有关10-35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绝缘结构的三个问题 1、从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结构中可以看出,在电缆主绝缘层外面有一层外半导电层和铜屏蔽,如果电缆中这层外半导电层和铜屏蔽不存在,那么三芯电缆中芯与芯之间会不会发生绝缘击穿? 答:在电缆结构上的所谓“屏蔽”,实质上是一种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电缆导体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它与绝缘层之间易形成气隙,导体表面不光滑,会造成电场集中。在导体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导体等电位并与绝缘层良好接触,从而避免在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层屏蔽为内屏蔽层;同样在绝缘表面和金属护层接触处也可能存在间隙,是引起局部放电的因素,故在绝缘层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绝缘层有良好接触,与金属护层等电位,从而避免在绝缘层与金属护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半导电层称为外屏蔽层;外屏蔽层上面的铜带称为铜(金属)屏蔽层,(还有铜丝绕包的金属屏蔽层等结构),金属屏蔽层的作用是,在正常运行时通过电容电流;当系统发生短路时,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同时也起到屏蔽电场的作用。可见,如果交联电缆没有外半导电层和铜屏蔽,电缆的正常运行寿命将大幅下降,且三芯电缆中芯与芯之间发生绝缘击穿的可能性非常大。 2、在安装三芯电缆终端头时必然要剥除一段电缆的外半导电层(外屏蔽)和铜屏蔽层,那么剥除了外屏蔽层的该段电缆是否成为电缆终端的薄弱环节? 答:制作电缆终端时剥除一段外屏蔽层主要目的是用来保证高压对地的爬电距离的,这个外屏蔽层切断口处的电场分佈产生畸变,电应力集中,形成电缆终端最薄弱的环节!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电场控制。(用应力锥或应力管等) 3、能否通过多剥除外屏蔽和铜屏蔽层(加长对地距离)的办法来克服电缆终端的电应力集中现象? 答:剥除一段外屏蔽层为保证外绝缘爬电距离;(剥切的具体长度与电压等级有关,一般电缆附件企业的产品说明书都有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具体长度)延长外屏蔽层的剥切长度,不能减缓电缆终端的电应力集中现象。 二、冷缩电缆终端安装的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电缆终端头是电缆线路中最薄弱的部分,其安装质量的好坏是电缆线路能否安全运行的关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1)电缆终端在安装时要防潮,不应在雨天、雾天、大风的天气时安装电缆头,平均气温低于0℃时,要采取相关加热措施(如电缆线芯适当加热、套装产品前用热风枪对电缆绝缘表面加热)。 2)施工中要保证手和工具、材料的清洁。操作时不应做其他无关的事(特别是不能抽烟!)。 3)应预先检查电缆终端规格是否同电缆一致,各部件是否齐全,检查出厂日期,检查包装(密封性),防止剥切尺寸发生错误。

(冷缩管)天馈线接头防水材料冷缩管技术规范

内部 ※※※※※※※※※※※※※※※※※※※※※※※※※※※※※※ ※※ ※※ ※※※冷缩管产品技术规范书※※※ ※※※※※※※※※※※※※※※※※※※※※※※※※※※※※※ 4.技术要求 4.1应用地点 冷缩管主要应用于无线网通信工程天馈设备安装中,冷缩管是被预先扩张在一个可抽出的芯绳上,操作简易,只需定位于安装处,抽出芯绳即可。每套冷缩密封组件是由一根硅橡胶冷缩直管与一条防水海绵条组成的冷缩密封组件。冷缩管本身应具有回缩到原来尺寸的趋势,即可以提供永久的径向压力,从而形成一个可靠的防水密封体,无需加热,无须特殊工具,安装省时,而且系统维护时,又能很方便的去除该冷缩管。冷缩管产品在天馈系统中的使用位置如下图4-1、4-2所示:

图4-1 冷缩管产品在基站使用位置 图4-2 冷缩管产品在基站使用位置 4.2冷缩管产品 冷缩管是利用弹性体材料(常用的有硅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在工 厂内加热硫化成型,再经扩径、衬以塑料螺旋支撑物构成各种电缆馈线

附件的部件。 4.3基本要求 (1)冷缩管要求采用硅橡胶材质,外观干净、整洁,不得有划伤、裂纹、飞边、毛刺及其它缺陷;无刺激性气味,支撑条无毛刺(拉扯前后)。 (2)冷缩管必须对接头提供足够的抱紧力。 (3)满足RoHS标准。 (4)冷缩管适用尺寸应为: 4.4基本性能指标 4.5机械性能指标

4.6环境性能指标

5.产品安装、调试、验收及其它 5.1安装和调试 (1)产品应在规定的时间到达交货地点,厂商应提前一个月提供安

装手册(包括产品描述、安装步骤、安装工具和安装材料等)供用户参考。 (2)产品安装由买方委托的第三方施工单位完成,卖方负责安装示范督导。 (3)配套附件的安装由买方完成 5.2测试与验收 (1)产品出厂前, 买方有权派人到工厂进行检验, 卖方应在产品出厂前提供出厂检验项目指标测试程序和检验方法, 供买方参考, 买方可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和修改。 (2)产品运抵安装现场后,买方将与卖方共同开箱验收, 如卖方在接到买方通知后1周内不派人来, 则验收结果应以买方的验收报告为最终验收结果。验收时发现短缺、破损, 买方有权要求卖方在2周内补发和负责更换。 (3)卖方应提前2周将验收建议(包括指标、方式和测试等)提交给买方,买方根据合同、技术规范书和有关规定进行修改和补充,形成验收规范书作为工程验收依据。 (4)工程初验测试合格后,产品入网开通试运行。 (5)产品经过试运行期, 所有性能指标达到验收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时, 可进行最终验收,签署最终验收文件。 5.3保质期 (1)本工程要求产品保质期十年,保质期从发放终验证书日起计。卖方应明确消耗品的清单与范围。 (2)在保质期内,应免费更换所有有缺陷的产品。 (3)储存温度为20°C常温、相对湿度40-50%条件下,应能保证保存3年而指标不劣化。

冷缩电缆头制作方法

冷缩电缆头制作工法 1 前言 在现代变、配电工程中,电缆以其施工维护方便、供电可靠性高等特点得以广泛使用,冷缩电缆头也以其独有的优点得到广泛使用。 2 特点 冷缩电缆头,现场施工简单方便,其冷缩管具有弹性,只要抽出内芯尼龙支撑条,可紧紧贴服在电缆上,不需要使用加热工具,克服了热缩材料在电缆运行时,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热缩材料与电缆本体之间的间隙。 3 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10~35KV三芯电缆终端头的制作。 4 工艺原理 利用冷缩管的收缩性,使冷缩管与电缆完全紧贴,同时用半导体自粘带密封端口,使其具有良好的绝缘和防水防潮效果。 5 制作步骤 5.1 剥外护套、钢铠和内衬层 将电缆校直、擦净、剥去从安装位置到接线端子的外护套、留钢铠30mm、内衬套10mm,并用扎丝或PVC带缠绕钢铠以防松散。铜屏蔽端头用PVC带缠紧,以防松散和划伤冷缩管。 5.2 固定钢铠地线 将三角垫锥用力塞入电缆分岔处,除去钢铠上的油漆、铁锈,用大恒力弹簧将钢铠地线固定在钢铠上。为固定牢固,地线应预留10~20mm,恒力弹簧缠绕一圈后,把预留部分反折,再用恒力弹簧缠绕。固定铜屏蔽地线也是如此。 5.3 缠填充胶 自断口以下50mm至整个恒力弹簧、钢铠及内护层,用填充胶缠绕两层,三岔口处多缠一层,这样做出的冷缩指套饱满充实。 5.4 固定铜屏蔽地线 将一端分成三股的地线分别用三个小恒力弹簧固定在三相铜屏蔽上,缠好后尽量把弹簧往里推。将钢铠地线与铜屏蔽地线分开,不要短接。 5.5 固定冷缩指套、冷缩管 在填充胶及小恒力弹簧外缠一层黑色自粘带,使冷缩指套内的塑料条易于抽出。将指端的三个小支撑管略微拽出一点(从里看和指根对齐),再将指套套入尽量下压,逆时针将端塑料条抽出。 清洁屏蔽层后,在指套端头往上100mm之内缠绕PVC带,将冷缩管套至指套根部,逆时针抽出塑料条,抽时用手扶着冷缩管末端,定位后松开,不要一直攥着未收缩的冷缩管,根据冷缩管端头到接线端子的距离切除或加长冷缩管或切除多余的线芯。 5.6端子压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