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技巧

新闻写作技巧
新闻写作技巧

新闻写作技巧

各位领导·同行:

大家好!今天来跟大家进行业务交流,主要将涉及两方面内容,第一是怎么发现新闻;第二是如何寻找新闻的切入点,也就是新闻由头怎么来写?由于时间关系,我就单刀直入,从第一点谈起。

一·如何发现新闻:

许多刚刚从事新闻工作的同行总是抱怨缺少新闻线索,或者是不知道这阶段应该作什么样的新闻。下面我就这一问题结合具体工作实践进行总结归纳,理出发现、捕捉新闻线索的十个渠道,跟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1.可以从政策文件和领导人讲话中获取新闻线索。

这个很好理解,但不太容易操作,因为它提供给你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你要把它做成一条新闻,还需要费很大的功夫。比如,你要先联系采访的单位或部门,搜集新闻的背景,组织现场拍摄的画面,安排要采访的当事人,最后要提炼什么样的观点,给观众多少有价值的信息。

下面我想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今年9月14日,国家出台《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首先我是从网上得知这一消息,看过之后并不是很上心。那么后来触动我想去做这条新闻的是副市长王耀全在市国税局说的一句话:“惨了,惨了,这次口退税率调整,我想了一下,漳州大概有近200家企业的产品出口将受到沉重打击。得抓紧想办法来应对。”后来我了解到国家这一纸文书出台直接影响到漳州每年3亿美元的出口额,这立即调动起我想去探个究竟的兴趣。于是我上网查阅大量资料,与国税部门反复沟通,决定从口退税率调整,我市近200家企受影响;几家欢乐百家愁,应对新政苦思量;退税新政解读这三方面来做这组新闻。且不说领导一句话就做出三条新闻来,单单从社会影响来说,收获也很不错。连王副市长都说,对对对,这类的新闻就是要这样做,不要造成恐慌,要积极应对。今天把节目带来了,一起来看看。其实时政新闻只要你有为观众服务的意识,同样也可以做得耐看。

2·从各种会议上找新闻线索。

会议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指示精神、反映群众意见、建议、呼声的重要载体之一,因而也成了新闻线索的富矿。我们每位做时政的记者都有很多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只要做有心人,就不难从各种会议中获取会议之外的新闻线索。今年10月份,厦门海关关长带领关区内一帮人到漳州就海关总署出台22条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措施进行调研,并与漳州在家的各套班子就政策的具体实施进行座谈。从这次座谈中,我得知这些措施涉及漳州的有10条之多,其中,积极推动对台小额贸易发展和开放石码港区成效凸显,前景看好。当初就决定过后另找时间单独来做这两条新闻。

3.广泛建立关系拓宽信息渠道。

特别要跟一些经常发生突发事件的单位建立良好关系,从而迅速获得情报。比如通过与交警、消防、急救中心、边防·海关等有关部门的建交,就可迅速获取诸如抢劫、火灾、交通事故、海难等一系列新闻线索。这一类新闻尤其需要实效和现场。评价这类新闻最常用的一个标准就是“拍到才是硬道理”。在这里就不再多说。

4.靠记者自己去捕捉,所谓“脚底板下出新闻”

当然,这方面除了要求记者多跑、“勤”字(耳勤、眼勤、腿勤、手勤、脑勤等等)当头外,还要求记者有较强的新闻敏感。

举这么一个例子:有两家媒体同时派出记者去采访市区举办的一个“机电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启动”仪式,其中一家媒体采用八股式的写法,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出席领导,罗列清楚就交稿了,一条动态性的简短新闻;而另外一家媒体不是报道工程启动,而是以“好钳工比研究生还难找 44个岗位争一个高级技工”为题,介绍高级技工难找的现状,然后又展开思路,引用大量数据列举当前大学生,研究生扎堆儿抱怨工作难找,而在大量的工厂企业却又出现严重的用工荒,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工厂找不到工人,国家培养了这么多人才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家长,学生的择业就业观念是否应该有所转变?这个记者从现象到问题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跟人留下启迪。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在新闻处理过程中,个人的主观意识和个人判断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事实是客观的,但在对新闻处理的过程中,个人的主观能

力就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这种主观能力中,发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最需要的可能就是这种发现能力和选择能力。对一件具体的新闻事件,如何去发现它的新闻传播价值,突出其中哪一个新闻点,这是对记者发现能力的考验。

5.闲聊、闲谈中找线索

记者应该是一个社会活动家,这个职业赋予他一张特别通行证,可以出入各种各样的场合,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所以我们要珍惜这宝贵的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制作出更多更好的节目。举个例子:上两周,我们栏目的另一个责任编辑杨丽敏到长泰采访,主要采访开发区整合这方面的新闻。就在新闻采访结束后,丽敏与开发区的领导在闲聊时得知一个人口不足19万的长泰县在前不久又为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举行了奠基仪式,14年间长泰先后建成三座变电站,工业产值4年翻三番,于是她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新闻眼,从用电需求倍增这个角度解读了长泰工业迅猛发展的大好势头。而这一切来自于一场闲聊。来看一下这个节目。

6.从编辑部获得线索

编辑部是媒体运作的指挥机关,他除了负责具体编辑现有的新闻外,还肩负着策划新闻、安排协调的工作,记者可以随时从编辑部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所以,随时与编辑部沟通十分重要。在这里不作具体地阐述。

7.从其他新闻媒体上获得新闻线索

如何进行加工处理,这其中包括:注意了解新闻与周边事物的关联;寻找现成报道中的破绽;预测新闻发展的方向,对其进行跟踪补充报道;变换角度,突出未被人们重视的新闻事实等等。我们在座的各位应该都在初中的语文课当中学习到《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这篇通讯。其实这篇通讯的前身是新华社一条几百字的短讯。1960年2月3日,山西平陆县发生民工中毒事件。过后,新华社发了一条几百字的短讯,表扬了北京特种药品门市部的职工,同时叙述了时间的大概经过。《中国青年报》记者王石等人在《北京晚报》上读到这则消息后,与编委会取得共识,确立了“一三五方案”(即一个版篇幅、三个人出去采访、五天见报),终于在2月28日刊发了这片影响颇远的新闻通讯。所以,不是首家,不是独家同样可以做出好新闻。

8、从矛盾中发现新闻

揭示事物包含的矛盾现象,通过矛盾来表现事物的反常性,这也是获取有价值新闻的一个渠道。西方关于新闻的定义,就特别突出事物的反常性。如我们熟悉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就是源于这一理念。反常性通常表现为一种角色反串。在生活中我们只要多动脑筋,也可以把握到这一点,比如在记者节期间,各地宣传部门一般都会召开新闻工作者表彰大会,如果你是一位有心的记者,就不难发现“常年”下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与“今天”他们扮演的角色的反差,那就是常年“以新闻报道为己任的记者、编辑、播音员,今天成了被报道的新闻人物。”如果记者能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报道,观众肯定会觉得耳目一新。这样这条新闻就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会议,而将变得很有新意。下面再举一个例子,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是怎么从矛盾当中发现新闻。2003年7月,漳州的盛夏酷暑难当,为优先保证居民的日常用电,市政府对一些能耗大的中小企业实行了分时段的拉闸限电。市政府的态度是宁可牺牲中小企业的利益,也要优先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可是在龙海甘棠村,村领导却无视村民的酷暑难耐,硬是把他们的居民生活用电给切断了,这种反常举动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呢?记者就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到现场做了采访。

9“平常人+平常事=零”,“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

按西方的新闻数学公式,“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根据前者,“不平常人”不管做的是多么平常的事,也可能构成新闻,报道时只要表明其“不平常”的身份,就解决了新闻由头。比如前不久被炒得沸沸扬扬得新闻“王菲的女儿是兔唇”,最近两条很受关注和议论的新闻“黄健翔辞职”“李湘离婚”。在生活中,兔唇,辞职,离婚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但由于这些平常事跟不平常人有关,所以它成为了新闻。而后者呢,“平常人”所做的事,必须具有“不平常”性才能构成新闻,所以,报道时一定要将其事实的不平常性突出出来。

举个例子:上海青年报有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大家仔细听听,它能否构成一条新闻?

市劳动模范、上海第十四棉纺织厂青年工人尚桂珍昨日结婚了。

虽然尚桂珍是一个市级劳模,但毕竟还是一个普通人。按西方流行的新闻数学公式:“平常人+平常事=零”,这是构不成新闻的。所以读者会提出疑问,她结婚也是新闻?而下面这条导语,同也是报道这一事实,就能让人感到价值所在: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第十四纺织厂工人尚桂珍,今年29岁。她曾经表示不达到连续60万米无次布不结婚。为此,她推迟了婚期。12月7日,她创造了连续60万米无次布的上海市最高纪录。于是在12月22日高高兴兴办了喜事。

在这一条新闻导语中,与其说是报道“结婚”,不如说是报道这位普通女工做了不平凡的事,即“创造了连续60万米无次布的上海市最高纪录”,这样就把“结婚”背后的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显示出来了,达到了“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的目的。

10.靠运气获得新闻线索

通过这种途径过的新闻线索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可以说是要靠运气,看机会,一旦遇上了,你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抓住它。比如去年珊瑚台风期间,我们部门的记者就在漳浦九龙岭路段抢拍到了一组山体滑坡的整个过程,05年全省好新闻奖短消息类一等奖就有一条泉州华侨大学四名大学生走出校门过马路时被一辆出租车撞飞了,整个现场全记录了下来。1999年9月份,厦门经历了五十年未遇的特大台风,台风期间,厦门电视台记者原本是想到飞机场拍摄机场是如何做好防抗台风工作,不料一到现场,记者看到的却是飞机被台风刮得飞了起来的现象,结果捡回了一条全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的好新闻。虽然这种新闻有很多机缘的因素,但它也需要你去好好把握,即使天上可以掉下馅饼,你也要弯下腰去把它捡起来,不然这块馅饼也未必时属于你的。祝大家在以后的采访中能多多撞上这样的好运气。

二找到新闻之后如何切入,怎样写新闻由头:

“新闻由头”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新闻的引子,或者叫“新闻根据”、“新闻依据”。首先它要告诉观众这个新闻事实为什么现在成为新闻。有些过时的新闻,现在才进行报道,其中必有缘由。我们要善于找出这个缘由来。第二,它是新闻来源的必要说明。告诉观众你所报道的新闻,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另外,它还是新闻事实的有力证据。

那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当如何去寻找、挖掘新闻由头呢?我粗浅地归纳出以下八点:

1、寻找时间上的最近处

在寻找“新闻由头”时,要从时间的最近处着笔。毕竟新闻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一般而言,非事件性新闻比事件性新闻更需要考虑时间依据。因为它的时间性不如事件性新闻强,时间跨度大。所以,它常常面临的问题是:事实早就存在,为何现在要报道?而事件性新闻,因为它是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作出的报道,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它的时间依据是很明显的,就是事实发生的时间。对于这类新闻,你只要解决好报道的价值依据就可以了。

那么怎么来解决非事件性新闻的时间依据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同类事实中的最近者。为体现时间的新近,我们通常会选同类事实中一个最近发生的事实入手。我们下面来看两条新闻,对比看看同样是报道工业的题材,哪一条新闻的由头做得更引人入胜。

港尾:凸显五大产业打造工业格局

[观众朋友我现在在港尾镇镇办工业园,龙海宝新轻工制品有限公司厂房落成暨开业典礼仪式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高悬的气球、飘扬的彩旗、雄壮的进行曲、欢快的舞狮,11月21日,宝新轻工制品公司里一派热闹喜庆的气氛。宝新轻工属外商独资企业,公司成立于1996年,由日本筑岛株式会社筑岛章男先生投资兴办,投资总额330万美元,主要加工生产中高档次伞及伞配件。为扩大生产规模,去年该公司又新征用土40亩,建设新厂房,并增加生产压克力、木制玩具、工艺品等,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等地,投产后宝新轻工预计年可创产值7000万元,解决社会劳力400

人。

近年来,港尾镇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凸显农副产品加工、工艺品项目、临港仓储物流、机械制造、造船等五大项目产业,形成了产业集中,优势互补的工业发展格局。其中一鑫石化,中利仓储,天利特仓储,恒远仓储,鑫利木业,南太武鼎衡3万吨级船舶制造,海洋石化5万吨级船舶制造等一批总投资23亿元的大项目在今年下半年完成了签约。目前,这些项目的筹建、报批、勘探工作正全面启动。

霄基本形成机械五金制造产业(反面教材)

口播:近年来,云霄县通过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的重点倾斜,扶持壮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快产业聚集。目前,该县已基本形成以运元为龙头的机械五金制造产业锥形。

正文:记者在云霄县博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的主体厂房已建好,办公楼及宿舍楼的建设正在抓紧进行中,生产用的设备已购买,即将进入投产。

近年来,云霄县已先后引进福建运元、运丰、运祥、南云、博胜、元欣五金等一批机械五金制造加工企业,总投资额近10亿元。坚持“突出大项目、突出产业聚集、突出效益”的工业发展思路,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加以倾斜,着力扶持壮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推进产业聚集。全县引进的10多家机械五金制造加工企业或已投产、或已投建,其中,已投产的福建运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总投资1.2亿元,生产销售了挖掘机、装载机等重型机械120多台。

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寻找同类事实中的最近发生者,在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中,实际上就是以点带面式的写法。我们有一些记者经常会忽略非事件性报道也要满足“新近或正在发生”这一要求,往往直接从面上写起,或者干脆从这类事实的起点写起,结果报道只显示了这条新闻的价值依据,没有表明时间依据,其新闻的由头就显得不足。这类的新闻一拿去评奖,即使内容再好,也难获得好奖次,因为没有时间依据,留下了硬伤。以后大家在做参评作品的时候要特别留意这一点。

2、挖掘内容上的最新点

新闻除了要讲求时间新之外,同时还应特别强调内容新。如果能在过时的事件中从内容新上寻找“新闻由头”,也能够写出好的报道来。有些新闻事实发生以后,由于种种原由,未能在发生事件的当时就作报道,只能在事件经过若干时日之后再作报道,那么就得寻找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与这个事件有密切联系的有意义的事情,作为报道这件事情的新闻由头,把旧闻变新闻。

下面这个例子可以对此进行很好的说明。漳浦县通往南浦乡中西林场有一座东方桥在今年5号台风格美的袭击下坍塌了,当时并没有对此进行过报道,三个多月过去了,断桥的事实已成了旧闻,可为什么还可以做出新闻呢?原因就在断桥未修,影响到现在村民的生产问题,村民们抢收的甘蔗无法运出去。先来看这条新闻。

漳浦南浦乡:断桥何时修?

从漳浦县通往南浦乡中西林场的主要通道要经过一座东方桥,然而在5号台风格美的袭击下,东方桥已经坍塌了。如今,林场及周边行政村面临着如何把甘蔗运出去的困境。

东方桥是中西林场连接漳浦县城的主要交通枢纽,跨度约100米,涉及南浦乡3个行政村、中西林场共5000多名村民的进出方便。如今桥倒塌了,当地农产品的运输成为最为棘手的问题。(漳浦县南浦乡兴巷村主任许国川:我们本村有500多亩的甘蔗,现在也要开始抢收,到现在没有路走,都运不出去。)

甘蔗收成后运输需要桥,林场恢复生产需要桥,村民出行也需要桥,可如今,交通中断,生产生活陷入困境。虽然林场及周边3个行政村的村民已积极筹资重建,但受到台风影响各村经济已损失惨重,靠自己集资修桥谈何容易?

(漳浦县南浦乡兴巷村主任许国川:我们村里群众有在自己筹集资金,但远远不够,这个桥修起来要100多万。)

断桥是旧闻,但由于记者寻找到新近正在发生的甘蔗无法运输的这件与断桥有密切联系的事情,作为报道这件事情的新闻由头,于是就把旧闻变了新闻。

3、寻找过去事实的新动向

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事情发生时,记者没有及时得到报道线索,错过了报道机会。但这一事实仍然有报道价值,只是报道的时间依据已成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注意这一过去了的事实是否有新的动向或新的发展。抓住新的动向或发展,就有了新的报道由头。例如诏安抗洪英雄陈列周的一些相关报道。在今年5号台风期间,他奋不顾身勇救村里的一百多位村民时,当地媒体并没有及时报道这一条新闻。得知陈列周的事迹是过了一阵时间,被他救起的一百多位村民联名写了一封感谢信寄给陈列周所在的部队,部队领导得知情况后对他进行了嘉奖,记功;前不久,陈列周又荣获全国十佳见义勇为英雄光荣称号。应该说,陈列周救人只是一个开始,救人之后这件事又不断有新的发展,如果记者能够及时捕捉这起事件的新动向或新发展,就不断有新的报道由头,也就不断有新闻可做了。

寻找事实的新的动向时,如果有几个动向,新闻由头一定要注意抓住最新的动向,以满足“新近或正在发生”这一要求。

4、从评价入手

有些新闻事实的价值不易被人感知,需要有简短的评论来揭示其意义,这样才能一开始就抓住观众,这也是撰写新闻由头一个比较常用的手法。

评价法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自评法,一是他评法。自评法,由记者直接作出评价。在叙述事实的同时附带道出事实的意义。比如对于黄河小浪底截流工程的报道,记者就采用了这样的由头:“中华民族治黄史上带有里程碑意义的黄河小浪底工程,今天10时28分实现截流。”他评法,通常是引用他人的话来表明其价值。比如:北京青年报有篇报道八一电影制片厂治理影片洗印污水取得成果的新闻就是采用他评法的由头:“多年来青蛙已经绝迹的北京市莲花河一带河区,如今在深夜又听到了阵阵蛙声,莲花河水系管理部门的同志告诉记者,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治理影片洗印污水取得的成果。”

对于一般的消息来说,应当是尽量少用议论。而较多的评价可能会给人主观色彩较浓之感。他评法因为是引用了他

人的见解,所以比较而言,要比自评法显得客观些。这也是西方记者乐于使用的原因。他们认为这种他评法“可使受众感到与新闻当事人发生最密切的接触。假如说对大多数报道而言记者的角色就是在观众和新闻事件之间担任中介人,那么使用直接引语记者至少可以退居一旁而让报道中的人物自己为自己说话。”

5通过渲染提升新闻价值

一些事实,如果只是简单地、朴素地直叙其事,其新闻价值可能难以显示。如果是对其规模、特征、性质等稍加渲染,就可以用它的“风采”来提升新闻价值。一些描写式导语走的就是这样的路子。来看这样一段导语:

山西古典蒲剧《蝴蝶杯》中,描写男主角田玉川有传家之宝“蝴蝶杯”非常神奇,只要斟酒入杯,就有五彩缤纷的蝴蝶在杯里翩翩起舞。杯中酒干,蝴蝶也就隐去。这种蝴蝶杯最近已由山西省侯马市陶瓷厂试制成功。第一批近二千只已销售一空。

这篇报道的主信息已经在标题《山西制成蝴蝶杯》中表明。导语如果只是简单地说某厂制作了一种陶瓷杯,观众可能感受不到其新闻得价值。而刚才这段导语对杯子的“神奇”稍作渲染,就会让观众急于想一睹为快。

以渲染法来提升报道价值,要防止出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消息写作必须是:以最短的文字,以最朴素的表述,将最重要的内容,以最快的速度告诉读者。而渲染之法如果不加适当控制,首先就有可能造成篇幅过长的问题。因此,一定要注意文字的简洁,尽可能地以最经济的文字来完成渲染效果。另一个方面就是文字不宜过于花哨和夸张。过之,即显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定要把好这个度。

6心存百姓观念

记者在提炼、挖掘新闻“由头”的时候,一定要有百姓的观念,特别是做“时政”新闻时,更应该要有百姓的观念。如记者去参加一个市政府或者政法委的会议,一般情况下,记者都爱以“今天上午,某某会议在某某地方召开。市政府

某某副市长出席了会议”;或:“今天上午,市政法委在110指挥中心召开全市政法委书记会议。市委常委、政法委某某书记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等类似的导语,来作为新闻报道的“由头”。以上两个会议报道的“由头”看起来都具有“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新闻要素。这些新闻的“由头”应该没有问题,更没有差错。但这样的新闻“由头”,百姓是不愿意花时间把这些新闻报道看下去的,因为它的新闻报道“由头”太一般,只有“政策性”,没有“亲和力”,没有“百姓”的观点。

我以为,类似的会议新闻记者也应该找准报道的“由头”,寻找出会议的“精髓”,找到与百姓紧紧相关的“切入点”。如:“市政府某某副市长出席了会议”,它是新闻的“由头”,但更重要的“由头”,则是这次会议中与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这才是本次报道的“切入点”。如果把这个“切入点”作为新闻的“由头”,这样的新闻报道就更有意义。另外,政法委召开会议不外乎就是整顿社会治安、打击刑事犯罪的内容,如果把新闻的“由头”写成:当前我市一些地方“黑社会势力”又有所抬头,今天,市政法委召开会议,部署打击、整治“黑社会势力”的专项斗争。用这种提示性的手法来写新闻报道的“由头”,就远比以上的那种方法更能吸引受众。这样的新闻“由头”,百姓才爱看。

7让数字贴近观众

很难想像,离开了数字,社会经济活动还怎么能够运行。新闻,特别是经济新闻,最难得避开的,就是数字。笼统地说人们都厌恶数字,这不确切。因为得看这数字是否与当事人有密切联系——比如,清点自己口袋里的工资时,谁对那数字厌烦过?这其实就为我们在经济新闻中处理数字提供了一个启示:要让观众对数字有贴近感。

新华社有这样一篇报道,题目是《全国自行车一秒产一辆》,它的由头是这样写的:平均每"滴答"一秒不到,就有一辆新自行车出厂。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头十一个月全国共生产自行车三千二百二十九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九。

从新闻的接受美学上说,这种换算,使用的是让读者从自己熟悉的时间概念"分"出发而产生接近感的手法。

现在经济新闻中见得较多的,是那种一厂、一店、一村的经济开发的成功做法,而一写又总避免不了大量地使用利税、产值等数字来说明成绩之可贵。静止地看,孤立地看,可能作用不大,大量观众在密集的数字面前,如坠云里雾中。实际上,平面地堆起一串串上升的各项数字,不如精选一项数字,作一番纵深的比较。常见的手法是,用假设的手法,以一推十,以小推大,从小切口推出一个较大的全景数字来——一个新产品开发,单项的增值是若干元,但一经过"乘"的计算,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可以获得若干效益,马上就把新闻的意义突出出来了。新华社记者贺劲松采写的《每家换一个坐便器每月可节水4.9亿吨》,就是将一个新技术、新产品如果得到推广有可能产生的全国效益联系到一起,突出了它在更大范围的意义,从而凸显了新闻价值,这条新闻的由头是这样写的:"如果每个家庭把坐便器或淋浴器换成节水产品,全国城市每月可望节水4.9亿吨。为推广节水产品的使用,国家经贸委今天在全国范围启动节水产品认证工作。"

对记者来说,数字当头,怕的是照抄照搬,原封不动地转给观众。对大的数字,不妨用除法、减法,化解到每个人均摊的地步;对小的数字,又不妨用乘法、加法,设想出在更广大地域所具有的意义——变来化去,无非是在数字里发现出一个个新的世界。也就是通过大量的对照、比较、计算,给人尽量多的可资借鉴的数字信息,达到吸引大量观众的效果。

目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我们所做的新闻当中会有很大一部分跟工业有关,而说到工业,自然就离不开数字。所以大家今后在这方面可动动脑筋,如何让观众对数字有贴近感。

8善于设置悬念

我们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所以在新闻由头中恰到好处地设置悬念,能激起观众看新闻的兴趣和欲望。

a提问设置悬念。这是新闻导语悬念设置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疑问提得好,能把读者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从而调动阅读新闻的积极性。

《参考消息》2004年7月6日新闻《男女比例失调造成中国"光棍"阶层》,导语就是采用提问方式设置悬念的:"如果社会上数以千万计的青年男子娶不到老婆,你会担心吗?这正是中国和印度现在必须面对的令人感到烦恼的一幕。"

这条新闻报道中国男女比例失调,越来越多的父母利用胎儿性别鉴定技术在胎儿出生之前就把女孩打掉,这不仅使女孩出生率降低,而且还将致使一大群年轻男子难于讨到老婆,无法开始自己的家庭生活。在报道这一情况时,记者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写导语,一开头就用悬念把读者吸引住。

b矛盾设置悬念。悬念,是现实生活中矛盾和问题的集中概括。在新闻导语中设置矛盾,必然引起心灵上的冲突,给读者带来悬念。

请看《健康报》2000年5月29日报道《纯净水:喝,还是不喝》的导语:"最近,有家企业在广告中声明:纯净水对健康无益,今后将停止生产纯净水。不少喝纯净水的市民不禁愕然。然而许多专家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水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和认识还很不够,现在就给水下结论,为时尚早。"

喝纯净水本来是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一种选择。在频频出现的"饮水大战"中,任何一家厂商大概不会去做广告,声明喝纯净水对健康无益。这篇报道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有企业声明,还将停止生产纯净水,专家也认为,水对健康的影响的研究还不够,给水下结论为时尚早。由于作者在导语中恰当地设置了矛盾,在语气中增添了报道的情趣,纯净水——喝,还是不喝,读者非要看个究竟不可。

c反常设置悬念。从违反常规的现象或结果入手,突出事物的不同寻常之处,刺激读者心理,引起读者注意。

例如,获200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的广播新闻《尴尬的表彰会》的新闻由头:“今天上午,阜阳市颖州区在区委礼堂召开‘五一八’事件见义勇为英雄表彰会,表彰“五一八”事件中的9名救人英雄。然而,会议刚结束,记者却看见两位受表彰的村民拽掉大红花,扯下授带,甩到地上。”一般人受到表彰都会喜上眉头,作为受表彰的象征

物品大红花和授带会永久保存,十分爱惜。但是,这两位受表彰的英雄为什么恨不得立即拽掉大红花,扯下授带,甩到地上,还要踏上一脚呢,如此强烈的反差现象后面,究竟隐含着什么呢?这就给观众一个很大悬念,非要听下去,弄明白不可。

d奇趣设置悬念。人们看见一奇物,必讶问这是什么东西?遇见一趣事,必问这是什么道理?这种奇趣的心理,反映在新闻上,就是对新奇的东西、趣味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心理的注意力极易悬在这上面。

下面来看一篇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的新闻导语:"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看了这条新闻导语,人们不禁要问:中国军队怎么到达了布鲁塞尔?还有军乐队和骑兵?他们是什么身材?真可谓是妙趣横生,悬念至极。原来,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这条消息。

E省略设置悬念。省略是叙事中的一种停顿、中断和空缺。新闻导语悬念的设置中,省略语断意留,状态延续,富有悬念。

请看《楚天都市报》2004年9月27日32版新闻《江堤下有人挖坑?》导语:"昨日,记者先后接到读者来电称:武昌堤东街的江堤下不知被谁挖了篮球场大的一个坑,让人担心......"

这条新闻导语省略了担心的内容,然而这却更让读者担心,从而加强了悬念,拓宽了想象空间,引发了读者对江堤的思考和关注。

新闻导语的悬念设置还有其它多种方法,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在新闻导语中设置悬念,都要自然贴切,合乎情理,不能故弄玄虚。如果以耸人听闻剌激观众的胃口,那就会令人反感了。

新闻写作技巧

新闻写作技巧 一、如何发现新闻。没有的写是我们及一些通讯员,甚至记者常遇到的头疼问题。所以善于用新闻的眼光去发现新闻,是写出通讯报道的关键。 (一)"变废为宝"选角度。联保贷款推行多年了,再写就无新意了,成为新闻写作的废物。但如何变 (二)"吹糠见米"。举齐鲁晚报例子。 (三)"大海捞针"挖新闻 二、消息的写作技巧。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消息的写作,这是目前适用最广泛的一种新闻写作方式。对我们农村信用社的新闻报道来说,也是最常用的文体。因为通讯较消息篇幅长、覆盖面大,象我们这样的单位,一般很难被新闻单位采用。 (一)消息的构成:标题、导语、主题。(通常还可分为背景、结尾,这里所说的,已经包含在主题内)。 1、标题。也就是新闻的题目,象人的脸面一样重要。标题制作贵在醒目、得体、生动形象,能够吸引读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篇报道,读者拿起来之后要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还是不看。新闻标题的结构方式、写法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在标题撰写上必须下功夫。新闻界有"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

写主题"这一说法。 2、导语。 一、概括性导语。 导语往往是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使读者看过导语后,不用看下文,就能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这种结构形式的特点避免了消息写作中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淹没在大量一般性事件各,突出了"新"字。 陈述性导语。按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来写,又叫"编年史式",这种形式使消息情节步步推进,事件的高潮在后面出现,有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描写型导语。 四、就是对消息中某一有意义的特殊场面作简洁而有特点的描写。 五、评论型导语。就是在叙述事实的同时,立即对事情作出评价,提示其事物的现实意义。如写我们支持贫困学子上大学时,可以这样写:浮来农信社在做好当前支农工作的同时,筹措资金设立"专项贷款"重点扶持"金榜题名"的贫困农家学生顺利入学。(这是事实,然后再加以评论)此举,让浮来山镇考取大中专院校的考生及其家长们吃了"定心丸"。 六、设问式导语。设问式导语就是在消息开头即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然后加经解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想。如

《通讯稿的写作要素》

《通讯稿的写作要素》 ★通讯稿 一通讯的概念: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二通讯的种类: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三通讯稿的语言特点: (1)真实客观,不弄虚作假,不盲目夸大; (2)事件有较强的时效性,现要求一天至少一篇; (3)叙述清晰有条理,描写具体生动形象; (4)议论深刻有力度,不要浮于表面。 四通讯稿的写作 1、通讯稿的开头 (1)确立明确的主题; (2)拟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题目。 2、通讯稿的正文交代事情发生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一,筛选两到三件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具典型意义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注意详略,切忌记流水账; 第二,运用场面及细节描写突出表现人物或事情的闪光点;

第三,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第四,综合运用比拟、反复、排比等多种表现手法。 3、通讯稿的结尾 (1)深入发掘人物的精神风貌,阐明对个人或团体的影响或由此引起的反思。 (2)挖掘事情的内涵,阐明事件对于个人及活动小组的指导及教育意义。 (3)客观阐明事件或人物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及产生的影响。 (4)总结由此得到的经验及教训,对未来的工作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5)以某位采访人物精辟或有意义的话作为结尾,引起读者的反思。 三、通讯稿的写作技巧 (1)选好典型,确立主题; (2)写好人物; (3)安排好结构; 1)按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或作者对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来安排结构。采用这种结构,要详略得当,布局巧妙,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可运用倒叙、插叙、补叙、夹叙夹议的方式; 2)按空间变换或按照事物性质来安排材料。采用空间变换方法组织结构时,要用地点的变化组织段落;按事物性质安排结构时,要围绕主题,并列地写出不同的几个侧面;

大学生记者新闻写作技巧

校园新闻采访与写作指导 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1. 丰富的创造力. 善于发现问题,发现素材,发现现象 2.强健的记忆力. 在没有速记工具的情况下要准确迅速地记下有用的信息 3.高度的预见力.突发事件在发生前都会有征兆,需要认真分析这些蛛丝马迹,就会产生预感,从而认真准备,即使捕捉精彩瞬间。 4.敏锐的观察力. 作品的思想深度,取决于作者和思想高度,其间的桥梁就是观察力。细致的、敏锐的观察和形象的选择,就是一个摄影记者的思想深度和摄影表现技巧的有机结合 5.准确的判断力.敏锐地发现新闻,准确地判断新闻价值,快速地报道新闻 6.文字表达能力 7.顽强的意志力 二.新闻及如何选择新闻 1.新闻价值 A.真实: who when why where what how 要素准确,背景材料准确,细节准确 B.新鲜: 时间新――09年春节央视大楼起火,时间21点,日本媒体在晚间节目结束前播出,引起很大的反响 内容新――厂长:减人增效是我厂改革的唯一出路 工人:换厂长是增强经济效益的唯一出路 角度新――《手表获奖――放在库里一年没有坏》 C.重要:新闻事实和报道与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关于南湖新校区,关于矿大改名 D.显著: 新闻事件参与者及业绩知名程度,教授委员会,院士打假,舒淇与黎明 E.接近:与群众的接近程度.伊拉克人质事件,其家属最关心 F.趣味:《他们在与"坏蛋"做斗争》――记南京市鸡蛋检测组 《他什么话都没有说》――记法国哑剧大师John 2.新闻敏感度: 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是否值得报道 A、接触实际,熟悉情况,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明天感冒吃什么药》《新新人类,昨天你E过了吗》 B、善于比较,去伪存真,沙里淘金,去粗取精《实行双休日,关键在5天》《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新闻写作技巧汇总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写好导语? 消息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 1、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具体写作方法: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

通讯报道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通讯报道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通讯报道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通讯报道工作,对于弘扬典型,激发群众,凝聚人心,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顺利贯彻落实,意义重大,是一项非常光荣的任务。总结报道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我概括为“六多”。 一、多学习,提高思想境界和知识水平 搞好通讯报道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业余的。即使业余,就免不了吃苦。尤其搞文字工作,许多人都说,麻烦得很。的却,我们都不是专家,也不把它当饭碗,就说有一点稿费,也少得可怜。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自讨苦吃呢?我想主要原因有两点,一个是爱好,一个是工作需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追求的境界,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既然是爱好,也是工作需要,那么就有个如何提高的问题,也就如何使其形成能够更好地填补生活空白、丰富人生内涵、推动工作发展。我觉得,首先需要不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和优秀思想文化不断净化、丰富、武装我们的头脑,不断加固我们思想的堤坝,才能不断提高对人生、对生活的认识,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这是干好一切工作的思想保证。对通讯报道来说,也是提高报道思想纯洁度的有力保证。同时,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报道质量,多出好的、有影响的报道精品。不提高,老师在一个水平上,就很容易产生乏味感,容易失去信心。不放弃学习,读书、报道、动笔,越写越觉得知识浮浅,越写越觉得思想浅薄。一个人如果不学习,是很难自觉其无知和浮浅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像不吃梨就不知道梨的味道一样。 二、多留心,扩宽新闻线索渠道 应该说新闻线索时时有、处处有,特别是在当前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优秀人物、先进事迹层出不穷,需要弘扬、亟待报道的典型时时涌现,能不能捕捉到新闻线索,关键要看我们留不留心,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有没有没新闻敏感性。这种敏感性是要在长时间的新闻写作中累积。只有对当前事件的新闻性作出比较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决定并取舍其报道与否,才能提高报道的命中率和报道效应。 三、多采访,扩展新闻线索渠道 搞新闻,坐等的产量是不会太高的,质量也不会太高。只有多采访,避开正面,深入到生活的背面去,多接触采访对象的吃喝拉撒,居住行止,才能在看似平凡而普通的人物身上挖掘出不平常的东西,写出来的报道才可能真实、生动、感人,具有影响力。与此同时,我们的思想也会在深入中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觉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这种潜在的力量是增强我们报道的责任感,提高我们写作水品的催化剂。 四、多总结,提高报道技巧 总结的过程,是一个分析、比较、优选、提高的过程,不总结,很难提高,至少提高得很慢。对于通讯员,要提高报道质量和上稿率,不仅需要定期总结,更重要的是要随时总结,

校园新闻稿格式与范文

校园新闻稿格式与范文 篇一:校园新闻稿(通讯稿)写作方法与技巧 校园新闻稿(通讯稿)写作方法与技巧 一、定义:通讯稿,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简洁、全面、生动、形象地反映校园活动的一种有着较为固定的格式的新闻报道形式。 二、格式:“三段式”写法。 (1)标题:高度概括活动内容,使读者一目了然。 副标题:辅助作用,进一步解释活动内容。(必要时可增加,不常用)(2)第一段:说明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举办方、活动对象、出席人物(领导、嘉宾)及活动开展的目的。(叙述顺序无固定,条理清晰即可) 要求:信息全面、准确(特别是人物称谓)。 (3)第二段:介绍活动开展的过程、主要流程。充分表现活动的精彩和成功,语言尽量简洁生动,内容全面。 要求:条理分明,思路清晰,内容简洁。(活动内容多少由活动流程决定,多则另起一段) (4)第三段:简要总结活动的意义、影响。 要求:总结性语言要与活动内容相符,积极向上。 三、注意事项:

(1)人物称谓: 校党委xxx(副)书记;xxx(副)校长;校长助理xxx;校团委xxx (副)书记; 院党委xxx(副)书记;xxx(副)院长;院团委(副)书记xxx老师;院学工办(主任)xxx老师; 学生会、社团管理部(副)主席xxx同学;学生会、社团管理部主席团助理xxx同学; (称谓在文章中的出现顺序必须根据发以上顺序从上到下) (2)部门称谓: 1、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简称:冶能学院共青团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委员会,简称:团委 2、(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学生会: 办公室、外事部、勤助部组织部、宣传部、编辑部、文艺部、艺术团(隶属文艺部)、体育部3、(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社团管理部: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协)、心语协会、拓展与科技协会 生命之巅运动协会、红青社、翰林社 四、通讯稿上传的两大网站。 (1)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ec4758389.html,/) 进入方法:昆工首页――学校概况――院系设置――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2)昆工青年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ec4758389.html,/) 进入方法:昆工首页――校园文化――昆工青年――基层动态――冶能学院

做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新闻写作技巧浅谈

做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新闻写作技巧浅谈 www.hkfe.hk 香港经济网 一、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应做好的储备 二、学校新闻通讯员如何发现新闻线索 三、新闻写作基本知识 1、新闻稿件的基本要素 2、消息写作 3、通讯写作 4、导语写作 四、如何写出角度新颖的新闻 一、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应做好的储备 一、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应做好的储备 1、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言之,它就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 ν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具有了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不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会兴奋地发现“生活处处皆新闻了”。 一、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应做好的储备 2、对学校工作既能“跳进”又能“跳出” ν 跳进:全面了解和熟悉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ν ν跳出:跳出自己学校的圈子,在一个新的高度和更大的范围去看待学校工作和活动 ν跳进是为了深入了解要采写的新闻内容,跳出是为了更准确的把握要采写新闻的主题和挖掘新闻的意义。 一、一名优秀学校新闻通讯员应做好的储备 3、锤炼新闻写作基本功 ν ν这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因为我们的大多数通讯员都不是专业出身,所以要强调这一点。大家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基本的写作技巧,通过自学都可以掌握。 ν开始写稿的时候,可以先找一些类似的稿件模仿,熟悉了,就可以自如的去表现。 勤写勤练勤看,相信大家一定提高很快ν 二、学校通讯员如何发现新闻 1、国家当前教育热点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 2、社会热点和学校活动的有机结合; 3、市教体局工作要点和宣传重点

通讯稿格式与写作技巧

通讯稿格式与写作技巧 什么是通讯: 通讯是比消息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 通讯稿格式: 通讯和消息在格式要求上不一样,消息有固定的格式,通讯没有固定的格式,通讯结 构与一般记叙文章相同,基本上按时间、逻辑二者结合的顺序安排结构。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大汉民族――传播汉语言知识,宏扬中华文明,在各大搜索大汉 民族,很容易找到我们。 1.选材不同,通讯要选择含量较大的真实典型材料。而消息选材不受此限制。 2.详细不同,通讯内容表述比较复杂详尽,讲究场面和细节描写,而消息内容要求简 单概括。 3.表达方式不同,通讯除叙述外,还要运用描写、议论、抒情手段;而消息多用叙述。 4.结构不同,通讯无固定格式,而消息却有严格要求。 综上所述,可以概括出通讯的特点:现实性、形象性、评论性 通讯的运用范围: 根据通讯的特点,可以运用在四个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通讯的分类:人物通讯、事 件通讯、工作通讯和概貌通讯。 人物通讯是表现人物形象的,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事件通讯是重点描绘生活 中带倾向性和典型性的生动事件及人们所关注的事情和问题;工作通讯是报道当前带有普 遍意义的先进工作经验、工作成就或存在的问题;概貌通讯主要是反映一个单位、地区的 某种气象、面貌。公务员之家: 写好通讯,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其次不论是人物通讯还是事件通讯,都要把人物写好; 第三要安排好结构,常用结构一般有纵式、横式和纵横结合式三种,此处不作详细介绍, 如有需要请查看大汉民族网络相关文章。

感谢您的阅读。 祝语:梦中,是那绽放着思念的花,吐露着阵阵清香;花中,是那弥漫着祝福的梦,传递着悠悠问候,为忙碌了一天的你,消除疲惫,驱赶烦恼,带来快乐。

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

新闻稿件的写作技巧 导读: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意思准备 同是大学生记者,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也都到实践中去了,到学生中去了,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写出漂亮的新闻作品,而有的记者仍然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或者说发现不了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呢?为什么有的学生记者通讯员总是埋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而一再要求编辑老师为他们提供采访的话题,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新闻敏感的问题。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言之,它就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1)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在大学生记者群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刚开始成为

一名学生记者,通讯员的时候,由于都是刚刚从中学来到大学,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成为了一名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校园记者。二、积累新闻素材,选好新闻题材,找准新闻角度,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前提。 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周立波也认为“材料少了不好办。”有个外国记者说:“你要有作为吗?*8小时写稿不行,要做24小时的记者。”这些都 说明积累素材对写作的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初学写作的大学生记者,更应该重视积累新闻素材。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摘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摄取而来的、尚未通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没有新闻材料的积累过程,就谈不上新闻写作的问题,作为记者,要积累新闻素材,必须重视自己的“笔记本”。法国作家果戈里便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警句谚语随时记到这个笔记本上。他说:“一个作家。应该象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每一个大学生记者,要写好一篇新闻稿,就必须养成随得随记的习惯,把在校园内看到的一切与师生相关、有可能产生新闻的素材积累起来。一个校报记者在几年的采访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笔记本”,将成为他从事新闻写作和研

策划方案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ec4758389.html,)/文秘写作/策划方案 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标题:新闻稿件写作技巧 在我们的生活,有许多人正在从事或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它们包括各种媒体记者、各社会媒体通讯员、特约记者、新闻专业的等。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有志于从事新闻工作的的人来说:好第一篇新闻稿件十分关键。结合具体实践经验,*将对次做如下论述: 一、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是写好第一篇新闻稿的意思准备 同是大学生记者,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也都到实践中去了,到学生中去了,为什么有的记者能写出漂亮的新闻作品,而有的记者仍然发现不了新闻线索,或者说发现不了有意义的新闻线索呢?为什么有的学生记者通讯员总是埋怨没有什么东西

可写,而一再要求编辑老师为他们提供采访的话题,说到底这就是一个新闻敏感的问题。 什么叫新闻敏感或新闻触角呢?简言之,它就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别人不能看出它是新闻,而你却一下就能识别它是新闻,这就是新闻敏感。没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很难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美国新闻学家卡斯柏.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形象的阐述了新闻敏感对于记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不懂得和谐的人,不能成为一个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也不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1)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就能够当事情还在“风起于清萍之末”时,就敏感地察觉到它,并预见它的去向,从而比较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新闻稿。 当然,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记者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培养训练获得的。在大学生记者群中,不乏这样的人,他们刚开始成为一名学生记者,通讯员的时候,由于都是刚刚从中学来到大学,不用说缺乏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就是基本的新闻知识也不具备。但是,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新闻工作实践,刻苦学习,勤奋笔耕,终于成为了一名有一定新闻敏感和写作能力的校园记者。

新闻报道写作技巧

新闻报道写作技巧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标题是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的。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扼要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要用充分的事实表现主题。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结语是交代新闻事件结果的话。可有可无,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标题 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题:揭示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一篇报道,读者拿起来之后要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还是不看。标题是新闻的题目,是消息的眼睛,象人的脸面一样重要,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新闻标题的结构方式、写法很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在标题撰写上必须下功夫。新闻界有"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题"这一说法。 消息标题的特点是:必须有--何人(物)who做何事what,必须简洁、准确。如:1、专家(who)解惑:孩子到底能不能打(what)(2008年10月01日 来源:新华社);2、学校(who)因高三学生在宿舍吸烟(why)劝其转学(what) (2008年10月01 日 来源:四川新闻网);3、会昌(who)举办体育盛会喜迎新年(what)(2009年1月4日,来源:赣南日报)。 (二)导语

通讯稿格式与写作要求与通讯稿格式及范文汇编

通讯稿格式与写作要求 什么是通讯: 通讯是比消息详细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经验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体。 通讯稿格式: 通讯和消息在格式要求上不一样,消息有固定的格式,通讯没有固定的格式,通讯结构与一般记叙文章相同,基本上按时间、逻辑二者结合的顺序安排结构。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大汉民族——传播汉语言知识,宏扬中华文明,在各大搜索大汉民族,很容易找到我们。 1.选材不同,通讯要选择含量较大的真实典型材料。而消息选材不受此限制。 2.详细不同,通讯内容表述比较复杂详尽,讲究场面和细节描写,而消息内容要求简单概括。 3.表达方式不同,通讯除叙述外,还要运用描写、议论、抒情手段;而消息多用叙述。 4.结构不同,通讯无固定格式,而消息却有严格要求。 综上所述,可以概括出通讯的特点:现实性、形象性、评论性 通讯的运用范围: 根据通讯的特点,可以运用在四个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通讯的分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概貌通讯。 人物通讯是表现人物形象的,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事件通讯是重点描绘生活中带倾向性和典型性的生动事件及人们所关注的事情和问题;工作通讯是报道当前带有普遍意义的先进工作经验、工作成就或存在的问题;概貌通讯主要是反映一个单位、地区的某种气象、面貌。 写好通讯,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选好典型,确立主题;其次不论是人物通讯还是事件通讯,都要把人物写好;第三要安排好结构,常用结构一般有纵式、横式和纵横结合式三种,此处不作详细介绍,如有需要请查看大汉民族网络相关文章。 通讯稿 通讯的概念 第1 页共1 页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电视新闻报道的写作方法及表现技巧

一、以具体形象的事实说话,要做到用具体形象的事实去说明抽象的道理和枯燥的数字,力求观众听得出、看得见、摸得着、感得到。多用事实说话,少用抽象语言。 二、电视新闻要写的精悍短小,篇幅短,段落短,语句短。电视新闻稿篇幅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00字,最长不超过500字,关键是电视新闻报道主题集中,每个段落的文字不要过长,要做到每个段落只写一个中心意思。在表述这个中心时,要选用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文字要精练,简洁,不拖泥带水。 三、电视新闻稿的语句必须简短有力,每句话不能过长,文字不能过多。句子过长,观众听起来会很吃力,同时,句子简短,要少用形容词、副词、动词。四、电视新闻应该通俗易懂。因为电视新闻稍纵即逝,转瞬就过,文稿写作力求做到口语化,要把观众所熟悉的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深入浅出的把事实和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之已于接受和理解。 如焦点访谈的一期节目,《难圆绿色梦》中有以下几点可以表现出电视新闻作品的语言特色。 1、徐治民老人在得知园子塔拉的树木被村民大肆砍伐的消息之后,悲愤痛苦的面部表情(特写,画面细节)——该镜头表现了徐治民对于园子塔拉及其一草一木的深情厚爱,以及对于林木被滥伐之事的痛惜之情; 2、徐治民弯腰屈背、手扶墙壁、步履蹒跚的动作(特写,动作细节)——表现了徐治民老人不顾年老体衰,执意要到园子塔拉现场去看一看的急切心情,进一步刻画了他对于园子塔拉的特殊感情; 3、一群山羊在园子塔拉啃吃枝叶的情景(小全景,画面细节)——该镜头没有铺设解说词,形成静默,以白描手法,描写了园子塔拉被毁的惨状和无政府主义状态; 4、徐治民老人乘车来到园子塔拉后,从车窗里往外看园子塔拉大批林木倒伏在地的破败景象(近景,画面细节)——以白描手法,通过车里老人的近景、车外景象的全景反复组接,形成平行蒙太奇,映现老人难以名状的心理活动; 5、徐治民老人瘫坐在被高才砍伐的树王的残桩面前,用拐杖清理残桩上沙尘的镜头(特写,画面细节、动作细节)——表现徐治民对于树王被砍的痛惜、悲愤和无奈之情,反衬了高才等人的无知和可耻; 6、园子塔拉沙尘弥漫、风声凄厉的镜头(全景,声音细节)——表现了园子塔拉恶劣的生存环境;

通讯稿六要素(可编辑).docx

通讯稿六要素编写人: 日期: Word A4打印标准格式可随意修改

通讯稿六要素 篇一:通讯稿的写作要素 ★通讯稿 一通讯的概念: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二通讯的种类: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小故事、集纳、巡礼、纪实、见闻、特写、速写、侧记、散记、采访札记。三通讯稿的语言特点: (1)真实客观,不弄虚作假,不盲目夸大; (2)事件有较强的时效性,现要求一天至少一篇; (3)叙述清晰有条理,描写具体生动形象; (4)议论深刻有力度,不要浮于表面。 四通讯稿的写作 1、通讯稿的开头 (1)确立明确的主题; (2)拟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题目。 2、通讯稿的正文交代事情发生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一,筛选两到三件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具典型意义和最有吸引力的材

料,注意详略,切忌记流水账; 第二,运用场面及细节描写突出表现人物或事情的闪光点; 第三,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第四,综合运用比拟、反复、排比等多种表现手法。 3、通讯稿的结尾 (1)深入发掘人物的精神风貌,阐明对个人或团体的影响或由此引起的反思。 (2)挖掘事情的内涵,阐明事件对于个人及活动小组的指导及教育意义。 (3)客观阐明事件或人物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及产生的影响。 (4)总结由此得到的经验及教训,对未来的工作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5)以某位采访人物精辟或有意义的话作为结尾,引起读者的反思。三、通讯稿的写作技巧 (1)选好典型,确立主题; (2)写好人物; (3)安排好结构; 1)按时间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或作者对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来安排结构。采用这种结构,要详略得当,布局巧妙,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可运用倒叙、插叙、补叙、夹叙夹议的方式; 2)按空间变换或按照事物性质来安排材料。采用空间变换方法组织结构时,要用地点的变化组织段落;按事物性质安排结构时,要围绕主题,并列地写出不同的几个侧面; 3)以时间顺序为经,以空间变化为纬,把两者结合起来运用。采用这种形

1-社工新闻稿写作技巧分享

社工新闻稿写作技巧分享 作为一名老社工,经历了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志愿者宣传工作,对新闻写作颇有了解,深知社工在新闻写作上的难处和无奈。如何跟媒体记者打交道?如何挖掘策划新闻点?如何写作新闻稿以提升见报率?我想这三个问题是每个社工都关系的问题,日前受机构培训部之托,开展了社工新闻写作培训,现将一些心得简单分享给各位。 一、社工常用新闻体裁 新闻体裁有很多种,大家熟知的比如: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评论等。我们社工用得最多的就是小组、活动、外展宣传等写的新闻,我们都习惯统称为新闻稿或者通讯稿。在此,我从新闻写作的专业角度告诉各位,其实这就是我们新闻体裁里面的“消息”。我们绝大部分的新闻稿都是消息,很少会用到通讯。那什么叫消息,什么叫通讯呢? 消息跟通讯是新闻体裁最常见的两种,也是最相似的两种。消息的特点是:实、新、快、短。实,就是事实,新闻事实,不能捏造;新,就是新近发生,注重实效性;快,就是新闻事实发生到发稿这段时间相距很短,发稿很快;短,就是篇幅较短。而通讯又可以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和消息相比,时效性较差,就是没有消息那么注重时效性,篇幅较长,写作手法多样,表现手法多种,常见的抒情、议论、夹叙夹议等都可以运用,而消息不行。我们在初二年级就学过一篇人物通讯,叫《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是魏巍,写的是朝鲜战场上的战士,是一篇经典的通讯。 社工如果要写通讯,我想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会用到,比如你开小组或者个案,某个组员或者案主在你的一段时间服务中,他的改变和成长过程,你可以写成一篇人物通讯,但是社工很少这样写,更多的是写某某时候开展了某某小组,某某活动等这样的消息。本人从事社工三年有余,也是最近才写到人物通讯。 二、社工新闻写作常犯误区 三年前,我写第一篇新闻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新闻稿,经过学习,现在我的稿子一般都能见报,深圳市级的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宝安日报、深圳侨报乃至广东省级的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都发不过我的新闻。所以,我很清楚社工新闻稿写作最常见的错误,在此也跟各位分享。 1、新闻标题直接使用活动(小组)的标题。 比如,活动方案的标题是“××社区服务中心环保宣传活动方案”(深圳叫社区服务中心,广州叫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新闻的标题往往就直接写成“××社区服务中心环保宣传活动”,或“××社区服务中心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多“开展”两个字。大家要知道,新闻新闻,一定要新,环保宣传活动到处都是,这个标题体现不出你的环保宣传活动跟以往或他人开展的环保宣传活动有何不同,记者就不会去审你的稿了,哪怕你的活动很有亮点也是浪费了,有一句话说“题好一半文”就是说文章的标题是很重要的。你想想我们平时看新闻,肯定是先浏览标题,那篇标题吸引你,你才会仔细看下去,记者审稿也是如此。你可以这样改一下

新闻写作技巧谈

新闻写作技巧谈 新闻写作技巧谈 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组成。新闻的内容,通常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五个要素。 一、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精心制作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它既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的兴趣。 新闻的标题有三种形式: 1.多行标题。主要是三行标题,由引题、正题和副题组成。引题也称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也称主题,它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副题也称子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如点明意义,指出结果等。例如: 44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齐聚亚的斯亚贝巴 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举行 温家宝和10余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 2.双行标题。是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正题一般都有实质的内容,因此也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例如: 枪声骂声传媒声声声应和股价汇价石油价价价波动 萨达姆被捕搅动全球市场 再如: 让造林与造纸牵起手来 ――关于加快中国造纸工业发展的思考 3.单行标题。单行标题指只有正题的标题。这种标题要求突出主题,简明、醒目。例如: 让信息技术惠及全人类 新闻标题写作的要求是:

1.准确。即标题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概括出新闻的内容、精神和实质。 2.生动。即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生动活泼,以吸引读者。 3.新颖。“新”是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不新不足以成为新闻。标题要善于突出新事物、新方向,抓住最具新闻价值的问题。 二、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导语的作用非常重要。新闻是否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写新闻要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的基本格式。所谓“倒金字塔”,就是以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即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边,次重要的事实放在第二位,以此类推。导语,就是这个“倒金字塔”的最上面一层事实。 新闻导语的写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1.叙述式。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它是把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事实,高度概括地加以叙述。如: 12月22日,作为2003中国会展经济论坛主要的两场主题研讨活动之一的专家论坛,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300名来自全国主要会展城市、会展举办单位、会展服务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代表,在这里倾听8位业内资深专家的演讲,并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4日《推动会展企业和城市发展战略准确定位》) 2.描写式。对某一个富有特色的事实和一个有意义的侧面,用简明的语言进行描写,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如: 棕黄色颇具古典意味的橡木酒桶,灰白的欧式风情的酒堡,浅绿的充满梦幻色彩的葡萄园--这是河北省昌黎县耿庄村农民耿学刚新建的耿氏酒堡产品标签上的图案。……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23日《酒类行规为一农民改写》) 3.评论式。对报道的事实进行简洁、精辟的评论,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作用,引起读者重视。如: 2003年即将过去,人们在盘点欧盟一年的收成时,有喜悦,但更多的却是惆怅。喜的是欧盟东扩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愁的是欧元区的经济一直不见起色。 (摘自《经济日报》2003年12月16日《欧盟一分喜悦难掩惆怅几许》) 4.结论式。将新闻事实的结论,在开头部分写出来,开门见山,反映事实的意义。如:

校园新闻消息写作技巧

校园新闻、消息写作技巧 一、新闻的有关概念 (一)什么是新闻 在日常生活中“新闻”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的,广义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泛指报纸、广播、电视中常用的各种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调查报告、评论等。 一种是狭义的,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除了评论等少数议论文,绝大多数新闻都是记叙性文体。 这里的定义强调三点: 一是在“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二是“新近发生”,这是说新闻不是隔年的老黄历,不是旧闻,强调的是变化中的“新”; 三是“报道”,即指新闻反映的是有意义的事实,重要的事实,值得报道的事实,是经过新闻工作者加工裁剪的事实。 (二)新闻的特点 概括地说,新闻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真实性 新闻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报道的一项根本原则。这是由新闻的内涵和特性所决定的。新闻所表现的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客观存在的事物。 2.新鲜性 作为一种信息,新闻是事实的反映,但并非任何事实、任何信息都能成为新闻。新闻必须是新鲜的所见所闻。新闻的“新”包含内容的“新”

和时间的“新”两方面。内容的“新”即要有新意;时间的“新”就是要及时。 3.倾向性 一切新闻机构都是某一阶级、某一集团的喉舌,都是根据本阶级的利益进行新闻宣传的,这就给新闻带上了无以争辩的政治倾向。 4.选择性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无疑的,但由于新闻同时又有凭借事实传播一定的思想观点和影响舆论的作用,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集团往往利用新闻作为宣传手段。因此,对新闻事实总会有所选择。我们的新闻报道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围绕国家局的中心工作和指导思想来报道。 (三)新闻的五要素 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W”。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 何故)?有的还要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 新闻要素=5“W”+1“H”,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四)新闻的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新闻包括多种体裁,大致有以下几种:消息(简讯)、通讯、报告文学等。 消息即是狭义的新闻,它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消息必须具备上面新闻的五要素,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一则消息只有具备这五个要素,才能让读者对所报道的事情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通讯稿件写作技巧

通讯稿件写作技巧 【篇一:新闻稿、通讯的写作技巧】 消息与通讯的写法 作为最基层的通讯员来说,必须掌握好一般新闻体裁的相关知识, 为了更好地搞好基层教育新闻宣传工作,针对实际情况,下面就消 息和通讯及其写法简要谈几点认识。 一、消息的写法 人们对“新闻”的理解,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 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狭义的“新闻”通常指消息,是大众 传播媒体上常见的一种文字体裁。 (一)消息的特点 1、短小精练 消息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要想将消息写得短小 精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善于抓问题和分析问题,写稿时主 题一定要集中,材料要精选,结构要紧凑,语言要精确、简练。写 好后要精心修改,至少要阅读两遍,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做到精益求精。另外新闻要“一事一报”,这是使新闻短小的行之有 效的方法。“一事一报”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新闻报道一件事。 2、语言生动简洁 消息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人读。如1998年3月30日《中国小记者报》以《人大代表议国事,小记 者采访展风采》为题在一版上刊登了一组小记者采访人大代表的文 章和照片,每一篇文章都写得短小精练,语言生动、感人,很受广 大小读者的欢迎。 3、“倒金字塔”结构 消息的写作是将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因此 人们接触到一篇新闻稿时,只要看上一眼就能知道它主要讲的是什么。读报时主要是想了解当天或新近国内外发生了什么重要的、有 意义的事情,牵涉到什么人,结果又是怎样等等。如果不把这些主 要内容开门见山地写在新闻的开头,就不大容易促使读者读完这篇 新闻。 写消息往往是把事情的高潮或结果放在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 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地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

新闻写作技巧谈(1)

新闻写作技巧谈 新闻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组成。新闻的内容,通常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五个要素。 一、标题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标题。精心制作标题犹如?画龙点睛?,它既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有趣味。这样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的兴趣。 新闻的标题有三种形式: 1.多行标题。主要是三行标题,由引题、正题和副题组成。引题也称眉题,它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也称主题,它的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副题也称子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如点明意义,指出结果等。例如: 44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齐聚亚的斯亚贝巴 中非合作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举行 温家宝和10余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式 2.双行标题。是由引题、正题或正题、副题组成。正题一般都有实质的内容,因此也称实题;副题和引题一般是对气氛的烘托、意义的阐述,因此又称虚题。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例如: 枪声骂声传媒声声声应和股价汇价石油价价价波动

萨达姆被捕搅动全球市场 再如: 让造林与造纸牵起手来 ――关于加快中国造纸工业发展的思考 3.单行标题。单行标题指只有正题的标题。这种标题要求突出主题,简明、醒目。例如: 让信息技术惠及全人类 新闻标题写作的要求是: 1.准确。即标题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概括出新闻的内容、精神和实质。 2.生动。即在准确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内容和表达方式上的生动活泼,以吸引读者。 3.新颖。?新?是新闻的一个基本要求,不新不足以成为新闻。标题要善于突出新事物、新方向,抓住最具新闻价值的问题。 二、导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个自然段。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概念。 导语的作用非常重要。新闻是否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语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写新闻要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导语中。?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的基本格式。所谓?倒金字塔?,就是以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即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