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精神神经系统模拟考试试题知识点汇总(一)word精品文档15页

2019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精神神经系统模拟考试试题知识点汇总(一)word精品文档15页
2019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精神神经系统模拟考试试题知识点汇总(一)word精品文档15页

第一单元神经系统概论

1.运动系统

(1)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2)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3)锥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

(4)小脑损害的临床表现

2.感觉系统

(1)浅感觉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2)深感觉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第一节运动系统

一、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一)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

上运动神经元起自中央前回运动区、运动前区及旁中央小叶皮质的大锥体细胞→轴突组成皮质脊髓束与皮质延髓束下行→内囊膝部及后肢的前2/3→

→皮质延髓束在脑干不同平面上交叉(舌下神经核及面神经核下部为对侧支配,其余为双侧支配)止于对侧的脑神经运动核。

→皮质脊髓束再经大脑脚底中3/5、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在锥体交叉处大部分神经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小部分纤维不交叉,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各平面上交叉至对侧)→陆续终止于脊髓前角细胞→支配效应器运动。

(二)临床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瘫又称痉挛性瘫痪,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即中央前回运动区大锥体细胞及下行锥体束(皮质脊髓束、皮质延髓束)病变所致。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特点:病灶对侧瘫痪。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无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但长期瘫痪后可见失用性肌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急性严重病变出现脊髓休克,肌肉牵张反射受抑制呈现软瘫,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可持续数日或数周。

深反射亢近见于:

A.后根受损

B.前角受损

C.肌肉病变

D.脑或脊髓损害

E.后束受损

[答疑编号500841010201]

『正确答案』D

病理反射的出现是由于:

A.脊髓反射弧的损害

B.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C.基底节受损

D.锥体束损害

E.脑干网状结构损害。

[答疑编号500841010202]

(三)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定位诊断(图2-9-1-2)

1.皮质运动区局限性病损导致对侧单瘫,刺激性病灶引起对侧躯体相应部位局灶性抽动发作

2.皮质下白质为皮质与内囊间投射纤维形成的放射冠,可导致对侧不均等性偏瘫。

3.内囊运动纤维最集中,引起三偏征,内囊膝部及后肢前2/3受累引起对侧均等性偏瘫(中枢性面瘫、舌瘫和肢体瘫),后肢后1/3受累引起对侧偏身感觉障碍,视辐射受累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图2-9-1-3)。

4.脑干一侧脑干病变产生交叉性瘫痪即病灶同侧脑神经瘫,对侧肢体瘫及病变水平以下脑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瘫。例如:①Weber综合征:病灶侧动眼神经瘫,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

②Millard-Gubler综合征:病灶侧展神经、面神经瘫,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舌下神经瘫,为脑桥基底部外侧病损;③Foville综合征:病灶侧外展神经瘫,双眼向病灶凝视麻痹,对侧偏瘫,为脑桥基底部内侧病损,常见于基底动脉旁正中支闭塞;④Jackson综合征:病灶侧周围性舌下神经瘫(伸舌偏向病灶侧、舌肌萎缩),对侧偏瘫,延髓前部橄榄体内侧病损,多因脊髓前动脉闭塞所致。

左侧偏瘫、右侧外展神经麻痹和右面神经周围性麻痹时,病变部位在

A.右内囊

B.右中脑

C.右桥脑

D.右延髓

E.左延髓。

[答疑编号500841010203]

5.脊髓①半切损害:病变损伤平面以下同侧痉挛性瘫痪及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病损同节段征象常不明显;②横贯性损害:脊髓损伤常累及双侧锥体束,出现受损平面以下两侧肢体痉挛性瘫痪、完全性感觉障碍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等。颈膨大水平以上病变出现四肢上运动神经元瘫,颈膨大病变出现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胸髓病变导致痉挛性截瘫;腰膨大病变导致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

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下运动神经元瘫又称弛缓性瘫痪。是下运动神经元即脊髓前角细胞或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病变所致。

(一)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

(二)临床表现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肌肉的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萎缩早期出现,可见肌束震颤,无病理反射。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低和失神经电位。

弛缓性瘫痪与痉挛性瘫痪的鉴别见表2-9-1-1。

(三)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诊断

1.前角细胞:瘫痪呈节段性分布,,慢性者因部分损伤的前角细胞

受病变刺激出现肉眼可识别的肌束震颤或肉眼不能分辨而仅肌电图上可

见的肌纤维颤动,无感觉障碍。

2.前根:呈节段性分布弛缓性瘫痪,可伴根痛和节段性感觉障碍。

3.神经丛:引起单肢多数周围神经瘫痪、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4.周围神经:瘫痪分布与周围神经支配区一致,可伴相应区域感觉障碍。

三、锥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

广义的锥体外系统是指锥体系统以外的所有躯体运动系统。在种系发生上,它属于比较古老的部分,在低级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是最高级的运动中枢;到了哺乳动物,由于大脑皮质的发育和主管骨骼肌随意运动的锥体系的形成,锥体外系统退居于辅助地位,包括大脑皮层、纹状体、丘脑、丘脑底核、中脑顶盖、红核、黑质、桥核、前庭核、小脑、脑干的某些网状核及其联络纤维。狭义的锥体外系统主要是指纹状体系统,纹状体系统包括:纹状体,红核,黑质及丘脑底核,总称为基底节。纹状体包括尾状核及豆状核,后者又分为壳核和苍白球。尾状核和壳核组织结构相同,在发生学上较新,故合称为新纹状体;苍白球在发生学上较古老,。故称为旧纹状体。大脑皮质(主要是额叶)发出的纤维,直接或通过丘脑间接地止于新纹状体,由此发出的纤维止于苍白球,苍白球发出的纤维分别止于红核,黑质,丘脑底核和网状结构等处。由红核发出的纤维组成红核脊髓束,由网状结构发出的纤维组成网状脊髓束,均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调节骨骼肌的随意运动(图2-9-1-4)。

锥体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担负半自动的刻板动作及反射性的运动,如走路时两臂摇摆等联带动作,表情运动,防御反应,饮食动作等。

锥体外系统损伤后主要出现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两大类症状:苍白球和黑质病变多表现运动减少和肌张力增高,如帕金森病;尾状核和壳核病变多表现运动增多和肌张力减低,如舞蹈病;丘脑底核病变可发生偏侧投掷运动(图2-9-1-5)。

患者女性,67岁,右手抖动、行走缓慢已4年,经过神经科检查后考虑为帕金森病。

目前认为该病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

A.性染色体遗传病

B.脱髓鞘性疾病

C.变性病

D.血管病

E.炎性病变

[答疑编号500841010301]

『正确答案』C

对其治疗有不同的方案,下列不正确的是

A.左旋多巴+安坦

B.左旋多巴+维生素B6

C.美多巴+维生素B2

D.左旋多巴+溴隐亭

E.美多巴+安坦

[答疑编号500841010302]

『正确答案』B

此病的主要病理生化改变为黑质变性,在纹状体内可以出现

A.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

B.多巴胺含量显著增高

C.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

D.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增高

E.高香草酸含量增高

[答疑编号500841010303]

『正确答案』A

四、小脑损害的临床表现

小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个重要调节中枢,主要功能是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及协调随意运动。小脑受损后主要的临床症状是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和构音障碍,正常的随意运动需要各组肌肉在力量、速度、幅度等方面的准确配合,这种配合依靠小脑进行协调。

(一)小脑蚓部损害

小脑蚓部与脊髓和前庭神经核有密切联系,管理躯干平衡功能,病变时出现躯干共济失调,即平衡障碍,表现为站立不稳,步幅加宽,左右摇摆,步态蹒跚。

(二)小脑半球损害

小脑半球的功能主要是确定运动的力量,方向和范围,一切小脑半球病变时表现为同侧共济失调,即指鼻试验和跟膝陉试验不稳准,辨距不良,轮替动作差,肌张力减弱或消失,小脑性语言。

意向性震颤见于:

A.大脑半球受损

B.小脑半球受损

C.深部感觉受损

D.基底节受损

E.前庭神经受损。

[答疑编号500841010304]

『正确答案』B

第二节感觉系统

感觉是各种形式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在人脑中的反映。可分为两类:一般感觉:包括:①浅感觉:为皮肤、,粘膜感觉,如痛觉、温度觉和触觉;②深感觉:来自肌肉、肌腱、骨膜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如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③皮质感觉(复合感觉):包括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和实体觉等。

特殊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

一、感觉的解剖生理

(一)躯体痛温觉、触觉传导径路

皮肤、粘膜感受器→脊神经→脊神经节(Ⅰ级神经元)→沿后根进入脊髓并上升2~3个节段→后角细胞(Ⅱ级神经元)→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痛温觉纤维组成脊髓丘脑侧束,触觉纤维组成脊髓丘脑前束→丘脑腹后外侧核(Ⅲ级神经元)→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后1/3→啼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图2-9-1-6)。

(二)深感觉的传导经路

肌肉、肌腱、关节感受器→脊神经→脊神经节(Ⅰ级神经元)→沿后根进入脊髓组成后索→薄束核,楔束核(Ⅱ级神经元)→内测丘系交叉→丘脑腹后外侧核(Ⅲ级神经元)→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后1/3叶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图2-9-1-7)。

(三)脊髓内感觉传导束排列顺序

后索内侧为薄束,是来自躯体下部(腰骶)纤维,外侧为楔束,是来自躯体上部(颈胸)纤维(图2-9-1-8)。脊髓丘脑束与之相反,外侧传导来自下部脊髓节段感觉,内侧传导来自上部脊髓节段感觉,对髓内与髓外病变有定位意义。

(四)感觉的节段性支配

皮节是一个脊髓后根(脊髓节段)支配的皮肤区域。有31个皮节,与神经根节段数相同。图2-9-l-9示颈、胸、腰、骶神经的节段性分布。胸部皮节的节段性最明显,体表标志如乳头水平为T4,剑突水平为T6,肋缘水平为T8,平脐为T10,腹股沟为T12和L1。每一皮节均由3个相邻的神经根重叠支配(图2-9-1-10),因而,脊髓损伤的上界应比感觉障碍平面高1个节段。

(五)神经根纤维在形成神经丛时经重新组合分配,分别进入不同的周围神经,即导致一条周围神经的纤维来自不同的神经根,因此,周围神经的体表分布完全不同于神经根的节段性感觉分布(图2-9-l-ll)。

二、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

根据病变性质,感觉障碍可分为两类:

(一)刺激性症状

感觉径路刺激性病变可引起感觉过敏,也可引起感觉障碍如感觉倒错、感觉过度、感觉异常及疼痛等。

(二)抑制性症状

感觉径路破坏性病变引起感觉减退或缺失。

1.完全性感觉缺失:同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

2.分离性感觉障碍: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

三、三叉神经(V)

(一)解剖及生理功能

三叉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一般运动两种神经纤维。感觉神经司面部、I=1腔及头顶部的感觉;运动神经支配咀嚼肌的运动。

1.感觉神经纤维

第1级神经元位于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半月节伴于颞骨岩尖三叉神经压迹处,此节相当于脊髓神经节,其周围突分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3个分支:①眼神经(第1支),接受来自前部头皮、前额、上睑与鼻前半的皮肤以及鼻腔上部、额窦、角膜与结合膜等处的粘膜感觉,此眶上裂入颅;②上颌神经(第2支),分布于眼与口裂之间皮肤、上唇、上颌牙齿和牙龈、硬腭和软腭、扁桃体窝前部、鼻腔、上颌窦及鼻咽部粘膜等,经圆孔入颅;③下颌神经(第3支),与三叉神经运动支并行,感觉纤维分布于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皮肤,下颌部的牙齿及牙龈、舌前2/3

及口腔底部粘膜,经卵圆孔入颅。其中枢突进入脑桥后,深感觉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中脑核;触觉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痛温觉纤维沿三

叉神经脊束下降,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此核是最长的脑神经核,从脑桥至第2颈髓后角,来自面部中央区的痛温觉纤维止于脊束核的上部;来自面部周围区的纤维止于此核的下部。三叉神经脊束核这种节段关系,在临床上有较重要的定位意义。由感觉主核及脊束核的2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组成三叉丘系上升,止于丘脑腹后内侧核,从丘脑3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经内囊后肢最后终止于中央后回感觉中枢的下1/3区(图2-9-1-l7)。

2.运动神经纤维

三叉神经运动纤维起自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发出纤维在脑桥的外侧出脑,经卵圆孔出颅,走行于下颌神经内,支配颞肌、咬肌、翼状肌(翼内肌、翼外肌)和鼓膜张肌等。主要司咀嚼运动和张口运动。翼状肌之功能是将下颌推向前、向下。故一侧神经麻痹,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三叉神经运动核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

3.角膜反射通路

角膜反射通路为:角膜→三叉神经眼支→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三叉神经感觉主核→面神经核→面神经→眼轮匝肌。

(二)损害表现及定位

1.三叉神经周围性损害

周围性损害包括三叉神经半月节、三叉神经根或三个分支的病变。分刺激性的症状和破坏性症状。刺激性症状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痛;破坏性症状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感觉减弱或消失。

(1)三叉神经半月节和三叉神经根的病变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的

感觉障碍,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咀嚼肌瘫痪。

(2)三叉神经分支的病变表现为三叉神经某分支分布范围内的痛、温、触觉均减弱或消失。如为眼神经病变可合并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如为下颌神经病变可合并同侧咀嚼肌无力或瘫痪,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

2.三叉神经核性损害

延髓腹外侧部的病变可损害三叉神经脊束核,表现同侧面部呈“剥洋葱”样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缺失而触觉存在。三叉神经脊束核上部损害,出现口鼻周围痛温觉障碍,下部损害时,则面部之周边区痛温觉障碍。一侧三叉神经运动核损害,产生同侧咀嚼肌无力或瘫痪,并可伴萎缩;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

四、面神经

(一)解剖学基础

面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其走行径路见图2-9-1-18。

1.运动

在脑桥尾端被盖部腹外侧面的面神经核发出纤维,先向后近中线绕过外展神经核,向前下行,在脑桥下缘邻近听神经处穿出脑桥,在听神经上方进入内耳孔,经面神经管下行,在膝状神经节处转弯,最后出茎乳孔,支配除咀嚼肌和上睑提肌以外的面肌,以及耳部肌、枕肌、颈阔肌和镫骨肌等。支配面上部各肌(额肌、皱眉肌和眼轮匝肌)的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延髓束控制,支配面下部各肌(颊肌、口轮匝肌)的神经元仅接受对侧皮质延髓束控制。

2.感觉

味觉纤维起自面神经管内膝状神经节神经元,周围支与面神经运动纤维伴行,在面神经管内下部与之分离,形成鼓索神经,后加入舌神经,支配舌前2/3的味觉;中枢支形成面神经的中间支进入脑桥,与舌咽神经的味觉纤维一起终止于孤束核,从孤束核发出纤维至丘脑,最后终止于中央后回下部。

面神经还有从脑桥上涎核发出的副交感纤维,经中间神经、舌神经,至颌下神经节,节后纤维支配舌下腺和颌下腺的分泌,泪腺分泌纤维经岩浅大神经走行。

少量感觉纤维起自膝状神经节,接受来自鼓膜、内耳,外耳和外耳道的皮肤感觉。

(二)损害表现和定位

1.周围性面瘫

(1)面神经核损害病变在脑桥常同时伴外展神经麻痹,对侧锥体束征。

(2)膝状神经节损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同时有耳后部剧烈疼痛,鼓膜和外耳道疱疹,可伴舌前2/3味觉障碍及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称亨特综合征。

(3)面神经管内损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伴舌前2/3味觉障碍及唾液腺分泌障碍,为面神经管内鼓索神经受累;如还伴有听觉过敏,则病变多镫骨神经以上。

2.中枢性面瘫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病变在中央前会下部或皮质脑干束,表现病灶对侧眼裂以下的面瘫。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2、“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2020年中医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要点: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分级与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 6.治疗 细目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要点: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细目三:支气管哮喘

要点: 1.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细目四:肺炎 要点: 1.概述 (1)概念 (2)分类 2.肺炎链球菌肺炎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3.肺炎支原体肺炎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要点: 1.病因 2.病理与分类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原则 细目三:急性心力衰竭 要点: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治疗 细目四:心律失常 要点: 1.分类 2.发生机制

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细目五:快速性心律失常要点: 1.过早搏动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心电图诊断 (4)治疗 2.阵发性心动过速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心电图诊断 (4)治疗 3.心房颤动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心电图诊断 (4)治疗 细目六:缓慢性心律失常要点: 房室传导阻滞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全套资料

2011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2011年01月12日16:10 来源: 文都教育我要评论(0) 一、中医辩证论治能力测试范围 (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辩证分析的能力。 (二)病症诊断能力 (三)确立治法的能力 (四)选方与用药能力 (五)针灸穴位与操作技术的选择能力 (六)预防与调护内容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 二、中医技术操作技能测试范围 (一)中医四诊技术的掌握与操作能力 (二)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 迎香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 内庭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通里神门后溪天宗 听宫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 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涌泉太溪照海内关大陵

中冲外关支沟翳风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行间太冲期门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三)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能力 1.毫针刺法 2.灸法操作(部分内容要求实物操作) 3.其他针法操作 (1)三棱针法 (2)皮肤针叩刺 4. 针灸异常情况处理能力: (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血肿 (6)皮肤灼伤(起泡) 5.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

(1)偏头痛 (2)中风 (3)痛经 (4)扭伤 (5)牙痛 (6)晕厥 (7)虚脱 (8)高热 (9)抽搐 (10)内脏绞痛 (四)拔罐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要求实际操作) 1.拔罐的吸附方法 2.拔罐方法 3.起罐方法 4.拔罐出现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 (五)推拿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要求实际操作)1.滚法

2018年口腔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2018 年口腔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一、职业素养职业素质要体现在临床工作的相关环节。 (一)医德医风 (二)沟通能力 (三)人文关怀 二、基本诊治技术 (一)医院交叉感染控制在实施口腔检查、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体现无菌观念和防控医院交叉感染的意识,掌握基本方法。 1.洗手、戴手套 2.口腔黏膜消毒 (二)基本检查技能 1.口腔一般检查,填写检查表 2.牙髓温度测验 3.牙周探针检查 4.咬合关系检查 5.颞下颌关系检查 6.下颌下腺检查 7.社区牙周(CPI)检查和记录 (三)基本操作技能 1. 刷牙指导(改良Bass 刷牙法) 2. 窝沟封闭术 3. 口腔局部麻醉术 4. G V Black □类洞制备术(磨牙邻(牙合)面洞) 5.磨牙开髓术 6 .龈上洁治术 7.牙拔除术 8.牙列印模制取 9.磨牙铸造金属全冠的牙体预备 (四)基本急救技术 1 .血压测量 2 .吸氧术 3 .人工呼吸 4 .胸外心脏按压 (五)基本诊断技术和辅助检查结果判读1.牙髓活力温度测试 2.X 线检查 ( 1 )正常影像 ①根尖片 ②全口曲面体层片 (2)口腔颌面部疾病的X 线诊断 ①牙体硬组织疾病 ②根尖周病 ③牙周炎 ④阻生智牙

(3)根管充填后根尖片 3.实验室检查 ①血、尿、粪常规 ②血清电解质检查 ③血糖 ④血沉 ⑤肝功能 ⑥肾功能 ⑦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标志物 三、临床综合思辨能力 (一)病史采集根据主诉进行病史采集,包括现病史和有关病史,提出所考虑的可能疾病,体现鉴别诊断思路。 1.牙痛 2.牙松动 3.牙龈出血 4.牙龈肥大 5.牙龈肿痛 6.口腔黏膜溃疡 7.口腔黏膜及皮肤窦道和瘘管 8.颌面部肿痛 9.修复后疼痛 (二)病例分析 模拟口腔疾病的标准化病例,每个病例至少包括 2 种疾病。病例分析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设计。 1.龋病 2.牙髓病 3.根尖周炎 4.慢性龈炎 5.慢性牙周炎 6.侵袭性牙周炎 7.牙周脓肿 8.复发性口腔溃疡 9.口腔念珠菌病 10.牙外伤 11.干槽症 12.智牙冠周炎 13.颌面部间隙感染 14.口腔颌面部创伤 15.牙体缺损 16.牙列缺损 17.牙列缺失

医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类别

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类别实践技能考试部分)2016 年版 第一部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具有规定学历) 实践技能考试大纲(2016 年版) 一、医患沟通 二、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二)病证诊断 (三)鉴别诊断 (四)确立治法 (五)选方与用药 (六)预防与调护 三、中医技术操作技能 (一)中医四诊 (二)针灸常用腧穴 1.尺泽 2.孔最 3.列缺 4.鱼际 5.少商 6.商阳 7.合谷 8.手三里

9. 曲池31. 听宫 10. 肩髃32. 攒竹 11. 迎香33. 天柱 12. 地仓34. 肺俞 13. 下关35. 膈俞 14. 头维36. 胃俞 15. 天枢37. 肾俞 16. 梁丘38. 大肠俞 17. 犊鼻39. 次髎 18. 足三里40. 委中 19. 条口41. 秩边 20. 丰隆42. 承山 21. 内庭43. 昆仑 22. 公孙44. 申脉 23. 三阴交45. 至阴 24. 地机46. 涌泉 25. 阴陵泉47. 太溪 26. 血海48. 照海 27. 通里49. 内关 28. 神门50. 大陵 29. 后溪51. 中冲 30. 天宗52. 外关

53. 支沟67. 神庭 54. 翳风68. 水沟 55. 风池69. 印堂 56. 肩井70. 中极 57. 环跳71. 关元 58. 阳陵泉72. 气海 59. 悬钟73. 神阙 60. 行间74. 中脘 61. 太冲75. 膻中 62. 期门76. 四神聪 63. 腰阳关77. 太阳 64. 命门78. 定喘 65. 大椎79. 夹脊 66. 百会80. 十宣(三)针灸技术 1.毫针法 2.艾灸法 3.拔罐法 4.其他针法 (1)三棱针法 (2)皮肤针法 5.针灸异常情况处理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一、医师职业素养 (一)医德医风 (二)沟通能力 (三)人文关怀 二、中医思维与诊疗能力 (一)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辨证论治 (四)预防与调护 三、中医操作技能 (一)中医四诊 (二)针灸常用腧穴 1. 手太阴肺经腧穴: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2.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 3. 足阳明胃经腧穴: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内庭 4. 足太阴脾经腧穴: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 5. 手少阴心经腧穴:通里、神门、少府 6.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后溪、养老、天宗、听宫 7.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膏肓、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 8. 足少阴肾经腧穴:涌泉、太溪、照海、复溜 9.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郄门、内关、大陵、中冲 10.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中渚、外关、支沟、翳风 11. 足少阳胆经腧穴: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悬钟、丘墟 12. 足厥阴肝经腧穴:太冲、蠡沟、期门 13. 督脉腧穴: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印堂 14. 任脉腧穴:中极、关元、气海、中脘、膻中、天突 15. 常用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定喘、夹脊、腰痛点、十宣 (三)针灸技术 1. 毫针法 2. 艾灸法 3. 其他疗法:三棱针法、皮肤针法、耳穴压丸法 4. 针灸异常情况处理: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皮肤灼伤及起疱、刺伤内脏、刺伤脑脊髓、外周神经损伤 5. 常见急性病症的针灸治疗 (1)偏头痛(2)落枕(3)中风(4)心悸(5)哮喘 (6)呕吐 (7)痛经 (8)扭伤 (9)牙痛 (10)晕厥 (11)抽搐 (12)内脏绞痛 (四)推拿技术 1. ?法 2. 揉法 3. 按法 4. 推法 5. 拿法 6. 抖法 7. 捏脊法 8. 搓法 (五)拔罐技术四、西医临床技能

2019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科目

2019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科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八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 生部令第4号《医师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卫生部医师资 格考试委员会对中医类别中医、中西医结合2005版医师资格学优网纲(医学综合笔试部分)实行了修订,形成了2006年中医、中西医结合、 执业助理医师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部分)。 2006年2月,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颁布了2006年版中医师(助 理医师)学优网纲,在突出中医、突出临床、突出基本知识的原则下, 合理删减了部分考试科目,将中医经典著作内容纳入了中医基础理论 考试范围之中,将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等科目纳入了考试范围,同 时合理扩展了各考试科目的知识范围。 本次大纲修订在突出中医、突出临床、突出基础知识的原则下,合理 删减了部分考试科目(今年的中医不考人解,生理,病理之类的了), 将中医经典著作内容纳入了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范围之中,将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等科目纳入了考试范围,将针灸学纳入了中西医结合医师 考试范围,同时合理扩展了各考试科目的知识范围。 大纲是考试的命题依据,格式分为单元、细目、要点,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反映执业医师资格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基本要求。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科目为: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实践技能考试重点 考查考生动手操作水平和综合使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包括职业素质、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体格检查、基本操作和辅助检 查六部分。通过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生可参加综合笔试。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方剂学。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试题((一) 1.第一站:崩漏血热(实热) 第二站:下颌淋巴结的触诊,列缺、气海、悬钟的定位。主治病症,操作演示穿隔离衣 第三站:胁痛肝络失养型的症状、治法、方药。问病史是个阑尾炎。还有一道医德题。 2.第一站:郑某,男,40岁,干部,已婚。发现慢性乙型肝炎6年,近半年常觉两胁胀痛,胁下触及肿物,刺痛,固定不移,消瘦,面色黝黑,舌紫暗,脉涩。血生化:ALT :110U/L ,AST120U/L B 超:肝,脾光点增强,肝硬化,脾大。 第二站:1)请演示右肾触诊2)请说出内庭,手三里,角孙的定位与主治3)请演示胫骨中1/3骨折的夹板固定 第三站:请说出淋证的治疗原则。 3.第一站:经断前后诸症;肾阴虚。 第二站:颈项强直。阳陵、中极的位置,主治,刺灸。胸外心脏按压。 第三站:水肿的病史;心悸、心虚、胆怯的主证,治法,方药。 4.第一站:暑湿感冒(有人抽到小儿惊风、阑尾炎、崩漏、着痹、中消、湿热痢。) 第二站:第一题是脊柱的叩诊;第二题是头维、阳陵泉、太溪的定位和主治作用;第三题是穿脱隔离衣。

第三站:1、解黏液浓血稀烂便1天。要求围绕主诉问诊。2、心悸心虚胆怯的主证、治法、方药。(有人抽到了崩漏、着痹、梅核气、风寒感冒、阳黄和阴黄鉴别、阳水和阴水鉴别)。 5.第一站:病例:感冒,暑湿型,新加香薷饮 第二站:1.脾脏触诊2.针灸:尺泽,主治、位置;昆仑,中极,位置、主治、禁忌3.无菌手套的戴法操作(不仅要按规范戴,还要描述清楚) 第三站:1.病史采集:患者出现心悸,发热,关节肿痛,请围绕主述进行相关的病史采集。 2.湿热痢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6.第一站:消渴(上消) 第二站:肺部语颤触诊;心脏胸外按压;针灸操作:头维、阳陵泉、太溪,定位与主治第三站:问诊题:心前区憋闷性疼痛10天;主证题:肠痈的淤滞型,主证和治法。眩晕(肝阳上亢),液波震颤,腰椎骨折的搬运。 7.第一站:辨证论治:于某,50岁,女,工人。患者既往平素肥甘食物,体形肥胖。近一个月来多食易饥,每次进食500克,食后易饿,近来渐进消瘦,伴心烦,喜渴冷饮,小便多。舌红苔黄,脉数。T、P、R、BP均正常。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2.9mol/L,餐后血糖18.7mmol/L尿糖(++++)。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中医辩病依据、中医辨证论治、中医病因及病机、中医鉴别诊断、西医辩病依据、初步诊断、中医病名、中医证型、西医病名、治法、方剂及药物成分、剂量服法(还有考了瘿病-甲亢,湿热痢疾,小儿腹泻,崩漏,暑湿感冒,湿热血淋等)

(整理)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2011年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一、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测试范围 (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辩证分析的能力 (二)病症诊断能力 (三)确立治法的能力 (四)选方与用药能力 (五)针灸穴位与操作技术的选择能力 (六)预防与调护内容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 二、中医技术操作技能测试范围 (一)中医四诊技术的掌握与操作能力 (二)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 迎香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 内庭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通里神门后溪天宗 听宫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 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涌泉太溪照海内关大陵 中冲外关支沟翳风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悬钟行间 太冲期门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中极关元 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

(三)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能力 1.毫针刺法 2.灸法操作(部分内容要求实物操作) 3.其他针法操作 (1)三棱针法 (2)皮肤针叩刺 4. 针灸异常情况处理能力 (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血肿 (6)皮肤灼伤(起泡) 5.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 (1)偏头痛 (2)中风 (3)呕吐 (4)痛经 (5)扭伤 (6)牙痛

(7)晕厥 (8)虚脱 (9)高热 (10)抽搐 (11)内脏绞痛 (四)拔罐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要求实际操作) 1.拔罐的吸附方法 2.拔罐方法 3.起罐方法 4.拔罐出现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 (五)推拿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要求实际操作) 1.滚法 2.一指禅推法 3.揉法 4.摩法 5.推法 6.按法 7.拿法 三、中医常见病症测试范围 1.感冒 2.咳嗽 3.哮病 4.喘证 5.肺痨 6.心悸 7.胸痹

2014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

2014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基础理论2014年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症、证、病的概念和关系 2.辨证论治的概念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要点: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 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2.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 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的概念 要点:

1.阴阳的含义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阴阳对立制约 2.阴阳互根互用 3.阴阳交感互藏 4.阴阳的消长 5.阴阳的转化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要点: 1.五行的含义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五行相生与相克 2.五行制化 3.五行相乘与相侮 4.五行的母子相及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要点: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 要点: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第六单元五脏 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要点: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1.心与肺的关系 2.心与脾的关系 3.心与肝的关系 4.心与肾的关系 5.肺与脾的关系 6.肺与肝的关系 7.肺与肾的关系 8.肝与脾的关系 9.肝与肾的关系 10.脾与肾的关系 11.肾与命门的关系 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的关系要点:

2016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实践技能

2016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实践技能 一、医患沟通 二、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二)病证诊断 (三)确立治法 (四)选方与用药 (五)预防与调护 三、中医技术操作技能 (一)中医四诊 (二)针灸常用腧穴 1. 尺泽 2. 孔最 3. 列缺 4. 鱼际 5. 少商 6. 商阳 7. 合谷 8. 手三里 9. 曲池 10. 肩髃 11. 迎香 12. 地仓

14. 头维 15. 天枢 16. 梁丘 17. 犊鼻 18. 足三里 19. 条口 20. 丰隆 21. 内庭 22. 公孙 23. 三阴交 24. 地机 25. 阴陵泉 26. 血海 27. 通里 28. 神门 29. 后溪 30. 天宗 31. 听宫 32. 攒竹 33. 天柱 34. 肺俞 35. 膈俞

37. 肾俞 38. 大肠俞 39. 次髎 40. 委中 41. 秩边 42. 承山 43. 昆仑 44. 申脉 45. 至阴 46. 涌泉 47. 太溪 48. 照海 49. 内关 50. 大陵 51. 中冲 52. 外关 53. 支沟 54. 翳风 55. 风池 56. 肩井 57. 环跳 58. 阳陵泉

59. 悬钟 60. 行间 61. 太冲 62. 期门 63. 腰阳关 64. 命门 65. 大椎 66. 百会 67. 神庭 68. 水沟 69. 印堂 70. 中极 71. 关元 72. 气海 73. 神阙 74. 中脘 75. 膻中 76. 四神聪 77. 太阳 78. 定喘 79. 夹脊 80. 十宣

(3)叩诊(腹部叩诊音、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膀胱叩诊)(4)听诊(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 13.脊柱、四肢检查 (1)脊柱检查(弯曲度、活动度、压痛与叩击痛) (2)四肢关节 14.神经系统检查 (1)肌力、肌张力 (2)共济运动 (3)神经反射(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 (4)脑膜刺激征

201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妇科学

201 20122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妇科学第一单元绪论 细目一:中医妇科学定义及范围 要点: 1.定义 2.范围 细目二: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 要点: 1.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主要著作 2.这些著作对中医妇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第二单元女性生殖器官 细目一:外生殖器 要点: 1.毛际的位置 2.阴户的位置及功能 细目二:内生殖器 要点:

1.阴道的位置及功能 2.胞宫的含义 3.子宫的功能 4.子门的位置及功能 第三单元女性生殖生理 细目一: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 要点: 1.新生儿期 2.儿童期 3.青春期 4.性成熟期 5.围绝经期 6.老年期 细目二:月经的生理 1.月经的生理现象 2.月经产生的机理(脏腑、天癸、气血、经络) 3.月经周期节律 细目三:带下生理

要点: 1.带下的生理现象及作用 2.带下产生与调节的机理 细目四:妊娠生理 要点: 1.受孕机理 2.妊娠的生理现象 3.预产期的计算方法 细目五:临产与产后 要点: 1.临产调护的六字真言;临产、试胎及弄胎的概念 2.正产现象 3.恶露的概念及持续时间 4.哺乳期的最佳断乳时间 第四单元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细目一:病因 要点: 1.寒热湿邪

3.生活失度 4.体质因素 细目二:病机 1.脏腑功能失常 2.气血失调 3.冲任督带损伤 第六单元妇科疾病的治疗细目一:常用内治法 要点: 1.调补脏腑 (1)滋肾补肾 (2)疏肝养肝 (3)健脾和胃 2.调理气血 (1)理气法 (2)调血法 3.温经散寒

5.调治冲任督带 6.调养胞宫 7.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细目二:常用外治法 要点: 1.坐浴 2.外阴、阴道冲洗 3.阴道纳药 4.贴敷法 5.宫腔注入 6.肛门导入 7.中药离子导入 8.介入治疗 细目三:中医妇科急症治疗 要点: 1.血崩证 2.急腹症

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考试大纲

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 (一)病史采集 包括主诉、病史采集与记录。测试项目(症状)17项。 1.发热 2.疼痛:头痛、胸痛、腹痛、关节痛 3.水肿 4.呼吸困难 5.咳嗽与咳痰 6.咯血 7.恶心与呕吐 8.呕血 9.便血 10.腹泻 11.黄疸 12.消瘦 13.心悸 14.惊厥 15.意识障碍:昏迷、嗜睡、狂躁、谵妄 16.少尿、多尿、血尿 17.休克(感染性、失血性、心源性、过敏性) (二)病例分析 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及其依据、进一步检查项目及治疗原则。测试项目(病种)22项。 1.肺炎 2.结核病 3.高血压病 4.冠心病 5.消化性溃疡 6.消化性肿瘤 7.病毒性肝炎 8.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9.泌尿系统感染 10.贫血

11.甲状腺功能亢进 12.糖尿病 13.一氧化碳中毒 14.细菌性痢疾 15.脑血管意外 16.农药中毒 17.胆囊结石、胆囊炎 18.急腹症(肠梗阻、消化道穿孔、胰腺炎) 19、腹部闭合性损伤(肝、胆、脾、肠、肾破裂) 20.异位妊娠 21.胸部闭合性损伤(肋骨骨折、血胸和气胸) 22.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和大关节脱位。 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体格检查与基本操作技能 (一)体格检查 测试项目20项。 一般检查 1.血压 2.眼:眼球运动、调节反射、对光反射(直、间接)、辐辏反射 3、浅表淋巴结 4.颈部(甲状腺、气管)。 胸部 5.胸部视诊: (1)胸部的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2)胸壁、胸廓与乳房 (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6.胸部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7.胸部叩诊:叩诊方法、肺界叩诊、肺底移动度 8.胸部听诊:听诊方法、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 9.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10.心脏触诊: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11.心脏叩诊:心界叩诊及锁骨中线测量

执业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西医内科学

执业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西医内科学 执业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西医内科学执业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西医内科学第一单元传染病 细目一:细菌性痢疾 要点: 1.病原学。 2.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3.诊断。 4.治疗。 细目二:霍乱 要点: 1.病原学。 2.流行特征。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诊断。 5.治疗及预防。 细目三:伤寒 要点: 1.临床特点。 2.实验室检查。

3.治疗。 细目四:病毒性肝炎 要点: 1.病原学分型及临床分型。 2.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3.预防。 细目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要点: 1.病原学。 2.临床表现及诊断。 3.治疗及预防。 第二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支气管炎 要点: 1.病因。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防治。 细目二:支气管哮喘 要点: 1.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 2.治疗原则及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细目三:肺炎球菌肺炎

要点: 1.病因。 2.典型及中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3.抗菌治疗。 细目四:肺结核 要点: 1.病因及分型。 2.诊断及治疗原则。 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要点: 1.临床表现。 2.早期诊断。 第三单元循环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心功能不全 要点: 1.病因及诱因。 2.临床表现及诊断。 3.防治原则。 细目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要点: 1.病因。 2.临床表现及诊断。

3.防治原则。 细目三:风湿热 要点: 1.病因。 2.临床表现及诊断。 3.防治原则。 细目四:风湿性心脏病 要点: 1.左房室瓣膜病变的临床表现。2.诊断。 3.防治原则。 细目五:高血压病 要点: 1.分型、分期及临床表现。 2.诊断标准。 3.治疗与预防。 细目六: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 要点: 1.病因。 2.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及预防。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一、职业素质 (一)医德医风 (二)沟通能力 (三)人文关怀 二、病史采集 (一)发热 (二)疼痛 头痛、胸痛、腹痛、腰痛、关节痛。 (三)咳嗽与咳痰 (四)咯血 (五)呼吸困难 (六)心悸 (七)水肿 (八)恶心与呕吐 (九)呕血与便血 (十)腹泻 (十一)黄疸 (十二)消瘦 (十三)无尿、少尿与多尿 (十四)尿频、尿急与尿痛 (十五)血尿 (十六)抽搐与惊厥 (十七)意识障碍 三、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 1.全身状况

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包括身高、体重、头围)、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体位、姿势、步态。 2.皮肤 3.淋巴结 (二)头颈部 1.眼 外眼检查(包括眼睑、巩膜、结膜、眼球运动)、瞳孔的大小与形状、对光反射(直、间接)、集合反射。 2.口 咽部、扁桃体。 3.颈部 甲状腺、气管、血管。

心包摩擦音)。 10.外周血管检查(1)脉搏 脉率、脉律。 (2)血管杂音 静脉杂音、动脉杂音。(3)周围血管征

(四)腹部 1.腹部视诊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2)腹部外形、腹围 (3)呼吸运动 (4)腹壁静脉 (5)胃肠型和蠕动波 2.腹部触诊 (1)腹壁紧张度 (2)压痛及反跳痛 (3)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4)腹部包块 (5)液波震颤 (6)振水音 3.腹部叩诊 (1)腹部叩诊音 (2)肝浊音界 (3)移动性浊音 (4)肋脊角叩击痛 (5)膀胱叩诊 4.腹部听诊 (1)肠鸣音 (2)血管杂音 (五)脊柱、四肢、肛门1.脊柱检查 (1)脊柱弯曲度 (2)脊柱活动度 (3)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大纲

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大纲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外科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细目一:致病因素 要点: 1.外感六淫致病 2.情志内伤致病 3.饮食不节致病 4.外来伤害致病 5.劳伤虚损致病 6.感受特殊之毒致病 7.痰饮瘀血致病 细目二:发病机理 要点: 1.邪正盛衰 2.气血凝滞 3.经络阻塞 4.脏腑失和 第二单元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细目一:辨病

要点: 1.辨病的概念 2.辨病的方法 细目二:阴阳辨证 要点: 1.以局部症状辨别阴阳 2.阴阳辨证应注意的问题 细目三:部位辨证 要点: 1.发于上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2.发于中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3.发于下部的疾病的病因与特点 细目四:经络辨证 要点: 1.十二经脉气血多少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2.引经药 细目五:局部辨证 要点: 1.辨肿 2.辨肿块结节 3.辨痛 4.辨痒 5.辨脓 6.辨溃疡

7.辨出血 第三单元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细目一:内治法 要点: 1.外科内治消、托、补三大法的应用与内涵 2.清热法、和营法、内托法的代表方剂及应用 细目二:外治法 要点: 1.膏药、油膏的临床应用 2.箍围药的适应证、用法及注意点 3.掺药的种类及临床应用 4.切开法的适应证及具体运用 5.砭镰法、挑治法、挂线法、结扎法的适应证及用法 6.引流法、垫棉法、药筒拔法、针灸法、熏法、熨法、溻渍法、冷冻法、激光疗法适应证、用法及注意点 第四单元疮疡 细目一:疖 要点: 1.疖的定义与特点 2.疖的病因病机 3.疖的临床表现 4.疖的治疗方法 细目二:疔 要点:

2020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大纲

ㄩ ﹛﹛珨﹜瓟遞僱籵 ﹛﹛媼﹜還散淖谿佷峎夔薯 ﹛﹛ㄗ珨ㄘ甡擂侐淖囀輛俴望痐蹦笥﹛﹛ㄗ媼ㄘ瓷痐淖剿 ﹛﹛ㄗㄘ牖梗淖剿 ﹛﹛ㄗ侐ㄘ蕾笥楊 ﹛﹛ㄗ拻ㄘ恁源迵蚚狻 ﹛﹛ㄗ鞠ㄘ啎滅迵覃誘 ﹛﹛﹜笢瓟撮扲紱釬撮夔 ﹛﹛ㄗ珨ㄘ笢瓟侐淖 ﹛﹛ㄗ媼ㄘ渀奮都蚚錓悃 ﹛﹛1.喜屙 ﹛﹛2.謂郔 ﹛﹛3.蹈 ﹛﹛4.赶暱 ﹛﹛5.屾妀 ﹛﹛6.妀栠 ﹛﹛7.磁嗷 ﹛﹛8.忒爵 ﹛﹛9.喀 ﹛﹛10.潛鏦 ﹛﹛11.茩眅 ﹛﹛12.華累 ﹛﹛13.狟壽 ﹛﹛14.芛峎 ﹛﹛15.毞忺 ﹛﹛16.褽 ﹛﹛17.馭掏 ﹛﹛18.逋爵 ﹛﹛19.沭諳 ﹛﹛20.猿癒 ﹛﹛21.囀穸 ﹛﹛22.鼠呤 ﹛﹛23.秝蝠 ﹛﹛24.華儂 ﹛﹛25.秝鍬 ﹛﹛26.悛漆 ﹛﹛27.籵爵 ﹛﹛28.朸藷 ﹛﹛29.綴洈 ﹛﹛30.毞跁 ﹛﹛31.泭僧 ﹛﹛32.婗罣

﹛﹛34.煎貤﹛﹛35.錴貤﹛﹛36.庛貤﹛﹛37.朳貤﹛﹛38.湮釵貤﹛﹛39.棒鏀﹛﹛40.巹笢﹛﹛41.窏晚﹛﹛42.創刓﹛﹛43.壎贅﹛﹛44.扠闕﹛﹛45.祫秝﹛﹛46.蚇﹛﹛47.怮洈﹛﹛48.桽漆﹛﹛49.囀壽﹛﹛50.湮鍬﹛﹛51.笢喳﹛﹛52.俋壽﹛﹛53.盓僱﹛﹛54.鐓瑞﹛﹛55.瑞喀﹛﹛56.潛凝﹛﹛57.遠泐﹛﹛58.栠鍬﹛﹛59.唑笘﹛﹛60.俴潔﹛﹛61.怮喳﹛﹛62.藷﹛﹛63.殈栠壽﹛﹛64.韜藷﹛﹛65.湮袢﹛﹛66.啃頗﹛﹛67.朸穸﹛﹛68.阨僱﹛﹛69.荂斻﹛﹛70.笢憤﹛﹛71.壽啋﹛﹛72.漆﹛﹛73.朸蜮﹛﹛74.笢錸﹛﹛75.錌笢﹛﹛76.侐朸棲

﹛﹛78.隅揚 ﹛﹛79.標撕 ﹛﹛80.坋哫 ﹛﹛ㄗㄘ渀奮撮扲 ﹛﹛1.瑭渀楊 ﹛﹛2.鬲奮楊 ﹛﹛3.匿嫡楊 ﹛﹛4.坻渀楊 ﹛﹛ㄗ1ㄘ濩渀楊 ﹛﹛ㄗ2ㄘ痺渀楊 ﹛﹛5.渀奮祑都錶揭燴 ﹛﹛ㄗ1ㄘ婠渀 ﹛﹛ㄗ2ㄘ笴渀 ﹛﹛ㄗ3ㄘ俔渀 ﹛﹛ㄗ4ㄘ剿渀 ﹛﹛ㄗ5ㄘ悛笫 ﹛﹛ㄗ6ㄘ痺觖夼摯邐 ﹛﹛6.都獗摹痌腔渀奮笥谿 ﹛﹛ㄗ1ㄘ芛芫 ﹛﹛ㄗ2ㄘ邈淠 ﹛﹛ㄗ3ㄘ笢瑞 ﹛﹛ㄗ4ㄘ驍苂 ﹛﹛ㄗ5ㄘ芫冪 ﹛﹛ㄗ6ㄘ聾夼 ﹛﹛ㄗ7ㄘ挴芫 ﹛﹛ㄗ8ㄘ婠婽 ﹛﹛ㄗ9ㄘ剞迕 ﹛﹛ㄗ10ㄘ喲握 ﹛﹛ㄗ侐ㄘ芢鏽撮扲 ﹛﹛1.ㄗ痻渿ㄘ楊 ﹛﹛2.楊 ﹛﹛3.偌楊 ﹛﹛4.芢楊 ﹛﹛5.鏽楊 ﹛﹛6.順楊 ﹛﹛7.羼撕楊 ﹛﹛侐﹜昹瓟還散撮夔 ﹛﹛ㄗ珨ㄘ极跡潰脤 ﹛﹛1.旯袨怓潰ㄗ汜韜极涽﹜楷郤﹜极倰﹜茠欱袨怓﹜砩妎袨怓﹜醱﹜极弇﹜祭怓ㄘ ﹛﹛2.痺潰 ﹛﹛3.桶邀匙賦潰 ﹛﹛4.桉潰脤ㄗ桉薣﹜賦臚﹜僥臚﹜肏謂湮苤﹜勤嫖毀扞ㄘ

2016年执业医师考试技能考试大纲

一、职业素质 (一)医德医风 (二)沟通能力 (三)人文关怀 二、病史采集 (一)发热 (二)皮肤黏膜出血 (三)疼痛 头痛、胸痛、腹痛、关节痛、腰背痛 (四)咳嗽与咳痰 (五)咯血 (六)呼吸困难 (七)心悸 (八)水肿 (九)恶心与呕吐 (十)呕血与便血 (十一)腹泻与便秘 (十二)黄疸 (十三)消瘦 (十四)无尿、少尿与多尿(十五)尿频、尿急与尿痛(十六)血尿 (十七)抽搐与惊厥 (十八)眩晕 (十九)意识障碍 六、病例分析 (一)呼吸系统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支气管哮喘 3.支气管扩张 4.肺炎 5.肺结核 6.肺癌 7.呼吸衰竭 8.血胸和气胸 9.肋骨骨折 (二)心血管系统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 3.冠心病 4.高血压 5.心脏瓣膜病 6.结核性心包炎 (三)消化系统 1.胃食管反流病 2.食管癌 3.胃炎 4.消化性溃疡 5.消化道穿孔 6.胃癌 7.肝硬化 8.肝癌 9.胆石病、胆道感染 10.急性胰腺炎 11.溃疡性结肠炎 12.肠梗阻 13.结、直肠癌 14.肠结核 15.结核性腹膜炎 16.急性阑尾炎 17.肛管、直肠良性病变 18.腹外疝 19.腹部闭合性损伤肝、脾、肠、 肾损伤 (四)泌尿系统(含男性生殖系 统) 1.急性肾小球肾炎 2.慢性肾小球肾炎 3.尿路感染 4.尿路结石 5.前列腺增生 6.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衰竭) (五)女性生殖系统 1.异位妊娠 2.急性盆腔炎 3.子宫颈癌 4.子宫肌瘤 5.卵巢癌 6.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 (六)血液系统 1.缺铁性贫血 2.再生障碍性贫血 3.急性白血病 4.淋巴瘤 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七)内分泌系统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单纯性甲状腺肿 3.糖尿病 (八)神经系统 1.脑出血 2.脑梗死 3.蛛网膜下腔出血 4.急性硬膜外血肿 (九)运动系统 1.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2.大关节脱位 (十)风湿免疫性疾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 2.类风湿关节炎 (十一)儿科疾病 1.肺炎 2.腹泻 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4.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 手足口病、猩红热 (十二)传染病 1.病毒性肝炎 2.细菌性痢疾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艾滋病 (十三)其他 1.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 2.急性乳腺炎 3.乳腺癌 4.一氧化碳中毒 5.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三、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 1.全身状况 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发育(包括身高、体重、 头围)、体型、营养状态、意识

2015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2015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一、中医辩证论治能力测试范围 (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辩证分析的能力。(二)病症诊断能力 (三)类症鉴别能力 (四)确立治法的能力 (五)选方与用药能力 (六)针灸穴位与操作技术的选择能力 (七)预防与调护内容的掌握与临床应用能力二、中医技术操作技能测试范围 (一)中医四诊技术的掌握与操作能力 (二)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通里神门后溪天宗听宫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

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涌泉太溪照海内关大陵中冲外关支沟翳风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行间太冲期门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三)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能力 1.毫针刺法 2.灸法操作(部分内容要求实物操作) 3.其他针法操作 (1)三棱针法 (2)皮肤针叩刺 4.针灸异常情况处理能力: (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血肿 (6)皮肤灼伤(起泡)

5.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 (1)偏头痛 (2)落枕 (3)中风 (4)哮喘 (5)呕吐 (6)泄泻 (7)痛经 (8)扭伤 (9)牙痛 (10)晕厥 (11)虚脱 (12)高热 (13)抽搐 (14)内脏绞痛 (四)拔罐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要求实际操作)1.拔罐的吸附方法

2.拔罐方法 3.起罐方法 4.拔罐出现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 (五)推拿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要求实际操作) 1.滚法 2.一指禅推法 3.揉法 4.摩法 5.推法 6.按法 7.拿法 三、中医常见病症测试范围 1.感冒 2.咳嗽 3.哮病 4.喘证 5.肺痨 6.心悸 7.胸痹 8.不寐9.癎病10.胃痛11.呕吐12.腹痛13.泄泻 14.痢疾15.便秘16.胁痛17.黄疸18.头痛19.眩晕20.中风21.水肿22.淋证23.癃闭24.阳痿25.郁证26.血症27.消渴28.内伤发热29.虚劳30.癌病31.痹症

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一、职业素质 (一)医德医风 (二)沟通能力 (三)人文关怀 二、病史采集 (一)发热 (二)皮肤黏膜出血 (三)疼痛 头痛、胸痛、腹痛、颈肩痛、关节痛、腰痛。 (四)咳嗽与咳痰 (五)咯血 (六)呼吸困难 (七)心悸 (八)水肿 (九)恶心与呕吐 (十)呕血与便血 (十一)腹泻与便秘 (十二)黄疸 (十三)消瘦 (十四)无尿、少尿与多尿 (十五)尿频、尿急与尿痛 (十六)血尿 (十七)痫性发作与惊厥 (十八)眩晕 (十九)意识障碍 三、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 1.全身状况 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包括身高、体重、头围)、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体位、姿势、步态。 2.皮肤 3.浅表淋巴结 (二)头颈部 1.眼 外眼检查(包括眼睑、巩膜、结膜、眼球运动)、瞳孔的大小与形状、对光反射(直、间接)、集合反射。 2.口 咽部、扁桃体。 3.颈部 甲状腺、气管、血管。 (三)胸部

1.胸部视诊 (1)胸部的体表标志 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2)胸壁、胸廓、胸围 (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 2.胸部触诊 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3.胸部叩诊 叩诊方法、肺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 4.胸部听诊 听诊方法、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5.乳房检查(视诊、触诊) 6.心脏视诊 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7.心脏触诊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异常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8.心脏叩诊 心界叩诊及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距离的测量。 9.心脏听诊 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心音改变、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 10.外周血管检查 (1)脉搏 脉率、脉律。 (2)血管杂音 静脉杂音、动脉杂音。 (3)周围血管征 (四)腹部 1.腹部视诊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2)腹部外形、腹围 (3)呼吸运动 (4)腹壁静脉 (5)胃肠型和蠕动波 2.腹部触诊 (1)腹壁紧张度 (2)压痛及反跳痛 (3)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 (4)腹部包块 (5)液波震颤 (6)振水音 3.腹部叩诊 (1)腹部叩诊音 (2)肝浊音界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 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已公布,文都医考网特搜集整理相关内容如下,供备考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参考,预祝考生能顺利通过2018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要点: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分级与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 6.治疗 细目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要点: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细目三:支气管哮喘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细目四:肺炎 要点: 1.概述 (1)概念 (2)分类 2.肺炎链球菌肺炎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3.肺炎支原体肺炎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要点:

1.病因 2.病理与分类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原则 细目三:急性心力衰竭 要点: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治疗 细目四:心律失常

要点: 1.分类 2.发生机制 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细目五:快速性心律失常 要点: 1.过早搏动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心电图诊断 (4)治疗 2.阵发性心动过速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心电图诊断 (4)治疗 3.心房颤动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心电图诊断 (4)治疗文都医考,医友互动:480572459。细目六:缓慢性心律失常 要点: 房室传导阻滞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2020年中医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内科学》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 细目一:感冒 要点: 1.感冒的概念 2.感冒的病因病机 3.感冒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感冒的辨证论治 5.感冒的转归预后 6.感冒的预防调护 细目二:咳嗽 要点: 1.咳嗽的概念 2.咳嗽的病因病机 3.咳嗽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咳嗽的辨证论治 5.咳嗽的转归预后 6.咳嗽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哮病

要点: 1.哮病的概念 2.哮病的病因病机 3.哮病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哮病的辨证论治 5.哮病的转归预后 6.哮病的预防调护 细目四:喘证 要点: 1.喘证的概念 2.喘证的病因病机 3.喘证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喘证的辨证论治 5.喘证的转归预后 6.喘证的预防调护 细目五:肺痈 要点: 1.肺痈的概念 2.肺痈的病因病机 3.肺痈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痈的辨证论治

5.肺痈的转归预后 细目六:肺痨 要点: 1.肺痨的概念 2.肺痨的病因病机 3.肺痨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痨的辨证论治 5.肺痨的转归预后 6.肺痨的预防调护 细目七:肺胀 要点: 1.肺胀的概念 2.肺胀的病因病机 3.肺胀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肺胀的辨证论治 5.肺胀的转归预后 细目八:肺痿 要点: 1.肺痿的概念 2.肺痿的病因病机 3.肺痿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5.肺痿的转归预后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 细目一:心悸 要点: 1.心悸的概念 2.心悸的病因病机 3.心悸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心悸的辨证论治 5.心悸的转归预后 细目二:胸痹 要点: 1.胸痹的概念 2.胸痹的病因病机 3.胸痹的诊断与病证鉴别 4.胸痹的辨证论治 5.胸痹的转归预后 6.胸痹的预防调护 细目三:真心痛 要点: 1.真心痛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