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安全发展趋势和展望

论网络安全发展趋势和展望
论网络安全发展趋势和展望

网络安全发展趋势和展望

姓名:范文达学号:2010130647 班级:金融二班

摘要: 我国的网络安全产业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得到长足了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政府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网络安全的需求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增长,这也是由于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网络面临的威胁却并未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有所抑制,反而使矛盾更加突出,从层出不穷的网络犯罪到日益猖獗的黑客攻击,似乎网络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网络安全发展趋势管理

一、网络现状

在这十年来,网络安全产品从简单的防火墙到目前的具备报警、预警、分析、审计、监测等全面功能的网络安全系统,在技术角度已经实现了巨大进步,也为政府和企业在构建网络安全体系方面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但是,下面简单分析网络安全环境的现状。1.在网络和应用系统保护方面采取了安全措施,每个网络/应用系统分别部署了防火墙、访问控制设备等安全产品,采取了备份、负载均衡、硬件冗余等安全措施;2.实现了区域性的集中防病毒,实现了病毒库的升级和防病毒客户端的监控和管理;3.安全工作由各网络/应用系统具体的维护人员兼职负责,安全工作分散到各个维护人员;4.应用系统账号管理、防病毒等方面具有一定流程,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流程相对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进行修订;5.员工安全意识有待加强,日常办公中存在一定非安全操作情况,终端使用和接入情况复杂。这可以说是现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网络安全建设和使用的现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单纯依靠网络安全技术的革新,不可能完全解决网络安全的隐患,如果想从根本上克服网络安全问题,我们需要首先分析距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安全到底存在哪些差距。

二、差距分析

1.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需要通过实施策略对流程进行细化,其它体系也需要按照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和流程要求不断完善其内容。

2. 涉及网络安全的各个层次,特别是基层人员对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必须强化把网络安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开展,并对如何开展安全工作和需要做哪些安全工作、达到什么目标有明确要求。

3. 网络安全管理组织不完整,现阶段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工作基本上由各维护单位和人员承担,安全责任相对比较分散,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责任无法落实到具体人的现象。

4. 具有普及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足,人员信息安全意识水平不统一。

5. 在物理与环境安全、系统和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接入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在安全策略、安全组织、人员管理、资产分类控制、安全审计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6. 防病毒系统没有实现整体统一,存在防病毒的局部能力不足。

7. 网络/应用系统防护上采取了防火墙等安全产品和硬件冗余等安全措施,但安全产品之间无法实现联动,安全信息无法挖掘,安全防护效果低,投资重复,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孤岛现象。另外,安全产品部署不均衡,各个系统部署了多个安全产品,但在系统边界存在安全空白,没有形成纵深的安全防护。8. 对终端管理没有统一策略,操作系统版本、操作系统补丁等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管理。9. 没有应急响应流程和业务持续性计划,发生安全事件后的处理和恢复流程不足,对可能造成的业务中断没有紧急预案。

三、网络安全的体系架构

网络安全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在网络安全组织、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运行体系的综合作用下才能取得成效。首先必须有具体的人和组织来承担安全工作,

并且赋予组织相应的责权;其次必须有相应的安全策略来指导和规范安全工作的开展,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按什么流程和方法来做;再次若有了安全组织、安全目标和安全策略后,需要选择合适的安全技术方案来满足安全目标;最后在确定了安全组织、安全策略、安全技术后,必须通过规范的运作过程来实施安全工作,将安全组织、安全策略和安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推动、相互联系地整体,通过实际的工程运作和动态的运营维护,最终实现安全工作的目标。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应包括安全策略体系、安全组织体系、安全技术体系、安全运作体系.安全策略体系应包括网络安全的目标、方针、策略、规范、标准及流程等,并通过在组织内对安全策略的发布和落实来保证对网络安全的承诺与支持。安全组织体系包括安全组织结构建立、安全角色和职责划分、人员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和教育、第三方安全管理等。安全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鉴别和认证、访问控制、内容安全、冗余和恢复、审计和响应。安全运作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和技术实施的操作规程,实施手段和考核办法。安全运作体系提供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人员具体的实施指导,是整个安全体系的操作基础。

四、网络安全发展趋势分析

(一)从技术角度而言

1.逻辑隔离技术。以防火墙为代表的逻辑隔离技术将逐步向大容量,高效率,基于内容的过滤技术以及与入侵监测和主动防卫设备、防病毒网关设备联动的方向发展,形成具有统计分析功能的综合性网络安全产品。

2.防病毒技术。防病毒技术将逐步实现由单机防病毒向网络防病毒方式过渡,而防病毒网关产品的病毒库更新效率和服务水平,将成为今后防病毒产品竞争的核心要素。

3.身份认证技术。80%的攻击发生在内部,而不是外部。内部网的管理和访问控制相对外部的隔离来讲要复杂得多。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基于Radius的鉴别、授权和管理(AAA)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安全体系,主要用于大的网络运营商,企业内部不需要这么复杂的东西。这种看法越来越过时,实际上组织内部网同样需要一套强大的AAA系统。根据IDC的报告,内部的AAA系统是目前安全市场增长最快的部分。

4.入侵监测和主动防卫技术。入侵检测和主动防卫(IDS、IPS)作为一种实时交互的监测和主动防卫手段,正越来越多的被政府和企业应用,但如何解决监测效率和错报、漏报率的矛盾,需要继续进行研究。

5.加密和虚拟专用网技术。组织的员工外出、移动办公、单位和合作伙伴之间、分支机构之间通过公用的互联网通信是必需的,因此加密通信和虚拟专用网(VPN)有很大的市场需求。IPSec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和标准。

6.网管。网络安全越完善,体系架构就越复杂。管理网络的多台安全设备需要集中网管。集中网管是目前安全市场的一大趋势。

(二)从管理角度讲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考虑,统一规划。网络安全取决于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一点突破,全网突破”,单个系统考虑安全问题并不能真正有效的保证安全,需要从整体IT体系层次建立网络安全架构,整体考虑,全面防护。

2.战略优先,合理保护。网络安全工作应服从组织信息化建设总体战略,滚动式实现系统安全体系的统一。在此前提之下,追求适度安全,合理保护组织信息资产,安全投入与资产的价值应相匹配。

3.集中管理,重点防护。统筹设计安全总体架构,建立规范、有序的安全管理流程,集中管理各系统的安全问题,避免安全“孤岛”和安全“短板”。

4.七分管理,三分技术。管理是企业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是安全管理的保证。只有制定完整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并和安全技术手段合理结合,网络系统的安全才会有最大的保

障。

从管理和技术两个维度推进网络安全工作不仅是现阶段解决好网络安全问题的需要,也是今后网络安全发展的必然趋势。就目前而言,企业的网络安全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离真正的安全的网络还有不可逾越的差距。但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网络安全问题,才能让网络更好的为人类造福。

网络安全现状与对策

网络安全现状与对策 计算机网络近年来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网络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网络连接更加容易,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的安全也日益受到威胁。 那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是指什么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计算机网络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攻击行为日趋复杂,各种方法相互融合,使网络安全防御更加困难。黑客攻击行为组织性更强,攻击目标从单纯的追求"荣耀感"向获取多方面实际利益的方向转移,网上木马、间谍程序、恶意网站、网络仿冒等的出现和日趋泛滥;手机、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的处理能力和功能通用性提高,使其日趋接近个人计算机,针对这些无线终端的网络攻击已经开始出现,并将进一步发展。 计算机病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Computer Virus)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隐蔽性、潜伏性、破坏性和传染性的特点。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计算机病毒危害最为普遍,面对种类繁多的计算机病毒,其危害性大,传播速度快,传播形式多,特别是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如:网络蠕虫、木马、震网、火焰等病毒对计算机网络的破坏性更强,清除难度更大,是用户面临最头痛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之一。 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和威胁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的软、硬件很大一部分是国外产品,外国公司成为最大的获利者,并且对引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缺乏保护信息安全所必不可少的有 效管理和技术改造。软件除面临价格歧视的威胁外,其还可能隐藏着后门, 一旦发生重大情况,那些隐藏在电脑芯片和操作软件中的后门就有可能在某 种秘密指令下激活,造成国内电脑网络、电信系统瘫痪; 2)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将其提到实际日程中来的依然很少。许多公司和企业,甚至敏感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c4927216.html,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作者:郑兆鹏张祥福杨佳跃刘剑辉黄清禄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第30期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21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政治、军事、商业等许多领域运用广泛,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确保信息的安全就成为了 一个重要课题,网络的安全性也成为了人们重点研究的领域。该文探讨了网络安全存在的主 要威胁以及几种目前主要网络安全技术,并提出了实现网络安全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网络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 VPN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042-03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Analysis ZHENG zhao-peng;ZHANG Xiang-fu;YANG Jia-yue;LIU Jian-hui;HUANG Qing-lu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Military Region of 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01, China) Abstract: 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has enjoyed a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politics, military, commerce and other fields, the security issues of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how to guarantee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o talk. And also,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domain for people to research. In this thesis, some main threats of network security and some security technologies will be discussed. Besides, several solutions will be proposed as well. Key words:network security; firewall; intrusion detection; VPN 1 引言 网络设计最初只考虑信息交流的开放性与便捷性,并未对信息的安全问题进行规划,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技术与网络攻击手段两者在“攻防”过程中交替提升。随着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日益加剧,网络安全成为了网络中的一项棘手问题,连接到互联网中的计算机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到各种网络攻击,从而引发各类安全问题[1]。 2 网络安全现状 2.1 网络安全的概念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以及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信息安全行业主要受信息产业及安全主管部门的监管,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信息安全行业,受到信息安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行业主要发展政策

行业主要发展政策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信息安全行业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1、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及依托其开展的业务进行保护,使得它们不会由于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修改、审阅、检查、记录或销毁,保证信息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信息安全具有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可核查性和可控性七个主要属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信息安全行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1)信息安全技术 为了实现信息安全的七个核心属性,需要从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内容对抗等五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与安全防范。因而,目前信息安全的主流技术包括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技术(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技术)、信息自身的安全技术(数据安全与内容安全技术)、信息利用的安全技术(信息对抗技术),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信息安全产品 信息安全产品按照功能分类主要包括:防火墙产品、入侵检测与入侵防御产品、统一威胁管理产品、身份管理类产品、加密类产品、电子签名类产品、安全审计类产品以及终端安全管理产品等。主要产品的情况如下:

网络安全面临威胁与对策

我国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与对策 1 、国内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因特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针对我国境内信息系统的攻击正在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利用网络传播有害信息的手段日益翻新。据了解,从1997 年底到现在,我国的政府部门、证券公司、银行、ISP、ICP 等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相继遭到多次攻击。仅2001年4月份我国有记录在案的被来自境外黑客攻击的案例就多达443 次。我国公安机关2002年共受理各类信息网络违法犯罪案件6633起,比2001年增长45.9%,其中利用计算机实施的违法犯罪案件5301起,占案件总数的80%。 我国互联网安全的状况可以分为几部分: 1.1信息和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差; 1.2基础信息产业严重依赖国外; 1.3信息安全管理机构权威性不够; 1.4网络安全人才短缺; 1.5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2 、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目前网络的安全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实体摧毁 实体摧毁是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面对的“硬杀伤”威胁。其主要有电磁攻击、兵力破坏和火力打击3种。 2.2无意失误 例如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因而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用户将自己的账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2.3黑客攻击 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被看作非授权访问。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假冒、身份攻击、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合法用户以未授权方式进行操作等。某些新的信息技术在大大方便使用者的同时,也为“黑客”的入侵留下了大大小小的系统安全漏洞,令系统内部或外部人员可以轻易地对系统进行恶意入侵。比如,黑客可以使用一种称为“IP spoofing”的技术,假冒用户IP地址,从而进入内部IP 网络,对网页及内部数据库进行破坏性修改或进行反复的大量的查询操作,使服务器不堪重负直至瘫痪。

网络安全问题与对策

高职高专自学考试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网络安全问题与对策 报考专业:计算机软件准考证号: 姓名:指导教师:

摘要 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从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出发,剖析了当前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美国的信息安全政策、利用技术手段提出网络安全问题的对策。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网络入侵;数据加密

Abstract Information 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is article analyses some elements of influencing the network security, the current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problems, and try to learn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policy from the USA and come up with proposed solutions using technical method. Keywords: Computer network,Network security,Network intrusion,Data encryption

绪论 (6) 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述 (7) 一、网络安全的概念 (7) 二、相关会议 (7) 三、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 (8) 1、网络硬件设备和线路的安全问题 (8) 2、网络系统和软件的安全问题 (9) 3、网络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问题 (10) 第二章网络安全问题 (12) 一、物理安全风险 (12) 二、系统风险——组件的脆弱性 (12) (一)、硬件组件 (12) (二)、软件组件 (12) (三)、网络和通信协议 (12) 三、网络与应用风险——威胁和攻击 (14) (一)、威胁与攻击分类 (14) (二)、威胁和攻击的来源 (15) 四、管理风险 (16) 第三章网络安全对策 (17) (一)从宏观上 (17) (二)从微观上 (17) 一、安装必要的安全软件 (17) 二、网络防火墙技术 (17) 三、安全加密技术 (17) 四、入侵检测技术 (17) 五、VPN (18) 六、加强内部网络管理人员以及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 (18)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网络银行安全现状分析 电子商务支付系统 信息科学学院

我国网络银行安全现状分析摘要:随着因特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已经变得与其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近年来,网络银行的出现更是给人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欣喜,它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具有成本低廉、安全级别高、交互性强和创新速度快等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很快得到广大网民的接受和喜爱,但其安全性也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风险,提出防范风险的主要对策,确保网络银行业务的安全运营。 关键词:网络银行、安全、对策。 引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速了银行业电子化的进程,一种新型的银行业形态——网络银行应运而生。网络银行(E- Bank)是基于因特网或其它电子通讯手段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或虚拟网站。网络银行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资金流的运转,通过网络银行,资金的支付、清算能够得以更快地实现。网上银行交易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便捷的同时其虚拟的特质也给网银安全带来了很大威胁。 一、网络银行发展状况 中国银行于1996年2月建立主页,首先在互联网络发布信息。之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等相继开办了网络银行业务。根据调查,2010 年底网络银行用户规模将

达到2.17亿。目前,虽然国内绝大多数商业银行都具备了网络支付、账户信息查询、转账等基本网络银行功能。然而,国内网络银行发展起步较晚,防范风险从而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运营意义深远。 二、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网络银行的安全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的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的金融监管,包括网络银行的市场准人、电子货币的监管、银行业务发展和操作的监管等;二是用户身份确认,包括用户的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的认证和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调用等;三是银行的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这部分是网络银行安全中的重要部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分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部分:物理安全包括网络硬件及环境的安全;逻辑安全包括网络系统的软件安全、信息安全、网络系统的管理安全等。网络银行安全的核心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一是信息的保密性,即只有信息的特定接收人和发出人才能读懂信息;二是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即信息在网上传播时不会被篡改;三是信息的确定性,即信息的发出和接收者均不可抵赖已收到的信息。 由于网络银行的服务完全在网络上实现,客户只要拥有帐号和密码就可以在世界上任一个可以连接到因特网的地方享受网络银行的服务。这样的银行业务是开放式的,对于客户而言极其方便,但也易诱发网络犯罪,如外部黑客人侵、资料被截取和删改、非授权访问、病毒干扰等,这些违法犯罪活动带给网络银行的损失难以估量,它不仅仅影响到整个网络银行,而且可能会涉及到国家金融系统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从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也正是由于网络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刘慧倩 【摘要】计算机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加强了人与人间之间的沟通,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逐渐的,计算机网络也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学习中,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中。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许多病毒也散播开来,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使用,导致用户的身份被窃取、假冒、数据窃取、非法访问、拒绝服务等多种现象发生,计算机网络安全令人堪忧。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技术进行介绍,讨论现代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针对这问题制订出相关的措施,从而推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现状;检测系统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 (一)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在网络中进行控制欲访问功能的一组遇着一个网络系统。在现实中,防火墙在实行职责过程中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是偏向于对流通行的传送进行拦截,另一种防火墙是偏向于传输流通过。 (二)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技术主要包括异常检测型和误用检Jdel模型,主要是对安全日志、数据或者从别的网络得到的信息数据做出处理,检测出外来入侵者并对进行识别检测出入侵目的。它是确保计算机正常安全运作的重要保证,能够对网络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做出反应的一门网络技术。 (三)防病毒技术 防毒技术就目前而言就是计算机网络硬件防毒技术。它能够与计算机操作系统有机结合,能够有效防止绝大多数的科技资讯的溢出现象发生。 二、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防火墙技术 近年来,防火墙功能较单一,不能有效的保证人们个人信息及业务信息的安全性,因此具有安全性能高的,安全功能种类多的,可靠性高的等的优势性网络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这就产生了UTM技术。对于UTM 而言,它不仅能明确产品的基本形态,并且上逻辑方面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根据UTM技术概念,许多的企业研究出了具有多能的网络安全网、综合安全网和安全网络设备,同时,在经过多年的开发研制,在信息安全的行业中,对安全的联动功能、产品的使用性能以及对管理的安全性理解等的更深层次的研究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二)入侵检测技术 在对分析技术进行改进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目前具备的分析模型与分析技术,但是在这过程中会

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信息安全111班 030 崔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活动带来了极大便利,开辟了前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和市场,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随着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人们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达到了从未有过的程度。反观当下网络安全现状,可以说是不容乐观。不过也正是供求的相互作用促进一系列产业的发展,网络技术同样不例外。人们已经认识到,当下及以后若要实现网络安全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做相关研究分析,以更好地应对当下及以后所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状;发展趋势;安全问题 1.网络安全的定义及特征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包含网络设备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网络软件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2.网络安全的体系结构 网络安全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在网络安全组织、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运行体系的综合作用下才能取得成效。首先必须有具体的人和组织来承担安全工作,并且赋予组织相应的责权;其次必须有相应的安全策略来指导和规范安全工作的开展,明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按什么流程和方法来做;再次若有了安全组织、安全目标和安全策略后,需要选择合适的安全技术方案来满足安全目标;最后在确定了安全组织、安全策略、安全技术后,必须通过规范的运作过程来实施安全工作,将安全组织、安全策略和安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推动、相互联系地整体,通过实际的工程运作和动态的运营维护,最终实现安全工作的目标。 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应包括安全策略体系、安全组织体系、安全技术体系、安全运作体系.安全策略体系应包括网络安全的目标、方针、策略、规范、标准及流程等,并通过在组织内对安全策略的发布和落实来保证对网络安全的承诺与支持。安全组织体系包括安全组织结构建立、安全角色和职责划分、人员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和教育、第三方安全管理等。安全技术体系主要包括鉴别和认证、访问控制、内容安全、冗余和恢复、审计和响应。安全运作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和技术实施的操作规程,实施手段和考核办法。安全运作体系提供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人员具体的实施指导,是整个安全体系的操作基础。 3.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 (1)计算机病毒——所谓计算机病毒实际是一段可以复制的特殊程序,主要对计算机进行破坏,病毒所造成的破坏非常巨大,可以使系统瘫痪。 (2)黑客——黑客主要以发现和攻击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和缺陷为目的,利用网络安全的脆弱性进行非法活动,如,修改网页、非法进入主机破坏程序,窃取网上信息。采用特洛伊木马盗取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密码;窃取商业或军事机密,达到了个人目的。

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计算机网络应用发展迅速,已经遍布经济、文化、科研、军事、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由此网络安全问题成了新的热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安全和稳定。针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从网络安全内容、网络安全的威胁、解决措施等方面提出一些见解。因此,提高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强化防范措施,是保证信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条件。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防火墙 Abstract:At present,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in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has been all over the economic,cultural,scientific research,military,education and social life,in various fields,thus network security has become a new hot spot for the existence of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 issues.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s in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about the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puts forward some ideas and elaborates in details from the concent and threats of network security and solutions,so as to enable the users on the computer network enhancing their awareness of security.The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problem,directly relates to domain the and so on a national politics,military,economy security and the stability.Therefore,enhances to the network security important understanding,enhancement guard consciousness,the strengthened guard measure,is guaranteed the information industries continue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and the prerequisite which stably develops. Key ords s:Computer Network;Network security;firewall Keyw w ord

网络安全现状的研究报告

网络安全现状的研究报告 现如今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已经达到空前的地步,对网络也有着越来越多的要求,因此,整个社会现在已经广泛关注网络的安全性。网络安全技术可以促使网络系统的安全,让用户可以更好地使用网络,有较好的网络体验。本篇*主要介绍网络安全的现状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希望能够促使网络安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网络安全;现状;技术发展 由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互联网中包含了大量的用户信息,会导致出现网络安全问题,这也对人们使用互联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只有认真分析当前网络安全的现状,找到问题的关键,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找到本质,才能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让广大用户更加安心的使用互联网。 一、网络安全的发展现状分析 1.安全工具的应用缺少相应规定。互联网由于使用范围广的原因会涉及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会产生很多种类的安

全工具,但是没有统一专业的管理,这就让网络安全系统中会存在用户滥用的情况。由于种类繁多,系统的安全软件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会让黑客对这种情况加以利用,破坏网络的安全管理工作[1]。网络安全工具一旦被黑客利用,就会对网络进行攻击,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 2.固有的安全漏洞变得日益明显。互联网的安全系统往往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这些漏洞中难免会存在设计人员故意操作,为的是以后一旦发生意外,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系统。但是就因为这个漏洞,一些非法的人员,就会充分利用这个黑洞,对系统进行破坏和攻击。更有甚者,破坏者会根据这些漏洞,发现一些链接,不但能够增加网络系统的负荷,在用户再次使用的时候出现“请求超时”的字样,还会通过一些渠道传播这些链接,严重损坏网络的正常使用。 3.网络设备本身存在的安全问题。网络设备自身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一旦被有某些意图的人发现并加以利用,就会严重影响到网络的安全。例如,众所周知,互联网分为有线和无线网络,有线网络相对比无线网络更加容易出现问题,这是因为,黑客可以利用监听线路,以此对信息进行收集,这样就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2]。与此同时,通过有线的连接,一旦其中的某一个计算机受到的病毒的袭击,那么会导致整个网络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对策(一)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及对策(一) 互联网用户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安全漏洞,在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及网络的调试中,如果没有对相关安全漏洞进行扫描并加以修补,遇到黑客的恶意攻击将会造成重大的损失。例如,创联万网托管的服务器受到黑客攻击,就是因为未能及时修复最新漏洞,给黑客可乘之机,出现几十台服务器不能正常运行,并有部分客户的资料丢失的重大事故,给客户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因此,互联网用户应该多采取主动防止出现事故的安全措施,从技术上和管理上加强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重视,形成立体防护,由被动修补变成主动的防范,把出现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为目标的各种信息系统,已成为当今社会运行和技术基础。尤其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日趋复杂,系统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如何保障系统安全已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更是电子商务发展和应用面临的严峻挑战。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十分复杂,从技术角度来划分,信息系统的安全包 括两个方面: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都属于计算机安全学或者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与应用领域。为了保障网络和信息的安全,人们研究和开发出各种安全技术和产品,以期对各个环节提供安全保护,例如防火墙、安全路由器、身份认证系统、网络和系统安全性分析系统等。其中,如何有效地防范网络入侵(Network Intrusion), 将其可能造成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限度,成为近年来网络和信息安全领域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各种基于 审计分析和监测预警技术的入侵技术和系统应运而生。因此,作为整个网络安全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针对网络的安全问题,对信息系统面临的网络入侵的安全技术和系统的工作原理、方法和应用,以期待与其它有效的安全技术和方法的结合,从而完善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 第2章需求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 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安全成为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研究热点。 网络安全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子通信、电子银行、在线交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网络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障广大用户的权益。网络安全的漏洞也为网络黑客们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他们所开展的各种各样的攻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网络的正常工作和人们的。同时“电子战”、“信息战”已成为国与国之间、商家与商家之间的一种重要的攻击手段。这

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概述

计算机导论课程报告

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题目(中文):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日04月11年2015 大连外国语大学计算机导论课程报告 要摘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迈进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新的信

息产业正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崛起。为了提高信息社会的生产力,提供一种全社会的、经济的、快速的存取信息的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因而,计算机网络这种手段也应运而生,并且在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发展趋势更是可观。 信息时代,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已经逐渐演变成全球性的问题,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使用,应将技术保护,管理保护与法律保护相结合起来,以防范有害信息的侵入,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安全操作系统,网络隔离技术,网络行为安全监控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使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关键字:计算机技术网络手段发展趋势信息安全重要性信息安全技术大连外国语大学计算机导论课程报告 录目 1 ............................................................................................................................ 引言.第一章 2 ............................................................................................ 计算机发展历史及趋势.第二章 2 ........................................................................................................ 2.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3 ........................................................................................................... 2.2 计算机未来前景 4 ............................................................................................................. 第三章信息安全技术 4 .................................................................................................. 当前网络安全的现状3.1 . 4 ...............................................................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 3.24 .......................................................................... . 3.2.1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3.2.2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前景 (5) 第四章总结 (6) 7 .................................................................................................................................. . 参考文献 大连外国语大学计算机导论课程报告 1 引言

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标准版)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predictability of work safety, take precau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work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标准版)

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标准版)导语: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文档可用作电子存档或实体印刷,使用时请详细阅读条款。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明确网络安全概念,提高网络安全性,成为了网络发展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网络发展来看,网络安全对于互联网用户具有重要意义,用户在网络上进行的信息传输、数据管理、银行支付等行为,如果不能有效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但会制约互联网的发展,也会给用户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应从网络安全实际出发,认真分析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网络安全性。 关键词:网络安全;互联网发展;问题及对策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积极进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多个领域的重要辅助手段,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变生活方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网络个人信息的增多,以

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日期: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以及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信息安全行业主要受信息产业及安全主管部门的监管,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信息安全行业,受到信息安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发展政策 行业主要发展政策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信息安全行业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1、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及依托其开展的业务进行保护,使得它们不会由于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修改、审阅、检查、记录或销毁,保证信息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信息安全具有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可核查性和可控性七个主要属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信息安全行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1)信息安全技术 为了实现信息安全的七个核心属性,需要从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内容对抗等五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与安全防范。因而,目前信息安全的主流技术包括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技术(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技术)、信息自身的安全技术(数据安全与内容安全技术)、信息利用的安全技术(信息对抗技术),具体如下:

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明确网络安全概念,提高网络安全性,成为了网络发展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网络发展来看,网络安全对于互联网用户具有重要意义,用户在网络上进行的信息传输、数据管理、银行支付等行为,如果不能有效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但会制约互联网的发展,也会给用户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应从网络安全实际出发,认真分析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提高网络安全性。 关键词:网络安全;互联网发展;问题及对策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取得了积极进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多个领域的重要辅助手段,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变生活方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网络个人信息的增多,以及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制约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网络安全问题还对用户的信息及财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和威胁。为此,我们应对网络安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应从网络安全现存问题入手,分析问题的成因,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保证网络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高网络安全性,为用户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 二、网络安全的概念分析 网络安全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就是指网络系统中流动和保存的数据,不受到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泄露、更改。系统连续正常的工作,网络服务不中断。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涉及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广义来说凡是涉及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 三、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从目前网络安全所暴露出的问题来看,重要包括两个大的方面,即自然因素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和人为因素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以下我们着重分析这两种网络安全问题。 1、自然因素及偶发因素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 计算机系统硬件和通讯设施极易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水灾、风暴、建筑物破坏等)对计算机网络构成威胁。还有一些偶发性因素,如电源故障、设备的机能失常、软件开发过程中留下的某些漏洞等,也对计算机网络构成严重威胁。此外管理不好、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水平较低、操作失误、渎职行为等都会对网络安全造成威胁。 2、人为因素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 从计算机网络的实际使用来看,人为因素引起的网络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应用中的不安全问题

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日趋发展,高校大学生成了网络世界的主要活跃群体,随着高等院校成为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随之带来的一些问题也亟需我们探讨与解决。例如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本文从所在院校的实际案例出发,分析当前高校存在的网络诈骗问题,研究学校安全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分析研究防范网络诈骗的对策方法,提出高校安全教育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大学生网络被骗案件的发生。 关键词网络安全意识大学生网络诈骗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e nts" Network Security Situati on and Coun termeasures ----- T ake Nin gbo Daho ngying Uni versity as an example YAN Yufeng (Office of Students" Affairs ,Ningbo Dahongying University ,Ningbo,Zhejiang 315175 ) Abstract With the in creas ing developme nt of the Internet age,college students became the main active groups" online world,along

wit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ecomeChina"s social "network" in the forefront of development , some problems also need to bring along with us to explore and resolve. Network security issues such as college stude nts. From the actual case where the institutions , analyzes existing problems of phishing universities , research school safety education in security awareness training college status and role , through the an alysis of a method to preve nt phish ing coun termeasures , safety education must be made from the university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taking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occurrenee of cases of students" network cheated. Key words n etwork security aware ness ; college stude nts ; network cheated ; security education 1高校网络安全隐患现状 1.1网络普及情况 在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1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 个百分点。学生群体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职业群体,占比为26.8%。在

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现状

网络安全技术综述 研究目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今,个人、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国家军事部门,不管是天文的还是地理的都依靠网络传递信息,这已成为主流,人们也越来越依赖网络。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容易使它受到外界的攻击与破坏,网络信息的各种入侵行为和犯罪活动接踵而至,信息的安全保密性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及广大网络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21世纪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将通过Internet联到一起,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仅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而且还从一种专门的领域变成了无处不在。当人类步入21世纪这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时候,我国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特别是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建立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 网络安全技术指致力于解决诸如如何有效进行介入控制,以及何如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物理安全分析技术,网络结构安全分析技术,系统安全分析技术,管理安全分析技术,及其它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策略。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它关系到小至个人的利益,大至国家的安全。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就是为了尽最大的努力为个人、国家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让网络安全技术更好的为广大用户服务。 研究意义: 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体系实际上包括国家的法规和政策,以及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平台.我国在构建信息防卫系统时,应着力发展自己独特的安全产品,我国要 想真正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最终的办法就是通过发展民族的安全产业,带动我国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提高。信息安全是国家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从系统的规划上去考虑它,从技术上,产业上,政策上来发展它.政府不仅应该看见信息安全的发展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一部分,而且应该看到,发展安全产业的政策是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应该看到它对我国未来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