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快门、光圈、感光度与成像关系

相机快门、光圈、感光度与成像关系
相机快门、光圈、感光度与成像关系

相机快门、光圈、感光度ISO与成像质量的关系

影响照片的质量的因素

与是否正确曝光直接相关,其涉及到3个因素为:光圈,快门(速度),ISO。其中光圈和速度联合决定进光量,ISO决定CCD的感光速度。如果进光量不够,可以开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门速度,还是不够的话就提高ISO。大光圈的缺点是解像度不如中等光圈,快门速度降低则图片可能会糊,提高ISO后照片的质量也会下降。因此,没有完美的方案,如何取舍要灵活决定。

光圈的大小关系:

光圈从大到小顺序: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每1级的通光量是上1级的1倍;

快门速度每家每档次的机子不一样的ISO是50 100 200 400 800 1600 3200 6400。

一、ISO定义及范围

ISO是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可能会看见包装袋上写:本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这个ISO是国际标准组织的缩写,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组织制定饼干管理标准,也制订胶卷的生产标准,所以货架上的胶卷有ISO100,200和400的几种,这就是感光速度不同的胶卷。

ISO感光度是CCD(或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如果用ISO100的胶卷,相机2秒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同样光线条件下用ISO200的胶卷只需要1秒即可,用ISO400则只要0.5秒。

在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主菜单里都有ISO选择,100,200,400或者800,这和胶卷上的一样。看机型不同,低的到ISO50,最高有到25600的,数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

通常,应该喜欢高感光度。但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高ISO虽然速度快但图像颗粒粗,经不起精细放大出图。所以风光摄影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细的画面。高ISO一般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所以高ISO图片质量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弱光场合比如昏暗的室内,午夜的街头,ISO100时即使光圈开到最大,快门速度也需1/4秒甚至更慢才能正确曝光,这时不用三脚架是无法把相机端稳的,手一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脚架,被摄者一转头照片同样会糊。

当然闪光灯可以救急,但会破坏现场气氛,人会脸色不自然,而且相机内的小闪光灯有效距离不会超过4米,稍远的人物和景物就无法照亮了。更何况有些地方是不准使用闪光灯的,如博物馆剧院。此时,没有办法只有提高数码相机感光度到ISO800甚至1600。同样是1000万像素的小数码DC和数码单反DSLR (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如果都设置在最低感光度来拍摄(例如ISO100或80),假设镜头的素质相同,它们所拍的图片分辨率和图片质量差距不是太大。但如果ISO提高到400来拍摄,图片质量的差别就明显了,DSLR拍出来的图像依然干净,和ISO100时所拍差别不大,而DC的图片质量则下降明显,噪点很大,颜色失真,细节丢失。如果继续提高到ISO800,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就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了,而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虽有下降但依然可以接受。如果进一步提高到ISO1600,大部分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也下降得厉

害,但依然能满足10寸照片的放大需求,而此时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之差,您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才敢看。

在像素相等的情况下,CCD面积越大,高ISO的成像质量越好。也就是说:在CCD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里面增加更多的像素反而会造成图像质量的下降。所以现在的数码相机不应该在1000万以上再仅仅增加几百万像素,而应该在提高CCD质量上下功夫。而降低高感光度(高ISO)噪音水平以及增大曝光宽容度才是当务之急。

其实,800万像素已经足够旅游摄影之需,在选择数码相机时就不该只看像素高低,而应该注意相机CCD的大小。现在是2008年,解像度已经足够,该是重点关心图像质量的时候了。

二、快门—准确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

在摄影术最初发明的那些年,拍张照片曝光时间一般都需要好几分钟,大部分照相机是不需要快门的,开始曝光的时候把镜头盖取下,然后看表,五分钟后盖上,照片完成。后来,胶片的感光速度越来越快(ISO越来越高),曝光时间变为一分钟,几秒钟,1/10秒甚至几百分之一秒,这时候用手取镜头盖就不够快了。需要一个能准确控制曝光时间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快门。

快门有机械快门,电子快门,以及电子机械联合快门等很多种类。定义:快门就是相机里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

这里顺便介绍一下安全快门速度。在使用135相机拍摄的时候有一个手持相机拍摄的安全速度原则:安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如果使用35mm镜头,快门速度不得低于1/35秒,使用200mm镜头时速度不得低于1/200秒,否则图片就可能糊了。

三、光圈—准确控制进光量的装置

相机都基于小孔成像原理:拿一个密封箱子,在任何一面钻个小圆孔,然后把有孔的这面对着窗外,窗外的景象比如一棵树什么的,就会在圆孔对面的箱内壁生成此树的倒影。假如在内壁涂上感光材料(装上胶卷或CCD),这个有孔的箱子就是一台完整的照相机了。这就是针孔相机。既然一台照相机可以不需要镜头,为什么现在的相机前面不是一个小圆孔而是几块玻璃呢?而且这几块玻璃(镜头)还卖得那么贵!这是因为小孔要成像的话,孔必须很小,这也是针孔相机名称的来历。如果孔开得和门一样大,这个孔就成不了像。所以没有小门成像一说。孔小进光量就小,所以玩针孔摄影非常锻炼人的耐心,一张照片曝光几分钟到几个小时都常见。而且,由于光的衍射干扰,针孔相机拍的图片都不够清晰,如雾里看花一般。

没有人原意花几个小时去拍一张模模糊糊的照片,要想办法加大进光量。有什么办法能够把这个小孔开大而又能生成清晰的图像呢?人们马上就想到了凸镜的聚光功能。把玻璃凸镜装到大孔上,问题不就解决了?确实如此。相机镜头就是这样诞生的。今天数码相机的各种镜头都是几块凹凸镜的排列组合,然后外面用塑料或铁皮一包。有了镜头,小孔成像的这个孔(也就是下文中的光圈)就不再是针孔了,它变成了洞。

进光量问题解决。但有时候问题又来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大洞。比如夏日沙滩上烈日当头,四处白花花一片,为了分清到底是人肉还是白沙,需要眯着眼睛仔细观察。镜头是照相机的眼睛,这时候相机也需要眯起眼睛。很显然,

为了应付不同的光线强度,还需要给镜头装上能够调节这个洞的大小的装置,以便在强光时缩小为针孔,弱光时开成大洞。这个装置就是光圈。光圈英文名称为Aperture。一组凹凸镜再加上光圈就诞生了完整的镜头。

定义:光圈就是镜头里调节进光孔大小的装置。常见的光圈值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每两挡相邻光圈值之间进光量相差一倍。例如光圈从F4调整到F2.8,进光量便多一倍;从F2.8到F2又多一倍。也许您已经看出来了,光圈值和光圈实际大小是相反的,进光量最大时光圈为F1,最小时为F64。对135相机来说大多数镜头的最小光圈为F22。

光圈多大时,其镜头的成像质量最好?

既然光圈可大可小,那多大的时候镜头的成像质量最好?根据最小光圈F22时光圈跟针孔差不多,数码相机成了针孔相机,前面说过针孔成像好不了;光圈最大的时候小孔又变成了大门,成像也差。所以,根据中华民族传统的中庸之道,请牢记:镜头在中等光圈的时候成像最好(图片最清晰)。

如果是135数码单反,中等光圈为F8或F11。小数码DC要看具体机型,如果可选光圈值在F2.5到F8之间,中间的F4.6为最佳光圈。镜头的光圈可比作水龙头,它控制着水流(进光量)的大小。对于镜头当然是希望它的光圈越大越好,这就如同家里的水龙头,虽然平时刷牙洗脸从不把它开最大,但万一有一天家中失火,会立即把龙头拧到最大,并且痛恨当初为什么没有装一个大点的水龙头。

一个镜头最大光圈时成像并不好,平时一般少用最大光圈;但在特殊弱光又不准使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比如深夜的街头纪实抓拍,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使用最大光圈,并且后悔当初为什么没买一支大光圈镜头。但大光圈镜头的价钱很贵,重量惊人。比如Canon70-200mm有两个版本,光圈为F4的售价人民币五千元,重700克;光圈为F2.8的那一款售价八千多元,重达1500克。这是因为光圈大一级,镜片就大很多,加工难度大。是否值得为大一级光圈多付出一倍的钱和负重的汗水,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四、曝光—光圈和快门的组合

再回到小孔成像。假设一个黑乎乎的密闭房间,一面墙壁上开了个小圆窗户,窗对面的内壁上安上感光材料(白沥青,大型胶卷或CCD)。这就是一台大型房式照相机。在没有打开小窗之前,房间里是黑乎乎的。打开小窗,光线从小孔而入,射到对面墙壁的胶卷上,产生光化反应(或光电反应,如果是CCD),照片就诞生了。此过程就叫做曝光。要得正确曝光的图片,必须精确决定曝光量。所谓曝光量就是让多少光进入这个密闭房间里。如果进光量太大,照片就会白花花一片,晚上变成了白天。如果进光量太小,照片就会黑乎乎的,白人变成黑人。有了光圈和快门两样工具可以一起来控制曝光量。

曝光就是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可以这样认为:光圈(值)大小其实就是那个小圆窗户开多大,快门(速度)就是窗户打开多久。假设窗户只打开1/4,时间为4秒钟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很显然,窗户打开一半,时间2秒钟也能让底片正确曝光,因为1/4*4=1/2*2=1,进光量都是一样多。同样的,如果窗户全开,曝光时间就只需要1秒了。假若一个镜头光圈全开为F4,用摄影行话来说,光圈F4快门速度1秒为正确曝光值,那F5.6和2秒以及F8和4秒也同样能得到准确曝光的图片。

重要结论:一张正确曝光的图片可以有N种不同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组合。

总结以上几个名词解释,有三个因素能影响一张图片是否正确曝光:光圈,

快门速度,ISO。其中光圈和速度联合决定进光量,ISO决定CCD的感光速度。如果进光量不够,可以开大光圈或者降低快门速度,还是不够的话就提高ISO。大光圈的缺点是解像度不如中等光圈,快门速度降低则图片可能会糊,提高ISO 后图片质量也会下降。没有完美的方案,如何取舍要灵活决定。

五、焦距—从镜片(组)中心到底片(或CCD)的距离(单位mm)

光线经过透镜就会聚成一点(焦点),镜头的焦距就是从镜片(或镜片组)的中心到底片(CCD)的距离,单位是毫米(mm)。对全幅135数码单反相机以及以前常用的135胶卷相机(使用超市里的盒装胶卷)来说,焦距50mm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简称标头,拍出来的照片类似肉眼平视的感觉(视角为45°左右)。严格的定义是:标准镜头就是焦距等于底片(或CCD)对角线长度的镜头。单张135底片是24x36mm,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其对角线长度为43mm,所以135画幅的标头应该是43mm。在实际应用中,把焦距为40-60mm的都称为标头。早期的单反相机是与50mm镜头捆绑销售的,这也许是称其为"标准镜头"的原因吧。

广角镜头(焦距小于35mm)能够让照相机"看得更宽阔",因为它视角大;长焦镜头(焦距大于70mm)能让照相机"看得更远",但视角窄。长焦镜头也称远摄镜头或望远镜头。从焦距的定义就可以推断出,广角镜头都身材矮小,长焦镜头都高大威猛。以后只要一看到那些又粗又长的大家伙,不用说那都是长焦头。

焦距固定的镜头即定焦镜头。1960年以前,变焦基本靠走。1965年之后,焦距可以调节的变焦镜头开始大量上市。变焦镜头的优势是明显的,改变焦距不用再走路,只需转动镜头筒。但变焦需要一套复杂的光学系统(其内部结构大多超过十片镜片),这给变焦镜头带来了两个问题:1,体积和重量大;2,成像往往都不如最好的定焦镜头成像清晰。

光学变焦与数码变焦

经常看到数码相机广告上写XX倍光学变焦。这里的变焦倍数=最大焦距值/最小焦距值。一个28-280mm变焦镜头的光学变焦倍数就是280mm/28mm,即10倍。光学变焦英文名称为Optical Zoom,它依靠镜片的位移来实现焦距的改变。光学变焦倍数越大,里面的镜片就越多,镜头体积相应较大,画质相对较低,光圈相对较小。

光学变焦并不是越大越好。一般来说,只要愿意花大价钱认真设计精心制作,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光学变焦比在4倍以内的镜头其光学素质才有可能接近或者达到定焦头的平均水准,比如佳能Canon 70-200mmF2.8IS镜头(市价两千美元,重1.5公斤)。超过4倍变焦的镜头其光学素质基本不可能达到定焦头的水平。1995年以来市场上陆续出现了10倍以上的大变焦镜头,光学变焦越大当然越方便,但成像也会相应下降。2007年底上市的Panasonic松下FZ18数码相机其光学变焦为28-504mm,达到了不可思议的18倍,但实测这款相机的镜头边缘解像度相当差,看来18倍已经接近光学变焦目前的技术极限了。数码变焦只是电子放大,软件稍作改动就可以从一倍到一万倍变焦任君自取,是骗人的。只有光学变焦才是真正的变焦,数码变焦是厂家用来欺骗外行消费者的。

六、景深的控制与光圈使用

景深就是照片焦点前后延伸出来的"可接受清晰区域"。相对于光圈和快门,景深比较难理解,因为它是一个基于主观判断的概念。清晰还是不清晰并没有绝对客观的标准。还是打比方吧:一张合影,如果对焦准确,一排人的脸部都很清

晰,但人群前面的鲜花和人群后面的建筑物就比较模糊。这张照片的清晰区域只限于人群,就称此照片景深较浅(小)。如果用F22最小光圈来拍合影,除了人物清晰,人群前的鲜花和后面的建筑物也比较清晰,照片的清晰区域很广,就说此照片景深很大。

风光摄影一般需要大景深,因为希望景物的前前后后都清楚。人像摄影一般需要小景深,只希望美女的脸部清楚,此美女四周的树枝和丑男最好都模糊,这样才能够突出主体。景深直接关系到图片能否吸引人。

景深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1,光圈大小;2,焦距长短;3,被摄物体的远近。所以在相机上并不能直接调整景深,只有景深预览按钮,小数码DC和有些入门级单反连景深预览按钮也没有,一切要靠估计。好在掌握了几个原则后,估计景深并不难。这三个原则是:

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2.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3.离被摄物体越近,景深越小。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指的是实际光圈大小。前面说过,光圈值和光圈实际大小是相反的。对135相机来说大多数镜头的最小光圈为F22,这时候景深最大(如果焦距和拍摄远近不变),在F2.8的时候景深最小(如果此镜头最大光圈是F2.8)。

焦距越长景深越小这个好理解,广角镜头景深大,长焦镜头小。实际上17mm 的超广角镜头如果使用F8以下的中小光圈,随便你朝何处对焦,拍的照片前前后后景物都清晰。相反,200mm或更长的镜头景深很小,一定要仔细小心对焦,如果可能最好在三角架上拍摄,这些望远镜头本来视角就小,很难端稳,稍不留神焦点就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离被摄物体越近,景深越小。如果你凑得足够近拍小狗的脸,有时候鼻尖清楚眼睛却模糊,这种景深就非常小了。所以在很近距离拍摄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对焦,例如用微距镜头拍花草。

既然景深这么重要,一定要摸清上述三个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在不同的焦距段用不同的光圈各拍几张,马上回放看看,熟悉图片的景深变化。最后要做到烂熟于心,不用相机的景深预览按钮,只要一看焦距和光圈就知道图片的景深。

到这里要回头再谈谈光圈,它是摄影里最重要的一个词。光圈有三个作用:

1.控制进光量,这直接影响到图片是否能正确曝光,是拍摄成功与否的关键;

2.控制景深,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虽然焦距和拍摄远近都影响景深,但焦距和被摄物远近的改变同时也会影响构图,如果构图确定,能控制景深的武器就只剩下光圈了;

3.光圈影响图片的清晰度,任何一个镜头都是在中等光圈的时候成像最好(图片最清晰),在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的时候解像度差。

所以光圈对照片的影响真是太大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前面说过,一张正确曝光的照片可以有好几种不同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如何选择就要看你的拍摄意图了,如果你要最小景深,那就设置F2.8最大光圈;如果你要最大景深,那就直接设置F22最小光圈;如果你要解像度最高,那就设置F8中等光圈。

由此引出摄影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光圈优先。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能正确曝光的快门速度。光圈优先的英文是Aperture Priority,相机主转盘上大写的A或者Av就代表光圈优先拍摄模式。

单反光圈、快门、感光度设置大全

单反如何设置相机的光圈、快门和感光度? 这三个参数在拍照时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照片的最终效果!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来表示,数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数值越小光圈孔径越大。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因为光圈孔径大),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光圈好比是水龙头。如果把它开大,就能有大量的光线进入;如果把它关小,就只会进入较少的光线。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及f4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我们在买镜头时,光圈的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直接影响价格的高低,拥有大孔径光圈的镜头在价格上比那些小孔径光圈的镜头贵很多,大光圈在光线暗的环境中能更好的得到表现,在不改变快门速度的前题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线,从而照片得到正常曝光。现在专业型的变焦镜头光圈一般都能开到F2.8,定焦镜头比如CANON50MM能开到1.4!大光圈除了能获得更多的光线外,还能获得浅景深的效果(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说得比较俗就是拍摄的主题清晰,而背景是模糊的,这样突出主题,在拍人像时常用到,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也就是前后景都比较清晰,适合拍风景照。控制景深除了跟光圈的大小有关,还跟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有关,今天主要讲讲光圈、快门、ISO的不同组合,拍出不同效果的照片。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一种机械或电子装置,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控制进光时间,这是快门的基本作用。它与光圈配合,解决曝光量的需要。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对于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30秒、1/60秒等。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时间。如何设定快门的时间要看被摄主体和光线来定,如果是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比如一场球赛,飞翔的鸟儿,快门一般就要设在1/300秒以上,这样才不至于拍出来的照片是糊的!在拍静止物体时一般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30秒,因为据统计手持相机拍摄,手的稳定性大至也就保持在1/30秒这个时间范围内,超过这个时间范围,手就会抖动,使拍出来的照片糊成一团,如果是铁手那就另当别论!如果是晚上拍夜景,最好带好三角架,因为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手持相机拍夜景,拍出的照片让我欲哭无泪!拍夜景用小光圈拍比较好,因为小光圈能把灯光拍出星光效果,非常好看,但使用了小光圈,这就迫使相机的快门要设置得慢一些,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曝光!我曾看过一位大师的作品,曝光时间有五分钟之长!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的组合是可以得到同样的曝光量的,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来解释吧,有这样两组曝光组合,A.快门速度是1/30秒,光圈F值为5.6。 B.快门速度为1/60秒,光圈F值为4。虽然这两组的光圈和快门值都不相当,但得到的曝光量是一样的,但并不能证明所拍出照片的效果就一模一样!最后就是感光度了,所谓感光度,就是指对光线的感应能力,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个ISO值,ISO值一般有ISO100、200、400或更高。感光度的来源应该是传统胶片的感光效应。传统胶片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同,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当然就形成了感光能力的高低。一般来说,低ISO的,也就是低感光度的情况下,画面更清晰,更细腻,细节表现的更有深度。而高ISO则可以在暗光环境下应付自如,不过高ISO会便照片上的燥点增加!所以在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使用低ISO。使用数码相机拍照一般都是调节这三个参数,我拍照时最先考虑的是光圈大小,然后是快门速度,ISO是最后考虑的因素,在光圈固定的情况下,ISO值的设定一般都是根据

ISO、快门、光圈、三者的关系

ISO、快门、光圈、三者的关系 简单的说,光圈是控制通光率,就是入光的多少,快门就是控制快门速度的 在单反里有这么几个模式,AV、TV和M手动挡这么3个模式,摄影者可以调整光圈和快门的参数来搭配摄影,因为相机要想拍到物体就要曝光 (AV档)光圈优先:就是快门的速度自动配合光圈的大小,都是有固定的参数值,光圈大快门快(快门时间短),光圈小快门慢(快门时间长) (TV档)快门优先:就是光圈的大小自动配合快门的速度,都是有固定的参数值,快门快光圈大(通光量大),快门慢光圈小(通光小) 以上两个都是调节一个值另一个会跟着变化(AV调节光圈快门跟这变 TV调节快门光圈跟着变),都是有固定的参数 (M档)手动挡:就是不论光圈还是快门都是摄影者手动调节,一些高手大师们用M档调节自己的光圈和快门值,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ISO就是感光度,和光圈、快门、没有直接联系。感光度(ISO)高,照片的色彩相对就亮(这是看照片的直观感觉)。ISO低相对的就暗,当然ISO越高照片的质量就越次,你可以把高感光度的片子和低感光度的片子放大了在电脑上观看对比,就会发现高光的的片子上有一些类似于马赛克的黑点色斑一样的东西,这就是高感光度带来的噪点,也算是高感光度的一个弊端吧,ISO一般都选择在200、400,最高也就800的感光度拍摄吧,但是也有一些情况是需要高一些的感光度希望对你有帮助 光圈表示相机镜头有效进光孔的大小,用F值表示,数值越大表示进光孔越小,并以根号2为等比的数列递增,因为光圈值得定义是和光孔直径成反比,所以数值每增大根号2倍(1.4倍)表示进光孔的面积减小一半。光圈整档值一般如下:F32、F22、F16、F11、F8、F5.6、F4、F2.8、F2、F1.0,当然现在相机划分的更细,有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为步进递增的光圈值,所以在这一组光圈值中间还会细分!另外进光孔越大(数值越小)照片所呈现的精深越小。也就是常说的背景虚化,突出主题,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发烧友不惜巨资购买大光圈的镜头。 快门表示让感光元件曝光的时间,正常情况下是以曝光时间的倒数表示,并以2为等比的数列递增,数值越大表示曝光时间越短,如1,,表示1秒,2表示0.5秒,快门速度继续整档快下去,4、8、16、30、60、125、250、500、1000、2000、4000。当然也有以三分之一档递增的。快门越快就越容易凝固动作,所以拍摄动态的东西,一般要提高快门速度,也就是提高数值。 感光度是指cmos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度,是以2倍递增的,感光度越高表示对光越敏感。整档提高一般如下:100、200、400、800、1600、3200、6400……但是对有效光的敏感度提高同时,感光元件也会对一些暗电流敏感了,表现在画面上就会有杂色噪点,所以感光度高了画面就变得越来越粗糙,不细腻。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为了正常曝光需要适当提高iso。但是在光线允许的情况下为保证画质尽可能使用低的ISO。

选择快门速度和光圈最佳组合的准则

下面是拍摄照片时选择快门速度和光圈最佳组合的准则。选择光圈(f值) 选择快门速度

常用的感光度设置 摄影=曝光=感光度+快门+光圈 摄影就是知道在某情况下,用某感光度,某快门,某光圈的组合。说几个例子,拍风景用小光圈,拍人像用大光圈,拍流水烟花用慢快门,派运运动用快快门,强光用低感光度,弱光用高感光度,等等。摄影的奇妙是有无限的可能。 感光度: ISO100, ISO200, ISO400, ISO800, ISO1600 光圈: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5, f/64, f/90, f/128 快门: *1/1000 s *1/500 s * 1/250 s * 1/125 s * 1/60 s * 1/30 s * 1/15 s * 1/8 s * 1/4 s * 1/2 s * 1 s 以上的感光度,快门,光圈每个数字隔 1 EV. [EV=曝光数值] ISO100 => ISO200 = +1 EV F/1.4 => F/2 = -1 EV 1/1000 => 1/500 = +1 EV 问题:[ISO100, f/8, 1s] = [ISO200, f/8, 快门=?] 分析:ISO+1ev, 光圈不变,快门所以要-1ev

答案:1/2s 问题: [ISO100, f/11, 30s] = [ISO 1600, f/1.4, 快门=?] 分析:ISO+4ev, 光圈+6ev, 快门所以要-10ev 答案: 1/30s 当你明白了这些基本, 对你摄影是很大帮助的。比如选择光圈优选和快门优先,拍夜里的车流,河里的水流时用快门优先的慢快门。拍人像用光圈优先的大光圈,等等。总之受用无穷。 曝光数值表以下数值表的感光度是ISO100 这数值表非常有用,先不说它的EV. 单看看快门和光圈。 在EV10, (光圈f/2.8, 快门是1/250) (光圈f/4.0, 快门是1/60) (光圈f/5.6, 快门是1/30)....等等。 这说明了什么? 在感光度和现场光(EV10)不变得情况下,光圈调小了,快门需要调大(慢). 曝光数值是负数的时候是弱光,曝光数值是正数的时候是高光。 F-number = 光圈数值 8m = 8 分钟的快门数值 8 = 8 秒的快门数值 1/8 = 8 分之一秒的快门数值

光圈、快门和感光度

如何设置相机的光圈、快门和感光度 这是我曾经学习过的一篇文章,感觉对我们这些初学者还是有很大的益处的,贴出来大家分享一下。 相机的光圈、快门和感光度这三个参数在拍照时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照片的最终效果!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来表示,数值越大光圈孔径越小,数值越小光圈孔径越大。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因为光圈孔径大),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光圈好比是水龙头,如果把它开大,就能有大量的光线进入;如果把它关小,就只会进入较少的光线。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及f4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CCD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我们在买镜头时,光圈的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直接影响价格的高低,拥有大孔径光圈的镜头在价格上比那些小孔径光圈的镜头贵很多,大光圈在光线暗的环境中能更好的得到表现,在不改变快门速度的前题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线,从而照片得到正常曝光。现在专业型的变焦镜头光圈一般都能开到F2.8,定焦镜头比如CANON50MM能开到1.4!大光圈除了能获得更多的光线外,还能获得浅景深的效果(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说得比较俗就是拍摄的主题清晰,而背景是模糊的,这样突出主题,在拍人像时常用到,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也就是前后景都比较清晰,适合拍风景照。控制景深除了跟光圈的大小有关,还跟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有关,今天主要讲讲光圈、快门、ISO 的不同组合,拍出不同效果的照片。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一种机械或电子装置,是镜头前阻挡光线进来的装置,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控制进光时间,这是快门的基本作用。它与光圈配合,解决曝光量的需要。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对于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30秒、1/60秒等。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时间。如何设定快门的时间要看被摄主体和光线来定,如果是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比如一场球赛,飞翔的鸟儿,快门一般就要设在1/300秒以上,这样才不至于拍出来的照片是糊的!在拍静止物体时一般快门速度不要低于1/30秒,因为据统计手持相机拍摄,手的稳定性大至也就保持在1/30秒这个时间范围内,超过这个时间范围,手就会抖动,使拍出来的照片糊成一团,如果是铁手那就另当别论!如果是晚上拍夜景,最好带好三角架,因为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手持相机拍夜景,拍出的照片让我欲哭无泪!拍夜景用小光圈拍比较好,因为小光圈能把灯光拍出星光效果,非常好看,但使用了小光圈,这就迫使相机的快门要设置得慢一些,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曝光!我曾看过一位大师的作品,曝光时间有五分钟之长!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的组合是可以得到同样的曝光量的,这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来解释吧,有这样两组曝光组合,A.快门速度是1/30秒,光圈F值为5.6。 B.快门速度为1/60秒,光圈F值为4。虽然这两组的光圈和快门值都不相当,但得到的曝光量是一样的,但并不能证明所拍出照片的效果就一模一样!最后就是感光度了,所谓感光度,就是指对光线的感应能力,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个ISO值,ISO值一般有ISO100、200、400或更高。感光度的来源应该是传统胶片的感光效应。传统胶片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同,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就不同,当然就形成了感光能力的高低。一般来说,低ISO的,也就是低感光度的情况下,画面更清晰,更细腻,细节表现的更有深度。而高ISO则可以在暗光环境下应付自如,不过高ISO会便照片上的燥点增加!所以在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使用低ISO。使用数码相机拍照一般都是调节这三个参数,我拍照时最先考虑的是光圈大小,然后是快门速度,ISO是最后考虑的因素,在光圈固定的情况下,ISO值的设定一般都是根据快门速度来

单反相机光圈与快门的作用与关系

单反相机光圈与快门的作用与关系

单反相机光圈与快门的作用与关系 单反相机光圈,快门速度还有ISO之间的关系? 一、感光度ISO : 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 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ISO的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胶卷的一半。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 在传统13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

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

相机的光圈、快门与ISO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机的光圈、快门与ISO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ISO值:(ISO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缩写。ISO不是感光度的意思,而是对感光度做了量化规定。) 在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里面都有这个设置,它是胶片或CCD感光能力的大小。普通家用的胶片一般ISO值是100,这好像一个标准值一样,在这个值下面,我们基本可以实现各种场合的曝光正确,建议初学的朋友可以使用这个值来进行操作。如果低于100,比如50或更低,那么画面质量将有所提高,画面更细腻,适合于拍摄人像或风光静物等场景,层次非常丰富。低感光度带来的影响是造成感光时间加长,这就不得不使用放大光圈或者放慢快门来补充曝光,以达到正确的画面要求。如果感光度值高于100,比如200,400或更高,那么,胶片画面的颗粒感就会增强,CCD画面就有噪点产生,它的好处在于可以选择更快的快门速度或者更小的光圈,这样通过缩小进光量来达到正确曝光。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抓拍运动场面或者动态景物,合理运用可以产生比较特殊的效果。在比较暗的环境下面,提高感光度值也是一个好办法。 光圈: 镜头的通光量有光圈的控制作用,通常镜头光圈越大(F值越小),通过的光亮就越多,大光圈带来的特点就是能够获得很浅的景深,就是那种主体清晰,前后景模糊的效果,这个手段经常被用在人像摄影当中,能够突出主体。当然,大光圈下面的聚焦一定要保持准确,否则比较浅的景深很容易照成焦点的偏差。光圈越小(F值越大),通过的光亮就越少,在小光圈下面可以获得比较长的景深,这样比较适合表现宽广的风光或者环境,清晰度范围很大。

标准光圈的数值是根号2的n次方 根号2大约是1.414,它的n次方:0 1 ;1 1.4 ;2 2 ;3 2.8 ;4 4 ;5 5.6 ... ... 一般相机都会有半档光圈,比如 1.2 1.8 2.5 3.5 4.5 .... ,有的高档相机还有三分之一档 快门: 配合光圈的变化,可以调整快门的速度来实现正确曝光,快门就是曝光时间的长短,比如你的光圈确定为F8,那么快门越快,进来的光亮就越少,快门越慢就进光更多,快速的快门可以把运动瞬间凝结在底片或者CCD上,比如喷涌的瀑布,在阳光下凝结成晶莹剔透的水珠。如果放慢快门速度,那么,主体不动是清晰的,背景的人群就会变成模糊的运动效果,画面的生动性加强。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当一个景物的正确曝光确定以后,你可以变换不同的曝光组合来达到不同的效果,比如:一个场景在ISO100下面的正确曝光值是F8,1/125,那么,你可以选择F5.6,1/250---F11,1/60等等很多种组合,来控制画面的表现方式,这里面就是一个摄影常用的规律“倒易率”--就是要保证曝光量的正确,可以放大一挡光圈,同时提高一挡快门,或者缩小一挡光圈,同时放慢一挡快门。这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放大或缩小几档光圈,就要相应的加快或放慢几档快门。这样才能维持曝光总量的正确,保证画面质量,而画面效果就是通过不断变换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来达到的。当然,这种倒易率也有失效的时候比如拍摄月夜星空,等等特别的环境,这里就不是简单的倒易率能解决了,更多依靠摄影者的经验和技巧,这是需要实践来总结的。 ISO值的运用: ISO值可以控制曝光量,通常增加一挡ISO值,光圈就可以获得一挡缩小,或者快门获得一挡加快,反之亦然。这也是需要根据画面效果的要求来调整的。当然在一般数码相机来说,高ISO会带来更高的稳定性和感光度,但是这也不可避免的造成成象效果的降低,比如在ISO64拍摄和ISO200拍摄的同一张样片来看,ISO的画面几乎肯定的是比后者要干净,噪点也要降低不少,所以在使用一般DC的人们,在光线不太好的状态下,推荐使用脚架而

数码相机光圈与快门的设置规律及技巧

光圈与快门的设置规律及技巧 光圈与快门的设置规律及技巧 当你拍摄时需要遵守哪些基本规则呢?都有哪些基础知识 是你在拍摄时要时时记在头脑中的呢?有什么基本原则是 通向精彩照片的必经之路呢?那就是下面这12条基本的摄影法则。 ⒈阳光16法则。这条基本法则适合于在白天拍摄明亮的、照明均匀的场景,即用光圈为f16,快门速度用感光度指数的倒数,例如光圈f16,感光度为ISO100,快门速度可以选择1/100秒。在此基础上,如果在海滩上拍摄可以将光圈缩小到f22,如果遇到多云天气可以将光圈放大到f11,以此类推。 ⒉月亮11、8和5.6法则。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法则,它只有在拍摄月亮时才有效:满月时光圈为f11,快门速度高于感光度指数的倒数;月缺时快门速度不变,但光圈改为f8;如果只剩一弯新月,则在相同的快门速度下选择f5.6光圈。 ⒊机震法则。手持相机拍摄最低的安全快门速度为所用镜头焦距倒数,低于这一快门速度,机震可能导致照片锐度下降。比如使用50mm镜头,快门速度应高于1/60秒,如果现场光照度不足,可以使用闪光灯、三脚架或让相机借助某些固定物体来加以解决。

⒋灰卡法则。在拍摄过程中,使用18%灰卡测光是获得一张曝光均匀、准确照片的最佳方法,即使你忘带灰卡也没关系,你可以伸出手来,让它面对光源,用测光表或机内测光计测光,以测光值为基础增加1级曝光量即可(不同的皮肤色调可能导致测光精度有一点偏差)。 ⒌景深法则。对远处的被摄体聚焦时,通常景深区域在被摄体前方的长度是在被摄体后方长度的2倍。换言之,被摄体通常在景深的后三分之一处。这在所有光圈和焦距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光圈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你能够拍摄的清晰长度就越大。 ⒍最大数码打印法则。为了计算你手头数码相机能够输出的照片的最大打印规格(是在人们能够接受的成像质量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可以将你相机的最大分辨率除以200,就能算出这台数码相机打印规格(有的摄影文章和摄影图书将其称为展览级照片质量),如果除以250就是该机的极限打印规格,所得结果的单位是英寸。 ⒎曝光法则。最经典的阐释是:“按照高光部位曝光,然后按照暗部来冲印”,这对传统反转片和数码相机来说都是一样准确的,不过使用负片———特别是彩色负片,最好还是曝光过度一档。 ⒏快速闪光曝光法则。当使用没有自动降低闪光灯输出量、实现闪光补光的自动闪光灯时,可以将闪光灯上的感光度设

ISO感光度的知识以及这几者ISO、光圈、快门之间的关系

ISO感光度的知识以及这几者ISO、光圈、快门之间的关系! 胶片的主要参数是指胶片的感光度,用ISO值来标示(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简称)。ISO值越大,胶片/感光传感器的感光度越高,越容易暴光。 光圈 相机镜头内有一组重叠的金属叶片,其所围成的孔径大小和开放的时间决定了一次成相的暴光量,也产生了相机的光圈和速度。 在暴光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光圈越大,那么胶片的暴光量就越大。用f/数值来表示。一般相机的光圈值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光圈值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也会相应的加倍或减半。 跟快门速度一样,光圈值是连续的,光圈每缩小一级,进光量就减少一半。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控光装置按1.4(2的平方根)这个因数缩减光圈开启直径。因此,光圈每缩细一级,进光量减半,这个过程是连续的,入下图所示: 根据基本的光学定律,绝对的光圈大小和直径由焦距决定。打个比方,光圈直径为25mm的100mm镜头与光圈直径为50mm的200mm效果是相等的。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你用焦距值除以光圈开启直径值,你会发现无论焦距是多少,计算结果衡等于1/4。因此,把光圈表达为焦距的分数比直接用绝对光圈大小表示更加方便。这些“相对的”光圈值叫做f值(f-numbers/f-stops)。如果你在照相机的镜头桶上看到“1/4”,即表明该镜头的最大光圈值为f/4。 通过上面的说明,我们已经了解:每当光圈收细一级,其开启直径便缩小1.4倍。因此,在光圈值为f/4的下一级(缩小一级)光圈值为f/4 x 1/1.4即f/5.6。镜头光圈从f/4缩小为f/5.6表示无论当时焦距为多少,镜头进光量减半。现在,我们可以理解镜头上光圈值的意义了:

快门,光圈,感光度

快门、光圈、感光度,这三个因素是一张相片曝光是否合适的基本条件。 快门,这里是指快门速度,是相机接收光线的时间长度,D80相机的快门速度为30秒到1/4000秒之间,这个宽容度基本可以完成日常的全部拍摄任务了。 光圈,这里是指光圈的F值,是允许光线通过的开口的大小,光圈F 值二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F1, F1.4,F2, F2.8,F4,F5.6,F8, F11,F16,F22,F32,F44,F64。前面一个F值比后面一个F值通光量大1倍(就是乘以2)。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标有1.2、1.7、2.5、3.3、4.8等光圈F值的镜头,比照上边的数值使用就行了。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适合拍人像特定。光圈越小,景深越深,适合拍田野风景。 我们常说大光圈、小光圈,其实就是说的光圈F值。但是有一个问题要注意,光圈F值其实是一个倒数(例如:F1.4正确的书写应为 F/1.4 ),镜头上标的F值的数字越大,光圈就越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越少。1.4,其实是1/1.4,是大光圈;16其实是1/16,就属于小光圈了。所以所谓的大光圈就是1这边,小光圈才是64那边。最大光圈越大的镜头,一般价格也就越贵。比如:尼康 Ai AF Nikkor 28mm F1.4D 镜头和尼康Ai AF Nikkor 28mm

F2.8D镜头,前一个镜头的最大光圈是F1.4 ,二手95新的价格大概为20000元,而且基本有行无市,全中国保有量大概不超过200个。后一个镜头最大光圈为F2.8,好象与前一个差不多,但价格仅为1700 元,全国保有量无数。 感光度,这里是指感光材料的感光指数,通俗说就是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一般用ISO表示。感光度越高,对光线就越敏感,单位时间内的接收的光线强度就越大。但是随着感光度的加大,照片上的噪点也会相应增多,进而影响照片的美感。但是,有些高噪点的照片,会呈现一种近于油画的效果,在实际拍照时可以留意一下。现在有一些高档相机,控制噪点能力超强,在感光度3200时仍然能拍出噪点并不明显的片子,流流口水得了。我们一般常用的系统默认感光度是ISO100 ,什么时候需要调整感光度,下面结合快门和光圈一起讲。 四、快门、光圈、感光度三者关系和阳光16法则 快门、光圈、感光度三者关系必须用乘法来表示,如果合适的曝光量是一个乘积,那么快门、光圈、感光度就是三个因数。 一张照片的正确曝光,需要一个正确的曝光量。也就是说要设定好正确的快门、光圈、感光度。在正确的曝光量的前提下,快门、光圈、感光度是可以相互调整补充的。刚才说过,感光度ISO 一般都 设定为100,如果感光度不变,快门减小一档(例如:从1/100秒

光圈与快门的设置规律及技巧

光圈与快门的设置规律及技巧 2008-07-03 17:21 当你拍摄时需要遵守哪些基本规则呢?都有哪些基础知识是你在拍摄时要时时记在头脑中的呢?有什么基本原则是通向精彩照片的必经之路呢?那就是下面这12条基本的摄影法则。 ⒈阳光16法则。这条基本法则适合于在白天拍摄明亮的、照明均匀的场景,即用光圈为f16,快门速度用感光度指数的倒数,例如光圈f16,感光度为ISO100,快门速度可以选择1/100秒。在此基础上,如果在海滩上拍摄可以将光圈缩小到f22,如果遇到多云天气可以将光圈放大到f11,以此类推。 ⒉月亮11、8和5.6法则。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法则,它只有在拍摄月亮时才有效:满月时光圈为f11,快门速度高于感光度指数的倒数;月缺时快门速度不变,但光圈改为f8;如果只剩一弯新月,则在相同的快门速度下选择f5.6光圈。 ⒊机震法则。手持相机拍摄最低的安全快门速度为所用镜头焦距倒数,低于这一快门速度,机震可能导致照片锐度下降。比如使用50mm镜头,快门速度应高于1/60秒,如果现场光照度不足,可以使用闪光灯、三脚架或让相机借助某些固定物体来加以解决。 ⒋灰卡法则。在拍摄过程中,使用18%灰卡测光是获得一张曝光均匀、准确照片的最佳方法,即使你忘带灰卡也没关系,你可以伸出手来,让它面对光源,用测光表或机内测光计测光,以测光值为基础增加1级曝光量即可(不同的皮肤色调可能导致测光精度有一点偏差)。 ⒌景深法则。对远处的被摄体聚焦时,通常景深区域在被摄体前方的长度是在被摄体后方长度的2倍。换言之,被摄体通常在景深的后三分之一处。这在所有光圈和焦距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光圈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你能够拍摄的清晰长度就越大。 ⒍最大数码打印法则。为了计算你手头数码相机能够输出的照片的最大打印规格(是在人们能够接受的成像质量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可以将你相机的最大分辨率除以200,就能算出这台数码相机打印规格(有的摄影文章和摄影图书将其称为展览级照片质量),如果除以250就是该机的极限打印规格,所得结果的单位是英寸。 ⒎曝光法则。最经典的阐释是:“按照高光部位曝光,然后按照暗部来冲印”,这对传统反转片和数码相机来说都是一样准确的,不过使用负片———特别是彩色负片,最好还是曝光过度一档。 ⒏快速闪光曝光法则。当使用没有自动降低闪光灯输出量、实现闪光补光的自动闪光灯时,可以将闪光灯上的感光度设置提高到你所用焦距感光度的2倍。 ⒐闪光灯工作范围法则。要了解你的闪光灯最大的工作范围,就需要这条规则了。这条规则是:“距离加倍,感光度速度提高4倍”。举例而言,如果感光度为ISO100时,闪光灯最大有效距离是6米,那么更换ISO400胶卷或将数码相机感光度提高到ISO400时,闪光灯最大有效距离为12米。 ⒑百万像素乘数法则。为了使数码相机分辨率提高一倍,你必须将数码相机的有效像素数乘以4才能做到这一点(不是2倍!),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要将分辨率提高一倍,必须让影像传感器有效像素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增加1倍,因此影像传感器上像素数的数量自然就是2倍×2倍=4倍啦!

光圈、快门、感光度三者的关系

这三个值都是调整曝光的。所以这三样要搭配。 光圈的大小,决定进入光线的多少,光圈越大(F越小),进入的光越多,也就表现为越明亮。 快门的速度(时间长短),也决定进入小孔内光线的多少,时间越长,光线越多,也就表现为越明亮。ISO值(感光度),是底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越强(数值越大),也就在照片上表现为越明亮。 当光线在相机里形成18%的灰色度时,这时人的视觉效果最好。 三样有什么作用?光圈决定景深的大小,快门决定定格速度的快慢,底片感光度决定相片的质量的高低。专业摄像就是对这三项有创意的运用。 1.使用短时间快门 在没有带三角架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比“镜头焦距倒数”短两级以上的快门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多数初学摄影者,手持相机拍摄的极限快门时间是焦距的倒数。例如使用28mm焦距的镜头,“极限时间”是1/30秒,使用105或135mm焦距的镜头,“极限时间”是1/125秒;使用500mm焦距的镜头,“极限时间”是1/500秒等等。 2.使用最佳光圈 任何一只镜头都有它的最佳光圈,所谓最佳光圈,就是成像质量最好的那一挡或若干挡光圈。在这里,镜头的分辨率可以发挥到极至。使用最大光圈拍摄,是因为有各种像差的存在而影响了分辨率。所以每一只镜头都有它自己的最佳光圈,此时镜头可以达到最高分辨率。 对于最佳光圈,基本规律是:专业镜头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2、3级;普通镜头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4、5级;小孔径镜头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3、4级;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比最大光圈小4、5级。 这样说读者似乎仍然难以找到规律,我们举几个例子。 F1.2、F1.4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4左右; F1.8—F2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5.6左右; F2、F2.8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4或F5.6左右; F2.8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5.6左右; F3.5、F5.6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8左右; F4.5、F5.6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基本在F8或F11左右。 掌握了这些规律,对于拍摄效果是非常有益的。 3.使用低感光度 目前的数码照相机都有等效感光度选择设置功能,在光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使用低感光度拍摄是获得高清晰度、细腻影调照片的有效方法。只要景物足够亮,能够使用50的感光度就不使用100的;能够使用100的感光度就不使用200的。这一点也有些像传统胶片的“性格”,感光度越低,颗粒越细腻。原因是数码照相机属于电子成像系统,低感光度拍照是依靠图象传感器接受的强光信号直接转换成数字信号,而高感光度成像是依靠电子线路的增益来增强信号,在信号增强的同时,噪点也被放大了。 现在一些轻便数码相机具有50感光度,而单反数码相机的最低感光度有些只有200,有些达到了100。在拍摄风景,人像和广告照片时,只要携带了三脚架,就可以放心地选择最低感光度拍摄。如果没带三脚架,那么与手持拍摄相比,还是选择相对高的感光度为好,因为手的抖动比噪点的破坏效果还厉害。 说到噪点,其实它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感光度、曝光时间、环境温度。 感光度高是电子线路放大了噪点,属于人为提高噪点;而曝光时间和环境温度则是噪点产生的根本原因,因为噪点就是时间和温度的函数。想尽一切办法缩短曝光时间,减低环境温度是最有效的办法。所以在景物过于暗的情况下,用低感光度延长时间是不利于降低噪点的,而在寒冷的冬天拍摄夜景,会比在炎热的夏天拍摄明显降低噪点。 目前很多数码照相机都设计了有效降低噪点功能,有些甚至设计出了过滤噪点功能。这对于喜欢拍摄夜景,喜欢多次闪光,喜欢累积曝光,喜欢拍摄星迹,尤其是喜欢天文摄影的影友,是一个福音。尤其是它的累积显示效果,更是传统胶片无法相比的,宝丽来的最后一点优势也被彻底取。 “极限时间”并不是绝对的,很多训练有素的摄影师,可以端着比“极限时间”低两级的快门时间拍照,当他们使用防抖动镜头时,快门可以慢到接近1秒(广角镜头)。但是他们此时拍摄的照片,仍然经不起放大的,更不用说高倍放大。我曾经测试过很多自称是可以端1秒的摄影师的手持分辨率,在他们用标准镜头,并使用1/4—1/15秒的时间拍摄时,平均的手持分辨率都到不了20lp/mm。 我曾经对摄影专业的学生,进行过400人以上的实验,在使用标准镜头,并使用1/30秒、1/60秒和1/125秒的速度拍摄时,平均的手持分辨率都到不了30lp/mm。超过了70lp/mm,并且能重复实验的,在

光圈快门感光度的关系

光圈快门感光度的关系 快门灵敏度和快门灵敏度之间的关系是 我的摄影老师这个周末给我布置的作业是:如何正确理解曝光的三个要素:快门速度、光圈和灵敏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阅读书籍和现场拍摄,我对曝光的三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粗浅的了解。快门速度通常被称为快门,快门速度是指从照相机快门打开到关闭的时间,并通过快门控制CCD的感光时间。快门速度通常以分数形式表示,并且通常是多重关系,并且以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1/500秒、1/1000秒的顺序排列例如,1/100表示快门打开关闭0.01秒,1/10表示关闭0.1秒。(1/2是0.5秒;1/4是0.25秒;1/8是0.125秒;1/15是0.066秒;1/30是0.033秒;1/60是0.016秒;1/125是0.008秒;1/250是0.004秒;1/500是0.002秒;1/1000是0.001秒)。每次快门速度加倍时(例如,快门速度从1/2秒变为1/4秒),透镜光通量减少一半。因为快门速度的增加缩短了感光材料的感光时间,为了确保感光材料能够正常接收光,光圈的光通量必须相应地增加,以确保能够拍摄清晰的照片。光圈用于控制通过镜头进入身体感光表面的光量。通常的F-停止值为1.4、2.0、2.8、4.0、5.6、8.0、11等。按照这个顺序基本上,它乘以2的平方根。F2.8、F8、F16等。这些值是孔径系数,即透镜焦距除以孔径得到的数值。它们指的是相对孔径,而不是孔径的物理孔径,并且与孔径的物理孔径和透镜到CCD的距离有关。孔径系数越小,孔径越大,表明孔径越大,透射的光越多。相反,孔径系数越大,孔

光圈快门感光度关系

转别人总结的,我觉得写的挺好: 光圈、快门、ISO三者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组合出一个最合适的曝光量。 曝光量是摄影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说摄影师需要感光部分得到多少曝光,在没有测光表的情况下,有一个通用法则叫做“阳光十六”法则。 它的意思是:在晴天中午拍摄,当使用的胶片或感光设定为ISO100时、快门速度为1/100秒(即1/ISO数值)时,光圈设置为f16可获得比较准确的曝光量。 接着就要理解这三者的增减程度,快门和ISO是2倍数 如1/100快门增加一档是1/200,增加两档是1/400,三档是1/800类推,ISO一样,100、200、400、800…… 而光圈的档是1.414倍,1.4光圈收小一档是2,收小两档是2.8、三档是4,也以此类推。 根据阳光16法则,我们就可以这样计算了: 1、假如在一个晴天中午拍摄,我们知道了ISO100、快门1/100、f/16是比较准确的曝光量,但是我们需要一个背景虚化的人像效果,16

的小光圈肯定不行了,我们打算把它设置为 2.8,那么结果肯定是非常的过曝(曝光量太大) 而ISO感光度也已经是最低的100了,怎么办呢,方法是提高快门速度(降低曝光量),根据上面说的公式,我们知道16到2.8的光圈是开大了5档(16-11-8-5.6-4-2.8),那么快门同样要加快5档即1/3200秒(100-200-400-800-1600-3200) 2、假如在一个阴天傍晚拍摄海景,我们依然知道ISO100、快门1/100、f/16是比较准确的曝光量,但是我们需要一个有层次有明暗度的照片,16的小光圈拍摄景深大的景色是不错,但是结果又会欠曝 收缩光圈的话达不到我们需要的景深,又怎么办呢?先说降低快门速度(获得更多曝光量),我们可以上架子,根据当时的光线对比晴天中午的光线来降低快门速度,可能是1/100-1/50-1/25-1/13-1/6-1/3-1/1.5秒,以此类推。 3、假如在一个体育官拍摄篮球赛,我们还是知道ISO100、快门1/100、f/16是比较准确的曝光量,但是我们需要一个明亮的,有动感的体育运动场景,上面说的慢速快门小光圈的组合不仅是欠曝。而且片子中的运动员会模糊掉。

如何计算光圈值与快门速度正确曝光量的比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如何计算光圈值与快门速度正确曝光量的比例? EV值是什么?怎么计算? EV是英语Exposure Values的缩写,是反映曝光多少的一个量,其最初定义为:当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F1、曝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曝光量减少一档(快门时间减少一半或者光圈缩小一档),EV值增加1。 常见曝光组合所对应的EV值如下表(感光度为ISO 100):

? (横:光圈F值? 竖:快门时间? 白色区域:EV值) EV值所反映的实际是被摄物体的亮度,例如,当测光表测得被摄体亮度为EV 10时,如果设定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F4,则需要曝光1/60秒才能曝光正确,如果光圈缩小一档为F5.6,要保证曝光正常需要将曝光时间延长到1/30秒。 快门是控制CCD曝光时间的装置,就是控制镜头的通光时间而光圈是控制进光量的多少和控制景深的大小,还可以调节分辨率。它们的作用犹如两道限制光线通过的“光闸”快门时控制光线在感光元件上的感光时间,光圈是控制光线到达感光元件上的数量。快门与光圈恰当地配合,即可得到所需的曝光量,达到正确曝光的目的。 摄影是指透过镜头的光(影像)投射到胶片的过程。按照中国汉字字义的解释,摄-捕捉也影-形象也。通过镜头捕捉形象,照片是最后的结果。为了有一个好的结果,使影像的色彩鲜明,层次丰富,必须准确控制透过镜头的光量。光量控制是通过快门速度,光圈大小及胶片感光度来决定的。这个光量(也称光通量)就是正确曝光量。

单反相机光圈与快门的作用与关系

单反相机光圈与快门的作用与关系 单反相机光圈,快门速度还有ISO之间的关系? 一、感光度ISO : 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ISO的计算公式为S=0.8/H(S感光度,H为曝光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ISO 100的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ISO 100胶卷的一半。在数码相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 在传统135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 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100、200、400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ISO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ISO100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ISO400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 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CCD或者CMO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的CCD的感光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 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ISO50,最高的为ISO6400,多数在ISO100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CCD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和传统相机一样,低ISO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ISO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 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表演会,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ISO值来增加照片的亮度。数码相机ISO 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ISO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的使用次数。调高ISO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片的噪点。 二、光圈:

光圈-快门-感光度的关系

光圈-快门-感光度的关系

【转帖】快门光圈感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快门光圈感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我的摄影老师这个周末给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如何正确理解曝光三要素:快门速度、光圈和感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看书和实地拍摄对曝光三要素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浮浅的认识了。 快门速度通常简称为快门,是指相机快门从开启到关闭的时间,通过快门来控制CCD的感光时间。快门速度通常用分数形式来表示,习惯上呈倍数关系,按1秒、1/2秒、1/4秒、1/8秒、1/15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1/500秒、1/1000秒的序列排列。比如1/100表示快门开启到关闭是0.01 秒, 1/10是0.1秒。(1/2是0.5秒; 1/4是0.25秒;1/8是0.125秒;1/15是0.066秒; 1/30是0.033秒; 1/60是0.016秒; 1/125是0.008秒; 1/250是0.004秒; 1/500 是0.002秒;1/1000是0.001秒).快门速度每提高一倍(比如,快门速度从1/2秒变换到1/4秒),镜头通光量就会减少一半。因为快门速度提高后缩短了感光材料的感光时间,所以为了保证感光材料能正常受光,光圈的通光量就要相应加大,才能保证拍摄到清晰的照片。光圈是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感光面光量的装置。惯用的光圈F值按顺序排列有1.4、2.0、2.8、4.0、5.6、8.0、11等。大体上是按2的平方根成倍增加的。F2.8、F8、F16等等这些数值是光圈系数,是镜头焦距除以光圈孔径得到的数字,是指相对光圈,

并非光圈的物理孔径,与光圈的物理孔径及镜头到CCD的距离有关。光圈系数越小,孔径越大,表明光圈越大,能透过的光越多;反之光圈系数越大,孔径越小,表明光圈越小,能透过的光越少。光圈数值每增加一档,和快门速度提高一倍效果是一样的,通光量也会减少一半。利用光圈可以来控制景深的长短,在相同的参数下,大光圈景深浅,小光圈景深长。在需要虚化背景的时候一般用大光圈,相反,如果想要得到更大的景深,就用尽量小的光圈。 感光度(ISO),是相机感光部件CCD对光的敏感程度。数值越大,感光部件越敏感。ISO感光度通常也用倍数来表示,有100、200、400、800。一般低感光度可以很好的控制噪点,得到较好的画质,高感光度,相机的快门速度会较快,拍摄起来较容易,但燥点也较多,画质相对差些。感光度对曝光量影响比较大,低感光度需要大些的曝光量,高感光则需要小些的曝光量。如果感光度增加一倍,通光量即使减半也能够用同样曝光量曝光。 [size=+0]小结: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快门速度提高一倍,镜头的通光量就会减少一半;光圈每增加一档,和快门速度提高一倍时一样,通光量也会减少一半;ISO感光度增加一倍,通光量即使减半也能够用同样曝光量曝光。曝光不足时可以通过设置更大的光圈、更慢的快门速度、更高的感光值或者使用闪光灯来调整。避免曝光过度,则可以通过设置更小的光圈、更快的快门速度、更低的感光值来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