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燃烧性能测试简介

织物燃烧性能测试简介
织物燃烧性能测试简介

织物燃烧性能测试简介

1.纺织品的燃烧特性:

纺织物的燃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们的易燃性除了纤维的化学组成以外还和织物结构以及织物上染料等物质的性质有关。对于普通的服用纺织品,材料本身的性能是其燃烧特性的决定因素。纤维按燃烧性能一般分为:

(1)不燃性:玻璃纤维、石棉、钢铁纤维等。

(2)难燃性:聚氯乙烯,聚丙烯腈等

(3)可燃性:羊毛,蚕丝,涤纶、尼龙等

(4)易燃性:纤维素纤维(如棉、黏胶等),硝化纤维素

高性能耐火耐燃纤维适用于防护服的制备,对于可燃或易燃的纤维织成的织物则需要进行阻燃整理。阻燃整理是对纺织品进行某些化学处理,使其遇火不易燃烧,或一燃即熄的处理方式。

2.纺织品的阻燃整理:

纺织品的阻燃机理有以下几种:

(1)覆盖论:某些阻燃剂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500℃),能在纤维表面形成覆盖层,而

具有隔绝作用,除了阻碍氧气的供应外,还可以阻止可燃性气体向外扩散的作用,从而达到阻燃的目的。如硼砂-硼酸。

(2)气体论:阻燃剂在燃烧的温度下,分解出不燃性气体如CO2、HCl、H2O等,将可燃性

气体的浓度冲淡到能产生火焰的浓度以下。

(3)热论:观点一:阻燃剂在高温下发生吸热变化如熔融和升华,从而有阻止燃烧蔓延

的作用;观点二:阻燃剂能使纤维迅速散热,使织物达不到燃烧的温度;

(4)催化脱水论:阻燃剂的存在,改变了纤维的热裂解机理,使纤维在裂解温度前而大量脱水或发生交联作用,使可燃性气体和挥发性液体的量大大减少,而使固体碳量大大增加,这样有焰燃烧就会得到抑制。对应相应的阻燃机理,阻燃整理有三个途径:

(1)竭燃法:阻燃剂与纤维素纤维以离子键或共价键结合,使其在纤维中不溶解而获得耐久性阻燃效果。(2)原液法:将阻燃剂直接加入到纺丝液中。

(3)共聚法:将阻燃剂加入到聚合物链段中,使织物具有耐洗、耐漂、耐汗渍等合格牢度,并不致被皮肤吸收。

印染厂主要采用第一种方法。

3.纺织品阻燃性能的测试

纺织品的阻燃性测试有以下几种:

(1)织物燃烧性能试验:分为垂直、水平、45度燃烧测试法。

(2)极限氧指数测试。

(3)阻燃耐洗性测试

对于阻燃织物,我们还需要按照标准测试其断裂强力及撕破强力。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试 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氢氧燃料电池性能测 试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冯铖炼 指导老师:索艳格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2.通过记录电池的放电特性,熟悉燃料电池极化特性 3.研究燃料电池功率和放电电流、燃料浓度的关系 4.熟悉电子负载、直流电源的操作 二、工作原理 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作燃料为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氢氧燃料电池,通过燃料的燃烧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电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相同。 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向氢电极供应氢气,同时向氧电极供应氧气。氢、氧气在电极上的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电解质生成水。这时在氢电极上有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在氧电极上由于缺少电子而带正电。接通电路后,这一类似于燃烧的反应过程就能连续进行。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氧气)。氢在负极上的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而电子则沿外部电路移向正极。用电的负载就接在外部电路中。在正极上,氧气同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吸收抵达正极上的电子形成水。这正是水的电解反应的逆过程。 氢氧燃料电池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装置氢氧燃料电池的反应物都在电池外部它只是提供一个反应的容器 氢气和氧气都可以由电池外提供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它利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出的能量,直接将其变换为电能。从这一点看,它和其他化学电池如锌锰干电池、铅蓄电池等是类似的。但是,它工作时需要连续地向其供给反应物质——燃料和氧化剂,这又和其他普通化学电池不大一样。由于它是把燃料通过化学反应释出的能量变为电能输出,所以被称为燃料电池。 具体地说,燃料电池是利用水的电解的逆反应的"发电机"。它由正极、负极和夹在正负极中间的电解质板所组成。最初,电解质板是利用电解质渗入多孔的板而形成,2013年正发展为直接使用固体的电解质。 工作时向负极供给燃料(氢),向正极供给氧化剂(空气,起作用的成分为氧气)。氢在负极分解成正离子H+和电子e-。当氢离子进入电解液中,而电子就沿外部电路移向正极。用电的负载就接在外部电路中。在正极上,空气中的氧同电解液中的氢离子吸收抵达正极上的电子形成水。这正是水的电解反应的逆过程。此过程水可以得到重复利用,发电原理与可夜间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有异曲同工之妙。 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惰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碳电极等。 利用这个原理,燃料电池便可在工作时源源不断地向外部输电,所以也可称它为一种"发电机"。 一般来讲,书写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需要高度注意电解质的酸碱性。在正、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不是孤立的,它往往与电解质溶液紧密联系。如氢—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 若电解质溶液是碱、盐溶液则

(纺织行业)纺织品检测

纺织品检测 ========== 纺织品作为时尚产品的代表,虽然凭借时尚的概念可以轻易引起不理性的消费,但产品的质量、各项性能和遵守相关法规也是产品成功的重要因素。 宁波捷通提供纺织品的各项检测服务,出具ITS天祥/ TUV莱茵国际权威检测报告,为您的产品出口提供有力的保障! 检测服务专线:0574-******** 宁波捷通认证/ 邹小姐 【织物可燃性测试项目】 1. 普通织物的燃烧性能ASTM D1230,US CPSC 16 CFR PART 1610 ,CAN/CGSB-4.2 No. 27.5 2. 布料的燃烧速率(45度角)JIS L 1091 Method C,FTMS-191 Method 5908 3. 布料易燃性ISO 6941 EN 1103 4. 英国睡衣安全测试BS 5722,BS 5438 ,SI 1985 No. 2043 5. 澳洲儿童睡衣AS/NZS 1249 6. 瑞典成衣燃烧性能KOVFS 1985:5 7. 儿童睡衣DOC FF 3 US CPSC 16 CFR Part 1615,DOC FF 5 US CPSC 16 CFR Part 1616 8. 儿童睡衣燃烧性能EN 14878 9. 家具填充物防火测试California Technical Bulletin 117 10. 英国家具(防火及安全)条例SI 1988 No. 1324 ,BS 5852-2:1979,BS 5852-2:1982 11.家具—装潢家具可燃性的评价EN 1021-1, 2 12.地毯表面燃烧测试DOC FF 1 US CPSC 16 CFR Part 1630,DOC FF 2 US CPSC 16 CFR Part 1631 13.帐篷CPAI 84 14.毛毯ASTM D4151 15.汽车座垫防火测试FMVSS 302 ,GB 8410 16.汽车内饰防火测试ECE 44-Annex 4 17.美国带垫家具行动委员会UFAC Test Standard 18.床上用品燃烧性能BS EN ISO 12952-1, 2 ,EN ISO 12952-1, 2 ,NF EN ISO 12952-1, 2 19.表面燃烧BS 4569 20.非家用的衬垫类家具的阻燃性测试BS 7176:2007 21.窗帘及帘用织物的防火测试BS 5867:2008 22.防护衣防火测试BS EN ISO 15025:2002,BS EN 531 Code Letter A 23.聚乙烯塑料膜的燃烧测试CPSC 16 CFR 1611 24.美国加州床上用品填充物的阻燃测试California Technical Bulletin 604 (Draft) 25.睡袋的阻燃测试CPAI 75 ,ASTM F 1955 26.窗帘的防火性EN 1101 ,EN 1102 27.纺织品垂直方向试样易点燃性的测定ISO 6940,GB/T 8746 28.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火焰蔓延性能的测定ASTM D6413,GB/T 5456 29.服装织物燃烧性能测定EN 1103 30.纺织品和薄膜的燃烧性能测试(窗帘)NFPA 701:1989 31.帐篷织物燃烧性能测试BS 6341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水平法和垂直法 Plastics-Deterination of the burning behaviour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pecimens in Contact with a small-flame ignition source

1996-06-14发布1997-04-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水平法和垂直法GB/T2408-1996 Plastics-Deterination of the burning behaviour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pecimens in代替GB2408-80

Contact with a small-flame ignition source GB4609-84 本标准等效采用ISO 1210、1992《塑料—水平和垂直试样与小火焰点火源接触时燃烧性能的测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实验室内,对水平和垂直方向放置的试样用小火焰点火源点燃后的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材料和按照GB6343测定的表现密度不低于250kg/m3的泡沫材料,而不适用于接触火焰后没有点燃就强烈收缩材料的测定。 本方法给出的试验结果可用于产品质量控制及材料预选,但不能用来评价实际使用条件下的着火危险性。 2引用标准 GB 2547 塑料树脂取样方法 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 5471 热固性塑料压塑试样制备方法 GB 6343 泡沫塑料和橡胶表现密度的测定 GB 9352 热塑性塑料压塑试样的制备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有焰燃烧afterflame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材料火焰持续的燃烧。 3.2 有焰燃烧时间afterflame time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有焰燃烧的时间。 3.3 无焰燃烧afterglow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当有焰燃烧终止或无火焰产生时,材料保持辉光的燃烧。 3.4 无焰燃烧时间afterglow time

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实验报告

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实验报告 一、概要介绍 1.1 软件性能介绍 1.1.1 软件性能的理解 性能是一种指标,表明软件系统或构件对于其及时性要求的符合程度;同时也是产品的特性,可以用时间来进行度量。 表现为:对用户操作的响应时间;系统可扩展性;并发能力;持续稳定运行等。1.1.2 软件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呈现时间+系统响应时间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客户请求数量。(请求数/秒,页面数/秒,访问人数/秒) 并发用户数:业务并发用户数; [注意]系统用户数:系统的用户总数;同时在线用户人数:使用系统过程中同时在线人数达到的最高峰值。 1.2 LoadRunner介绍 LoadRunner是Mercury Interactive的一款性能测试工具,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性能测试工具之一。该工具通过模拟上千万用户实施并发负载,实时性能监控的系统行为和性能方式来确认和查找问题。 1.2.1 LoadRunner工具组成 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捕获最终用户业务流程和创建自动性能测试脚本,即我们在以后说的产生测试脚本; 压力产生器:通过运行虚拟用户产生实际的负载; 用户代理:协调不同负载机上虚拟用户,产生步调一致的虚拟用户; 压力调度:根据用户对场景的设置,设置不同脚本的虚拟用户数量;

监视系统:监控主要的性能计数器; 压力结果分析工具:本身不能代替分析人员,但是可以辅助测试结果的分析。 1.2.2 LoadRunner工具原理 代理(Proxy)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中介人,LoadRunner就是通过代理方式截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数据流。 1)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通过代理方式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包,记录并将其转发给服务器端;接收到从服务器端返回的数据流,记录并返回给客户端。 这样服务器端和客户端都以为在一个真实运行环境中,虚拟脚本生成器能通过这种方式截获数据流;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在截获数据流后对其进行了协议层上的处理,最终用脚本函数将数据流交互过程体现为我们容易看懂的脚本语句。 2)压力生成器则是根据脚本内容,产生实际的负载,扮演产生负载的角色。 3)用户代理是运行在负载机上的进程,该进程与产生负载压力的进程或是线程协作,接受调度系统的命令,调度产生负载压力的进程或线程。 4)压力调度是根据用户的场景要求,设置各种不同脚本的虚拟用户数量,设置同步点等。 5)监控系统则可以对数据库、应用服务器、服务器的主要性能计数器进行监控。 6)压力结果分析工具是辅助测试结果分析。 二、LoadRunner测试过程 2.1 计划测试 定义性能测试要求,例如并发用户的数量、典型业务流程和所需响应时间等。 2.2 创建Vuser脚本 将最终用户活动捕获(录制、编写)到脚本中,并对脚本进行修改,调试等。协议类型:取决于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协议;

织物面料防水透湿性能测试方法

织物面料防水透湿性能测试方法 纺织品耐水压性能测试是非常规项目检测,但随着防水等特种整理纺织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及外商对该类商品技术指标要求的提高,纺织品耐水压性能测试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水蒸气透过法 1、正杯法 A,中国国家标准:GB/T12704-91 B B,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标准:ASTM E96 Produce B and D C,日本工业标准:JIS L-1099 A2 D,加拿大标准:(CGSB)-4.2 No.49-99 E,英国标准:BS 7209-1990 2、倒杯法(也叫吸湿法) A,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标准:ASTM E96 BW(1995版和2000版) 3、干燥剂法 4、正杯法 A,中国国家标准:GB/T 12704-91 A B,日本工业标准:JIS L-1099 A1 C,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 E-96 A、C、E

5、倒杯法 A,日本工业标准:JIS L-1099 B1、B2 B,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 E-96 C,比利时UCB公司标准:UCB 法 D,英国标准:B.T.T.G法 二、出汗热盘法,也称皮肤模型法 A,ISO标准:ISO 11092 B,消防防护服测试:NFPA 1971 C,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 F 1868-98 B D,德国标准:DIN 54 010 T01-A 三、出汗假人法 出汗假人法出汗假人法的假人有点像热盘,用来模拟典型人体的形状和尺寸。假人测试比出汗热盘测试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可以考虑更多的变量,包括服装覆盖人体的表面积,纺织品的层数和人体表面空气层的分布,松还是紧配合,人体不同部分的皮肤温度差异,身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等。但是,还没有一个出汗假人可以测试在诸如行走时动态条件下的蒸发热阻力。当前,还没有出汗假人的设计标准和测试步骤。而且由于出汗假人更加复杂和昂贵,使得假人测试费用比热盘法高。

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方法大全

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方法大全 关键词:燃烧实验法;限氧指数法;表面燃烧实验法;发烟性试验法;闪点和自燃点测定及点着温度测定;阻燃整理热分析;锥形量热计;锥形量热计 1、燃烧实验法 燃烧实验法,主要用来测定试样的燃烧广度(炭化面积和损毁长度)、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一定尺寸的试样,在规定的燃烧箱里用规定的火源点燃12s,除去火源后测定试样的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阴燃停止后,按规定的方法测出损毁长度。根据试样与火焰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垂直法、倾斜法和水平法。垂直法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测定方法。这类实验比45°方向、水平方向燃烧更为剧烈。垂直燃烧实验又分垂直损毁长度法,垂直向火焰蔓延性能测定法、垂直向试样易点燃性测定法和表面燃烧性能测定法。GB/T5456-1997规定了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试样火焰蔓延性能的测定,该法用规定的点火器所产生的规定点火火焰,按规定点火时间对垂直向纺织试样点火,测定火焰在试样上蔓延至标记线(规定距离)所用的时间(以秒计)。亦可同时观察、测定和记录试样的其他有关火焰蔓延的性能。GB8746-88规定了纺织织物燃烧性能垂直向试样易点燃性的测定,该法用规定点火器产生的规定火焰,对垂直向纺织试样点火,测量织物点燃所需要的时间。GB8745-88规定了纺织织物表面燃烧性能的测定,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接近项部处点燃支承于垂直板上的干燥试样的起毛表面,测定火焰在织物表面向下蔓延至标记线的时间。垂直法可用于测定服装织物、装饰织物、帐篷织物等的阻燃性能;倾斜法适用于飞机内装饰用布;水平法适用于地毯之类的铺垫织物。 2、限氧指数法 限氧指数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方法,它是指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在氧、氮混合气体中,材料刚好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最低氧浓度,用LOI表示,LOI为氧所占混合气体的体积百分数。GB/T5454-1997规定了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将试样夹于试样夹上垂直于燃烧筒内,在向上流动的氧氮气流中,点燃试样上端,观察其燃烧特性,并与规定的极限值比较其续燃时间或损毁长度。通过在不同氧浓度中一系列试样的试验,可以测得维持燃烧时氧气百分含量表示的最低氧浓度值,受试试样中要有40%-60%超过规定的续燃和阴燃时间或损毁长度。

PC性能评测实验报告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实验报告 PC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张俊阳 班级:计科1302 题目1:PC性能测试软件 请在网上搜索并下载一个PC机性能评测软件(比如:可在百度上输入“PC 性能benchmark”,进行搜索并下载,安装),并对你自己的电脑和机房电脑的性能进行测试。并加以比较。 实验过程及结果: 我的电脑:

机房电脑:

综上分析:分析pcbenchmark所得数据为电脑的current performance与其potential performance的比值,值大表明计算机目前运行良好,性能好,由测试结果数据可得比较出机房的电脑当前运行的性能更好。分析鲁大师性能测试结果:我的电脑得分148588机房电脑得分71298,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CPU占总得分的比重最大,表明了其对计算机性能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显卡性能和内存性能也很关键,另外机房的电脑显卡性能较弱,所以拉低了整体得分,我的电脑各项得分均超过机房电脑,可以得出我的电脑性能更好的结论。 题目2:toy benchmark的编写并测试 可用C语言编写一个程序(10-100行语句),该程序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主要执行整数操作,另一个部分主要执行浮点操作,两个部分执行的频率(频率整数,频率浮点)可调整。请在你的计算机或者在机房计算机上,以(,),(,),(,)的频率运行你编写的程序,并算出三种情况下的加权平均运行时间。 实验过程及结果: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x, y, a; double b; clock_t start, end; printf("请输入整数运算与浮点数运算次数(单位亿次)\n"); scanf("%d%d", &x, &y); /*控制运行频率*/ start = clock(); for (int i = 0; i

织物防水性能检测标准和方法

织物防水性能检测标准和方法 1. 通防水性能测试标准 纺织品防水性能检测也称抗水性检测,主要分为抗水渗透性(静水压)检测、表面拒水性(喷淋)检 测和淋雨测试,国内外常用的检测方法见下表 1: 表 1国内外主要检测标准 检测项目 淋雨 标准号 标准名称 GB/T 14577-1993 ISO 9865-1991 AATCC 35-2000 JIS L1092-1998 6.3 GB/T 4745-1997 ISO 4920-1981 AATCC 22-2001 JIS L1092-1998 6.1 GB/T 4744-1997 ISO 811-1981 织物拒水性测定邦迪斯门淋雨法 纺织品邦迪斯门淋雨试验法测定织物拒水性 防水测试:雨水试验 纺织品抗水性检测邦迪斯门法 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 测定织物表面抗湿性(喷淋试验) 拒水性:喷淋试验 表面拒水性 (喷淋) 纺织品抗水性能检测喷淋法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静水压试验 耐水性:液体静压测试 抗渗水(静水 压) AATCC 127-2003 JIS L1092-1998 6.1 纺织品抗水性能检测静水压法 上表中的国家标准和日本 JIS 方法体系的技术方法基本上等效采用 ISO ,而 AATCC 方法检测方法与 ISO 的 主要不同之处在于:AATCC 的静水压检测只要求至少有 3个样品,而喷淋检测的评级采用打分制且可评中间 级别;而淋雨检测使用不同的淋雨仪且只衡量吸水纸的质量变化。 2. 防水性能测试方法 2.1静水压(ISO 811-1981)

2.1.1应用范围及原理 静水压检测适用于测定紧密织物(如帆布、油布、帐篷布及防雨服装布等)水渗透时的压力,理论上 纺织品的静水压(P)可以用以下公式求得: ?2γL cosθ P = ρgr 式中: γL——水的表面能; θ ——微孔内壁与水的接触角; r ——微孔半径; g ——重力加速度。 由公式可见,当 90°<θ<180°时,θ越大,织物表面能越低,微孔的半径(r)越小,静水压(P) 越高。而静水压的检测结果在样品和试验液体一定的条件下,与水温、测试面积和水压上升速率有关。试 验结果表明,织物的静水压性能中大约有52%是由织物表面孔径决定的,有44%是由织物表面能决定的,有4%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故防水级别要求高的织物在织物的表面必须有微小而均匀的孔和非常低的表面能。 2.1.2试验仪器 耐静水压测试仪,如图1。 图1耐静水压测试仪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报告doc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篇一:孔板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篇二:实验3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实验3 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了解几种常用流量计的构造、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 ⒉掌握流量计的标定方法(例如标准流量计法)。 ⒊了解节流式流量计流量系数C随雷诺数Re的变化规律,流量系数C的确定方法。 ⒋学习合理选择坐标系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⒈通过实验室实物和图像,了解孔板、1/4园喷嘴、文丘里及涡轮流量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⒉测定节流式流量计(孔板或1/4园喷嘴或文丘里)的流量标定曲线。 ⒊测定节流式流量计的雷诺数Re和流量系数C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 流体通过节流式流量计时在流量计上、下游两取压口之间产生压强差,它与流量的关系为: 式中: 被测流体(水)的体积流量,m3/s; 流量系数,无因次;

流量计节流孔截面积,m2; 流量计上、下游两取压口之间的压强差,Pa ; 被测流体(水)的密度,kg/m3 。 用涡轮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作为标准流量计来测量流量VS。每一 个流量在压差计上都有一对应的读数,将压差计读数△P和流量Vs绘制成一条曲线,即流量标定曲线。同时用上式整理数据可进一步得到C—Re关系曲线。 四、实验装置 该实验与流体阻力测定实验、离心泵性能测定实验共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流程图。 ⒈本实验共有六套装置,流程为:A→B(C→D)→E→F→G→I 。 ⒉以精度0.5级的涡轮流量计作为标准流量计,测取被测流量计流量(小于2m3/h流量时,用转子流量计测取)。 ⒊压差测量:用第一路差压变送器直接读取。 图1 流动过程综合实验流程图 ⑴—离心泵;⑵—大流量调节阀;⑶—小流量调节阀; ⑷—被标定流量计;⑸—转子流量计;⑹—倒U管;⑺⑻⑽—数显仪表;⑼—涡轮流量计;⑾—真空表;⑿—流量计平衡阀;⒁—光滑管平衡阀;⒃—粗糙管平衡阀;⒀—回流阀;⒂—压力表;⒄—水箱;⒅—排水阀;⒆—闸阀;⒇—

织物透气性测试方法

织物透气性测试方法 1、织物的透气性能 透气性是气体对薄膜、涂层、织物等高分子材料的渗透性,是聚合物重要的物理性能之一,与聚合物的结构、相态及分子运动情况有关。而织物的透气性是指在一定的压差下,单位时间内流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体积。一般气体通过织物有交织空隙和纤维间缝隙两条途径,而以交织空隙为主要途径。 对于纺织品而言,面料的透气性能直接影响了其服用的舒适性。如果织物的透气性小,会因为人体热、湿不易排出而使人感到闷热不适。影响织物透气性的主要因素有纤维的几何特征、纱线特数、纱线捻度、织物密度、组织厚度以及加工方式等等都会影响织物的透气性能。比如,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的吸湿性好,透水性和透汽性好,但透气性差;橡胶、塑料凳制品不具备透气性,织物经砂洗、 2、织物透气性的测试标准 2.1 国家标准 对织物透气性的测定,我国是主要根据GB/T 5453-1997标准,此标准适用于多种纺织织物,包括产业用织物、非织造布和其他可透气的纺织产品。他仅仅是在测试时对压降进行了服用织物与产业用织物的细微区分。服用织物压降选择100Pa,产业用织物压降为200Pa。国家标准GB/T 5453-1985《织物透气性试验方法》中以透气量(织物两面在规定的压力差下,单位时间内流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体积)衡量织物透气性指标,修订标准GB/T 5457-1997才用透气率(在规定的试样面积、压降和时间条件下,气流垂直通过试样的速率)表示祝的透气性能。 2.2 国外标准 国际标准有ISO 9237-1995(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产业用布、非织造布上)和ISO 7229-1997(主要用于橡胶或塑料涂层织物);美国材料试验与协会标准为ASTM D 737-1996(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英国国家标准是BS 5636(主要应用于纺织织物);日本工业标准JIS L 1096-1999《纺织品透气性测试方法》,且日本工业标准中规定了织物的透气性能测试的方法分为A法和B法。

建材制品燃烧性能燃烧热值试验操作规程

建材制品燃烧性能燃烧热值试验操作规程 1、首先压缩已称量质量为0.5g左右的苯甲酸粉末,用制丸装置将其制成小丸片。将坩埚放入分析天平上,并去皮后将小丸片放入坩埚内称量并记录质量,精确到0.1mg。 2、再次去皮后往苯甲酸丸片周围放入0.5g左右样品粉末称量并记录质量,精确到0.1mg,苯甲酸与样品质量合计不应大于1g。 3、将已称量的点火丝连接到两个电极,且制成“V”型并接触到苯甲酸丸片。检查两个电极和点火丝确保其接触良好,在氧弹中倒入10ml的蒸馏水,用来吸收试验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气体。 4、拧紧氧弹密封盖,连接氧弹和氧气阀门,小心开启氧气瓶,给氧气充氧至压力达到3.0MPa~3.5MPa,持续15s。将氧弹放入量热仪内桶的三角托架上,盖上盖子并打开设备的“电源”按钮。 5、打开电脑,双击桌面“热值试验程序”,点击“初始化”按钮,指示灯变亮表示仪器与电脑通讯连接正常。点击“搅拌”“注水”“排水”查看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6、点击界面左下角,选择软件“第一次试验”,点击“开始”,自动弹出试验参数输入框。将样品、苯甲酸、点火丝等各项参数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此后系统为内桶水自动注水并稳定水位1分钟,自动打开搅拌器并保持内桶水温恒定2分钟后开始进入试验环节。

7、等待10min后自动点火,30min左右试验结束指示灯变亮,此次试验自动结束。如果11分钟软件提示“点火失败”并结束试验,请重新试验。 8、取出氧弹,将气体放出后将坩埚取出,放到电阻炉上加热以去掉上面的附着物。 9、重复以上操作直到三组样品全部测试完毕;进入“试验报告”,点击“生成试验报告”并保存报告。 10、试验全部结束后,关闭电源、气源、计算机,对氧弹及其他使用过的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

织物保温性能测试实验方法

织物保温性能测试实验方法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利用FK-Ⅱ型织物保暖性测试仪测试织物保温性,掌握织物保温性的试验方法和指标的计算。 二、实验仪器与用具 FK-Ⅱ型织物保暖性测试仪,尺、划笔、剪刀等。 三、试样 620mm×250mm织物一块。 四、实验方法与程序 1. 接通电源,闭合仪器控制部分(见图51-2)开关屏1上“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2亮。 2. 用仪器控制部分的控温表旋盘3将控温表4旋到(+室温)值。 3.闭合仪器控制部分的开关屏1上的“加热”开关,控温表白灯5亮。 4.旋动仪器控制部分的调压电位器6,使电压表7指标到250V,同时夹电流表8指示值为0.6A。 5.待仪器控制部分的控温表白灯5翻到绿灯后,闭合开关屏上的“排风”开关,图52-1仪器测试部分抽风机4开始运转抽风。 6.将按要求裁好的试样包覆在仪器测试部分的恒温筒1上,并用试样夹子6夹持,再关好有机玻璃门3。 7.将仪器控制部分上预置拨盘开关9拨到“30”,表示测试时间为30min。 8.闭合仪器控制部分开关屏1上的“计数”开关。 9.揿下开关屏1上的“T”按钮,使计时器运转(在控制箱右侧面有运转观察孔)。 10.待仪器控制部分的时间计数器10跳出一个数字时,手指立即按住“T”按钮。随手揿下“0”按钮,使功率计数器11、时间计数器10上的数字清“0”,直到控温表绿灯B翻到白灯5亮时,手指立即放开“T”按钮。此后仪器开始正常计数,直到测定时间30min到,蜂鸣器响,仪器自动记数,记录功计数器11上的显示值。

五、指示计算 保温率:(52-1) 式中:—保温率(%); —功记数器在恒温筒未包覆试样时所测试的值; —功记数器在恒温筒包覆试样所测到的值。 六、实验报告要求 1.记录:试样名称与规格,仪器型号,仪器工作参数,温湿度,原始数据。 2.计算:保温率(本仪器常数,即不包覆试样时恒温筒维持恒温30min功记数器上的显示值为2756)。

EN 1103 纺织品服装织物燃烧性能测试

EN 1103 纺织品服装织物燃烧性能测试 范围 本欧洲标准详细说明了提纯前后除防护衣外的服装纺织品燃烧性能的测定程序,测试时,使用EN ISO 6941中的表面点火。 清洁(预调湿) 材料应根据EN ISO 6330程序,相当于熨洗须知标签清洗一次。 没有熨洗须知说明的材料应根据EN ISO 6330:2000,程序6A在(40±3)℃时清洗一次,并根据EN ISO 6330:2000,程序E(转鼓式干燥器)进行干燥。 不能采用转鼓式干燥器进行干燥的材料应根据程序A(晾干)进行干燥。 带有“仅限干洗”标签的材料应根据第2条EN ISO 3175中的合适部分进行干洗。 调湿 进过干燥的试样和滤纸应放置在(23±2)℃和相对湿度 (50±5)%的标准大气中。 若调湿后没有立即开始试验,样品和滤纸应各自放置在密封容器中直至测试开始。试样从调湿室或密封容器中取出后应在3分钟内进行试验。 1、 测试程序 7.1 根据EN ISO 6941:2003,10.1表面点火中的程序进行测试,并根据以下修改和/或限制: —火焰应用时间10s; —工业气体:丙烷; —应使用第一条和第三条标志线。 7.2 样品的配制和安装(仅限起毛织物) —握住样品的短边,并摇动试样一次以增加绒毛。摇动应剧烈使织物象搓线一样裂开。以保证所有松的割断起毛线圈都已去掉; —纵向测试时,将样品的绒毛朝下放在带样品支撑销的样品夹上。

7.3 将一张滤纸水平放置在试样下方,离样品下边缘(50±5)mm的平整表面,特点如下: —尺寸:至少150mm×100mm; —每一单位面积重量:(80±20)g/m2; —厚度:(0.20±0.05)mm; —微晶纤维素含量:≥95%。 7.4 每份试样的测量和标注: —开始使用点火火焰到第一条标志线被烧断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开始使用点火火焰到第三条标志线被烧断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若发生表面闪燃; —若滤纸点燃或未点燃。 7.5 若第一条标志线或第一条和第三条标志线都没有被烧断,则应标注每份样品的残焰时间,以秒为单位。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LoadRunner的使用

南昌大学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LoadRunner的使用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提交日期 LoadRunner简介: LoadRunner 是一种适用于各种体系架构的自动负载测试工具,它能预测系统行为并优化系统性能。LoadRunner 的测试对象是整个企业的系统,它通过模拟实际用户的操作行为和实行实时性能监测,来帮助您更快的查找和发现问题。此外,LoadRunner 能支持广范的协议和技术,为您的特殊环境提供特殊的解决方案。LoadRunner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性能测试工具之一。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LoadRunner的工具组成和工具原理。 2. 熟练使用LoadRunner进行Web系统测试和压力负载测试。 3. 掌握LoadRunner测试流程。 二、实验设备 PC机:清华同方电脑 操作系统:windows 7 实用工具:WPS Office,LoadRunner8.0工具,IE9 三、实验内容 (1)、熟悉LoadRunner的工具组成和工具原理 1.LoadRunner工具组成 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捕获最终用户业务流程和创建自动性能测试脚本,即我们在以后说的产生测试脚本; 压力产生器:通过运行虚拟用户产生实际的负载; 用户代理:协调不同负载机上虚拟用户,产生步调一致的虚拟用户;压力调度:根据用户对场景的设置,设置不同脚本的虚拟用户数量;监视系统:监控主要的性能计数器; 压力结果分析工具:本身不能代替分析人员,但是可以辅助测试结果的分析。 2.LoadRunner工具原理 代理(Proxy)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中介人,LoadRunner 就是通过代理方式截获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交互的数据流。 ①虚拟用户脚本生成器通过代理方式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包,

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方案

方案 涤纶织物物理性能测试班级:09纺检二班组别:第七组 一、根据任务中织物类别采样 涤纶:化纤物(机织物) 二、分析织物用途 服装 三、根据用途确定性能及指标 四、根据测试仪器选择工具及其他

五、设置参数

六、试样规格及数量 ? 1、断裂强力:规格:抽取样品数量10块,每段长度至少1m ,全幅,每组试样是五经五纬 长度≥200mm 宽达50mm ;数量:10段。 ? 2、单位重量:规格:0.01㎡圆形或矩形;数量:5块。 ? 3、撕破强力:规格: 如下图;数量:四块。 ? ? 4、顶破强力:规格:直径为60mm 试样;数量三块。 ? 5、悬垂性:规格:240mm 直径圆;数量20块。 ? 6、平挺性:规格320mm ×380mm ;数量:2块。 ? 7、耐摩擦色牢度:规格:200mm ×50mm ;数量:经向纬向各两块。 七、设计检查仪器和操作内容 1、涤纶撕裂强力测试 加持试样,将上夹钳锁紧,准备好的试样一端由上夹钳下方插如已开启的夹持口内,试样与钳口平齐,将试样夹紧,松开上夹钳,将试样另一端从松开的下夹钳钳口穿过,夹住已穿过下夹钳口的试样下端。使之伸直,夹紧试样,取下张力压。 2、理论单位面积重量测试 先将小样品在试验用标准大气中调湿,然后裁取尺寸0.1m ×0.1m 圆形或矩形试样,称重计算单位面积重量。 100m m 75mm 50mm 43mm

3、涤纶撕破强力 先将扇形锤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抬高到试样开始的位置,将指针拨至销针挡板处。此时,定头与扇形锤上动夹头的两个工作平面正好对齐。然后讲试样左右两半边分别夹入两夹头内,并在长边正中用仪器上的开剪器画出一条规定长度的切口,松掉扇形挡板,动夹头即随同扇形锤迅速沿逆时针方向摆落,与定夹头分离,使试样对撕,直至全部撕破,由拨针在强力读数标尺上独处撕破强力。 4、涤纶顶破强力测试 讲试样装入圆环夹钳中,试样平整无张力,缝边朝向弹子方向,并通过夹钳孔圆心,夹紧试样,圆环夹钳放在支架中。启动仪器,直至涤纶破裂活缝纫线断裂而使接缝处裂开,试验终止,记录最长接缝强力值和顶破扩张度。记录试样最终破裂原因:织物破裂、缝纫线断裂:其他破裂情况。 5、涤纶悬垂性测试 将试样(如图)放在夹持盘上,使OA 线与一支架吻合,加上盖,轻轻向下按三次,禁止3min ,在夹持盘下方装有抛物反光镜,反光镜的焦点上有一光源,由反光镜射出一束平行光线,照射在试样上,未被遮挡的光线被位于上方的另一抛物面反光镜反射,在该反光镜的焦点上装有一光敏原件,把反射聚焦光线的强弱变成电流的大小,仪器显示熟为悬垂系数,经调零后,依次测出OB 、OC 、OD 三个读数。 6、涤纶硬挺度测试 选择一种洗涤和干燥的方法,将每块试样进行洗涤和干燥共循环操作五次,以长度方向为垂直方向,将试样无折叠的悬挂起来,以避免其变形,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将试样调湿2H ,将试样夹在支架上,固定在双侧板上,以长度方向为垂 A C

垂直燃烧性能测试操作规程

1 目的: 本操作规程目的在于对垂直放置具有一定尺寸的试样施加火焰后的燃烧行为进行分类,以指导质量控制试验和选材试验,但不能作为评定实际使用条件下着火危险性的依据。 2 仪器:垂直燃烧仪。 3 步骤: 3·1:状态调节:按SFP/C-ZP-T-F3塑料试样状态调节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方法调节。 3·2 插入电源。 3·3 把仪器橡皮管(或尼龙管)的一端接到可燃气源上。 3·4 关闭灯燃气开关及火焰调节阀(都按顺时针方向),然后缓缓打开可燃气源总开关。 3·5 打开灯燃气开关,调节火焰调节阀(在远离试样约150mm的地方),点着本生灯(按一下电火花按钮),调节燃气流量,使之产生20±2mm高的黄色火焰,然后缓慢打开灯的空气进口,使原黄色火焰变为兰色。这样反复调数次,以确保本生产20±2mm高的兰色火焰。至此灯火焰调整完毕。 3·6 把预先准备好的试样装在燃烧箱内的试样夹上,调好试样与灯口火焰的高度,并打开电源开关。 3·7 按“手动”“10秒”、“快进”按钮,10秒钟后本生灯自动撤回原处,此时立即记录试样离火后的有焰燃烧时间。 注:如点火时间不是10秒钟,可以调节时间微调,直至正确为止。 3·8 试样的火焰灭后,要立即按第6条再施加火焰10秒,并分别记录移开火焰后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有炽亮但没有火焰)时间。

4 结果评价: 4·1 将材料的燃烧性按下表规定分为FV-0;FV-1;FV-2三级(见下表)。 4·2 如果每组5个试样施加10次火焰后,总的有焰燃烧时间不超过50秒或250秒,则允许有一次施加火焰后有焰燃烧时间超地10秒或30秒。 4·3 如果一个组5个试样中有1个不符合表中要求,应再取一组试样进行试验,第二组的5个试样应全部符合要求。 4·4 如果第二组中的仍有一个试样不符合表中相应的要求,则以两组中数字最大的级别作为该材料级别。如果试验结果超出FV—2相应要求,则不能用本方法评定。

目前常用纺织品传热测试方法和仪器的介绍

目前常用纺织品传热测试方法和仪器的介绍 热阻湿阻测试仪通过模拟人体皮肤产生的热量和水蒸气穿透织物的过程,在稳定的温湿度环境下,测试多种材料的热阻及湿阻值。可用于织物、薄膜、涂层、泡沫、皮革及多层复合材料等的热阻湿阻测试,如衣物,棉被,保暖服装的舒适性能的测试,纺织面料人体舒适度测试等。 目前测定纺织品的传热性能的检测方法有很多,这里标准集团为你简单的讲解4类常用的检测方法。 一、蒸发热板法 蒸发热板法即出汗防护热板仪,也称为“皮肤模型”,能够模拟紧贴人体皮肤所发生的传热传湿过程,是测量纺织品热阻和湿阻的最准确的装置[5]。出汗防护热板仪包括温度和水蒸气控制及测定装置和热护环及温度控制 二、平板法 将织物夹在两个温度不同的恒温热板和冷板之间,用薄的平板热流传感器测定流过织物的热流量,即热板法。通过计算热阻和织物的导热系数来评判热传递性能的好坏。但是使用该种方法测试织物的保温隔热性能时,试样边界会存在明显的边缘效应[9]。为了消除边缘效应,减小试验误差,需要测量一种已知导热系数的材料来进行校准,得到校准因子。该方法不适合测试导热系数低于0.15W/(m×k)的材料,因为此时校准误差会被放大,故仪器的精度降低。

三、恒温法 将织物放在恒温热板的一侧,恒温热板其他各面均有绝热保护,测定在不放试样和 放试样时保持热板恒温所需的热量,由此来计算织物的保温率来说明织物的隔热保温性能。试验时首先在不放试样的情况下测试维持试验板恒温所需的功率,然后再测试放上试样后 维持试验板恒温所需的功率。 四、冷却速率法 冷却速率法是在将热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停止供电,在其他各面绝热的情况下将织 物覆盖到热体的一面或者用织物将热体全部包覆,然后让其自然冷却,测量热体冷却至一 定温度所需的时间,或测量热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温度降低值,用冷却速率表示织物的隔热 性能[3]。福特(Fount)还在装置上设置了加压装置,测定织物在一定压力下的隔热性能。 这种方法比恒温法测定快,但只可以定性比较服装材料的保温性能,却不能定量确定织物 的热阻。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介绍(doc 16页)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介绍(doc 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校准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GB/T 2406-93 氧指数法代替GB 2406-80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4589-1981《塑料—氧指数法测定燃烧性》。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氧、氮混合气流中,测定刚好维持试样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亦称氧指数)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均质固体材料,层压材料,泡沫材料,软片和薄膜材料等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的燃烧性能,其结果不能用于评定受热后呈高收缩率的材料。 2.引用标准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 3863 工业用气态氧。 GB 3864 工业用气态氮。 GB 5471 热固性模塑料压塑试样的制备方法。 GB 6379 测定方法的精密度,通过实验间试验确定标准测试立

4.1.2 试样夹 4.1.2.1 自撑材料的试样夹 能固定在燃烧筒轴心位置上,并能垂直夹住试样的构件. 4.1.2.2 非自撑材料的试样夹 采用图2所示的框架,将试样的两个垂直边同时固定在框架上. 图 图2 支撑非自撑试样的框架结构 4.1.3 流量测量和控制系统 能测量进入燃烧筒的气体流量,控制精度在±5%(V/V)之内的流量测理和控制系统,至少2年准一次. 设备校正,参见附录A. 4.2 气源 用GB 3863中所规定的氧和GB 3864中所规定的氮及所需的氧,氮气钢瓶和调节装置.气体使用的压力不低于1Mpa. 4.3 点火器 由一根金属管制成,尾端有内径为2±1㎜的喷嘴,能插入燃烧筒内点燃试样.通以末混有空气的丙烷,或丁烷,石油液化气,煤气,天然气等可燃气体.点燃后,当喷嘴垂直向下时,火焰的长度为16±4㎜. 注:仲裁试验时,须以未混有空气的丙烷作为点燃气体. 4.4 排烟系统 能排除燃烧产生的烟尘和灰粒,但不能影响燃烧筒中的温度和气体流速.

织物性能测试

织物及其分类 织物: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柔软而具有一定力学性质和厚度的制品,即纺织品。 机织物:由相互垂直的一组经纱和纬纱在织机上按照一定规律纵横交错织成的制品。 针织物:由一组或者多组纱线在针织机上弯曲成圈并按一定规律彼此相互串套成圈连接而成的织物。 簇绒:在基布上‘载’上圈状纱线或绒状纤维的织物。 非织造布:由纤维、纱线或者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粘结或结合而成的薄片状或毡状的结构物。 编结物: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条状物,相互错位、卡位交织、串套、扭辫、打结在一起的编织物。 纯纺织物:由单一纤维原料纯纺纱线所构成的织物。 混纺织物:以单一混纺纱线织成的织物。 交织织物:经纱或纬纱采用不同纤维原料的纱线织成的机织物,或是以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原料的纱线并和(或间隔)制织而成的针织物。 纱织物:完全采用单纱织成的机织物或针织物或编结物。 线织物:完全采用股线织成的机织物、针织物或编结物。 半纱线织物:经纬向分别采用股线和单纱织成的机织物或单纱和股线并和或间隔制织而成的针织物。 花式线织物:采用各种花式线制织而成的织物。 长丝织物:采用天然丝或化纤丝织成的织物。 织物的紧度:纱线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是纱线的覆盖率或覆盖系数。经向紧度Et,纬向紧度Ew,总紧度Ez。 为经,纬纱线的直径(mm),a,b为两根相邻经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 织造缩率: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与所织成织物长(宽)度l的差值与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的比值,以a表示

织物的分类:(1)按成形方法分为: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和编结物。(2)按原料构成分1按纤维原料分为纯纺、混纺、交织织物。2按纱线的类别分为纱线、半线、花式线和长丝织物。(3)按织物的规格分为1按织物的幅宽分为带织物(幅宽为0.3-30cm的纺织品)小幅织物(40cm左右)窄幅织物(90cm以下)宽幅织物(大于90cm)双幅织物(150cm左右)2按织物的厚度(织物在一定压力下的稳定厚度)分为轻薄型、中厚型和厚重型织物。3按单位面积的质量(每平方米克重)分为轻薄型、中厚型和厚重型织物。(4)按织物印染整理加工工艺分1按织前纱线漂染加工工艺分为本色坯布和色织物。2按织物的染色加工工艺分为漂白、染色和印花织物。3按织物的后整理分仿旧整理、磨毛整理、丝光整理、折皱整理、模仿整理和功能整理。 一般织物及其名称 机织物:1按纺织加工体系分类:棉及棉型织物,毛及毛型织物、丝及丝型织物和麻及麻型织物。2按织物组织分:原组织织物(平纹斜纹缎纹)变化组织织物(重平、方平及变化重平和变化方平组织,加强斜纹、复合斜纹和斜纹变化组织织物,加点缎纹织物和変则缎纹织物)3联合组织织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构成的新组织)4复杂组织织物(至少由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系统纱线组成)5纹织物(又称大提花组织,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类) 针织物:1按成形方法分: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2按织物成品形式分为:针织坯布、针织成形或半成形产品。 非织造布:1按纤网的形成方法分:干法成网非织造布、聚合物挤出成网非织造布和湿法非织造布2按纤网加固方法分为机械加固法、化学粘合法和热粘合法。 特种织物:按织物结构分为平面型结构和立体型结构。 平面型结构织物分为:1机织物(二轴向斜交机织物,三轴向机织物)2编结物(按编结形状分为圆形编结和方形编结,按编结织物厚度分有二维平面编结和三维立体编结)3复合针织物 立体型结构织物分为:1立体型结构机织物(三向正交立体织物)2立体型结构针织物(多轴向经编织物)3立体型结构编结物4立体型结构非织造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