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本题共3小题,6分)

地铁上,人不少,座位上坐着一位年轻妈妈,怀里抱着孩子,孩子睡着了。这位妈妈一只手扩住孩子,一只手托着孩子的鞋底。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踢到旁边的人。这个动作一直到他们下车。

这一画面传上网之后,网友纷纷点赞,都很认可这一为他人着想的举动。有网友说,这种修养来自内心的善良。而善良的内涵之一就是能为他人着想。

与之相对的,还有一幕不太的场面,最近也引发了大家的讨论。某地一游泳馆,一位妈妈把5岁的儿子带进了女性更衣室。也许这位妈妈有难言之隐,但…的是,她没有照顾到别人的感受。

一位小朋友扔垃圾,在垃圾桶上贴了张纸条,上写:保洁阿姨,垃圾桶里有很多碎玻璃,请你在拿垃圾袋的时候,小心不要碰伤了手。相信保洁人员看到之后,心里会暖暖的,感觉到一份尊重,工作起来会更加仔细认真。这本属“多此一举”,( )。我们要明白自己的举动与他人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不可…………。

反过来看,凡事先想着自己怎么爽就怎么爽,不管别人的感受。那就不好了。

你为他人着想,他人为你着想,把善意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导,整个社会运行成本将大大减弱。生活在其中,谁不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保持融洽毋庸置喙居功自傲

B. 坚守融洽不可否认肆意妄为

C.保持和谐不可否认肆意妄为

D.坚守和谐毋庸置喙居功自傲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但这位小朋友这么做了,在增进了自己修养的同时,呵护了他人

B.但这位小朋友这么做了,在呵护他人的同时,增进了自己的修养

C.但在呵护他人的同时,增进了自己的修养,这位小朋友就是这么做的

D.但在增进自己修养的同时,呵护了他人,这位小朋友就是这么做的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你为他人着想,他人为你着想。让善意当作每个人的行为指导,整个社会运行成本将大大降低。

B。你为他人着想,他人为你着想,把善意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导,社会运行成本整个将大大降低。

C.你为他人着想,他人为你着想,让善意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导,整个社会运行成本将大大减弱。

D.你为他人着想,他人为你着想,让善意成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导,整个社会运行成本将大人降低。

二、课内基础巩固(2分)

4、下列有关诗词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词的标题和词牌有严格的区别。标题表明了词所涉及的内容,词牌是与音韵相配合的乐调,二者分别表示词的内容和形式。

B.歌行体诗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的,富于变化,《琵琶行》《梦游

天姥吟留别》属于歌行体诗。

C.近体诗,亦称“今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酌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三、古诗文阅读(67分)

(一)文言文阅读(2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本题共3小题。9分)

鱼俱罗,冯翊下邽人也。身长八尺,膂力绝人,声气雄壮,言闻数百步。弱冠为亲卫,累迂大都督。从晋王广平陈,以功拜开府,赐物一千五百段。未几以母忧去职还至扶风会杨素率兵将出灵州道击突厥路逢俱罗大悦遂奏与同行及遇贼,俱罗与数骑奔击,嗔目大呼,所当皆披靡,出左入右,往返若飞。以功进位柱国,拜丰州总管。初,突厥数入境为寇,俱罗辄擒斩之,自是突厥畏惧屏迹,不敢畜牧于塞上。初,炀帝在藩,俱罗弟赞,以左右从,累迁大都督。及帝嗣位,拜车骑将军。赞性凶暴,虐其部下。帝以赞藩邸之旧,不忍加诛,谓近臣曰;“弟既如此,兄亦可知。”因召俱罗,谴责之,出赞于狱,令自为计。赞至家,饮药而死。帝恐俱罗不自安,虑生边患,转为安州刺史。岁余,迁赵郡太守。后因朝集,至东都,与将军梁伯隐有旧,数相往来。又从郡多将杂物以贡献,帝不受,因遗权贵。御史劾俱罗以郡将交通内臣,帝大怒,与伯隐俱坐除名。大业九年,重征高丽,以俱罗为碣石道军将。及还,江南刘元进作乱,诏惧罗将兵向会稽诸郡逐捕之。于时百姓思乱,从盗如市,俱罗击贼帅朱燮、管崇等,战无不捷。然贼势浸盛,败而复聚。俱罗度贼非岁月可平,诸子并在京、洛,又见天下渐乱,终恐道路隔绝。于时东都饥馑,谷食踊贵,俱罗遣家仆将船米至东都粜之,益市财货,潜迎诸子。朝廷微知之,恐其有异志。发使案验。使者至,前后察问,不得其罪。帝复令大理司直粱敬真就锁将诣东都。俱罗相表异人,目有重瞳,阴为帝之所忌。敬真希旨。奏俱罗师徒败衄,于是斩东都市,家口籍没。 (节选自

《隋书·鱼俱罗传》,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未几/以母忧去职/还至扶风/会杨素率兵将出灵州道击突厥/路逢俱罗/大悦/遂奏与同行/

B.未几/以母忧去职/还至扶风/会杨素/率兵将出灵州道击突厥/路逢俱罗/大悦/遂奏与同行/

C.未几/以母忧去职/还至扶风/会杨素/率兵将出灵州道击突厥/路逢俱罗/大悦遂奏/与同行/

D.未几/以母忧去职/还至扶风/会杨素率兵将出灵州道击突厥/路逢俱罗/大悦遂奏/与同行/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朝集”中的“朝”指朝见,即古代官员拜见皇帝,文中“朝集”指地方官员要定期觐见君主。

B.东都,即洛阳,隋初将都城设置在大兴城,后隋炀帝迁都洛阳,洛阳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C.内臣,指封建统治时期宫廷所使用的太监,他们常伴皇帝左右,与外臣相对,有时也被称为“中官”。

D.希旨,指在言语和行动上迎合上位者的意思,一般被视为官员没有个人原则和气节的表现。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鱼俱罗体力过人,得到重用。他身材高大、雄壮有力,说话声音很远就能听到,刚成年就成为亲卫,之后又做了大都督。

B.鱼俱罗凶猛英勇,吓退突厥。突厥人多次越过边境进扰抢掠,鱼俱罗抓获并斩杀他们,将他们吓得不敢再在边境放牧。

C.鱼俱罗时运不济,受到连累。他的弟弟虐待部下,被皇帝知道,皇帝召见鱼俱罗责备了他,并且将他贬到安州做刺史。

D.鱼俱罗怀有私心,终被处斩。江南刘元进造反作乱,他奉命平乱,却暗中将儿子们接到身边,引起皇帝猜忌,最后被定罪斩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早孤力学。客京师,事杨亿,以属辞知名,后复还是。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举进士,擢甲科。召试学士院,为光禄寺丞、集贤校理、通判越州。吏冯士元为奸利,有告士元受赇藏禁书者,戬穷治之。辞连宰相吕夷简、知枢密院盛度、参知政事程琳,连逮捕夷简子公绰、公弼参劾其状。既而士元流海岛,度、琳坐尝交关士元罢去,其余绌罚者自御史中丞孔道辅、天章阁待制庞籍又十余人,朝议畏其白敫核。戬敏强善听决,喜出不意,独假贷细民,即豪宗大姓,绳治益急,政有能迹。初,静边砦主刘沪谋筑水洛、结公二城,以通秦、渭援兵,招生羌大王族为边卫。戬使沪与著作佐郎董士廉督其役。会罢戬四路,宣抚使韩琦、知渭州尹洙皆以为不便,召沪、士廉罢役归,不听。乃使裨将狄青将兵以往,械送德顺军狱。戬力争于朝。卒城之。进户部侍郎,资政殿大学士、知并州。契丹与元昊方交兵,边奏互上,独戬不以闻。诏遗使问其故。戬对:“敌自相攻,中国不足忧也。”辟、府间有彝地曰草城川,戬募土人为弓箭手,计口给田。初,兵兴。用不足。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走马承受诉承受,中贵人,不能通。又群噪州门,守门者拒不得入。戬闻,悉召至庭下,推首谋者数十人,黥隶他州,事乃定。迁吏部侍郎,改宣傲北院使,拜奉国军节度使,卒。赠太尉,谥文肃。戬遇事,果敢必行。然凭气近侠,用刑峻深,士民多怨之。

(节选自《宋史》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一)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走马承受诉/

B.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走马/承受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