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写人,神来之笔-福建省南平市光泽第一中学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共19张PPT)

以物写人,神来之笔-福建省南平市光泽第一中学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共19张PPT)

以物写人,神来之笔-福建省南平市光泽第一中学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共19张PPT)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抛体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第五章抛体运动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45°,斜面足够长,在斜面上A点向斜上方抛出一小球,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小球与斜面垂直碰撞于D点,不计空气阻力;若小球与斜面碰撞后返回A点,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前后能量无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 A.α的值 B.小球的初速度v0 C.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 D.小球初动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初速度v0与竖直方向夹角β,则β=90°?α(1); 由A点斜抛至至最高点时,设水平位移为x1,竖直位移为y1,由最高点至碰撞点D的平抛过程Ⅱ中水平位移为x2,竖直位移y2。A点抛出时: sin x v vβ =(2) 10 cos y v vβ =(3) 2 1 12 y v y g =(4) 小球垂直打到斜面时,碰撞无能力损失,设竖直方向速度v y2,则水平方向速度保持0 sin x v vβ =不变,斜面倾角θ=45°, 20 tan45sin y x x v v v vβ ===(5) 2 2 22 y y y g =(6) () 222 12 cos sin 2 v y y y g ββ - ?=-=(7), 平抛运动中,速度的偏向角正切值等于位移偏向角的正切值的二倍,所以:

() 1 1 1 111 tan90 222tan y x v y x v β β ==-=(8) 由(8)变形化解: 2 11 cos sin 2tan v x y g ββ β ==(9) 同理,Ⅱ中水平位移为: 22 22 sin 2tan45 v x y g β ==(10) () 2 12 sin sin cos v x x x g βββ + =+= 总 (11) =tan45 y x ? 总 故 = y x ? 总 即 2sin sin cos βββ -=-(12) 由此得 1 tan 3 β= 1 9090arctan 3 αβ =-=- 故可求得α的值,其他选项无法求出; 故选:A。 2.如图所示,一小球从一半圆轨道左端A点正上方某处开始做平抛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飞行过程中恰好与半圆轨道相切于B点。O为半圆轨道圆心,半圆轨道半径为R,OB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A (323) 6 gR + B 33 2 gR C (13) 3 gR + D 3 3 gR 【答案】A 【解析】

精品2019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诗词鉴赏专题(含答案)

诗词鉴赏 (2018.福州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1-2题。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以下对诗的前两句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的“离愁”一词直接表现了诗人的心境。 B.第二句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C.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 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D.诗的前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哀怨的愁绪。诗 人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2.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以落红自喻,表明心志。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 【答案】1.D 2.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意思对即可) (2018.南平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词眼是“狂”字,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C.“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气势磅礴,何等雄

壮。 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D 2.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018.龙岩质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一“破”字极写山河依旧,国家衰败,一片荒凉残破之景,与“城春”形成强烈反差,体现诗人归家途中的艰难。 B.颔联运用对偶和拟人手法写“花”流泪、“鸟”心惊,在诗人眼中,娇艳的春花和活跃的鸟儿也对亡国有了怨恨之情。 C.颈联写一封家信胜过“万金”,其原因是战事持久和战争残酷,反映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及对安定和平的渴望。 D.这首诗全篇围绕标题中的“望”字展开,感情真挚,艺术感染力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1.A 2.刻画了一个白发苍苍,频频搔首时更觉头发稀疏,连发簪都难以插上的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2018.宁德质检)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1-2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20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不管你有没有做好准备,中考已经在与你短暂的相拥之后毅然决然离你而去。虽然认为学生们还有很多没有学完的知识,没有做完的试卷,没有学会的方法,但现在一切已成定局。带着些许的忐忑和期待审视熟悉中带着新意的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不仅感慨颇多。 一、中考试卷中存在的常规考点。 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稳中有变,常规考点有:第一大题——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句子衔接、材料探究。第二大题——记叙文阅读仍是散文类作品,《我的太爷老师》表现平凡人物的不平凡人格。考查的考点有:品质概括、写法探究、组材手法、主旨探究。说明文阅读:今年考查非连续性文本。考查的考点有:文本内容理解、说明思路的分析、说明内容的把握。第三大题——古诗文阅读考查《富贵不能淫》和《卖炭翁》符合考前预测的方向(向部编版新选入篇目倾斜)。《富贵不能淫》考查的考点:实词释义、句子翻译、孟子语言特点、课内外对比理解(主旨相关)。《卖炭翁》考查的考点:内容概括、语句作用分析。第四大题——写作:一个材料,两个作文题(一材拖二题),二选一。 二、今年中考出现的新考点 1.字音题由近八年考查一组字的读音异同变为辨析注音的正确性,稍有变化,难度降低;字形打破往年多音字、形近字的考查模式,考查对象均为常见字,难度大大降低,可谓送分题。 2.名著阅读由四选一变为二选一,考查内容由原来的必考篇目

《西游传》、《水浒记》向部编版新选篇目倾斜,考查了《红岩》里的人物形象小萝卜头及阅读后的情感体验;以及《简·爱》中女主人公对待爱情的可贵品质,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审题难度不大,但学生对名著情节内容没有掌握。 3.选词填空变化为关联词语填空,但难度不大。 4.现代文阅读中出现的新题: 记叙文第7小题由情节概括变为人物品质分析;第8小题考题为,阅读第6段,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孩子们“踏青”的快乐的?问法灵活,重在考查写作手法。第9小题,考查组材特点是新题型,学生没有训练过,做题时没有思路。第10小题,考查主旨探究,但问法新颖,审题有一定难度。 说明文以非连续性文本形式考查,内容涉及月球相关知识、月球与地球的关系等。第11小题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较为简单,只要认真阅读,细心分辨,答案显而易见。第12小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行文思路的概括,为新题型,审题有难度。第13小题考查说明内容的把握,问法灵活,学生难以驾驭。详略安排的原则记叙文练习过,但说明文详略安排的题型以前从未见过 5.古诗文阅读考查篇目为《富贵不能淫》和《卖炭翁》,均为课标新增篇目。其中14题由原来的选择题变为实词词义。第19小题考查诗句在文中的作用,和现代文类似,需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组织答案。 6.写作:往年命题形式为:1.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2.材料作文

2020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0年福建省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8)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杜甫,字子美,是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商隐并称“李杜”。 B.“城春草木深”中的“城”指长安城,“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

“汗青”特指史册。 C.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 D.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他在创作中的最大成就就是为全世界儿童写了许多富于诗趣而又美丽的童话。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闽江流域是我国东南区域重要的文明发祥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__①__(A.diàn B.dìng),是福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江流域重峦dié__②__(A.叠B.迭)嶂,地理环境相对隔绝。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闽江文化__甲__(A.兼容并蓄B.统筹兼顾)呈现鲜明的海洋文化和内陆文化双重色彩,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随福建居民的迁徙而__乙__(A.传送B.传播)到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地,形成有相当影响的地域文化。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处______ ②处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 乙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高二福建省光泽第一中学2013至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高二集备组主持:陈巧芳)注意:1、考生请将班级、姓名、座号及全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2、共有八大题,31小题 一、积累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蜂窠.(kē)提.防(tí)蘸.酒(zhàn)涸.辙之鲋(hé) B.坍.缩(tān)俨.然(yán)毗.邻(pí)锱.铢必较(zī) C.撮.合(cuō ) 纤.尘(xiān )盘桓.(huán)安然无恙.(yàng) D.栈.桥(zhàn) 狭隘.(yì) 鹰隼.(sǔn) 绚.丽烂漫(xi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斑纹桀骜俯瞰废尽心思 B.膨涨转辗罪孽恰如其份 C.文身慷慨妊娠稍纵即逝 D.抵压寥落眩耀狐假虎威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 。 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 B.据报道,目前上汽已经派遣相关人员进驻烟台车身厂进行接收准备工作,国产蓝龙轿车 ”。 很快就会全面推向市场,山东大宇项目即将“咸鱼翻身 .... C.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 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 .... 扇魔法的大门。 D.翠翠的心情坏到了极点。虽然爷爷给她准备了漂亮衣服和最爱吃的饭菜,可她恶衣恶食 , ....一点兴致也没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要人力培养、发现和宣传在工作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激励干部,树立榜样,展示干部队伍的主体形象。 B.法国外交部长布拉齐2007年3月2日说,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德国已经对于制裁伊朗的联合国新决议草案框架达成一致意见。

福建省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福建省2017届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本卷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学校姓名考生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古诗文默写(12分) (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2)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3)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4)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 (5)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6)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曹刿论战》)(7)知不足,;知困,。(《虽有嘉肴》) (8)《已亥杂诗》中作者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8分) “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其叶四季常青,清丽俊逸;其秆虚中有节,挺拔凌云;其形千姿百态,情趣盎然。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冶了人的情操,在我国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隐逸之士携它唱和清风明月,乙(淡泊/淡薄)功名利禄;谦谦君子学它不向权贵折腰,不为屈服世俗。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题只填序号)。(4分) ①心旷神yí( ) ②情趣àng然( ) ③唱和.(A.hè B. hé)④折.腰 (A. shé B. zhé)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2分) 【甲】【乙】 (3)文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2分) 二、阅读理解。(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5 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福建省光泽第一中学高中信息技术 4.1 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教案

4.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社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4.1《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的是面向对象的高级编程语言,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编程的高一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同时学生因为在初中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普遍对程序的本质认识模糊,因此,本节课目标要求学生对程序有个大致的认识、并通过计算商场打折问题体验程序运行的过程,激发他们学习编程知识的兴趣。 三、设计思想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我首先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引入,如果自己要加密一个文件都有哪些方法?自然的引入加密与解密程序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分析程序代码,了解程序段执行的功能;然后要求学生通过看书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提出新问题—打折问题,如何利用程序来处理?引入程序设计语言,介绍VB,明确了用数学方法如何解决后,让学生在VB中复制课前准备好的代码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实现“能在高级语言编程环境操作执行一段简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能在高级语言编程环境操作执行一段简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2.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执行目的。初步了解VB语言的工作环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新旧知识的过渡中,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大体了解程序段执行的功能是什么。 (2)初步体验vb语言编译环境,并尝试在其中操作执行一段实用的计算机程序代。 难点:了解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作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兴趣。

2019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一次阶段考初三语文试卷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斯是陋室,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3)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5)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6)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7)__________,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9)__________,殊未屑!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10)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11)《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叙说自己不攀比吃、穿等物质享受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卞之琳和戴望舒都是现代诗人,代表作分别为《我爱这土地》和《萧红葛畔口占》。 B. 小说往往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C. 西汉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和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均为国别体史学著作。 D. 茨威格,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人类群星闪耀时》。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温馨是一道风景,是初春河上飘过的草垒;是暮晚天际掠① 过的飞鸿; 是月光如水漫浸的庭院……温馨是一种默契,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时彼此的微笑颔首;是情绪低沉时,父母关切的目光;是推开门,朋友大叫“看剑”,剑刺来,却是长长的一根甘蔗,于是,jiáo② 出一堆甜蜜与笑声…… 温馨是放假时外婆精心准备的一桌佳肴;温馨是困惑时老师情真意切的一次长谈。一生的时光,该由多少个温馨串织?那些虽然甲 (A. 稍纵即逝 B.瞬息万变)却潮润眼眸的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乙 (A.沉积 B.沉淀)成隽永的温馨。

2018【中考语文】福建省九地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质检试卷分类汇编:名著阅读专题

名著阅读专题 (2018.福州质检)名著阅读,完成1-2题。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流沙河的妖怪,因为在天有罪,堕落此河,忘形作怪。他曾被菩萨劝化,愿归师父往西天去的。——文中的他指猪八戒。(《西游记》)()(2)《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代表作,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3)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农夫和蛇”等有趣的故事,都出自著名的寓言故事集《伊索富言》。() 2.阅读《水浒传》选段,按要求作答。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文中“胖大和尚”的名字叫,他打那两个公人的原因是 【答案】 1.(1)×(2)√(3)√ 2.鲁智深两个公人要杀害林冲(或:鲁智深要救林冲) (2018.南平质检)名著阅读。 1.下面对名著的表述,错误 ..的一项是() A.《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按先后顺序,有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行者、斗战胜佛等称呼。 B.草料场被烧之后,走投无路的林冲依照柴进的指点,在一个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夜晚来到朱贵的酒店,投奔了梁山。 C.鲁滨孙把从狗嘴里救下的小山羊,带回家饲养,驯养为家畜。后来羊群越来越多,不但随时有羊肉吃,还有羊奶喝。 D.婚礼前夜,简·爱的婚纱被一个身材高大、面目可憎的女人给撕成碎片。然而,正如罗切斯特告诉她的一样,那不过是一个梦。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

安徽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备考建

安徽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备考建 安徽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安徽省中考语文一直保持其“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大格局照旧,小枝节变化,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突出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科学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应用能力,有明确的导向功能。 安徽省中考的语文试卷分为三个基本板块: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外加卷面书写,赋分值:35分+55分+55分+5分=150分。09~11年题量为19题,12年减少1题,总题量18题,13年再次恢复为总体量19题。能力考查层次感强、难易适度,其中易、中、难题的比例约为6:3 :1,较好地兼顾了学业水平测试与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 第一板块: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一)古诗文默写: 范围:《课程标准》的规定,文言文16篇,古诗词34首。 依据:我省《2013年考试纲要》第一部分:语文积累的第7条指出:“准确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诗文的句、段、篇。” 近5年涉及到的考查篇目如下表所示: 年份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整诗默写 2013 《论语》《观沧海》《陋室铭》《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岳阳楼记》《游山西村》《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钱塘湖春行》 后四句 2012 《论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陶渊明《饮酒》、杜甫《望岳》、李煜《相见欢》、欧阳修《醉翁亭记》、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文天祥《过零丁洋》(8选6)杜牧《赤壁》 2011 《诗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陶渊明《饮酒》、王湾《次北固山下》、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范仲淹《岳阳楼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文天祥《过零丁洋》(8选6)王安石《登飞来峰》 2010 《论语》、王维《使至塞上》、杜甫《望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刘禹锡《陋室铭》、李商隐《无题》、范仲淹《渔家傲》、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8选6)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或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009 《曹刿论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行路难》、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杜牧《赤壁》或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008 《论语》、陶渊明《桃花源记》、刘禹锡《陋室铭》、王安石《登飞来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龚自珍《己亥杂诗》李商隐《夜雨寄北》 分值 6分 4分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论语·为政》) (8)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杜甫,字子美,是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商隐并称“李杜”。 B.“城春草木深”中的“城”指长安城,“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特指史册。

C.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 D.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他在创作中的最大成就就是为全世界儿童写了许多富于诗趣而又美丽的童话。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闽江流域是我国东南区域重要的文明发祥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__①__(A.diàn B.dìng),是福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江流域重峦dié__②__(A.叠B.迭)嶂,地理环境相对隔绝。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闽江文化__甲__(A.兼容并蓄B.统筹兼顾)呈现鲜明的海洋文化和内陆文化双重色彩,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随福建居民的迁徙而__乙__(A.传送B.传播)到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等地,形成有相当影响的地域文化。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②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处______ ②处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 乙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原句:这样的环境为闽越古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019年厦门一中二模试卷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 第二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命题教师 陈山泉 审核教师 庄月蓉 2019.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各数中,属于正有理数的是( ) A .π B .0 C .﹣1 D .2 2.若分式 1 1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x ≥1 B .x >1 C .x=1 D .x ≠1 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 A .圆柱 B .正方体 C .球 D .圆锥 4.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a 与b 平行的是( ) A .∠1=∠3 B .∠2+∠4=180° C .∠3=∠4 D .∠1=∠4 5.已知a ,b 满足方程组,则a+b 的值为( ) A .﹣4 B .4 C .﹣2 D .2 6.如图,在Rt △ABC 中,∠A =90°,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 且AB =4,BD =5,那么点D 到BC 的距离是( ) A . 3 B . 4 C .5 D . 6 7.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B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C .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D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第6题图 第4题图 第3题图 第7题图

8.若直线l 1经过点(0,4),l 2经过点(3,2),且l 1与l 2关于x 轴对称,则l 1与l 2的交点坐标为( ) A .(﹣2,0) B .(2,0) C .(﹣6,0) D .(6,0) 9.利用如图1的二维码可以进行身份识别.某校建立了一个身份识别系统, 图2是某个学生的识别图案,黑色小正方形表示1,白色小正方形表示0, 将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记为a ,b ,c ,d ,那么可以转换为该生所在班级序号, 其序号为a ×23 +b ×22 +c ×21 +d ×20 ,如图2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0,1, 序号为0×23 +1×22 +0×21 +1×20 =5,表示该生为5班学生. 表示6班学生的识别图案是( ) A . B . C . D . 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在BC 上,四边形EFGB 也是正方形, 以B 为圆心,BA 长为半径画,连结AF ,CF ,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 A .π B .2π﹣2 C .π D .2π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9的算术平方根是 . 12.因式分解:m (x ﹣y )+n (x ﹣y )= . 13.点P (a ,a ﹣3)在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4.为了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足球传球训练,球从一个人脚下随机传到另一个人脚下,且每位传球人传给其余两人的机会是均等的,由甲开始传球,共传球三次. 三次传球后,球回到甲脚下的概率大还是传到乙脚下的概率大? .(填:甲或乙) 15.如右上图是一枚“八一”建军节纪念章,其外轮廓是一个正五边形,则图中∠1的大小为 °.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5题图

福建省各地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 龙岩质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乙】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①,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②者也。儒生不博览,犹.为闭暗,况庸人无篇章之业③,不知是非,其为闭暗,甚.矣!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故入道④弥深,所见弥大。 ——东汉王充《论衡·别通》【注】①类,种类。②痈:毒疮,这里指失去嗅觉的鼻病。③篇章之业:指读书经历。 ④道:指先王之道。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不亦说.乎说.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愠.______ (3)犹.为闭暗犹.______ (4)其为闭暗,甚.矣甚.______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B.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 C.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D.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 9.甲乙两文论述学习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州质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17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日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愈诗“夕贬潮阳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①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②不能冬生一穗。后③系人主,可强鸡使昼鸣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 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④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⑤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李渔《牡丹》(有删改)【注释】①动:萌发。②尧:传说中上古帝王名。③后:指武则天④俾:使。

福建省光泽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光泽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 人教版 考试时间: 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Interviewer and interviewee.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Doctor and patient. 2.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 Buy a car. B. Take a test. C. Have a driving lesson. 3.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go? A. To a restaurant. B. To a library. C. To a park. 4. How many people will attend the party? A. 3. B. 5. C. 6. 5. Why is the man worried? A. The mid-term exam is coming. B. The final exam is coming. C. He failed an exam. 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kind of skirt does the woman want? A. A silk one. B. A woolen one. C. A cotton one. 7. What color does the woman prefer? A. Red. B. White. C. Green.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en did the woman learn a lesson? A. When she attended a concert. B. When she went to an opening. C. When she had a test.

福建省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五文言文阅读习题2

专题复习五文言文阅读习题2 一、(2017·福建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6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沿溯.阻绝溯:__________ (2)属引.凄异引:__________ (3)不及返顾.顾:__________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即: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5分)

初三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年乐都区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切合教学实际。值得一提的是,此命题在注重语基积累的同时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展示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总之,中考语文试卷颇为新颖且有创意,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思考与研究 一、试卷结构及难易情况分析 1、试卷结构简约合理,格式规范。共分五个板块,即口语表达、积累和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型安排以主观题为主,分为说话、填空、卡片、组文、解释、翻译、写作等题型,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2、难度分布: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容易题约占60%;稍难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10%。 3、总体说来,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背诵、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能较全面地反应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切合新课程所提出的崭新理念,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二、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一)口语表达本次考试中,大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字体都比较工整,规范,既体现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反映了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因为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所以此题得分较高。只有极少数考生不注意题意要求,有的错别字较多;有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有的卷面不够整洁,乱涂乱画。 (二)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字音形义,涉及的知识难度不大,但极富容量,并能增强学生信心,颇具人文关怀。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准确答题。词语解读能力题,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素养,难度不大,但得分普遍较低。病句题要求学生能辨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义重复等常见语病。难度适中。个别题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实际,灵活出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识记和默写能力。 (三)古诗文阅读部分:从景物描写、思想感情角度考查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由于对词的概念理解不清,对诗词的阅读理解肤浅,大多数考生对内容

福建省光泽第一中学2020高中语文教师论文 论《围城》方鸿渐的双重人格

福建省光泽第一中学2020高中语文教师论文论《围城》方鸿渐的双 重人格 摘要:《围城》中方鸿渐认真而又玩世,正值而又脆弱的双重人格典型的反映了旧中国知识分子懦弱、虚荣、自私、功利的劣根性。论文从方鸿渐双重人格的成因、表现、作者的特殊寄寓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思考了方鸿渐双重人格的当代启示。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双重人格;成因;表现;意图;启示 中国是个历经坎坷的文明古国,这使得很多中国人面对着不堪回首的晚清炮火常常泪湿满襟,轰鸣的炮火声惊醒了闭关自守中的国人的天朝上国美梦,从此开始的近百年的屈辱沉沦,始终像一块黏在血痂上的纱布,一揭便是撕心裂肺的疼痛,不揭又有碍观瞻,所以聪明的中国人迫切的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各个领域使老外认同乃至可以超越外国人而来粉饰那块丑陋的绷带,所以这种近乎病态的自尊导致了后来很多有趣的现象,就如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一般,经过“墙内开花墙外香”后,原本无人问津的香味漂洋过海飘回后便馥郁了很多迷醉了一大批自尊心强的国人,因为他们可以沾沾自喜的说:“瞧见没,MADE IN CHINA,我们中国人不比老外差”,而本文要讲的《围城》亦是如此,自从1980该书突然华丽的从海外载誉而归时,人们纷纷忘记了当初对其的冷淡,再加上当时的电视剧的成功,使得《围城》一下五年重印四次,成了妇孺皆知的名著,一时间,《围城》盛誉空前洛阳纸贵,甚至于夏志清先生亦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这样评价《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1] 《围城》一书是在1944年到1946年间,正如《围城<序>》中说的经过这“两年的忧世伤生” [2],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昆仑”的钱锺书先生在兼顾创作《谈艺录》“书癖钻窗蜂为出,诗情绕树鹊难安”[3]的心境下,从其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大方、熟悉的社会阶层中取材,创作的一部风格独特的现实主义讽刺长篇小说。 几十年来,人们争相阅读,不断的研讨、探究,无论是围城的思想包含的哲学意蕴,还是从内容中透露的现实观、婚姻观以及女性命运等等,还有写作中大量修辞手法的新颖奇特的运用,以及那用诗人的神经来感受,用哲学家的头脑来思索,在事实之外配上一连串思想沉潜、寄慨深远的哲理议论,“学人之小说”[4]理胜于情等等,无不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同时它被译为英、法、德、日、俄六种文字,并被誉为“新儒林外史”[5]。 然而《围城》一书,特别是“围城”这一意象很多读者似乎都一厢情愿的以婚姻爱情来解读,甚至有些评论家以此为借口大肆批评《围城》有“拉郎配式的意象强合” [6],“围城”的象征源自书中人物对话中引用的外国成语,“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乡住进去,笼内的鸟乡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7]又说“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像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8]所以很多人便紧抓这点,然后以围城比婚姻给该书盖棺定论,那么我们再看书中,后来方鸿渐和赵辛楣谈起时有这么一句话“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9]可见这并不是钱老的本意,他在全书中安排了许多变奏,使得“围城”的象征意义超越了婚姻层次,而形成许多声部的共鸣,所以那些以此点大发阙词的人其实犹如自己上错车却怪司机没把自己带到目的地只是批评者批评自己的想象罢了,在我看来《围城》一书,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更多的表现出对于生活荒谬性,“围城”的困境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结果很可能是虚妄的,这看起来好像很有点悲观,但骨子里却是个严肃的追求,热忱深埋在冷静之下,正如钱本人一般,以强做的冷静嬉笑来压抑内心的炽热,以犀利尖酸的讽刺抒发对人性的思考,所以钱先生构造了方鸿渐这一主人公,因此通过对于方鸿渐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