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4-1927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国共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战争。又称国民革命或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在1923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了同中国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3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了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开始组建革命军队。10月,平定广州商团叛乱。192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五卅反帝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掀起全国性群众革命高潮。国民革命军在工农群众支持下,取得东征、南征及平定刘、杨叛乱的胜利,肃清了广东境内的军阀势力,统一并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一部分人士努力下,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7月9日正式从广东出师北伐,约10万人,分3路进军。北伐对象是:盘踞在湘、鄂一带的军阀吴佩孚,拥兵20万;盘踞在赣、闽、皖一带的军阀孙传劳,拥兵20万,控制北洋军阀中央政府的奉系军阀张作霖,拥兵30万。北伐军先攻吴佩孚和孙传芳。第4、第7、第8军为一路进攻湘、鄂。第4军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于5月就作为北伐军先遣队向湖南挺进,6月5日占攸县,揭开北伐序幕。7月攻占长沙,8月在湖北汀泗桥、贺胜桥两次战役中,沉重打击了吴佩孚主力,于10月10日攻克武昌。第2、第3、第6军为一路进攻江西,于11月攻占九江、南昌,歼孙传芳部主力。第1军为一路进攻闽、浙,于12月占领两省。北伐军进军时,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动工农群众积极支援、配合。1927年1月领导了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人民斗争,及上海工人3次武装起义占领上海;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也蓬勃发展;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黄河流域。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和随之高涨的工农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各国列强为阻挡中国革命的发展,增兵上海,制造了万县、南京惨案。直接武力干涉外,列强还分化瓦解革命阵营,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头子、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在扩充势力的同时,加紧与帝国主义勾结,准备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在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影响下,对国民党右派反革命行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压制工农革命,交出工农武装。1927年4月12日、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国共产党受到严重打击,党员人数锐减到1万多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

争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