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解答题

1.如图,矩形OBCD中,OB=5,OD=3,以O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B,点D

分别在x轴,y轴上,点C在第一象限内,若平面内有一动点P,且满足S△POB=1

3

S矩形

OBCD,问:

(1)当点P在矩形的对角线OC上,求点P的坐标;

(2)当点P到O,B两点的距离之和PO+PB取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

2.在一次数学探究活动中,小明对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进行了探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如图1,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 BD

⊥,则2222

AB CD AD BC

+=+.

(1)请帮助小明证明这一结论;

(2)根据小明的探究,老师又给出了如下的问题:如图2,分别以Rt ACB的直角边AC和斜边AB为边向外作正ACFG和正方形ABDE,连结CE、BG、GE.已知4

AC=,5

AB=,求GE的长,请你帮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

3.如图1所示,把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ECF和一个正方形ABCD摆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C重合,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CD上,连接AE、AF.

(1)求证:AE=AF;

(2)取AF的中点M,EF的中点N,连接MD,MN.则MD,MN的数量关系是,MD、MN的位置关系是

(3)将图2中的直角三角板ECF,绕点C旋转180°,如图3所示,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4.如图1,AC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E 、H 分别为边BA 和边BC 延长线上的点,连接EH 交AD 、CD 于点F 、G ,且//EH AC . (1)求证:AEF CGH ???

(2)若A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D ∠=,F 是AD 的中点,8AD =,求BE 的长:

(3)在(2)的条件下,连接BD ,如图2,求证:22222()AC BD AB BC +=+

5.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8,6AB AD ==. 动点P Q 、分别从点、D A 同时出发向点C B 、运动,点P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点Q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当点

P 运动到点C 时,两个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s .

(1)请用含t 的式子表示线段PC BQ 、的长,则PC ________,BQ =________.

(2)在运动过程中,若存在某时刻使得BPQ ?是等腰三角形,求相应t 的值. 6.如图1,点E 为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一点,EF EC ⊥,且EF EC =,连接

AF ,过点F 作FN 垂直于BA 的延长线于点N . (1)求EAF ∠的度数;

(2)如图2,连接FC 交BD 于M ,交AD 于P ,试证明:2BD BG DG AF DM =+=+.

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BC ∥,连接AC ,点P 、E 分别在AB 、CD 上,连接PE ,PE 与AC 交于点F ,连接PC ,D ∠=BAC ∠,DAE AEP ∠=∠. (1)判断四边形PBC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证:CP AE =;

(3)当P 为AB 的中点时,四边形APCE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说明理由.

8.在正方形AMFN 中,以AM 为BC 边上的高作等边三角形ABC ,将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至点D ,D 点恰好落在NF 上,连接BD ,AC 与BD 交于点E ,连接CD , (1)如图1,求证:△AMC ≌△AND ; (2)如图1,若DF=

3

,求AE 的长;

(3)如图2,将△CDF 绕点D 顺时针旋转α(090α<<),点C,F 的对应点分别为1C 、1F ,连接1AF 、1BC ,点G 是1BC 的中点,连接AG ,试探索1

AG

AF 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则求出该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9.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问题:

如图1,在Rt ABC ?中,90C ∠=?,8AC =,6BC =,点D 为AC 边上的动点(不与

A 、C 重合),以AD ,BD 为边构造ADBE ,求对角线DE 的最小值及此时

AD

AC

的值

是多少.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小红画出了一个以AD ,BD 为边的ADBE (如图2),设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为O ,则有AO BO =.于是得出当OD AC ⊥时,OD 最短,此时

DE 取最小值,得出DE 的最小值为6.

参考小红的做法,解决以下问题:

(1)继续完成阅读材料中的问题:当DE 的长度最小时,

AD

AC

=_______; (2)如图3,延长DA 到点F ,使AF DA =.以DF ,DB 为边作FDBE ,求对角线

DE 的最小值及此时

AD

AC

的值.

10.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 =nAB ,E ,F 分别在AB ,BC 上. (1)若n =1,AF ⊥DE . ①如图1,求证:AE =BF ;

②如图2,点G 为CB 延长线上一点,DE 的延长线交AG 于H ,若AH =AD ,求证:AE +BG =AG ;

(2)如图3,若E为AB的中点,∠ADE=∠EDF.则CF

BF

的值是_____________(结果用

含n的式子表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解答题

1.(1)P(10

3

,2);(2)(

5

2

,2)或(﹣

5

2

,2)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C(5,3),设直线OC的解析式为y=kx,求得直线OC的解析式

为y=3

5

x,设P(m,

3

5

m),根据S△POB=

1

3

S矩形OBCD,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

(2)设点P的纵坐标为h,得到点P在直线y=2或y=﹣2的直线上,作B关于直线y=2的对称点E,则点E的坐标为(5,4),连接OE交直线y=2于P,则此时PO+PB的值最小,设直线OE的解析式为y=nx,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

(1)如图:

∵矩形OBCD中,OB=5,OD=3,

∴C(5,3),

设直线OC的解析式为y=kx,

∴3=5k,

∴k=3

5

∴直线OC的解析式为y=3

5 x,

∵点P在矩形的对角线OC上,

∴设P(m,3

5 m),

∵S△POB=1

3

S矩形OBCD,

∴1

2

?5×

3

5

m=

1

3

?3×5,

∴m=10

3

∴P(10

3

,2);

(2)∵S△POB=1

3

S矩形OBCD,

∴设点P的纵坐标为h,

∴1

2

h×5=

1

3

3

??5,

∴h=2,

∴点P在直线y=2或y=﹣2上,

作B关于直线y=2的对称点E,

则点E的坐标为(5,4),

连接OE交直线y=2于P,则此时PO+PB的值最小,

设直线OE的解析式为y=nx,

∴4=5n,

∴n=4

5

∴直线OE的解析式为y=4

5 x,

当y=2时,x=5

2

∴P(5

2

,2),

同理,点P在直线y=﹣2上,

P(5 2

,﹣2),

∴点P的坐标为(

5

2

,2)或(﹣

5

2

,2).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矩形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正确的找到点P在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2.(1)证明见解析;

(2)73.

【分析】

(1)由题意根据勾股定理分别表示出2222

,

AB CD AD BC

++进行分析求证即可;

(2)根据题意连接CG、BE,证明△GAB≌△CAE,进而得BG⊥CE,再根据(1)的结论进行分析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1)∵AC⊥BD,

∴∠AOD=∠AOB=∠BOC=∠COD=90°,

由勾股定理得,

222222

AD BC AO DO BO CO

+=+++,

222222

AB CD AO BO CO DO

+=+++,

∴2222

AD BC AB CD

+=+;

(2)连接CG、BE,如图2,

∵∠CAG=∠BAE=90°,

∴∠CAG+∠BAC=∠BAE+∠BAC,即∠GAB=∠CAE,

在△GAB和△CAE中,

AG AC

GAB CAE

AB AE

=

?

?

∠=∠

?

?=

?

∴△GAB≌△CAE(SAS),

∴∠ABG=∠AEC,

又∠AEC+∠AME=90°,

∴∠ABG+∠AME=90°,即CE ⊥BG , 由(1)得,2222CG BE CB GE +=+, ∵AC=4,AB=5,

∴BC=3,CG=42,BE=52, ∴222273GE CG BE CB =+-=, ∴GE=73.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垂直的定义、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并正确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灵活运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3.(1)见解析;(2)相等,垂直;(3)成立,理由见解析 【分析】

(1)由等腰直角△ECF 得到CE=CF ,再由正方形ABCD 进一步得到BE=DF ,最后证明△ABE ≌△ADF 即可求解;

(2)MN 是△AEF 的中位线,得到AE=2MN ,又M 是直角三角形ADF 斜边上的中点,得到AF=2MD ,再由(1)中的AE=AF 即可得到MN=MD ;由∠DMF =∠DAF+∠ADM ,∠FMN =∠FAE ,∠DAF =∠BAE ,∠ADM =∠DAF =∠BAE ,由此得到∠DMN =∠BAD =90°; (3)连接AE ,同(1)中方法证明△ABE ≌△ADF ,进而得到AE=AF ,此时MN 是△AEF 中位线,MD 是直角△ADF 斜边上的中线,证明方法等同(2)中即可求解. 【详解】

解:(1)证明:如图1中,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B =AD =BC =CD ,∠B =∠ADF =90°, ∵△C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 =90°, ∴CE =CF , ∴BC ﹣CE =CD ﹣CF , 即BE =DF ,

∴△ABE ≌△ADF (SAS ), ∴AE =AF .

(2)如图2中,MD ,MN 的数量关系是相等,MD 、MN 的位置关系是垂直,理由如下: ∵在Rt △ADF 中DM 是斜边AF 的中线, ∴AF =2DM ,

∵MN是△AEF的中位线,∴AE=2MN,

由(1)知:AE=AF,∴DM=MN;

∵∠DMF=∠DAF+∠ADM,AM=MD,

∵∠FMN=∠FAE,∠DAF=∠BAE,

∴∠ADM=∠DAF=∠BAE,

∴∠DMN=∠BAD=90°,

∴DM⊥MN,

故答案为:相等,垂直;

(3)如图3中,(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理由如下:连接AE,交MD于点G,如下图所示,

∵点M为AF的中点,点N为EF的中点,

∴MN∥AE,MN=1

AE,

2

由(1)同理可证,

AB=AD=BC=CD,∠B=∠ADF,CE=CF,

又∵BC+CE=CD+CF,即BE=DF,

∴△ABE≌△ADF(SAS),∴AE=AF,

在Rt△ADF中,

∵点M为AF的中点,∴DM=1

AF,

2

∴DM=MN,

∵△ABE≌△ADF,∴∠1=∠2,

∵AB∥DF,∴∠1=∠3,

同理可证:∠2=∠4,∴∠3=∠4,

∵DM=AM,∴∠MAD=∠5,

∴∠DGE =∠5+∠4=∠MAD +∠3=90°, ∵MN ∥AE ,∴∠DMN =∠DGE =90°, ∴DM ⊥MN . 故答案为:仍成立.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角形全等几何知识,熟练掌握各图形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1)证明见解析;(2)BE =3)证明见解析. 【分析】

(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可证明∠E=∠CGH ,∠H=∠AFE ,再证明四边形ACGE 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明AE=CG ,由此可利用“AAS”可证明全等; (2)证明△AEF ≌△DGF (AAS )可得△DGF ≌△CGH ,所以可得1

2

AE DG CG

CD ,再结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CD ,由此可得结论;

(3)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分别把22AC BD +和22AB BC +用2CD 表示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证明:∵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AB//CD ,AD//BC , ∴∠E=∠EGD ,∠H=∠DFG , ∵∠CGH=∠EGD ,∠DFG=∠AFE , ∴∠E=∠CGH ,∠H=∠AFE , ∵//EH AC ,AB//CD , ∴四边形ACGE 是平行四边形, ∴AE=CG ,

∴△AEF ≌△CGH (AAS ); (2)∵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AB//CD ,AB=CD , ∴∠E=∠EGD ,∠D=∠EAF , ∵F 是AD 的中点, ∴AF=FD ,

∴△AEF ≌△DGF (AAS ); 由(1)得△AEF ≌△CGH (AAS ); ∴△DGF ≌△CGH, ∴1

2

AE

DG CG

CD , ∵A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D ∠=,8AD =,

∴2422

AB CD

AD ,

∴22AE =, ∴62BE AB BE =+=; (3)如下图,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CD=AB ,AD=BC ,AC=2OC ,BD=2OD ,

∵A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D ∠=,AC=CD , ∴222222244()AC BD AC OD AC OC CD ++++==

2222222(2)446AC A OC CD AC D C CD C ++=++==, 且222222223CD AD CD AC CD C AB BC D =+=+++=, ∴22222()AC BD AB BC +=+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中解题关键是利用证明四边形ACGE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AE=CG ;(2)得出DG CG =是解题关键;(3)中能正确识图,完成线段之间的代换是解题关键. 5.(1)8-2t ,8-t ;(2)83或74

【分析】

(1)根据P 、Q 的运动速度以及AB 和CD 的长即可表示; (2)分PQ=PB 、BP=BQ 和QP=QB 三种情况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

解:(1)由题意可得: DP=2t ,AQ=t , ∴PC=8-2t ,BQ=8-t , 故答案为:8-2t ,8-t ; (2)当PQ=PB 时, 如图①,QH=BH , 则t+2t=8,

解得,t=

83

, 当PQ=BQ 时, (2t-t )2+62=(8-t )2, 解得,t=

74

, 当BP=BQ 时, (8-2t )2+62=(8-t )2, 方程无解; ∴当t=

83或7

4

时,△BPQ 为等腰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掌握性质并灵活运用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分情况讨论思想的应用.

6.(1)∠EAF=135°;(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找到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只要证明△EBC ≌△FNE (AAS )即可解决问题;

(2)过点F 作FG ∥AB 交BD 于点G .首先证明四边形ABGF 为平行四边形,再证明△FGM ≌△DMC (AAS )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90B N CEF ∠=∠=∠=?,

∴90NEF CEB ∠+∠=,90CEB BCE ∠+∠=, ∴NEF ECB ∠=∠, ∵EC EF =, ∴EBC ?≌FNE ? ∴FN BE =,EN BC =, ∵BC AB = ∴EN AB =

∴EN AE AB AE -=- ∴AN BE =, ∴FN AN =, ∵FN AB ⊥, ∴45NAF ∠=, ∴135EAF =∠

(2)证明:过点F 作//FG AB 交BD 于点G .

由(1)可知135EAF =∠, ∵45ABD ∠=?

∴135180EAF ABD ∠=?+∠=?, ∴//AF BG , ∵//FG AB ,

∴四边形ABGF 为平行四边形, ∴AF BG =,FG AB =, ∵AB CD =, ∴FG CD =, ∵//AB CD , ∴//FG CD , ∴FGM CDM ∠=∠, ∵FMG CMD ∠=∠ ∴FGM ?≌CDM ? ∴GM DM =, ∴2DG DM =,

∴2BD BG DG AF DM =+=+.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7.(1)四边形PBCE 为平行四边形,证明过程见解析;(2)见解析;(3)四边形APCE 为矩形,证明过程见解析. 【分析】

(1)证明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BP//CE ,根据内错角相等证明AD//PE,从而可证PE//BC ,得四边形PBCE 为平行四边形;(2)证明△CBP≌△ACE 即可证明CP=AE ;(3)证明四边形APCE 为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三线合一证明∠APC=90°,可证四边形APCE 为矩形. 【详解】

解:(1)四边形PBCE 为平行四边形. 证明:∵AD BC =,AD BC ∥,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PB//EC, ∵DAE AEP ∠=∠, ∴AD//PE, ∴PE//BC,

∴四边形PBCE 为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B=∠D,AB//CD, ∴BAC ACE =∠∠ 又∵D ∠=BAC ∠, ∴∠B=BAC ∠, ∴BC=AC ,B ACE ∠=∠ ∵四边形PBCE 为平行四边形, ∴PB=CE, 在△CBP 和△ACE 中

BP CE B ACE BC AC =??

∠=∠??=?

∴△CBP≌△ACE. ∴CP AE =.

(3)四边形APCE 为矩形, 证明:∵P 为AB 的中点 ∴BP=AP ,

∵四边形PBCE 为平行四边形, ∴BP=CE, ∴AP=CE, 又∵AB//CD

∴四边形APCE 为平行四边形, ∵CB=CA ,AP=BP , ∴CP ⊥AB , ∴∠APC=90°, ∴ABCD 为矩形.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矩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熟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矩形的判定定理,能根据题意分析得出线段与线段、角与角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定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1)见解析;(2)AE

=3)(3

)1AG AF =. 【分析】

(1)运用四边形AMFN 是正方形得到判断△AMC,△AND 是Rt △,进一步说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在结合旋转的性质,即可证明.

(2)过E 作EG ⊥AB 于G,在BC 找一点H ,连接DH,使BH=HD ,设AG =x ,则AE=2x GE=3x ,得到△G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和∠DHF=30°,再结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定Rt △AMC ≌Rt △AND ,最后通过计算求得AE 的长;

(3)延长F 1G 到M,延长BA 交11F C 的延长线于N,使得1GM FG =,可得

GMB ?≌11GFC ?,从而得到111BM FC DF == 1BMG GF

N ∠=,可知BM ∥1F N , 再根据题意证明ABM ?≌1ADF ?,进一步说明1AM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使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MFN 是正方形, ∴AM=AN ∠AMC=∠N=90° ∴△AMC,△AND 是Rt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AC ∵旋转后AB=AD ∴AC=AD

∴Rt △AMC ≌Rt △AND(HL)

(2)过E 作EG ⊥AB 于G,在BC 找一点H ,连接DH,使BH=HD ,

设AG =x 则AE=2x 3x 易得△G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G=EG 3x ∴AB=BC=31)x 易得∠DHF=30° ∴HD=2DF=3,HF=3 ∴BF=BH+HF=233

∵Rt △AMC ≌Rt △AND(HL) ∴易得CF=DF=3

BC=BF-CF=233333+-=+ ∴(31)33x +=+ ∴3x = ∴AE =223x = (3)

12

AG AF =; 理由:如图2中,延长F 1G 到M,延长BA 交11F C 的延长线于N,使得1GM FG =,则

GMB ?≌11GFC ?,

∴111BM FC DF == 1BMG GF N ∠=, ∴BM ∥1F N , ∴MBA N ∠=∠

∵0

190NAO OF D ∠=∠= 1AON DOF ∠=∠

∴1N ADF ∠=∠ ∴1ABM ADF ∠=∠, ∵AB AD =

∴ABM ?≌1ADF ?(SAS ) ∴1AM AF = 1MAB DAF ∠=∠

∴0

190MAF BAD ∠=∠=

∴1AM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AG MF ⊥ 1AG GF = ∴12AF

1

2 2

AG

AF

=【点睛】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综合性强,难度较大,但解答的关键是正确做出辅助线.

9.(1)

1

2

;(2)

1

3

AD

AC

=.

【分析】

(1)易证四边形CDEB是矩形,由条件“四边形ADBE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D=EB=DC,从而得到

AD

AC

的值.

(2)由题可知当DE AC

⊥时,DE最短,可以证到四边形DCBE是矩形.从而可以得到

各边关系从而求出

AD

AC

的值.

【详解】

解:(1)∵四边形ADBE是平行四边形,

∴AD∥BE,AD=BE.

∵DE⊥AC,∠ACB=90°,

∴∠ADE=∠C=90°.

∴DE∥BC.

∵DC∥BE,DE∥BC,∠C=90°,

∴四边形DCBE是矩形.

∴EB=DC.

∴AD=DC.

AD

AC

==

1

2

故答案为:

1

2

(2)如图,由题可知当DE AC

⊥时,DE最短.最小值是6.

∵四边形FDBE 是平行四边形, ∴//DF BE ,DF BE =. ∵DE AC ⊥,90C ∠=?, ∴90ADE C ∠=∠=?. ∴//DE BC .

∴四边形CDEB 是平行四边形, 又∵90C ∠=?, ∴四边形CDEB 是矩形. ∴BE CD =,6DE BC ==. ∴DF CD =. ∵AF AD =, ∴2DC DF AD ==. ∴3AC AD DC AD =+=.

1

3AD A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平行线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本题还考查了阅读能力,体现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新课程理念,是一道好题.

10.(1)①证明见解析;②证明见解析;(2)241n -. 【分析】

(1)①先根据1n =可得AD AB =,再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90DAE ABF ∠=∠=?,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可得DEA AFB ∠=∠,最后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即可得证;

②如图(见解析),先根据(1)的结论可得AE BF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

得HAF

DAF ∠=∠,然后根据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FG DAF ∠=∠,从而

可得HAF AFG ∠=∠,最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可得AG GF =,由此即可得证;

(2)如图(见解析),先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AE BE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 EM DM AD nAB ===,从而可得BE EM =,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可得BF MF =,设BF MF x ==,最后在Rt CDF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从而可得BF 、CF 的值,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①当1n =时,AD AB =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90DAE ABF ∴∠=∠=?

90BAF AFB ∴∠+∠=?

AF DE ⊥

90BAF DEA ∴∠+∠=?

DEA AFB ∴∠=∠

在ADE 和BAF △中,90DAE ABF DEA AFB AD BA ∠=∠=???

∠=∠??=?

()ADE BAF AAS ∴?

AE BF ∴=;

②如图,过点A 作AF DH ⊥,交BC 于点F 由(1)可知,AE BF =

,AH AD AF DH =⊥

HAF DAF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AD BC ∴

AFG DAF ∴∠=∠

HAF AFG ∴∠=∠ AG GF ∴=

GF BF BG AE BG =+=+ AE BG AG ∴+=;

(2)如图,过点E 作EM DF ⊥于点M ,连接EF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90AD BC nAB AB CD A B C ∴===∠=∠=∠=?

点E 是AB 的中点

12

AE BE AB ∴==

,,ADE EDF EA AD EM DF ∠=∠⊥⊥

,AE EM DM AD nAB ∴===

BE EM ∴=

在Rt BEF △和Rt MEF 中,BE ME

EF EF =??=?

()Rt BEF Rt MEF HL ∴?

∴=BF MF

设BF MF x ==,则CF BC BF nAB x =-=-,DF DM MF nAB x =+=+

在Rt CDF 中,222+=CD CF DF ,即2

2

2

()()AB nAB x nAB x +-=+ 解得1

4x AB n

=

14BF AB n ∴=,2141

44n CF nAB AB AB n n

-=-=

2241

44114n AB

CF n n BF AB n

-==- 故答案为:241n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较难的是题(2),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上海市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梳理

上海市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第一节 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二次根式 1. 二次根式的概念: 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注意被开方数只能是正数或0。 2. 二次根式的性质 ①???≤-≥==) 0()0(2a a a a a a ; ②)0()(2≥=a a a ③)0,0(≥≥?=b a b a ab ; ④ )0,0(>≥=b a b a b a ; 最简二次根式与同类二次根式 1. 被开方数所含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2.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三次根式分别合并. 2.二次根式的乘法:等于各个因式的被开方数的积的算术平方根, 即 ).0,0(≥≥=?b a ab b a 3.二次根式的和相乘,可参照多项式的乘法进行. 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那么这两个三次根式互为有理化因式. 4.二次根式相除,通常先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把分母的根号化去(或分子、分母约分).把分母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 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 =(a+b) ≥0) ).0,0(≥≥=?b a ab b a =a ≥0,b>0) n =≥0)

第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般形式y=ax 2+bx+c (a ≠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ax 叫做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 1.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开平方法,分解因式法 2.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 3.求根公式2b x a -±=:1222b b x x a a ---= , = ; △=2 4b ac -≥0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1.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一般来说,如果二次三项式2ax bx c ++(0a ≠)通过因式分解得2ax bx c ++=12()()a x x x x --;1x 、2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 2.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时; 如果2 4b ac -≥0,那么先用公式法求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再写出分解式 如果24b ac -<0,那么方程没有实数根,那此二次三项式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分解因式 3. 实际问题:设,列,解,答 第十八章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函数的概念 1.在问题研究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保持数值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设为x 和y ,如果在变量x 的允许取之范围内,变量y 随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他们之间存在确定的依赖关系,那么变量y 叫做变量x 的函数,x 叫做自变量 % 3.表达两个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数学是自称为函数解析式()y f x = 4.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之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如果变量y 是自变量x 的函数,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下列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 +3y =5xy ; B.(a +2)(a -2)=a 2 +4; ab =a 3b ; D.(x -3)2=x 2 +6x +9 2.已知四组线段的长分别如下,以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 1,2,3 B . 2,5,8 C . 3,4,5 D . 4,5,10 3.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 和△ACD 全等的条件是( ) A . AB =AC B . ∠B =∠C C .∠BDA =∠CDA D . BD =CD 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AB,AD 是斜边上的高,DE⊥AC,DF⊥AB,垂足分别为E 、F ,则图中与∠C(∠C 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 个 个 个 个 6.下列“QQ 表情”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7.若 0414=----x x x m 无解,则m 的值是( ) A.-2 B.2 D.-3 8.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a >b),再沿虚线剪开,如图①,然 后拼成一个梯形,如图②,根据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关系,表明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b)(a -b) B.(a +b)2 =a 2 +2ab +b 2 C.(a -b)2 =a 2 -2ab +b 2 -b 2 =(a -b)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当x 时,分式51 -x 有意义;当x 时,分式11x 2+-x 的值为零 10.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11.若a 2 +b 2 =5,ab =2,则(a +b)2 = 。 12.如图,在ABC ?中,16AB AC 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如果10BC cm =,那么BCD ?的周 长是 cm . 13.计算:20132 -2014×2012=______ ___. 14.如图,△ABC 中,AB=AD=DC ,∠BAD = 40,则∠C = . 15.计算: =+-+3 9 32a a a __________。16.如图,AD∥BC,BD 平分∠ABC.若∠ABD=30°,∠BD C=90°,CD=2, 12题 A B D C C A B D 16题 8题

上海市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梳理教学提纲

上海市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梳理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第一节 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16.1 二次根式 1. 二次根式的概念: 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注意被开方数只能是正数或0。 2. 二次根式的性质 ①???≤-≥==) 0()0(2a a a a a a ; ②)0()(2≥=a a a ③)0,0(≥≥?=b a b a ab ; ④)0,0(>≥=b a b a b a 16.2 最简二次根式与同类二次根式 1. 被开方数所含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2.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16.3 二次根式的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三次根式分别合并. 2.二次根式的乘法:等于各个因式的被开方数的积的算术平方根, 即 ).0,0(≥≥=?b a ab b a 3.二次根式的和相乘,可参照多项式的乘法进行. 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那么这两个三次根式互为有理化因式. 4.二次根式相除,通常先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把分母的根号化去(或分子、分母约分).把分母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 ≥0) ).0,0(≥≥=?b a ab b a =a ≥0,b>0) n =≥0) 第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

17.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般形式y=ax 2+bx+c (a ≠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ax 叫做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开平方法,分解因式法 2.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 3.求根公式2b x a -±=:1222b b x x a a ---= , = ; △=2 4b ac -≥0 17.3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1.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 17.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一般来说,如果二次三项式2ax bx c ++(0a ≠)通过因式分解得2ax bx c ++=12()()a x x x x --;1x 、2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 2.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时; 如果2 4b ac -≥0,那么先用公式法求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再写出分解式 如果24b ac -<0,那么方程没有实数根,那此二次三项式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分解因式 3. 实际问题:设,列,解,答 第十八章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18.1.函数的概念 1.在问题研究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保持数值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设为x 和y ,如果在变量x 的允许取之范围内,变量y 随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他们之间存在确定的依赖关系,那么变量y 叫做变量x 的函数,x 叫做自变量 3.表达两个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数学是自称为函数解析式()y f x = 4.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之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如果变量y 是自变量x 的函数,那么对于x 在定义域内去顶的一个值a ,变量y 的对应值叫做当x=a 时的函数值 18.2 正比例函数 1. 如果两个变量每一组对应值的比是一个不等于零的常数,那么就说这两个变量成正比例 2.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形如y=kx (k 是不等于零的常数)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气质常数

初二数学上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A 卷(共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9=±3 B.3-8=2 C.(-2)0=0 D .2-1 =12 2.实数π, 5 1 ,0,﹣1中,无理数是 A .π B .5 1 C .0 D .﹣1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3)与点B 关于x 轴对称,则点B 的坐标为 A.(3,2) B.(-2,-3) C.(-2,3) D.(2,-3) 4.已知方程组 ,则x+y 的值为 A .﹣1 B .0 C .2 D .3 5.不等式组????? <->-3210 2 1x x 的解集为 A .21>x B .1-x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一个三角形中,一定有一个外角大于其中一个内角 B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C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60° D .锐角三角形中,任何两个内角的和均大于90° 7.已知21x y =??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 1 ax by ax by +=??-=?的解,则a b -的值为 8.△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3,3,32,则此三角形是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A .2 B .2.5 C .3 D .3.5 10.关于x 的一次函数y=kx+k 2 +1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 B .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2 x-x的取值范围是; 12.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若AE∥BC,则∠AFD=°; 13.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A(﹣1,2),则正比例函 数的解析式为; 14.点 P(a,a﹣3)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 15.某函数的图象经过(1,-1),且函数y的值随自变量x的值增大而增大.请你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关系式:.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 16.(1)(共6分)计算: (2)(共6分) 解方程组 24 230 x y x y -= ? ? +-=? (3)(共6分)解不等式组: 3(2)4 21 1 3 x x x x -≥- ? ? + ? - ??> , 并写出它的所有的整数解. 01 11 12(20142)()3 33 - ---

初二数学上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总结汇编

全等三角形 知识梳理 一、知识网络 ???? ?? ????→??????? ?? ?? ???? ? ?对应角相等 性质对应边相等边边边 SSS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应用边角边 SAS 判定角边角 ASA 角角边 AAS 斜边、直角边 HL 作图 角平分线性质与判定定理 二、基础知识梳理 (一)、基本概念 1、“全等”的理解 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1)形状相同的图形;(2)大小相等的图形; 即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同样我们把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平分线上

(二)灵活运用定理 1、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且至少要有一组边对应相等, 因此在寻找全等的条件时,总是先寻找边相等的可能性。 2、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隐含的等量元素,如公共角、公共边、对顶角等。 3、要善于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1)已知条件中有两角对应相等,可找: ①夹边相等(ASA)②任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AAS) (2)已知条件中有两边对应相等,可找 ①夹角相等(SAS)②第三组边也相等(SSS) (3)已知条件中有一边一角对应相等,可找 ①任一组角相等(AAS 或ASA)②夹等角的另一组边相等(SAS) 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 1.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 2.回顾三角形判定公理,搞清还需要什么; 3.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常见考法 (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①证明线段(或角)相等;②证明两条线段的和差等于另一条线段;③证明面积相等; (2)利用判定公理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题目开放性问题,补全条件,使两个三角形全等。 误区提醒 (1)忽略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图1 A B C D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专题练习 1.如果边长分别为4cm和5cm的矩形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这个正方 形的边长为______cm. 2.(08贵阳市)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m2. 3.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请补充条件 (写一个即可),使四边形ABCD是菱形. 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BO的周长为17, AB=6,那么对角线AC+BD= 5.以正方形ABCD的边BC 为边做等边△BCE,则∠AED的度数 为 . 6.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6,∠A=60°,如果点P是菱形内一点,且PB=PD =2那么AP的长为.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2,5), B(-3,-1),C(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使四边形 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的坐标是.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8.如图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110°,延长AD至F,延长CD至E,连结 EF,则∠E+∠F=( ) A.110° B.30° C.50°D.70° 图2 图3 图4 9.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 A.对角相等B.四边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D.四角相等 10.如图3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是BC的 中点.若OE=3 cm,则AB的长为 ( ) A.3 cm B.6 cm C.9 cm D.12 cm 11.已知:如图4,在矩形ABCD中,E、F、G、H分别为边 AB、BC、CD、DA的中点.若AB=2,AD=4,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A.8 B.6 C.4 D.3 12.将两块能完全重合的两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 (不包括菱形、矩形、正方形)②矩形③正方形④等边三角形⑤等腰直角三角形 E A F D C B H G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题

八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卷 (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2352a b a += B .44a a a = C .248·a a a = D .236()a a -=- 2、以下五家银行行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如图1,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 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 何原理是( ) A .垂线段最短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三角形的稳定性 4、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是30°,则它的顶角是( ) A. 30° B. 120° C. 30°或120° D. 150° 5、已知△ABC ≌△FED ,若∠FED=37°,∠BCA=100°,则∠BAC 的度数是( ) A. 100° B. 80° C. 43° D. 37° 6、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a >b ),把余下的部分 剪拼成一个矩形,通过计算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 则这个等式是( )

A.a 2-b 2=(a+b)(a -b) B. (a+b)2=a+2ab+b 2 C.(a -b)2=a 2-2ab+b 2 D.a 2-ab=a(a -b) 7、如图2,在△ABC 中,∠C=90°,AD 平分∠B AC ,BC=10 cm ,BD=6 cm , 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 A .4 cm B. 6 cm C .8 cm D .10 cm 图1 图2 8.甲、乙两班学生植树造林,已知甲班每天比乙班多植5棵树,甲班植80棵 树所用的天数与乙班植70棵树所用的天数相等,若设甲班每天植树x 棵,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A .8070 5x x =- B . 8070 5x x =+ C .80705x x = + D .8070 5 x x =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9、当x ____ __时,分式 x x -+121有意义. 10、如图3,已知AC =BD ,D A ∠=∠,请你添一个直接条件, , 使△AFC ≌△DEB . C B A

初中数学三角形知识点总复习

初中数学三角形知识点总复习 一、选择题 1.如图,长方形ABCD沿AE折叠,使D点落在BC边上的F点处,∠BAF=600,那么∠DAE等于() A.45°B.30 °C.15°D.60°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DAF=3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ABCD是长方形, ∴∠BAD=90°, ∵∠BAF=60°, ∴∠DAF=30°, ∵长方形ABCD沿AE折叠, ∴△ADE≌△AFE, ∴∠DAE=∠EAF=1 2 ∠DAF=15°. 故选C. 【点睛】 图形的折叠实际上相当于把折叠部分沿着折痕所在直线作轴对称,所以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三角形,重合的部分就是对应量.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交BC于点E,若BF=6,AB=5,则AE的长为() A.4 B.8 C.6 D.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设AG与BF交点为O,∵AB=AF,AG平分∠BAD,AO=AO,∴可证△ABO≌△AFO,∴

BO=FO=3,∠AOB=∠AOF=90o,AB=5,∴AO=4,∵AF ∥BE ,∴可证△AOF ≌△EOB ,AO=EO ,∴AE=2AO=8,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作图原理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如图,OA =OB ,OC =OD ,∠O =50°,∠D =35°,则∠OAC 等于( ) A .65° B .95° C .45° D .8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OA =OB ,OC =OD 证明△ODB ≌△OCA ,得到∠OAC=∠OBD ,再根据∠O =50°,∠D =35°即可得答案. 【详解】 解:OA =OB ,OC =OD , 在△ODB 和△OCA 中, OB OA BOD AOC OD OC =??∠=∠??=? ∴△ODB ≌△OCA (SAS ), ∠OAC=∠OBD=180°-50°-35°=95°, 故B 为答案.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ABC 中,∠A :∠B :∠C =1:2:3,最小边BC =4cm ,则最长边AB 的长为( )cm A .6 B .8 C 5 D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三角形中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

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对角线_____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如图⑴已知O是□ABCD的对角线交点,AC=24,BD=38,AD=14,那么△OBC的周长等于_____。 ⑴ ⑶ ⑷ ⑵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C=∠B+∠D,则∠A=___,∠D=___。、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70cm,两边的差是10cm,则平行四边形各边长为____cm。 5、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2cm,面积为30cm2,则这个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_____cm。 6、菱形ABCD中,∠A=60o,对角线BD长为7cm,则此菱形周长_____cm。 7 8、如图2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OB =60o,AB=8,则矩形对角线的长___。 9、如图3,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E,BC=8,AB=6,AD=5则△CDE周长___。

10、正方形的对称轴有___条 11、如图4,BD是□ABCD的对角线,点E、F在BD 上,要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还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 12、要从一张长为40cm,宽为20cm的矩形纸片中,剪出长为18cm,宽为12cm的矩形纸片,最多能剪出______张。 二、选择题: 13、在□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 A、1:2:3: B、1:2:2:1 C、2:2:1:1 D、2:1:2:1 14、菱形和矩形一定都 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相等B、对角线互相垂直C、对角线互相平分D、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15、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等腰梯形在同一底边上的两个底角相等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C、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D、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16、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能判定它是正方形的是A、AO=OC,OB=OD B、AO=BO=CO=DO,AC⊥BD C、AO=OC,OB=OD,AC⊥BD D、AO=OC=OB=OD 17、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⑴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⑵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上海市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梳理

上海市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下册知识点梳理

数;bx 叫做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开平方法,分解因式法 2.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求根公式法 3.求根公式 242b b ac x a --=:22124422b b ac b b ac x x a a -+---= , = ; △=24b ac -≥0 17.3 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1.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反过来说也是成立的 17.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一般来说,如果二次三项式2ax bx c ++(0a ≠)通过因式分解得2ax bx c ++=12()()a x x x x --;1x 、2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 2.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时;

如果24 -≥0,那么先用公式法求出方程的两 b a c 个实数根,再写出分解式 如果24 -<0,那么方程没有实数根,那此二 b a c 次三项式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分解因式 1.实际问题:设,列,解,答 第十八章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18.1.函数的概念 1.在问题研究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保持数值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设为x和y,如果在变量x的允许取之范围内,变量y随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他们之间存在确定的依赖关系,那么变量y叫做变量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3.表达两个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数学是自称为 函数解析式() = y f x 4.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之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如果变量y是自变量x的函数,那么对于x在定义域内去顶的一个值a,变量y的对应值叫做当x=a时的函数值 18.2 正比例函数 1.如果两个变量每一组对应值的比是一个不等于零的常数,那么就说这两个变量成正比例

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D C A B 数学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两直线a ∥b ,与∠1相等的角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不等式组x>3 x<4??? 的解集是( ) A 、33 D 、无解 3、如果a>b ,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a 3b -- D 、2a<2b -- 4、如图所示,由∠D=∠C,∠BAD=∠ABC 推得△ABD ≌△BAC ,所用的的判定定理的简称是( ) A 、AAS B 、ASA C 、SAS D 、SSS 5、已知一组数据1,7,10,8,x ,6,0,3,若x =5,则x 应等于( ) A 、6 B 、5 C 、4 D 、2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B 、三棱住的侧面是三角形; C 、六棱住有六个侧面、侧面为长方形; D 、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大小的图形; 7、△ABC 的三边为a 、b 、c ,且2 (a+b)(a-b)=c ,则( ) A 、△ABC 是锐角三角形; B 、c 边的对角是直角; C 、△ABC 是钝角三角形; D 、a 边的对角是直角; 8、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A 、中位数; B 、平均数; C 、众数; D 、加权平均数; 9、如右图,有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都按照相同的顺序,依次标有1,2,3,4,5,6这六个数字,并且把标有“6”的面都放在左边,那么它们底面所标的3个数字之和等于( ) A 、8 B 、9 C 、10 D 、11 10、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北京市出台了新的居民用水收费标准:(1)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不超过4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2米计算;(2)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超过4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4.5米计算(不超过部分仍按每立方米2元计算)。现假设该市某户居民某月用水x 立方米,水费为y 元,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1 a b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一、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4、不等边三角形: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5、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腰,另一边叫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6、三角形分类: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7、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注:1)在实际运用中,只需检验最短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则可说明能组成三角形 2)在实际运用中,已经两边,则第三边的取值范围为: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 3)所有通过周长相加减求三角形的边,求出两个答案的,注意检查每个答案能否组成三角形 8、三角形的高:从△ABC的顶点A向它所对的边BC所在的直线画垂线,垂足为D,所 得线段AD叫做△ABC的边BC上的高 9、三角形的中线:连接△ABC的顶点A和它所对的边BC的中点D,所得线段AD叫做 △ABC的边BC上的中线 注:两个三角形周长之差为x,则存在两种可能:即可能是第一个△周长大,也有可 能是第一个△周长小 10、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画∠A的平分线AD,交∠A所对的边BC于D,所得线段AD叫 做△ABC的角平分线 11、三角形的稳定性,四边形没有稳定性 二、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证明方法:利用平行线性质 2、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5、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度 6、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压轴:几何证明题

1 / 1 初二数学平行四边形压轴:几何证明题 1.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顺次连接EF 、FG 、GH 、HE . (1)请判断四边形EFGH 的形状,并给予证明; (2)试探究当满足什么条件时,使四边形EFGH 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2.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AC=BC=10,将△ABC 绕点B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 1BC 1. (1)线段A 1C 1的长度是 ,∠CBA 1的度数是 . (2)连接CC 1,求证:四边形CBA 1C 1是平行四边形. 3. 如图,矩形ABCD 中,点P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O 为BD 的中点, PO 的延长线交BC 于Q. (1)求证:OP=OQ ; (2)若AD=8厘米,AB=6厘米,P 从点A 出发,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D 运动(不与D 重合).设点P 运动时间为t 秒,请用t 表示PD 的长;并求t 为何值时,四边形PBQD 是菱形. 4.已知:如图,在□ABCD 中,AE 是BC 边上的高,将△ABE 沿BC 方向平移,使点E 与点C 重合,得△GFC. ⑴求证:BE =DG ; ⑵若∠B =60?,当AB 与BC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FG 是菱形?证明你的结论. 5.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为CD 的中点,连结AE 、BE ,BE ⊥AE ,延长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1)FC =AD ; (2)AB =BC +AD . 6.如图,在△ABC 中,AB=AC ,D 是BC 的中点,连结AD ,在AD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连结BE ,CE. (1)求证:△ABE ≌△ACE (2)当AE 与AD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EC 是菱形?并说明理由. B F C G D H B A 1 C 1A C A D G C B F E A Q C D P B O A B E D A D E F C B

上海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八年级学习方法汇总

上海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八年级学习方法汇总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

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 13.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D C B A 、 B 、 C 、 D 、 博瑞教育数学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两直线a ∥b ,与∠1相等的角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不等式组x>3 x<4 ???的解集是( ) A 、33 D 、无解 3、如果a>b ,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a 3b -- D 、2a<2b -- 4、如图所示,由∠D=∠C,∠BAD=∠ABC 推得△ABD ≌△BAC ,所用的的判定定理的简称是( ) A 、AAS B 、ASA C 、SAS D 、SSS 5、已知一组数据1,7,10,8,x ,6,0,3,若x =5,则x 应等于( ) A 、6 B 、5 C 、4 D 、2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B 、三棱住的侧面是三角形; C 、六棱住有六个侧面、侧面为长方形; D 、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大小的图形; 7、△ABC 的三边为a 、b 、c ,且2 (a+b)(a-b)=c ,则( ) A 、△ABC 是锐角三角形; B 、c 边的对角是直角; C 、△ABC 是钝角三角形; D 、a 边的对角是直角; 8、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A 、中位数; B 、平均数; C 、众数; D 、加权平均数; 9、如右图,有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都按照相同的顺序,依次标有1,2,3,4,5,6这六个数字,并且把标有“6”的面都放在左边,那么它们底面所标的3个数字之和等于( ) A 、8 B 、9 C 、10 D 、11 10、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北京市出台了新的居民用水收费标准:(1)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不超过4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2米计算;(2)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超过4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4.5米计算(不超过部分仍按每立方米2元计算)。现假设该市某户居民某月用水x 立方米,水费为y 元,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分) 11、不等式 12、已知点x 313、为了了解某校初三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1 a b

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点

第十一章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1.1 三角形的边 1.关于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按角的分类 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 ①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分为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②三角形按边分为两类:等腰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3.关于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方法、比较线段的长短) 根据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例1.小芳有两根长度为4cm和9cm的木条,她想钉一个三角形木框,桌上有下列长度的几根木条,她应该选择长度为()的木条. A.5cm B.3 cm C.17cm D.12 cm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可知: 对A,∵4+5=9,不符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错误; 对B,∵4+3<9,不符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错误; 对C,∵4+9<17,不符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错误; 对D,∵4+9>12,12-9<4,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故正确; 故选D. 考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例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3,5 B.3,3,6 C.2,5,8 D.4,5,6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2+3=5,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B.3+3=6,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C.2+5<8,故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错误; D.4+5>6,故,能构成三角形,故选项正确. 故选D.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例3.现有四根木棒,长度分别为4cm,6cm,8cm,10cm.从中任取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能组成三角形的木棒长度分别为:4cm、8cm、10cm;4cm、6cm、8cm 和4cm、8cm、10cm三种情况. 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例4.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两根长度分别为4cm和9cm的木棒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上海初二八年级(上)数学知识点详细总结

上海,初,二八,年级,上,数学,知识点,详细,总结,《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等 二、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表示方法:记作“”,读作根号a。 性质: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2、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表示方法:正数a的平方根记做“”,读作“正、负根号a”。 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注意: 的双重非负性: 3、立方根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 表示方法:记作 性质: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三、二次根式计算 1、含有二次根号“”;被开方数a必须是非负数。 2、性质: (1) (2) (3)() (4)() 3、化简二次根式:把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完全平方因式移到根号外。例:。(字母因式由根号内移到根号外时,必须考虑字母因式隐含的符号) 4、最简二次根式:化简后的二次根式需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⑴被开方数中各因式的指数

初中数学-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知识点集 ⒈ 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1)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三角形ABC 用符号表示为△ABC , 三角形ABC 的边AB 可用边AB 所对的角C 的小写字母c 表示,AC 可用b 表示,BC 可 用a 表示, △AB C的角可表示为∠B或者∠ABC,∠C或者∠ACB,∠A或者∠BAC, 到底用一个大写字母还是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要看题目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角会不会产生混淆 (2)三角形一共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这就是三角形的三元素; (3)三角形的对边与对角:一个角对着一条边,一条边对着一个角 如图∠BAC的对边是边BC,边AB的对边是∠C或者∠ACB ⒉ 三角形的分类: (1)按边分类: (2)按角分类: ⒊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注意:①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这一点叫做重心; ④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这一点叫做内心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表示法: 如图1,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表示: ① 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②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 ③ ③ 如果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那么∠BAD =∠DAC =21∠BAC . 三角形的中线表示法: 如图1,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表示: ①AE 是?ABC 的中线; ②AE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 ③如果AE 是?ABC 的中线,那么BE=EC = 21BC .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 直角三象形 斜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也叫做正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度,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A B C D E 图1

最新上海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上海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1、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 △=b2-4ac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他的对角线。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相等。 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领心的四条边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判定条件: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与正方形: 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⑤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多边形:

①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度 ②多边心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他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度) 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 N,我们把(X1+X2+…+X N)/N叫做这个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记为X 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里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加一个权,这就是加权平均数。 二、基本定理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