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精华)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精华)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精华)

古代文化常识四:科举、官职

1、科举

汉代:征辟(bì)和荐举制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叫“孝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魏晋: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东汉220年,曹丕用吏部尚书陈群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曹芳时,司马懿当国,于各州加置大中正,遂有大、小中正之别。但是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隋朝时这种制度被废止。

隋唐以后:科举制。考试内容:八股文(时文、制艺)。

同年;考试后,同榜录取的叫“同年”。

明清时代科举情况:

院试(童试)乡试(秋闱)会试(春

闱)

殿试(廷试)

时间每年一次三年一次,

常在秋季八

月三年一

次,乡试

后第二年

春三月

三年一次,会试

后。初为五月,后

定在四月二十一

地点府、州或县省城礼部初:天安门

后:保和殿应考者儒生、童生秀才、监生举人贡士

主考者省提督、学政、

知县

皇帝派主考礼部主持皇帝主持

考试内容除经、史、时务

外,主考八股文

和试帖诗

同左同左策问

录取后获

称号、等级、

授官生员(或称庠生,

俗称秀才),考

中秀才后才叫

“进学”,进学

前统称童生。

举人(前五

名称经魁,

第一名称解

(jiè)元,

第二名至第

十名称亚

元),举人

贡士,第

一名叫会

元。

统称进士。第一

甲,赐进士及第,

前三名叫状元、榜

眼、探花。第二甲,

赐进士出身(若干

名)。第三甲,赐

同进士出身(若干

可任知县、

名)

教职、学官。

状元:又称殿元、鼎元。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实际上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人左右。唐代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可授翰林院修撰、编修、主事、中书、知县等。二甲、三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连中三元:乡、会、殿三试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2、学校、教师

校:是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á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最高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墨、法、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

时政、传授生徒,孟子、荀子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者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

但都是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

《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àn):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如明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对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韩愈、明代崔铣都曾任国子监祭酒。

司业: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授课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助教:协助国子监祭酒、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3、官职

秦:

丞相:行政,率领百官。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秘书。

隋唐: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宋:中书省(掌文)职权扩大,同枢密院(掌兵权)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废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相。

明:内阁,最高政务机构,入阁大臣为辅臣,首辅即宰相。

清:军机处。

六部:吏部(官吏任免、考核、升降)

户部(土地、户口、赋税、财政)

礼部(典礼、科举、学校)

兵部(军事)

刑部(司法、刑狱)

工部(工程、营造、屯田、水利)。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属官为郎中(相当于现各部中的司局长),副职为员外郎,下设属官为主事。明清设监察官员的官,叫御史,属都察院。

爵:爵位、爵号,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韩信,淮阴侯;宋寇准,莱国公;王安石,荆国公;司马光,温国公;明李善长,韩国公;刘基,诚意伯;王阳明,新建伯;清曾国藩,一等毅勇侯;左宗棠,二等恪靖侯;李鸿章,一等肃毅伯。

丞相:相国,宰相,相。诸葛亮,文天祥。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示恩宠而无实职,宋赵普、文彦博曾加太师衔,西汉贾谊、清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李鸿章曾加太傅衔。

东宫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唐颜真卿、明张居正、清洪承畴曾加太子太师衔。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文天祥、于谦加少保。

东宫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尚书:颜真卿、明代王翱,吏部尚书;白居易,刑部尚书;明史可法,兵部尚书(史阁部)。

学士:魏晋时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亦为翰林学士。李白、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

上卿:周代官制,太子、诸侯皆有卿,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为上卿。如,廉颇。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将军的尊贵称号。韩信、卫青。

参知政事:简称“参政”,与平章事、枢密使、副使合称“宰执”,宋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

军机大臣:也称“枢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清末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刚毅等。

军机章京:军机处的办事员,“小军机”,谭嗣同等。

御史:本为史官,“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监察百官。韩愈,监察御史;海瑞,南京右佥(qiān,全,都)都御史;王翱,都御史。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欧阳修,枢密副使;文天祥,枢密使。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

太尉:元以前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称大司马。高太尉(俅)。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拜相如为上大夫”。

士大夫:官吏或有声望、有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司马迁,张衡。

长史;丞相的秘书长或将军的参谋长。李斯,诸葛瑾(子瑜)。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后为六部的副职,韩愈、董允(《出师表》)、袁世凯(兵部侍郎)。

侍中:侍从皇帝左右,后成为事实上的宰相,郭攸之、费祎(y ī)。

郎中:初为宫廷侍卫,后成为六部的属官。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陶渊明、范晔、杜甫、白居易。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

尹:令尹的助手。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吴默的字。

司马:战国时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白居易,江州司马,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郭子仪。《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经略”,唐宋边防军事长官。范仲淹,陕西经略副使。洪承畴,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东汉后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太守”。白居易,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柳州刺史。

太守:范晔,宣城太守。

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周瑜。《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皆死。”刘肇基,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次于都督,“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次于将军的官职。《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林冲,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训练军队、督捕盗贼,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太守,知州。

县令:知县。

里正:乡官,一乡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节选自《史记·卷一百九》,有删改) A .射:中国古代“通五经贯六艺”中“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射”不但是杀敌卫国的技术,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 B .良家子:汉代规定应强制服役的七种人以及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不能从军,其余人家子女被视为良家子,他们方可从军。这也是区分民众良贱的等级界限。 C .中贵人:中国古代帝王所宠幸的近臣,也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 D .汉之飞将军:指李广将军。王昌龄的山水田园诗作《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所用的就是飞将军李广之典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丁度字公雅。大中祥符中,登服勤词学科,为大理..评事、通判通州。庆历中,副杜衍宣抚河东..。未几,擢工部侍郎.. 、枢密副使。后二年,卫士为变,度曰:“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请付外台穷治党与。”(节选自《宋史·丁度传》,有删改) A .“大理”是官署名,掌全国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在九卿之列。 B .“河东”指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黄河流经山西省境,由北而南,故称。 C .“侍郎”,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 D .“社稷”常用作国家代称,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古时君主每年都要祭祀社稷。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索字巨秀,少有逸群之才。举秀才..,除郎中,转南阳王模从事中郎。寻以破曜功封上洛郡公,食邑..万户,以功转骠骑大将军、左仆射...。时三秦人尹桓等数千家,盗发汉霸、杜二陵.,多获珍宝。对曰:“……此二陵是俭者耳,亦百世之诫也。”

古代文化常识官职科举(精华)

古代文化常识四:科举、官职 1、科举 汉代:征辟(bì)和荐举制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叫“孝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魏晋: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东汉220年,曹丕用吏部尚书陈群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曹芳时,司马懿当国,于各州加置大中正,遂有大、小中正之别。但是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名门望族中选拔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隋朝时这种制度被废止。 隋唐以后:科举制。考试内容:八股文(时文、制艺)。 同年;考试后,同榜录取的叫“同年”。 明清时代科举情况: 院试(童试)乡试(秋闱)会试(春殿试(廷试)

闱) 时间每年一次三年一次, 常在秋季八 月三年一 次,乡试 后第二年 春三月 三年一次,会试 后。初为五月,后 定在四月二十一 日 地点府、州或县省城礼部初:天安门 后:保和殿应考者儒生、童生秀才、监生举人贡士 主考者省提督、学政、 知县 皇帝派主考礼部主持皇帝主持 考试内容除经、史、时务 外,主考八股文 和试帖诗 同左同左策问 录取后获 称号、等级、 授官生员(或称庠生, 俗称秀才),考 中秀才后才叫 “进学”,进学 前统称童生。 举人(前五 名称经魁, 第一名称解 (jia)元, 第二名至第 十名称亚 元),举人 可任知县、 教职、学官。 贡士,第 一名叫会 元。 统称进士。第一 甲,赐进士及第, 前三名叫状元、榜 眼、探花。第二甲, 赐进士出身(若干 名)。第三甲,赐 同进士出身(若干 名)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和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及答案 1.下列对古文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本指布制的衣服,借指读书人。古代富贵人家穿丝织物,书生穿麻、葛织物 B.“日讲起居注官”是清朝的宫廷官职,负责记录整理帝王的言行,作为撰写国史的材料 C.“超擢”指超越一级或更多等级而晋升官员,一般用于特别有才干或有特殊功勋的人 D.“词课”是科举名目之一,主要选拔学问深渊、文辞清丽、能草拟朝廷日常文稿的人才 答案:A(“布衣”是指平民,非读书之人,且平民穿麻、葛织物) 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指官员调离任职之地 B.“庶”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如“庶子”“庶母”“庶弟”等 C.“大理”古代掌刑法的官。隋置大理寺卿、少卿、北齐置大理寺,历代相沿。 D.“致仕”指交还官职、退休,古人还常用“制事”“制政”“修政”等名称表示官员退休 答案:A(“出”一般是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进”指旧时部署劝其主登基称帝,本文指劝说康王建立政权。 B.“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这里含有“边界”的意思。 C.“廷对”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或指科举时代的殿试,本文指后者。 D.古人相信天意和人事彼此感应,故本文“日有黑子”被视为朝廷有关的证据 答案:B(“藩镇”是唐代在边境及重地所设置的节度使,掌管当地军政大权) 4.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武帝是皇帝的谥号,“武”是褒扬皇帝生前德行之词,有“威武睿智”之意。 B.吕望即姜子牙,他与文王相遇渭滨,因功封于吕地,后来指代辅佐国君的贤才。 C.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奏章的那个官南北朝时期,事实上最高行政长官。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一)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一 1.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书”,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2.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人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B.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怍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C.宦官,也指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既为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也为一品二品官员服务的官员。 D.谥号,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第,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文中的意思指豪门贵族的身份。 B.井臼,水井和石臼,文中是汲水和舂米的意思,泛指操持家务。 C.妾媵,媵是指古代随嫁,亦指随嫁的人;妾是旧时男人娶的小老婆。 D.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 4.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须离职。 B.“故事”有多种含义,有时指一种文学体裁,有时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C.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 D.年号,历史上新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年号开始的一年称改元。 5.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此处是第二种释义。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D.视事,视察、巡视政事。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 6.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调动!

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调动中高考必考的文言文解释, 表授予官职 1、征: 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2、" 2、辟: 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3、荐、举: 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4、拜: 授予官职。如: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5、"选: 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6、除: 任命,授职。如:

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7、授: 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 “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8、"赏: 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 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 9、封: 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 10、"起: 起用人任以官职。如: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11、"察: 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12、"仕: 做官。如: 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仕宦:

做官,任官职。如: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仕进: 进身为官。如: 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13、"知: 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表罢免官职 1、罢: 免去,解除官职。如: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2、绌、黜: 废掉官职。如: 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2、免: 罢免。如: 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3、 4、"夺: 削除。如: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表提升官职

古代文化常识连载之六:科举(整理精校版)

古代文化常识连载之六:科举 语文学习 0509 1759 :: 科举 古有乡举里选之说。《周礼·地官·乡大夫》讲到三年举行一次"大比",以考查乡人的"德行道艺",选拔贤能的人才。《礼记·王制》提到"乡论秀士",经过逐级选拔,有所谓俊士、进士等名称。《礼记·射义》还提到诸侯贡士于天子。这些说法虽然不能证明先秦确有贡举制度,但是后世科举制度上的一些做法和用语,有的是从这里来的。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条很重要的选官之道,便是"养士"。国君和贵族公子常常把有学问、有才干的人供养在自己身旁,并随时从这些人中选取适当的人才,派任官职。当时的所谓"四大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门下各有食客(也就是"士")数千人,成为各国政府都很重视的力量。后来国君们发现,只要有官做,天下能人多得很,不必另外用"闲米"来养;而非国君的养士,则由于对国君会形成威胁而渐渐被禁止,养士制度也就消失掉了。 汉代为了选拔统治人才,有察举的制度。汉高祖下过求贤诏,汉文帝也曾下诏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又诏令天下察举孝廉和茂材。茂材就是秀才(优秀的人才),据说后因避东汉光武帝讳才改称茂才的[1]。汉昭帝以后,举士包括多方面的人才,东汉承袭旧制。一般说来,西汉以举贤良为盛,东汉以举孝廉为盛。但是东汉桓帝、灵帝以后,"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2]。可见当时的察举已经很滥了。 汉代被荐举的吏民经过皇帝"策问"后按等第高下授官。有所谓"对策"和"射策"。"对策"是将政事或经义方面的问题写在简策上,发给应举者作答;"射策"则类似抽签考试,由应举者用矢投射简策,并解释射中的简策上的疑难问题[3]。后来"策问"的形式定型化了,所以后世把它看成为一种文体,萧统《文选》称之为"文"[4]。"对策"也被认为是一种文体,简称为"策",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说是"议"的别体。汉代董仲舒的对贤良策,是这种文体的名篇。至于"射策",后来则成了一个典故,杜甫《醉歌行》说"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门期第一",就是在应举考试的意义上运用这个典故的。 魏晋以后,地方察举孝廉、秀才的制度基本未废。所以李密《陈情表》说:"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5]魏晋南北朝有所谓九品官人法,各州郡都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的高低,分为上上、上中直到下下九品。这种制度本来是为了品评人才的优劣,以便选人授官,但是后来由于担任中正的都是"著姓士族",人物品评全被豪门贵族所操纵,"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实际上成了门第高低的标志了。 在这段时期里,有一个著名的事件,那就是出身寒族的曹操于建安十五年春、十九年冬、二十二年秋三次发布唯才是举令。曹操驳斥了"军吏虽有功能,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练习与答案

高三古代文化常识试题 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6.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7.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

古代文化常识小练习及答案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小练习 一、正误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90分) 古代文化常识一一山川与地理 1.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 2. 古人把山北水南称为“阳”,山南水北称为“阴”,如华阳在华山之北,江阴是长江 之北。() 3. 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 “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4. 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 5.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 6. 江表,指长江以东的地区。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中的“江表” 就是此意。() 7. 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 8. 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 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9. 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 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10. “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 ) 古代文化常识一一政区与官职 11.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 12. 封邑是指古代君主把自己国土的某一块地方作为奖励赐给功臣,如淮阴侯韩信所在的 淮阴就是刘邦赐给他的封邑。() 13. “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 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14.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与考核的是吏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 15. 古代“下车” 一词最初是借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是官员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致仕”也有辞官或者退休的意思。() 16. 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司法刑狱的是刑部,主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的是民部。() 17. 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的是户部。() 18. 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19. “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右迁” 一词。() 20. “出”在古代一般是指朝廷的官员到地方就职,如《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爵号:即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候、伯、子、男五种爵位。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为相国,常与宰相通称。 太师、太傅、少保:各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少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后来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为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开始设立六部,唐代确定六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期为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有“内相”之称。 上卿:周代官职,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逐渐成为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只有战争时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要: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军机章京:军机大臣的属官,又称为“小军机”。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设立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为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政要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权力与宰相相当。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员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者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期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执掌范围减小,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为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以侍郎为三省的各部长官的副职。 侍中:原位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管各司事务。 参军:最初为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 令尹:战国时出过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期为县长。 司马: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副的副官,隋唐时期时州郡太守的属官。 节度使:唐代总览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 经略使: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史:原为巡查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太守。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查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 里正:古代的乡关,即一里之长。 三省六部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为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

高中高考语文最全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汇总

高中高考语文最全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汇总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 2.科举前选拔官员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古代文化常识”针对训练

“古代文化常识”针对训练 一、考点对点练 1.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郎中,战国始置,后从隋唐到清朝,朝廷各部都设立郎中一职,分掌各司事务,位于尚书、侍郎之下。 B .旗牌,指写有“令”字的旗和牌,是朝廷颁给封疆大吏或钦差大臣准许其代替王命、便宜行事的凭据。 C .袭封,与“荫”相同,均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上辈的封爵,都是一种封建皇帝封赏大臣子女的制度。 D .互市,指中国历史上中央王朝与外国或异族之间的贸易,汉朝时期出现最早的互市,有名的如明朝的“茶马互市”等。 解析:选C “荫”是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的入仕权利。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即位”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继承位子。 B .“刺史”是古代官职名,其职权在不同的时期不完全相同,有时是个虚衔。 C .“端拱”是宋太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雍熙。 D .“金陵”是南京的别称,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朝古都,其别称还有建康、江宁、天京、汴梁、石头城等。 解析:选D D 项,“汴梁”不是南京的别称,而是开封的别称。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骆钟麟,字挺生,浙江临安人。顺治四年进士副榜,授安吉学正。十六年,迁陕西盩厔 [注]知县。为政先教化,春秋大会明伦堂,进诸生迪以仁义忠信之道。朔望.. 诣里社讲演,访耆年有德、孝弟..著闻者,见与钧礼,岁时劳以粟肉。立学社,择民间子弟授以小学.. 、孝经。饬保伍,修社仓。莅狱明决,所案治即势豪居间莫能夺,人畏而爱之。县城去渭不十里,钟麟行河畔,知水势将南浸,议自览家寨迤东开复故道,众难之。康熙元年夏,大雨,渭南溢,且及城,斋沐.. 临祷,自跪水中,幸雨止,水顿减,徙而北流者数里。 (节选自《清史稿·骆钟麟传》) [注] 盩厔(zhōu zhì):今陕西省周至县。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朔望”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农历以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一月的长度。 B .“孝弟”即孝悌,指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是儒家倡导并恪守的传统伦理道德。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升迁

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②《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③《谭嗣同》: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②《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④《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6.授:授予官职。 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②《战国策》:起樗里子于国。 9.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②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③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 11.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13.仕进:进身为官。如《晋书·许迈传》: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三):科举、教育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三)——科举、教育 【科举制之前的选官制度】 1.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贤良文学(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由郡国推举文学之士充任)、茂才(汉代选拔统治人才的科目之一。本称“秀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的讳改称“茂才”,即优秀人才)等。 2.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3.九品中正:也叫“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州郡设立的选官者叫“中正”,把考察的士人评为“九品”(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科举制度建立之后】 1.隋唐的科举制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1)进士科:隋唐科举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主要考试内容为诗赋,还考时务策等。最难录取,也最受重视。考取者称“及第”,唐代进士科大约每百人中只能有一两人及第。时人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 (2)明经科:隋唐科举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主要考试内容为经文。考取者称“及第”,每十人就能有一两人及第。 (3)制举:也称“制科”,相对于“进士科”“明经科”等“常科”而言,考期与科目都是由皇帝临时指定的。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博学宏词科”等。 2.隋唐之后的科举制 (1)考试的几个步骤 ①童试:初级入学考试,考试者不管年龄大小统称“童生”,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 ②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参加考试的是生员及监生,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考八股文和试帖诗。

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

高考文言文文化常识训练 1,在横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 A ?隋唐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部、部、部、部和工部。 B ?古诗文中经常提到“岁寒三友”,它们是松、、;“花中 四君子”是指梅、、竹、。 C .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 的人或年长的人。如已死的皇帝为,已死的父亲为,已死的母 亲为,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 2, 在横线上填写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 A ?古代官场用语都有特定的说法:官员刚到任叫;官员到职工 作叫;授予官职叫;大臣年老请求辞官退休叫。 B .古人表示年龄都有专门的代称:二十岁叫,三十岁叫,四 十岁叫,六十岁叫。 C .我国不少城市有古称或别称,如南京叫金陵,苏州叫,扬州叫,杭州叫,开封叫。 3, 在古诗文中,同一事物往往有若干名称。以下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月亮被称为“蟾宫”、“月宫”、“玉盘”、“银钩”、“婵 娟”、“桂宫”等。 B .雪被称为“琼玉”、“碎玉”、“碎琼乱玉”、“冰花”、“六出”、“梨花”等。 C .信被称为“鸿”、“尺牍”、“尺素”、“函”、“札”等。 D .酒被称为“琼浆”、“玉液”、“玉醴”、“杜康”等。 4, 在下面几种语境中敬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语境:①麻烦别人②请人改文③求人原谅④请人批评 A. 打扰斧正指教包涵 B . 劳驾打扰赐教斧正 C. 打扰斧正包涵指教 D. 包涵打扰赐教斧正 5, 在古诗文中,下列词语各指代什么? ①“汗青”代②“须眉”代 ③“巾帼” 代 ④“桑梓”代⑤“轩辕”代—⑥“三尺”代—6, 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代“国”常用来指都城,同时也指诸侯被分封的领地。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古人认为中国的四周都是海,所以也用“海内”指中国。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使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使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在古代,“仆”可作为成年男子的谦称,“妾”可作为成年女子 的谦称。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上午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 的中午12点前后。 A .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7, 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 .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对老师称“子” “夫子” “师” “先生”“神器”。 B .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 “爱卿”。皇帝的命令称“诏”“敕” “圣旨”“谕旨”“上谕” 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 C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 《礼》《易》《春秋》。 D .《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中的“六艺”指的是“六经”,即 《诗》《书》《礼》《乐》《易》《春秋》。《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 艺”中的“六艺”则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 8,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 .古人以“稷”为五谷(黍、稷、麦、稻、菽)之长。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土神 (社)和谷神(稷),故合称为“社稷”,并用来代称国家。 B .宫、商、角、徵、羽为古代音乐的五声,又称五音。变徵,声调悲凉。 C .古人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 三,季是老四。 D .刎颈之交、莫逆之交、布衣之交、忘年之交、车笠之交、竹马之交都用来形容 交情很深。 9,下面四首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诗中所表示的节令以 及它们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 元宵、七夕、重阳、春节 B .春节、中秋、端阳、除夕 C .元宵、中秋、清明、元旦 D.元旦、七夕、重阳、元宵 10,下面四首诗,各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 令的顺序,四首诗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②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鸾扇斜分凤帷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④千门万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A .②④①③ B .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 ②③① 11,写出下列诗句所反映的我国古代民间传统节令的名称。 ①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②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刊悲 ③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④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 答:①②③④ 12,古人文集题名(A)或称作者的字或号,(E)或称其谥号, (C)或称其官职,(D)或称其籍贯。分别指出下边六种文集属哪一类。( 18,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1996年全国高 考题) (1)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文房四宝"是对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_ 四 种文具的统称。 (3)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 第二、第三名分另寸称为_____ 禾廿_______ 。 (4)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1995年是农历年,1996年是农 历丙子年,1997年是农历_________________ 年。 19,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任选两题)。(2分)(1997 年全国高考题) (1)“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 总称,即东岳、南岳衡山、西岳、 北岳恒山、中岳。 (2)《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丛书,共收古籍3503种,按 照、、、四部分类,所以称为“四库”。 (3)戏曲是我国传统 的戏剧形式,剧中人物分别由生、、、四种 角色行当扮演。通常所说的“末”,归入“生”中。

文化常识--古代官职

高考文化常识之古代职官 国家机关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①“三省” a.中书省 中书省,古代官署名。魏曹丕始设,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代改为“内史省”。中书省掌握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明初沿用,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明永乐帝时设内阁,机要之任开始归“内阁”。负责起草诏令。 b.门下省 “门下省”为官署名称。东汉时即设侍中,秩比二千石,属于少府,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皇帝外出,则侍从参乘。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重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或称纳言、左相、黄门监,皆因时而异。其下有黄门侍郎、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等官。 c.尚书省 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省”的组织机构于隋朝定型。以唐代制度为例: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六部尚书都以所在“部”为名,而郎官以所在“司”为名。负责执行诏令。 ②“六部” 三省的长官侍中、中书令、尚书令相当于秦汉时期的宰相。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为户)、都官(后改为刑)和工六部,与诸寺、台分别处理各类事务。每部设尚书为最高长官,总管本部政务。 a.吏部 中国古代官署。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b.户部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古代文化常识训练题

①“汗青”代②“须眉”代③“巾帼”代 ④“桑梓”代⑤“轩辕”代⑥“三尺”代 6,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代“国”常用来指都城,同时也指诸侯被分封的领地。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古人认为中国的四周都是海,所以也用“海内”指中国。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使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使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在古代,“仆”可作为成年男子的谦称,“妾”可作为成年女子的谦称。 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上午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 7,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伉俪”喻夫妇。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B.臣民称皇帝为“陛下”,皇帝对臣下表示宠爱时称臣下为“卿”“爱卿”。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矫诏”。C.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D.《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则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 8,下列各句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人以“稷”为五谷(黍、稷、麦、稻、菽)之长。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土神(社)和谷神(稷),故合称为“社稷”,并用来代称国家。 B.宫、商、角、徵、羽为古代音乐的五声,又称五音。变徵,声调悲凉。 C.古人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刎颈之交、莫逆之交、都用来形容交情很深。 9,下面四首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诗中所表示的节令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