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 期末复习材料 大题总结

作物育种学 期末复习材料 大题总结

连续多代自花授粉和单株选择;③创造丰富的遗传变异,在基因和性状分离的大群体中进行单株选择,优中选优,可以获得产量、抗性、品质等性状超过原有品种群体的个体杂交种品种:①两个

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⑤是有生命的财富,亟待保护2、重要作物起源地----八大中心:①中国-东亚中心(大豆、高粱、苎麻)②印度(水稻、甘蔗)③中亚(普通小麦、豌豆)④西亚(一粒小麦、二粒小麦)⑤地中海:(十字花科的蔬菜作物)⑥埃塞俄比亚:(小麦和大麦的次生中心)⑦南美-中美:(玉米、陆地棉、甘薯、番茄)⑧南美:(马铃薯、花生)3、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育种上应用的途径: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性状、特性的鉴定与评价及细胞学鉴定等。鉴定一般包括农艺性状,如:生育期、形态特征、产量因素、抗虫性;产品品质,如:食用价值及其他

2、矮杆提高产量的原

数;②株高降低也可以减少倒伏;

类型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材料相互杂交;④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2、单交、复交中每一个亲本所占比重?单交:A/B A和B各占50%复交:①三交A/B//C A和B各占25%,C占50% ②双交三亲本C/A//C/B A和C各占25%,C占50% 四亲本A/B//C/D ABCD各25% A/B//C///D A和B占12.5%,C占25%,D占50% ③聚合杂交最大重组原理(第一年50%,逐年减半)超亲重组原理(A一直50%)3、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和单粒传法的原理,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A.系谱法主要特点:自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开始选株,分别种成株行,以后各世代均在优良系统中继续选择单株,直至选育出性状优良一致的系统时升级进行产量试验。在选择过程中,各世代都予以系统的编号,以便查找系统历史与亲缘关系,故称系谱法工作要点:系谱法可概括为:F1代看组合优劣; F2代找重点组合中的优良单株; F3代定系统的好坏; F4代促系统的稳定。优点: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每一系统有案可查,易掌握它的优、缺点;系统间的亲缘关系清楚,有助于互相参证;及早集中优良系统;有计划加速繁殖和多点试验。缺点:F2严格选择,中选率低,特别对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效果更差;工作量大,占地多,往往受人力、土地条件的限制,不能种植足够大的杂种群体,使优异类型丧失。B.混合法自花授粉作物的杂种分离世代开始,组合内混种混收,不加选择,直到杂种后代基因型纯合达到80%以上时,才开始选择一次单株,形成株系,从中选择优系升级进入产量试验工作要点:选亲本配组合;F1-F4混合播种,混收,混脱粒;F5混合播种,开始选株单收、单脱;F6入选株种株行;F7产量试验,繁种优点:①早代不选,混收混种工作简便;②多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不易丢失。缺点:①类型丢失现象:早熟、耐肥、矮秆等类型;②单株难选:因缺乏历史的观察和亲缘参照,优良类型不易确定;③延长育种年限。 C.衍生系统法F2(F3) 单株繁衍的后代群体。工作要点:在杂种第一、二次分离世代株选,以后各代分别按衍生系统混合种植而不加选择,在产量及其有关性状趋于稳定的世代,从优良衍生系统内选择单株,翌年种成株系,从中选择优系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特点:具有系谱法和混合法的优点,在不同程度上消除了两法的缺点 D.单籽传法工作要点:自杂种的第一次分离世代F2开始,从每一株上随机取一粒种子混合组成下一代群体,如此进行数代,直到纯合化达到要求时,再按株收获,下年种成株行,从中选择优良株系混收。进行产量比较试验优点:(1)早代温室或异地加代繁殖,育种进程缩短。(2)产生大量的株系和品系,进一步试验鉴定。缺点:①缺乏系内选择,F2单株后

代缺少株系的田间评定,不利于某些性状的选择。

①双亲受精因素的差异:柱头的生理是化不

一, 相互不发生作用,无法融合受精。②双亲基因组成的差异克服方法:

①亲本选择与组配:a.栽培种作母本b.染色体数目多的物种作母本c.品种间杂种作母本d.广泛测

交,选择适当亲本组配②染色体预先加倍法③桥梁(媒介)法④采用特殊的授粉a.混合花粉授粉

b.重复授粉

c.提前(延迟)授粉

d.射线处理⑤外源激素处理⑥植物组织培养:a.柱头手术b.子房受精

c.试管受精

d.体细胞融合2.远缘杂种为何杂种夭亡和不育?如何克服?原因:①核质互作不平衡:

引起雄性不育,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分离,形不成正常功能的配子而出现不育。③基因不平衡:不同

亲本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基因或基因剂量的差异,影响生长发育所需物质合成。④组织不协调:胚、

胚乳及母体组织(珠心、珠被)间生理代谢失调,导致胚乳败育及杂种幼胚夭亡。克服方法:①幼胚

的离体培养:调整杂种胚发育的外界条件,改善杂种胚、胚乳和母体组织间的生理不协调性②杂种

染色体加倍法③回交法:染色体数目不同的远缘杂交的杂种产生的雌雄配子并非完全不育,其中有

些雌配子可接受花粉受精结实,或能产生有生活力的少数花粉。用亲本之一对杂种回交,可获得少

量杂种种子。④延长杂种的生育期:利用某些作物的多年生习性、采用无性繁殖法或人工控制温、

光条件等来延长杂种的生育期,逐步恢复杂种的育性。⑤其他方法:a.嫁接法

b.小麦5B缺体诱导染

特点:配组自由,

为标志,区别真假杂种。③化学杀雄生产杂交种子。特点是配组自由,制种手续简单。④利用自交

不亲和性生产杂种种子。特点是双亲都是自交不亲和系,从父母本植株上收获的种子都是F1种子;

需要人工剥蕾自交保存和繁殖自交不亲和系。⑤利用雄性不育性生产杂种种子。特点是核质互作雄

性不育性的利用能够实现三系配套,光温敏不育系的利用可以省去保持系。⑥F2剩余杂种优势的利

用。特点是种子生产成本与常规纯系品种种子成本相当。2.试写出度量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①中

亲优势或相对优势(杂种优势理论研究)中亲优势(%)=(F1-M P)/MP×100 M P=(P1+P2)/2 ②

超亲优势超亲优势(%)=(F1-HP)/HP×100 负向超亲优势(%)=(F1-LP)/LP×100③超标优势

(育种过程品比应用)超标优势(%)=(F1-CK)/CK×100④杂种优势指数杂种优势指数(%)=

F1/MP×1003.试述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及理由。①配合力高②亲缘关系较远。地理远缘、血

缘较远、类型和性状差异较大。③性状良好并互补④亲本自身产量高,花期相近4.利用作物杂种优

势的基本条件是什么?①强优势的杂交组合:a.满足品种三条件,即DUS(特异性、一致性、稳定

性)b.强优势:配合力、亲本性状②异交结实率高:a.大批量生产杂交种b.低成本生产杂交种(尤

其自花、常异花授粉作物)③亲本繁殖与杂交制种技术简单易行可靠:a.亲本繁殖(产量与纯度)

b.杂交种种子生产(质量与产量)5.作物杂种品种都有哪些类别?①品种间杂种品种②品种-自交

系间杂种品种③自交系间杂种品种a.单交种A/Bb.三交种A/B//Cc.双交种A/B//C/D d.聚合杂交种:

自交系直接组配;配成n(n-1)个单交种④雄性不育杂种品种a.胞质雄性不育杂种品种b.细胞核

雄性不育杂种c.光温敏雄性不育杂种品种⑤自交不亲和系杂种品种⑥种间与亚种间杂种品种⑦核质

杂种 6.作物杂种优势表现特点有哪些?①杂种优势的普遍性 a.生长势和营养体(2) 抗逆性和适应性

c.生理功能

d.产量和产量因素

e.品质

f.生化表现②杂种优势表现的复杂多样性:作物种类:2倍体作

物>多倍体作物;亲本基因型纯合度:纯合度高的自交系间的杂种优势较纯合度低的自由授粉品种间

的杂种优势强;亲本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远的自交系间杂种优势强于亲缘关系近的自交系间杂种优

势;性状:综合性状表现优势的杂种,单一性状优势低;环境条件:优势表现是双亲基因及环境条件互

作③F2及以后世代杂种优势的衰退:衰退速度与F1杂合位点数、作物授粉方式关系密切。7.对作

物杂种优势的遗传成因都有那些解释?你对这些解释有什么看法?①显性假说(有利显性基因假

说)杂种F1集中了控制双亲有利性状的显性基因,每个基因都能产生完全显性或部分显性效应,由

于双亲显性基因的互补作用,从而产生杂种优势。难以解释的现象:a. 杂种优势超显性纯合亲本

20%以上,有的50%;b.隐性基因并非都不利,只在纯合状态下不利。显性假说的补充:一些显性

基因与另一些隐性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表现连锁;控制某些有利性状的显性基因是非常多时,

F2将不是偏态分布②超显性假说,又称等位基因异质结合假说基本论点:杂合等位基因的互作胜

过纯合等位基因的作用,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基因型的异质结合所引起的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的

结果;Aa>AA或aa,Bb>BB或bb;等位基因分别具有控制不同的酶和代谢过程,产生不同的产

物,使杂合体同时产生双亲的功能。不足:它完全否定了等位基因间显隐性的差别,排斥了有利显

性基因在杂种优势表现中的作用;杂种优势并不总是与等位基因的异质结合相一致。③染色体组-

胞质基因互作模式

8.测定配合力都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①顶交法:选用遗传基础广泛的品种群体作

为测验种测定自交系的配合力特点:测配组合少,工作量较轻。但不能测定特殊配合力②双列杂交:

是用一组被测系相互轮交,配成杂交组合,进行后代测定。③多系法(系×测验系法)是当前最常用

测配方法

优点:同时测定待测系、测验种(骨干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直接选择优良杂

性不育:受细胞质不育基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一大特点

是能实现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配套,并能通过三系法将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2.孢子体不育和

配子体不育有何差别?有何特点?①孢子体不育:花粉育性的表现由孢子体的基因型控制,与花粉

本身的基因无关。a.雌雄孢子体基因型中无相同S基因,表现亲和; b.雌雄孢子体有一个相同S基因

S1S2×S1S3,若S1为隐性,则亲和;c.雌雄S基因相同无显隐性关系,表现为不亲和。

②配子体不育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体阶段,其育性受配子体基因型控制。取决于花粉

与雌蕊(柱头)所带S基因是否相同。a.双亲基因相同,自交完全不亲和S1S1×S1S1(纯合体自交)

或S1S2×S1S2(杂合体自交) ; b.双亲有一个相同S基因,异交一半花粉亲和,一半不亲和S1S1×S1S2

→S1S2; S1S2×S1S3→S1S3+S2S3 c.双亲无相同基因, 完全亲和S1S1×S2S2→S1S2;S1S2×S3S4→

S1S3+S1S4+S2S3+S2S4 3.有应用价值的不育系应该具备哪些条件①不育度高且稳定,不育度达到

或接近100% ②具良好的开花习性:花期长,每朵花开放时间长,柱头外露等,有利于接受花粉,

提高制种产量③综合性状良好,配合利好:易配置出强优势组合 4.杂种品种的选配应遵循哪些原

则?为什么?①选遗传差异大的亲本配组:在一定范围内双亲遗传差异愈大杂种优势愈明显。②选

择产量高、配合力好的亲本配组:高产亲本是杂种产量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应该挑选一般配合力高

的亲本配组,筛选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③选优良性状多并能互补的亲本配组:两亲应具有较多的

优良性状和较广的适应性,通过杂交使优良性状在杂种中得到累加和加强,特别是杂种优势不明显

的性状,及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如熟期、品质性状和一些产量因素,杂种的表现多倾向于中间

型,因此只有两亲本的性状都优良才能配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杂种。④选有利于异交的亲本配组:商

品杂种品种的获得是通过异交完成的,选择有利于异交的亲本配组才能够提高种子产量,降低生产

成本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异交的特性主要是指:a.母本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有利异交授

粉;b.具有好的高产性状及潜力;c.父本花期较长,花粉量大;d.双亲生育期接近并以母本偏早为好;

e.父本较母本略高,以便扩大行比增多母本株数。上述配组原则只是为了增加选配杂种的预见

性获得一个好的育种效果而提出的,实际上所配制出的杂种必须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多点多年试验,

以及生产示范和栽培试验才能确定其丰产性、适应范围、利用价值和栽培方法。5.如何鉴定核不育

材料的遗传类型用正常株与被鉴定的不育株杂交获得F1①将F1各单株都表现可育的植株自交得

F2群体的单株

间表现育性分离,则为核基因不育,并可以根据单株育性的分离比例估算出不育基因对数②如果F1

各单株都表现不育,则用正常株回交,所得回交一代群体,如果全部表现不与,则表明此为质核互

作的不育,如果回交一代的单株是可育与不育的分离,则表明此为显性核不育,可以从分离的比例

估算出显性不育基因的对数③如果F1育性表现分离,其原因是亲本不纯造成的。两个情况:a.单株

间成可育和不育的分离,可按上面方法继续鉴定b.单株不育程度的不一致,可选高不育单株自交看

高不育特性能否稳定遗传,能遗传的可用于杂种优势的利用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鉴定光温环境条

件对育性的影响6.光温诱导雄性不育的种质是怎样获得的?选育途径:杂交转育、系统选育、诱变

选育、组织培养等方7.如何将高不育材料用于杂种优势利用在选出高不育系和具有显性标志形状

苗期移栽前进行区分,凡带有恢复系显性标志的幼苗就是杂种苗,可供大田生产利用,凡没有恢复

系显性标志的幼苗是高不育系的自交苗,可供继续制种三个要点:一是高不育系的不育度越高经

济效益越好,不育度要求在90%以上;二是标志性状在父母本上是对应的,向父本导入必须是显性

的,向母本导入必须是隐性的,标志性状只需要导入一方即可;三是标志性状最好是单基因控制的,

并在苗期或移栽前显现,容易分辨,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8.质

核互作雄性不育的恢复系选育可以

采用哪些方法

育种特点。

2、重要作物起源地。

种上应用的途径。

本要求?

什么?

2、单交、复交中每一个亲本所占比重?

和单粒传法的原理,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克服方法。

?如何克服?

些?各有什么特点?

2、试写出度量作物杂种优势的方法。

3、试述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及理由。

4、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5

、作物杂种品种都有哪些类别?

6、作物杂种优势表现特点有哪些?

7、对作物杂种优势的遗传成因都有那些解释?你对这些解释有什么看法?

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何利用杂种优势的?

2.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有何差别?有何特点?

3.有应用价值的不育系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4.杂种品种的选配应遵循哪些原则?为什么?

5.如何鉴定核不育材料的遗传类型

6.光温诱导雄性不育的种质是怎样获得的?

7.如何将高不育材料用于杂种优势利用

8.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恢复系选育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S(R r)→S(R R)+ S(R r)+ S(r r)

花粉可育可育可育不育

结实正常结实正常结实正常不结实

F1 F2 育性分离

S(R r) →S(R R)+ S(R r)

花粉半不育可育半不育

F1 结实正常F2结实正常

动物学下学期总结大题

1.鱼类上下颌出现的意义 上下颌的出现带来了动物体制结构的全面提高 a.变被动取食为主动取食,增加获得食物的机会 b.上下颌着生齿,可充分研磨食物,扩大捕食范围 c.利于进攻和防御 d.利于营巢,钻洞,求偶,育雏等活动 e.带动运动器官,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发展 2.羊膜卵出现的意义 使胚胎的发育脱离水环境,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重大飞跃 a.羊膜卵外包有硬壳,可维持卵的形状,减少卵内水分蒸发,避免机械损伤和病原体 的侵入 b.卵壳具有通透性,能保证胚胎发育时进行气体代谢 c.卵内储存有丰富的卵黄,保证胚胎发育得到充足的营养 d.羊膜腔内充满羊水,使胚胎能够在液体环境中发育,避免机械损伤防止干燥 e.尿囊的形成可以排出胚胎发育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3.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点 a.体型:成流线型,前肢特化为翼,减少飞翔阻力 b.皮肤:薄,松。表皮衍生为羽毛,飞羽和尾羽辅助飞翔 c.骨骼:轻而坚固,愈合程度高,骨骼内具有充气的腔隙;头骨,脊柱,骨盘,肢骨 的骨块有愈合的现象;肢骨和带骨有较大的变形,具龙骨突,愈合荐椎,幵放式骨盘

d.肌肉:胸肌发达,后肢演化出适于栖树的肌肉(贯趾屈肌,腓骨中肌,栖肌)

e.消化:无齿,直肠短,无膀胱;不贮存粪便和尿液,减轻体重 f .呼吸:双重呼吸,具发达的气囊和肺气管 g.循环:完全双循环,提咼了运输氧的能力;心脏大,心跳快,血压咼,血流 快,代谢旺盛 h.排泄:排泄物为尿酸,无膀胱 i .生殖:非生殖季节,生殖系统萎缩;雌性右侧卵巢退化,利于减轻体重 j .神经:中脑视叶发达,小脑发达 k.感觉:视觉发达,具有大眼和前后巩膜角膜肌,具双重调节 4.鱼类与水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a.体型:身体大多呈纺锤型,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无颈 b.皮肤:体表被有鳞片和大量粘液腺 c.骨骼:具有鳍,上下颌 d.呼吸:用鳃呼吸,各个器官也能辅助呼吸 e.循环:心脏1心房1心室,单循环 f .神经:大脑分区,脊髓分节,具有植物性神经系统 g.感官:具侧线系统,韦伯器连接内耳与鳔 h.其他:具有鱼鳔调节身体密度 5.鸟类与爬行类相比的进步特征 a.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性 b.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可通过主动迁徙适应多变的环境 c.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各种复杂行为,可以更好的

材料力学重点总结

材料力学阶段总结 一、 材料力学得一些基本概念 1. 材料力学得任务: 解决安全可靠与经济适用得矛盾。 研究对象:杆件 强度:抵抗破坏得能力 刚度:抵抗变形得能力 稳定性:细长压杆不失稳。 2、 材料力学中得物性假设 连续性:物体内部得各物理量可用连续函数表示。 均匀性:构件内各处得力学性能相同。 各向同性:物体内各方向力学性能相同。 3、 材力与理力得关系, 内力、应力、位移、变形、应变得概念 材力与理力:平衡问题,两者相同; 理力:刚体,材力:变形体。 内力:附加内力。应指明作用位置、作用截面、作用方向、与符号规定。 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一点处得应力。应了解作用截面、作用位置(点)、作用方向、与符号规定。 正应力 应变:反映杆件得变形程度 变形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4、 物理关系、本构关系 虎克定律;剪切虎克定律: ???? ? ==?=Gr EA Pl l E τεσ夹角的变化。剪切虎克定律:两线段 ——拉伸或压缩。拉压虎克定律:线段的 适用条件:应力~应变就是线性关系:材料比例极限以内。 5、 材料得力学性能(拉压): 一张σ-ε图,两个塑性指标δ、ψ,三个应力特征点:,四个变化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拉压弹性模量E ,剪切弹性模量G ,泊松比v , 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得比较: 安全系数:大于1得系数,使用材料时确定安全性与经济性矛盾得关键。过小,使构件安全性下降;过大,浪费材料。 许用应力: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 7、 材料力学得研究方法

1)所用材料得力学性能:通过实验获得。 2)对构件得力学要求:以实验为基础,运用力学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理论,预测理论 应用得未来状态。 3)截面法:将内力转化成“外力”。运用力学原理分析计算。 8、材料力学中得平面假设 寻找应力得分布规律,通过对变形实验得观察、分析、推论确定理论根据。 1) 拉(压)杆得平面假设 实验:横截面各点变形相同,则内力均匀分布,即应力处处相等。 2) 圆轴扭转得平面假设 实验:圆轴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但刚性地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横截面上正应力为零。 3) 纯弯曲梁得平面假设 实验:梁横截面在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梁得纵向纤维;正应力成线性分布规律。 9 小变形与叠加原理 小变形: ①梁绕曲线得近似微分方程 ②杆件变形前得平衡 ③切线位移近似表示曲线 ④力得独立作用原理 叠加原理: ①叠加法求内力 ②叠加法求变形。 10 材料力学中引入与使用得得工程名称及其意义(概念) 1) 荷载:恒载、活载、分布荷载、体积力,面布力,线布力,集中力,集中力偶,极限荷 载。 2) 单元体,应力单元体,主应力单元体。 3) 名义剪应力,名义挤压力,单剪切,双剪切。 4) 自由扭转,约束扭转,抗扭截面模量,剪力流。 5) 纯弯曲,平面弯曲,中性层,剪切中心(弯曲中心),主应力迹线,刚架,跨度, 斜弯 曲,截面核心,折算弯矩,抗弯截面模量。 6) 相当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应力圆,极限应力圆。 7) 欧拉临界力,稳定性,压杆稳定性。 8)动荷载,交变应力,疲劳破坏。 二、杆件四种基本变形得公式及应用 1、四种基本变形:

期末复习材料题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0分) 10. (2011年江苏高考21题)(12分)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关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日:“《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分)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5分)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3分)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 答案: (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2)表象:风俗。 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解析:

大学普通动物学知识点总结

笫一章原生动物门 一. 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器这种单细胞又是一个具有一切动物特性和生理机能的、独立完整的有机体具有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等机能 1.4有特殊的适应性 不良环境下能形成包囊,在失去大部分结构后缩成一团,并分泌胶质在体外形成包囊膜,使自身与外界环境隔开,新陈代谢水平降低,处于休眠状态。待环境条件良好时又长出相应结构,脱囊而出,恢复正常生活。 1.5 群体单细胞动物 特点:由多个单细胞个体聚集而成的群体,但绝大多数群体内的单细胞个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 代表动物:草履虫––结构和功能 结构和功能 ●表膜:包被草履虫体表的膜,即细胞膜、质膜,分三层。最外层膜连续覆盖在体表和纤毛上, 中间层和内层膜形成表膜泡镶嵌系统 纤毛:为细胞质的丝状突起,是草履虫的运动器官。纤毛的基部有复杂的微管纤维网,控制和协调纤毛的运动。 口沟:从草履虫身体后半端开始,在表膜上一条伸向身体中部的斜沟,沟的未端为口(胞口 细胞质:分成外质和内质二部分 外质:为表膜下面的一薄层细胞质,较透明。剌丝泡分布在外质中 刺丝孢:为纺缍形小杆状结构,有小孔开口于表膜。当受到外来刺激时,能释放出内含物,吸水后聚合成丝,能麻庳敌害,有防御功能。 内质:内含颗粒状结构,有流动性。有许多重要结构分布在内质中:食物泡:散布在内质中的许多泡状结构。 食物泡的形成。食物泡的消化功能 伸缩泡和收集管:位于内、外质的交界处,2组,身体前后半部的中部各一对。功能:排除体内多余水分。 草履虫体内水分来源:A.大部分由外界通过表膜渗透进来。B.一部分随食物经胞口和食物泡进入细胞质。 C.小部分为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水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有二种。大核:一个,肾形,位于胞咽附近。功能:主管营养代谢、有丝分裂、细胞分化,通过蛋白质合成来控制表型基因,称为营养核。小核:一个或多个,位于大核凹陷处。功能:是基因储存地,负责基因交换、基因重组,并由小核产生大核。主管生殖、遗传,称为生殖核。草履虫与其它原生动物一样,无专门的呼吸、循环胞器。 呼吸、排泄:靠表膜渗透循环:靠内质环流 1 .无性生殖:横二分裂:小核先作有丝分裂,大核再作无丝分裂,各自延长,分成二部分。虫体从身体中部横缢,形成 2 个子体。.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 三.重要的病原体—疟原虫 疟原虫引起的疟疾的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主要有4 种:1)间日疟原虫●东北西北华北2)三日疟原虫3)恶性疟原虫●云南贵州四川海南岛3)卵形疟原4 种疟原虫的生活史基本 有二个中间寄主:人,雌按蚊 ●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世代:在人体内进行。有性世代:在雌按蚊体人内进行 ●传播媒介:雌按蚊。红细胞前期:在人的肝脏中进行。临床意义:决定潜伏期的长短 ●红细胞内期:在人体的红血细胞中进行。临床意义:决定疟疾症状反复发作的间隔时间 ●红细胞外期:在人体肝脏中进行。临床意义:疟疾复发的根本原因 分类依椐:运动胞器、营养方式 1.鞭毛虫纲Mastigophora:植鞭亚纲夜光虫1.鞭毛虫纲Mastigophora动鞭亚纲 2.纤毛虫纲Ciliata以纤毛为运动器官喇叭虫钟形。 3.肉足纲Sarcodita以伪足为运动器官变形虫 有外壳的肉足纲种类足衣虫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大熊猫壹号书店帮大家整理的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范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1 记得陆游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野外实习正是将课堂上学的理论知识与野外实际或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动物生态学野外实习,不仅验证了书本知识和巩固理论知识,而是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强调整个过程的参与和学习,充分发挥我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让我们更加了解昆虫和鸟类的种类和形态特征。 通过动物生态学的实习,我认识了清西陵的特有鸟类和普遍鸟类,了解到鸟类的生活习性及其形态特征,因此培养了对鸟类的观察兴趣和提高了对鸟类的保护认识。也认识了昆虫共有的目和各目的代表动物,从而初步了解了各目的特征和各自的区别。但由于观察的时间太短,对少数的鸟类特征并未弄清楚。 环境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而植物的分布反映了相应的环境,动物的活动同样影响着环境,因此动植物的生存与环境紧密相连,在本次野外实习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算是顺利,在整个动物生态学的实习中,我学习到如何采集动物标本,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际环境的联系,如何结合实际去加深理论的认识。并且体验了集体分工合作好处,还有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我对动物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但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动物学实习心得体会2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动物的生态分布和规律,提高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同时最重要的是我们在野外实习中,锻炼了自己独立的工作能力也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期4天半的动物学实习就这么结束了,总结这4天半的生活,是冒险,是收获。 在实习之前就听过师兄师姐们跟我们分享过他们之前动物学实习的一些趣事和感受,所以一直对动物学实习充满期待,同时也有点惶恐,因为自己对于毛毛虫、蜥蜴、蛇等动物都很害怕。 实习前晚,小组开了个短暂的会议,选出了组长和副组长,而我也自荐成为了副组长,这样子自己也会多了份责任,责任二字让我在面临恐惧时不会轻易退缩。我们组是个特别的小组,因为我们组没有男生,全部都是女生,我说我们组是“女子十一钗”小组,十一个看似柔弱的女生就此开始了充满冒险和未知的动物学实习之旅。 实习第一天,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位于白云区的帽峰山,老师交代好一些该注意的事后,我们就开始拿着工具去捕动物了,一开始我们都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遇到什么动物,很害怕没什么收获,所以在树上的一些小蚂蚁和毛

材料力学重点总结-材料力学重点

材料力学阶段总结 一.材料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材料力学的任务: 解决安全可靠与经济适用的矛盾。 研究对象:杆件 强度:抵抗破坏的能力 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 稳定性:细长压杆不失稳。 2.材料力学中的物性假设 连续性:物体内部的各物理量可用连续函数表示。 均匀性:构件内各处的力学性能相同。 各向同性:物体内各方向力学性能相同。 3.材力与理力的关系 , 内力、应力、位移、变形、应变的概念 材力与理力:平衡问题,两者相同; 理力:刚体,材力:变形体。 内力:附加内力。应指明作用位置、作用截面、作用方向、和符号规定。 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一点处的应力。应了解作用截面、作用位置(点)、作用方向、 和符号规定。 压应力 正应力拉应力 线应变 应变:反映杆件的变形程度角应变 变形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4.物理关系、本构关系虎 克定律;剪切虎克定律: 拉压虎克定律:线段的拉伸或压缩。 E —— Pl l EA 剪切虎克定律:两线段夹角的变化。Gr 适用条件:应力~应变是线性关系:材料比例极限以内。 5.材料的力学性能(拉压): 一张σ - ε图,两个塑性指标δ 、ψ ,三个应力特征点:p、s、b,四个变化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拉压弹性模量,剪切弹性模量,泊松比 v , G E (V) E G 2 1 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比较: 变形强度抗冲击应力集中

塑性材料流动、断裂变形明显 较好地承受冲击、振动不敏感 拉压s 的基本相同 脆性无流动、脆断仅适用承压非常敏感 6.安全系数、许用应力、工作应力、应力集中系数 安全系数:大于 1的系数,使用材料时确定安全性与经济性矛盾的关键。过小,使 构件安全性下降;过大,浪费材料。 许用应力: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s0 塑性材料 s n s b 脆性材料0b n b 7.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 1)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实验获得。 2)对构件的力学要求:以实验为基础,运用力学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理论,预测理 论应用的未来状态。 3)截面法:将内力转化成“外力” 。运用力学原理分析计算。 8.材料力学中的平面假设 寻找应力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变形实验的观察、分析、推论确定理论根据。 1)拉(压)杆的平面假设 实验:横截面各点变形相同,则内力均匀分布,即应力处处相等。 2)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 实验:圆轴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但刚性地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横截面上正应力 为零。 3)纯弯曲梁的平面假设 实验:梁横截面在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梁的纵向纤维;正应力成线性分 布规律。 9小变形和叠加原理 小变形: ①梁绕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② 杆件变形前的平衡 ③ 切线位移近似表示曲线 ④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叠加原理: ① 叠加法求内力 ② 叠加法求变形。 10材料力学中引入和使用的的工程名称及其意义(概念) 1)荷载:恒载、活载、分布荷载、体积力,面布力,线布力,集中力,集中力偶, 极限荷载。 2)单元体,应力单元体,主应力单元体。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二、计算题: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I z=60125000mm4,y C=157.5m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3.传动轴如图所示。已知F r=2KN,F t=5KN,M=1KN·m,l=600mm,齿轮直径D=400mm,轴的[σ]=100MPa。试求:①力偶M的大小;②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力图。③用第三强度理论设计轴AB 的直径d。 4.图示外伸梁由铸铁制成,截面形状如图示。已知I z=4500cm4,y1=7.14cm,y2=12.86c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20MPa,许用拉应力[σt]=35MPa,a=1m。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梁截荷P。 5.如图6所示,钢制直角拐轴,已知铅垂力F1,水平力F2,实心轴AB的直径d,长度l,拐臂的长度a。试求:①作AB轴各基本变形的力图。②计算AB轴危险点的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

6.图所示结构,载荷P=50KkN,AB杆的直径d=40mm,长度l=1000mm,两端铰支。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 st=2.0,[σ]=140MPa。试校核AB杆是否安全。 7.铸铁梁如图5,单位为mm,已知I z=10180cm4,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确定梁截荷P。 8.图所示直径d=100mm的圆轴受轴向力F=700kN与力偶M=6kN·m的作用。已知M=200GPa,μ=0.3,[σ]=140MPa。试求:①作图示圆轴表面点的应力状态图。②求圆轴表面点图示方向的正应变。③按第四强度理论校核圆轴强度。 9.图所示结构中,q=20kN/m,柱的截面为圆形d=80mm,材料为Q235钢。已知材料E=200GPa,σp=200MPa,σs=235MPa,a=304MPa,b=1.12MPa,稳定安全系数n st=3.0,[σ]=140MPa。试校核柱BC是否安全。

动物学第二学期课后习题作业

第十五章 1.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是什么?试各加以简略说明。 答:脊索动物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是其最主要的3大特征。①脊索是背部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介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脊索来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经加厚、分化、外突,最后脱离原肠而成脊索。脊索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外面围有脊索细胞所分泌而形成的结缔组织性质的脊索鞘。脊索鞘常包括内外两层,分别为纤维组织鞘和弹性组织鞘。充满液泡的脊索细胞由于产生膨压,使整条脊索既具弹性,又有硬度,从而起到骨骼的基本作用。 ②背神经管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一条位于脊索背方的神经管,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所形成。背神经管在高等种类中前、后分化为脑和脊髓。神经管腔在脑内形成脑室,在脊髓中成为中央管。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为一条实性的腹神经索,位于消化道的腹面。 ③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鳃裂。低等水栖脊索动物的鳃裂终生存在并附生着布满血管的鳃,作为呼吸器官,陆栖高等脊索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如两栖纲的蝌蚪)具有鳃裂,随同发育成长最终完全消失。无脊椎动物的鳃不位于咽部,用作呼吸的器官有软体动物的栉鳃以及节肢动物的肢鳃、尾鳃、器官等。 2.脊索动物还有哪些次要特征?为什么说它们是次要的? 答:脊索动物还具有三胚层、后口、存在次级体腔、两侧对称的体制、身体和某些器官的分节现象等特征。因为这些特征同样也见于高等无脊椎动物,所以说它们是次要的。 3.试描述海鞘的呼吸活动和摄食过程。 答:海鞘入水孔的底部有口,通过四周长有触手的缘膜就是宽大的咽,咽几乎占据了身体的大半部(3/4),咽壁被许多细小的鳃裂所贯穿。从口进入咽内的水流经过鳃裂,到达围着咽外的围鳃腔中,然后经出水孔排出。围鳃腔是由身体表面陷人内部所形成的空腔,因其不断扩大,从而将身体前部原有的体腔逐渐挤小,最终在咽部完全消失。由于鳃裂的间隔里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当水流携带着食物微粒通过鳃裂时就能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作用。咽腔的内壁生有纤毛,其背、腹侧的中央各有一沟状结构,分别称为背板和内柱,沟内有腺细胞和纤毛细胞;背板和内柱上下相对,在咽的前端以围咽沟相连,腺细胞能分泌粘液,使沉入内柱的食物粘聚成团,由沟内的纤毛摆动,将食物团从内柱推向前行,经围咽沟沿背板往后导入食道、胃及肠进行消化。肠开口于围鳃腔,不能消化的残渣通过围鳃腔,随水流经出水孔排出体外。 4.何谓逆行变态?试以海鞘为例来加以说明。

《建筑材料》-期末复习资料-选择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气硬性胶凝材料(D)。 A.先在空气中硬化,然后移至水中硬化 B.只能在水中硬化 C.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 D.只能在空气中硬化 2.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 A.氧化镁 B.碳化钙 C.氧化钙 D.氢氧化钙 3.建筑石膏具有良好的防火性,是因为(B)。 A.其孔隙率大 B.本身含有结晶水,蒸发形成水蒸气带 C.其导热性差 D.其硬度较低 4.石灰砂浆一般用于( C )。 A.砌筑潮湿环境的砌体 B.砌筑任何砌体,无限制 C.砌筑自然地面以上,且强度要求不高的临时或简易房屋的砌体砌筑 D.砌筑自然地面以上的承重和非承重的砖石砌体 5.生石灰的消化(熟化)过程为(B)。 A.吸热反应 B.体积膨胀反应 C.体积缩小反应 D.体积无变化 6.建筑石膏制品耐水性差,是因为建筑石膏的孔隙率大,且(B )。 A.加工性能好 B.可微溶于水 C.其导热性好 D.硬化后其体积微膨胀 7.为改善砂浆的和易性并节约石灰膏,可在砂浆中掺入(A)。 A.微漠剂 B.减水剂 C.早强剂 D.防冻剂 8.石灰膏应在储灰坑中存放(C)天以上才可使用。 A.3 B.7 C.14 D.21 9为提高建筑砂浆的保水性,可加入适量的(C )。 A.生石灰 B.水 C.石灰膏 D.砂子 10.生石灰在消化(熟化)后需经一定时间的“陈伏”才能使用,其目的是(C)。 A.降低石灰水化热 B.提高石灰抗碳化能力 C.消除过火石灰的不良影响 D.增加石灰具有效CaO含量 11建筑上常用的水玻璃是(B)。 A.碳酸钠的水溶液 B.硅酸钠的水溶液

C.硅酸钙的水溶液 C.碳酸钾的水溶液 12.消石灰(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B)。 A.CaO B.Ca(OH)2 C.CaCO3 D.CaSO4 13.建筑石膏制品具有(C)的特点。 A.防水性能好 B.防火性能差 C.保湿型能好 D.强度高 14.为了延缓石膏凝结速度,可采用的措施是加入适量的(C)。 A.水玻璃 B.磨细的二水硫酸钙 C.硼砂、动物胶 D.石灰粉 15.体积安定性不良的水泥,应(A )。 A.做废品处理 B.作不合格品处理 C.掺入其他水泥中使用 D.用于次要工程 16.水泥的有效期存期为(C)。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17.国家标准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不得大于(D)。 A.45min B.3h C.390min D.10h 18.水泥出厂后,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时,该批水泥为(B )。 A.废品 B.不合格品 C.两者都不是 D.两者都是 19.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中,(A )不合格时,应作废品处理。 A.氧化镁含量 B.烧失量 C.终凝时间 D.强度 20.生产硅酸盐水泥时需加入适量石膏,其目的是(C)。 A. 增加水泥产量 B.改善水泥体积安定性 C.调节水泥凝结时间 C.降低水泥水化热 21.水泥粉磨得愈细,其(C)。 A.标准稠度用水量越小 B.硬化收缩越小 C.比表面积越大 D.水化放热越小 22.(A )不属于水泥活性混合材料。 A.石灰石矿粉 B.粉煤灰 C.粒化高炉矿渣 D.硅灰 23.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即指水泥浆硬化后(B)的性质。 A.体积不变化 B.体积均匀变化 C.体积不均匀变化 D.不变形

动物学鱼类期末详细总结

鱼类 脊椎动物中最大的类群 外部形态: 软骨鱼硬骨鱼 海生,体呈纺锤形,头扁平,躯体向后逐渐变细 体分头,躯干,尾 最后一个鳃裂为头和躯干的分界 泄殖腔孔为躯干和尾的分界 头部 向前形成吻突,口在腹面,横裂 口前方有一对鼻孔 头侧有眼 躯干部 身体两侧各有一条白色侧线 胸鳍腹鳍背鳍臀鳍 泄殖孔的两侧是腹鳍,比胸鳍小 雄鲨腹鳍内侧有一对鳍脚(交配器官) 尾部 侧扁,两个尾鳍,上叶大下叶小,歪尾型(尾型分为原尾,歪尾,正尾型)淡水鱼,体梭型,侧扁 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头和躯干以鳃盖的后缘为界 躯干和尾的分界是肛门和泄殖孔 头部 口位于头前端,口侧一对触须(鲤鱼) 吻背面有一对鼻孔,分割为前鼻孔和后鼻孔眼侧生 头后侧有一骨质鳃盖,鳃盖下方为鳃腔(硬骨鱼的口位分为端位,上位,下位) 躯干部 两侧各有一条侧线 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 偶鳍包括胸鳍和腹鳍各一对 (腹鳍分为腹位,胸位,喉位) 奇鳍包括背鳍,臀鳍,尾鳍 尾鳍为正尾型 鱼鳍内有鳍条支持 鳍条包括鳍棘和鳍条 触须:着生于口周围,分布有味蕾。范围内为吻须,颌须,鼻须,颏须 眼:无眼睑 鼻孔:硬骨鱼分为前鼻孔和后鼻孔,水从前孔流入后孔流出 鳍的种类 奇鳍:背鳍,臀鳍,尾鳍;偶鳍:腹鳍,胸鳍 背鳍:位于背部中线,维持身体平衡(大马哈鱼第二背鳍为脂鳍,无鳍棘,由脂肪组织构成) 臀鳍:位于肛门和尾鳍之间,维持鱼体垂直平衡 尾鳍:尾部,运动时的舵和推动作用(类型:无尾鳍,正尾型,歪尾型—不对称,原尾型) 胸鳍:头后方,等于前肢。平衡身体,控制运动方向 腹鳍:腹中线两侧,等于后肢。协助背鳍,臀鳍维持平衡,辅助升降,转弯 位置变化较大 软骨鱼:泄殖孔两侧,雄性内侧有生殖器官鳍脚 硬骨鱼: 腹鳍腹位(腹部,低等鱼类—鲤鱼),胸位(胸鳍下方,鳃盖之后—鲈形目),喉位(鳃盖之间),颌位,无腹鳍 鱼鳍内有鳍条支持—包括鳍棘和软鳍条 鳍棘:刚硬不分节;软鳍条:柔软分节,末端分叉或不分叉 棘和鳍条数目是分类特征之一 鳍式: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的记载形式 侧线:鱼类和水生两栖类特有的皮肤感受器,位于躯干两侧,由皮内的侧线管开口在体表侧线鳞上的小孔连接而成,

工程材料期末考试复习题集

第二章晶体结构与结晶 简答题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哪几种?它们的晶格常数和原子排列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 3.在实际金属中存在哪几种晶体缺陷?它们对金属的力学性能有何影响? 4.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工业生产中采用哪些措施细化晶粒?举例说明。 第三章金属的塑性变形 简答题 7、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与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有何异同? 答:相同——塑性变形方式都以滑移或孪晶进行;都是在切应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的。 不同点——在外力作用下,各晶粒因位向不同,受到的外力不一致,分切应力相差大,各晶粒不能同时开始变形,接近45℃软位向先滑移,且变形要受到周围临近晶粒制约相互要协调;晶粒之间的晶界也影响晶粒的塑性变形。多晶体的塑性变形逐次逐批发生,由少数开始,最后到全部,从不均匀到均匀。 8.已知金属Pb、Fe、Cu的熔点分别为327℃、1534℃,1083℃、,试估算这些金属的再结晶温度范围?在室温下的变形属于冷加工还是热加工? 9.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 (1)滑移面和滑移方向是原子排列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 (2)晶界处滑移阻力最大; (3)实际测得的晶体滑移所需的临界切应力比理论计算的数值小的多; (4)Zn、α-Fe和Cu的塑性不同。 作业: 1.解释下列名词:滑移、加工硬化 2.塑性变形的实质是什么?它对金属的组织与性能有何影响? 3.何为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有那些? 4.为什么常温下晶粒越细小,不仅强度、硬度越高,而且塑性、韧性也越好? 第四章二元合金 1.解释下列名词:合金、组元、相、相图、组织、固溶体、金属间化合物、晶内偏析。2.指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 (1)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 (2)间隙相与间隙固溶体 (3)相组成物与组织组成物 答:相组成物:指构成显微组织的基本相,它有确定的成分与结构,但没有形态的概念。例:α和β 组织组成物:指在结晶过程中形成的,有清晰轮廓,在显微镜下能清楚区别开的组成部分。例:α、β、αⅡ、βⅡ、α+β。 (4)共晶反应与共析反应 3.为什么铸造合金常选用有共晶成分或接近共晶成分的合金?用于压力加工的合金选用何种成分的合金为好? 答:铸造性能:取决于结晶的成分间隔与温度间隔,间隔越大,铸造性能越差。 压力加工性能好的合金通常是固溶体,应强度较低,塑性好,变形均匀不易开裂。

《普通动物学》总结

普通动物学总结 第一部分无脊椎动物的一般构造和生理 一、对称 动物身体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这些多种多样的形状也表示出动物的进化过程和动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体制:即动物体的基本形式;无对称—球形对称—辐射对称—两辐对称—两侧对称 ①不对称:体不能分成两个或若干个对称部分——变形虫; ②球形对称:通过一个中心点,有无数对称轴,可将球体切成对称面——放射虫、太阳虫、团藻; ③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央轴有许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表壳虫、钟虫、海绵动物、腔肠动物; ④两辐射对称:由于有口、口道沟的存在,身体只能通过体轴作平行与垂直口道沟的两个对称面——珊瑚纲(海葵)、栉水母; ⑤两侧对称:扁形动物及以上的动物都是属于两侧对称的(扁形、环节、软体、棘皮动物等)。 二、胚层 单细胞原生动物,无所谓胚层的构造,最多如团藻一样只有1层细胞。 多细胞动物:两胚层动物:海绵动物(逆转动物)、腔肠动物。 三胚层动物:扁形动物及以上 三、体腔 体腔是指消化管与体壁之间的腔。扁形动物以下没有任何形式的体腔。原腔动物有原体腔(囊胚腔);自环节动物及以上,都有真体腔。真体腔的产生对消化、循环、排泄、生殖等器官的进一步复杂化都有重大意义,被认为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有些高等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门的蛭纲、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真体腔退化,形成围心腔、排泄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内腔和生殖管。 节肢动物形成了血腔,即发达的血窦;棘皮动物体腔甚发达,一部分体腔还形成水管系统、围血系统等;半索动物有发达的分三部的体腔囊。 腔肠动物:开始出现由内外胚层组成的体壁,其中空的腔叫消化循环腔; 扁形动物:无体腔; 线形动物:具原体腔; 环节动物:始见真体腔; 节肢动物:属混合体腔; 四、体节和身体分部 身体分节也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环节动物是同律分节多,异律分节少;而节肢动物却是异律分节多,同律分节少。异律分节对身体的进一步复杂化有很大的意义。 软体动物身体不分节,它的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3部分。半索动物的体腔前后分3部分,也可以说是3个体节。 棘皮动物的成体看不出分节的现象,但从它们胚胎发育中的3对体腔囊看来,可能是由3体节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五、体表和骨骼 原生动物的体表:有的质膜很薄(变形虫);有的有加厚的角质膜(眼虫);有的具纤维质的胞壁(植鞭目);有的具角质的外壳(表壳虫);有的还具有石灰质的壳(有孔虫);此外还具有硅质骨针的几丁质中心囊的(放射虫)。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总结[1]

1.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特指的是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三大特点: 人为遗传限定、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得到控制、应用于科学实验 5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它有什么意义 实验动物学的核心内容:是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它包括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标准、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控制标准、设施环境控制标准、饲料营养控制标准。 意义: 在符合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及其环境条件下,所做的动物实验无论在时间的先后上,还是在世界的不同实验室里,其实验结果应该具有可重复性和可对比性。 8、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应得到人类的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快乐。 9.针对动物保护主义,科技界的对策是: 1.为动物福利立法,号召“善待动物”。 2.坚持原则、坚持科学、坚持动物实验。 3.进行动物实验伦理审查 提倡动物实验的“3R”原则。Replacement 替代Reduction 减少Refinement 优化10.国际上对动物实验伦理有哪些要求 1.动物居住空间应符合标准,注意日常饲养管理,不使动物陷入饥饿、缺水和患病。 2.尽可能的采用替代法最少地使用和牺牲动物。 3.在必须使用犬、猫和猴时,在实验前应进行训练,尽可能地减少动物的恐惧和不安。 4.实验结束和动物不可能恢复时,应采取安乐死。 5.要爱护动物和对由于试验死亡的动物应持有怜悯和感激之情。 动物实验的“3R原则”: 1替代(Replacement)替代是指用其它实验方法替代用哺乳类动物进行实验研究。 2. 减少(Reduction)减少是指某一研究必须要使用实验动物,而又没有可靠的替代方法时,应考虑把使用动物的数量减少到实验研究目的所必需的最少数量。 3 优化(Refinement)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减轻或避免给动物造成痛苦和不安,提高动物福利的同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遗传控制 1. 请说出实验动物种、品种、品系的概念。 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由自然选择形成。 品种(stock):是种以下的非自然分类单位,由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出来的,具有某些生物学特性,能稳定遗传。

材料力学总结Ⅱ(乱序,建议最后阶段复习)

材料力学阶段总结 一.材料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 材料力学的任务: 解决安全可靠与经济适用的矛盾。 研究对象:杆件 强度:抵抗破坏的能力 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 稳定性:细长压杆不失稳。 2. 材料力学中的物性假设 连续性:物体内部的各物理量可用连续函数表示。 均匀性:构件内各处的力学性能相同。 各向同性:物体内各方向力学性能相同。 3. 材力与理力的关系,内力、应力、位移、变形、应变的概念 材力与理力:平衡问题,两者相同; 理力:刚体,材力:变形体。 内力:附加内力。应指明作用位置、作用截面、作用方向、和符号规定。 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一点处的应力。应了解作用截面、作用位置(点)、 作用方向、和符号规定。 变形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4. 物理关系、本构关系 虎克定律;剪切虎克定律: 拉压虎克定律:线段的拉伸或压缩。 E ——I 巴 EA 剪切虎克定律:两线段 夹角的变化。 Gr 适用条件:应力?应变是线性关系:材料比例极限以内。 5. 材料的力学性能(拉压): 一张C - &图,两个塑性指标3、书,三个应力特征点: p 、 s 、 b ,四个 变化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拉压弹性模量E ,剪切弹性模量G,泊松比v , G E 2(1 V ) 正应力 压应力 拉应力 应变:反映杆件的变形程度 线应变 角应变

6. 安全系数、 许用应力、工作应力、应力集中系数 安全系数:大于1的系数,使用材料时确定安全性与经济性矛盾的关键。 过小,使构件安全性下降;过大,浪费材料。 许用应力: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脆性材料 7. 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 1) 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实验获得。 2) 对构件的力学要求:以实验为基础,运用力学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理 论,预测理论应用的 未来状态。 3) 截面法:将内力转化成“外力”。运用力学原理分析计算。 8. 材料力学中的平面假设 寻找应力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变形实验的观察、分析、推论确定理论根据。 1) 拉(压)杆的平面假设 实验:横截面各点变形相同,则内力均匀分布,即应力处处相等。 2) 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 实验:圆轴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但刚性地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横截面 上正应力为零。 3) 纯弯曲梁的平面假设 实验:梁横截面在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梁的纵向纤维; 正应力 成线性分布规律。 9小变形和叠加原理 小变形: ① 梁绕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② 杆件变形前的平衡 ③ 切线位移近似表示曲线 ④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叠加原理: ① 叠加法求内力 ② 叠加法求变形。 10材料力学中引入和使用的的工程名称及其意义(概念) 1) 荷载:恒载、活载、分布荷载、体积力,面布力,线布力,集中力, 集中力偶,极限荷载。 2) 单元体,应力单元体,主应力单元体。 3) 名义剪应力,名义挤压力,单剪切,双剪切。 4) 自由扭转,约束扭转,抗扭截面模量,剪力流。 塑性材料 n s n b

普通动物学总结各门动物特点

一、原生动物门 包含种类:鞭毛虫、变形虫、纤毛虫 主要特征: 1、真核单细胞动物(绝大部分为单细胞个体,少数为单细胞群体) 2、运动和摄食器官:鞭毛(鞭毛虫)、纤毛(纤毛虫)、伪足(变形虫) 3、消化:通过食物泡 4、呼吸、代:体表 5、生殖方式:主要无性生殖(纤毛虫接合生殖(有性)) 6、适应性:包囊 (一)鞭毛纲 1、三分质膜(表膜条纹) 2、绿色鞭毛虫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形成副淀粉粒 3、水分调节:伸缩泡吸收过多水分(溶有代废物),排入储蓄泡,再经胞口排出体外 4、纵二分裂 5、动鞭亚纲中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黑热病(1/5),主要靠白蛉子传播,病症是肝脏肿大、发高烧、贫血以至死亡。 6、动鞭亚纲中的锥虫又叫睡病虫 (二)肉足纲 1、外质与质 2、伪足,变形运动,形成食物泡(胞饮) 3、水分调节:伸缩泡吸收过多水分 4、二分裂 5、有孔虫帮助勘探矿物、石油;确定地质年代 6、痢疾变形虫(溶组织阿米巴)寄生在人肠道,能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 (三)孢子纲 1、间日疟原虫 (四)纤毛纲(草履虫) 1、三层表膜中间一层+最一层形成表膜泡:缓冲带 2、大小两核 3、外质之间有两个伸缩泡,一个在体前部、一个在体后部 4、横二分裂/ 接合生殖 二、海绵动物门 主要特征: 1、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细胞有相对独立性 2、没有组织和器官的分化 3、侧生动物 4、体壁:两层细胞(扁细胞,领细胞)疏松结合,之间为中胶层

5、水沟系 6、生殖方式:无性/ 有性 无性:出芽/芽球有性:精子由领细胞吞食后失去鞭毛和领成为变形虫状被带入卵 7、两囊幼虫、逆转现象 8、分类:钙质海绵纲、六放海绵纲(硅质)、寻常(硅质/海绵质纤维) 9、原始性(与原生动物相似):领细胞(领鞭毛虫)、细胞消化、细胞疏松而独立 进步性:发育中有胚层分化、具有几种不同功能的细胞且细胞之间有联系、与多细胞动物大致相同的核酸和氨基酸 三、腔肠动物门 主要特征: 1、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 2、浮浪幼虫 3、辐射对称 4、两胚层:腔肠动物第一次出现了胚层分化——胚层、中胶层、外胚层 5、皮肌细胞 6、神经细胞:神经网,扩散神经系统 7、消化循环腔 8、世代交替:有性和无性生殖的方式往往在同一种生活史的不同阶段 9、发育到囊胚就孵化出来 (一)水螅纲【最低等,由此向其他两纲分化】 1、结构简单 2、水母型一般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 3、生活史大部分有世代交替现象 (1)水螅型 群体多态现象:同一生活型上存在不同的功能个体 水螅体/生殖体 (2)水母型 (二)钵水母纲 1、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 2、个体较水螅水母大,无缘膜 3、消化循环腔较复杂 4、生殖腺来源于胚层(水螅水母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三)珊瑚纲 1、没有水母型,只有水螅型 2、螅体构造复杂 5、生殖腺来源于胚层(水螅纲水螅型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动物学复习总结(全部)

绪论实验动物科学 1、实验动物科学包含的内容 分为两个领域1、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 2、比较医学(动物实验) 包括1个研究(通过人工培育或人工改造等研究)3个控制(对动物携带的微生物及其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实行控制;使实现动物的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为科学研究、教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的生产及其质量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提供专用的标准化实验动物。) 内容包括:1、实验动物遗传育种学2、实验动物医学3、比较医学4、实验动物环境生态学5、动物实验技术 2、实验用动物的分类 ①经济动物②野生动物③观赏动物④实验动物 3、实验动物的定义 指经过人工培育和改造,对其携带的微生物、遗传及营养、环境因子实行控制,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为满足科学研究,教学,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及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需要而驯养,繁殖,育成的动物。 4、我国第一部实验动物法规,1988年《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卫生部2项法规《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医学实验动物标准》 第二章遗传学质量控制 1.实验动物的遗传学分类 ①原生动物门②海绵动物门③腔肠动物门④扁形动物门⑤线性动物门⑥环节动物门⑦软体动物门⑧节肢动物门⑨ 棘皮动物门⑩原索动物门 11 脊椎动物门 2.近交系动物 (1)近交系动物的定义(3点) 经连续20代以上的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培育而成,同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20代或以后的一对共同祖先的遗传群体,近交系数达98.6%,该品系称为近交系。 (2)近交系动物的命名 一般以大写英文字母命名,亦可以用大写英文字母加阿拉伯数字命名,阿拉伯数字与英文字母等高,符号应尽量简短。C3H BALB/c (3)近交系动物的遗传学特性 ①基因纯和性②同基因性③表现型的均一性④遗传稳定性⑤个体性⑥分布广泛性 ⑦背景资料和数据比较完整⑧可分辨性 (4)近亲交配的弊端 意义:①实验动物获得遗传均一性的典型方法。②使用较少的近交系动物,即可达到统计学要求的精密度③同一近交系的全部动物,在遗传上相同,从而减少了表现型的变异④在个体之间能相互接受皮肤和肿瘤移植弊端:①在固定基因时,有害的隐性基因也会纯合,出现不利的性状而造成育种失败②近交还可能导致多基因之间丧失平衡,从而使高度纯化的动物对不良环境的调节适应能力降低③近交使动物失去为保持足够生物适合度所必需的最低水平的基因杂合性,从而影响动物生长率,寿命,对疾病的感受性,生活力,体力及繁殖能力。 (5)近交系数Fn=1-(1-△F)n n:d代数△F 每一代近交系数的上升率,连续合同胞的兄弟妹交配,每代△F=19% (举例:近交系数F20=1-(1-0.19)20=0.986 3.封闭群动物 1.封闭群动物的定义 以非近交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 2.封闭群动物的命名 封闭群由2~4个大写英文字母命名,种群名称前标明保持者的英文缩写名称,第一个字母须大写,后面的字母小写,一般不超过4个字母。保持者与种群名字之间用冒号分开。 Ssmu:KM 3.封闭群动物的遗传学特性 ①基因库大,杂合率高②群体基因频率基本保持稳定③在封闭群体内,个体间差异程度主要取决于其祖代起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