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2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25《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场所、原则、要求和方法等。

1.2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消防安全标志作为传递消防安全信息的场所。

2 引用标准

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

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术语

3.1观察距离viewing distance

观察者眼睛至标志中心点的距离。

在本标准中,观察距离用字母D表示,如图1所示。

3.2观察角viewing angle

观察者的眼睛和标志中心点的连线与标志所在平面的夹角。

在本标准中,观察角用字母。表示,如图1所示。

3.3偏移距离displacement

标志的中心点至眼睛正视标志所在平面时的视轴的距离。

在本标准中,偏移距离用字母X表示,如图1所示。

3.4偏移角angle of displacement

标志的中心点和眼睛的连线与眼睛正视标志所在平面时的视轴之间的夹角。在本标准中,偏移角用字母θ表示,如图1所示。

4设置场所

4.1旅游景点、露天娱乐场、市区街道、广场、停车场和集贸市场等。

4.2GBJ16和GBJ45中规定的建筑物。

4.3车站、机场、港口、码头、桥梁、隧道、加油站、交通工具和地下工程等。

4.4林区、矿区、油田和海上钻井平台等。

4.5其它设置消防安全标志的场所。

5设置原则

5.1商场(店)、影剧院、娱乐厅、体育馆、医院、饭店、旅馆、高层公寓和候车(船、机)室大厅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紧急出口、疏散通道处、层

间异位的楼梯间(如避难层的楼梯间)、大型公共建筑常用的光电感应自动门或360°旋转门旁设置的一般平开疏散门,必须相应地设置“紧急出口”标志。在远离紧急出口的地方,应将“紧急出口”标志与“疏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通往紧急出口的方向。

5.2紧急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单向门必须在门上设置“推开”标志,在其反面应设置“拉开”标志。

5.3紧急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上应设置“禁止锁闭”标志。

5.4疏散通道或消防车道的醒目处应设置“禁止阻塞”标志。

5.5滑动门上应设置“滑动开门”标志,标志中的箭头方向必须与门的开启方向一致。

5.6需要击碎玻璃板才能拿到钥匙或开门工具的地方或疏散中需要打

开板面才能制造一个出口的地方必须设置“击碎板面”标志。

5.7各类建筑中的隐蔽式消防设备存放地点应相应地设置“灭火设备”、“灭火器”和“消防水带”等标志。室外消防梯和自行保管的消防梯存放点应设置“消防梯”标志。远离消防设备存放地点的地方应将灭火设备标志与方向辅助标志联合设置。

5.8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固定灭火系统的手动启动器等装置附近必须

设置“消防手动启动器”标志。在远离装置的地方,应与方向辅助标志联合设置。

5.9没有火灾报警器或火灾事故广播喇叭的地方应相应地设置“发声警报器”标志。

5.10设有火灾报警电话的地方应设置“火警电话”标志。对于没有公用电话的地方(如电话亭),也可设置“火警电话”标志。

5.11设有地下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和不易被看到的地上消火栓等消防器具的地方,应设置“地下消火栓”、“地上消火栓”和“消防水泵接合器”等标志。

5.12在下列区域应相应地设置“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禁止放易燃物”、“禁止带火种”、“禁止燃放鞭炮”、“当心火灾──易燃物”、“当心火灾──氧化物”和“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等标志:

a.具有甲、乙、丙类火灾危险的生产厂区、厂房等的入口处或防火区内;

b.具有甲、乙、丙类火灾危险的仓库的入口处或防火区内;

c.具有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堆场等的防火区内;

d.可燃、助燃气体储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区内;

e.民用建筑中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变压器室,存放、使用化学易燃、易爆物品的商店、作坊、储藏间内及其附近;

f.甲、乙、丙类液体及其它化学危险物品的运输工具上;

g.森林和矿山等防火区内。

5.13存放遇水爆炸的物质或用水灭火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设置“禁止用水灭火”标志。

5.14在旅馆、饭店、商场(店)、影剧院、医院、图书馆、档案馆(室)、候车(船、机)室大厅、车、船、飞机和其它公共场所,有关部门规定禁止吸烟,应设置“禁止吸烟”等标志。

5.15其它有必要设置消防安全标志的地方。

6设置要求

6.1消防安全标志应设在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醒目的位置。标志的正面或其邻近不得有妨碍公共视读的障碍物。

6.2除必须外,标志——般不应设置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也不应设置在经常被其它物体遮挡;的地方。

6.3设置消防安全标志时,应避免出现标志内容相互矛盾、重复的现象。尽量用最少的标志把必需的信;息表达清楚。

6.4方向辅助标志应设置在公众选择方向的通道处,并接通向目标的最短路线设置。

6.5设置的消防安全标志,应使大多数观察者的观察角接近90°。

6.6消防安全标志的尺寸由最大观察距离D确定。测出所需的最大观察距离以后,根据GB13495附录A确定所需标志的大小。

观察距离D的确定参照本标准附录A(参考件)。

6.7标志的偏移距离X应尽量缩小。对于最大观察距离D的观察者,偏移角8一般不宜大干5°,最大不应大于15°。如果受条件限制,无法满足该要求,应适当加大标志的尺寸以满足醒目度的要求。

6.8在所有有关照明下,标志的颜色应保持不变。

6.9消防安全标志牌的制作材料

6.9.1疏散标志牌应用不燃材料制作,否则应在其外面加设玻璃或其它不燃透明材料制成的保护罩。

6.9.2其它用途的标志牌其制作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使用场所的防火要求;对室内所用的非疏散标志牌,其制作材料的氧指数不得低于32。

6.10室内及其出入口的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6.10.1疏散标志的设置要求

6.10.1.1疏散通道中,“紧急出口”标志宜设置在通道两侧部及拐弯处的墙面上,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地面不应大于1m,如图2所示。也可以把标志直接设置在地面上,上面加盖不燃透明牢固的保护板,如图3所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袋形走道的尽头离标志的距离不应大于

10m。

6.10.1.2疏散通道出口处,“紧急出口”标志应设置在门框边缘或门的上部,如图4所示A或B的位置。标志脾的上边缘距天花板高Al不应小于0.5m。位置A处的标志牌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h2不应小于2.0m。

6.10.1.3如果天花板的高度较小,也可以在图4中C、D 的位置设置标志,标志的中心点距地面高度h3应在1.3m─1.5m之间。

6.10.1.4悬挂在室内大厅处的疏散标志牌的下边缘距地面的

高度不应小于2.0m,如图5所示。

6.10.2附着在室内墙面等地方的其它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高度应在1.3m—1.5m之间。

6.10.3悬挂在室内大厅处的其它标志牌下边缘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2.0m。

6.10.4在室内及其出入口处,消防安全标志应设置在明亮的地方。消防安全标志中的禁止标志(圆环加斜线)和警告标志(三角形)在日常情况下

其表面的最低平均照度不应小于5lx,最低照度和平均照度之比(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提示标志(正方形)及其辅助标志应满足以下要求:

6.10.4.1需要外部照明的提示标志及其辅助标志,日常情况下其表面的最低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也应满足上述要求。当发生火灾,正常照明电源中断的情况下,应在5s内自动切换成应急照明电源,由应急照明灯具照明,标志表面的最低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仍应满足上述要求。

6.10.4.2具有内部照明的提示标志及其辅助标志,当标志表面外部照明的照度小于51x时,应能在5s内自动启动内部照明灯具进行照明。当发生火灾,内部照明灯具的正常照明电源中断的情况下,应在5s内自动切换成应急照明电源。无论在哪种电源供电进行内部照明的情况下,标志表面的平均亮度宜为17—34cd/m2,但任何小区域内的最大亮度不应大于80cd/m2,最小亮度不应小于15cd/m2,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之比不应大干5:1。

6.10.4.3用自发光材料制成的提示标志牌及其辅助标志牌,其表面任一发光面积的亮度不应小于0.51cd/m2。文字辅助标志牌表面的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之比不应超过3:2,图形标志的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之比不应超过5:2。

6.11室外设置的消防安全标志应满足以下要求:

6.11.1室外附着在建筑物上的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3m。

6.11.2室外用标志杆固定的标志牌的下边缘距地面高度应大于1.2m。

6.11.2.1设置在道路边缘的标志牌,其内边缘距路面(或路肩)边缘不应小于0.25m,标志脾下边缘距路面的高度应在

1.8—

2.5m之间。如图6所示。

6.11.2.2设置在道路边缘的标志牌,在装设时,标志牌所在平面应与行驶方向垂直或成80°~90°角,如图7所示。

6.11.2.3设置在道路边缘的警告标志到危险地点的距离,根据道路的计算行车速度,按表1选取。

表1

计算行车速度,km/h>60≤60

标志到危险地点距离,m100~25020~100

6.11.3消防安全标志牌应设置在室外明亮的环境中。日常情况下使用的各种标志牌的表面最低平均照度不应小于51x,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夜间或较暗环境下使用的消防安全标志牌应采用灯光照明以满足其最低平均照度要求,也可采取自发光材料制作。设置在道路边缘供车辆使用的消防安全标志牌也可采用逆向反射材料制作,反光方式参考附录B(参考件)。

6.12对于地下工程,“紧急出口”标志宜设置在通道的两侧部及拐弯处的墙面上,标志的中心点距地面高度应在1.0m—1.2m之间,也可设置在地面上(如图3所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干10m。标志的照明应满足6.10.4条和6.13条的要求。

6.13给标志提供应急照明的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应满足所处环境的相应标准或规范要求,但不应小于20min。

7设置方法

7.1方式

7.1.1附着式:消防安全标志牌可以采用钉挂、粘贴、镶嵌等方式直接附着在建筑物等设施上,如图3和图4中B、C、D所示。

7.1.2悬挂式:用吊杆、拉链等将标志脾悬挂在相座位置上。适用于宾馆、饭店、候车(船、机)室大厅及出入口等处。如图5所示。

7.1.3柱式:把标志牌固定在标志杆上,竖立于其指示物附近。如图6所示。

7.2间隙

7.2.1两个或更多的正方形消防安全标志一起设置时,各标志之间至少应留有标志公称尺寸0.2倍的间隙,如图8所示。

7.2.2两个相反方向的正方形标志并列设置时,为避免混淆,在两个标志之间至少应留有一个标志的间隙,如图9所示。

7.2.3当疏散标志与灭火设备标志并列设置并且二者方向相同时,应将灭火设备标志放在上面,疏散标志放在下面。两个标志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标志公称尺寸的0.2倍。如图10所示。

7.2.4两个以上标志牌可以设置在一根标志杆上。但最多不能超过4个。

7.2.4.1应按照警告标志(三角形)、禁止标志(圆环加斜线)、提示标志(正方形)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如图11所示。

见图

7.2.4.2根据设置地点,标志的设置应符合本标准第6.11.2条的要求。

7.2.4.3正方形和其它形状的标志牌共同设置时,正方形标志牌与标志杆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标志公称尺寸的0.2倍,其它形状的标志牌与标志杆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5cm,如图11a所示。

7.2.4.4两个或多个三角形(圆形)标志牌或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标志牌共同设置在同一标志杆时,各标志牌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5cm,如图11b所示。

7.2.4.5两个正方形的标志牌设置在一个标志杆上时,两者之间的间隙不应小于标志公称尺寸的0.2倍,如图11c所示。

7.3固定方法

7.3.1附着设置的消防安全标志牌如用钉子固定,一般情况下圆形和三角形标志牌至少固定三点,正方形和长方形标志牌至少固定四点。固定点宜选在边缘衬底色部位。用胶粘贴的标志牌应将其背面涂满胶或将其边缘、中心点涂上胶固定。

7.3.2悬挂设置的消防安全标志牌至少用两根悬挂杆(线),悬挂后不得倾斜。较轻的标志牌应配备较牢固的支架再悬挂。

7.3.3柱式设置的消防安全标志牌应用螺栓、管箍等牢固地固定在标志杆上。

7.3.3.1窗外设置的消防安全标志应考虑风压力的作用,夺力可按下式计算

P=0.5ρcυ2

式中:P──单位面积上的风压力,Pa;

ρ──空气密厦,一般取1.2258kg/m3;

c──风力系数(标志牌c=1.2,标志杆c=0.7);

υ──风速,m/s(一般为30─50m/s)。

求出外力后,根据标志牌的不同支撑方式进行标志牌、标志杆、横梁、联接螺栓及基础稳定验算,求得各部位断面尺寸等。

7.3.3.2如果标志牌的强度不够,可以采用加厚、背面加筋或卷边加固等方式提高强度。

7.3.4以其它方式设置的消防安全标志牌都应牢固,以保证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8检查与维修

设置的消防安全标志牌及其照明灯具等应至少半年检查一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及时修整、更换或重新设置:

a. 破坏或丢失;

b. 标志的色度坐标及亮度因数超出其适用范围(参见附录C中表

C1);

c. 逆向反射标志的逆向反射系数小于最小反射系数的50%(参见附录C中表C2);

d. 无法满足本标准第6.10.4、6.11.3、6.12和6.13条要求。

附录A观察距离D的确定方法及示例(参考件)观察距离应根据标志的设置地点和观察地点来确定:

A1如图A1a所示,如果将标志设在A处,要求对门口的观察者保持良好的醒目度,那么观察距离D为门口观察者的眼睛至标志的距离。

A2如果要求标志对房间内任何位置站立的观察者皆保持良好的醒目度,那么应找出最大的观察距离D,即为房间内离标志最远位置的观察者的眼睛至标志的距离。如图A1b所示,如果标志设在A处,那么最大观察距离为D#A#;如果标志设在B处,那么最大观察距离为D#B#。

A3室外禁止标志和警告标志的最大观察距离应根据禁止和警告的内容引起观察者做出反应的安全距离来确定。例如要求在某危险品仓库周围

20m的距离内禁止烟火,那么最大观察距离D即为20m。A4设置在道路边缘的标志牌应根据消防车或其它车辆的速度来确定最大观察距离D。具体可参考表A1推荐的最大观察距离。

表A1行车速度及最大观察距离的关系

计算行车速度v, km/h v≥ 60v<60满足醒目度要求的最大观察距离D,m2516

标志的型号65

附录B逆向反射材料制成的消防安全标志牌的反光方法(参考

件)

B1禁止标志采用全部反光或黑色图案不反光,其它反光。

B2警告标志采用黄底反光,黑色图案和边框不反光。

B3提示标志中,符号较简单的标志采用全部反光:符号较复杂的标志,可采用白色符号反光,红底或绿底不反光。

B4方向辅助标志采用箭头反光,红底或绿底不反光。

B5与警告标志联用的文字辅助标志采用黄底反光,黑字不反光。

B6与禁止标志联用的文字辅助标志,采用全部反光。

B7与提示标志联用的文字辅助标志采用文字反光,红底或绿底不反光。

附录C消防安全标志的常用颜色范围及逆向反射系数(参考

件)

C1消防安全标志的颜色应符合表C1要求。

C2逆向反射色膜的逆向反射系数最低值应符合表C2要求。用逆向反射材料印制的

消防安全标志牌,其逆向反射系数不应小于表C2中数值的70%。

表C2

附录D消防安全标志牌的厚度(参考件)

附录E文字辅助标志的尺寸(参考件)

E1长方形提示标志中的文字高度见表E1。如果文字一行写不下或需要加英文辅助标志,可以将文字栏扩大成正方形,相应地将原来的方向辅助标志栏制做成长方形。

表E1长方形提示标志中的文字高度

E2与其它标志联用的文字辅助标志尺寸见表E2。表中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参见GB13495—92第5章。

表E2与其它标志联用的文字辅助标志尺寸

辅助标志应与其联用标志一样,在边缘勾一衬底色。衬底色的颜色、宽度应与联用标志一致。E3英文辅助标志的宇高与汉字相同。E4文字的间隔、粗细等应不小于表E3的要求。

表E3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23章 遏制高通货膨胀)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 第23章遏制高通货膨胀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极高通货膨胀(very high inflation) 答:极高通货膨胀在本书中的定义为:年通货膨胀率为100%或更多。在其他教材中,极高通货膨胀是按物价上涨的幅度和趋势划分的通货膨胀类型之一,指通货膨胀极端严重,已经无法控制,物价一日数涨,达到天文数字,钞票形同废纸,货币体系崩溃,经济濒于瓦解,政局摇摇欲坠。一战后的德国,二战后的希腊、匈牙利以及解放前夕的旧中国都发生过这样的通货膨胀。 2.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答:恶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以极高的、完全失去控制的速率持续上升的现象。有学者认为,物价总水平每月以50%以上的速率持续上升,为恶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较为少见,它往往发生在战争期间或战后初期。20世纪的德国和20世纪40年代末的中国都曾出现这种物价上涨率数以亿计的急剧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政府大规模地滥发货币造成的,但深层的原因往往是政府巨额的财政赤字,因此恶性通货膨胀的治理最终还要依赖于财政政策的改变。在恶性通货膨胀中,货币丧失储藏价值功能,而且至少部分丧失交换媒介的职能,公众尽管不可能完全放弃正在迅速贬值的货币,但要进行代价高昂的努力,以减少货币持有量。恶性通货膨胀理论的代表人物卡甘认为,在恶性通货膨胀时,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反比地依赖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当实际通货膨胀率大于均衡通货膨胀率时,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而不一定是货币供给的增加可能使通货膨胀率上升。 3.货币贬值(debasing the currency) 答:货币贬值,亦称“通货贬值”,是“货币升值”的对称。 在金本位制条件下,货币贬值是指降低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从而使该货币与黄金及外国货币兑换比价下降,以使本国货币价值下降的措施。 在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贬值可分为货币的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两种。货币对内贬值可根据国内消费品物价指数(CPI)的上升幅度来确定,通常是因为出现通货膨胀所导致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属于自行贬值;货币对外贬值则根据该国货币与外国货币兑换比例的下降幅度来确定,通常是指政府宣布调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比价,属于法定贬值。一般来说,货币的对外贬值是由对内贬值造成的,但因对汇率的变动还受国际收支状况和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货币对内的实际贬值与对外汇率的跌落并不一致。货币对内贬值对于债权人和

宏观经济学第2章习题与答案

第 14 章国民收入的核算 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投资折旧净投资存货投资净出口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 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二、判断题(正确标出“ T” ,错误标出“ F” ) 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乍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2 ?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务劳动要计入 GDP之内。() 3.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4.用价值增值法计算一国产出的总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 5.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的价值增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6?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 GDP勺一部分。() 7.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 8.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9. 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 GDP勺一部分,也是日本 GNP勺一 部分。() 10. 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 GDP中。() 11. 用支出法核算GDP寸,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 GDP中。() 12. 政府国防费用支出不属于政府购买。() 13. 失业救济金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 14.居民购买住房是一种消费支出,住宅是一种耐用消费品。( ) 15.购买普通股票是

投资的一部分。 ( ) 16.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 ( ) 17?总投资和净投资之差就是 GNF和NNF之差。() 18 .如果一个企业用购买的一台新设备替换一台报废的旧设备,因为机器数量未变, 所以企业购买这台新设备不属于投资行为。 ( ) 19?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F中。() 20.家庭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 GDF中。() 21.国内生产总值是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国外净要素支付后的余额。( ) 22. 折旧费用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 ) 23. 国民生产净值衡量的是在一年内对在商品生产中消耗的资本作了调整后的最 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 24. 国民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 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 得到的报酬总和,它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 ( ) 25. 居民得到的收入不一定是他们挣得的。 ( ) 26. 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 ) 27. GDF缩减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勺比率。() 28. 如果两个国家的GDP总值相同,那么它们的生活水平相同。() 29. 如果 2000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高于 1999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那么,我们 就知道, 2000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一定比 1999年的多。( ) 30. 在衡量一国人均GDP寸,用总产出除以那些实际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劳动力数 量。( ) 31. 在甲乙两国产出不变的条件下,将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两国的GDP 总 和会增加。( ) 32. 在通货膨胀时,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要高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 33. 发达国家以名义汇率折算的GDP高于以购买力平价折算的GDP ( t )

宏观经济学第2次作业

宏观经济学(甲)》第二次平时作业 第十二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 总供给分析 第 1 题:总需求曲线为何向右下方倾斜? 答:总需求会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或者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提高。这也就是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财富效应(实际余额效应)。所以,总需求曲线会向右下方倾斜。 第 2 题: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 答: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平坦,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小或几乎不变动,总需求曲线越陡直,即总需求对于价格不敏感,财政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的具体项目。 第 3 题: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效果较好的条件是什么? 答:从总供求模型来说,总供给曲线越陡直,即物价水平变动很大也不会影响总供给,总需求曲线越平坦,即总需求对于价格很敏感,货币政策对增加均衡国民收入的效果就越好。当然,经济中也必须有货币政策可以发挥作用的企业投资的重要具体项目。 11 .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600+0.8Y ,投资函数为I=400-50r ,政府购买为200 ;货币需求函数为L=250+0.5Y-125r ,名义货币供应量为1250 ,价格水平为1 。求:

(1)IS方程和LM 方程; (2)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 (3)假设充分就业收入为5000 ,若政府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增加多少货币供给? 4)当价格水平可以变动时,推导出总需求函数; 5)假定总供给函数为Y=2375+125P, 根据(4)求出的总需求函数,求均衡价格水平和均衡收入 12.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消费C=800+0.8Yd ,税收T=0.25Y ,投资 I=200-50r ,政府购买G=200 ,货币需求Md/P=0.4Y-100r ,货币供给Ms=900 (名义货币量),总供给函数为Y=2350+400P ,试求: (1)总需求函数; (2)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的收入水平为Y 和价格水平为P,假定经济的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2850 ,试问该经济是否实现了充分就业?此时政府应采取怎么样的政策,以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

宏观经济学第2章 习题与答案

f 第14章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投资折旧净投资存货投资净出口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二、判断题(正确标出“T”,错误标出“F”) 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2.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务劳动要计入GDP之内。() 3.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4.用价值增值法计算一国产出的总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5.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的价值增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 6.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GDP的一部分。() 7.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8.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9.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10.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GDP 中。() 11.用支出法核算GD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DP中。() 12.政府国防费用支出不属于政府购买。() 13.失业救济金属于政府的转移支付。()

14.居民购买住房是一种消费支出,住宅是一种耐用消费品。() 15.购买普通股票是投资的一部分。() 16.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 17.总投资和净投资之差就是GNP和NNP之差。() 18.如果一个企业用购买的一台新设备替换一台报废的旧设备,因为机器数量未变,所以企业购买这台新设备不属于投资行为。() 19.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20.家庭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中。() 21.国内生产总值是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国外净要素支付后的余额。()22.折旧费用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23.国民生产净值衡量的是在一年内对在商品生产中消耗的资本作了调整后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4.国民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报酬总和,它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 25.居民得到的收入不一定是他们挣得的。() 26.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27.GDP缩减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28.如果两个国家的GDP总值相同,那么它们的生活水平相同。() 29.如果2000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高于1999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那么,我们就知道,2000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一定比1999年的多。()30.在衡量一国人均GDP时,用总产出除以那些实际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劳动力数量。() 31.在甲乙两国产出不变的条件下,将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两国的GDP 总和会增加。() 32.在通货膨胀时,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要高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概览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 答:消费物价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指标,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CPI 100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格 =? 消费物价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例如,品质的改善可能带来一部分消费品价格而非商品劳务价格总水平的提高,但消费价格指数不能准确地表明这一点,因而有夸大物价上涨幅度的可能。消费价格指数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标之一。 2.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 ) 答:通货膨胀率指报告期物价总水平同基期物价总水平的比率,用以衡量通货膨胀的程度。通货膨胀率的计算一般采用以下三种物价指数:①消费物价指数,反映生活消费物品和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程度的相对数,通常根据具有代表性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编制而成。在中国主要有两种,即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②批发物价指数,是反映商品批发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而成;③国民经济平减指数,即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考察一段时期内平均每年(月)通货膨胀率,可根据相应时期的物价指数用几何平均法计算。 3.生产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 答:生产物价指数指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它等于企业购买的固定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值与基年一篮子价值的比率再乘100。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消费价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物价指数的变动在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中是有用的。 4.指数化(indexation ) 答:指数化指定期地根据物价指数来调整有关的名义经济指标(如名义收入、名义工资

宏观经济学第23章作业

第23章 一、判断正误题 1.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等于支出,因为卖者的收入必定等于买者的支出。 2.一个苹果的生产对GDP的贡献大于一只金戒指的生产,因为食物本身是生活的必需品。 3.如果木场把1000美元木材出售给木匠,木匠用这些木材盖了一座以5000美元出售的房子,则对GDP的贡献是6000美元。 4.一个人均GDP高的国家通常生活水平或生活质量都高于人均GDP低的国家。 5.如果2010年的名义GDP大于2009年的名义GDP,真实产量必定增加了。 6.如果美国的GDP大于美国的GNP,那么外国人在美国的生产大于美国居民在世界其他国家的生产。 7.工资是转移支付的一个例子,因为是从企业到工人的转移支付。 8.在美国,投资是GDP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9.名义GDP用现期价格去评价产量,而真实GDP用不变的基年价格去评价产量(物品与劳务的生产)。 10.在2009年生产但在2010年第一次出售的一辆新汽车,应该计人2010 年的GDP,因为当它第一次出售时才作为一种最终物品。 11.当芝加哥市购买了一座新教学楼时,GDP的投资组成部分增加了。 12.当真实GDP减少时便出现了衰退。 13.折旧是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磨损的价值。

14.尽管香烟的税收是1美元,但香烟在GDP中应该按每包5.5美元的价格评价,因为买者为每包香烟支付了5.5美元。 15.国民生产净值总是大于一国的总收入,因为有折旧和税收。 二、单项选择题 1.转移支付的例子是 a.工资。 b.利润。 c.租金。 d.政府购买。 e.失业补助。 2.在制造物品和劳务的过程中,工厂和设备磨损的价值用以下哪一项来衡堕? a.消费。 b.折旧。 c.国民生产净值。 d.投资。 e.中间物品。 3.以下哪一项的销售不包括在2009年的GDP中? a.2009年在田纳西州生产的本田车。/ e.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5.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相比)衡量以下哪一项的生产和收入? a.美国人及其工厂的生产和收入,无论它们在世界上什么地方。 b.美国境内的人和工厂的生产和收入。 c.只包括国内劳务部门的生产和收入。 d.只包括国内制造业部门的生产和收入。 e.以上各项都不是。 6.国内生产总值是以下哪一项市场价值之和? a.中间物品。 b.制成品。 c.正常物品和劳务。 d.低档物品和劳务。 e.最终物品和劳务。

2013宏观经济学第三、四章作业

第三、四章宏观经济学作业 一、选择题 1. 当消费函数为C=Ca+CyY,a>0,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应( )。 A.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B. 大干边际消费倾向 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能 2.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 A. 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 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C. 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D. 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3.凯思斯的“基本心理法则”指出( )。 A. 消费和收入总是总量增加 B. 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总是会被储蓄起来 C. 随着消费增加,收入也会增加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 )。 A. 边际储蓄倾向较小 B. 边际储蓄倾向较大 C. 边际消费倾向较小 D. 边际消费倾向较大 5.如果增加100万美元使国民收入增加1000万美元,则边际消费倾向应是( )。 A. 10% B. 100% C. 90% D. 1% 6. 某个经济的国民收入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其数额为2000亿美元。假设再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通货膨胀缺口为( )。 A. 大于100亿美元 B. 100亿美元 C.小于100亿美元 D.无法确定 7. 已知某个经济实际的国民收入是5000亿美元,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6000亿美元,投资乘数是4。由此可以断定,这个经济的( )。 A. 通货膨胀缺口等于1000亿美元 B. 通货膨胀缺口等于250亿美元 C. 通货紧缩缺口等于1000亿美元 D. 通货紧缩缺口等于250亿美元 8. 假设某个经济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500亿美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美元,在MPC为80%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 )。

宏观经济学作业三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作业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判断题 1. 总供求模型是微观供求模型的简单放大。 2. 单个产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长期影响要比短期的大。宏观供求模型中,价格水平对总供给的影响亦如此。 3. 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是一种十分理想的状态,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时亦如此。 4. 主要地是由于对劳动市场的不同理解,使得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5.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非自愿失业应归因于工人自身。 6.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7.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的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8.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增加,将会使总需求下降。 9 .财政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货币政策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10.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任何影响IS 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11.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12.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3. 在AD —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 14. 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 15. 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二、单项选择题 1. 下面哪一项是潜在产出的长期决定因素( ) 。 A. 政府的收入与支出水平 B.货币 C.技术 D. 对过分增长的工资罚以重税

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章习题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的核算 一、单选题 1.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2.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内生产净值(NDP) C.国民收入(NI) D.个人收入(PI) 4.下列哪项命题不正确: A.国民生产净值(NNP)减直接税等国民收入(NI) B.国民生产净值(NNP)加资本消耗(折旧)等于GNP 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

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 5.王五买了一辆旧车,盖了一幢新房,还购买了一些政府债券,反映在国民收入帐户上,下列叙述哪个正确?() A.他买了一辆旧车,还买了一些政府债券,因此C和G增加了 B.他买了一辆旧车,还买了一些政府债券,因此C和I增加了 C.他买了一辆旧车,盖了一幢新房,因此C和I增加了 D.他盖了一幢新房,因此I增加了 6.下列各项中,能计入当年GDP的有() A.当年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价值 B.当年拍卖xx作品的收入 C.当年出售债券的收入 D.当年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的收入 7.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A.直接税 B.间接税 C.折旧 D.净出口 8.一国的GDP大于GN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9.煤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不对 B.一定对 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D.以上说法全对 10.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将(). A.小于,下降 B.超过,不变 C.小于,不变 D.超过,下降 11.以下哪个不是存量指标()? A.社会财富 B.存货 C.投资 D.资本 12.下列哪项不是要素收入()? A.工人工资 B.居民的存款利息 C.公司对希望工程捐款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及答案[精品文档]

第五单元 AD—AS模型 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 1.总需求的构成及其曲线; 2.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 3.产量(或就业)与一般价格水平的决定:AD—AS模型。 一、单项选择 1.总供给曲线左移可能是因为( )。 a.其他情况不变而货币工资增加;b.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 c.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d.以上都可能。 2.下列哪一种效应不是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 a.时际替代效应;b.国际替代效应; c.预期通货膨胀效应;d.实际余额效应。 3.随着物价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 )。 a.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 b.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 c.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 d.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 4.随着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 )。 a.降低,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 b.降低,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 c.上升,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 d.上升,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 5.下列哪一种情况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 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b.货币供给量增加; c.税收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 6.长期总供给曲线( )。 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

c.是一条垂线;d.是一条水平线。 7.长期总供给曲线上的收入是( )。 a.充分就业收入;b.低于充分就业收入; c.高于充分就业收入;d.实际收入。 8.技术进步会引起( )。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 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 c.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 d.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 9.自然失业率的降低将引起( )。 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 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 c.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 d.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 10.当宏观经济均衡时( )。 a.经济的产量达到其物质限制; b.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垂直的部分相交; c.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需求量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供给量。 11.如果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那么,总需求增加就会引起( )。 a.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c.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d.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 12.价格水平下降时,会( )。 a.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 b.减少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c.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

宏观经济学 第二十三章习题答案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南方医科大学 2010级经济学(医药贸易与管理方向) W洋 1.你认为西方经济学是科学吗?为什么? 解答:西方经济学的整个理论体系在科学性上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尚未通过实践的检验,因此西方学者目前还只是把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称为“共同认可的理论结构”或“模式”。 第二,西方经济学还缺乏科学应有的内部一致性,在理论体系中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抵触的说法。 第三,西方经济学在发展演变中所取得的成果缺乏积累性,新理论往往完全排斥旧学说,新旧学说之间不是相互补充而是相互排斥。 第四,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假设条件常常是异常苛刻的,往往难以应用于现实生活。 第五,一些西方学者自己也承认,西方经济学不完全是科学。 当然,说西方经济学并不完全是科学,并不是全盘否定它。 2.举出三个西方经济学宣传资本主义的事例。 解答:西方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的一整套关于西方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理论。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因此,西方经济学必然要宣传资本主义,这样的事例可谓数不胜数。例如,西方经济学家总说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永恒的制度,资本主义经济是最有效率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可以用政策加以消除的等。 3.举出三个西方经济学对我国有用的地方。 解答:西方经济学作为对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有许多东西值得我国参考。例如,关于价格可以调节市场供求矛盾的理论,关于用GDP核算国民经济成果的理论,关于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波动的理论等。 4.你认为我们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考虑哪些特殊国情? 解答:第一,考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至今还处在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市场机制赖以运行的一些制度框架尚不完善,人们的契约意识也比较差,这使许多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行得通的办法在我国也发挥作用需要有一个过程。 第二,我国是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人口压力也会使我国市场经济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受到限制。 第三,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也是要考虑的国情之一,许多中国传统观念也是我们应用和参考西方经济理论时要注意的。 5.除了本章所列出的四个事实以外,你能否举出其他的容易使初学者误解的事实?请说明理由。 解答:西方经济学容易使初学者误解的事实颇多。例如,西方经济理论中许多模型和习题例子,其实有许多严格的假设条件,但不少初学者往往忽视这些条件,以为这些模型和例子就是可以拿来套用的。再如,目前我国国内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中介绍的理论,其实主要是美国的主流经济学,而初学者往往认为是世界各国可以通用的理论。 6.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说:“马克思是在设法了解这个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引者)以加速它的倾覆。马歇尔设法把它说得可爱,使它能为人们接受。凯恩斯是在力求找出这一制度的毛病所在,以便使它不致毁灭自己。”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为什么? 解答:我同意这一说法,因为马克思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研究资本主义制度,是为了消灭这个制度,解放全人类。马歇尔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他相信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制度是一架美妙的机器,通过自由竞争,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社会经济自然的均衡与和谐。

宏观经济学第26章作业

第26章 一、判断正误题 1.当一个企业出售债券时,它在进行股本筹资。 2.那些买企业股票的人把钱贷给了企业。 3.共同基金通过购买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而减少了持有者的风险。 4.市政债券支付的利息低于有可比风险的公司债券,因为其债券持有者得到的利息免税。 5.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储蓄是消费支出和政府购买后所剩下的收入。 6.公共储蓄总是正的。 7.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无论储蓄来自公共还是私人来源,投资总是等于储蓄。 8.投资是指资本设备和建筑物的购买。 9.如果你在本周存了钱,并把它借给你的室友买消费用的食物,那么你的个人储蓄行为增加了国民储蓄。 10.如果真实利率高,可贷资金的供给量就大。 1l.如果可贷资金市场上的真实利率暂时高于均衡利率,那么想贷出去的款就大于想借到的款,真实利率将下降。 12.预算赤字减少使可贷资金供给向右移动,会降低真实利率,并增加可贷资金需求量。 13.公共储蓄和政府预算盈余是一回事。 14.如果政府想提高增长率,它就应该增加对利息和红利的税收,以使可贷资金的供给向右移动。 15.引起政府增加借款的预算赤字的增加使可贷资金需求向右移动。 二、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一项是股本筹资的例子? a.公司债券 b.市政债券 c.股票。 d.银行贷款。 e.以上各项都是股本筹资。 2.信用风险是指债券的 a.到期日。 b.拖欠的可能性。 c.税收待遇。 d.红利。 e.价格-收益比率。 3.金融中介是以下哪两者之间的中间人?

a.工会与企业。 b.丈夫与妻子。 c.买者与卖者。 d.借款人与贷款人。 4.国民储蓄(或者储蓄)等于 a.私人储蓄+公共储蓄。 b.投资+消费支出。 c.GDP -政府购买。 d.GDP+消费支出+政府购买。 e.以上各项都不是。 5.以下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a.股票指数是用来确定所选股票信息的指南。 b.长期债券支付的利息通常低于短期债券。 c.市政债券支付的利息低于可比的公司债券。 d.共同基金的风险大于只购买一种股票的风险,因为许多不同企业为业绩才能影响共同基金的收益。 6.如果政府支出大于税收,那么 a.存在预算盈余。 b.存在预算赤字。 c.私人储蓄是正的。 d.公共储蓄是正的。 e.以上各项都不是。 7. 如果GDP = 1000美元,消费=600美元,税收=100美元,政府购买=200 美元,储蓄和投资是多少? a.储蓄=200美元,投资=200 美元。 b.储蓄=300美元,投资=300 美元。 c.储蓄=100美元,投资=200 庭元。 d.储蓄=200美元,投资=100 美元。 e.储蓄=0美元,投资=0美元。 8.如果公众少消费1 000 亿美元,政府多购买1 000亿美元(其他条件不变),以下哪一种表述是正确的? a.储蓄增加,经济增长会更快。 b.储蓄减少,经济增长会放慢。 c.储蓄不变。 d.没有充分的信息确定储蓄会发生什么变动。 9.在以下哪一个金融市场上,证券可能支付最高的利息? a.得克萨斯州发行的市政债券。 b.绩优债券投资组合的共同基金。 c.绩优公司发行的债券。 d.刚成立的公司发行的债券。 10.投资是指 a.股票和债券的购买。 b.资本设备和建筑物的购买。 c.我们把储蓄存入银行。 d.物品和劳务的购买。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9章

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内生产总值是()的市场价值总和。 A.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 B.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 C.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 D.一定时期内在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 2、名义GDP和实际GDP的主要区别是()。 A、名义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实际GDP则没有 B、实际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 C、名义GDP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的产出 D、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 3、如果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4、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等于()。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进口 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总出口 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折旧 5、政府向公务员支付的工资属于()。 A、消费 B、投资 C、政府购买 D、转移支付 6、如果个人收入为3000元,个人所得税为150元,个人消费为2000元,个人储蓄为8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A、3000元 B、2850元 C、2000元 D、1000元 7、下列关于GDP平减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价格上升将反映在CPI上 B、在美国销售的中国制造的电视机价格上升会影响美国的GDP平均指数 C、CPI衡量一国(或地区)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GDP平减指数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 D、GDP平减指数和CPI都可以作为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 8、假设2011年为当年,2011年的CPI为120,再假设上一年即2010年的CPI为100,在2011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A、12% B、16.7% C、20% D、26.7% 9、失业率是指()。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口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就业人口数的百分比 D、失业人数占劳动力资源的百分比 10、某个大学生毕业后未能立即找到工作,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11、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集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1.GDP和GNP ☆3.名义GDP和实际GDP ☆4.GDP平减指数 ☆6.政府购买 ☆8.国内生产净值 二、选择题 ☆1.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统计数字中,投资包括( )。 A.通过政府部门生产的任何耐用产品,如一条新公路 B.购买任何一种新发行的普通股 C.年终与年初相比增加的存货量 D.消费者购买的但到年终并没完全消费掉的任何商品 ★7.下列各项中,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是( )。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转移支付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保险公司收到的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9.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的( )的市场价值。 A.所有经济交易B.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物品和劳务 C.所有物品与劳务D.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 ☆10.如果A国经济在2010年(基期)的GDP为2 000亿元,如果在2011年GDP平减指数等于2,而实际GDP增加50%,那么2011年的名义GDP等于( )。 A.8 000亿元B.7 000亿元C.6 000亿元D.5 000亿元 ★12.下列行为中,属于经济学上的投资的是( )。 A.某厂因产品滞销而导致的存货增加 B.邻居为孩子读书而购买的教育基金 C.小李向房东租的房子 D.小王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的联想股票 ☆14.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16.下列( )项应该计人GDP中。 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B.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 C.家庭主妇购买的股票D.以上各项都不计人 四、简述题

宏观经济学第29章作业

第29章 一、判断正误题 1、货币与财富就是同一回事。 2、法定货币就是在意大利使用的货币。 3、商品货币有不取决于其作为货币使用的价值。 4、Ml货币供给包括通货、活期存款、旅行支票以及其她支票存款。 5、当您愿意今天晚上带着钱包里的100美元去睡觉,而且您完全相信明天您可以花掉这笔钱并得到与您今天花这笔钱得到的同样多的物品时,货币表现出它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 6、货币有三种职能:作为交换媒介、计价单位,以及防止通货膨胀价值储藏。 7、信用卡就是M2货币供给的一部分,并按持卡人的最大信用额度来估价。 8、美联储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它由理事会的7位理事管理。 9、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大约每6周开一次会,讨论经济状况并对货币政策的变动投票。 10、如果有百分之百准备金银行,那么货币供给不受公众选择以通货或存款持有的货币比例的影响。 11、如果美联储购买了100000美元的政府债券,并且法定准备金就是10%,那么货币供给的最大增加量就就是10000美元。 12、如果美联储想紧缩货币供给,那么它可以做下面的任何一件事:出售政府债券、提高法定准备金以及提高贴现率。 13、如果美联储出售了1 000 美元政府债券,并且法定准备金就是10%,那么存款会减少10000美元。 14、法定准备金提高增加了货币乘数,并增加了货币供给。 15、如果银行选择持有超额准备金,则贷款减少,货币供给减少。 二、单项选择题

1、以下哪一项不就是货币的职能? a、计价单位。 b、价值储藏手段。 c、防止通货膨胀。 d、交换媒介。 2、Ml的货币供给包括 a、通货、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及其她支票账户。 b、通货、活期存款、储蓄存款、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及小额定期存款。 c、通货、政府债券、黄金证明及铸币。 d、通货、NOW账户、储蓄账户及政府债券。 e、以上各项都不就是。 3、以下哪一个就是法定货币的例子? a、黄金。 b、美元纸币。 c、铸币。 d、战俘营中的香烟。 4、联邦储备理事会包括 a、由国会任命的7名理事与由总统任命的7名理事。 b、由联邦储备银行选出的7名理事。 c、由国会任命的12名理事。 d、由总统任命的7名理事。 e、由总统任命的5名理事与联邦储备银行7名轮值的行长。 5.商品货币 a、没有内在价值。 b、有内在价值。 c、只能在美国使用。 d、作为支持法定货币的准备金使用。 6、为了使美联储摆脱政治压力, a、理事由公众选举。 b、理事终身任职。 c、理事由议会银行委员会监督。 d、理事任期14年。 7.以下哪一种表述就是正确的? a、FOMC每年开一次会讨论货币政策。 b、美联储在1871年因内战而创

宏观经济学答案第五版高鸿业第23章

世纪 经济学系列教材 第二十三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你认为西方经济学是科学吗!为什么! 解答 西方经济学的整个理论体系在科学性上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尚未通过实践的检验"因此西方学者目前还只是把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称为)共同认可的理论结构*或)模式*% 第二"西方经济学还缺乏科学应有的内部一致性"在理论体系中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抵触的说法% 第三"西方经济学在发展演变中所取得的成果缺乏积累性"新理论往往完全排斥旧学说"新旧学说之间不是相互补充而是相互排斥% 第四"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假设条件常常是异常苛刻的"往往难以应用于现实生活% 第五"一些西方学者自己也承认"西方经济学不完全是科学% 当然"说西方经济学并不完全是科学"并不是全盘否定它% #"举出三个西方经济学宣传资本主义的事例% 解答 西方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的一整套关于西方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理论%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因此"西方经济学必然要宣传资本主义"这样的事例可说数不胜数%例如"西方经济学家总说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永恒的制度"资本主义经济是最有效率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可以用政策加以消除的等% &"举出三个西方经济学对我国有用的地方% 解答 西方经济学作为对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有许多东西值得我国参考%例如"关于价格可以调节市场供求矛盾的理论"关于用?F<核算国民经济成果的理论"关于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波动的理论等% & # $

'"你认为我们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考虑哪些特殊国情! 解答 首先要考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至今还处在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市场机制赖以运行的一些制度框架尚不完善"人们的契约意识也比较差"这使许多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行得通的办法在我国也行得通需要有一个过程% 第二"我国是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人口压力也会使我国市场经济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受到限制% 第三"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也是要考虑的国情之一"许多中国传统观念也是我们应用和参考西方经济理论时要注意的% ("除了本章所列出的四个事实以外"你能否举出其他的容易使初学者误解的事实!请说明理由% 解答 西方经济学容易使初学者误解的事实颇多%例如"西方经济理论中许多模型和习题例子"其实有许多严格的假设条件"但不少初学者往往忽视这些条件"以为这些模型和例子就是可以拿来套用的%再如"目前国内西方经济学教材中介绍的理论"其实主要是美国的主流经济学"而初学者往往认为是世界各国可以通用的理论%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说+)马克思是在设法了解这个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引者$以加速它的倾覆%马歇尔设法把它说得可爱"使它能为人们接受%凯恩斯是在力求找出这一制度的毛病所在"以便使它不致毁灭自己%*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为什么如此! 解答 我同意这一说法"因为马克思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研究资本主义制度"是为了消灭这个制度"解放全人类%马歇尔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他相信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制度是一架美妙的机器"通过自由竞争"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达到社会经济自然的均衡与和谐%凯恩斯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有毛病"需要医治"否则免不了要走向毁灭%由于他的资产阶级利益捍卫者的立场"因此"他力求找出资本主义制度毛病在哪里"以便通过国家调节"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毛病得到医治%可见"这三位经济学家的根本立场和观点决定了他们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同目的&态度&方法和结论% $"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以前"你对)理性的人*和)效率*作出何种理解! 解答 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以前"我们通常不会按西方经济学理论那样去理解)理性的人*和)效率*这类概念%比方说"可能把)理性的人*理解为)有头脑思考的人*"把)效率*理解为)做事或办事快不快*"而不可能像西方经济学理论那样把)理性的人*理解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活动主体"是按最优化原则办事的经济活动主体"更不会把)效率*理解为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你是否认为当前这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是对西方的市场有效理论的挑战! 解答 #,,)年起"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不仅使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受一次重创"也对现行西方经济理论提出了很大挑战+彻底粉碎了自由的市&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