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磁共振基本原理

磁共振成像的依据是与人体生理、生化有关的人体组织密度对核磁共振的反映不同。要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知道核磁共振和核磁共振的特性。

一、核磁共振与核磁共振吸收的宏观描述

由力学中可知,发生共振的条件有二:一是必须满足频率条件,二是要满足位相条件。

原子核是自旋的,它绕某个轴旋转(颇像个陀螺)。旋转时产生一定的微弱磁场和磁矩。将自旋的原子核放在一个均匀的静磁场中,受磁场作用,原子核的自旋轴会被强制定向,或与磁场方向相同,或与磁场方向相反。重新定向的过程中,原子核的自旋轴将类似旋转陀螺般的发生进动。不同类的原子核有不同的进动性质,这种性质就是旋转比(非零自旋的核具有特定的旋转比),用γ表示。进动的角频率ω一方面同旋转比有关;另一方面同静磁场的磁场强度B有关。其关系有拉莫尔(Larmor)公式(ω又称拉莫尔频率):

ω=γ·B(6-1)

静磁场中的原子核自旋时形成一定的微弱势能。当一个频率也为ω的交变电磁场作用到自旋的原子核时,自旋轴被强制倾倒,并带有较强的势能;当交变电磁场消除后,原子核的自旋轴将向原先的方向进动,并释放其势能。这种现象就是核磁共振现象(换言之,当电磁辐射的圆频率和外磁场满足拉莫尔公式时,原子核就对电磁辐射发生共振吸收),这一过程也称为弛豫过程,释放势能所产生的电压信号就是核磁共振信号.也被称为衰减信号(FID)。显然,核磁共振信号是一频率为ω的交变信号,其幅度随进动过程的减小而衰减。

图6-1表示几种原子核的共振频率与磁场强度的关系。这些频率是在电磁波谱的频带之内,这样的频率大大低于X线的频率,甚至低于可见光的频率。可见它是无能力破坏生物系统的分子的。在实际情况下,由于所研究的对象都是由大量原子核组成的组合

体,因此在转入讨论大量原子核在磁场中的集体行为时,有必要引人一个反映系统磁化程度的物理量来描述核系统的宏观特性及其运动规律。这个物理量叫静磁化强度矢量,用M表示。由大量原子核组成的系统,相当于一大堆小磁铁,在无外界磁场时,原子核磁矩μ的方向是随机的,系统的总磁矩矢量为

(6-2)

如果在系统的Z轴方向外加一个强静磁场B。,原子核磁矩受到外磁场的作用,在自身转动的同时又以B。为轴进动,核磁矩取平行于BO的方向。按照波尔兹曼分布,在平衡状态下,处于不同能级的原子核数目不相等,使得原子核磁矩不能完全互相抵消,从而有

(6-3)

此时可以说系统被磁化了,可见M是量度原子核系统被磁化程度的量,是表示单位体积中全部原子核磁矩的矢量和。

图6-1几种原子核的共振频率与磁场强度的关系

系统的核是大量的,位相是随意的,所以位相的分布是均匀的。图6-2(a)是把系统中所有相同进动位相的核的矢量和用一箭头表示,并平移到坐标的O点,由于核进动位相分布服从统计规律,所以其各向进动的核的矢量和用相同长短的箭头表示,这就构成上下两个圆锥,图中M+表示处于低能级进动核数在Bo方向的矢量和M-表示高能级核数在Bo反方向的矢量和,因低能级核数略多于高能级,所以M+>M-,M+M-方向相反,所以系统出现平行于Bo 的净磁化强度Mo,用黑箭头表示,见图6-2(b)。由于M+、M-的位相分布是均匀和对称的,它们在XY平面上的投影互相抵消,所以在垂直于Z轴方向上的分量,即横向分量Mxy就等于0,也就是说系统在平衡态时的核磁化强度矢量M0就等于纵向分量Mz。

图6-2核系统核磁矩矢量和

设固定坐标系统XYZ的Z轴和旋转坐标系统X'Y'Z'的Z'轴重合,X'Y'绕Z轴旋转,当在Z轴方向施加一个静磁场Bo,同时又引人一个旋转电磁场,它的磁矢量B1就在X'轴上,角速度矢量

ω的方向沿着Bo相反的方向,即ω/γ与Bo方向相反。当B1在XYZ坐标系统中以角速度ω旋转,X'Y'Z'坐标也以相同的角速度ω旋转,若旋转电磁场(图6-3)的圆频率ω等于核系统磁化强度矢量M的进动频率ωo,即此时静磁场Bo与ω/y完全相互抵消,只剩下在X'轴上的磁场B1,又叫有效磁场。

(6-4)

此时X'Y'Z'坐标系统中的B1;就相当于是作用在M上的静磁场,所以M又绕着B1场进动,其进动的角速度Ω=γB1(Ω为单位时间内M矢量在X'Y'Z'坐标系统中旋转的角度),即

(6-5) 式中θ表示在tp时间内M绕B1转过的角度。

图6-3旋转磁场的运动

由上可见,只要在Bo的垂直方向施加一旋转磁场B1,核磁化矢量M与静磁场Bo方向的偏转角就要不断增大,见图6-4(a)。增大的速度取决于B1与tp。如果射频脉冲的持续时间和强度使M 转动一个角度θ(θ角射频脉冲见图6-4(b))。M正好转到XY 平面上,则称为司π/2脉冲,见图6-5(b)。

图6-4θ角度的射频脉冲

从XYZ坐标系统来看M的运动,这时M以Ω的角速度绕石B1进动的同时,又以ω的角速度绕Bo进动,其总的运动就呈现如图6-5(a)的锥形转动,由M的顶端划出一个球形的螺旋线,这是一个吸收能量的过程。

图6-5π/2射频脉冲

二、弛像过程与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核系统在平衡状态时,其磁化强度矢量M在Bo方向的分量Mz=Mo,而在XY平面上的横向分量Mxy=0。如果在Bo垂直方向施加一激发脉冲,Mo就要偏离平衡位置一个角度,因而处于不平衡状态;此时Mz≠Mo。Mxy≠0,当激发脉冲停止作用后,M并不立即停止转动,而是逐渐向平衡态恢复,最后回到平衡位置,这一恢复过程称为弛豫过程,这是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

假设分量Mz,Mxy向平衡位置恢复的速度与它们离开平衡位置的程度成正比,于是这两个分量的时间导数可写成

(6-6

(6-7公式中的负号表示弛豫过程是磁化强度矢量变化的反过程。解之得

(6-8

(6-式中Mxy(max

大值。Tl、T2是因不同的物质特性而异的时间常数。它们也是磁共振成像的重要参数。从式(6-8)和式(6-9)可知,恢复到平衡状态时Mz、Mxy是同时进行的两个过程,两个特征量T1、T2具有时间的量纲,称为弛豫时间。由图6-6还可以看出,Mz、Mxy)的恢复服从指数规律。

1.弛豫时间

在弛豫过程中,原子核的自旋不断地与周围环境(晶格)进行着热交换,以达到能量平衡。这个弛豫时间称为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即T1。因为这个过程是以磁化矢量在Z轴上的纵向分量逐渐恢复为标志的,所以又称为纵向弛豫时间。

图6-6M的弛豫过程

(a)自旋-晶体弛豫(b)自旋-自旋弛豫

T1弛豫时间与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所采用的发射和接收频率,

即拉莫尔频率有关,而拉莫尔频率与静磁场有关,因而T1弛豫时间与成像系统静磁场Bo的大小有关。

实验已证实组织中水的氢核在各种正常器官中或是正常组织与异常组织之间,T1都有很大的区别,都有一定的Tl值范围。

在弛豫过程中,自旋的原子核系统内部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热交换,以达到能量平衡。这个弛豫时间称为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即T2。在这个过程中,系统本身的能量不变。但由于原子核同时受外加静磁场Bo和附近核的磁矩影响,从而其进动频率稍有不同,且均匀地分布于XY平面上,矢量和等于零。这一过程是以垂直Z 轴上的磁化分量由大变小最终为零为标志的,所以称为横向弛豫时间。

由图6-6(b)可见,T2定义为水平磁化矢量Mxy减少到其最大值(90度脉冲作用后的瞬时值)的37%时所需要的时间。

在理想的均匀磁场中,所有核的进动频率都应是相同的,并一致地以外磁场为轴进动。但是由于磁场均匀性很难做得十分理想,加之组织内磁核产生的局部磁场都会对进动中的核产生影响,使各核磁矩以稍不同的频率进动。这种共振频率的分散性导致各小磁矩具有不同的进动相位,从而引起水平磁化强度的衰减。

一般来说,T2不受施加到组织上的磁场强度的影响。一般清况下,Bo空间不均匀性造成的Mxy减小更明显,因而实际所观察到的是T2,即

(6-10) 其中△Bo为Bo的偏差量。可见Mxy在Bo不均匀的情况下衰减得更快。

以上分析表明,Tl和T2参数反映了’H核与周围原子间的相互作用的程度大小,因而反映了物质的结构特性―'H核的分布和其周围的化学环境,这是磁共振成像揭示生物体生理、生化改变的物理基础。

2.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

只要施加于受检体的射频脉冲B1,存在时,核磁化矢量M围绕B1;的进动角度θ便继续增大,M在义XY平面中将会产生一

个分量Mxy,当射频脉冲关断以后,由于核自旋之间和核自旋与晶格之间进行能量交换,产生纵向弛豫和横向弛豫,使核自旋从射频脉冲吸收的能量又放出来。从宏观上看,M继续围绕Bo以ω=γBo的频率进动,但它在XY平面上的投影Mxy随时间越来越小,最后等于零,其运动轨迹见图6一7。当在X或Y轴方向设有一接收线圈,这个线圈可以是发送射频脉冲的同一线圈或单独的接收线圈,由于Mxy在线圈轴线上转动,相当于线圈内磁场方向的变化,于是在线圈两端感应出一个很小的电动势。这个电动势就是NMR信号,叫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reeinductiondecaysignal)。

图6-7π/2脉冲的FID信号

FID信号的强度按指数规律衰减,其衰减快慢由T1、T2决定,同时还与所研究区域的核自旋密度ρ有关。FID信号是磁共振成像系统的信号源。

方程和化学位移

以上从核系统的Larrnor进动和弛豫过程说明了磁共振原理。但是应该强调指出,磁化强度矢量M在RF场作用下发生自旋翻转和弛豫是同时进行的两个过程。只要M偏离Bo场方向就有弛豫过程存在,在检测线圈中测得的磁矢量变化信号是该系统MR信号的宏观表现。而且RF场B1一经开启,自旋翻转也就存在。为了全面说明核磁共振和弛豫过程,下面给出Bloch方程的数学表达式。Bloch方程的微分形式为

(6-11)

其中Mx、My、Mz分别为磁化强度矢量M在X、Y、Z轴上的投影。方程组说明了处于静磁场Bo中受到RF激励的原子核系统具有的弛豫过程的规律。Bo场作用产生Larmor进动,方程中的第二部分精确描述了这一特点。RF场作用使核系统产生共振吸收,同时产生弛豫过程。式(6-11)全面描述了核系统的状态。

除了核系统中的核密度,弛豫时间T1、T2外,影响MR信号检测的因素还有化学位移、流体的流速等。所谓化学位移是指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相同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表现出稍有不同的共振频率的现象。

在分析原子核进动过程中,已证明对同一种原子核共振频率是一定的。如果固定电磁波发射频率£,当调整到同一磁场强度Bo 时都应发生共振吸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把某一化合物放人磁场中将发现,在信号检测分辨力十分高的情况下,不同种类化学键上的原子会产生不同频率的磁共振信号。这是因为原子核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被核外带磁性的电子层所包围。也就是说,某些原子核具有不同的电子环境,围绕着原子核旋转的电子不同程度地削弱了施加在自旋或进动着的原子核上的磁场强度(图6-8),若固定外加磁场的大小,周围电子云较薄的氢原子经受的局部磁场强度Bo较高,根据Larmor公式,它的共振频率;较高;电子云较厚的氢原子的局部磁场强度B''o较弱,它的共振频率也较低。原子核的电子环境不同,核外的电子结构也不同,由此而产生的磁屏蔽的强度也有所不同。用δ表示电子云对磁场强度减弱的作用。当然也可以固定RF电磁波的频率£0,若要满足Larmor 关系,就要使外加磁场稍微增加一些,以克服电子云屏蔽的影响,才能达到共振。受核外电子云影响所产生的有效磁场强度可用式

(6-12)表示:

(6-12)

(6-13

(6-1式(6-14)表明化学位移是相对于某个标准物质进行测量的。对质子来说,常用的标准物质是四甲基硅烷(CMS)。

图6-8(a)、(b)为经历不同点子环境的原子核;(c)为磁共振波普;νo为不考虑屏蔽影响时的原子核进动频率ν'和ν''为原子核在不同环境时的共振频率

化学位移是一个相对量,没有方向性,常根据习惯选定一参考值作为零点。图6-9是甲醇的核磁共振波谱。因甲醇(CH3OH)的CH3践和OH的质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它们在波谱上的位置就不同,两条分开的谱线分别代表OH和CH3,其化学位移约为1ppm,可以用计算这一谱线所覆盖的面积的方法测定核磁共振的信号强度,它正比于原子核的密度。在图6-9中两条谱线下面的面积之比约为3:1,即相当于质子数目之比。在物质化学结构的分析方面,磁共振波谱学是重要的研究领域,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了共振核的化学位移挣性。

从利用物质的化学位移产生磁共振的意义上来说,也可以据此实现成像;但从正常磁共振信号的检测来说,化学位移也是图像中伪像的来源。

图6-9甲醇的核磁共振波谱和积分曲线

二、磁共振成像原理

核磁共振原理是磁共振成像的基础。但要由MR信号构成一幅磁共振图像需要解决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比如采集磁共振信号的方法,人体断层面的选择,FID信号的处理和用采集到的数据重建断层图像的方法等等。

在X线-CT中,被照物体和每个检测器之间的空间位置是一

一对应的,通过检测X线在人体的吸收衰减,反映断层面的空间位置。但在MR成像中,是通过接收磁共振系统发出的FID信号作为信号源,再通过适当的变换进行图像重建的。磁共振图像的成像流程如下图所示:

?

由核磁共振原理知道,原子核系统的核磁共振是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作用下产生的,当射频脉冲停止后核系统产生弛豫,在与静磁场Bo垂直的方向上放置的线圈将接收到FID信号。无论在核的共振吸收阶段,还是在核的弛豫过程中,核的进动都遵从Larmor公式的规律即ωo=γBo。当静磁场Bo一定时,包含在Bo场中的同种核将以相同的频率进动,接收到的FID信号将是频率为ωo的衰减正弦振荡。可以利用一个90°脉冲和随后的180°,脉冲获得这个FID信号。

在一个被选的平面上,像点是由X、Y两个坐标表示的。当加上RF射频脉冲后,从预备阶段进人到进展阶段,梯度场开始作用。然后,分别加上两个梯度场(X轴方向的梯度场Gx,Y轴方向的梯

度场Gy)中的一个,这样先加的场开始作用(如Gx),在tx秒后

切断Gx ,再加Gy 。于是在ty (检测阶段)时间内就收到了自感应衰减信号。此时,对样本施以频率编码脉冲,就可得到与编码一一对应的检测信号,即检测到的信号(两个方向的信号叠加)是空间位置的函数。

为消除相散,让两相位差为90°,这样在ty ,期间采集的数据按拉莫尔公式有

可见,经过X 的质子密度仅与一个频率有关,且与惟一的相位

角x 联系。所以说,通过傅里叶变换就实现了信号的采集。

图6-10(a )显示出了XY 平面中水平方向上分布的两点A 和B ,线性梯度磁场沿X 方向分布。所谓梯度磁场是指每单位长度上的磁场强度是线性递增的,即磁场沿直角坐标系中某坐标方向上呈线性变化,例如沿X 方向的梯度场应满足Gx(t)=B/y=常数。同理,沿Y 方向分布的梯度场Gy (t )=B/y =常数,沿z 方向分布的梯度场为Gz (t)=B/y =常数。由Larmor 公式可知,在梯度磁场方向上,组织中的质子的共振频率将与物体在磁场中的位置有关。原点处经历的静磁场为Bo .A 点经历的静磁场为Bo-ΔB,B 点经历的静磁场为Bo +△B ,ΔB 为磁场增量。由Larmor 公式可知,A 点自旋质子将以ωA=γ(Bo-△B )进动,B 点自旋质子将以Ωa=γ(Bo+△B )进动。以90°-180°脉冲激励该核系统后,在适当位置的线圈中接收到的FID 信号如图6-10上图所示,该信号是频率的函数,经过傅里叶变换得到该信号的频谱分别为ω处的两个谱峰。这说明,在梯度磁场的作用下,沿梯度场方向获得的信号频谱对应着物体的空间位置,即频率编码了物体的空间位置。再看图6-10,A 、B 两点经历相同的静磁场Bo 而沿Y 方向没有梯度场,该物体产生的FID 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只在ωo (γBo )处有一谱峰。这个例子说明,沿梯度场方向分布的物体可以通过FID 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区分他们的空间位置,而在同一磁场强度作用下分布的物体则不能区分。

(6-1

(6-1716-16

(一)、层面选择

MRI的目的是获得人体某断面的图像,而层面的位置、层面的方向(矢状面、横断面、冠状面)、层面的厚度可由操作人员进行选择。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层面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在信号采集过程中通过某方向的RF脉冲激励来达到选择层面的目的;另一种方法也称三维成像。实际上是在图像重建过程中完成层面选择的。

设静磁Bo与Z轴同方向,利用Z方向的梯度磁场实现横断面的选择(图6-11),如沿人体Z方向各个横断面经历的静磁场是不同的,只有满足Larmor公式的射频脉冲能量才能被特定层面的自旋磁矩所吸收。根据这一特点,以窄带射频脉冲激励作为层面选择的条件。由此可见,受检体各个层面的位置可以通过改变即脉冲的频率来标定。在实际MR成像中,欲成像的物体是一个断层面△Z,在该面内质子经历的梯度磁场并非完全一样,因此对层面内FID信号傅里叶变换的结果将是一个频带。这说明在梯度磁场的作用下,沿梯度场方向获得的信号频谱对应着物体的空间位置,即频率编码了物体的空间位置。

图6-10xy平面内两点A、B在梯度磁场作用下产生的自旋回波信号及其傅里叶变换结果

(a)x轴加在梯度磁场Gy(b)y轴加在梯度磁场Gy

图6-11三维被检体在Z方向梯度场作用下选择层面△Z与RF带宽之间的关系(二)、投影重建

可以利用如X线-CT同样的反投影重建方法,通过改变梯度磁场的方向,获得若干组FID信号的频率值和幅度值,通过反投影即可重建图像。

设被检体某断层如图6-12所示,被检体在该特定平面上的空间像素分布为£(x,y),在X方向加人梯度磁场Gx,该梯度磁场与X轴的夹角为θ。在梯度场内各点的磁场强度不同,沿梯度方向分布的组织的共振频率不同,由于共振频率ω正比于磁场强度,于是得到的投影曲线的横坐标(ω)就和其沿梯度的位置一一对应。对于恒定的梯度磁场,只要适当选取投影共振曲线横坐标轴的尺度,就可以实现这一对应。这时检测到的共振信号的投影数据强度P(x,θ)将与对应于ω的X处物体质子密度沿Y方向的积分相等。

(6-1 8)

由图可见xoy坐标系固定在受检体上,而XOY坐标系与梯度场同方向,XOY坐标系是在xoy坐标系基础上旋转θ角。因此根据坐标变换有

(6-19) P(x,θ)投影信号是检测到的MRI沿θ方向的分布。尽管由于梯度场的作用,P(x,θ)与一定的共振频率相对应,但检测到的投影信号只是θ角和时间t的函数。为了求出投影信号与对应频率的关系.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其傅里叶变换表达式为

(6-20)

在上式中,为了说明梯度场的变化对投影信号傅里叶变换的影响,引人了(ε,)坐标参数,(ε,)与田和口的关系如图6-12所示。

由式(6-18)可知,P(x,θ)给出了物体自旋分布沿X方向的一维信息,但没有给出Y方向的自旋信息分布,因此从投影信号.P(x,θ)还不能还原出物体的质子分布£(x,y)。为此,需要使梯度场旋转一系列角度,再重复如上过程,就可以得到一系列的P1(x,θ),P2(x,θ)……投影曲线。当获得的投影曲线足够多时,通过对每条投影曲线的傅里叶变换F(ε,)再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即可获得整个物体的质子分布f(x,y),就得到了所需要的图像。对(6-20)式取得傅里叶反变换的表达式为

(6-21) 利用图6-12所示的坐标变换将式(6-21)改写为极坐标形式有

(6-22)上式由直角坐标系转变为极坐标系时利用了εx+y=ωX(因为x=Xcosθ-Ysinθ,y=Xsinθ十Ycosθ,ε=ωcosθ,=ωsinθ),因此ej(εx+y)=ejmx。式(6-22)表明,利用测得的投影信号P(x,θ),梯度场每旋转一个角度△x,通过如上的二维傅里叶反变换就得到一幅质子分布图像£i(x,y),这如同X线一CT成像中某一方向投影信号的反投影形成的均匀涂抹图像。当梯度场旋转了足够次的△θ后,每一次反投影的图像£i(x,y)叠加起来(即对dθ取积分)就得到了所需求的f(x,y)图像。当然,这样形成的MR图像也存在着X线-CT反投影重建图像中存在的伪像问题,同样可以在MR图像重建中先选择适当的滤波函数对投影信号卷积,以消除简单反投影引起的图像模糊现象。

图6-12投影重建图像原理

MR的二维傅里叶变换成像法基本内容是:通过Z方向的RF脉冲激励选择层面,为了区分层面内各个像素,再利用层面XY方向

加人的梯度场对X、Y方向像素进行编码以获得FID信号(或称投影信号),经二维傅里叶反变换获得像素的质子密度,Tl、T2弛豫时间的空间分布,进而重建MR图像。

设静磁场为Bo沿轴方向分布,人体长轴与静磁场Bo方向平行。欲选择的层面为横断面时,梯度磁场应取Z方向分布。当欲选择的层面为矢状断层时,层面选择梯度磁场应取Gx分布;当选择的层面为冠状断层时,层面选择梯度磁场应取Gy分布。

1.相位编码和频率编码

MR数据采集是通过逐次改变x方向梯度场的扫描角度得到一组FID信号,再经傅里叶反变换得到选择的层面内每个像素的质子密度分布而重建图像。在二维傅里叶变换成像方法中是以相位编码和频率编码来实现这种旋转扫描的。

所谓相位编码(phaseencoding),就是利用梯度磁场造成各个像素的体积元的质子进动相位不同,以相位差标定各像素体积元的空间位置。当引起共振的射频脉冲终止后,由于受激励的层面磁场的不均匀性和相邻磁核产生的小磁矩的影响,以相同频率共振的磁矩可能会有不同的进动方向,即相位差。利用某方向施加的梯度场对体素磁化强度的这种相位特点进行编码,实现各体积元的位置识别,这就是相位编码的含义。

现假设每个体素的磁化强度相同(矢量幅度相同),每个磁化矢量都以相同的频率进动。开始时各矢量相位相同(都朝上),因此,所有体素都产生相同的MR信号。当加人y方向梯度磁场后,处于上部的体素比处于下部的体素经历更强的磁场,从而导致上部各磁化矢量比下部磁化矢量有更快的进动频率,因此,各磁化矢量之间将产生相位差。由此而产生的相位变化与磁场矢量在垂直方向(y)上的位置有关。该梯度磁场作用时间很短。当关闭梯度场后,所有体素再次置于相同的外磁场中,磁化矢量又以相同的频率进动,但各磁化矢量因梯度场产生的相位移却保留了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相位编码是以梯度磁场对选择层面内各行间体素的相位进行标定,实现行与行之间体素的位置识别的。相位编码的方向也是可以任意选择的。选择相位编码的方向应考虑的主

要问题是:运动产生的伪像和图像重叠失真。

在每次数据采集周期中,相位编码梯度只瞬间接通。且在各数据采集周期中.施加的梯度场的强度各不相同。这如同X线-CT 采集数据运用的平移一旋转或旋转一旋转扫描方式的功能。在MR 图像重建中,沿相位编码方向排列的像素个数决定了为实现重建图像所需的数据采集周期的重复次数。如果要得到一幅128x128个像素的二维图像,即图像矩阵(沿相位编码方向)为128行,则数据采集周期必须至少重复128次。这是影响磁共振成像速度的主要因素。如果要得到某部位n层图像,每个像素矩阵为128行,则数据采集周期必须重复128×n次。二维图像的检测时间Td可由下式决定:

Td=矩阵行数Ny×激励层面数n×数据采集周期T

相位编码的梯度磁场增量的变化次数决定了图像矩阵的行数。在确定的成像视野(fieldofview,FOV即成像范围的二维几何尺寸)内矩阵的行数决定了每个像素的几何尺寸,如图6-13所示,因而也就决定了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即空间两点像素的最小区分能力),而检查时间正比于图像的空间分辨力。

图6-13(a)无相位编码时从选择层面测得的信号S(b)加入弱梯度磁场的相位编码时测得的信号S(c)加入强梯度磁场的相位编码时测得的信号S(d)相位编码和频率编码结合将选择层面内的像素分割开来,每个象素的几何尺寸由△x和△y决定

可见,在二维成像方法中,相位编码只解决y方向的体素识别,x方向的体素识别还需加人x方向的梯度磁场来实现频率编码。

所谓频率编码(frequencyencoding)是利用x方向的梯度磁场沿x方向对组织体素进行位置标记的方法。频率编码的原理是:在射频脉冲激励的同时,加人x方向的梯度磁场。由于梯度磁场的作用,每个体积元内的磁化强度与相邻体积元内的磁化强度具有不同的进动频率,从而产生的自由感应衰减信号的频率也略有差别。

图6-14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对个体素磁化矢量的作用

在二维成像技术中,由射频线圈接收到的MRI信号是受激层面内各体素产生的MRI信号的总和。各相邻体素间产生的MR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为图像重建创造了条件,图6-14给出了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对选择层面内各体素的综合作用。在水平方向上的这种差别表现为磁矩的频率差,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矢量的相位差。通过二维傅里叶反变换可以适当地把各体素磁化矢量的这些差别分解出来,从而获得各体素元的共振信息,并按检测信号的强弱给每个体素不同的灰度,这样就构成了一幅二维图像。

空间

K空间为MR图形原始资料的填充储存空间格式,填充后的资料经傅立叶转换,重建出MR图像。下图所示为典型的K空间

比如矩阵为256*256的图像需要采集256条相位编码线来完成K空间的填充,每条相位编码线含有全层MR信息。K空间呈对称填充,但是K空间的数据点阵与图像的点阵不是一一对应的。填充K空间中央区域的相位编码线决定图像的对比,填充K空间周边区域的相位编码线决定图像的解剖细节。如下图所示:

K空间的填充形式有对称、循序填充和螺旋式填充以及放射状填充。

3核磁图像傅里叶重建

由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和特点知:频率不同的信号经傅里叶变换后,可由它们在频谱图中谱线的位置加以识别;而频率相同,相位不同的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可由它们的谱线与坐标轴的偏转角度加以区别。傅里叶变换的这些特点刚好适应了为MR信号采集设计的各种编码方式的解码需要。

图6-15描述了平面内A、B两点图像由二维傅里叶变换方法得到的重建图像的主要过程。Z方向梯度场Gx选定该成像平面,x 方向加人梯度磁场Gx认实现频率编码,y方向加人梯度磁场Gy 实现相位编码,y方向的相位编码为n次。图6-15(a)为Gy变化时采集到的时域FID信号谱,对每个FID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将

得到图(b)所示的频谱图。因为x方向只有物体A、B两点,所以各FID傅里叶变换的结果中都表现为ωAx、ωBx处的两条谱线。由于相位编码使各FID稍有不同,沿Gy方向得到的FID信号的频率相同,但相位不同,因此变换的结果得到图(c)左侧的结果。对该结果再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就得到了图(c)右侧的重建图像。由图可见,沿x方向进行的傅里叶变换识别出A、B在x方向的空间位置(ωAy、ωBy),从而决定了A、B点的位置坐标。这就是二维傅里叶变换成像的基本原理。

二维傅里叶变换成像的典型脉冲序列为90°脉冲后跟随一个180°脉冲。脉冲序列、梯度磁场和产生自旋回波的FID信号的时序如图6-16所示。

扫描序列分类

扫描序列,或称脉冲序列。简单说,是指为了产生磁共振图像数据,而施加的一系列射频脉冲和梯度脉冲的时间顺序。

临床上常用的序列大致分为两种:SE(自旋回波)、GRE(梯度回波)。并由这两个基本序列引出若干变种。

扫描序列分类:

图6-15XY平面内A、B两点的二维佛里叶变换实现MR原理图

有的扫描序列加有一个反转恢复预备脉冲:

例如:

ir-带反转恢复预备脉冲的SE

tir-带反转恢复预备脉冲的TSE

tgir-带反转恢复预备脉冲的tgse

hir-带反转恢复预备脉冲的haste

epir-带反转恢复预备脉冲的epi

由磁共振原理可知,接收线圈检测到的FID信号的强度与下列因素有关,即质子密度T1弛豫时间和T2弛豫时间。检测到FID 信号的强度变化反映了受激组织磁化强度矢量M在弛豫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磁化强度矢量M的变化规律由下式表示:

(6-23)

该表达式以z轴方向为层面选择方向,静磁场Bo与Z轴同方向。K为常数,它取决于接收线圈的灵敏度和机器的电子电路。Mo为磁化矢量的初始值,即受检体进人磁共振扫描机之后,射频脉冲作用之前的平衡磁化矢量,£1是T1的函数,£2是T2的函数。质子密度的信息包含在Mo中(单位体积内自旋质子越多Mo 越大),Mo有时也写成N(H)。

如将M在纵向弛豫过程和横向弛豫过程的变化分开来讨论。由Bloch方程描述的弛豫过程可改写如下:

其中城Mx(0)和Mxy(max)分别表示弛豫开始时(t=0)磁化矢量在Z轴和XY平面内的分量。

图6-16二维傅里叶变换成像方法中层面选择,相位编码Gy,频率编码Gx及其与射频脉冲和回波信号

的时序关系

1.反转恢复法

反转恢复法(inversionrecovery,IR)是以180°RF脉冲做为激励脉冲,使选择层面的质子平衡磁化矢量翻转180°,并在磁化矢量恢复期(弛豫过程中)加人90°检测脉冲,其后检测PID 信号的一种脉冲序列。这种方法是获得T1加权图像的常用脉冲序列。

2.自旋回波法和部分饱和法

自旋回波法(spinecho,SE)SE序列是临床MR成像中应用最普遍的脉冲序列之一。所谓自旋回波法是以90°脉冲激励平衡状态的磁化强度矢量翻转到XY平面,然后以180°反转脉冲使Mx 倒相180°,如果将90°脉冲激励后所测到的FID信号的时间为TE,经过回波时间TE/2检测重新聚积的磁化矢量Mxy产生的FID 信号的方法。

部分饱和法(partialsaturation,PS)是利用90°激励脉冲使平衡磁化倾倒并逐渐恢复,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加人90°脉冲,检测弛豫过程的FID 信号的方法。部分饱和法可因被检组织弛豫特性的不同既可以检测T1又可以检测T2,有时也称为反复FID法。

3.快速成像脉冲序列

快速成像一直是MR成像研究人员致力的目标,它可以显着地缩短MR系统的成像时间,从而有利减少因运动性器官和血流形成

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磁共振基本原理 磁共振成像的依据是与人体生理、生化有关的人体组织密度对核磁共振的反映不同。要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知道核磁共振和核磁共振的特性。 一、核磁共振与核磁共振吸收的宏观描述 由力学中可知,发生共振的条件有二: 一是必须满足频率条件,二是要满足位相条件。 原子核是自旋的,它绕某个轴旋转(颇像个陀螺)。旋转时产生一定的微弱磁场和磁矩。将自旋的原子核放在一个均匀的静磁场中,受磁场作用,原子核的自旋轴会被强制定向,或与磁场方向相同,或与磁场方向相反。重新定向的过程中,原子核的自旋轴将类似旋转陀螺般的发生进动。不同类的原子核有不同的进动性质,这种性质就是旋转比(非零自旋的核具有特定的旋转比),用γ表示。进动的角频率ω一方面同旋转比有关;另一方面同静磁场的磁场强度 B 有关。其关系有拉莫尔(Larmor)公式(ω又称拉莫尔频率) : ω=γ·B (6-1) 静磁场中的原子核自旋时形成一定的微弱势能。当一个频率也为ω的交变电磁场作用到自旋的原子核时,自旋轴被强制倾倒,并带有较强的势能;当交变电磁场消除后,原子核的自旋轴将向原先的方向进动,并释放其势能。这种现象就是核磁共振现象(换言之,当电磁辐射的圆频率和外磁场满足拉莫尔公式时,原子核就对电磁辐射发生共振吸收),这一过程也称为弛豫过程,释放势能所产生的电压信号就是核磁共振信号.也被称为衰减信号(FID)。显然,核磁共振信号是一频率为ω的交变信号,其幅度随进动过程的减小而衰减。 图6-1表示几种原子核的共振频率与磁场强度的关系。这些频率是在电磁波谱的频带之内,这样的频率大大低于 X 线的频率,甚至低于可见光的频率。可见它是无能力破坏生物系统的分子的。在实际情况下,由于所研究的对象都是由大量原子核组成的组合体,因此在转入讨论大量原子核在磁场中的集体行为时,有必要引人一个反映系统磁化程度的物理量来描述核系统的宏观特性及其运动规律。这个物理量叫静磁化强度矢量,用 M表示。由大量原子核组成的系统,相当于一大堆小磁铁,在无外界磁场时,原子核磁矩μ的方向是随机的,系统的总磁矩矢量为 (6-2) 如果在系统的 Z 轴方向外加一个强静磁场B。,原子核磁矩受到外磁场的作用,在自身转动的同时又以 B。为轴进动,核磁矩取平行于 BO 的方向。按照波尔兹曼分布,在平衡状态下,处于不同能级的原子核数目不相等,使得原子核磁矩不能完全互相抵消,从而有 (6-3) 此时可以说系统被磁化了,可见 M 是量度原子核系统被磁化程度的量,是表示单位体积中全部原子核磁矩的矢量和。 图6-1几种原子核的共振频率与磁场强度的关系 1

磁共振的原理

磁共振的原理 固体在恒定磁场和高频交变电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在某一频率附近产生对高频电磁场的共振吸收现象。在恒定外磁场作用下固体发生磁化,固体中的元磁矩均要绕外磁场进动。由于存在阻尼,这种进动很快衰减掉。但若在垂直于外磁场的方向上加一高频电磁场,当其频率与进动频率一致时,就会从交变电磁场中吸收能量以维持其进动,固体对入射的高频电磁场能量在上述频率处产生一个共振吸收峰。若产生磁共振的磁矩是顺磁体中的原子(或离子)磁矩,则称为顺磁共振;若磁矩是原子核的自旋磁矩,则称为核磁共振。若磁矩为铁磁体中的电子自旋磁矩,则称为铁磁共振。核磁矩比电子磁矩约小3个数量级,故核磁共振的频率和灵敏度比顺磁共振低得多;同理,弱磁物质的磁共振灵敏度又比强磁物质低。从量子力学观点看,在外磁场作用下电子和原子核的磁矩是空间量子化的,相应地具有离散能级。当外加高频电磁场的能量子hv等于能级间距时,电子或原子核就从高频电磁场吸收能量,使之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从而在共振频率处形成吸收峰。 利用顺磁共振可研究分子结构及晶体中缺陷的电子结构等。核磁共振谱不仅与物质的化学元素有关,而且还受原子周围的化学环境的影响,故核磁共振已成为研究固体结构、化学键和相变过程的重要手段。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与超声和X射线成像技术一样已普遍应用于医疗检查。铁磁共振是研究铁磁体中的动态过程和测量磁性参量的重要方法。

磁共振基本原理 磁共振(回旋共振除外)其经典唯象描述是:原子、电子及核都具有角动量,其磁矩与相应的角动量之比称为磁旋比γ。磁矩M 在磁场B中受到转矩MBsinθ(θ为M与B间夹角)的作用。此转矩使磁矩绕磁场作进动运动,进动的角频率ω=γB,ωo称为拉莫尔频率。由于阻尼作用,这一进动运动会很快衰减掉,即M达到与B平行,进动就停止。但是,若在磁场B的垂直方向再加一高频磁场b(ω)(角频率为ω),则b(ω)作用产生的转矩使M离开B,与阻尼的作用相反。如果高频磁场的角频率与磁矩进动的拉莫尔(角)频率相等ω =ωo,则b(ω)的作用最强,磁矩M的进动角(M与B角的夹角)也最大。这一现象即为磁共振。 磁共振也可用量子力学描述:恒定磁场B使磁自旋系统的基态能级劈裂,劈裂的能级称为塞曼能级(见塞曼效应),当自旋量子数S=1/2时,其裂距墹E=gμBB,g为朗德因子, 为玻尔磁子,e和me为电子的电荷和质量。外加垂直于B的高频磁场b(ω)时,其光量子能量为啚ω。如果等于塞曼能级裂距,啚ω=gμBB=啚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仪的基本硬件 医用MRI仪通常由主磁体、梯度线圈、脉冲线圈、计算机系统及其他辅助设备等五部分构成。 一、主磁体 主磁体是MRI仪最基本的构件,是产生磁场的装置。根据磁场产生的方式可将主磁体分为永磁型和电磁型。永磁型主磁体实际上就是大块磁铁,磁场持续存在,目前绝大多数低场强开放式MRI仪采用永磁型主磁体。电磁型主磁体是利用导线绕成的线圈,通电后即产生磁场,根据导线材料不同又可将电磁型主磁体分为常导磁体和超导磁体。常导磁体的线圈导线采用普通导电性材料,需要持续通电,目前已经逐渐淘汰;超导磁体的线圈导线采用超导材料制成,置于液氦的超低温环境中,导线内的电阻抗几乎消失,一旦通电后在无需继续供电情况下导线内的电流一直存在,并产生稳定的磁场,目前中高场强的MRI仪均采用超导磁体。主磁体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包括场强、磁场均匀度及主磁体的长度。 主磁场的场强可采用高斯(Gauss,G)或特斯拉(Tesla,T)来表示,特斯拉是目前磁场强度的法定单位。距离5安培电流通过的直导线1cm处检测到的磁场强度被定义为1高斯。特斯拉与高斯的换算关系为:1 T = 10000 G。在过去的20年中,临床应用型MRI仪主磁体的场强已由0.2 T以下提高到1.5 T以上,1999年以来,3.0 T的超高场强MRI仪通过FDA 认证进入临床应用阶段。目前一般把0.5 T以下的MRI仪称为低场机,0.5 T到1.0 T之间的称为中场机,1.0 T到2.0之间的称为高场机(1.5 T为代表),大于2.0 T的称为超高场机(3.0 T为代表)。 高场强MRI仪的主要优势表现为:(1)主磁场场强高提高质子的磁化率,增加图像的信噪比;(2)在保证信噪比的前提下,可缩短MRI信号采集时间;(3)增加化学位移使磁共振频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代谢产物的分辨力得到提高;(4)增加化学位移使脂肪饱和技术更加容易实现;(5)磁敏感效应增强,从而增加血氧饱和度依赖(BOLD)效应,使脑功能成像的信号变化更为明显。 当然MRI仪场强增高也带来以下问题:(1)设备生产成本增加,价格提高。(2)噪音增加,虽然采用静音技术降低噪音,但是进一步增加了成本。(3)因为射频特殊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io,SAR)与主磁场场强的平方成正比,高场强下射频脉冲的能量在人体内累积明显增大,SAR值问题在3.0 T的超高场强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4)各种伪影增加,运动伪影、化学位移伪影及磁化率伪影等在3.0 T超高场机上更为明显。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3.0 T的MRI仪在临床应用还有一定限制,尽管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优势,但是在体部应用还不太成熟,因此,目前以1.5 T的高场机最为成熟和实用。 MRI对主磁场均匀度的要求很高,原因在于:(1)高均匀度的场强有助于提高图像信噪比,(2)场强均匀是保证MR信号空间定位准确性的前提,(3)场强均匀可减少伪影(特别是磁化率伪影),(4)高度均匀度磁场有利于进行大视野扫描,尤其肩关节等偏中心部位的MRI检查,(5)只有高度均匀度磁场才能充分利用脂肪饱和技术进行脂肪抑制扫描,(6)高度均匀度磁场才能有效区分MRS的不同代谢产物。现代MRI仪的主动及被动匀场技术进步很快,使磁场均匀度有了很大提高。 为保证主磁场均匀度,以往MRI仪多采用2m以上的长磁体,近几年伴随磁体技术的进步,各厂家都推出磁体长度为1.4m~1.7m的高场强(1.5T)短磁体,使病人更为舒适,尤其适用于幽闭恐惧症的患者。 随介入MR的发展,开放式MRI仪也取得很大进步,其场强已从原来的0.2T左右上升到0.5T以上,目前开放式MRI仪的最高场强已达1.0T。图像质量明显提高,扫描速度更快,已经几乎可以做到实时成像,使MR“透视”成为现实。开放式MR扫描仪与DSA的一体

磁共振成像原理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核物理现象。早在1946年Block与Purcell就报道了这种现象并应用于波谱学。Lauterbur1973年发表了MR成像技术,使核磁共振不仅用于物理学和化学。也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日臻成熟完善。检查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全身各系统,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为了准确反映其成像基础,避免与核素成像混淆,现改称为磁共振成像。参与MRI 成像的因素较多,信息量大而且不同于现有各种影像学成像,在诊断疾病中有很大优越性和应用潜力。 一、磁共振现象与MRI 含单数质子的原子核,例如人体内广泛存在的氢原子核,其质子有自旋运动,带正电,产生磁矩,有如一个小磁体。小磁体自旋轴的排列无一定规律。但如在均匀的强磁场中,则小磁体的自旋轴将按磁场磁力线的方向重新排列。在这种状态下,质子带正电荷,它们像地球一样在不停地绕轴旋转,并有自己的磁场. 正常情况下,质子处于杂乱无章的排列状态。当把它们放入一个强外磁场中,就会发生改变。它们仅在平行或反平行于外磁场两个方向上排列 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radionfrequency,RF)进行激发,作为小磁体的氢原子核吸收一定量的能而共振,即发生了磁共振现象。停止发射射频脉冲,则被激发的氢原子核把所吸收的能逐步释放出来,其相位和能级都恢复到激发前的状态。这一恢复过程称为弛豫过程(relaxationprocess),而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则称之为弛豫时间(relaxationtime)。有两种弛豫时间,一种是自旋-晶格弛豫时间(spin-lattice relaxationtime)又称纵向弛豫时间(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反映自旋核把吸收的能传给周围晶格所需要的时间,也是90°射频脉冲质子由纵向磁化转到横向磁化之后再恢复到纵向磁化激发前状态所需时间,称T1。另一种是自旋-自旋弛豫时间(spin-spin relaxation time),又称横向弛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反映横向磁化衰减、丧失的过程,也即是横向磁化所维持的时间,称T2。T2衰减是由共振质子之间相互磁化作用所引起,与T1不同,它引起相位的变化。 人体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T1是相对固定的,而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T2也是如此。这种组织间弛豫时间上的差别,是MRI的成像基础。有如CT时,组织间吸收系数(CT值)差别是CT成像基础的道理。但MRI不像CT只有一个参数,即吸收系数,而是有T1、T2和自旋核密度(P)等几个参数,其中T1与T2尤为重要。因此,获得选定层面中各种组织的T1(或T2)值,就可获得该层面中包括各种组织影像的图像。 MRI的成像方法也与CT相似。有如把检查层面分成Nx,Ny,Nz……一定数量的小体积,即体素,用接收器收集信息,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处理,获得每个体素的T1值(或T2值),进行空间编码。用转换器将每个T值转为模拟灰度,而重建图像。 表1 人体正常与病变组织的T1值(ms) 肝 140~170 脑膜瘤 200~300 胰 180~200 肝癌 300~450 肾 300~340 肝血管瘤 340~370 胆汁 250~300 胰腺癌 275~400 血液 340~370 肾癌 400~450

磁共振波谱成像的基本原理精编版

磁共振波谱成像的基本原理、序列设计与临床应用 磁共振波谱(MR Spectroscopy, MRS)是医学影像学近年来发展的新的检查手段,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化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随着MRI、MRS装置不断改进,软件开发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通过MRS对各种疾病的生化代谢的认识将不断提高,为临床的诊断、鉴别、分期、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多有重要价值的信息。1H MRS可对神经元的丢失、神经胶质增生进行定量分析,31P磁共振波谱可对心肌梗塞能量代谢变化进行评价。MRS以分子水平了解人体生理上的变化,从而对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及鉴别诊断、疗效追踪等方面,做出更明确的结论。本文从MRS波谱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序列设计方面简要作一介绍。 一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 在理想均匀的磁场中,同一种质子(如1H)理论上应具有相同的共振频率。事实上,当频率测量精度非常高时会发现,即使同一种核处在相同磁场中,它们的共振频率也不完全相同,而是在一个有限的频率范围内。这是由于原子核外的电子对原子核有磁屏蔽作用,它使作用于原子核的磁场强度小于外加磁场的强度,其屏蔽作用大小用屏蔽系数s来表示,被这种屏蔽作用削弱掉的磁场为sB,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外加磁场越强sB越大,原子核实际感受到的磁场强度与外加磁场强度之差越大。此外,s还与核的特性和化学环境有关。核的化学环境指核所在的分子结构,同一种核处在不同的分子中,甚至在同一分子的不同位置或不同的原子基团中,它周围的电子数和电子的分布将有所不同。因而,受到电子的磁屏蔽作用的程度不同,如图1所示。考虑到电子的磁屏蔽作用,决定共振频率的拉莫方程应表示为:w=gBeff=gB0(1-s) 由上式可知,在相同外加磁场作用下,样品中有不同化学环境的同一种核,由于它们受磁屏蔽的程度(s的大小)不同,它们将具有不同的共振频率。如在MRS中,水、NAA(N-乙酰天门冬氨酸)、Cr(肌酸)、Cho(胆碱)、脂肪的共振峰位置不同,这种现象就称为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即因质子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也就是核外电子云密度不同和所受屏蔽作用的不同,而引起相同质子在磁共振波谱中吸收信号位置的不同,如图2所示。实际上,研究某种样品物质的磁共振频谱时,常选用一种物质做参考基准,以它的共振频率作为频谱图横坐标的原点。并且,将不同种原子基团中的核的共振频率相对于坐标原点的频率之差作为该基团的化学位移。显然,这种用频率之差表示的化学位移的大小与磁场强度高低有关。在正常组织中,代谢物在物质中以特定的浓度存在,当组织发生病变时,代谢物浓度会发生改变。磁共振成像主要是对水和脂肪中的氢质子共振峰进行测量和脂肪中的氢质子共振峰进行测量,在1.5T场强下水和脂肪共振频率相差220Hz (化学位移),但是在这两个峰之间还有多种浓度较低代谢物所形成的共振峰,如NAA、Cr、Cho等,这些代谢物的浓度与水和脂肪相比非常低。MRS需要通过匀场抑制水和脂肪的共振峰,才能使这些微弱的共振峰群得以显示。 下面是研究MRS谱线时常用到的参数: (1)共振峰的共振频率的中心—峰的位置V: 化学位移决定磁共振波谱中共振峰的位置。 (2)共振峰的分裂。 (3)共振峰下的面积和共振峰的高度: 在磁共振波谱中,吸收峰占有的面积与产生信号的质子数目成正比。在研究波谱时,共振峰下的面积比峰的高度更有价值,因为它不受磁场均匀度的影响,对噪音相对不敏感。 (4)半高宽: 半高宽是指吸收峰高度一半时吸收峰的宽度,它代表了波谱的分辨率。 原子核自旋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自旋自旋耦合。高分辨率磁共振频谱可以观察到自旋自旋耦合引起的共振谱线的裂分,裂分的数目和幅度是相互耦合的核的自旋和核的数目的指征。在一个氢核和一个氢核发生自旋耦合的情况下,由于一个氢核的磁矩有顺磁场和逆磁场两种可能的取向,因此它对受耦合作用的氢核可能产生两个不同的附加磁场的作用,这引起受耦合的氢核的共振由一个单峰分裂为二重峰。如此类推,在两个氢核和一个氢核发生耦合的情况下,共振谱由一个分裂为三个。 磁共振波谱仪不仅可以描绘频谱,还可以描绘频谱的积分曲线,积分曲线对应共振峰的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