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气智能设计系统开发研究鞠洪芳

船舶电气智能设计系统开发研究鞠洪芳
船舶电气智能设计系统开发研究鞠洪芳

船舶电气智能设计系统开发研究鞠洪芳

发表时间:2018-10-15T15:10:51.24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作者:鞠洪芳[导读] 随着时代的逐渐发展,我国的造船业在世界上已经占有了极大的比重,已经成为了造船大国。鞠洪芳

天津德赛海洋船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450 摘要:随着时代的逐渐发展,我国的造船业在世界上已经占有了极大的比重,已经成为了造船大国。但是,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船舶制造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如果想要实现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发展目标,就要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融入到传统的造船工艺中,加快船舶制造行业的信息化进程。本文对船舶电气智能设计系统开发做了具体阐述关键词:船舶电气;智能设计系统;开发研究 1船舶电气自动化的特点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整个船舶的安全可靠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船舶自动化主要是监控船舶主机、辅机、安保系统等重大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其主要目的是保证船舶安全高效的运行,提供自动化水平,降低船员劳动强度,保证船员和设备的安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将网络计算机、电子技术、信息化等融入其中,此外,将总线、数字化等技术也引进到船舶自动化系统中,使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化程度更高、联动性更强。促进了船舶综合自动化进程,使电气自动化、机舱自动化、机械自动化、导航自动化、装卸自动化等诸多系统融合在一起,而电气自动化就是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核心。 2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伴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要对船舶应用技术进行全面分析,整合发展机制的同时,维护电力和电子管理模型,更好地分辨强电和弱电,满足机电一体化科学管控策略,将人工智能技术和模糊技术进行项目融合,从而维护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船舶管理项目中的实际应用水平。在维护船舶运行发展价值的基础上,提高便利性和效益性,造船航运业也呈现出全面进步的趋势。只有从根本上顺应技术发展和市场运行的需求,才能促进航运管理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

2.1提升自动化效率

在网络系统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技术自动化程度主要决定于技术运行参数和运行框架,因此,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结构建立后,要整合相关资源项目,实现整体技术结构的全过程优化。也就是说,网络结构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借助数字化运行机制和高层次自动化技术模型,确保图像控制功能和管理体系能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推进。需要注意的是,在人机界面管理工作和对话管控机制中,就要对功能选择机制进行分析,从而保证屏幕软件按钮得到整合,为系统的综合性优化提供保障。另外,在计算机所有功能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直接按钮即可,也为监控项目的综合化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和保障,维护后续工作的效果。除此之外,也要有效减少频繁操作过程导致的工作疲劳,从根本上整合管理结构,确保船员能在恶劣的环境中解脱出来,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体项目运行的实际效率。

除此之外,在维护效率的同时,也要借助容错技术对模块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类似于硬件冗余设计,主要是借助SDRAM输出端三模冗余结构,将信号数据存储在P1、P2、P3的存储单元中,借助技术结构的运行要求,对存储器中的同一位错误的可能性进行判定,并且确保错误信息不会对P产生影响。

2.2完善自动化设备

在电气自动化管理项目中,应用相关技术推动技术结构的发展和进步,要将大功率半导体电子器件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将材料管理工作、机理应用管控结构以及应用技术运行策略整合在一起,确保研发项目和利用效果更加有效。近几年,我国海洋权益问题受到了各方的关注,海军信息化改造项目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并且在未来十年,海军装备的发展速度将继续加快,在国家军民融合机制不断深入发展和推进的同时,企业在自动化设备完善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针对一些集成能力进行统筹管理,从而有效巩固企业单船价值量。

在电气自动化制造工艺和应用技术不断发展进程中,为了实现技术结构的全面升级,就要将高效性、可靠性以及节能性作为研发标准,从而全面维护船舶的机械管理策略,针对运作机制和管理条件展开深度调研,一定程度上推动船舶电力推进和辅助机械电力拖动技术,顺应市场变革的需求,建立技术结构和发展动态相辅相成的管理策略。

2.3提升监控系统的严密性 2017年,电气技术中逆变器技术取得了多项突破,关键技术指标也有明显的优化,将其应用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将成为可能。尤其是3kW到2500kW全系列光伏逆变器的研发,将为电气自动化模块的全面升级提供保障。可在运行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建立健全完整的管控策略和处理机制,维护整体技术框架探索和实践水平。并且要整合监控系统,对技术应用过程的完整性建构动态化分析模型。基于行业发展的基本标准,维护技术运行策略和项目发展结构,从多元化角度深度分析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水平,能针对故障问题进行统筹分析和整合,确保处理结构和发展框架更加有效。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运行体系建立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之间的相辅相成十分关键,为了确保驾驶过程以及机舱管理工作能有序进行,就要整合具体的运行技术管理机制,从综合性、自动化以及全球定位管理水平等多个角度展开精细化数据参照机制,确保能从根本上提高监督监管的实际效果。

2.3.1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渐向智能综合自动化发展,不仅仅是技术结构的优化,也涉及到应用环境和应用机制的优化,技术结构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策略。

2.3.2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逐渐向船岸信息直接交流的方向发展,建构全船自动化管理模型,确保微机监控和卫星定位通信系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化运行机制,对整体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船舶电气的主要技术 3.1船舶综合自动化技术

船舶综合自动化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被广泛应用在船舶电气系统中。并且,信息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升将船舶综合自动化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船舶综合自动化技术是机械自动化技术、航行自动化技术、装载自动化技术、机舱自动化技术的综合,能够将多种自动化技术和功能整合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船舶综合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两个工作母站、若干工作分站、若干控制系统。

3.2驾驶导航技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