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已纠错)

2020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已纠错)
2020届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已纠错)

北京市通州区初中毕业考试试卷

语文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你所在的学校组织同学们参加了“四个一”等社会实践活动。请你依据要求,完成1—6题。(共16分)1.在首都博物馆参观时,有三幅书法作品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某同学对其中一幅作品的评价为“龙飞凤舞,一气呵成,给人以洒脱奔放之感”。这位同学说的是①(填序号)作品,这幅作品所用书体的代表书家是唐代②(填人名)。(3分)

2.第一次参加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后,校记者站做出如下报道。请完成(1)—(2)题。(共4分)

【甲】清·玄烨唐诗轴【乙】明·张弼《蝶恋花》【丙】清·永瑆对联

我们乘着夜色离开学校,在4:40抵达天安门观礼台。凛冽的寒风抵挡不住同学们如①的热情。大家在茫茫的夜色中翘.首以待,没有丝毫的混乱与嘈杂。天色渐亮,一轮红日②,只见国旗护卫队员踏着整齐的方步走过长安街,在旗杆两边排好列队。洪亮的国歌声响彻云xiāo,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高高飘扬。同学们满含深情地注视着国旗,内心激动万分。

(1)对文段中加点字注音和拼音处所填汉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翘.首以待qiáo 霄B.翘.首以待qiào 霄

C.翘.首以待qiáo宵D.翘.首以待qiào 宵

(2)结合文段内容,在①②处填入恰当的词句,使其分别构成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完成所要表达的意思。(2分)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3.参观国家博物馆时,同学们拍摄了一张瓷器藏品的照片并抄录了它的部分介绍(如下)。阅读后,完成(1)—(2)题。(共3分)

此瓶因形似旧时洗涤衣物的棒槌而得名。【甲】,腹部通景青花绘《夜宴桃李园图》,此图取材于唐代诗人李白的散文《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描绘李白与众兄弟在春际桃李盛开之时,聚会桃李园之景。明月

高挂,幽赏夜景,叙天伦之乐事,饮酒赋诗。

此瓶用淡雅宜人的青花描绘,虽无浓艳富丽的色彩,但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文人雅士①的风骨。细腻流畅的线条,将李白等人②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为康熙民窑青花瓷的代表作。

(1)结合照片,判断文段中【甲】处应填的句子为(填字母)(1分)

A.瓶洗口,曲颈,折肩,垂圆形腹,圈足

B.瓶洗口,直颈,丰肩,筒形长腹,圈足

(2)对①②两处填入的成语和文中加点字的字义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热情豪迈、放荡不羁②清高淡泊、洒脱飘逸肖:相似

B.①热情豪迈、放荡不羁②清高淡泊、洒脱飘逸肖:不同

C.①清高淡泊、洒脱飘逸②热情豪迈、放荡不羁肖:相似

D.①清高淡泊、洒脱飘逸②热情豪迈、放荡不羁肖:不同

4.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之前,班委会策划了一项活动:在馆前集体朗诵艾青的抗战经典诗歌《我爱这土地》。作为语文课代表,请你结合诗歌具体内容,从语速、语调、语气、节奏、停顿等角度给同学提出一条朗诵指导建议。(2分)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建议:____________

5.在图书馆参加读书活动时,同学们在“文学长廊”里发现了几幅未完成的人物展板,请你任选一幅,将人物简介部分补充完整。(不少于40字)(2分)

青花夜宴桃李园图棒槌瓶

答:____________

6.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馆里开设了两台电子留言处。下面文字是班级同学写下的两条留言,请你完成(1)—(2)小题。(共2分)

①【甲】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乙】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

②这次《复兴之路》的参观,让我真正体会到了1935年北平______学生运动的核心精神——弘扬爱国精神和肩负时代使命。

(1)在第①条留言中,【甲】【乙】两处所填关联词语分别是:【甲】___【乙】___(1分)

(2)填在第②条留言横线处正确的一项为(1分)

A.“一二·九”B.《一二·九》C.“一·二九”D.《一·二九》

7.古诗文默写与运用。(共6分)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1分)

(2)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1分)

(3)__________,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

(4)班级准备开展诗歌主题阅读活动,请你从下面选出一组能归为一类的诗歌,并结合诗歌说明归类理由。(3分)

①《江城子·密州出猎》②《黄鹤楼》③《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④《饮酒》⑤《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⑥《游山西村》⑦《次北固山下》⑧《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⑨《渔家傲·秋思》⑩《天净沙·秋思》

同类诗歌:____________(填序号)归类理由: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8—11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二者不可得兼.兼:_____

(2)故不为苟.得也苟:_____

【甲】

【乙】

【丙】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故患有所不避也 翻译:_______ (2)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_______

10.选文中孟子的观点是 ① 。我们从学过的文章中还知道孟子有“ ② ”的观点。 (2分)

11.阅读【链接材料】,说说这则故事是如何体现选文中孟子思想的?(3分) 【链接材料】

荀巨伯①

远看友人疾,值胡②

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①[荀巨伯]东汉人,因重视友谊而闻名。②[胡]古时对北方、西方等少数民族的统称。

答: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共11分)

12.依据《鲁滨逊漂流记》,完成(1)—(3)题。(共4分)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① (国籍)的丹尼尔·笛福。读过这部著作后,你最欣赏鲁滨逊 ② 的精神品质。(2分)

(2)语文老师要求做《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手抄报,请你在下面三幅插图中任选两幅作为你手抄报的素材,并分别配上标题。(2分)

插图_____(填序号),标题_______(不超过五字) 插图_____(填序号),标题_______(不超过五字)

13.请从【链接材料】中分别选出与下面《论语》语录内涵相匹配的一项,填入表格中。(3分)(填序号)

《论语》语录链接材料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①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②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③

【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乙】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4.1945年,《骆驼祥子》被译成英文,英文版一改祥子和小福子的悲剧结局,安排祥子把小福子从白房子中救了出来,二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对此,老舍先生在《我怎样写“祥子”》一文中感慨道:译者在事先未征求我的同意,“祥子‘好像转了运’”。

请根据你对老舍写作意图的理解,从《骆驼祥子》主题角度,劝说英文版编者把结局改回来。(2分)答:___________

15.从你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两个人物,任选角度比较出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2分)

答: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18题。(共8分)

【材料一】

清代诗人李庆保看到通州运河“碧空云影乱,破浪雪花堆”的盛况,高歌①(“清浅潞河流,常维万里舟”/“天仓收正供,环海免鸿哀”)。赞叹漕船运来的粮食,不仅满足了朝廷的需要,而且也救赈天下的穷苦百姓。元、明、清三朝建都北京,通州是京畿重要仓储所在,被称为“天庾①重地”。元朝参照金朝在通州的粮仓规模和形制在京通建造粮仓13座。其中的大运西仓、大运中仓、大运南仓一直到清代还都是当时通州的重要漕仓。

元明清时期,南方各省的粮食和其他物资,均由京杭大运河运至通州。繁盛之时,运输船只绵延几十里,在通州东门外运河上形成②(“万舟齐聚”/“千帆竞发”)的盛景。

【材料二】

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同年更名顺天府,下辖五州七县。通州在各州县中地位最高,不仅要向顺天府负责,还要协助户部、工部、漕运总督署等部门管理粮仓和河道治理等工作。清朝前期通州又领三河、宝坻、武清三县,参与协调办理各种事务。而后,通州在顺天府管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第一,通永道衙署驻扎通州;第二,东路捕盗厅驻扎通州;第三,在司法体制方面,顺天府设立通州理事通判,负责顺天府属州县共二十一州县卫的旗民案件的审理,在旗民诉讼纠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督察院、户部、工部、礼部等部门在通州还驻派分支机构。通州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朝廷和顺天府的部分行政功能。

【材料三】

编号仓名仓座间数粮囤

1 海运仓45 229 16

2 南新仓30 152 16

3 北新仓49 245 8

4 旧太仓42 213 23

5 禄米仓25 123 5

6 太平仓15 75 1

7 富新仓28

8 兴平仓30

9 大运西仓112 561 282

10 大运中仓64 321 74

11 大运南仓49 247 72

清初京通漕仓情况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华-资*源%库

注释:①[庾]露天的谷仓。

16.从【材料一】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诗句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_______,②处应填_______。(2分)

17.请你依据【材料三】,对【材料一】中“大运西仓、大运中仓、大运南仓一直到清代还都是当时通州的重要漕仓”进行具体说明。(2分)

答:___________

18.当前,通州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从历史上看,通州有哪些优势?(4分)

答:___________

(二)阅读《跟着父亲学古诗》,完成19—22题。(共11分)

跟着父亲读古诗

潘向黎

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

听上去平淡无奇——如今谁家孩子不从“鹅鹅鹅”开始背诵几十首古诗,好像都不好意思说幼儿园毕业了。但是相信我,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逆时代潮流的举动。我带着一点违禁的提心吊胆,开始读父亲手写在粗糙文稿纸背面的诗词。

我背的第一首诗是“白日依山尽”,然后是“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线”。然后,应该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我的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继续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时我还没有见过海,“海”字让我想到的是父亲所在的上海。既然一年只能在寒暑假见父亲两次,上海一定非常非常远,那是“海内”还是“天涯”?

我背诵的第一阕词,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生硬突兀的——岳飞的《满江红》。后来我不止一次想

过,如果我有女儿,即使不让她背李清照、柳永,至少也会选晏殊、周邦彦吧?现在的我对当年的父亲笑着说:“爸爸,你也太离谱了。”当时因为这阕词生字多,我背得很辛苦。等放暑假,父亲回来了,居然没有抽查这阕词,让我暗暗失望。那时候,因为常年不在一起生活,我有些敬畏父亲,竟不敢自己主动卖弄一下,背给他听。中/华-资*源%库

按现在的养育标准看,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被迫分居两地,我的整个童年父亲都不在身边,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啊。幸亏父亲不在的时候,有他亲手录的古诗词陪着我。

父亲出差给我带回一套唐诗书法书签。“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我很喜欢,但是不太明白杜牧到底想说什么。父亲又不在身边,我没人可问。读着读着,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画面,像在去上海的火车上看到的烟雨朦胧的田野那样,我被一种奇异的感觉笼罩了,觉得整个人在昏暗中闪闪发光。我独自惊喜了一会儿,又有一点隐隐的担忧:怎么读不出要人上进的意思?

等到可以天天见到父亲,我已经不需要再问,我自己明白:把千里之外的景色“拘”到读诗人的面前,让人觉得优美,置身其境,这个诗人便可称得上手段了得,这首诗的价值已经足够。诗不一定要用来包裹人生道理,不说“苦寒”,单纯写梅花也是可以的。明白了这一点,我有一种被赦免的轻松感,从此便自由自在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来读了。

我十二岁那年,随母亲移居上海,全家团聚。仿佛一下子海阔天空了,我可以很方便地从父亲的书架上接触到许多古典诗词读本,而且编选者都是真正的大家。也就是在这些诗词选里,我第一次看到在书上随手标记、评点的做法——父亲在这些书里,用铅笔、红铅笔、蓝色钢笔做了各种记号(估计是每读一遍用一种颜色的笔标记,有三种颜色表示至少读了三遍)。

父亲觉得好的地方,会画圈。若是句子好,先画线然后在线的尾巴上加圈;整首好,则在标题处画。好,一个圈;很好,两个圈;极好,三个圈。觉得不好,是一个类似于拉长了的顿号那样的一长点。父亲画三个圈的情况自然不多,所以每次遇到,我都要整理衣裳、清清嗓子,认认真真地读上几遍。有时候我会忍不住对父亲说,某一首诗真是好,我完全同意他的三个圈。父亲大多只是笑笑,并不和我展开讨论。

那是20世纪80年代,他忙着准备讲义和伏案著书,我虽然到了他眼皮底下,他却常常没空理我。于是我也只能用在书上点点画画写写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读后感——父亲破天荒地允许我在他的书上做记号,当然只能用铅笔。父亲在苦熬他的文章或者讲义,我虽然就坐在他对面,但是不敢打扰他,只能在他读过的书里通过各自的评注和他“聊天”。

一天,我捧着一本古诗站到父亲面前,破釜沉舟般地对他说:“这首诗,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惜时如金的父亲有点抵挡不了,想早点溜进书房:“以后再说吧。”我不依不饶:“你给我五分钟。”于是父亲坐了下来,听完我机关枪扫射般的一通话,想了想,说:“虽说诗无达诂,不过你的观点好像比我当年的更有道理。”没等我发出欢呼,他又接着说,“哪天我去看朱先生,带你一起去吧。”朱先生是父亲特别尊敬的老师朱东润先生!我又觉得自己整个人闪闪发光起来。

就在那一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选自《读者》2017年10期,有删改)19.作者在读古诗的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阅读全文,将表格补充完整。(3分)

我背第一首诗和词①

②有画面感

我读带批注的诗词读本完全理解

我反对父亲的观点③

20.本文的标题是“跟着父亲读古诗”。有同学认为不太适合,因为父亲对我学古诗的影响较小。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__________

21.这篇文章很多词句充满了孩子的童真,请你摘抄一处,结合内容说说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2分)摘抄:________

分析:________

22.文中“我”用多种方法读诗,如:大量背诵、联想画面、圈点批注、请教名师等,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结合你的学诗经历,阐述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

(三)阅读《共享单车,疯长之后需规范》,完成第23—25题。(共9分)

共享单车,疯长之后需规范

黄庆畅

①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飘过,成为今春各大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

②共享单车,有低碳出行的环保理念引领,有时尚的共享经济支撑,解决了公交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好处多多,其受追捧自然在情理之中。

③人们在体验共享单车便捷的同时,也有丝丝忧虑:共享单车这种绿色骑行的方式到底能走多远?能不能为减少交通拥堵、尾气污染发挥更大的作用?人们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正因为共享单车一出生就头上顶光环,所以备受资本青睐。在商业的竞争角逐中,共享单车迎来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同时也让一些问题集中暴露了出来:有的城市或地区投放车辆过多,乱停乱放、挡道堵路;并排骑行、逆道骑行,骑入机动车道,给道路交通添堵;涂改颜色、安装私锁、嫁接儿童座椅等等不文明、不安全现象屡屡出现。还有押金如何管理?骑车受伤由谁担责?这些问题和顾虑,是共享单车成长中的烦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共享单车的评价。

④能否解决共享单车快速成长带来的问题,不仅事关共享单车的前途命运,还影响着人们对绿色骑行、低碳出行的选择。因此,共享共治,让共享单车健康发展,让绿色骑行行稳致远,显得重要而紧迫。

⑤可喜的是,近日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出台了监管共享单车的征求意见稿,这让人们看到了政府对共享单车这一创新模式的认可,以及对绿色骑行的支持。翻阅这些意见草案,有的设定了车辆投放总量上限,有的明确了停放规矩,有的规定了车辆技术门槛,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加强管理的思路。【甲】

⑥除了立规矩,人们还普遍呼吁,改善骑行环境,让共享单车有路可走、有路好走。笔者在骑行的过程中就常常遇到“骑着骑着就没路了”的尴尬,时不时被停在自行车道上的汽车挤到机动车道,还有逆向而来的电动车等等。骑行环境的好坏,是人们选择绿色骑行的一个重要考量,也是影响共享单车发展的重

图一 图二

要因素。因此,打造良好的骑行环境和规范的骑行秩序,各个城市还真得当个事儿来抓。【乙】中/华-资*源%库

⑦让绿色骑行行稳致远,对相关企业来说,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千万不能唯利是图,不能像有的“互联网+”企业那样,砸钱跑马圈地占领市场,一旦培育起消费习惯后,就肆意宰割消费者。毕竟,共享单车涉及的老百姓众多,绿色骑行意识一旦受到创伤就很难恢复。【丙】

⑧当然,共享单车也离不开使用者的呵护。使用者要遵守社会公德,做到文明、安全骑行。 ⑨如此多方共治,才能促进共享单车健康有序地发展,才能把绿色骑行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

(选自《人民日报》)

23.文章从 ① 、 ② 、 ③ 、 ④ 四方面给出了“共享共治,让共享单车健康发展,让绿色骑行行稳致远”的建议。(4分)

24.下面的文字放在【甲】【乙】【丙】哪一处最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有规矩才成方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些管理意见的实施,共享单车“野蛮生长”时期会很快过去,成长中的烦恼也会越来越少。 放在_____处,理由:___________

25.请你任选一张图片,针对其不文明的行为对图中共享单车的使用者进行劝说。(2分)

答:____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6.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学校组织一帮一活动。你作为小老师,请从物理、化学学科任选一个实验,给你的辅助对象

讲清楚实施的过程。

题目二:校文学社决定将中国现当代散文的优秀作品汇编成书,书名叫《人生不需要太多的行李》。

作为校文学社社长,请你从“成书经过”“书名的深刻含义”“该书的价值”“对读者阅读的建议”等方面写一篇简短的序言。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7.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以“合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连环画,请你发挥想象,以“铁杵成针”为题目,将其扩写成一篇600—800字

的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李白小时候贪玩不喜欢读书,趁教书先生睡着,便丢开书本,偷偷溜出去玩。

2.溪边,一位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大铁杵(棒槌)。李白觉得奇怪,便询问缘由。她说自己要把铁杵磨成针。

3.李白很惊奇。老婆婆说:“只要天天磨,越磨越细,还怕成不了针吗?”李白听后深受感动,向老婆婆深鞠一躬。

4.李白十分惭愧,立刻回到家继续读书。此后,李白时常以老婆婆的话勉励自己,最终成为著名诗人。

初三语文毕业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1.①【乙】(2分)②示例:张旭(1分)

2.(1)A(2分)(2)示例:①火焰般②露出朝气蓬勃的笑脸(2分。每空1分)

3.(1)B(2分)(2)C(2分)

4.示例:语调应低沉,语速较慢,特别是诗歌最一句节奏应放慢,“爱”要重读,从而更好地表达深深爱国之情。(2分)

5.示例:人物:莎士比亚简介: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代表作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2分)

6.(1)示例:【甲】虽然【乙】但是(1分)(2)A(1分)

7.(1)无案牍之劳形(2)朔气传金柝(3)把酒临风

(4)示例:同类诗歌:②⑦⑩归类理由:三首诗中分别有“日暮乡关何处是”“乡书何处达”“断肠人在天涯”的句子,都表达出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一主题。

(共6分。(1)(2)(3)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3)共3分。同类判断1分,理由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8.(1)同时占有(2)苟且,随便(共2分。每空1分)

9.(1)因此遇到祸患我也不躲避。(2)(只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共2分。每空1分)

10.①舍生取义②示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共2分。每空1分)

11.示例:荀巨伯探望生病的朋友时,遇上来进犯的胡人,他宁愿舍弃生命也不忍心抛下朋友而走,并且宁愿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朋友的生命,正符合选文中孟子所提倡的“舍生而取义者也”,是舍生取义的典型代表。(3分)

三、名著阅读(共11分)

12.(1)①英国②示例:英勇无畏(共2分。每空1分)

(2)示例:【甲】制作独木舟【乙】驯养山羊【丙】拯救星期五(共3分。每空1分)

13.①【甲】②【丙】③【乙】(共3分。每空1分)

14.示例:骆驼祥子和小福子的悲剧结局是当时吃人的社会的产物,正是他们的悲剧命运极致的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陋。这种结局安排更能体现老舍生先的写作意图,请您把结局改回来。(2分)15.示例:李逵与鲁智深。共同点是脾气火爆,勇猛绝伦。不同点是李逵鲁莽粗俗,而鲁智深则粗中有细。(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共8分)

16.①“天仓收正供,环海免鸿哀”②“万舟齐聚”(共2分。每空1分)

17.示例:材料三的图表是“清初”时期京通漕仓情况表。从表中看出,大运西仓有仓座112座,房561间,囤282个,居京通漕仓之首;而通州其余两仓大运中仓和大运南仓的仓座、间数、粮囤数也居京通漕仓的前列。所以说,“大运西仓、大运中仓、大运南仓一直到清代都是当时通州的重要漕仓”。(2分)

18.要点:通州是京畿重要仓储所在,被称为“天庾重地”;通州是北京地区的交通咽喉和朝廷漕运的要津;通州在顺天府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显著;在一定程上承担了朝廷和顺天府的部分行政功能。

(共4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二)(共11分)

19.要点:①死记硬背(似懂非懂)②我读父亲带回的唐诗书法书签③独具见解

(共4分。每空1分。意对即可)

20.示例:我认为这个看法是错的。小时候,父亲会亲手抄诗词,并指定诗词让我背,这样我积累了大量诗词;后来又给我买唐诗书法书签,我慢慢悟出了诗画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后来父亲又允许我自由选择他做过评点的诗词,教会了我品评诗词,并有自己的见解;最后又打算带我拜访名师,所以,父亲对我学习古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用这个题目很适合。(3分)

21.示例:“我捧着一本古诗站到父亲面前,破釜沉舟般地对他说”,这句话中的“破釜沉舟”一词,把“我”之前不敢打扰父亲但是有了自己的见解后急于表达和终于鼓足勇气和父亲交流的心理表现得活灵活现,充满了孩子的童真。(2分)

22.略(3分)

(三)(共9分)

23.要点:政府立规矩(或政府科学引导);城市改善骑行环境;企业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或企业合理竞争、精心服务);使用者精心呵护。

(共4分。一点1分。意对即可)

24.【甲】处。可以从要求回填的句子是对⑤段中关于多个城市出台监管共享单车征求意见稿内容的阐释与总结看出;也可以从第⑥段开头“立规矩,人们还普遍呼吁,改善骑行环境”和要求回填的语句中“规矩”一词形成了呼应看出。(3分)

25.略(2分)

五、作文(50分)

26.评分标准:共10分。

27.评分标准:共40分。

2017届崇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

2017届崇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盈盈一水间,。(《迢迢牵牛星》) 2.,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4.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5.,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首联诗的内容。(2分) 7.对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怅然若失之感 B.岁月沧桑之慨 C.忘我陶醉之情 D.思乡念家之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3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0.不能表现桃花源人长期“与外人间隔”的一项是(4分) A.见到渔人非常惊讶。 B.为躲避秦时的战乱来到桃花源后没再出去过。 C.对汉朝、魏朝和晋朝一无所知。 D.不希望渔人把桃花源的存在告知世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管仲弃酒 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理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臣计弃身不如弃酒()(2)就坐() 12.“管仲半弃酒”是为了(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3.对结尾句中“笑”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对管仲言语的认同。 B.对管仲做法的理解。 C.对管仲用意的赞许。 D.对管仲胆小的嘲笑。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情”是幸福之本 乐黛云 ①人们常常试图找出幸福的量化指标和客观状况,如统计“幸福指数”之类。其实,在我看来,幸福属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感受的幸福都不相同。孔子最看重的学生颜回“一簟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认为他虽然穷苦,却是幸福的。古希腊的狄奥根尼无家无室,常年居住在一个木桶中。当亚历山大大帝去见他,问他需要什么帮助时,他唯一的回答是:“请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他们都在享受自己的幸福。 ②幸福需要各种条件,如和平、温饱、健康等,这些都是幸福的基本条件,但拥有了这些条件的人,不一定都感到幸福。别人可以认为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不是真正幸福,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幸福的家庭又何尝一样呢?农民家庭“阖家团圆瓜棚坐,闲对风月笑呵呵”应是幸福的吧;今天的一些“空巢家庭”,儿女东零西散,父母独守“空巢”,但想到孩子学有所成,都有可期许的未来,安知父母心中不感到幸福呢! ③回顾我自己曾有过的一些难忘的幸福时刻,也不尽是产生于所谓“金榜题名”之类的时节,倒反而是更多地出现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年月。 ④当然,幸福的源泉并不止此。中国古人尝言:“乐莫乐兮新相知”,又说:“知音其难哉”。如果真有一个忠心耿耿、始终相信你的品质、懂得你的弱点、蔑视任何谣言、传闻、曲解和误导,随时向你进忠言的朋友,那无疑是难得的幸福。 ⑤幸福确实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它的根本是情,是对人、对周围一切的热爱!很难想象一个对事冷漠,对人无情的人会有真正的幸福。 14.下列观点属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3分) A.幸福属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感受的幸福都不相同。

高二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衡阳县一中2019年上学期高二第二次学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分值100分时量120分钟 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 周汝昌 1.晚清有一个叫陈蜕庵的学者曾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不是一部小说,而应当归入子部。我觉得这个人实在了不起,归入子部,等于说《红楼梦》不是传统观念中的野史或“闲书”,而是一部思想巨著。在晚清能有这样的认识是非常难得的,可惜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与重视。 2.他说的“子部”,就是指我们中华文化体现于书册形式上的经、史、子、集中的“子”类,皆为古代大思想家的论说,亦即“诸子百家”的“子”。这就点明了《红楼梦》的巨大的文化蕴涵。这是敏锐的文化眼力与灼见,十分重要。 3.何谓“文化”?“文”,大家都懂得,那么这一个“化”字如何理解呢?“化”即感化、教化、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化”,而且古时以异族学习汉文化为“归化”。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必须先学会“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中国文化最高之境界。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记得甄士隐与贾雨村,但有谁记得他们二人的名字?贾雨村,名“化”,取“春风化雨”之意,别号“雨村”。甄士隐,名“费”。《四书》中有句曰“君子之道费而隐”,故名“费”,字“士隐”。在曹雪芹时代,读书识字之人一看都懂,又有义理又有趣味,而且还利用谐音,有双关妙语的匠心。这是独特的汉语之魅力!我认为汉字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4.中华文化的特征有两条主脉:一条是“仁义”二字,这是自修待人之道,是孔孟之道的精髓;另一条是才情灵秀之气,正是这才气智慧凝结成一部中国文学史。懂了这两端,再看《红楼梦》,体现的也主要就是这两大方面。即人际交往、社会伦理、道德仁义与才情灵秀之气所缔造的精神事业。 5.有人问我研究红学多年的体会是什么,就是两个字——“沁芳”。“沁芳”二字又有何重大意义,值得研究五六十年吗?这是因为:大观园的一条命脉是沁芳溪,而所有轩馆景色都是沿着此溪布置的,是故沁芳亭、沁芳桥、沁芳闸,都采此名。 6.《红楼梦》中“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回写到宝玉与众清客穿过“曲径通幽处”,见到园中一带清流泻于石隙之下。贾政欲因水取名为“泻玉”,但宝玉认为“泻”字不雅,提议名为“沁芳”。“沁芳”这个美好的名字的取义当源于王实甫的《西厢记》,莺莺上场时那段唱词:“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芳”即“落花”,“沁”即“浸于水”,正是《西厢记》“花落水流红”的“浓缩”和“重铸”——它标出了全书的巨大悲剧

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丰台区2012年初三统一练习(二) 语文试卷2012.5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订正(dīng)氛围(fēn)强人所难(qiǎng) B.干涸(hé)巢穴(xué)断壁残垣(huán) C.暂时(zàn)恣意(zì)茅塞顿开(sè) D.赈灾(zhèn)惘然(wǎng)锐不可当(dǎng) 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临(频,濒) 判断:“濒”有“接近”的意思,而“频”有“屡次”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频”。 B.完归赵(壁,璧) 判断:“壁”有“墙”的意思,而“璧”是“美玉的通称”,所以横线处应填“璧”。 C. 诀(密,秘) 判断:“密”有“关系近”的意思,而“秘”有“不公开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密”。 D.明秋毫(查,察) 判断:“查”有“检查”的意思,而“察”有“仔细看”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查”。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今年入春以来,国内各大景区竞相“抬门槛”,5A级景区门票集体跨入百元时代。门票价格过高,抑制了百姓消费,打压了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发挥景区的综合效益,单靠涨价恐怕是不行的。 A.不仅而且因此 B.既又但是 C.不仅而且但是 D.既又因此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他担任校刊主编的时候,对所有稿件,都要仔细审核校对。 B.世间万物永远在发展、运动、变化,语言也是这样。 C.能否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是我们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D.布鲁诺宁愿被教会处以火刑,也不改捍卫科学真理的执着。 5.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回到古镇,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虽然我们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又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有时它还带来果实醇厚的芳香,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最令人迷醉的还是走在烟雨迷蒙的古镇上,那就如同漫步于唐诗宋词意境的画廊。那淡淡雨雾轻笼下的小桥流水,像一幅水墨晕润的国画小品,又像一首空灵飘逸的美丽小诗,更像一曲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流水静静地流淌,那不是故乡的血脉么? A.选段中,将风拟人化,写出风的调皮可爱,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温馨、亲切。 B.选段中,把“古镇”比作“画廊”,写出了古朴的小镇在烟雨轻笼下的诗意之美。 C.选段中,用“国画小品”“美丽小诗”“江南丝竹”构成排比,写出了小桥如诗如画的美。 D.选段中最后一句,运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作者面对“流水”而引发的思考。 6.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诗人好事,真如俗语所谓挖空心思了。 ①苏东坡所谓“雁字一行书降霄”,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 ②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有雁阵之称。 ③而他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 ④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曾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中考二模 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28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 子曰:“岁寒,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论语子罕》)(1分) (2)纷纷暮雪下辕门,口口口口口口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3)《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分) (5)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默写完整。(4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B.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C.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一5题。 人生需要用一颗善感的心灵去欣赏,而不是只用一双忙碌的眼睛去观看。因为人生如果缺少欣赏,就会缺少许多乐趣。欣赏是用眼睛用耳朵用心灵去感受上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份美好。落月晚霞需要去欣赏,霜林秋叶需要去欣赏,哓风残月敲窗冷雨也需要去欣赏,人与人之间同样需要互相欣赏。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被别人欣赏是一种承认,无人欣赏则是一种不幸与悲哀。欣赏别人的潇洒tìtǎng( ) ,进而提高自己的风度;欣赏别人的高谈阔论,进而提高自己的口才;欣赏别人的作品,进而tuòkuān ()自己的视野;,。所以欣赏是一种提高,是一种互补,是提升自身修养的最佳捷径。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tìtǎng( ) tuòkuān() 4、联系上下文,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2分)

2014广州二模理

图1俯视图 侧视图 正视图广州二模 数学(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 若复数z 满足 i 2z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虚部为( ) A .2- B .2 C .2-i D .2i 2.若函数()y f x =是函数3x y =的反函数,则12f ?? ??? 的值为( ) A .2log 3- B .3log 2- C . 1 9 D 3.命题“对任意x ∈R ,都有3 2 x x >”的否定是( ) A .存在0x ∈R ,使得3200x x > B .不存在0x ∈R ,使得32 00x x > C .存在0x ∈R ,使得3200x x ≤ D .对任意x ∈R ,都有32 x x ≤ 4. 将函数( )2cos2(f x x x x =+∈R )的图象向左平移6 π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 ()y g x =,则函数()y g x = ( ) A .是奇函数 B .是偶函数 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5.有两张卡片,一张的正反面分别写着数字0与1,另一张的正反面分别写着数字2与3, 将两张卡片排在一起组成两位数,则所组成的两位数为奇数的概率是( ) A . 16 B .13 C .12 D .38 6.设12,F F 分别是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点P 在椭圆C 上,线段1PF 的中点在y 轴上,若1230PF F ?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 ) A . 16 B .1 3 C . 6 D .3 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则该几何体 的体积为

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闵行区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雨前初见花间蕊,_____________________。(《雨晴》) 2.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4._____________________,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 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元曲,完成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本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曲题是___________。(2分)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A.此首小令描写了两人难舍难分之情。 B.作者以与爱人分离的女子的口吻来写。 C.“杨花雪”一词语出苏轼《少年游》。 D.“人去也”一声长叹,包含离别伤痛。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橘逾淮为枳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8.“过王而行”中的“过”与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人恒过.,然后能改 B.过.故人庄 C.过.目成诵 D.以.其境过清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10.《说文解字》中,“辞”:从“舌”,从“辛”,诉讼辩词。晏婴在辩论中提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他“习辞”的特点。(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朱冲,字巨容,南安人也。少有至行.,好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邻人失犊,认冲犊以 归,后得犊于林下,大惭,以犊还冲,冲竟不受。有牛犯其禾稼,冲屡持刍①送牛而无恨色。主愧之,乃不复为暴。 咸宁四年,诏补博士,冲称疾不应。寻.又诏曰:“以冲为太子右庶子。”冲每闻征书至,

二模语文试题

(一) “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 1、根据上文,说说贝多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2、文中两位名人,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1、根据上文,说说贝多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我行我素,不卑不亢。从他洋洋自得的叙述口吻,“背着手”“撞”的动作描写,与歌德鲜明地对比中可以看出。 2、文中两位名人,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贝多芬,因为他不向权贵弯腰,不卑不亢,很有骨气。 (二)当欢乐的主题初次出现时,乐队忽然中止;出其不意地一片静默;这使歌唱的开始带着一种神秘与神明的气概。而这是不错的:这个主题的确是一个神明。“欢乐”自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中间:(1)它用柔和的气息抚慰着痛苦;而它溜滑到大病初愈的人的心坎中时,第一下的抚摩又是那么温柔,令人如贝多芬的那个朋友一样,禁不住因“看到他柔和的眼睛而为之下泪。”当主题接着过渡到人声上去时,先由低音表现,带着一种严肃而受压迫的情调。(2)慢慢地,“欢乐”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浩浩荡荡的军队,男高音热烈急促的歌,在这些沸腾的乐章内,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的气息,他的呼吸,与他受着感应的呼喊的节奏,活现出他在田野间奔驰,作着他的乐曲,受着如醉如狂的激情鼓动,宛如大雷雨中的李尔老王。在战争的欢乐之后,是宗教的醉意;随后又是神圣的宴会,又是爱的兴奋。整个的人类向天张着手臂,大声疾呼着扑向“欢乐”,把它紧紧地搂在怀里。 1、文段中多次出现“欢乐”,在贝多芬的意念中,“欢乐”指的是什么? 2、文中划线处(1)描写有什么特色?其作用是什么? 3、你如何理解划线处(2)“慢慢地,‘欢乐’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这两个句子的内涵? 1、文段中多次出现“欢乐”,在贝多芬的意念中,“欢乐”指的是什么? 对人类的爱,对上帝的敬畏之心,是“神明”的化身。 2、文中划线处(1)描写有什么特色?其作用是什么? 描写细腻、传神,极富抒情色彩。把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听觉通过可以触摸、可以感知的触觉表达出来,使抽象的音乐变得具体,形象地写出了音乐给人的作用,给痛苦者以慰藉。 3、你如何理解划线处(2)“慢慢地,‘欢乐’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这两个句子的内涵? “‘欢乐’抓住了生命”是指《欢乐颂》的音乐感,感动了听众、读者。“这是一种征服,

广州二模英语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第I卷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A Many people would love to leave their jobs behind and have a life-changing adventure overseas. They imagine lying under palm trees as the sun goes down. However, life overseas is not always easy, and many are not prepared for the shock of living in an alien culture. The honeymoon period At first, for those who actually decide to move abroad, life is an exciting adventure. They enjoy exploring their new surroundings, and life seems like an extended holiday. They don’t mind trying the local cuisine and discovering the local culture. They can even afford to practice their foreign-language skills without fear of making mistakes. Trouble in paradise In many cases, when people consider moving to another country, they often fail to realize how different life will be. As time goes by, they become frustrated when language and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 become a daily headache. In this stage, the visitors begin to withdraw from life in the host country and avoid spending time with local people in favor of mixing with others from their own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road to recovery Gradually, most visitors realize they must accept the differences and not fight against them. This change encourages them to improve their language skills and slowly they manage to do the things they could easily do at home, such as opening a bank account. This new-found confidence enables them to see a side of life which very few tourists get to witness. Adjusting to life abroad can often be a real problem. The secret to overcoming it is to stop trying to change your host country: you will not succeed. If not, you risk losing your dream and having to return to the old life you wanted to leave behind. 21. Why do people moving abroad feel excited at first? A. They find foreign living much easier. B. They have the necessary language skills. C. They love the adventure and exploration. D. They enjoy meeting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22.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what is the main problem many people moving abroad face? A. Homesickness. B. Culture shock C. Health problems. D. Lack of employment. 23. What would the author suggest people moving abroad do? A. Study the local language. B. Go on holidays frequently. C. Learn how to open a bank account. D. Seek out people from their home country. B Australia loves interesting money. In 1988, it was the first country to replace paper money with special plastic banknotes. Now it’s introduced a new five-dollar bill so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that many experts are calling it the money of the future! At first glance, the new note looks much like the old one. It has the same pink colour and main pictures on the front and back. But look closer, and you will notice a clear window running down the middle, surrounded by images of the yellow Prickly Moses, a type of Australian plant. Tilt(使倾斜)the note a little and you will see the Eastern Spinebill, an Australian bird, beating its wings as if trying to fly away. Turn the bill from side to side, and you will notice the picture of a small build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note spins, and the image of “5” changes position. While these moveable features are impressive and entertaining, that was not the reason Australian government officials spent ten years developing them. Their primary purpose was to make it impossible for criminals to produce their own fake notes. The new five-dollar note also has something to help blind people easily identify the money. It has a raised bump alongside the top and bottom, enabling blind people to quickly determine its value. The credit for persuading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to add this all-important bump goes to 15-year-old Connor McLeod. The blind Sydney teenager came up with the idea in 2014 after being unable to tell how much money he had received for Christmas. Connor says he was so embarrassed at not being able to se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otes that he only carried coins to pay for food at the school cafeteria. To

2018年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浦东新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衷情》)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6.《山居秋暝》写的是雨后傍晚的景色,《题破山寺后禅院》则写的是________的景色。(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都描写了幽深宁静的山间风光。 B.两首诗都表达了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展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C.两首诗都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山林之静。 D.两首诗都在尾联含蓄委婉点明了题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授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上文选自《______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2分) 9.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上文中对屠户的心理描写体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B.对狼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狼的凶残和狡猾。

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大兴区2011年初三质量检测(二) 语文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胆怯.(qiè)脊.梁(jǐ)脂.肪(zhǐ)惩.恶扬善(chěng) B.符.合(fú)翘.首(qiáo)瞥.见(piē)贻.笑大方(yí) C.处.理(chù)脑髓.(suí)自诩.(xǔ)惊涛骇.浪(hài) D.滑稽.(jī)剔.除(tì)憎.恶(zèng)锐不可当.(dāng) 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渊博.博.学 解说:两个“博”字意思相同,都是“(量)多;丰富”的意思。 B.无端.端.正 解说:两个“端”字意思不同,“无端”的“端”是“原因”的意思;“端正”的“端” 是“正”的意思。 C.焕然一.新一.筹莫展 解说:两个“一”字意思相同,都是“一个”的意思。 D.举.一反三举.世闻名 解说:两个“举”字意思不同,“举一反三”的“举”是“提出”的意思;“举世闻名” 的“举”是“全”意思。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地震时的汶川灾区,可以用来形容;三年后的汶川,一座座充满明清风韵的藏羌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用世外桃源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②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前途,可以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一个国家的前途。所以,一个富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目光远大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 A.断壁残垣细致虽然/但是 B.流离失所精致虽然/但是C.流离失所细致不但/而且 D.断壁残垣精致不但/而且

【Word版2014广州二模】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4广州二模试题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子弹射入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则 A .做功使木块的内能增大 B .热传递使木块的动能增大 C .子弹损失的能量等于木块增加的内能 D .子弹损失的能量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 答案:A 解析:子弹与木块的摩擦生热既传给了子弹,也传给了木块。子弹与木块的动能损失发了热。选项BCD 错误。 2.如图,a 、b 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做水球实验时形成的气泡,a 、b 温度相同且a 的体积大,则 A .a 内气体的内能比b 的小 B .a 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比b 的大 C .气泡表面附近的水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 .水球外表面附近的水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答案:D 解析:气泡表面外面的水分子引力作用使气泡成球形。选项A 错误,a 内能大。选项B 错误,平均动能相等。选项C 错误,与选项D 对立 3.跳伞运动员在下降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则0~t 1过程中 A .速度一直在增大 B .加速度一直在增大 C .机械能保持不变 D .位移为12 1t v m 答案:A 解析:选项B 错误,加速度一直在减小。选项C 错误,有空气阻力,机械能减小。选项D 错误,位移大于 12 1 t v m ,选项A 正确。 4.如图,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连着一个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则弹簧的伸长量为 A .k mg B .k mg μ C .k F D .k mg F μ- 答案: C v 1

2014年广州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广州市二模试题与答案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CO2和CH4都是造成温室效应气体 C.蔗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 D.苯酚和甲苯遇FeCl3均显紫色 8.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Cl2与过量的镁铁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 B.常温下,16g CH4含有8n A个电子 C.1L 0.5 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n A个SO42- D.常温常压下,22.4LCO2含有n A个CO2分子 10.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H+、NO3-、I-、Cl- B.Cu2+、Br-、H+、SO42- C.Al3+、Mg2+、CO32-、NO3- D.NH4+、Cl-、OH-、HCO3- 11.短周期元素X、Y、Z、W、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Y位于第IA族,Z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W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0,R与X同族,则 A.原子半径:Z>Y>X B.X与R的核电荷数相差18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W>R D.Y与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12.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22.室温下,将一元酸HA 溶液和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①反应前HA 溶液中c (H +)=c (OH - )+ c (A - ) B .实验①反应后溶液中c (A - )>c (Na +) C .实验②反应前HA 溶液浓度x >0.2 mol·L - 1 D .实验②反应后溶液中c (A - )+ c (HA)= c (Na +) 23.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装置I ,铜片上有O 2逸出 B .装置I ,锌片溶解,发生还原反应 C .装置 II ,电池反应为:Zn+ Cu 2+= Zn 2++ Cu D .装置II ,外电路中,电子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 CuSO 4溶液 H 2SO 4溶液 I II

深圳市宝安区二模语文试卷

宝安二模语文试卷 一、本题共5题,共10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脊.椎jí黝.黑yǒu 诓.骗kuāng长吁.短叹xū B 嫉.妒jí抽搐.chù混淆.xiáo 怏.怏不乐yàng C克.扣kē慰藉.jia栈.桥zhàn 秩.序井然chì D 瞋.视chēn 媲.美pì执拗.niù繁弦.管急xuún 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成语的运用错误 ..的一项 A肖基国长相酷似奥巴马,他以惟妙惟肖 ....的模仿表演迅速走红。 B市交警队招聘了许多交通协管员,在他们的协助下,交通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 C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的消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疫苗的安全 问题让广大婴幼儿家长忧心忡忡 ....。 D他说话语无伦次 ....,我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我校六十周年校庆徽标设计大赛的参赛者大多是以初三年级的师生为主,其他年 级参赛者的人数较少。 B今年是莎士比亚去世400周年,佳士得拍卖行将于5月在伦敦拍卖4本17世纪 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 C万家乐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多次获得“全国服 售后服务行业十佳单位”。 D强台风正面袭击我市,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啦啦的下了起来,一小时后, 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 4.请选出下列排序最佳的一项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 ○1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 ○2舞者伴随着唢呐、洞箫、锣鼓的节奏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 ○3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 ○4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 ○5舞蹈具有原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A ○1○2○5○3○4 B ○2○5○3○4○1 C ○5○3○2○1○4 D ○5○2○3○4○1 5.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即使时间所剩无几,也要一起努力到底。”这是条件关系复句。 B“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 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起着水泡。”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在此次活动中,福永红树湾国际家具村推出了七大主题活动。”其中“在此次活 动中”作状语。 二、本大题共1题,共10分

【Word版2014广州二模】广东省广州市2014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理综化学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14年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化学试题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CO2和CH4都是造成温室效应气体 C.蔗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 D.苯酚和甲苯遇FeCl3均显紫色 8.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Cl2与过量的镁铁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 B.常温下,16g CH4含有8n A个电子 C.1L 0.5 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n A个SO42- D.常温常压下,22.4LCO2含有n A个CO2分子 10.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H+、NO3-、I-、Cl- B.Cu2+、Br-、H+、SO42- C.Al3+、Mg2+、CO32-、NO3- D.NH4+、Cl-、OH-、HCO3- 11.短周期元素X、Y、Z、W、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Y位于第IA族,Z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W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0,R与X同族,则 A.原子半径:Z>Y>X B.X与R的核电荷数相差18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W>R D.Y与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12.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22.室温下,将一元酸HA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反应前HA溶液中c(H+)=c(OH-)+ c(A-) B.实验①反应后溶液中c(A-)>c(Na +) C.实验②反应前HA溶液浓度x>0.2 mol·L-1 D.实验②反应后溶液中c(A-)+ c(HA)= c(Na+) 23.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I,铜片上有O2逸出 B.装置I,锌片溶解,发生还原反应 C.装置II,电池反应为:Zn+ Cu2+= Zn2++ Cu D.装置II,外电路中,电子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4 溶液 2 SO4溶液 I II

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昌平区2019- 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第二次模拟练习 语文试卷 2019.5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局部),填空。(共3分) 《自叙帖》《玄秘塔碑》 唐代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从书体上判断,上面的___①___(填作品名称)是其作品。这幅作品结构(布局)___②___,笔画锋棱明显,书风遒媚劲健。另一幅是怀素草书巨制,结构松散灵活,笔画___ ③___,书风狂放烂漫。 2.为了深入了解北京城市文化,学校开展了“了解北京中轴线,感受古都魅力”社会实践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收集整理的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6)题。(共12分) 材料一 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______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______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这条中轴线如一根脊.梁,又如同一条“龙脉”,它既是古都北京的象征,也是中国文明的象征。 元代,中轴线正式形成,位置在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区.域,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到了明代,统治者将北京中轴线向东移动了150米,最终形成现在的格局。建立中轴线,目的是为强调封建帝王的中心地位,正如中国之名,意为“世界中央之国”一样。城市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分五大部分,满分100分,共10页,23个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2. 请在试卷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编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试卷和草稿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