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险需求理论研究综述

健康保险需求理论研究综述
健康保险需求理论研究综述

健康保险需求理论研究综述

朱铭来 尚颖1

摘要:本文介绍了健康保险需求的基本经济学理论及其最新发展,对国内近年来在健康保险需求方面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全面评述,特别介绍了国内学术界对影响健康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健康保险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健康保险;保险需求; 医疗保险

健康保险是指保险公司通过疾病保险、医疗保险、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等方式对因健康原因导致的损失给付保险金的保险。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念,所谓健康保险的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购买者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健康保险产品的数量。换而言之,形成对健康保险市场上商品的需求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购买者的购买意愿;二是购买者的实际购买能力,二者缺一不可。像其它产品一样,健康保险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存在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制约。这就意味着人们不可能对保险产品产生无止境的需求。此外,健康保险产品的需求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是医疗服务的融资方式,是国民健康与医疗需求的派生需求(derived demand);它具有极强的外部效应,往往被人们视作一种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消费;它还存在严重的信息问题,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存在,往往会扭曲其需求水平,破坏市场均衡等。因此,对健康保险需求的准确分析和预测,是健康保险市场科学发展的根本所在。

1 健康保险需求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1.1 传统保险需求理论概述

对于人们为什么要购买健康保险,即购买健康保险的必要性问题,国外很多学者长期从事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传统的“保险需求论”模型是建立在预期效用理论基础之上的。该理论(V 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1944;Friedman and Savage,1948)认为人们购买保险的欲望来自对财务风险的规避(或称回避)。即相对于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人们普遍偏好确定性,愿意通过支出保险费这种确定性代价,而换取对未来不确定性损失发生的补偿的一种承诺(或称保证)。根据这种理论,只要消费者足够的厌恶财务风险,保险公司收取的保费即使不够完全公平(fair premium),除涵盖预期损失外还包含一定的附加费用(loading),

1朱铭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尚颖,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研究生

保险依然能够销售出去。传统的“保险需求论”模型得到了经济学大师Kenneth Arrow的首肯。他在1963年的卫生经济学经典之作“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 Care”明确指出了健康保险需求的一般原因在于风险规避特征。

通过图1我们可以概况出预期效用理论框架下健康保险的需求模式。图中的U代表是实际效用,Y是指个人收入。期望效用曲线的凹形显示了消费者对风险的回避性。假设个人的收入是40000美元,而疾病的费用是20000美元。假设在没有健康保险的情况下,线段AB显示了疾病不同的发生概率Pr(0~1)的个体期望效用值。点A和点B分别表示在不发生疾病的概率(Pr=0)和肯定发生疾病的概率(Pr=1)的两种极端情况。点C表示了疾病发生概率为0.2(Pr=0.2)的中间状态时,减去损失后的期望收入是36000美元和期望的效用值为86单位。对风险回避着而言,5000美元个人损失(D点)和人群平均4000美元的损失(C点)从效用水平讲是无差异的。因此期望效用模型表明,个人为回避风险可通过向保险方支付略高于平均损失的那部分费用,从而使个人福利得到改善。

图1 期望效用条件下的保险需求模型

图1中的模型揭示了健康保险的价格对健康保险需求量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如果购买保险的实际效用超过没有任何保险的期望效用,那么消费者愿意购买健康保险。在这个实例中,如果保险附加费在1000美元以下(反映在CD两点之间的距离),由于消费者的实际效用大于期望效用,那么消费者愿意购买健康保险。反之,如果保险费附加费在1000美元以上,消费者会因为健康保险的价格太昂贵而不愿购买健康保险。

在实证分析中,很多学者对健康保险需求的价格弹性做出了测算。对于个人投保,其价格弹性有-0.16(Holmer,1984)、-0.41(Farley and Wilensky,1984)、-0.32(Short and Taylor,1989)、-0.54(Manning and Marquis,1996)、-0.33(Liu and Christianson,1998)。在团体投保中,由于雇主提供的各种员工福利计划保障水平和内容都大大优于同类个人保险产品,导致其成本更加昂贵,因此团体健康保险的需求对价格则比较敏感(Dowd and Feldman,

1994/1995;Royalty and Solomon,1999;Strombom et. al.,2002)。

另外,由于政府对商业健康保险的购买多采取税收优惠的激励政策,导致健康保险的需求往往受实际价格影响胜于名义价格。很显然,健康保险的价格会随着边际收入税率和免税比例越高而越低。Thomasson(2003)采用历史数据,探究五十年代税收改革前后,美国人拥有的健康保险是否有明显差异;最终得到的结论是1954年美国实行税收补贴后,税后保险价格下降,健康保险需求增加。通过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税收补贴大约增加了9.5%的保险额度,价格需求弹性为-0.54。

对于税收政策对团体保险需求的影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经济系Gruber教授近年来作了系统实证研究,其主要发现有:税收优惠政策(税率的变化)在雇主决定是否为其雇员提供健康保险的时候将会产生巨大影响,具体数据结论有三个:第一,企业提供保险的需求弹性是中等的,大约-0.25,企业保费支出相对于税后价格的需求弹性更大,大约-0.7,政策模拟显示税收补贴是雇主提供健康保险计划的重要推动力。第二,小企业的雇主提供健康保险的弹性更大一些,而大企业在保费支出上的弹性相对更大一些,即针对小公司或平均工资较低的公司采用税收补贴政策效率较高。第三,而对雇员承担部分保费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是最低效的,其原因主要在于雇员决策力有限性、个人需求多样性、团体保险与个人保险之间的替代性等(Gruber,200120022005;Gruber and Washington,2005;Gruber and Lettau,2004)。

1.2 健康保险需求与道德风险

自保险制度产生以来,道德风险始终像阴影一样伴随左右,特别是对于健康保险,其问题则更加明显和突出。Pauly(1968,1969)最早系统分析了健康保险的需求与道德风险的相关性,认为健康保险会诱发道德风险,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他的这一论点是通过构建一条固定的个人健康护理需求曲线来实现的,指出对于未保险的病人而言,效用最大化选择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医疗服务的边际购买意愿等于其边际成本;而对于同一个体而言,投保使其能对医疗服务支付更低的价格,由于价格的降低,一方面可以导致该正常的医疗服务需求增加或享受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也会引起道德风险的发生,即人们消费更多的不必要的医疗服务,最终导致医疗服务的边际成本超过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从而造成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状态,进而弱化了国民购买健康保险的可能性。Pauly(1983)更断言,由于道德风险的普遍存在,无论是自愿性的还是强制性的购买健康保险,都可能降低消费者福利。这种观点得到了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认可。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分散经济补偿作用,而同时又必须有效的控制道德风险,这种平衡关系成为健康保险(或称医疗保障)制度构建的永恒主题(Zeckhauser, 1970;Manning and Marquis,1996, 2001;Nyman,1999;Zweifel and Manning,2000;Cutler and Zeckhauser,2000)。

很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试图计算出过度保险需求(或称超额保险需求,是由于道德风险造成的)对福利的损失数量。Feldstein (1973)是早期的代表性作品。他通过衡量医疗服务的需求量和保险的共付比例(coinsurance rate ,即消费者购买保险后仍需自负的医疗费用部分)来计算福利的损失。他发现,任何提高共付比例的措施都会降低过度保险需求的成本,在当时参数价值条件下,通过提高共付比例可以导致的福利收益大约是每年278亿美元。Feldman and Dowd (1991)更新了Feldstein 使用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估计,他们计算的福利损失范围在330-1090亿美元之间,大小取决于具体参数设计。Newhouse (1993),Feenberg and Skinner (1994),Manning and Marquis (1996),Nyman and Naude-Griffin (2001)对因道德风险造成的福利无效率做了补充性的测算。

1.3 健康保险需求理论的新发展

2003年,加州大学教授Nyman 在其专著“Demand for Health Insurance ”一书中,大胆提出了一种与传统健康保险需求不同的理论,对于人们为什么购买健康保险给出了全新的解释。他认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并不一定是为了规避风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因为存在获得动机(access motive ),即获得收入转移的动机。Nyman 发现,一些因为生活水平较低而无法负担高昂医疗成本的人,可以通过购买健康保险获得一定的医疗救助。他认为,健康保险合同是一种补偿交易,消费者如果同意在健康时放弃其它一部分开销花费(其他相应的商品和服务消费),用来支付一定的保费,那么在他们生病时就可以从那些身体健康的人身上获得一定的收入转移,从而获取原本无法负担的医疗服务,正是这种巨大的收入转移效应才使得人们有动力去购买健康保险。

1.获得动机的模型

假设一个消费者拥有不受限制的大量的财富(w )和健康(H ),H 是医疗服务(M )的函数,并且w 和M 的效用根据是否生病(s )和健康(h )而不同,因此:

(,)s s u u w M = (1) (,)h h u u w M = (2) 假设医疗服务仅在健康不好的情况下需要,并进一步假定唯一获得M 的方法为在财富范围内商业购买或通过保险赔付获得。在有保险的情况下,w W M P I =??+,W 表示总财富,P 表示保险费,I 表示保险赔付。生病的概率为π,并且0<π<1。假定保险是公平的,则M P π=,并且仅有全面保障(足额保险)的保单提供,因此I M =。假定医疗服务的价格是固定的,因此M 为名义变量。

假定购买健康保险可以获得不同疾病的医疗服务,疾病都有标准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成本为M ,有的小于总财富W ,有的治疗成本超过总财富。当治疗成本超过总财富时,就

不能享受治疗,但是如果健康保险的保障范围包括此种疾病就可以进行治疗,因为()P M W π=<。

首先考虑单一疾病保险的情况,如果M W <=,从单一疾病保险中获得动机的收益近似为传统的风险回避收益,二者在前面公式的计算中是一致的:

没有健康保险时:

[][],(1),0s h EU u W M M u W ππ=?+? (3)

有健康保险时:

[][],(1),0s h EU u W M P I M u W P ππ=??++??

[][],(1),0s h u W P M u W P ππ=?+?? (4)

没有保险的情况下,消费者以P 的概率存在损失M 的风险,在有保险的情况下,消费者的确定损失仅为P 。这个模型和传统模型的唯一区别是效用根据健康状态而不同。如果s h u u u ==,单一疾病保险价值与传统的风险保费测量相同。

如果考虑某一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案的成本M 超过了其所拥有的财富W ,例如,一位消费者拥有50,000美元的净资产,并且考虑购买包含肝脏移值手术的健康保险。肝脏移植在整个疗程内需花费300,000美元,如果消费者一旦被确诊,可能已经没有时间和能力去储蓄超过收入部分的费用,并且信用机构也不愿意提供250,000美元的抵押贷款(治疗成本和患者愿意出售自己的资产之间的差额),由于治疗的风险和偿还贷款难度的增大。对于这样的医疗服务,一旦生病并不存在商业的救助机制来获得治疗,除了已经购买了健康保险获得保障的人之外。

没有保险的情况下,期望效用为:

[][],0(1),0s h EU u W u W ππ=+? (5)

因为消费者承受不起M 美元的医疗服务,也就没有相应的财富损失。比较方程(3)和方程(5)显示没有从医疗服务中获得动机效用,而在有保险的情况下,期望效用为:

[][],(1),0s h EU u W M P I M u W P ππ=??++??

[][],(1),0s h u W P M u W P ππ=?+?? (6)

比较方程(4)和(6),保险的作用是相似的,消费者从保险保障中获得的其他方式无法获得的医疗服务的净收益,近似于消费者从医疗服务中获得的期望盈余。

2.对获得动机的实证研究

根据Nyman 提出的新理论,Rexford (2006)从数学的角度阐述了健康保险边际获得动机效用可以通过将健康保险价格与医疗价格相除来合理反映。在Rexford 的模型当中,将取

得更大的边际获得效用作为度量健康保险需求的因素。模型把获得效用看作是基于对自身身体健康的需求所产生的健康保险的需要,提出了边际获得效用指标。具体方法如下:

假定典型消费者通过购买良好健康(H )和其它所有商品及服务(Z )产生(实际的)效用。健康状态在部分意义上受医疗服务消费总量(M )影响,这又取决于所选保险金额(I )的多少。因此,正像Nyman 所指出的那样,该假定将对健康保险的需求视为一种衍生的需求。即,典型消费者因为获得了可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而间接受益于保险。

典型消费者会选择效用最大化,在选择保险类别和其他一切商品时,消费受到价格(I P 和Z P )和收入的制约。用公式来描述,当且仅当所有收入被花掉而且满足下列条件:

I Z I Z P P MU MU = (7) I U U H M MU I H M I

ΔΔΔΔ==××ΔΔΔΔ (8) 式(8)中三连乘的左边表示获得良好健康(H MU )的边际效用,反映了与单位健康状态提升相关的效用的增加,中间项表示了医疗服务(M MP )的边际产生率,刻画了额外增加的医疗保障单元对健康的边际贡献。然后,H MU 和M MP 的乘积用以表示医疗服务的边际效用(M MU )。右边的最后一项表示,健康保险(MAV )边际获得效用反映了额外增加的健康保险金额是如何转变为医疗服务的增加部分的。

由式(7)和(8)可推出:

()I Z M I Z P P MU MAV MU =× (9) 方程(9)表明,在等式中,消费者愿意支付的健康保险(用Z 表示)等于医疗服务边际效用乘以健康保险边际获得效用(与所有其它产品的边际效用相关)。例如,如果保险边际获得效用为零,即使医疗服务的值很高,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保险也为零。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最好是自我投保。另外,只要边际医疗服务效用非零,购买健康保险意愿随着边际获得效用的增加而增加。

与式(7)健康保险的等式条件类似,当且仅当效用最大化时,消费者所设定的医疗服务和其它产品(M Z MU MU )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医疗服务的相对价格,代入方程(9)得到:

I I M MAV P P = (10) 式(10)意味着健康保险边际获得效用,I MAV 可以近似表示为,健康保险价格I P 与医疗服务价格M P 相除。通过对健康保险保费除以医疗价格指数,健康保险的边际获得效用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体现。人们愿意付出超出健康保险一般水平的“保险”,是由于保险费产生的获得效用。更多的保险将有利于获得高服务质量,例如,保单无需体检,低额自付金额以及随意选择保健提供者的自由等。而价格相对医疗服务价格为高的保费则体现了获得效用

的提升。当然,在身体健康时,消费者是否愿意为取得额外获得效用而放弃其他商品和服务,则是另外一种情况。

Rexford (2006)用图2描绘了美国从1960年到2002年健康保险边际获得效用随时间变化的序列。这只是表明一种发展趋势,并不需要考虑某一时间点上的具体数据值。根据这个图,健康保险边际获得效用是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但也出现了一些波动。

图2 健康保险的获得效用

Nyman 认为,商业健康保险效用往往随着时间而增加,主要是因为健康保险保障了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以及新医疗技术的不断产生。不过边际获得效用这43年间并不是以固定的速率增长,例如,在在六十年代后期,七十年代中期,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其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商业健康保险边际获得效用的明显变化,Rexford 用多元回归分析进行了解释。模型为:

10123log MAV INC LIFEEXP MCAID ββββ=+++

456PCNP HMO BEN βββ+++ (11)

其中log MAV 表示健康保险边际获得效用(即:健康保险价格I P 与医疗服务价格M P 相除);INC 表示人均净收入;LIFEEXP 表示期望余命;MCAID 表示接受医疗救助计划(Medicaid )的人口占比;PCNP 表示非赢利医院床位数占比;HMO 表示加入管理式医疗(健康维护组织HMO )计划的商业保险公司占比;BEN 表示自负医疗费用比例;'i s β表示估计参数。

表1 多元回归结果

因变量:健康保险边际获得效用的一阶差分

自变量的一阶差分相关系数标准差t统计量

INC0.057 0.014 4.11

LIFEEXP0.037 0.022 1.66

MCAID-2.288 0.822 -2.78

PCNP-0.493 1.749 -0.282

HMO-1.249 0.443 -2.82

BEN 3.128 0.524 5.96

Adjusted R-squared 0.43 Durbin–Watson statistics 1.79

Rexford的模型结果非常符合Nyman的理论:获得动机衍生出对健康保险需求的动力。

虽然不清楚确切的理论关系,但实证结果显示,在实际收入和边际获得效用之间,存在直接

关系。因此,现在美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导致了健康保险边际获得效用的增加。医疗技术

的提高导致了预期寿命的变化,直接影响获得效用。正如预期的那样,社会医疗保障中的救

助计划,因为它是免费的,其范围的扩展将导致商业健康保险边际获得效用的降低。恰恰图

2中显示的有几处边际获得效用的下降,它可能与医疗救助计划在60年引入、80年代初医

疗消减、90年代扩大了医疗保障项目等因素有关。关于非盈利医院床位比重的回归结果有

助于解释慈善事业和健康保险边际获得效用之间的逆关系。此外,实例研究结果也表明,当

HMO有更多的登记人数时,边际获得效用会减少。也就是说,HMO通过其限制性政策减

少了健康保险获得效用。最后,正如预计的那样,在获得效用和自付医疗费用之间存在直接

关系。

2 国内健康保险需求的实证分析

2.1 健康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健康保险需求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日益关注和探索。健

康保险需求的决定性因素有很多,许多学者在各自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

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1.收入水平

徐美芳(2006)对上海的健康保险市场做了调研和数据处理,选择了4070个体作为样本进行了分析,按照不同的收入层次进行分组。最后研究显示,中低收入人群的个人收入与健康保险需求是有关系的,而对于其他人群来说,个人收入水平与健康保险消费需求并没有显著关系。但是从有效需求角度讲,中高收入群体是健康保险的主要消费群体,所以总体看来,健康保险需求与个人收入水平关系不大。相反,家庭其他成员的收入水平却与该消费者的健康保险需求有着显著的关系。她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是与我国普遍存在的以家庭为保障单位的观念有关,收入较高的家庭成员可能为收入较低的家庭成员承担保费或其它方面的支出。

王璐(2009)则采用宏观整体健康保险市场数据进行需求分析,并得出健康保险需求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密切相关的结论。她特别指出,目前因为商业健康保险的销售主要集中于城镇,因此将该影响因素的内涵缩小到了城镇范围更加合理。

2.健康状况

这里提到的与健康保险需求相关的健康状况可以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存在的个人健康状况;二是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的主观评价。客观存在的健康状况就是人们面临的发生疾病风险的概率和程度。张新民等(1995)称之为客观疾病风险,即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概率及其对居民经济、生活等方面影响的严重程度。他们并不认为人们的健康保险需求直接取决于人们的客观疾病风险,而是认为取决于人们对疾病风险的主观认识和主观决策的心理过程。他们这样解释,现阶段,我国的客观疾病不断加重,经济风险也会因此加剧,但事实上其并没有促进人们对健康保险需求的增加。这可能是因为人们的主观风险认识能力尚且不足,整体素质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客观疾病风险的推力。其实,这一论点也为许多学者所阐述,认为疾病发生的主观概率影响健康保险的需求量,即感觉自身健康状况越不好购买保险越多。当然这也就是逆向选择产生的原因。2

3.教育水平

张新民等(1995)将健康保险需求的因素归因于人们的素质水平和文化程度。徐美芳(2007)经过调查研究,证明了教育水平也是影响健康保险需求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是她指出,健康保险需求与教育水平并非呈现单一的同向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健康保险需求最多的人群为大专学历者,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人群的平均健康保险需求量并不是很高。原因在于教育主要通过保险意识和收入两个途径影响健康保险的消费,对于高学历人群来说,尽管他们的风险意识较强,但现有的保险产品并不被他们认可;对于低于大专以下教育水平的人群来说,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可能限制了其购买力,因此,他们的健康保险需求也不会很高。

2逆向选择,或称逆选择(adverse selection),是与健康保险需求密切相关的一大话题,因篇幅所限,本文对其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不再归纳总结。

4.强制性社会保险

魏华林、李文娟(2007)认为社会医疗保险会弱化对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对于我国这样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往往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之间会产生一种替代关系,他们指出对于最为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的中高收入人群,如企、事业机关人员构成了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消费的主力,但他们一般又享有较好的社会医疗保险,因此就失去了关注和选择商业健康保险的兴趣。相反,王璐(2009)收集了我国近年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入和覆盖人群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在当前的保障水平、覆盖范围下,社会医疗保险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并不是一种负相关关系,并未产生替代作用。

另外,由于我国各地区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之上,多通过商业保险运作方式,为城镇职工开办了补充医疗保险。陈文等(2002)、卢宪中等(2004,2005)、应晓华等(2005)、张帆等(2009)分别对上海、温州、成都、黑龙江等地区开展的补充医疗保险需求状况做了深入的实证分析,对各种补充医疗保险的价格和收入弹性做了估计和测算。

总之,影响健康保险需求的因素很多,徐美芳(2007)提出了一种交叉分析理论,即上述影响健康保险需求的各种因素可能会产生交叉项,这样就会缩小或增加某种因素的影响程度。而且,在不同的分析条件下,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同,例如:在低收入组与中高收入组中,社会保险与健康保险需求会出现一种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在中低收入组中,社会保险与健康保险需求出现的却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等等。

2.2 我国健康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

所谓健康保险需求不足,主要体现在保险购买不足(under-insurance)和保险未购买(un-insurance)两种情形。

Ahking et. al.(2009)从总体上分析了美国健康保险市场上的需求水平。套用宏观经济的术语,他们将人们不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原因做出五种分析:自愿性未保险(voluntary un-insurance)、摩擦性未保险(frictional un-insurance)、结构性未保险(structural un-insurance)、周期性未保险(cyclical un-insurance)和替代性未保险(alternatives)。自愿性未保险是指由于经济环境等的改变,比如保险的价格上升或收入减少,有些人可能会选择不参加商业健康保险或者选择只投保最低限度保障范围的险种。摩擦性未保险发生在人们因信息不匹配而造成暂时性的失去健康保险,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不得不花费时间去四处寻找合适的保险公司,而健康保险公司也同样在花费时间寻找适合的客户群。结构性未保险是指对那些因慢性疾病或先前就存在健康问题的人群不提供健康保险。而这些情况的循环往复就构成了周期性未保险。替代性未保险是指公共保险(社会保险)的存在减少了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人口数量。

应当承认,早期我国健康保险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是收入问题。例如,张新民等人

(1995)就认为,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一,大部分农民的收入不高,健康保险可能属于第一态,即健康保险为无能力消费品;大多数城市职工及沿海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介于温饱和小康之间,健康保险可能属第二态,即健康保险为奢侈品;另外还少部分先富起来的居民,健康保险可能属第三态,即必需品。显而易见,第一、第二状态的健康保险只能带来极少的保险需求,而第三状态的保险又占据较小的份额,所以,必然引起我国健康保险需求的不足。魏华林和李文娟(2007)却提出相反的观点,他们强调我国健康保险需求不足的真实原因并不是因为买不起保险,他们通过对我国中部三城市健康保险需求的调研,给出了三个原因:一是风险意识不强,二是保险供给不当,三是社会保险的替代作用。

所谓保险供给不当,实际上就是造成上述摩擦性未保险和结构性未保险的祸首。调研显示,人们是这样评价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一些人觉得没有合适的健康保险可供选择,一些人觉得商业健康保险不稳定,还有一些人觉得保险公司的信誉低、理赔难等,这些客观原因使得人们并没有购买商业保险,而是选择自保的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保险公司的产品供给并没有满足人们的需求,其产品的个性化和专业化水准还有待于一定程度的提升。这是由于需求方与供给方的不匹配现象,导致了摩擦性未保险的产生。

当前在我国的健康保险市场上,商业健康保险供给方对疾病高发人群采取谨慎承保甚至拒保的方式,这对于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是无可厚非的。但究其原因所在,是当前我国保险公司对于健康风险不具有较高的风险控制能力、医疗数据的不完善导致精算基础缺失、公司管控能力不足导致医疗机构协调能力欠缺。所以保险公司出于自身公司运营角度的考虑,必然要对高风险人群采取更为保守的风险估计,结果就是拒保或者对其大幅度提高保费,这就导致了高风险人群的结构性未保险。

另外,对于社会保险的替代性,我们应当准确把握其内涵。由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起步比较晚,同时社会医疗保险尚不完善,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出现了二者之间混乱、分流、定位不明确的现象。现在出现的一种很明显的现象就是:有些人认为投保了社会医疗保险就没有必要再投保商业健康保险,因此,其综合的健康保障范围比较有限,保障水平也不是很高;而另一些人却走了相反的极端,买了许多种商业医疗保险,最后却发现和已有的社会医疗保险相重复。

面对上述情况,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社会医疗保险的基础作用是必须充分发挥的,有利于消除由于疾病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调高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但是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供的只是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保险的需求,因此,适当的选择商业健康保险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已经拥有社会医疗保险的群体,可以购买一些社会保险无法提供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以满足他们深层次保障的需要。例如在在重大疾病领域内,社会保险不仅设有起付线,而且还有封顶线,这些限制使许多重大疾病患者的高额医疗费用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也给患者家庭和单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商业健康保险

就弥补了社会保险在此方面的缺陷,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充足的健康保障。总之,商业健康险对于现有社会医疗保险真空地带的补充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Ahking; Giaccotto and Santerre, 2009. “The Aggregate Demand for Private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76(1): 133-157.

2.Arrow, 196

3.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 Car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3(5): 941-973.

3.Cutler, 2000. “The Anatomy of Health Insurance.” in Culyer and Newhouse editors, Handbook of Health

Economics, Volume 1A, Amsterdam, Elsevier.

4.Dowd and Feldman, 1994/199

5. “Premium Elasticities of Health Plan Choice.” Inquiry, 31(4): 438-444.

5.Eichner, 1998. “The Demand for Medical Care: What People Pay Does Matte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8(2): 117-121.

6.Eisenhauer, 2006. “The Theory of Demand for Health Insurance: A Review Essay.” Journal of Insurance

Issues, 29(1): 71-87.

7.Farley and Wilensky, 1984. “Household Wealth and Health Insurance as Protection against Medical Risks.”

in Martin and Smeeding editors, Horizontal Equity, Uncertainty, and Economic Well Be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8.Feenberg and Skinner, 1994. “The Risk and Duration of Catastrophic Health Care Expenditures.” 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76(4): 633-647.

9.Feldman and Dowd, 1991. “A New Estimate of the Welfare Loss of Excess Health Insura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1(1): 297-301.

10.Feldstein and Friedman, 1977. “Tax Subsidies, the Rational Demand for Insurance and the Health Care

Crisi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7(2): 155-178.

11.Feldstein, 1973. “The Welfare Loss of Excess Health Insura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1(2):

251-280.

12.Friedman and Savage, 1948. “The Utility Analysis of Choices involving Risk.”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6(4): 279-304.

13.Friedman, 1974. “Risk Aversion and the Consumer Choice of Health Insurance Op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56(2): 209-214.

14.Gruber and Levitt, 2000. “Tax Subsidies for Health Insurance: Costs and Benefits.” Health Affairs, 19(1):

72-85.

15.Gruber, 2001. “The Effect of the Tax System on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Care Finance and Economics, 1(3-4): 293-304.

16.Gruber, 2002. “Taxes and Health Insurance.” in Poterba editor, NBER Tax Policy and the Economy, Vol 16,

Cambridge: MIT Press, 37-66.

17.Gruber and Lettau, 2004. “How Elastic is the Firm’s Demand for Health Insuranc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8(7-8): 1273-1293.

18.Gruber and Washington, 2005. “Subsidies to Employee Health Insurance Premiums and the Health Insurance

Market.”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4(2): 253-276.

19.Gruber, 2005. “Tax Policy for Health Insurance.” in Poterba editor, NBER/Tax Policy & the Economy, Vol.19,

Cambridge: MIT Press, 39-63.

20.Holmer, 1984. “Tax Policy and the Demand for Health Insurance.”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3(3):

203-221.

21.Liu and Christianson, 1998. “The Demand for Health Insurance by Employees in a V oluntary Small Group

Insurance Program.” Medical Care, 36(3): 497-443.

22.Manning and Marquis, 1996. “Health Insurance: the Tradeoff between Risk Pooling and Moral Hazard.”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15(5): 609-639.

23.Manning and Marquis, 2001. “Health Insurance: Tradeoff Revisited.”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0(2):

289-293.

24.Newhouse and The Insurance Experiment Group, 1993. Free for All? Lessons from the RAND Health

Insurance Experi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5.Nyman, 1999. “The Value of Health Insurance: the Access Motive.”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18(2):

141-152.

26.Nyman and Maude-Griffin, 2001.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oral Haz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Care Finance and Economics, 1(1): 23-42.

27.Nyman, 2003. The Theory of Demand for Health Insuranc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8.Nyman, 2006. “Evaluating Health Insurance: A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Geneva Papers on

Risk & Insurance - Issues & Practice, 31(4): 720-738.

29.Pauly, 1968. “The Economics of Moral Hazard: Com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8(3): 531–537.

30.Pauly, 1969. “A Measure of the Welfare Cost of Health Insurance.”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4(4): 281-292.

31.Pauly, 1983. “More on Moral Hazard.”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1): 81-86.

32.Royalty and Solomon, 1999. “Health Plan Choice: Price Elasticities in a Managed Competition Setting.”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34(1): 1-41.

33.Santerre, 2006. “Examining the Marginal Access Value of Private Health Insurance.”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Review, 9(1): 53-62.

34.Short and Taylor, 1989. “Premiums, Benefits, and Employee Choice of Health Insurance Optio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8(3): 293-311.

35.Strombom, Buchmueller and Feldstein, 2002. “Switching Costs, Price Sensitivity and Health Plan Choice.”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1(1): 89-116.

36.Thomasson, 2003. “The Importance of Group Coverage: How Tax Policy Shaped U.S. Health Insura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3(4): 1373-1384.

37.Zeckhauser, 1970. “Medical Insurance: A Case Study of the Tradeoff between Risk Spreading and

Appropriate Incentives.”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2(1): 10-26.

38.Zweifel and Manning, 2000. “Moral Hazard and Consumer Incentives in Health Care.” in Culyer and

Newhouse, editors, Handbook of Health Economics, V olume 1A, Amsterdam, New York: Elsevier.

39.Folland, Goodman and Stano. 2001. The Economics of Health and Health Care,Third Edition, Prentice Hall.

中译本:《卫生经济学》,王健孟庆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Santerre and Neun. 2004. Health Economics: Theories, Insights, and Industry Studies, Third Edition,

Thomson Learning. 中译本:《卫生经济学:理论、案例和产业研究》,程晓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Henderson, 2002. Health Economics and Policy, Second Edition, Cengage Learning.中译本:《健康经济

学》,向运华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版

42.陈文等,“补充医疗保险的需求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02年第12期。

43.卢宪中等,“成都市补充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04年第10期。

44.卢宪中等,“温州市高收入职工对特需服务补充医疗保险的需求分析”,《中国卫生资源》,2005年第2

期。

45.王璐,“我国健康保险有效需求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1期。

46.魏华林、李文娟,“中部三城市健康保险需求调研”,《中国保险》,2007年第5期。

47.徐美芳,“中国健康保险需求决定因素分析—以2006年上海保险市场为例”,《世界经济文汇》,2007

年第10期。

48.应晓华等,“温州市补充医疗保险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卫生资源》,2005年第1期。

49.张帆等,“黑龙江省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需求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9年第2

期。

50.张新民等,“我国居民健康保险需求现状剖析”,《中国医院管理》,1995年第1期。

A Review on the Theory of Health Insurance Demand

Abstract: We introduce the evolvement of economic theory of health insurance demand in this paper, and review the empirical studies of health insurance demand. In particular, we summarize the domestic studies on the primary factors affecting health insurance demand and explore the main causes which lead to low demand of health insurance in China.

Keywords: Health Insurance; Insurance Demand; Medical Care Insurance.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 调研报告 正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〇二〇年二月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市场需求,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当前我们国家建设行业的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现状以及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研分析,现将调研结果作如下报告: 一.建筑业的大发展,市场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的总量需求 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增长,2019 年已达75131亿元,较之2018年又增长了12.6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以上要出自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完成,近五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64%,增加值年均增长7.29%,都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6.98%的增长速度。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近五年来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年均4.25%的速度不断加,行业队伍的迅速扩大,使得行业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的总量需求逐年大幅度地增长。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2011年到2019年,我国城市化率由38.9%迅速提高到52.1%.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相当低。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2025年城市化率要达到55%左右,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2-8.7亿。这一宏大的战略目标,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急迫的、大量的需求。 三.建设事业中新兴行业的出现,拓展了急需人才的技术领域 伴随着建设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市场化进程,近年来出现了从业人员数量增长很快的新兴行业,比较突出的有建筑装饰业、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业,2019年这三业中从业人员数量分别已达950余万、258万和323万。这些新兴行业的出现,明显加剧了人才市场中建筑技术人才短缺的局面。 四.建筑领域的科学进步,对建筑智能化技术人才提出了大量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智能建筑工程已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建筑工程施工先进技术水平的试题和工程投资的取向正在发挥重要影响,目前在建筑工程智能化方面的投资已占建筑工程总投资的8%—15%,大量的现有建筑正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的改造,建设行业的设计施工和物业管理单位,已经对建筑智能化技术人才,尤其是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的一线人才,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 我国建筑技术人才需求分析: 当前,在建筑5293万从业人员中,生产一线的人员技能低,绝大多数未经任何培训直接上岗,高级工不足5.4%,技师不足2%,高级技师不足0.8%.专业技术人员194.6万,经营管理人员254.6万,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和5%,两类人员合起来仅9%这个比例数远远低于全国各行业18%的平均水平,也低于采掘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数量上严重短缺,是目前建筑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建筑技术人才短缺突出表现在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建筑设备这三个专业领域。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领域

社会资本研究

社会资本研究 一、社会资本的产生 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社会网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网研究的重点之就是考察个体的行为是如何受到各种外在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的,正是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格拉诺沃特和林南提出并发展了个人的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理论,可以说是开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先河。 70年代初,格拉诺沃特在对个人寻职行为和结果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个人寻找工作时,对他找到新工作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过他的关系密切的亲戚或朋友而获得,而是通过他的一般亲戚朋友而获得的,这与一般人的想象似乎正好相反。格拉诺沃特对此的解释是: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只有那些在各方面与某人有较强同质性的人才可能与他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因此,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也和他差别不大。而与此人关系较疏远的那些人则由于较强的异质性,也就更有可能掌握此人及其周围圈子内的人所无法得到的、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1973,1982)。在此基础上,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的理论。所谓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的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一个分层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的行动为工具性行动时,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但前提是这种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本人更高而不是更低的社会地位)。林南的这个“社会资源”概念与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其他学者的“社会资本”概念已无太大的差异,在后来的研究中,林南有时也将“社会资源”改为“社会资本”。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Bourdieu)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并把它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1988年,社会学家科尔曼(James Coleman)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它们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不论它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布特南(Robert D.Putnam)从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对制度绩效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那些可通过促进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等”。这三种定义分别从社会文化、理性选择和政治学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的内涵给予了确认,使它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概念具有了合理性。 科尔曼(Coleman)在他的《社会理论的基础》(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中,从社会资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Word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 会实践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以 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及发展问题调查 ——以中央民族大学为例 摘要:本次调研通过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并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使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活动;现状;科学发展;价值观。 一、前言 (一)调研背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志愿服务队伍迅速壮大。社区志愿 者和青年志愿者成为我国最大的两支志愿者队伍,而大学生志愿者又成为这两支队伍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志愿服务近年来形成了品牌,对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时代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毋庸讳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率、服务面、服务质量等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如,对日常、琐碎的志愿服务关注不够;长期坚持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少,将志愿服务当作生活、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更少;对志愿服务缺乏理性的、有深度的认识等。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时代期待着中国能尽快迈入国际志愿者时代,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如何完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机制,确保大学生志愿服务要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调研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志愿活动的现状,总结志愿服务管理机构的发展问题,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二、方法 (一)调研地点:中央民族大学 (二)调研时间:2014年10月 (三)调研对象:中央民族大学在校大学生 (四)调研对象的选择:随机抽样 (五)样本数量:200

金融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金融结构这个概念首先由戈德史密斯(Raymond W.Goldsmith)提出,他指出金融结构是一个国家金融的上层结构,金融发展(Finance Development)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自戈德史密斯提出这些重要论断以来,有关金融结构的研究就受到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广泛重视,甚至成为世界国金融战略调整的重大议题。 金融结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概念,表现为世界不同国家拥有各不相同的金融结构模式,以及同一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拥有不同的金融结构模式。近些年,经过无数学者的研究和探索,这些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金融和法律主导型”以及“金融服务主导型”这四大类型的金融结构模式。以下我将主要从第三种“金融和法律”(即LLSV学派)探讨金融结构的观点。 在大多数学者们进行金融结构到底是银行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激烈大讨论的时候,也有部分学者产生了新的想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LLSV学派的金融和法律理论。La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和Vishny(以下简称LLSV)等学者没有掉入金融结构由银行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的定义案臼,而是独辟蹊径,率先抓住一国法律体系的渊源与该国金融结构形成与演进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法律制度对市场投资者和银行债权人保护程度不同等角度展开研究,并以此作为变量解释不同类型金融体系形因,将金融结构的差异,归结为各国法律制度的异同。 LLSV认为一国的法律制度影响和制约了本国的金融结构,不同法律制度产生不同的投资者保护程度,一国的金融结构主导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该国法律所赋予的债权人和股东的权利差异,以及执行这种权利的力度差异。LLSV对49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和金融体系进行了实证经验,认为具有普通法系的国家更倾向于对市场投资者的保护,更重视中小股东的权利,大公司股权分散化结构趋势明显,因而更容易发展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成文法传统的国家则较为强调银行债权人的权利,由于相对缺乏对市场投资者的保护而最终发展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从法律渊源的差异、对市场投资人的法律保护力度与执行力度来看,习惯法对市场投资者保护最强,而法国民法系国家最弱,德国民法系国家居中。 同时LLSV(2000)指出:法律(包括立法和执法)是保护外部投资者不受内部人剥削的关键机制,法律保护制度既决定了控制权私利的高低,也决定了外部融资机会的大小。因为任何理性的投资者在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极端情况下,为避免内部人攫取公司利润,都不会给公司提供融资,金融市场化的进程难以深化。随着法律保护制度的逐步完善,法律制度对内部人的剥削行为的约束也逐渐升级,致使其剥削成本增大,控制权私利锐减.剥削手段趋于无效,内部人对外部投资者的剥削将越来越困难,企业融资的外部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公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专业名称: 印刷技术 系 别: 包装印刷系 专业负责人: 陈海生 日 期: 2010年5 月20 日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制 二O一O年四月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印刷技术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印刷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指导思想 为使我院印刷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显高职教育的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缩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从了解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及时跟踪人才市场需求及岗位要求的变化,来研究分析高职院校印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现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也有必要对广东省内兄弟院校的印刷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等情况进行考察。调研的主要内容有: (1) 中山火炬开发区及周边地区本行业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情况; (2) 企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对学生核心技能的具体要求、所需的知识结构等; (3)考察、了解省内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情况。 主要采用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及座谈等等方式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现状、印刷技术专业岗位的人才结构及需求情况;企业对高职学生的总体评价;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等。调查计划表见表1。 表1:调研企业及兄弟院校计划表 时间段调研单位及部门名称调研内容负责人 5.10—5.20 中山中荣纸类制品有限公司 人才结构、人员招 聘情况,企业的主 要就业岗位、典型 岗位工作任务对 学生核心技能的 具体要求、所需的 知识结构等 陈海生、付文亭金田包装印刷有限公司陈海生、付文亭中山鸿兴印刷有限公司陈海生、付文亭中山松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皮阳雪、蒲涛安姆科软包装(中山)有限公司李新芳,陈海生广东省印刷复制协会蒲涛、陈海生珠海豪迈印刷有限公司陈海生、付文亭中山市包装印刷协会蒲涛、陈海生东莞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陈海生、付文亭中山伟达印务有限公司官燕燕、谢文彬中山华力包装有限公司付文亭、李新芳东莞富阳彩印有限公司官燕燕、李新芳广州天禧科技有限公司付文亭、官燕燕东莞虎彩印刷有限公司官燕燕、陈海生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受众心理的关注及营销策略、传播方式的使用 文献综述 姓名:王丹 20090257 曾艳 20090261 杨斯琦 20090259 唐梦佳 20090256 余颂庆 20090260 张文 20090262 吴霜 20090258 班级:市场营销03班 指导老师:杨代福 时间:2012-03-1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事实上,这种广告模式由来已久,也并非中国特色。植入式广告源于欧美,发展较为成熟,我国的植入式尚处萌芽阶段,负面问题频发,饱受舆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植入式广告不但比传统硬广告更有优势,而且也是快速收回投资成本、降低商业风险急加速媒介产业循环的好方法,作为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其存在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良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使商业片的植入式广告快速的进入其下一个发展阶段成为现阶段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营销手段、传播方式以及受众心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我们。 【正文】 一、植入式广告的文献研究现状 植入式广告于上世纪20年代至20年代末开始萌芽、2000年以后才真正进入蓬勃发展期,虽然相对于传统传播形式的广告,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以商业片植入式广告为代表的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发展的一股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植入式广告发展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植入式广告产业发展发挥了作用。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体系依据研究 关于植入式广告所依据的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理论的体现与运用;张金海在《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一书中指出,植入式广告在现代广告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引人注目,体现了现代广告逐渐将目光放在广告传播的社会文化关注,而巧妙地利用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和“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理论,则可以将这种关注的社会化效果扩大;而吕善锟在其论文《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依据》中则明确提出,植入式广告之所以比传统的商业广告有更好的说服效果,正在于其运用了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两级传播理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及模仿理论等。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市场营销专业社会和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调研的目的 认真落实“立足地方、面向市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及时了解市 场营销专业发展前景、营销行业发展动态,掌握市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 海南岛发展特色相关岗位有特殊能力的需求。根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能力、知识、素 质要求,构建与岗位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就业导向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与专业建设目标。 二、人才培养状况 目前全国开办市场营销专业的院校达到1180所,在校生的规模超过45 万人。有数据表示,我国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达到93%以上,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市场营销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高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调查显示,我国人才市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状况,总体表现为:一方面,深受企业欢迎的高技能、高素质的适用型专业人才,非常短缺,缺口很大;另一方面,一般销售人员无人问津,大量积压。 三、调查的范围和方法 1、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电话访谈等多种方法。 2、被调查者: 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 四、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营销行业人才需求背景分析 1、营销人才需求量增加 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里,不仅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也都在讲市场营销。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也将有更深的认识,所以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继续看好,并有继续升温的可能。 2、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供给增加 由于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所有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这个专业,导致连年供给不断增加,反映在人才市上就是低层营销人员的薪资水平被拉低,人才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

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作者XX大学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评述研究金融发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文献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取决于金融是否可以增加(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和/或金融是否可以优化投资结构。同时,文献也表明,如果金融发展有利于穷人进行融资,那么金融发展会缩小收入不平等。反之,金融发展则会扩大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金融发展收入分配经济增长 一、前言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外生的经济技术进步率(Solow,1956,Swan,1956)。在新古典模型中,技术进步是一个黑箱,人们不确切知道哪些因素影响技术进步,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因此,一代代的经济学家尝试打开技术进步的黑箱。在20世纪80年代,对技术进步的黑箱的研究取得了进展,Romer (1986)和Lucas (1988)认为技术进步是内生的,是经济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从而开启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时代。在经济增长理论取得突破之前,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对金融中介和金融契约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Diamond and Dybvig,1983,Diamond,1984,Gale andHellwig,1985,Townsend,1979)。也正是由于这些突破性的进展,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 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金融与经济增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但在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上,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尽相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是因,即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例如,Hicks,1969);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金融是果,即经济增长带来了金融发展(例如,Lucas,1988)。在20世纪90年代,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金融中介和金融契约理论,经济学家构建理论模型来研究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一些理论模型中,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在一些理论模型中,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也即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反过来又促进金融发展。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参考:300个管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1. 以KPI(关键业绩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系统研究 2. 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3. 基于价值的企业薪酬体系研究 4. 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绩效评估系统研究 5. 中国民营企业的绩效考核管理研究 6. 企业薪酬管理研究 7. 企业招聘中的人员测评管理研究 8. 跨文化管理研究 9.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研究 10.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研究 11.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1关于规避审计风险的几点思考 2试析我国独立审计市场失灵的原因 3探析政府审计成本特征分析及控制 4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 5浅析审计独立性保证 6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探讨 7防范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综合对策 8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9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研究 10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督研究 11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12上市公司内部成本信息及其应用探析 13 浅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中的相关问题 14 CPA职业道德及其规范研究 15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及其规范研究 16企业并购中的若干财务问题研究 17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探讨 18浅析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资本的管理

19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效果分析 20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分析21新所得税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 22关联交易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 23对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的思考 24对中小企业融资中会计问题的探讨 25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趋势与策略选择 26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会计(财务)问题探讨27上市公司送、转股短期财富效应分析 28中国上市公司债券筹资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29人力资源会计计量问题探讨 30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研究 1.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2.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管理 3.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4.企业信用管理问题探讨 5.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的动机分析 6.企业财务目标探讨 7.企业融资方式及特点的比较研究 8.资本成本影响因素的探讨 1、现代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2、论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3、论企业员工的薪酬方案与激励机制 4、员工招聘与配置研究 5、企业员工的绩效考评方法与机制研究 6、经济危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 7、招聘面试技术及其运用 8、某公司(单位)薪酬方案设计研究 9、某公司(单位)员工激励机制研究 10、某公司(单位)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研究 11、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文献综述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综述

中国网络大学 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综述 院系名称:网络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123456789 指导老师: 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 2018年11月20日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几亿农民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农村金融成为金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因为它不仅对农民福利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基于国外关于农村金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对国外的研究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梳理,主要阐述了我国有关学者对于农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有关问题的看法。文章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字: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金融正逐步朝着合理、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们农村金融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因而研究农村金融问题,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对于改观现阶段“三农”资金短缺的现状、稳定农村金融秩序、防范农村金融风险,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金融发展与监管问题及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与国外农村金融的研究相比,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研究总结了农村金融市

场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国的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结构失衡、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退化和不科学的管理制度等。 第一,农村金融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部分政府对农村金融采取金融抑制的政策(麦金龙,1973) ,同时也放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农村的正式贷款只能用于田地农业生产用途,并且贷款使用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长度基本吻合,所以,其他的非正式贷款大部分应对突发、大额或者现实的非一般消费,如亲人丧葬婚嫁或者在建造家庭新房舍中使用等……因此,非正式贷款总是用于农户各自的目的,并在道义上给了农户信贷人以权威,通常情况下,农户正式贷款只用于农户个人预定的目的,而非正式贷款也不会使农业田地生产中的净流动资金增加。这是在农户信贷市场中,我国农村长时间存在的农户贷款供需结构(张杰,2000)。而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能否建立的关键是政府能否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资金供给能否切实满足农村微观金融的资金需求,能否培育现代农民(王芳,2005) 。从金融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给结构单一,金融供给与需求总量仍然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当前农村金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尤其是农村弱势群体的需要(张笑尘,2007) 。 此外,还有一些专家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迟缓的根源在于农村金融市场运行的体制问题和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他们认为导致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机构的设置不符合实际需求以及相关的制度实施不到位。目前我国农村金

康复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背景: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门促进伤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新的治疗学科,也是一门新的技术专业。据有关方面曾对我国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现状做过调查,我国拥有13亿人口和6千万之多的残疾人,我国现有康复治疗师5640人, 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 达到1:5到1:10。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 要。因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开设,正是顺应社会民众健康、审美的需要,满足人们对意外伤害、疾病所致的残疾、手术后的恢复等在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等多方面的需求,有着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市场广阔,就业前景更是可观。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国富民强,健康为本,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重视的程度,对健康和医疗保 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由治疗服务扩大到康复服务,国家提出2015年达到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学校为适应人民医疗观念的转变,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要求,组织力量对省内相关医院进行人才需求状况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专题调查,目的是为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课程设置、技能培训、课程改革等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研时间: 2012-2013-2学期暑假期间、2013-2014-1学期寒假期间以及平时学院与医 院交流期间。 (三)调研对象: 1、长期从事临床康复治疗技术的行业专家。 1 / 20 2、临汾市内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含三级、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康复科主任或主管康复工作的负责人。 3、临汾市内从事临床康复工作的一线大夫。 4、我院康复专业毕业后从事临床康复工作2-5年的毕业生以及高职康复专业的 实习生。 (四)调研内容: 1、以《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依据,了解我国医疗卫生行

金融文献综述

文献归纳和述评 研究背景 由于标准金融学的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的缺陷,行为金融以心理学和行为学为基础,提出有限理性和非有效市场,来解释金融市场的异象,这是对标准金融学的强有力挑战。标准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之间的差异是研究目标不同。标准金融学描述经济个体的最优决策行为,而行为金融描述的是真实决策行为。 国内外行为金融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状况 行为金融理论奠基人是美国心理学家、经济学家Daniel Kahneman和实验经济学家Amos Tversky,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大量的行为实验,观察对比发现,许多投资者在实际决策时表现出非完全理性和风险厌恶特征,投资行为的期望值在不同情境多种多样。 1979年Kahneman 和Tversky 共同提出的“期望理论”,成为了行为金融研究中的代表学说,该理论把投资者的情绪变化纳入模型参考指标,提出了在不同风险偏好和效用函数下投资者的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为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期望理论”的出现成为行为金融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行为金融研究的不断深入,该理论的影响日益扩大,Kahneman还在2002年摘取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预示着行为金融理论和行为经济理论在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进一步开拓出心理学方法在经济学应用空间。1982年Kahneman、Slovic 和Tversky 在《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式与偏差》中研究了人类行为与投资决策的经典经济模型中基本假设相违背的三个方面:风险态度、心理账户和过度自信,将观察到的现象称为“认知偏差”。 1985年,Bondt和R.H.Thaler发表了,《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引发了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复兴,通过构造“赢家组合”和“输家组合”,实证检验了美国市场存在过度反应。学术界视他们的研究工作为行为金融研究的正式开端,标志着行为金融的研究进入黄金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更多的学者投入了这项工作,Thaler、Shiller、Shefrin、Statman 以及Odean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Thaler分别在1987和1999年研究了股票回报率的时间序列、投资者心理会计等问题,Shiller在1990年研究了股票价格的异常波动、股市中的“羊群效应”、投机价格和流行心态的关系等,得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会导致股价波动加剧。Odean在1998年研究投资者在风险厌恶的条件下,结合股票价格、成交量、组合收益等方面就处置效应、过度自信等投资者行为进行研究,得到投资者普遍具有处置效应和过度自信行为特征。因此,Thaler、Shiller、Odean等人被称为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领域的第二代领军人物。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行为金融理论更加注重投资者心理对最优组合投资决策和资产定价的影响。Shefrin和Statman在1994年提出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随后在2000年,他们又提出了行为资产组合理论,行为投资者的资产组合如资产金字塔一层一层构成。每层有不同的目标,每层有不同的风险偏好,有的是为了避免贫困和破产,规避等闲;有的是为了暴富,追逐风险,进一步充实了行为金融理论。 国内研究现状 行为金融理论在我国的研究仍处于理论模型和策略介绍阶段,近年来也开始运用行为金融理论来研究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实际问题。国内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年至2000年底,这一阶段主要集中于研究行为金融理论与经典金融理论系统冲突,应用期望理论对一些典型心理特征和决策特征进行介绍和研究,运用行为金融解释股市“异象”以及介绍该理论的研究前景。1999年,刘力教授的《行为金融理论对EMH假说的挑战》一文是我国最早系统介绍行为金融理论与EMH之争及其基本理论的文章。2000年,牛芳和

社会资本文献综述1

政治关联研究述评与展望 摘要: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的现象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尤其在正式制度欠发达的转型经济和新型经济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在政治关联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在分析政治关联的内涵、获取途径以及度量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构建动机,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政治关联;获取途径;度量方法;动机 一、“政治关联”的提出: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高阶理论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Ports,1998;张宏文,2003;周晓红,2005)最早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的研究,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现有的与可能存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是某些持久的网络的占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网络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它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个体提供支持,提供他们赢得名誉的证明。”(Bourdieu,1986)。而后又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社会资本,包括科尔曼的社会资本功能观(Coleman,1990)、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的社区观(Robert Putnam,1993)以及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Lin,2005),现在影响较为广泛的是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它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解释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取或调动的资源”。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社会资本”主要应用于宏观层面的讨论分析,见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中(Zak& Knack,2001)。而在管理学的研究中,“社 会资本”多从微观层面入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社会资本”的研究又分为以个体为对象和以组织为对象的研究。前者主要关注个体(如企业家)镶嵌于社会网络中所获取的资源是否能够影响组织的发展(Peng & Luo,2000;Moses Acquaah,2007)。后者主要关注组织外部资源及组织内部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Nahapiet & Choshsl,1998;Landry,2002)。 高阶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决策首要领导者——高管团队对组织的发展发挥 着重要的指挥和协调作用。Hambrick和Mason(1984)指出:组织是其高层管理者的缩影。高管团队的内在认知、价值观、洞察力以及预测能力等特征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高阶理论让我们开始重视高管团队的作用,也为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了参考依据。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综述

第37卷第10期自动化学报Vol.37,No.10 2011年10月ACTA AUTOMATICA SINICA October,2011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综述 王中杰1谢璐璐1 摘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是多维异构的计算单元和物理对象在网络环境中高度集成交互的新型智能复杂系统,具有实时、鲁棒、自治、高效和高性能等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CPS的概念和特征,综述了CPS的当前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其次,对CPS的系统构成进行了简要分析,讨论了CPS与相关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对CPS技术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实时,高性能,嵌入式系统,网络控制 DOI10.3724/SP.J.1004.2011.01157 Cyber-physical Systems:A Survey WANG Zhong-Jie1XIE Lu-Lu1 Abstract Being a real-time and robust autonomous system with high performances,cyber-physical systems(CPS)are a kind of novel intelligent complex systems with di?erent scales of computation and physical components tightly integrated and interacted under the future networks.The no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P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echnology are?rst presented.Then,the technology framework of CP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related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are discussed.Finally,challenges to be dealt with for CPS are pointed out,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Cyber-physical systems(CPS),real-time,high performance,embedded system,networked control 嵌入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随着硬件产品性能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人们对于各种工程系统和计算设备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系统功能的扩充,而是更关注系统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和系统性能效能的优化,以及服务个性化与用户满意度的提升.在这种需求的引导下,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作为一种新型智能系统应运而生,并引起了各国政府、学术界和商业界的高度重视. CPS可以理解为基于嵌入式设备的高效能网络化智能信息系统,它通过一系列计算单元和物理对象在网络环境下的高度集成与交互来提高系统在信息处理、实时通信、远程精准控制以及组件自主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是时空多维异构的混杂自治 收稿日期2010-04-14录用日期2011-05-17 Manuscript received April14,2010;accepted May17,201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1AA040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1116),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0JC1415300)资助Supported by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863Program)(2011AA040502),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71071116),and Shanghai Key Project of Basic Research(10JC1415300) 1.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1.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1804系统[1?2].CPS在功能上主要考虑性能优化,是集计算、通信与控制3C(Computation,communica-tion,control)技术[3]于一体的智能技术,具有实时、安全、可靠、高性能等特点.相较于现有的实时嵌入式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CPS关注资源的合理整合利用与调度优化,能实现对大规模复杂系统和广域环境的实时感知与动态监控,并提供相应的网络信息服务,且更为灵活、智能、高效. CPS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涵盖了小到纳米级生物机器人,大到全球能源协调与管理系统等涉及人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复杂大系统. CPS的典型应用包括智能交通领域的自主导航汽车、无人飞行机;生物医疗领域的远程精准手术系统、自主计算与感控的植入式生命设备;以及智能电网、家庭机器人、智能建筑等,是构建人类未来智慧城市的基础. 本文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这一新兴技术进行了概述.首先,介绍了CPS的概念和特点,综述了CPS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其次,对CPS的系统构成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现有的CPS架构,讨论了CPS与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网络控制系统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分析了CPS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并对CPS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实现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