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

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
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

地区扶贫开发模式创新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者对地区扶贫开发模式的研究

林毅夫(2004)通过研究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及就业状况发现,贫困人口之所以贫困是因为缺乏就业机会,因此他建议,从国家层面上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时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同时对农村贫困人口,要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增加对他们的人力资本投入,让贫困人口有能力去掌握这个机会。

胡平(2006)则认为,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健全扶贫开发机制、扶贫投入机制,以提高扶贫效率。同时,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反贫困中的作用。

朱海俊(2007)认为,解决我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新的制度设计。他建议“增加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倡导建立农民自己的农村自治组织”。给农村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资源环境,这是农村反贫困的社会政策保障。

康晓光(2008)从贫困成因的角度提出反制度性贫困、反区域性贫困和反阶层性贫困三种反贫困战略,这为中国制定反贫困战略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龚娜、龚晓宽(2010)总结,我国扶贫的具体模式很多,主要有以下8种:(1)财政扶贫模式。主要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财政、税收优惠,直至全部取消农业税等方式向贫困地区倾斜,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2)以工代赈扶贫模式。以工代赈是扶贫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特殊的扶贫方式。(3)“温饱工程”模式。以增加物质投入,普及良种良法为手段,采取“以物放贷,以粮还贷”的办法,帮助贫困户解决温饱的一种扶贫形式。(4)产业开发模式。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区域性支柱产业,这是解决贫困户经济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产业开发模式实施的主体多元,有政府组织、也有非政府组织,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5)对口帮扶模式。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由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对口帮扶模式实施的主体是外地政府包括外地的非政府组织,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资金支持、智力支持、经济合作、人才培训等等。(6)旅游扶贫模式。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科学调查、评价、规划、建设、经营等,开发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通过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目标的扶贫模式。(7)生态建设模式。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开发,实现粮食、人口、生态的良性循环。这种模式的优长之处在于,可以克服在脱贫致富的进程中,那种以牺牲生态效益为代价而获取眼前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实践中的前期性探索。(8)移民搬迁模式。这种模式的优长之处在于,可以通过移民搬迁,解决贫困农户基本的生活与生产条件,实现土地资源与人口的合理化配置,这是稳定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一条有效路子。

陈凌建(2009)总结的八种贫困地区扶贫主要模式

1. “公司+ 农户”扶贫模式。此模式涵盖了政府、银行、企业与农户的参

与, 主要为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审批、监督相关扶贫项目, 企业承贷承还, 自主经营。运行机制主要以公司为中介, 带领农户进入市场, 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效衔接起来,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扶贫方式。

2.参与式扶贫模式。强调多方参与扶贫, 并以农户为中心与政府等各种社会组织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此模式注重政府引导, 农户自愿参与, 易于被农户所接受, 具有可操作性, 是对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救济式扶贫方式和扶贫思路的改变。

3.“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由穆罕默德.尤纳斯1978年创立,至今已在47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小额信贷模式一般通过组建扶贫社区组织运作的。小额信贷模式运作机制主要有: ( 1)严格审查放款对象。 ( 2) 严格规范贷款发放程序和严格内部管理制度。 ( 3)制定贷款利率期限和管理方式, 贷款人在获得贷款时支付一半利息, 还清本金时付清另一半利息。

4.异地开发扶贫模式。异地开发扶贫模式。主要针对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一些涉及国家重点工程的某些贫困地方和某些自然灾害频发地区, 二是当地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 甚至引发某些地方病, 健康尚不能保证, 产业结构更无从改善, 采用各种经营方式都难以脱贫。

5.产业扶贫模式产业扶贫模式就是以市场牵引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化种养基地和中介组织联络千家万户“链条式”经济格局, 实现种养、服务、加工、经营四环节的流水服务。

6.劳务扶贫模式。劳务扶贫本质上为贫困地区和劳动力进入市场流动,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就是在贫困地区通过组织有规模的劳务输出, 从而增强贫困地区的资金、技术积累, 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7.科学扶贫模式。科技扶贫强调自我的发展, 引入竞争机制, 注重技术,治愚与治穷结合, 实行合力扶贫

8.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此扶贫模式以国家政策为指导, 当地居民为现存旅游开发主体, 并积聚其他各界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开发工作。

戴晓宽(2006)总结的十种具体扶贫模式:

1、财政扶贫模式。主要通过专项资金(专项转移支付)、财政体制及税收优惠等方式向贫困地区倾斜,以改善贫困地区落后状况,推动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增长,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2、以工代赈扶贫模式。以工代赈是扶贫对象通过参加必要的社会公益劳动而获得赈济的一种特殊的扶贫方式。

3、“温饱工程”模式。“温饱工程”模式实施的主体是政府、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在贫困农村普及良种良法为手段,采取“以物放贷,以粮还贷”的办法,使受体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而获得扶贫的效果。

4、产业开发模式。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区域性支柱产业,是解决贫困户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的重要途径。

5、对口帮扶模式。对口帮扶模式实施的主体是外地政府包括外地的非政府组织、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资金支持、智力支持、经济合作、人才培训等等。

6、国际项目模式。利用国外资金进行扶贫开发已成为扶贫的一个重要模式。目前我国利用的外资主要有世界银行资金,亚洲银行资金,外国政府援助资金等。

7、机关定点模式。组织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人民团体

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这种模式成效显著,己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方式之一。机关定点模式实施的主体既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又有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定点挂钩扶贫。

8、生态建设模式。生态建设模式实施的主体是多元性的,有政府组织、也有非政府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和个人),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通过加快山区资源综合开发带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开发,实现粮食、人口、生态的良性循环。

9、小额信贷模式。小额信贷扶贫是从孟加拉国引进,并在我国得到广泛实施的一种重要的扶贫到户方式。这种模式适应贫困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素质,符合国家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在全国贫困地区广泛实施后,绝大多数贫困农户得到了贷款的支持,对解决温饱、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10、移民搬迁模式。移民搬迁模式实施的主体是政府,受体是农村贫困农户、方法是通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规范管理。这种模式的优长之处在于,可以通过移民搬迁,解决基本的生活与生产条件,实现土地资源与人口的合理化配置,是扶贫开发、稳定解决群众温饱的一条有效路子。

李甫春(2000)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广西大量的扶贫开发实例进行比较、筛选,从中选择、概括出10种比较成功的扶贫开发模式:1、发挥亚热带资源优势,发展蔗糖产业;2、发挥山区优势,发展林业经济;3、发展生态农业,实现良性循环;4、发挥水电资源优势,振兴民族经济;5、发挥社会主义优势,建设新家园;6、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组织劳务输出;7、发挥山水风光、民族风情优势,发展旅游业;8、发挥边疆优势,发展边境贸易;9、发挥地域优势,发展经济作物;10、发挥矿产资源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

(一)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牛文元(2000 )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薄弱。宁夏、青海、甘肃、新疆等少数民族分布较广泛的地区生态脆弱度较差,多属于生态脆弱带,是各种自然生态系统的边缘地区,对外界的承受力差,植被生态系统脆弱易变。

尤努斯.买买提(2000)、黄万纶(1994)总结当地生态经济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受自然影响大、可控性低、地区差异性强、封闭性强、结构简单,很容易因为人类活动而发生改变,并进而引起其它环境因素的变异。而且,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使生态问题愈加突出。

赵军等(1997)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产生众多的民族问题,特殊民族关系既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又是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障碍。

马成良(1998)提出人口增长与资源占有之间的矛盾问题。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特殊的人口政策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导致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普遍较高,人口素质落后于其他民族;而当地可利用资源逐渐减少、利用率较低;两者

矛盾成为导致贫困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涂妍(2001)认为投资需求与财力薄弱的矛盾异常尖锐。少数民族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当地薄弱的财政能力和国家有限的资金投入,导致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二)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对策研究

托合提汉.斯玛依(2001)认为首先应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由于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地理位置、国际形势等原因,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对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邓艾等(2003)、黄芳(2001)、王桂忠(2004)、余小军(2001)、马晓京(2000)、索小霞(1998)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经济结构优势发展以生态农牧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导的生态产业,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涂妍(2001)、乔世明(2001)认为应完善可持续法制体系。利用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利条件,加快地方可持续发展立法,建立健全地方法律体系,规范各种经济和非经济行为,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周鸿(2004)、宋蜀华和满都尔图(2004)提出消除精神贫困,实现观念现代化。积极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生态环境,树立现代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抛弃落后的观念,减缓精神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利益关系协调研究》课题组(2004),研究中提出扶贫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生态利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少数民族实施扶贫开发中必须考虑的因素。通过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可以极大地改善目前脆弱的环境状况。这是实现其他经济利益,乃至社会及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徐君和林俊华(2001)认为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很重要。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潜力,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和保健投资。除了利用正规教育体系外,还应该注重利用各个民族或各个民族地区传统的教育形式培养人才。

杨清震和周晓燕(2001)提出应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筹集体系,建立合理的资金投入和收益机制,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资金短缺的状况。

三、旅游扶贫模式研究

(一)国外

1998 年哈罗德·金(Harold Goodwin)撰文探讨了关于可持续发展和贫困消除的关系,提出旅游与扶贫之间的关系。

1999 年,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在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了 PPT (pro-poor tourism)的概念。PPT 是指“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它强调提高贫困人口在其中获取的净收益,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它不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也不是旅游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发展旅游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核心是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净收益,而不是全面扩展整个产业。

Caroline Ashley,Charlotte Boyd 等(2000)认为,旅游开发能够为贫困人口创造就业和收入机会、促进小商业经营,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

MatthewJ.Walpole(2000)则认为,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基础差,外来资本占据了大部分旅游市场,旅游漏损问题严重,贫困地区获得的经济利益有限。

泰勒(Taylor,2001)在对库克岛(Cook Islands)旅游发展的研究中指出,由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过度依赖旅游业,旅游替代产业失去了生存空间,经济漏损逐步扩大,贫困人口并没有获得经济利益。

CarolineAshley,Dilys Roe,Harold Goodwin(2001)对六个实施 PPT 策略的案例区贫困人口参与障碍的研究表明,缺少人力资本是所有案例的最主要的障碍。

威尔金森(Wilkinson,1995)对贫困人口的参与方式进行了研究,认为非正式部门的经营活动是社区居民主要的参与方式和获利方式,他还进一步分析了非正式部门成为穷人的主要参与方式的四大原因:不需要专门的技术、投资较少、作为副业不会影响其他主要的生产经营活动、不需要经过政府的允许或遵循政府的规章制度。

Shah,K.Tourism(2000)认为,旅游地居民参与旅游的程度、方式、规模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旅游发展时间、发展规模、发展方式变化而变化的动态系统。

Dehra Dun(1995)、Wilkinson(1995),Nicholson,T.Culture(1997)对具体地区的研究,证实了旅游对贫困人口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001 年 4 月,六个案例区实施 PPT 战略的研究显示,影响 PPT 战略成效的主要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市场进入能力、商业经营能力、政策框架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二)国内

Pro-poor Tourism(简称 PPT),直译为“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由于我国先于 PPT 提出了“旅游扶贫”的口号,因此,国内常常将 PPT 翻译为“旅游扶贫”。

1.旅游扶贫的内涵

(1)旅游扶贫的目标和宗旨

周歆红(2002)提出,旅游扶贫应该以“扶贫”为其宗旨,发展旅游业只是

手段和途径,而反贫困和消除弱势群体的贫困状态是其核心目标,应以经济效益为前提,贫困社区的综合发展为内容,贫困人口为核心的社会积极变迁为其终极目标。

高舜礼(1997)、刘向明(2002)认为,旅游扶贫不应仅限于脱贫和“物质的贫困”,还应注重致富和“观念上的贫困”。

(2)旅游扶贫的对象

高舜礼(1997)旅游扶贫的对象,即目标地区主要是具有一定旅游发展基础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是相对贫困地区,既包括了国家所界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绝对贫困),也包括了虽已脱贫但经济仍欠发达的地区。

周歆红(2002)旅游扶贫的目标地区和目标人口一定要明晰,否则会出现旅游扶贫系统识别机制“瞄不准”的问题,贫困人口如何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和增加发展机会是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问题。

(3)旅游扶贫的特征

高舜礼(1997)总结,旅游扶贫的特点是:旅游开发扶贫成效显著;旅游开发扶贫经历了多次高潮;旅游扶贫具有明显的辐射效益;旅游扶贫开发工作的主体在基层;旅游产品的近距离仿效现象突出;市场销售以国内旅游为主;旅游开发见效周期短;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农民可以选择多种脱贫致富的途径。

郭清霞(2003)在深入研究湖北旅游扶贫成功范例的基础上,借用英国 PPT 概念,认为旅游扶贫 PPT 战略的基本特征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资源为发展依托;以特色旅游产品为发展支柱;以当地居民受益为目的;以脱贫致富为目标;以环境保护、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4)旅游扶贫的意义

高舜礼(1997)认为旅游扶贫的意义在于:向全社会展示了旅游业强大的综合功能;扩大了旅游业的社会影响;开拓发展了“大旅游”的思路;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5)旅游扶贫的理论依据

蔡雄(1999)旅游开发扶贫的理论依据在于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发达地区的人们前来旅游和消费,使旅游资源产生效益,使旅游商品的生产、交换、消费在贫困地区同时发生,逐步实现部分财富、经验、技术和产业向贫困地区的转移,增加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从而使其脱贫致富。

2.特定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研究

(1)旅游扶贫可行性研究

高舜礼(1997)认为,旅游扶贫付诸实施并取得成效,既要客观条件也要主观努力,具体来说客观方面要具备资源优势、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主观努力上要有带头人、灵活的政策、遵循旅游开发规律、健全的管理体系等。

朱明芳(1999)以野三坡旅游开发为例,对旅游扶贫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贫困地区资源优势、政策倾斜优势、市场与需求、旅游业自身特点等方面对旅游扶贫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2)旅游扶贫的发展战略

刘向明(2002)认为政府对旅游扶贫是积极引导和政策支持,不是在每个方面都必须主导,政府的作用应体现在宏观层面与整体效益上,体现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政府也不是事事主导,当贫困地区的经济被激活,当地旅游业开始兴旺时,政府应该逐渐放手,更多地让市场起作用,做到“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协同”。

郭清霞(2003)指出在旅游扶贫中,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

曹新向、丁圣彦(2003)认为政府的作用应主要通过决策、协调、立法、政策、引导和宣传等手段。

操建华(2002)认为旅游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以法律的方式界定和保障旅游业经营者的产权,以及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公共品等 3 个方面为旅游扶贫服务。

杨国靖(2001)、郭清霞(2003)、刘宝巍(2004)均指出,政府应在旅游扶贫中起主导作用,提出政府主导型的旅游扶贫战略和模式。

3.旅游扶贫的经济学分析

(1)旅游扶贫的效应

周歆红(2002)旅游扶贫效应就是讲旅游扶贫功能和意义、旅游扶贫在贫困地区发展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旅游扶贫的负面影响等,具体来说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旅游扶贫对地区经济的整体作用;旅游扶贫对地区环境、社会和文化效应的影响;贫困地区人口由于旅游开发而获得的受益和代价之评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受益和代价之评估。

阳国亮(2000)探讨了旅游经济中旅游投资的乘数效应与旅游扶贫的关系,指出贫困地区的边际消费倾向大,旅游投资的乘数效应更大,旅游扶贫的效果更显著。

赵小芸(2004)从投资贡献(量)和投资效率(质)两个方面对西部地区的旅游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了定量研究。

胡钧清(2007)从乘数效应、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三个维度对广西省旅游扶贫的应进行了研究。

林红(2000)对“旅游扶贫”的负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旅游扶贫”论的最大危害在于引发各地盲目开发、上项目,并提出应冷静看待“旅游扶贫”在西部开发中的效应。

(2)旅游扶贫的机会成本

杨颖(2003)提出在旅游扶贫决策中要谨慎,并对旅游扶贫的环境和社会机会成本进行论述,认为可持续发展旅游扶贫必须关注环境和社会效应。

4.旅游扶贫战略研究

杨新军等(1998)通过对江西宁凤县旅游开发创意规划,提出在具有旅游资源优势的贫困地区,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并结合旅游开发走出一条生产生活日

用品的工业道路,强调“一村一品、一人一技”发展地方经济,生产相应旅游商品等模式。

郭清霞(2003)通过对湖北省内 20 多个旅游景区、景点旅游扶贫的调查,总结出了四种有代表性的旅游扶贫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景区带动模式、农旅结合模式、移民迁置模式。

胡锡茹(2003)认为云南在多年旅游扶贫的实践中形成了三种基本模式:生态旅游扶贫模式、民族文化旅游扶贫模式和边境旅游扶贫模式。

赵丽丽(2003)提出我国西南地区“旅游扶贫”启动与发展两大战略,确定了“观念牌、市场牌、参与牌、资金牌、产品牌、服务牌、人才牌、旅游形象牌、信息与网络牌与管理牌”等十大策略体系。

李永文和陈玉英(2004)提出了旅游扶贫开发应选择的资源—人—效益三要素系统战略思路。

梁明珠(2004)依据“实现主体利益持续互动均衡”的原则,就关乎生态旅游成败和农民生计的土地补偿、利益分配、培训与就业、社区参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三农”利益保障机制的设想。

5.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于我国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学者也做过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①陈秀琼和黄金火(2003)、万青(2004)、钟国平(2003)认为如果在实践中忽视社区参与,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公,从而没有起到旅游扶贫的作用。

②郭清霞(2003)认为不能将旅游扶贫等同于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

③曹艳英(2004)、刘红艳(2001)、吕连琴和刘爱荣(2002)、万青(2004)总结我国目前的旅游扶贫存在着项目的一些缺点:产品设计单一、经营粗放,而且季节性明显、模式雷同、缺乏特色,显露出极度的初级化特征。

④刘红艳(2001)、张晓慧等(2002)、周玲强和黄祖辉(2004)认为组织分散,规模小,导致难以形成区域性、规模性的整体布局和具有吸引力的拳头产品。

⑤李春萌(2004)、程占红(2001)、万青(2004)、周玲强和黄祖辉(2004)提出因为对旅游扶贫的机会成本缺乏认识,使得旅游扶贫对环境和当地文化产生的负面影响未受到重视。

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主要有:

(1)万青,2004)提出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宣传,维护景区形象等。

(2)周玲强和黄祖辉(2004)认为应该加强引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质量管理、服务指导、监督保障;规范经营、保持特色、提高质量;产品创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

(3)李太平(2003) 做好旅游发展规划、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加大投资开发力度、加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4)杨新军和李同(2004)认为通过建立生态预警机制促进生态旅游与环境保

护的协调发展。

(5)钟国平(2003)从政策和制度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增强贫困地区旅游业和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议,并就贫困地区旅游收入分配和监督机制的创新提出建议。

(6)吴铮争(2004)提出了建立旅游适宜性评估体系、深度开发旅游扶贫产品等西部地区旅游扶贫开发的具体思路。

6.其他专题研究

(1)旅游扶贫中的社区参与研究

Xiao H and Li L(2004)认为社区参与旅游是实现旅游扶贫目标的有效途径。一般而言,旅游业发展初期,社区居民对旅游的相关影响持欢迎态度,并且非常愿意接受可能出现的社区社会文化方面的变化。

邱云美(2004)提出要建立社区参与的保障与利益分配机制,而且还要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旅游参与能力。

郑群明和钟林生(2004)认为通过对社区和居民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增强居民的旅游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树立市场营销理念,才能保证参与式乡村旅游沿着可持续的道路发展。

(2)旅游扶贫试验区研究

白凤峥和李江生(2002)提出了“旅游扶贫试验区”的设想。

王炳武等(2002)对旅游扶贫试验区管理模式建立的指导思想、旅游扶贫试验区管理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

(3)旅游扶贫融资渠道研究

潘焕辉(1999)认为金融部门贷款、招商引资鼓励投资、建立旅游扶贫发展基金、建立股份制旅游集团、发行旅游企业债券等是旅游扶贫融资的五个有效渠道。

陈勇、徐小燕(2003)研究了 BOT 模式在我国西北旅游扶贫项目中的应用。

四、云南省扶贫模式总结

胡锡茹(2003)在研究云南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总结三种旅游扶贫模式:一、生态旅游扶贫模式,利用云南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尤其是以自然为基础的生态旅游, 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同时还可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二、民族文化旅游扶贫模式,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 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富有民族特性的服饰、饮食、器皿、工艺品、民居、寺庙、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等等琳琅满目,少数民族的节目、礼仪、风俗、习惯等等丰富多彩。三、边境旅游扶贫模式,边境旅游是云南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脱贫致富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形式。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个国家接壤, 拥有4061公里的陆地边境线, 边境地区居住的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同胞, 有傣族、景颇族等13个少数民族跨中越、中老、中缅边境而居。

祖军慧(2004)通过对大理旅游业发展及现状的研究分析,提出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发展生态旅游模式,具体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

点,并立法保护生态环境;二是进行旅游环保宣传,旅游与教育相结合;三是科学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四是重视当地人利益,才能促进生态旅游的顺利发展。

孟利清、龙勤(2005)通过分析云南自然保护区的现状、特点, 归纳了其已形成的自然优势, 进而针对当前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贫困的现实, 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提出了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来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集群, 以达到扶贫解困的战略思想。

廖晶晶(2008)在探讨了云南贫困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的必要性, 并结合实践情况, 在此基础上提出尝试构建云南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模式,并总结出模式构建的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方面, 要在政策上和财政上扶持当地居民;二是政治方面, 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参与旅游业的发展;三是社会文化方面, 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建设;四是环保方面, 推行实施10个R 行动。(1、认知( recognize) 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拒绝( refuse) 参与任何对环境有损的旅游活动; 3、减少( reduce) 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4、寻找较少环境影响的替代( replace) 产品来达到对环境呵护的目的;5、为了节约资源提倡重复使用( re- use) 和6、循环使用( recycle) 生活消费品; 7、重新改造( reengineer) 耗费水和能源的机器设备; 8、对从业人员进行再培训( retrain) 使其在行为方面影响旅游者的环保意识; 9、对参与环境保护的人给予某种形式的回报奖赏( reward) ; 10、为了改变人们对环境的习惯行为, 重新树立良好的环境观和行为准则, 需要对人们再教育( re-educate))

李云霞(2008)立足于旅游扶贫的相关理论, 对云南省的扶贫工作及当前形势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在阐述了云南省实施旅游扶贫战略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云南省发展旅游扶贫的相关对策。相关思路、政策如下:(一) 政府主导, 政策扶持政府主导的内涵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凭借其社会威望, 财政实力与强大的管辖能力, 通过制定法令、法规, 投入相应的旅游基本建设资金, 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能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发挥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二) 科学规划, 合理开发。实践证明,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有很大的风险, 如若规划、开发不得当, 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传统习俗要为之付出巨大代价, 导致环境的破坏和地方文化特色消失。旅游规划的历史使命, 就是有效地引导和控制旅游发展, 以规避风险,充分保障贫困地区旅游的持续发展。(三) 构建多种扶贫开发模式。如政府主导为主模式、亦农亦旅相结合的模式、景区消困帮扶模式、城企携手的模式、异地安置模式等适合当地具体现状的旅游扶贫模式。(四) 依托资源, 针对市场,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五) 注重贫困人口的参与。(六)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周惠仙、秦成逊(2008)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 分析总结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的状况及成因, 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的机制、资金使用状况进行了研究, 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试图找出一条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把这些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进行分类, 划分出宜开发区和不宜开发区, 再把宜开发区细分为农业、林业、矿业等区域, 确定其开发的适度规模, 然后决定具体的扶贫开发方式。在这一过程中, 必须遵循地方经济与整体经济协调、经济与人口和环境协调等原则。2、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初级保健服务, 提高身体素质。3、加强对村卫生服务人员的教

育和培训, 在贫困地区建立村级卫生医疗网点, 修建医疗站, 添置设备, 以增强村级卫生医疗服务站的数量和质量,让贫困农户能及时就地就医, 让贫困农户的孩子能得到应有的卫生免疫服务。4、改革政府扶贫体制, 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针对存在问题, 应该对原有的单一的政府扶贫体制和资金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建立自下而上的各级扶贫机构互相制衡的扶贫机制。5、扶贫主体多元化、市场化运作。实现扶贫主体多元化、市场化运作, 实现扶贫活动的制度创新。6、形成激发贫困人口主动扶贫的内在动力机制。反贫困是贫困人口自己的事, 只靠政府计划强力介入的反贫困机制, 不利于增强贫困地区和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更不利于贫困人口的脱贫, 只有千百万贫困人口主动参与到反贫困行动中来, 才能实现扶贫解困的目标。

蒋小华、卢永忠(2011)在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两者联动开发对策。其对策建议如下:(一)政府扶持、规划先行。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需要大思路大手笔,只有政府才能做大做全旅游文章,也只有政府能有宏观的战略眼光和魄力,对本地区以及相关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总体长远规划和合理开发。(二)保护环境、找准特色。旅游扶贫开发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对各种旅游资源务必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中强化保护,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加强管理,反对任何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三)创新机制、有效结合。在建设生态文明时要更新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在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生态家园的同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依靠市场运作筹措资金。(四)政府搭台、群众唱戏。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积极引导、政策与资金支持。(五)注重科技、追踪培训。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科学研究与增加科研投入,系统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中“贫血”和“返贫”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商业模式变革文献综述

商业模式变文献综述 1.商业模式的概念 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各界的高度认可与重视。众多企业在有效利用商业模式的情况下,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但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还是不够系统、完善。一般定义: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对于商业模式的真正含义,理论界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威解释。笔者将对商业模式的四个角度对其概念进行综述。 经济(盈利)角度:经济类的定义仅仅将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的经济模式,其本质内涵为企业获取利润的逻辑。与此相关的变量包括收入来源、定价方法、成本结构、最优产量等。许多研究者都从这个角度对商业模式进行了概念界定和本质阐述。Stewart 等 ( 2000 ) 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能够获得并且保持其收益流的逻辑陈述。Rappa ( 2000 ) 则认为商业模式的最根本内涵是企业为了自我维持,也就是赚取利润而经营商业的方法,从而清楚地说明企业如何在价值链 ( 价值系统) 上进行定位,从而获取利润。Hawkins ( 2001) 把商业模式看作是企业与其产品/ 服务之间的商务关系,一种构造各种成本和收入流的方式,通过创造收入来使企业得以生存。Af uah 等 ( 2001 ) 把商业模式定义为企业获取并使用资源,为顾客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价值以赚取利润的方法。商业模式详细说明了企业目前的利润获取方式、未来的长期获利规划,以及能够持续优于竞争对手和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 运营角度:运营类定义把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的运营结构,重点在于说明企业通过何种内部流程和基本构造设计来创造价值。与此相关的变量包括产品/ 服务的交付方式、管理流程、资源流、知识管理和后勤流等。也有许多研究者从这个角度对商业模式进行了概念界定和本质阐述。Timmers 将商业模式定义为表示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架构,内容包含对不同商业参与主体(business actors) 及其作用、潜在利益和获利来源的描述。Mahadevan 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与商业伙伴及买方之间价值流(value stream) 、收入流(revenuestream) 和物流(logistic stream) 的特定组合。Applegate 把商业模式说成是对复杂商业现实的简化。通过这种简化,商业模式可用来分析商业活动的结构、结构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业活动响应现实世界的方式。Amit 等把商业模式看作是一种利用商业机会创造价值的交易内容、结构和治理架构。他们描述了由公司、供应商、候补者和客户组成的网络运作方式。 战略角度:战略类定义把商业模式描述为对不同企业战略方向的总体考察,涉及市场主张、组织行为、增长机会、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性等。与此相关的变量包括利益相关者识别、价值创造、差异化、愿景、价值、网络和联盟等。目前来看,国外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大部分属于这个范畴。KMLab 顾问公司(2000) 将商业模式定义为关于企业如何在市场上创造价值的描述,内容包括企业的产品、服务、形象与配销的特定组合,还包括用以完成工作的人员与作业基础建设的基本组织。Linder 等(2000) 认为商业模式是组织或者商业系统创造价值的逻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与建议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与建议 05基地李仁伟(40501135)曾唯海(40501127) 摘要:区域创新能力是造成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专利数据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在我国,专利具有集中于沿海分布的特点,动态数据表明区域创新能力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计量模型分析表明,各地区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①(作为竞争程度的衡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衡量)对专利申请数都有显著影响。由此可以得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来增强各地区以专利数量衡量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专利区域创新R&D经费支出竞争程度 1.引言 进入21世纪,科技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模式,导致了国家间、地区间和企业间竞争方式的改变,使竞争的实质变为创新能力的竞争。当前,创新带来的新技术的采用已经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增长的过程实际上是由新技术应用于生产领域的过程实现的。 中国是一个大国,因地理、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原因,各个地区的创新能力分布很不均匀。在中国,以广东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上海、江苏、浙江为主的和以北京为主的三大经济发展极正在形成。而这种极化的原因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大小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均匀。 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是国家科研产出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对各地区专利的申请量②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我国各地区创新能力的现状,探索创新政策上某些仍需改进的方面。 2.文献综述 专利数据是研究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专利申请量在各地区的分布又不是随意的,要受到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国外对专利分布的研究很早就已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般以年产量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国家对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制订了一个规模要求,达到规模要求的 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国家统计时,一般只对规模以上企业作出统计,达不到规模的企业就没有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企业(在工商局的登记注册类型为"110"的企业)和当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含)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②由于在我国专利申请到授权往往需要几年时间,这里取申请量以方便研究

关于企业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摘要:企业创新,虽然最通常是指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但实际上,企业创新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在一个行业中,创新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引领者还是模仿跟随者。企业创新也是企业家对整个创新过程所涉及的创新目标和创新活动方案进行设计、选择并组织实施的行为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创新的最佳效益,即取得较大的创新绩效。创新绩效的大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创新、创新绩效、企业 自从1912年熊彼特在其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先提出“创新”的概念之后,创新逐渐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创新绩效反映企业创新行为取得的成果,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将影响创新绩效的因素划分为四个,本文拟综合分析多个学者提出的观点以及其看法的缺陷,从而提出这四个因素的关系和各因素下使企业绩效最大化的几点建议。 一、影响因素的分类 鉴于目前对知识的研究和对创新的研究这两个领域有很多相通之处,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界限日渐模糊【1】。国外学者将知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这3种资本通过以下途径积累和分配知识:个人;组织结构、过程和系统;联系和网络【1】。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创新受到个人、企业及网络3个层面因素的驱动。本文借鉴国外文献对知识资本的划分,并结合国内外文献的相关内容,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例如马宁、官建成指出“产业政策影响专利数量”【2】;买忆媛,聂鸣指出国家的经济制度影响创新绩效”。企业与外部组织间联系与互动的因素,如Jaffe、Levin和Reiss研究了知识溢出的问题;国内也有研究者对此做出探讨。管理层面的影响因素,例如Gupta指出了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协作对创新的影响;杨建君等人就沟通因素对

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 Business Model) 作为管理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已经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从国外的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商业模式研究已经从最初对商业模式定义、构成要素、分类的研究转向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本文从商业模式创新动力、商业模式创新途径、商业模式创新实施、商业模式创新阻力四个方面对国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构建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初步分析框架。 一、商业模式创新动力研究 商业模式创新是在一定的动力驱动下进行一种创新活动。在国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或多或少的在新技术市场化推动力、市场环境压力、市场机会拉动力三个方面谈到了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问题。笔者在此对已有文献在商业模式创新动力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1. 新技术市场化推动力 新技术要想转化为适应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就必须应用合适的商业模式。所以,新技术的市场化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之一。Christensen( 1997) 对突破性技术的市场化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与持久性技术相比,突破性技术是一种比较激进的技术创新,在原有的商业模式中将其市场化是不可行的,必须采用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来使应用突破性技术的产品能够实现市场化[1]。此时,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为了新技术的市场化而进行的。Gambardella 和McGahan ( 2009) 以生物制药企业为例对其技术授权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上游企业开发出特定应用性的技术,只能将其出售给为数有限的几个下游企业,使上游技术创新企业的利润受到限制,并在谈判中失去讨价还价的权力。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上游企业投资开发出具有普遍应用性( general application) 的技术。要使这种技术能够市场化,就必须对原有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2]。新技术的市场化固然要依托创新的商业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技术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要以技术创新为前提。 2.商业环境压力 商业环境瞬息万变,极不稳定,为了适应商业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必须处于不断的创新之中。Malhotra ( 2000) 认为,传统组织的商业模式是被事先分类的计划和目的驱动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建立在一致性、集中性、依存性基础上的最优化和效率。为了适应动态的、不连续的、激进变革的商业环境,就必须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3]。Sosna 等( 2010) 也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力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特定商业模式的持续性是不确定的,市场的变化( 新的创新者、竞争者和规则出现时) 能够使现存的商业模式过时或者缺乏盈利性。所以,从长远来看,持续不断的商业模式创新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种重要能力[4]。此时的商业模式创新主要是在商业环境变化的压力下进行的,虽然很多学者都认同这一点,但商业环境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在机制仍未得到有效地解释。 3. 市场机会拉动力 商业模式创新有时是为了抓住特定的市场机会而进行的。Lindgardt 等( 2009) 认为,商业模式创新能够帮助企业明确在经济倒退时特定的商业机会。他们通过以往的研究得出结论,那些在经济倒退时期表现出色的公司都是利用危机提供的机会重新焕发生机,而不仅仅是靠财务或者运作上的创新。他们进一步得出结论,在经济危机时期,公司内部更容易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大胆举动取得一致性的认知[5]。在这一特殊时期,挖掘市场机会更能解释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动机,但是否在经济危机时期公司内部更容易对商业模式创新行_______为达成一致性意见,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总的来看,学者们在商业模式创新动力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认识到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在一定的动力驱动下进行的,但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仍然偏重于某一视角。由于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领域的不同,不同学者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差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固然有很多个,但归根结底其核心动力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企业的盈利,其他动力只是核心动力的表现形式。 二、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研究 商业模式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商业模式创新途径会因创新者视角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早

(文献综述)教育扶贫在应对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的模式研究

教育扶贫在应对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问题的模式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的概念也随之不断地深化,由最初绝对贫困视角下的收入贫困,逐渐发展到相对贫困视角下的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单靠政府力量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农村贫困,利用教育扶贫的力量,对农村绝对贫困的消除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定义出发,浅析目前国的教育扶贫模式。 关键词: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教育扶贫,经济因素 1 浅析“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1.1 绝对贫困的定义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与财富被分离,劳动者包含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的一切物的财富被剥夺了,就是绝对贫困。而劳动者的生活资料被剥夺的原因是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1]。绝对贫困指工人只是持有自己的劳动能力,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的情况。马克思认为[2],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表现了基本阶级的对抗关系。“被剥夺了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劳动能力是绝对贫困本身[3, 4]。 1.2 相对贫困的定义 相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所持有的资料,虽然可以满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可是不足以使其到达整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一般只能维持比平均生活水平低很多的状态。此外,相对贫困还包括以他人或其他社会群体为对比所能感觉到的相对剥夺的社会心态[5]。所以,相对贫困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中心。 1.3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区别 通常来说,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区别是,实际生活状况(有没有到达生活需要的最低水平)来确定绝对贫困;而相对贫困是根据统计标准来确定;和社会平均生活水平比较,人们满足生存的需不是处在匮乏的状态。而相对匮乏的程度到哪里,具体的标准是怎么样,这个说法都不完全一样[6, 7]。 2 教育对消除贫困的作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8],贫困就是剥夺个人基本生活能力,而不止是收入低下;更好的基础教育、培训和卫生保健不止保证了个人生活处于高质量的状态,而且通过提高个人能力避免其陷入贫困。不同的扶贫方式中,教育脱贫是最有效和最持久的脱贫方式。从财政学角度,教育扶贫应当是贫困家庭脱贫和政府扶贫最有效的方法[9-11]。 2.1 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贫困农民的收入 从经济学方面看,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贫困农民的收入[10]。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曾有一个论断:从对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来看,土地的差异是不重要的,资本投入的多少是重要的,素质的差异是最重要的。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国家的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教育投资提高了国民的人力资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12][13]。现代经济

商业模式、共生体与商业生态:案例与理论

商业模式、共生体与商业生态:案例与理论 魏炜朱武祥林桂平 摘要: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只包括核心利益相关者、微观视角的商业模式或包括所有宽泛利益相关者、宏观视角的商业生态。本文在商业模式和商业生态之间建立起中观视角的新概念——共生体,为同个商业生态中不同商业模式的企业建立起同一个坐标系,使不同商业模式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成为可能;也为企业创新、重构商业模式提供更为广阔但又不过于宽泛的利益相关者视角。为更好阐述理论,本文采取DG公司的商业模式重构过程作为共生体概念导入、逻辑解释和理论体系建构的单案例研究样本。关键词:商业模式共生体商业生态利益相关者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a business model defines a transaction structure that involves stakeholders.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the transac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transaction relationship, forms and so on, among these stakeholders, and introduce a new concept of “symbiont”, the aggregation of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focal firm as well as the business models of its stakeholders. By proposing this innovative concept, we bridge the gap between macro (Business Ecosystem) and micro (Business Model) views and therefore broaden our thinking of business model. The concept of “symbionts” in business model that we create provides a share coordinate system for different business models in the same business ecosystem, making it possible to compare different business models directly. What’s more, it allows us to analyze a focal firm's business model in a micro viewpoint, which may suggests how to restructure or reform the focal firm in a surgical way based on the anatomic picture of the company. We focus on th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f an old-lined agriculture firm in China to better explain our theory. Key Words:Business Model, Symbionts, Business Ecosystem, Stakeholders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管理学科,研究对象为企业组织及其内部各部门、人员等之间的关系和业务活动、管理活动。视角从微观到宏观分别为人员、组织和产业。评价标准则为运营的业绩指标——如何更好地发挥既定资源禀赋的最大能力。 商业模式研究对象为焦点企业(商业模式研究的对象)及其利益相关者,考察他们之间的交易关系、交易方式等组成的交易结构总和。视角进一步拓展,微观至焦点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处于企业内部、具备独立投入产出、独立利益诉求、独立权利配置,如物流、信息平台、支付平台等),宏观至整个商业生态,包括焦点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竞争对手,甚至焦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相关者,如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的客户、竞争对手的合作伙伴等等。评价标准则是价值的创造、传递效率。观察价值如何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创造和传递,焦点企业从中获得多大的价值等。 这种视角的拓展,具备三方面意义:第一,从商业生态等宏观结构定位焦点企业的价值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对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一直是国内外高校致力于推行的工作,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对学分制的改革采取了新的策略,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开始推广学分制,学分制被一部分重点大学率先采用,随后部分地方院校也相继实施,可目前为止,国内高校所实施的学分制均未达到最终目标。随着学分制的全面推行,国内外学者对学分制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各高校也以期通过学分制的改革来实现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的创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学分制教育体系及教育模式较为成熟,在学分制背景下,实践教学以其极大的灵活性、实用性服务于其学术发展,并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的流动,对开放的教育体制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起了重要促进作用。综合已有文献,笔者总结国外对高校实践教学的研究如下。 (一)关于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比较典型的国外实践教学模式,即美国的社区学院以及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具有注重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接近1:0.8,甚至能达到1:1,技能教学注重各种能力的综合性和职业性培养。德国的双元

制是德国高等职业学院普遍实行的实践教学模式,是由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办学,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姚永聪,2012)。“双元制”模式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其理论和实践之比约为3:7或者2:8,理论教育尤其注重于实践相结合,且服从于实践需求。另外,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它是由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而进行的灵活办学、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李强、刘继平、皮智谋、任东、申晓龙,2008)。加拿大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合作教育计划,是一种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在合作教育雇主机构中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的计划,通常涉及在商业、工业、政府及社会服务等领域。英国实行的“三明治”教育模式,让学生一段时间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到工厂实习以及工读交替进行的教学计划(首珩,2011)。 (二)关于国外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特点的研究 学者通过研究美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定位、组织形式、实践内容和指导力量,发现其呈现出鲜明的社会化运作的特点,实践内容和指导己经形成了学校、政府环环相扣的成熟的模式(刘志军,2009)。德国的“双元制”、加拿大的“CBE”、英国的“资格推动型”、澳大利亚的“TAFE”等模式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实践教学围绕技术应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569629.html, 精准扶贫文献综述 作者:余蒙 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5期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81) 摘要:精准扶贫是党中央针对中国扶贫实际提出的新举措,自2015年“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坚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原则以来,已在全国贫困地区范围内普遍展开。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精准扶贫的内涵、工作机制、创新模式、存在问题及优化措施几方面。 关键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文献综述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调研扶贫攻坚时提出的,即“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1]2015年1月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再一次指出“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国务院扶贫办随后制定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由于精准扶贫是基于中国国情提出来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扶贫方式,国内对于精准扶贫的研究也主要是集中在对精准扶贫概念的界定、精准扶贫实施的机制、精准扶贫创新的模式和精准扶贫的存在的问题、对策方面。 一、精准扶贫的内涵 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精准扶贫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如王思铁(2014)认为:“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它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3]黄承伟等(2015)认为:“精准扶贫是国家扶贫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贫困人口识别和扶贫资源(资金、项目)瞄准两部分构成。[4]李鵾(2015)认为精准扶贫,就是在科学有效的标准和程序下,因时、因地对 贫困地区、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精确识别,按照本地的实际开展联动帮扶和分类管理,并根据动态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做出精准考核的过程。[5]国务院《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 案》,将精准扶贫定义为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的扶贫方式。由此可见,现有关于精准扶贫内涵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围绕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的说明展开的。 二、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

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文献对比研究

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的文献综述 【摘要】动态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企业的需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商业模和战略的动态变化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而在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如何,这是本文的关注重点。本文从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纷繁复杂的研究框架中选取了现阶段更受关注的四点——管理者认知在战略中的作用、商业模式转型、战略转型的驱动因素以及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作为论述重点,对国内外的研究做出梳理 【关键词】管理者认知商业模式战略转型多元化 一.管理者认知在战略中的作用 尚航标、李卫宁和蓝海林(2013)给管理认知做出了如下定义:管理认知是企业战略决策者在进行战略决策时所用到的一种知识结构。管理认知通过提供信息搜寻功能、信息解释功能和行动逻辑功能来影响企业战略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绩效并决定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在过去的20年中,管理者和组织认知(MOC,managerial and organizational cognition)在战略管理研究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Walsh,1995;Huff,2005;杨迤等,2007;Kaplan,2011)。SuchetaNadkarni and Pamelas.Barr(2008)将管理认知划分为注意焦点(attention focus)和环境—战略因果逻辑(environment-strategy casual logics)。其中注意焦点是指高层管理者对他们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主观认知程度,这些认知受一个(或多个)领域的观念的支配,而忽视其他领域。Daft and Weick (1984)认为关于环境与战略之间因果关系有两种不同的逻辑方式,一种是环境驱动模式(environment-driven)所代表的确定逻辑(deterministic logics),一种是解释驱动模式(interpretation-driven)所代表的前摄逻辑(proactive logics)。在环境驱动模式中,高管认为环境决定战略,因为高管所感知的环境是确定的、剧烈的、可测量以及有决定因素的,他们先了解那个环境的需要继而提出反应战略。在解释驱动模型中,高管根据战略来确定环境,因为高管所面对的环境是更不确定和更难分析的。武亚军(2013)将MOC的研究领域归纳为三个:一是行为决策理论研究,它关注认知偏见、简化原则等在战略决策中的应用及调整;二是认知地图和认知结构研究,它主要关注管理者的认知方法;三是认知结构与战略管理过程的联系,包括战略形成和实施过程。武亚军运用认知地图和扎根方法对华为公司领导人任正非进行分析,发现了“战略框架式思考”和“悖论整合”两个典型认知模式,在中国转型发展的复杂动态环境下,任正非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有价值、稀缺、难模仿、难替代等特征,是华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来源。 管理者认知在企业战略形成、推进及转型等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达成了一致。Tushman & Romanelli (1985)指出,高管的变革与继任是克服转型障碍的重要机制。Tushman等(1985)的研究发现公司绩效的下滑并不能直接推动战略转型的实施,而是否存在新任管理者是关键的调节因素。Loasby(2002)认为,企业成长阶段演进及相应的组织变革,都与企业管理者对未来变革和成长机会的认知变化发生直接关系。Yokota & Mitsuhashi(2008)的研究发现,新任管理者是否可以推动战略转型的实施取决于其是否可以改变战略决策的过程;高管的变更与继任并不是触发战略转型的充分条件,只有当高管变更后管理者价值观和利益偏好发生改变时,战略转型才会实施。在国内,薛有志等也认为管理者的认知过程是形成战略的组织因素中必不可少的动态要素;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将优化高管团队构成和改善经营者战略思维作为提升企业战略决策能力的关键;尚航标黄培伦(2010)在对万和集团的案例研究中提出了有限理性视角下企业管理者认知对企业竞争优势

创新能力培养文献综述

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一个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大世,其中创新能力更是其中的重头戏,一个国家如果如果有了足够强的创新能力他就能长盛不衰不断发展进步,如果没有创新能力那就只能固步自封,走向灭亡。大学生作为时代的精英,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更是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成为了各国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作了简要综述,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做出了一些个人分析。 关键字:创新能力大学生培养经济发展影响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 知识经济需要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摇篮。当代大学生, 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2006 年,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示: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奋发努力、扎实苦干,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周笑妮等,2010)他们能力的强弱,将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 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 并且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除此之外, 还要有一定的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最为重要的, 是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王丽萍,2008)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基础 创新能力的内涵:目前国内外关于创新能力内涵的解释有很多我简要选取了这三种:第一种观点以张宝臣等为代表, 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 ,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 核心是创新思维(张宝臣,2004)。第二种观点以安江英等为代表, 她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 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安江英,2006)。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Burton R. Clark,1993)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1.标准化思维 传统的标准化思维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痼症, 从高考的标准化训练到考研命题的标准化引导, 从中学教师的“刻板”讲解到大学教师的“规范”说教, 满脑子的标准化答案, 使学生固步自封, 思想越来越趋同, 想象力越来

阿里巴巴B2B商业模式(或创新)分析

毕业论文综合实践报告 阿里巴巴B2B商业模式分析 1 前言 马云于1999年正式成立阿里巴巴,从事企业间(B2B)电子商务业务,后陆续发展出面向个人得电子商务(B2C/C2C)“淘宝网”(2003)、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2003)以及面向企业软件应用得“阿里软件”(2007),这四部分业务先后独立成为子公司,再加上通过股权置换并购得“中国雅虎”(2005),阿里巴巴发展成为控股五个子公司得大型互联网企业,并预计在年内将从事企业间(B2B)电子商务业务得阿里巴巴子公司在香港上市,上市估值10亿美元。 B2B得阿里巴巴网站已经成为全球性发展最为瞩目得商业交易平台,其盈利模式,企业运作手段都就是值得人们借鉴得,而阿里巴巴也只有凭借着创新得精神,不断完善其电子商务模式,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得电子商务市场就是上始终取得领先地位。本文就就是以B2B阿里巴巴为例,介绍了其电子商务模式得变迁以及成功之处,并提出了阿里巴巴未来发展得可能走向。 2 阿里巴巴商业模式分析 电子商务模式,就就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基于一定技术基础得商务运作方式与盈利模式。研究与分析电子商务模式得分类体系,有助于挖掘新得电子商务模式,为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提供途径,也有助于企业制定特定得电子商务策略与实施步骤。 按照价值链得分类则阿里巴巴在其中得主要角色属于信息中介,它为买家卖家提供网上沟通交易得平台,并整合了大量得关于买家与卖家得信息;同时由于阿里巴巴诚信通,支付宝等工具得推出,使阿里巴巴又具备了成为信用中介得一定条件。总之,在该种分类方式下,阿里巴巴可以归结为以信息中介为主,信用中介为辅得B2B电子商务网站。 2、1 阿里巴巴盈利模式分析 阿里巴巴成功得首先就是基于马云对环境清晰得认识,2005年马云曾阐述了中国电子商务即将经历三个阶段: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目前还停留在信息流阶段。交易平台在技术上随让不难,但没有人使用,企业对在线交易基本上还

赢利模式文献综述

硕士研究生文献综述报告 一、引言 一个企业能否寻找到一套优秀、成熟的赢利模式,往往是这个企业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赢利模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短缺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初期经历了要素驱动、能力驱动之后,到了充分竞争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便要由赢利模式来决定。实际上,当今成功企业的战略,其根本已经不再是公司本身,甚至不再是整个行业,而是企业的整个价值创造系统,也就是企业的赢利模式。 二、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以2003年为界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3之前的这个阶段称其为开创性阶段;之后的阶段为综合性阶段。在开创性阶段,人们普遍以概念研究为重点,采用归纳逻辑思维方法从大量案例研究中总结规律,归纳出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分类方法、变革路径、评估方法。在综合性阶段,人们对于概念的研究普遍采用“博采众长”的方法,对前人的研究成果按照主客观要求进行整合,得出自己的概念定义;对赢利模式的构成、表述、演化、评估多数采取演绎的逻辑思维方式进行研究,在人们比较普遍接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特定领域或特定现象得出特定的结论。本文的阶段划分当然不是绝对的,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给出的一个大概的描述。 1、代表性学者著作简介 表1:企业设计要素

资料来源: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等著,凌晓东等译,发现利润区【M】.北京:中心出版社,2003.13.页 表2 :赢利模式构成要素代表性观点[10,11] 3、赢利模式的分类研究综述 分类研究是赢利模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多数文献中关于赢利模式分类的描述是非结构性的,这使得很难准确识别和区分具体的商业模式,也很难评价每个商业模式所需要的资源和基础设施。并且,这些赢利模式分类研究一般都没有提供一个框架使得

关于区域创新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区域创新理论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来最具代表性的20篇经济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所有关于区域创新的学术论文进行总结,并对这些理论观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从而进一步的探究了区域创新理论的发展方向,以及引出了产业集聚和FDI对区域创新的作用,而且略述FDI及其效应。 关键词:区域创新、产业集聚、FDI 一、区域创新能力 赵彦云(2009)根据区域创新能力指数,对创新指数的区域机构特征的聚类分析,以及基于经济发展是否支持创新投入、在国内创新辐射和网络活动中扮演角色的因子分析,认为2008年各区域的创新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区域间创新指数落差仍然明显。 在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方面,宋思丽(2009)在构建城市区域创新发展综合指数的基础上,通过计划指数对城市区域的创新计划进行了量化研究。史修松等(2009)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以省级区域为样本,测算并分析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差异。 二、FDI区位选择 杨先明(2009)认为表明企业层面的因素是造成西部地区吸引FDI困境的重要原因。赵祥(2009)利用1998—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重点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FDI在中国区位分布的影响,发现地方政府竞争和区位特征变量导致FDI的初始地理集聚,而由于集聚效应的作用,地方政府竞争的经济后果会被持续加强,导致了FDI在省级地区不均衡分布。金雪辉(2009)等指出FDI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原因主要在于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地区内部市场、人力资本等环境不同。 三、FDI的影响效应 1,就业效应。蔡兴等(2009)认为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额就业弹性都呈现出从东部向西部递增的趋势。 2,城乡收入效应。张广胜(2009)指出FDI对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作用非常明显。 3,国内技术。顾锦芳(2009)认为FDI对国内技术的提升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通过引进FDI 能够提升国内的技术水平和人均产出水平,但是受到FDI技术转让、投资技术先进程度等因素的制约。 4,经济增长效应。徐晓虹(2009)比较了外商直接投资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短期和长期效应,认为无论是短期效应还是长期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的“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大于量的影响,所以应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 5,环境影响效应。陈建国(2009)认为FDI与中国各个经济区域的环境污染状况关系密切,而影响方向、程度却各不相同。 四、推进区域创新的因素 创新发展模式。汤尚颖(2009)认为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以区域空间形态创新为主导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创新模式和路径上要分阶段、分区域地分层次发展,并形成点——线——网三维互动、中心城市——二级城市——县域经济——农村地区层次接替的创新发展模式。饶光明(2009)认为应该围绕知识创新、成果转让、应用推广等需求共建科技创新共享平台,协调好内生与外生因素共同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互动关系。莫琦等(2009)认为企业的创新热情将促进政府建立和完善创新激励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承担者,同时也是制度创新的原动力。 产业集聚和FDI。产业集聚和FDI对区域创新能力及效率具有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曹休宁、戴振(2009)认为,建立在合作创新基础上的创新优势产业集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集聚中的企业合作关系主要包括水平合作和垂直合作,这两种关系都有利于企业的创新。曹广喜(2009)分析表明,FDI对中国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但不是很显著,表现在西部各种层次的创新能力上。邓路(2009)运用中国高技术产业1998—2006年13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这些产业FDI强度与企业自主创新效率关系,认为中国高技术产业中,FDI强度的增加总体上对于该行业中的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水平存在负向影响。 参考资料: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文献综述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文献综述 本文通过广泛的阅读、比较,对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做一个概述与解读,对研究的框架做尝试性搭建。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生活在以计算机与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信息更新快、容量大的时代特点决定了我们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 第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对国家而言,要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加强对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三、创新是推动整个人类的物质文化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二、几个概念的认识 创新能力:目前的三个观点包含从概念、内涵的剖析到实际可操作性的思考,包含了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种观点以张宝臣、李燕、张鹏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第二种观点以安江英、田慧云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以宋彬、庄寿强、彭宗祥、殷石龙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 创新思维:在创造性的诸构成要素中,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这个核心的含义通俗地讲就是“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这个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优化组合与重新调整,目标是为了实现创新。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思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将创造思维结构分为发散思维(有发散就要学会聚合)、形象思维(一种直观的思维能力,它是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有效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辨证思维(质疑与思辨)和横纵思维(知识的广泛联系与拓展)等6个要素组成,培养创造性思维,何克抗教授又提出了5个环节,即: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重视辨证思维的培养。 多媒体: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信息类型综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代表数字控制和数字媒体的汇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领域,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管理、学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军事指挥与训练、建筑规划设计,甚至家庭生活与娱乐等领域。而多媒体系统却不只是单一的一门技术,而是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是把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到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实现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等多种功能。一个完整的多媒体系统由多媒体硬件和多媒体软件两部分构成的。这个概念说明多媒体的特点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展示性走向交互性与可控性。

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

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17-10-09T12:29:47.7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作者:叶美书[导读]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贫穷地区农产业发展十分落后,造成农民的经济收入低,一直无法脱贫。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 江城县住房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局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贫穷地区农产业发展十分落后,造成农民的经济收入低,一直无法脱贫。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研究贫困、特困地区的精准扶贫路线是政府部门的重点工作项目,也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个基础条件。本文以云南省江城县为例,来分析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开展的路基。文章首先分析了习总书记对于“精准扶贫”的讲话精神,然后介绍了云南省江城县农村的贫困特点,再然后分析了当前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重点分析了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方法措施。 关键词:精准扶贫;现况;问题;有效措施 言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政府为了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出了“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也有两年多了,但是“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主要是“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重难点,。“精准扶贫”政策是一个缩小贫富差距,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提高贫困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好政策,但是要想让“精准扶贫”政策取得较好的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精准扶贫”是一个长期持久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就需要攻克扶贫工作中的重难点。 1、分析习总书记对扶贫攻坚工作的讲话精神 在2015年的1月份,国家领导人习总书记借用新年之际对云南地区进行了调研,云南位居我国南方,因为云南的地理环境多位山地和丘陵,导致云南地区的贫困人口还要很多,习总书记指出要坚决做好扶贫攻坚工作,以重视农业发展,带动农业经济增长为突破口,把扶贫攻坚工作落实到位。在同年的6月份,习总书记在走访云南交界的贵州时,提出扶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思想“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同时在明确指出落实好“十三五”规范项目中的农业发展和民生工作。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在2013年我国的贫困人口还要8000多万,这些贫困人口大部分位于山区农村,而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产业,所以农产业的发展对于扶贫攻坚工作的落实和实现至关重要。按照国家规定年纯收入低于2800元的人属于贫困人员,云南山区因为交通不畅、地理环境不好、公共基础建设缺乏等因素,造成云南目前还有12%的贫困人口,要想减少平困人口的数量,就要落实好扶贫攻坚工作。扶贫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一种帮助扶持贫困人员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收入,脱离贫困的一种社会性质的工作。扶贫攻坚工作对于减少我国贫困人口数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云南省江城县现况分析 云南省江城县处于云南省的南部,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共有5个镇和2个乡,2015年统计全县总人口12.6万,城镇人口4.6万,农村人口8万,农村人口占2/3,在2015年统计农村人均的存收入只有5057元/年。对于江城县的农村来说,农产业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要想农民脱贫致富,大力支持农产业的发展是关键。但是因为土地贫瘠、气候不太好,再加上山地比较多,无法使用自动化机械设备来耕种,农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也受到农村灌溉用水问题、农村生产技术问题、农业交通运输及农产品销售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没有外界的大力扶持很难发展起来,加上本身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导致全县有30%的农户为贫困户。江城县农村贫困特点: (1)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 (2)基础设施落后,农村还有不少泥巴路,导致农村交通不便,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发展,如下图1所示为江城县勐烈镇的基础设施现状图。 (3)医疗卫生、教育、信息等公共服务发展比较滞后,教育(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因为比较贫困,没有过多的钱供子女上学,对教育不重视,普遍认为孩子早点出社会可以为家庭出一份力,这是导致贫困的一大原因。长此以住,将形成“低水平教育—贪困—低水平教育”这一贫困的恶性循环。 (4)农民收入以耕地收入为主,模式单一,且耕地贫瘠,人均耕地面积少,农田收入微薄,全县农村以农业经济为主,且农业种植技术比较落实,农副产业和非农产品比较少,导致农民缺乏经济收入来源。 3、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缺乏完善的制度 精准扶贫是一项政策性的工作,但是精准扶贫工作涉及到扶贫资金和资源的分配问题,如果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制约,一些资金很难到贫困户手中,或者一些好的资源很难想真正的贫困户倾斜,这导致精准扶贫工作变成一句空话。“精准扶贫”的主要任务有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与精准管理这三大部分。精准识别是把要贫困的户或者人识别出来,这是精准扶贫工作最基本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也要明确什么样的标准应该被确定为贫困户,把精准扶贫政策带给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户,所以精准扶贫工作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或者体系流程来做保障,我国的很多省区对于精准扶贫缺乏指导性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导致精准扶贫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2精准扶贫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的研究尚未跟进 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目前只针对全国普遍性的情况出台了一些优惠的政策,对于细化方面的配套政策和扶贫措施比较缺乏,导致精准扶贫工作有所懈后。有不少的省份对精准扶贫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实现方法,开展的精准扶贫活动缺乏监管单位(牵头单位),精准扶贫工作的责任人不明确,精准扶贫的相关机构和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相关部门的动态管理系统还不完善和健全。 3.3各地精准扶贫的经验不足 因为精准扶贫工作在近些年提出来,大家都在摸索,有的部门积攒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扶贫方法经验,但是没有对精准扶贫以往的方法措施或者其它地区的好的方法措施进行学习总结,导致精准扶贫工作抓不住核心,走了很多弯路。主要是各省、市、区县乃至乡镇的扶贫部门缺乏交流沟通,很少针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和进展情况开专题研讨会,对于成功的方法案例没有深入分析总结,失败的原因分析也不深刻,导致精准扶贫的经验不足。 3.4精准扶贫的规模小,满足不了实际贫困人口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