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衔接新常态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衔接新常态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衔接新常态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衔接新常态的思考与实践

李建华沈治仁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也明确“要因地制宜,按照地理位置行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九年一贯”在义务教育阶段,将会成为实现教育规律需求和群众教育需求的“双赢”的重要举措,对推进教育资源整合、解决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办学水平,具有天然的优势。

2013年9月,随着南京市河西新城区的发展,教育重新规划、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资源整合,促使原来城效结合部的三所相对薄弱的学校——双闸中学、沙洲中学和双闸小学整合为莲花实验学校,这是南京河西新城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现有初中学生700多名、小学生800多名,来自全国19个省市,外来务工子女占80%,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因为随父母漂泊,如“候鸟”一般迁移,他们身上具有明显的文明、守纪、朴素、勤俭、吃苦等品质,相对而言,文化基础薄弱,家庭支撑较少,学习力不强,导致这些他们存在“三弱三缺”的的不足,即“阅读能力弱”、“数学学科弱”、“英语学科弱”,“缺爱”、“缺见识”、“缺自信”。他们在升学时,尽管有同城待遇等政策上的保证,但是因为没有固定的学区,依然是中学“并不待见”的人,“难入学”现状依然存在。如今,三校整合以后,九年一贯制,中小一体化,家长无择校之困,教育少脱节之忧,中小直升,教育衔接,随之成为可能。探索中、小学衔接的教育规律,找准从小学到初中阶段过渡的教育“衔接区”,加速九年一贯制中小学教育直通,既“瞻前”,又“顾后”,帮助起始年级学生完全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从而实现他们的可持续生长。

一、文化先行,聚合“九年一贯”的学校内核

当下背景下新生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绝大部分是各地资源重组、学校整合的产物,旧的学校文化已被打破,新的学校文化尚未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的心无处安放,恋旧乃人之常情,时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的之感。眼前的围墙没了,心中的壁垒依旧,你、我、他的痕迹十分明显,在同一

个校园内,依然能一眼能看出谁是谁。学校不能变“平”,“一贯”则无从谈起,重塑“九年一贯”的学校文化是首要之事。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原双闸中学的办学理念是“感受宁静而丰富的教育人生”,原沙洲中学办学理念是“融合教育”,原双闸小学的办学理念是“幸福教育”。三所学校所在的区域——建邺区,是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也是个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城区,提出了“群众满意,教师幸福,学生快乐”的教育追求。三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着新区教育追求,有着惊人相似的基因,我们经过反复提炼,概括出了其中的核心因子就是“故事”与“温度”,明确提出了我们的核心办学理念是“做有故事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我们的校训是“无痕、有品、致信”,我们的目标是“教师如莲、学生如花”,“较好的质量,鲜明的特色,优秀的队伍,让教师幸福而有品质的工作,让学生快乐而有尊严的学习,让学校成为师生最为向往的地方。”我们的使命是“五年内把学校建成南京市青奥校园(现代化示范学校)、书香校园、数字校园和园林校园。创造适切学生发展的教育,把学校建设成为较好质量、独具特色、人文现代、令人向往的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紧接着,我们在多次酝酿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了北京十一学校的经验,出台了《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行动纲领》和SIS手册(校园识别系统手册),“纲领”立足“故事”和“温度”的视角,从学校战略、学生、教师、师生关系、课程、教育教学、管理、评价等十四个方面回答了学校“要到哪里去”的问题,确立了学校文化再造框架,聚焦了教师的文化认同,让师生、家长明白,“不管我们来自何方,我们都知道去往何方”。

为了尽快推到原由三所学校之间看不见的“柏林墙”,让学校“平”起来,我们重组了年级管理小组,重心下移,指挥靠前;借助区教研室的力量,大力开展学科教研活动和赛课活动,打破教师之间的教研壁垒;发挥工会的力量,在活动中擦除“你、我、他”的痕迹;改变行政会风,推行“分享案例”和“桌面文化”,让大家敞开心扉,让管理走向透明;借助上级行政部门的力量,加大学校投入,改变学校环境,重塑教师的信心。所有这些,吸引了注意力,增加了粘合力,凝聚了向心力。同时,我们积极与每一位教师沟通,征求每一位教师的意见,汇聚骨干教师的建议,从绩效方案等事关教师重大而切身利益的制度入手,通过“合并同类项”后,先求异,寻找不同;再找“最大公约数”,逐步趋同;最后

“四舍五入”,达成相同。在整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们初中部的新的教师绩效工资方案以100%高票通过。改变的前提是尊重,尊重的前提是沟通,沟通的前提是坦诚,在“变化”的过程中,其实每一位老师在意的不是利益,而是自己是否被忽视。

二、课程创新,把握中小衔接的“最优时段”

九年一贯制为衔接课程的设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即跳出传统的“低、中、高年级”分段培养模式,将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与初中的起始年级(七年级)置于一个培养框架之中,并相应的开设校本课程,有针对性的衔接中小学学习与生活。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尝试为五、六年级的学生和小学刚毕业的“准初中生”开设针对性校本课程,以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转变他们的角色意识。

1.面向五、六年级学生的“中学体验课程”

所谓“中学体验课程”是指邀请中学部优秀教师,参照中学起始年级的相关课程标准要求,结合五、六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开设的学科知识拓展式的校本课程。这类课程的学时通常每学期3-5课时左右,主要以活动、实验、小讲座等课外学习、活动形式,渗透入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这一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出于这两方面因素的考量。第一,培养学习兴趣。“体验课”的趣味性强,注重学生的参与性。特别考虑到了五、六年级学生偏向于对事物感性认知的特点,因此在课程设计时,更多的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或者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憧憬中学的学习生活。例如:《肉眼看不到的生物世界》,借助显微镜,带领学生观察细胞的构成,认识微观的世界。《舞台上的英语》,以排练英语短剧的方式,将以往“听、读、写”的英语学习方式改为表演、对话。第二,渗透学科素养。“体验课”的内容严谨,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虽然在认知水平向贴近小学水平,但是其内容和教学目标却参照学科课程目标而设定,特别关注那些初中起始年级应该具备,但小学阶段未作要求的能力或方法。例如:《“悦读”语文》带领五六年级的学生欣赏美文,同时渗透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读书方法的指导。

2.面向“准初中生”的“暑假衔接课程”

所谓“暑假衔接课程”是指利用暑假的时间(八月份),为将要进入七年级

的“准初中生”开设相应的校本课程。这一套课程按照其时间的先后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八月中旬的军训——角色意识的过渡与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小学到初中,只间隔了一个暑假。多数学生从心理上并未形成初中生的角色意识。在行为上也尚未达到初中生的一般水平。因此,以暑假为契机,了解学生的个性、家庭情况,并树立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主要包括:将中学生行为规范印发给每位同学,利用军训时间进行学习。统一印发军训日志给学生,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以内省的态度面对每天的生活。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且主动进行家访,让同学感受到学校的关爱。关注那些需要帮辅的学生,从情感上顺利过渡到中学阶段的生活。利用迎新晚会展示学生的才艺,发掘学生的个性。第二是八月下旬的校本活动——阅读兴趣的培养和知识、能力的衔接。阅读是一种可让人受益无穷的习惯。而我校的“阅读梦工厂”则为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八月下旬,分班级在我校的“阅读梦工厂”展开读书沙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同时,也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衔接。由于中小学落实课标的力度和程度缺少一致性要求,“准初中生”的知识、能力尚未达到七年级学习的要求。在暑假中,学科教研组将中小学的课标和教材进行梳理,将必会的内容以印发导学案或学习手册的方式给学生自学。并在八月下旬以学科竞赛的方式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考查,帮助学生适应起始年级的学习。

三、教学融通,探索中小学的教学衔接

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中、小学教学工作的衔接提供了融合与贯通的可能和基础。以往中小学教师“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情况被打破,彼此的交流更加密切。在此基础上,中小学联合共同研讨教法、学情,协调中小学学科能力、方法的培养目标、方法,甚至教师岗位的循环都成为了可能。

1.教研衔接,建立五、六、七学段的备课组活动机制

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起始年级段共同备课,是九年一贯背景下中小教学衔接最易行的方式。我们则进一步尝试,将五、六、七年级的备课活动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备课组活动机制。第一,学情的交流。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其身心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在教学上则表现为认知方式的差异和学科素养的差别。同时,学生个体的差异也影响着教学工作的开展。五、六、七年级备课活动正式从学情交流

出发,认识学段的差异。对个别学生小学学习情况的了解也有助于分层教学的开展。第二,学科教学衔接方案的制定。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结合中小学课标、教材,找寻二者之间的差异,确定相同点(中小学皆作为重点进行教学的内容)、盲点(小学不教但起始年级必须了解的内容)、弱点(小学略讲但中学必须了解的内容)。并共同协商小学阶段补充教学和中学阶段补偿教学的内容。例如:《数学学科衔接方案·节选》:列竖式的计算;分数、小数之间的转换;如何找最小公倍数(短除法)、最大公约数、如何通分;整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带分数相加减;文字题列式体现加括号的重要性;常见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总利润=单利润*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各类基本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第三,月度听评课。为了彼此了解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中小学部开展听评课活动。关注教学的过程,及时修改教学设计,总结经验。

2.教法的衔接,协调“课堂探究”与“当堂练习”的比重

中学课堂容量相对大,探究活动耗时长,课堂练习、讲解、订正的时间少,课后作业相对校对,这都让其实年级的学生不太适应。为此,五六七年级的课堂教学都应更多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将探究活动与课堂练习结合起来。在小组学习中,人人都充当重要角色,人人有任务,学有余力的同学及时帮助组内学困生解决遇到的问题,较难完成的请老师帮助解决。小学的课堂以其互动方式多样、内容呈现方式丰富而吸引这学生。特别是认知方式的直观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因此在起始年级的课堂设计上可以模仿小学的课堂呈现方式教学重心放在活动设计上(如模仿、对话、游戏、竞赛、表演、讲故事、简短报告、讨论、趣味阅读),多开展合作学习和综合性实践活动,用生动活泼的“做中学”代替单纯的识记性学习。多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

3.学法的衔接,推进“接受引导”向“自主学习”的过渡

小学阶段学生习惯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某一个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更多强调教师主动作用的发挥,这与中学阶段主张的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存在着一定差异。所以,我校倡导:小学高年段和初中起始年级的教师均应引导学生尝试“问题——假设——探究——总结——验证”的学习模式。即:小学高年段的所有学生能够围绕问题或学习主题,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由教师引导下开展问题探究学习,

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时存在的疑问或收获;小学高年段部分学生和初中的多数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提出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并依靠小组合作验证观点;小学高年段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和初中部分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提示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帮助中小学多数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结论,并将结论灵活运用到教学反馈中。

4.师资衔接,探索五、六、七学段教师岗位的联动

为了更好的让教师了解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校正在逐步尝试,在打通备课组活动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岗位的联动——将“五、六、七年级教学岗位循环”;“骨干教师跨年段、跨学段引领”;“中小学教师长期教学互访”有机统一”。以英语、数学学科为试点,将初中骨干教师“下派”到小学部,担任相应的教学工作,参与日常的教学、教研活动,引领小学教师进行衔接活动。同时也邀请小学骨干教师来中学部开设研讨课,感受中学教学的特点,为衔接活动提供经验、提出建议。基于这一思路,在开学之初围绕起始年级的数学计算能力,开展了为期中小学“合作教学‘5个1’”活动。即:1节中学研讨课——初中教学骨干开设研讨课,课后中小学骨干教师一起研讨初中起始年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1节小学研讨课——小学教学骨干开设研讨课,课后中小学骨干教师一起探究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认知方式、课堂特点;1个能力衔接方案——基于教学研讨课,研讨数学计算能力的衔接与培养;1个星期的教学互访——中小学教师到小学/中学的课堂试上,并实践、修改、完善方案; 1个长效活动机制的形成——确定中小学联合教研,合作教学的基本方式,为未来更高程度的教学岗位联动打下基础。

四、评价一体,建立中小学“学分制”评价体系

评价是一把尺子,目前中小学教育评价脱节,评价中普遍缺失“扶上马,送一程”的衔接。如果在九年制学校不能建立一体化的教育评价,那“九年一贯”无法实现教育目标的分解与落实,依然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而在九年一贯背景之下,评价既要体现出中小学各自培养目标的差异,又要兼顾评价内容和方式上的衔接。我校正在尝试建立一套适用于中小学的学分制评价体

系,探索中小学培养总目标的“一贯性”。

首先,设立学分制。学分制评价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摒弃“一分遮百丑”的评价传统,着力构建了以基础学分、绩点学分和奖励学分为内容的学分制评价框架,从重一元走向重多元,从重结果走向重过程,从重共性走向重个性,从重学段走向重一体。空间上,从校内走向校外,校外表现纳入了评价;时间上,从分学段到一体化;评价主体从一人走向多人,原有只是班主任的事变成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参与,构建评价共同体。

其次,实践学分制。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基于学分制的评价,为每一个学生设立成长的档案,全面衡量学生九年的发展,暑期的综合实践学分也可带入中学。九年一贯的学分制评价,一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我们的教育中多了“人”的元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九年“直升”的便利和优势会显现出来,学生发展的轨迹没清晰可见。同时,也带动学科课程的建设,基于以评价为导向的一贯制校本课程建设和推进的靶向性十分明确。

总之,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中小衔接,是新的教育背景的新探索,在做好衔接新常态的实践中,我们也要注意处理好一个重要问题,即管理上条块问题。大凡九年一贯制学校在管理模式要么以块为主,要么以条为主,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强化了中小学部管理,但是会造成新的“沟渠”,让中小学教育教学很难实现新的互通和衔接。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强化了九年一贯,但是容易模糊中小学、尤其是小学自身的特点。相对而言,较好的管理模式应该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保持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独立性,在行政后勤、课程实验以及德育一体化等方面实行资源共享,有机衔接。要通过清晰的管理来明确哪些该分,哪些该合,切忌简单化的一统,要保证中小学部条件配备、学校文化的独立性,不能简单地理解并操作为中小合并,而是中小教育的有机对接。大“人”、大事、大政策,像绩效工资、常态的教研等都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也要谨防因为管理者自身背景和素养而人为导致学部、学科的边缘化。我们要通过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实践和探索,扬长避短,为教育的新常态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额窗口。(李建华,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校长;沈治仁,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教学处主任)

做好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工作的五个结合

做好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工作的五个结合 编者按:社会发展正由单一走向多元,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汇,观念的融合,环境的变迁,使得社会愈来愈丰富、复杂,社会的分工越来越多样、细化。在社会发展变化下的学校教育必然地要适应这种变化,顺应这种趋势,学校管理也随之细化,涉及范围也逐渐扩大。 2008年7月,原六灶中学、六灶中心小学由于撤乡并镇和其它种种弊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不能为继。东台市教育局为了维护千名学生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将其两校依法更名为六灶学校,按照九年一贯制的模式运作,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的新路子。三年多来,我们通过调查、分析、讨论、思索,外出考察,认真总结了外校的办学经验找出了我校管理中的不足,致力于科学管理提质效,务实创新上品位,使六灶学校面貌大变,得到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为抛砖引玉,现将摸索出的点滴做法总结成文,以图专家、同仁赐教。 一、上派与竞选相结合的管理班子。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因为两校合并而成,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显得十分重要。校长又是一校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

么样的学校。东台市教育局经过反复筛选,任命了既懂中学教育管理,又懂小学教育管理人员任该校的校长。其他班子成员经过民主推荐出肯干工作、事业心强、熟悉业务、作风正派、师德高尚的同志差额竞争上岗,为学校工作与时俱进跨越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统一与分块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九年一贯制学校在管理上对领导班子成员有了更高的要求:既懂中学教育管理,又懂小学教育管理,统一领导分条块管理还暂不具备。所以根据我校的校情提出了统一领导分块负责有分有合的 管理模式。即:校长室(校长负总责,副校长分块负责),教导处(教导主任负总责,两个副教导主任负责中学教导工作,两个副教导主任负责小学教导工作),团少部,总务处。这样的管理模式,条目清楚,有利于每个管理者找准自己工作的坐标,务实创新的开展学校工作;有利于精兵简政,把减少的行政人员,充实到教学的第一线;有利于在每月一次的校务会上商定重大事宜,有利于每周一次的行政例会上协调周内工作,有利于每个教师都能看到管理者的工作业绩。 三、重建与保留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管人人服心不服,制度管人心服口服。”九年一贯制学校是由两个原独立的行政单位合并而成。为了减少管理者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把学校各项工作管理到位,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学校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才能奏出和谐

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要“一”以贯之

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要“一”以贯之 [摘要] 近些年,为整合学校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农村中小学校逐渐走向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模式。2012年,我们罗通山镇中学与中心小学整合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样的办学方向是大势所趋,那么,如何让九年一贯制学校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特别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三维”目标办学方向;矩阵管理模式;校本研修;学校文化;实践 校长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校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有一位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六年来,作为一校之长,我艰难地行走在乡村教育之路上,每天从小学到初中,研究一个个问题,解决一个又一个突发事件。九年一贯制学校绝不是小学加初中那么简单。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的有效衔接,面对九年,着眼六十年的教育规划设计,办好明天的教育,这是校长必须经常思考的课题。同时,校长要智慧地整合人、财、物、信息等,尽可能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实施人性化管理,建设和谐学校,这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磨合期、整合期和成熟期。六年来,我坚持“一”以贯之的办学思路,努力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新举措,办让社会认可、家长信任、师生幸福的学校。一、确定一

个办学理念,坚守“三维”目标办学方向 我校地处农村偏远小镇,论教学质量,几年来中考成绩都在全县后位,学生疯狂择校,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的职业倦怠,师德形象每况愈下。提振师生自信,这是当前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经过领导班子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征求师生和家长意见,我们确定了“修德扬善,培养良好习惯;全面发展,彰显个性;实现“三维”(升学有实力,就业有能力,发展有潜力)育人目标,“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来的,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同。办学理念要求我们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常抓不懈,这些习惯就包括良好的品德习惯和学习习惯。夯实习惯培养,是为学生的一生负责,有了良好的习惯,学生未来的路就会越走越宽。我校大部分学生的家都在农村,将来很多学生都要留在农村,为农村的发展和建设服务,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因而,“三维”育人目标非常适合我校的办学方向。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有两层意思:一是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既要培养能升入大学的人才,又要培养有就业能力的学生。既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学校有了办学理念就有了灵魂,它就像一面旗帜引领我校健康有序发展。二、建立一套矩阵管理模式,精细管理流程 针对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学部和小学部领导的管理,我校

学校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学校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喀旗牛家营子中心学校兰海生 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细。”学校管理亦是由一个个细节所组成,并由细节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下面就学校管理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重管理,讲规范,凸显“以人为本” 在学校管理,就人为因素而言是分两部分的,一部分是学生,另一部分是教师,而在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教师,他们上要对学校要负责,下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和榜样。课改工作实施以来,老师们的思想不统一,有这样想的,也有那样想的,有溜堂的,有不写教案的,也有放怨气的……面对这种形式,必须加强思想统一,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事。因此,梳理教师的思想就成为学校班子成员的主要任务。 针对以上现象,学校班子结合学校实际,讲民主,重实效,从细节入手,以课改精神为学校发展的统一思路,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每个学初,学校班子成员都根据教师的思想实际进行系统的研究,把重视教师的思想教育拿到首位上来,在管理过程中凸显“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每个学期伊始,在最短时间内就能够统一全体教师的思想。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去激发教师,用先进的教育 思想和教育观念去影响教师,用脚踏实地,以身作则的身影去感召教师。班子成员树立起终身学习、超前学习、随时学习的思想。学理论、研政策、习法规,随时把好工作的方向;懂管理、抓落实、亲实践,随时抓好工作的指导落实;讲师德、重德育、做示范,随时做好教书育人的典型。 在管理上要做到用真情、讲实学、凭实据、有真才,从而大张旗鼓的弘扬

正气,树立正气,传承正气。工作必须体现出:干与不干不一样,成绩面前都平等。用责任去制约领导和教师的思想,用规章和制度去引领领导和教师的意识,用真情和爱心感染领导和教师的行为,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建章程,立制度,狠抓工作落实。 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让老师们听在心中、记在脑中、落实在行动中。诸如,教师坐班管理,学校统一要求教师课下必须坐班,在要求上让老师们知道坐班是在“坐”质量,是在“坐”安全,是在“坐”学生的心,不是在教室里“死”坐,而是在与学生随时交流,随时娱乐,随时拉近感情,随时在一起…… 学校每学期都召开班子会,根据课改深化的不同程度为发展脚步,研究讨论调整各项措施,措施中没有任何强制的条款,而是随时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为了统一思想,随时利用好集中培训和学习的时间,随时根据教师的思想波动,组织学习、讨论、交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因人而谈,因人而议,因人而做,让大家知道思想统一的归根结底就是讲团结、讲奉献、讲责任、讲贡献。随时调查了解每个教师的家庭背景、所受教育、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等具体情况,对不同教师采取因人而异,因事而论,因时而导,发现闪光点就及时肯定他们,表扬他们,让教师很快进入角色,慢慢的老师们也就适应了大环境的影响,适应了学校管理的模式。 三、身作则,材施能,充分调动兴趣。 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学校工作而言,其实质就是领导的示范和引导。班子成员只有团结一致,心往一块儿想,劲往一块儿使,汗往一块儿流,才能形成学校独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班子成员在工作面前,要处处以身作则,为教师们做出表率,问题面前敢于

大教研:浅谈九年一贯制的办学模式

教师论坛发言稿 浅谈九年一贯制的办学模式 邢台二十九中李保泽 一、首先声明,这是教研活动,不是开会,我今天所讲的内容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是讨论,是研究,不是政策,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学校成立教师论坛,决定自本学期始每月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大教研活动,目的是贯彻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九年一贯制办学理念。我作为学校领导带头开讲意在抛砖引玉,能引起大家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的兴趣,今后在学校教学中心德育中心的安排下大家都有机会上来发表宣扬自己的教育教学主张。学校发展不是领导个人的事,是大家的事,关系我们每个人的收入和前途,望大家直言不讳,畅所欲言,也希望我们这个活动越办越火,使我们的大讲堂成为大家沟通交流的平台,成为学校发展的理论智库。我们的发言稿也将建档留存,载入学校史册。 二、一个人上学,从小到大要经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阶段,各阶段的学校有独立的,有合并在一起的,小学初中在一起叫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高中在一起叫完全中学,小学初中高中都在一起叫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我校自2004年由企业划归邢台市管理,2005年中小学合并,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自合并以来,中小学开大会时在一起,个别老师有调换,但还是分院管理,教育理念并没有深度融合。 九年一贯制学校全国并不是很多,全国试点只有北京和成都,在网上的资料也很少,我们没有多少可以参考的东西,我校的发展只能靠我们自己摸索。 三、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优势在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缓解小升初的压力,不利的是学生年龄差异较大,对教师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小学老师经常说“小学生和初中生不一样”,初中老师也经常说“初中生和小学生不一样”,在教研活动、业务考核以及经济待遇等问题很难统一,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 九年一贯制的利与弊一致存在争议,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九年一

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章程

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章程 (大桥乡学校) 2014年3月修订

大桥乡学校办学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实现学校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名称,敦化市大桥乡学校。校址设在敦化市大桥乡西村,学校是全民所有九年一贯制学校。 第三条、学制:学校实施九年一贯制全日制教育。(分中学部、小学部) 第四条、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目标: (1)办学理念:在快乐中学习在进步中快乐 (2)办学方针:贯彻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 (3)办学目标:培养良好习惯,促进个性发展,为学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服务。 (4)校训:约之以礼博学于文 (5)校风:尚德求知天天进步 (6)教风:以学定教诲人不倦 (7)学风:积少成多贵在坚持 第五条办学规模:小学部 12个教学班,中学部3个教学班。设幼儿园一所3个教学班。全校教师变动幅度5-10人。 第二章主要任务

第六条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第七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开齐开足各科课程,订好各科教学计划,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第八条积极开展教研课改活动。每学期初订好教研计划,确定好教研主题,大力进行课改实践,使教育科研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第九条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学校应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努力创办“国学导行”德育特色校。以校园一支歌为载体,落实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办学思想。 第十条建立健全班主任工作制度,落实班主任工作职责和待遇。班主任应自觉贯彻执行与任课教师联系制度、家访制度、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制度、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制度等。学期末,班主任应对学生进行准确、全面的思想品德评定。 第十一条对学生的教育,要体现教育为主、奖惩分明的原则,注重教育艺术,要使正面引导、真情关怀、表彰激励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杜绝歧视学习困难学生。 第十二条学校教育遵循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既注重学生群体共性,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倡导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第十三条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学计划,不随意增减课程,不提前或推迟开学和放假,不随意停课。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论文金老师特别提醒】以下题目均为示例题目,供大家写作参考使用。因为已经在互联网公开,为了避免重复和抄袭,写作时最好能稍加改动,比如换个写作方向或者换个研究对象,都是可行的。论文中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与我一起交流探讨(见尾部)。 二、论文参考题目 试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如何让从业人员更乐于接受安全管理 精细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探讨 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新挑战与对策思考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 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加油站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房建施工中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研究 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分析 探讨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魏家峁煤矿工程基建期的安全管理 强化校园综治安全管理 做好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采油厂安全管理文化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探究责任心和执行力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试论企业安全管理及主要对策 英国建筑安全管理实践之研究与借鉴 采油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之我见 浅谈企业安全管理及主要对策 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以人的安全健康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新体系的探讨安全管理“八法”的探索与研究 浅析我国煤矿的安全管理 LGD危险品安全管理专家系统的研究 房地产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标准化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探讨 浅谈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 试论化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安全管理重在提升安全素质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应用 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 刍议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 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思考 安全管理对现代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产生的影响分析浅议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 浅谈安全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应用 新时期构建校园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探讨 热电厂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九年一贯制学校班级管理规范(试行)

九年一贯制学校班级管理规范(试行)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点,积极健康的班级风貌是学校育人成功的关键。为培育优良的班风班纪,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切实体现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班级管理规范。 一、管理责任人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科任教师是班级管理共同责任人。各班主任、科任教师必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班级管理,严禁出现只教学不育人的现象。 二、环境要求 1.要建设整洁、清爽、舒适的班级环境。 2.有醒目的班牌。 3.课座椅摆放整齐,卫生工具、学习工有固定位置且具摆放整齐。 4.地面随时保持干净。 5.门窗内外、窗帘、墙壁干净,无灰尘,无污痕,无破损。 6.学生爱护班级、学校一切设施设备,有损坏的及时报修。 三、纪律要求 7.入室即坐,入座即静,入座即学,非此不许入室,严禁在教室内吵闹、追逐。 8.严禁诋毁辱骂教师(教师对待学生也如此)。 9.严禁带手机进课堂。 10.严禁在课堂上做与当堂课课程无关的事(自习课等教师允许的除外)。 11.严禁讲粗话、下流话,必须文明用语。 12.有事、生病向老师请假,严禁迟到早退、空课,严禁夜不归 宿。 四、文化建设 13.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14.有自己班级的班风、班训、口号。 15.有自己班级的班规。 16.积极参与年级、学校组织的活动,积极维护班级荣誉。 17.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出操、升旗及集队集会活动,队形队列整齐,喊响班级口号。 18.学会预习,学会自主学习,课堂发言积极;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学会自主管理,学会互助。 19.珍惜粮食,节约水电。 20.四年级及以上班级每人课桌左上角有自己喜欢的励志名言,有自己追赶的同学姓名,并奋力追赶。 21.上墙班级文化张贴整齐、规范、美观。 五、组织建设 21.建立健全班级组织,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责任明确。 22.有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或科代表、生活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纪律委员、小组长等班干部。各班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设置。要做到卫生有人检查,物品摆放有人检查,作业有人检查、励志名言有人检查、关门关灯专人负责等。 23.每月一次选星活动,结合学校活动拟选学习之星、岗位之星、礼仪之星、阅读之星、写作之星、演讲之星、英语小明星、数学小明星、体育小明星、音乐小明星、环境保护小明星等。每次选到的将照片贴入班级明星墙,表现突出的将照片贴入学校明星墙。 以上内容将作为评选优秀班级、优秀教师的主要依据,请各班打印张贴到教室,利用学前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做到铭记于心,内化于行。 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9年8月28日因时间来不及与学校领导及班主任交流讨论,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即告,立改。

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教程文件

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

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做好中小学衔接工作 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我们在探索中小学衔接工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近年来,我们在中小学衔接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将做法简要汇报如下: 一、抓好关键时期 要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工作,最关键的是要抓好小学高年级到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以前(尤其是前三个月)这个阶段的工作。因为,这以后的有关问题的衔接,是中学本身要解决的问题。譬如,初一学生的心理、生理还是属于童年期,到初二下学期以后进入青年前期或者青年期,学生的心理、生理都起了很大的变化,教材内容也更深,科目也更多,相应地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也要有所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又如,从小学的简单几何知识到初中几何,从小学分数的性质与运算到初一下学期的分式的性质与运算,从小学的科学到初中的物理、化学都有一个衔接问题。如果初一以前的衔接工作做好了,后者的衔接工作也就比较容易了。这是因为经过一个学期后学生对初中的学习生活已基本上能适应了,初一以后这个阶段主要是做好教材内容上的衔接。所以,中小学的衔接工作应当在初一上学期基本结束。 二、做好管理上的衔接 小学对学生的管理大都是班主任独当一面的看管式、家长式管理,而初中是教师集体管理加上学生自主管理。被无微不至

关心惯了的小学生,进入初中后,面对着七八位任课老师、领导和班主任、班委会的集体管理,不少学生突然会觉得“无依无靠”,有的甚至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为此,做好管理上的衔接比教学上的衔接显得更为重要。 1.摸清情况,平稳过渡 初一年级的各学科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通过查阅学生档案、成长记录袋、向原小学班主任、学科老师、学生家长、同学等了解初一新生在小学时的品行、个性、特长等。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顺应小学老师的管理办法,工作勤一点、细一点,使刚进入初中的孩子感到初中的老师一样的关心自己、一样的爱护自己,自己要继续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2.教给学生应对方法 (1)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正确认识到自己是中学生而不是小学生了;自己是少年而不是儿童了;自己面临的是一个新的起跑线,要迅速起跑,通过合适的途径展示自己的特长,不让自己输在起跑线上。 (2)要正确交友。相对小学而言,中学生的成长成熟更需要依靠外来的包括友谊的帮助。中学生对友谊的需要更强烈,理解更深刻,要求也更高。但缺少的是正确的交往、沟通技巧,朋友之间造成的误解不易识别,不小心会交上“损友”;自制力不够易冲动,容易破坏友谊等。

九年一贯制学校《实施方案》

学校德育教育育人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引导全校教职工树立人人都“负有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的思想,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身心、全员育人的工作网络和格局,现就进一步强化德育教育,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制定如下方案。 一、进一步明确构建育人机制的指导思想 1、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合格的职业人为目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把学生放在德育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 2、坚持以“德育工作体系”为依托,建立健全领导、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全面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构建育人机制的工作原则 1、育人德为先,强化学生的主动意识,强化对学生的行为指导,建设浓厚的“生活教育”氛围。 2、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学生,寻求切入点,搭建师生沟通平台,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 3、知行统一、教管结合,既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又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既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又加强科学严格的管理;既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又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强化育人意识,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育人需要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协调,学校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 (1)所有教职工均为“老师”。要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时时以身作则、处处为人师表,以饱满的热情做好本职工作,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2)领导班子要按照班子建设的“五个一”目标,勤奋学习、作风正派、待人谦和、荣誉谦让、思路求新、方法创新,成就一支尚德、勤学、和谐、务实的班子队伍。班子成员要分别负责联系一个班级,辅助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为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上始终保持正确的思想航线指明方向。 (3)中层干部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要坚持把育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带领本部门人员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研究探索部门工作与育人之间的关系,提高部门管理服务艺术与工作效。同时,中层干部要与学生实现真正的“近距离”沟通,参与班主任工作,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4)班主任老师是班级的管理核心,是全班同学的贴心人,要关心、爱护、教育、引导、管理好全体学生,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规范与养成相结合,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5)任课教师要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尊重青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各学科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既注重知识技能学习,更注重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潜心实践,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教学做合一”,做人做事并重。进一步增强所授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 (6)各管理、服务岗位教职工要牢固树立“我是老师”的观念,注重“为人师表”以一流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良服务,以其模范行为感染和影响学生。对学生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各种不良行为有监督、教育、报告的责任。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与思考(改)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三项目部:彭启明 引言:据统计从09年2月18日公司出台“关于切实加强特种(大型)设备安全管理的通知”以来到现在8月中旬集团和公司共下发安全方面的文件、管理办法已达16份,平均每月2份;集团和公司领导对安全方面的讲话、指示总共30余人次(截止到8月8日公司安全紧急会)。这些指示和精神传达出一个信号就是:“安全就是政治、安全就是信誉、安全就是生命的理念。”“安全生产管理已成为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缩影”。 第一部分公司目前安全生产形式现状分析 一、一直以来,公司领导层非常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现在又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全司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也在逐年增强,这对安全工作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造就了良好的氛围。但是,仍有部分员工不乏项目经理和安全员的安全意识仍然还不强。表现形式为:安全专项资金确保;安全检查制度不完善;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防护草率马虎,不牢固靠,防护效果差;安全管理工作不细腻,多数走形式;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即时整改,整改措施未落实;缺乏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等。

二、我司承接施工的工程多为市政工程,这些年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体量越来越大,客观上公司在建工程总结起来有以下一些特点:1露天作业多。市政工程,整个工作量的80%受到春夏秋冬不同气候以及阳光、风、雨、冰雪、雷电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危害。 2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许多工种至今仍是手工操作,容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力、误操作多,易导安全致事故的发生。 3立体交叉作业多。市政桥梁、隧道、涵洞、地通道,产品结构复杂,隐蔽工程多,工期要求较紧,必须多单位、多工种相互配合,立体交叉施工,如果管理不好、衔接不当、防护不严,就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4临时员工多。目前在工地第一线作业的工人中,农民工约占70%-80%有的工地高达90%。 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个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公司2006年出台了“关于印发《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通知(重建市交司<2006>51号)共四十条。文件规定很全面,但是三年来,各个施工项目部执行情况确是参差不齐。 三、特别要提到的是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施工管理人员培训学时不够。很大部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和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源自企业的管理模式,后引入学校。然而,因为认识上的偏颇,一些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学校精?化管理是根据学校办学现实精准定位,并围绕办学目标,在教师、学生、课程、教学、后勤等诸多方面精细分工,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标准分工合作,精心育人,从而达到一种精益求精的境界。它有科学性、系统性、激励性和全员性的特点。转变观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师生发展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第一要务,课堂管理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沟通交流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学校发展;精细化管理;师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4A-0022-04 精细化管理是源自企业的管理模式,它以系统管理学和行为科学为指导,既立足于常规管理,又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从而实现科学的、有效的管理。很多学校借鉴企业的做法,在学校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颇,一些学校的实践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结合学校管理实践

谈谈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一、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误区及对策 误区一:弃“大”求“细” 关注细节、追求精致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特点,然而求细、求精需建立在顶层设计基础之上,那些没有整体的细节,没有全局的精致不可能促进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首先要对学校进行精准的定位,也就是管理者必须想明白要办一所怎样的学校,只有办学目标明确,才能围绕目标将任务分解、细化。第二,目标分解,必须细化在行为。有些学校,目标明确、制度齐全、任务细化,然而因为执行不力,导致管理失效。为此,细节的落实在于过程,在于日常的行为。第三,细节落实需反思,为调整决策服务。任何规划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而存在的问题只有在实施的过程中才能暴露。在具体工作落实的过程中,管理者要敏锐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根溯源,从而对顶层设计做出适当调整。因此,学校精细化管理要“大小兼顾”,既要有战略规划,也要有目标细化、任务细分。同时,细节落实要胸有大局,在细节处反观规划,从而调整治理,使规划更科学更合理。 误区二:梳“要”顾“全” 在实践中,一些管理者不甘落后,为了扩大办学影响,要求每一条线工作都争优争先。这种巨细无遗、面面俱到的

九年一贯制学校调研报告

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调研报告 我有幸参加“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全国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行前,局领导指示我要把“九年一贯制学校”做为一个课题进行思考和研究。我深知,这是局领导站在教育未来发展的高度,做出的一项安排,我顿感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因为“研修班”没有安排与“九年一贯制学校”相关的学习容,所以我就利用学习之余,到学校进行考察学习,并利用学习之机,向专家们请教有关“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的问题,同时,我还利用网络学习有关“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理论和经验。由于参观考察的学校较少,以及网络上关于“九年一贯制学校”成熟的办学理论和成功的办学经验并不多,加之我的认识水平有限,所以至今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认识还是比较浅显的,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现将有关情况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1、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历程 小学初中一体办学模式,在我国表现为不同的实践历程。上世纪70年代及以前,在全国各地的小学初中一体的学校并不鲜见,在这类学校中的初中被称为“戴帽初中”,初中是小学的附属。80年代出现小学初中分立趋势,于是小学初中一体的学校出现某种程度的空白。九十年代,有些地方又出现小学初中一体化办学的尝试,到了21世纪,九年一贯制学校似乎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小学初中一体办学模式有着本质的不同,目前九年一贯制学校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学制基础上的办学模式,而以前的小学初中一体办学,其实质还是不同学制的两个阶段,因此貌合神离。

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这一新生事物,目前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现实意义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最早出现在与,1984年,出现九年一贯制学校,同年景山学校也开始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实验。九年一贯制的核心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贯制,其办学体制、管理模式、学制及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实施策略等,都是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目前我国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还不平衡,和沿海地区发展较早,且有一定基础,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学校,构建了一批适应义务教育和当地教育发展的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市九年一贯制办学,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以一所学校为基础的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的改革研究、以中小学衔接研究和提高课堂效益研究为重点的启动阶段;由个别研究拓展到局部的群体研究,构建与完善九年一贯制办学的体制与机制,促进学制的多元化发展的拓展阶段;深入探索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即研究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完善阶段。市义务教育阶段推进九年一贯制已成为政府行为,新大纲按九年一贯方式设立,新的一年级、七年级的所有学科将使用根据修订大纲编写的新教材,不划分小学、初中。并在课程设置、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相应改革,以促使九年一贯制落到实处。江浙一带及等地的九年一贯制的发展也较为迅速。 有些地区为了调整学校布局而设立的一些九年制的学校,大都是把两所学校简单合并,甚至只是校名统一,还是分为中学部和小学部分别管理,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贯。 2、九年一贯制学校建立依据 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依据《义务教育法》有关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定设立的、连续实施小学与初中九年教育的学校。《义务教育法实

九年一贯制学校建 设 规 划

[展望未来] 建设规划 一、校舍建设 和平乡中心学校现有和平中学、白水小学、小高陵小学、大高陵小学、茶汉素小学、蒙古道小学组成。结合校舍安全工程,在和平中学和茶汉素小学校舍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新建、扩建后建立和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此两校占地面积236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92平方米。其中教学楼2幢、学生宿舍楼3幢、食堂2幢。届时学生规模将达到1400人,住校生规模将达到1000名,生均校舍面积9平方米。 和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舍建设现状及规划一览表

二、建设规划: (一)、规划依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校安工程建设规划,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建设标准,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二)、规划概况: 和平乡初级中学改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命名为:和平乡中心学校。规划就读学生约为1400人,小学生可达到1000名,中学生可达到400名,教学班级在36个左右,寄宿生可达1000名,教职工100名左右.未来三年,我校在校学生基本保持在1300--1400名之间。小学每年段设4个教学班,共24个教学班,平均班额将达到40—50人左右。中学每年段设4个教学班,共12个教学班,平均班额将达到30-40人左右。按此发展规划为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一所三个区:教学区和生活区、运动区。教学区为现在的中学,两个生活区:小学区为现在的茶汉素小学,中学区为现在的中学生活区。运动区为即将新建的操场。具体规划如下: 教学区: 1、学校原占地面积为:中学18306平方米。现已征用地面积为:5336平方米,改扩建后占地面积为:23642平方米。 2、学校建筑面积为:学校现有建筑面积为8336平方米,还需要建设4682平方米。 远期建设内容及规模: 1、拟建综合办公,实验楼一栋,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 2、拟建厕所2个,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

关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04年安全环境管理工作要点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生产也已全面展开,而安全工作也已随施工生产伴随而生、在此专业会议之际我想对生产安全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为此根据八局特点与去年的安全形势应认真思考安全管理的历史弱点和现状,应从全员全过程入手,树立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建立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抓住几个特点、重点整治加大投入、加大奖罚力度以“法,罚,奖”为要点、为我局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伤、杜绝安全事故而努力。 一、建立健全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 当前改革的形势处处是春风,而建筑业体制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所谓的长效机制就是分清职能在任何改革的前提下,不因体制的变化而忽视安全工作不因人浮于事而改掉安全管理监督机构,人员的配备应符合国家和中建总公司的要求并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适当增加或减少,在国家安全管理法制、法规、行业标准不断健全的情况下我们应因势而上,不能因安全事故的频发从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专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也应随着现代安全管

理模式的发展而进行外委培训深造,发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建立群管成网全员发动的安全管理机制,要以6个第一责任人为主线,以各职能为辅形成一体,健全各类人员失职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 二、从入场教育到三级教育入手。 由于市场经济的变化、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建筑企业的管理发展需要,而市场准入及劳务分包制度的改革主要是许多的小分包根本就没有什么安全资格证而言,需要挂靠那就必须在分包价格上是上浮的,给总承包方的经济效益会带来损失,因此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先从三级教育至入场(复工)教育进行把关改变方式紧跟上去,第一,首先我们要先查清楚进场人员是否是老职工是否已经过了三级教育。如果没有先进行安全知识三级教育,其次在进行入场人员的教育,不能走过场走形式,和以往不同的特点是以前我们只抓本单位自有职工的三级教育,而分包队伍的教育从不参与他们只能本身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深度是不够的此方面及可能是在基层的一大弊端,而我们的想法是从各项目施工人员一入场人手,公司管理部门即同项目部施工队一起从事安全教育工作,以施工现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以精细化管理促学校发展 【摘要】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精细化管理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学校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培养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精品”。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 【关键词】学校精细化管理 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可见精细化自古有之,并非什么新鲜事物。农业上讲“精耕细作”,生活上讲“精打细算”,军事上讲“精兵简政”,企业管理讲究“精益求精”。时至今日,汪中求先生在总结企业管理的成败基础之上,写出了《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揭开了管理精细化的序幕,管理走上精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教育领域,用于学校管理是必然趋势。 一、什么是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就是管理工作达到精密、细致,管理的关键、每个环节均达到精致的程度,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精细化管理在教育中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学校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 学校管理为什么要精细化?学校管理千头万绪,教育对象是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学生,我们如果在管理过程中有某一环节没有到位,没有精细,就可能出现混乱,以至发生不可挽回的损失。教师管理不到位就可能引起人心涣散,工作消极被动;教学管理不到位,必然引起教育质量下滑;财务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资金浪费、矛盾丛生;学生管理不到位,就会出现学生教学秩序混乱;财产管理不到位,必然发生公物受损;卫生管理不到位,就会造成校园环境脏乱差;安全管理不到位,则有可能造成学生人身伤害以至伤亡现象发生。作为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大至每学期制度的设计、计划出台,小到每一天从早上上学、学生学习、生活、活动到放学;从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到每个教室每扇门窗的坚固程度;从食堂食品质量到每时每刻的饮用水的质量,无时无刻,无不要求我们学校管理必须精细化。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治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把工作做到位,日清日结。正如汪中求先生所言:精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细节决定成败。注重细节,注重落实,注重精细化治理也已经成为教育行业的共识。 二、如何推行精细化管理 (一)、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是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前提 虽然我国教育引入精细化管理才几年,但“精细化”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我国古已有之。宋朝的朱熹说道:“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也就是说,对任何事情要做到精密细致,好了还要求更好。作为一所学校的一校之长,在加强

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新模式初探

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新模式初探 鲁城九年制学校:李鹏曦 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应运而生,它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中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师资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中小学的衔接,特别是农村人口下降,学校的规模萎缩,出现了有校无生问题。学校逐步合并,适当集中办学,就是为了适应这一新变化,实行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是一条必由之路。一、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 九年一贯制学校应该实行怎样的一种管理模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彻底打破原中小学界限实行紧密型的管理,还是把学校分成中小学两部实行相对的松散型管理,即实行以条为主或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还是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我对此进行了探索,从我校实际来看,实行条块结合管理模式比较合适,该统则统,该分则分。 1、学校领导班子统一。学校实行一套领导班子,校长一人,书记1人,副校长2人,设教导处、德育处、总务处。 2、运行机制条块结合,九年一贯。 把具有共性的工作放到一起统一管理。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财务管理,统一工作安排,统一学校德育、后勤工作。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差别,分成中小学部管理。在管理中,始终坚持九年一贯的原则,如各方面规章制度,管理者职责,教职工考核及评估办法,各项工作的规范与要求,学校的校风学风,师生在校常规,安全系列制度,都实行九年一贯,整体规划,要求德育、教学、教研、科技文体的各项活动都要符合学校的整体培养目标,组织上分步、分段落实。 二、协调矛盾,发挥师资队伍整体优势。 1、加强领导,观念全局化。 学校要求领导决策顾全大局,当好沟通中小学教师的桥梁,原先在中学工作的领导多听听小学老师的心声,多站在小学老师的角色想

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段教育教学整体设计与无缝衔接的实践和研究

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小学段教育教学整体设计与无缝衔接的实践和研究 编辑:管理员·上海大学附属学校日期:2010-6-4 22:09:05 一、课题情报综述 九年一贯制学校这种办学体制受到国内外教育界广泛关注和研究,前苏联在五六十年代基础教育中此学制成为主要办学模式,我国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亦出现九年一贯制学校。以上海为例,1984年开始初中、小学联体办学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图“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建青实验学校为其代表。1990年开始,打破单一的教学研究,进而进行教育的多方位研究,以图通过构建,以办学体制与机制来推动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学制的多元发展。1996年起,上海九年一贯制学校已达70余所,其研究也更集中与深入,积极探索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模式。 本课题旨在研究九年一贯制学校如何通过对教育教学的整体设计,以达到中小学段无缝衔接,从而提高办校质量,使学校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中尽到应有责任,起到较大作用。为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广泛查读了九年一贯制形成的历史、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衔接、儿童心理学、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我国的教育法规、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文献,注意并了解到以下方面: (一)、我国教育法规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地位、作用及对本课题的指导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九年一贯制学校”列为“承担实施义务教育任务的学校”之一种。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十五期间)“国家将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九年一贯制。”以解决中小学在教育教学上衔接过渡、优化中小学布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教育均衡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坚持“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所以九年一贯制学校将对推进素质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这也是本课题力图解决的问题。 (二)从我国学制变革历史看,九年一贯制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学制是一个国家学校教育总的体系,包括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各级教育的入学年龄、学习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分段。 从清末“癸卯学制”到辛亥革命后“壬子癸丑学制”,再到五四时期“壬戌学制”,小学均自成一段,着眼培养出具有读写基本技能、粗浅文化知识的劳动者,以适应资本主义初期社会的需要。以后一直沿袭小学初中六三分段。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工业革命后,小学毕业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所以需普及初中。小学教育已失去作为一个完整学段为社会提供劳动后备力量的任务,所以六三分段(包括五四分段)已丧失实际的意义,而九年一贯制契合了九年义务教育,应当成为较为确当的学制。 (三)、我国各地对九年一贯制实践的成功经验为本课题提供了样本 我们查阅了北京、上海、南京、大连等地大量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经验。 北京景山学校树立的大教育观;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将九年分为四个学段(1~2/3~5/6~初一/初二、初三),各有重点,共成系列;赵登禹中学将小学六年级移至中学部并开设衔接课程,由中学教师任教;育鸿学校小升初直升,九年一贯序列化德育体系、教学体系和学生培养体系;南京金陵汇文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把语文拆分成语文、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指导、写字四门。上海建青学校还将学制扩大为十二年一贯制(含幼儿园),率先关注“发展学前教育”,同时在幼小,小初的衔接上做出探索。 (四)、中小学段衔接之重要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 九年一贯制学校要取得成功,必须使中小学段的教育更加协调,成为有机的整体,以更好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