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和圣彼得堡

彼得大帝和圣彼得堡
彼得大帝和圣彼得堡

91.彼得大帝

公元1672~公元1725

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沙皇。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列强国的主要因素。

彼得于1672年生于莫斯科。他是沙皇亚历克西斯和他的第二个妻子维塔利尔·纳利什基娜的独生子。彼得不到4岁父亲就去世了。因为亚历克西斯的第一妻子还为他生了13个孩子,所以就王位的继承人问题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殊死斗争。有一次他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逃亡。彼得同父异母的姐姐索菲亚做了几年摄政王,直到1689年才被免去摄政王位。从此彼得的地位才真正得到了稳固。

1689年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几乎所有的方面都比西欧落后几百年。到处盛行着农奴制——实际上农奴的数目在增加,而其合法权力在减少。俄国错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大好时机。牧师愚昧无知;文学暗淡无光,数学和自然科学无人问津。同西欧相比,俄国几乎还在中世纪时期。在西欧,此时牛顿的《自然哲学原理》刚刚问世,文学和哲学事业繁荣昌盛。

1697至1698年间,彼得到西欧作了一次长途旅行,一次为他随后的统治定下了基调的旅行。彼得此行率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由于彼得使用了一个假名(鲁尤特尔·米海伊洛夫),因而他看到了许多否则就无法看到的事物。在这次旅行期间,他为荷兰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当了一个时期的船长,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在普鲁士学过射击。他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举行的一届会议。总之,他尽了最大的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

1698年彼得返回俄国,为了使俄国国家现代化和西方化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改革。为了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他在整个在位期间都鼓励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他的统治下,城镇的规模扩大了,资产阶级在数量上有了增长,扩大了影响。

彼得在统治期间创建了第一支规模可观的俄国海军,并且按西方的形式对军队进行改编,配备军服和现代火器,实行西方式的军事训练法。彼得也使俄国的民政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包括一项明智的改革,即提升公务员要根据其工作表现,而不是其世袭地位。

在社会问题上,彼得也主张实行西方化。他颁布法令,规定人人都不得蓄胡子(虽然他后来对此项法令做了修改),要求宫廷人员必须穿西装,鼓励吸烟和喝咖啡。虽然他制订的政策有许多在当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是这些政策带来了长期的影响:俄国这个由贵族阶级统治的国家最终在很多方面都实行了西方的风俗和文化。

可想而知,彼得认为俄国正教会是一股落后的、反动的势力。彼得成功地对正教会实行了部分改组,并在很大的程度上获得了对它的控制。彼得在俄国创办非宗教学校,鼓励发展科学。他还引进了儒略历,并使俄文字母现代化。在他的统治期间,俄国创办了第一家报纸。

除了所有这些内务改革外,彼得还对外交政策实行改革,这对未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他的领导下,俄国在南部与土耳其交战,在北部与瑞典交战。与土耳其初战告捷,于1696年攻克了亚速港,从而在某方面来说给俄国开辟了通往黑海之路。但是在他的统治晚期,土耳其在战斗中占了上风,1711年他被迫把亚速港交还给土耳其。

同瑞典作战的整个局势几乎与同土耳其作战的情形正相反;俄国人初战失利,但赢得了最终的胜利。1700年,俄国与丹麦和萨克森结盟同瑞典展开了一场战争,当时瑞典是一个主要的军事强国(波兰后来也对瑞典宣战)。1700年俄军在纳尔瓦战役中失败。这次战役之后,瑞典国王就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敌人。与此同时,彼得重建俄国军队。瑞典和俄国再次交战,1907年瑞典军队在波尔塔瓦彻底失败。

俄国通过战争吞并的领土大体上包括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芬兰附近的一片重要领土。虽然征服的领土并不很大但却很重要,因为它给俄国提供了巴尔干海上的一个出口,因而提供了一个“了望欧洲的窗口”。彼得在涅瓦河两岸,即在征服瑞典所获的土地的一部分上,建立了一座新城市——圣彼得堡(今称列宁格勒)。1721年他把首都从圣彼得堡迁到莫斯科。从此,圣彼得堡就成了俄国与西欧交往的主要地点。

彼得推行的许多国内政策和多次展开的对外战争当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不可避免地要强行增收赋税。高税收和改革本身激怒了许多俄国人,出现了几起叛乱事件,但是都被彼得无情地镇压下去了。虽然彼得在自己的鼎盛时期就有许多敌手,但是今天西方和共产党的史学家们都一致认为彼得是俄国沙皇中最伟大的沙皇。

彼得仪表非凡:高大魁梧(至少有6尺6寸),精力充沛,潇洒欢快。但是他时常发脾气,饮酒过度时就大发雷霆。彼得除了政治和军事才能外,还对射击、印刷、航海、造船等做过研究。他是一位杰出的帝王。

彼得结过两次婚。他17岁时与尼多克亚结婚,他俩只在一起生活了一周的时间。他26岁

时把她送进了一所修道院。1712年他与她离婚并同另一位女子结婚。他第二个妻子凯瑟琳是一位出身寒微的立陶宛女子。彼得与他的原配夫人有一个儿子叫亚历克西斯,但是父子俩的关系也相当恶化。1718年亚历克西斯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终于死在狱中。彼得自己于1725年初在圣彼得斯堡死去,终年52岁。他的继位人是他的遗孀凯瑟琳(不要与凯

瑟琳大帝混为一谈)

把彼得列入本册是因为他在俄国西方化和现代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也许不禁要问:许多其他国家的统治者都推行过类似的政策,为什么要让彼得入册而摒弃了其他大多数的统治者呢?

在20世纪的今天,大多数国家元首确实弄清了他们的国家特别是在科技方面走西方之路的重要性。但是在1700年欧洲以外的大多数人对实现西方化的好处还认识不清。彼得的意义就在于他能够先于时代两个世纪认识到使国家西方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性。由于彼得的远见卓识,俄国虽然在他登基前还十分落后,但是却有能力远远地超过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由于在18世纪和19世纪西欧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俄国则无法同西欧并驾齐驱。

欧洲东部疆域上的另一重要的国家土耳其与俄国形成了特别鲜明的对照。土耳其和俄国都是半欧洲国家。就彼得未登基以前的两个世纪当中,土耳其在军事、经济和文化上都比俄国先进。就此而论,土耳其在整个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比俄国先进。但是在1700年前后,没有哪位土耳其君主认识到迅速西方化的重要性并把国家朝着那个方向推进。因此俄国自从彼得时期以来取得了迅猛的进展,而土耳其却只是以缓慢的步子向前。直到进入20世纪,凯末尔·埃塔特克才领导土耳其朝着迅速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当时俄国对中亚的控制已相当稳固,俄国在工业和教育上都比土耳其先进。

今天我们无疑会把俄国比土耳其强大而视为理所当然。但是假设俄国没有彼得大帝而土耳其当时有一位主张改革的伟大君主,那么土耳其今天就可能是一个大列强国,而且很可能会控制住现在苏联的东亚地区(该地区的居民是伊斯兰教徒;他们与土耳其人的关系比与俄国人的关系要密切得多)。虽然俄国人在彼得大帝以前就占领了西伯利亚很大的一部分,但是要不是彼得制订改革和现代化的方针使俄国强大起来,他们就会把已占领的西伯利亚部分或全部地割让给土耳其、中国或日本。

彼得大帝并不单单是一个顺乎潮流的君主,而是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人。完全有理由认为是他的先见之明使历史发生了变化,改变了方向,沿着一条否则就无法遵循的道路发展。基于这些理由,我觉得彼得在本书中应有一席之地。

在确定彼得的名次中,我把他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加以对比,从中受到了一定的启示。伊丽莎白的知名度,特别是在西方要比彼得大得多。但是我觉得即使是说服一个最会说奉承话的俄国人相信伊丽莎白比彼得大帝影响大都是困难的。彼得远比伊丽莎白更富有改革和开拓精神,他使俄国人走上了一条他们以前从未想过要走的路,而伊丽莎白主要代表了她的人民的一致愿望。要不是事实上英国在这期间的大多数世纪中在世界上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俄国的话,彼得和伊丽莎白在名次上的差距甚至还会大些。

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是俄罗斯联邦列宁格勒州的行政中心,它座落在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口,由涅瓦河三角洲上的近百个岛屿及河漫滩组成。包括卫星城和郊区共占地1350平方公里,有人口500万。

圣彼得堡曾作为俄国沙皇首都达两个世纪之久。1703年,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从瑞典人手中夺得的领土上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城市,把它命名为圣彼得堡——一个带有鲜明的日耳曼语系特征的名字,以此显示俄国向西方敞开大门的决心,俄国终于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一个面向西方的窗户。1712年,俄国首都从莫斯科迁至圣彼得堡。此后一直到1918年3月,在这200余年的时间里,圣彼得堡一直是俄国的首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后,俄国在1914年去掉了首都名称中的日耳曼语系色彩,将其更名为彼得格勒(petergrad)。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改称列宁格勒(leningrad),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列宁格勒恢

复了它的历史名称——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是俄国革命的摇篮。1825年十二月党人举行的要求废除沙皇、解放农奴的武装起义,1905年至1907年第一次俄国革命,1917年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1917年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发生在这里。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经受住了德国法西斯军队近900天的围困。1965年,它荣获了苏联最高苏维埃授予的“英雄城”称号。

圣彼得堡地势较低,海拔仅1.2-2米。属受海洋性影响的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1月平均气温-8℃,积雪期持续132天,结冰期从11月中旬至来年4月中、下旬。

夏季温和,7月平均气温17.7℃。年降水量585毫米。市内水道纵横,仅涅瓦河的分支就达50条之多,桥梁遍布,700多座桥梁把各个岛屿连接起来,风光旖旎,有“北方威尼斯”

之称。在圣彼得堡众多的桥梁中,其中的21座桥梁在凌晨2至5点之间打开,以让轮船通过。每到夏季的夜晚,河边总是聚集着许多旅游者前来观看吊桥开启的情景。

圣彼得堡因地处北纬60度,仲夏时节,日照近20个小时,落日余辉久久映照天际,在

短暂的黄昏之后,又开始出现晨曦朝霞,刚落下的红日再次冉冉升起,这就是每年初夏6、7月间的“白夜”奇观。

彼得保罗教堂钟楼

大圣彼得堡市在芬兰湾东端(包括科特林岛)形成一个巨大的马蹄形城镇群:北岸是居民区、疗养区和旅游区;南岸是文化和商业中心;东面溯涅瓦河伸展到伊万诺夫斯科耶。市区被涅瓦河支流分成4个部分,涅瓦河左岸(南岸)是“海军区”,大、小涅瓦河之间是瓦西里耶夫斯基岛区,小涅瓦河与大涅瓦河之间属彼得格勒区,大涅瓦河以东是维堡区。

圣彼得堡还是俄罗斯的重要海港,主要港口位于城市西南部,河流两岸都建有花岗石的堤岸,港区筑有防护堤,人工水道与科特林岛上的喀琅施塔得军港相连。港区主要进口金属管道、工业装备、化工品、食糖、棉花和水果;出口机器、木材、煤炭、钾盐和黄铁矿。客运主要集中在夏季(经波罗的海至英国)。小型海轮可沿涅瓦河到达拉多加湖,并在此与俄罗斯欧洲地区内陆水系相联,经拉多加湖、斯维尔河、奥涅加湖及白海运河。轮船可进入白海,与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北海航线相联,经奥涅加湖、伏尔加-波罗的海水路,轮船可抵达伏尔加河流域、里海、黑海和亚速海。

城市交通发达,有10条铁路干线呈放射状通向赫尔辛基、华沙、莫斯科及俄罗斯其他大城市。

圣彼得堡是一座文化名城。这里有彼得大帝时代建起的科学院,有40多所高等院校和400多个科研机构。其中著名的有1724年成立的国立圣彼得堡大学、国立圣彼得堡技术大学、北极和南极研究所以及永冻土研究所。市内建有50多所博物馆,被誉为博物馆城,著名的

俄罗斯博物馆创建于1895年。城内的俄罗斯古建筑群享有盛名,属于18世纪早期的主要建筑群有:彼得保罗要塞及彼得保罗大教堂(彼得大帝的葬地),海军部岛上彼得大帝的夏花园及园中的夏宫等。这些建筑群具有俄国早期巴罗克式建筑的特征:古朴、雄伟、稳重。18世纪后期的建筑有斯莫尔尼宫、冬宫、塔弗列奇宫、阿尼奇科夫宫(十月革命后改名后少年宫)。19世纪初的主要建筑有:宏伟的喀山大教堂、高达101米的伊萨克基辅大教堂等。许多俄国著名诗人和作家,如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人都曾在此生活和从事创作。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仅次于莫斯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俄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又称“北方首都”。它拥有4000多个工业企业,其产值占俄罗斯工业总产值的6%,工业品畅销全国。工业以舰船、动力机械等制造业为主,造船业规模在独联体居首位,能生产大型原子能破冰船,还生产各种车辆、电机和兵器。其次为化学工业,生产过磷酸钙(以科拉半岛的磷灰石为原料)、轮船和其他合成橡胶产品、塑料及其制品以及合成纤维等。纺织、食品和日用消费品工业也很发达,有棉、麻纺织品、服装及靴鞋业等。工业所需电力来自附近的泥炭发电站以及沃尔霍夫河、斯维尔河、武奥克萨河上的水电站。

圣彼得堡1988年与中国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

关于俄罗斯茶文化的介绍

关于俄罗斯茶文化的介绍 历史上,茶从中国经西伯利亚直接传入俄罗斯,这一过程没有西欧国家的介人。据一些史书和百科全书的记载,俄罗斯人第一次接 触茶是在1638年。当时,作为友好使者的俄国贵族瓦西里·斯塔尔 可夫遵沙皇之命赠送给蒙古可汗一些紫貉皮,蒙古可汗回赠的礼品 便是4普特(约64公斤)的茶。品尝之后,沙皇即喜欢上了这种饮品,从此茶便堂尔皇之地登上皇宫宝殿,随后进入贵族家庭。从17世纪70年代开始,莫斯科的商人们就做起了从中国进口茶叶的生意。 中国的茶文化讲究茶具。谈到俄罗斯的茶文化,也不能不提到有名的俄罗斯茶炊(самовар)。在古代俄罗斯,从皇室贵族到 一介草民,茶炊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同时常常也是人们外 出旅行郊游携带之物。俄罗斯人喜爱摆上茶炊喝茶,这样的场合很多:当亲人朋友欢聚一堂时,当熟人或路人突然造访时;清晨早餐时,傍晚蒸浴后;炎炎夏日农忙季节的田头,大雪纷飞人马攒动的驿站; 在幸福快乐欲与人分享时,在失落悲伤需要慰藉时;在平平常常的日子,在全民喜庆的佳节…… 在不少俄国人家中有两个茶炊,一个在平常日子里用,另一个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启用。后者一般放在客厅一角处专门用来搁置 茶炊的小桌上,还有些人家专门辟出一间“茶室”,茶室中的主角 非茶炊莫属。茶炊通常为铜制的,为了保持铜制品的光泽,在用完 后主人会给茶炊罩上专门用丝绒布缝制的套或蒙上罩布。 俄罗斯茶炊出现于18世纪,是随着茶落户俄罗斯并逐渐盛行而 出现的。茶炊的制作与金属的打造工艺不断完善密切相关。何时打 造出的第一把茶炊已无从查考,但据记载,早在1730年在乌拉尔地 区出产的铜制器皿中就有外形类似于茶炊的葡萄酒煮壶。直到18世 纪中下期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茶炊。

圣彼得堡名人

圣彼得堡名人 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和奠基人。1809年4月1日出生在乌克兰波尔塔瓦省密尔格拉德县大索罗钦镇的一个地主家庭里。 果戈理主要的作品有:《五月之夜》(或:女落水鬼)(1831)、《圣诞节前夜》(1832)、《伊凡·费多罗维奇·什邦卡和他的姨妈》(1832)《旧式地主》(1835)《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1834)《涅瓦大街》(1835)、《鼻子》(1836)、《画像》(1842)、《外套》(1842)、《马车》(1836)等等。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最伟大的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国民族意识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在文学上的反映。他出身于莫斯科一个家道中落的贵族家庭。圣彼得堡对于普希金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在那里他度过了自己生命中重要的部分。普希金十一岁就离开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市郊的皇村学校上学接受教育。直到一八三一年元月结婚时﹐他才搬家到莫斯科。他经常往返于莫斯科与彼得堡两个城市之间。在彼得堡他结识了大量的各界人士。正是在彼得堡,果戈理有幸结识了他,这对果戈理以后走上创作道路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他与普希金的友情与交往传为文坛的佳话。后来,果戈理被誉为“俄罗斯散文之父”。 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 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宁格勒市(现圣彼得堡市),1975年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外情报局工作。

普京精通德语,喜爱运动,特别爱好桑勃式摔跤、柔道和山地滑雪,大学时代荣获过桑勃式摔跤冠军,是1974年列宁格勒的柔道冠军,并入选运动健将候选人之列。他性格坚韧,有极强的耐力,很少表露感情。 普京曾于1994年作为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率团访华。2000年7月、2002年12月和2004年10月以总统身份访华。2006年3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俄罗斯年”开幕式和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 文章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ed16785435.html,/CityGuide/detail_2_1_195.shtml

2018年在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列车上-word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在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列车上 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上车前,我们的晚餐是在一个地下室吃的,这是传统 俄餐,一盘色拉,一碗汤,一份主食,还有一杯茶,面包无限量供应,土豆泥 是冰冻过的,俄式红肠是冷的,蛋糕甜得有点奶油味,俄罗斯的饭菜不是太甜 就是咸,有点不配胃口,中国领队很有点人性化,他也许事前知道我们吃不惯 这种大餐,悄悄从国内带来了“老干妈辣酱”和罗卜干、咸菜,在吃团餐的过 程中发挥了味美作用,大家把“老干妈”涂一点饭上,才勉强填饱肚子。 这时,大家的时差还是没调整过来,俄罗斯傍晚8点,等于北京时间是在 第二天的凌晨1点钟,时差5个小时,西斜的太阳还挂在俄罗斯的天上。餐馆 离莫斯科车站很近,我们是乘9点的车前往圣彼得堡,预计旅途也要8个小时,这也是个游客可以相互熟悉的的时间段,可以坐在火车上聊聊天,然后睡上一觉,第二天天亮就能到达圣彼得堡。 莫斯科乘火车没有检票口,是根据导游手中的游客单据一一进入的。车站 大厅两边全是些卖吃的和卖工艺品的小店铺,显得颇为热闹。俄罗斯上火车的 地点很有意思,头顶防风雨的天蓬是用铝合金和硬塑料紧紧融合后,用钢丝绳 吊起来的,长长的一排无一根柱子,就像莲篷悬在空中,齐刷刷地凌空托起, 足有十八节车厢那么长。快客铁路不远对面是高铁专用轨道,电线是挂在竖立 着的倒人字型两边,忽如海燕扬起飞腾的翅膀,一柱可挑两边车用电线,这样 的设计比较简单,但也属新颖。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踏上了从莫斯科开往圣彼得堡的软卧车厢,这是一列 双层列车,说是软卧车厢,其实很简单,和中国的硬卧车厢差不多,里面是4 人一间的包厢,车上有洗好的被套和枕套,为确保清洁,都用塑料袋包装着, 卧铺床要自己动手铺好了才能入睡,这样做觉得挺干净的,能培养了旅客自己 的动手能力。 包厢的床比较狭,睡在上铺的人抬不起头,不能坐起来。同团队的游客都说,我们这样受点委屈无所谓,但俄罗斯人高头大马,乘坐这样的火车能习惯吗?还在没上火车前,导游就告诉我们:俄罗斯列车的车厢比较低矮,车厢房 间不大,大家要入乡随俗,将就一夜。导游见我们将信将疑,就又说:俄罗斯 人对床的要求确实不高。这是俄罗斯传统的生活方式。习惯成了自然。换一个 角度思考,我们能在俄罗斯列车的狭小的床上躺下,其实也是在体验小床带来 的韵味……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优势详解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优势详解 ◆以下内容为###收集整理,供大家学习参考!!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优势详解。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是俄国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世界知名的优秀大学。很多世界留学生到 俄国都是奔着这所学校来的,那么这所学校的优势在哪呢?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优势详解】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坐落在涅瓦河北岸与冬宫遥相对应,1724年创建,是俄罗斯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比莫斯科大学早32年,是的综合 性大学,也是俄罗斯教育、科学和文化中心之一。该校还设有很多的 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文化设施,其中以门捷列夫博物馆及学术 档案馆、高尔基图书馆和地质系矿物教研室的矿物陈列馆的藏品最为 丰富和富有价值。 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就毕业于该校法律系,另有大量政府高级官 员毕业于该校。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坐落在涅瓦河北岸与冬宫遥相对应,1724年创建,是俄罗斯最早建立的大学之一,比莫斯科大学早32年,是的综合性大学,也是俄罗斯教育、科学和文化中心之一。 圣彼得堡大学的历史又是紧紧与俄罗斯、与前苏联科学和文化的 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在俄罗斯史册上,圣彼得堡大学曾涌现出了很多 杰出人士和科学家,写下了很多光辉篇章,并为世界和人类科技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毕业生和曾在该校执教的教授中,有8人曾获得诺贝尔奖。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波波 夫发明了世界第一台无线电接收机,巴甫洛夫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的 唯物主义学说,还有的文学家屠格涅夫……。 现任圣大校长柳得米拉·维尔碧茨卡娅仍然担任下届校长的职务。实行此次改选符合圣大校长每5年改选一次的大学规章制度。值得一 提的是,柳得米拉·维尔碧茨卡娅已经连任10年圣大校长的工作。她 还将在今后的5年内继续担任该校校长。该校还设有很多的博物馆、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赏析 米海伊尔·马都索夫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歌词作家,苏联国家文艺奖金获得者。他1942年春天曾在一家战地报纸上发表过一首小诗《歌唱伊尔敏湖》,曾由一位老音乐家马里安·柯伐尔谱成歌曲。那首歌没有引起反响,但它的音调基础、它的韵律结构却积淀在诗人创作记忆的深处。25年以后,它终于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获得了新的生命。《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诗的意境与《歌唱伊尔敏湖》相近,至于音节数和抑扬格律,两首诗则完全一致。马都索夫斯基的诗出色地描绘了俄罗斯大自然的内在的纯朴的美;歌曲中年轻人真诚激动的心声、萌生的爱情和黎明前依依惜别之情都和这大自然的美和谐地交融在一起。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他那富有魅力的、水晶般剔透的旋律又支持和发展了诗歌形象,仿佛就是从俄罗斯大自然本身诞生出来的。用作曲家本人的话来说,歌曲是“顺着字母从笔尖底下流出来的”。 瓦西里·索洛维约夫·谢多伊(1907—1979)是苏联时代最负盛名的作曲家之一。他出生于圣彼得堡一个扫园子工人的家庭。父亲会拉手风琴,母亲是唱民歌的好手,哥哥姐姐也都喜欢弹弹唱唱,所以瓦西里七八岁时便能把听来的歌曲用吉他和曼陀林流利地弹奏了。大楼里有一家小电影院,那里有一架钢琴,瓦西里在课余经常去帮放映师整理影片胶卷,放映师也因此允许瓦西里弹一会儿钢琴。瓦西里无师自通,仅凭自己的听觉,很快学会了演奏一些曲子,并且成了学校晚会上不可缺少的小钢琴家。十月革命后,索洛维约夫一家从阴暗的地窖里搬到了一座有钢琴的宽敞的住宅里。十岁的瓦西里也开始跟一位女教师正式学习钢琴。中学毕业以后,瓦西里先后在好几处俱乐部和文化馆工作过。这位十六七岁的少年经常随着舞台上剧情的发展进行即兴伴奏,充分显露了他的才华。l929年,瓦西里考取了列宁格勒的中央音乐专科学校。两年后他转入音乐学院作曲系,于1936年毕业。卫国战争期间,他曾先后在战地流动剧院“海鹰”以及波罗的海舰队的演员小组担任艺术指导。从1948年起担任列宁格勒作曲家协会的主席。他荣膺了“苏联人民艺术家”的最高荣誉称号。索洛维约夫·谢多伊擅长于写抒情歌曲和诙谐歌曲。他的进行曲数量不多,但也丝毫不见得逊色。他一生曾为四十多部影片配乐(自然少不了电影插曲),并创作了四百来首各种样式、各种风格的歌曲。其中最为我国人民熟悉的,除《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之外,还有《海港之夜》、《春天来到了我们战场》、《共青团员之歌》和《出发》等。 关于这首名曲,有过许多不平凡而有趣的经历。1956年,当时苏联正举行全国运动会,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电影厂邀请著名作曲家索洛维约夫·谢多伊为影片配乐。作曲家与诗人马都索夫斯基合作为影片写了4首插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便是其中的一首。 歌曲结合了俄罗斯民歌和俄罗斯城市浪漫曲的某些特点,但富有变化。虽然是短短的一首小歌,却处处显示出这位大师的匠心来:他灵活地运用了调式的变化——第一乐句是自然小调式,第二乐句是自然大调式,第三乐句旋律小调式的影子一闪,第四乐句又回到了自然小调式。作曲家还突破了乐句的方整性——第一乐句是四个小节,第二乐句比第一乐句少一个小节,第三乐句割成了两个分句,一处使用了切分音,对意义上的重音的强调恰到好处,第四乐句的节奏与第一、二乐句相近,但不从强拍起,而变为从弱拍起。四个乐句在章法上竟没有一处是

俄罗斯的住房问题与住房制度改革

俄罗斯的住房问题与住房制度改革 庄晓芸、肖来付 近年来,俄罗斯房价持续攀升。2007年在世界的各大首都中,伦敦房价高居榜首,每平方米达1. 3万美元;巴黎次之,每平方米为8 500美元;而莫斯科则以每平方米超过4 000美元的价格荣列“探花”[1]。虽然俄罗斯人的收入近几年持续增加,但其收入增长速度还是远远落后于房价上涨速度,住房问题已经成为俄罗斯政府、民众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其实,在2005年秋,俄罗斯时任总统普京就提出了旨在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四大国家优先项目,其中之一涉及住宅建设,主要目标是加快危旧房改造、推动经济适用房建设、保障房价趋于合理,使更多普通百姓能够买得起住房。而早在1992年,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俄罗斯政府就已经开始对其住房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一转轨时期俄罗斯的住房状况与问题 俄罗斯的住房问题由来已久,早在苏联时期就已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而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俄罗斯政府则开始启动了以公有住房私有化为核心内容和主要方向的住房制度改革。 (一)苏联时期的住房问题 在苏联时代,住房由国家统一分配,供居民免费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欧洲部分的所有建筑几乎被毁,使得许多人无处栖身。战后,苏联政府把住房建设当作重要大事来抓。从1957年开始,苏联每年建造的新住宅达200万平方米。这一时期建造住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安置无家可归者,建房的基本原则是“简易经济”,因而无法顾及房屋外在的美观和内部的细致设计。由于这些住房几乎是

按照同一图纸建成的,所以外表看起来都差不多:多为五六层,像火柴盒一样直上直下,没有浮雕和装饰,建筑材料主要是青砖或红砖。当时西方人把这类住房戏称为“赫鲁晓夫筒子楼”。 这些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建造的住房,尽管其外观缺少装饰性,在面积和质量上较之西方国家标准略低,但也算设计合理、配套齐全,基本解决了因战争破坏而给全国居民带来的住房短缺问题。20世纪50年代,俄人均住房面积为5平方米,到20世纪80年代已增加到12平方米[2]。 随后,苏联政府相继建造了越来越多的住房,其质量也逐步提高,较好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但就实际情况看,尽管苏联当时实行的是居住许可制度,但各种类型的迁移人口还是使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大城市的住房情况显得比较糟糕,以住房作为社会问题的描述,可以在那个时代大量的文学作品中,透过作家的笔间窥见一角。苏联解体后,随着私有化逐步进入各个领域,住房政策的改变也就不可阻挡。而现在国家不再分配住房,私人购买住房成了主要趋势。”[3] (二)社会转轨时期的住房问题 俄罗斯居民住房紧张是苏联留给俄罗斯的问题之一。目前,苏联时期的住宅已经陈旧不堪,而很多城市居民却又无力购买新房。俄罗斯住房建设和公用设施局负责人弗拉基米尔·阿维尔契科称,俄罗斯现有500万人住在危旧房里,住房破损率达70%,危旧房面积共计8. 87万平方米。另有4 000万居民的住房排水系统有问题,需要维修。2/3的住房破损率达65%。20世纪60年代的住房正期待着重建或改造。2003年只有0. 5%的危旧房得到了维修,并计划每年维修4% ~5%。而这样慢的速度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4]。与此同时,近几年俄罗斯主要大城市的房价不断攀升。以莫斯科为例, 2006年年初平均房价只有每平方米2 800多美元,而到2006年6月底已超过每平方米3 500美元,增幅高达25%,这种

俄罗斯城市排名

俄罗斯城市排名:圣彼得堡 莫斯科 叶卡捷琳堡 新西伯利亚 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伊尔库茨克 赤塔 布拉戈维甲斯科 哈巴罗夫斯克 海参崴 莫斯科――俄罗斯首都,全国最大城市,中央联邦区首府! 圣彼得堡――全国第二大城市,被誉为“北方之都”,西北联邦区首府。地处波罗的海沿岸的综合性工业中心。 叶卡捷琳堡――全国经济第三大、人口第五大城市,乌拉尔联邦区首府。地处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 下诺夫哥罗德――全国人口第四大城市,伏尔加沿岸联邦区首府。位于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交汇处的重工业城市。 新西伯利亚――全国人口第三大城市,西伯利亚联邦区的中心城市。位于西伯利亚大铁路和鄂毕河的交汇处。 罗斯托夫――南方联邦区首府,位于顿河的入海口。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远东第二大城市,俄罗斯东部出海口,世界知名旅游城市。 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紧靠着世界知名淡水湖-贝加尔湖的两座城市。 俄罗斯联邦现由83个联邦主体组成: (1)21个共和国:阿迪格共和国(阿迪格)、阿尔泰共和国、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卡累利阿共和国、科米共和国、马里埃尔共和国、摩尔达维亚共和国、萨哈共和国(雅库特)、北奥塞梯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鞑靼斯坦)、图瓦共和国、乌德穆尔特共和国、哈卡斯共和国、车臣共和国、楚瓦什-

恰瓦什共和国; (2)9个边疆区:阿尔泰边疆区、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彼尔姆边疆区、堪察加边疆区、外贝加尔边疆区 (3)46个州:阿穆尔州、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别尔哥罗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尔州、伏尔加格勒州、沃洛格达州、沃罗涅日州、伊万诺沃州、伊尔库茨克州、加里宁格勒州、卡卢加州、基洛夫州、科斯特罗马州、库尔干州、库尔斯克州、列宁格勒州、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尔曼斯克州、下诺夫哥罗德州、诺夫哥罗德州、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奥伦堡州、奥廖尔州、奔萨州、普斯科夫州、罗斯托夫州、梁赞州、萨马拉州、萨拉托夫州、萨哈林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维尔州、托木斯克州、图拉州、秋明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州、车里雅宾斯克州、雅罗斯拉夫尔州、利佩茨克州、克麦罗沃州 (4)2个联邦直辖市:莫斯科、圣彼得堡; (5)1个自治州:犹太自治州; (6)4个自治区:涅涅茨自治区、汉特—曼西自治区、楚科奇自治区、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

高中文学类阅读:的留恋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间,我更倾向选择后者。我觉得圣彼得堡更加宁静,更有历史底

高中文学类阅读 2019.11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圣彼得堡的留恋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间,我更倾向选择后者。我觉得圣彼得堡更加宁静,更有历史底蕴。傍晚走在最笔直的涅瓦大街上,那些看上去已经非常老旧的灰色建筑,在灯光下似乎成为一件古老的工艺品。“旧”,让悠远的彼得堡更加真切,似乎有一种抚摸天鹅绒般的质感。 冬宫像一个沉默的300岁的老迈巨人,坐落在涅瓦河边上,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它的墙壁那样厚实,仿佛一千发子弹都不能将它射穿。我站在冬宫入口处,眺望着涅瓦河,想要寻找当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在心中聆听那著名的炮声,可惜缘悭一面。 走进冬宫,满眼皆是高耸、巨大,无论是穹顶还是廊柱,都是那样饱满,仿佛不是人类建造的,似乎像大地、天空一样早已存在,让你觉得它能万年不败。冬宫里面有上千座大小不一的大厅,每一个大厅里面,墙壁上都悬挂着世界名画。达·芬奇、拉斐尔、毕加索的巨型原作,不可思议地呈现在眼前,让你总是无法相信这是真实的。至于高更、凡?高、马蒂斯的画作,那更是比比皆是,已经让你觉得毫不稀奇了。冬宫里面的画作和艺术品,是需要穷尽一生欣赏的,因为每一个大厅的每一幅画作,都足能让你为之驻足一生。可是人的生命太短暂了,怎么可能?半天的时间,连“走马观花”都谈不上。 我走出冬宫时,心中有赞叹,也有伤感。

在圣彼得堡,还应该去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故居。作为一个写作者,能够亲近像陀氏这样文学大师的故居,哪怕在里面站一站,嗅一嗅故居里面的空气,都是一种幸福,也能汲取一些力量。 陀氏的故居在一条老旧狭窄的街道上,正门极小,而且比大街低矮了许多,与旁边街道上的房屋没有任何区别,甚至还有些寒酸。要是没有人指点,我根本不会注意这幢陈旧的二层建筑。 跟随着一位身材瘦高、面颊异常消瘦的中年女士在房间里慢慢走着,听着这位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博士专家讲解着陀氏的生活和他不朽的文学作品。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冷酷地分析出人的精神的深层危机。我想起鲁迅先生的说法:在陀氏那“残酷到了冷静”的笔下,能够“在骇人的卑污的状态上,表示出人们的心来”,因而往往能“显示着灵魂的深”。还有人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一定渗透着作家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陀思妥耶夫斯基患有癫痫病,从9岁发作,一直伴随他终生。他25岁的时候,就以书信体短篇小说《穷人》一举成名。他被别林斯基称为“天才”,被涅克拉索夫称为“又一个果戈理”。他是文学天才,但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还是一个逢赌必输的狂热赌徒。 我端望着陀氏的肖像:阴沉的脸,深邃的目光,坚毅的下巴,无论如何都不能与酒鬼联系上,似乎也不像赌徒,可是现实……或许,这与他的终日酗酒、性格凶狠的父亲有些关系。 陀氏有着大起大落的人生。他在写完《穷人》的第二年,参加了彼得堡的革命小组。他尽管革命,但反对暴力,主张改良。后来,他因为牵涉

俄罗斯大学排名一览表

俄罗斯大学排名一览表 1 、莫斯科国立大学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2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Saint-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3、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Novosibirsk State University 4、莫斯科国立科技大学Bauman Moscow State Technical University 5、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Moscow St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GIMO University) 6、国立托木斯克大学Tomsk State University 7、莫斯科核子研究大学National Research Nuclear University MEPhI (Moscow Engineering Physics Institute) 8、莫斯科国立物理与科技大学Moscow Institute of Physics and Technology State University 9、彼得大帝圣彼得堡理工大学Peter the Great Saint-Petersbur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10、托木斯克理工大学National Research Tomsk Polytechnic University 11、喀山(伏尔加地区)联邦大学Kazan (Volga region) Federal University 12、乌拉尔联邦大学Ural Federal University named after Boris Yeltsin 13、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Peoples" Friendship University of Russia 14、南部联邦大学Southern Federal University 15、罗巴切夫斯基州立大学Lobachevsky State University of Nizhni Novgorod 16、国立科技大学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SiS” 17、俄罗斯经济大学Plekhanov Russi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18、远东联邦大学Far Eastern Federal University 19、彼得罗扎沃茨克国立大学Petrozavodsk State University 20、圣彼得堡国立科技大学Saint Petersburg Nation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俄罗斯大学介绍

俄罗斯大学介绍 俄罗斯共有高等院校1249所,其中国立院校598所。 最热门的主要有下列学校: 一、综合类: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等; 二、艺术类: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莫斯科文化艺术大学等; 三、技术类: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俄罗斯国立门捷列夫化工大学、精密机械和光学学院、莫斯科建筑大学、莫斯科国立工业 大学、莫斯科航空学院等; 四、医科类:莫斯科谢东诺夫医学院、莫斯科国立医科大学、莫斯科国立口腔医科大学等。 以下是具体详细介绍: 1.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的毕业文凭被 世界所有国家认可); 2.圣彼得堡国立财经大学(圣彼得堡国立财经大学是目前俄联邦 国家中最大的经济科研中心之一); 3.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与巴黎的中央美术学院一样是世界著 名的四大美术学院之一); 4.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俄罗斯农业研究和教学的最大、最优 秀的大学); 5.巴甫洛夫国立医科大学(欧洲十所最好的医科大学之一.世界医科大学排名中名列第六位); 6.圣彼得堡运输大学(在中国应等同于交通大学,始建于1809年,是俄罗斯,也是前苏联历史上第一所高等技术院校);

7.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世界著名的师范大学之一;也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唯一冠有俄罗斯国家名称的国家级师范大学); 8.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世界最优秀的综合类大学之一,也是俄罗 斯两大各校之一); 9.圣彼得堡航天仪表大学(该校长期以来都是军用和民用工业的 重要科研、教学基地之一。为俄罗斯航天航空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 专业技术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 10.圣彼得堡国立水上交通大学(该校与海洋技术大学、海洋学院三个学校不仅是该市也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海洋与水上交通学校); 11圣彼得堡国立建筑设计大学(俄罗斯建筑方面最古老的高等学府,直属于俄罗斯高等教育委员会); 12.圣彼得堡国立工艺与造型艺术大学(俄罗斯唯一一所大学级的轻工工业院校。前苏联总理柯西金就毕业于该校); 13.圣彼得堡国立电子工程大学(2000年俄罗斯第一位诺贝尔物 理奖得主的母校,著名电子类大学); 14.圣彼得堡国立精密机械与光学学院(该校是俄罗斯著名的工科学校之一,是俄罗斯的骄傲。在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是世界前几名,特别是软件设计上近几年始终保持世界前三名,它的学生的技术水 平使包括微软在内软件巨头刮目相看。); 15.莫斯科国立大学(综合性大学世界排名第10位); 16.莫斯科经济信息统计大学(俄罗斯经济领域最著名的高校之 一); 17.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是一所新兴的以研究国际关系和世界文化为主的著名学府,被称为“世界级政治家的摇篮”。); 18.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以其雄厚的科研师资力量,完善的设备和高质量的教学享誉世界。俄国众多的航空航天及高技术领域的专 家都毕业于这所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