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工资差距研究述评概要

行业工资差距研究述评概要
行业工资差距研究述评概要

行业工资差距研究述评

[摘要]我国行业工资差距在不断扩大,且高于许多西方国家。国内现有文献大多将行业工资差距的原因归结为制度性因素。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不足之处表现为集中于实证分析,规范性分析太少;对行业工资差距的评判,大多从公平角度出发,较少从效率角度进行评价,缺乏科学的

[摘要]我国行业工资差距在不断扩大,且高于许多西方国家。国内现有文献大多将行业工资差距的原因归结为制度性因素。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不足之处表现为集中于实证分析,规范性分析太少;对行业工资差距的评判,大多从公平角度出发,较少从效率角度进行评价,缺乏科学的评判体系;忽视了行业非经济薪酬差别对经济薪酬(工资)差别的影响。

[关键词]工资差距制度性因素非经济薪酬

一、我国行业工资差距的

总体演变趋势和特点

我国的行业工资差距明显,几乎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理论界的研究揭示,行业工资差距变化的总体趋势是:1990年以来我国行业工资差距在不断扩大,且高于许多西方国家。王美艳、蔡日方(2005)的研究揭示,从1993年到2002年行业工资差距的贡献具有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 1978~1988年,行业工资差距呈下降趋势,1988年以后,则呈上升趋势。钟春平(2004)的研究证实:1978~2002年我国16个行业的工资差距在震荡中扩大。信卫平(2004)和金玉国(2004)的研究都表明,按行业工资水平高低排名,1993年以后,位次前移的是金融、电信等垄断行业和新兴行业,位次居尾的是竞争性程度较大的行业,如制造业、零售业等。

即使在同一产业内,也存在较大行业工资差距。陈菲(2003)分析了第三产业内部的行业收入差距,发现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工资差异有几个特点:垄断行业与竞争激烈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过大;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大;知识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采用半市场和非市场分配方式行业与采用市场分配方式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郭茜(2003)选择北京市丰台区为代表,分析了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工资差距的特点,发现垄断行业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行业间的工资收入差距明显大于行业内部收入差距,即群体间的差距过大,而群体内的差距过小,行业之间较大的收入分配差距与行业内部的平均主义分配倾向并存。

二、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原因分析

国外相关文献中对行业工资收入差异的解释可归纳为两种因素:劳动力市场竞争性因素(包括人力资本补偿因素、劳动负效应因素等)和非竞争因素(包括效率工资制度、工会因素、体制因素等)。国内多数文献对此的解释归因于非竞争因素,侧重分析体制因素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认为垄断(所有制垄断)是导致行业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

王美艳(2005)的研究揭示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增长速度(GDP)和行业垄断程度(国有经济成分的比重)。金玉国(2004)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自己提出的垄断假说进行了验证,得出的结论是:行业工资水平取决于行业的相对垄断度(国有经济成分的比重)。陈弋(2005)的研究也证实企业国有经济成分比重不同,则工资水平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他深入分析了企业所有制对工资差别的影响,得出结论:我国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间存在较大的工资差异,这种工资差异来自所有制的差别效应和工作小时数的差别效应,而非个人特征差别。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与城市集体企业之间的工资差异则是所有制效应和不同工人特征联合作用的结果,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之间的工资差异完全产生于所有制效应。地方国有企业和城市集体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工资差异则主要由纯所有制效应造成。

至于其他制度因素,如工会和工资分配制度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我国学者较少研究,国外学者研究较多。澳大利亚学者Waddoups, C. Jeffrey(2005)对本国工会的影响做了研究。基于澳大利亚的工会数量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减少,作者通过分析1993年以来的数据发现,工会对工资的影响在减弱,工会与非工会企业的工资差别很小,而且也不再与行业的工会化程度相关。Garino, Gaiaa,Martin(2000)则研究了效率工资制度对工资差别的影响。他们将效率工资制与工会谈判理论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工资决定模型。研究发现,当效率工资效应存在时,商品市场垄断力量的增强会对工资产生更强的影响,使工资差距扩大。

关于竞争性因素对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我国学者的研究普遍表明,人力资本并非行业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如徐林清(2004)分析了教育对行业工资的影响,发现行业工资差异不能用人力资本特征来解释,性别就业倾向也不能揭示行业工资差异。王美艳的研究说明,教育对行业工资的影响在各省是不同的。但是钟春平(2004)的研究表明,行业的技术创新程度是导致行业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应用熊比特创新论,从技术创新的变化角度分析了行业工资差距的形成原因,结论是:居民申请专利的数量与行业工资差距具有同向变化关系。

三、行业工资差距的测度和评价

在对行业工资差距的测度上,学者们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指标来反映:方差法(计算工资均值、极大/极小值之比、标准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等);基尼系数、泰尔熵标准、阿特金森指数、余期望指数等。

在垄断程度的衡量上,大部分学者用行政垄断程度表示行业垄断程度,以行业内国有企业职工占全部职工的比重为指标。也有人以行业内人均占有的国有资产量来衡量行政垄断程度。只有少部分学者对行业的自然垄断、行为垄断

做了定性的分析(王军、张蕴萍2005)。

在评判标准上,我国对收入分配的公认评判原则是:效率与公平兼顾。但是,对于行业工资差距的判断,学者们大都从公平角度出发,较少从效率角度评判工资差距。而公平观有三种:起点公平观、过程公平观、结果公平观。大部分学者采用结果公平观加以判断,根据工资的极值比、标准差、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的大小来判断,例如认为基尼系数在某个范围内表明收入差距合理,如果超过某个范围则差距就太大。学术界对此评判标准有颇多争议。武颜民(2005)、曾国安、罗光强(2005)等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基础、经济体制的类型和变革基础以及国民的整体素质等都对基尼系数产生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能简单地依据所谓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来对本国的分配状态做出轻率的评价。要确定出一个普遍适用的关于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不可逾越的数量界限是很困难的, 因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相同程度的居民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所造成的影响并不相同。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与对策思考(一)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与对策思考(一) 摘要:在今后一个时期,“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给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现状,分析其实质并对其进行分类,探讨了我国理想的收入分配格局,提出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并在中长期发挥有效作用的一揽子对策建议,旨在消除我国不合理的居民收入差距、形成合理居民收入分配格局。 关键词:收入差距;收入分配格局;分配制度;收入政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开始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与国际接轨的新阶段,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在诸多挑战中,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扩大问题日益严峻,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居民收入差距不合理扩大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并引发政治与社会层面的诸多问题。近年来,有关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及对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颇多,但相当程度上存在统计口径不统一,对差距产生的实质与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成因分类过于复杂,制度设计与政策工具的配合使用缺乏具体数量(如时间、力度、投入量等)的支撑,系统性和持续性不够。因此,需要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及社会变革实际,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期得出有益的成果。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现状一般来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可以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加以体现,但仅从这三个方

面直接体现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难以反映我国居民多元化分层的收入格局,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方面过于宽泛笼统,不易于解决共性问题中的特殊性问题,更不易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实社会中多元化的收入差距问题及其他经济社会问题。(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表现形式分类 根据我国国情,为系统地反映我国全社会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中的合理因素与不合理因素,并研究相应的具体对策,须以国际上通用的基尼系数为参考,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具体细分为城乡之间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城镇贫困人口与城镇居民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差距、乡村贫困人口与乡村居民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差距、国家垄断行业与一般竞争性行业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公共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地方公共事业部门)与社会成员平均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差距、同一行业(部门、企业)内不同职级或岗位成员间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等。在分析实际可支配收入差距的基础上,须结合居民实际可享受的社会基本公共福利(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才能够真正反映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出实际差距。(二)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具体表现 通过对相关统计资料加以归纳总结,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可以通过各年度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比、生活水平差距以及细分的基尼系数变动等指标具体体现出来。研究表明:2005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已经达到3.7:1.0,如果考虑城镇居民享有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各类保障性因素,实际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之比将达到6∶1。①我国

2017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

2017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 5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 其中,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5761元。 你的工资涨了多少?快来一起了解一下,平均工资将影响你的10大钱袋子!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 2017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74318元,比上年增长10.0%,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2%。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5761元,比上年增长6.8%,增速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0%。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0415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58102元,金融业(主要是各种保险代理、典当行和投资咨询公司)52289元。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34272元,住宿和餐饮业36886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8417元。 企业工资增幅提高是平均工资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首席统计师孟灿文表示,2017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增长10.0%,企业、事业、机关和其他单位分别拉动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增长5.5、2.7、1.6和0.2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贡献率达55.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企业工资增幅提高是拉动平均工资增长的主要动力。 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企业降本增效保证工资较快增长,新动能加快成长带动相关行业工资增长。 企业工资增幅提高是拉动平均工资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不要再说拖后腿了!是你的辛勤工作拉动了平均工资增长!

工资收入差异分析

成绩金融学院2010级 统计学本科学年论文设计框架 题 目:西安市行业工资收入差异分析 ——以服务行业为例 学生姓名: 某某 分院(系): 金融学院 指导教师: 刘 某 完成时间: 2013 年3 月 28 日 1、 课题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陕西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省会西安为主。但随着以农业为主的计划经济向以工业为主的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需求与满足这种需求的途径也日益多样化,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明显。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行业差距为研究对象,从工资视角出发,重点研究西安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以服务业为主。通过对西安市近二十年来行业收入(主要是第三产业)变化趋势的分析,运用纵向和横向比较的方法,回顾和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历程、成因和后果,对当今西安市行业工资收入差距做出基本判

断,有针对性提出了缓解先不断扩大的行业收入差距建议,为西安市的经济管理部门及经济组织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对于繁荣西安经济、构建和谐西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学术意义上来讲,本文以西安这个区域性行业收入为切入点,以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为重点,为当前学术领域中相对匮乏的区域性行业收入分配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进一步充实了行业收入分配的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日渐扩大的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深化,不少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致力于行业收入分配的研究,行业分配的科学研究不断发展。 (一)、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行业收入分配的标准。分配标准主要集中在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两个标准上。嘉瑞(2003)认为,从性质上看,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劳分配。晓亮(2000)认为按劳分配也属于按要素分配;蔡继明(2006)认为两者可以结合统一起来。但他们对于两者的实质性区别都没有进行说明。 2、行业收入差距的表现方面。理论界任务我国目前行业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垄断性和非垄断性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过大;新型和传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知识和资金密集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收入差距过大。这些表现基本属于主要的表现,但对于一些新出现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关注。 3、收入差距的价值判断方面。理论界对于我国目前行业收入差距的价值判断有多种主要观点,主流观点是“行业收入差距不合理、不公平”。如王晓英(2000)认为当前一些新兴行业职工的收入比较高,但这些新兴行业以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为特征,风险大、工作节奏快、强度大,对这些行业的高工资应予以肯定;陈宗胜(1999)认为分配差别的扩大是激励经济增长的源泉。 4、行业收入差距的原因。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是由市场机制本身及我国市场发育的不完全造成的。

行业收入差距的原因1

行业收入差距的原因: 垄断与人力资本谁是谁非?还是兼而有之? 1 王敬勇 (1.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2.铜陵学院 经济贸易系,安徽铜陵244061 ) 摘要:本文主要选取了1992 - 2010年的19个主要行业的相关数据,讨论了垄断、人力资本与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显示近几年来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且尚未出现下降趋势:行业垄断比人力 资本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大;人力资本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倒" U"型的非线性特征;垄断与人力资本存在交互作用;在垄断部门中,人力资本缩小了行业收入差距,但人力资本效应对收入的影响并没有起到较大作用。 关键词:行业收入差距;人力资本;垄断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 - 2848 - 2013 (01 )一0009一07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行业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近几年来,行业收入扩大所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为何国企员工和非国企员工的工资差距和福利待遇如此之大,为何中石油员工年底分红如此之多,为何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上升3500元得到广泛支持。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正是行业收入差距在起"作用",可见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影响我国经济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前进,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学术界关于行业收入差距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专家认为收入差距是必然的,因为每个行业的劳动者的禀赋不同, 能力有高有低,只有工资上的差别才能起到激励作用。他们认为建国初期,凡是讲究"一刀切"和"绝对平均化"的收入分配方式是绝对不可取的。随着收入分配方式的改革,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一些人才高度集中,人才聚集的行业收入高居不下,可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劳动力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当前行业收入差距是不合理、不公平的。他们主要从垄断角度分析,比较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收入得出结论,认为差距是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投入与产出不相符;第二机会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题报告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的研究现 状) 选题目的和意义:本文选题为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统计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迅猛增长,而收入差距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为影响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这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增长和政治的稳定。 甘肃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典型省区、西部老工业基地的代表,面临着特殊的区域问题:资源性城市类型丰富、深度贫困问题集中、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民族问题典型。研究甘肃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相关因素,对政府旨在控制城乡收入差距的差异性配套政策体系实施、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不同路线设计、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题国内的研究现状:目前虽然对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很多,但以往的研究多是从定性的角度出发,缺乏定量的分析。并且多是以中国整体为研究对象,对省域范围的研究较少,专门论述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文章或专著更少。

二、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通过选取统计指标,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即以城乡居民收入比为被解释变量,以甘肃省人均GDP、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产业比、就业结构比、政府财政支农比率为解释变量,对1990年以来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对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的主要因素。 第一部分对甘肃省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其方法等进行概述。第二部分选取甘肃省人均GDP、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产业比、就业结构比、政府财政支农比率为解释变量,来分析对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的主要因素。第三部分通过对所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其可能的原因,并对其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预期目标:本文预期通对研究影响甘肃省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的实证分析,拟合线性模型,通过对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找出主要影响因素,进而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供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三、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 主要研究方案: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首先,确定并研究样本的影响因素;其次,根据样本数据的特征选取适当的模型,运用EVIEWS软件进行模型的拟合,估计参数,对模型的显著性进行检验。 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本篇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论文大体准备阶段,即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书籍,为整个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第二阶段主要为数据的搜集,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甘肃省统计局网站;第三阶段为论文初步撰写阶段,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确定自己文章结构初步得到论文雏形;第四阶段为反复修改阶段,通过不断与指导老师协商对论文不断修改和完善,最后定稿。

中国研究生工资待遇水平问题

浅谈中国研究生工资待遇水平问题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商江 提要: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发展教育事业。中国注意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中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中国研究生是稀有人才。中国研究生有相应的工资待遇。学历与收入成正比,而不是相反。 关键词:中国;研究生;工资待遇;问题; 2002年4月16日,东方网《技工工资超过硕士生》:“高级蓝领”正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香饽饽,这是近来在江苏省职业介绍中心举办的招聘会上出现的新动向,而该中心近来的一项调查显示,已经成熟的苏南劳动力市场正迫切需要大量的一线产业技术工人,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已被市场的价值规律所取代。记者在该职介中心某周日特色招聘会上看到,有 的用人单位打出了“能力大于学历,高薪=能力+机遇”的口号,而有的单位则要求应聘者具有职业资格等级证和上岗证,其中有一家公司标出年薪3万元以上的岗位,首要条件就是“精通技术”。种种迹象表明,中专、技校的毕业生由于技术过硬颇受青睐。记者了解到,近来一些技术型行业工人的月薪已排在了劳动力市场指导价的前列,不少用人单位给高级钳工、焊工、铣工开出的月薪甚至超过了一些硕士生。 2005年9月9日,清远日报(记者毛小平)《今年市技校秋季招生爆棚》:据市高级技工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企业对技工需求不断增长,各地相继出现“技工荒”,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很大,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相比,学得一技之长的技校毕业生成了企业的“香饽饽”,技校毕业生普遍就业率在95%以上,高级技能人才就显得更加紧缺,就业的工资水平甚至高于硕士研究生。 2006年12月22日,南方日报《我省技工教育处于全国领军地位》:在最近一年深圳市连续几次向社会公布的“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中,高级钳工的平均月薪多次超过了硕士研究生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深圳还明确提出“让高级技工比博士工资更高”的口号。 2007年10月26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刘芳)《深圳07年工资指导价:高级技师月薪高于硕士生》: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公布了深圳2007年度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在今年的工资指导价位中记者还发现,尽管硕士的最高月薪为29864元,较高级技师的26706元高近3000元,但其平均月薪却低于高级技师,硕士及以上学历者的平均月薪为4812元,而高级技师的平均月薪则高达6622元,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资福利处有关负责人认为这体现了深圳市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仍很大。

人力资源市场行业工资差异状况

人力资源市场行业工资差异状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分配的差距也日益明显,不仅体现在城乡工资差异、区域工资差异,而且在行业工资差异也有扩大趋势。工资差异的存在是合理的,但是近年来,行业间的工资差异,尤其是是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工资差异非常巨大,这种现象显然是不合理的。本文参考了浙江省历年的统计年鉴,对其统计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行业工资差异现状,并简要讨论了其原因及对策。一、行业工资差异之现状分析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2006~2009年浙江省分行业全社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统计(略),可以发现浙江省行业间工资差异明显,且呈逐年扩大的趋势。这种情况不仅严重损害公平和效率,不利于浙江经济的发展,还影响人们的择业观,容易滋生不良的社会风气。为了更好阐述浙江各地行业工资差异现状,分别从行业大类工资差异、地区间行业工资差异两大模块进行分析。 1.行业大类工资差异比较分析 笔者将浙江省11个市按19类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如表1所示。数据来源:各地市2010年统计年鉴。观察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各个地区职工平均工资行业排行略有差异但大体一致,说明整个浙江在各市的行业工资差异情况类似但略有差异。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路线、地区政府政策等多因素影响,个别行业地区工资差异很大,例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在湖州、台州、丽水三地排名远远落后于其他市。这是因为近年来,浙江省经济发展更为迅猛,新兴行业发展迅速,其工资差异也特别明显,但是湖州的产业结构是以新型纺织、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特色机电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柱,丽水是一个旅游城市,注重文化方面的建设,台州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他们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属弱势行业,行业整体工资水平也远远低于其他市,故其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行业工资差异落后于其他市。 第二,其中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在大部分市名列前五。这些行业的共同特点是均属于新兴行业和垄断行业,说明垄断性行业职工平均工资远高于非垄断性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新兴行业职工平均工资高于传统行业职工平均工资。 2.地区间行业工资差异比较分析 由于各地市2007年的相关数据比较完整(绍兴市数据缺失),笔者将2007年浙江省各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根据行业进行分类比较,

我国行业工资收入差距现状及国际比较分析

我国行业工资收入差距现状及国际比较分析 来源:劳动工资研究所作者:狄煌时间:2011/03/10 字体:【大】【中】【小】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初步建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企业工资分配体制,打破了传统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分配格局,调动了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职工工资水平。但在工资分配制度转换过程中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行业工资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我国行业工资收入水平差距总体变化情况 2000年以前,我国行业工资水平差距并不大,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有所拉开。2000年以后,我国行业工资水平差距迅速扩大,开始出现了行业工资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 …… 二、我国行业工资差距的国际比较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目前国民经济大行业的工资水平差距接近3倍,已经明显高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但还低于拉丁美洲国家。多数西方工业化国家国民经济大行业分类中的行业工资水平差距在2.5倍左右。2004年,在日本大行业分类中,工资水平最低的是零售和餐饮业,最高的是电气热水供应业,工资水平最高行业相当于工资水平最低行业的工资倍数为2.32倍。2002年,在英国大行业分类中,工资水平最低的是餐馆和旅馆业,最高的是金融业,工资水平最高行业相当于工资水平最低行业的工资倍数为2.42倍。2002年,在加拿大大行业分类中,工资水平最低的是餐馆和旅馆业,最高的是水电气供应业,工资水平最高行业相当于工资水平最低行业的工资倍数为2.57倍。但拉美国家的行业工资水平差距则较大。2001年,在巴西大行业分类中,工资水平最低的是餐馆和旅馆业,最高的是水电气供应业,工资水平最高行业相当于工资水平最低行业的工资倍数为5.33倍。一个国家行业工资差距的大小与收入分配中基尼系数的大小显然存在一定联系。 …… 三、抑制我国行业工资差距的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情况分析,2000年以后,我国行业工资水平差距迅速拉大,目前已经明显超过了工业化国家的适度标准,接近了工资和收入差距一直比较大的拉美国家。我国行业工资差距明显存在不合理问题。这也是我国基尼系数不断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行业工资差距过大,不仅受到社会指责,而且开始挑战人们对收入分配公平公正的承受能力,对我国全面小康及和谐社会建设极为不利。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加强对垄断企业工资水平管理和控制措施,逐步缩小行业工资差距。 (一)对国有垄断企业实施人工成本预算管理办法 …… (二)改进企业工资决定机制 …… (三)加强政府部门对企业工资水平的调控 …… (四)加强社会各方面对金融证券行业工资收入水平的监管 ……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分析样本

The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between urban-rural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前面临最为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受到社会各界高度注重。显然,过高收入差距不利于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运用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居民收入数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研究成果表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困扰国内经济发展重要问题。且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构造、财政支出构造以及财政分权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着明显影响。 核心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因素 一、引言 发展是人类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建设获得了举世瞩目成就。1978至国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9.8%,成为同期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国家之一,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这辉煌背后,城乡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扩大。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发展报告》中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家庭收入差距明显,城乡收入差距最高达19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之路》报告也明确表达,由于城乡二元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在略有回落,达到3.03:1,但这样城乡收入比在世界上是少有,超过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且过大收入差距是许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没能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掉入“中档收入陷阱”共同因素。 城乡间存在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必然产物,当差距在合理范畴内时,是有积极意义。但是一旦收入差距过大,便会对一种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导致危害。对于国内而言,收入差距始终是一种经久不衰话题,特别是在经济转轨时期,收入差距扩大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典型现象。不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与国内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目的背道而驰,同步也成为困扰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

最全的各大公司薪资待遇一览

最全的各大公司薪资待遇一览 各大公司薪资待遇一览 备注:网上找的帖子,看了下,多数还是有依据的,但是数据不一定是最新的,多数数据更新到2010年和2011年。比如华为最新的调薪和部分央企、国企的改革引起薪资的相对幅度的变动。对某个行业和企业感兴趣的同学,需要在初步参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核实。 快消类: 联合利华:MKT 9500+3000元安家费普通职位8KX12 联合利华销售代表:底薪加提成,总体一般,一般能拿到5K以上 宝洁:本8600、硕9700、博10500发14个月--11年数据 欧莱雅 MKT:6.6K X 13 --11年数据 玛氏中国地点北京,年收入12000*13 税前 ---11年 百威英博地点主要在上海,很多时间是全国转年收入8500*13 --11年 箭牌:普通职位4400×13(09年)管理培训生9600*15 --11年 卡夫上海 4500 可口可乐广州工资4000外加一些补助+五险一金。 高露洁:5500X15 高露洁销售代表(第三方):4000元/月13个月-10年 金融类: 阳光财险:研究生,投资研究岗,全年基本工资+奖金+福利=8万(税前) 汇丰银行:刚刚入职的trainee, 是HSBC China的BDP programme, basic salary是一万元整,所有部门的trainee都一样。还有额外的bonus, 是programme毕业之后分2年拿,加起来有9个月的工资。-11年数据 东京三菱银行:上海外汇trader可参考汇丰薪水,起薪不超过1万。 花旗银行MT:8000×13。 高盛香港:所有部门,不分本研,起薪66万港币,但bonus可能不同。 高盛高华:固定收益部trader,本科生:30万。

各行业收入状况分析

各个行业收入—两极分化 一项对1978年~2006年所有行业收入的研究表明,自2002年以后,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 数据显示,1978年,国家统计局划分的16个大行业中,工资收入最高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最低的“社会服务业”人均工资之比仅为2.17倍;2006年,全国大行业中工资收入最高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最低的“农业”人均工资之比高达4.69倍,全国这一比值最大的省份已经接近6倍。 对数据的分析发现,以1993年为界,中国各行业的收入分配在此前后出现了明显不同的特点。 在1978年到1992年间,行业工资分布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十几个大行业的实际平均工资始终呈现出“单峰”分布的格局,行业收入分配没有发生两极分化;另一方面,在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行业工资收入的集中程度显著提高,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反而有一定的缩小。 具体到各个行业来看,“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建筑业”三个大行业在1979~1982年间稳居行业平均工资排名前三位,这三个行业的工资增长率也位居前列。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行业工资增速的相对位次发生了下降;原先工资水平较低的“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等行业实现了工资水平的加速上涨。 而前述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工资增长率12%~13%,但其增长率排名仅为倒数第六、倒数第三和倒数第二;1979年工资排名居倒数第一、倒数第四和倒数第三位的“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和“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实现了16%、24%和15%的名义工资年均增长,增长率分居第三、第一和第二位。 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从1997年起,行业工资收入差距拉大。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行业收入差距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和租金分享理论四个角度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总结出影响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包括:行业垄断、行业构成要素不同、行业人力资本水平不同和税收制度不完善。要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必须(1)规X 行业竞争制度,降低行业垄断水平;(2)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生产率;(3)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各行业人力资本水平;(4)完善税收制度,加强对垄断行业税收的重点监控。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人力资本水平;垄断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行业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已成为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对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相关文献也主要从行业垄断角度入手。本文从四个主流的行业间收入差距理论入手,分析了影响中国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行业收入差距的理论解释 (一)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由短期差异说和补偿性差异说 两部分构成。前者认为,行业收入差异只是一种短期现象,是劳动力市场对产品市场的需求变化做出的反应;而后者认为,劳动者在确定合适的工资水平时,不仅关心货币方面的收益,还重视非货币方面的收益。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等会给劳动者带来负效应的非货币特征,为了补偿这些负效应,这些行业通常会为劳动者支付相对较高的工资,即补偿性工资。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实际上指出了行业收入差距形 成的主要原因是行业产品需求的变化或行业非货币特征的 差异。如果一个行业的劳动程序复杂、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较恶劣,亦或者行业的产品需求增加,则该行业通常会为劳动者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 (二)人力资本理论 虽然早期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等都在各自的著作中对人力资本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但是最早将其发展为理论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1960)。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行业收入差异反映了行业间劳动力质量的差异,高收入行业拥有更大比例的高质量劳动力。由于先

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献综述

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文献综述 [摘要]城乡收入差距作为一个中国普遍长期的现象,历来吸引着众多学者的视线,对其进行研究的文献举不胜举,而且这些研究逐步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各学派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扩大的因素做出解释。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 1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 在1950年,我国刚刚要进入工业化时期,就遭遇了朝鲜战争。苏联的大型重工业大量投资在中国的军事装备的生产中。这一时期,轻工业不发达,重工业是第一个崛起的,于是,产生了“资本排斥劳动”,不断追加资本增加却不增加劳动。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进入工业化时期,资源有限,资本短缺,但是人口膨胀。产业只能集中于城市,于是城市变成了资本集中的地方。我国依靠从“三农”提取剩余,完成城市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这就创造了城乡二元结构。那么同时也就靠造就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城市化开始落后于工业化。由于资金短缺,我国在生产方面大规模集中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替代资本。后工业化过程的60年,我国有四次大规模的引进外部资金。20世纪80年代,由于外债压力过大,邓小平同志允许地方直接引资,90年代,允许外商直接投资(FDI)。每一次的外资资本进入都会导致中国的投资能力减弱,就业量减少,城市的失业人口向农村转移。这就造成了农村的贫困(温铁军,2013)。而有些学者认为,城乡收入差距仅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固有特征,林光彬(2004)认为城乡二元结构不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而城市和农村收入分配差距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层结构。 2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 2.1城市偏向政策及制度 因为我国的非农产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所以政府大多采取一些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来推动短期经济增长,但长期看来,这样的政策会让社会总体损失惨重,因为这会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陆铭,陈钊,2004;程开明,李金昌,2007)。在多个方面,包括城乡交换、资源分配、再分配等各个领域。这些城市偏向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居民的地位十分不利,为确保把农民强行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我国还建立了户籍制度,它服务于上述制度,并且具有显而易见的歧视特性(任太增,2008)。程开明还列举了一系列具有城市偏向性的制度及政策,例如,财政在农业方面的支出资金投入严重短缺,导致农业不能正常发展。农村资金向非农化方向转移,极大地减弱了农业有效发展的基础。公共产品的提供对农村歧视,农民需要负担沉重财政支出。 陈斌开等人(2010)认为由于教育和科研的水平不同,教育质量在城市和农

各行业年平均工资

2017各行业年平均工资 2017行业平均工资出炉!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消息,公布了2016年不同岗位的平均工资水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7各行业年平均工资,欢迎阅读参考!!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平均工资水平突破12万元,首次超过金融业,排名各行业门类首位,金融业工资水平则退居 次席。 全部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7394元 ——外企岗位工资差距最大 调查显示,2016年全部一套表平台被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 均工资为57394元,比2015年增长7.0%。 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123926元)最高,是一套表平台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 2.16倍;商业、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46742元)最低,是一套表平台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81%。 从各类型企业岗位间差距看,外商投资企业岗位工资差距最 大,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 4.32;其次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最高与最低之比为 3.45;第三是国有企业,最高与最低之比是2.91。私营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岗位平均工资差距最小,最高与最低之比分别为 2.27和2.29。 IT业年平均工资破12万元为最高

——工资水平首次超过金融业 长期以来,金融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排在首位,但今年悄然发生了变化,IT业平均工资水平首次超过金融业,排名各行业门类首位。 数据显示,2016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平均 工资为122478元,比上年增长9.3%,而金融业年平均工资为117418元,比上年仅增长 2.3%,增幅排各行业门类第二低位。 对于这种排位的变化,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首席统计 师孟灿文解读称,随着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信息传输、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得以快速增长。而金融业工资水平退居次席,主要受银行业高管限薪以及股市低迷等因素影响。 私营、非私营单位工资差距较大 ——非私营单位高出逾 2.4万元 从工资水平看,2016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为42833元,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7569元。可见,二者之间工资差距明显,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比私营单位高出 了逾2.4万元。 为何两者工资水平差距较大?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对 中新网记者分析,非私营单位包括国企、外企等,大中型企业居多, 效益比较好,而私营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于非私营企业,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又大都没有完全建立健全, 劳动者议价能力也不强,导致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前者。 苏海南认为,这两类用人单位平均工资差距大,有其客观原因,

各大公司薪资待遇一览

各大公司薪资待遇一览

各大公司薪资待遇一览 快消类: 联合利华:MKT 9500+3000元安家费普通职位8KX12 联合利华销售代表:底薪加提成,总体一般,一般能拿到5K以上 宝洁:本8600、硕9700、博10500发14个月--11年数据 欧莱雅MKT:6.6K X 13 --11年数据 玛氏中国地点北京,年收入12000*13 税 前---11年 百威英博地点主要在上海,很多时间是全国转年收入8500*13 --11年 箭牌:普通职位4400×13(09年)管理培训生9600*15 --11年 卡夫上海 4500 可口可乐广州工资4000外加一些补助+五险一金。 高露洁:5500X15 高露洁销售代表(第三方):4000元/月13个月-10年

金融类: 阳光财险:研究生,投资研究岗,全年基本工资+奖金+福利=8万(税前) 汇丰银行:刚刚入职的trainee, 是HSBC China 的BDP programme, basic salary是一万元整,所有部门的trainee都一样。还有额外的bonus, 是programme毕业之后分2年拿,加起来有9个月的工资。-11年数据 东京三菱银行:上海外汇trader可参考汇丰薪水,起薪不超过1万。 花旗银行MT:8000×13。 高盛香港:所有部门,不分本研,起薪66万港币,但bonus可能不同。 高盛高华:固定收益部trader,本科生:30万。中金IBD:本科:111000base,sign on bonus 9250×6。研究生:19万 中信IBD:11000+ 巴克莱:香港sales:40万港币。 瑞银证券(UBSS):operation部门15万、投行部门30万,本科和研究生一样,奖金要看项目。

关于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论文

关于由行业引起收入差距的浅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比较简单的社会收入分配和利益关系,已经变得日益复杂。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需求与满足这种需求的途径也日益多样化,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明显。部分行业的职工收入快速增长,与破产、亏损企业职工的低收入形成强烈反差。影响着人们的心态平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利。应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客观描述了行业收入差距现状,对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并提出了部分对策。 关键词:市场经济行业差距行业垄断收入差距对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格局,市场经济范围不断扩大,人均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但收入差距问题也日益严峻,日益扩大行业收入差距不光损害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同时也不利于社会效率的提高。近年来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严峻的现象从80年代末开始呈现,90年代开始了对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多次在两会上提出,行业收入差距问题日渐严峻。 一、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概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9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五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保险业12046元,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1601元,电力煤气供水业11513元,房地产业11505元.交通运输电信业10991元,平均工资都超过万元。平均工资较低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4832元。贸易和餐饮业6417元,采掘业7521元。1999年平均工资最高和最低之比为2.49:1。 2010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0759元。非私营单位的工资明显高于私营单位,在19个行业中非私营单位里金融业的年均工资最高,农、林、牧、渔业年均工资却是所有行业中最低的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年平均工资之比为4.7:1。在城镇私营单位中,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年平均工资之比为3.5:1,我国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这些高收入行业职工的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5-10倍之间。 二、不同行业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1.与行业垄断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将企业推向市场,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尝尽了酸甜苦辣。价值规律这只无形而有力的巨手将社会利润大致抹平。然而垄断行业因享有垄断经营地位或国家给予的特殊条件,却能在无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谋取高额垄断利润。其盈利水平大

浅析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法政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析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班级: 09思想政治教育汉班 学号: 20091103300 姓名: 指导教师:包桂芹 2013年 5 月 20 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收入差距的现状 (1) (一)个人收入差距较大 (1)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1) (三)地区收入差距较大 (2) (四)行业收入差距 (2) 二、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 (3) (一)个人收入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 (3) (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5) (三)区域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5) (四)行业垄断是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6) 三、收入差距解决对策 (6) (一)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对策 (7) (二)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9) (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9) (四)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结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 (11) 参考文献 (11) 英文摘要 (11) 英文关键词 (12) +

浅析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法政学院09思想政治教育(汉)班 指导教师包桂芹 摘要:近几年,贫富差距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贫富差距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贫富差距直观地表现为收入差距,研究收入差距问题对于了解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本文通过对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实证地分析,找出收入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收入差距的对策,以希望对消除贫富差距或控制贫富差距的限度有一定的帮助,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安定有序。关键词:收入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分配制度 一、收入差距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贫富差距是指我国社会中,个人财富不均衡的现象,即人们对物质生活资料占有的差距。贫富差距直观地表现为人们收入的差距,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一)个人收入差距较大 基尼系数是20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斯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也就是个人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绝对平均,0.2—0.3之间为比较平均,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0.4—0.5之间为差距较大,0.5以上为差距悬殊,0.6为两极分化的警戒线。12012年12月初,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在京发布的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居民的基尼系数为0.61,这一数字,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之大,甚至出现了两级分化。2013年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表明堂公布了过去十年的中国基尼系数,2011年为0.477,2012年为0.474,这也说明了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0.61、0.477、0.44这样的数字发人深省,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之大不得不引起个人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居民个人的收入分配差距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我国的贫富差距。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社科院在2004年的报告《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中指出:“中国与其1尹志超.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22):23—28

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对策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均大幅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本文综述了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及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二元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收入开始增长,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开始缩小, 1983年缩小到1.82∶1。此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94的2.56∶1,扩大到2003年的3.24∶1,至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经超过3.36∶1,绝对差距超过万元。 一、城乡收入差距是造成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魏后凯(1996)认为,全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异已成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差异大小的第一重要的因素。陈宗胜、周云波(2002)[2]研究发现,就1988年和1999年两年比较,城乡差别变动对全国居民收入差别贡献率最大,达到83.54%,城乡之间差别变动是导致全国居民收入差别扩大的主要因素。

二、对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原因的探析 1.从国家发展战略来分析 蔡昉、杨涛(2000)认为,中国城乡之间差距巨大是因为与重工业优先发展相关的一整套干预政策导致了稳定的城市偏向。刘玫、陈玉光(2008)认为,我国长期实行“兴工抑农”、“兴城抑乡”的体制和政策,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战略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 2.从经济体制角度分析 赵人伟、李实(1997)从经济改革或体制变化的有序和无序的视阈来研究其对城乡差距的影响。赵满华(2000)认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滞后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 6.从二元经济结构角度分析 陈宗胜(1991)认为,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是二元经济结构。王兴力、刘颖(2002)认为,我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政策和农产品成本的提高及农民自身素质低下等因素,最终导致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李实(2006)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我国现在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 4.从城乡人力资本差距角度分析 张克俊(2005)认为城乡居民人力资本的差距拉大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冉幕娟、吴永球等(2006)通过研究我国各地区的面板数据证明了城乡教育不平等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张海峰、来君(2006)认为,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不平等状况若得不到根本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