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急救与护理

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急救与护理
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急救与护理

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急救与护理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

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发病有季节性,秋

季、冬春季加重。很多患者多是在急性发作期就诊,因气管、支

气管病毒和细菌感染,导致支气管黏膜

充血水肿,黏性分泌物增加,气道阻塞,导致肺通气功能障碍。

二、临床特点:COP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慢性咳嗽、咳痰、胸闷、气喘

和排痰困难,急性发作期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气短、

喘息或呼吸困难加重、痰量增加、痰液黏稠,还可有不同程度的

发热。

三、体征:患者的胸廓呈桶状,呼吸运动减弱,两侧语颤减低,叩诊

过清音,肺下界下移,肺底移动度减少,两肺肺泡呼吸音减弱,

呼气延长,有干湿性啰音。患者呼吸费力,两肩高耸,动用辅助

呼吸肌呼吸。

四、急救护理:

1、体位:当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面色改变及出

冷汗时,立即给与半坐位,以利于膈肌下降,改善呼吸,立即

报告医生并抢救。

2、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多功能心电监护,持续监

测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观察口唇、末梢有无

紫绀、神志是否清醒,遵医嘱抽血气分析。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应卧床休息,预防并发症,注意保

暖,防止受凉感冒,戒烟。

3、有效吸氧:遵医嘱给与持续低浓度低流量吸氧。必要时

可通过面罩或呼吸机给氧。避免氧浓度过高引起二氧化碳潴

留,诱发肺性脑病的发生。(依据:失代偿期病人

多为慢性二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中枢对C02刺激

的敏感性降低,甚至已处于抑制状态,其兴奋性主要依

靠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当吸入氧浓度过高,

随缺氧的短暂改善解除了其对中枢的兴奋作用,结果使呼吸

受抑制,C02潴留加剧,甚至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和肺性脑

病。)

4、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予以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气雾剂、

氨茶碱)、祛痰药(盐酸氨溴索)、皮质激素等,密切观察

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5、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可以改善通气量,减少呼吸肌做

J 功,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若症状无法缓解、氧饱和度V 80%、意识模糊、嗜睡、点头样呼吸,应立即给予气管插管接

呼吸机辅助通气。

6、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有效咳嗽排痰:教会患者正确排痰方

法,尽可能加深吸气,以增加或达到必要的吸气容量;吸气

后要有短暂的闭气,以使气体在肺内得到最大的分布,稍后

关闭声门,可进一步增强气道中的压力,而后增加胸内压即

增高肺泡内压力,这是使呼气时产生高气流的重要措施;最

后声门开放,肺内冲出的高速气流,使分泌物从口中喷出。

咳嗽时,患者取坐位,头略前倾,双肩放松,曲膝,前臂垫

枕,如有可能应使双足着地,有利于胸腔的扩展,增加咳痰

的有效性。对于感染严重,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协助拍

背,同时鼓励多饮水,使用祛痰剂或采用雾化吸入疗法湿化

气道使痰液易于咳出。对于长期卧床、久病体弱、无力咳嗽

的患者,护士应协助慢慢翻身,有节律地扣拍背部。能有效

解除支气管痉挛,控制肺部感染,改善通气障碍,缓解缺氧

症状。

7、心理护理:由于COPD患者因长期患病,影响工作和日常生

活,出现各种不良心理反应。因此,应针对病情及不同心理

特征进行心理护理。急性发作期及时给予精神安慰,心理疏

导,做好家人及亲人工作,调动各种社会关系给予精神及物

质关怀,以取得主动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8 无创通气(NIPPV)的护理:1).首先向患者做好解释,消除恐惧

和怀疑心理;2)应站在患者旁边,观察人机协调性,指导患

者有规律地放松呼吸,使患者能配合和适应3)观察症状:如面罩漏气少,压力调整合适,上机后很快感觉舒适,喘憋减

轻4)观察面部部与面罩接触部位是否红肿、糜烂,并及时

调整面罩系带松紧度,既不漏气又与面部压力最小,以能容

纳两个手指为宜;

5)观察患者腹胀情况,开始使用面罩时,容易发生不自主吞咽活动造成胃胀;6)注意气道湿化,湿化度适中,患者感觉

舒适。

9、健康教育:告诉患者及家属COPD患者应避免烟、尘吸入,要坚

持不懈有效地康复锻炼,嘱患者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

合,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注射流感疫苗或肺炎

链球菌疫苗,提高免疫力,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应及早治

疗。加强营养,适当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预防疾病复

发,定期门诊随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