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化学周周模拟卷

2019届高三化学周周模拟卷
2019届高三化学周周模拟卷

2019届高三考前化学周周模拟卷(8)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B.双氧水、84消毒液、酒精都能杀菌消毒,都利用了其主要成分的强氧化性

C.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与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柴油化学成分相同

D.寻找合适的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的同时放出热量是科学家研究的方向

2、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 A

A. 32克18

82

B. 25℃时,1L pH=12的Ba(OH)2溶液中OH-数目为0.02N A

C. 标况下,224L Cl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D. 4.6g Na与足量O2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中含离子数目为0.3N A

3、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B.

C.

D.

4、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X、Y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X在周期表中所处的周期数等于族序数,在周期表前四周期的所有主族元素中Z的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Y>X>W

B.W、Z的最高正价之和等于8

C.W、X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强

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NH的浓度增大

A.氨水中加酸, +

4

B.合成氨工业中不断从反应混合物中液化分离出氨气

Cl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2

D.合成氨控制在500℃左右的温度

6、下列实验评价不合理的是( )

A.

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比较准确

B.

棉花的作用主要是便于收集较纯的氨气

C.

漏斗末端颈尖未靠烧杯壁

D.

电流在较短时间内会衰减

7、下表是25o

C 时某些盐的溶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学式 AgCl Ag 2CrO 4 CH 3COOH HClO H 2CO 3

K sp 或K a

K sp =1.8×10-10

K sp =2.0×10-12

K a =1.8×10-5

K a =3.0×10-8

1a K =4.1×10-7 2a K =5.6×10-11

A.相同浓度CH 3COONa 和NaClO 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Na +

)>c(ClO -)>c(CH 3COO -)>c(OH -)>c(H +

)

B.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的离子方程式为223CO -+Cl 2+H 2O=23HCO -

+Cl -+ClO

-

C.向0.1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c(CH 3COOH):c(CH 3COO -)=9:5,此时溶液pH=5 D.向浓度均为1×10-3

mol·L -1

的KCl 和K 2CrO 4混合液中滴加1×10-3

mol·L -1

的AgNO 3溶液,

24CrO -先形成沉淀

8、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进行硫的化合物系列实验。 1.验证H 2SO 3的酸性比H 2CO 3强,甲同学设计下图装置。

(1)试剂X的作用是_______。

(2)当观察到_______,即证明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2.研究铁与硫酸的反应。

已知:浓H2SO4的沸点为338.2℃。

a.乙同学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实验1、2:

实验试剂现象

1 螺旋状铁丝、稀硫酸铁丝表面有大量气体产生。

2 螺旋状铁丝、浓硫酸

铁丝表面迅速发黑(Fe3O4),有少量气体

产生,反应很快停止。

(1)上述实验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

(2)实验1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险2中的现象常被称为_______。

b.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的实验3:

加热试管A,温度保持在250℃~300℃,产生大量气体,B中品红褪色,D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实验结束后,检验到A的溶液中既有Fe3+又有Fe2+。

(4)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请设计实验方案检测装置A的溶液中含有Fe3+_______ (简要说明操作、试剂、现象和结论)。

(5)分析实验1、2、3,可知影响铁和硫酸反应产物多样性的因素有_______。

9、铅是人类较早发现和使用的一种重金属,工业上用铅精矿(主要成分含PbS)为原料,分火法和湿法两种方法冶炼。

1.火法冶炼粗铅的流程如下:

(1)焙烧炉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鼓风炉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吸收塔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2.湿法炼铅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不同温度下PbCl2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o C20 40 60 80 100

1.00 1.42 1.94

2.88

3.20 PbCl溶解

2

度/g

②PbCl2为能溶于水的弱电解质,在含Cl-的溶液中存在平衡:

PbCl2(aq)+2Cl-(aq)2

PbCl (aq)。

4

(1)浸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a为加适量水稀释并冷却,该操作有利于滤液1中PbCl2的析出,其合理的解释为___________。

(3)将溶液3和滤液2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电解装置的两个极室中,可制取金属铅并使浸取液中的FeCl3再生。则阴极室中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若该电解装置的外接电源为铅蓄电池,每生成20.7g铅,铅蓄电池中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4)目前炼铅工艺以火法为主,但湿法炼铅也有其明显的优点,其优点是___________。10、SO2是危害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物之一,SO2的含量是衡量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还原法或吸收法处理SO2。催化还原SO2不仅可以消除SO2污染,而且可得到有价值的单质S。

1.已知CH4和S的燃烧热分别为a kJ/mol 和b kJ/mol。在复合组分催化剂作用下,CH4可使SO2转化为S,同时生成CO2和液态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ΔH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用H2还原SO2生成S的反应分两步完成,如图甲所示,该过程中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可知X为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0~t1时间段的反应温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0~t1时间段用S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焦炭催化还原SO2生成S2的化学方程式为:2C(s)+2SO2(g)S2(g)+2CO2(g),恒容容器中,1mol/L SO2与足量的焦炭反应,S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丙所示。

①该反应的ΔH _________ 0(填“>”或“<”); ②700℃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可用Na 2SO 3溶液吸收SO 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25℃时用1mol/L 的Na 2SO 3溶液吸收SO 2,当溶液pH=7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已知:H 2SO 3的电离常数1

2

28a a 1.310, 6.210K K --=?=?)。

11、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分子机器设计和合成”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三位科学家,其研究对象之一“分子开关”即与大环主体分子苯芳烃、硫或氮杂环杯芳烃等有关。回答下列问题:

1.对叔丁基杯[4]芳烃(如图Ⅰ所示)可用于ⅢB 族元素对应离子的萃取,如La 3+

、Sc 2+

。写出基态二价钪离子(Sc 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其中电子占据的轨道数为________个。

2. 对叔丁基杯[4]芳烃由4个羟基构成杯底,其中羟基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羟基间的相互作用力为________。

3.不同大小的苯芳烃能识别某些离子,如:3N -

、SCN -

等。一定条件下,SCN -

与MnO 2反应

可得到(SCN)2,试写出(SCN)2的结构式 。

4.NH 3分子在独立存在时H -N -H 键角为106.7°。下图 [Zn(NH 3)6]2+

离子的部分结构以及H -N -H 键角的测量值。解释配合物中H -N -H 键角变为109.5°的原因: 。

5.橙红色的八羰基二钴[Co2(CO)8]的熔点为52℃,可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该晶体属于________晶体,八羰基二钴在液氨中被金属钠还原成四羰基钴酸钠[NaCo(CO)4],四羧基钴酸钠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C60分子结构和C60晶胞示意图(如图Ⅱ、图Ⅲ所示):

则一个C60分子中含有σ键的个数为________,C60晶体密度的计算式为________ g·cm-3。(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12、某有机物F()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工业上以乙烯和芳香族化合物B为基本原料制备F的路线图如下:

1.乙烯生成A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X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E→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若E的名称为咖啡酸,则F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写出D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个峰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银镜反应且1mol该物质最多可还原出4 mol Ag

②遇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分子中没有甲基,且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

5.以乙烯为基本原料,设计合成路线合成2-丁烯酸,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他试剂任选)。

答案

1.A

解析:A 项,该过程中铁置换出铜,发生了置换反应,正确;B 项,酒精不具有强氧化性,错误;C 项,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为酯类混合物,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柴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类混合物,错误;D 项,水分解产生氢气,需要吸收热量,不可能放出热量,错误。 2.D 3.D 4.C 5.D 6.A

解析:A 项,用注射器测量的体积为加入硫酸的体积和生成氢气的体积之和,误差较大,评价不合理;B 项,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的实验装置中,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主要是减小空气与氨气的对流,便于收集到较纯的氨气,评价合理;C 项,漏斗末端颈尖紧靠烧杯壁有利于滤液顺利流下,避免液体飞溅,评价合理;D 项,由于作负极的锌与铜离子直接接触,放电时部分铜离子在锌电极表面得电子析出铜,锌失去的部分电子未通过外电路形成电流导致电池效率不高,同时析出的铜阻碍锌继续失去电子导致电流在短时间内衰减,评价合理。 7.B

8.1.(1)检验2SO 是否除尽

(2)品红溶液不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1)增大铁丝与硫酸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2)22Fe+2H Fe H ++=+↑ (3)钝化

(4)2SO ;取少量溶液,滴加KSCN 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则证明有Fe 3+

存在

(5)反应的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用量 解析:

9.1. (1)2PbS+3O 2

2PbO+2SO 2 (2). 做还原剂;

2+342322SO SO 2NH H O 2H O NH -

?+=++ 2.(1)PbS+2Fe 3+

+4Cl -

= S↓+24PbCl -+2Fe 2+

(2). 稀释有利于PbCl 2(aq)+2Cl -

(aq)

24PbCl -

(aq)的平衡左移,

使PbCl 2物质的量增大;冷却使PbCl 2的溶解度减少,有利于PbCl 2的析出 (3). 24PbCl -

+2e -

= Pb+4Cl -

0.2mol

(4). 更环保、污染少、部分原料可循环利用、能量利用率高

解析:1. (1)焙烧炉中发生的是PbS 和氧气反应生成PbO 和S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3O 2

2PbO+2SO 2,故答案为:2PbS+3O 2

2PbO+2SO 2。

(2)鼓风炉中焦炭的作用是作还原剂,吸收塔中发生的是SO 2和过量氨水的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和水,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2NH 3?H 2O=(NH 4)2SO 3+H 2O ,离子方程式为:2+342322SO SO 2NH H O 2H O NH -?+=++,故答案为:还原剂;2+342322SO SO 2NH H O 2H O

NH -?+=++。 2.(1)由流程可知,浸取过程中发生的是PbS 和浸取液的反应,Fe 3+被还原为Fe 2+,-2价S 被氧化为S 单质,离子方程式为:PbS+2Fe 3++4Cl - = S↓+24

PbCl -+2Fe 2+,故答案为:

PbS+2Fe 3++4Cl - = S↓+24

PbCl -+2Fe 2+

(2)加入水以后,氯离子浓度减小,电离平衡左移,由表格得,降温PbCl 2溶解度降低,促进PbCl 2析出,故答案为:稀释有利于PbCl 2(aq)+2Cl -(aq)

24

PbCl - (aq)的平衡左

移,使PbCl 2物质的量增大;冷却使PbCl 2的溶解度减少,有利于PbCl 2的析出。

(3)此电解装置目的是制取铅,溶液3在阴极室,溶液3中含有24

PbCl -,阴极得电子发生

还原反应,阴极室中的电极反应式为24

PbCl -+2e - = Pb+4Cl -;根据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Pb+PbO 2+2H 2SO 42PbSO 4+2H 2O ,得出Pb ~2H 2SO 4,20.7g 铅物质的量为0.1mol ,所以消耗

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2mol ,故答案为:24

PbCl -+2e - = Pb+4Cl -;0.2mol 。

(4)炼铅工艺以火法为主,但湿法炼铅也有其明显的优点,其优点是更环保、污染少、部分原料可循环利用、能量利用率高,故答案为:更环保、污染少、部分原料可循环利用、能量利用率高。 10.1.CH 4(g)+2SO 2(g)

CO 2(g)+2S(s)+2H 2O(l) ΔH =(2b-a) kJ/mol

2.①H 2S; 300℃; 3

-1-11

210mol L min t -???

②2H 2+SO 2S+2H 2O

3.①<; ②36.45mol/L

4.

2-322SO +SO +H O

-32HSO ; ()()()()()

233c Na c HSO c SO c H c OH +--

+->>>=

解析:1.已知CH 4和S 的燃烧热分别为a kJ·mol -1

和b kJ·mol -1

,则有①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a kJ·mol -1

②S(s)+O 2(g)

SO 2(g) ΔH =-b kJ·mol -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2即得到CH 4和SO 2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H 4(g)+2SO 2(g)

CO 2(g)+2S(s)+2H 2O(l) ΔH =(2b-a)kJ·mol -1

2.①由转化关系图可知,H 2与SO 2反应生成X,X 与SO 2反应生成S,可得在第二步反应中X 是还原剂,得X 为H 2S;0~t 1,时间段内主要是生成X,由图甲可知该时间段的温度为300℃;由图乙可得0~t 1时间段二氧化硫浓度减少2×10-3

mol·L -1

,则用SO 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3-13

-1-111

210mol L 210mol L min min c v t t t --????===??

②由转化关系图甲可知反应物为H 2与SO 2,生成物为S,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中还有H 2O 生成,则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SO 2

S+2H 2O 。

3.①由图丙可知反应在700℃达到平衡后,继续升高温度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该反应放热,ΔH <0。

②起始时c (SO 2)=1mol·L -1

,a 点SO 2的转化率是90%,列三段式计算:

2C(s)+2SO 2(g)

S 2(g)+2CO 2(g) 起始浓度

/(mol·L -1

): 1 0 0

转化浓度

/(mol·L-1): 0.9 0.45

0.9

平衡浓度

/(mol·L-1): 0.1 0.45

0.9

故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

2

22

2

2

S CO

SO

c c

K

c

?

=,代入数据得K=36.45

4.工业上可用Na2SO3溶液吸收SO2,生成NaHS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322

SO+SO+H O-

3

2HSO;25℃时用1mol·L-1的Na2SO3溶液吸收SO2,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HSO3,则溶液显酸性,现溶液的pH=7,则溶质除了NaHSO3还有Na2SO3,根据题给亚硫酸的第二步电离常数

()()

()

2

2-+

38

a-

3

SO H

6.210

HSO

c c

K

c

-

?

==?,得

()

()

2-

8

3

7-

3

SO

6.210

0.62

10HSO

c

c

-

-

?

==,即()()

2--

33

SO HSO

c c

<,因此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

2

33

c Na c HSO c SO c H c OH

+--+-

>>>=。

11.1. 1s22s22p63s23p63d1或[Ar]3d1 10

2.sp3 氢键

3.N≡C—S—S—C≡N

4.氨分子与Zn2+形成配合物后,孤对电子与Zn2+成键,原孤对电子与键对电子间的排斥作用变为键对电子间的排斥,排斥减弱,故H-N-H键角变大。

5.分子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

6.90 4×12×60×1030/(a3×N A)

解析:

12.1. O2;羟基、酯基

2.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咖啡酸乙酯

3.

4.3;

5.

解析:1. 由C的结构简式、反应信息知,A、B中均含有醛基,再结合乙烯与A的转化关系知,A是乙醛,B是,由C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知,D为

,由E的分子式、F的结构式及反应条件知,E为

,由E、F之间的关系知Y是乙醇,由酯的命名方法知F的名称为咖啡酸乙酯;

乙烯生成乙醛,则X是O2;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酯基,

故答案为:O2;羟基、酯基;

2.E→F的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B的结构简式为;F的名称是咖啡酸乙酯,

故答案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咖啡酸乙酯;

3.D为,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4.由②知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连接羟基;由①及分子中氧原子数目知分子中含有一个-CHO、一个HCOO-,苯环上有2个官能团:-OH、,苯环上有3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故共有3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6个峰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3;;

5.乙烯先被氧化成乙醛,乙醛再转化为2-丁烯醛,最后氧化为目标产物:

,故答案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