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简介

钱钟书的简介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字龙泉,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文学家、学者、翻译家、语言文字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年88岁。

钱钟书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后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他精通汉英两种语言,并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1955年,钱钟书荣获斯特林奖,作为第一个获得此奖项的亚洲人。

钱钟书的代表作品有《围城》、《管锥编》、《文化苦旅》、《钱钟书全集》等,其中,《围城》被誉为现代汉语里的一部经典小说,被民众和学者广泛阅读和研究。

他还一生热心教育,曾任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教授等职,同时关心推动环保等社会事业,被誉为“文化大家、环保专家、爱国爱民的优秀知识分子”。

钱钟书

钱钟书及《围城》 钱钟书与《围城》 钱钟书的生平与创作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现代 小说家、学者。 生平简介钱钟书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其父钱基博是著名的古文家。钱钟书1933年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留学英国牛津大学,获学士学位, 193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1938年秋回国,历任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蓝田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和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总纂等职。 1949年任教清华大学外文系,1953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50~20世纪60年代,钱钟书先后参加了《毛泽东选集》与毛泽东诗词的英译工作。 钱钟书少有才名,20世纪40年代创作出版方面有随笔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 《人·兽·鬼》和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有《谈艺录》。1949年后专心学术,出版了 《宋诗选注》、《管锥编》、《七缀集》等著作。 创作概观《写在人生边上》收正文九篇,钱钟书在序言中说:“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作者透析人生百态,从边缘逼近中心,善于将丰富的知识与机智的幽默结合在一起,“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与从容”,但时或用语尖刻,谐而多谑。《人·兽·鬼》包括四个短篇:《上帝的梦》、《猫》、《灵感》、《纪念》。这些作品仍以幽默讽刺的笔调,着重讥刺知识分子的虚荣、空虚、软弱、酸腐和盛行于文学界、学术界的一些流风世俗,人物刻划与心理揭示很有特色,可视为《围城》的先声。《猫》中的女主人公爱默是个大学毕业的时髦主妇,在自家组织了一个文艺沙龙,忙于交际应酬,热衷操纵丈夫与友情,以婚外情来报复丈夫和支撑内心的虚荣。小说将这出家庭悲喜剧安置在华北时局岌岌可危的背景中,含蓄地寄寓了作者对知识分子无聊浮华的人生与空虚庸俗的心灵的嘲讽。《纪念》同样通过一场欲拒还迎的婚外恋来表现少妇曼倩挣扎于柴米油盐的现实与偷情私通的浪漫之间的尴尬,终于由精神追求始而最终堕落于肉体的接触,写出了不满于日常平庸生活又疏离于时代大潮的知识分子的脆弱、矛盾与困窘。 《围城》的结构、形象、主题 《围城》开始写于1944年,先是连载于1946年2~12月的《文艺复兴》,次年5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初版。小说在当时就因才情闪耀、描绘深切和行文奇诡引起文坛注目,读者争睹为快。它是现代中国展示了知识界众生相和舒展的文化智慧的鸿篇巨制,不少论者从形象、题旨、文体、风格等方面比较分析,视之为新《儒林外史》——一部“机锋所向,尤在士林”的讽世之书。 结构《围城》在结构上借鉴近代欧洲“流浪汉”小说的形态,同时也继承了传统纪游文学的某些手法。它采用空间跨越形式:频繁移动,一线到底,顺时推进。小说以方鸿渐

关于翻译家钱钟书先生

关于翻译家钱钟书先生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2) 正文 (2) 一、钱老简介 (2) 二、“诱”、“讹”、“化”的翻译思想 (3) 三、翻译例文欣赏 (4) 四、我的观点 (5) 参考文献 (5) 摘要 钱钟书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作家,也是一名翻译家,他对中国的翻译理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主要对钱钟书先生在翻译方面的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通过举例展示了钱钟书老先生在翻译方面独特的手法。同时,在本文中还提到了我对翻译的理解,和我认为的要成为一名好的翻译的必要条件。 Abstract MrQian is not only a famous writer but a translator, wh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f China. I will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his translation theory in my paper, and analyze the unique methods of his translation.

I also give my own opinion of the requirementswhich is necessary for being a good translator. 关键字 成就翻译观点理论原则 Key words achievement translation views theoretical principles 正文 一、钱老简介 中学时代,在语文课本上第一次接触到了钱钟书老先生。那时候只知道钱老先生是一个作家,只知道他写的文章很好,很受欢迎。后来才知道,原来钱老还是一个著名的翻译家。 在课上,通过高老师的讲解才知道,一个好的翻译,原来需要将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有一个很好的了解,掌握好两种语言才能将一种语言的意思尽量完整的去转化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翻译,不仅仅是将文字的意思转化过去,能否将原文中所包含的意思很好的翻译出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所以要想做一个好的翻译,必须两种语言都掌握的很好。这段时间,我对钱钟书老先生的翻译及其对翻译的观点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在这里做下简单介绍并谈谈我的看法:钱钟书老先生是一代比较文学尤其是比较文化大家,是当代中国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之一。他精熟于英、法、拉丁、德、意、西等国文字与艺术,在很多重要的文化学术领域有着卓越的建树,主要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同时,对翻译理论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虽然他在翻译学上的成就只是其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雕栏”,但对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文素材:钱钟书

[作文素材:钱钟书]作文素材:钱钟书一、钱钟书简介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著名学者,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作文素材:钱钟书。1933年清华大学毕业。1935年到牛津大学英文系攻读,后来又到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于1938年回国。曾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著有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等,学术著作方面主要有《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二、人物趣事1、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在这一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当学生时,就被人们视为老师的顾问,他读书之多,中英文功底之雄厚,远远超出了他的同龄人。2、有一次中文系的一位同学从图书馆回寝室大喊大嚷:不得了!不得了!大家惊问怎么回事,原来这位同学是研究唐诗的,他为了考证一个典故,在图书馆中遍寻未获,正巧碰到了钱钟书先生,便上前请教。钱先生笑着对他说,你到那一个架子的那一层,那一本书中便可查出这个典故。这位同学按图索骥,果然找到了这个冷僻的典故,因此他大为惊讶。3、传说有学生将拼凑的论文交给他,他未置评价,只是将文章内容出处一一列举出来。4、学习成绩很好,但在生活方面,钱钟书确实有点痴气。比如,他总分不清东西南北,一出门就分不清方向;穿衣服不是前后颠倒,便是内外不分。最出洋相的是上体育课,作为领队,他的英语口令喊得相当宏亮、准确,但他自己却左右不分,不知道该怎么办。口令喊对了,自己却糊里糊涂不会站,常常闹得全班哄堂大笑,自己却莫名其妙。聪明过人却又时常糊涂,这就是叫人难以捉摸的钱钟书。5、钱先生的读书笔记,从1936年留学牛津时起始一直做到上个世纪90年代,时间很长。人们都说钱锺书先生博学、记性好,不知道他读书多么勤奋刻苦用功,这七万多页的读书心得笔记实是最好的见证。三、人物认识钱钟书身上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优秀部分与生俱来的突出要求和愿望:守住自己的精神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尊严,即使人生在世不称意,但也要乐天知命,坚忍不拔。渊博和睿智是钱钟书的两大精神支柱,他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一尘不染,兰心慧质,特立独行。1、198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以荣誉文学博士的头衔和薪金外另赠4000美元价值的书籍的酬金,特邀钱钟书前往讲学,却被钱先生拒绝了。2、国内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钱先生被列入第一批的36人中,他谢绝了,作文素材《作文素材:钱钟书》。◆分享好文◆当得知被拍摄者会得到一笔酬金时,他一笑说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对钱那么感兴趣吗?1990年,导演黄蜀芹想在电视剧《围城》片头加一组钱钟书工作的照片,也遭钱先生拒绝了。3、国外曾有人认为,如是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的话,只有钱钟书才能当之无愧。而钱钟书则表示:萧伯纳说过,诺贝尔设立奖金比他发明炸药对人类危害更大。钱钟书最怕被宣传,更不愿在报刊露脸。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求见他,他执意谢绝,在电话中,他对那为女士说:小姐,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这种品质,反映在文字上,就是文中层出不穷的警句,丰富新颖的譬喻,机智幽默的讽刺,鞭辟入里的剖析,微妙风趣的心理…总之,钱钟书先生以其思想的深邃、见解的高超、语言的精妙、学识的渊博…构筑了现代文学史上钱学的大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4、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按照钱钟书先生遗愿,先生后事一切从简,遗体由两三个亲人送别就行了,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不保留骨灰,并恳辞花篮、花圈。火化当天,在现场送行的,始终只有20多个人,包括钱钟书的女婿、外孙、外孙女,他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一些朋友。还有一些人是听说后自愿赶来的。5、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显然,这位外国朋友把钱钟书看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从这件事也可看出钱钟书在我国文化不替代的地位。四、钱钟

作家钱钟书生平主要事迹

作家钱钟书生平主要事迹 钱钟书作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其事迹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钱钟书生平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最开始听说钱钟书这个名字是上学时学的那篇叫《围城》的文章,接下来就说说钱钟书简介,钱钟书简介说的是钱钟书一生的简要介绍,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家,创作了四篇散文,一篇小说和十五篇学术著作。 钱钟书,1910年的时候江苏无锡出生,他家是一个教育世家,正是因为这种环境,在钱钟书十五岁那年,他开始系统的阅读,这么过了四年,好习惯也带来了好的结果,钱钟书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就读清华大学的外国语文系。 在探索知识的海洋中,又过了三年,在清华大学的古月堂前,钱钟书遇到了未来的另一半,杨绛,恋爱一年,两人就订婚了,订婚后的钱钟书依旧在知识的海洋中拼搏,就在1935年,钱钟书第一名成绩成了英国的留学生,他的另一半也跟着去了。 去了英国,钱钟书更发奋了,仅过了两年,钱钟书就获得了牛津大学学士学位,而就在这一年女儿钱媛出生。 这样的一个人才,在1938年带着老婆和孩子回国了,成为清华大学的教授,次年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写出的好文章也越来越多了,这些文章对后人的影响那是非常大的。

1998年的时候,残忍的疾病没有放过这位伟大的人物,钱钟书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对钱钟书的评价对钱钟书的评价,百度给的评价是民国第一才子,第一这个词,代表着就是重要的,领先的意思,由此可见钱钟书在历史舞台上的角色有多高。钱钟书用他的风趣幽默,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章,让现在的我们能够领略到他的风趣幽默,钱钟书的幽默不仅在他的作品中,也在他的生活中,在生活中,随便一件小事,经过钱钟书都会变得有趣起来。 对钱钟书的评价,看到的最多的是聪明,当初他在学习期间,上课常常不听课,干一些自己的事情,但是考试出来的成绩却让清华里所有的人震惊不已。正是因为他的聪明,去英国留学时才能让外国人对他喜爱不已。有一个法国总统,这么评价过钱钟书,钱钟书的自由创作,思想,他的意识,在文化历史中,会成为未来的灵感源泉。 的确,钱钟书上的创作的作品中,每一处都能看出他对那个时代的感想,读过他书的人,就能看到这点。我去钱钟书贴吧里,看到了很多崇拜他的人对钱钟书的评价,从这些评价里可以看出很多人从钱钟书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方法,很多人从钱钟书身上学到了写作的方法,要是钱钟书能看到肯定是十分欣慰的。在百度上你能看到各种完美的词,被用在了这一个人身上,不了解钱钟书的人看到这些,应该会认为很假,但是当你了解他之后,你就会明白有多真。 钱钟书老师钱钟书出生于教育世家,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他的一生遇到了众多的老师,但是对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国学大师吴宓

杨绛先生钱钟书简介

钱钟书简介 钱钟书(1910.11—1998.12.19),中国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江苏无锡人。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 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33年-1935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外文系讲师。1935年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英文系,获副博士学位,后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研究法国文学。1938年回国,曾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湖南师范学院、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北京图书馆英文馆刊顾问,南京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纂。 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古典文学组研究员,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选集》英文编译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毛选英文编译定稿小组成员。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一级研究员。“文革”中受冲击。1982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93 年免)、文学所研究员。1993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长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文学的研究。主张用比较文学、心理学、单位观念史学、风格学、哲理意义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从多种角度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选本《宋诗选注》。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及《管锥篇》(五卷)等。《管锥篇》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钱钟书长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著作等身,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主要作品: 钱钟书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 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 解放后,钱先生出版有《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钱钟书简介

钱钟书(1910.11—1998.12.19),中国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江苏无锡人。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 生平: 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教育世家, 1929年十九岁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入校不久就名震校园,因为他数学只考了15分,国文、英文水平高到让同学拜服的地步,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到清华后他的志愿是:横扫清华图书馆。他的中文造诣很深,精于哲学及心理学,终日博览中西新旧书籍。还在大学期间建立了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观念,知识结构正式形成。受到罗家伦、吴宓、叶公超等人的欣赏,被看作该时代的文学天才。 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3年,与杨绛订婚 1933年-1935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外文系讲师。 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与杨绛赴英国留学。 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英文系。 1938年回国,曾任西南联大外语系教授等。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写作《围城》。其时困顿于上海沦陷区时期的经历和情绪,对《围城》题旨和书名的确定有重要的影响。 建国后,历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毛泽东选集》英文编译委员会委员。 “文革”中受冲击。 1982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1998年,钱钟书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主要作品: 解放前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 解放后 《管锥编》、《宋诗选注》、《七缀集》。钱先生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性格特点 幽默才子 孔庆茂的《钱钟书传》中曾写到一则趣事:同学中一位叫许振德的男生爱上了一位漂亮女生,在课堂上就不住地向女生暗送秋波,钱钟书本来上课就不听讲,他把许的眼睛向不同方向观看的眼神变化都画了下来,题为《许眼变化图》,没等下课就把画传递给其它同学,一时在班上传为笑谈。 疏狂自傲 1933年钱钟书从清华外文系毕业,校长亲自告诉他要破格录取他留校,陈福田、吴宓

围城简介

围城(钱钟书小说)编辑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趣、也是含意最丰富的一部小说。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讲述了男主人公方鸿渐留学回国后,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遭受到的人生挫折,揭示了人生如围城这个深刻的哲学命题。 1作者简介编辑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其父是著名国学家钱基博,在父亲的影响和督导下,自幼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其后就读于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1946年写成并发表了长篇小说《围城》,同年发表短篇小说《人·兽·鬼》。抗战及解放以后,先后担任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总纂、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主要进行翻译和中国文学的研究,出版了《宋诗选注》《旧闻四篇》《七缀集》以及《管锥编》等学术著作。《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于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1947年由晨光出版公司印行。这是作者在困顿之中“锱铢积累”而成的,小说“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节全属虚构。尽管某几个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虚乌有;某些情节略具真实,人物却全是捏造的。”(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比如方鸿渐取材于两个亲戚:一个志大才疏,常满腹牢骚;一个狂妄自大,爱自吹自擂。但两个人都没有方鸿渐的经历,倒是作者自己的经历,比如出国留学、担任大学教授,与作品有相合之处,作者可能从他们身上获得了些启示,但并不能对号入座。 小说问世之后,颇受欢迎,不到两年就出了三版。解放后,一度绝版30年,1980年再次重印,在青年中激起了强烈反响。 2内容介绍编辑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一艘油轮正从法国向中国驶来,船上有一批中国留学生,都是刚从欧洲学成回国,这其中包括小说的主人公方鸿渐和他的同学苏文纨。方鸿渐在读高中时随家里做主定了婚,有了挂名丈人,由于他的未婚妻去逝,他的丈人就把为女儿筹备婚礼的钱给他,资助他去欧洲留学。油轮在海上行驶,方鸿渐在油轮上还认识了一位澳门女子鲍小姐,两人交情像热带植物那样飞快生长,鲍小姐引诱方鸿渐,而且麻利地甩掉了他。方鸿渐回到上海后,在挂名丈人的点金银行里兼差,乏闷无聊,就去找苏小姐,在苏小姐的家中,认识了苏小姐的表妹唐晓芙,并热烈的爱上她。求爱遭拒后,他满怀痛苦跟着赵辛楣、李梅亭等人去湖南三闾大学教书,同行还有顾尔谦、孙柔嘉。一行人在旅途中遭遇各种颠簸,才到达目的地。到了三闾大学,学校内教职工勾心斗角、相互倾轧、争风吃醋,种种丑象让赵辛楣、方鸿渐十分反感,先后离开。方鸿渐被学校解聘后,和孙柔嘉一同离开三闾大学,在赵辛楣的劝说下,两人选择在香港结婚。两人结婚后回到上海,赵辛楣推荐方鸿渐到报馆当资料室主任,孙小姐去姑妈的厂里做事。在上海,方鸿渐受尽人情冷淡,倍感凄凉,又因战事迫促,想要离开上海到重庆去寻找机会,由此和柔嘉产生了分歧,最后导致婚姻破碎。 到此,一段关于方鸿渐的婚姻人生的围城就结束了。 3作品章节编辑 长篇小说《围城》共分九章,大体可以划做四个单元。 由第一章至第四章是第一个单元,写方鸿渐在上海和家乡(江南某县)的生活情景,以写上

围城内容梗概

围城内容梗概 【故事梗概】 《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动乱年代,它展示的不是战火硝烟的世界,而是旧社会中上层知识分子的生活。 方鸿渐在欧洲留学四年换了三所大学,最后从爱尔兰骗子手中买了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四年后与苏文纨乘同一条船回国。同学的时候,苏文纨并没把方鸿渐放在眼里,她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身为女博士,她反觉得崇高的孤独,没人敢攀上来。这次同船回国,她对方鸿渐的家世略有所知,何况方鸿渐也不那么令人讨厌,家里似乎也有钱,所以已经准备向方鸿渐示爱。但因为自己稍微矜持了一点,方鸿渐竟被已有未婚夫的放荡的鲍小姐引诱了去。苏小姐不禁妒火中烧,骂他们无耻。然而鲍小姐刚刚下船,她就马上打扮得裏袋婷婷地来找方鸿渐。

回到上海,方鸿渐住在已去世的未婚妻周淑英家。周淑英的父亲是上海点金银行的经理,就是周家出钱让方鸿渐出国留学的。周太太向方鸿渐打听苏小姐,并希望等方鸿渐有了新的太太后,认她为干女儿,这让方鸿渐很惊慌。后来,方鸿渐回到家乡探望自己的父母。听说方家留洋的博士回来了,当地的校长想请方鸿渐为学生们做一次演讲,谁知方鸿渐竟对学生们大讲特讲起鸦片和梅毒来,这让校长很尴尬。 方鸿渐回到上海,出于礼貌去拜访苏文纨,在苏家认识了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和赵辛楣。赵辛楣的父亲跟苏文纨的父亲是同僚,辛楣和文纨从小一起玩,辛楣对文纨一往情深,可苏文纨的心思却在方鸿渐身上,赵辛楣与方鸿渐初次见面,就产生醋意。方鸿渐借看苏小姐为名去看唐晓芙,并暗中与唐晓芙恋爱。而赵辛楣和“新派诗人”曹元朗却与他争风吃醋,苏文纨也希望借此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而赵辛楣也真的醋意大发,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扫方鸿渐面子的机会。在一次聚会上,故意将方鸿渐灌醉,让方鸿渐当着苏文纨的面出丑,苏小姐

读书的名人名

读书的名人名 介绍 阅读是获取知识和启发思考的重要途径,许多名人通过阅读书籍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见识,成为了知名的读书人。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推荐对于我们也有很大的启示。本文将介绍几位读书的名人,探讨他们的阅读观念和读书方法,希望能对读者们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林则徐 1.1 简介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则徐,号面山,江西上饶人。他是清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国新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林则徐的政治理念和行动对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2 阅读观念 林则徐非常重视阅读,他认为读书是提升自己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随园诗话》中,他写道:“不读书则闲人,不读史则无人。”这句话表明了他对于阅读的重要性的看法。他认为通过读书可以获得知识,了解历史,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从而扩大自己的眼界。 1.3 读书方法 林则徐读书非常勤奋,他每天的工作时间基本都用来读书和研究。他喜欢从古人的著作中汲取营养,尤其是儒家经典和史书。他善于归纳总结,注重将所读之书的内容与自己的思考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见解。

二、钱钟书 2.1 简介 钱钟书(1910年-1998年),字钟书,江苏无锡人。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化评论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诗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以纯熟的文字技巧和深刻的思想见长。 2.2 阅读观念 钱钟书非常注重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他认为阅读应该是有质量和效果的。他说过:“我一生唯一的特长就是阅读,阅读的方法无高深,但有一条原则:不阅读不能了解文化底蕴。”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阅读的重视和对文化底蕴的渴望。 2.3 读书方法 钱钟书的阅读方法比较独特。他认为阅读过程中要注重思考和独立思维,不能简单地接受别人的观点。他喜欢边读书边做笔记,思考和记录自己的观点和感悟。他坚持阅读各个领域的书籍,包括文学、哲学、历史、科学等,以拓宽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 三、鲁迅 3.1 简介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化评论家和革命家,被誉为“现代文学之父”。他的作品以犀利的文字和深入的剖析见长,对中国的现代文学和社会有着重要影响。 3.2 阅读观念 鲁迅非常强调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他认为读书要站在人民的立场,认真思考社会问题和人类的命运。他说过:“读书的教育,不在学校,而在社会上;不是看你善不善学,而看你能不能痛心。”他主张通过阅读了解社会现实,关注社会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

钱钟书的简介及性格特点

钱钟书的简介及性格特点 推荐文章 老舍先生的简介及成就热度:文学家老舍的简介热度:张恨水的资料简介热度:老舍的资料简介大全热度:梁实秋的生平简介热度: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是民国第一才子,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钱钟书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钱钟书的简介 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 钱钟书的性格特点 痴气率真 虽然是学者,但钱钟书处理起平常的事情也并不是一个“道貌的儒者”,生性率真的他反而有某些学者所不具备的痴气,甚或是“凶玩”。 有一种说法是在“__”期间钱钟书为了夫人杨绛与一对年轻夫妇打架,杨绛在《干校六记》中亦有记载,但后来那对年轻夫妇又站出来说杨绛之说不实。一时间,学界也被搅得沸沸扬扬,许多学者也都卷入了这场纷争,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也许我们并不关心个中曲直,但钱老先生以年迈之躯为妻子与年轻人拼力相殴,其率真痴气反倒让我觉得真实与纯粹,天下又有哪个女子可以接受一个不敢为妻子出头的男人呢?也许正是钱氏曾被神话,当我们看到他平凡的一面时反而会觉得“可爱”。 有句老话:不为雄名疏贱野,惟将直气折王侯。但在钱钟书,也

许连折王侯也不必了。 据黄永玉先生讲“__”期间,某天忽然有部门通知学部要钱钟书去参加国宴。钱锺书道:“我不去,哈!我很忙,我不去,哈!” “这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哈!我不去,我很忙,我不去!” “那么,我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 “不!不!不!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结果钱先生没有出门。 又一次黄永玉要写一个有关“凤凰涅槃”的文字根据,但一点材料也没有。《辞源》,《辞海》,《中华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人民日报》资料室,北京城的民族学院、佛教协会都请教过了,没有! 忽然想起钱先生,连忙挂了个电话,钱先生就在电话里说了以下的这些话: “这算什么根据?是郭沫若1921年自己编出来的一首诗的题目。三教九流之外的发明,你哪里找去?凤凰跳进火里再生的故事那是有的,古罗马钱币上有过浮雕纹样,也不是罗马的发明,可能是从希腊传过去的故事,说不定和埃及、中国都有点关系……这样吧!你去翻一翻大英百科……啊!不!你去翻翻中文本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第三本里可以找得到。”结果马上找到,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个性乐观 1966年,杨绛和钱钟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双双接受“改造”。这对于有些人来说,简直是噩梦。但就是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钱钟书也保持着一份少有的幽默。比如被迫剃了“阴阳头”,别人会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而钱钟书却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果不其然,羡慕的事早晚会实现。” 淡泊名利 还会迷恋钱吗 1991年,全国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录》,要拍钱钟书,被他婉拒。别人告诉他会有很多的酬金以及曝光

读《伊索寓言》作者简介:钱钟书相关资料

读《伊索寓言》作者简介:钱钟书相 关资料 1.作者简介 钱锺书先生,字默存,号槐聚,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十岁入东林小学,在苏州桃坞中学、无锡辅仁中学接受中学教育,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 2.钱锺书生平 1932年在清华结识杨绛先生,次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 1935年,先生与杨绛先生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两年以后,先生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B.Litt)学位。之后随杨绛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 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先生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其

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抗战结束后,先生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其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9年,先生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先生受到冲击,并于1969年11月与杨先生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3月回京,当年8月《管锥编》定稿。 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出版。 1998年12月19日,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3.钱锺书主要著作年表 1937《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 《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毕业论文) 1941《写在人生边上》(开明书店1941年12月版) 1945《猫》(《文艺复兴》1月10日) 《人兽鬼》(开明书店6月版) 1947《围城》(晨光出版公司5月版) 1948《谈艺录》(开明书店1949年6月版) 1958《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版) 1978《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明报月刊》7月) 1979《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版) 《管锥编》(中华书局8月版) 1980《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第1期) 1981《管锥编增订》(中华书局1982年9月版)

钱钟书英文简介

钱钟书英文简介 钱钟书简介 Qian Zhongshu (1910 - 1998), Jiangsu Wuxi people, formerly known as Yang Xian, word Zhe Liang, later renamed Zhong Shu, word memory, the number of Huai, together with the pen name in the book Jun, Chinese modern writers, literary researchers. In 1929, admitted to Tsinghu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In 1932, before the ancient moon in Tsinghua University, Yang Jiang. In 1937, he was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at Exeter, with "Chinese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British Literature". In 1941, the completion of "talk", "written on the edge of life" writing. In 1947, the novel "Besieged City" was published by Shanghai Chenguang Publishing Company. In 1958 the creation of "Song poem election", included in the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reading books. In March 1972, sixty-year-old Qian Zhongshu began writing "tube cone". In 1976, by Qian Zhongshu involv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Mao Zedong poetry" English translation. In 1982, the creation of "tube cone compiled by" published. December 19, 1998 at 7:38 am, Mr. Qian Zhongshu died in Beijing due to illness, at the age of 88 years old. 钱钟书人物生平 October 20, 1910 (Gregorian calendar November 21), Qian Zhongshu was born in Wuxi, Jiangsu, an education family, uncle Qian Jiucheng, father Qian Ji Bo (child spring), uncle Qian Jihou (Qian Sunqing). In 1925, Qian Zhongshu fifteen years old home to return to the summer vacation, is that the "ancient classics compilation" "parallel body text" "eighteen poems" and other selected,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system to read, is the beginning of his life.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 3.10钱钟书生平简介

钱钟书生平简介 1910年10月20日,钱钟书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教育世家,伯父钱基成,父亲钱基博(子泉),叔父钱基厚(钱孙卿)。 1925年,钱钟书十五岁返家度暑假,乃得知《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等选本,从此开始系统阅读,是一生治学之始。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入校不久就名震校园,不仅因为他数学只考了15分,更主要的是他的国文、英文水平高到让同学拜服的地步,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录取。 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 1933年,与杨绛订婚。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87.95分,为历届中美和中英庚款平均分最高)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同船赴英。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学士学位。之后随妻子杨绛[9] 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女儿钱瑗出生。 1938年秋,与杨绛乘法国邮船回国。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 在湘西两年。完成《谈艺录》最初部分,约相当于《谈艺录》初稿的一半。完成《围城》的布局、构思,有《中书君近诗》一册。有论文《中国诗和中国画》。此文后来收入了《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旧文四篇》和《七缀集》。 1941年,由广西乘船到上海,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散文随笔集《写在人生边上》由开明书店出版,是“开明文学新刊”之一。写作《围城》。其时困顿于上海沦陷区时期的经历和情绪,对《围城》题旨和书名的确定有重要的影响。 1945年,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其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诗文评《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 1949—1953年内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并负责外文研究所事宜。1953年院系调整,

钱钟书简介钱钟书简介360doc个人图书馆

钱钟书简介-钱钟书简介360doc个人 图书馆 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昆仑。60年来,钱钟书先生致力于人

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幼承家学,天资过人,青少年时就喜好古经典籍,故而练就了文史方面的“童子功”。他在文学上是一个全才,既是一位大学者,又是一位大作家。他学贯东西,在中国古典诗词,西方语言文化方面都有所建树。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在一个风气开通、历史转型时期的特殊结晶。台湾著名作家、诗人兼讲座教授余光中分析当代中文时,常称道钱西学列于中国人之第一流,两岸三地之作家如陶杰、宋淇,行文之时,亦多交许赞之。 钱氏于中文一面,文言文、白话文皆精,可谓集古今中外学问之智慧熔炉。钱钟书经典语录/名句(303)最初,约着见一面就能使见面的前后几天都沾着光,变成好日子。乌鸦的故事:上帝要

拣最美丽的鸟做禽类的王,乌鸦把孔雀的长毛披在身上,插在尾巴上,到上帝前面去应选,果然为上帝挑中;其它鸟类大怒,把它插上的羽毛都扯下来,依然现出乌鸦的本相。这就是说,披着长头发的,未必就真是艺术家;反过来说,秃顶无发的人当然未必是学者思想家。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钱钟书简介。(更多)钱钟书作品简介《围城》简介《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8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修订本,增加了作者补写的“重印前记”一篇。故事主要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故事。小说以从欧洲留学回国的方鸿渐为中心,以调侃、幽默和极富讽刺意味......(更多)《写在人生边上》简介《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集,收1939年2月以前写的十篇散文,6万字。

钱钟书先生的简介

钱钟书先生的简介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具有真正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中国人也为外国人最喜爱的作品。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钱钟书先生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钱钟书先生的简介 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有一女钱瑗(1937年-1997年)。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钱钟书的性格怎样 钱钟书作为文人,钱钟书的性格中却有着一份坦率直白,他从不装腔作势。他敢说敢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钱钟书接受到了宴会的邀请,钱钟书毅然决然的拒绝了邀请,即便是江青点名邀请他也不去,有人给钱钟书编理由说自己身体不好,借着这个理由就不用去了,可钱钟书不行,他说我自己身体这么好,不用编,不想去就不去不需要任何理由。由此可以看出钱钟书的性格不仅是坦率而且还不会趋炎附势,他一贯坚持自己的想法,即便是得罪他人,也不会违背自己的意愿。钱钟书的性格出来坦率直白,还有乐观积极的性格,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钱钟书也被批斗,在这段时间中,钱钟书遭受着各种折磨,外在的表现有剃光头,其他的一些文人感觉这是很大的耻辱,然而钱钟书却乐观的说我想剃光头的愿望终于有人帮我完成了。在同一件事件上钱钟书的反应表现出来了他遇到困难仍然乐观的精神性格。 因为钱钟书的对文学颇有研究,在当时也是文化界的名人,因为电视要采访名人,钱钟书也是其中一位,可钱钟书拒绝了这个要求,即便是给他钱,他也不接受。可见钱钟书有一种不贪图名利,淡薄的

钱钟书英文简介

钱钟书英文简介 钱钟书,中国现代作家、文学争辩家。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高校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钱钟书英文简介,期望对你有用! 钱钟书简介 Qian Zhongshu (1910 - 1998), Jiangsu Wuxi people, formerly known as Yang Xian, word Zhe Liang, later renamed Zhong Shu, word memory, the number of Huai, together with the pen name in the book Jun, Chinese modern writers, literary researchers. In 1929, admitted to Tsinghua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In 1932, before the ancient moon in Tsinghua University, Yang Jiang. In 1937, he was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at Exeter, with Chinese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British Literature. In 1941, the completion of talk, written on the edge of life writing. In 1947, the novel Besieged City was published by Shanghai Chenguang Publishing Company. In 1958 the creation of Song poem election, included in the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reading books. In March 1972, sixty-year-old Qian Zhongshu began writing tube cone. In 1976, by Qian Zhongshu involv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Mao Zedong poetry English translation. In 1982, the creation of tube cone compiled by published. December 19, 1998 at 7:38 am, Mr. Qian Zhongshu died in Beijing due to illness, at the age of 88 years old. 钱钟书人物生平 October 20, 1910 (Gregorian calendar November 21), Qian Zhongshu was born in Wuxi, Jiangsu, an education family, uncle Qian Jiucheng, father Qian Ji Bo (child spring), uncle Qian Jihou (Qian Sunqing). In 1925, Qian Zhongshu fifteen years old home to return to the summer vacation, is that the ancient classics compilation parallel body text eighteen poems and other selected,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system to read, is the beginning of his life.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