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线调查报告:生物多样性基线调查报告Wetland

基线调查报告:生物多样性基线调查报告Wetland
基线调查报告:生物多样性基线调查报告Wetland

仁愛堂田家炳中學

天水圍濕地公園

生物多樣性基線調查報告﹙兩棲綱.無尾目動物﹚

目錄

1. 香港的濕地 (1)

2. 天水圍濕地公園興建的背景 (2)

3. 天水圍濕地公園簡介 (4)

4. 生物多樣性基線調查目的 (5)

5. 天水圍濕地公園的蛙蛙世界 (6)

6. 天水圍濕地公園基線調查 (11)

7. 天水圍濕地公園基線調查結果 (16)

8. 天水圍濕地公園基線調查後感 (19)

9. 參考書目及網頁 (20)

1. 香港的濕地

香港的濕地主要散佈於新界,尤以新界西北的濕地最具吸取力:它位處珠江口與南中國海交界,適合紅樹生長,因而提供了候鳥南北遷移時的一個棲息地。

一直而來,香港最有名的濕地莫過於由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所管理的米埔自然保護區及塱原濕地。但香港政府亦在天水圍這個新市鎮的規劃上,預留出一片土地,以加強市民對東亞濕地及其他地區濕地的認識和瞭解,並爭取市民支持和參與濕地護理工作,同時為香港市民及海外遊客提供一個世界級的生態景點。

2. 天水圍濕地公園興建的背景

香港濕地公園位於天水圍北部,其所處的土地原本擬用作生態緩解區,以彌償因天水圍的都市發展而失去的濕地。在1998年,前漁農署﹙現更名為漁農自然護理署﹚及前香港旅遊協會﹙現更名為香港旅遊發展局﹚展開了一項有關把該生態緩解區擴展成為一個濕地生態旅遊景點的可行性研究,名為「國際濕地公園及訪客中心」。研究的結論是可在該生態緩解區發展一個濕地公園,而不削弱其生態緩解功能。香港濕地公園的發展更可將該生態緩解區提昇成一個集自然護理、教育及旅遊用途於一身的世界級景點。香港特區政府及後亦將香港濕地公園計劃列為其中一個千禧年發展項目。

佔地約六十一公頃的香港濕地公園展示了香港濕地生態系統的多樣化及突顯保護它們的重要性。此外,並提供機會闢設以濕地功能及價值為主題的教育及消閒場地,供本地居民及海外遊客使用。

香港濕地公園有著多項的目標,包括:

展示香港濕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並強調必須予以保護

建設一個國際級的旅遊景點,服務市民、遊客、及對野生生物和生態學有專門興趣的人士

提供一個有別於一般觀光地方的景點,以擴闊外國遊客在香港的旅遊體驗

切合本港居民的康樂活動需求

提供可與米埔沼澤自然護理區相輔相成的設施

3. 天水圍濕地公園簡介

香港濕地公園包括一個佔地1萬平方米的室內訪客中心—濕地互動世界和超過60公頃的濕地保護區。濕地互動世界設有五個展覽廊、一間放映室、禮品店、餐廳、一個室內遊戲區(沼澤歷奇)及一個資源中心。五個展覽廊面積由250至1,200平方米不等,展覽各具主題,分別展出有關生物多樣化、文明發展和自然保育展品。

濕地保護區包括人造濕地和為水禽而重建的生境。座落於人造濕地的濕地探索中心讓遊客親身體驗濕地生趣。溪畔漫遊徑、演替之路、紅樹林淨橋和三間分別位於河畔、魚塘和泥灘的觀鳥屋引領遊客走進不同的生境,尋訪各式各樣的有趣生物。

4. 生物多樣性基線調查目的

香港天水圍濕地公園將於2006年5月26日揭幕、27日正式為市民提供服務,因此我們在濕地公園開幕前,與其他數間學校在不同的日子,親身到濕地公園作基線調查,希望在日後的回顧中,能夠知道天水圍濕地公園開幕前後的分別。

最初這次調查是以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作調查目的。在簡介會時,我們知道在天水圍濕地公園內有九種蛙科動物,因此,我們希望能在濕地公園找到第十種蛙科動物。我們亦希望能在濕地公園找到蛇,但到了參觀當天,我們把基線調查的目標收窄到專注動物界.脊椎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的動物,親身感受與蛙科及蟾蜍科動物接觸的滋味。

5. 天水圍濕地公園的蛙蛙世界

在簡介當中,濕地公園的職員介紹了九種已被發現的兩棲類動物給我們認識:

兩棲綱,無尾目,蟾蜍科:黑眶蟾蜍

5.1

5.3

兩棲綱,無尾目,姬蛙科:飾紋姬蛙 5.5

5.7

兩棲綱,無尾目,樹蛙科:斑腿泛樹蛙 5.9

6. 天水圍濕地公園基線調查

6.1 調查日期:二零零六年四月二十九日﹙星期六﹚

6.2 調查時間:下午4:30 至 7:00

6.3 基線調查的行程:

1. 當天下午四時,全體同學與老師於仁愛堂田家炳中學齊集,再聯同濕地公

園職員乘搭旅遊巴士到天水圍濕地公園。

2. 到達濕地公園後,先到演講廳作基線調查簡介。因為今次基線調查主要對

象是兩棲綱.無尾目,所以特別介紹了同綱、有尾的「香港瘰螈」。

此外,亦介紹了一些無尾目的蛙科及蟾蜍科動物,以及如何緊捉牠們的後腿,使我們在不傷害牠們的情況下,能夠仔細研究牠們的特徵。

3. 講解完畢後,職員便帶領我們進入濕地公園,

經過木橋、

「濕地探索中心」展覽廳、

紅樹林,

到達人造瀑布及水池旁。

4. 在水池旁,留心細聽蛙聲,小心觀察牠們藏身的地方。

5. 逗留一會,我們再往濕地前進。到達濕地後,我們分發了一個「蛇鈎」,

除了真的遇到蛇時使用外,我們還可以利用它來撥開雜草。

6.4 基線調查的過程:

1. 適逢考察前的數天均有下雨,溝渠被樹枝雜物阻塞,積聚了不少污水,但

卻給蛙類和蟾蜍類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產卵地方。

我們還在溝渠裡捉到一對正在交配的花狹口蛙。

2. 我們利用膠箱承載牠們,替牠們拍照、點數,並利用派發的檢索表替牠們

分類。

6.5 兩棲類調查記錄表:

7. 天水圍濕地公園基線調查結果

兩棲綱.無尾目動物的生命周期:

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調查中,我們在濕地公園找到下列的兩棲綱.無尾目的動物:

7.1

沼蛙﹙貢德氏赤蛙﹚

於水渠內游泳、鳴叫及產卵。

發現數量:4隻。

鳴叫聲似狗吠。

身體修長,可達8公分。上下唇皆白色,耳

朵周圍白色,像帶一個白色耳環。身體背部

皮膚光滑,僅後端有些小顆粒,顏色為棕色

或淺褐色。身體兩側各有一條明顯的背側褶。

沿背側褶有黑色線條及不規則的黑斑。常見

於水池及稻田中,所以又稱為沼蛙,即沼澤

裡的青蛙。

7.2

黑眶蟾蜍

於水渠內靜止不動。

發現數量:3隻。

黑眶蟾蜍又名「癩蝦蟆」,英文名是Spectacled

toad,學名是Bufo Melanosticus,是蟾蜍科,

體長6至10厘米,身體呈黃褐色至深褐色。

皮膚乾燥,而且凹凸不平。趾間沒有蹼。

牠的特徵是體背的顏色是黃褐色或黑褐色,

眼眶上方至吻端有一帶狀黑脊綠,

體背表佈

滿黑色瘤狀突起

有鰓腺,生殖期在2月至7月,雌蟾蜍會在

池塘和水流緩慢的小溪產卵,長帶狀的卵團

纏繞著水生植物。大約產1000個卵。蝌蚪體

型細小,體長不到一厘米,全身呈黑色。

當黑眶蟾蜍受到威脅時,眼後長型的腺體能

分泌帶有刺激性的液體,令天敵放棄捕食。

此外,牠還會吸入大量空氣,令身體鼓脹數

倍,使天敵難以吞食。

黑眶蟾蜍在香港分佈廣泛,由平地至高山,

郊野以至市郊地區都有牠們的蹤跡。喜歡吃

各種昆蟲和蚯蚓,是控制蚊蟲數量的好幫手。

7.3

花姬蛙

花姬蛙的繁殖期是4月至9月,因此,只能

找到牠的卵團、及小量的蝌蚪在水渠中游動。

7.4

花狹口蛙

在草叢中跳動。

發現數量:2隻。

花狹口蛙,又名亞洲錦蛙。

87年首度在高雄林園附近的軍營發現。

屬於姬蛙科家族。

廣泛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香港、海南

島、馬來西亞、新加坡。

屬於中大型蛙類。

體型肥胖短小,平均體長約7公分。

皮膚厚,光滑,但有一些圓形顆粒。

指(趾)端方形平切狀,膨大成吸盤。

遇敵害時會全身分泌有毒的乳狀液體。

7.5

澤蛙

在水渠旁跳動。

發現數量:1隻。

英文名是Indian Rice Frog,學名Rana

limnocharis

屬於赤蛙科。

中、小型蛙類。

體背為黃褐色到綠褐色,夾雜有深褐色斑及

長條形皺紋,無背側褶。腹面淡黃色,胸部

有黑色雲斑。蹼不發達,長度僅及趾長度的

一半或稍多。

背部有長短不一的棒狀膚褶。

兩眼間有深色V型橫斑

指尖無吸盤。

大約產卵700-1600 個,卵塊外包膠質,片狀

浮於水面。

分佈於中海拔以下的水田及溪畔。

布病调查表

附表1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病例编码□□□□□省市县(区)乡(农场、镇、街道) 1.基本情况: 1.1患者姓名: 1.2 性别:⑴男⑵女□1.3年龄:□□1.4民族: 1.5职业: ⑴农民⑵民工⑶牧民⑷渔民⑸学生⑹医务人员⑺散居儿童⑻干部职员⑼家务及待业⑽畜产品收购、屠宰⑾皮毛加工销售⑿乳肉加工销售⒀兽医⒁其他⒂不详□1.6发病地址:县(市、区)镇(乡)村(街道)号1.7家庭住址:县(市、区)镇(乡)村(街道)号1.8发病日期:年月日 1.9住院日期:年月日 1.10报告日期:年月日 1.11所住医院名称: 2.临床表现: 2.1症状体征: 2.1.1发热⑴有⑵无□2.1.2发热持续(天)□2.1.3体温最高℃ 2.1.4多汗⑴有⑵无□2.1.5肌肉、关节酸痛⑴有⑵无□ 2.1.6乏力⑴有⑵无□2.1.7肝肿大⑴有⑵无□2.1.8脾肿大⑴有⑵无□2.1.9淋巴结肿⑴有⑵无□2.1.10睾丸肿大⑴有⑵无□2.2实验室检查: 2.2.1皮肤过敏试验(× cm) 2.2.2虎红平板凝集反应⑴+⑵—□ 2.2.3 SAT滴度为(1:) 2.3临床诊断: 2.4治疗: 2.4.1抗生素治疗⑴有⑵无□2.4.2抗生素治疗方法 2.5转归:⑴痊愈⑵好转⑶未愈□ ⑷死亡(年月日死于) 3.流行病学调查:

3.1与动物接触史: 3.1.1畜别: 3.1.2饲养放牧⑴是⑵否□3.1.3屠宰⑴是⑵否□3.1.4配种⑴是⑵否□3.1.5兽医⑴是⑵否□3.1.6梳绒⑴是⑵否□3.1.7收购贩运⑴是⑵否□3.1.8乳肉加工⑴是⑵否□3.1.9皮毛加工⑴是⑵否□3.1.10其它 3.2防护情况: 3.2.1使用防护衣⑴是⑵否□3.2.2橡胶手套⑴是⑵否□3.2.3口罩⑴是⑵否□3.2.4帽子⑴是⑵否□3.2.5胶鞋⑴是⑵否□3.2.6防护眼镜⑴是⑵否□3.2.7使用消毒液⑴是⑵否□3.2.8工作后洗手、脸⑴是⑵否□3.2.9进食前洗手⑴是⑵否□3.2.10其它 3.3是否人畜共用食具⑴是⑵否□3.4是否人畜混居⑴有⑵无□3.5既往病史: 3.6确诊时间:年月日 3.7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 3.8其他: 3.9在本疫点病例发病时间顺序:第例。 4.调查小结: 注:国标码为各监测点国标码;病例编码中前两位为年号(如:04、05),后三位为病例流水号。 调查者单位:调查者: 审查者:调查时间:年月日

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标准

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制订必须符合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 院前急救病历是集病案实录,救治承载,告知签字,法律凭证,统计归类、特殊情况记载等于一身的实时记录。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一条院前急救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院前医疗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记录。 第二条院前急救病历书写是指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在急救现场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初步诊断、现场救治及途中监护等医疗活动获得的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且重点突出。 第四条院前急救病历一式两份,书写应当使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五条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第六条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应当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

字时,应当用双线画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除等方法掩盖或除去原来的字迹。 第七条院前急救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关的医务人员签名。急救医生必须在每班次结束前完成院前急救病历并上交。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应当由接受进修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的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第八条上级医务人员在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修改时应当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并保持记录清楚、可辨。 第九条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第十条对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如特殊治疗、转送等)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亲属的,由其关系人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的负责人签字。因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14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宇宙地镇动物卫生监督站 为了全面掌握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科学评估动物疫病发生风险,有效预防各种动物疫病的发生,根据《克旗201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要求,我站适时开展了各种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现将我站2014年上半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设立流行病学调查点 通过对往年各种动物疫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全镇牲畜养殖分布、数量、密度和存在疫情隐患等因素,设立了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点和专项流行病学调查点。 各种畜禽流调点分别是:一是选择养牛数量大的永隆村为牛病流调点;二是选择羊养殖数量较多的很黑村、新地村为羊病流行病学调查点;三是选取一定数量的规模养殖场户为猪病重点流调点;四是选取刘营子村、大营子村为禽病重点流调点。在重点流调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也结合各村防控动态及疫情进行不间断流行病学调查。 二、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一)主要措施 全面认真组织开展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流行病学调查,一是依靠实验室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对全镇禽流感、鸡新城疫和猪瘟、猪口蹄疫进行血清抽样检测抗体,及时准确的掌握各种动物疫病的免疫情况;二是利用基层动物防疫员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猪瘟、布病、结核病、鸡新城疫、牛瘟、疯牛病、牛肺疫、痒病等各种畜禽疫病进行了流调和重大动物疫情排查;三是利用规模养殖场户标准化防疫的开展,通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共计13个规模养殖场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的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四是经常发布信息,提醒全镇广大兽医工作者,重点是基层防疫员随时密切观察疫情动态,这一举措发挥了很好的疫情观察作用;五是利用进行防疫督查、疫情巡查、血样采集的有利时机,以走村入户、临床观察、询问畜主、查看治疗记录、调查了解等方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根据《克旗201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春防期间积极开展了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重点加强了规模养殖场、养殖密集区等重点区域的疫情流调,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共对全镇7个村32个村民组350户养殖户开展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人畜共患病和外来动物疫病进行了

布病调查报告

布病调查报告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X X县城关镇1例布病调查报告2012年1月25日,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XX县城关乡2村在2012年1月25日17时报告1例布鲁氏菌病,属散发疫情,我中心发现后,由传染病防治科科长、地病科科长、及传染病防治科业务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搜索、采样检测、密切接触者搜索、污染物消毒处置、宣传教育消毒技术指导等工作。现将疫情调查处置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关镇是XX县少数民族回族居民聚集居住区域,由于该地区回民居多,多以屠宰和羊肉加工为主,造成了此次布病的发病可能因素。 二、县布病发病情况 2012年1月1日至1月25日我县共发生布病1例。 三、流行病学分析 1、地区分布:县城关镇8村。 2、时间分布:病例发病时间是2012年1月17日,诊断日期为2012年1月25日。 3、人群分布:45岁男性。 调查情况病人李赵,男性,42岁,1月17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经、多汗口服退烧药物治疗无效,后又到县中心医院进行就诊,医生建议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2月25日患者在郑州大学一附院被确诊为布病。经调查该患者为屠宰羊为职业的回民,且屠宰羊的地方和居住同在一个院子。与羊有密切接触史。 实验室检查:患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实验室确诊阳性。 四、传染源及传染因素调查:该村共有12000余人,其中养羊户8户,屠宰羊户有80户。经调查发病患者为屠宰户,与羊有密切接触史。对患者家属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调查未发现类似情况。我们同时又到患者就诊过的县中心医院进行主动搜索未发现类似病例。据调查得知可

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全县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地调查报告——2004年10月18日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上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 为了提高我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农民解决基本卫生保健和医疗需求,近日,县人大常委会成立调查组,对全县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在听取了县政府关于全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情况汇报后,集中时间分别深入到北大湖镇、西阳镇、春登乡等卫生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农户等形式,重点针对全县农民享受初级卫生保健水平、农民基本医疗需求状况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向县人大主任会议作以汇报: 一、全县农村医疗卫生基本状况 我县共有15个乡镇<区),139个行政村,总人口40.44万,其中农业人口31.14万,农民人均纯收入2503元,人均卫生消费支出数约为165元.目前,我县有政府成立地非营利性质地医疗卫生机构22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1个,乡镇卫生院11个.共有社会医疗机构58个,城镇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244个.全县在职在岗卫生技术人员1830人,卫生技术人员与服务人口比例为1:22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建筑面积30869平方M,实际开放病床708张,病床与服务人口比例为1:571.几年来,我县致力于提高广大农村居民健康素质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地奋斗目标之一,建立了适应卫生事业新形势发展要求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形成了强有力地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1、完善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房屋建设.几年来,县卫生行政部门投资1500余万元,对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医院、县二院、县医院分院,北大湖镇、万昌镇、双河镇等中心卫生院,大岗子乡、官厅乡、一拉溪镇、三家子乡等一般卫生院地业务用房进行改造或新建,总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M.二是增设和更新了医疗设备.几年来,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共购置大型医疗设备170台件,总投资1250余万元.其中,县医院四年内投资900万元,购置了螺旋CT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微波治疗仪等大型医疗设备34台件.乡镇卫生院全部配置了100mA以上地X光机、B超、心电机及生化检验设备,为临床提供了科学地检测诊断依据. 2、建立了功能完善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为满足农村医疗卫生保健需求,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2001年,县政府下发了《永吉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在方案地指导下,按照“二级网一级办”地模式,我县改革乡、村二级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各乡镇卫生院增设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管理本辖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日常管理工作,并将原有地村级卫生机构改革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经过四年地建设,目前,全县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已达244个<包括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8个),覆盖率达100%,建设合格率达80%.多年来,我县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把有偿服务与义务服务结合起来,在社区内,以家庭为单位,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卫生宣传、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融为一体,为农民提供主动、方便、快捷、优质、低价地综合性服务.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空白)[1]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病例编码口口口口地区(市)县(区)乡(农场、镇、街道) 1.基本情况 1.1患者姓名 1.2性别(1)男(2)女口1.3年龄(岁)口口1.4 民族 1.5职业(1)农民(2)民工(3)牧民(4)渔民(5)学生(6)医务人员(7)散居儿童(8)干部职员(9)家务及待业(10)畜产品收购屠宰(11)皮毛加工销售(12)乳肉加工销售 (13)兽医 (14)其他 (15)不详 口口. 1.6发病地址县(市、区)(乡)村(街道)号 1.7发病日期年月日 1.8住院日期年月日 1.9报告日期年月日 1.10所住医院名称 2.临床表现 2.1症状体征 2.1.1发热(1)有(2)无口2.1.2发热持续(天) 2.1.3体温最高℃ 2.1.4多汗(1)有(2)无口2.1.5肌肉、关节酸痛(1)有(2)无口

2.1.6乏力(1)有(2)无口 2.1.7肝胂大(1)有(2)无口2.1.8脾肿大(1)有(2)无口2.1.9淋巴结肿大(1)有(2)无口2.1.1口睾丸肿大(1)有(2)无口2.2实验室检查 2.2.1玻片凝集反应(1) - (2)+口2.2.2虎红平板凝集反应(1) - (2)+口2.2.3皮肤过敏试验(1)有(2)无口 2.2.4病原分离(1)从病人血液中(2)从病人骨髓中(3)其他体液中(4)从病人排泄物中(5)无口 2.2.5 SAT滴度为1:100(++)(1)有(2)无口2.2.6 补体结合试验1:100(++)(1)有(2)无口2.2.7 Combs试验滴度为1:400(+ +)(1)有(2)无口2.3临床诊断 2.4治疗 2.4.1抗生素治疗(1)有(2)无口2.4.2抗原治疗法(1)有(2)无口2.4.3水解素治疗法(1)有(2)无口2.4.4溶菌素治疗法(1)有(2)无口 2.5转归(1)痊愈(2)好转(3)末愈(4)死亡(年月日死于)口 3.流行病调查 3.1与动物接触史

布病调查报告

布病调查报告 篇一:布病调查报告布病个案表 XX县城关镇1例布病调查报告 20XX年1月25日,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XX县城关乡2村在20XX年1月25日17时报告1例布鲁氏菌病,属散发疫情,我中心发现后,由传染病防治科科长、地病科科长、及传染病防治科业务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搜索、采样检测、密切接触者搜索、污染物消毒处置、宣传教育消毒技术指导等工作。现将疫情调查处置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关镇是XX县少数民族回族居民聚集居住区域,由于该地区回民居多,多以屠宰和羊肉加工为主,造成了此次布病的发病可能因素。二、县布病发病情况 20XX年1月1日至1月25日我县共发生布病1例。 三、流行病学分析 1、地区分布:县城关镇8村。 2、时间分布:病例发病时间是20XX年1月17日,诊断日期为20XX 年1月25日。 3、人群分布:45岁男性。 ()调查情况病人李赵,男性,42岁,1月17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经、

多汗口服退烧药物治疗无效,后又到县中心医院进行就诊,医生建议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2月25日患者在郑州大学一附院被确诊为布病。经调查该患者为屠宰羊为职业的回民,且屠宰羊的地方和居住同在一个院子。与羊有密切接触史。 实验室检查:患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实验室确诊阳性。四、传染源及传染因素调查:该村共有12000余人,其中养羊户8户,屠宰羊户有80户。经调查发病患者为屠宰户,与羊有密切接触史。对患者家属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调查未发现类似情况。我们 同时又到患者就诊过的县中心医院进行主动搜索未发现类似病例。据调查得知可能的传染源为有病的羊皮和病羊;传播途径大多数为直接传染;传播因子为有病的羊皮、病羊的流产物、病羊血液、被尿和粪便污染的圈舍、土壤及水等。 五、疫区处理:根据《疫源地终末消毒随时消毒方法技术规范》,我中心专业消毒人员对病人家地面、墙壁、门窗、室内空气、餐具饮具、病畜圈舍、人用井水等存在隐患的场所均进行了消毒处理,并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并建立病人随访跟踪档案等进行规范管理。 加强预防宣传:要求城关镇二村防疫医生对全村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养殖户和屠宰户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存在问题: 养殖户对该病认识程度严重不足:多数养殖户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布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导致布病的发生和传播。

院前急救记录书写基本规范

院前急救记录书写基本规范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一条:院前急救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院前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记录。 第二条:院前急救病历书写是指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在急救现场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初步诊断、现场救治及途中监护等医疗活动获得的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重点突出。 第四条:院前急救病历可以使用蓝色、黑色钢笔书写。 第五条: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第六条: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除等方法掩盖或除去原来的字迹。 第七条:院前急救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关的医务人员签名。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进修医务人员应当由接收进修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的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第八条: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修改时应当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并保持记录清楚、可辨。 第九条:急救医生必须在每班次结束前完成急救病历并上交。 第十条:对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如特殊治疗、手术、转送等)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有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亲属的,由其关系人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有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的负责人签字。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关系人签署同意书。

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表

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表 县乡村年月日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 1、在我省,布病(羊儿病、懒汉病)的主要传染源: ⑴羊⑵牛⑶猪 2、宰杀牲畜是否可能感染布病: ⑴可能⑵不可能⑶不知道 3、喝生的牛羊奶是否可能感染布病: ⑴可能⑵不可能⑶不知道 4、吃没煮熟的牛羊下水、肉是否可能感染布病: ⑴可能⑵不可能⑶不知道 5、与布鲁氏菌病患者握手是否可能感染布病: ⑴可能⑵不可能⑶不知道 6、与布鲁氏菌病患者共用餐具是否可能感染布病: ⑴可能⑵不可能⑶不知道 7、抱羊羔是否可能感染布病: ⑴可能⑵不可能⑶不知道 8、给牲畜接生是否可能感染布病: ⑴可能⑵不可能⑶不知道 9、清扫畜圈舍是否可能感染布病: ⑴可能⑵不可能⑶不知道 10、居室内饲养才出生的羊羔是否可能感染布病 ⑴可能⑵不可能⑶不知道

11、剪羊毛、梳羊绒是否可能感染布病 ⑴可能⑵不可能⑶不知道 12、人得了布病后可能出现哪些症状(可多选)? ⑴发热⑵多汗⑶乏力[4]肌肉关节疼痛 13、您认为得了布鲁氏菌病不及时治疗会怎么样? ⑴导致死亡⑵转为慢性,病情加重⑶自己变好【4】不清楚 14、当您怀疑自己感染布病后,您会如何去做? ⑴先自己吃药,不行再说⑵去当地医疗机构作检查⑶无所谓,不做任何处 理 15、反复发烧或发烧2周以上不愈时,是否考虑患了布病? ⑴是⑵否 16、布病治疗一般需几个疗程?每个疗程多少天? ⑴.1 42 ⑵.2 21 ⑶.3 21 17、处理布病病畜,下列那种处理方法正确: ⑴继续喂养⑵卖到外地⑶病畜无害化处理 18、正确处理羊流产物的方法有: ⑴随地乱扔⑵焚烧⑶深埋 19、布病的危害: ⑴影响人体健康⑵阻碍畜牧业发展⑶经济损失 20、关于预防布病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⑴病畜处理⑵做好个人防护⑶接种菌苗

布鲁氏菌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布鲁氏菌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我省从1981年起全面开展了人间布病防治工作,1995年全省达到布病控制区标准。由于近年来北方布病疫情大幅回升,我省引进牧区牛羊等动物,使人畜间布病疫情有所抬头,有逐年增高趋势,并出现人间局部爆发疫情。为有效控制布病流行,加强对布病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1、总则 1.1目的 确保一旦发生布病突发疫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1.2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职责明确,规范有序。 1.3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处理原则(GB15988-1995)》编制。 1.4适用范围 适用于浙江省布病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2 布病突发疫情的判定标准与分级 2.1 人间布病突发疫情判定标准 2.1.1近3年有人间布病病例发生的县、区,1个月内同一牲畜饲养场、牧场或交易场、屠宰场等发现10例及以上布病病例,或发现1例及以上布病死亡病例。 2.1.2近3年无人间布病病例发生的县、区,1个月内同一牲畜饲养场、牧场或交易场、屠宰场等发现5例及以上布病病例。 2.2.疫情分级 根据人间布病疫情流行范围、趋势和和病例人数,分级实施紧急控制措施。 2.2.1 Ⅳ级疫情 在一个县(市、区)范围内出现人间布病突发疫情。 2.2.2. Ⅲ级疫情 本省范围内在2个及以上毗邻的县(市、区)出现人间布病突发疫情,且有蔓延趋势。

2.2. 3.Ⅱ级疫情 本省范围内2个及以上毗邻市出现3起人间布病突发疫情,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市、区),且有扩大蔓延趋势。 2.2.4.Ⅰ级疫情 在2个及以上相邻省份的毗邻地区出现5起人间布病突发疫情,疫情波及本省2个及以上的市(地),且有大范围蔓延趋势。 3.疫情的应急响应 3.1突发疫情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布病突发疫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及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市卫生行政部门接报告后,在2小时内向省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2小时内通报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省布病防治中心,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向卫生部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漏报、缓报。 3.2突发疫情分级响应程序 Ⅰ级:由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启动布病应急处理预案的建议,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Ⅱ级: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启动应急处理预案的建议,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Ⅲ级: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启动应急处理预案的建议,并报市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Ⅳ级: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启动应急处理预案的建议,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市级和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3应急组织 布病突发疫情发生后,根据分级响应程序,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各相关部门组成的布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布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的组织管理、指挥和协调;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突发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救治、疫情控制和调查评估等相关工作。

新首阳山镇1例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关于首阳山镇1例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13年3月14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监测系统报告我市辖区首阳山镇1例布鲁氏菌病,属散发疫情,我疾控中心发现疫情后,刘双立副主任立即与畜牧局负责人进行沟通,并带领传染病防治科科长、传染病防治科及化验科相关业务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搜索、采样检测、密切接触者搜索、污染物消毒处置、宣传教育消毒技术指导等工作。现将疫情调查处置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 沟口头村位于首阳山镇北部,共443户1704人,8个村民组。人均年收入6880元,以农业为主,环境卫生条件一般。该村2007年开始养羊。目前有四户养羊户,两户规模相对大,每户100只左右,位于村北单门独户,放养结合,人羊混居。另外两户规模小,每户2只。养羊户卫生条件差,养羊无帽、口罩等防护措施,很可能是防护条件差导致布病的发生。目前发病1例为薛现敏、男、62岁。 二、布病发病情况 2013年1月1日至3月15日我市共发生布病2例。 三、流行病学分析 1、地区分布:首阳山镇沟口头村1例。 2、时间分布:患者自称2012年12月中旬觉不适,发热、无力,以其他病治疗,于3月14日在洛阳疾控中心诊断为布鲁氏菌病。 3、人群分布:62岁男性。

四、调查情况 患者薛献民,男,62岁,2012年12月中旬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经、多汗到市疾控中心就诊,医生以其它病治疗,效不佳。建议到洛阳市疾控中心进行进一步检查,2013年3月14日患者在洛阳市疾控中心被确诊为布病。经调查该患者在家圈养100余只羊,养羊的地方和居住同在一个院子。与羊有密切接触史,无任何防护措施。实验室检查:患者在洛阳市疾控中心通过实验室确诊阳性。血清诊断效价1:3200。 五、传染源及传染因素调查 该村历史上无养羊传统,六年前村民薛聚芳开始养。目前该村共有四户养羊户,两大户分别养100余只。两小户分别养2——3只羊。发病患者为其中一大户,与羊有密切接触史,无基本防护措施,卫生条件差。2012年11月份,在没有卫生防护措施情况下,接生过几只死羊羔。除患者外,我中心对患者家属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调查未发现类似病例。根据调查得知可能的传染源为病羊;传播途径可能为直接传染;传播因子为病羊的流产物、病羊血液、被尿和粪便污染的圈舍、土壤及水等。检验人员对该村养羊户及其周围邻居50余人采血化验初筛,结果薛进先(家养羊2只)1人弱阳性,对其进一步进行补休结合实验,结果阴性。 六、疫点及病人处理 根据《布鲁氏菌病防治规范》,我中心专业消毒人员对病人居家地面、墙壁、门窗、室内空气、餐具饮具、病畜圈舍、人用井水等存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14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宇宙地镇动物卫生监督站为了全面掌握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科学评估动物疫病发生风险,有效预防各种动物疫病的发生,根据《克旗201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要求,我站适时开展了各种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现将我站2014年上半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设立流行病学调查点通过对往年各种动物疫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全镇牲畜养殖分布、数量、密度和存在疫情隐患等因素,设立了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点和专项流行病学调查点。 各种畜禽流调点分别是:一是选择养牛数量大的永隆村为牛病流调点; 二是选择羊养殖数量较多的很黑村、新地村为羊病流行病学调查点; 三是选取一定数量的规模养殖场户为猪病重点流调点; 四是选取刘营子村、大营子村为禽病重点流调点。在重点流调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也结合各村防控动态及疫情进行不间断流行病学调查。 二、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一)主要措施全面认真组织开展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流行病学调查,一是依靠实验室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对全镇禽流感、鸡新城疫和猪瘟、猪口蹄疫进行血清抽样检测抗体,及时准确的掌握各种动物疫病的免疫情况;二是利用基层动物防疫员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猪瘟、布病、结核病、鸡新城疫、牛瘟、疯牛病、牛肺疫、痒病等各种畜禽疫病进行了流调和重大动物疫情排查;三是利用规模养殖场户标准化防疫的开展,通过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共计13个规模养殖场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的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四是经常发布信息,提醒全镇广大兽医工作者,重点是基层防疫员随时密切观察疫情动态,这一举措发挥了很好的疫情观察作用; 五是利用进行防疫督查、疫情巡查、血样采集的有利时机,以走村入户、临床观察、询问畜主、查看治疗记录、调查了解等方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根据《克旗2014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春防期间积极开展了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重点加强了规模养殖场、养殖密集区等重点区域的疫情流调,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共对全镇7个村32个村民组350户养殖户开展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人畜共患病和外来动物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累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易感动物调查猪1010口次,牛1284头次,羊23612只次,禽1240羽次。均未发现重大动物疫情以及疯牛病、牛肺疫、羊痒病、非洲猪瘟、牛瘟、马鼻疽、马传贫等外来疫情及已消灭或基本消灭的疫病。同时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举报核查制度。通过流调工作,全镇未发现重大动物疫情,其它动物疫情也总体平稳。 (三)专项流行病学调查 1 今年以来,特别是今春接羔保育时期,积极行动,开展专项流调,2014年上半年共完成布病流调羊11245只次,紧紧围绕旗疫控中心通报的我镇2人感染病例,对其自养牛羊和同群牛羊及同村牛羊进行调查,通过询问畜主和临床观察,对有流产病史的,及时进行处置。 2、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对我镇的2个村存栏的23612只羊认真开展了家畜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工作,发现我镇现在羊感染脑包虫的情况比较多见,感染率达1%,药物

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标准

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基本规 《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基本规》制订必须符合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的要求。 院前急救病历是集病案实录,救治承载,告知签字,法律凭证,统计归类、特殊情况记载等于一身的实时记录。 第一章基本要求 第一条院前急救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院前医疗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记录。 第二条院前急救病历书写是指院前急救医务人员在急救现场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初步诊断、现场救治及途中监护等医疗活动获得的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第三条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且重点突出。 第四条院前急救病历一式两份,书写应当使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五条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第六条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应当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

字时,应当用双线画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除等方法掩盖或除去原来的字迹。 第七条院前急救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容书写,并由相关的医务人员签名。急救医生必须在每班次结束前完成院前急救病历并上交。 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 进修医务人员应当由接受进修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的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 第八条上级医务人员在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的责任。修改时应当注明修改日期,修改人员签名,并保持记录清楚、可辨。 第九条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第十条对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如特殊治疗、转送等)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亲属的,由其关系人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被授权的负责人签字。因

布病病例个案调查表-----新

附件1 布病病例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病例编码□□□□□□ 第一部分患者基本信息(1-9项可从大疫情个案报告卡获取) 1.患者姓名:(患儿家长姓名:) 2.性别:⑴男⑵女 3.出生日期:年月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年龄单位:□岁□月□天)4.职业:⑴幼托儿童⑵散居儿童⑶学生⑷教师⑸保育保姆⑹饮食从业人员⑺商业服务⑻医务人员⑼工人⑽民工⑾农民⑿牧民⒀渔(船)民⒁干部职员⒂离退人员⒃家务待业⒄其他,请注明:⒅不详 5. 从事感染布病的高风险职业:⑴饲养⑵放牧⑶屠宰工⑷皮毛加工工人⑸乳肉加工销售人员⑹畜产品收购、贩运人员⑺兽医⑻实验室人员⑼其他,请注明:(10)不从事6.现地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市、区)镇(乡)村(街道)(门牌号) 7.发病日期:年月日 8.诊断日期:年月日 9. 报告日期:年月日 10. 病程分期:(1)急性期(2)亚急性期(3)慢性期 11. 本次患布病是否住院治疗:⑴是,住院时间为天;⑵否 第二部分暴露史调查 1.你是否有牲畜及其制品接触史:□是□否□不清楚(如选“否”或“不清楚”跳至题目2)(1)接触牲畜种类(可多选):□牛□羊□猪□狗□鹿□其他,请注明:主要接触方式(2)有(可多选):□饲养□放牧□屠宰□产品(肉、奶、皮毛等)加工□贩运□交易□兽医□实验室□接种疫苗,型号为: □其他,请概要描述: (3)可能感染地点: □在家里□工作场所(如屠宰厂、养殖厂、皮毛加工厂等),请注明工作场所具体名称和地址: □其他,请注明: (4)可能传染源去向: (5)是否有共同接触人员:□是□否□不清楚(如选“否”或“不清楚”跳至题目2)

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2014版

湖北省院前医疗急救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2014年版) 为全面推进全省院前医疗急救事业的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并逐步建立规范院前医疗急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促进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服务,更好的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和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院前急救服务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和《急救中心建设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院前急救行业制订标准,特制订本评价标准。 第一部分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一、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基本要求: (一)合法执业。目前,全省各地市州急救中心(站)及县区急救中心(站)建设基本类型为以下三类:独立型、依托型、指挥调度型。各级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须由本行政区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设置、审批和登记。 (二)急救网络医院设置。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并将名单向社会公告。急救网络医院按照其承担任务达到急救中心(站)基本要求。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及其内设机构、个人不得使用急救中心(站)的名称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三)组织管理。调度型、依托型、独立型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均需有与之适应的完整组织架构与建制。急救中心主任等重要管理岗位为相对独立人员,须建立管理岗位人员职责与考核办法。 (四)科室设置。独立型、依托型、调度型急救中心(站)须至少有正常开展指挥调度、日常院前医疗急救、培训等工作的科室设置。

(五)特服号码。全省各地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仅有?120?特服号码,无市话或其他特服号码成为院前医疗急救呼救号码。 (六)年出诊次数。依据当地卫生发展规划,急救中心(站)按照能力建设基础,制订年预期院前医疗急救出诊增长率。区域内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年出诊次数须基本达到预期水平。 (七)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建章建制。各地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须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内标准的院前急救核心制度,各种制度与规定须制订成册。 (八)突发事件医疗救援预案健全。各急救中心和急救网络医院须有突发公共事件医疗紧急救援预案,预案包括汇报制度、评估分级、响应、人员职责等方面内容。 (九)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演练。有年度突发事件演练计划,演习方案、评估和总结。 (十)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与集会保障。全年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响应须有登记,重大或受到政府、社会、媒体高度关注的须有会议记录与总结,集会医疗保障工作开展与登记制度健全。 (十一)院前医疗急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各地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须建立院前医疗急救医疗质量控制部门,承担医疗质量控制和相关培训工作,依据省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要求,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十二)回访、投诉、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健全。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须建立健全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回访,投诉处理以及医疗纠纷处理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引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处理医疗纠纷等相关事宜。 (十三)院前医疗急救学科建设。急救中心(站)和急救网络医院应积极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学科建设,制订年建设规划及实施细则,

布病疫情分析

布病疫情分析与预测 摘要:布病的全称叫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布病的发生率有增无减,为了能更好的控制布病的发展,我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SIR模型,分析了布病的发展规律,具体以吉林省为例,结合当地卫生情况、医疗水平及政府的政策给出了对布病控制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布病检测控制 一、问题提出: 2010年的东北农业大学布病感染事件以及2011年的飞鹤奶粉事件再次引起了社会对布病的广泛关注。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粘膜传染。据了解,在我国布病主要发生在东北和西北,主要的传播源是羊。并且这种病在牲畜之间很容易传播,发病率的极高。人类患病也主要是被牲畜所带病菌感染。人和人之间传染罕见,都是患布病的牲畜(羊、牛、梅花鹿、猪、犬等)通过上述途径传染给人的。 它属于乙类传染病,与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病等20余种‘大名鼎鼎’的传染病并列的乙类传染病!”布病可引起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肝脾肿大、早衰及不孕不育等多系统疾病,此病菌可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引起脑膜炎等并发 症,侵蚀骨骼,引起骨骼损伤,甚至让患者丧失劳动能力。而且此病有可能久治不愈。”对此我们能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其传播趋势,并希望能找出一些方法或者措施来控制其传播呢? 二、问题分析: 要解决此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此病的生长规律,及传播规律和速率,再通过建立模型来画出布病传播的图形,通过对图形的分析来观察其传播规律,提出预防措施。因为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传染病,一般以动物传染人为主,人与人之间传染的例子很少,不到百分之一,所以本文中不考虑,所以在建立模型的时候,我们主要以动物与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我们的模型当中,我们以羊群为主要对象来研究。通过建立羊群内部布病传播模型和人羊之间传播模型来分析问题。其中羊群内部间的传播可以用一般的传染病模型来分析,而人羊之间的模型相对比较复杂。 三、模型假设: 1)对于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总人数、羊数基本保持不变; 2)易感者一旦和感染者进行有效接触就会被感染; 3)单位时间内一个感染者能传染的数量与易感数量成正比; 4)没有潜伏期,羊只分为易感染群、传染群、和退出群,人分为接触

布病调查报告布病个案表

布病调查报告布病 个案表

XX县城关镇1例布病调查报告 1月25日,经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XX县城关乡2村在1月25日17时报告1例布鲁氏菌病,属散发疫情,我中心发现后,由传染病防治科科长、地病科科长、及传染病防治科业务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搜索、采样检测、密切接触者搜索、污染物消毒处理、宣传教育消毒技术指导等工作。现将疫情调查处理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关镇是XX县少数民族回族居民聚集居住区域,由于该地区回民居多,多以屠宰和羊肉加工为主,造成了此次布病的发病可能因素。 二、县布病发病情况 1月1日至1月25日我县共发生布病1例。 三、流行病学分析 1、地区分布:县城关镇8村。 2、时间分布:病例发病时间是1月17日,诊断日期为1月25日。 3、人群分布:45岁男性。 调查情况病人李赵,男性,42岁,1月17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经、多汗口服退烧药物治疗无效,后又到县中心医院进行就诊,医生建议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2月25日患者在郑州大学一附院被确诊为布病。经调查该患者为屠宰羊为职业的回

民,且屠宰羊的地方和居住同在一个院子。与羊有密切接触史。 实验室检查:患者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过实验室确诊阳性。 四、传染源及传染因素调查:该村共有 1 余人,其中养羊户8户,屠宰羊户有80户。经调查发病患者为屠宰户,与羊有密切接触史。对患者家属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调查未发现类似情况。我们同时又到患者就诊过的县中心医院进行主动搜索未发现类似病例。据调查得知可能的传染源为有病的羊皮和病羊;传播途径大多数为直接传染;传播因子为有病的羊皮、病羊的流产物、病羊血液、被尿和粪便污染的圈舍、土壤及水等。 五、疫区处理:根据《疫源地终末消毒随时消毒方法技术规范》,我中心专业消毒人员对病人家地面、墙壁、门窗、室内空气、餐具饮具、病畜圈舍、人用井水等存在隐患的场所均进行了消毒处理,并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并建立病人随访跟踪档案等进行规范管理。 加强预防宣传:要求城关镇二村防疫医生对全村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养殖户和屠宰户的自我保护意识。 六、存在问题: 养殖户对该病认识程度严重不足:多数养殖户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布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导致布病的发生和传播。 七、工作建议: 城关镇卫生院协助疾控中心做好全村养殖户的筛查、发放消

120出诊院前急救病历及告知书

***人民医院120出诊院前急救病历

***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病员(或代理人)签字单 (钩出并签字) □1患者在搬动、转运途中有病情加重,甚至心跳、呼吸停止的可能,受车载药品设备的限制,患者会出现死亡情况;救护车快速行驶及颠簸可能会使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死亡。途中因交通堵塞、车辆意外故障,会延误抢救时间,影响抢救效果;随车家属在途中发生意外,医院不承担责任。如果您能够确信理解以上情况并同意转送请签名。 病员(代理人)签名: (请写明同意或不同意)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2拒绝现场检查、治疗而引发的功能障碍、病情加重及意外死亡,后果自负。 病员(代理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3患者病情危重,受我院医疗条件限制,经过慎重考虑及现场医患沟通,为使患者得到更加有效和及时的治疗,决定送往。 病员(代理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4经过慎重考虑,拒绝医生建议,决定不送医院。 病员(代理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5病情危重,放弃治疗,在搬运、护送途中,病员随时可能病情恶化或心跳、呼吸停止,表示理解,要求送回家。 病员(代理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6救护车到达时,病员已离开现场。 代理人或目击证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7救护车到达时,病员心跳、呼吸已停止。 病员代理人或证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8确认等候时间从时分开始至时分结束。 病员(代理人)目击证人签名 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9按照相关规定,为了保障及时给其他患者提供紧急的救援服务,救护车不承担运送已经确认死亡的患者,请家属或代理人给予理解并配合我院工作。 □10伤病员因病情危重现场抢救无效,经严格确认符合死亡标准和停止继续抢救法定标准。代理人或证人签名 □10附加表述: 伤病员姓名签字人与病员关系 谈话医生签名:签字时间:年月日时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