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海洋资源优势 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发挥海洋资源优势 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发挥海洋资源优势 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海洋学家狄米斯克利就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位先贤的远见卓识。浩瀚的海洋不但过去可“兴渔盐之利、通舟楫之便”,而且目前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大舞台。蔚蓝的海洋有着无穷的秘密,让人遐想,引人探索。如何去了解它、开发它、保护它,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和智慧的命题。

对于浙江来说,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海洋大省的浙江,必须顺时应势,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要发挥我省海洋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宽发展海洋经济的思路,加大发展海洋经济的力度,把我省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的强省,要注意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深水岸线的节约集约利用。虽然我省深水岸线资源丰富,但从服务于全国港航运输的大局来看,可供开发利用的深水岸线仍然是紧缺的。从节约集约的角度出发,应该规划一批公共岸线,没有必要所有的企业都建自己的专用码头,造成资源浪费;需要占用岸线的临港产业,在布局上也要有所调整。?

二是科学适度地围垦滩涂。应该把淤涨型滩涂作为围垦的重点,根据滩涂淤涨的程度,把握好围垦的节奏,这样既有利于节约成本,也能为后续发展留出余地和空间,更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影响比较小。在滩涂围垦中要采取科学的围垦方式,尽最大努力做到不灭失海岛、不减少岸线、不破坏港湾,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化。?

三是做到海陆污染同时监控、同步防治。加大陆源入海污染物集中净化处理和达标排放力度,推动跨区域海洋污染防治,实施海洋生态保护区建设计划,把应该保护岸线、滩涂、海岛和海洋生物物种及早地保护起来,坚决防止海洋开发过程中引发的生态灾难。

海洋资源优势是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依托,也是浙江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所在。尽快让浙江的港口及区位优势,变成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新龙头,下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重要战略。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挥海洋资源优势,科学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生态,才能继续实现经济强省,促进浙江经济可持续发展。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深远意义。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然后让学生了解海洋空间资源分布的范围,所处的环境特点。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和海底,具有气象、水文条件复杂,环境恶劣的特点;最后,讲当前人类在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涉及的领域。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储蓄、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世界海洋运输的发展历史,讲述人类在海洋运输中经历了由近海向远洋拓展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过程。特别要指出现代大型船舶的出现和无线电导航、全球定位技术在海洋运输业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接着,教师可利用课本中《世界主要海运路线》图,介绍世界七大海上交通运输线。最后,介绍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的’建设。在讲港口建设时,可引导学生读《鹿特丹港口的土地利用》图,结合荷兰鹿特丹港发展案例,讲清港口建设要有三个条件:①腹地:即港口的服务区域;②配套设施:如码头、装卸设备等;③在港口的规模、服务功能和范围上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世界围海造陆的三个典型事例①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 ②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国建造的人工岛工程;③澳门的填海造陆工程,说明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建设。同时还要指出,兴建海上城市,工程和费用巨大,需要以强大的国力作基础。 〖引入新课〗 1.读图引入:读课本《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图,说明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涉及生产和生活的哪些领域?关于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探索? 2.录像引入:观看有关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录像片,回答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洋的哪些部分。人类是怎样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 3.讲解: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随

建设海洋强国

建设海洋强国 一、背景材料: 世界强国,必然是海洋强国。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1.8万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1.4万多千米的岛屿岸线,勾勒出我国辽阔的海疆。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十八大代表、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就此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解读报告首提“海洋强国”的意义,阐述国家海洋局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上的具体部署。 二、什么是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三、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海洋强国? 在当前新老海洋强国并存与共同发展时期,中国将坚持建设“和谐世界”国家战略,遵循和平发展方针政策,以“和谐海洋”为愿景,坚持和平走向海洋、平衡发展、不谋求海洋霸权,建设“强而不霸”的新型海洋强国。 四、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内涵包括那些方面?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是党中央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作出的重大决策,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内涵应该包括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生态海洋、管控海洋、和谐

海洋等五个方面。 1、探索认知海洋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先决条件。一是要强化海洋科学研究。二是要强化海洋专门人才的培养。三是要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识。 2、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强化规划和区划的引领作用。二是要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三是要提升海洋调查评价能力。 3、海洋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海洋。一是要坚持“五个用海”的总体要求。坚持规划用海,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二是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4、综合管控海洋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二是要强化海洋综合管理。三是要提高海洋维权执法能力。 5、虽然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但仍致力于使海洋成为沿海国家的合作之海、友谊之海。和谐海洋,一是要秉持合作共赢的海洋外交方针,二是要深化拓展双边与地区海洋领域合作,三是要全面参与国际海洋事务。 五、中国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始终秉持什么样的理念? 建设和谐海洋。 六、为什么要建设海洋强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同步指导训练新人教版选修

5.4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2. 了解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情况,以及围海造陆等扩大生活空间的状况。 3.了解海洋环境问题。 【重点难点】 1.海洋港口建设与交通运输、经济状况等是密切相关的,应注意其关联性。 2.海洋环境保护的具体实施与思想教育的渗透。 【学法指导】 1. 联系初中学过的内容,了解海洋运输的主要航线、海峡、运河等内容,深化知识。 2.结合现实事例,包括用图片、新闻等资料,具体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程度与范围。 3.结合事例,进一步了解海洋污染事件及造成的危害,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学习过程】 一、海洋空间利用 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内容,了解以下三方面内容: (1)开发海洋空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3)海洋空间利用领域的拓展。 补充材料1:海洋空间利用形式 (1)交通运输空间海洋交通运输的优点是连续性强、成本低廉,适宜对各种笨重的大宗货物作远距离运输,如粮食、矿石、石油等。缺点是速度慢,航行受天气影响较大。 (2)生产空间海上生产项目建设的优点是可大大节约土地,空间利用代价低;交通运输便利,运费低,能免除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冷却水充足,取排方便,价格低廉,可免遭热污染危害。缺点是基础设施投资较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3)储藏空间利用海洋建设仓储设施,具有安全性高、隐蔽性好、交通便利、节约土地等优点。 (4)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主要指海底电缆。通信电缆包括横越大洋的洲际海底通信电缆、陆地和海上设施间的通信电缆;电力输送电缆主要用于海上建筑物、石油平台等和陆地间的输电。 (5)文化、生活、娱乐空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各沿海国家和地区纷纷重视开发海洋空间的旅游和娱乐功能,利用海底、海中、海面进行娱乐和知识相结合的旅游中心综合开发建设。如日本东京附近的海底封闭公园,游人可直接观赏海下的奇妙世界。美国利用海岸、海岛开发了集游览和自然保护为一体的保护区公园。 二、海洋运输 思考:15世纪以前,人们利用人力、风力或洋流作为动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15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概要: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和辽阔的管辖海域。 我国陆地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多达7272个,海岛岸线长达14000公里。多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当前我国GDP 中有大约十分之一的份额都来自海洋经济。但是,由于开发方式不当、对环保不够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诸多问题 一、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水、生物、矿物、能源等资源。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和辽阔的管辖海域。我国陆地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多达7272个,海岛岸线长达14000公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主张,可归我国管辖的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名列世界第九位,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近1/3。其中属我国主权范围的领海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面积的总和。多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当前我国GDP中有大约十分之一的份额都来自海洋经济。 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开发方式不当、对环保不够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海洋环境恶化,野生动植物减少,自

然灾害增加,自然资源被破坏,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损害。 三、海洋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1、海洋开发多是在茫茫大海中进行的,有许多未知的因素,因而许多风险不可预测;同时也由于海洋开发是一项新事业,人们积累的经验有限,因而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海洋开发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如先由地方政府投资启动防范风险机制,引导社会风险资金投入;鼓励各级各类保险公司,根据海洋综合开发的新要求,设立新的险种,为海洋开发保驾护航;建立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加强群众互助保险意识,增强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建立海洋风险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完善海洋灾害防御快速反应机制和油污处理应急系统;等等。 2、我国海洋资源科技发展近年来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有差距。目前的主要差距表现在勘察装备落后、基础研究薄弱、开发能力较低以及生态保护和治理技术落后等4个方面。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海洋资源调查和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和装备、深海采矿技术和装备、高新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生态技术、海水综合利用技术与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等5个方面。 3、海洋污染 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纳污容量)进行综合管理。这不仅需要系统健全的政策法规和科学合理的规划,

建设海洋强国: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建设海洋强国: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原文作者:黄良浩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完整阐述了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国战略理念、战略思路、战略举措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世界历史充分表明,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必须要建设海洋强国,掌握世界一流的海洋开发、控制和管理能力。 深刻认识海洋强国建设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是首次。我们看到,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到“海洋”两字,指出军队要“保卫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十五大报告提到要“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十六大报告提到要“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十七大报告提到要“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这些报告对海洋的表述都只有寥寥数字。十八大报告首次用40个字完整阐明海洋强国战略,可以说是历史性的突破。 中央为什么要在现阶段提出“建设海洋强国”?首先是反映了对历史的清醒认知。我国近代百年屈辱,直接源自于海上的衰落。海权的丧失,多次打乱了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使之延后了至少上百年。历史荣辱表明,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必须建设海洋强国。其次是反映了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和洞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台之后,海洋作为国土空间和资源宝库的地位迅速显现,开发利用海洋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也成为沿海各国矛盾冲突多发的新焦点。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海上形势,这种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第三是反映了对未来的清晰谋划。海洋是全球化的战略通道和贸易走廊,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和生态屏障。中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海洋开发。 建设海洋强国,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关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实施海洋开发,发展海洋经济,有利于拓宽未来发展空间,培育未来发展新增长极,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动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支持系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在战略上突破“海上包围圈”,形成区域海洋控制权,进而推动“和谐海洋”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总之,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自近代以来的重大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

中国海洋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中国海洋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3-12-24

中国海洋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 前景分析 摘要:追溯风能开发的历史,源远流长,足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随着科技的 进步社会的发展,能源问题日趋严重,致力于寻找新能源的海洋家们将目光聚焦于海洋,海洋是一个资源的宝库,约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海洋还有待于开发,而海洋风能便是一个具有十足潜力的科研项目。 关键词:海洋风能资源发展现状发展前景 序言: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石,但是随着石油、煤等传统能源的短缺问题日益 突出,社会越来越关注海洋可再生能源。为了缓解能源紧缺、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国家也把海洋可再生能源电站的研建和试点示范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上,加大了对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示范的投入。“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大了海洋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的力度,其投入远远超过了建国以来研究经费的总和【1】,设立了一批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海洋可再生能源迎来了开发和利用的新时代。目前,海洋风能较之其他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更为成熟,经济可行性较高,是一种较理想的可再生能源。我国海洋风能丰富,特别是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不仅风能密度大,年平均风速也高,风能利用的潜力很大。 一:风能开发的历史 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埃及、中国、古巴比伦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公元前利用风力提水、灌溉、磨面、舂米,用风帆推动船舶前进。由于石油短缺,现代化帆船在近代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到了宋代更是中国应用风车的全盛时代,当时流行的垂直轴风车,一直沿用至今。在国外,公元前2世纪,古波斯人就利用垂直轴风车碾米。 10世纪伊斯兰人用风车提水,11世纪风车在中东已获得广泛的应用。13世纪风车传至欧洲,14世纪已成为欧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教案3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了解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情况,以及围海造陆等扩大生活空间的状况。 .了解海洋环境问题。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综合分析法,从气候、交通运输、通信等方面来说明海洋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分析海洋环境问题的产生和预防、解决措施,提高和增强海洋意识。 德育目标 .通过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 .正确认识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树立可持续利用海洋的观念。 教学重点 .海洋空间利用和港口建设。 .海洋环境保护。 教学难点 .海洋港口建设与交通运输、经济状况等是密切相关的,应注意其关联性。 .海洋环境保护的具体实施与思想教育的渗透。 一、.海洋可利用空间及特点 可利用空间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空间利用缺点 海上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多变 技术③难度大,资金投入海中海水①腐蚀性强、海冰破坏性大 大、风险大 海底黑暗、②高压、低温、缺氧 .海洋空间开发的优点:空间广阔,便于④立体利用;地价便宜,不需搬迁人口;海底⑤隐蔽性能好,海中温度、压力比较稳定。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开发的意义:缓解沿海地区⑥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拓展人类生存空间。 二、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主要领域:交通运输、生产、⑦居住、通讯、⑧储藏和文化娱乐等。 .海洋交通与通讯 ()海洋运输的要素:⑨海港码头、运输船舶和海上航道。 ()优点:吨位大、⑩速度快、续航能力强。 ()变化:从海面向海底和海洋上空拓展,如建造?海底隧道、海底管道、?跨海大桥以及铺设海底光缆等。

.围海填海造陆 ()概念 错误! ()其他形式:?人工岛、海上城市、?海上人工码头、海上工厂、海上作业平台等。 三、海底储藏 .海底空间特点:广阔、水温较低、?温度变化平缓,远离居民区,?缺氧。 .适宜存放物品: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易霉变、易腐烂的?食品。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从海洋中寻找生存的空间自古就有,目前也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方式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下面四幅图所示的景观属于围海造陆的是( ) .海上工厂与陆地工厂相比,所没有的优点是( ) .不占陆地面积.工厂主体小 .离加工原料地近.建造及管理费用低 .下列物品不适合在海底储存的是( ) .石油.天然气 .炸药.雾凇 香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有著名的天然良港,结合图文信息,回答~题。 .香港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地平坡缓.岛多浪小 .滩阔岸直.河多沙厚 .填海造陆对香港的影响有( ) .港区行船更加通畅.经济活动远离了海岸 .海洋生态得以维护.利于沿海功能区布局 .下列有关人类利用海洋空间资源错误的说法是( ) .日本建设海上机场和人工岛是为了缓解日本人多地少的矛盾 .荷兰很早就用风车排水的方法,人工围海造陆 .英法海底隧道与日本濑户跨海大桥交通流量都受海洋气候的影响 .海底储藏大米主要是因为海底温度变化小且温度低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教案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各类海洋资源的 开发利用。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 用和保护的观点。 教学建议 关于海洋油、气开发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海洋油、气资源 的勘探和开发过程。教师利用课本插图《海上钻井平台》,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对生产设备和 技术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述。 这里,也可以将海洋油气资源的生产与陆地油气资源的 生产过程做一个对比,突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 采的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最后,向学 生介绍我国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采 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关于海洋渔业生产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了解大陆架海域的范围和自然条件,讲解海洋渔业资源 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在讲解渔场形成原 因时,可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洋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为什 么有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会形成大 渔场。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并说明在温带海区由于饵料丰富,世界大渔场多在温带海区,使很多温带的沿海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 渔业国。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对国民的食品结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可耕地有限, 人口密度又大,海洋食品占有很大比重,如日本人喜欢 吃的生鱼片、寿司等。如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有关日 本饮食文化的录像。 关于海洋资源类型的教学建 在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一些有关陆地自然资源和能 源短缺或枯竭的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介绍,使之认识 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说 出所知道的海洋资源的种类。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出 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种类。接下来,对海水 资源(包括海洋化学资源、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潜力进行讲述。 教学设计示例

专题06 海洋强国-冲刺2020年高考语文时新热点作文素材库

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解题 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大国时代中国的发展方向,我们要向海图强,挖掘释放“海”的潜力。 海洋强国领袖说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 “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6月8日是第12个“世界海洋日”。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从海面冰封的渤海湾,到四季分明的黄海、东海,再到长夏无冬的南海,一路走来,数十个港口城市,点缀在中国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 海洋是一个远未完全开发的“聚宝盆”,蕴含着的丰富资源超乎人类的想象。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产业发展,做好了解海洋、开发海洋、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将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加速重大基础建设,探索海洋永无止境 探索认知海洋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先决条件。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永无止境,只有加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全面、准确、深刻地了解海洋,掌握海洋的运动规律,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海洋梦,强国梦,我们的梦。领袖已经发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号召,这是时代的最强音,也振奋了亿万中华儿女的精神。海洋强国梦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实现新时代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伟大跨越。 海洋强国优质时评 01“三个立足”助力海洋强国 (来源:荔枝网评)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秉持“蓝色信念”,统筹兼顾海洋领域发展和保护工作,以强大的“海洋情怀”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21世纪中国应对策略探讨

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21世纪中国应对策略探 讨 向海洋进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成为扩大人类生存空间、增加资源储备的重要出路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和开发高度关注不断强化海洋发展战略运用高科技进行海洋的开发与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获得了快速发展国家对海洋资源开发投入力度逐年增加为海洋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九五”期间沿海地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比“八五”时期翻了一番半年均增长16.2%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据国家海洋局统计20__年我国海洋产业的总产值达到 1284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其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的海洋产业总产值均已超过4000亿元。而山东省在海洋渔业、海盐和海洋化工业上海市在滨海旅游业和海洋船舶工业广东省在海洋生物医药业等产业活动中分别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随着海洋油气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海水利用等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力带动了海洋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经济的增长将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的极其重要的因素。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目前中国海洋开发的综合指标仅为3.4%这不仅低于海洋经

济发达国家 14%至17%的水平而且低于5%的世界平均水平。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及有效利用无论在思想认识上、技术装备上、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科学管理上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不足这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与科学管理已成为我国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实力的战略选择。 1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的初始条件 1.1 没有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的海洋资源开发的整体开发战略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接受并习惯的认为海洋资源是自然力量形成的因此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实际上执行的是资源无偿或低价使用的政策。近年来我国虽然通过改革不断加强对海洋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海洋资源资产观念在社会上得到了强化但适应现代海洋开发趋势和发展市场经济需要的海洋资源开发管理机制和体系仍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遭受严重破坏和浪费经济效益整体低下。而且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采取的是传统体制下分散在行业部门的计划性开发与管理是传统的陆地式资源开发与管理方式的延伸。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这种一开始发挥过积极作用的开发管理模式越来越显得不协调使得各行业、各地区自成体系导致了各自为政的复杂局面没有形成聚集规模效益影响了资源的整体开发和有效利用。 1.2 缺乏必要而系统的法律、法规支撑综合执法力度不高海洋资源的法制建设在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海洋资源开发管理体系的形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观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过程。教师利用课本插图《海上钻井平台》,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对生产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述。这里,也可以将海洋油气资源的生产与陆地油气资源的生产过程做一个对比,突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最后,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采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了解大陆架海域的范围和自然条件,讲解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在讲解渔场形成原因时,可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洋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为什么有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会形成大渔场。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并说明在温带海区由于饵料丰富,世界大渔场多在温带海区,使很多温带的沿海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渔业国。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对国民的食品结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又大,海洋食品占有很大比重,如日本人喜欢吃的生鱼片、寿司等。如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有关日本饮食文化的录像。 在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一些有关陆地自然资源和能源短缺或枯竭的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介绍,使之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海洋资源的种类。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出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种类。接下来,对海水资源(包括海洋化学资源、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潜力进行讲述。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各位评委、教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这节课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和保护“蓝色国土”四部分内容。内容难度较小,但是对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等具有重要意义。 2、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如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类型,了解海洋空间的利用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义。 方法与过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及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设计意图:注重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理念,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欲望,催生学生的热爱情怀。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利用

难点: 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读图分析法、“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设计意图:课堂上尽可能地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我结合视频和图片,通过“找一找”、“判一判”等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任务的驱动下,利用地图,结合阅读教材,经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知识抢答等活动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设计意图: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兴奋点。同时,学生通过读图等活动突出了地理课“图不离手”的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我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平时吃过那些海产品?这些都是海洋的生物资源,除此之外,海洋还有哪些资源呢? 接着前置测评(1 ?我国拥有多少千米海岸线,以及濒临哪几个近海?2?我国海域南北跨哪几个温度带?)过渡: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 [板书]:多样的生物资源这里,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思考: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为什么会出现多样化? 接着指导学生利用地图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与学生共同总结。(地 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广;海水温度适中。) (二)、找一找 承接上面的内容,根据学生的阅读,让学生猜一猜: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学生回答后结合图片认识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带鱼。教师: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doc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空间资源分布的范围,包括的种类,开发利用特点等。 2.了解世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港口建设和港口贸易的发展。 3.了解世界著名的围海造陆工程。 教学建议 关于海洋空间利用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深远意义。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然后让学生了解海洋空间资源分布的范围,所处的环境特点。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和海底,具有气象、水文条件复杂,环境恶劣的特点;最后,讲当前人类在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涉及的领域。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储蓄、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 关于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世界海洋运输的发展历史,讲述人类在海洋运输中经历了由近海向远洋拓展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过程。特别要指出现代大型船舶的出现和无线电导航、全球定位技术在海洋运输业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接着,教师可利用课本中《世界主要海运路线》图,介绍世界七大海上交通运输线。最后,介绍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的建设。在讲港口建设时,可引导学生读《鹿

特丹港口的土地利用》图,结合荷兰鹿特丹港发展案例,讲清港口建设要有三个条件:①腹地:即港口的服务区域;②配套设施:如码头、装卸设备等;③在港口的规模、服务功能和范围上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关于围海造陆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世界围海造陆的三个典型事例①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②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国建造的人工岛工程;③澳门的填海造陆工程,说明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建设。同时还要指出,兴建海上城市,工程和费用巨大,需要以强大的国力作基础。 --示例 〖引入新课〗 1.读图引入:读课本《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图,说明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涉及生产和生活的哪些领域?关于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探索? 2.录像引入:观看有关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录像片,回答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洋的哪些部分。人类是怎样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 3.讲解: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随着世界人口迅速增长,陆地各种自然资源逐渐走向枯竭,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 〖海洋空间利用的教学〗 1.讲解:目前,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展到工业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科学文化、生活娱乐等诸多领域。然而,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不论在环境方面还是在生态方面,都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2.提问:海洋环境条件

建设海洋强国 推进民族复兴

《建设海洋强国推进民族复兴》 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但与此同时,中国还拥有着三百万左右的海洋面积。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的大事,民族的大事。实现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历史跨越,是海洋国家利益的最高战略选择,是中华民族走上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因此中国想要完全强大起来离不开对海洋的建设和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民族复兴。 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有几个特征,一是海洋经济要发达,二是海洋科技创新要强劲,三是海洋生态环境要优美,四是海防力量要强大,能有效捍卫国家主权,在维护海洋和平发展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想要建设海洋强国,首先一定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需要优先考虑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以损害后代的利益为代价,在维持海洋生态系统正常功能的前提下,可持续利用资源。想要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就需要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加以管理,需要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需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人海和谐、海陆联动、江海连结。例如中国南海设立的三沙市就是很好的一个人海和谐发展的典范。另外,现在对生态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要从源头上有效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开展海洋修复工程,推进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然后中国也需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提高对海洋的科研能力,不断深化对深海大洋、南北极的科学认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做出贡献。要大力发展海洋绿色开发技术装备,进一步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勘探和安全开发技术,加强海水淡化技术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的开发,加快推进海岛和深远海资源的勘探开发,另外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努力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要大力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实施科技兴海战略。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中国需要维护海洋权益,首先我们需要有坚定的民族毅力和决心,然后需要有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基础,还需要有灵活合适的外交手段,最后,中国还需要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来维护自己的领海权益。 所以说,想要建设海洋强国是很困难的,不过只要中国有信心,一定能做到以上的要求,并且实现真正的海洋强国。海洋强国对现在发展的意义是非常大的,陆地天空方面的强大不是真正的强大,只有在陆空方面强大的同时实现海洋强大,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强大。因此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要建设和实现海洋强国。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对对中国海洋资源的概况和开发现状进行了梳理,系统分析了中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在观念上、技术上、效益上以及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海洋科学发展观、建立海洋综合管理机制、依法治海、科技兴海、进行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等各项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海洋资源海洋开发海洋管理 1. 中国海洋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1.1 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 在我国管辖海域里,已记录到了20 200 多种海洋生物,约占全世界海洋生物总种数的1 /10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主要可以利用于食品、药物、新材料、能源、饲料等领域;(1)2007年,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为1400 多万t。(2)2007年,海洋生物医药业不断加强新药研制与成果转化,全年实现增加值40亿元。(3)加速研发利用海洋生物各种特性和能力,合成和生产其他新材料,如利用蓝藻生产天然橡胶等。(4)国外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每平方米水面的海藻每年可提取燃油150 L 以上,我国目前还没有投入开发。(5)我国用海洋植物作畜禽动物饲料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尚未形成相应的海洋植物饲料加工业。 1.2 珍贵的海洋矿产资源 中国深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目前发现的石油资源量估计有200 多亿

t ,天然气资源量估计约为8 万亿m3 。2007年,我国努力提高海洋油气开采能力,海洋油气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我国大陆架浅海区广泛分布有铜、煤、硫、磷、石灰石等矿,开发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和福建省,但总体来讲,开发程度不高。年经联合国批准我国1991在太平洋获得面积达15万km2的多金属结核开辟区,我国在大洋调查中还发现了富含锌、金、铜、铁、铝、锰、银等元素的海底热液矿藏,但开发利用尚处于研究阶段。可燃冰在我国管辖海域里广泛存在,据测算,仅我国南海的可燃冰资源量就达700 亿t油当量,但由于可燃冰生成环境复杂、特殊、开采难度大,我国直到1990年才开始可燃冰的利用和开采技术研究。 1.3丰富的海水化学资源 我国有宜盐土地及滩涂84 万ha。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盐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2007年,中国海盐产量为3 000多万t。海水中也含有80多种元素和多种溶解的矿物质。目前,我国直接提取钾、溴、镁等技术方面已经突破万吨。海水中还含有重水,其是核聚变原料和未来的能源,在我国开发程度不高。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建成运行的海水淡化水日产量已达12万多t,海水直流冷却水年利用量已近480亿m3。 1.4辽阔的海洋空间资源 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km,岛屿海岸线长约14000 km ,管辖海域300 多万km2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 /3 。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生产、通信和电力输送、储藏及交通、娱乐设施等方面。截至2007年,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 年居世界首位。滨海旅游消费需求呈现逐年扩张趋势,滨海旅游业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07年滨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和新能源开发尚未成熟的状态,人类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拥有丰富的矿产、能源、生物、淡水资源,因此对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日益成为21世纪各国国家战略的重点,我国虽然是一个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海洋大国,但海洋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离世界顶尖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在海洋技术的探索和使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海洋资源、海洋污染、海洋管理 1海洋资源的分类 1.1海洋化学资源 海水中所含的大量化学物质,在陆地淡水越来越不足的情况下,从海洋中得到淡水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课题。除了水以外,海水中还含有大量溶解固体和气体物质,其中包括80多种化学元素,各种元素的储量相当可观,如:黄金在海水中的含量虽然非常小,但总量也有500万吨以上,铀有5亿吨以上。据计算,在2.53 km的海水中,除淡水以外,还可以生存32种产品,总价值在30亿美元以上。从经济效益上看,海水价格低廉,取之不尽。目前,对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还局限于部分元素,已达工业规模生产的有淡水、食盐、镁和溴等,不难看出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潜力非常巨大。 1.2海洋矿产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又简称海底资源,包括海滨、浅海、深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类矿产资源。按矿床成因和储存状况分为:①砂矿,主要来源于陆地上岩石矿碎屑,经外力总用搬运和分选,在海滨地段沉积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铂、金刚石等,②海底自生矿产,由化学、生物和热液作用等在海洋内生成的自然矿物,可直接形成或经富集后形成,如磷灰石、海绿石、天然汽水化合物、海底锰结核及海底多种金属热液矿(以铜、锌为主)③海底固结岩中的矿产,大多数属于陆上矿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气资源、硫矿和煤等。在众多的海洋矿产资源中,以海底油气资源、海底锰结核及海滨复合型砂矿的经济意义最大。 1.3海洋动力资源 海洋动力资源海水运动可以产生巨大的动力资源,如波动能量每秒为27亿kw,海洋中每年波能总量达236520亿kw,表层与深层间的温差总能量为100亿kw,它的热能发电达600亿kw,潮汐能量每年达3500亿Kw。 1.4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中共有20多万种生物。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海洋每年可以产出3亿吨水产品,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等于全球所有耕地提供农产品的1000倍,按种类可以分为5大类:海洋鱼类资源、海洋软体动物资源、海洋甲壳类动物资源、海洋哺乳动物、海洋植物。

人教版地理选修2《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word教案

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空间资源分布的范围,包括的种类,开发利用特点等。 2.了解世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港口建设和港口贸易的发展。 3.了解世界著名的围海造陆工程。 教学建议 关于海洋空间利用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深远意义。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然后让学生了解海洋空间资源分布的范围,所处的环境特点。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和海底,具有气象、水文条件复杂,环境恶劣的特点;最后,讲当前人类在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涉及的领域。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储蓄、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 关于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世界海洋运输的发展历史,讲述人类在海洋运输中经历了由近海向远洋拓展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过程。特别要指出现代大型船舶的出现和无线电导航、全球定位技术在海洋运输业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接着,教师可利用课本中《世界主要海运路线》图,介绍世界七大海上交通运输线。最后,介绍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的建设。在讲港口建设时,可引导学生读《鹿特丹港口的土地利用》图,结合荷兰鹿特丹港发展案例,讲清港口建设要有三个条件:①腹地:即港口的服务区域;②配套设施:如码头、装卸设备等;③在港口的规模、服务功能和范围上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于围海造陆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世界围海造陆的三个典型事例①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②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国建造的人工岛工程;③澳门的填海造陆工程,说明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建设。同时还要指出,兴建海上城市,工程和费用巨大,需要以强大的国力作基础。 教学设计示例 〖引入新课〗 1.读图引入:读课本《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图,说明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涉及生产和生活的哪些领域?关于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类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探索?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海洋化学期末论文 摘要: 本文讲解中国海域的分布与及中国海的资源开发利用,分析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下的海洋产业群。中国作为海洋大国,需要抓住海洋资源,努力奋争,加强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与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并以海洋石油为举例讲解。 关键词: 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管理;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勘探;海洋产业群 目录 前言 1中国海域资源分布 2海洋资源的开发 2.1海洋生物 2.2海洋的化学资源 2.3海洋的物理资源 3.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海洋资源(marine resources,ocean resources)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按性质或功能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和水域资源,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广义的还包括海洋提供给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的一切空间和设施。海洋资源是指与海水水体及海底有直接关系的东西。 [1]

1中国海域资源分布 中国的海岸线总长度3.2万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岛屿海岸线1.4万公里。沿大陆海岸线,有许多优良海湾和港口城市,自北而南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厦门、广州、湛江、北海等。其中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亚洲乃至世界著名的都市,工业、商业、金融业、远洋运输业都很发达。当然,其中还包括各种海岛资源。 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与山东半岛北岸蓬莱角的连线是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的启东角与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是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一说北纬32度,东海和南海是台湾海峡中线。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是广东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连线。果不需要这么精确的话,也可以记个大致的位置: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顶端连线为界。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岸为界。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台湾岛南端和闽粤两省交界处的连线为界。台湾属于东海。 其中,渤海、黄海、东海面积计约123万平方千米,分别约为7.7万km2、38万km2、77万km2,南海约为350万平方千米。它们南北相连,属北太平洋西部的陆缘海。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群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连线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长江口北侧启东角与朝鲜半岛西南侧济州岛之间连线是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广东南澳岛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南端鹅銮鼻之间连线为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台湾以东海区则是指琉球群岛以南,巴士海峡以北的太平洋水域。[2] 而中国南海海底石油与天然气蕴藏丰富,据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蕴藏量达200亿吨。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政权)一直声称拥有南中国海的主权而且没有引起过其他国家的争议。自从大量勘探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后,围绕南海海域及岛屿的主权争议,一直被视为亚洲最具潜在危险性的冲突热点,环南海有中国、越南、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等政治实体宣称对南海诸岛或其中的一部分拥有主权。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南海的油气价值逐渐被人发现,南沙争端也从此愈演愈烈,目前南沙群岛的岛礁除了小部分在中国控制下,其他的都被周边国家瓜分。其中越南占领最多,43个岛礁中有30多个被越南非法占领。围绕着岛礁进行的争夺,实质上是资源的争夺。因为如果拥有岛礁,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就意味着拥有岛礁地下及岛礁附近一定海域的资源。相关国家占领中国岛礁以后,纷纷引入外部资金,对油气资源进行了疯狂的掠夺性开发。[3] 2海洋资源的开发 当下海洋资源分类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