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试卷(带答案)汇编

卫生统计学试卷(带答案)汇编
卫生统计学试卷(带答案)汇编

卫生统计学试卷

适用范围:__________ 出题教师:__________

(本大题满分40分,每小题1分)

1. 对两样本均数作t检验,n1=20,n2=20,其自由度等于:( )

A. 19

B. 40

C. 38

D. 20

E. 39

2. 临床研究的总体一般:( )

A. 无限的

B. 有限的

C. 已知的

D. 有数量的

3. 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量逐渐增大时:( )

A. 标准误逐渐增大

B. 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

C. 标准误逐渐减少

D. 标准差逐渐增大

E. 标准差逐渐减少

4. 12名妇女分别用两种测量肺活量的仪器测最大呼气率(l/min),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无差别,可进行:( )

A. X2检验

B. 配对设计t检验

C. 成组设计t检验

D. 配对设计u检验

E. 成组设计u检验

5. 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46,P>0.05,说明两变量之间( )。

A. 有相关关系

B. 无直线相关关系

C. 无因果关系

D. 无任何关系

E. 有伴随关系

6. 对两地的结核病死亡率比较时作率的标准化,其目的是:( )

A. 为了能更好地反映人群实际死亡水平

B. 消除各年龄组死亡率不同的影响

C. 消除两地总人数不同的影响

D. 以上都不对

E. 消除两地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7. 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 )

A. 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

B. 为了便于比较

C. 为了表示相对水平

D. 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E. 为了表示绝对水平

8.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

A. 正态分布资料

B. 负偏态分布资料

C. 不对称分布的资料

D. 频数分布类型不明的资料

E. 正偏态分布资料

9. 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

A. 等级资料

B. 分类资料

C. 计数资料

D. 有序分类资料

E. 计量资料

10. 对调查表考评的三个主要方面是( )。

A. 效度,反应度,可接受性

B. 信度,效度,可接受性

C. 信度,灵敏度,特异度

D. 信度,效度,反应度

E. 效度,灵敏度,特异度

11. 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分母不宜过小

B. 注意离散程度的影响

C. 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D. 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E. 二者之间的可比性

12. 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

A. 几何均数

B. 全距

C. 中位数

D. 算术均数

E. 率

13. 计算某地儿童肺炎的发病率,现求得男、女童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1.2%和19.1%,可认为( )。

A. 应进行假设检验后再下结论

B. 应进行标准化后再做比较

C. 以上都不对

D. 男童的肺炎发病率高于女童

E. 资料不具可比性,不能直接作比

14. 变异系数是表示资料的:( )

A. 集中趋势

B. 正态分布

C. 相对变异

D. 对称分布

E. 平均水平

15. 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 )

A. 方差

B. 变异系数

C. 标准差

D. 极差

E. 全距

16. 表示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

A. 方差

B. 极差

C. 变异系数

D. 标准差

E. 均数标准误

17. 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越小,说明:( )

A.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B.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C.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不同

D.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E.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18. 说明一个地区死亡水平的指标主要是:( )

A. 上述都不对

B. 死因顺位

C. 死因构成比

D. 病死率

E. 死亡率

19. 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 )。

A. 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B. 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C. 不能用乙地的数据

D. 以上都不对

E. 不能用甲地的数据

20. 描述计量资料的主要统计指标是:( )

A. 概率

B. t值

C. 标准误

D. 相对数

E. 平均数

21. 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

A. 便于进行试验

B. 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 便于统计处理

D. 以上都不对

E. 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22. 某研究者对50份痰液标本,每份分别接种在甲乙培养基上,观察结核杆菌的生长情况并想比较两种培养基的培养效果是否一致,资料见下表。问应该选择的统计方法是:甲培养基乙培养基合计

﹢﹣

﹢23 12 35

﹣7 8 15

合计30 20 50

A. 配对计数资料的检验

B. 行乘列表资料的检验

C. 四格表资料的检验

D. 确切概率法

E. 配对计量资料的t检验

23. 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实验组的观察值为0,0,7,14,32,40,对照组的观察值为0,1,2,4,4,8、编秩中零值的秩应分别编为( )。

A. 2、5,2、5;1

B. 1、5,1、5;3

C. 2,2;2

D. 不参加编秩

E. 2,3;1

24. 抽样调查的目的是:( )

A. 样本推断总体参数

B. 研究误差

C. 研究样本统计量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E. 研究典型案例

25. 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

A. 总体中个体之间存在着变异

B. 组成样本的个体较少

C. 被抽取的个体不同质

D. 分组不合理

E. 抽样未遵循随机化原则

26. 下面_______是错误的:( )

A. 样本含量大,标准误则小

B. 标准误常用来估计总计均数可信区间

C. 标准误大,说明用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大

D. 标准差大,标准误也大

E. 标准误小,说明用样本均数代表总体均数可靠性大

27. 欲比较三种药物的疗效(无效、好转、显效、痊愈)孰优孰劣,最好选择( )。

A. 方差分析

B. χ2检验

C. u检验

D. 秩和检验

E. t检验

28. 出生率习惯上用:( )

A. 万分率

B. 十万分率

C. 千分率

D. 无所谓

E. 百分率

29. 统计学上通常认为P小于等于多少的事件,在一次观察中不会发生:( )

A. 1.0

B. 0.01

C. 0.5

D. 0.1

E. 0.05

30. 下列是有关参考值范围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所谓的正常和健康都是相对的,在正常人或健康人身上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病理状态

B. 如果随机测量某人的某项指标,其值在正常人范围的95%之内,那么应认为此人的此项指标正常

C. 求正态资料的参考值范围,精确度越高越好

D. 如果某项指标超出了参考值范围,那么其应为不正常

E. 参考值范围应根据正常人范围的95%来制定

31. 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构成部分的总和为:( )

A. <100%

B. 随资料不同而变化

C. =100%

D. =0

E. >100%

32. 四格表资料在哪种情况下作χ2检验不必校正( )。

A. T>5且n<40

B. T>5且n>40

C. 1

D. T>5或n>40

E. T>1且n>40

33. 用变异系数比较变异程度适用于:( )

A. 相同指标,标准差相差较大

B. 不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小

C. 不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大

D. 以上均不是

E. 相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大

34. 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 )。

A. 病例对照研究

B. 秩相关分析

C. 方差分析

D. 直线相关分析

E. 直线回归分析

35. 统计工作步骤可分为:( )

A. 6步

B. 2步

C. 4步

D. 8步

36. 关于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中的正态近似法为参数检验

B. 当符合正态假定时,非参数检验犯II类错误的概率较参数检验大

C. 秩和检验适用于检验等级资料、可排序资料和分布不明资料的差异

D. 符号秩和检验中,差值为零不参加编秩

E. 当样本足够大时,秩和分布近似正态

37. 抽样的目的是:( )

A. 样本推断总体参数

B. 研究总体统计量

C. 研究样本统计量

D. 研究典型案例

E. 研究误差

38. 比较非典型肺炎和普通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若( ),可作单侧检验。

A. 两组白细胞计数值的总体方差不相等

B. 已知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降低

C. 已知二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升高

D. 不清楚哪一组的白细胞计数水平有变化

E. 已知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不高于普通肺炎

39. 统计推断的内容:( )

A. a、b均是

B. 是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C. a、b均不是

D. 以上都错

E. 是检验统计上的"假设"

40. 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

A.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B.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C.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D.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E. 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二、简答题(本大题满分30分,每小题6分)

1. 举例简要说明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秩和检验的编秩方法。

2. 欲研究广州市正常成年男子的血糖情况,在广州市随机抽取了200名正常成年男子进行调查,以此为例说明(叙述)同质、变异、变量、变量值、总体与样本这几个概念。

3. 简述相关分析的步骤。

4. 举例说明变异系数适用于哪两种形式的资料,作变异程度的比较?

5. 简述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

三、论述题(本大题满分30分)

0. 请指出非参数检验与参数检验相比的优、缺点。

《卫生统计学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1.C

2.B

3.C

4.B

5.B

6.E

7.C

8.A

9.E 10.B 11.B 12.A 13.A 14.C 15.B 16.E 17.B 18.E 19.A 20.E 21.E 22.A 23.C 24.A 25.A 26.E 27.D 28.C 29.E 30.A 31.C 32.B 33.C 34.E 35.C 36.A 37.A 38.E 39.A 40.B

二、简答题

1.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秩和检验的编秩方法为将每个区组的数据由小到大分别编秩,遇相同数据取平均秩次,按处理因素求秩和。

2.同质是指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如本例中广州市、正常成年、男子等几个特征;这些同质个体的全部就构成了总体;每个个体间的差异如身高、血糖值不同就是变异;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个体组成一个样本,如本例中的200人;他们的测量指标是变量,如血糖;每个个体的测量值叫变量值,如张三的血糖值。

3.可绘制散点,发现有直线趋势,进而计算相关系数r,以描述两变量的线性关系。

4.(1)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多组资料的变异度的比较。例如,欲比较身高和体重何者变异度大,由于度量衡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来比较,而应用变异系数比较。

(2)比较均数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的变异度。例如,3岁儿童与20岁成年人身高差异的比较。 5.(1)构成比与率应用时不能相互混淆。

(2)样本含量太小时,不宜计算相对数

(3)对各组观察例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总率

(4)在比较相对数时应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三、论述题

0.参数检验

优点:能充分利用提供的信息,统计分析的效率较高。

缺点:对样本所对应的总体分布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这样就限制了它的适用范围。

非参数检验

优点:(1)对总体分布未做出任何假定,因此适用于任何分布的资料。如严重偏态分布、分布不明的资料、等级资料或末端无确定数值的资料。(2)易于收集资料、统计分析比较简便

缺点:不直接分析原始测量值,从而有可能会降低它的检验效率。

满足参数检验要求的资料分析时应首选参数检验方法。

不满足参数检验要求的资料应选非参数检验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题库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 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方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 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 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 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 【答案】E ?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 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E 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 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 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 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 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 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 【答案】D 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一部分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 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答案】C 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卫生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

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有一定的关系,下述错误的叙述是_____ A.参数数目不同 B.t分布中的自由度趋于无穷大时,曲线逼近标准正态分布 C.为单峰分布 D.对称轴位置在0 E.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相同 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_____. A.标准误逐渐加大 B.标准差逐渐加大 C.标准差逐渐减小 D.标准误逐渐减小 E.标准差趋近于0 抽样误差是指。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参数与统计量之间由于抽样而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没有个体差异就不会有抽样误差 B.抽样误差的大小一般用标准误来表示 C.好的抽样设计方法,可避免抽样误差的产生 D.医学统计资料主要来自统计报表、医疗工作记录、专题调查或实验等 E.抽样误差是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及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别 t分布与正态分布存在如下哪一种关系。 A.二者均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B.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1.96 C.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都分布一致 D.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 E.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 抽样研究中,适当增加观察单位数,可() A.减小Ⅰ型错误 B.减小Ⅱ型错误 C.减小抽样误差 D.提高检验效能 E.以上均正确

说明两个有关联的同类指标之比为。 A.率 B.构成比 C.频率 D.相对比 E.频数 构成比用来反映。 A.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 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 E.上述A与C都对 以下属于分类变量的是___________. A.IQ得分 B.心率 C.住院天数 D.性别 E.胸围 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______. A.麻疹易感人群 B.麻疹患者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 关于构成比,不正确的是_____. A.构成比中某一部分比重的增减相应地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比重 B.构成比说明某现象发生的强度大小 C.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分布 D.若内部构成不同,可对率进行标准化 E.构成比之和必为100% 甲乙两地某病的死亡率进行标准化计算时,其标准的选择______. A.不能用甲地的数据 B.不能用乙地的数据 C.不能用甲地和乙地的合并数据 D.可用甲地或乙地的数据 E.以上都不对 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资料的分布特征() A.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任意分布

汇编语言试题及参考答案

汇编语言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ZF标志位是标志结果是否为零的,若结果,ZF为( 1 ),否则ZF为( 0 ).当ZF为1时,SF为( 0 ) 2.标号可以有两种类型属性.它们是( )和( ) 3.8位无符号整数的表示范围为0--255,写成16进制形式为( ),8位有符号整数的表示范围为-128--+127,写成16进制形式为( ) 4.伪指令DB,GROUP 和NAME 三个标号名字域必须有名字的是( ),不得有名字的是( ),可有可无名字的是( ). 5.循环程序通常由( )( )( )和循环结果外理四部分构成 6.在数值不达式中,各种运算符可可混合使用,其优先次序规则*,/( )于+,-;XOR,OR( )于AND,LT( )于GT 7. 宏指令定义必须由伪指令( )开始,伪指令( )结束,两者之间的语句称为( ) 8.调用程序与子程序之间的参数传递方法有四种,即堆栈法( )( )( ) 9.分别用一条语句实现下述指明的功能 (1)栈顶内容弹出送字变量AYW( ) (2)双字变量AYD存放的地址指针送ES和SI( ) (3)变量AY2类型属性送AH( ) (4)不允许中断即关中断( ) (5)将字符串'HOW ARE YOU!'存入变量AYB( ) (6)子程序返回调用程序( ) (7)地址表达式AYY[4]的偏移地址送字变量ADDR( ) (8)AX的内容加1,要求不影响CF( ) (9)BX的内容加1,要求影响所有标志位( ) (10)若操作结果为零转向短号GOON( ) 二,单选题 1.IBM PC微机中,有符号数是用( )表示的 1.原码 2.补码 3.反码 4.BCD码 2.把汇编源程序变成代码程序的过程是( ) 1.编译 2.汇编 3.编辑 4.链接

卫生统计学试题6含答案

. 统计试题题库 1. 下列那个是对标化后总死亡率的正确描述? A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E.以上都不对 2. 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D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 3. 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是: D A.总例数大于40 B.理论数大于5 C.实际数均大于l 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 E.总例数小于40 4. 总体应该是由: D

.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任意个体组成 5.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 E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6. 抽样误差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7. 抽签的方法属于下列那种抽样: D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分级抽样

8. 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下列那类资料: B 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 9. 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D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试验 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E.以上都不对 10. 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B A.两样本均数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样本均数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 11. 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A.Sx B.S C.X D.CV

卫生统计学部分题库

对两个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46,P>0.05,说明两变量之间______. A.有相关关系 B.无任何关系 C.无直线相关关系 D.无因果关系 E.有伴随关系 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_____. A.直线相关分析 B.秩相关分析 C.直线回归分析 D.方差分析 E.病例对照研究 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应使用校正公式而未使用时,会导致。 A.χ2增大,P值减小 B.χ2减小,P值也减小 C.χ2增大,P值也增大 D.χ2减小,P值增大 E.视数据不同而异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比较两个率有无差别的无效假设为。 A.μ1=μ2 B.π1=π2 C.μ1≠μ2 D.π1≠π2 E.b=c 四格表χ2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 A.n>40且T>5 B.n<40且T>5 C.n>40且1<T<5 D.n<40且1<T<5 E.n>40且T<1 两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效的t检验公式中,位于分母位置上的是。 A.两样本均数之差 B.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方差 C.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标准误 D.两样本均数方差之差

E.两样本均数标准误之差 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作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假设检验______. A.t值不变 B.t值变小 C.t值变大 D.t值变小或变大 E.不能判断 在假设检验中,P值和α的关系为。 A.P值越大,α值就越大 B.P值越大,α值就越小 C.P值和α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D.P值和α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 E.P值的大小与α值的大小无关 t分布与正态分布存在如下哪一种关系。 A.二者均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B.曲线下中间95%面积对应的分位点均为±1.96 C.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二都分布一致 D.当样本含量无限大时,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一致 E.当总体均数增大时,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均向右移 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当样本含量增大时,均数也增大 B.均数总大于中位数 C.均数总大于标准差 D.均数是所有观察值的平均值 E.均数是最大和最小值的平均值 从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均数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下列哪一样本得到的估计精度高。 A.均数大的样本 B.均数小的样本 C.标准差小的样本 D.标准误小的样本 E.标准误大的样 以一定概率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宜采用。 A.抽样误差估计 B.点估计 C.参考值范围估计 D.区间估计

卫生统计学试题参考答案

医学统计方法选择题一: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概率P=0,则表示B A某事件必然发生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 3.抽签的方法属于 D 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E二级抽样 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分类资料E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 治疗人数8 23 6 3 1 该资料的类型是:D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6.样本是总体的C A有价值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 D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 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 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 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 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 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 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 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 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 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D A对照的原则B随机原则C重复原则 D交叉的原则E以上都不对 第八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全距E率 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C A X B G C M D S E CV 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 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

汇编语言复习题(附答案)

汇编语言复习题 注:蓝色标记的为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大家自己做一下或看以一下,认为不对的地方,可以提出来一起讨论一下,另外看一下课后老师布置的相应作业。在此文档最后最后附有课 后四、六章的答案,大家抓紧时间复习哦! 一、选择题 1. 把要执行的程序与库文件连接起来形成可执行文件的系统程序是(B )。 A. 汇编程序 B. 连接程序 C. 机器语言程序 D.源代码程序 2. 在8088/8086的寄存器组中,CPU确定下一条指令的物理地址时需要用到的寄存器对是 (C )。 A..SS 和SP B.DS 和DI C.CS 和IP D.ES 和SI 3. 为了使主机访问外设方便起见,外设中的每个寄存器给予一个(C )。 A.物理地址 B. 逻辑地址 C. 端口地址 D. 段地址 4. MOV AX, 3064H,该指令中源操作数采用的寻址方式是(A )。 A.立即 B. 直接 C. 寄存器相对 D. 寄存器间接 5. 换码指令的助记符是(C )。 A. XCHG B. LEAS C.XLAT D. MOV 6. 如果A> B (A、B有符号数)发生转移,应选择的条件转移指令是(JGE )。 7. 下列符号中,可用作标识符的是(C )。 A.MOV B.AX C.MSG1 D.1ABC 8. X DB 10H DUP (1 , 2)内存变量定义语句拥有了( A )个字节的存储空间。 A.20D B.10D C.20H D.10H 9. 当DF=0时,执行串操作指令MOVSB变址寄存器SI、DI的值将(C )。 A.不变 B. 减1 C. 加1 D. 无法确定 10. 如下指令可将AX寄存器内容改变的是(A )。 A. AND AX , BX B . TEST AX , BX C. CMP AX , BX D . XCHG AX , AX 11.16位CPU支持的I/O 地址范围是(D )。 A. 0~0FFFFFH B. 0~0FFFFH C. 0~0FFFH D. 0~0FFH 12. MUL CL指令实现的功能是(A )。 A.无符号乘法:AX AL X CL B.有符号乘法:AX AL X CL C.无符号乘法:DX AL X CL D .有符号乘法:DX AL X CL 13. DOS系统功能调用(INT 21H )中,显示字符串的功能号是(D )。 A.01H B.02H C.08H D. 09H 14. 在16位CPU读取指令时,需要用到的寄存器对是(C )。 A.SS 和SP B.DS 和DI C.CS 和IP D.ES 和SI 15. 下列指令中,源操作数(既第2操作数)属于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是(B )。 A.MOV AX,23H B. MOV AX,[BX+SI] C.SUB AX,[BX] D. ADD AX,BX 16. 有内存变量定义语句:VAR DW 10 DUP(1 , 2), 1234H, VAR的属性TYPE LENGTH和

卫生统计学试题

卫生统计学习题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 1985年某省农村30例6-7岁正常男童胸围(cm)测量结果如下:51.654. 154.056.9 57.755. 558.355. 453.857. 751.353. 857.354. 852.155. 354.854.7 53.457. 153.155. 951.454. 656.161. 859.356. 859.853.9 (1)试编制以上数据的频数表,绘制直方图,概括其分布特征。(2)用合适的统计量描述其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3)对样本进行正态性检验

第三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某地通过卫生服务的基线调查得到如下资料,试作如下分析:(1)计算全人口的性别比; (2)计算育龄妇女(15~49岁)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3)计算总负担系数; (4)计算老年人口系数 某地人口构成情况 年龄组(岁)男(%)女(%)年龄组(岁)男(%)女(%)0~ 4.24.045~ 2.42.7 5~ 3.23.150~ 2.12.4 10~ 4.44.255~ 1.2 2.2 15~ 5.55.360~ 1.3 2.4 20~

5.15.265~ 1.11.4 25~ 6.06.170~ 0.81.2 30~ 4.34.575~ 0.50.9 35~ 3.23.380~ 0.20.5 40~ 2.32.585~ 0.10.2 第四章常用概率分布 1.假定虚症患者中,气虚型占30%。现随机抽查30名虚症患者,求其中没有1名气虚型的概率、有4名气虚型的概率。 2.某溶液平均1毫升中含有大肠杆菌3个。摇均后,随机抽取1毫升该溶液,内含大肠杆菌2个和低于2个的概率各是多少? 3.某人群中12岁男童身高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均数为 144.00cm,标准差为 5.77cm,试估计

卫生统计学试题(含答案)

医学统计方法选择题一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l .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 A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 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 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 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 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 概率P=0,则表示B A 某事件必然发生 B 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D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 以上均不对 7. 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 A 统计设计 B 收集资料 C 整理资料 8. 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 A 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C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 ¬¬ 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 C D 分析资料 E 以上均不对 B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 D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 B 10. 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 A 对照的原则 B 随机原则 C 重复原则 D 交叉的原则 E 以上都不对 第八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1. 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全距 E 率 12. 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 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 A X B G C M D S E CV 13.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E 以上均不对 14. 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10、2、24+(小时), 问 3.抽签的方法属于 D A 分层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A 计数资料 B 计量资料 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 治愈 8 D 单纯随机抽样 E 二级抽样 5. 治疗结果 治疗人数 该资料的类型是: A 计数资料 6.样本是总体的 A 有价值的部分 D 任意一部分 显效 23 B C 等级资料 41 人, 好转 6 D 分类资料 治疗结果如下: 恶化 3 E 有序分类资料 计量资料 C B 有意义的部分 C 有代表性的部分 E 典型部分 C 无序分类资料 死亡 1 D 有序分类资料 E 数值变量资料 A 抽样误差 B 系统误差 C 随机误差 D 责任事故 E 以上都不对 C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卫生统计学试题6含答案

统计试题题库 1. 下列那个是对标化后总死亡率的正确描述? A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E.以上都不对 2. 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D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 3. 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是: D A.总例数大于40 B.理论数大于5 C.实际数均大于l 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 E.总例数小于40 4. 总体应该是由: D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任意个体组成 5.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 E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6. 抽样误差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7. 抽签的方法属于下列那种抽样: D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分级抽样

8. 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下列那类资料: B 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 9. 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D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试验 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E.以上都不对 10. 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B A.两样本均数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样本均数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 11. 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A.Sx B.S C.X D.CV

完整版汇编语言试题及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10CCCCAADACB 11-20.ADBBAADDCC 1.指令 JMP FAR PTR DONE 属于 ( C A.段内转移直接寻址 B.段内转移间接寻址 C.段间转移直接寻址 D.段间转移间接寻址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两个无符号数进行比较采用CMP 指令 ,对两个有符号数比较用CMP S 指令 B.对两个无符号数进行比较采用CMPS 指令 ,对两个有符号数比较用CM P 指令 C.对无符号数条件转移采用JAE/JNB 指令 ,对有符号数条件转移用JGE/J NL 指令 D.对无符号数条件转移采用JGE/JNL 指令 ,对有符号数条件转移用JAE/J NB 指令 3.一个有 128 个字的数据区 ,它的起始地址为 12ABH:00ABH, 请给出这个数据区最末一个字单元的物理地址是 ( A.12CSBH B.12B6BH

C.12C59H D.12BFEH 4.在下列指令的表示中 ,不正确的是 ( A.MOV AL,[BX+SI] B.JMP SHORT DONI C.DEC [BX] D.MUL CL 5.在进行二重循环程序设计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外循环初值应置外循环之外;内循环初值应置内循环之外,外循环之内 B.外循环初值应置外循环之内;内循环初值应置内循环之内 C.内、外循环初值都应置外循环之外 D.内、外循环初值都应置内循环之外,外循环之内 6.条件转移指令 JNE 的测试条件为 ( A.ZF=0 B.CF=0 C.ZF=1 D.CF=1 7.8086CPU在基址加变址的寻址方式中,变址寄存器可以为 ( A.BX 或 CX

卫生统计学考试重点总结复习

一、绪论 1.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确切的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变 量值的集合。 2.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所组成的集合。 3.参数:用样本的指标来推算或估计出来的,用来说明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4.统计量:根据观察值计算出来的量,是用来描述和分析样本的统计指标。 5.变量的类型及其转换: ①定性变量: a.分类变量(计数资料)i.二分类变量 ii.多项无序分类 b.有序变量(等级资料) ②定量变量: a.连续型变量 b.离散型变量 变量只能由“高级”向“低级”转化:定量→有序→分类→二值。 6.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些的数值。 7.卫生统计学的内容包括:统计学是一门处理数据中变异性的科学与艺术,内容包括收集、 分析、解释和表达数据,目的是求得可靠的结果。 8.卫生统计学: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医学实践来研究医学资料的搜 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一门学科。 9.卫生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有变异的事物。 10.统计工作的一般步骤:设计资料、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11.同质:指同一总体中个体的性质、影响条件、背景相同或非常相近。 12.变异:同一总体内的个体间存在差异又是绝对的,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13.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14.抽样误差: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从某一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所得样本统计量与 总体参数之间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率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①计算极差R、②确定组段数与组距(一般为8-15组)、③确定各组段的上下限、④列表。 2.频率分布表的用途: ①揭示频数分布的分布特点和分布类型,文献中常将频数表作为陈述资料的形式。 ②便于进一步计算统计指标和进行统计分布处理。 ③便于发现某些特大和特小的可疑值。 ④当样本含量比较大时,可用各组段的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3.中位数:指将原始观察值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后,位次居中的那个数。 4.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百分位数P75和百分位数P25之差,定义为Q=P75-P25,恰好包括总体中50%的个体观察值,用来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的指标。 5.标准差:即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是衡量对称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的指标,标准差大,则离 散度大,标准差小,则离散度小。 6.变异系数:变异的大小S相对于其平均水平X的百分比,主要用于量纲不同的变量间,或均数差别较大的变量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三、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构成比:说明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用百分数表示。 =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100% 2.相对数的类型:

卫生统计学题库

《卫生统计学》考试题库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三章正态分布 第四章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 第五章方差分析 第六章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第七章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及其应用 第八章χ2检验 第九章秩和检验 第十章回归与相关 第十一章常用统计图表 第十二章实验设计 第十三章调查设计

第十四章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第十五章寿命表 第十六章随访资料的生存分析 附录: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参数(parameter) 2. 统计量(statistic) 3. 总体 (population) 4. 样本(sample) 5. 同质(homogeneity) 6. 变异 (variation) 7. 概率 (probability) 8. 抽样误差 (sampling error) 二、单选题 1.在实际工作中,同质是指: A.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 B.研究对象的有关情况一样 C.被研究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相同 D.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很小 E.以上都对 2. 变异是指: A.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B.同质基础上,各观察单位之间的差异 C.各观察单位某测定值差异较大 D.各观察单位有关情况不同 E.以上都对3.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的个体之全部 B.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4. 统计中所说的样本是指: A.从总体中随意抽取一部分 B.有意识地选择总体中的典型部分 C.依照研究者的要求选取有意义的一部分 D.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以上都不是 5.按随机方法抽取的样本特点是:

汇编语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0CCCCAADACB 11-20.ADBBAADDCC 1.指令JMP FAR PTR DONE属于( C A.段内转移直接寻址 B.段内转移间接寻址 C.段间转移直接寻址 D.段间转移间接寻址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两个无符号数进行比较采用CMP指令,对两个有符号数比较用CMP S指令 B.对两个无符号数进行比较采用CMPS指令,对两个有符号数比较用CM P指令 C.对无符号数条件转移采用JAE/JNB指令,对有符号数条件转移用JGE/J NL指令 D.对无符号数条件转移采用JGE/JNL指令,对有符号数条件转移用JAE/J NB指令 3.一个有128个字的数据区,它的起始地址为12ABH:00ABH,请给出这个数据区最末一个字单元的物理地址是( A.12CSBH B.12B6BH

C.12C59H D.12BFEH 4.在下列指令的表示中,不正确的是( A.MOV AL,[BX+SI] B.JMP SHORT DONI C.DEC [BX] D.MUL CL 5.在进行二重循环程序设计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外循环初值应置外循环之外;内循环初值应置内循环之外,外循环之内 B.外循环初值应置外循环之内;内循环初值应置内循环之内 C.内、外循环初值都应置外循环之外 D.内、外循环初值都应置内循环之外,外循环之内 6.条件转移指令JNE的测试条件为( A.ZF=0 B.CF=0 C.ZF=1 D.CF=1 7.8086CPU在基址加变址的寻址方式中,变址寄存器可以为( A.BX或CX

B.CX或SI C.DX或SI D.SI或DI 8.已知BX=2000H,SI=1234H,则指令MOV AX,[BX+SI+2]的源操作在(中。 A.数据段中偏移量为3236H的字节 B.附加段中偏移量为3234H的字节 C.数据段中偏移量为3234H的字节 D.附加段中偏移量为3236H的字节 9.执行如下程序:( MOV AX,0 MOV AX,0 MOV BX,1 MOV CX,100 A:ADD AX,BX INC BX LOOP A HLT 执行后(BX=( A.99

卫生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要点

《卫生统计学》 一、名词解释 1.计量资料 2.计数资料 3.等级资料 4.总体 5.样本 6.抽样误差 7.频数表 8.算术均数 9.中位数 10.极差 11.方差 12.标准差 13.变异系数 14.正态分布 15.标准正态分布 16.统计推断 17.抽样误差 18.标准误 19.可信区间 20.参数估计 P的含义假设检验中21. 型错误II I型和22. 检验效能23. 24.检验水准方差分析25. 26.随机区组设计27.相对数- 1 - 28.标准化法 29.二项分布 30.Yates校正 31.非参数统计 32.直线回归 33.直线相关 34.相关系数 35.回归系数 36.人口总数 37.老年人口系数 38.围产儿死亡率 39.新生儿死亡率 40.婴儿死亡率 41.孕产妇死亡率 42.死因顺位 43.人口金字塔 二、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 A.样本B.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D.个体 2.总体是由(C )。 A.个体组成B.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D.研究指标组成 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D.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 B )。 A.参与个体数B.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A )。 - 2 - .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A .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B .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C .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D B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B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两者均改变 D .两者均不变C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 B.方差.变异系数 A D.标准差C.极差 D )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8.以下指标中( .几何均数 B A.算术均数 D.标准差C.中位数 )。9.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C B.中位数A.算术平均数 D.平均数C.几何均数 。)10.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可用(C 检验B.t A.方差分析 .方差齐性检验 D C.两者均可 ?。D 11.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等于(配伍???? A.--B.总误差总处理?????? D.---C.+处理总误差总处理误差??|X??|?,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的概率为5% 。12.在均数为标准差为( B tSst?1.96 C.D. A. B.?1.96??,,X20.0520.05X13.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检验假设是(D )。 A.各处理组样本均数相等B.各处理组总体均数相等 C.各处理组样本均数不相等D.各处理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 14.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感染率,但甲乡人口女多于男,而乙乡男多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D )。 2检验χB A.分别进行比较.两个率比较的 - 3 -

卫生统计学试卷(附答案)

2004~2005学年第(1)学期预防医学专业本科 期末考试试卷 (卫生统计学课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200 年月日午 —(北京时间)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A1、A2型题 A. 48.0 B. 49.0 C. 52.0 D .53.0 E.55.0 2. 比较7岁男童与17岁青年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 A. 极 差 B. 四分位数间距 C. 方差 D. 标准差 E. 变异系数 3. 根据观测结果,已建立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 2.0 3.0y x =+,该回归方程表示x 每增加1个单位,y 平均增加几个单位? A. 1 B. 2 C. 3 D. 4 E.5 4. 设从 5.11=μ的总体中作五次随机抽样(n =5),问哪一个样本的数据既精确又准确? A. 8,9,10,11,12 B. 6,8,10,12,14 C. 6,10,12,14,18 D. 8,10,12,14,16 E. 10,11,12,13,14 5. 为表示某地近20年来婴儿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宜绘制 A.散点图 B. 直条图 C. 百分条图 D. 普通线图 E. 直方图 6. 临床上用针灸治疗某型头痛,有效的概率为60%现用该法治疗5例,问其中至少2例有效的概率约为 A. 0.913 B. 0.087 C. 0.230 D.0.317 E. 以上都不对 7.二项分布、Poisson 分布、正态分布各有几个参数? A. 1,1,2 B. 2,1,2 C. 1,2,2 D. 2,2,2 E. 1,2,1 8. 假定某细菌的菌落数服从Poisson 分布,经观察得平均菌落数为9,问菌落数的标准差为: A. 18 B. 9 C. 3 D. 81 E. 27 9. 对于同一资料的直线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下列论断有几句是正确的? 相关系数越大,回归系数也越大。 相关系数与与回归系数符号一致。 相关系数的t r 等于回归系数的t b 。 相关系数描述关联关系,回归系数描述因果关系。 A.1句 B.2句 C. 3句 D. 4句 E. 0句 10.下列四句话有几句是正确的? 标准差是用来描述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的。 标准误是用来描述统计量的变异程度的。 t 检验只用于检验两样本均数的差别。 χ2可用来比较两个或多个率的差别。 A. 0句 B. 1句 C. 2句 D. 3句 E. 4句

《卫生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1.表示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C )。 A)标准差B)方差 C)均数标准误D)变异系数 2.抽样研究中,s为定值,若逐渐增大样本含量,则样本( B )。 A)标准误增大B)标准误减少 C)标准误不改变D)标准误的变化与样本含量无关 3.均数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均数( C )。 A)系统误差越大B)可靠程度越大 C)抽样误差越大D)可比性越差 4.假设已知某地35岁以上正常成年男性的收缩压的总体均数为120.2mmHg,标准差为11.2 mmHg,后者反映的是( A )。 A)个体变异B)抽样误差 C)总体均数不同D)抽样误差或总体均数不同 5.配对计数资料差别的卡方检验,其备择假设是( D )。 A)p1=p2 B)p1≠p2 C)B=C D)B≠C 6.下列关于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论述是正确的,除了( C )外。 A)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是一种常用的参数估计 B)总体均数可信区间所求的是在一定概率下的总体均数范围 C)求出总体均数可信区间后,即可推断总体均数肯定会在此范围内

D)95%是指此范围包含总体均数在内的可能性是95%,即估计错误的概率是5% 试题来源:【2016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宝典免 费下载】 小编教你如何快速通过公卫执业医师考试 查看其他试题,请扫描二维码,立即获得本 题库手机版详情咨询 7.总体率可信区间的估计符合下列( C )情况时,可以借用正态近似法处理。 A)样本例数n足够大时B)样本率p不太大时 C)np和n(1-p)大于5时D)p接近1或0时 8.正太近似法估计总体率95%可信区间用( D )。 A)p±1.96s B)p±1.96σ C)p±2.58σD)p±1.96sp 9.统计推断的内容( C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总体指标B)假设检验 C)A和B答案均是D)估计参考值范围 10.关于假设检验,下列哪个是正确的( A )。 A)检验假设是对总体作的某种假设 B)检验假设是对样本作的某种假设

汇编语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指令JMP FAR PTR DONE属于() A.段内转移直接寻址 B.段内转移间接寻址 C.段间转移直接寻址 D.段间转移间接寻址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两个无符号数进行比较采用CMP指令,对两个有符号数比较用CMPS 指令 B.对两个无符号数进行比较采用CMPS指令,对两个有符号数比较用CMP 指令 C.对无符号数条件转移采用JAE/JNB指令,对有符号数条件转移用JGE/JN L指令 D.对无符号数条件转移采用JGE/JNL指令,对有符号数条件转移用JAE/JN B指令 3.一个有128个字的数据区,它的起始地址为12ABH:00ABH,请给出这个数据区最末一个字单元的物理地址是() A.12C5BH B.12B6BH C.12C5AH D.12BFEH 4.在下列指令的表示中,不正确的是() A.MOV AL,[BX+SI] B.JMP SHORT DONI C.DEC [BX] D.MUL CL 5.在进行二重循环程序设计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外循环初值应置外循环之外;内循环初值应置内循环之外,外循环之内B.外循环初值应置外循环之内;内循环初值应置内循环之内 C.内、外循环初值都应置外循环之外 D.内、外循环初值都应置内循环之外,外循环之内 6.条件转移指令JNE的测试条件为() A.ZF=0 B.CF=0 C.ZF=1 D.CF=1 7.8086CPU在基址加变址的寻址方式中,变址寄存器可以为()A.BX或CX B.CX或SI C.DX或SI D.SI或DI 8.已知BX=2000H,SI=1234H,则指令MOV AX,[BX+SI+2]的源操作在()中。 A.数据段中偏移量为3236H的字节 B.附加段中偏移量为3234H的字节 C.数据段中偏移量为3234H的字节 D.附加段中偏移量为3236H的字节 9.执行如下程序:()

卫生统计学题库55974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最佳选择题 1.收集资料的方法是:E A.收集各种报表 B.收集各种工作记录 C.进行专题调查 D.进行科学实验 E.以上都对 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D A.调查资料、审核资料、整理资料 B.收集资料、审核资料、分析资料 C.调查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以上都对 3.在抽样研究中样本是:D A.总体中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意一部分 C.总体中典型部分 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E.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4.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关系是:C A.计量资料兼有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 B.计数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一些性质 C.等级资料兼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一些性质 D.计数资料有计量资料的一些性质 E.以上都不是 5.用图形表示某地解放以来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升降速度,宜绘制D : A.普通线图 B.直方图 C.构成比直条图 D.半对数线图 E.直条图 6.直方图可用于: A.某现象的内部构成 B.各现象的比较 C.某现象的比较 D.某现象的频数分布 E.某现象的发展速度 7.统计图表的要求是: A.简单明了 B.层次清楚 C.说明问题明确 D.避免臃肿复杂 E.以上都对 8.在列频数表时,分组数目一般为: A.5-10 B.8-15 C.10-30 D.15-20 E.>20 9.平均数作为一种统计指标是用来分析: A.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 C.等级分组资料 D.调查资料 E.以上都不对 10.表示变量值变异情况的常用指标是: A.全距 B.标准差 C.方差 D.变异系数 E.以上均是 11.确定正常人某个指标正常值范围时,调查对象是: A.从未患过病的人 B.健康达到了要求的人 C.排除影响被研究指标的疾病和因素的人 D.只患 过小病但不影响研究指标的人 E.排除了患过某病或接触过某因素的人 12.标准误: A.与标准差呈反比 B.与标准差呈正比 C.与标准差的平方呈反比 D.与标准差平方呈正比 E.以上都不对 13.是指: A.所有观察值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B.某一个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 C.所有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D.某些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E.所有含量相同的样本均数对总体均数的离散程度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