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京各区中考物理试题中的科普阅读题及答案(一)

2017北京各区中考物理试题中的科普阅读题及答案(一) 1,(海淀区)五、科普阅读题(共6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无针注射器》回答第41题。

无针注射器

“无针注射器”就是在注射药物时不借助针头,应用高压射流原理,使药液形成较细的液体流,瞬间穿透皮肤到达皮下的一种注射装置。

图31甲所示是某种弹簧机械式无针注射器,使用时通过注射器内的弹簧产生强大的动力,快速推动内部的活塞,推动注射器前端瓶内的药液,使其通过瓶前端的微孔,以“液体针”的形式瞬间穿过表皮细胞,渗透入皮下组织,完成注射。

图31乙所示是另一种电动式无针注射器。其内部有磁体和金属线圈,线圈与存放药物的瓶内活塞相连。通电时,电流的磁场与永磁体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强大助推力,推动活塞前进,在高压下,以接近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完成注射。

科研工作者还设计了其他类型的无针注射器。无针注射技术可以称为“医用注射技术的一次革命”,它能消除被注射者对针头的恐惧,减缓疼痛,并且环保无污染。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可以生产无针注射器的国家。

41.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弹簧机械式无针注射器内的弹簧产生强大的动力,这个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主要是由弹性势能转化为 。

(2)电动式无针注射器是依靠磁场对 有力的作用,推动活塞工作的。

(3)无针注射器与传统注射器相比,其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二)阅读《从宏观到微观》回答第42题。

从宏观到微观

仰望星空,群星闪耀,宇宙到底有多大呢?目前人类利用哈勃望远镜所观测到的空间最远已达1026m 的宇宙深处。宇宙中有数十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这数十亿星系中的一个。银图

31 甲 乙

河系中的太阳系是由太阳与围绕它运行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组成。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目前科学家们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已到达10-17m的微观领域,且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对他的学生说道:“你们看见远处那片树林了吗?由这里望去,它像一堵密不透风的绿墙。但走近一看,穿过它并不困难,它表面上是一堵坚硬的绿墙,其实是树干和枝叶编成的疏网……正像绿墙是由树干和枝叶组成似的,大自然的万物都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原子构成。”19世纪初道尔顿提出了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19世纪70年代,人们通过对气体放电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阴极射线。19世纪90年代,汤姆孙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速度很高的带负电的粒子组成,这种粒子就是“电子”,这说明了原子是可分的。20世纪初,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的中心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占很小的体积,但其密度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样。之后,科学家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的。自20世纪中叶起,人类为了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制造了各种类型的加速器,又发现了μ子,π介子、K介子、Λ超子、Σ超子及τ子等400余种粒子,这些粒子是比原子核更深层次的物质存在形式。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探索永不停止,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还有待于人们去揭开。

42.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银河系、地球、原子、太阳系

B.太阳系、银河系、生物体、原子

C.太阳系、地球、电子、原子

D.银河系、地球、原子、原子核

(2)自从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图32中所示的三种模型中与核式结构模型最为相似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23

A.“实心球”模型

B.“枣糕”模型

C.“行星”模型

(3)上述文章中,德谟克利特给他的学生讲解时所说的话,体现了一种常用的物理学方法,以下研究过程采用了这种方法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不同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B .把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的比值定义为速度

C .水压使水管中形成水流,类似的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

2,(西城区)五、科普阅读题(共6分,每小题3分)

4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太空“快递哥”天舟一号

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搭载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 的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天舟一号总长10.6米,舱体最

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约13吨,

运送能力6.5吨。是目前我国体积

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如图23

所示)。

作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重

要组成部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

主要任务是为空间站运送货物和推

进剂等物资,为人类长期留驻太空

提供保障。因此,人们将其形象地

称为太空“快递小哥”。为了让这一

“高重量级”的“快递员”安然升

空,中国科技工作者为其配备了

100%国产的关键元器件,其中,新 研发设备近40% 。

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交会对接后,天舟一号关闭交会

接设备,进行对接通道复压和检漏,以及设置组合体运行状态,并由天宫二号控制组合

体转入天宫二号在后、天舟一号在前的飞行姿态,做好推进剂补加试验相关准备工作。

4月27日19时07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

剂在轨补加试验,这标志着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

加技术,填补了我国航天领域的空白,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为我

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扫清了能源供给上的障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

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

为祖国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点赞!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32

(2)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完成交会对接后,推进剂在轨补加的过程中,天舟一号相对

于天宫二号是相对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3)小亮根据上文中的信息,计算出天舟一号推进舱和货物舱的总体积V =πr 2h=3.14

×(1.675m)2×10.6m ≈93.38m 3。你认为小亮的计算结果 天舟一号推进舱

和货物舱的实际总体积。(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共 享 单 车

骑自行车出行有很多益处,不仅可以节能减排、缓解交通压力,而且骑车时,人需

要消耗体能,可以强身健体。一个成年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所受阻力大约20N 。

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推出了多种新型共享单车,北京市的许多街道旁也随处可见,

如图24所示。这种单车外观结构简单,单车的质量约25kg ,比普通自行车质量要大些。

单车的车锁内集成了嵌入式芯片、GPS 定位模块和SIM 卡等,便于监控单车的具体

位置和状态,其工作原理如图25所示。用户可使用手机下载单车APP ,查看并找到单

车的位置,然后用手机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通过手机网络发送电磁波到云端请求解锁,云端收到请求后识别该车辆并发送解锁指令,单车执行解锁指令自动开锁,用户便可以

开始骑行,手机APP 就显示计时、计价等信息。

此外,此种单车的第一代,当用户在骑行过程中踩动脚踏板,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

能,为车内蓄电池充电,以满足单车定位和自动开锁等过程中的用电需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种单车和手机之间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

(2)此种单车的第一代,在骑行过程中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是利用 现象

实现的。

(3)成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每秒钟平均消耗的能量约为

J 。

3,(门头沟区)五、科普阅读题(共6分,每小题3分)

41.(一)阅读《空中自行车》.

空中自行车

骑自行车走钢丝,这么惊险刺激的场面相信您也只在杂技表演中见过吧.在中国图24 图25 扫描二维码

计费结果等信息 状态和定位上报 请求解锁 解锁 云端系统

科技馆二层“探索发现”A厅就有这样一件展品(如图所示).高空中有一条钢丝绳,钢丝绳上有一辆独轮车,独轮车下方连接有配重装置,连接杆可伸缩调节长度.自行车加上配重后,人、车、配重组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重心在钢丝绳下方.支点在车轮与钢丝绳交接处,因此重心低于支点,实现了“稳定平衡”.因此,只要骑行人和车形成的合力矩小于配重形成的力矩时,任凭人和车怎样倾斜,都能够回复到平衡状态,而不会掉下来.那什么是重心呢?我们知道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心是任何物体的平衡点.重心与物体的平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比如说高高的塔式起重机之所以能稳稳地把成吨的器材举上高楼,就是在其下边的压重架里放入很重的钢锭作为配重,把重心降下来了,提高了稳度.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使用配重来提高稳度了.明代航海家郑和在帆船的底舱里放置了大量的砂石当配重压载物,降低了船的重心,提高了船的稳度,在惊涛骇浪中穿越了太平洋、印度洋,访问了30多个国.

(1)空中自行车采用使用降低重心的;

(2)空中自行车,人、车、配重组成一个系统,重心支点,实现“稳定平衡”;

(3)通过阅读材料,请列举出改变重心从而提高物体稳度的一项应用:.

42.(二)阅读《可燃冰》

可燃冰

据新华社消息,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预计在2030年以前将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总指挥叶建良表示,从5月10日正式出气试点火成功,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连续开采八天了,日产超过一万立方米以上,最高日产达到了3.5万立方米,这种连续稳定的出气,达到了我们原来预定的目标.

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可燃冰储量巨大,所含有机碳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我国管辖海域和陆区蕴藏有丰富的可燃冰资源.通过勘查,2016年,在我国海域,已圈定了6个可燃冰成矿远景区,在青南藏北已优选了9个有利区块,据预测,我国可燃冰远景资源量超过1000亿吨油当量,潜力巨大.因绝大部分埋藏于海底,所以可燃冰开采难度十分巨大.目前,日本、加拿大等国都在加紧对这种未来能源进行试开采尝试,但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或未达到连续产气的预定目标.

据了解,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现场距香港约285公里,采气点位于水深1266米海底下200米的海床中.自5月10日正式出气至今,已累计产出超12万立方米甲烷含量高达99.5%的天然气.实现连续超一周的稳定产气,标志着我国进行的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宣告成功.天然气水合物的试开采一直是一项世界性难题.2013年日本曾尝试进行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试开采工作,虽然成功出气,但六天之后,由于泥沙堵住了钻井通道,试采被迫停止.

这一次,我国科学家利用降压法,将海底原本稳定的压力降低,从而打破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成藏条件,之后再将分散在类似海绵空隙中一样的可燃冰聚集,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套水、沙、气分离核心技术最终将天然气取出.叶建良表示,我们这次运用了地层流体抽取法,从单纯考虑降压变成了关注流体的抽取,通过保证流体的抽取来实现稳定的降压.降压方案充分体现了优越性,也是保证我们这次试采成功一个关键因素,这也是在国际上从理论到技术方法的一个创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此次试开采成功,不仅表明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开发的核心技术得到验证,也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综合实力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1)从5月10日正式出气试点火成功,到目前为止,若最高日产可燃冰完全燃

烧可以放出J的热量(可燃冰的热值取3.6×107 J/m3);

(2)我国科学家利用,从单纯考虑降压变成了关注流体的抽取,通过保证流体的抽取来实现稳定的降压;

(3)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现场距香港约285公里,采气点位于水深1266米海底下的海床中,则海床受到的压强为Pa(g取10N/kg,海水的密度取1.0×103 kg/m3).

4,(通州区)五、科普阅读题(共6分,每小题3分)

39.(一)阅读《半潜船》,回答:

半潜船

2017年3月25日,经过连续590天奋战,在位于韩国西南海面上,上海打捞局成功实施“钢梁托底”整体起浮技术,于44米深海下,让沉没近3年的韩国“世越号”重见天日,表明中国救捞技术和实力真正处于世界之最.“世越号”被我国制造的世界最大起重船“振华号”抬离海底,向上提升一定高度后,平移放置在半潜船甲板上,半潜船依靠海水产生的巨大浮力将“世越号”托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半潜船主要由船身和船楼两部分组成,图乙为半潜船的侧面结构示意图,船身内部有多个由不同空气压缩机控制的独立工作的管状压载水舱.

半潜船在工作时,会像潜水艇一样,通过调整船身压载水量,平稳地将一个足球场大小的船身甲板潜入10﹣30米深的水下,只露出船楼建筑.然后等需要装运的货物(如游艇、潜艇、驳船、钻井平台等)被拖拽到已经潜入水下的装货甲板上方时,启动大型空气压缩机,将半潜船压载水舱的压载水排出船体,使船身连同甲板上的承载货物一起浮出水面.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半潜船是通过改变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2)在半潜船船身从最大潜深上升至甲板与海平面相平的过程中,船身所受浮

力.

(3)打捞“世越号”时,韩国方面要求“世越号”船体残骸要始终保持在水中的横卧状态放置在半潜船上,由于残骸质量分布不均匀,可能会造成半潜船出水后发生倾斜,有再次落入水中的可能甚至有连带半潜船一起倾覆的危险,请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40.(二)阅读《“煤改气”与燃气蒸汽锅炉》,回答:

“煤改气”与燃气蒸汽锅炉

当前,大量散烧煤消费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数据显示,我国直接燃烧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占全国总量的86%,产生的PM2.5占总量的50%以上,把工业锅炉、居民取暖等用煤改为用电或气,可以大幅减少直燃煤,极大改善空气质量.

针对燃煤取暖对空气污染的贡献率高(我市约为22.4%)这一问题,北京市启动了农村地区“煤改电”“煤改气”工程,即用清洁能源替代燃煤.北京市“煤改气”工程使用天然气作为气源,因为天然气的热值为 3.8×107J/m3,远高于人工煤气的热值1.5×107J/m3.

如图所示的燃气蒸汽锅炉,是用天然气、液化气、人工煤气等气体作燃料在锅炉中燃烧,燃烧后的高温烟气通过烟气导管在水套内、外、中管里盘绕,最终经烟囱排出炉外.此过程中气体燃料燃烧释放出来的能量不断传递给水套中的水,使其温度升高并产生带压蒸汽形成热动力.

燃气蒸汽锅炉是整个水暖系统的核心,那么,它就不得不对水暖的能耗问题承担主要责任.让我们看一下藏在锅炉背后的秘密:锅炉“热效率”.

所有生产燃气锅炉的厂家均声称其“锅炉热效率达到了90%以上”.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认为:天然气在锅炉中燃烧释放的能量至少有90%都被水吸收了呢?错!锅炉“热效率”是指锅炉将煤气、天然气等转换成热能的能力,也就是锅炉内燃料充分燃烧的能力,即燃料在锅炉中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等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之比.至于水在锅炉中被加热吸收的热量与锅炉内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比,可以用“热交换率”来描述,与锅炉“热效率”的含义不同.燃气锅炉烟囱口的废气温度越高说明该锅炉的“热交换率”越低,大量的热能没有被水吸收而随着烟气被白白地排到了室外空气中了.经实地测试,某知名品牌燃气锅炉烟囱出风口的温度为120℃,而绝大多数家用燃气锅炉烟囱的出风口温度都在16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200℃.那么降低燃气锅炉烟囱的出风口温度将是提高锅炉“热交换率”的有效途径.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当前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图22 (2)若某品牌燃气锅炉的“热效率”为90%,该锅炉燃烧10m 3天然气能放出 J 热量.

(3)在燃烧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燃气锅炉的“热交换率”?请至少写出一条具体建议 .

5,(房山区)五、科普阅读题(共6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C919首飞成功》回答41题。

C919首飞成功

km/h )。

C 是C hina 的首字母,也是商飞英文缩写COMAC 的首

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中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41.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C919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 。(选填“增加”或“减小”)

(2)C919的最高速度约为__________km/h 。(选填“500”或“1000”)

(3)研制C919客机的102项关键技术有 。(列举一项即可)

(二)阅读《原子能》回答42题。

原子核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从一种原子核变化成为另一种原子核)往往伴随着能力的释放。目前人们开发核能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重元素的裂变,如铀的裂变;另一种是轻元素的聚变,如氘、氚、锂等。1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超过2000千克煤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1克氘经过核聚变可能提供相当于10000升汽油完全燃烧后释放出的能量。根据统计,10吨氦-3就能提供中国一年所需的能源总量。

42.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由_______、________组成。

(2)目前人们开发核能的两种方法有核裂变和___________。

6,五、科普阅读题(共6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热传导》回答40题。

热传导

热传递是指热力学过程中改变系统状态的方式之一 ,另一种方式为

做功。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温度差,就会有热传

递现象发生。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

如图20所示,用凡士林在金属棒上粘几根火柴,然后用酒精灯给金

属棒的A 端加热。 可以看到,离A 端最近的火柴先掉下,然后其它几根

火柴依次掉下,离A 端越远的火柴掉下得越迟。这表明,热是从金属棒

温度高的一端沿着金属棒传到温度低的一端。这种现象就是热传导现象。

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低的部分,叫做传导。各种物质都能够传导热,但是不同物质传导热的本领不同。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瓷、木头、棉花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

40.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 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

(2)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低的部分,叫做 。

(3)把钢勺和瓷勺同时放在热汤里面,钢勺柄很快就烫手,瓷勺柄很久也不烫手。这是

因为 。

(二)阅读《月球远离没你想得那么严重》回答41题。

月球远离没你想得那么严重

人们往往习惯了很多熟悉事物的存在,比如月球,鲜有人会想起有一天它会远离地球。然而,也有一些人会“先知先觉”。2月28日,一篇题为“月球正缓慢远离地球,地球终将面临一场浩劫”的文章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月球真的会离我们远去吗?

月球确实在远离地球!

“月球远离地球,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中国科学院天文台科技传播中心主任、行星科学家郑永春研究员说,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月球大约形成于45亿年前,在那之后它便一直在逐渐远离地球。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家就测算出月球正以大约每年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他们从地球上发射一束激光,使其从当年美国阿波罗计划期间在月面上安臵的反射镜上反射回来,并测量激光从月球来回的间隔时间,由于光速在真空中是一定的,于是在扣除一些干扰项并做出一定误差校准之后,就可以推算出非常精确的地月距离值图

20

了。

至于月球远离地球的原因,郑永春解释称,这种远离主要是地球潮汐力作用的结果。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但与此同时,月球也会对地球施加引力影响,从而造成地球上出现海洋潮汐和板块固体潮。由于地球自转速度比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速度更快,因此地球上的潮汐隆起块总会比月球前进的更快一些,这就像是地球在“拖着”月球向前转。于是,地球的一部分能量会被转移给月球,从而导致月球获得额外能量,越来越远离地球。41.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测量月球和地球的距离的方法可以用作测量

A. 测量海底深度

B. 对着山崖喊话听回声测量人到山崖的距离

C. 测量操场一圈的长度

D. 测量楼房的高度

(2)文中描述“月球获得额外能量,越来越远离地球”,那么对月球做功的物体是

A. 月球

B. 地球

C.太阳

2017北京各区中考物理试题中的科普阅读题及答案(一) 答案

1,五、科普阅读题(共6分,每小题3分)

41.(1)动能 (2)通电导体 (3)消除恐惧、减缓疼痛、环保无污染(写出一点即可)

42.(1)D (2)C (3)C

2,五、科普阅读题:(每题3分,共6分)

3,五、科普阅读题(共6分,每小题3分)

41.(一)阅读《空中自行车》

(1)增加配重;(2)低于;(3)塔式起重机.

42.(二)阅读《可燃冰》

(1)1.26×l012;(2)地层流体抽取法;(3)1.266×l07

4,,五、科普阅读题(共6分,每小题3分)

39.(一)阅读《半潜船》,回答:

答案为:(1)自身重;(2)不变;(3)调整空气压缩机功率,使压载水舱里的水量与残骸质量分布相匹配.

40.(二)阅读《“煤改气”与燃气蒸汽锅炉》,回答:

答案为:(1)大量散烧煤消费;(2)3.42×108;

(3)降低燃气锅炉烟囱的出风口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