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针灸配方

特效针灸配方
特效针灸配方

特效针灸配方

虚喘——足三里。

虚喘须寻三里穴。(席)

食癖气块——手三里、足三里。

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席)

胃中有积——璇玑、三里。

胃中有积刺璇玑,三里功多人不知。(席)

胸满不思食——阴陵泉、承山。

阴陵泉治心胸满,针到承山饮食思。(席)

小肠气痛——大杼、长强。

杼若连长强寻,小肠气痛即行针。(席)

水肿——水分、气海。

水肿水分兼气海,皮内随针气自消。(席)

腹痛——公孙、内关。

腹痛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席)

阳明恶吐——风府、上脘。

阳明二日寻风府,呕吐还须上脘疗。(席)

男子痃癖——三里。

男子痃癖三里高。(席)

膀胱气才——风府、三里。

从来风府最难针,却用功夫席浅深,倘无膀胱气未散,更宜三里穴中寻。(席)小腹痛——照海、阴交、曲泉、关元、气海。

若是七疝小腹痛,照海阴交曲泉针,又不应时针气海,关元同泄效如神。

脐腹痛——阴交、涌泉。

小肠气撮痛连脐,速泻阴交莫在迟,良久涌泉针取气,此中玄妙少人知。(席)痃疝——期门、大敦。

期门大敦能治坚痃疝气。(玉赋)

心闷——劳宫、大陵。

劳宫大陵可疗心闷疮痍。(玉赋)

心悸虚烦——三里。

心悸虚烦刺三里。(玉赋)

脾泄一—天枢。

天枢理感患脾泄之危。(玉赋)

盅胀——三阴交、水分、三里。

阴交水分三里盅胀宜刺。(玉赋)

热壅三焦——关冲。

脾虚黄疸——腕骨、中脘。

脾虚黄疸,腕骨中腕何疑。(玉赋)

饱满气逆——足三里。

欲调满之气逆,三里可胜。(玉赋)

翻胃——中魁。

中魁理翻胃而即愈(玉赋)

心惊——通里。

通里疗心惊而瘥。(玉赋)

腹疾有块——内关、照海。

取内关于照海,医腹疾之块。(玉赋)

九种心痛——上脘、中脘。

上脘中脘疗九种之心痛。(玉赋)

腹痛便秘——大陵、外关、支沟。

肚痛秘结,大陵合外关于支沟。(玉赋)

胸结——涌泉。

胸结身黄,取涌泉而即可。(通)

腹胀血膨——期门。

期门罢胸满血膨而可也。(通)

七疝偏坠——大敦。

稽夫大敦去七疝之偏坠。(通)

腹胀——内庭。

腹膨而胀,夺内庭以休尺。(通)

胃心痛——劳宫。

劳宫退胃心痛亦何疑。(通)

心胸痛——大陵。

心胸病求掌后之大陵。(通)

腹痛——阴谷。

连脐腹痛泻足少阴之水。(通)

肋胁下疼痛——阳陵泉。

肋下胁边者,刺阳陵泉而即止。(通)

心下寒——少泽。

少泽应除心下寒。(灵)

腹坚——中脘、下脘。

中脘下脘治腹坚。(灵)

胸中之病——内关。

胸中之病内关担。(兰)

脐下病——公孙。

脐下公孙用法拦。(兰)

腹中气块——内关。

腹中气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八法有名阴维穴,腹中之疾永安康。(玉歌)腹痛——大陵、外关、支沟。

腹中疼痛亦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若是胁痛并便秘,支沟妙效非常。(玉歌)脾病——间使。

脾家之症是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玉歌)心痛——上脘、中脘。

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玉歌)翻胃——中魁。

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穴莫教偏。(玉歌)

腹胀——内庭、临泣。

小腹胀满气攻心,内庭二穴要先针,两足有水临泣泻,无水方能病不侵。(玉歌)心胸痛——大陵。

心胸之病大陵泻,气攻胸腹一般针。(玉歌)

腹满虚胀——水分、水道、三里、阴交。

水病之疾最难熬,腹满虚胀不肯消,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针三里及阴交。(玉歌)肾气冲心——关元、带脉。

肾气冲心得几时,须用金针疾自除,若得关元并带脉,四海谁不仰明医。(玉歌)脾泄——天枢。

脾泄之症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差,此是五脏脾虚疾,艾火多添病不加。(玉歌)心脾疼痛——上脘。

心脾疼痛上脘先。(胜)

胃冷——下脘。

胃冷下脘却为良。(胜)

心疼——巨阙。

霍乱心疼吐痰涎,巨阙着艾便安然。(胜)

脾心痛——公孙。

脾心痛急寻公孙。(胜)

痞满——章门。

终年或变劳层者,痞满脐旁章门诀。(胜)

吞酸——膻中。

噎气吞酸食不投,膻中七壮除膈热。(胜)

腹胀——水分。

腹胀水分多得力。(胜)

霍乱——中脘、三里、内诞。

霍乱中脘可入深,三里内诞泻几许。(杂)

心痛——劳宫、不泽。

心痛翻胃刺劳宫,寒者少泽细手指。(杂)

胁痛——阳陵泉。

胁痛只须阳陵泉。(杂)

腹痛——公孙、内关。

腹痛公孙内关尔。(杂)

心胸痞满——阴陵泉、承山。

心胸痞满阴陵泉,针到承山饮食美。(杂)

泄泻——三里、内庭。

泄泻肚腹诸般疾,三里内庭功无比。(杂)

胀满水肿——水分、中脘、腹溜、三里。

水肿水分与复溜,胀满中脘三里揣。(杂)

内伤食积——手三里、足三里、璇玑。

内伤食积针三里,璇玑想应块亦消。(杂)

10、腰背部

背连腰痛——白环、委中。

背连腰痛,白环委中曾经。(百)

脊强——水道、筋缩。

脊强兮,水道筋缩。(百)

痉病——颅息。

痉病非颅息而不愈。(百)

肩背腰腿疾——申脉(阳?)、后溪(督脉)、外痒(阳维)临泣(带脉)。阳?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标)

腰痛——委中。

委中专治腰间痛。(席)

脚膝肿——至阴。

脚膝肿时寻至阴。(席)

气滞腰痛——横骨、大都。

气滞腰痛不能立,横骨大都宜急救。(席)

肩背风劳——肺俞、三间。

更有三间肾俞妙,善除肩背浮风劳。(席)

腰痛——委中。

委中腰痛脚挛急,取得其经血自调。(席)

髋骨腿疼——三里、复溜。

髋骨腿疼三里泻,复溜气滞便离腰。(席)

肩背痛——中渚。

久患伤寒肩背疼,但针中渚得其宜。(席)

肩痛连脐——手三里。

肩上痛连脐不休,手中三时便须求,下针麻重即须泻,得气之时不用留。(席)腰胯痛——三里、气海。

腰连胯痛急必大,便于三里攻其隘,下针一泻三补之,气上攻噎只管住,噎不住时,气海灸,定泻一时立便瘥。(席)

膂痛——身柱。

身柱蠲嗽,能除膂痛。(玉赋)

伛偻——风池、绝骨。

风池、绝骨而疗乎伛偻。(玉赋)

痿伛——人中、曲池。

人中曲池可治其痿伛。(玉赋)

肩脊痛——五枢、背缝。

肩痛——肩髃。

风温传于两肩,肩髃可疗。(玉赋)

腰脊闪痛——人中、委中。

人中委中除腰脊闪痛之难制。(玉赋)

肾败腰痛——带脉、关元(多灸)。

带脉关元多灸,肾败堪攻。(玉赋)

脊膂强痛——人中。

人中除脊膂之强痛。(通)

泻肾——然谷。

然谷泻肾。(通)

腰痛——肾俞。

肾俞把腰疼而泻尽。(通)

肩背患——手三里。

肩背患,责肘前之三里。(通)

冷痹肾败——足三里。

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士。(通)

脊间心后病——中渚。

脊间心后者,针中渚而立愈。(通)

腰脚痛——委中。

腰脚痛在委中而已矣。(通)

腰痛——委中。

五般腰痛委中安。(灵)

脾俞(髀枢)不动——丘墟。

脾俞不动泻丘墟。(灵)

浮肿——复溜。

复溜治肿如神医。(灵)

水肿——水分。

水肿水分灸亦安。(灵)

脊背强痛——人中、委中。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玉歌)腰痛——肾俞。

肾弱腰痛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玉歌)背痛——中渚。

脾疼背痛中渚泻。(胜)

腰痛——中空穴(中?)

腰痛中空穴最奇。(胜)

脊间疼——中渚。

脊间心后称中渚。(杂)

腰痛——环跳、委中、昆仑。

腰痛环跳委中神,若连背痛昆仑武。(杂)

腰痛连腿——腕骨、三里。

腰痛环跳委中神,若连背痛昆仓武。(杂)

腰连足痛——环跳、行间、风市。

腰连脚痛怎生医,环跳行间与风市。(杂)

腰酸痛——阿是穴。如慢性以及肾虚者,加拨火罐。

11、二阴部

小便赤涩——兑端。

小使赤涩,兑端独泻太阳经。(百)

肠风下血——长强、承山。

刺长强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百)

白浊遗精——阴交、气海。

针三阴于气海,专司白浊久遗精。(百)

五淋——肓俞、横骨。

且如肓俞横骨,泻五淋之久积。(百)

痔瘤——商丘。

商丘痔瘤而最良。(百)

脱肛——百会、尾翳。

脱肛百会尾翳之所。(百)

无子——阴交、石关。

无子搜阴交石关之乡。(百)

积痢——中脘、外丘。

中脘主乎积痢,外丘收乎大肠。(肠)

水蛊——偏历。

刺偏历得小便,医大人之水蛊。(标)

五淋——气海、三里。

气海专能治五淋,更针三里随呼吸。(席)

小便不禁——关元。

小便不禁关元好。(席)

大便闭涩——大敦。

大便闭涩大敦烧。(席)

痔漏——二白。

二白医痔漏。(玉赋)

疝气——大敦。

大敦去疝气。(玉赋)

便多——命门、肾俞。

老者便多,命门兼肾俞而着艾。(玉赋)

痔疾——长强、承山。

长强承山灸痔最妙。(玉赋)

便秘——照海、支沟。

照海支沟通大便之秘。(玉赋)

痢疾——百会、鸠尾。

百会鸠尾治痢疾。(灵)

大小便——大肠俞、小肠俞。

大小肠俞大小便。(灵)

五淋——气海、血海。

气海血海疗五淋。(灵)

偏坠——大敦。

大敦二穴主偏坠。(灵)

痔漏——二白穴(间使)

痔漏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艰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中寻。(玉歌)尿濒——命门、肾俞。

肾败腰虚小便频,夜间起止苦劳神,命门若得金针助,肾俞艾灸起遭?(玉歌)痔漏——承山、长强。

九般痔漏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长强一穴是,呻吟大痛穴为真。

遗精——心俞、白环俞。

胆寒由是怕惊心,遗精白浊实难禁,夜梦鬼交心俞治,白环俞治一般针。(玉歌)大便秘结——照海、支沟。

大便秘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玉歌)疝气——大敦。

七般疝气取大敦,穴法由来指侧间,诸经具载三毛处,不与师传隔万山。(玉歌)疝气——关元、大敦。

肾强疝气发甚频,气上攻心似死人,关元兼刺大敦穴,此法亲传使得真。(玉歌)闭结——支沟。

筋痛闭结支沟穴。(胜)

泄泻——天枢。

肠鸣大便时泄泻,脐旁二寸灸天枢。(玉赋)疝气——大敦。

灸罢大敦除疝气。(胜)

肠风——长强。

痔疾肠风长强期。(胜)

小便频——肾俞。

肾败腰痛小便频,督脉两边肾俞除。(胜)痢疾——合谷、三里、中膂。

痢疾合谷三里宜,甚者必须兼中膂。(杂)七疝——大敦、太冲。

七疝大敦与太冲。(杂)

五淋——血海。

五淋血海通男妇。(杂)

大便虚秘——支沟、足三里。

大便虚秘支沟,泻足三里效可拟。(杂)

热淋——长强、大敦、阳陵泉。

热秘气秘先长强,大敦阳陵堪调护。(杂)小便不通——阴陵泉、足三里。

小便不通阴陵泉,三里泻下溺如注。(杂)12、寒热

热病汗不出——大都、经渠。

热病汗出,大都更接于经渠。(百)

发热——少冲、曲池。

发热仗少冲、曲池之津。(百)

岁热时行——陶道、肺俞。

岁热时行,陶道复求肺俞理。(百)

温寒湿热——下髎。

温寒湿热下髎定。(百)

阙热厥寒——涌泉。

厥寒厥热涌泉清。(百)

寒栗恶寒——二间、阴郄。

寒栗恶寒二间疏通,阴郄暗。(百)

劳瘵传尸——魄户、膏肓。

劳瘵传尸,趋魄户膏肓之路。(百)

中邪霍乱——阴谷、三里。

中邪霍乱寻阴谷三里之路。(百)

盗汗——阴郄、后溪。

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百)

疼痒——至阴、尾翳。

至阴尾翳疗痒疾痛多。(百)

热极——肩髃、阳溪。

肩髃、阳溪,消隐中之热极。(百)

寒疟——商阳、太溪。(百)

寒疟商阳太溪验。(百)

寒热痹痛——四关(合谷、太冲)。

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标)

体热劳嗽——魄户(泻)。

体热劳嗽而泻魄户。(标)

虚损——天枢。

虚损天枢而可取。(标)

伤寒——期门。

期门穴主治伤寒,六日过经尤未汗。(席)

伤寒——风府、风池。

风府风池寻得到,伤寒百病一时消。(席)

疟疾——间使。

间使剿疟疾。(玉赋)

瘰疬瘾疹——天井。

天井治瘰疬瘾疹。(玉赋)

时疟阂疟——后溪。

时疟阂疟寻后溪。(玉赋)

伤寒——期门。

期门刺伤寒未解,经不再传。(玉赋)

伤寒无汗——复溜。

伤寒无汗,攻复溜宜泻。(玉赋)

伤寒有汗——合谷。

伤寒有汗取合谷当随。(玉赋)

虚汗——百劳。

百劳止虚汗。(玉赋)

热壅——少冲。

又若心虚热壅,少冲明于济夺。(玉赋)

疟疾——间使。

疟生寒热兮,仗间使以扶持。(通)

伤寒——期门。

伤寒过经期门愈。(灵)

寒热——申脉。

申脉能除寒与热,头风偏正及心惊,耳鸣鼻衄胸中满,好把金针此穴明。(兰)伤寒无汗——合谷(补)、复溜(泻)。

无汗更将合谷补,复溜穴泻好施针。(兰)

汗多——合谷(补)。

倘若汗我流不绝,合谷收补效如神。(兰)

疟疾——后溪。

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即时轻。

盗汗——百劳。

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玉歌)无汗——复溜(泻)有汗一合谷。

无汗伤寒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若然下脉皆微细,金针一补脉还浮。(玉赋)] 伤寒——期门、三里。

伤寒过经尤未解,须向期门穴上针,忽然气喘攻胸膈,三里泻多须用心。(玉歌)五疟——间使、大杼。

五疟寒多热更多,间使大杼真妙穴。(胜)

13、精气神

梦魇不宁——历兑、隐白。

梦魇不宁,历兑相谐于隐白。(百)

发狂奔走——上脘、神门。

发狂奔下次上脘同起于神门。(百)

惊悸怔忡——阳交、解溪。

惊悸怔忡取阳交解溪勿误。(百)

反长悲哭——天冲、大横。

反长悲哭仗天冲、大横须精。(百)

癫疾——身柱、本神。

癫疾身柱本神令。(百)

风痫——神道、心俞。

风痫常发,神道须还心俞宁。(百)

痫——鸠尾、涌泉。

鸠尾能治五般痫,若下涌泉人不死。(席)

癫——人中、十三鬼穴(人中|、少商、隐白、大陵、申脉、风府、颊车、承浆、劳宫、上星、会阴、曲池、舌下缝、后溪、间使)。

人中治癫功最高,十三鬼穴不须饶。(席)

气不调——肩井、三里。

若针肩井及三里,不刺之时气未调。(席)

虚劳——膏补虚劳。(玉赋)

呆痴笑眺——神门。

神门治呆痴笑眺。(玉赋)

黄疸神疲——至阳。

至阳却疸,善治神疲。(玉赋)

癫痫——鸠尾。

鸠尾针癫痫已发,慎其妄施。(玉赋)

脉沉——复溜。

要起立脉之沉匿,复溜称神。(玉赋)

梦遗——心俞、肾俞。

心俞肾俞治腰肾虚乏之梦遗。(玉赋)

尸劳——涌泉、关元、丰隆。

涌泉关无丰隆,为治尸劳之例。(玉赋)

惊搐——印堂。

印堂治惊搐。(玉赋)

呆痴——神门。

神门除心性之呆痴。(通)

癫痫狂——后溪。

癫痫狂兮,凭后溪而疗是。(通)

五劳——足三里。

三里却五劳之赢瘦。(通)

黄疸——腕骨。

固知腕骨祛黄。(通)

气上壅——足三里。

治气上壅足三里。(灵)

癫——水沟、间使。

水沟间使治邪癫。(灵)

身倦——劳宫。

劳宫医得身劳倦。(灵)

癫狂——后溪。

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穴治还轻。(兰)

中风不语——顶门(囟会)、百会。

中风不语最难难,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即时苏醒免危。(玉歌)中风——中冲、人中。

中风之症症非轻,中冲二穴可安宁,先补后泻如无应,再刺人中立便轻。(玉歌)胆寒心虚——少冲。

胆寒心虚病如何,少冲二穴最功多,刺入三公不着艾,金针用后自平和。(玉歌)瘾疹——天井。

如今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天井二穴。

多着艾,纵生瘰疬灸皆安。(玉歌)

痴呆——神门。

痴呆之症不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工得穴真。(玉歌)黄疸——至阳。

至阳亦治黄疸病,先补后泻效分明。(玉歌)

强壮——膏肓。

膏肓二穴治病强,些穴原来难席量,斯穴禁针多着艾,甘一壮亦无妨。(玉歌)黄疸——腕骨、中脘。

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呈现食难,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夺中脘。(玉歌)传尸劳——涌泉、丰隆、丹田。

传尸劳病最难医,涌泉出血免灾危,痰多须向丰隆泻,气喘丹田亦可施。(玉歌)痫——鸠尾。

鸠尾独治五般痫,此穴须当存细观,若然着艾宜七壮,多则伤人针亦难。(玉歌)五痫——后溪、鸠尾、神门。

后溪鸠尾及神门,治疗五痫立便痊。(胜)

中风——人中、颊车。

泻却人中及颊车,治疗中风口吐沫。(胜)

气症——气海。

诸般气症从何治,气海针之灸亦宜。(胜)

遗精——心俞。

遗精白浊心俞治。(胜)

黄疸——至阳。

黄疸至阳便能离。(胜)

肝血盛——肝俞。

肝血盛兮肝俞泻。(胜)

脾病气血——合谷、三阴交。

脾病气先合谷,后刺三阴针用烧。(胜)

内伤——内关。

一切内伤内关穴,痰火积块退烦潮。(杂)

吐衄——尺泽、上星、禾?。

吐血尺泽功无比,衄血上星与禾?。(杂)

痫——劳宫、涌泉。

劳宫能治五般痫,更刺涌泉疾若挑。(杂)

痴呆——神门、人中、间使。

神门专治痴呆症,人中间使祛癫疾妖。(杂)

14、女人

经期不准——地机、血海。

女人经事改常,自有地机血海。(百)

漏血——交信、合阳。

女子少气漏血,不无效信合阳。(百)

带下产崩——冲门、气冲。

月浊违限——天枢、水泉。

月经违限——天枢水泉细详。(百)

乳痛——肩井。

肩井乳痛而极效。(百)

妇人血晕——阴交、阳别。

阴交阳别而定血晕。(标)

下胎衣——照海、外关。

阴跷阳维而下胎衣。(标)

两乳刺痛——太渊、列缺。

气痛两乳求太渊,未应之时泻列缺。(席)

难产——乳根二肋。

但向乳根二肋间,又治妇人生产难。(席)

妇人心痛——心俞。

妇人心痛心俞穴。(席)

妇人乳肿——少泽、太阳。

妇人乳肿,少泽与太阳可推。(玉赋)

赤白带——中极

赤带白带求中极之异同。(玉赋)

泻死胎——阴交。

文伯泻死胎于阴交。(通)

气刺两乳——太渊。

气刺两乳求太渊。(灵)

吹乳——少泽。

妇人吹乳痛难消,吐血风痰稠似胶,少泽穴内明补泻,应时神效气能调。(百)赤白带——中极。

赤白妇人带下难,只困虚败不能安,中极补多宜泻少,灼火还须着意看。(玉歌)下胎衣——阴交。

阴交针入下胎衣。(胜)

两乳刺痛——太渊、列缺。

太渊列缺穴相连,能祛气痛刺两乳。(杂)通经——合谷、三里。

妇人通经泻合谷。(杂)

催孕——三里、至阴。

三里、至阴催孕妊。(杂)

死胎——阴交。

死胎阴交不可缓。(杂)

下胞衣——照海、内关。

胞衣照海内关寻。(杂)

15、婴幼儿

盗汗肝蒸——阴郄。

泻有郄止盗汗,治小儿骨蒸。(标)

脱肛——百会(灸)、鸠尾。

小儿脱肛患多时,先灸百会次鸠尾。(席)小儿慢惊——印堂。

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玉歌)小儿惊风——少商、人中、涌泉。

小儿惊风少商穴,人中涌泉泻莫深。(杂)16、脾胃病症状选穴古歌赋选

胸闷:

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百)

听宫、脾俞,祛残心下之悲凄。(百)

胸满:

阴陵泉治心胸满,针到承山饮食思。(席)胸满更加噎塞,中府、意舍所行。(百)

胸满项强,神藏、璇玑已试。(百)

欲调饱满之气逆,三里可胜。(玉赋)

经年或变劳怯者,痞满脐旁章门决。(胜)诸般气从何治,气海针之灸亦宜。(宜)

心胸痞满阴陵泉。(杂)

心胸有病少腹泻。(肘)

中满如何去得根,阴包如刺效如神。(肘)胁痛:

久知胁肋疼痛,气户华盖有灵。(百)

胸胁支满何疗,章门不用细寻。(百)

若是胁痛并闭结,支沟奇效非常。(玉歌)胁痛只须阳陵泉。(杂)

伤寒痞结胁积痛,宜用期门见神功。(肘)两足两胁满难伸,飞虎神针七公到。(肘)肠鸣:

腹内肠鸣,下脘、陷谷能平。(百)

疟疾面肿及肠鸣,先取合谷后内庭。(肘)腹中痛块疼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玉歌)肠鸣大便时泄泻,脐旁两寸灸天枢。(胜)

泄泻肚腹诸般疾,三里内庭功无比。(杂)

脘痛:

膈痛饮蓄难禁,膻中巨阙便针。(百)

上脘、中脘治九种之心痛。(玉赋)

九种心痛及脾痛,上脘穴内用神针。(玉歌)

心痛、脾痛上脘先。(胜)

霍乱心痛吐痰涎,巨阙着艾便安然。(胜)

脾痛背痛中渚泻,脾心急痛寻公孙。(胜)

心痛翻胃刺劳宫。(杂)

若是胃中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长)

中脘回还胃气通(肘)

呕吐:烦心呕吐,幽门开彻玉堂明。(百)

呕吐还须上脘疗。(席)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玉歌)

伤寒呕吐闷涎随,列缺下针三分许。(杂)

腹痛:

肚痛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席)

腹痛秘结,大陵合个关支沟。(玉赋)

腹中疼痛亦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玉歌)

小肠气痛先长强,后刺大敦不要忙。(胜)

小肠气痛归来治。(胜)

腹痛公孙内关耳。(杂)

如是小肠连脐痛,先刺阴陵后涌泉。(长)

腹胀:

内庭临泣理小腹之?。(玉赋)

腹膨而胀,夺内庭以休迟。(通)

小腹胀满气功心,内庭二穴要先针。(玉歌)

腹胀水公多得力。(胜)

肚腹浮肿胀膨膨,先针水分泻建里。(胜)

倦怠:

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百)

至阳却疸,善治神疲。(玉赋)

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玉歌)

便秘:

大便闭涩大敦绕。(席)

照海支沟能大便之秘。(玉赋)

腹痛便秘大陵合外关支沟。(玉赋)

若是胁痛并闭结,支沟奇妙效非常。(玉歌)

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心,更把支沟来协泻,方知妙穴有神功。(玉歌)大便虚秘补支沟,泻足三里效可拟。(杂)

尿赤:

小便赤涩,兑端独泻太阳经。(百)

小便不禁,关元好。(席)

多梦:

梦魇不宁,历兑相谐于隐白。(百)

惊悸:

惊悸怔忡,取阳交解溪勿误。(百)

通里疗心惊而即瘥。(玉赋)

发黄:

目黄兮,阳纲胆俞。(百)

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奇中脘。(玉歌)黄疸至阳便能离。(胜)

噎气吞酸:

噎气吞酸食不投,膻中七壮除膈热。(胜)食不消化:

脾虚谷以不消,脾俞膀胱觅。(百)

胃寒食而难化,魂门胃俞堪责。(百)

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席)胃中有积刺璇玑,三里功多人不知。(席)阴陵泉治心胸满,针到承山饮食思。(席)胃冷下脘却为良。(胜)

内伤食积针三里,璇玑相应块亦消。(杂)若是胃中停宿食,后寻三里起璇玑。(长)

针灸常用穴位

1.百会 取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简便而正确的取穴方法为:于前后正中线和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 作用:本穴具有比较明显的双向调节,既可预防高血压,又能防止血压过低引起休克。近年来还用于预防竞技综合征。 操作:(1)针法:用30号1寸毫针成15°角向后平刺入~寸,也可从右往左刺入一针,成十字刺法。留针30min(预防高血压)~数小时(预防竞技综合征)。(2)灸法:以艾条作温和灸或雀啄灸法。每次10min或据情况而定。 2.印堂 取穴: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作用:本穴多与百会配合用于预防高血压、失眠及忧郁症等。 操作:针法:以1寸毫针自上至下平刺寸。 3.素髎 取穴:在面部,当鼻尖正中。 作用:本穴为预防休克之要穴,可配合人中(水沟)同用。现代实验研究表明,本穴能限止血压下降,促使血压上升,具有兴奋呼吸机能,以及提高机体对失血的耐受性和代偿能力。 操作:针法:斜刺,针尖从鼻尖端斜向上刺入,深约~寸,使产生酸麻感,可扩散至鼻根及鼻腔。留针直到症情改善,留针期间宜间断运针。 4.风池 取穴:在项部,枕骨之下两侧,正当斜方肌外缘与胸锁乳突肌后缘之间的凹陷中。 作用:主要用于预防普通感冒、流感、高血压。对预防某些眼病如青光眼、白内障、近视等也有一定作用。 操作:(1)针法:本穴为易发生危险的穴位,作为预防用,必须注意安全。据解剖学研究和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针尖向鼻尖方向刺入1~寸最为安全。以针感向眼区、前额或头部放射为佳。留针20~30min。(2)灸法:用艾条作回旋灸10~15min。

取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作用:预防感冒、急性结膜炎以及头痛发作。 操作:针法:1)直刺。以30号1寸针刺入~寸,至局部有酸胀感,用以预防感冒;2)平刺。以30号寸针成15°角向耳尖方向刺入1~寸,用以预防头痛。以上均留针30min。3)点刺。以消毒细三棱针点刺出血。用以预防感冒和急性结膜炎。 6.中脘 取穴:在腹正中线上,脐上4寸。使病人仰卧,在胸骨剑突至脐心连线中点取之。 作用:能调节脾胃功能、增强食欲。为传统的防病健身穴。 操作:(1)针法:毫针直刺,深~寸,至上腹部闷胀沉重,或放散性胀痛,或胃部有收缩感。注意,毫针以28号~30号为宜,不可过度深刺,避免穿破腹膜。留针15~20min。(2)灸法:着肤灸,灸3~7壮,炷如黄豆大,宜无瘢痕灸;艾条灸,温和灸15~20min。 7.神阙(脐中) 取穴:在脐窝正中。 作用:本穴是古代重要保健穴之一。如宋代《扁鹊心书》提到期“凡用此灸,百病顿除,延年益寿”。明代《针灸集成》也记述一老者,“年逾百岁,而甚壮健”,原因是“每交(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灸脐中”之故。现代用它调节肠胃功能,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中风。 操作:灸法:隔盐灸,以黄豆至枣核大之艾炷,灸5~30壮。关于壮数,《类经图翼》认为:“若灸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可作参考。艾条灸,每次15~20min,以局部潮红为度。 8.气海 取穴:在腹正中线上,脐下寸处取穴。 作用:培补元气、固益肾精。是防病强身穴之一。古人认为该穴是“元气之海”,也是“男子生气之海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现代本穴用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延年益寿,改善亚健康状态,以及预防休克,增强男性性功能。 操作:(1)灸法:本法为主,着肤灸5~9壮,炷如黄豆大。不留疤痕灸。艾条灸,温和灸15~20min。(2)针法:直刺~寸,针尖微向下,使针感如线状放射至会阴部,留针15~20min。

中医针灸三针系列详解

中医针灸三针系列详解 靳三针有两层含义。 刚开始是指靳老治疗一个过敏性鼻炎的患者,经过三次治愈。患者问这是什么疗法,灵机一动就回答是鼻三针。 后面靳老通过研究文献、总结临床,得出用三个穴位治疗一种疾病的方法。当时有记者来采访,通过观察发现都是扎了三针,于是写了篇“靳三针轰动巴黎”的文章。从此,靳三针名扬天下。 下面一一道来: 四神针 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 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 智三针 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穴神为第二、第三针。 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的神庭与头维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 舌三针 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各旁1寸处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哑不能言。流涎、吞咽障碍。颞三针 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窝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 定神针 印堂上0.5寸为定神1针,左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Ⅱ针,右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Ⅲ针。 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 针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0.8寸出针时用棉球压针口、以防出血。 晕痛针 为四神针+ 印堂、太阳。 主治: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前额痛。 针法:直刺0.5至0.8寸,注意针下有硬物感觉时,是刺中髎骨切勿再深刺,可将针稍提高0.2寸即可,进针后不提插捻转,可用刮针。面肌针 1、眼睑痉挛:四白、下眼睑阿是穴。 2、口肌痉摩:地仓、禾髎、迎香。

80个常用穴位

中医技能:80个常用针灸穴位与操作 1. 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可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咽喉肿痛,胸部胀满;急性腹痛吐泻;肘臂挛痛 2. 孔最:前臂掌面桡侧,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直刺0.5~l寸肘臂挛痛,痔疾,咳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3.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向上斜刺0.3-0.5寸可外感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痛;口眼歪斜,牙痛 4. 鱼际: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直刺0.2~0.5寸,禁灸。咽干,咽喉肿痛,失音。咳嗽,咳血,小儿疳积。 5. 少商: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咽喉肿痛,发热,咳嗽,失音,鼻衄;昏迷,癫狂;指肿,麻木手阳明大肠经 6. 商阳: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咽喉肿痛,齿痛,耳聋;热病,昏迷;手指麻木 7. 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直刺0.5-1.0寸可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鼻衄,耳聋痄腮,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热病,无汗,多汗;经闭,滞产,腹痛,便秘;上肢疼痛,不遂 8. 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直刺0.8-1.2寸可肩臂麻痛,上肢不遂;腹胀,吐泻;齿痛颊 肿9. 曲池: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直刺1.0-1.5寸可热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头痛,眩晕,癫狂;上肢不遂,手臂肿痛,瘰疬;瘾疹;月经不调,腹痛吐泻 10. 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上臂平举肩部前方的凹陷直刺0.8-1.5寸可肩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瘾疹 11.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鼻唇沟中平刺或斜刺0.3-0.5寸不鼻塞,鼻衄,鼻渊,口眼歪斜,面痒;胆道蛔虫症足阳明胃经 12. 地仓: 目正视瞳孔直下口角水平交界处直刺0.5寸或向颊车方向透刺1.0-2.0寸可眼睑瞤动,口角歪斜,流涎 13. 下关:闭口取穴,颧弓下缘凹陷处,下颌骨髁状突前方直刺0.5-1.0寸可耳聋,耳鸣,聤耳;齿痛,口眼歪斜,面痛 14. 头维: 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向下或向后平刺0.5-0.8寸不可眩晕,头痛;目痛,迎风流泪,眼睑瞤动 15. 天枢:脐中旁开2寸直刺1.0-1.5寸可绕脐腹痛,腹胀肠鸣,痢疾,泄泻,便秘;癥瘕,痛经,月经不调 16. 梁丘: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直刺1~1.2寸。 胃痉挛、腹泻、膝盖头痛、浮肿等。 17. 犊鼻: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斜刺1.0-1.5寸可膝肿痛 18.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1横指直刺1.0-2.0寸可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乳痈;疳疾,喘咳痰多,头晕,心悸气短;癫狂,失眠;膝痛,下肢痿痹,脚气,水肿 19. 条口: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8寸,犊鼻与下巨虚的连线上取穴。直刺l~1.5寸。肩周炎,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胃痉挛,肠炎,扁桃体炎。脘腹疼痛,下肢痿痹,转筋,跗肿,肩臂痛。 20. 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直刺1.0-1.5寸可咳嗽,痰多,哮喘;头痛眩晕,癫狂;下肢痿痹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doc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80 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穴位定位主治 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 1 肺系实热证 2 肘臂挛痛 侧凹陷处 3 急证(吐泻,中暑,小儿惊风)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 1 肺系病证 孔最上, 2 肘臂挛痛。 腕横纹上 7 寸处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 , 1 肺系病证 腕横纺上 1.5 寸 2 头项部疾患(头、牙、项部、口眼) 鱼际第 1 掌骨中点桡侧, 1 肺系热性病(失音)赤折肉际处 2 小儿疳积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 1 肺系实热证(咽喉、鼻、高热)0.1 寸 2 昏迷、癫狂 商阳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 1 五官疾患(齿痛、咽喉肿痛) 0.1 寸 2 急证(热病、昏迷) 1 头面五官诸疾 合谷手背第 1、2 间, 2 外感 第 2 掌骨桡侧中点处 3 热病(无汗或有汗) 4 妇产科病(经闭、滞产) 操作 直刺 0.8-1.2 寸 或点刺出血 直刺 0.5 ~ l 寸 向上斜刺0.5-0.8 寸 直刺 0.5~ 0.8 寸 小儿疳积用割治法浅 刺 0.1 寸 或点刺出血 浅刺 0.1 寸 或点刺出血 直刺 0.5-1.0 寸 半握拳 孕妇不宜 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 2 寸 屈肘成直角,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 外上髁连线中点 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 间; 肩髃三角肌肉上部中央, 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凹 陷处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 0.5 迎香寸, 鼻唇沟中 地仓口角旁约 0.4 寸,上直对瞳孔 耳屏前, 下颌骨髁状突前方, 下关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 凹陷中, 闭口取穴1上肢病证 2 腹痛、腹泻 3 齿痛,颊肿 1上肢病证 2热病 3 高血压 4癫狂5肠胃病 5五官热性病 6皮肤外科(瘾疹,湿疹,瘰疬) 1上肢病证 2瘾疹 1局部病证(鼻塞,鼻衄,口歪) 2胆道蛔虫症 局部病证(口角歪斜, 流涎、三叉神经) 1面口病 2耳部疾病 直刺 0.8-1.2 寸 直刺 0.5-1.0 寸 直刺 0.8-1.5 寸 向内上方斜刺或平 刺 0.3-0.5 寸 刺或平刺 0.8 寸, 可向颊车穴透刺 直刺 0.5-1.0 寸, 留针时不可张口1

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

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董氏奇穴) 2016年4月22日—4月27日(22日全天报到)广州2016年4月09日—4月14日(09日全天报到)北京一、课题介绍“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传承于台湾、盛行于海外,近年来风行于世界。“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祖传针灸绝技,嫡传弟子杨维杰先生将“董氏奇穴”发扬光大,在海外针灸界影响深远,业界盛誉“董氏奇穴独步世界专治大病”。近几年“董氏奇穴针灸疗法”盛传于大陆,它以穴法、针法、诊法、心法、疗法为独门之功,其疗效迅速、易懂、易学,对治疗重症、急症、痛症有极佳效果,引起了针灸界的广泛重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和新技术推广项目。“董氏奇穴针灸疗法”与普通针灸不同之处在于:1、临床效果惊人,取穴灵活机动,虽有定穴并无定点,常就病变反应取穴。2、用针精要,一穴多病,临床从不超过六针,然每针之所至,立起沉疴,令人叹服。3、诊疗操作手法、思路、治疗模式清晰,不受时间及条件限制。4、经济、安全,见效快,学习掌握董氏奇穴疗法增强了医生诊疗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此中国针灸推拿协会及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在全国范围举办“董氏奇穴特色疗法临床应用研修班”,以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学习要求。二、董氏奇穴“五特”概要(一)穴法特色:董氏奇穴分布在手指、手掌、前臂、上

臂、足趾、足背、小腿、大腿、双耳、头面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二)针法特色: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传统针法迥然不同。董氏针法内容有: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倒马、动气、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又体现了董氏针法的灵活性,乃董公高深绝学之一,此针法讲究治病无定穴,取穴无定处,注重疾病的外在感应,正所谓“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最为精妙处,乃董氏刺血针法,其特点:1、刺血以远处施针为主,甚合'泻络远针'之古义。2、刺血部位遍及全身,划分许多特效刺血区,如心肺区、肝胆区、肾区等等。3、治疗范围广泛,特效速效,简单安全。(三)诊法特色:正确的诊断及对穴性的了解,是应用董氏奇穴的关键所在。董公诊病,首看掌诊,次看面诊。董氏掌诊秘诀乃董门弟子习用的独门诊法,此中真诀需经口授心传,方可了然于胸。董氏掌诊之诊断结果是一种病机辨证,按照人体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依据掌诊分区的形色异常,将其辨证结果归类,然后据此选穴施治,此乃最为关键处。如患者掌上肺区出现气色反应,即可诊为肺虚,而灵骨、大白又有肺神经通过,故针此二穴必有显著效果。依法取穴,疗效奇特。(四)心法特色:1、全息通应:董氏奇穴针灸,属于多层次的全息针灸学,认为整体中任何一个独立部分,都影缩着整体的信息。诸多特效奇穴的创立,均与此原理有关。

中医针灸三针系列秒杀绝技【收藏不后悔】

中医针灸'三针'系列秒杀绝技【收藏不后悔】 靳三针有两层含义。 刚开始是指靳老治疗一个过敏性鼻炎的患者,经过三次治愈。患者问这是什么疗法,灵机一动就回答是鼻三针。 后面靳老通过研究文献、总结临床,得出用三个穴位治疗一种疾病的方法。当时有记者来采访,通过观察发现都是扎了三针,于是写了篇“靳三针轰动巴黎”的文章。从此,靳三针名扬天下。 下面一一道来: 四神针 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 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 智三针 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穴神为第二、第三针。 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的神庭与头维穴连线的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 舌三针 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各旁1寸处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哑不能言。流涎、吞咽障碍。颞三针 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窝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 定神针 印堂上0.5寸为定神1针,左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Ⅱ针,右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Ⅲ针。 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 针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0.8寸出针时用棉球压针口、以防出血。 晕痛针 为四神针+ 印堂、太阳。 主治: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前额痛。 针法:直刺0.5至0.8寸,注意针下有硬物感觉时,是刺中髎骨切勿再深刺,可将针稍提高0.2寸即可,进针后不提插捻转,可用刮针。面肌针 1、眼睑痉挛:四白、下眼睑阿是穴。 2、口肌痉摩:地仓、禾髎、迎香。

常用针灸穴位

常用针灸穴位 1肺炎:主穴:少商、少泽、列缺、合谷、肺俞、丰隆、(左右)。配穴:大椎、颤中。外关、曲池、足三里(左右)。 拔罐:风门、肺俞、膏盲、阿是穴(在肺部有湿性罗音处)。操作:闪火罐,每日或隔日一次。 2支气管炎:主:天突、尺泽、太渊、列缺、合谷、定喘、肺俞。足三里、鱼际(左右)等。 3高血压: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配:风池、行间、太溪、关元、太冲、阳陵泉等。4慢性胃炎:主: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配:肝俞、太冲、行间、气海,三阴交、太溪等。 5尿路感染:曲骨、气冲、会阴、肾俞、志室、三阴交、合谷、外关、委阳、气海、血海。6下肢节炎:环跳、风市、大肠俞、阳陵泉、足三里、内膝眼、外膝眼、解溪、大椎、肾俞、关元、阴陵泉、。 7上肢:肩髃、曲池、合谷、外关、手三里、足三里、肾俞、风池、阿是穴等。 8颈椎病;相应病变颈椎夹脊穴、大椎、风池、肩井、肩髃、外关、养老、阿是穴等。 9腰椎骨质增生:相应病变腰椎夹脊穴、肾俞、太溪、八髎、环跳、风市、阳陵泉、绝骨、承山、昆仑、阿是穴。 10带状疱疹:合谷、支沟、阳陵泉、皮疹局部(选择15个针点)离疱疹0.5寸处呈15度角刺入,用泻法。 11结膜炎:晴明、瞳子髎、攒竹、丝竹空、合谷、申脉、太阳、风池、委中,少商。 12泌尿系结石:京门、肾俞、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大肠俞、阴陵泉、小肠俞、膀胱俞、水道等穴。 13高脂蛋白血症:三阴交、足三里、内关、太白、阳陵泉、丰隆、膻中、太冲、风池、率谷、等穴。 14慢性盆腔炎:关元、中极、归来、水道、三阴交、上髎、阴凌泉、肝俞、肾俞、足三里。15支气管哮喘:肺俞、大椎、风门、定喘、尺泽、太渊、中脘、足三里、丰隆、肾俞、关元、等穴。 16鼻窦炎:印堂、迎香、列缺、合谷、风池、攒竹、巨髎、颧髎、大椎、外关、曲池、足三里等。

针灸秘传十八绝招

针灸秘传十八绝招 一、身柱妙用 部位:在脊椎正中线上,于第三、四胸椎棘突的中间凹陷处取穴。采取坐位,俯首取穴。 针法:用1.5寸28号针(长4.5cm,直径0.32mm)对准穴位直刺,不可稍偏,针尖下边有抵抗,针尖达到脊椎骨膜上边为度。如果针下空软,那是针刺偏了,急宜提出向穴位直刺,如果刺偏而误入胸膜则有发生气胸的危险。 针进到应刺的深度则停止,使针身正直不偏不歪,留针20分钟至30分钟。起针时先动摇针柄,感到针体松动时以不紧不慢的手法拔出,即用消毒干棉球压住片刻。 作用: (一)增加强壮 1.先天不足或后天亏损者; 2.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者; 3.多次针灸不效者。 (二)预防感冒 1.冷天、大风天外出以前针之; 2.感冒流行发生季节; 3.同室的人有感冒时; 4.经常好感冒的人。 (三)抗高烧 1.感冒高烧至39℃者,针后半小时汗出烧退,轻松愉快。 2.常发低烧者。 (四)小儿疾患 小儿疳疾、惊风、便溏、虫积。可用艾卷灸身柱穴十分钟,每日1次。连续3—7天。 病例举要: 1、高烧 1984年,光明函授大学召开筹备会议时,夜间一代表突发高烧,为针身柱穴。半小时后,周身大汗而烧退。 2、感冒

辽宁中医学院一教研室,4位教师,经常感冒。每人针身柱3次,从此竟不再感冒。 因此,针刺身柱穴对预防流行感冒,多次实验有效。 二、针刺后遗痛 有一种病人主诉:周身某处作痛,视之皮肤如常,其痛处恰在穴位上。问其原因由于针灸后所发生。询问原治疗医生,针处既然没有改变,医生也无法解决也不能算做治疗失误,但患者确实疼痛。我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在发生疼痛穴位的相对处针之。例如内关痛针外关,阳陵泉痛针阴陵泉,如果两穴对得准确无不应针而愈。无以名之,故名为“针灸后遗痛”。 病例举要: 王XX,女,50岁,家庭妇女 主诉:左手腕内侧有——小块疼痛,由于怔忡失眠,医生曾作针灸,病愈而此局部痛,其痛可以忍受,但干扰日常生活。曾去询问原治疗医生,无法解决。针处既无红肿,医生也无责任,但其疼不止,服药无效。我试用相对缪刺而愈。类似这样的病例不胜枚举。 三、大接经 《内经◎海论》中叙述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分布周身各处,上悬贯于脑,内联于脏腑,畅气血往来,各经保持相对的平衡,自然无病。经络不平衡,人就会生病,经过针灸多次而不效的疾病,可用大接经的针刺方法。 具体做法是,只用一根l寸长的28号针,每次只针一侧,针刺十二经的原穴和络穴,依照经络循行的顺序各穴只刺一下而不留针。每次只针一侧,下次针另一侧。共针4次,久病则由原穴到络穴,新病则由络穴到原穴。 (一)由原穴到络穴 肺原[太渊]——大肠络[偏历]——胃原[冲阳]——脾络[公孙]——心原[神门]——小肠络[支正]——膀胱原[京骨]——肾络[大钟]——心包络[大陵]——三焦络[外关]——胆原[丘墟]——肝络[蠡沟]。 (二)由络穴到原穴 肺络[列缺]——大肠原[合谷]——胃络[丰隆]——脾原[太白]——心络[通里]——小肠原[腕骨]——膀胱络[飞扬]——肾原[太溪]——心包络[内关]——三焦原[阳池]——胆络[光明]——肝原[太冲]。 案例举要: 刘X,男,40岁,某设计院会计师

常用针灸穴位80个

常用针灸穴位80 个 1.尺泽(ch iz e, LU 5)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 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 寸,或点刺出血。 2.孔最(Kcngzu i, LU 6) 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 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 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 寸。 3.列缺(L ieque, LU 7)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 寸,当肱桡肌腱与拇 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 寸。 4.鱼际(丫^ i, LU 10) 荥穴 【定位】第1 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 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 寸。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5.少商(Shdosh eng, LU 11) 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 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操作】浅刺0.1 寸,或点刺出血。 6.商阳(sh engy eng, LI 1 ) 井穴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 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 寸,或点刺出血。 7.合谷(HegU, LI 4 ) 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 、2 掌骨间,当第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 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 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操作】直刺0.5~1 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8.手三里(Shfius el LI 10 )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 寸处。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腹痛, 腹泻;③齿痛,颊肿。 【操作】直刺0.8~1.2 寸。

神手高峰针灸绝技

万金难买的名医秘验:掌握任何一技一穴皆自成特色。 1、妇科:子宫、卵巢、盆腔等病在环跳穴有反应。男科病亦有反应。 2、妇人久治不愈的颈肩酸痛一般为有妇科病。 3、胸腔有病在膻中穴有反应。 4、上腹器官,特别是胃、十二指肠、胰腺病在中皖穴有反应。在 手背第三、四掌骨之间反应剧烈。便秘大肠俞附近多有错位。 5、肝胆病在期门有反应、阳陵泉也有反应,环跳穴也有压痛则可确诊: 6、下腹各器官在气海、关元、中极有反应。 7、肠胃病在足三里有反应。 8、印堂穴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9、太阳、头维、凤池三穴配合应用几乎对任何头痛、眩晕有特 效,对美尼尔氏病大都一次可以治愈?。 10、中府穴是肺经脏属病变廿现经络反应的压痛点。 11、坐骨神经痛可在天宗穴找到压痛点。 13、心脏疾病用青灵穴配内关有特效。心绞痛发作,重按极泉、中冲、至阳三穴 12、心脏病突发危急,叫病人仰卧,一手指头掐人中,一手指尖用力揉内关、中郄门穴5-10分钟即可恢复。有急救作用(特效) 14、鼻塞取风池、项强取承浆,头痛取涌泉,膝痛取尺泽,重按肩井对头痛有特效 15、腰痛取腹部对应点,用揉法,揉至热力自腹部深处透到腰部患处,腰痛可缓解,此时再治腰、事半功倍。 16、指压飞扬穴(外踝上7寸后1寸)对感冒头痛发热有特效。 17、特效穴:呃逆压涌泉,发热取大椎,崩漏取隐白,腹个泻便秘取天枢。 18、回阳救醒新穴:足心穴,在脚掌底(脚趾除开)长度足中线和宽度足中线之交*点即是,此穴回阳复苏快过人中,一般一分钟即醒。按摩涌泉各36次手抚膝部36次可治膝部疼痛及臀部疼痛。 19、温灸肝俞、足三里治肝炎有特效(一日一次),针阴上穴(阳陵泉上1.5寸)平补平泻、针尖向上斜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一日一次,留针5分钟后叫病人做前臂外旋并握拳动作,效果良好。 20、女人肩膀酸痛特效穴:附分、膏肓。 21、肩中治疗瘫疾、肌肉痿缩、小儿麻痹疗效好过肩耦。 22、男人肩膀酸痛特效穴:天柱、肩井。 23、足跟痛:取涌泉按30秒左右即可。 24、腰痛重点按压、大肠俞、肾俞,20-30秒,一天3次,几天即可--过量的饮食可引起腰痛!!! 25、阳萎、早泄:取命门、不容、中脘、天枢、关元、进行按压每穴3-5分钟。早泄按压:内关及会阴,每穴10分钟。 26、糖尿病重点取背俞穴及找出硬结推散,背部为脾、胰、肝、肾、三焦俞。 27、三阳络透郡门,能使脑部m肉和神经瞬间失去知觉,放松肌肉。 28、下关穴牙痛的克星,对上牙痛有特效。 29、内脏病在腰背的反射痛表现:心肺疾患以后背沉重疼痛。肝胆疾病右背侧重度不适,胃病后背疼痛。胰腺(脾)病后背横行疼痛。子宫卵巢病腰髓部沉重酸痛。 30、中风失语特效术:病人张口,医生用左手将病人舌头牵出唇外,右手用28号3寸针在距舌尖约1厘米处沿瘫侧舌体肌层,顺舌静脉走行万向,用舌尖向舌根平刺?2?5寸,壬补平泻,当病人有气感或用力拽舌或喊啊宇时出针。语门穴位于舌体腹侧:此穴操作安全,治疗

(整理)快速记忆-执医实践技能80个针灸穴位主治定位

20130419整理考研者 手太阴肺经穴: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穴: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 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 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 手少阴心经穴通里神门 手太阳小肠经穴后溪天宗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 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 手少阳三焦经穴外关支沟翳风 足少阳胆经穴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悬钟 足厥阴肝经穴行间太冲期门 督脉穴: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 任脉穴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 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 ------------------------------------------------------------------------------------------------ 常用针灸穴位 手太阴肺经穴: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联系脏腑器官:肺、胃、大肠、肺系、喉咙。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尺泽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尺泽:咳喘咽痛咯血肺,中暑吐泻儿惊风,肘臂挛痛局部病。 2.孔最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孔最:咯血咳喘咽肿痛,肘臂挛痛局部病。 3.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列缺:咳喘咽痛肺系病,头项齿痛口眼歪 4.鱼际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寸。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鱼际:咳血咽痛肺失音,小儿疳积为第一

解秘针灸秘传十八绝招

解秘针灸秘传十八绝招 解秘彭静山针灸秘传十八绝招一、身柱妙用 部位:在脊椎正中线上~于第三、四胸椎棘突的中间凹陷处取穴。采取坐位~俯首取穴。 针法:用1.5寸28号针(长4.5cm~直径0.32mm)对准穴位直刺~不可稍偏~针尖下边有抵抗~针尖达到脊椎骨膜上边为度。如果针下空软~那是针刺偏了~急宜提出向穴位直刺~如果刺偏而误入胸膜则有发生气胸的危险。 针进到应刺的深度则停止~使针身正直不偏不歪~留针20分钟至30分钟。起针时先动摇针柄~感到针体松动时以不紧不慢的手法拔出~即用消毒干棉球压住片刻。 作用: ,一,增加强壮 1.先天不足或后天亏损者, 2.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者, 3.多次针灸不效者。 ,二,预防感冒 1(冷天、大风天外出以前针之, 2(感冒流行发生季节, 3(同室的人有感冒时, 4(经常好感冒的人。 ,三,抗高烧 1.感冒高烧至39?者~针后半小时汗出烧退~轻松愉快。 2.常发低烧者。 ,四,小儿疾患

小儿疳疾、惊风、便溏、虫积。可用艾卷灸身柱穴十分钟~每日1次。连续3—7天。 病例举要: 1、高烧 1984年~光明函授大学召开筹备会议时~夜间一代表突发高烧~为针身柱穴。半小时后~周身大汗而烧退。 2、感冒 辽宁中医学院一教研室~4位教师~经常感冒。每人针身柱3次~从此竟不再感冒。 因此~针刺身柱穴对预防流行感冒~多次实验有效。 二、针刺后遗痛 有一种病人主诉:周身某处作痛~视之皮肤如常~其痛处恰在穴位上。问其原因由于针灸后所发生。询问原治疗医生~针处既然没有改变~医生也无法解决也不能算做治疗失误~但患者确实疼痛。我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在发生疼痛穴位的相对处针之。例如内关痛针外关~阳陵泉痛针阴陵泉~如果两穴对得准确无不应针而愈。无以名之~故名为“针灸后遗痛”。 病例举要: 王XX~女~50岁~家庭妇女 主诉:左手腕内侧有——小块疼痛~由于怔忡失眠~医生曾作针灸~病愈而此局部痛~其痛可以忍受~但干扰日常生活。曾去询问原治疗医生~无法解决。针处既无红肿~医生也无责任~但其疼不止~服药无效。我试用相对缪刺而愈。类似这样的病例不胜枚举。 三、大接经

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全

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 全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降压歌 高血压病不可怕,三个穴位搞定它;太溪太冲加曲池,每穴不少二百下。 坚持按摩两月余,终生抛弃降压药。若添杞菊地黄丸,降压明目祛肝火。 感冒歌 感冒发烧司空见,吃药打针家常饭;肺俞拔罐按风池,降服感冒弹指间。 耳鸣歌 两耳嗡嗡听力降,肝火肾虚两堵墙;太冲行间和听会,三穴联扑肝火旺。 若因肾虚耳鸣响,太溪耳门威力强;坚持按揉六七天,肾气充盈消症状。 哮喘歌 哮喘本是外邪侵,好发三夏与冬春;预防为主抓关键,补气防感防过敏。 哮喘痛苦在复发,治本重在补气血;刺激合谷和肺俞,补足气血哮喘傻。 冬春哮喘由风寒,注重温阳即了然;艾灸关元足三里,脾俞拔罐太溪按。 夏季哮喘因暑湿,按揉合谷足三里;肺俞印堂阴陵泉,按摩一季哮喘离。 性福歌 人体自有威而刚,性福何须求药方;肾俞关元阴陵泉,坚持按摩就壮阳。 阳萎早泄羞难言,气血不足是关键;关元气海足三里,按摩令尔挺而坚。 心绞痛歌 老年最怕心绞痛,稍有不慎就丧命;电话呼救很必要,按摩郄门奏神功。 排毒歌 人体排毒膀胱经,殷门委中要畅通。坚持按摩促宣泄,毒素排出一身轻。 舒肝排气歌 郁闷焦虑莫担心,太冲行间为功深。每晚按摩五分钟,冲天怒气不伤身。 减肥歌 心脑肝胆糖尿病,肥胖开路是先锋;人身自有减肥药,别听广告瞎折腾。 中脘天枢两穴位,饭后按摩三分钟。睡后起前勤摩腹,腰身苗条赛明星。 惹上肥胖莫心耽,穴位刺激功效显;吃点自制二陈散,疗效巩固不反弹。 注:二陈散配方:半夏、橘红各15克,白茯苓9克,甘草5克。按此比例,磨细混合,或制成胶囊即可。糖尿病歌得了糖尿不可怕,云苓泡水当茶喝;再配四个天敌穴,消渴顽症定能克。上消燥热伤肺腑,口渴多饮小便多;按摩鱼际和太溪,胰俞拔罐十分钟。中消胃燥津液伤,口渴尿多便秘常;调理中消补胃阴,胰俞内廷太溪强。祛除热邪内廷功,一天两次按摩通;上午起就未经旺,迎头痛击

民间绝技针刺疗法

民间绝技针刺疗法-民间神奇的秘方验方偏方传奇(转)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十人九痔,五口之家必有一腰痛,这些经常挂嘴边的谚语,足以说明痔疮和腰痛的普遍性和高发率,说起痔疮,很多人都深有体会,这两种病,虽然不是说明大病,但很难缠,往往伴随患者一生,可是有一个穴位,能够同时治疗这两种病,这个穴位就是在任督二脉的交汇点--龈交穴。 龈交穴在人上唇内与牙龈的系带上,如果这个穴位上有一个像小米粒般大小的小白点,则预示我们,可能我们身体有两种病同时存在,一个是痔疮,一个是腰痛。 国内有很多资料对这种望诊有过详细的报道,通过望唇诊断痔疮的诊断率为百分之87,其实检查方法很简单,用左手或右手拇食二指翻起患者上唇,注意唇内正中于牙龈交界处的唇系带,有形状不同、大小不等的小滤泡及小白点的,此人就极有可能患有痔疮或腰痛。 为什么说这么高发的痔疮和腰痛,能通过一个小点就可以准确判断呢?其实唇系带白点诊断痔疮的道理并不复杂,只要熟悉经络运行,就能明白其中的内涵,因为痔疮生于肛门内外,于任督二脉有密切关系,督脉起于长强穴,终于唇带龈交之处;任脉起于会阴(回阴为任督交汇之处),以上至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间,终于上下唇之承浆,所以肛门有痔疮这,自然可以反映到唇系带上。 民间绝技针刺疗法-民间神奇的秘方验方偏方传奇(转) 在过去,很多人只是通过这个方法来诊断痔疮,并没有从中引申出治疗的方法,只是按照常规的外科枯痔疗法或常规的肛肠手术治疗,患者要忍受极大的疼痛,非常痛苦。 早年在京郊访道时,在民间遇到一位远近闻名治疗痔疮的高手,我曾亲眼看到他为患者治疗痔疮,效果确实神奇,他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就是捏起上唇,用三棱针刺破龈交穴上的小白点,少则一到两次,多则三五七次不等,大部分患者有严重痔疮的患者经他治疗后都有很大程度的缓解,有的人痔疮治愈后,常年不愈的腰痛也随之康复了,此人在当地享有很大的名气,每日门前车水马龙,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我当时向这位高手请教时,费了很大力气,同他交换了一些治疗颈椎病的绝招,他才将这个方法告诉了我,学会后,我和他开玩笑,这个1+1大于2啊,咱们都学到一招了,皆大欢喜啊!其实说破了,这个方法一点都不神秘,就是道家医学里诊即为治的原则,不过这也是我多年后才悟到的,正常人龈交穴这个位置是没有小白点的,有小白点则表明体内相应的部位有淤阻,淤则不通,刺破这个小白点,其实也是这个道理,用针刺破小白点,挤出小白点里的黏液,刺破后使其恢复常态,很多病人也就相应而愈了。 在临床上,我也屡次使用这种方法,治疗痔疮和腰痛,可以说是屡收捷效,不过在使用当中,也可以对此方法作一些变通,自己在家,没有三棱针的时候,可以用经过酒精消毒后竹牙签将小白点刺破,效果和三棱针事一样的。 不管是刚患上痔疮和腰痛的新患者,还是常年不愈的痔疮腰痛的患者,这个方法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其实后来把这种方法重点放在了腰痛上,经年不愈的慢性腰病,比如腰椎盘突出、腰肌劳损等,也可以寻找龈交穴,发现有小白泡了,除了常规的用委中穴、肾腧穴治疗以外,也可以用针刺破的方法,治疗起来如虎添翼,效果非常明显。

常用针灸穴位80个

常用针灸穴位80 个 1. 尺泽(ch ize, LU 5)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 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 寸,或点刺出血。 2. 孑?最(Kcngzu i, LU 6) 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 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 寸。 3. 列缺(Lieque, LU 7)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 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 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 寸。 4. 鱼际(丫^ i, LU 10) 荥穴 【定位】第1 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

病证;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 寸。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5. 少商(Shdoshmg, LU 11) 井穴【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 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操作】浅刺0.1 寸,或点刺出血。 6. 商阳(sh m gy eng, LI 1) 井穴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 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 寸,或点刺出血。 7. 合谷(Heg^LI 4) 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 、2 掌骨间,当第2 掌骨桡侧的中点 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操作】直刺0.5~1 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 8. 手三里(Shausanl LI 10)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 寸处。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腹痛,腹泻;

董氏特效刺血绝技及针法精进班

董氏特效刺血绝技及针法精进班 董氏奇穴针灸实战技术系列讲座(之三) 董氏特效刺血绝技及针法精进班 由澳门针灸学会主办,山东针灸学会协办,盛邀左常波老师举办董氏特效刺血绝技及针法精进班,倾情奉献董氏针灸领域简约而传神的独得之秘。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推广实战技术,打造精准针灸! 古法针灸,最重刺络放血。董公当年曾以家传刺血绝技“独步世界专治大病”,恩师维杰先生亦云:“不懂刺血,便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针灸医生”。 这是左常波老师浸淫董氏针灸12年来,在国内首次全面而系统地专题讲解 董氏针灸的刺血绝技及特种针法,将结合现代医学最前沿的成果,旁涉国内外各 大刺血流派,展现董氏刺血针法的理论和实践中最精彩而完美的华章,全新演绎 刺血绝技及上乘针法精华。 采取全程体验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当堂操作各类临床疑难顽症,现场体验,实战演练,用手表达自己的思想,让您当下领略针灸的神奇。 1、刺血针法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细致讲解,条分缕析,指迷破疑,剪掉枝蔓,立极主脑,直契核心,一览无余。 2、决凝开滞、涤痰祛瘀、泻热活血、排毒利湿。恶血邪气尽出,立起沉疴痼疾。 3、天人时空与刺血针法的结合。 4、董门刺血针法,既有大而化之的霸道之法,又有细致入微的王道之术。 5、董门掌诊与血中求气,气中求血之妙法。气针与血针珠联璧合。 6、微络刺血,开启天人之际的气立程序,天人合一的真实生命体验。 7、介绍一种刺血与解结针法合一的特殊针法。 8、介绍一种治疗顽症痼疾深层瘀血之独特放血方法,及某些特殊部位之特殊刺血针法。 9、独得之秘分享:针法、刺血结合,治疗各种疑难顽症的针灸六字诀——“动?空?通?应?化?机”。 10、以术契法,以法通道。现场表演:大化至简的小周天针法。解开疑团,点破诀窍。 11、临床治疗:包括颈、腰椎病在内的二十余种慢性顽固性疼痛,十余种妇科疑难杂症及美容增白,特别推荐:包括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甲状腺机能亢进、顽固皮肤病(如异位性皮炎)等十余类疑难病在内的特效绝技。 主办单位:澳门针灸学会、山东省针灸学会。 培训时间:2009年4月15日——19日。 培训地点: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军区第一招待所(济南市经六路157号,经六纬四,三中斜对面)。 敬请关注,3月21日周六晚8点左常波在UC针医交流乐园房间讲解董氏奇穴

2-1、80个常用针灸穴位

常用针灸穴位 手太阴肺经穴 联系脏腑器官:肺、胃、大肠、肺系、喉咙。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尺泽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2.孔最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直刺0.5~1寸。 3.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4.鱼际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寸。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5.少商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手阳明大肠经穴 联系脏腑器官:大肠、肺、口、面颊、下齿、鼻。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目、鼻、齿、咽喉病,胃肠疾病,神志病,皮肤病,发热病。 6.商阳井穴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7.合谷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操作】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 8.手三里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 【操作】直刺0.8~1.2寸。 9.曲池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热病;③高血压;④癫狂;⑤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⑥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⑦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操作】直刺0.5~1寸。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 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 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 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 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 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 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 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 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 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 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 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 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 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 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 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 附录1:常用的取穴体表标志 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 1、第7颈椎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对 应“大椎”) 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对应“肺俞”) 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对应“膈俞”) 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对应“大 肠俞”、“腰阳关”) 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 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对应“次髎”)

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对应“膻中”) 附录2:十四经脉的主治规律 下面的图表是十四经脉主治规律列表,每一条经脉的功能和它的气血阴阳以及循行、脏腑等都是密切相关联的,这个表可以和具体的穴位功能来对应着比较和记忆,这样效果最好。后面分经脉介绍穴位时还会再有所提及。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律同样也是笔试的考试内容。 附录3: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腧穴的主治是第三站的一种主要题型,而这部分的背诵难度最大,所以有必要掌握其中的规律。 腧穴的治疗规律按照传统的描述是“经络所通,腧穴所在,脏腑所属,主治所及。”“经络所通”是指穴位主治会涉及到所在经脉循行的不同部位,也就是归经作用;“腧穴所在”是指其能治疗穴位所在位置附近的病症,也就是局部作用;“脏腑所属”是指穴位治疗所在经脉对应的脏腑的病症,比如肺经的穴位治疗肺系病症,也就是脏腑作用。从这几方面入手,再看一个穴位的主治,或许就不是那么纷乱无序了。 腧穴的主治规律基本可以被下面五点涵盖。这里要注意实践技能考试和笔试的区别:实践考试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